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案范文

时间:2022-10-30 15:48: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师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师教案

篇1

1.通过教案改革,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备课效率。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学习提高、辅导学生。

2.通过教案改革,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的合作意识。

3.通过教案改革摆脱形式主义,摒弃机械重复的抄袭教案现状,从而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4.通过教案改革,积极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对教材的把握,学情的调研,教法的改进,教学的反思上来。

5.通过教案改革,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和课堂教学实效,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教案改革的形式

教案改革要摆脱统一模式的束缚,根据学科特点,学年特点,灵活进行。其核心宗旨就是提高教案的实效性,切实减轻教师的负担。

1.集体教案与个案相结合

切实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备课组提前做好分工,每人负责一部分,利用假期把分工内容整理打印出来,集体备课时发给每个人,并作为中心发言人,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教材分析,教学思路。然后集体讨论,进一步完善。每个教师在根据学情分析,自己的教学特点,补充完善,形成个案。

2.优秀教案与个案相结合

充分利用公开发行的优秀教案,以优秀教案为载体,选择优秀教案中部分内容加以利用,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把习题配备和教学反思等内容写在优秀教案上。

3.电子教案与纸质教案相结合

充分发挥班班通和视频展台的作用,鼓励青年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发挥“东北师大理想信息平台”的作用,在下载课件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形成电子教案,其余部分用纸质教案加以补充。

4.书案与加页相结合

教师可将对教材的理解,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直接备在书上,而在书中体现教学环节,教法与学法的运用。部分补充内容以加页的形式补充完善。

5.详案与略案、新案与旧案结合

初为人师的新手,第一轮使用新教材的教师,以及对教材不能“烂熟于心”的教师,应该写详案、新案。这既是在备课,也是在上课之前“试讲”,是进一步熟悉教材,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经验丰富,形成了一定教学体系,有一定特色风格,对教材“烂熟于心”的教师,可以写简案、略案,充分利用旧案,增删修改,不断完善改进。

6.教案与学案相结合

在实施有效教学改革的同时,注重学案的编写,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教案与教学反思相结合

篇2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

3、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

4、初步掌握读诗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的指导方针是“以读代讲”,即通过诵读体会诗意。共分为四个步骤:

1、深情地诵读;

2、细腻地品读;

3、优美地解读;

4、丰富的联读。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探究】

布置预习,请同学们深入探究,自主完成。

(一)大声地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时的节奏、重音和感情,并试着做标记。

(二)这首《乡愁》诗,“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结合诗的内容,写出“时”、“空”在文中的体现。

(三)这首诗中,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在笔记本中抄下这些比喻句。

(四)这首诗除了在整体上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在细节上也有许多细致精妙的地方。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用这样的句式写话:“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能写几句写几句。

[示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五)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炼,但却能传达出丰富动人的意境。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下面是老师对第一节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解读。读一读,然后模仿着写写看(一组的同学写第二节,二组的同学写第三节,三组的同学写第四节;写有余力的同学可全写)。

[示例]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解读]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六)请你从古诗词中查找几句抒写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及题目。读一读,背下来。

【作家作品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早期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

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土。”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用“四读法”来学习一首诗——余光中的《乡愁》(板书)。所谓“四读法”,是阅读诗歌的一种方法。我把它写出来,也请同学们记下:

“一诗四读:1、深情地诵读;2、细腻地品读;3、优美地解读;4、丰富地联读。”(板书)

下面,请同学们将课前预习拿出来,我们一起来交流,探究。

(二)诵读:

1、试读、范读。先点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评价,顺势指出诵读这首诗的三点要求(嘱学生笔记):①要读出节奏;②要读出重音;③要读出感情。然后教师示范朗读。

2、教读、学读。教师从以上三个方面教读第一节,指导学生在诗中标记节奏、重音。然后学生学读。

3、练读、点读。学生自行练读,然后点学生读。

4、赏读。欣赏著名主持人陈铎的配乐朗诵:余光中的《乡愁》。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三)品读。

1、简析课文,教师示例。

课前提示说,“余光中的《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又问“作者用了哪此形象来比喻乡愁”,还问其“结构美”和“音乐美”表现在哪里……等等这些都点示出这首诗具有多方面的“美”。(提示:可从整体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例如。”

教师先示范一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2、学生发言,教师评点。(从赏析的角度,语言的表达等方面)

3、教师小结,归纳整理。(学生听记,形成一个“板块式积累”)

(1)从整体结构上,A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

B美在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上。

(2)从构思立意上,C美在从小到老的时间顺序上。

D美在身处各地的空间变化上。

E美在托物寄情的比喻形象上。

(3)从词句运用上,F美在数量词的运用上。

G美在叠词的运用上。

H美在每节诗中长句和短句的运用上。

(4)从思想感情上,I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

J美在每一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

K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

(四)解读。

诗歌的语言言简而意丰,这首《乡愁》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面描摹出来。

1、分组交流,互评互荐。

2、各组诵读,教师评价。

3、师生合作,诗文共赏。

(集体读一节诗,教师读第一节诗的解读文字,其余三节解读文字由学生朗读。配乐:二胡演奏曲《江河水》)

生(读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师(读文):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集体(读诗):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生(读文):少年的嘴角长出了短黑的胡须。此时,他正背手伫立在船舷边,遥看着远方。手心里,握着那张窄小的船票。

他在遥望着什么呢?是回忆起大红灯笼中迎娶新娘的喜庆,还是想起离家奔波外出谋生的辛酸?是回忆起夫妻聚首恩爱团圆的甜蜜,还是想到一次次独自登船时,妻子朝雾中的挥手别离?……

故乡渐渐地近了,近了。可,一想到短暂的聚首后,仍是长久的分离……他不由得又握紧了手心中那张窄窄的船票。

集体(读诗):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生(读文):他,又一次地回到了故乡。他在一座新坟前跪伏着,哭拜着——这次,他面对的是和亲生母亲的生死别离!

忘不了啊,幼儿时靠在母亲温暖的怀里贪婪地吮吸她的乳汁;忘不了啊,孩童时玩乐得忘了回家,母亲在村头暮色中声声焦急的呼唤;也忘不了,成人后离家闯荡时,母亲那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咛和慰藉……

可,母亲!您怎么就走了呢?这仁爱厚慈的土层,竟活生生地将我们母子分隔开来——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集体(读诗):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生(读文):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

那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兄弟仇怨已成过往,而由此带来的五十多年的骨肉分离理应结束。

到那时啊,我的大陆!我愿手挽起裤腿,在您的牵引下,赤着脚,淌过这一湾浅浅的海峡;

到那时啊,我的大陆!我愿匍匐在你宽厚博大的胸脯上,脸贴着你,对你大喊一声:“母——亲!”

总结:《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让我们再次背诵这一首诗,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我们的感悟,读出我们的爱国心声!

(五)联读。(可以放在第二课时)

1、《乡愁》在体裁风格上的“模仿”(承继和借鉴)。

虞美人[南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讨论:《乡愁》相对这首古词,有哪样一些“模仿点”?

2、请你背出几句古诗词中写“乡愁”的诗句。

篇3

中班音乐教师教案借鉴一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三拍子节奏,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拍。

2、能随乐曲节奏表现蝴蝶飞舞的优美动作。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重难点:

初步感知三拍子节奏,能在乐曲伴奏下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蝴蝶、花的胸饰。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带领幼儿在《春天》的乐曲伴奏下律动入场。

师:美丽的春天到了,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好吗?

二、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性质和节拍:

1、播放乐曲请幼儿欣赏。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乐曲吧。

2、提问:这首乐曲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3、小结:小朋友都觉得这首乐曲听上去很优美,那么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呢?再次欣赏乐曲。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所听出来的拍子。

4、尝试用2、3拍子为乐曲打拍子。

师:有的小朋友说是2拍子的,有的小朋友说是三拍子的,那二拍子怎么打?三拍子怎么打?我们听着乐曲来打打,看看哪个更合适?

5、小结:大部分小朋友都听出来是三拍子的,那我们一起来为乐曲打拍子吧。师带领幼儿为乐曲打拍子。

6、师:除了拍腿还可以拍哪里?师带领幼儿用另一种方法为乐曲打拍子。

三、跟随乐曲节奏学蝴蝶飞舞

1、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飞舞。

师:这首乐曲真优美,把小蝴蝶都引来了,我们一起学学小蝴蝶飞。

2、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师:刚才老师看见某某小朋友能跟着音乐的节奏飞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师带领幼儿跟着节奏飞舞。音乐结束前教师引导幼儿停下摆一个姿势。

师:你会跟着节奏飞吗?

师:飞累了,停一停。老师来拍照了啊,哪只蝴蝶停得最漂亮?

4、幼儿再次听乐曲飞舞,音乐结束时摆一个造型。

师:我们再去找一朵美丽的花,这次看看谁停得最漂亮。

中班音乐教师教案借鉴二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眼睛的构造和卫生方面的知识,防止眼疾。

2、懂得爱护自己眼睛的重要性。

3、萌发从小珍爱生命的意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眼睛方面的资料。

2、对班级幼儿视力进行事先了解。

3、在一副幼儿太阳镜上涂上油脂,使眼睛看东西模糊。

4、挂图《眼睛生病了》。

活动过程:

1、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眼睛的资料。

2、出示挂图《眼睛生病了》,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么了?眼睛会生什么病呢?(近视眼、红眼病、沙眼、结膜炎、麦粒肿等。)

3、讨论:眼睛为什么会生病?(如:脏手帕擦眼睛、脏手揉眼睛、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太疲劳、坐姿不端正等。)

4、请幼儿带上涂有油脂的太阳镜,体验视力不好的痛苦。

5、讨论:怎样保护视力?

(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保持一拳、一池、一寸的距离;多吃胡萝卜对保护视力有很大好处;平时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或清洗,防止相互传染;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自己的视力。

2、进一步开展有关眼睛的讨论。

中班音乐教师教案借鉴三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灵活地撕开并钻出报纸,做小鸡出壳的动作,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体验在集体讨论中互相学习、创作、创编的快乐。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让幼儿了解小鸡出壳的过程。

2、物质准备:音乐《小蛋壳》,播放器,大张废旧报纸若干(每张报纸中心画一个大鸡蛋,分散放在地上)。

活动过程:

1、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小鸡出壳的过程。

2、创设小鸡出壳的情境,引导幼儿探索三人一组钻出报纸的方法。

引导语:地上有许多"鸡蛋","小鸡"就要从"鸡蛋"里钻出来了。

与幼儿共同讨论"小鸡"钻出报纸的方法。教师与两名幼儿示范"小鸡出壳"。

示范:两名幼儿拿报纸,教师小心地从"蛋"中撕开一个洞,然后将头、手、躯干和脚从报纸中钻过,最后跨出报纸。注意保持报纸的完整性,报纸不能破成两半。

组织幼儿三人一组,练习报纸的方法。

3、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创编与乐曲内容的相关动作。

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小鸡出壳以及出壳后快乐地唱歌?

4、与幼儿讨论游戏规则。

①明确角色分配:三人一组,两个人拿报纸,一个人当小鸡。

②小鸡"出壳"的时候要和同伴一起合作,要耐心、细心,尽量保持报纸的完整性。

③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小鸡出壳。

④在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做动作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篇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得到了广大初中物理教师的认可,并加以运用。“学案导学”是指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并编写学案,引导学生依据“学案”自学,主动探究物理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生本主义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初中物理教学如何运用“学案导学”进行了探讨。

一、精心设计“学案”,提高“导学”质量

“导学”的前提是“学案”,因而“学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导学”的实际效果。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优化“学案导学”的效果,必须结合物理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编写具有实用价值的“学案”。“学案”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要体现物理学科的科学性,更要体现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案”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并进行质疑,要重视物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要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物理现象、自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以便让“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载体。

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精心设计“学案”,并在“学案”中编写了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发展历程的知识,包括牛顿生平的介绍、牛顿对物理学科的巨大贡献等。又如,我在教学“法拉第的电磁感应”时,在“学案”中编写了关于法拉第生平事迹介绍及对科学的巨大贡献等内容。同时,我在学案中编写了关于法拉第发明电的历史知识,介绍法拉第通过千辛万苦的漫长实验最终发明电的过程。通过精心设计和编写“学案”,提高了“导学”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因而,问题是学生物理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带着疑问自学时,思维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启动。有了活跃的学习思维,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利用学案导学时,要精心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电功率”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作什么?与功率相比,电功率有哪些不同?在教学“摩擦力”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小有害摩擦力和增大有益摩擦力?在教学“滑轮”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定滑轮的实例吗?动滑轮有什么特点?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动滑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更能强化“学案导学”实际效果。

三、开展合作探究,让各层次学生参与“学案导学”活动

“学案导学”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讨论问题的答案。但是,在初中物理“学案导学”过程中,通常只有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很少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前后两排的4名学生分成1个学习小组,让班级内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案”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和分组讨论,由各小组代表对本组讨论的结果进行陈述,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例如,在教学“滑轮”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定滑轮或动滑轮”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定滑轮或动滑轮的小模型,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展示。又如,在教学“力的概念”时,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力”。经过分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学生归纳出力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物理教学活动,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案”的指引下,自主动手开展物理实验,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中学习和获取物理知识,让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想实验方案,并自主验证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最后把结论应用到生活中,解决与物理有关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实验“电磁起重机的铁芯是软铁还是钢棒”时,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继电器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设计组装电路。又如,在教学“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时,让学生亲自试验太阳光穿过棱镜片后的七彩光带,观察太阳光变成眩目光带的现象。再如,在教学“浮力”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做实验验证猜想。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语

“学案导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提高素质,通过精心设计学案,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学习。

参考文献:

篇5

1.要着重体现科学性。为保证教案的科学性,教师对课本、课件和教学其他材料的钻研不能一蹴而就,不可浮于表面理解,应经历懂、深、融的过程。懂,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定义、概念等基础理论知识要弄清楚;深,就是要对教材深入了解,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理清其与相关学科的纵横联系;融,就是将教师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做到紧密融合在一起。在设计教案时应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对传授新知识的铺垫、引入、讲解、巩固练习及智力开发等环节,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力求符合学生知识形成的规律性和能力发展的渐进性。

2.要切实注重实用性。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实施计划,充分体现教案的个性特色。比如,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课堂上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教案应写得具体详细些,以避免或减少课堂教学上的失误。老教师经验丰富,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较新教师强,教案可简略些。不能为了上课才去敷衍了事地编写教案;也不能为了展现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味地往教案中添加一些不必要的活动,诸如游戏、讨论、视频演示等等。总之,编写教案应因人而异,繁简适当,以便利教学、运用自如为准则,要克服形式主义的做法,做到编写教案与实施教学相统一。

3.要力图突出针对性。编写教案应立足于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宗旨。教案不仅包括施教重点与教学方法等内容,而且应把着眼点放到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上,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4.要蕴含丰富创新性。编写教案应体现教学改革的精神,下列问题应在教案中得到反映: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强化课堂教学的思想性;如何科学地传授基础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课堂的利用率等等。

二、正确表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恰当提出教学目标,是编写教案的主要环节之一。对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全面、适度、明确、具体。

1.全面。就是既有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又有基本技能、思想教育、专题研究方向等方面的目标。

2.适度。就是目标的确定要从教材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目标既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达到的。

3.明确。就是对目标的表达要简明、确切,突出重点,指向鲜明,切忌模糊、笼统。

4.具体。主要是指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要能用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表述,以便于检验评价。

三、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内容有难易之分、轻重之别。备课时,应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到重其所重、主次分明、兼顾一般、没有遗漏。反映在教案上,则要详略得当、主次有别。凡教材上的重点、难点部分、教学方法创新部分或自己比较生疏的地方,要详备、详写;次要的内容、比较熟悉的教学方法,要略备、略写。但是,详写不能掩盖要点,略写不能缺少重要环节,不要一味追求教案的字数,而要做到思路清晰、逻辑缜密。

四、精巧设计教学过程

篇6

⑴ 猜谜语:“嗡嗡嗡,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蜜蜂)出示图片。

⑵ 蜜蜂“飞到西来飞到东”干什么?(采花粉酿蜜),蜜甜不甜?(做尝甜味的表情)

⑶ 蜜蜂采花粉酿的蜜很甜,我们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掌握一项新的本领,高兴不高兴?甜不甜?

⑷ 让我们就像小蜜蜂一样,来到盛开着知识鲜花的语文园地中,尽情地采集知识的花粉,酿出知识的甜蜜吧。

2、在黑板上出示课题:语文园地七及几丛绿草鲜花图片(绿草丛中暂隐藏“我的发现”等栏目标题),师生共诵自编儿歌:“来到语文园地,这里花香四溢,我们是快乐的小蜜蜂,知识的花粉酿甜蜜。”图片演示小蜜蜂采蜜动作。

(设计意图:由小蜜蜂采蜜类比语文园地学习,既充满儿童情趣,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我的发现”

1、演示小蜜蜂飞到第一个草丛,翻转绿草丛,呈现“我的发现”之花,口号:“我的发现,只要细心!”

(设计意图:情境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

2、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3、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4、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平等合作,学生更轻松主动,合作探究更积极。)

激励:奖“园地之花”。

5、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体验提供空间。)

6、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甜不甜?(生做甜的表情)我们已经把“我的发现”之花酿成甜蜜了!

(设计意图:“园地之花”的激励,甜的表情动作,符合“园地”中“小蜜蜂”角色的情感体验,也体现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日积月累”

小蜜蜂飞到第二个草丛,翻开绿草,呈现“日积月累”之花,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

1、“我会接”──词语接龙

⑴ 以书中词“父亲亲人……”为例,通过教师有节奏的示范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设计意图:师生共读,在和谐的氛围中,既培养了语感,又领悟了接龙的规则,提高了学习效率。〕

⑵ 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实践活动极大地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唤起学生已有的信息储备,利于知识积累。)

⑶ 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甜不甜?”

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⑴ 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分读、齐读。

(设计意图:读中悟、悟中读,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体会句子中两个事物的主动和被动关系。)

⑵ 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齐读、体会。

⑶ 拓展训练。

① 以课堂环境、实物等随机内容,结合教师表情、动作演示等,练习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头转换。

② 教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主说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设计意图:以身边的环境、实物为语言载体,给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师生平等对话,充满亲和力的互动,学生学习更轻松、更有趣、更主动。同时结合动作演示,由提供“把”字句训练转换为“被”字句到由只以动作演示,由学生自主说出“把”字句、“被”字句及二者的转换,注意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拓展了课本的知识容量,从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激励:“园地之花”。这朵园地之花又酿成甜蜜了,真甜!

(设计意图:不时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触激大脑皮层的兴奋点,符合儿童认知心理,保持学习主体良好的注意状态和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

3、“读读背背”──《小花鹿》:

⑴ 出示情境:神秘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面,带上小花鹿头饰,语言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慢慢露出庭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设计意图:由文中的图画转为头饰表演,由静态到动态,拉近了小鹿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更乐于与小花鹿亲近,表达情感。〕

⑵ 指名说出对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养情感。

⑶ 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

⑷ 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设计意图:朗诵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化表现,因此,朗读应该带有个性化色彩。自由读到指名读,只要表现出对小花鹿的喜爱,只要有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都予以肯定。)

⑸ 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小花鹿》(熟读成诵)。

⑹ 情感渗透:喜欢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我们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

(设计意图:由表演读到小动物来到学生中间,学生可以自由地表现与小动物们的情感交流,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篇7

1.“教学诊室”

“教学诊室”版块设立的目的是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提供及时的诊断;它就像一所为教学设置的保健医院,注重教师反思,对教师提交的教案、课件、案例等进行“问诊、治病、预防”,包括找出教学中突出的问题;对课堂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2.“教案诊断”的研修功能

2008年11月,全区教师使用“教案诊断”情况的调查问卷显示:全区90%以上的教师经常使用“教案诊断”,认为它是最有成效的研修交流平台。

在这一平台上,通过教研员引领教师分析上传的教师教案从而达到促使教师反思的目的,同时对研修网上的协作组内教师和远程学习的教师进行了持续的教研帮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教师原有的认知水平,还可以对教师的学习及情感进行指导与支持。良好的网络教研情境,使教师不断有新的行为经验、感受及研究成果生成,促进了教师研修的有效发展。

二、“教案诊断”存在的问题

在研修网“教学诊断”平台初步建成时,教师们重获取,轻参与。不少教师的意识停留在获取网络信息上,希望能够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资源(教学设计),参与网络教研的意识和习惯有待培养。同时,有些教师在利用网络教研过程中忽视自己的需要,而是过多地关注于吸收他人的成果。这种情况下,网络研修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随着研修网的普及和运用,我们感觉到,所谓管理者和引领者只是网络的管理者和区教研员,缺乏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参与,这对于促进教师有效的反思和更好的发展是不够的。网络教研只剩下形式,缺乏教研内容。

在教师和教研员提供的教学资源方面,教学设计过于形式化,教学过程松散,轻方法,表面化,不利于提高教学实效。

三、充分利用“教案诊断”平台,促进教师反思

1.依据课改理论,深入教学实践,利用“教案诊断”平台进行研究

西城区提出的课改宗旨是“在常态中求变革,在变革中求长效”。怎样才能实现常态与长效?教学中体现传承与创新成为我们研修的目标。

首先,区教研员加大了对常态课教学的重视,不仅下到各校对常态课进行指导,而且利用跨校组教研机会进行问题研究。然后,区教研员推荐出3~4节优秀课例在全区展示,同时发动全区教师将反思后的教案上传,继续利用研修网“教案诊断”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关注:同一课书,不同角度、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同一课书,不同课时的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的评点。

这样一种安排,所引导的方向是研究,不是拿来主义。教师看到不同的教学设计,也会产生一些思考,看到教研员或专家的点评,就会提高认识,继续积极利用“教案诊断”来发展自己。

2.掌握反思方法,促进教师反思

(1) 对比性反思法

下载研修网已经成型的教学资源,反思后,完成适合自己教学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教案,上传到“教案诊断”共享,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案。

(2) 多次研讨反思法

在网络研讨中,基本的讨论模式为:确定主题――理论学习――网络研讨。即,教研员与教师一起,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高频度现象提炼出问题,然后引导教师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研究。之后借助于网络交流,讨论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上传至“教学诊室”。反复几次,直到教师的教案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3)相互协作反思法

教师与教研员共同不断地上传教学反思资源,在讨论区互相答疑解惑,通过不断的沟通,使网络融入更多的情感关怀,建立起教师教研的良好互动。

建立教师之间虚拟研修共同体。教师们在研修网这一学习共同体中开展协作学习,培养和锻炼了教师协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养成参与网络教研、加强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从而起到提升教学实效的促进作用。

(4)延展性反思法

网络教研向常态教研延展。开展网络教研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提升教研的质量和效益。网络平台上的教研内容可以看做是常态教研实践内容的映射。网络教研和常态教研的目的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优势互补的。网络教研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放大”专家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在不相识的前提下,实现跨区域的同侪互助;网络研修相对于常态的教研来讲,其参与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更是全面的、及时的和更加深刻的。

篇8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肠道病毒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公众预防和疫情应急处置。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一) 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篇9

1.前言

教育实习是高校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阶段和基本形式。在体育实习中,教案是实习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课前编写教案是实习教师备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有了教案才能根据更好的开展课堂教育。实习教案对于实习教师的课堂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教案编写对实习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成长的作用

教案编写是实习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自身的经验和访谈调查的结果表明,教案编写对实习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成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能够提高实习体育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

在编写教案过程中,通过钻研教材把握住教材的技术结构、重点和难点;其次能够把握住教材与不同水平的衔接与联系;再次能够把握住教材在每次课的分配、与每次课前后的联系、每次课的重点与本教材重点的联系。

第二、能够提高实习体育教师正确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能力。

在全面掌握学生状况的基础上,能够使教学手段针对性强,能够有效地解决每次课的重点、难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练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向指导教师询问学生的各方面状况。

第三、能够增加实习体育教师组织教材教法的经验。

在编写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总结,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与传授技巧和方法,经验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在实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向指导老师请教组织教材的技巧与方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归纳总结,增加各方面的经验与技巧。

2.2 教案编写和实习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2.2.1实习体育教师的教案编写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实习学生所编写教案的查阅发现实习教师教案编写格式和形式比较合理,但在课内容系统性不强,组织教法上显得比较单调,缺乏新意,尤其在教学手段的安排上存在不足,很难与学生产生互动。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超过一半的实习学生认为课前编写教案对自己来说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情。所以学生的教案编写能力有待于提高,在创造性与灵活性上要狠下功夫。

造成实习教案的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主观原因:主要是实习教师对待实习的态度,通过调查得知绝大多数实习学生对教育实习很重视,态度是非常端正的,主要是由于自身编写教案能力的欠缺。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锻炼、不断的自我总结才能提高教案的编写能力

2.2.2 实习体育教师教案质量与课堂效果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显示:课堂效果好坏相对的这次课的实习教案写的质量好坏成正比。也出现少数教案写的一般的和差的同学的课堂效果好,经观察分析得出课堂效果好坏与实习同学的运动技能、语言表达、课堂组织、临场应变、合理的利用场地器材、学生对实习教师态度等因素有关;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

因次:实习体育教师在上每一堂课之前必须得认真编写教案,认真做好课堂设计,考虑周密。

2.2.3 实习教师教案质量与学生对课堂效果满意的调查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实习教师教案质量写的较高的相对应的课堂效果让学生的满意度就比较高,从总体上可以归结:对于实习体育教师来说,实习教案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课堂效果的好坏。要想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第一步必须把实习教案质量提高上去。

2.3 对提高实习体育教师教案质量的思考

实习体育教师教案质量的提高需要在实习之前有足够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高与反思才能够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案,07级其中一个班级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也可以说是个榜样,这次教学习的学生总共一百多人,这个班级实习的学生12人占总人数的10%,最终评出40个优秀实习生,该班被评上的人有8人占总人数的20%,参加跟队实习评上优秀实习生的占全班总人数的75%。优秀实习生荣誉是对实习生在实习中各方面能力的肯定。该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获得该项荣誉呢?通过了解得知该班级在大三开始每星期就固定有两次出早操的时间,每次早操由该班的一名学生写教案并代课,按学号依次轮流。早操的教案全部要交给班主任,早操期间班主任在现场观看课后并进行指导,教案给指出问题并让他们做修改后再次交上。在这整整一学年内该们每人都认真对待每次早操并且坚持到学年末。该们班级的这种早操是在年级里面唯一的,在这一学年里通过班主任和每位同学的努力付出,全体学生为他们这学期的实习做好了充分准备。这次实习对于该班级来说是成功的,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只有提前做大量充分的准备,当该发挥时候就从容不怕自信;就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只要每位实习学生对每次课认真对待考虑周全全力准备,都会写出质量不错的教案。在每次课前对整堂课进行周密的设计,考虑周全,认真用心。

这可以对于以后的每届学生提供建议:能以班级的形式组织每周固定的1-2次早操,每次都写教案上课,教案找班主任或者老师批改。提早为大四时候的实习做准备,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学校的术科老师在上课时能够安排一些课时让学生备课写教案上课,提早为学生的实习和未来做准备。学生自己平时要主动积极为自己创造机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对自己负责。

3 结论

3.1 高质量的编写教案能够促进实习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3.2教案质量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取得好的课堂效果首先必须编写高质量的教案。

3.3 83%的教案质量编写较好的相对应的课堂效果也比较好。

3.4 提高编写教案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的实践,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伟健.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基本能力的信息反馈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3.30

[2] 黄利落.落实体育教育实习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建议[M].兰州学刊.2008.6.15

篇10

(一)舞蹈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起着模范作用,这就首先要求舞蹈教师自身应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应该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不断钻研的进取精神,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自愿付出辛劳,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每个舞蹈教师都要始终如一地把热爱舞蹈教育事业当作自己人格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永远以一种旺盛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舞蹈教师的教学成果是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例如在行课中出现的不太恰当的安排,就要通过无数次的反复揣摩,并对其做出深入的研究和修改,才能让学生得到科学、专业的舞蹈训练。也就是说,只有对工作投入了无限热情和执着的追求之后,才能从中体会到舞蹈教育给予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作为舞蹈教师既要热爱舞蹈更要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中,像朋友一样为他们着想。用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以朋友般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相信学生们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倾听老师的教诲,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彼岸。教师必须是为人师表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职业自律性、非盈利性的服务动机,对教育对象具有不求回报的关怀和公正无私的爱、呕心沥血的奉献品质。同时,学生对老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感,他们把老师看成自己的榜样。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更应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通过舞蹈艺术教育可以直接培养人的荣誉感、自觉性、自制性、独立性等个性品质,运用舞蹈教育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应力可以促进培养完整人格的形成,这都要求舞蹈教师必须有相当的人格魅力、审美能力、分辨能力,学生才能够通过教学展现出全面的艺术魅力。

教师承担着提高全民素质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教师的劳动和创造关系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民族的兴盛。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社会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则需要教师。舞蹈教师则是整个教师队伍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舞蹈文化艺术、进行美育教育的中坚力量,是人类舞蹈文化的传承者。舞蹈教师的工作,决定着舞蹈教育事业的水平和发展方向。舞蹈教师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必须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二)我们舞蹈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素质。舞蹈教师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外,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以及深厚的文化素质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舞蹈教师与其他专业的教师不同之处就在于要不断练功,扎实自己的舞蹈功底,这就使舞蹈教师要付出比其他专业老师更多的时间和汗水。因为只有舞蹈教师自己在练习专业的过程中,才会真正体会到整个动作应该注意的地方或整个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并积累成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使学生少走弯路。在教授技巧时,舞蹈教师只有自己体会过动作的做法才会把发力点、动作要领等注意事项准确地告诉学生,更重要的是知道在完成这个动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里是容易做不到位或容易受伤的地方,从而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伤。

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过程要通过语言手段才能完成。这一过程要求教师把知识、思想、情感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师讲课的语速要适中,语言要流畅、生动简洁易懂,要规范准确清楚。此外,舞蹈教师在教学中的嗓音一定要清晰洪亮,因为教师授课的环境不同于其他教师,课堂上学生分布较散,要想使每一个学生听清教师讲课的内容,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响亮的标准普通话进行授课。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较强的组织能力必不可少。舞蹈本身就是一门多彩的艺术,舞蹈教学需要的是氛围。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最短时间内找到舞蹈要表达的内容,这就需要舞蹈教师准确的语言引导去带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要求的氛围中去学习领悟舞蹈动作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有新的内容出现,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使学生保持旺盛和好奇的学习兴趣,以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良好的文化素质为舞蹈教师的教学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学生在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舞蹈时,应当对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地理知识有所了解。这对于学生理解所学舞蹈的内涵、展现该舞蹈的神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教案的编写对于舞蹈教学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篇11

【正文】

教师关于《一份个性教案》读书心得体会

加格达奇区第二小学 黄鹏

在假期中我读了《一份个性教案》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篇12

刘凤芹 田春红 王彦红 许秀莲 邢锡久 顾涛 王振荣 王玉彬 刘丽芹

不足:1、个别老师手写教案字迹不够清楚工整,教学环节设计过于简单。

2、大多数老师没有教学反思。

听课记录检查情况

听课记录检查表扬:20名老师听课节数达到学校要求且记录完整,有规范的点评。

不足:1、个别老师听课节数不全,为了应付检查临时补上听课记录。

2、有的老师听课记录中含有岔河中学来校讲座的三位老师所讲内容。

注:听课只包含外出听的的各种公开课和校内老师的课。

作业检查情况

作业检查表扬:大多数老师能按照学校要求,作业本批改及时、小篇子数量较多且批阅有成绩,较多学科有考试本,语文学科刘凤芹、田春红、王景艳3位老师有周记,练习册、报纸在学校要求批阅后大多数老师进行了批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