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4 12:15: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月18日,距离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正好相隔9个月,圆明园赴美国寻找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在成都举办成果会,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图片展同日开幕。
去年11月29日出发,12月17日返京,18天内,工作组考查了华盛顿、纽约、波士顿的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纽约市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查阅了大量与圆明园历史和文物有关的图书、照片和实物资料。
工作组共收集到四、五百张圆明园及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的老照片和图片,同时发现一批由清宫流失的疑似圆明园文物。
“完成了预定目标,有些成果甚至超过我们的预期”,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对“美国行”作出如上评价。
陈名杰说,“美国行”获得了美国同行的欢迎和支持,建立了与国际同行之间的联系,为今后进一步寻找流失文物信息,以及学术研究和交流合作,打下了基础。
他表示,收集到的圆明园资料(包括现存海外的圆明园文物、相关文献资料、老照片),全部通过影像或图片资料的形式(如老照片翻拍),让文物“回家”,“完善文物资料数据库,并为圆明园遗址保护、展示、研究等提供史料,今后还将办专题展览,向公众信息”。
继“美国行”之后,工作组还将按原计划,推出“欧洲行”、“亚洲行”,具体行程正在筹备中。
■揭秘
1、西洋楼石刻有望依图归位
美国行收集到的四、五百张老照片,再现了“万园之园”圆明园的部分场景,其中近百张老照片具较高学术价值。如美国考古学家毕世博拍摄于20世纪20年代的 24张圆明园西洋楼老照片,以及摄于19世纪70年代的西洋楼照片玻璃底片,此外,还有4张新发现的西洋楼早期照片,“不仅反映了西洋楼的变迁,还有助于西洋楼区域的石刻归位。对石刻研究、圆明园历史研究也有重要价值”,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说,蓄水楼东面、海晏堂北面、观水法正面等6张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跟老照片同时“回家”,据该位负责人介绍,跟此前的铜版画相比,该批铜版画极有可能为当年第一版,“纹理清晰,画面真实,能看到原来铜版画看不清楚的细节”。
2、太上皇水晶印疑属圆明园
波士顿博物馆的馆藏品――一幅宋代佚名画作《柳荫牧牛图》,盖有“古希天子”、“乾隆鉴赏”、“太上皇之宝”等18枚印章。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幅构图精美、画工细腻、文物价值很高的作品,至少有2枚印章――“淳化轩”、“淳化轩图书珍秘宝”,说明了其与圆明园的关系,曾为圆明园所收藏。
在费城艺术博物馆,工作组发现了印章、壶瓶等水晶制品约20件,其中一枚印章刻有满汉对照的“太上皇帝之宝”,一枚刻有“十全老人之宝”的印文,该位负责人推测说,该批水晶制品形体较大,数量较多,且成对出现,没有散失,应该是一次性从宫中流失,属于圆明园的可能性较大。
大都会博物馆书画馆展出的赵孟《三世人马图》,其上盖有“乾隆御鉴之宝”、“石渠宝笈”“嘉庆御鉴”等印章,该位负责人表示,其是否曾为圆明园所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话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师学会理事、中国圆明园学会副会长郭黛表示,赴美寻宝找到的老照片有助于还原一个真实的圆明园,“复建”一个“数字圆明园”。
新京报:“美国行”找到的老照片对圆明园究竟具有哪些价值?
郭黛:圆明园是中国引入国外建筑风格最早的例子。但是,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画平面设计图,很少画立体图。国内保存的圆明园设计图有2000多张,可都是平面设计图,难以复原建筑的比例关系。有了这些老照片,就能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圆明园。
新京报: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老照片足够多,就可以复建圆明园?
郭黛:圆明园不可能复原。如果复建,即使投入大量资金也未必能再现原貌。毁坏的建筑不再复建,这是国际大的潮流。而且,国家也已经定性,圆明园是遗址公园。
现在我们想做的是,用现代技术手段,多媒体三维动画,再现圆明园。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已着手做这件事情。这些老照片,就是最好的参照物。
新京报:三维动画技术画“数字圆明园”,进展如何?预计何时完工?
郭黛:今年是圆明园罹劫150周年,我们准备推出几组三维动画作品,主要是“正大光明”景区、九州景区。只要有资料,三维动画可以细致到室内装修、室内摆设,九州景区皇帝看戏的戏台,就做到了这一点。
除了每一个景区到底是什么样子,圆明园研究期待考古挖掘,剖析建筑结构,这样能更好地认识圆明园。
■焦点回应
圆明园海外寻宝计划传出后,一度引发争议和担心,寻回的是老照片等影像资料,并非实物,这种寻宝方式是否合适?是否会遇到阻力?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回应了以上疑问。
疑问一:是否有机构担心被追讨,因而隐瞒信息?
陈名杰:我们向美国同行讲清楚了我们的目的:摸清在美国的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底,通过影像资料等形式,把这些国宝“带回”故乡;拓宽圆明园的学术研究领域,结果获得了美国同行的支持和欢迎。
比如赛克勒美术馆,工作组提出《洛神赋图》可能是圆明园文物,按惯例应该提前两周预约,可副馆长Wilson先生马上协调安排,次日工作组就进入地库参观,仔细查看了画轴长卷,没有发现宫廷印章。
2 把阅读、感悟、想象相结合,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16个词语。
2 阅读文本、分清文章的主次。
3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它惨遭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感情,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激情出题,鼓励质疑
1 激情出题
(板书:圆明园)接着放圆明园昔日辉煌的那部分课文录音。然后师述: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然而,它毁灭了(板书:的毁灭)。
2 读题质疑。
让学生读题后,问:当你读完题后,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3 学生发问。
4 梳理问题。
1)圆明园怎么会毁灭?
2)谁毁灭了圆明园,为什么?
教学策略:这一环节,采取先声夺人,以情引思,激励学生提问,通过梳理整合,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化“编者的思路,学生的思路,老师的思路”为一体。
二、初读课文,自读自悟
1 边读课文边思考上面的几个问题,在文中画出有关内容及自己不懂的问题。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合作学习生字词,并交流学法。
2 交流自读自悟的收获。
(有的学生说,我读懂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有的说,我知道了,是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掠夺,任意毁坏、焚烧,使它变成了一片废墟。)
三、抓住主题,互动探究
探究要有主题。要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学们读了课文,你对圆明园总的印象是什么?人们对圆明园是怎样评价的?以此抓住探究的主题。
1 读课文,找出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a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b “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c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灰烬。”
2 从上面的句子中找出关键词,讨论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那么高的评价?抓住:“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等词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明确作者是从“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文化的多和贵重三个方面,再现圆明园的辉煌。
3 用“涂――思――画――议”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1)涂色法。出示圆明园平面图,用不同的颜色涂出“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弄清三园的方位、小园的分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弄清哪儿是“月”,哪儿是“星”。
2)想象法。边读文边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出圆明园优美的布局。
3)绘画法。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
4)交议法。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画面,并进行评议,选出好的在班上展示。
4 读,把你对圆明园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
四、点上探究,比较感悟
教学“毁灭”一段课文。
1 读本段课文,画出重点词语。
2 用“换、删”词语的方法,比较体验。
将文中“闯入”换成“进入”;把“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连”等词删掉,读一读。进行比较,体会表达上有何不同。
3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圆明园收藏文化之古,景物丰富多彩,巧夺天工,美不胜收,这样一座具有国际性的文化艺术被毁灭了,这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课文一开始用这个感叹号,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4 创设情境假如,此时此刻,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你的心情如何。你最想说的是什么7(学生群情激情,滔滔不绝)
五、拓宽视野,加深感情
1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 小组内交流。
3 选代表在班上交流,老师肯定并鼓励学生。
六、互动质疑.情感升华
1 回归课文,学生质疑。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19世纪中期英法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掠夺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向海外殖民扩张,于1840年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由于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中国在第一次中惨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英国资产阶级以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资料记载,1850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比1844年还少了75万英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强抵制着外国商品的侵入;二是英国增加鸦片贸易与发展合法贸易存在着矛盾。由于后英国等殖民主义者大量对华输入鸦片,中国的白银继续外流,使中国出口茶叶、生丝收入的大半被其抵消,无力再多购买英国的工业品,这当然对英国是很不利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既要维护给它带来巨大利益的鸦片贸易,又要扩大对华的工业品销售。这样,它就要迫使清朝政府开放更多的商埠,进一步控制中国海关,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政府给其新的侵略权益。1853年5月,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已订的《》的有关条款,美国和法国也接踵而来,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掀起的“修约”交涉未能得逞,就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新的来实现其无理要求。
1857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出兵侵略中国,在侵占广州后,继续进犯北京,咸丰皇帝吓破了胆,派他六弟恭亲王奕?为钦差大臣,留守北京,主持和议,自己带着后妃、皇子、亲王和一批大臣,慌忙逃到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
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
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
伯纳・布里塞竖起了衣领,这个一头白发的男人嘴角挂着法国人惯有的微笑,第四次走进圆明园的废墟。
作为历史学家兼《费加罗报》资深记者,布里塞此行是为了参加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的一次“重量级对话”。
他被邀请的原因,是2003年曾用法语撰写过一部有关圆明园的书籍――《1860:圆明园大劫难》。圆明园罹难150周年这一天,他将与70岁的台湾历史学家、《追寻失落的圆明园》的作者汪荣祖对谈。
对于第17次来到中国,布里塞的话很符合这一情景的气氛、或许也是中国人最希望外国人在这种场合下的表态:每次来到这里,自己都感到一种羞耻,“这是一个被中国人反复记忆,而法国人希望永久遗忘的地方”。
雨果的收藏
这一天,布里塞还参加了圆明园遗址的雨果雕像落成仪式。
布里塞了解雨果之于圆明园和中国人的意义:对于上世纪和今天的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维克多・雨果的谴责代表了愤怒和主持正义的神奇力量。他那封关于“两个强盗”焚掠圆明园的信经常被人引用。
这位大思想家和大文豪,虽然还有很多人可以与他比肩,但是因为对同胞的谴责,“他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敬。”布里塞说。
然而,布里塞在自己的书里也写下了这样的内容:1989年4月,当一位中国教授专程到雨果在根西岛的故居拜访时发现,雨果竟然也是中国珍玩的鉴赏家和收藏家。而他的收藏也有的来自圆明园。
布里塞说,雨果关于“两个强盗”的那封信虽然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在法国并没有人知道,“我的书出版以后,法国民众对雨果的那段文字才开始津津乐道。”
同样因为这本书,法国人才开始知道和关注这段历史。“我的书出版前,法国的研究单位对这件事情很少有专门研究。”无论是150年前的雨果,还是现在的布里塞,在西方世界都属于“个别现象”。这一点,从布里塞和汪荣祖的书里都可以清楚地感觉到。
汪荣祖最早打算写《追寻失落的圆明园》时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作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教授,他希望用一本书向西方讲述圆明园的故事。用了20年时间,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但在西方世界只发行了1000本。
雨中的这次对谈差不多是二人第一次见面。同坐在一片废墟之上,布里塞说,这是一次中西文化的联姻。
被遗忘的原因
作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饶有兴趣的旅行者,布里塞与中国的第一次见面是在39年前。不过直到10年前,他才第一次听到“圆明园”这个名词。
“我和我太太跟所有旅游者一样,去了在西方世界比较有名的‘新夏宫’颐和园。”他们在颐和园游览完后时间尚早,于是转进了不远的圆明园。
离开时他的心情很不好。在废墟前,布里塞对自己说,这是英国人和法国人干的,真是可耻至极。
带着一点愧疚和好奇,回到法国以后,布里塞开始有意搜集关于圆明园的历史资料。在发现一片空白后,他决定写一部有关圆明园的史书。而他所引用的资料,基本上是来源于参与远征的军人、外交官、翻译官的日记,“英国人的记录不如法国人多。”他说。
“但是他的书,更像是一本英法远征史。”汪荣祖觉得。
书中记述了外国军人们第一次进入圆明园的感受:他们以为那里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150年后,当记者问及布里塞对于圆明园和圆明园遗址的认识时,他重复了这个观点:它是人类的一个博物馆。
但是,150年前英国指挥官决定焚烧圆明园的原因,却是因为它是中国皇帝的私人财产。
由于1860年之前清政府对于一系列国外要求的拒绝和蔑视,特别是外国使节在中国遭到囚禁并致数人死亡。额尔金决定对皇帝进行惩罚。
布里塞引用了一位外国历史学家的观点:额尔金的错误在于他天真地以为,将给东方人留下强烈的印象,使中国人持久地惧怕欧洲人。
汪荣祖也认为,额尔金的想法“就是要惩罚咸丰皇帝。因为他们认为清政府在圆明园里对以巴夏里为首的谈判代表进行了囚禁和侮辱,所以的原因就是要报复咸丰皇帝。”
但是,中国人对于这一举动的反应大大超乎肇事者的想象。
曾在1950年出版过关于圆明园专著的何伯・丹拜认为,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圆明园被视为自己历史遗产的一部分,“纵火者原本以为打击的是皇帝本人,实际上他们伤害的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情感。”
对于中国人对焚毁圆明园历史的强烈反应,丹拜认为,实际上大部分中国人已经忘记了导致这场报复行动的直接原因。
她进一步分析说,即使当破坏和抢劫行为几乎被忘记后,一旦排外的浪潮周期性地震荡中国的时候,总是被推到前台,它已经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最强大有效的宣传工具之一。
不一样的战争
布里塞曾在北京遇到一位年轻的中国空姐。她告诉布里塞,在大学的历史课上,她和同学曾两次落泪:第一次就是因为讲到。
的确,中国人对于圆明园的伤悼如今几乎已经成为民族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被经常性地引用,抨击旧王朝的对外决策、甚至成为最近30年国家开放战略的依据。
但是,在很多西方人眼中,这场战争不过是两个世界之间的决斗。悉尼大学的一位历史学者具体分析说,这场战争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纠集到一起,共同对付另一个强国――中国。
对于中国的陌生和不解,并未随着时间而改变。当圆明园被中国人当做国耻来纪念的时候,西方世界表现出的更多是漠然和不理解。
“文化的差异固然存在,不过立场的不同才是根本,一个是侵略者的立场,一个是受害者的立场,所见所闻所感就完全不同了。”汪荣祖说。
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不可忘记的“国耻”;对西方世界来说,这是一种“记忆责任”。
圆明园对于今天中国人的特殊意义也在使它陷入尴尬。作为为数不多的研究圆明园的外国专家,布里塞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对重建圆明园的争论发表意见:他显然站在了“遗址派”一边。“我知道中国人对此事的争论,我的观点是,我希望圆明园还是像现在这样,不要重建。”他说,“这是一个纪念历史的地方。如果要重建的话,弄不好圆明园就会成了一个迪斯尼那样的游乐园。”
圆明园的未来
自80年代圆明园引起人们关注以来,对于到底是重建还是保留目前遗址的争论已经进行过三次。第一次是1980年至1981年,第二次是1998年至1999年,第三次则是在布里塞出书后的几年里。而在80年代,曾有专家估计重修圆明园需1.6亿元、耗时10年。
在“遗址派”――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圆明园学会顾问叶廷芳眼里,圆明园从一个皇家园林已演绎成文物的生命,附加了历史见证的新价值。“中华民族正在由贫弱到富强,记住我们的耻辱比怀念辉煌要有价值得多。”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保存遗址就是对圆明园最好的保护。
对此,圆明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圆明园管委会原副主任张恩荫有不同意见。他认同经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政府批准的圆明园遗址恢复方案,就是要恢复少量建筑。
其实,争论的双方都在以圆明园的特殊意义作为根据:“遗址派”坚持的是保留国耻象征、警示后人,而“重建派”则是在此基础上希望用重建来标示1949年以来中国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