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6 08:00: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在整个工作开展中需要承担教育和管理的双重责任。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如果还按照传统的“以暴制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我坚信这样的管理是得不到成效的。古语云:“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熏蒸之。”以德服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我在本文所提及的以德服人不仅是要教师用自身的道德修养感染学生,更要在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育”,使学生在“德”上有所发展。在育人过程中,更必须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一、以身作则是班主任管理的前提
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层组织单位,而班主任作为基层组织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其管理能力对整个班级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首先要发挥好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作出明确的要求与规范,在班级管理中以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感染学生,以此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为了实现这一点,我要求学生讲礼貌的时候,一般会以礼貌“武装”自己,如学生或其他老师对我给予帮助的时候,我会对他们说一声“谢谢”……这样,教师的一言一行成为日常班级管理中一种无声的典范,以此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
作为养成教育的小学教育,对学生各项能力、思想道德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需要将学生教育落实到日常活动的一点一滴上,使学生能在长期的熏陶中养成习惯。对学生进行德育也不例外,需要将德育落到实处,从教学点点滴滴做起。
1.树立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一种集体道德,对每个同学都起着约束和促进作用。我在班级管理上主张“和”管理,“和”的境界有三层含义:一是环境的和谐。班级活动与班级环境应该是和谐的。二是人际的和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皆和谐。这是在学校内人与人交往行为方面反映出来的和谐。三是内心的和谐。班级内的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追求一种平和美好又不失争先创优的内心世界。这是每个人在行为的背后表现出的内涵的和谐。班风作为一种舆论,它有着制度、行政命令等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认可心理,使学生在舆论的导向下自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我常常跟学生说放学要记得关好门窗、人走灯灭等,但是在进行日常班级管理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学生将我的这些要求当作耳旁风。针对这一情况,我利用组织“好人好事人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其中关门、关灯成为学生讨论的重点,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还谈及了不及时关灯、关门的危害,通过这种自由讨论,学生真正明白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含义,我们将此作为自己的班风,这样就无形地支配了集体成员的行为,有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
2.落实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在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规范的时候,除了班风的作用之外,教师还需要用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如果单靠班风,没有教师的督促、制度的约束,学生很难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会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班级一日常规。该常规中明确要求学生每天按时睡觉、起床,早起刷牙、洗脸,对人讲礼貌等,并将常规表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一日行为选取相应的项目,看自己在日常活动中做到了几项要求,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制度要求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习惯不再需要制度,以此真正践行道德行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将道德教育落到实处,从自身的言行举止出发,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入手,在日常活动参与中通过班风、制度等规范学生的行为,并引导学生践行自己的行为,以此为道德行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引言
小学班主任要充分把握住小学阶段这一关键阶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将德育工作落实到位,让广大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强化对学生的了解
小学班主任要想做好德育工作,必须基于对每一名学生心理情况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把握好其内心情感变化和思想动态,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这就需要班主任通过与学生聊天、谈心、做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及性格得到充分展示,以便于班主任对学生产生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及时发现其思想障碍或者心理问题,再将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渗透到思想交流和心理疏导这一过程当中,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获得有效提升;另外,班主任还要基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丰富德育教育的手段,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例如,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要将课文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说一说身上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质,使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受到启发,围绕着课文内容产生更多的思想感悟与情感体验,发挥出德育工作的引导性作用。
3发挥出榜样的力量
这里所说的榜样,一方面是指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另一方面是班主任自身。首先,对于小学生而言,德育教育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极有可能班主任讲了很多大道理,学生却没有领会其中的内涵与主题思想,导致德育工作始终无法得到有效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班主任可以在学生群体当中树立起一些榜样,例如及时挖掘出那些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吃苦耐劳、勤劳肯干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们进行嘉奖与赞扬,将其打造成学生榜样,引导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这样一来,在小学生心目当中,自然就建立起一个学习的标准,懂得了德育教育的真正内涵;此外,班主任还要将自身打造成学生学习的榜样,凡事都要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班主任的良好形象,学生才能听众班主任的管理,为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班级大扫除当中,教师与学生在一起参与劳动,帮助学生养成爱护班级卫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热心帮助学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模仿班主任的过程中,促进思想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直至形成较强的人文素养。
4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
除了家庭以外,学校是小学生每天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校园文化同样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要对学校的历史文化进行取舍与提炼,将其中最精华、最具价值的部分凝结成校训、校规等校园文化。从班主任的层面来看,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校园文化进行传承与传播,例如通过一些真实的好人好事对本校校训进行诠释,加深全体学生对校训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将班级中的公告栏、黑板报充分利用起来,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或者励志格言,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促进其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不断完善,逐渐获得较强的思想道德品质。
5实现家校联合教育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和生长环境的影响,所接触到的外部世界是相对较少的,但受其天性的影响会有较重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其思想意识及其行为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便要注重思想教育的作用,为其思想意识的形成及其道德修养等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学生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德育工作开展的情况直接关系学生的个人发展,但是在实践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凭借其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没有丰富的理论作为其工作的支撑,使得德育教学未能充分发挥其主导的作用。在教学中,对于一些经常犯错的同学,教师通常只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片面的说教,没有将其上升到德育教育的角度,也没有应用德育理念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得学生无法更好的理解德育的含义。甚至一些教师会没有耐心引导学生认识其错误,并引导学生来改正错误行为。小学班主任对于德育知识及其小学德育教育的认识很多时候知识停留在对理论表象的认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也为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其教学内容或者方法进行有益的探索,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得德育教育实践与理论相脱离,降低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其次,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式是比较单一的。在实践中,小学班主任在其德育工作中往往采用比较单一的方式,使得小学生不能更好的理解其教育的意义,未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严重传统的说教的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没有让学生理解其德育教育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加之教学方式的死板,使得学生产生一种厌烦或者抵触的心理。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得小学生早熟现象较为普遍,教师更多的还是将学生作为小孩子来看待,忽略了其心理和性格发展的特点,在德育教学中再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便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小学班主任还兼任某门课的教学,更多的时间会放在基础教学上而相对忽略德育教育,使得学生不能及时的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使德育教育背离其理念。
最后,德育工作的开展引导性不强。在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主动帮助、引导和关怀学生的现象是比较少见的,更多的情况是教师根据学校的德育教学任务、班级考核标准等来完成该项工作的。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源于学生某些问题的提出,从问题出发来寻求解决方法。这种被动的德育教学,无法实现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德育工作的作用也无法实现。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的方式
为了更好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便要对其工作方式进行必要的创新。
第一,小学班主任应对其教学理念进行必要的创新。在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更好的将教育学与心理学、管理学生等知识有机结合应用于关机管理中。在对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等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将德育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就当前一些学生多由爷爷奶奶照顾,使其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并且由于性格特点的影响容易与同学产生矛盾等,小学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第二,要是德育工作的内容丰富多样。小学教育是一个多样化且充满活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好奇、求知的天性,以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满足其成长的需求。教师以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进行及时的引导,以游戏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下更好的认识德育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条件,增加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学生德育教育的相关问题,保证其教育能够得到家长的认可,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三,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中注重情感教育的投入。德育工作与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德育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给予足够的关爱,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在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一些问题,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好的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德育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爱心,营造一种温馨的班级环境,使学生更好的发挥和展现自己的能力,对其成长和学习都有积极的作用。
第四,注重对德育工作中正确引导的应用。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开展工作,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学生充分的关系和爱护,耐心的倾听学生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寻求有效的解决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性,改进其批评教育的方式,通过言传身受的形式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结语
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渐突显,而其工作的开展也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为了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班主任便要对自己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从自身建设出发,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创新的方法来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习惯,为其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远涛.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12)
[2]张庆红.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考试周刊,2012(85)
小学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抓好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打破重文化轻德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掌握所有学生的基本情况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必须要认识班内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爱好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当然,家庭也是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所以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实现了学校和家庭的结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以身作则
班主任教师作为小学班级的第一标杆,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从行为上起到良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不但要严格要求学生,更要严于律己,真正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2.关爱学生
班主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尊重与信任,将每一个孩子都视为己出,从感情上贴近学生,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在精神上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温暖和呵护,使他们明白教师偶尔的严厉也是为了他们着想。
3.正面教育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从正面给出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尚处于发育阶段,因此对于很多事物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时班主任老师就要从旁协助,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既加深了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学生也会更加喜欢班主任,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
二、改进德育的教育模式,拓宽德育新途径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大部分的家长和教师都认为小学生的年龄小,不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所以比较容易接受家长和教师灌输的思想概念,造成了在德育方面的一些方式和方法都比较陈旧。很多的教师在进行德育时,都是采用说教的方式,学生被动的接受,因而所达到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甚至有时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以至于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德育方面的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径都应该有所改进和拓宽,除了运用说教方式以外,还应该利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将品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学生的思想,如利用有关德育的影视资料、开展演讲、组织辩论、表演小品等形式,将德育的问题穿插其中,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得到了很好的德育教育,并且根深蒂固,很好地提高了德育教学的功效。还要注意利用课外时间展开自我教育、心理咨询、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在大环境中加强自身修养,自觉遵纪守法,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三、教育学生面对困难,永不退缩
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然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同样也充满了坎坷和荆棘。当学生全力以赴换来的却是令人失望的结果时,往往会产生失望、自卑、焦躁等心理,此时,班主任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帮助学生积极调整心态,教会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告知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一定要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要用无惧无畏的态度勇敢面对、敢于挑战。比如,我所管理班级中有一个学生,由于学期初生病所以请了一段时间的假,但是当他重返课堂时,前面落下的功课让他感到了恐慌和焦躁,这时候我及时发现了学生心理上的这一变化,及时地从思想上疏导他,让他明白人生要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很多困难,但自己首先要正视困难,在困难面前要敢于挑战,而不能退缩,而且还专门为他安排了帮扶小组,很快这个学生的脸上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回到了以前的学习状态中去。再如,一次全校广播体操比赛,赛前全班学生做了精心的准备和排练,本来都信心满满的学生由于紧张在比赛期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失误,结果造成了非常不理想的比赛结果,可以说全班学生的心情都跌到了低谷,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一般提不起精神,严重影响了课堂学习效率。这时班主任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让他们明白这些只不过是成长道路上一点小小的坎坷,不能因为这点小失误就从此一蹶不振,要树立不退缩不回避的坚强信念,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成长历练。
四、给学生创造机会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小学生在入学之前都是家里的宝贝,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同样,孩子也因为家长的关系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但是入学之后,因为智力因素、环境因素等原因,这些曾经的小皇帝、小公主慢慢呈现出了优劣之分,一部分能力较差的孩子就不再“自以为是”,甚至表现出了自卑和内向的心理趋势,在学习面前也会觉得厌倦和疲惫。这时班主任就要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感觉到有压力,而是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并创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比如,这样一个学生,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在物质条件上远远比不上其他的孩子,于是他觉得矮人一截,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这时,作为班主任教师就必须与这个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让他从长远的角度上看到学习的重要性,重新树立他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多多给予这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在他回答完毕后,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打消消极的自卑情绪,结果,这位学生的进步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五、努力探索与时俱进的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教师要不断探索与改进德育的教学方法,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改进的方面有:一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二是爱护学生,情感教学;三是建立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通过一系列的改进逐步使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当然,德育新方法远远不止这三个方面,但是,如果班主任能长期坚持注意这三个方面的改进,那么一定能养成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六、树立整体观念,强调整体意识
根据现如今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仅仅依靠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是远远不够的,甚至难以完成,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班主任都要着眼于整体性的教育改革,依靠家庭和社会的辅助作用共同塑造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品质,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注重道德研究的过程向成果的转化,真正实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要明确:小学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学校中的诸多因素之间要相互配合,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将德育与其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因此,学校内部要形成统一的整体,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学校外部的大环境,即学校、家庭和社会也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德育发展。
总之,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才能逐步改善和改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以德为首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阶段,正是小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时期,更是小学生良好习惯和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如何生活,如何为人处世,应该具备哪些优秀品质等,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各个课程里面,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提升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想在社会立足,首先要学会为人处世,德育是一切教学活动的首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的起点,这个起点能不能做好直接决定着学生对周围事物认知的对与错。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是学生的引路人,在小学生眼中班主任就是全能者,无所不能。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班主任既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德育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帮助小学生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为以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班主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在新形势下,这个工程的主体结构必须是德育。只有把德育工作做好了,整个工程才能取得成功。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班主任要积极迎接各种挑战,在实践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开启德育教育新模式,真正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2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弊端
2.1教育急功近利。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市场的竞争性。这些都在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无形中使得教育开始带来功利色彩。通过升学深造掌握专门技能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深入人心。与此相伴的是教育的功利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教育更重视升学功利价值,无暇顾及德育教育,忽视了合格人才的培养。在应试教育下,智育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德育则无人为津。重知识、轻能力现象非常严重,德育地位仍然被冷落。
2.2德育教学手段单一。目前,班主任即使开展德育教育,教育的方法也是呆板、单一,小学生根本认识不到德育的重要性,甚至对德育教育产生抵触心理。譬如,德育工作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忽视了小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一概而论的德育教育效果甚微,也使小学生不买班主任的账。另外,班主任除了管理班级之外,还要担任教学工作,他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忽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无法及时给予小学生德育指导,这和德育教育理念是相背离的。
2.3教育观念滞后。由于小学班主任更多的热衷于学科教学,在开展德育教学的时候只凭借个人经验,自身缺乏系统的德育理论支撑,导致德育教育没有实效性。比如,小学生犯错误后,班主任要不就严厉指责,要不就片面说教,不能耐心引导和帮助,没有把德育理论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这不利于小学生主动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3创新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
3.1充满爱心,善待学生。平等、尊重、信任是人与人相处的前提。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放下姿态去关爱学生,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学会换位思考,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和他们交流。学生犯错误之后,老师采用训斥、挖苦的方式只能引起矛盾,导致学生的畏惧心理,严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多为学生着想,尽量帮助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耐心引导,善于启发,使他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班主任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3.2德育教育,手段多样。小学生性格好动、活泼、淘气等等,因此,德育教育的开展方式也应多元化,避免单一的形式,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游戏,读书读报会,利用多媒体播放德育视频,举办专题讨论会等,在愉快的氛围中对德育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另外,我们要不断创新德育教育工作方式,联合家长、学校等,共同搞好德育工作。例如,在家长的配合下,开展“我是好孩子”互动活动,一起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在参与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使学生受益终生。
3.3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小学班主任要与时俱进,多了解德育教学知识,不断探究小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深刻理解德育教育内涵,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例如,班级中经常犯错的学生,大都和家庭教育有关,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太忙,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同时也缺乏对孩子的关心照顾,班主任应告诉父母关爱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原来建立班群QQ的基础上,还建立家校通、班级与家长微信群等加强了学校、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3.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德育教育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明白事理、讲究诚信等,促使学生在知、行、意、情方面的统一。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意识比较幼稚,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工作能力。小学生对班主任是充分信赖的。因此,班主任的言语行为都在影响着小学生幼小的心灵。班主任要重视自身修养,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正确的道路健康成长。这就要求班主任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陶冶自己的情操,保持乐观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对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耐心而长期的工作,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学班主任应强调自身德育观念,一定要勇于创新,通过恰当的方法来实现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工作质量,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饶玲苑 单位:广东省兴宁市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现阶段校园中的德育工作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念,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的德育工作非常重要,班主任在这一工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目前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展开应该与幸福教育相结合,下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幸福教育的涵义
随着1994年俄罗斯哲学家、教育家瓦尼亚提出了幸福教育观,并且广泛传播之后,以幸福教育论为主要内容的人性教育席卷了我国教育界,给我国的教育体系增加了新的活力。瓦尼亚提出的幸福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使教师具有精神、心灵、物质上的幸福教育生活,因为学生的幸福观,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教师的教育下得到的,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把幸福感传达给学生,同时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要把教育作为幸福的活动,在教育工作中一定要有充分的个性展示方式,并且肯定自我,使教育事业成为一种非常幸福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二是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幸福的童年,还有一个因为接受幸福教育而带来的美好人生。幸福的童年就是非常快乐的校园生活、美好的家庭生活;而美好人生指的就是学生通过幸福教育,能够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一个完整、和谐的发展基础。小学班主任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学生幸福观的教育,同时把良好的幸福观作为改善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向,在教育的过程中弘扬幸福观念,把人生的美好价值融入对未来生活的不懈追求中,坚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幸福观和德育教育相融合,带给学生一个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二、幸福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价值
幸福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从本质上讲,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幸福感,给予人幸福的精神追求。所以,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使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和生命中拥有成长的快乐,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回归幸福。所以,幸福教育观点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希望教师能够理解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二是引导小学生实现自我;三是把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相结合,最终使小学生获得幸福感。小学班主任需要用阳光的心态面对一切困难。班级中学生的性格不同,各有差异,班主任应该做到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给予学生信任感,使学生愿意和班主任沟通、交流,这样再展开德育教育,学生就很容易听从教师的安排和引导,所以幸福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三、幸福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所以教师需要用心接受这份工作,引导每一位学生充满自信,让学生积极面对生活。教师要做到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并且在德育教育中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能够把心里的想法告诉教师,使班主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合理展开德育教育,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班主任还需要采取合理的批评教育方式,不能对每一位学生都严厉地惩罚,不能够使学生恐惧校园生活。小学班主任需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幸福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从而能够用心和学生沟通,保证学生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只有教师寻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式,才能够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最基础的道德观念,并且引导学生在后期的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班主任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智慧以及多年的从教经验,把幸福教育结合到德育之中,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用更加合理、优雅、自然的方式解决学生的问题,用心体会学生的感受,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幸福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幸福中理解德育的内涵,使班主任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教育工作者,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商文敏.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83.
二、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关心集体
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就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我班有个学生叫李兵,爱说好动,脾气暴躁,常惹事生非。在一次考完数学后,因成绩不理想,竞一气之下砸碎了窗玻璃。事后,这个学生主动找我认错,并按班规交了赔款。为了教育他改正错误,我让李兵亲自去量玻璃的尺寸,到玻璃店买回玻璃,叫他自己动手安装。有了如此的“体验”,他对班里的公物倍加爱惜,自己的怪脾气也改了许多。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美好的班风
班里有一些同学平时爱吃零食,教室里瓜子皮满地,吃不完的馒头到处乱扔。针对这个情况,如果抓住狠批不放,不但没有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于是,我进行摸底调查,找出吃零食的原因后,给学生讲吃零食的危害,,我告诉同学们,随便吃零食,不符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既污染了班级环境,影响了班级卫生状况,又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时间,危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浪费了家里的钱粮。我又将班内不吃零食的同学树为榜样,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保持勤俭节约的行为,不做小馋鬼,争当文明学生。从此,班里再也没人吃零食了。个个打扫卫生很积极,甚至有的学生不是他的值周,他都争着去干活。
四、德育必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我非常重视情境教育,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我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了许多英雄人物的画像,以及条幅和标语,鼓励学生勤奋读书,努力学习。还把校园黑板勾画一新,让学生定期出板报,办手抄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校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引进先进的教学硬件设备,还更应当将德育工作作为教学的重点。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充分地认识到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思想素质进行教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因此,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人、负责人,应当以身作则,努力做好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
一、班主任要提高道德素养,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1.班主任要培养高品质的道德涵养
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需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陶学生的各种行为,在要求学生做到之前,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s束自己,更应当将学生日常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学习中,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品格。
(1)班主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如若班主任的心理出现不平衡、不健康的状态时,就会导致不适当的教学行为,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班主任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让自己保持在积极乐观、健康的状态下,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2)班主任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必须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的思想。例如在面对低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时,一定要率先垂范:小学生因为年龄过小,喜欢好动打闹,课堂上桌椅时常摆放不整齐,这时候教师不可能一昧的“说”,而是应当在上课进入教室时主动帮学生摆放好桌椅,慢慢的,学生看到老师这样的做法之后就会自动加入,久而久之,教室里的桌椅就会摆放得井井有条。这样就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班主任在德育管理工作上,应当以人为本,以爱为基础
1.尊重信任学生
许多科学的小学心理调查数据表明:受学生喜欢的班主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尊重信任自己的学生。过分约束学生的行为、不信任学生,只知道一昧的“管”而不“教”,一贯以疾言厉色的姿态教学的老师往往得不到学生的喜爱,更谈不上尊重了,因此,班主任只有尊重和信任学生,学生才会尊重和信任老师。
2.耐心教育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去包容学生的缺点
小学生比较容易犯错误,虽然犯错应当受到批评或者惩罚,但是也要建立在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基础上进行,耐心教导,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鼓励,让他们能够主动认识到错误,并心甘情愿接收批评。另外,要用心去理解学生,包容学生的缺点,虽然学生在老师眼里是没有好环之分,但是班级上难免会有些比较调皮的学生比较难以教导,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去理解他们,从他们的立场出发,以宽容的心态关心和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在班级上,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班主任,应当以一颗博大的包容心去包容学生的所有优点和缺点。
3.营造良好的班风,创建优秀的班级
班级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管理单位。建立良好的班级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1)让学生明确自己班级的奋斗目标。优秀的班级都会有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这目标应该包括近期、中期、长期三个方面。只有让全体学生参与目标的制定,才能将班级建设和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让个人目标与班级建设有效结合起来,也只有达到这一目标才能形成强大的团结能力,形成良好的班风。
(2)正确培养班级干部,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核心力量。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应当善于有角度的去选择和培养积极分子,并帮助其成为班级可信服的班干部,以此通过他们有效的组织班级成员,共同努力建设优秀的班集体。
(3)细致及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只有通过细致化的民主管理,才能看得到班级管理的效。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去,充分发挥民主化管理,不能专行和独断,要创造各式各样的机会,让学生在管理中有所表现,以此调动整个班级的积极性,形成班级民主化的管理氛围,使学生在自己的表现中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让他们在管理中培养民主意识,以此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让学生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
(4)听取学生的意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一定要关心、爱护学生,用自己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去管理教导学生,以此在学生中建立起班主任的威信,最终得到学生的青睐和信任。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遇到生活或者学习上的困难时才会来找老师解疑答惑。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都有情绪上的表现,因此,班主任要以学生的立场去看问题,关心并理解学生,真诚地与学生沟通,听取学生的的意见。
三、注重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一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意识。班主任可以通过学校的优秀班级评比比赛、合唱比赛以及运动会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形成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的好胜心和责任心能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为创建优秀的班集体而努力。二是创新主题班会。通过不同种类的主题班会可以有效推动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例如《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地球爷爷的报告会》等主题班会,通过这些主题形式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做起,培养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意识,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来。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自主性。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必须注重维护和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题地位,自由支配自己的权利,努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一方面应当做“粗”的工作,对班级提出整体要求,在不放任自由的基础上,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遵守同一项“规章制度”,这有助于班集体的团结;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做一些“细”的工作,在全体学生形成统一的班集体过程中,留给学生一些自我创造和发挥的空间,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教育管理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学生个性发展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班主任在新形势面前,应形成创新的管理思路,认真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用心做好每一项管理工作,让自己成为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挚友!
参考文献:
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各种信息变得良莠不齐。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分辨、判断能力不强,且善于模仿,若不能做好相关的指引工作,则极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一、小学阶段德育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品德、行为等可塑性强,只要老师和家长正确引导,便可促进学生健康、向上发展。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受集体教育的最初阶段,是个人思想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责无旁贷。
二、为人师表
每一位老师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班主任更是每个班级德育工作的领导者。班主任这个职业,因其形象性和示范性,不论是行为习惯、文化还是精神、道德都直接影响学生,学生品德在其长期的熏陶下形成。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以德育人、以德执教。工作中,要态度严谨、以德律己,和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自己犯了错要勇于向学生承认并加以改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必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
三、培养良好班风,建立优秀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德育培养工作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和老师组成的小集体,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和班级活动上,都不能放松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然而良好的班风得有正确的舆论,正确的舆论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让班集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无形的巨大教育力量。“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形成班级舆论的根本保障,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培养集体存在感。
四、在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寓情于境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中国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如是说。班主任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用真情和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寓情于境,使其在丰富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发展品德和人格。
五、策划德育主体班会
主题班会寓教于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和认知水平,它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将主题班会的内容系列化,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对学生的艺术审美、心理素质和道德建设的提高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配合能力,加强其感情的交流,且易于实行,便于实际操作。
六、正确引导,正面教育
班主任应当是学生的心理医生,要尊重和信任学生,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小学生的心理是脆弱的,过于管束或者不信任、疾言厉色、训斥都会伤害学生的感情,甚至扭曲他们的心理和人生观,更失去学生的尊敬。一些学生可能由于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存在着心理障碍,具体表现在:同学之间相互怀疑、妒忌,学习上紧张甚至恐惧,遇到挫折容易消极甚至放弃。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应该多鼓励、多予以肯定和表扬、多鼓励参加课外活动等。
教师要用宽容和关爱包容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倾注感情,真正做到关心、关怀每一个学生,增强他们处理学习和各方面问题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生活、学习、他人的热情。正确对待他们的错误,用灵活委婉的方式加以纠正,并用正确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观念教育和引导他们。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七、因人施教
每个学生的性格、品行、兴趣和知识等都是有差异的,受家庭影响,对某一具体事物、具体问题会存在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深入学生中,和每一个学生成为交心的朋友,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性并加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引导,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因人施教。
八、结语
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不断完善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正确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班主任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尊重小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并加以引导,最终取得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唐容欣.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J].小学教学参考,2011(21).
优秀的教师不仅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成为好朋友,多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德服人,以爱育生”是中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核心原则,也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多付诸关爱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是沟通和相处的前提。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多付出一些耐心去理解和关爱学生,结合学生的思想活动与心理特点,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合理的方式去与学生交流、沟通。如果采用训斥或是挖苦、讽刺的方法来纠正学生的错误,就会导致学生的畏惧心理和自卑心理,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和伤害。教师还要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和想法,为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等等,在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要积极鼓励,耐心引导,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以爱心为出发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爱心为出发点,才能营造温暖的集体氛围,让学生在这个大家庭里,能够自由发挥自己,尽情展示自己,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德育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整个班级终日死气沉沉,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很少,整个班级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教师还可以在教室里布置盆栽和绿植,优化教室环境,让学生感到神清气爽,这在无形中也会对他们形成一些心理暗示,不仅使教室充盈着生机,也给学生带来一种家的感觉,也可以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情、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在课堂上或是课下,多对学生付出一些关心和爱护,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带给他们的关切与温暖,这样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班主任想要做好小学生德育工作,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爱心和关怀为出发点,平等地对待学生,培养与学生之间的友好感情,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多聆听学生的心声和想法。课堂上也要尝试创新的教学方法,将德育融入课堂与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高尚的品德,这对学生自身的成长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小学生步入校门的第一天起,班主任就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他们信任班主任,尊重班主任,班主任在他们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儿童的心灵就像一泓清水,就像一轮明月纯洁无瑕,周围重要的人和环境的熏陶,往往直接影响着他们成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极强,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形象仪表都无不影响着小学生,因此,我们班主任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班主任要率先垂范,处处严以律己,作出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行动,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影响学生,建立良好的品德。如果我们班主任都能做到以德为本,力行道德,就会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带动起全部学生,使整个校园形成追求道德,崇尚道德的良好风尚,如此,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德、智、体、美、劳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多种形式,寓教于乐
我们班主任要尽可能地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儿童特点的德育活动,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快乐中受到教育,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比如,我们可以开展争当班级的“文明之星”活动,“文明之星”的评选标准要明确:包括遵守纪律方面、礼貌方面、言谈举止、仪表方面等等,通过这个活动的激励,使小学生自觉形成做好人好事,讲礼貌、讲文明等的行为。再如,利用校园网络举办“最美的少年”评选活动,评选活动要充分体现出对德育要求的分量,活动中,班主任要组织好对好人好事的表扬,对校园各种先进事迹的宣传,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于那些不道德的行为,班主任要给予及时的批评,以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是非观念,使学生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积极地做好自我教育,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三、抓住根本,学会感恩
我们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父母的宝贝,从小都被浓浓的爱所包围着,呵护着。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渐渐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因此,我们班主任在小学生的教育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从小就要培养他们拥有一颗至诚的感恩之心,这样他们才会拥有快乐的人生和美好的未来,正如《感恩一切》这首歌中唱的一样:“……感恩亲爱的父母,给予我生命;感恩亲爱的老师,教会我成长;感恩帮助过的人,使我感受善良,感恩伤害过我的人,让我学会坚强……”
我们班主任首先要教育学生从感恩父母开始,“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我们要通过给学生讲“二十四孝”的故事,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抓好道德的根本。可以通过给父母洗脚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等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感恩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激发学生好好学习来报答父母的决心。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培养学生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感恩一切的思想,生活在一个相互感恩的世界的人必将是幸福的,社会也一定是和谐美好的。
二、养成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
鼓励学生做班集体的小主人,养成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学生与教师的作用发挥。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就需要班主任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去,让他们争做班集体的小主人,为班级的发展做出小小的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待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学生的优点和积极表现,应毫不吝啬地提出表扬,通过多了解学生,在维护他们自尊心的同时还可以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其次,在班级内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择出学生们公认的班干部,可先在班级内宣传班干部的好人好事,帮他们树立威信,然后要求他们在学习和处事的过程中以身作则,为同学们做好带头作用,最后通过不断纠正班干部的不良行为,教会他们注重自己的言行,以班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带动整个班级的自我批评,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纪律性和学习氛围。
三、让课堂成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挖掘教材,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让课堂成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新的教材中含有很多德育的资源。课堂教学作为开展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班主任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优势,根据学生的成长特征和各个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去,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充实自我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受到自然的道德教育,无形中达到了教书育人的双重效果。如在上数学课时,教学生们认识个体1和整体1,一个同学代表是1,那我们班这么多同学,可以用1来表示么?学生们都积极的回答说:可以的,因为我们是一个大的家庭。还有,我们的国家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大的家庭,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学生在认数的同时,还培养了其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教学情景很自然而然的就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