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感悟范文

时间:2022-04-20 19:19: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十四五规划感悟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十四五规划感悟

篇1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向来重视文化事业,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对文化产业重视不够。2000年我国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标志着对文化产业地位的认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相应的对文化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文化产业地位日益提高,“十五”规划将文化产业列入国家发展战略。随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目前几乎所有省份都把文化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是2009年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强调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随后,我国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迅速壮大,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

总体来说,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动力,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虽然不少传统产业增速放缓,但文化产业却加速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蔡武(2010)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总量还不大、整体水平不高;文化产业集中度较低,缺乏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文化产业贸易逆差仍然较大,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具体部署了各项任务。党的十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我国文化产业规划已经就绪,为确保上述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今后主要任务就是针对目前制约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完善相关政策,以促进文化产业规划落实。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制度视角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存在密切联系。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总体规模小、缺乏自主品牌、公有制文化企业活力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存在密切关系,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不同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调节型和以韩日为代表的政策引导型,而是类似于以英、法等国为代表的投入文化资源和财政资源为着力点的投入引导型。但是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其他模式的优势,不仅要合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而且更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功能,以文化的产业化规律来经营文化产业,以市场化运作来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最终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体来说,我国的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措施存在以下问题:

(一)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力度不足且相互不配套

首先,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性支持体系比较薄弱,宏观管理措施有效性差;其次,部分地区从文化产业规划开始就存在问题,荆林波、李蕊(2011)指出,我国目前大部分文化产业规划存在现状调查和分析不充分,对本地区文化产业资源、优劣势等背景认识肤浅;在具体内容方面,基本原则等论述性内容较多,对文化产业的结构、布局等决定可行性内容比较少;最后,目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应制度不配套;岳彬、廉武辉(2012)指出,我国文化产业的部分制度,例如文化行业的准入制度、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金融税收制度都存在一定缺陷且相互不配套。

(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不规范

目前全国各地都热衷于开发各种级别的文化产业园区、主题公园、动漫基地等,显示出了较强的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已经出现盲目发展、资源浪费、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文化产业结构呈现同构化趋势,并且普遍存在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由于受传统体制束缚比较严重,我国文化企业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市场开拓意识不强,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即使是优质产品也难以形成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以动漫产业为例,作为国家高度重视、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类型,其上下游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经营模式,不能有效配合,我国目前批准设立的动漫基地中只有一家是完整运作,其他动漫基地有的做房地产,或者成为其他类型的产业园,即使仍有少数动漫企业,也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三)文化产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处理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是一个新的课题。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业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但是在开放过程中必须注意维护我国的长治久安,防止国外敌对势力利用文化产业进行渗透,影响我国的国家安全。我国部分民族地区出现的不稳定现象与境外势力利用文化的“幌子”的渗透存在着密切关系,这就要求我国有关部门创新管理手段,在开放中提高文化产业的安全性。

(四)文化产业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我国文化产业在政策制定机制和执行机制方面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突破。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滞后,公益性与经营性界定不清,对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的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的体制改革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虽然国家多次部署文化体制改革,但是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缺乏动力,改革推进速度慢,导致民营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文化经济的平稳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落差。以融资问题为例,相关扶持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中小文化企业仍然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融资渠道不畅,筹资渠道单一,同时部分地区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还存在一定障碍,投资主体单一,这些都限制了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三、国家审计的应对之策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主要是制度因素造成的;分析后不难发现,大多数问题与国家治理机制还不完善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要加速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实现文化产业制度变革,需要政府各有关部门,例如文化、财税等部门统筹合作,发挥合力。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重要的监督控制系统,国家审计具有综合性、独立性的特点,应该积极发挥作用,以保障文化产业规划的有效落实。我国国家审计对文化产业非常重视,但目前主要关注国有文化资产保全问题,对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制约因素关注不够。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审计应该在以下方面关注文化产业发展。

(一)加强对政策配套环境的调研,为完善政策配套环境提供依据

张毅(2011)指出,美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良好的竞争性市场环境、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对产业链各环节的大力扶持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些经验对于我国也具有借鉴意义。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审计应该调研文化产业的政策配套环境,例如对文化产业科研和研发的支持、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善、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政策环境,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相互衔接,从而为决策部门完善文化产业制度环境提供借鉴。当然在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文化产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动力来自广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创造性,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尽量少干涉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具体经营事宜。

(二)开展对文化产业园区的专项审计调查

由于国家出台了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建立文化产业园区等,但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文化产业优惠政策或资金扶持政策等,一方面套取资金,另一方面打政策的球,实际是搞房地产,存在虚假建设的问题,发展文化产业是假,“圈地、圈钱、圈市场”才是其真正目的,这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部分文化产业园区存在着急功近利的趋向,大批仓促上马的文化产业园区项目缺乏明确的产业规划,以拼地、拼资源为发展方向。针对上述问题,国家审计应该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发挥专项审计调查针对性强、涉及范围广、时效性强的优势,及时发现当前的主要问题和趋势,深入分析上述问题后面的体制机制因素,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政策建议。

(三)关注我国文化产业的安全问题

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充分,在文化产业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部分行业外来文化产品占据压倒性优势,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国家审计应该通过专项审计调查等方式收集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为相关决策提供服务。

(四)开展对文化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的绩效审计

我国已出台众多文化产业政策措施,实施之后的效果是决策部门迫切需要的信息,国家审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政策执行效果的审计。陈尘肇(2011)提出,应通过政策执行情况审计,推动外部体制制度的完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有较多政策审计实践。因此国家审计应该借鉴有关经验,开展对文化产业政策落实效果的审计,找准监督的着力点、构建国家审计信息平台、进行多维的数据分析并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及时地审计公告等形式加强审计成果的应用,从而促进相关文化产业建设政策的落实。

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关主管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国家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一定可以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岳彬,廉武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要跨越理念之坎与制度之坎[J].学术论坛,2012(1).

[2] 张毅.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商业时代,2011(24).

[3] 荆林波,李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财贸经济,2011(11).

[4] 陈尘肇.关于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政策执行情况审计监督的思考[J].审计研究,2011(4).

篇2

第三条  翻建、扩建私有房屋,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城镇建设规划。

二、以自用为目的。属于扩建住房的,全家人均现住房(包括本市的异地住房和出租房)建筑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三、不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管线和其他公用设施的安全和使用。

四、不影响相邻居住建筑的采光、通风、排水和相邻居民的正常通行。

第四条  城镇土地为国家所有,不准擅自占用。翻建、扩建私有房屋,应在原批准的用地(包括院落,下同)范围内进行。翻建、扩建房屋占用与其他房屋所有人共用的院落,须征得其他房屋所有人书面同意,并经过公证机关公证。

第五条  翻建、扩建私有房屋,须持下列证件、向所在地的区、县城市规划管理局申请,经区、县城市规划管理局审核批准,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准施工。

一、家庭成员常住户口证明。

二、居所地街道办事处的证明。

三、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证件。翻建、扩建与他人共有的房屋,须提交共有人同意的证明。

四、房屋平面位置图。

建设跨度超过6米的平房或二屋(含二层)以上楼房的,须提交有设计资格证书的设计单位的设计。

第六条  下列地区的私有房屋,不准扩建;破旧危险房屋,经房地产管理部门确认、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批准,允许翻建。

一、文物保护区、风景游览区、水源保护区。

二、规划道路和公共绿地范围内。

三、城市干道两侧的临街房(改建为商业、服务业用房的除外)。

四、市区河道两侧隔离带。

五、铁路干线两侧隔离带。

六、城镇规划范围内的其他特定区域。

第七条  在下列地区扩建私有房屋,除特殊情况、经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审核符合本规定第三条条件、批准建设二层楼房以外,一般不得建设二层(含二层)以上的楼房。

一、规划市区。

二、近期开发建设区。

三、城镇规划范围内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在上述地区以外扩建楼房的,由区、县城市规划管理局核报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批准。

第八条  翻建、扩建私有房屋,必须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内容施工。需要变更规定内容的,须报经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机关批准。

第九条  翻建、扩建房屋竣工后,房屋所有人须向区、县城市规划管理局申请验收。验收合格的,发给验收合格证明。房屋所有人须在验收后3个月内,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房屋平面位置图和验收合格证明,向所在地的区、县房地产管理局申请换领新的房屋所有权证。

篇3

这次村(社区)“两委”换届,是践行新思想、厚植新优势的重要举措,是抢抓新机遇、汇聚新动能的重要保证,是完善新格局、赋能新治理的重要契机,关系到“十四五”规划的顺利起航、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成功开启、高质量谱写“幸福秀美”新村(社区)的辉煌篇章。

所以,我们一定要以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把搞好本次换届,作为加强突出问题治理,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切实抓紧抓好抓到极致。

选出最能干的干部,要坚持严格的法定程序。要把握重点环节,突出德才兼备,树立鲜明导向;突出关键岗位,配强书记队伍;突出改善结构,提升整体素质;突出县乡(街道)共管,强化组织把关。

篇4

在起草“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过程中,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更不是局限于经济领域”。我们在进行顶层设计时要统筹兼顾,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不能唯GDP论,不能再上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不能行买椟还珠、竭泽而渔的愚人之举。

一视同仁。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事情,欠发达地区还是得把经济指标提上去后再谈高质量发展,这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想法。

篇5

1、教学内容不分专业的雷同。要使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首要的一个关键是教材,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要合理规划和精心组织教材内容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目前,经济法教材版本众多,有的是针对法律专业学生的《经济法》,有的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经济法》,同时大多数教材存在有篇章较多,有些少则十四五章,多则二十多章,而经济法的课时大约在54学时到72学时,大量的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内无法完成。其次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所选用的教材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但在有些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相同的教材,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做到有所侧重,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

2、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就是“一言堂”或“满堂灌”的方式,以教师为中心、为主体,教师一味地讲授,这种教学方法把重点放在了法律概念的讲解和法律条文的阐述上,缺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必要互动和交流,使学生被动地随着教师的思维转动,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维被限制在教材上,似乎学生只要记住那些知识要点和内容就可以了。结果导致了在实际工作或科学研究中遇见与课本上不相符的事例,就会一筹莫展。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应用型的人才,经济法作为较强的实用性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法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上倾向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学生法治思维方式和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4、考核方式不合理。目前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考核中,很多高职院校一般都是采取与其他理论课程一样的考核方式,也就是多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一般是按照平时成绩占20%一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一80%来计算总评成绩,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试题内容主要是选择、判断、简答题案例分析等题型。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是有一定成效的,但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且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很难看出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合理谨慎的选择教材。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的开设,主要是针对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因而教材选择应当根据自己专业的特色和需要而有所侧重。但是经济法课程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众多,教材不可能一一涉及,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选择、有重点的差别介绍,如会计专业主要以税法、会计法、票据法等知识为主;市场营销专业就要以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内容为主。教学内容尽量与每个专业的专业要求相匹配,这样就满足了不同专业对经济法律知识的需求,真正做到因人施教。

2、恰当的教学方法。针对高职院校传统经济法教学的不足,经过多年的经济法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经济法的课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平台。通过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生动案例进行讨论,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并通过教师对案例的综合分析、总结。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经济法理论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互动式”的教学,它以学生为主体,不管是讨论的模式还是引用案例的模式,均强调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双方可以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和集体研究典型的案例,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更透彻地理解经济法知识。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在选择案例要恰当。案例的选择要本着“新颖、典型、综合”的原则,通过有代表性的案例来阐述每一章的重点、难点问题,使学生对这此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并从中得到启发,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该门学科的精髓。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通过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在主动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根据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为了能完成任务,要思考,要动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也是协同合作精神培养的过程,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进了师生的交流,可谓一举多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