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2-07-19 09:53: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英语口语学习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英语口语学习计划

篇1

1.前言

语言是文化进行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方式,语言本身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一门语言时,必须对其所蕴涵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有所了解,因此,高校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文化教学,将语言和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文化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

文化教学包括目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其相关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礼仪习俗等因素的综合描述,是语言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国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文化和语言的相关性,并对文化教学的内容、类别和方法进行了探究,Brooks曾提出外语学习应融入文化因素,包括“正式文化”和“生活方式文化”,并归纳了60个主题。在我国,对文化教学的内容也有不同的划分:有的学者将文化教学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有的学者将其分为流行文化和高层文化。虽然划分类别不同,但都表明了在外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教学的作用。

由于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在语言表达和口语交际中也存在着差异,如问候语、称呼语、禁忌语、俚语等的使用。“因此要实现跨文化的交流,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词汇、语法、语音知识以外,对于语言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要重视”[1]。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要尽可能的应用语言载体,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西方社会文化等知识”[2]。

3.高校英语口语交际文化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目的。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外在语言形式(包括语音、语义和语法结构)的教授,使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读写能力,却缺乏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没有做到位,忽视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影响。

现阶段,高校英语口语交际文化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教材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系统完善的教材,而只是附带于语言知识的讲授中,许多高校的非英语专业甚至没有开设口语课程。二,应试教育的弊端使学生只专注于考试,缺乏对英语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对隐含的文化现象和习惯表达方式,如口语交际中经常使用的俚语、俗语等等交际文化缺乏了解,造成学生语言使用不当,影响表达和沟通。四,由于对文化背景、礼仪风俗、生活习惯等知识文化的认识有限,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找不到合适话题,也很难进行深入的交谈。

4.高校英语口语交际文化教学的建议

要解决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哑巴英语”的现象,使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进行口语交际,就要加强文化教学。充实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熟练应用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1转变文化观念和表达方式

文化观念和表达方式对英语口语交际的影响很大,不能以汉语的语言标准和思维习惯来进行理解和交流。西方国家强调自我,行事方式直接明了,因此在日常交际中总是直入主题,对情感的表达也是强烈而直接的,这与我们民族崇尚中庸、讲求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不同。在文化教学中,应转变文化观念和表达方式,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指导语言应用,避免交际中的含混和误区。

4.2增加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在英语口语文化教学中应加入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只有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和礼仪习惯,才能在具体的交际运用中避免失误。如英语交际中的禁忌语,不能询问女士的年龄体重和男士的收入等,这些都被视为侵犯个人隐私。英语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因此在交流过程中也同样要规避宗教禁忌。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提高口语交际的技巧和水平。

4.3理解语言应用的文化差异

在文化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将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与汉语进行比较,使学生感受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方式,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汉词汇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应用上存在着差异[3]。如在我们民族,红色是喜庆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社会则代表着血腥和暴力;狗在西方语言应用中,多表示喜爱和幸运,而在汉语词汇中多有贬义色彩。在教学中要抓住英汉的差异进行对比学习,体会词汇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色彩和应用,从而提高交流过程中语言应用的准确性。

4.4创设文化氛围、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营造口语交际的文化氛围,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划分小组,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英语口语的练习,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课本的讲授之外,可以加入对外文书籍和电影的赏析,使学生对习惯用语和俗语的应用有更加直观和清晰的映象。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英语演讲或辩论赛,开设英文专题讲座,邀请外籍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形式和方法的创新,将英语口语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做到寓教于乐、学以致用。

5.结语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英语学习的重要目的,在此过程中要加强文化教学。以更加丰富的课堂内容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语言应用表达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涉外导游是国际理解之桥,中外友谊之桥。他们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社会责任。这一职责要求导游人员需具备极高的外语水平,既要精通两国语言,又要熟知两国文化。然而在实际接团过程中,我国有些旅游景点的导游由于跨文化意识薄弱,在口语交际中经常犯一些文化错误,往往导致游客的误解和不快。笔者根据多年来在涉外旅游接待工作中发现的一些导游在英语口语中犯的文化错误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关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导游英语口语中的文化错误分析

所谓文化错误,是指交际时违背所讲语言的讲话方式、言谈规则及风俗习惯的言语行为。很显然文化错误是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产生的。下面就有的导游在接团时因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错误简要分析。

场景1:当游客到达旅游景点依次下车或下船时,当地导游人员看到团队中步履蹒跚的老人走过来,于是充满关切地说:“Let me help you.”随即就开始搀扶老人,令他不解的是老人并不领情,反而十分气愤地说:“No, I can manage it myself.”

文化差异:尊老爱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和谐的人伦关系。在中国,老人有较高的地位和话语权威,“老马识途”、“老当益壮”等和“老”相关的词语都说明老人富于经验和能力,他们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因此,生活中常看到人们主动帮助老人以示友好和礼貌。相反,在西方若是没有征得别人的同意而主动去帮助他们,不但不礼貌,而且对方会很生气,由于西方人的观点是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加上其文化中“老”往往是“老而无用”的代名词,那么这里导游对老人的帮助自然会让他觉得你认为他是个没用的人。事实上,西方人非常注重独立,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老少界限。很明显,中西方在伦理观念、价值观上的不同造成了话语所传递信息的理解不同,以下两个场景的交际失败也说明了这一点。

场景2:旅游过程中遇到游客生病时,有些导游员非常关心地问:“Are you OK? Need you go to hospital? Whether you have had some medicine? You’d better have plenty of water and have a good sleep.”

场景3:在受到游客夸奖或感谢时,导游人员自谦的回答。比如:

Tourist:Your dress looks very nice.

Guide:No, no, it’s quite ordinary. Actually, Ibought it several years ago and it has been out of fashion.

中西文化在不同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内核,其思想精髓为“天人合一”和“仁爱”。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天、地、人是个和谐的统一体,个人只是社会和整体的一员,人们做任何事都要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即要有集体主义意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这种集体主义表现为与人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谦卑礼让的处世态度。因此,场景2中导游按照中国人惯常的方式问候病人并提些建议来表达对病人的关心;场景3中导游对游客的夸奖采取了自谦的回答是由于集体主义意味着不能过于突出自我(包括个人的才能和财物等),要尽量贬低自己或夸大对方。然而,西方文化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和相信自我拯救的清教思想的影响,注重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平等,推崇自尊、自立、自信的个人主义意识。鉴于此,场景2中导游本是出于关怀的本意反倒让他们觉得是对自己独立能力的怀疑,况且这样的言语在西方通常是医生或父母的说教;场景3的对话中导游对游客的夸赞并不是赞同,而是非常自贬的回答:衣服并不好看,很普通,而且是几年前买的,现在都过时了。可想而知,对于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外游客来说,听到这样的答语,其个人自尊和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他看来是导游认为自己没有鉴赏能力和品位。

场景4:在与游客预约时,有的导游习惯性的采用陈述和命令的口吻。如:“Come down to the lobby at eight”、“We will meet in the recreation room”。

场景5:当和游客初次交谈时,有些导游常问如下问题:“Where are you from”、“Do you like China”、“What do you do”、“Are you married”、“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等。

篇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加剧的今天,国际经济贸易和中西文化的交往越发频繁。而英语口语则是确保各类国际间交往顺利进行的重要工具,所以提升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教育要求。然而,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当前的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依旧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1.1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确保学生在这四个方面可以得到均衡发展是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的重点。但是在实际的中职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风气的影响,学生大都只重视学生英语考试的成绩,所用的英语教学模式也大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过于重视英语词汇量的积累和语法的掌握,却常常忽略口语教学,即便设置了信息技术辅助的口语教学,也仅仅是应付教学检查,起不到应用的教学效果。

1.2教学方法单一。

在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的讲占据了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学生很少或者没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只能够通过死机硬背的方式来掌握有关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在讲解有关英文文章的时候,英语教师大都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中的相关文章来逐字逐句地阅读,接着引导学生一块进行分析,却很少结合信息技术来生动的开展授课,所以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升。

1.3口语实践不足。

在当前的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教师大都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却常常忽略口语教学。即便部分中职学校开展的英语口语教学的课程,也大都是按照有关的教材来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中所编写的对话来进行互相沟通和交流,却很少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即兴发挥,加上口语课程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自身的口语能力。此外,各个学生需要经过大量的口语实践之后方可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当前的中职班级中大都有很多的学生,很难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均得到充足练习口语的机会,那么他们实际的口语能力也自然很难得到提升。

2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2.1转变教学观念,扎实理论基础。

在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英语教师需要重视信息技术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否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同时也会制约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中职英语教师在新形势下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英语口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所有不同,所以教师必须要全面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来合理引导不同学习能力和性格的学生均可以大胆地张口去去表达自身对于有关问题的间接。比如,在学生第一学期第一节课的时候,英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来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如“Hello,MynameisLiMing,Ilikeplayingbasketballandfootball.”通过这种简短地介绍,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加,从而使学生逐步去大胆地说英语。

2.2借助信息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在信息化环境下,一大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地推广、普及和应用。其中的多媒体技术则是最为显著的一类信息技术。因此,在平时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微课视频和电影等,接着引导学生就这些歌曲和电影中的经典台词进行模仿,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例如,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播放《TheTitanic》这篇经典的英文电影,然后鼓励学生分组来自由进行仿照对话,从而使学生在快乐地课堂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英语口语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信息终端设备来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英语口语训练,从而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2.3丰富口语实践,提高口语能力。

与普通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一般比较差,他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厌学情绪,所以中职教师需要耐心引导。特别是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口语实践活动不足,英语口语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问题,英语教师除了在平时的口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多组织一些口语实践活动外,还要在课外多为学生创设一些进行英语交流的口语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在这些实际的口语实践中来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的结合来充分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切实将英语口语联系贯穿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例如,中职英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来策划一下自己今天的生活和学习规划,如:WhatwillIdotoday?ThismorningIwillhavetwoclasses.ThisafternoonIwillplaybasketballwithclassmatesafterschool.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英语复述一下今天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如Whathappenedtoday?ThismorningIplayedbasketballwithmyfriends.Igotsomanyscores.Ifeltveryhappytoday。这样一来,学生的英语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总之,在信息化环境下,中西文化交流越发频发,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下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语言技能。因此,中职教师需要在平时的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口语教学,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用合理的方法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本文重点就当前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更好地指导英语口语教学的开展。

篇4

1.引言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目前高校学生通过多年的英语学习虽掌握了英语语言形式及其规则,在口语交际中却无法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造成语用失误。因此,教师应深入研究口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探索出避免学习者产生语用失误的教学方法,最终帮助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在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胡文仲指出: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是核心。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文化的产生和传承依赖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

语用学(pragmatics)对语言作动态描写,研究语言在使用中或在语境中的意义,研究说话人如何说话及听话人如何理解话语。Jenny Thomas首次提出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这一术语。她指出:“只要听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或认为应该为听话人所感知的意义不同,这就产生了语用失误。”并且把语用失误划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何自然认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时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3.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3.1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理论提出,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求得积极成功的愿望;为此,人们必须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即“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Grice由此提出“合作原则”的四大准则(maxims)。

(1)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

①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所需要的信息量;

②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的信息量。

(2)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

①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②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

要有关联。

(4)方式准则

①避免晦涩;

②避免歧义;

③简练;

④井井有条。

3.2礼貌原则

Leech提出了言语交际中要遵守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并且认为,礼貌原则可以“援救”(rescue)合作原则。

(1)得体准则(Tact Maxim)

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

①尽量少让别人吃亏;

②尽量多使别人得益。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

①尽量少让自己得益;

②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

①少贬低别人;

②多赞誉别人。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

①尽量少赞誉自己;

②尽量多贬低自己。

(5)一致准则(Aagreement Maxim)

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

②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

②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4.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及分析

4.1称谓

学生常称呼笔者“Teacher Li”,这是由于汉语中常用职位称呼,但在英语中习惯用Mr.或Mrs.加姓氏或仅用职位称呼。

4.2问候与告别

学生在遇到外教时,常热情招呼道:“Where are you going?”从而导致外教的疑惑甚至不满。因为在英语国家,此类问题属于个人隐私,违背了礼貌原则。人们通常谈论天气、娱乐、体育之类的内容作为开场白。

在告别时,学生常常说完:“I must go,bye.”立刻离开。但按照西方国家习俗,应在离开前多次道谢,如;

——Thank you for a wonderful dinner.

——Thank you for asking me over.I really had a very enjoyable time.

——I enjoyed our talk and lovely dinner.Thank you very much.

篇5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76—02

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如果仅仅学习了英语的语法规则和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就掌握了英语这门语言,也并不代表着就能够流利地用英语来进行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口语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观念与文化习俗的差异,对跨文化语言交际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世界上几乎不存在脱离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脱离特定文化背景和内涵的语言。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运用现状分析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习惯,得体地、合适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文化观念与文化习俗的差异对跨文化语言交际行为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花在单词和语法上,不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由于缺乏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对相关的风土人情、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了解甚少,不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更谈不上用它来进行交际,结果造成了很多“哑巴英语”。对于广大学生来讲,长期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习英语的唯一途径就局限于教材和课堂。由于受到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们掌握大量词汇,精通语法知识,考试拿高分,四六级顺利过关,但是一旦需要用英语进行交际,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用词不准确、语言使用不得体、发音不标准等等。如今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也不仅仅只看一纸证书,而是开始看重求职者的英语运用能力。基于这一点,广大教师和学生应当注重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及原因分析

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汉语和英语产生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所承载的文化也不相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难免产生障碍,这些障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人说话不采取直线的方法,习惯于绕弯子,比较含蓄,有一个从次要到主要,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发展过程。而西方人则喜欢开门见山,不喜欢讲客套话;(二)价值取向不同。东方文化的特点是集体至上,而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个人价值至上。在一种文化中被看作是正常之举,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给跨文化交际设置了重重障碍;(三)道德标准不同。中国文化提倡谦虚,反对自吹自擂;而西方人则从来不掩饰自己的信心和荣誉感,他们认为中国人的谦虚不但否定了自己,也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四)平等观念不同。中国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西方人平等观念则相对要强一些;(五)非语言行为的不同。人们在进行文化交际时,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或反感。比如说身势语的表达,点头在有的国家表示同意,而在另一些国家则表示反对。

造成以上跨文化交际中障碍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客观的因素就不多谈,这里就提及几点主观方面的因素。首先,缺乏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认识。传统的英语教学强调对语言系统知识、语音、语法及词汇的教学,忽视了文化的导入,致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不了解,从而导致语言运用上的错误。其次,缺乏语言交际的环境。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缺乏练习口语的机会,在真正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就会因紧张出错。再次,缺乏对语体的认识。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学生难以灵活地运用语言。在言语交际中,他们往往不注意对方的身份、说话的氛围和场合,不注意使用恰当的语体而导致交际上的不得体。

三、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为口语教学的主导者,英语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只是语音、语法规则和词汇。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正确运用相关文化知识来规范他们的口语表达,帮助他们避免出现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错误。如果学生没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或者没有掌握足够的英语文化知识,那么在他们与把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交流时,肯定会出现问题。英语教学应在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想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得讲究策略。

(一)要选择适当的口语教材。目前大部分高校选用的口语教材都过多强调语言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教师可以将固定教材与补充材料适当结合,补充材料最好既能包含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能涉及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介绍。只有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才能赋予教材以生命力;(二)要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由于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在交际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困惑,影响交际效果,甚至造成一些误解。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认识并接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改变思维方式是跨文化交际中学会准确、得体交际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关键所在;(三)要多创造语言环境,营造交际场景。教师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让课堂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场所,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于语言使用的活动中,使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信息量大和速度快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和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阅读一些介绍英美文化的文章,观看英语原版电影等,以促进文化知识更新,丰富其语言背景知识,适应新的交际需要;(五)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学生的语言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性信息,适时的表扬和鼓励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动机;(六)要设置合理的口语考试。通过对学生进行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英语交际能力的测试(主要是小型的随堂测试),可以找出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易犯的文化错误,继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导入教学。

四、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途径

教师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英语思维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要补充一些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生的语言得体性意识,培养学生从英语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事物的能力和习惯,从而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总结出了一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途径,供大家交流参考。

(一)加强课堂导入功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想使学生对外国文化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就要将中外文化进行比较。例如,将中西方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二)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教师上课时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一些有关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价值观、信仰、信念等等;(三)多组织讨论,提供交际语境。通过小组活动把学生置于一定的语境当中,使学生在情景中强化对语言单位和结构的理解和运用;(四)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多媒体信息量大和速度快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五)要求学生多读原文书。通过阅读原文书籍,可以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六)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加英语口语大赛、英语讲演、英语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此外,如果条件允许,要多利用外教的优势,外教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生动、形象地讲述本国的社会情况、人文地理、文化生活以及风土人情等等。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广大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针对不同的学生,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选用适当的外语教学法,帮助学生把掌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

篇6

摘要:在一些教学原则和理念上,词汇法与交际法颇为相似,但词汇法更为正确地认识了学习者的语言认知和习得规律,因而更应将其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在实践中,教学者需要结合英语本土化的实际,对词汇法的运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设计,以保证口语交际训练中输入语料和所依据的语境的真实性。

关键词 :交际法;词汇法;英语本土化;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英语口语教学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29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62—03

收稿日期:2014—07—28

作者简介:谢粤湘(1975— ),女,湖南长沙人。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口语,商务英语。

虽然中国学习者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和训练,但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仍旧不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学者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专业素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自主性,口语学习的环境,教材编写的选材和原则,等等。那么,在中国,英语口语到底要如何教?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拿来即可用,用后即有效?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一直为人所诟病,这是否与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某种程度上的关联性?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是口语教学中应该重视,但却一直被忽略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要摆脱较差的口语交际能力,出路何在?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上述疑问一一予以回答。

一、交际法在我国英语口语教学中未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

传统的以语法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早已被证明是无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的。学界和英语教育界在最近一二十年间将眼光投向交际法教学,试图另辟蹊径。然而,交际法在我国英语教育实践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正如语言学家Lewis指出的那样,交际法所强调的一些重要的教学原则,如重视接受能力、淡化错误订正的重要性、加强学习者的自主性等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1]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如学者孙铭指出的那样,对于我国英语教学来说,交际法主张“以做为先”、“由做而知”、“重做轻知”,这样的教学理念是不符合外语学习认知过程及其规律的。外语教学应遵循“以知为先”、“从知到做”的认知顺序。[2]

除了以上两点原因,我们认为交际法运用的失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作为舶来的语言教学法,交际法并没有经过教学者的“本土化”改造,以适应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学习环境。交际法倡导教学过程交际化,要求在教学中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情景,通过大量的言语交际活动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并将课堂上的交际活动与课外生活中的交际结合起来。然而,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交际法在运用于口语课堂的时候,学习者并非处于真实的交际情景当中。教材中的“情景”绝大多数都设定在英、美国家,与中国学生的语言认知环境相距万里,因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并不是真实的交际情景。学生在课堂上用这些语料所进行的“交际”实际上不过是“虚拟对白”,学生一旦离开课堂,应付真实的母语环境,则困难重重。从客观上来说,交际法似乎更适合于以英语为母语或第二语言的教学。对于我国这样以英语为外语的国家,如不能取其精华,并着力对其加以“本土化”改造,则交际法终将是南橘北枳,无助于学习者口头交际能力的改善。

二、词汇法的基本理念及其在运用中的困惑

交际法运用的失利使得众多英语研究者和教学者转向词汇法,以寻求出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词汇法仍应属于交际法的范畴,但两者之间仍有重大的区别: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修正,摒弃了后者忽视语法和词汇的做法,突出强调了词块教学的重要性。该方法的主要倡导者、语言学家Lewis认为,语言的中心是由各种类型的词块组成的词库;不同的词块组合起来,形成句子,进而组成连贯的篇章。因此,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这也是词汇法的核心观点所在。运用词汇法进行口语教学应遵循几个重要原则:(一)教学的重点应从语法转向词汇,学生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大量吸收有用的词汇。(二)口语与书面语要取得平衡,应优先发展口语,尽量推迟书面写作的训练。(三)注重“输入”,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初期多听,而不是多讲。(四)要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语料,并且这些语言素材必须是真实的,以便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语境中习得词汇。[3]

基于词汇法的基本理念,国内也有众多学者展开了实证型研究。如有的学者通过实验证明,词块能够促进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出质量的提高。[4] 还有学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相对于语法而言,学习者运用词块的能力与英语口语成绩和写作成绩具有更加显著的相关性。[5] 类似的实证型研究还有很多,得出的结论也基本趋同。但上述研究所选取的样本数量偏少,参与实验的学生数目不多,如此有限的样本能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还值得进一步思考;此外,实验的方法往往是要求学生复述指定的文章或故事,这样做的结果有可能会导致结论的可信度降低。我们认为,口语能力的评定应考量学习者能否在各种真实的场景下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上述研究均未对此做出必要的回应。

综上所述,词汇法运用的困惑就在于,它要求学习者所输入的语料应具有真实性,其语言输出训练所依据的语境也应该是真实的,但这一原则并未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实施。甚至很多教学实验和研究也都未能很好地满足该方法对真实性的要求。再翻阅各种版本的口语教材,则很容易发现,绝大多数教材所涉内容都围绕英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情景展开,而中国本土的内容(如果有的话)基本只是点缀。如此一来,词汇法所强调的口语输入和输出所依据的真实性基本就无法保障了。另外,教学者未能有效地帮助学习者积累词汇,以满足其真实交流的需要,而后者也往往并不太清楚哪些词汇是其真实交流所需要的。因此,即便运用词汇法来进行口语教学,词汇短缺仍旧是学习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块短板,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口头表达空洞无物。

三、基于英语本土化的词汇法

在一些教学原则和理念上,虽然词汇法与交际法颇有相似之处,如都强调教学者应设计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但词汇法更为正确地认识了学习者的语言认知和习得规律,因而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即从掌握词汇入手来掌握一门语言,也就是从语言的“形”(内容)到语言的“神”(语法规则)。因此,相对于交际法而言,词汇法是目前口语教学中更应推广的一种教学策略。然而,我们仍需结合中国本土的实际,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设计,以保证词汇法所强调的输入语料的真实性和输出训练所依据的语境的真实性,否则,词汇法很可能会重蹈交际法的覆辙。

事实上,词汇法的本土化调整和适应也是由英语本土化的大趋势所决定的。作为应用于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英语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而全球化,并在全球化的同时本土化。最近一二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对英语的本土化给予了充分的理解、认可,甚至是鼓励。代表人物如B.B.Kachru,他就英语在全球的传播提出了“世界英语”的概念。他认为,一方面,英语会引发世界其他语言发生改变,即这些语言会“英语化”;另一方面,英语本身也会在当地发生“本土化”和文化适应。基于此,才会有“英语的非洲化”、“英语的印度化”或者“新加坡英语”、“尼日利亚英语”、“菲律宾英语”、“斯里兰卡英语”等表述。[6]日本语言学家Okushima也提出,英语是“glocal”(由“global”和“local”拼撰而成),即英语既具有国际性的特征,同时又具有使用地的本土身份。[7]国内有学者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可以实现英语国际化与本土化共存的“双层英语”,英语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能够和谐共存。[8]另有学者对中国语境下本土化英语的可理解度和可接受度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中国语境中,英语的本土化特征具有较高的可理解度和可接受度。[9] 因此,有“中国味道”的英语并非不可接受,相反,其在中国语境下具有较高的可理解度和可接受度。“中国英语”的出现和存在是英语在中国发生文化适应的结果,必然具有中国的本土身份特征。所以,要进一步认识我们的母语对英语的影响,在我国重构汉语与英语、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低下这一顽疾的解药就是基于英语本土化的词汇法。

第一,教学者本身应该对英语的本土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应帮助学习者建立起英语本土化的概念。

第二,教学者和学习者均应认识到,现在及今后跨文化交际的着眼点在于努力运用英语,将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生活等介绍、解释、推广给来到中国学习、工作、旅游、居住的世界各国人民。跨文化交际的重心应从以往的“向外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向英美看”,转为最大限度地“向内看”、“向本土看”。这也是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和软、硬实力不断增强的必然选择。

第三,基于前两点认识,应督促学习者建立起自己的、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词汇库”,以避免或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失语”。需着力搜集、整理和学习其在中国本土学习和生活中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以改善其在口语交际中因该类词汇短缺而出现的内容空洞的状况。同时,应鼓励学生不必过于担忧某些“汉”味扑鼻的表述,因为这本身就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正常表现。但仍需提醒其确保这些词汇具有较高的公众接受度,避免随意杜撰。

第四,口语教学者应提供各种真实的语境,让学生练习词块。这种真实的语境应设置在中国本土,而不是国外;同时,应围绕与学习者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展开。

第五,应鼓励学习者综合运用包括背诵、复述在内的多种非交际性的口语学习策略,以使其更好地学习与语境并无关联的词汇,更高效地扩充自己的词汇库。

四、结语

在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学习英语这种国际性的语言,以保持与世界的同步。更为重要的是,要熟练地运用这门语言,将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等真实地展现在世界面前。从根本上来说,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来源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现在及将来,我们绝大多数的国际交流都发生在中文的母语环境中,因此,作为国际交流工具的英语应该适应这个环境。只有重视中国本土的语言环境,并进行适宜的调整,才能在我国的口语教学中得心应手地运用词汇法。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已有英语教育的参与者对此作出了回应。如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修订出版了《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第二版)》系列教材,其中就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改变。它在前版为学生提供“有用的表达”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有关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素材,其提供的教师用书甚至搜集、归纳了许多最近的本土文化现象和事件(如超级女声),并用英文表述出来,供教师参考。教材还增添了与每单元主题相关的词汇表,给学生提供了可能用于真实口语交际的常见词和高频词。可以说,这套教材立足于英语本土化,从词汇法的角度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10]据悉,该出版社还准备在本土化的路上走得更远,正在投资拍摄由中国人出演的口语交际视频素材,内容围绕中国学生在本土的社会、生活点滴展开,用于编纂更新的口语教材。若能尽快付梓,则实为教学者和学习者的福音。期待未来有更多的英语教育参与者投入到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当中来,共同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

参考文献]

[1]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M].UK: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2]孙鸣.我国英语交际法教学之若干问题再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3]Lewis,M.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M].UK: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7.

[4]周超英.词块与外语学习者语言输出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2).

[5]丁言仁,戚焱.词块运用与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6]Braj B Kachru.World Englishes-Agony and Ecstacy[J].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1996(2).Special Issue:Distinguished Humanities Lectures II (Summer,1996).

[7]Yasukata Yano.World Englishes in 2000 and beyond[J].World Englishes,2001(2).

篇7

关键词: 英语口语 学习策略 培养方法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语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在我国日益兴起。随后的二三十年间,我国学者就英语学习策略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尤其强调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口语学习策略作为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网络的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力求通过多种途径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1.广泛利用英语学习软件,努力营造口语应用氛围

1.1基于课内英语口语学习相关软件的应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与课内英语学习相关的口语软件,诸如英语点讲练、小虫子点读机等,此类软件基本上包含全国各地的英语课内教材,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小学生英语口语练习的需要。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软件中下载对应年级的英语口语材料,向学生说明具体的操作步骤。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自我检查学习效果的方法,如独立表演对话或故事的内容则为学习效果较好,流利地朗读对话或小故事则为学习效果一般,不能够独立表达对话和故事的内容则为学习效果较不理想,教师要引导学生恰当区分哪些内容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自己尚不能完全理解的。最后,在学生使用该软件的初级阶段,教师可要求学生使用中文指导语,在大致熟悉该软件后,可将软件语言换成英语的形式,从而更好地帮助自己练习英语口语。

1.2基于课外英语口语学习相关软件的应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其他口语训练软件,拓宽小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范围,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此类软件诸如英语趣配音、英语流利说等。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此类软件的功能,如介绍英语趣配音时,可以向学生说明配音是为电影或多媒体加入声音的过程,是一种生活化、情景化的口语练习方式,便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提高口语的表达水平。其次,教师要每天对学生布置内容适量、难度适中的口语练习任务,采用由易到难的形式,起初培养学生练习每日一句,在学生对配音有初步的认识后,逐渐加大难度扩展到英文歌曲、英语动画片和英语电影的配音,生活情境对话的模拟等。再次,教师要组织学生建立适当的口语评价体系,在软件中创建本班学生的小组,每当有同学配音结束后所配音的内容就会自动传入组内,便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分享自己的口语表达成果。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口语练习情况进行定期总结,指出班级整体的口语变化情况及每位学生在口语表达时的进步,可设置动画情境还原、主题对话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乐趣,感受语言表达的内在美,从而树立学生越练越好的信心。

2.创建网络口语交流小组,实现英语口语分层发展

2.1针对口语水平较高的小组

一方面教师要让该部分学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内的对话、小故事,同时也要培养该组内成员句子重度、连读、弱读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练习材料,如长篇对话、小说明性短文或英语故事书等,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拓宽该小组成员在口语表达时的宽度和优美度。

2.2针对口语水平中等的小组

教师可将训练的重点放至课内的对话、短文练习,在学生掌握基本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课外练习的内容,提供简单的英语口语读物,丰富组内成员的口语学习材料。使学生感受到完成任务并非很困难,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鼓励学生向高水平学生努力,且口语练习内容、评价要求逐步向更高水平过渡,强化学生口语表达效果。

2.3针对口语水平较低的小组

教师可将口语训练的重点放在单词的准确朗读上,为了便于学生准确读出每个单词的发音,教师可教给该小组学生一些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自然拼读、重音位置等语音知识,便于学生独立练习单词的读音,在学生准确掌握单词读音的基础上,再训练该小组学生练习课本中的句子、对话、故事,由易到难,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对该小组成员给予更多的指导与关怀,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口语练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说英语的愿望,帮助学生克服表达的紧张感,又要加大监督力度,提醒该小组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与努力,从而逐渐提高该小组成员口语表达的流畅性。

3.建立各策略类型小组,实施针对性策略培养

3.1对于口语认知学习策略缺乏的小组

教师既可规定组内成员共同表达一定的内容,引导成员在表达前先用中文组织好所要说明的内容,再翻译成英语进行表达,又可对学生课上练习的句型增加操练的次数,以问答的互动形式鼓励成员在组内主动争取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使该小组学生在课上更好地参与课堂互动,准确地用英语表情达意。

3.2对于口语元认知学习策略缺乏的小组

教师可引导该组内成员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口语水平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如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口语水平的前提下独立制订学习计划,口语学习计划的内容可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制订,横向的口语学习计划主要包括口语练习的内容、口语练习的时间及达到的程度要求,纵向的口语学习计划主要包括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等。且教师要对学生的计划制订内容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评定,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英语口语的进步情况,独立找出可以改进的措施。通过一阶段的元认知策略培养,提高学生独立制订口语计划的能力,从而使该小组学生更高效地进行英语口语学习。

3.3对于口语情感学习策略缺乏的小组

教师可在组内创设尽可能多样的情境组织学生围绕某个话题用英语交流,增加该组学生说英语的次数,充分给予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克服焦虑的情绪,引导学生不要因害怕说错而不敢说,逐渐削弱学生的紧张心理,从而使该小组学生在课上更勇敢地用英语表达。

3.4对于口语补偿学习策略缺乏的小组

教师可提供稍难的句子,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利用填补空白词的方法,组织学生在表达不清楚自己所要说明的意思时,借助肢体语言或用简单的词语代替,帮助自己进行言语信息的传递,从而使该小组学生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无障碍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5对于口语社交学习策略缺乏的小组

教师既可组织多种多样的英语活动,引导该小组成员积极参加,强化社交策略的使用意识,当学生有疑问时,培养学生用英语提问题的能力,又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立即询问其他同学是否听清或听懂,在未明白前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请求重复的意愿,从而使该小组学生能够充分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

3.6对于口语记忆学习策略缺乏的小组

教师可教会该组成员一些常用的口语记忆方法,如模仿、复述、积累、广泛阅读等。第一,引导学生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程度;第二,组织学生循序渐进地复述生动且生词较少的口语练习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激励学生积累纯正的日常用语,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拥有脱口而出的能力;第四,提倡学生阅读其他英语材料,从而提高自身口语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4.结语

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水平及策略缺乏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口语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英语口语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齐聪,陈旭远,于超.我国学习策略研究十年述评[J].鸡西大学学报,2014,14(6):1-3.

[2]王佳英.论英语口语学习策略[J].英语知识,2006,8(1):34-35.

[3]蔡明玉.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0,16(5):65-7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篇8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口语水平不仅是求职面试时的一张重要名片,也是工作时的必备技能。因此,英语口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前途。目前,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学习主要依赖口语课堂。口语课堂主要以外教讲解和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大部分学生反映有限的口语课堂不能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口语学习机会。然而,口语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积累和实践,学生们不仅需要口语课堂的引导更需通过课外口语自主学习来达到口语对积累和实践的要求。因此,结合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课堂教学现状对课外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及可行性方案探索具有重要价值。

对于学生整体的口语自主学习情况,我们从两个方面出发进行了调查。一是口语课堂教学,二是学生课外口语自主学习情况,以下将就此扼要地介绍相关理论。

1.自主学习的概念

Holec对自主学习的定义被广泛认可并常常被引用,他把自主学习定义为“能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own learning)”,并进一步解释所谓负责自己的学习实际上就是指承担以下责任: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和对学习进行评估。[1]

2.学习者训练中教师的作用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Voller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1)促进者或帮助者,在心理上和技术上给予学习者支持。(2)咨询者,即当学习者遇到困难求助时,教师及时给予建议。(3)自愿者,教师需要通晓学生所学语言及语言学习的相关知识,成为学习者的信息资讯库,并且还要培养学生有效地使用教师资源的能力。[2]

3.口语学习自主学习策略

不同的学者对于自主学习策略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研究者们至少已达成以下共识:学习策略既包括学习者的外部行为,又包括学习者内在的心理活动;学习策略是灵活的、不断变化的并能通过学习实践获得的。学习策略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例如O’Malley和Chamot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元认知策略高于其他两类策略,用于计划、监控和评价其他学习策略及学习过程,包括计划、定向注意、选择注意、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等。[2]

我们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对英语专业学生展开调查。研究内容包括学生对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期待、英语专业口语课堂教学现状、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课外自主学习的整体情况,包括其学习目标、计划、时间、方式等。研究对象是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08级及09级英语专业本科生。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34份问卷,回收问卷122份,其中有效问卷101份。

1.课堂教学

(1)英语专业学生对口语课堂教学及口语自主学习与教师关系的期待

57.5%的学生认为口语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参与,而有27.7%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基本不需要教师的参与。90.1%的学生认为口语学习中应以学生自身为主体,老师扮演指导者和评估者的角色。可见大部分学生承认学好英语口语主要还是靠自己。高达95.1%的学生认为口语自主学习概念的建立需要老师的帮助,说明现在学生对与教师仍然有较强的依赖性;小部分持反对意见的同学。88.1%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了解学生口语自主学习的进展状况,并与学生交流口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76.2%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帮助自己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18.8%的学生对与老师是否要参与自己学习计划的制订没有明确的态度;教师参与学生自主学习到何种程度仍值得进一步探究。88.1%的学生认为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进行口语自主学习,可见教师的鼓励和建议对学生具有相当大影响力。88.4%的学生认为口语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口语学习进度及效果等进行评估。92.1%的学生认为口语课堂应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练习口语的机会,辩论、演讲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2)英语专业口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学生在关于课堂实际现状的问卷部分有较大的分歧,超半数学生认为课堂的实际情况与期望基本一致的仅有:老师常常以辩论、小组讨论、演讲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52.4%)。另外,43.6%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其他方面,如了解学生口语水平及相应的学习进展状况和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口语活动,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做得不够,尤其是在教师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和制订学习计划方面,仅8.9%的学生给予肯定。对比可以看出英语专业口语课堂的现状与学生的期望有较大的出入。

2.学生课外口语自主学习现状

由自主学习目标相关描述统计量看出仅40%的学生有非常明确或明确的口语学习目标,而多达44%的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仅16%的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21%的学生会时常根据实际情况更改目标。最终对自己目标完成满意或比较满意的仅为27%。

根据自主学习计划相关描述统计量,仅有5%的学生有非常明确的自主学习计划,超过半数56%的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的计划。而在学习过程中少部分学生会适时对计划作调整。最终表示对自己计划执行情况满意的学生仅为9%,半数表示比较不满意。不难看出,目前学生自主学习中目标制订和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最受学生喜欢的、并花费最多时间参加的活动是看电影,其次是听广播和朗读。学生平均用于看电影的时间将近每周5小时,学生平均用于朗读的时间为每周2.68小时。出乎意料的是参加过英语角的人数很少,而坚持参加的学生仅为个位数。由此可见,英语角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很有限,不少学生对英语角仅限于耳闻。如何扩大英语角的影响,使其在学生口语学习中扮演应有的角色,起到应有的效果,值得相关组织者的思考。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各项口语活动的效果评价都比较高。其中得到学生最高肯定的是朗读和日常对话。四项活动中看电影、听广播属于输入性的学习活动而朗读和日常对话属于输出性学习活动。对于口语学习,语言的输入与输出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中,相比之下,学生们对语言的输入更为重视。而但调查中学生表示语言输出性活动对于口语水平的提高则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同学们应该更为合理地调配语言输入学习和语言输出练习。

学生实际使用自主学习的策略的状况欠佳,其自主学习观念有待加强,策略使用不得法加之学生主观上希望老师帮助自己掌握一定学习策略和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督促自己实施计划,由此来说口语老师的角色需要全新的定位。

从调查来看,大学口语老师面临的新任务是传授学生如何进行口语自主学习。目前口语课老师的职责仅局限于组织课堂,极少涉及学生课外学习,至多给学生布置一个简短的课堂展示任务,如presentation,role-playing,这些任务基本上可在几小时内完成,而且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资料收集整理和PPT的制作等上,而真正用于口语练习的时间实际上是很有限的。由此我们看出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课外口语自主学习给出的建议或者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不够。教师应注意在整个学期内课堂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连贯性。与此同时应注重“授之以渔”,在教授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应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方法。

除此之外,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给予影响。对于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老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学会自行监测计划执行情况并及时自我反馈;对于水平一般,尤其对是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将学生课外口语学习也纳入教学计划,给他们更多的引导和督促。

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历来对于英语口语教学不够重视,甚至到了忽略的地步,许多大学生对于英语口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英语口语课程也不够重视。因此提升目前口语课的“附属”地位,将口语学习与听力、写作、阅读等能力并举,以获得学生更多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徐锦芬,占小海.国内外“学习者自主”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4,4.

篇9

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大多是终结性的评价,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质量。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Evaluation) 是一种全新教育教学模式,这是一种重视调节过程及教学目标的评价活动。自1967年斯克里芬提出后, 形成性评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整个学习过程, 并利用改进学习过程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其评价的主要内容除了知识、技能等一些可以量化的因素, 还包括了学习策略、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合作精神等不能进行量化的学习品质, 评价结果的表达形式为:“等级评级+评语”。作为一种较为低焦虑的教学评价手段,形成性评价通常需要一个相对宽松、开放、自由的环境来进行评价活动。

二、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评价学生课堂口语学习效果。知识的讲解以及师生间的沟通大多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进行形成性评价活动的主体也应在课堂上进行。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口语教学充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如,在评价学生问题回答情况时,可以多使用very good、perfect、good job等词句进行表扬鼓励,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也不要一味的否定,可以使用“You are brave”等词句,表扬学生的发言勇气,以此来激励学生再次进行课堂互动,这样不但可以保护学生自尊心,还能鼓励学生更好的进行课堂问答,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口语评价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间相互的评价,其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因此,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小组评价,即一方面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出勤率、课堂学习状态、与教师间的课堂互动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另一方面,需要教师组织小组组长对小组组员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价,其评价的内容主要有:组员本节课程中的课堂笔记情况、课堂学习状态以及小组活动情况,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责任意识。

其次是教师评价,其评价内容主要有: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指令的了解与配合情况、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课堂学习任务及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等。

2.小组间的口语活动评价。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五到六人的学习小组,然后安排每节课堂前5min为小组英语口语展示时间,各小组可以采用节目表演的形式,进行英语话剧、英语小品等多种形式的表演。教师则可以通过学生的英语表演情况,了解学生的英语知识及口语水平,并对学生的英语发音、用词、以及语法应用等情况进行评价考察。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二英语(必修四)中的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一节后,学生对女皇武则天进行了表演展示,不仅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历史知识,而且通过学生的表演,教师还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及课堂学习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此外,表演中还可以暴露出学生英语学习的不足之处,方便教师及时进行补充教育,如学生在表演中,对于一些古代的官职等英语词汇的用法不太清晰,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讲解扩展,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3.课外的口语学生评价。学生的课外活动是教师无法掌控的,但通过教师科学有效的引导,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课外口语学习,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因此,在对学生的课外口语学习进行引导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计划是一切行动的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制定详细的课外口语学习计划,并在开学后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可以有效督促学生进行课外口语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如,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练习,学生可以在课外自觉默写、朗读所学词汇及短语等。(2)教师可以寻找一些英语书籍供学生借阅,在开学后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展示,表达该书籍的内容以及阅读感想,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考察,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奖励。(3)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分组练习,让学生自由组合,三四个学生搭配在一起,然后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小组英语口语学习。在上课时,教师组织学生用英语汇报表演小组课外英语口语学习的状况,汇报表演的形式可以是编排小节目、情景再现等,教师再通过对学生的汇报表演情况进行评价,监督了解学生学习成果。课外口语练习,不但可以有效巩固课堂英语口语学习效果,还可以为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形成性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高中学生英语英语及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形成性评价,并将之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做好学生课内外英语口语教学,从而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及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23-01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既体现“教”的有效性,更体现“学”的有效性。学生的课堂活动对课堂的有效性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呢?值得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进行探索。

一、突出学习重点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是在围绕教学重点知识的基础上而设计的,也是学生在学习运用英语中的重要内容。可以说,重点目标的设计,一方面,体现了课程教学的重点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感悟;另一方面,能够在构建学生知识结构体系中发挥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习重点目标,注意好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我们首先要把重点学习目标进行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予以学习记忆。其次是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而确定适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够与文本内容相一致。最后,突出教学重点目标的实现过程和方法,允许学生能够有学习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二、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有效的师生互动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成为可能,而师生互动营造出来的轻松、充满尊重和信任感的课堂又能够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正向的情感。因此,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的第一个步骤。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绪传达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例如,在英语写作课上,教师态度严肃,在给班上给出写作题目“my family”,要求学生:“请大家在30分钟内完成写作,现在就开始动笔吧”,则这堂英语写作课会笼罩在一种“尽快完成作文”的气氛下,虽然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了互动,但仅限于布置学习任务,教师的情感传达是枯涩的;如果教师面带微笑,不把作文题目写上黑板而是让同学对作文话题进行猜测:“我们今天的写作题目是一个世界性议题,你们想一下会是什么?”这样的引入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纷纷讨论,“是环保吗?”“是经济问题吗?”当教师出示作文的题目“My family”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大失所望:这个似乎与“世界性议题”无关,面对学生们失望和质疑的表情,教师认真的看着学生们说:“不要小看这个题目哦,亲子和家庭问题,是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的重点项目呢,说不定同学们在作文里的见解,能为这个大课题的研究做出贡献啊!”而学生们在教师这样的鼓励下,带着一种“为世界性议题出谋划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作文,一堂普通的英语作文课,也因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显得主题更加明确、更有活力。

三、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教师应该做到在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特点,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结合,以求这些教学方法能够在英语课堂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使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优化。以英语听力练习为例,大多数教师在英语听力练习课中使用播放录音,请学生听写或者是复述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虽然教师也在教学的导入过程中使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例如为学生描述一个“去外国旅行,和外籍学生进行交流”的场面,但单纯的情境导入往往会花掉很多时间而并不能对课堂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英语教师能在听力课堂上将情境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结合起来,以一桌的两名同学成为一组,要求二人配合听写听力的内容,然后在全班决出“英语听力听力最佳”组合。竞争的刺激会使学生们对听力的内容格外注意,而小组学习的方式,也能够使学生们按照各自的优势分配“听”哪方面的内容,例如,同桌的甲同学对单词的掌握量比较高,而乙同学对句式掌握的比较牢固,二人配合,会很快弄清楚听力材料的内容,比单独一个人进行听力训练的效果高的多。以此同时,情境导入将不仅仅是教学背景的简单阐述,而是能够将情境所营造的气氛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使学生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候更容易进行角色转换,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篇11

前言

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模式[1]。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项目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向性知识的传播者,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此外,学生学习目标也更加明确,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有效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向实际应用的迁移。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后来在德国得到广泛推广,其特点是关注对应学科的中心概念与原则,将所学内容及整个学习过程分割为一系列具体项目进行学习。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针对各个项目,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项目教学方案,并在课堂教学中做好示范,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式的合作、讨论及实际操作。项目教学法适用于我国的英语教育,而且是中职院校英语教学发展的方向。

1.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分析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由于过于重视词汇的积累及题海战术,缺乏对口语教学的重视,加上学生对专业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了解不清,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了英语口语教学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为滞后。这也是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特别是口语教学水平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同时,中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而中职院校教学改革又偏重于对专业技术需求的改革,进而压缩了英语教学课程。英语课堂中又缺乏对英语的口语教学,使得学生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口语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英语教师应积极引进先进教学模式和成功经验,改变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滞后的局面,不断促进中职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2.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应用项目教学,主要体现在:项目任务的选择、项目计划的制定、项目方案的实施和项目结果的评价四个方面[2]。以下是具体应用的探析:

2.1项目任务的选择。

项目任务的选择是项目教学顺利完成的基础,须对职业资格做好相应的研究,对具体行业标准进行调研,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为英语口语教学服务。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标准,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使其成为能够在管理、技术、生产与服务第一线工作的中级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要加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视,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点,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例如商务专业的学生,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选择商务洽谈相关的项目任务,针对具体商务谈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所需的谈判技巧等,进行英语口语教学,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了解并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2项目计划的制定。

项目计划的制定是项目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英语教师通过选择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按所制定的计划展开学习。科学、合理的项目计划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这也是项目教学法的优势之一。例如,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制定一个车展活动现场的项目学习计划,让学生查找不同汽车类型各个方面的资料,然后模拟推销汽车的具体场景,向“顾客”介绍汽车的功能及优势。这就锻炼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得到切实提高。

2.3项目方案的实施。

项目方案的实施是项目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在项目方案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带动课堂氛围,为学生创设英语口语学习情境,并根据教学项目的要求,设置一定的问题,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3]。学生在参与中,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并不断进行调整和补充,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教师设计一个实物店经营的工作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设置好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解决。同时,让学生自主发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使得综合实力与职业素养都有所提高。

2.4项目结果的评价。

项目结果评价是项目教学法最终成果及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项目效果的评价有许多种,可通过学生自评、小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进行,其中,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全面,且以鼓舞学生为主,增强学生学习与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同时,教师要以适当方式提出学生的不足,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争取下一次表现更好,在实际英语应用中更加出色。除此之外,师生应共同讨论项目教学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项目教学更加顺利、高效、完整。

3.小结

项目教学法是不同于传统英语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应在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口语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项目教学法是未来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趋势,是当今社会对中职院校的需求和期待,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英语口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更科学、高效的方法,。中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冲破传统口语教学法的束缚,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不断创新,从而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素养较高、综合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4]。

【参考文献】

[1]罗月云.论中职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主要对策[J].科技创业家

篇12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223-02

英语口语的学习在当今社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因此也得到了大学各专业本科生的更多关注。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然而,中国当前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有限的教学时间大多还仍被读写占据着,加之以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大多数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口语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得到满足。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由于没有专业学习英语的经历和经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策略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同时,当代多媒体环境的迅猛发展为英语口语学习提供了海量的应用资源。在这种环境下,作为对课堂口语学习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如何有效地运用各种多媒体音像资源进行英语口语的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当下摆在当前师生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多媒体环境推动口语自主学习的必然趋势

现代科技改变了世界,同样也更新着各种学习资源。多媒体环境的多样性打破了传统英语课堂学习的疆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的选择。粉笔黑板教师为主的传统学习方式被融入了更多的新的、可以利用的学习设备和资源。语音、视频、投影、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教学及生活设备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的途径,让学生可以接触更多的语言学习方式,从而更真实有效地接触语言环境,增强口语学习的实践机会。

伴随着科技改变教育的趋势,丰富的网络资源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方式。远程教学平台、网络学习辅导等新出现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学习素材。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可以选择更多自己实际需要的语言素材,而不仅仅被动地局限在课堂及课本上的学习内容,口语学习的生活化、实用化得到了更好的落实。

同时,各种网络社交方式的出现为口语学习者提供了可选择的学习交流对象。传统的口语学习交流对象基本上只是英语老师。在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更多的口语学习的老师或同伴,从而有效地补充先前仅能通过课堂师生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甚至可以找到英语母语者进行语言的学习交流,接触更为真实的语言,培养更实用的语言实用技能。

逐渐提速的因特网,QQ、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出现,以及手机等通讯工具的不断改良与更新,创造了即时交流的可能性,尤其在语音交流方面,先前局限于文字的网络交流已经扩展到了语音及动态图像的交换。这些功能满足了口语学习的即时互动的需求,学生可以在丰富词汇、句式等语言素材的基础上,在学习中融入更多的实际口语交流的技巧和技能。

基于上述各种因素,多媒体环境的出现还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单纯的学习口语、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动机转化为通过不同的口语学习完成结交各种朋友、完成购物等实际语言应用任务,在完成各种社交需求和交流需要的同时学习口语,从而突破了单纯的口语学习的目的和积极性,将学习的任务由学生的被动要求转化为主动的需求。

二、口语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是一种内在的主导学习的机制,是由学习者的动机、态度、能力和策略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者对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如上因素具有掌控权。

二语学习领域中,很多学者认为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要比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更为重要。Holec(1981)指出外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取语言和交际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独立学习。Krashen(1983)的语言习得理论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区分了习得(acquisition)和学得(learning),该理论强调了外语学习过程中“习得”比“学得”更重要。Cohen、West等也多次强调了外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语言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及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的各种能力。Holec、Dickinson、Littlewood等语言教育学家都对于自主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的方式和决策理论做过深入的探讨。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关学习的所有决策及实施决策的能力。Nunan(2001)指出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传授和操练为基础的,而当代的教学是以功能和技能培养为基础的。学生的学习要变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三、多媒体环境下影响学生口语自主学习的因素

现代多媒体环境有效地扩展了学生口语学习的空间,然而一些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学习的效果。

(一)在意识形态上,缺乏对口语自主学习认知的接受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提高和因特网的普及,为自主学习带来了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很多学生对老师仍有依赖性,很少在课外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但在中国大的教育环境背景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师的依赖性很难在短时间里完全消除。尤其在口语学习方面,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课堂上给予的练习机会和学习方式,在思想认识和学习实践中更多地依赖于老师的引导的提问、作业等,甚至错误地认为课外没有口语学习的机会,也不能独立地自主练习口语。

(二)缺乏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指导

大多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学习局限在不多的英语课堂教学时限内,缺乏系统的英语学习方式理论。由于缺少口语学习的经历、经验及方法,很多未受过综合全面系统外语学习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不清楚甚至于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来进行自主的口语训练与学习。最常见的就是很多学生热衷于观看英文电影、英文影视剧,却不知如何借助这些方式吸收语言、练习口语、纠正发音。

(三)缺乏清晰的口语学习目标及合理系统的学习计划

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由于缺少对语言学习的全面认识,没有清晰的口语学习目标,因而更难制订出合理的口语学习计划。很多学生不清楚自己学习口语的目标,如口语学习是应该掌握正确的发音、达到基本的交流目的,还是提高语言及语音的精准度或是熟练应用实用的口语交际技能等。基于这些问题,大多学生很难合理地制订出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并且有效的口语学习计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口语学习的进度和效果。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检测,自主学习自控能力差

课外的自主学习是需要在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计划下脚踏实地地落实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凡事要求“短、频、快”作为时代的烙印,也影响着语言学习。很多学生抱着短期速成的心态对待语言学习,忽视了语言学习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缺乏见底的毅力,不能按部就班地坚持练习、巩固、强化、吸收,是大多数自主学习失败的原因。在短期的学习热情过后,如果没有外界,如老师、课程及个人需求等外在压力的推动,很多学生很难坚持自主学习,因而造成半途而废,影响了学习的进程和效果。

(五)多媒体设备和软件的操作使用不熟练

各种多媒体设备和软件的操作使用不熟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口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现今各大学都在使用不同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推动自主学习,然而有不少的平台并非根据英语老师教学的需求所设计的,因而在模块使用等操作上过于繁复或是“方式重于效果”,给学生造成一定的使用困惑或是使其产生了一定的厌恶心理,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情绪和效果。

四、多媒体环境下提高学生口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多媒体环境下影响学生口语自主学习的因素复杂且综合,因此,帮助学生正确应对复杂的学习环境、合理改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代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师应该逐渐更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时代需求及口语教学的特点,调整教学模式,扩充教学领域,了解并掌握多媒体环境下的先进技术。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口语自主学习,帮助学生从单一的学习模式转化为多元化模式。另外,教师应该认真钻研语言学习及教学理论,尽可能地在课程设置和评估制度方面动脑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胆改革,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口语自主学习的实施。

(二)帮助学生制订有效的自主学习计划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语言水平及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分阶段制订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融入自主学习的指导。自主学习的学习者应该在总体学习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和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学习习惯和特点进行。在复杂的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从语音、语法到语流、口语交流技能和技巧,一步一步地进行口语学习,从而达到并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

(三)努力建立更有效的多元化学习交流模式

人文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强调人本身的情感和需要。以人文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哲学主张学习者和教育者分享控制权,因此自主学习并非只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语学生口语自主学习的指导,而不是单一地强加自主学习任务给学生。英语教师,作为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可以结合自身的语言学习经历和经验,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有效的口语自主学习方法,从而帮助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果。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地给予帮助、支持、监督和指导。结合复杂多元化的多媒体环境、口语交流的方式不应紧紧局限于师生间课堂教学时间内面对面的交流,利用现代多种基于网络的软件,同样可以进行一定的口语实践交流。如运用QQ、微信、FaceTime等流行的软件进行师生间或同伴间的即时语音交流,将有效地增加口语练习的机会。

五、结语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普及,为语言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方式。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利用多媒体设备及资源进行多元化的综合口语学习将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外语学习模式。对于中国大多数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而言,能说一口流畅地道的英语是他们所一直期待但又不易达到的目标。面对这种形势,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的职责应更多地从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使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应该致力于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学习计划,在现代高科技的先进技术和丰富资源的支持下,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满足他们对口语学习的渴求。只有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才能使他们把语言学习从校园学习持续到未来,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以应对新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