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6 03:17: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村级巡查整改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X乡辖区内河流主要有X河。X河属于青衣江支流在我乡辖区内约长X千米,流域面积约X平方千米;李坝河属于X河主要支流,长约X千米,流域面积约X平方千米。石门子沟系李坝河较大支流,约X千米。大田、新民、八角、漆树、李坝村河沟河流都汇入李坝河,最终流入X河,进入青衣江。
二、工作开展情况。
X、水资源保护。我乡从节约用水入手,控制水资源总量消耗。强化污水处理站运行督查,实现污水达标处理排放,向区水务局申报入河排污口审批,加强我乡辖区内饮用水源地巡查与保护,完善相关制度,落实管理人员,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实现了水资源保护。
X、水污染防治。今年以来取缔违法排污口X处,整治养殖场X家,督促散户粪污设施修建完善,加强农药残留物回收,宣传引导农户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证农药使用零增长,进一步改善面源污染;配合区住建局强化污水处理站运行督查,每月对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进行巡查,每季度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第三方运行机构工作考核依据,以此督促各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污水达标排放;认真开展“清四乱”行动,无死角排查X河沿岸“四乱”行为,进一步改善了辖区X河、李坝河水环境质量。
X、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开展河湖水域岸线管理范围划定,制定“清四乱”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对X河流域无死角进行“四乱”行为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进行整改。组织人员开展非法采砂行为的巡查,我乡没有砂石厂,未发现采砂行为。
X、水生态修复。协助国土、水务、林业等部门开展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等工作。严格落实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整改方案,乡村河长加强生态流量巡查,确保河坪电站下泄生态流量保持在X.XmX/s以上,建立专项巡查台账;通过努力,水生态修复得到进一步修复。
X、水环境治理。结合城乡环境整治等工作,加强了河道垃圾、河面漂浮物治理工作,对X河河楠水阁外大坝处集中进行整治,进一步改善水体质量。各村组织力量不定时对河沟垃圾进行整治,改善河沟环境。
X、日常工作:制定完善了“四张清单”。严格按照巡河制度和要求,开展巡河问河,确保巡河次数达标,巡河记录规范。及时督办河湖重大问题,对村级河长制工作开展年度考核。认真落实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进一步改善我乡河湖环境。
X、执法监管。建立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制定上下游、左右岸问题协调处理机制,配合水务、农业等部门开展乱占乱建、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电毒炸网鱼等工作联合执法,联合乡派出所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进一步改善了河湖环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河道巡查队伍力量薄弱,工作经费不足。建议区河长办安排一定工作经费。
(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是非专业人员管理,达不到区水务部门相关要求,建议区水务局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三)河长制工作佐证资料较少,尤其是村级河长制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和文件要求,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微信、会议、横幅、广播等多形式开展宣传,提高群众对河长制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从而提高公众参与度。
一、基本情况
XX镇辖区有水库2个,其中花鱼水库为者海镇部分群众饮用水源地、毛家村水库为会泽县城饮用水源地。全乡有主河道2条,其中迤扯河全长19公里,从花鱼水库流入毛家村水库,途经闸塘、凤凰等9个行政村;发落河全长3千米,从华竹、发落村流入毛家村水库。有村级河流沙沟48条,安装河长制公示牌9个。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三大体系”,建立健全管护机制
一是完善组织体系。按照工作要求,全乡共设立乡级总河长1名、副总河长1名、河长11名,设村级河长39名。乡级河长充分发挥总督导、总调度作用,各级河长定期赴责任河(湖)巡河,巡河情况及时上报河长办。2019年以来,乡级共巡河200次,村级共巡河1420次,整改问题11个(起)。
二是完善制度体系。认真落实河长会议、信息报送、工作督察、考核问责与激励等制度,形成乡党委政府负责、乡河长办牵头、各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格局。2019年以来,通过落实提示单、交办单、督办单“三单”制度,印发提示单16份、交办单20份、各类通报20次,有效提示乡村级河长跟踪、处置河湖事宜,有力促进河长制工作落实落地。
三是完善责任体系。制定出台河长制工作的实施方案,及时编制乡村级一河一策,印发河长制重点任务分解,细化工作任务,明确环保、农业、村建、水务、林业、交通、教育、卫生、畜牧、市场监管等部门工作责任,加大督查力度。2019年来,全乡开展河长制全面督查2次、专项督查4次、暗访6次,形成问题清单,交办相关村委会和部门。
(二)落实“四大任务”,逐步改善河湖环境
一是严格水域岸线管控。张贴宣传海报18份,刷写永久性标语10条,发放宣传单550余份、宣传手册160余份,开展水域岸线整治12次,组织废物排查12次、“清四乱”60余次、沿河岸线整治10千米、拆除生态违法建设2处,同时充分利用河长巡查排查等手段,摸排水域岸线方面问题,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集中力量整治违规违法行为。
二是强化水污染防治。围绕打好“碧水攻坚战”,全面抓好入河排水口监管,乡级总河长主持召开专题会和现场调度会5次,部署整治工作,全力开展农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农业科技种植,狠抓群众生活用水直排整治,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削减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全乡共建设垃圾处理厂2个、污水处理场1个,共关闭铅锌矿选厂1个、铜矿选厂1个、烧砖厂1个,现全乡无规模养殖场、无工矿企业和规模采石采砂场。
三是加强水环境治理。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设置饮用水源地警示防护设施,清理违法建筑和排污口、设立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充分调动村级保洁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岗位人员全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带动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提升,杜绝污染物排入河流、沟渠。
四是推进水生态修复。开展河道沿岸绿化造林15千米,主要交通道路绿化植树30千米,实施退耕还林1000亩、植树造林1000亩,治理河流沙沟3.8千米。投资30余万元开展清河行动20次,清理淤泥8.3万立方米,河道垃圾8立方米,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保护与发展关系处理难。XX镇地处花鱼水库、毛家村水库水源保护地,辖区内工贸企业、加工业、养殖业等落地建设难,严重影响全乡经济社会发展。
(二)保护与整治经费争取难。XX镇全乡辖区均为水源地保护地,在河长制和水源地保护工作中,乡财力短缺,无法支付乡村组三级的保护、整治等工程建设支出。
(三)农业种植面源污染整治难。在传统的农业种植中,广大群众使用的农药、化肥、地膜等均为污染物,污染整治工作收效不明显。
四、几点建议
(一)希望建立健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把水源地生态补偿项目和资金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二、工作类别
时间安排在2020年6月11日。对镇江关乡进行交叉检查,督查主要内容为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以及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推进完成情况、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情况、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情况、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驻村帮扶工作情况、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情况、问题整改“清零”情况、脱贫攻坚数据信息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情况等情况。
三、人员安排
成立由县级联系乡领导盛乡长、县联乡领导何沂为组长,乡党委书记为副组长交叉检查组,乡脱贫办工作人员、乡部分工作人员、县级部门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为成员。
四、检查内容
1.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推进完成情况
①剩余贫困人口“清零”方面。按照2020年4100元的脱贫标准,对所有贫困户进行督查。②年度扶贫专项推进完成情况。对照《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14个扶贫专项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阿州脱贫办发〔2020〕4号)逐一督查推进及完成情况。
2.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情况
①已脱贫人口巩固情况。查看已脱贫家庭收入是否稳定,测算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10月至今年5月收入情况,预估6月至9月收入情况,核查是否达到2020年脱贫标准(人均纯收入4100元),重点查看产业、就业实现情况;查看贫困户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情况,是否有因贫辍学现象,是否存在弃学入寺的现象以及各项教育扶贫资助政策精准落实情况;督导检查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落实、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情况,贫困人口慢性病签约服务落实、签约质量情况,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慢性病认定和门诊费用救助情况以及大病救助情况;查看贫困户安全住房认定情况,住房建设政策享受和落实情况;查看贫困户安全饮水达标情况,是否存在水质水量不达标的情况;查看贫困户是否已通生活用电,检查有看电视需求的,是否能收看电视。
②已退出贫困村巩固提升情况。查看已退出的606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利益联结和稳定增收情况;查看通村硬化路、文化室、卫生室、通信网络巩固、维护情况。
③已摘帽县巩固情况。查看贫困县乡(镇)标准中心校、达
标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巩固提升情况。
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情况
①易地扶贫搬迁入住方面。进一步核实督导建档立卡贫困搬迁户实际入住情况,有无只装修不入住的现象,确保搬迁实际入住率达到100%。
②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扶持方面。督导检查各县(市)按照移民搬迁后续帮扶政策,精准落实搬迁户产业发展项目、就业创
业项目和保障政策扶持情况。
③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方面。督导检查移民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情况,有无移民搬迁工程质量问题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现象。
④拆旧复垦方面。督导检查各县(市)搬迁户旧宅基地拆旧复垦情况,确保应拆尽拆,不留死角。
4.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①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方面。督导检查县(市)脱贫攻坚项目库规范建设情况,是否按照备案计划实施项目、招投标、项目公示公开、资金拨付支出情况,确保资金安全有效,杜绝资金闲置,杜绝出现“负面清单”项目。
②涉农资金整合方面。督导检查县(市)涉农资金整合程序履行、使用情况,是否做到因需而整、应整尽整。
③扶贫小额信贷管理方面。督促检查小额信贷发放和到期资金回收情况,确保逾期率不超过0.5%。查看是否存在“户贷企用”、使用不规范的现象。
5.驻村帮扶工作情况
①“五个一”驻村帮扶力量。督导检查“五个一”驻村帮扶力量履职情况,是否严格执行驻村规定,帮扶措施是否有效。
②“两联一进”全覆盖情况。查看“两联一进”全覆盖工作落实情况,是否按照要求开展帮扶工作。
6.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情况
①返贫风险监测情况。②致贫风险监测情况。
7.问题整改“清零”情况
检查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行动落实情况,查看县级是否安排部署,行业部门、乡(镇)是否制定问题整改方案,随机抽查部分项目,查看整改结果是否真实有效。
①历年存量问题整改情况。对2016年以来,“一增收”“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巡视巡查、考核评估、督导调研、
审计监督、绩效评价等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查看整改完善情况,是否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是否存在整改不到位、整改不彻底等现象,检查问题突出户是否整改到位。
②考核增量问题整改情况。对2019年“国考”“省考”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核查,是否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确保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改。
③自查变量问题整改情况。督促检查县(市)对照2019年“国考”“省考”问题清单,开展“举一反三”自查自纠情况,是否建立问题、责任、措施清单,是否同步推进问题整改。
8.脱贫攻坚数据信息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情况
①账账、账实方面。查看各地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运行使用情况,核查数据录入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是否存在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情况。
②档案资料方面。查看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乡(镇)、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础数据信息完善情况。
五、方式方法
①入户检查。各督导组对照督导内容进行逐户检查,不在家户可采取电话访问方式检查,无法联系户采取访问村干部的方式检查。
②专项检查。问题的整改情况,检查县(市)整改工作安排情况和整改成效,实地抽查相关行业部门、部分乡村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③监督检查。督导组根据清零行动要求,监督检查问题整改质量,是否存在走过场、虚假整改、虚假销号的现象。
六、工作要求
(一)落实工作责任。要充分认识乡镇交叉检查的重要意义,联乡领导、乡镇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乡镇分管领导要具体协调、具体跟进,层层压实责任,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头,确保任务目标落实到人、工作责任传递到人。
根据会议安排,我现将我区河湖长制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全区河湖长制工作情况
今年是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的第四年,也是我区从推行到深入,从“有名”向“有实”转变的第四年。今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工作目标,在疫情大防控、全民大防汛的情况下,坚持巡河督查和整改问题,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做到了“五化”。
1、河湖管理实行了网格化。按照市河委会“六化”管理要求,我们适时调整,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河湖长组织机构,全区河湖全部落实了区、镇、村三级河(湖)长和警长、保洁员,构建了“河长+警长、乡镇办事员+河湖保洁员”的“两长两员”管理体系。并且区河长办编制印发了《全区河湖管理网络图册》,对全区江、河、湖、库实行了网格化动态管理。
2、阵地建设实行了标准化。区、镇两级河长办进一步加强了阵地建设,在人员力量上落实了“一办两员”,在管理机制上健全了河长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工作督查制度、工作考核办法、绩效评估办法等“六项”制度,钉挂了河湖管理网络图、水系分布图,建立了一河一档、一湖一档、一库一档,全面实行制度化管理、索图作战。
3、河长巡河逐步实行规范化。各级河长严格按照“巡河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问题—督促整改问题—验收销号问题”的巡河工作机制,克服年初疫情防控和汛期抗洪困难,坚持落实“三个一”巡河制度、APP打卡制度、区级河长“五有”巡河标准和镇、村级河长“七有”巡河标准,按期巡河,做到巡河次数不减少,巡河标准不降低,确保三级河长巡河常态化、制度化。1至8月份,16名区级河长共巡河128次,55名镇级河长巡河1320次,79名村级河长巡河2528次,通过三级河长巡河,发现河湖问题610起,河长办下发问题督办清单45份,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4、整改问题走向了纵深化。各单位把整改问题作为推进河长制的重点,积极整改中央、省、市交办问题和“洞庭清波”行动的问题。一是及时整改中央交办的问题。严格按照《水利部关于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的通知》的要求,全面开展了“清四乱”问题排查,对发现的15个“四乱”问题(其中乱占问题5个,乱堆问题6个,乱建问题4个),分别制定了整改方案,各责任单位正在按照整改目标、时间节点,抓紧推进,本月底将全面整改销号。二是及时整改省级河长交办问题。对省级河长陈飞巡河交办的防洪安全、渡口提质改造、绿色生态岸线建设、智能智慧岸线建设、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等7个方面的问题,各单位部门对号入座,积极整改,于3月底已全部完成整治销号。三是及时整改市级交办问题。在4月底前完成了市河委办【2020】20号文件交办的乱占、乱堆等7个暗访督查问题整改任务。完成了市河委会37号总河长令要求整改排渍口的任务。四是深入推进“洞庭清波”行动。我们按照市“洞庭清波”专项行动的要求,制定了37项任务清单,现已完成了14项任务整改,其中联合水利、公安、征拆、卫健等部门100余人开展了执法清查,清理欧美黑杨2200余亩。全面整改了4处黑臭水体。并且制定了***水环境问题整治方案,在12月底前将全面完成水环境整治任务。同时协同推进禁捕退捕工作。区河长办联合区禁捕退捕办,把禁捕退捕工作巡查和问题整改纳入河长巡河及河湖问题整治的重要内容,组合出拳,同步整改,全力开展渔船拆解、渔网销毁等工作,尤其是7月中旬高水位时期,各防汛责任单位组织人员清理了“三无”船舶,查处了非法捕捞和违规垂钓行为。
5、广泛宣传推进全民化。我们充分把握时间节点和重要地点,广泛开展河湖长制宣传。一是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展了两次河长制宣传活动,出去宣传车2台,悬挂横幅140余条,张贴标语2000张,发放宣传册2000多份。二是更新省市区级河长公示牌75块,更新镇级河长公示牌101块。三是在防汛期间,每个防守棚上钉挂了《防汛文明公约》,把河道保洁工作作为巡堤查险的内容。四是区河长办在省、市级媒体发表文章、新闻报道40余篇。手机报、电视台先后报道河长巡河、区镇村三级河长公示等28次,营造了全民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河湖长履职不够到位。有的河湖长仍然对河湖长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认为近几年实施河湖长制工作、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河湖问题已基本解决,存在侥幸心理、厌战情绪和畏难思想,放松了巡河标准和要求,对村级河长巡河督促力度不大,查找问题不彻底,巡河情况不清晰,记录不完整,有的河长一直还没有发现和提交任何问题。
(二)工作保障能力不够强。有的单位河长办仍然是多办合一,有的河长办人员身兼数职。并且河长办工作经费不足,工作开展被动滞后。
(三)信息报送不及时。有的单位巡河资料不齐,巡河图片不全,资料台帐不完整,信息报送不及时。有的部门工作主动性不强,整改情况报送迟缓,河长办收集资料不齐等等。
(四)整治任务仍然较重。8月2、8月7日,市河委会分别印发了2020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了34项工作要点,指出了13项重点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取水工程核查登记问题整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黑臭水体治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内容。目前,我区有的任务已经完成,但还有***污水处理厂正在施工,四个片区管网还有2000米未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还未验收。95个取水工程核查登记问题还有***水厂两处整改没有完成。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还有60%未完成。并且“洞庭清波”专项行动37项整改任务,还有23项没有完成。这些任务都是要求在12月底完成,时间紧,任务大。
三、后段工作安排
尽管前期通过各单位、各部门共同努力,做了大量看得见、摸得着、成效好的工作,但后期按照市河委会印发的年度考核办法,我们还很多工作任务不能交帐,考核难以过关。我们一定要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加力发力,强硬举措,在坚持开展河长巡河工作的同时,扎实做好河湖长制基础工作,加速推进问题整改工作和“洞庭清波”专项行动,确保各项任务指标圆满完成,考核过关,争先创优。
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服务全县社会经济“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为主线,在巩固“统计基础规范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三个提高”,结合“四大工程”建设,按照“巩固、提高、拓展、创新”的方针,广泛深入地开展“统计深化提高年”活动。
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省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通过“统计深化提高年”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统计基础规范年”活动成果,深度挖掘制约全县统计工作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全县各级统计机构要通过“统计深化提高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深化统计基层建设、统计业务规范化建设、统计服务体系建设、统计队伍建设、统计法制建设,大力实施科学统计,统筹推进各项统计改革和建设,积极构建组织体系完善、调查制度科学、技术手段先进、法制保障有力、队伍素质过硬的现代统计体系,促进全县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有新的提升,争取为加快建设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主要任务
(一)深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切实提高和完善基层统计组织体系。
一是继续加强县级统计机构自身建设。我县统计机构依照国家统计局《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当前统计部门业务职能增加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充实统计力量;要合理调整业务人员和行政人员的比例,业务人员比例不应低于70%,最大限度保障统计业务工作的需要;要不断改善开展正常行政管理、业务工作所需办公场所、办公和信息技术设备、必要的交通工具等条件;要促进完善统计工作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障统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资金需要。
二是完善乡级统计垂直管理改革。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乡级统计垂直管理改革推进力度,建立健全乡级统计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专项督导和检查,争取在2012年实现乡级统计垂直管理模式改革上的有更大突破。
三是大力加强村级统计队伍建设。每乡镇(街道)要选择5-10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村,要率先建立村级统计室,明确统计工作负责人,并建立村级统计制度和基本统计数据台帐;加强对村级统计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村级统计人员业务素质。
四是着力夯实企业统计基础建设。今年是“企业一套表”全面实施的决战之年,全县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县所有“三上”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要进行一次“回头看”,在统计人员配备、微机和网络配置上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为企业一套表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深化统计业务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统计业务规范化水平。
一是修改完善统计业务规范化体系。县局各专业要对照《各科室业务工作规范化评定办法》文件的要求,并结合“企业一套表”改革的实施和推进,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各乡镇(街道)统计站要对照《各乡镇统计站业务工作规范化评定赋分标准》文件的要求,建立完善乡级统计数据采集、加工、查询和数据质量监控等制度。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统计调查对象主要指标电子进度台帐和历史台帐,加强统计资料的管理,统计报表、统计文件和统计资料要分类整理,装订成册。要指导村级统计逐步建立统计台帐,做到数出有据。2012年,争取有60%以上的村级统计建立主要经济指标进度台帐。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统计业务规范化考核监测体系。县局要进一步完善对乡统计业务规范化考核监测办法,加大对乡级统计机构平时业务工作进展情况的实时监测力度,考核监测的内容要包括统计标准管理、报表报送时间、报表质量、统计分析开展情况以及平时工作开展情况等,对乡级统计业务规范化建设考评要切实做到客观、真实、公平、全面。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政府统计部门要加强与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结合统计数据质量评审、统计巡查和统计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部门统计工作,积极引导和不断推进部门统计业务规范化建设。2012年,要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配合程度高,与政府统计部门业务联系紧密,机构人员比较健全的部门先行一步,开展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政府各部门统计业务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的目标。
四是要稳步推进企业统计业务规范化建设。2012年,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等行业,以及劳资、科技、服务业、农村统计等主要专业将全面实施企业一套表制度。县局有关专业要以此为契机,制定统计业务规范化建设向企业延伸的指导意见,要根据“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包括调查单位确定和管理、任务部署、数据采集、数据审核验收和数据加工汇总等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和要求,保证各项统计业务工作有序进行,确保“企业一套表”的顺利实施。
(三)深化统计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统计决策咨询服务水平。
一是要更新服务理念,强化三种意识。第一要强化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牢固树立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第一要务的观念,将统计服务定位于搞大综合、出大主意、谋大战略、图大发展上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第二要强化创新意识,变低层次服务为高层次服务。要将服务的重心从主要反映数量、速度转到注重反映质量、效益上来,不断加大对综合资料的开发以及对深层次问题的调查研究力度,提高统计信息资料的及时反馈能力、统计分析的监测预警能力以及统计调研的辅助决策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提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的高层次服务;第三要强化责任意识,变事后服务为超前服务。要将统计服务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推行“一二二制”工作法,即用五分之一的时间进行数据的搜集和汇总,五分之二的时间搞分析,五分之二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使统计服务在事前决策、事中管理、事后分析研究中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是要强化素质培养,提高三种能力。第一要提高分析研究能力。要密切注视经济形势,紧密跟踪经济运行,加强对经济运行以及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研究,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要提高超前预测能力。要站在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高度,在工作中注重培养洞察力和超前预测力,不断增强对问题研究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更好地发挥统计的监测预警功能;第三要提高统计创新能力。要积极探索新的统计方法,运用先进的调查手段,增加新的统计内容,增强统计资料的可靠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加大统计调研力度,强化统计分析精品意识,从而提升统计服务效果。
三是要突出工作重点,做好五个服务。第一是加大统计信息分析力度,充分发挥统计监测作用。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及时向党政领导反馈各月、各季经济运行情况及相关动态信息,准确判断经济走势,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二是加大统计调研和专题分析力度,充分发挥统计参谋作用。围绕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出一批选题准确、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量化特点突出的分析报告,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搞好服务;第三是拓展调查领域,充分发挥统计调查优势。围绕党政领导和社会关注问题,不断延伸调查触角,积极拓展调查领域,提升服务效果。第四是拓展统计服务领域,充分满足社会公众的统计需求。根据有关单位及社会公众需求,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定期向新闻媒体反馈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做到电视有影,电台有声,报纸有文。第五加大普查资料的开发力度,充分发挥普查成果的社会效益。历次普查和专项调查所形成的数据资料都是极为宝贵的社会财富。只有加大普查资料的开发力度,才能充分发挥普查成果的社会效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四)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切实提高统计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
一是要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要继续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创建以文明机关、文明科室和文明职工为主要内容的“三文明”创建活动。通过“三文明”创建活动,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努力培养工作负责、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民生的统计核心价值观,增强统计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统计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要切实加强统计业务培训力度。要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重点围绕四大工程和统计改革,在全县统计系统大兴学习研究之风,在深化“四读三研”活动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统计业务技能大练兵”活动。大练兵活动要以提高统计能力为主题,以打造复合型统计人材为目标,以提高业务技能为关键,通过加强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统计实务、计算机应用技能、统计分析与写作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和学习,切实提高全县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统计业务技能,并建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促学习的良性机制,造就一支具备科学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快速应对能力的高素质统计干部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需要。
三是要切实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从业水平。要结合企业一套表工作的开展,严格按照《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做好统计从业资格申请、受理、审核、认定及统计从业资格数据库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对持证上岗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乡、村和“三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统计人员持证上岗比例。2012年,要实现乡级政府统计人员和“三上”企业统计人员持证上岗比例达到95%以上,村级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率要达到70%。
(五)深化统计法制建设,切实提高统计工作保障能力。
一是深入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要结合“六五”普法活动,结合统计“四大工程”建设等重要统计工作,切实加强对“三上”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的普法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其配合推进企业一套表制度、联网直报的自觉性、主动性。2012年,要通过以会代训、统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等方式,对“三上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一次统计法制教育。
二要切实加大统计执法力度。重点围绕“四大工程”建设,为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法制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对“三上”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巡查,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报送、归档等管理制度,配备具有统计从业资格的统计人员,增强统计法律意识,强化统计工作责任,促进企业统计工作的规范化。通过统计巡查活动,强化对企业的统计业务指导,提高企业的统计业务水平,规范企业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另一方面,要以检查工业、贸易、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等专业数据质量为重点,开展对相关企业的统计执法检查,检查企业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是否规范合法,企业的统计数据是否全面、完整。
三是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县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统计法制工作机构,不断充实法制工作力量;要加强统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开展执法检查基本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统计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要加强统计执法队伍管理,做好统计执法检查证换发核发工作;要完善统计执法检查人员管理制度,规范统计法律文书的制作和使用,规范统计行政处罚案卷的制作,有效地提高统计部门依法行政,强化统计执法监督,规范统计执法行为,提高统计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质量和案卷制作水平,全面推进全局业务人员全员执法的整体水平。
具体步骤
全县统计深化提高年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即动员启动阶段、全面提高阶段和总结验收阶段。
(1)动员启动阶段(2012年3月22日至2012年3月底)。按照全市统计深化提高年的总体要求,制定本县深化提高年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要做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可行。
(2)全面提高阶段(2012年4月至2011年10月底)。县乡和企业统计机构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开展自查活动,并根据自查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目标,明确时限。要把抓落实作为深化提高活动的关键环节,压死责任,拒绝理由,既看过程,更看结果,一项一项地解决,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11月至12月底)。县统计局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县局将以五个方面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为主要内容,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制定科学、量化、便于操作的活动考评考核工作方案进行考核评定。
保障措施
一、工作目标
以打造“最清洁城镇”为总目标,加强城市管理,着力提升“洁化、美化、序化、绿化”水平,改善生活环境质量,保洁保序数字城管考核进入全区前3位并达到全市第三水平。健全长效管理,加强文明宣传,彰显“清洁、亲水、清静、绿色、无视觉污染”的“宜商宜居宜人新*”特色。
二、主要任务
突出三大重点,推进六项整治、构筑三大平台,强化四项保障,完善机制,全面推进和提升打造“最清洁城镇”工作。
(一)突出“保洁保序数字城管”三大重点,确保实现“进前三”目标
1、保洁市场化全镇覆盖。要在08年市考核道路与主要村道推出市场化的基础上,实现全覆盖,不留卫生死角,不留清洁盲点。努力实现“管理定额化、定额考核化、考核日常化”的清扫保洁模式。强化市场保洁准入、退出运行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强化村、社区(村)街巷保洁的监管责任,强化保洁公司争先创优意识。对首批市下达的非市级检查考核覆盖区域环境卫生问题,要彻底整改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确保决不反弹。
2、提高保序工作参与面。推行街面保序定人,定路、定时、定岗制,绩效考核到人。强化属地管理原则,村、社区要主动参与本辖区市政道路与街巷的保序工作,协助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做好沿线商家居民的思想工作。按照主要道路严禁,次要道路严控、背街小巷有序的要求,从严执法,加强管控,努力形成并始终保持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规划,科学设置便民服务点,做到疏堵结合。坚持联合整治,联合执法,长效治理突出问题。
3、数字城管有效整改率确保100%。加强数字城管协调、督办、考核,做到“两提高两下降”:加大督办力度,确保及时处置与回复,提高数字城管问题及时解决率;把握好处置时间和结案标准,提高处置水平,做到案卷件件有落实;以落实处置首问责任制为抓手,降低回退率;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找准突破口,降低问题反复发生率。
(二)强势推进六项整治,攻克城管顽疾
1、强势推进“五乱”综合整治。深化治理“摊点乱摆”。对倚门设摊、占道经营、占道堆物等进行严管重罚,加大对车载水果摊等非法流动摊点、马路市场的整治力度,坚决予以依法取缔。深化治理“车辆乱停”。充分发掘资源,做到停车泊位应划则划,加大违法停车严管重罚的宣传力度,加强巡查考核,在市检查道路街巷等重点区域基本消除机动车违法停车、非机动车违规停放等现象。深化治理“广告乱贴”。对未经批准擅自设置、超期设置、不按规定要求设置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以及非法涂写招贴广告进行全面整治,基本实现沿街店面整洁靓丽、户外广告设置规范、外表美观。深化治理“垃圾乱扔”。依法从重处罚乱扔垃圾、乱倒废弃物、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明显改善“垃圾乱扔”现象。深化治理“工地乱象”。建立工地周边标准化管理机制,进一步理清工地周边管理责任,完善和推动建设区域属地“代保洁”,切实提高建设区域日常保洁质量。加强建筑垃圾运输、倾倒监管,加大“工地乱象”的处罚和曝光,提升文明工地创建水平。
2、强势推进“八小”行业规范整治。继续加大整改证照不齐和超范围经营行为的力度,做到主要区域无照经营基本消除,城郊结合部经营基本符合卫生管理要求的目标。继续争创“八小”行业管理示范街,完成创建市示范街1条,进一步提升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
3、强势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完善“属地负总责、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全面开展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和食品流通领域无证无照的专项整治工作。提倡堵疏结合原则,由辖区提供场所集中规范管理。加大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在六月底前全面整治102家无证经营商家,对在违章房内无照经营的要依法拆除违章建筑。
4、强势推进农居小区(点)综合整治。以“清洁村庄”工作为载体,以总管堂农居点为样板,创亮点,攻难点,大力开展农居小区(点)、农转居公寓的整治工作。开展星级村庄创建评比活动,培育星级村庄示范点。深入开展城郊结合部卫生死角整治,消除露天粪缸和简易棚厕,每月排出重点问题,督促整改,不断提升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面貌。基本实现“路平、水畅、灯亮”和“洁化、美化、序化”的目标。
5、强势推进再生资源(废旧物资)回收综合整治。抓好再生资源(废旧物资)回收行业长效管理,根据网点布局,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整合。加大对无证收购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流动收购人员的管理,对再生资源回收整治工作专管人员及流动收购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6、强势推进无证摩的车载水果整治。加强车载水果摊等流动摊点管理,保证街容街貌良好秩序;加大“摩的”、“残的”、货的等无证营运的整治力度,以汽车北站为重点,对非法营运活动频繁的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打击,明显遏止各类非法营运现象。
(三)依托三大平台,奠定清洁基础
1、加快基础设施改善工作。加强河道清淤、配水和日常管理,河道保洁要推出市场化。完成3条污水收集系统改造;总长500余米,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背街小巷改善;完成撤村建居环境整治项目1个。完善环卫设施,新建、改建座垃圾中转站,新建、改建、扩建3座公厕,逐步推进进城市家具的维护和更新。要加大垃圾房、垃圾桶、果壳箱等城市家具的添置、更新与专项维护工作。
2、加快实施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程。加快*、花园岗、庆隆三家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步伐,提升新文农贸市场管理水平。按照市“最佳最差农贸市场”考核评分标准,改善市场经营环境,规范经营管理,确保评比成绩名列前茅。
3、大力宣传,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文明礼仪教育,加强市民的公共意识和法制意识,积极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组织开展学习“清洁模范”活动,总结和发现在打造“最清洁城镇”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向道德楷模学习活动,营造人人爱清洁的良好氛围。广泛发动市民参与清洁家园义务劳动,共同洁化美化城市环境。着力形成“城市清洁、人人有责”的社会共识。
(四)强化四项保障,提供有效支撑
1、组织保障。调整充实打造“最清洁城镇”工作领导小组,由胡金浩、许伟良担任组长,孙益芳担任常务副组长,杨秀章、项新明、施宏、蔡珉、沈志红、王佩军、赵毅担任副组长,镇机关各部门、延伸部门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任成员。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镇打造“最清洁城镇”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城管办,具体负责组织落实打造“最清洁城镇”的各项工作,全面加强镇与各村、社区之间的组织协调和检查考核。各村、社区要进一步完善打造“最清洁城镇”领导机构,坚持属地包干制,落实镇、村(社区)两级管理工作网络,进一步发挥“块”的作用,突出村、社区作为打造“最清洁城镇”和城市管理的基层、基础服务职能。
2、经费保障。镇财政专门列支120万用于城市管理专项补助与考核。同时,各村、社区要根据辖区保洁工作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落实保洁员工资待遇问题,确保达到市检查考核要求。
3、人员保障。各村、社区抽调人员组成城管协管队伍,统一由行政执法中队调配管理,人员经费由各单位负责筹集。
4、宣传保障。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加强对社区城管联络员的培训,积极组织志愿队伍参与宣传和服务,营造专业宣传队伍与业余志愿者队伍相结合,全民参与的良好宣传教育格局。逐步建立镇、村(社区)互动网络宣传阵地,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宣传、咨询和交流活动,并通过通讯、社区公告栏、板报、橱窗等多种宣传途径,向公众传递打造“最清洁城镇”工作有关信息,积极引导各界来了解、理解、信任、支持与监督“最清洁城镇”的打造工作。
(五)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全面落实责任
1、月度考核制。为切实加强各基层单位的工作力度,量化指标,落实责任,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实现“进前三”目标,由镇城管办具体负责牵头,对相关工作实行月度考核。月度考核成绩相应计入年终考核。连续三个月排位全镇末位的,要对相关单位以及责任人启动问责制。
2、例会制。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分管领导例会,在此基础上,镇政府主要领导将每月召开各单位行政正职例会,通报每月考核情况与扣款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与不足,加强镇与村、社区之间的沟通协调。
3、领导督查制。镇班子成员与机关干部要根据“联片驻村”的分工,负责督察各自联系村、社区的打造工作,充分提高各单位的责任感与紧迫感,推动村级组织提高标准、加大投入,及时帮助解决各单位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4、巡查抄告制。镇政府与环卫所继续加强巡督查职能,及时发现问题且第一时间抄告给有关单位限期落实整改,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复查。对不属我镇处理的问题,要及时抄告给责任单位并上报有关部门,对在规定期限内未落实整改的,要及时报告上级部门要求帮助进行协调。
5、社会参与制。要建立社区义务监督员或者志愿者队伍,加强对社区内道路保洁、保序、道路建设、截污纳管工程、庭院改善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文明施工的监督力度。
视察组充分肯定了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中小学布局不合理,新三室配备不足,教师年龄老化,青年教师比例过小,专业化教师短缺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全区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针对以上情况,视察组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要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积极探索集中办学新模式,就地就近合并一些规模小、教育质量低、办学条件差、学生数量少的村级小学,整合教育资源。二是多方争取资金,加大对办学的投入,进一步拓宽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性资金,多方协调筹措资金,用以改善办学条件。三是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解决一线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短缺问题,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对宁江区人大常委会这次视察所形成的审议意见,区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现已制定整改方案,有的建议已开始落实。
(房纯影)
长春市二道区人大常委会 注重对科技兴农工作的监督
今年以来,长春市二道区人大常委会把科技兴农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环节来抓,强化了常委会的监督工作。
五月中旬,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区政府科技兴农的工作情况,使监督更有针对性,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各级委员会和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对全区的科技兴农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组先后来到晨光牧业公司、泉眼镇食用菌示范户、区农村经济人协会、劝农山镇杨铺果园和四家乡的养猪示范户等进行了调查。并在6月8日召开的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上,听取、审议了政府关于科技兴农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中,委员们对近年来区政府在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推广、引进新品种、新项目,扶持科技示范户等方面工作表示满意,指出了科技兴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搞好科技兴农工作的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兴农工作的领导,把此项工作作为考核乡镇干部业绩的内容之一;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科技产业规模,吸纳、选用专业人才,壮大科技人员队伍;三是各乡镇要全力支持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和科技进步,为科技兴农工作提供一定的资金和便利条件;四是加大对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项目的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转变传统观念和粗放的经营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这些审议意见引起了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孟建新史敬杰)
(一)服务发展保增长
1、强化质量监管,确保质量安全。一是深入推进质量强县工作。从2009年起4年来,我县质量兴县由起步到完善,由局部到全局,由兴县到强县的目标逐步实现迈进,得到了持续发展。今年来,进一步强化了质量强县工作领导机制、推进机制和考核机制建设。向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题汇报了质量强县工作,请示成立了质量强县领导小组、名牌战略推进领导小组。起草了《县质量强县实施方案》,经县政府同意后下发实施并纳入到乡镇、单位、村企考核体系;二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制定名牌培育计划,加强名牌企业培育工作,培育省名牌5家,市名牌8家。组织申报省名牌2家,市名牌6家。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扎实基础;三是做好质量基础体系建设,倾力打造“诚信”品牌形象。与县环保、经贸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质量体系认证,通过排定计划,重点扶持,促使全县新获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达12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5家,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坚持开展工业质量信用评价,组织了5家名牌获证企业开展工业质量信用评价自评与初评,并申报工业质量信用A级;四是加强获证企业证后监管。通过日常巡查、回访,年度报告等一系列环节督促获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共巡查53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9份。同时积极做好对3C认证企业、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获证企业、有机产品、农产品认证获证企业的巡查工作,全年巡查7家3C认证企业、30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获证企业,成效良好;五是开展好专项监督抽查。积极配合省、市局对全县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产品进行专项监督抽查,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5%以上;六是加大实验室资质认定力度。配合公安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机构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有效提高了实验室检测质量与管理水平。
2、保障民生计量、突出能源计量。一是全面完成“两免费”检定工作。共对7家集贸市场的743台件衡器进行了检定,并加贴统一监督举报标识。对全县18个乡镇25家乡镇卫生院和463家村级卫生室的1143台件的医用计量器具实施了免费检定;二是围绕燃油加油机、出租车计价器、医用三源、眼镜配制用计量器具、市场超市在用衡器等强检器具开展监督检查。完成安全类在用计量器具强检建档工作,并将有关的检定数据上传CQS系统,共检定压力表1500多台件。并对全县140余家企业实验室在用4000多台件计量器具进行了检定。还联系市计量所对全县42家眼镜店在用的60台件计量器具进行了检定。组织对全县56家加油站(含加油点)在用的139台件加油机进行了检定,受检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统一加贴了新的强检标识;三是强化企业计量基础工作,帮助企业完善计量体系,年内帮助21家企业通过计量合格确认。四是加大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管。开展了春耕农资类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专项抽查,共抽查8家经销商,检查检验34个批次。开展了节前食品计量专项检查,中秋节前共抽5家经销商,52个批次,其净含量检验的合格率和净含量标注的合格率均为100%。开展了电能表的抽检工作,共抽检电能表200只,首检率100%,完成了抽查年度安装电表总量10%的任务;五是做好能源计量工作。在深入宣传的同时加大耗能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和制度体系建设帮扶力度,为全县150家企业检定各类衡器400余台件。其中,重点对新海石化、协鑫环保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等10家年耗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进行了检定,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节能减排;六是持续推进诚信计量商场(店)推广创建活动,选择了2家卫生院、1家加油站、2家眼镜店申报省级诚信计量示范单位,1家集贸市场,1家超市申报市级诚信计量示范单位。
3、夯实标准化基础,打造标准化亮点。一是做好企业产品标准的查询、登记、备案工作。共审查办理企业产品执行标准证书330家,备案企业标准17项。同时,做好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确保网下、网上办理同步;二是会同县农业委员会、海洋渔业局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地方标准的申报工作。申报了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门河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丘陵山区环大吴山高效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鳞副泥鳅健康养殖技术规范》等4项省级地方标准。其中,《海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魁蚶筏式吊笼养殖技术规范》两项省级地方标准获批立项,使得由我县负责起草制订的省级农业地方标准达18项;三是做好循环经济、自主创新、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工作。组织新海石化有限公司申报2013年度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神舟新能源有限公司申报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佳宇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申报高新技术标准化试点。金茂源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被国家标准委、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成为全市首家获批的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设单位;四是积极推进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和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新申报神舟新能源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参加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对县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试点单位加大指导力度,目前已完成试点工作任务,正申请省局验收;五是加大企业采标工作。重点推进县内规模以上企业、品牌培育企业的采标工作,县金明标准件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共6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备案;六是做好两码工作,共发行(换发)代码证书2516套,办理IC卡410张,年检证书2780家。条码用户新注册8家,续展用户26家。
4、坚持依法行政,推进阳光执法。一是加强日常巡查执法,全年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行为案件89起,移送工商部门2起,其中涉及到特种设备安全22起,食品安全类17起。涉案金额1013.4万元,罚没款到位数292余万元,案件办结率100%;二是出重拳开展食品、建材、农资、液化石油气、儿童玩具等重点产品专项执法检查14次,同时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小化工、纤维制品等产品,适时开展各级行业性、区域性、季节性专项整治,集中时间和力量解决了一批假冒伪劣突出问题;三是强化法治执法,普遍推行说理执法、说理式文书制度,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坚持执行“首违不罚”制度,调整办案重点,案件结构逐步优化,生产领域案件查处占到全部案件的90%以上;四是加强执法保障能力建设。加强装备建设,建立健全稽查装备建设档案,有计划地配备执法装备。完善待遇保障,在落实全省稽查执法人员定编定岗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全省要求,对在编事业人员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外资机构、协会、学会和技术机构的作用,扩大执法案源。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公、检、法、司、人大、政协等执法专家库,充分发挥其在开门审案等方面的作用。另外,注重强化了区域打假协作,加强周边区域协作,加强省市县案件联查联办。加强12365体系建设工作,建立12365举报登记台帐,实行网上批转办理投诉举报13起,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二)严控风险促和谐
1、创新监管方式,严控食品风险。一是深化三分监管,严格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先后指导80余家企业开展新办、换证工作的同时,对全县所有食品获证企业实施“食品分类、企业分级、监管分等”监管方式并进行动态调整,促使企业主动提升生产条件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目前,全县已获证食品生产企业174家,相关产品21家,食品添加剂4家(其中A类企业7家,B类企业97家,C类企业70家);二是开展“打非治滥”,提高企业质量安全与诚信意识,规范企业使用和管理食品添加剂。期间,先后出动执法人员700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00余家、小作坊25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0份。并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先后抽样检查79家企业79批次产品,有力地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三是强化高风险食品的专项治理,对肉制品、食用油、水产品、酱腌菜、炖汤料、地沟油等实施重点监控,落实索证索票、每月申报、台帐登记、预警约谈、监督抽查等质量溯源和质量控制措施,坚决防范行业和区域性风险,重点检查高风险食品获证企业25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4份;四是积极推行“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制定《质监局食品质量安全“三位一体”综合监管实施方案》,进一步整合优化质监系统内部资源,形成有效合力,在工作中逐步实施完善食品监管(监督)、稽查执法、检验检测三位一体综合监管模式,确保食品生产监管职能全面履行到位,收到明显成效;五是不断创新监管举措,提升监管实效。通过坚持实施食品检验员备案制度和建立完善食品生产监管网络群等综合举措,着力打造食品安全教育沟通信息平台,强化食品企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有效落实企业社会责任、诚信责任、法律责任等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已对179家企业检验员实施备案,对56家企业106人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与考核。
2、坚持预防为主,抓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一是充分运用监察预警系统,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出动执法人员95人次,检查相关企业38家,发现及整改严重隐患2条,一般隐患整改44家,重大隐患督促整改率100%,未发生重特大事故;二是开展专项整治,打击特种设备违法。开展了气瓶非法充装检验行为专项行动,检查气瓶充装单位11家,立案2起;开展了“元旦、春节”及“中秋、国庆”节日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对全县20余家重点单位,60余台特种设备进行了安全检查,下达了监察指令书4份;开展了浴室锅炉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40余人次,检查学校锅炉11家,浴室锅炉35家,医院锅炉2家,查封未定期检验锅炉3台,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9份,有力规范了锅炉的使用行为;开展了电梯维保安全专项整治。检查电梯使用单位14家34台。并组织全县59家电梯使用单位及19家电梯维保单位召开了相关会议,签订了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的工作职责,强化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夯实了电梯安全使用的工作基础;三是推进三化监管,全力推进特设标准化:新推广“三化”管理使用单位11家。目前,我县248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已累计落实标准化管理223家;全面实施特种设备分类分级监管:通过对照细则要求进一步细化考核标准,严格企业特种设备管理考核,检查指导帮扶9家企业由C级上升为B级;四是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服务经济发展。继续开展了1T以上锅炉房节能安全双达标活动。在对全县69台1T以上锅炉进行普查建档的基础上,对今年新上1T以上锅炉房开展节能安全双达标活动,帮扶企业建立健全节能与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协调解决在达标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帮助3家企业进行了节能安全双达标。并组织对全县42名司炉工及416名特设操作员进行了节能及相关培训。
(三)提升能力促发展
1、加强技术能力建设,强化技术支撑。一是针对我县建材、化工企业较多,经过调研论证及产生经济效益的前景,果断新上丙酮、乙酸乙酯、工业锅炉水,钢筋等项目,在业务创收、设备投入和新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实验室改造和内部管理,确保了质量体系管理高质量平稳运行。二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意识。以省市局开展的学习培训为依托,通过请进来、送出去,集中学、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技术人员进行质量体系及业务技能等系统培训,有效促进其业务知识水平与技术服务能力、意识的整体提升。
2、认真做好委检及技术服务工作。全年共开展各类检验600多批次,其中食品类400批次、轻工100批次、建材80余批次,其中带*号项目委检占了100多批次,相比以往有了较大增长。对40家干制水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抽查,产品合格率为100%。另外,通过开展内部科室合作,帮助企业开展化验员培训,共培训化验员150余人次,为企业把好质量关提供了技术支撑。
3、全力做好质检中心的建设工作。质监中心建设工作是近两年来我局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今后质监事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中心占地24亩,位于县新城区县行政中心北侧,盛世路西、徐福路北交叉处,计划建设面积14000平方米,首期建设综合检验检测楼一幢,9层约8000平方米,计划2013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截至目前,质检中心已已相继完成了建设用地选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报、土地回填、临时围墙建设、规划方案设计、园林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施工图纸审核及临时用水、用电管线的铺设、供地赔偿、桩基试桩、土建招标等所有相关事宜,只待确定中标单位,开始土建动工。
(四)带好队伍争一流
1、以做好精品局建设为载体,打造创新型机关。一是落实“做就要做得最好,干就要干出成绩”的总体要求,围绕“创先争优”、“四城同创”、“创建优质服务科室”等中心工作,克服人少事多的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构建和谐质监、效率质监、服务质监,全力打造政府满意、企业欢迎、群众信赖的基层精品局。二是健全党的建设、机关建设、廉政建设、干部管理、绩效考核、业务学习、后勤保障等工作制度,推进“六型机关”建设。三是不断推进质监文化建设。借助各种载体,经常性地开展质监系列文化活动,并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组织举办的文化广场活动。持续美化、亮化办公场所,组织质监志愿者积极参与上街清扫、交通维护、社区共建等各项活动,深挖质监文化、廉政文化、精神文化、地域文化内涵,营造适应发展的团队文化精神。
2、以提高工作执行力为核心,建设效能型机关。一是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和效能监察,严格落实人员出勤、值班等规章制度、完善干部窗口值班制度、开展工作作风巡查制度、兑现服务承诺制度等。二是实施依法行政,推行阳光执法,重点落实案件初审、依法说理、自由裁量、案件回访、开门审案等环节,提高透明度,保证公平性。同时,坚持实施完善首违不罚制度,打造软环境建设“亮点”;三是整合为民、便民行政资源,在机关大厅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政务咨询、服务办理窗口,提高工作效能,我局质监窗口被县行政效能服务中心评为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四是认真查找自身机关作风和软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积极参与做好“点述”,积极参与“县政风行风面对面”行风上线节目,勇于查找存在问题与不足,深入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扎实进行整改,树立了良好质监形象;五是领导工作率先垂范,做好帮扶工作。党组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基层一线,全面做好“三解三促”工作,深入包干的海头镇海脐村、大官庄村、龙南村、海前村等村镇实施全面帮扶,受到地方政府、企业及群众的高度赞誉。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3号)以创市级安全保障型城市为载体,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强力推进四大专项行动,强化“双基”严管重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三下降”和执法水平、企业主体责任、隐患整治水平“三上升”全县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年下降36%有效遏制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和一次受伤或涉险10人以上的重特大未遂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
按要求足额配备人员和必需的装备。全面启动综合安监部门标准化和行业专项监管部门规范化建设。政府安全监管能力有效提升。进一步规范乡镇、行业主管部门及所有工业园区安全监管机构。
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全面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重点行业领域企业100%完成分级评定;安全标准化建设纵深推进,高危行业领域企业达标率达100%其他行业达80%以上。
隐患排查整治明显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全面深化。全县安全生产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行动取得实效。一般隐患整治率达95%以上,重大隐患整治率达80%以上。
应急救援能力全面强化,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健全完善。监察执法效能明显提升。安全社区创建稳步推进,安全投入,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应急救援等保障能力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重点工作
全县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是全面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2011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政府安全监管能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重点行业治本、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和增强全民安全意识等方面攻坚克难。
(一)全面提升政府安全监管能力
全面完成装备配备。推进安全专项监管部门规范化建设,强化基层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推进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标准化建设。2011年9月底前,完成道路、建设、质监、水利等重点行业监管部门的机构、编制、人员、装备建设。推进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配齐配强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监管人员和装备设备。建立安全监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加大村级安全监管网络业务指导和培训力度,继续推进安全监管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活动。
扩大联席会议制度覆盖范围。坚持“从严治安”和“从优待安”并重,强化安全监管制度和信息化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联席会议运行机制。安全监管人员岗位补贴与全市标准同步,投保意外伤害险。严格执行重点行业(领域)从业人员资格标准,规范专业服务机构从业行为。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建立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数据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信息化网络、金安”工程业务应用系统、农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管理。
事前处罚金额不低于总处罚的40%完善执法联动协调机制,强化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工作。制定实施企业主体责任、三同时”管理、培训教育、职业健康等规章制度。编制针对性强的年度执法计划。深入开展打“三非”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治“三超”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交通运输单位超载、超限、超速)活动,严厉查处事故迟报、谎报、漏报和瞒报行为。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建立事故调查处理跟踪督查制度,加强案卷评审和执法统计工作。坚持“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原则,严格事故查处,健全挂牌督办、事故约谈、事故通报、定期分析制度。安全监管部门要强化指导、监督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委托乡镇执法效能。
(二)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交通运输、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物品、公共聚集场所、消防等8个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3号)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渝府发〔〕93号)精神。按照“政府统一领导、行业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原则,分阶段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推动法律法规赋予企业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的有关规定、工作职责、安全条件、行业标准和法律责任落实到位。2011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领域企业AB级企业达到总数的80%以上。
并持续巩固达标成果,全面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标准化建设。按照“管理台账化、装备现代化、指令书面化、操作程序化、行为规范化”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实现全面达标、本质达标和动态达标。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加快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的换代升级,引导重点行业企业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2011年,全县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率达%以上,其他行业达到80%以上。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由县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严格落实企业领导干部带(值)班制度。实施高危行业(领域)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和安全绩效工资制度,切实加强企业班组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安全绩效工资原则上不低于员工收入的20%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度,企业向社会承诺,员工向企业承诺。建立班组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即“一班三检”重点对象和重点部位安全检查(即“点检”作业区域安全巡查(即“巡检”制度,保障安全设施设备正常运转。建立班组三级教育台账、班组学习台账、设备检查台账、违章处罚台账及工伤事故台账。对完成生产任务、安全意识、隐患查改、杜绝“三违”以及班组安全投入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积极创建“全员安全”合格班组。
完善发展改革、工商、金融、保险及有关资质管理部门参与的联合惩戒机制。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强力推进实施企业分级监管。各行业主管门要健全重点行业(领域)企业“黑名单”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安全等级评定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企业安全状况实施评估分级,强化监管,持续整改。A级抓巩固,给予项目核准、保险费率、企业信贷、证券融资、评先评优的支持鼓励;B级抓提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诊,提出具体措施和办法,督促整改提升;C级限期整改,暂缓其新建、扩建项目审批,取消评先评优资格;D级挂牌督办,取消其改建、安全技术改造以外的所有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和评优评先资格,责令其全部或局部停产整改,整改逾期未达到要求的由县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三)全面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
实行严格的安全标准核准制度。严格安全评价、安全许可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源头管理。高度重视并强力实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建立完善高危行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执行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并作为各类行政审批的前置程序。健全企业安全资质管理和从业人员安全资格管理机制。
健全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各行业专项监管部门要建立安全隐患全员排查、登记报告、分级治理、整改销号、定期复查制度。督促落实整改方案、责任人员、整改资金、整改期限和应急预案。建立隐患整改评价制度,定期分析、评估隐患治理情况,实现一般隐患整治率达95%以上,重大隐患限期整治率达80%以上。
提高营运车辆安全准入条件;对校车、厂车统一标识,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着力道路交通推进客运公交化和公司化。加强农村客运车辆、摩托车专项整治和拖拉机安全管理;新安装道路防撞护栏200公里以上;加强路检路查,完善恶劣天气下道路交通应急处置机制。水上交通要继续实施客渡船标准化改造,严厉打击砂石船舶、自用船违规载客等行为。落实恶劣天气、高洪水位期间船舶禁航制度,强化水域安全监管和通航保障。严格执行非煤矿山地下矿山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强制推行分台阶(分层)开采、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等技术。2011年地下矿山主扇机械通风安装使用率、露天采石场机械铲装率均达到100%分台阶(分层)开采矿山达80%以上。加大对危险化学品企业陈旧设施设备和落后工艺技术的改造力度,严格锅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检查。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进入龙江工业园区,加强重大危险源联网监控。深化烟花爆竹超范围、超药量、超定员和擅自改变工房用途等违规生产专项治理。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行为。落实建设施工设计、勘察、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工程招投标、资质审批、施工许可、现场作业等环节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建设、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行为。以桥梁、隧道、公路、水利工程等为重点,深化建筑防范高处坠落、施工坍塌专项治理;推广实施建筑工地现场电子监控。健全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安全信息体系。全面实施“全民消防宣传教育计划”家庭消防安全计划”完善多元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运行和保障机制。深入开展在建工程施工工地、高层居住建筑、易燃易爆单位以及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学校、医院、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完成消防安全社区建设任务,家庭推广消防逃生装具。同时,开展“土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做好危房鉴定和CD级危房整治;深入开展冶金、农机、电力、机械、铁路、旅游景点、学校等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加强监管机构、队伍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强化职业危害申报和普查摸底,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进一步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体制。2011年全县企业职业危害申报率累计达60%以上。严格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许可制度。继续推进重点行业(领域)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专项治理工作,加强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与整治、从业人员个体防护和职业健康体检制度落实,2011年全县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率达20%以上。
(四)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确保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改造和装备投入。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构建企业为主、政府引导、金融和保险等社会资金参与的安全生产投融资体系。加强对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基层建设、教育培训和应急救援资金投入。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安全专项经费投入,优先保障安全监管设施装备配备等资金投入。全面实行工伤保险、责任保险制度和风险抵押金制度。积极探索保险机构参与事故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办法,将责任保险、工伤保险预防费用直接用于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加强管理现代化、采掘机械化、运输连续化、控制自动化建设。推广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加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等道路运输专用车辆和客运车辆GPS监控和管理;危险化学品强制推行集散控制、紧急停车、安全连锁系统和阻隔防爆、油气回收技术;推广电梯、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强化科技兴安措施。非煤地下矿山要加快安装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五大”系统建设。CNG气瓶电子标签管理系统。
推动中小企业与专业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开展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演练。重点行业(领域)企业每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练,增强应急救援能力。推广应急预案“三化”图表化、程序化、简明化)管理。推进道路交通、水上搜救、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应急救援队伍、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切实加强以公安消防、武警为主体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以重点企业为依托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县人民政府每年至少开展2次综合应急演练。
(五)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扎实推进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报、电视台、县政府公众信息网要通过开辟专栏、专版、专片等形式,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等专题活动实效。建立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宣传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舆论反应的热点问题进行跟踪督查、及时整改。
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开设安全知识必修课并适时演练。把安全知识和应急管理纳入领导干部轮训必修内容。实施企业班组安全培训工程。强化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建立培训考核档案。2011年,全县各类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持证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100%
制定安全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管理办法。加强社区隐患排查诊断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安全社区建设。健全职责明确、高效协调、共同管理、持续改进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增强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建立安全社区创建档案。新启动15个安全社区创建单位,认证5个市级安全社区。新启动5个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定认证2个市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一、正视问题,汲取教训
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安全是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保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教育部门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应本着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思想和“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安全是第一要求”办学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切实提高对中小学安全工作的认识,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别要从这次通江县发生的学生楼道踩踏伤亡事故和今年发生在市的几起安全事故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克服思想上的松懈和麻痹大意倾向,进一步做好学校各方面的安全工作,严格预防群死群伤以及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市内一些学校也发生因水污染、食物中毒和交通以及学生受伤害等学校安全事故,近期在全国中小学校因楼梯间、楼道拥挤导致学生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既给学生和家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精神伤痛和损失,又给学校和整个教育系统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这也充分暴露和反映出目前我学校安全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缺乏清醒的认识,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思想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学校安全工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工作不落实,安全管理出现疏漏和空档。三是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生活和学生集体活动中尤其是交通、住宿、食品饮水、卫生防疫等方面始终存在着安全隐患。如全市学校仍有4.4万m2D级危房;有1049所学校饮用水不达标准;全市近900个学校食堂,只有2所食堂达国家卫生A级标准,700多所未评等级或C级以下即为不合格食堂;18月,市共报告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起,有32起发生在学校;四是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基础设施差;五是学校尚未形成适应新形势的安全工作机制,学校自身防卫能力较弱,难以防范一些突发事件;六是职能部门对学校安全监管不到位、查处不力。今年1至月,全市学校发生溺水、交通等安全事故,伤亡学生共43人,其中死34人、伤9人。这些问题,绝不是个别和偶然的教育系统和学校还具有普遍性。问题的存在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学校的安全意识淡薄、常规管理疏漏、防范措施不到位是导致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强化安全意识,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重点要强化“三个意识”一是要强化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牢牢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必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这充分体现了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学校安全事关师生员工生命安危,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人民群众把子女送到学校学习,对我学校和教育战线的高度信任,如果连学生的生命健康都保障不了千家万户的幸福从哪里来?教育战线的形象和声誉、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才培养质量又从何谈起?教育部周济部长曾经说过: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各县区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站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始终坚持把确保广大师生安全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首要工作,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工作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这次会议精神,全面加强我市学校安全工作。二是要强化防范意识。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安全隐患,这是诱发和引起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最大危险,任何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疏于防范都可能付出巨大而惨痛的代价。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做好安全工作预案,认真查找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排查隐患的重点,不仅是要集中放在容易引发群死群伤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楼道管理、危房、交通、食品饮水、消防、校内外集体活动等方面,更要检查学校对安全工作是否真正重视。对安全工作不重视是一种最大安全隐患,要对不重视安全工作的校长及时加强教育,责令其改正,对确不适宜担任领导职务的要及时予以调整。对已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一时整改有困难的要明确责任,制定分步整改方案,落实防范措施,并加强监督,限期整改;凡是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校舍、设施,无论对学校有多大影响,都必须立即停止使用。三是要强化管理意识。通江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是管理不到位、管理疏漏所造成的管理出安全,管理出效益。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要强化制度建设,突出重点环节,健全安全责任,督促措施到位。既要注重常规管理,又要注重过程管理,既要注重细节管理,又要注重责任管理,把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学校日常工作的全过程。
三、建立长效机制,狠抓工作落实
学校安全工作面宽量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根本杜绝学校重特大安全事故,必须要建立和健全科学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狠抓安全工作的落实到位。
(一)认真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一是要抓领导安全责任落实。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原则,各级政府分管领导是本地区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学校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坚持“领导抓、抓领导”,一级管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管、层层抓。二是抓校长安全责任的落实。学校校长对本校师生安全负有直接责任,是本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确保师生安全。三是抓教师安全责任的落实。要大力推行教师“一岗双责”制,既管业务又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各县区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各自责任以及责任人,认真兑现安全承诺,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部位和每一个环节。
(二)健全学校安全规章制度。近些年来,我们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已建立了切合实际的有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学校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确有不少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科学,工作被动,随意性很大,酿成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故。随着“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和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出现低龄化、大班额、寄宿制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等新情况,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当前实际,重点完善好如下制度:1、学校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即周查月报季研究制度,学校集体活动预案申报制度,安全台帐制度,信息报送制度,食堂和饮水管理制度,住校生管理制度,安全协议书制度等。2、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凡是在安全目标考核中不合格或发生重、特大事故或重大责任事故的县区、学校,在教育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3、安全隐患整改承诺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三)强化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各县区和学校要根据县区和学校实际,结合教育教学阶段性特点和安全工作自身规律,自觉加大自查和督促检查力度,既要定期组织安全工作检查,也要开展安全工作专项整治督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评估和考评,把安全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与奖惩挂钩。同时要把学校安全工作纳入教育督导体系。
(四)要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各县区和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次学校安全工作会后,希望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不能再发生因履职不到位而造成的重特大学校安全事故,如再有因失职、渎职而酿成事故的,坚决依法依纪从严从重查处。
(五)要建立有效的安全防范机制。通过改革学校人事制度,调整人员,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力量。还要把安全教育作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进入课堂,要通过具体的安全事例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四、抓住重点,全面开展好学校安全整治
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场所,衣、食、住、行、学等涉及面宽,安全管理难度大。我们要把学校安全管理作为学校整体管理工作予以统筹安排,既要抓好学校安全的方方面面、“细枝末节”,又要突出抓好重点防范。各县区、各学校要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安全工作:
(一)定期排查危房,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学校要主动争取建设、安全等部门的指导,对本校危房进行全面清查,由有资质的部门出具危房鉴定书,登记建档,及时向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学校所有教学、生活用水设施均要纳入查危排危范围。重点是教学楼、师生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锅炉室、围墙、体育场馆、厕所、俱乐部、运动场各种体育设施。D级危房,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坚决予以拆除。教育主管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财政部门做好学校危改规划,争取设立本级危改专项资金,并积极向中央、省争取专项资金,力争当年新增危房在次年改造完成。
(二)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学生集体用餐监督管理办法》和按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学校食品的生产经营必须坚持卫生许可资质,校内食堂、面包房、小卖部、豆奶房等要证照齐全,坚决取缔校内无证饮食摊点,学校对食品的采购、加工、储存、运送和销售等环节要严格监控,对大宗物品实行集中采购、对小宗物品实行定点采用并要求供货单位提供质量、卫生合格证,严禁“三无”食品进入校园,坚持食堂从业人员定期培训、体检,并持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明方可上岗,严格食品试尝和留样制度。
(三)加强学校饮用水改造和管理。根据今年3年和9月的调查,全市有1049所乡镇、村级学校饮用水需通过改造设施、建自来水站、打(扩)井、建蓄水池、建净化池和消毒池,架引水管、提水等方式进行生活饮用水改造,共需资金4795万元。各学校除通过自筹资金解决外,政府要统筹安排农业、水利、国土、扶贫开发等方面改水改厕项目资金,把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改造、厕所改造作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重点,财政在安排年度教育、卫生和水利经费时,将学校生活饮用水纳入预算,预列专项资金,分步实施,力争在2—3年内使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要构建学校饮用水水质监测管理体系,加强饮用水卫生执法监督,凡供水单位新建、改(扩)建的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严格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未取得“两证”和水质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水质污染严重不能饮用的要停业供水,学校还要注意储水池(库)的监管,严防人为投毒事件发生。
(四)抓好学校消防安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学校要制定消防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流程,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针对本校特点对师生进行消防安全和火灾逃生教育,配备完善消防设施和器材,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排查校内及校园周边对学校构成消防威胁的各种安全隐患。
(五)做好学生集体活动的安全防范。建立学生集体活动报告制,冬(夏)令营和春(秋)游等活动要制订安全预案,经批准后进行。要加强校内外各种集会和运动会的有序管理,严禁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性活动。
(六)加强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管理。采购危险物品实行专人负责制。必须购买合格产品,不得购买过期或未作检验的产品,不得购买品牌和标志与有关规定不相符的产品,不得购买所装介质与说明不相符的产品,不得购买没有详细使用说明的产品。危险物品入库保管必须严格验收,保管要严格,要有明显的危险警示标志,严禁各类危险物品混装使用,要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保管室,严禁保管室兼作办公室或职工宿舍。
(七)加强楼道通行安全。学校吸取以通江楼道踩踏事故为教训,要将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礼堂等作为防范重点,制订预案,加强过程管理。要让师生熟知,在楼梯、坡道较多、人员拥挤的地方不要人为地强调学生集体快速行动。学校要结合实际制订防范措施:实行楼道值班、领导巡查,对因学生人数多难以监控的学校,可实行分时段下课、分时段放学。教学楼的主要楼道上要画设提醒学生右行、慢行的中线,同时在周围设置醒目的慢行、避免拥挤的警示标志,对楼道梯步较高、地面防滑功能差、栏杆扶手不牢固、楼道间照明不足的,都要采取切实措施立即进行整改。
(八)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配合下,认真做好肝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风疹、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制定学生传染病、常规病和地方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严防疫情的发生。
近期在全国中小学校因楼梯间、楼道拥挤导致学生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市内一些学校也发生因水污染、食物中毒和交通以及学生受伤害等学校安全事故,这既给学生和家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精神伤痛和损失,又给学校和整个教育系统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这也充分暴露和反映出目前我们学校安全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缺乏清醒的认识,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思想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学校安全工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工作不落实,安全管理出现疏漏和空档。三是在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生活和学生集体活动中尤其是在交通、住宿、食品饮水、卫生防疫等方面始终存在着安全隐患。如全市学校仍有4.4万m2的D级危房;有1049所学校饮用水不达标准;全市近900个学校食堂,只有2所食堂达国家卫生A级标准,700多所未评等级或C级以下即为不合格食堂;1—8月,我市共报告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起,有32起发生在学校;四是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基础设施差;五是学校尚未形成适应新形势的安全工作机制,学校自身防卫能力较弱,难以防范一些突发事件;六是职能部门对学校安全监管不到位、查处不力。今年1至10月,全市学校发生溺水、交通等安全事故,伤亡学生共43人,其中死34人、伤9人。这些问题,绝不是个别和偶然的,在我们教育系统和学校还具有普遍性。问题的存在,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学校的安全意识淡薄、常规管理疏漏、防范措施不到位是导致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学校安全是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保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我们教育部门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应本着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的思想和“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安全是第一要求”的办学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提高对中小学安全工作的认识,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特别要从这次通江县发生的学生楼道踩踏伤亡事故和今年发生在我市的几起安全事故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克服思想上的松懈和麻痹大意倾向,进一步做好学校各方面的安全工作,严格预防群死群伤以及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二、强化安全意识,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必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重点要强化“三个意识”。一是要强化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牢牢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这充分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学校安全事关师生员工生命安危,是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人民群众把子女送到学校学习,是对我们学校和教育战线的高度信任,如果连学生的生命健康都保障不了,千家万户的幸福从哪里来?我们教育战线的形象和声誉、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才培养质量又从何谈起?教育部周济部长曾经说过: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各县区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站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始终坚持把确保广大师生安全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首要工作,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工作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这次会议精神,全面加强我市学校安全工作。二是要强化防范意识。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安全隐患,这是诱发和引起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最大危险,任何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疏于防范都可能付出巨大而惨痛的代价。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安全工作预案,认真查找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排查隐患的重点,不仅是要集中放在容易引发群死群伤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楼道管理、危房、交通、食品饮水、消防、校内外集体活动等方面,更要检查学校对安全工作是否真正重视。对安全工作不重视是一种最大安全隐患,要对不重视安全工作的校长及时加强教育,责令其改正,对确不适宜担任领导职务的,要及时予以调整。对已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一时整改有困难的,要明确责任,制定分步整改方案,落实防范措施,并加强监督,限期整改;凡是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校舍、设施,无论对学校有多大影响,都必须立即停止使用。三是要强化管理意识。通江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是管理不到位、管理疏漏所造成的。管理出安全,管理出效益。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要强化制度建设,突出重点环节,健全安全责任,督促措施到位。既要注重常规管理,又要注重过程管理,既要注重细节管理,又要注重责任管理,把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学校日常工作的全过程。
三、建立长效机制,狠抓工作落实
学校安全工作面宽量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根本杜绝学校重特大安全事故,必须要建立和健全科学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狠抓安全工作的落实到位。
(一)认真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一是要抓领导安全责任落实。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原则,各级政府分管领导是本地区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学校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坚持“领导抓、抓领导”,一级管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管、层层抓。二是抓校长安全责任的落实。学校校长对本校师生安全负有直接责任,是本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确保师生安全。三是抓教师安全责任的落实。要大力推行教师“一岗双责”制,既管业务又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各县区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各自责任以及责任人,认真兑现安全承诺,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部位和每一个环节。
(二)健全学校安全规章制度。近些年来,我们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已建立了切合实际的有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学校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确有不少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科学,工作被动,随意性很大,酿成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故。随着“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和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出现低龄化、大班额、寄宿制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等新情况,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当前实际,重点完善好如下制度:1、学校安全常规管理制度。即周查月报季研究制度,学校集体活动预案申报制度,安全台帐制度,信息报送制度,食堂和饮水管理制度,住校生管理制度,安全协议书制度等。2、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凡是在安全目标考核中不合格或发生重、特大事故或重大责任事故的县区、学校,在教育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3、安全隐患整改承诺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三)强化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各县区和学校要根据县区和学校实际,结合教育教学阶段性特点和安全工作自身规律,自觉加大自查和督促检查力度,既要定期组织安全工作检查,也要开展安全工作专项整治督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评估和考评,把安全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与奖惩挂钩。同时要把学校安全工作纳入教育督导体系。
(四)要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各县区和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次学校安全工作会后,希望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不能再发生因履职不到位而造成的重特大学校安全事故,如再有因失职、渎职而酿成事故的,坚决依法依纪从严从重查处。
(五)要建立有效的安全防范机制。通过改革学校人事制度,调整人员,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力量。还要把安全教育作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进入课堂,要通过具体的安全事例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四、抓住重点,全面开展好学校安全整治
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场所,衣、食、住、行、学等涉及面宽,安全管理难度大。我们要把学校安全管理作为学校整体管理工作予以统筹安排,既要抓好学校安全的方方面面、“细枝末节”,又要突出抓好重点防范。各县区、各学校要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安全工作:
(一)定期排查危房,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学校要主动争取建设、安全等部门的指导,对本校危房进行全面清查,由有资质的部门出具危房鉴定书,登记建档,及时向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学校所有教学、生活用水设施均要纳入查危排危范围。重点是教学楼、师生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锅炉室、围墙、体育场馆、厕所、俱乐部、运动场各种体育设施。D级危房,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坚决予以拆除。教育主管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财政部门做好学校危改规划,争取设立本级危改专项资金,并积极向中央、省争取专项资金,力争当年新增危房在次年改造完成。
(二)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学生集体用餐监督管理办法》和按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定,学校食品的生产经营必须坚持卫生许可资质,校内食堂、面包房、小卖部、豆奶房等要证照齐全,坚决取缔校内无证饮食摊点,学校对食品的采购、加工、储存、运送和销售等环节要严格监控,对大宗物品实行集中采购、对小宗物品实行定点采用并要求供货单位提供质量、卫生合格证,严禁“三无”食品进入校园,坚持食堂从业人员定期培训、体检,并持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明方可上岗,严格食品试尝和留样制度。
(三)加强学校饮用水改造和管理。根据今年3年和9月的调查,全市有1049所乡镇、村级学校饮用水需通过改造设施、建自来水站、打(扩)井、建蓄水池、建净化池和消毒池,架引水管、提水等方式进行生活饮用水改造,共需资金4795万元。各学校除通过自筹资金解决外,政府要统筹安排农业、水利、国土、扶贫开发等方面改水改厕项目资金,把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改造、厕所改造作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重点,财政在安排年度教育、卫生和水利经费时,将学校生活饮用水纳入预算,预列专项资金,分步实施,力争在2—3年内使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要构建学校饮用水水质监测管理体系,加强饮用水卫生执法监督,凡供水单位新建、改(扩)建的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严格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未取得“两证”和水质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水质污染严重不能饮用的要停业供水,学校还要注意储水池(库)的监管,严防人为投毒事件发生。
(四)抓好学校消防安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学校要制定消防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流程,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针对本校特点对师生进行消防安全和火灾逃生教育,配备完善消防设施和器材,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排查校内及校园周边对学校构成消防威胁的各种安全隐患。
(五)做好学生集体活动的安全防范。建立学生集体活动报告制,冬(夏)令营和春(秋)游等活动要制订安全预案,经批准后进行。要加强校内外各种集会和运动会的有序管理,严禁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性活动。
(六)加强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管理。采购危险物品实行专人负责制。必须购买合格产品,不得购买过期或未作检验的产品,不得购买品牌和标志与有关规定不相符的产品,不得购买所装介质与说明不相符的产品,不得购买没有详细使用说明的产品。危险物品入库保管必须严格验收,保管要严格,要有明显的危险警示标志,严禁各类危险物品混装使用,要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保管室,严禁保管室兼作办公室或职工宿舍。
(七)加强楼道通行安全。学校吸取以通江楼道踩踏事故为教训,要将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礼堂等作为防范重点,制订预案,加强过程管理。要让师生熟知,在楼梯、坡道较多、人员拥挤的地方不要人为地强调学生集体快速行动。学校要结合实际制订防范措施:实行楼道值班、领导巡查,对因学生人数多难以监控的学校,可实行分时段下课、分时段放学。教学楼的主要楼道上要画设提醒学生右行、慢行的中线,同时在周围设置醒目的慢行、避免拥挤的警示标志,对楼道梯步较高、地面防滑功能差、栏杆扶手不牢固、楼道间照明不足的,都要采取切实措施立即进行整改。
(八)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配合下,认真做好肝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风疹、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制定学生传染病、常规病和地方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严防疫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