特色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2-03-20 15:53: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特色文化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特色文化建设

篇1

创建鲜明特色的个体文化

个体文化是主体文化的补充。它是围绕局部行为、任务、要求、目标所制定的文化理念。主体文化是特色文化的共性体现,是企业的战略属性,需要高度统一;个体文化是特色文化的局部彰显,属企业的战术行为,需要灵活多样。个体文化为主体文化积淀内容和经验,并服从服务于主体文化;主体文化以个体文化为基础,为个体文化提供方向的牵引和宏观的指导。个体文化创建要突出覆盖率。每个工作环节都应有个体文化的存在,都应以个体文化来引领。只有将文化建设融入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实现文化建设与项目管理的最佳结合,文化所蕴含的能量才能得以充分施放,才能实现工作效率,效益的最大值。个体文化创建要突出制度化。制度化建设是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工作。首先,要创新制度化建设。要努力做到把企业价值理念融入制度建设,把文化理念赋予制度之中,规范经营管理和职工行为,实现企业理念制度化,制度规范人性化,企业管理柔性化;其次,创新文化管理理念。要坚持把文化管理与施工生产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将文化管理建设资金纳入企业预算,纳入班子建设一并考核。个体文化创建要突出执行力。优秀的企业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企业战略方向确定之后,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因此,落实执行力,不仅是每个单位的事,也是每个人的事。尤其是领导干部,领导者的行为至关重要,只有领导者率先垂范,坚持诚信底线,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才能把战略与执行结合起来,把说的和做的统一起来,把倡导的东西与制度规范结合起来,从而转化为推进企业发展和特色文化建设的具体行动。

创建鲜明特色的舆论文化

良好的舆论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除误解、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实现企业和谐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实现舆论文化的特色化,就是要以本企业的宗旨和核心价值观为基点,整合舆论文化资源,拓展舆论文化视角,引领企业良性发展。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榜样是群体价值观的浓缩,企业特色文化的化身,人格力量的凝聚。从典型事迹中提炼企业特色文化,是反映企业价值观的重要环节,也是强化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科学地加大典型人物的舆论宣传力度,重视从企业价值观认同的角度,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从事实出发,挖掘其内在精神,做到典型人物故事化,典型事迹理念化,特色文化人格化。从而使企业的文化易于人们接受,便于传播,使职工在相互学习中深化,在互相竞争中升华,成为引领职工追求卓越的“发动机”。强化舆论宣传的硬件建设。舆论宣传的硬件建设是特色文化建设的必备条件,它直接关系到特色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成效。一是要搞好舆论宣传的队伍建设。推行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搞好舆论宣传的设施建设。及时高效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企业在改革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奠定基础;三是强化理论的研讨工作。为群众辨明是非提供精神食粮;为企业凝聚力量提供精神保障;为党政班子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强化特色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确立广大职工在特色文化及其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引导职工广泛参与、理解认同、形成与企业心理契约的基础上,使企业特色文化理念走出办公室,成为全体职工的共同价值观;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宣传教育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的趣味性与娱乐性结合起来,增强宣传教育的形象性、通俗性、感染性,力求做到在宣传教育内容上求“实”、在形式上求“活”,在载体上求“新”,实现宣传教育内容、形式、载体的多元化。从而营造特色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构建“大宣教”格局。总之,特色文化建设是落实党的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实现企业竞争力、凝聚力、执行力的需要,是推进企业和谐发展的需要。

本文作者:菅韧工作单位:中国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六处

篇2

古往今来,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竹子以它挺拔清秀、青葱翠绿、疏密有致、刚劲而富有韧性的形象,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同时被赋予幽雅、脱俗、坚贞、正直、谦虚、刚强、坚韧、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勇于突破等品质。这些品质正是学校教育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溪东乡地理位置优越,各种竹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漫山遍野的竹子、遍地开花的竹产品加工厂、随处可见的竹制生活用品,让我们仿佛徜徉于竹海之中,随处可见的竹资源为我们开发竹文化特色课程提供了资源保障。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溪东中心小学周围的生活环境。全校的老师和孩子经过热烈的探讨,发现我们爱吃的笋、装东西用的竹筐、睡觉的竹席……,身边吃、住、用的许多东西都来源于我们本土的材料——竹,因此我校尝试开展“竹文化”建设,本着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提出了“竹色苍翠伴我成长,竹节坚毅教我奋进”的“竹文化”目标。制定了学校《“竹文化”建设的初步设想和三年规划》。

一、挖掘“竹”之神、节、品、韵

我们将“竹之神、竹之节、竹之品、竹之韵”,与我校“团结、进取、求实、健美”的校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竹心相连,竹意绵延。团结悠长,友爱昂扬。清朗风神,百竿而修。”是团结的竹之神;“立根于深,直指碧空。千磨万击,经霜沐雪。坚韧不屈,竹叶长青。”是进取的竹之节;“丛丛叠叠,浩渺无边。漫山锦绣,尽入诗话。品竹之雅,求真务实。”是求实的竹之品;“亭亭玉立,傲骨铮铮。四季苍翠,生机盎然。竹韵轻扬,健康美好。”是健美的竹之韵。通过“竹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使校园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二、创设环境,凝聚师生,营造“竹文化”氛围

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围绕我校的“竹文化”建设,我们将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发挥教师的特长,用人之长,以“竹文化”凝聚教师的人心、凝聚教师的智慧,共同营造“竹文化”的育人氛围,将校园环境特色化、艺术化。

“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融入‘竹’的元素。”经过反复推敲,我们设计了“景观体验式”校园文化墙,各楼层的墙面,分别以“形、声、影、意”,确立了“识竹翠、品竹韵、赏竹美、会竹意”的主题画面。将学校的校风与竹子的特性和内涵相结合,营造出“团结·竹之神”“进取·竹之节”“求实·竹之品”“健美·竹之韵”为内容的“竹文化”育人氛围。 “竹文化”校园环境的创设,将为我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给人以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而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在工作中鼓励团队群策群力、取长补短,也激发了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三、“竹文化”建设推动教师发展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学校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群体性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竹文化”建设的推进,全校师生人人都是参与者。为此,我们会将“竹文化”的建设与教师的校本培训相整合。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行培训。

培训中,我们首先对学校开展“竹文化”建设的设想、意义等进行诠释,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竹文化”建设的规划和要求,以增强教师对“竹文化”建设的认同感。随后,我们将发动教师人人参与,集思广义,通过书籍、网络等有效途径搜集“竹”的相关资料,并对“竹”的种类、特性、诗词、美文、图片等资料进行归类整理,使教师对“竹文化”的范畴、内容、内涵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接着,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引导教师感受“竹”的世界,探究“竹”的精神,挖掘“竹”的育人价值,进而提升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能力。

四、“竹文化”内涵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全面实施国家新课程的背景下,校本课程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新课题。以教师为主体,积极开发具有独特性、多元性的个性课程,是实现和形成校园课程文化的支柱。

为此,我们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先在相关基础学科(音乐、科学、美术、语文、品社、体育)中,挖掘与“竹”文化建设相关联的教学内容,初步展开学科渗透,共同体验其文化内涵。然后,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将以上内容分解成各年段要达成的指标要求,逐步开发校本课程,将“竹文化”的建设与学校科技、体育、艺术、语文学科及德育主体活动等有机整合,使学校各项工作都融入“竹文化”的元素。

1、“竹文化”与学校德育主体活动相整合。

如每学年按年级开展的“笋牙尖尖,快成长——一年级入队仪式”、“翠竹青青,领巾飘——二年级入队仪式”、“竹色苍翠,伴成长——三年级十岁生日主题队会”、“竹海畅游,我争光”——四五年级主题班会”、“践行竹之品格,扬起理想风帆——六年级毕业典礼”系列主题活动,围绕“竹色苍翠伴我成长,竹节坚毅教我奋进”的“竹文化”目标,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将“竹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中。

2、“竹文化”与学校的语文阅读课相整合。

利用升旗仪式,介绍与竹子有关的诗词、美文,要求师生理解含义、挖掘品质,熟记于心。学校按年级制定了有关诗词、美文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在语文阅读课上加以落实。通过推普周、读书节、红领巾广播等形式,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

3、“竹文化”与学校的科技活动相整合。

挖掘自然学科中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竹子的种类、生长习性、用途,挖掘竹子的品性,并制定明确的分年段认知目标。通过兴趣组、科技节、校内外各类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亲身体验,成为“竹文化”建设的主人。

4、“竹文化”与学校艺术工作相整合。

开设竹笛校本课程,学校成立校笛子队,使一批在笛子吹奏上有潜力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为学生特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设关于竹子的刮画、版画、水彩画、中国画等美术课程,开展学校竹子美术画展。在书法课和书法社团中展示赞美竹子气节的书法作品,并每学年专题展示一次。

5、“竹文化”与学校体育活动相整合。

创建学校特色品牌的一个亮点,精心打造以跳竹竿为主旨的大课间。让大课间活动突出了竹文化与体育学科的融合,孩子们在体育锻炼的同时也接受了竹文化的熏陶。

五、三年发展目标与措施:

(一)第一年

1、成立学校“竹文化研究”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方案。领导小组负责在管理、资金、课程、人员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2、着眼长远,立足现实,加强培训学习,分析和研究,对规划作进一步的细化。

3、在校园中引进栽种5种左右有特色的竹子。

4、尝试开发校本课程,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5、通过橱窗展示,版面展示,竹子工艺比赛等,对学校竹文化活动进行宣传,选择部分学生作品进行校园环境布置。

6、利用学校广播站,建立竹文化专题广播,对竹文化活动进行宣传和展示。

(二)第二年

1、在上一年拓展型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出比较完善的校本课程,争取全校部分年级进行常规教学。

2、继续充实、完善校本教材。

3、尝试开展探究性活动,积累一定的资料。

4、继续在校园环境布置上体现“竹文化”特色。

5、开展竹文化美术展,竹文化书法展。

(三)第三年

1、举办“竹文化艺术节”,建成校园“竹子博物馆”雏形。

2、形成一种以竹子精神“虚心、坚韧”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竹文化”中提炼出与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相融合的内涵,使之完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融为一体,成为体现学校教育教学思想的灵魂。

3、形成内容充实、体系完整、符合学生需要的比较完善的校本课程,通过审核并开始在各年级实施该课程。探究性活动的开展进入更深的领域。

4、规划并建成校园“竹文化长廊”。

5、举办以竹文化为主题的拓展型课程教学展示活动。

篇3

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培养人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而培养人的过程又离不开文化的熏陶作用。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校文化,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大力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一、全面总结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2013年10月,江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发出《关于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管理措施等。这个工程实施两年多来,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地坚持行政推动与专业指导相结合,出台相关政策,对已经通过省、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答辩的学校和共建学校给予政策倾斜,加强领导,专项拨款,过程监测,成果辐射。各学校在这种舆论和学术研讨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推进对学校文化重建、课程改革、质量提升的强大力量,主动融入这场小学教育界的“静悄悄的革命”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进行顶层设计,确立学校文化的灵魂。许多学校借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这一东风,对办学历史和传统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反思,把它作为学校文化寻根和核心价值确立的过程。通过梳理和反思,进一步明晰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有哪些是必须坚持不变的,有哪些是需要发扬光大的,又有哪些是亟须改进甚至抛弃的。许多学校结合地域的地理特征、人文气象、文化遗产、风土人情等,寻找学校教育的生长点,让学校文化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影响。有些学校在理性分析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哲学、文化主张、发展愿景、人才培养标准、校本课程、特色项目等一系列的顶层设计,找到学校特色文化的灵魂。这既是一种核心价值的确立与建设项目的确定,也是学校作为文化集聚地的向心力的凝聚。学校找到生长点的同时,全校师生也找到个性发展的方向。

二是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我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是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和抓手的,旨在通过改变学习环境,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许多学校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细化,在统一领导下,分组块、分条线,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最大魅力在于课程生活化、活动课程化、学习趣味化。在各种物型文化和专用教室里,课程得以充分展开。而活化的课程,自然让学习变得触手可及,并形成主题化、序列化、探究性,这就使得学习能够真正发生,并时时发生、处处发生。在教学方式变革中,许多学校因地制宜,充分调动资源,发挥智慧。有的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把学习放在博物馆、古河边、乡野上,依托专业技术人员或民间艺人,给孩子耳目一新的教育;有的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思维,开拓线上课堂的空间,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有的利用物联网思维,构建校园云数据平台,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实现“微平台,大教育”;有的利用办学联合体、名校联盟等资源,借力借智,高位走强。这种“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做法,有效地解放了孩子的手脚,促进了自主成长,较好地让教育适应孩子已经变化的接受信息、学习新知、生长智慧的方式。

三是改变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幸福成长。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协同的过程,如果我们还是延续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那我们只能做做表面文章,建几个场馆,修几条长廊,挂几幅字画而已。许多学校能够站在文化立校、立德树人的高度,重新调整教育评价方式。有的利用电子档案的形式,全面地、实时地、多维度地记录孩子成长的足迹;有的以差异化发展的眼光,让学生扬长避短,发展特长,走向自信;有的以志愿者、研究会会员、活动小组成员等形式,让学生在团队生活中,在主题研究中,在户外活动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文化的生长方式与教育的发展方式在内涵上是相同的,那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走向大同”。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就是要让学生体验生活之美、学习之美、学科之美、成长之美,过幸福而完整的学校生活。

我们在看到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有些地区还存在地方经费配套不到位,省里经费挪作他用的现象;有些学校还存在申报时轰轰烈烈,通过后冷冷清清,简单敷衍,做表面文章,甚至做不实材料的现象;有的校长还存在文化建设就是物态建设的狭隘理解。这些现象,不仅违背了我们的初衷,也极大地阻碍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发展,希望引起各地各校的重视。

二、深刻把握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关键要抓住“特色”和“文化”这两个关键词。有特色就是要与众不同,具有独到之处。有文化就是既有物质又有精神,既有显性又有隐性,既能传承又能创新的育人因素总和。从各地实践经验看,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全省有4000多所小学,有的有百年以上历史,有的是新建学校;有的在城市,有的在乡村。它们的办学历史、人文环境、办学特色、现实基础各不相同,因此,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切勿生搬硬套,埋没个性。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等资源进行特色文化建设;结合本校的历史传统、办学特色、学科特长、现实基础条件等进行特色文化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不求外表豪华,而求内涵丰富;不求标新立异,而求文脉相传;不求假大空,而求真善美。城市和农村有不同的文化特色,立足实际,能起育人作用的学校文化就是好的特色文化。

二是体现以人为本。我国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意思是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我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是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本”。我们经常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学生为本。这既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小学特色文化建设一定要眼中有人,建设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脱离孩子实际需要的文化,最多只能是没有小学特色的文化。

三是努力贴近生活。文化源于生活,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深厚的生活基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念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营造生活场景,介绍生活习俗,体验实际生活,使特色文化更接地气。

四是注重人文素养。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份新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年来,继1972年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简称富尔报告)和1996年的《学习:内在的财富》(简称德洛尔报告)之后第三份重要的报告。《反思教育》报告说: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世界各国普遍的价值追求,人文素养关系到人的一生的发展和幸福,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教育传承、环境熏陶,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才能养成。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要摒弃教育功利主义倾向,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属性,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设计人文素养的内容,创造培养人文素养的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成长。

三、全面理解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多样性。每所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不可能也不需要涵盖所有的文化领域,必须体现特色、突出重点、形成亮点。根据省里的指导意见,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有特色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的有形文化,是育人的重要环境。物质文化不同于物质,只有当物质具有一定标识、内涵、一定故事并且具有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传承作用时,才能发挥文化作用。有特色的物质文化应当赋予校舍、场地、景观、教室、场馆、走廊、过道等有特色的文化内容,使得一栋房子一面墙、一片绿地一盆花、一个景观一棵树、一个教室一条道都有艺术美感、人格寓意和人文故事,都能起到审美作用和教育意义。有特色的物质文化应当体现本地特点和反映本校特色,城市有城市文化,农村有农村文化;历史长的学校有文化,历史短的学校同样可以建设文化,关键要设计、挖掘和创造。总之,校园要有校园的样子,校园既不是公园,也不是田园,应当对物质赋予更多的人文内容。

其二,有特色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隐性文化,具有非物质属性,影响着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物质文化可以转化为精神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校史馆等都是物质文化转化为精神文化的载体。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是精神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学校的优良传统,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以及仪表言行等都是有特色的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人为本,凝练和创造有特色的学校精神文化,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努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其三,有特色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有特色的课程文化建设要在提高课程文化品位、丰富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等方面下功夫。要结合地方和学校特色开发课程资源,探索有特色的课程文化,改革教学方法,倡导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式学习,提升课程实施水平。要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文化,加强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形象观察、体验感悟,在实际动手中注重发现、努力探究,提高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

其四,有特色的制度文化。制度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根本性的部分。建设有特色的学校制度文化要全面实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要根据不同学校特点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主管理。要提高学校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将办学特色寓于管理之中。校长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创造者和践行者。一位好校长能够带出一所好学校。校长对特色文化理解的深度决定着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高度。要重视校长队伍建设,提高校长管理能力,培养校长文化情怀,创造更多有特色的学校制度文化。

四、大力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方法步骤

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结合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采取有效措施,把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以统筹规划为先导。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必须统筹规划,富有文化内涵,追求教育价值。要把特色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注重与当地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使文化建设更有根基。要以县为主统筹布局,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统筹学校布局的基础上,统筹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使不同项目合理布点,防止重大项目重复雷同,同时也可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要加强校园文化整体规划,使校园环境有特色、有美感、有品位,突出主题文化,营造文化氛围。要发挥社会参与建设的作用。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往往根植于民间,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教育服务,调动社会参与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建设水平。

以特色建设为追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有没有成效,关键要看有没有特色。而特色文化建设又有赖于学校办学特色,没有办学特色就很难有特色文化。已经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学校要重点建设与办学特色相适应的特色文化;没有形成办学特色的学校要总结凝练办学特色,通过特色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我省有一批有特色的学校,走进校园就有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这几年,我省也新建了一批学校,有的文化气息还不浓。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的文化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希望各地各校以特色建设为追求,逐步建设和积累,创造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以项目实施为抓手。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重点围绕小学课程基地的建设展开,围绕一门课程或一个项目,通过创设文化的课程环境,建设动态性学习载体,呈现趣味化教学资源,实施合作式做中学习,以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潜能特长,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小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可以是单科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可以是课程专用教室的建设,也可以是特色场馆的建设;可以是课程资源等软件建设,也可以是设备设施等硬件建设;可以是教室的课程环境建设,也可以是校园课程物态文化建设等等,提倡围绕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来实施。课程基地建设要创设鲜明的教学环境,开发有趣的课程资源,搭建互动的学习平台,运用新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课程活动中实际体验、动手操作、研究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

以社团活动为形式。现代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有助于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效率,为实现教育普及找到了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和组织架构。但是,班级授课制的严重缺陷是忽视了人的差异性,影响了人的个性发展。学生社团是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在培养合格学生基础上培养有特长学生的有效载体,是发挥教师特长、调动社会资源为培养学生服务的新颖平台。学生社团要以兴趣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内容课程化为方向,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在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建设丰富的学生社团,开展经常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不同潜质、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帮助。

篇4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我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也在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然,基于不同侧面及思想传播目的,对校园文化的诠释也会有所不同。本文所提及的校园文化,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教育活动为学生带来的精神财富,这离不开良好校园环境的营造。物质与精神并行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校园文化逐渐得到拓展和延伸,通过物质来承载,借助精神来传播思想,所有参与者都会在整个过程中获得全新的精神体验,使自身精神文化和思想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相关概念阐述

1.校园文化基本特征概述新时期,校园文化主要具备如下特征:第一,广泛性。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校园文化的广泛性特征均得到彰显。对事,新思维与新元素的融入对已有元素和内容造成冲击,这种冲击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它也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身价值观念与信仰,帮助我们重新梳理和构建思想体系。对人,校园文化缔造者不仅仅包括教师和教育主管人员,还有学生,以及各类在校园内工作的其他社会人士,比如厨师、清洁工等,他们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对校园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第二,目的性。从宏观上看,传播校园文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传播教育思想和彰显不同时期的教育品质;微观上,不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历经不同磨难,有些是时代造成的,有些是学校自身发展方向和教育定位所决定的,但无论如何,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并且这种“目的”与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并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性格。第三,时代性。校园文化的时代性特征显而易见,它随宏观层面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维持社会稳定,实现民族的长足发展,需要学校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人才,因此,一旦社会环境或国家发展方针出现变化,学校教育“环境”自然会发生变化,包括要求、目标、理念等。由此,校园文化的形成也必然伴随着主客观环境的变化,因为“校园文化”注定是为“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展服务的。2.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农村校园文化”不同于标准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它也具有基本“校园文化”的特征,但由于其形成环境具有独特性,因此我们在理解农村校园文化时不能仅凭经验。我国是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建设逐渐向世界标准靠拢,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发展环境,但并未彻底改变其体貌特征,因为农村与城市存在本质区别。最明显的是,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为生物良好生长与健康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将其纳入农村周期性循环发展过程中。而若想使原本自然的、科学的、健康的、绿色的发展环境被维持,就需要有一批批、一代代继承者去传播这种人性化的发展理念,并加以践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完成,包括知识、技能、思想、价值观念等。这就是农村校园文化与城市校园文化最本质的不同,文化中渗透着“自给自足”,文化中渗透着“自然和谐”,文化中渗透着“万物运行规律”。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更侧重于精神,当然,也需要由物质来支撑。精神力量或境界的形成需要有来自思想层面的能量作支持,从事物形成规律与发挥逻辑角度看,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趋同的。基于目的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都是以培养新时代优秀中学生为主要目的,为他们“晋升”为优秀大学生做铺垫。在宏观层面上,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合格人才。当然,“社会”不同于“校园”,构成元素与涵盖内容具有很大区别,而为了实现无缝衔接,就要将社会中有益的元素移植到校园里,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营造发展的环境。基于内容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都是以传播或输出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发展观、教育观为主要内容来培养新时代初中生,使他们成为符合新时代标准和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讲道德的人才。建设“校园文化”重在“文化”二字,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必然需要有坚定不移的“观念者”去践行。所谓“观念者”,就是那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与环境下被熏陶出来的,具有传承和开拓精神的“思想者”。基于方法与形式视角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在理论层面同样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更为关键的是,校园文化建设扮演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角色,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内容实践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去检验理论内容的可行性,这也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元素和基本框架。众所周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假大空”教育,特别是在我国农村中学里,因为无法有效实践,所以很多理论内容很难得到验证。而对于教师来说,也只能以为依靠说教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效果极为一般。

三、农村初中校园文化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1.善于发挥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功能鉴于“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存在的特殊性紧密关系,笔者认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原因在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可看成是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支撑,而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又可被看成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践行,同时,通过丰富特色文化内容与优化特色文化建设标准,可对初中思想政治理论的正确性与可实现性做全面验证。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推动校园文化在高校里进行,采用知识讲授和思想教育结合的方式,从学生实际的思想意识水平出发,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2.调动师生“建设”的积极性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只有将二者有效衔接,充分融合,发挥互助作用,才能实现最终的育人目的。作为学校教育的两类主要群体,教师和学生有义务和责任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将农村特色的元素引入校园,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从深层次出发,将农村特色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关联。农村初中教师应结合学校实情与学生学情,不定期开展农业节和传统文化节等校园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各种文化活动里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或者举办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会,不仅可以加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还深入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3.同时强化物质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建设校园文化必然会涉及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要对校园建筑进行专业的设计,合理的布局,体现独特性,还要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学校各个宣传专栏需要进行调整,可以适当加一些绿色植物来体现生机勃勃的感觉,重视绿化的作用,完善教学设施,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感受校园文化的内在美。要根据时展的要求对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突出文化的内涵。

四、渗透校园特色文化,创建思政教育机制

1.提高文化建设创新性,丰富思政目标机制在农村初中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创新性的体现与发挥始终受到目标性的引导,当目标内容足够丰富,科学建设意识足够强烈时,目标机制的功能性便开始发挥作用。事实上,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目标机制的形成并不完全依赖于特色文化建设行为本身,也需要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因为二者在诸多层面均存在着紧密关联。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提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目标机制的有效性,就是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的有效性,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有效性来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创新性的进一步生成。由此可见,若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机制得到充分优化,使其在初中教育中、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育人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就必须将文化育人理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中。具体而言:第一,将校园特色文化融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范畴,丰富目标内容;第二,结合现实需求细化目标,明确责任;第三,将校园特色文化内容集中体现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2.发挥文化导向性,优化思政主体机制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在校园文化对学校成员潜移默化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过程中,以及学校群体间具有的“从众”心理的影响基础上发挥作用的。特别是在农村校园中,校园内学生们的思想与行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师生们生活在这个特定环境中,他们所能看到的、听到的或通过其他方式感受的,都传递着某种价值观信息,会对她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机制的优化中,就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发挥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导向性,在校园文化中注重向教育主体渗透一些优秀的价值观念,使教育主体在实践中更加明确自己的主体责任,形成主体意识,不断完善和优化主体机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根本保障,促进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3.突出文化建设的激励性,强化思政动力机制作为一种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自带自我运行与调节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它可被理解为一项独立存在的系统。这样,必然有一种“动力”时时刻刻推动它稳定地向前发展。这种动力又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群体是在校初中生,个体之所以能够心甘情愿接受各类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他们认为在学校教育制度和规则下来进行学习是正确的以外,个人内在品质成长过程中也的确需要精神和思想层面内容的安慰,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需求”,其目的是使自身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由此得知,个体自身发展需要成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动力之一。另一方面,个体成长始终伴随来自其他层面的需求,比如满足感、存在感、认同感等,它们不同于低层级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更多体现着个体对获得尊重与自我实现的渴望,特别是在他们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更多褒奖和奖励时,一旦外部环境满足了他们这种需求,他们的行动力或学习动力便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因此,笔者认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将动力与激励进行关联,突出校园文特色化建设所具有的激励性来使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4.提升文化建设的育人性,完善思政评价机制在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评价”始终伴随活动发展的进程,同时,“评价”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可见,良好的评价机制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渗透思政教育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带有一定的育人性,具体活动也以此作为根本目标,这与思政教育功能相符合。基于此,通过提升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育人性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措施。具体而言,通过将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所具有的育人性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能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内容,完善评价形式;将文化育人的评价要求渗透到评价方法中,可使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强调及突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方法的功能性与有效性,其目的在于确保评价机制能够得到长久、稳定、科学、高效的应用,为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提供机制保障。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强的关联性,无论是形式、方法,或是内容、教育目的,它们都能在相互促进中实现互补。而对于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来说,若要实现建设效果的最优化,就必须首先认清和理顺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关系,明晰各元素和内容间的关联,以此作为渗透策略的基础,从而使农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有效的检验手段,进而完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1]李聃、和勋《中学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回顾》,《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第30期。

篇5

一、前言

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则是指一个班级的成员在大学校园这个环境中基于相互交往而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班级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高校特色班级文化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有力探索,是落实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突破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一定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内涵丰富的班级特色文化。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1.学生思维活跃,综合能力突出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家庭条件比较好,见识比较广,对社会各方面的认识也相对较深,学生思维很活跃,综合能力突出。学生比较注重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培养潜力大,有望成为社会上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具备的复合型人才。部分学生自小生活在较高社会地位和较好生活条件下,人生选择定位较高,对生活的期望值较高。同时,学生普遍头脑灵活,重视社会实践,善于走出校园,寻求、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活动。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种校内外兼职,较好地锻炼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2.集体观念较为淡漠,依赖“关系”思想较为严重

独立学院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有的学生的父母还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出生于这种家庭条件的学生,往往自恃清高,自我优越感强,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淡薄,对班级活动不热心,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自由散漫,好自我表现,以自我为中心,权利意识强,奉献意识弱。有的学生在利益荣誉面前争先恐后,在奉献付出面前缩头缩脑,对他人缺乏关心,斤斤计较。

3.文化基础总体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是在本科三批段次上录取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偏科现象严重, 底子薄弱。学生渴望获得优良成绩,敬佩学业优秀的同学,但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饱满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毅力不够

4.自尊心强、自信心不足,心理压力较大

独立学院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一般较好,而且为数不少的学生由于家庭的过分娇宠,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极个别学生出现人际关系紧张,对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并不是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都好,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甚至是比较困难,这部分学生是迫于多方压力进了独立学院读书的,于是高额的学费和严峻的就业形式又给他们增添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5.学生自我定位不准

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表现为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有的学生始终不愿意承认和一二本学生的差距,导致对大学课程学习的难度估计不足。还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受挫,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自卑倾向明显。

三、准确把握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积极推进大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

独立学院学生的上述特点,决定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内容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必须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1.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大多是在辅导员、班主任的行政干预下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外力作用下的班级文化模式往往缺乏班级文化所应当具备的功能作用,也会使其失去学生文化的本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性强的特点,独立学院在推进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时,特别强调班级文化的自立、自由性,充分依靠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

2.注重辅导员的监督指导作用

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个性较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着某些叛逆性,在知识结构、社会阅历、人情世故、自我控制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这就要求在构建班级文化时,辅导员又绝不能对其放任自流,而应发挥宏观监督指导作用。辅导员应以学生技能培养和个性发展为导向,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班级目标,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通过谈心等方式,解决学生的各种思想包袱、心理障碍和各种顾虑,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班级文化的建设活动中来;要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的原则性问题、价值判定、方向抉择等方面把好关,保证班级文化的积极、健康发展。

3.建章立制,搭建班级文化平台

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中间层次,当班级文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必须把一些发展相应成熟的理念、规范用制度的方式表达出来,进行制度化,使得班级文化的建设成果能够得以巩固和不断提高。这里主张的建章立制,并不试图通过各种班规来塑造班级成员的“标准化”行为模式,而是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固定下来,增加具体操作中规范性、有序性,减少的随意性,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来创造、培养学生各种知识技能。这些制度主要有:班报制度、主题班会制度、考试诚信制度、信息传递制度、班务公开制度、社会志愿者服务制度等。

4.实施班级成果公示分享制度,激励班级成员,扎实推进班风建设

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学院倡导班级成员获奖情况通报制度,并在很多班级得以实施。每个学期结束时,各专业将班级的各种获奖情况通报给班级成员及家长;同时,每学年召开年度表彰大会,积极开展各种评优工作,以此提升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这样既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也激励全体班级成员。以评优奖先为契机,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

5.提炼班级的核心价值观

班级核心价值观,是班级成员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主要价值标准和基本信念,是班级文化的基本内核,对班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它主要通过班级成员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等表现出来。班级文化建设,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归纳、提炼本班的核心价值。

成功的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把一个班级的管理和人文关怀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有促进、增强、凝聚和融合的作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高校学生管理者注重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用文化的理念打造班级文化氛围,用文化的氛围陶冶学生,用文化的号召力来影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唤醒学生的潜在能动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积极全面的发展和班级的和谐共处,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许岱民,王斐斐.高校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07,(4).

篇6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一所学校的品牌、品位和核心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优良文化的营造,既能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从根本上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仅以重庆市云阳县石门小学文化建设为例,简略地阐述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四个抓手。

1 从抓精神文化建设入手

因地制宜,根据校园青松环抱、环境幽美的实际,学校站在传统文化的高度,取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人和一”思想精髓,提炼了自强、拼搏、团结、进取、奉献五种松魂精神作为根性培养目标,响亮提出了“依托青松,传播绿色文化,打造松魂教育特色”的办学主张,坚持“松以明志,书以载道”的办学思想,定格了“笑傲人生,熔铸松魂”的校训,以“优秀是一种习惯”为办学理念和追求优秀的群体目标。旨在以人为本,以期更加关注学生本真的生活世界,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使每个学生在拥有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具备走向未来所必不可少的人生精神和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人文素养。

石门小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独具个性地提出了切合自身实际的办学主张、办学思想、校训精神、办学理念和群体目标,体现了学校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人伦观的特有的精神文化。他们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也必将获得自强。

2 从抓物态文化建设入手

石门小学独具个性的精神文化,引领着他们创造富有特色的物态文化。在校园物态文化建设上,他们做到了巧妙设计,精心制作,书香飘溢,寓教于景。

一是在校园醒目位置设计制作了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微、青松精神以及校歌、松魂赋等巨制,清新大气,夺人眼目,震人心弦,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办学特色得以彰显。二是取松涛激荡之意,分别将教师宿舍、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分别命名为松涛园、吟涛堂、励涛楼。枕涛居、品涛阁。并结合命名撰写并制作了对联。如励涛楼的对联为:翼振邀云霄,岂止摩九重,心怀为大;涛涌开广袤,何妨极四海,树品方长。吟涛堂的对联为:绕字为松,习习风摇,涌层层浪;吟涛乃志,琅琅声起,若恰恰鸣。细细品味,意蕴深长。三是利用校园围墙和花坛打造了以道德经、唐诗、宋词等为代表的八个传统文化回廊,历代书名家名碑帖为主的近五十幅防制木刻,师生文化展示亭、栏11个。学生耳濡目染,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四是将舞台背景以字典的形式改造成“石门松涛”石刻,将操场边危岩改造为一座五门的风火墙牌坊,门前为作看台的石梯,主题对联为:松涛开石门,石门松涛;沧桑凝正道,正道沧桑。藉以激励莘莘学子用松魂引领人生,与时俱进,披荆斩棘,正道走出石门,走向未来。五是在原有绿化美化的基础上锦上添花,新修了花坛,引种了花草苗木,使校园成了花园和乐园,为全校师生员工修身养性、丰富知识创造了良好的物态环境。

3 从抓制度文化建设入手

石门小学的精神文化也引领他们创造“以人为本,服务发展”的管理文化,管理机制呈现出民主合作的特点。结合时代、学校和师生的发展需求,他们按照以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为主轴的民主管理程序,切实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保障和导向,具有较高的校本性和可操作性。

石门小学的《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突出了师德优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坚持以量定酬、以质定奖、优绩优酬,《教师个人发展方案》与年度考核和绩效考核挂勾。这些方案都较好地促进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快乐教育,减负提质”实施方案》、《关于“打造绿色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意见》、《教师及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奖励条例》等对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引领教育改革、明确课改方向等方面正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4 从抓践行文化建设入手

篇7

千百年来,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及历史发展进程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笔者生活在位于山东半岛中部的潍坊市,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名城,区域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作为历史古州名郡,潍坊古属齐鲁之邦,汉唐时置北海郡,宋金时期改为潍州。古北海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区域文化的生成创造了前提,下面,我们就以北海(潍坊)文化为例,来谈一下区域特色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区域特色文化的内涵

历史文化遗存主题。历史文化遗存,既浓缩了悠久的历史,也传承了优秀的文化。潍坊在上古时期属于东夷文化圈,古代文化遗址星罗棋布。目前,潍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47处,仅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和遗像等不可移动文物就有1800多处。这些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恢弘大气、绚丽多姿,具有独特神韵。

风景名胜主题。风景名胜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保护和宣传风景名胜,可集中揭示风景名胜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文化的繁荣。如潍坊市临朐县的石门坊,不仅山奇水秀,更以红叶而著名,为我国五大红叶景观之一,齐鲁红叶为之冠。位于潍坊青州市南郊的云门山,属泰沂山脉,是山岳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自然风景区,主峰海拔421米。平野拔笏,松荫覆足,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齐鲁名山,素有“东齐秀色”之称。云门山景区以“古、奇、峻、旷”为特色,集书法、石刻、民俗、宗教、自然景观为一体。

名人主题。绵绵的历史长河中,在各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名人,宛如朵朵浪花,折射出文化之光。以本土籍的名人为线索,追寻名人成长的踪迹,建立名人档案,使之成为研究名人及相关工作领域的第一手材料,是特色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潍坊学院的名人馆,里面收录了潍坊地区100多位不同时期的历史名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晏婴、汉朝的经学大师郑玄、北魏的农学家贾思勰、北宋名臣王曾、清代重臣刘墉和现代的革命先驱王尽美、当代著名作家臧克家等。

名优特产主题。名优特产是各地经济发展的标志与成果,是为当地经济服务的重要手段。在潍坊地区盛传这样一段顺口溜:“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上乘精品潍县萝卜,清香,汁多且甜,皮微辛,甚是可口。还有如今潍坊的寿光市,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年一届的蔬菜博览会,更是菜界一绝,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形成传统特产与现代旅游的绝妙配合。

民俗文化主题。民俗文化源于民间,流传、发展于民间,是人们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剪纸、聂家庄泥塑、潍坊核雕、诸城派古琴、茂腔等13 个项目,被确定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潍坊地区的茂腔等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潍坊的嵌银漆器、仿古铜、核雕、刺绣、布玩具等传统工艺也享誉海内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地方音乐主题。潍坊拥有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有民间歌曲――号子、小调等;民间舞蹈――秧歌、花灯、小章竹马等;曲艺音乐――大鼓、快书、潍县说书等;戏曲音乐――茂腔、周姑子戏、吕剧等;民族器乐――青州挫琴、诸城古琴等。所有此类,无不是土生土长、深深根植于黄土地的民间音乐形式,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至今流行不衰。

红色教育主题。红色文化是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是弘扬光荣传统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素材。例如,位于潍坊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南侧的王尽美故居,2006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位于潍坊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西南岭上的王尽美纪念馆,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成为现代红色旅游亮点。

历史纪念地主题。如潍县(潍坊市的前身)集中营,位于潍坊市奎文区虞河南岸。1883年美国基督教长老狄乐播来潍,利用《》中清政府的赔款,在潍县教友的帮助下,建成潍县乐道院,此后成为昌潍(潍坊建市之前称昌潍地区)一带的教会、教育和医疗卫生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将中国沦陷区内的许多外国侨民强行关押,乐道院被日军改造成集中营。据统计,这里最多的时候曾被关押过2008名外国侨民。

宗教文化主题。1988年至1990年,潍坊诸城市发现一处佛教窖藏遗址,出土石造像残体400余件,为北魏晚期(520年)至北周初年(572年前后)所造,其中以北齐时期的造像最为精美,印证了当时崇尚佛教的社会风气。另外,较为著名的石造像,还有云门山石窟造像、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石门坊石窟造像和沂山石造像等,成为研究佛教、道教兴衰和社会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其中青州市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1988年被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促进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意义

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呈现区域化特征。当前,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突出,经济效益中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明显。今天的区域经济来源于昨天文化的弘扬,经济与文化应该是协调发展、同步前进的。

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是目前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成功范例。潍坊是山东半岛城市群重点城市,是沿海重点开发开放城市。现已形成机械装备、海洋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有45种主导产品,生产规模居全省同行业第一,32种产品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机电、化工、纺织、电子、旅游等是潍坊经济的支柱行业,在全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目前,潍坊正在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将城市逐步建设成为“两基地、两中心、一枢纽”。例如,作为著名的世界风筝之都,按照“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宗旨,潍坊已成功举办了27 届国际风筝会,许多土特产品也随着风筝享誉海内外。北海(潍坊)濒临渤海,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人们自古享有渔盐之利,现今又在这里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海化集团。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出丰厚的经济效益。潍坊乡土气息浓郁的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参观和购买年画、风筝等民俗工艺品。

总之,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只有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全民素质。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宽仁尚德、务实开放、兼收众长是北海文化的精髓。出生于夷潍(现潍坊高密)的齐相晏婴曾提醒人们“凡有血性,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体现了把利益追求建立在合乎道义基础上的意识。同时,北海文化中还体现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格,具有因势趋时的特点。新时期尤其要弘扬北海文化精神, 塑造北海人独特的人文品格, 把北海文化的内在精神,融化到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去。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文化、法治发展的各个角落之中。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建设和谐社会,很大程度上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形成和谐和睦的社会秩序。处理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 需要全面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等各种方式。培育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帮助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念和方法观察社会,尤其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性;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道德等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风尚。这对于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基础性作用。

对于一座历史古城来说,和谐既是形象、品牌,也是环境、资源。构建和谐城市是潍坊市800多万人民的共同愿望。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对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下工夫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措施

文化是人类的记忆,一个个名人、一道道风景,都是地区文化的靓丽名片,建设与传播区域文化是提升社会价值的一项重要举措。

设置研究机构,健全研究队伍。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是挖掘区域特色,为现实服务的技术保证。2004 年在北海(潍坊)文化研究中心的基础上, 在潍坊当地的高校――潍坊学院成立了“北海(潍坊)文化研究院”。北海(潍坊)文化研究院下设北海(潍坊)文化与现代化研究、地方文学与方言研究、北海(潍坊)书画与工艺艺术研究和地方音乐与戏曲研究等4 个研究所。聘请省内外知名学者参与研究,组建了一支以高校学术骨干为主、由专兼职人员构成的研究队伍, 形成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新格局。组织上的重视、机制上的完备和经费上的保证, 有力地整合了当地学术研究力量, 推进了北海(潍坊)文化的研究进程。

充分发挥区域学术文化和地域资源优势, 倾力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例如,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与研究,北海(潍坊)文化在区域特色方面凝聚了诸多方面的成果。公开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了具有地域性文化的学术专著,并积极参与国家及省级民俗史志研究等专项课题,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促进区域文化建设与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

篇8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一、绪论

知识经济时代,IT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领头产业,在整个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我国的IT产业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管理方式也有待完善。如何使IT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物质资产的地位逐渐降低,文化资产日渐成为一种新的资本形式的新经济时期,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塑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不失为使我国IT业的发展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的理想途径之一。本文将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分析企业文化建设对于IT企业的重要意义,并为IT企业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建设特有的、优良的企业文化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IT企业文化综述

1.IT产业概述

⑴IT产业的界定。IT业是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核心,以传送数据为主的产业。IT产业是以IT业为主导的,包括如信息传播、传导业,信息流通业,知识生产业,信息存储业等与IT业紧密联系的各业所组成的集合。IT产业是新兴的战略型产业,是资金和智力密集型产业,是高渗透、高增值型的产业,同时又是高创新、增长快、综合性强的复合型的可持续发展型产业。

⑵ IT生产力要素。IT生产力是以计算机及网络作为物质技术基础和标志的生产力。IT生产力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其共性是同样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特性是其各要素都具有自身的特点。IT生产力的劳动工具与计算机、软件及网络系统密切相关;IT生产力的劳动对象则是信息资源。

2.IT企业文化的内容

⑴物质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是由企业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等。企业的物质文化直接影响顾客的感性认识,进而决定顾客对该企业的优劣判断。它受企业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制约,具有从属性、被动性;又是人们感受企业文化存在的外在形式,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⑵行为文化。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企业行为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关系到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开展。

⑶ 制度文化。企业制度文化是围绕企业核心价值观,要求全体职工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行为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综合。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能否有生命力,能否持续长久,也是一个企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⑷ 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灵魂。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等,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的上层建筑。它由企业精神力量形成的一种文化优势;是企业人文化心理沉淀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文化。

三、IT企业文化的现状

(一)IT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的了很大成果。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缺陷,主要体现在:理论生搬硬套,目前主流的企业文化理论都来自于美国和日本,而中外文化差异,在运用中全盘“拿来”,是中国文化缺乏特色;理论脱离实践,我国企业文化研究缺乏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使得企业界和文化界脱节,造成了IT企业缺少合适的理论指导。

(二)IT企业建设特色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振奋企业精神。托马斯·彼得曾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这种精神和信念我们称之为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表达着企业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的风气。

2.有利于企业价值观的确立。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评价事物与行为的共同标准,它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确立了精神支柱,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特性,能产生凝聚力,激励员工释放潜能,要想充分发挥企业价值观的功效,就需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作支撑,帮助企业确立价值观。

3.有利于塑造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建设是内强员工队伍,外拓企业知名度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形态,由企业的视觉形象、队伍形象、管理形象等整合而成,它是企业一笔无法估量的无形资产。企业有了良好的形象,可以赢得信誉,可以争得社会的认同和信任。

4.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高的员工素质,有助于全面增强员工与企业的素质,增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企业要提升竞争力,就需要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如何提升员工素质,这需要从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来开展,运用企业文化的功效,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新型学习观,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

四、如何建设IT企业特色文化

1.IT企业家领导应该以身作则。在IT企业文化的构建、运用中,有一个贯彻始终的核心人物——总裁。如果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总裁就是高举企业文化的旗手。总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不单单是一个身体力行者,更应是一位导师,担负起把握企业灵魂和发展方向的职责。他在创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企业文化形成与变革必须由企业核心领导层身体力行倡导才会成功。

2.建立起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任何IT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而员工对文化总有许多个人见解。很多IT企业在引入新战略或者进行变革时,经常忽略对其企业文化的考虑,结果往往是“手术很成功,但是病人却死了”。IT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它必须要得到企业成员认同。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企业文化。然后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广泛宣扬,让全体员工都参与文化的产生过程,最后得到员工认同。

3.通过行为规范让企业文化落到实处。IT企业应该制定专门的行为规范来保证企业文化的整体建设工作。该规范应该在IT企业家的直接领导下,指导IT企业文化的设计和推广工作。除此以外,IT企业还应该建立有效的企业文化传播机制。应该改变传统纵向的企业文化传播途径,充分利用IT企业的技术优势,建立全员实时共享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快速传播途径,克服时空限制;及时把企业文化建设的信息传播到每一个员工当中,使员工不断深化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贯彻。

4.对企业文化进行总体规划。IT企业文化的核心实际上是企业经营理的价值理念和人的思想意识。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贯穿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它的变革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而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扎实、长期的培育工作,做好详细的规划,通过长期的努力和整体的提高逐步实现目标。通过对企业文化进行总体规划,从理论上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在实践中深入贯彻企业文化,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软环境的建设越来越重要,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有的也地位越来越重要。IT业作为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产业,企业文化的意义更加重大。本文粗浅的分析了企业文化及IT企业文化的内容、特点和我国IT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IT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以期对我国IT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有所启示。我们期待着我国IT企业尽快形成和完善自己独具特色的IT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邱力生,曾一昕.IT经济学[M].武汉出版社,2003.

[2]刘光明.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篇9

二、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对我国新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各个方面都有新的要求。尤其是在改变农村风貌,树立农村新观念,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要求大力发展我国农村的文化。然而,加快农村文化的发展,这又需要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推进。为了更好的统筹我国城乡发展和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从而实现我国农村全面、持续的发展,党和国家提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规划。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其中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属于文化建设的内容,面对我国农村发展水平较为低下,农村文化贫乏落后的现状,但是,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日俱增、日渐明显,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就变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国农村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结合农村文化发展的具体实际,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

三、在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时代背景

首先,我国农村文化贫乏落后,然而,文化软实力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受我国历史因素和当前的现实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农村文化变得很贫乏落后,最终造成我国农村文化一直滞后于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是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并且,科学技术是我国文化教育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加强我国农村文化的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协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其次,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政府已经实现由管理型的政府向服务型的政府转变,并且,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正在向农村转移。服务型理念已经在我国人民心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正在我国开始积极地实践,我国政府的统治性职能逐渐弱化,社会性的职能正在得到广泛的认可。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我国政府也正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然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就在于向社会积极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从而满足社会公众的要求。现如今,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中来,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所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应该向农村地区提供大量的转移性支付。最后,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的困境以及公共文化建设具有强大的正外部效应。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没有能力进行投资大、回报时间长、效益衡量难度大的公共文化建设,并且因为我国农村居民区较为分散,各地文化差异很大,所以,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更加需要统一的规划和差别的对待。也由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功能在于提高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和稳定社会,受众广泛,不可能通过收费等手段来排除受益人,所以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

四、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大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方法

首先,要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我国政府必须要充分发挥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提供中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拥有政策的支持,这一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必须和我国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与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其次,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持;最后,在社会与市场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中给予引导和监管。其次,我国现在必须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为农村提供符合人民意愿的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现有的供给机制。在我国当前的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下,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脱节而且效率较为低下。因此,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农民表达自己诉求和意愿的平台,充分了解人民的需要,从而,可以更好的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最后,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进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尤其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具体对象的布局情况和人口情况。要以村级的公共文化建设为重心,公共文化建设的公益性决定了其受众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应该满足更多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受到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大多集中在乡镇一级,受农村布局分散影响受众较少。就目前大多数地区而言,加大村级的公共文化建设,要尽量做到细致全面。加大提供流动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如普法教育、文艺演出。

五、建设农村特色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

首先,可以更好的构建社会农村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具有凝聚、激励、导向的功能,优秀的文化可以更好的促进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修养的提高,从而可以整体的提高农村的精神文明风貌。其次,建设农村特色文化可以更好的加强农村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优秀文化的形成可以为培养人才提供基本的氛围,熏陶村民的精神文明素养,从而,为农村培养更多具有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人才服务。最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大量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消遣方式。

篇10

1.博里农民画。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发展起来的博里农民画,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至今,他们已创作出近万幅的优秀现代民问绘画作品,其中1000余幅在省级以上展览、发表、获奖和收藏, 有248幅在美国、日本、瑞典、挪威、澳大利亚、荷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作品曾代表国家赠送给日本、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2.仇桥杂技。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仇桥的民间杂技如鱼得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通过近30年的努力,全镇现已拥有26支杂技表演团队,1000多名演员,每年在全国各地演出近万场次创收千余万元。其中很多优秀节目和演员在市以上比赛中获奖,多次被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3.南闸民歌。南闸民歌这朵瑰丽的民间艺术之花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深深地扎根于白马湖畔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如今,近千人的民歌演出队伍中,不仅有年过古稀的老人,也有稚气末脱的学童,更有风华正茂的青年民歌手。近几年,在一年一度的白马湖区域文化联谊活动和美食文化节上,南闸民歌频频亮相, 深受群众亲睐。

4.“十番锣鼓”。楚州“十番锣鼓”着为古代宫廷音乐盛行于清朝道光年间, 后因日本军阀入侵驻楚遭毁销声匿迹。如今已由区文化局和区文化馆牵头利用4年时间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得以重新再现。

上述特色文化项目目前均巳被列入省、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特别是“十番锣鼓”2008年、2009年分别被国家文化部和江苏省文化厅首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除此之外,车桥的剪纸、泾口的高跷扑蝶以及其它乡镇的庙会文化、诗歌文化、花卉文化、联谊文化等也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形成了各地特色。

二、几点做法

1.追根溯源,摸清“家底”。特色文化渊远流长,它扎根于民间丰沃的土壤,具有鲜明的民间属性。但由于历史的变迁,民风的变化,导致了一些传统特色文化的生存危机,甚至消亡。为了挖掘、恢复这些民间艺术瑰宝,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调研队伍,在全区各个乡镇以及村组农户进行走访调查,追根溯源,摸清特色文化资源的“家底”。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挖掘整理并恢复了传统特色文化项目如十番锣鼓、民问号子、高跷扑蝶、“笑人会”、庙会等七十多项,为加快楚州特色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精心“培植”,注重效果。一是勤“松土”,多“施肥”,为民间特色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放在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纳入日标考核。以区政府的名义制定下发了《楚州区培植和发展民间特色文化建设实施细则》, 明确职责和具体责任实施单位,形成了区乡村三级责任网络。在资金筹集上,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即:财政补贴一点,各部门和单位支持一点,企业赞助一点,动员社会各界捐赠一点,文化部门有偿服务挣一点。通过这些方法,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二是“剪枝育形”,枝繁叶茂,使民间特色文化得以茁壮成长。在这方面,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是抓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打基础。其次是通过活动展示,使农村特色文化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另外,采取“横向联系”举办跨地区、跨部门之问的联谊活动来增强特色文化的辐射力。三是努力实现一乡一品、一地一品,凸显农村特色文化风采。近几年,我们对创建特色文化乡镇进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分期实施。在条件比较好、并有一定基础的乡镇树立典型,逐步向面上推广,使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在全区遍地开花。

3.打造品牌,集约发展。一是整合资源,打造具有楚州地方特色的农村特色文化品牌。农村特色文化多年来囿于本乡本土,不能形成合力产生较大影响。对此, 我们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将零散在各个乡村的农村特色文化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整合和交流,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之目的。二是利用品牌优势,推介特色文化。通过利用文化阵地宣传自己、推销自己,努力形成品牌优势, 打造楚州民间特色文化“旗舰”。三是重视经济效益,盘大搞活市场。我们相继成立了文化服务公司开辟了文化礼仪服务、文化纪念品开发、文化中介等服务项目,利用举办各类展销会、洽谈会和赴国外学习考察等之机,及时推出楚州特色文化品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几个问题

1.经费严重紧缺。由于苏北地区特别是楚州区经济欠发达,财政资金严重紧缺,特色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有的乡镇甚至无投入,百分之六十的乡镇特色文化建设还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

2.观念比较陈腐。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有相当一部分乡镇主要领导主要精力忙于抓经济,而忽视了群众文化,给特色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被动。

3.艺术人才断层。许多民间老艺人都相继去世,新生力量非常薄弱,即使懂一点门道的所谓艺人也都外出打工糊口,从而造成了民间特色文化建设后继无人。

四、几点建议

1.政府必须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繁荣城乡文化事业摆上一定的高度,特别是从中央到地方近几年也都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然而,苏北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各级政府制定的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基层文化工作由于乡镇机构合并其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为此,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必须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投入,要给民间特色文化艺术发展和壮大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和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让各类艺术人才有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另外,文化主管部门还要广泛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交流,让民间特色文化艺术逐步登上艺术大雅之堂。

篇11

1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形成若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一批典型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和示范乡镇,培育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特色文化产业产值明显增加,吸纳就业能力大幅提高,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提高生活品质、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作用更加凸显。

2主要任务。

(1)发展重点领域。鼓励各县(市)发展工艺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特色节庆、特色展览等特色文化产业。工艺品业要在保护多样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促进特色文化元素、传统工艺技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演艺娱乐业要鼓励内容和形式创新,创作文化内涵丰富、适应市场需求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演艺精品,支持发展集演艺、休闲、旅游、餐饮、购物等于一体的综合娱乐设施。文化旅游业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促进由单纯观光型向参与式、体验式等新型业态转变。特色节庆业要发掘各地传统节庆文化内涵,提升新兴节庆文化品质,形成一批参与度高、影响力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节庆品牌。特色展览业要依托各地文化资源,突出本地特色,实现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引导特色文化产业与建筑、园林、农业、牧业、体育、餐饮、服装、生活日用品等领域融合发展,培育新的产品类型和新兴业态。

(2)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带。加强对地缘相近、文脉相承区域的统筹协调,鼓励发展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发挥现有区域合作框架作用,建立和完善特色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整体规划,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推动产业要素有效配置,促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按照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体部署,依托丝绸之路沿线丰富的文化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持续推进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合理规划、引导实施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推进文化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建成国内、省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有示范效应的特色文化产业带。

(3)建设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加强规划引导、典型示范,鼓励各地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不断推出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对投入力度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示范区予以重点扶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引导各地深入研究评估当地可业开发的特色文化资源,提出资源利用和转化规划,推动特色文化产业有序集聚,形成一批集聚效应明显、孵化功能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集群。通过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国范围内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区域文化品格,打造地方文化名片。

(4)打造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承载文化记忆和乡愁,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明确城市文化定位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把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与城市景观风貌、功能布局紧密融合,形成地域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突出传统特点,彰显文化特色,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乡村原始风貌、自然生态,鼓励文化资源丰富的村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一批文化特点鲜明和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乡镇、特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乡村,促进城镇居民、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民就业增收。

篇12

关键词:图书馆;校园特色文化

1 引言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大文化在校园中的表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用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文化教育感染学生。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中心,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探索图书馆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把图书馆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一流图书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环境资源的优势,整合图书馆员队伍,拓展图书馆文化教育业务,培育独具特色的高职校园精神,形成高职院校整体的价值观、道德观,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提高全校师生的素质能力,以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文化人,从而加快推进国家骨干校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扭转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图书馆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1图书馆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资源的主要传播中心,师生吸收文化信息的重要场所,正是通过优雅的文化环境,丰富的馆藏,优质的服务来营造文化氛围,将学生引向思维空间,在知识的世界中遨游,成为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图书馆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2.1教育引导作用。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期,其思想观念、心理状态还处于一种不稳定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校园文化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左右着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判断、精神追求。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输入口,馆藏文化博采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的基因,馆藏资源是经过精心挑选、长期积累的人类知识和智慧的文化沉淀,它体现了健康、向上、乐观的人生情趣、人生态度。图书馆文化反映校园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积蓄的文化“势能”,开展知识导航、文化导读、书刊评论、学术讲座等有针对性的系列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接受社会所提倡和鼓励的主流思想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

3.2.2情感陶冶作用。图书馆的馆藏文化实质上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循环过程,是由客观文化到个体主观精神再到客观文化的转换过程,是把外在文化内化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陶冶过程。图书馆的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高尚情操的熏陶具有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特点。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对于养成学生独立自主、健康向上的意志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助推作用。图书馆通过优雅的自然环境、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现代化馆舍建筑、丰富的馆藏文献、人性化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和优良的服务等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人们置身于图书馆,心灵感到了平静、纯洁、愉悦,在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文化的淋浴、情操的陶冶、道德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

3.2.3服务保障作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料,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宝库。图书馆任务之一就是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向读者宣传、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这些服务活动与育人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图书馆可以利用积累的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多范围、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文献服务,不断满足广大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更新、更全的服务,不断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4 搞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4.1 管理观念创新

4.1.1观念创新是一切管理创新活动的前提,并始终贯穿着创新全过程。首先, 要破除“封闭办馆”、“坐门等客”的思想, 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全体馆员还应树立强烈的服务观念、效益观念和竞争观念,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使自己成为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4.1.2事实创新。理念行,行为不至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从观念的创新到行为的实施,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创新不光是口头上的创新,而且要付诸实施的创新、行之有效的创新。

4.1.3创新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地提高学习意识,更新服务观念,拓宽服务领域,大胆开拓创新,图书馆管理才有高度、有特色。

4.2 管理模式的创新

4.2.1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图书馆工作创新的关键。管理模式是指管理的组织形式,不同时代的图书馆有不同的管理模式。科学的管理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新思维。内部管理工作人员可采用聘用制,机构与个人之间是契约管理,各层次工作人员按职位说明书确定的职责,向社会公开招聘,按相应的职位薪酬签订合同,工作人员社会保险完善,保持社会人的身份。

4.2.2 实施知识管理。现代图书馆馆藏载体趋于多样化,而且又正处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的过渡期。它包括信息技术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图书馆馆员的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对图书馆馆员的智力知识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提供知识服务最为行之有效的切入点。

4.2.3 实施人文管理。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平安图书馆,就要实行人文关怀。把“为读者服务,为教学服务”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图书馆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图书馆工作的各方面,使广大读者感受到人的亲切,“家”的温暖,书的可贵,环境的温馨。

4.3 组织结构的创新

4.3.1 组织结构是图书馆工作体系的基本规范。它规定了图书馆的组织指挥体系,明确了馆员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以及各部门各成员的职责。

4.3.2 改革传统的组织体系。要精简机构、简化关系、减少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缩小图书馆组织结构规模,合并业务相近的功能。

4.3.3 网络化组织结构。以服务为中心,以读者需求为主导,深入开发文献资源、开发用户,使图书馆各业务部门成为某一学科的文献信息服务研究机构,增强生产和提供该学科知识信息产品的能力。

我院图书馆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充分依托自身优势和特色,精心营造舒适愉悦的文化氛围,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和网络文献资源,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不断拓展文献资源服务的方式和内容,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充满食品科学特色和浓郁文化气息的精神家园。在我院校园特色文化和良好学风建设方面,真正起到了文献资源高地的辐射和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波主编.学校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