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4 12:15: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月18日,距离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正好相隔9个月,圆明园赴美国寻找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在成都举办成果会,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图片展同日开幕。
去年11月29日出发,12月17日返京,18天内,工作组考查了华盛顿、纽约、波士顿的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纽约市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查阅了大量与圆明园历史和文物有关的图书、照片和实物资料。
工作组共收集到四、五百张圆明园及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的老照片和图片,同时发现一批由清宫流失的疑似圆明园文物。
“完成了预定目标,有些成果甚至超过我们的预期”,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对“美国行”作出如上评价。
陈名杰说,“美国行”获得了美国同行的欢迎和支持,建立了与国际同行之间的联系,为今后进一步寻找流失文物信息,以及学术研究和交流合作,打下了基础。
他表示,收集到的圆明园资料(包括现存海外的圆明园文物、相关文献资料、老照片),全部通过影像或图片资料的形式(如老照片翻拍),让文物“回家”,“完善文物资料数据库,并为圆明园遗址保护、展示、研究等提供史料,今后还将办专题展览,向公众信息”。
继“美国行”之后,工作组还将按原计划,推出“欧洲行”、“亚洲行”,具体行程正在筹备中。
■揭秘
1、西洋楼石刻有望依图归位
美国行收集到的四、五百张老照片,再现了“万园之园”圆明园的部分场景,其中近百张老照片具较高学术价值。如美国考古学家毕世博拍摄于20世纪20年代的 24张圆明园西洋楼老照片,以及摄于19世纪70年代的西洋楼照片玻璃底片,此外,还有4张新发现的西洋楼早期照片,“不仅反映了西洋楼的变迁,还有助于西洋楼区域的石刻归位。对石刻研究、圆明园历史研究也有重要价值”,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说,蓄水楼东面、海晏堂北面、观水法正面等6张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跟老照片同时“回家”,据该位负责人介绍,跟此前的铜版画相比,该批铜版画极有可能为当年第一版,“纹理清晰,画面真实,能看到原来铜版画看不清楚的细节”。
2、太上皇水晶印疑属圆明园
波士顿博物馆的馆藏品――一幅宋代佚名画作《柳荫牧牛图》,盖有“古希天子”、“乾隆鉴赏”、“太上皇之宝”等18枚印章。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幅构图精美、画工细腻、文物价值很高的作品,至少有2枚印章――“淳化轩”、“淳化轩图书珍秘宝”,说明了其与圆明园的关系,曾为圆明园所收藏。
在费城艺术博物馆,工作组发现了印章、壶瓶等水晶制品约20件,其中一枚印章刻有满汉对照的“太上皇帝之宝”,一枚刻有“十全老人之宝”的印文,该位负责人推测说,该批水晶制品形体较大,数量较多,且成对出现,没有散失,应该是一次性从宫中流失,属于圆明园的可能性较大。
大都会博物馆书画馆展出的赵孟《三世人马图》,其上盖有“乾隆御鉴之宝”、“石渠宝笈”“嘉庆御鉴”等印章,该位负责人表示,其是否曾为圆明园所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话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师学会理事、中国圆明园学会副会长郭黛表示,赴美寻宝找到的老照片有助于还原一个真实的圆明园,“复建”一个“数字圆明园”。
新京报:“美国行”找到的老照片对圆明园究竟具有哪些价值?
郭黛:圆明园是中国引入国外建筑风格最早的例子。但是,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画平面设计图,很少画立体图。国内保存的圆明园设计图有2000多张,可都是平面设计图,难以复原建筑的比例关系。有了这些老照片,就能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圆明园。
新京报: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老照片足够多,就可以复建圆明园?
郭黛:圆明园不可能复原。如果复建,即使投入大量资金也未必能再现原貌。毁坏的建筑不再复建,这是国际大的潮流。而且,国家也已经定性,圆明园是遗址公园。
现在我们想做的是,用现代技术手段,多媒体三维动画,再现圆明园。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已着手做这件事情。这些老照片,就是最好的参照物。
新京报:三维动画技术画“数字圆明园”,进展如何?预计何时完工?
郭黛:今年是圆明园罹劫150周年,我们准备推出几组三维动画作品,主要是“正大光明”景区、九州景区。只要有资料,三维动画可以细致到室内装修、室内摆设,九州景区皇帝看戏的戏台,就做到了这一点。
除了每一个景区到底是什么样子,圆明园研究期待考古挖掘,剖析建筑结构,这样能更好地认识圆明园。
■焦点回应
圆明园海外寻宝计划传出后,一度引发争议和担心,寻回的是老照片等影像资料,并非实物,这种寻宝方式是否合适?是否会遇到阻力?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回应了以上疑问。
疑问一:是否有机构担心被追讨,因而隐瞒信息?
陈名杰:我们向美国同行讲清楚了我们的目的:摸清在美国的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底,通过影像资料等形式,把这些国宝“带回”故乡;拓宽圆明园的学术研究领域,结果获得了美国同行的支持和欢迎。
比如赛克勒美术馆,工作组提出《洛神赋图》可能是圆明园文物,按惯例应该提前两周预约,可副馆长Wilson先生马上协调安排,次日工作组就进入地库参观,仔细查看了画轴长卷,没有发现宫廷印章。
2 把阅读、感悟、想象相结合,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16个词语。
2 阅读文本、分清文章的主次。
3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它惨遭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感情,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激情出题,鼓励质疑
1 激情出题
(板书:圆明园)接着放圆明园昔日辉煌的那部分课文录音。然后师述: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然而,它毁灭了(板书:的毁灭)。
2 读题质疑。
让学生读题后,问:当你读完题后,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3 学生发问。
4 梳理问题。
1)圆明园怎么会毁灭?
2)谁毁灭了圆明园,为什么?
教学策略:这一环节,采取先声夺人,以情引思,激励学生提问,通过梳理整合,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化“编者的思路,学生的思路,老师的思路”为一体。
二、初读课文,自读自悟
1 边读课文边思考上面的几个问题,在文中画出有关内容及自己不懂的问题。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合作学习生字词,并交流学法。
2 交流自读自悟的收获。
(有的学生说,我读懂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有的说,我知道了,是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掠夺,任意毁坏、焚烧,使它变成了一片废墟。)
三、抓住主题,互动探究
探究要有主题。要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学们读了课文,你对圆明园总的印象是什么?人们对圆明园是怎样评价的?以此抓住探究的主题。
1 读课文,找出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a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b “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c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灰烬。”
2 从上面的句子中找出关键词,讨论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那么高的评价?抓住:“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等词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明确作者是从“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文化的多和贵重三个方面,再现圆明园的辉煌。
3 用“涂――思――画――议”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1)涂色法。出示圆明园平面图,用不同的颜色涂出“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弄清三园的方位、小园的分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弄清哪儿是“月”,哪儿是“星”。
2)想象法。边读文边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出圆明园优美的布局。
3)绘画法。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
4)交议法。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画面,并进行评议,选出好的在班上展示。
4 读,把你对圆明园的欣赏、赞美、自豪之情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
四、点上探究,比较感悟
教学“毁灭”一段课文。
1 读本段课文,画出重点词语。
2 用“换、删”词语的方法,比较体验。
将文中“闯入”换成“进入”;把“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连”等词删掉,读一读。进行比较,体会表达上有何不同。
3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圆明园收藏文化之古,景物丰富多彩,巧夺天工,美不胜收,这样一座具有国际性的文化艺术被毁灭了,这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课文一开始用这个感叹号,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4 创设情境假如,此时此刻,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你的心情如何。你最想说的是什么7(学生群情激情,滔滔不绝)
五、拓宽视野,加深感情
1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 小组内交流。
3 选代表在班上交流,老师肯定并鼓励学生。
六、互动质疑.情感升华
1 回归课文,学生质疑。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19世纪中期英法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掠夺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向海外殖民扩张,于1840年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由于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中国在第一次中惨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英国资产阶级以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资料记载,1850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比1844年还少了75万英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强抵制着外国商品的侵入;二是英国增加鸦片贸易与发展合法贸易存在着矛盾。由于后英国等殖民主义者大量对华输入鸦片,中国的白银继续外流,使中国出口茶叶、生丝收入的大半被其抵消,无力再多购买英国的工业品,这当然对英国是很不利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既要维护给它带来巨大利益的鸦片贸易,又要扩大对华的工业品销售。这样,它就要迫使清朝政府开放更多的商埠,进一步控制中国海关,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政府给其新的侵略权益。1853年5月,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已订的《》的有关条款,美国和法国也接踵而来,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掀起的“修约”交涉未能得逞,就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新的来实现其无理要求。
1857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出兵侵略中国,在侵占广州后,继续进犯北京,咸丰皇帝吓破了胆,派他六弟恭亲王奕?为钦差大臣,留守北京,主持和议,自己带着后妃、皇子、亲王和一批大臣,慌忙逃到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
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
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
伯纳・布里塞竖起了衣领,这个一头白发的男人嘴角挂着法国人惯有的微笑,第四次走进圆明园的废墟。
作为历史学家兼《费加罗报》资深记者,布里塞此行是为了参加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的一次“重量级对话”。
他被邀请的原因,是2003年曾用法语撰写过一部有关圆明园的书籍――《1860:圆明园大劫难》。圆明园罹难150周年这一天,他将与70岁的台湾历史学家、《追寻失落的圆明园》的作者汪荣祖对谈。
对于第17次来到中国,布里塞的话很符合这一情景的气氛、或许也是中国人最希望外国人在这种场合下的表态:每次来到这里,自己都感到一种羞耻,“这是一个被中国人反复记忆,而法国人希望永久遗忘的地方”。
雨果的收藏
这一天,布里塞还参加了圆明园遗址的雨果雕像落成仪式。
布里塞了解雨果之于圆明园和中国人的意义:对于上世纪和今天的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维克多・雨果的谴责代表了愤怒和主持正义的神奇力量。他那封关于“两个强盗”焚掠圆明园的信经常被人引用。
这位大思想家和大文豪,虽然还有很多人可以与他比肩,但是因为对同胞的谴责,“他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敬。”布里塞说。
然而,布里塞在自己的书里也写下了这样的内容:1989年4月,当一位中国教授专程到雨果在根西岛的故居拜访时发现,雨果竟然也是中国珍玩的鉴赏家和收藏家。而他的收藏也有的来自圆明园。
布里塞说,雨果关于“两个强盗”的那封信虽然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在法国并没有人知道,“我的书出版以后,法国民众对雨果的那段文字才开始津津乐道。”
同样因为这本书,法国人才开始知道和关注这段历史。“我的书出版前,法国的研究单位对这件事情很少有专门研究。”无论是150年前的雨果,还是现在的布里塞,在西方世界都属于“个别现象”。这一点,从布里塞和汪荣祖的书里都可以清楚地感觉到。
汪荣祖最早打算写《追寻失落的圆明园》时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作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教授,他希望用一本书向西方讲述圆明园的故事。用了20年时间,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但在西方世界只发行了1000本。
雨中的这次对谈差不多是二人第一次见面。同坐在一片废墟之上,布里塞说,这是一次中西文化的联姻。
被遗忘的原因
作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饶有兴趣的旅行者,布里塞与中国的第一次见面是在39年前。不过直到10年前,他才第一次听到“圆明园”这个名词。
“我和我太太跟所有旅游者一样,去了在西方世界比较有名的‘新夏宫’颐和园。”他们在颐和园游览完后时间尚早,于是转进了不远的圆明园。
离开时他的心情很不好。在废墟前,布里塞对自己说,这是英国人和法国人干的,真是可耻至极。
带着一点愧疚和好奇,回到法国以后,布里塞开始有意搜集关于圆明园的历史资料。在发现一片空白后,他决定写一部有关圆明园的史书。而他所引用的资料,基本上是来源于参与远征的军人、外交官、翻译官的日记,“英国人的记录不如法国人多。”他说。
“但是他的书,更像是一本英法远征史。”汪荣祖觉得。
书中记述了外国军人们第一次进入圆明园的感受:他们以为那里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150年后,当记者问及布里塞对于圆明园和圆明园遗址的认识时,他重复了这个观点:它是人类的一个博物馆。
但是,150年前英国指挥官决定焚烧圆明园的原因,却是因为它是中国皇帝的私人财产。
由于1860年之前清政府对于一系列国外要求的拒绝和蔑视,特别是外国使节在中国遭到囚禁并致数人死亡。额尔金决定对皇帝进行惩罚。
布里塞引用了一位外国历史学家的观点:额尔金的错误在于他天真地以为,将给东方人留下强烈的印象,使中国人持久地惧怕欧洲人。
汪荣祖也认为,额尔金的想法“就是要惩罚咸丰皇帝。因为他们认为清政府在圆明园里对以巴夏里为首的谈判代表进行了囚禁和侮辱,所以的原因就是要报复咸丰皇帝。”
但是,中国人对于这一举动的反应大大超乎肇事者的想象。
曾在1950年出版过关于圆明园专著的何伯・丹拜认为,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圆明园被视为自己历史遗产的一部分,“纵火者原本以为打击的是皇帝本人,实际上他们伤害的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情感。”
对于中国人对焚毁圆明园历史的强烈反应,丹拜认为,实际上大部分中国人已经忘记了导致这场报复行动的直接原因。
她进一步分析说,即使当破坏和抢劫行为几乎被忘记后,一旦排外的浪潮周期性地震荡中国的时候,总是被推到前台,它已经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最强大有效的宣传工具之一。
不一样的战争
布里塞曾在北京遇到一位年轻的中国空姐。她告诉布里塞,在大学的历史课上,她和同学曾两次落泪:第一次就是因为讲到。
的确,中国人对于圆明园的伤悼如今几乎已经成为民族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被经常性地引用,抨击旧王朝的对外决策、甚至成为最近30年国家开放战略的依据。
但是,在很多西方人眼中,这场战争不过是两个世界之间的决斗。悉尼大学的一位历史学者具体分析说,这场战争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纠集到一起,共同对付另一个强国――中国。
对于中国的陌生和不解,并未随着时间而改变。当圆明园被中国人当做国耻来纪念的时候,西方世界表现出的更多是漠然和不理解。
“文化的差异固然存在,不过立场的不同才是根本,一个是侵略者的立场,一个是受害者的立场,所见所闻所感就完全不同了。”汪荣祖说。
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不可忘记的“国耻”;对西方世界来说,这是一种“记忆责任”。
圆明园对于今天中国人的特殊意义也在使它陷入尴尬。作为为数不多的研究圆明园的外国专家,布里塞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对重建圆明园的争论发表意见:他显然站在了“遗址派”一边。“我知道中国人对此事的争论,我的观点是,我希望圆明园还是像现在这样,不要重建。”他说,“这是一个纪念历史的地方。如果要重建的话,弄不好圆明园就会成了一个迪斯尼那样的游乐园。”
圆明园的未来
自80年代圆明园引起人们关注以来,对于到底是重建还是保留目前遗址的争论已经进行过三次。第一次是1980年至1981年,第二次是1998年至1999年,第三次则是在布里塞出书后的几年里。而在80年代,曾有专家估计重修圆明园需1.6亿元、耗时10年。
在“遗址派”――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圆明园学会顾问叶廷芳眼里,圆明园从一个皇家园林已演绎成文物的生命,附加了历史见证的新价值。“中华民族正在由贫弱到富强,记住我们的耻辱比怀念辉煌要有价值得多。”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保存遗址就是对圆明园最好的保护。
对此,圆明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圆明园管委会原副主任张恩荫有不同意见。他认同经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政府批准的圆明园遗址恢复方案,就是要恢复少量建筑。
其实,争论的双方都在以圆明园的特殊意义作为根据:“遗址派”坚持的是保留国耻象征、警示后人,而“重建派”则是在此基础上希望用重建来标示1949年以来中国的重生。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373-01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
需要明确一点,现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艺术优化时,不能脱离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环境。只有在认识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之后,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应语文教学艺术的塑造。
1.1升学压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小学仍面临着局部区域内的升学压力,这种压力就使得: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上来考察,这些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优化。所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1.2传统课程设计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施展。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传统课程设计的固化又进一步限制了上述实践的开展。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本的版本在较长期不会发生变更。这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当然,语文教学艺术也就无从展开。
2.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不可能跳离现有的制约因素而展开。由此,只有在承认目前现状的前提下,去寻找最易实现该培养体系的切入口。如,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建立,使学生主动的去说、读和写,在双向反馈下逐渐使小学生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
2.1学生主动性的引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当然,该信息应与教学有关。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2.2教师讲授模式的改进。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小学语文过于突出知识点的传授。不可否认,这些知识是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多的去强调这些知识的传授,将使语文教学程式化缺少吸引力。本着快乐学习的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与情操的培养。
2.3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具体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就体现为,在有限的课时内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充分引致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与求知欲。
3.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途径
诚然,在目前制约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优化的途径还有许多种。并且,针对语文教学艺术系统性而言,还需要诸如历史、政治等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
3.1学生主动性的实施途径。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由教师在导课过程中提炼出来几个小问题,如: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吗?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呢?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圆明园的情况。知道圆明园占地月347公顷,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可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就作者当时的心境、文章的内涵,以及文章的风格等方面来对该问题进行诠释。这样:(1)通过预设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的精力集中;(2)利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来体会该文章的内涵意境;(3)通过查阅、收集、交流,学生切实了解圆明园的价值,再从朗读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真正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环节。同时,也引致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素质。
优化,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还为推动其它人文学科的课改提供示范。目前在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时,需要明确优化的路径,仍需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进行;遵循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须在师生互动关系的平台上,完成课堂教学。下面,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1.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需要明确一点,现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艺术优化时,不能脱离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环境。只有在认识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之后,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应语文教学艺术的塑造。
1.1 升学压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
小学仍面临着局部区域内的升学压力,这种压力就使得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上来考察,这些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优化。所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1.2 传统课程设计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施展。
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传统课程设计的固化又进一步限制了上述实践的开展。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本的版本在较长期不会发生变更。这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当然,语文教学艺术也就无从展开。
2.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不可能跳离现有的制约因素而展开。由此,只有在承认目前现状的前提下,去寻找最易实现该培养体系的切入口。如,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建立,使学生主动的去说、读和写,在双向反馈下逐渐使小学生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
2.1 学生主动性的引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当然,该信息应与教学有关。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2.2 教师讲授模式的改善。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小学语文过于突出知识点的传授。不可否认,这些知识是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多的去强调这些知识的传授,将使语文教学程式化缺少吸引力。本着快乐学习的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与情操的培养。
2.3 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具体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就体现为,在有限的课时内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充分引致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与求知欲。
3.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具体途径
诚然,在目前制约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优化的途径还有许多种。并且,针对语文教学艺术系统性而言,还需要诸如历史、政治等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
3.1 学生主动性引致的实施途径。
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由教师在导课过程中提炼出来几个小问题,如: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吗?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呢?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圆明园的情况。知道圆明园占地月347公顷,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 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可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就作者当时的心境、文章的内涵,以及文章的风格等方面来对该问题进行诠释。这样:一是通过预设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的精力集中;二是利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来体会该文章的内涵意境;三是通过查阅、收集、交流,学生切实了解圆明园的价值,再从朗读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真正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环节。同时,也引致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234-02
目前在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时,需要明确几点:(1)优化的路径,仍需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进行;(2)遵循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3)须在师生互动关系的平台上,完成课堂教学。
由此,本文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路径探讨”为主题,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3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1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需要明确一点,现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艺术优化时,不能脱离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环境。只有在认识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之后,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应语文教学艺术的塑造。
1.1升学压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
小学仍面临着局部区域内的升学压力,这种压力就使得: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上来考察,这些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优化。所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1.2传统课程设计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施展
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传统课程设计的固化又进一步限制了上述实践的开展。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本的版本在较长期不会发生变更。这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当然,语文教学艺术也就无从展开。
2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不可能跳离现有的制约因素而展开。由此,只有在承认目前现状的前提下,去寻找最易实现该培养体系的切入口。如,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建立,使学生主动的去说、读和写,在双向反馈下逐渐使小学生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
2.1学生主动性的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当然,该信息应与教学有关。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2.2教师讲授模式的改善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小学语文过于突出知识点的传授。不可否认,这些知识是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多的去强调这些知识的传授,将使语文教学程式化缺少吸引力。本着快乐学习的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与情操的培养。
2.3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具体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就体现为,在有限的课时内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充分引致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与求知欲。
3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具体途径
诚然,在目前制约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优化的途径还有许多种。并且,针对语文教学艺术系统性而言,还需要诸如历史、政治等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
3.1学生主动性引致的实施途径
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由教师在导课过程中提炼出来几个小问题,如: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吗?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呢?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圆明园的情况。知道圆明园占地月347公顷,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 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可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就作者当时的心境、文章的内涵,以及文章的风格等方面来对该问题进行诠释。这样:(1)通过预设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的精力集中;(2)利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来体会该文章的内涵意境;(3)通过查阅、收集、交流,学生切实了解圆明园的价值,再从朗读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真正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环节。同时,也引致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素质。
3.2教师讲授模式改善的实施途径
对话的另一方,是70岁的历史学家、台湾“中央大学”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追寻失落的圆明园》的作者汪荣祖。该书曾被美国研究图书馆的权威期刊《选择》(Choice)评为2001年度“各学科最佳学术著作”。
对话在圆明园西洋楼“谐奇趣”遗址冒雨进行。这是圆明园所剩的为数不多的遗迹之一。旁边,大火没有烧掉的石头散落着,两个头发花白的脑袋凑在雨伞底下,不时将话题扯回1860年那段岁月。倾听者有记者、学者,以及其他身份的普通人,他们多半被雨淋湿。距离那个充满仇恨的年份已经很久了,布立赛试图反思自己的同胞在这个东方园林所犯下的罪恶,而主持人和听众则用握手和掌声对他表示感谢。
曾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任教的汪荣祖在对话结束后表示,自己在国外时接触的西方学者,往往只把圆明园作为1860年战争的一个小插曲。但作为中国人,他深知这个被烧毁的园林在中国的象征意义。今天,他来到这里,看着具体的遗址,心里颇多感慨。他赞同这样的说法:除了作为一个爱国的教育基地,圆明园和它背后的历史,应该给我们更多反思。
“希望这次对话只是个开始,”布立赛说,“关于圆明园的记忆应该永远保存下去。”
这场对话由外研社、中西书局、圆明园管理处邀请两位历史学家在圆明园西洋楼“谐奇趣”遗址进行。以下是对话节录:
主持人:两位首次来到圆明园时,内心充满了愁绪,进而感受到了记忆的责任。请问两位如何想到写作关于圆明园的历史?
汪荣祖:我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对英法联军这件事是了解的,但仅依赖书本上的知识,很抽象。后来,我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书的时候,他们要求我开一个特殊的课程,专门给优秀的学生开。我就跟建筑系的一个教授合开了关于圆明园的课,备课时知道了很多材料。之后,我有机会到北京来,看到档案馆的材料,一步一步有了对圆明园研究的兴趣。
布立赛:今天我们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共同纪念一个很悲惨的日子,很悲惨的事件。今天的天气和这个事件十分吻合,天空完全是灰暗的。我第一次听说圆明园这个名词,是在2000年。那天是10月15日,一个相当好的天气。我们在颐和园结束游览的时间很早,就来圆明园看一看。离开圆明园的时候,我心情很不好,很难形容当时的想法。我当然知道不是自己家族的祖先烧了圆明园,但毕竟是西方人,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烧了圆明园――如此漂亮的一个园林,被雨果称为“中国的凡尔赛”的园林。
回到法国以后,我做了一些研究,发现不论是法文还是英文,都没有关于圆明园劫难的专著,我觉得这也很好理解,因为不管对英国人来讲,还是对法国人来讲,这都是一个他们希望尽快忘掉的事情。正因为我看到了这一困难,所以我才开始用心地搜集材料,决定写这样一本书。
主持人:布立赛先生的书中提到,导致圆明园被毁悲剧的是“两种傲慢的冲突,两种优越感的冲突。双重蔑视源自相互误解。一方是厚颜的殖民帝国主义,一方是极端透顶的民族中心主义”。二位认为造成圆明园悲剧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汪荣祖:我觉得两种傲慢是表象,深层原因是两种体制的冲突。中国到了19世纪还是一个旧的帝国,从秦汉一直到清朝,都是同样性质的帝国。可是西方在罗马帝国崩溃之后,经过1000年的时间,已经变成列国,就是所谓的民族国家。这是两种不同的体制,西方要把中国一下子变成西方的体制,当然不太可能的,这是最基本的冲突。其次,就是中国的国力不如人,中国被打败之后,被迫放弃原有的体制,而加入所谓现代国家的行列。所以我觉得在中国方面,傲慢是没有太多的,更多的是被迫、无可奈何与委曲求全。
主持人:圆明园罹难对150年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之间有怎样的影响?
汪荣祖:影响是很大的。1860年,圆明园被毁,第二年就是中国自强运动的开始。自强运动是恭亲王首先提出的,恭亲王就是当时和英法和谈并签署《》的人,所以他感同身受,觉得中国一定要变。在这之后,就有了同文馆、总理衙门、等一系列变化,从整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来看,这个事件是很重要的。但另一方面,我觉得给中国人的影响,就是让他们看到西方野蛮的一面,所以长期以来,中国人对西方的价值观一直抱着一种保留、存疑的态度,甚至有一点害怕,不像日本要全心全意地西化。中国对西方在很多方面是没办法接受的,由于没有全心全意地现代化,所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遭遇到很多挫折,这些挫折使得中国的进程越来越激烈,就好像病人吃药,药的劲道不足,要更猛的药。所以我们从改革到革命,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道路。这个挫折我想多少跟圆明园的劫难有关系。
布立赛:我很高兴大水法遗址被保留下来,没有重建。其实大水法是西洋风格的建筑,当年是由传教士按照当时的西洋风格介绍到中国的。但是,最后却是西洋人自己毁掉了自己的作品。这就是战争的愚蠢之处。引用两句英国的谚语:“我们可以宽恕,但是不能遗忘。”绝不能再这样下去。
主持人:在圆明园罹难150周年这样一个日子,两位觉得最应该告诉大家的、我们最应该铭记的是什么?
汪荣祖:就像布立赛先生刚才讲的,我们可以宽恕,但是不能遗忘,不能忘记历史的记忆。我觉得圆明园本身就是一个文明,可是这个这么辉煌的文明一下子就失落了。我觉得这个历史记忆是非常感人的,值得一直保存、持续下去。同时,这种记忆不仅是中国人的,西方也有。美国有一本小说叫《飘》,就是感叹美国内战之后南方文明的消逝,这种感受是深入人心的。我们现在说到圆明园的意义,就是这种历史记忆方面的意义。
布立赛:圆明园罹难150年后的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来纪念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说明了我们不能忘记。我尤其想指出,这个活动是非常有勇气的。因为在法国,我们更希望纪念非常光荣的事件,那些对我们来讲完全是正面的事件,我们很少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一页沉痛的历史。
主持人:请二位就圆明园文物的回归谈谈看法,对中国追回非法出境的文物、特别是别国通过战争抢劫的文物有何建言?
布立赛:我几年前给希拉克总统写了一封信,希望希拉克总统能出面做点事情,让法国国家图书馆把1860年法国一个叫杜潘上校的军官从圆明园弄出来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归还给中国。这本画册确实是被偷出来的,当时杜潘上校把它卖给了法国的杜鲁欧拍卖行,杜鲁欧拍卖行又转卖给了法国国家图书馆。但是总统先生没有回答我这封信。
汪荣祖:我觉得追回这些东西不太容易,要有耐心。我想,圆明园可以弄一个博物馆,圆明园流失海外的东西凡是回到中国,就要回到这个博物馆。这样大家就有个具体的概念,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属于圆明园的,所以现在回归到圆明园,这也会更有说服力。
布立赛:我同意汪先生的观点,要追回这些文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想说一点,现在这些文物都流散在各个博物馆,在伦敦的,在巴黎的,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这些地方。10年前,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曾经召集国外同行开了一个会,说如果我们将文物归还,那么卢浮宫里的那些埃及文物、意大利的绘画,全都要归还掉,我们的博物馆将空空荡荡。
我要强调一下,普通的法国人,或者说大部分法国人都希望中国的文物还留在他们那,否则的话,他们要想了解中国文化还得跑到北京来,他们把这些东西看做中国文化的一个大使。
还有一个事情我想提一下,去年2月份,在法国有圆明园两个兽首的拍卖会,收藏者是贝尔热先生,我本身也不是很喜欢他,这不是一位让人尊敬的人物,我是觉得这两个兽首应该归还中国,因为它们从价值来讲就是铜雕,并不是有多高的商业价值,但是它们对中国人民却有着象征意义,所以我认为应该将其送还给中国。
《》涉及到中国近代屈辱史,《不能忘却的记忆》介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这些内容,五、六年级的学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够深入。品德与社会课非常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切入点。但是,如何把久远的历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呢?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遗存成为对接历史与现实生活的重要教学资源。例如,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刘公岛、南湖上的游船、卢沟桥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体验到的历史遗迹。
在教学《》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有关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短片,让学生“游览”一下这个景点,再谈一谈感受。看到圆明园的现状,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圆明园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是谁烧掉了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透过圆明园遗址公园,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历史内容的学习与探究了。
这种呈现方式,以学生生活中可见的历史遗存为切入口,它为历史找到载体,缩短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它以事件或人物引出一连串的史实,让历史更加生动、具体、真实,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以“点”带“面”的研究方式,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探究的开始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即一个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随着探究的展开,学生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历史信息,逐步把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越来越远的地方,了解整个“面”上的历史知识,形成初步的历史脉络。
二、影视播放:再现“真实”的历史
一些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如《甲午风云》《》《》等,艺术性地再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优质教学资源。
在准备《》一课时,教师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名电影。要了解事件的整个历史过程,学生最好能完整地看一遍这部电影。但是,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让一部电影代替。最后,大家决定:选择最关键的“火烧”部分,通过剪辑,保留5-6分钟的内容,在教师与学生交流有关文字资料的过程中,播放这段视频资料。观看电影时,生动的画面再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感受十分深刻。有的同学脸上现出愤怒的表情,有的无比焦急和无奈……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代历史上曾遗留下一些记录真实历史的影像资料,这些也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在备课《不能忘却的记忆》中,一些教师在选择二次世界大战的录像、照片时产生了分歧,有的教师认为选择的原则是能够表现战争的残酷,越能让学生感到震惊越好;有的则主张要选择不那么血腥的资料,以免给和平中的学生留下心理阴影。几经讨论,教师们达成共识:选用视频、图片的目的是让学生看到战争的实况,感受战争的残酷。但是,要避免选用那些身首异处的、血淋淋的、让人不忍卒睹的视频或图片。
三、借助故事:感受历史的意义
历史写在教科书中往往成为一串枯燥的符号,如何让这些符号对学生产生意义呢?在备课过程中,一个小故事对我们启发很大。2003年,德国历史学家格茨·阿里因在纳粹历史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了“玛里昂·萨穆埃尔奖”。但是,阿里却吃惊地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玛里昂·萨穆埃尔是谁。经打听,阿里才知道玛里昂·萨穆埃尔是从一份记录被杀害的犹太人名单中随机选择出来的。阿里经过艰难的调查,成功完成了《在隧道中:玛里昂·萨穆埃尔(1931~1943)的短暂一生》。在这部传记作品中,玛里昂·萨穆埃尔被还原成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而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历史都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创造出来的,只有让学生通过事件看到“人”,借“人”的眼睛看时代背景,借“人”的立场思考当时的社会,跟随“人”的变化感受历史的发展,才能把枯燥的历史知识变成具体可感的生活存在。
在准备《不能忘却的记忆》一课时,某教师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重点内容,详细介绍了主要信息。结果,学生反应很平淡,没有心灵的触动。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死亡人数是900万还是9000万,区别不大,都是“很多很多”。几经商讨,该教师重新调整了教学活动,增加了具体可感的内容。课前,请学生访问身边的老人,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课上,师生共同阅读描述的资料,如日军“百人斩”比赛、东史郎日记节选、幸存者回忆等;课后,请同学们阅读《安妮日记》等。学生从真实的资料中看到了历史中的“人”,站在亲历者的角度去回顾那段历史,感受着当时的气氛,体验着当时的存在状态,想象着当时人们的痛苦和绝望。把历史和学生的真切感受结合起来,历史就不再只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段鲜活的生活。
四、借力想象:构建立体的历史
语言是枯燥的,图片是静止的,要丰富学生对历史的形象认识,增加情感体验,需要借助学生的想象。因此,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构建”立体的历史。
这节课我将其作为一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课,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制作了多幅内容各异的多媒体画面。首先用动画闪现出“圆”、“明”、“园”三个字,让学生解释这三个字的字意,然后老师引出课文导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它的名字就叫圆明园。接着配合优美舒缓的轻音乐,用不同画面方向飞出的字体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上课之初,用这种方式引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在讲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的布局结构,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空中俯瞰图和平面展示图,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它圆明园规模宏大的布局景观。讲授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时,让学生熟读课文后概括出圆明园的中式建筑和西洋景观各具风采大而美的特点,然后我就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它的建筑美景: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风景名胜“平湖秋月”、“武陵春色”、诗人笔下的“蓬莱瑶台”以及异域风情的西洋建筑的画图,使学生在视觉上真切地感受到了圆明园被称之为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真是名不虚传。接着画面设置问题:“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后继续播放配乐课文关于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段落,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圆明园历代珍藏的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等代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我在圆明园教学设计的构想中,运用这些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相信每个孩子通过这些形象直观的图片,在心里都要再一次赞叹圆明园的雄伟。在观看过程里,好多的孩子神情激动。我很巧妙地把新授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在同一个环节里,把学生从感悟带到理解,从课内带到课外。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理解,在拓展中提高,在交流中升华。
最后,在理解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我没有过多的进行讲解课文有关内容,而是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断,再让学生谈感受,然后把感受带到课文里读第五自然段,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和仇恨的情感,然后用《》电影解说词里的一段话结束本课教学,更好的渗透了“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教育。
实践证明,做这堂多媒体语文课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自然大于普通备课,但是教学效果也明显好于其他讲授方法。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来讲是业务的提高也是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来说更是享受一种高层次的教学,学生在听教师讲解的同时,也看得清楚明白。这样一堂语文课,最直接地体现了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总之,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势在必行,它直接的优点表现在:
1 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所表现的人和物,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凭课文介绍和教师的分析往往给学生是抽象的印象,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象、生动的参照物,诱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激发学生兴趣,给予体验之乐,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培养,课虽尽而意无穷。
2 创设情境,拓宽见闻
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小语教材中课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
3 引导想象,发展思维
多媒体技术引进小语课堂教学,对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至关重要。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如何把握住他们的好奇心,让其成为学习的动力,成为学习的兴趣,我觉得一段好的课前导语,就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
如在教学《玩出了名堂》一课时,笔者引入谈话:爱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同学们平常都爱玩什么?学生一听玩,这可是他们比较拿手的事,因此畅所欲言。接着笔者又问:对于你们的玩,你的父母、家人是如何看待的?孩子们大都说父母认为玩是不求上进、不好好学习、不努力的表现,是不赞成玩的。笔者的话锋一转:是啊,玩耍常被家长看做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中发现的。如爱迪生在玩中产生了许多疑问,激发了他许多科学研究的热情,有一千多项发明……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经过老师的谈话导入,学生早已对学习此文有了很大的兴趣,激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强烈愿望。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了极强的学习动机。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课前让学生认真预习,要求熟读课文并对文中的生字进行分析记忆,对于新学的词语可利用工具书了解它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查找有关资料的习惯,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养成一边读、一边勾画、一边思考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收获。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并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由于圆明园的毁灭这一历史事件离现在的孩子已是很遥远了,面对这一事件的发生背景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如果只是单一地讲解课文,将很难调动学生对失去圆明园的痛惜以及对侵略者的仇恨之情。所以,课前除了预习字词的要求外,我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了解有关中华民族所受到的百年屈辱,查阅圆明园的有关资料,并把圆明园昔日与今日的图片做成课件,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引导学生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毁灭进行对比,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对圆明园被毁灭的惋惜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憎恨,懂得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不会受外国侵略者的欺压。学生有了这种预习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三 精讲多读,读中感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照本宣科,对于这种课堂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激不起学习的欲望,教学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笔者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笔者只传授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学生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只引导学生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学生们在读中感悟、想象中感悟、说中感悟。阅读课文笔者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笔者再做适当点拨。
如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这篇独立阅读课文时,首先出示自学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1)能正确认读以下词语。(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因学生学习有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此很轻松就完成了。其次,再读课文,要求:(1)说说课文的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香港?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学生汇报自学情况。然后引入课文:通过读课文,同学们对香港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假如有一次让你观光香港的机会,你最迫不及待地想去干什么呢?疯狂购物?尽享美食?享受美景?还是尽情娱乐?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细细品读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好吗?出示自学提纲步骤三:细细品读2~5自然段中你最感兴趣的内容,要求:结合课文介绍以及课前查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说说:读完以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笔者在教学中始终以自学提纲贯穿本课,要求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教学任务完成得也轻松愉快。
四 培养学生质疑解惑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这样老师就可清楚地知道学生哪些地方不明白,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但要注意不能直接进行解惑,首先,要肯定学生质疑的这种精神是可嘉的,鼓励他的做法。其次,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再进一步思考,或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解决。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养成主动探究的能力,同时能促进同学间的互帮互助合作学习。
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首先创设情境,发现和确立问题,启发谈话:(课件展示圆明园残垣断壁一片狼藉的荒芜景象)图片上是昔日闻名于世的,修建150年之久,花费6亿两黄金的“万园之园”,今日却变成了残垣断壁。同学们看了图片有什么质疑的地方吗?学生把预习中的疑惑和现在心中的疑问提出来,通过汇报,师生共同归纳。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仔细思考,看哪些问题通过阅读就可以解决。在学生反馈能解决的问题后,紧扣题目,启发学生自由发言,最后确立以下几个问题:(1)昔日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2)今日的圆明园又如何呢?(3)是什么原因发生了变化?(4)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其次合作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对于合作探究后仍不能解决的,笔者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经过质疑、朗读、合作、探究,学生不仅对圆明园的毁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我的一位朋友前几天下狠心买到一件“中和堂”款识黄釉葫芦瓶,回来也是犯了疑心,连忙叫了几位要好的朋友,“奇物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朋友说这件黄釉葫芦瓶卖家介绍是康熙中晚期的官窑产品,下有“中和堂”款识。我拿到手以后,仔细审视之:瓶体呈葫芦形,上小下大,束腰圈足,器身施黄褐釉,宝光内敛,款识规整,底有双圈,粗看确实有一眼。葫芦瓶这种器型在清代颇为多见,其“累然而生,食之无穷,多子多福,绵延万代”的美好寓意一直深受皇室青睐。又因葫芦瓶谐音“福禄”,分别指福财与禄位,所以也深受百官百姓的厚爱,所以葫芦瓶远在唐代就已出现。不过既然有疑议,肯定是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于是,几位朋友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中和堂”款识的疑问
该葫芦瓶器物之上最明显的特征便是“中和堂”的款识,看其形制是双圈两行,笔画明了,圈足规整,并未发现异常。问题就在“中和堂”的款识之上,清代瓷器中不乏有堂名款识,如乾隆即有“敬慎堂”、“养和堂”款识,但博物馆中的精品一般都是“年号”加“干支”再加“堂名”三者合一而为其款识,所以康熙中和堂款识一般为“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壬子中和堂制”、“康熙癸丑中和堂制”三种款识。从干支推算其分别为康熙十年、康熙十一年、康熙十二年,确实为康熙早期款识。那么是否就此可以断定此葫芦瓶即为伪作呢?查阅资料才发现,原来“中和堂”款识确实有不少标本出现,不过众人争论的是“中和堂”是否为康熙赐给雍正的圆明园一堂,对“中和堂”款识的瓷器倒无异议。结合康熙早年“不尚尊号”的时代背景,确实可以断定“中和堂”款识瓷器应该是至少不晚于康熙十二年之前的瓷器。
如此说来,此黄釉葫芦瓶为康熙早期瓷器无疑,那么,因为翻查了诸多资料,一个新的问题开始出现,那就是有关“中和堂”款识瓷器是官窑还是民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