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8 20:48: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广告创意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台词”电影台词是经过艺术处理的口头语言,比较随意、灵活和简洁,如同人处于不同的环境需要注意不同用语一样,不同的电影语境需要不同的电影台词,是塑造电影人物形象、表达思想的基本载体,对观众有一定的影响力。影视广告也传承了这一特性,在表达过程中,文案写作是广告创意精确表达的基本要素,除了要文明守法之外,可以优美,可以诙谐,可以庄重,口语化,也可以书面化,根据不同的创意要求,选用不同的台词风格,同样也可以说,不同的文案风格可以产生不同的创意效果,它为广告创意的表达穿上了适合的“衣服”。例如三菱以父爱为主题的广告,通篇讲述了一个父亲从小送女儿上学的过程,知道女儿长大成人,也买了车,但是父亲还是来接女儿,骑着那辆老单车,跟在女儿的三菱车后面,生怕女儿忘了回家的路。这则广告中的文案风格属于朴实的故事风格,娓娓道来,细腻感人。
2.音乐
音乐通常是一部影视广告的有机部分,像电影音乐分类一样,影视广告音乐也分为现实性音乐和功能性音乐,由于现实性音乐是观众在广告中能够看到演奏者,在广告创意中,广告策划者本身就是以一个演奏现场作为创意画面表现的,因此具有个体性和特殊性,在本文中主要以功能性音乐的作用为主,影视音乐在突出影视广告中的感情和渲染广告氛围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突破了影视广告中画面和台词干瘪的单一性,使广告画面和文字跌宕起伏的感觉更加明显,也加强了广告的深度层次性,不同的产品广告创意角度不同,即使同一创意角度,表现的方式也不一样,因此不同的产品甚至同一产品的不同广告需要不同的音乐来放大广告表达效果,它为广告创意的表达锦上添花。例如农夫茶—女孩的初恋广告篇,讲述了女孩在新生军训中喜欢上了自己的教官并且向教官表达,表达失败后放飞并铭记这份初恋的故事,这则广告中选用了音乐《kisstherain》,这个音乐主要表达了暗恋时的感觉,喜欢一个人时的心情就像亲吻雨滴时的感觉快乐而充满伤感的含义,与创意中农夫茶的感觉相近,从而更加富有层次地表达了暗恋的含义,就像农夫茶的感觉。
二、电影的类型片对影视广告创意影响颇深
纵观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影视广告,其类型犹如电影分类一样也有故事片、喜剧、动作片、冒险片、科幻片、恐怖片、强盗片、战争片、悬疑片、史诗片、灾难片、音乐剧等形式,这些不同类型的影片衍生出了各种影片常用的手段,喜剧片常用的幽默、故事片常用的煽情、冒险片的大胆想象、科幻片的高科技、恐怖片的恐怖,强盗片的匪徒英雄等特征也融入了影视广告片中,广告创意也通过这些类型表达了形形的产品形象。不同类型的影视广告可以带给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广告的目的是为了营销,但是在营销过程中不同的产品是具有差异性的,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同一功效而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也应当是有差别的,这些有效性便需要不同的创意来体现,而广告策划者在挖掘产品独特的功能之外也赋予了产品独特的人文内涵,广告创意也通过这种差异性为产品塑造了不同形象,使观众在转换成消费者的同时对自己的产品有更高的认同,从而促成消费行为的产生,它为广告创意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表现类型。在这里以雅虎的三则广告为例,第一则是张纪中所拍摄的雅虎——前世今生广告,这则广告运用了张纪中惯用的武侠为题材,广告中黄晓明饰演了一个到梦中寻找前世恋人的考古专家,在考古中通过雅虎搜索解答了自己梦中的前世景象,梦中因为他人的嫉妒自己的恋人被杀,世代无回,自己去挽救自己的恋人,却发现凶手是自己今生的妻子,最终自己被惊醒发现一切只是一场梦,这则广告中讲述了一个武侠式的唯美爱情故事,雅虎搜索的强大搜索功能给予你所要的答案,诠释了“生活,因找到而快乐”的理念;以冯小刚执导、范伟主演的雅虎—跪族篇广告为例进行分析,这则广告属于一则喜剧广告,广告中讲述了范伟所演绎的秦姓老板为了追求名望而追根溯源的故事,广告中运用了冯式幽默,范伟以谐星形象来出演,在广告的台词、情节上均以幽默的形式表达了快乐的内涵,最终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表达了雅虎搜索带给用户的“生活,因找到而快乐”的内涵;陈凯歌导演的雅虎—阿虎篇广告,通篇运用了故事片中煽情的一面,讲述了范冰冰所饰演的下乡知青回城途中自己的狗阿虎不离不弃追着自己所乘的汽车直到最终消失的场景,最终阿虎离开了,但是自己仍然感觉阿虎就在身边,而一直寻找它的感人故事,最终诠释了雅虎搜索的用途,雅虎搜索帮你找到它,也引出雅虎搜索的“生活,因找到而快乐”的内涵。
二、创意风格的多样性
广告创意风格因主体的区别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由此制作出来的广告效果也千变万化。针对一般广告用语,可以列举以下几种风格,有肯定式的如:“我”喜欢飘柔之类的;劝导型的如:请用三金牌双黄连;比较型的如:只选对的,不买贵的(雕牌);比拟型的如:住在春天里(广地花园);祝福型的如:祝您百事可乐;无厘头型的如: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中国联通的中国年主题推广口号);众里寻他千百度,你要几度就几度(冰箱的广告)。影视广告中鲜明的色彩符号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色彩作为现代影视广告造型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不仅是反应客观世界的符号,而且具有传达资讯和情绪、塑造艺术形象的造型功能。在喜庆时,用暖色调表达一种热情与亢奋,悲伤或抑郁时,用冷色调表达一种压抑与伤感。特定的色彩可用来隐喻某种观念,如红色象征革命、暴力,白色象征纯洁、神圣,黑色象征死亡、悲痛,蓝色象征平静、冷酷、安详,绿色象征生命、和平、希望,黄色象征光明、欢乐等等。[2]
三、听觉创意
(一)故事情节的需要
1.幽默元素某方便面品牌用“泡的就是你”来做广告语,引来一片非议声,大多数观众觉得广告词听起来很低俗,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观众记住了这句广告词并在冲到超市购买方便面时会问到“那个泡的就是你的方便面在哪啊?”让售货员和其他人忍俊不禁,这就是广告台词的社会效应。内地某品牌的床上用品广告,让风情万种的女演员用魅惑的声音对着镜头说“哪有一夜不同眠?”这种语带双关、比较暧昧但较为含蓄幽默的表达方式能被更多观众所接受。2.戏剧性元素因为情节的突转曲折,才使影片具有戏剧性。影视广告戏剧化已经逐渐成为新世纪广告的潮流。例如:章子仪2001年末为VISA信用卡拍摄的长达2分钟的《餐馆片》电视广告片,充满了戏剧性,宛若《卧虎藏龙》的翻版:广告由参与创作好莱坞科幻电影《21世纪杀人网络》的澳洲导演BruceHunt执导,剧情充满了悬念和动作片的特点,但最终映入眼帘的不过是一张信用卡的特写。另外一个充满戏剧性元素的广告的开头:一个少女站在路边脱衣服,慢慢地解扣子,正在脱下来的一瞬间。广告的中间:关键时刻,一列火车开过。结尾:打出某某广告语,让想看结果的人心生感叹,又让观众自嘲,广告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二)广告音乐
广告就是要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元素或流行元素。音乐是全人类无国界限制的共同语言,歌曲则是最有感性煽动力的元素。广告歌曲必须与画面配合,要遵循旋律简单、琅琅上口的特点。例如:《小霸王》的主题歌《读书郎》就来自于中国民间传唱已久的儿歌,熟悉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歌词,成为多少小朋友的最爱,当年小霸王学习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街头巷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直到今天,谈到学习机,大家都会想到读书郎的儿歌。可见,这个广告的音乐与画面是几代人的回忆,是非常成功的广告。再如蒙牛乳业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故事,也成为业界佳话。广告画面中沁人心脾的绿色大草原,草原上壮实的奶牛,随着蒙古音乐荡气回肠的歌声“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顷刻之间深入观众的内心,也让观众牢记了蒙牛品牌的标志和产品,这对于蒙牛乳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广告片,因为当时蒙牛的负责人从伊利出来创业之初,频受伊利的打压和市场抢占,随着蒙牛品牌逐渐稳定的口碑和正确引导消费的宣传途径,成功从中国乳业巨头伊利手中占领一席之地,到如今已经可以和伊利正面交锋而不显颓势。可见,一支在市场收获成功的广告可以助企业和公司一臂之力,帮助公司开拓客户和消费者市场。
一、广告定位与文化因素
美国广告学者艾·里斯等在《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中指出:“定位并不是要你对产品做什么事,定位是你对潜在的顾客心智所下的功夫。定位并不是不牵涉到改变,它确实在改变。但改变的是名称、价格及包装,实际上对产品则完全没有改变。所有的改变,基本上是在作着修饰而已,其目的是在潜在顾客心中得到有利的地位。”广告定位主要有两大类:实体定位和观念定位。实体定位强调的是:在广告宣传中突出产品的新价值,与同类产品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以及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更大利益。观念定位是在广告中突出宣传品牌产品新的意义和新的价值取向,诱导消费者的心理定势,树立新的价值观念,从而引导市场消费的变化或发展。影响广告定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民族文化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它的作用是在广告中突出、渲染一种具有个性的、独特的、与受众文化和谐的气氛,它的目的是吸引潜在的消费者,在公众中树立起自己企业的形象。
从日本三家汽车公司在中国销售所做的宣传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有朋远方来,喜乘三菱牌”;“古有千里马,今有日产车”,我们知道,它们都是由中国的谚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和“千里马易寻,而伯乐难求也”演绎而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广告的创作者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做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这样做,不但求得了在中华民族文化上的认同感,使潜在的顾客对其产品产生一种亲切感,同时也增强了广告的感染力和渗透力,说明他们的产品畅销各地,深受用户喜爱,使得它们在中国的销售有比较好的业绩。
由于人们在文化语境和价值取向方面存在差异,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伦理道德、社会制度对广告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美国著名运动品牌耐克通过以“justdoit”为主题的系列广告,和篮球明星乔丹的明星效应,迅速成为体育用品的第一品牌,而这句广告语正符合崇尚个性、提倡自由的美国青少年一代的心态:要做就做,只要与众不同,只要行动起来。但在香港电视上播放时,“justdoit”译成“想做就去做”。许多消费者认为该广告有诱导青少年干坏事的嫌疑,纷纷投诉,在将广告词改成“应做就去做”后,才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尽管只是一字之差,意思却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在华人占主流的香港特区,尽管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原因,造就其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城市,但是传统的中国文化依然深深地根植于老百姓的心中,自律具有传统的心理优势,它要求人们的行为举止必须符合一定的行为规范。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对同一广告内容会有不同感受和理解,同样的广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产生不同的宣传效果。世界上不同的语言各具特色,其表达方式与文化习惯也存在一定差异。这是由于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道德信仰、文学艺术、心理特点、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地域风貌等等差别而造成的。
美国一家汽车公司把它生产的“Matador”汽车销往波多黎各,“Matador”的英文意思是“斗牛士”,借此比喻该车的敏捷和威风。可是创作者忽视了“Matador”一词在波多黎各当地语言中是“杀手”意思。在一个交通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地方,“杀手”牌汽车怎么卖得出去?再如,许多国产护肤品在说明书中将“增白”译为“whitentheskin”。在汉文化里,“增白”是褒义词,汉语中“一白遮百丑”的说法反映了汉民族的审美心理。而西方国家的有钱人追求的是黑里透红的健康美,苍白在他们看来代表着贫困和疾病,并非美的象征。基于这样的审美期待,谁愿意花钱买“难看”呢?熊猫在世界多数国家受到欢迎,“熊猫”这一品牌译成各种语言,大多能产生美好的联想,但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用熊猫来做品牌广告,却遭到攻击和抵制。因为熊猫外形像肥猪,也被认为是忌物。跨文化广告创作必须充分了解并尊重与受众国的文化差异,不符合受众文化的消费心理、有悖于他们的审美标准的广告,结果都无法赢得市场。
广告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求异,广告宣传必然或多或少地改变着一些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的发展。因此,跨文化广告定位时必须充分了解并尊重与受众国的文化差异。美国通俗文化,风行世界,麦当劳快餐店广告总是裹携着美国文化,遍布全球。麦当劳的多种汉堡包都以牛肉为主要原料,其原因是美国是以牛肉为主要肉食。为了争取印度的市场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麦当劳将羊肉作为在印度出售的汉堡的主要原料,这是因为印度是一个信奉印度教的国家,他们把牛敬为神,忌食牛肉。麦当劳尊重了印度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从而顺利地拓展了在印度的销售市场。麦当劳还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不同的国家配有不同的菜单:在法国配有香槟,在英国配有威士忌,在德国有啤酒,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有果味奶昔,在中国则配有红茶。这种融合两种文化优势的原则在广告中同样很重要,一方面要有本民族文化特色才能吸引受众,另一方面适应受众文化才能被接受。
尽管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对同一广告内容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但是由于人类所拥有的相同的特质,同样的广告定位角度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是适用的,也会产生相同的宣传效果。比如,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一族,把刚出世的宝宝视为掌上明珠,他(她)们愿意为孩子做一切可以做的事情。广告的创作者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抓住特定人群的心理特征,来选择或修改其广告定位的。
美国宝洁公司“帮宝适”纸尿布的成功,关键在于广告定位的调整。当时,纸尿布在美国市场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宝洁公司开发的“帮宝适”纸尿布比其他的同类产品质量更好,但其市场占有率却不到0.5%。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发现,过去的广告定位是强调使用纸尿布的方便、高效,“母亲”是广告主题的受益者。而实际情况是,许多母亲对使用纸尿布心存内疚,认为自己是个只顾自己方便而忽视孩子的懒惰又浪费的不称职的母亲,因此,对于该产品有抵触情绪。于是,“帮宝适”立即调整了定位——将它放在婴儿受益一方,强调纸尿布吸水性更强、更卫生、更柔软舒适的优点。这样一来,该产品很快畅销全球。
同样,广州市广告公司设计的“鸿运转页扇”广告画面:以梦幻的玫瑰色为主色调,一个漂亮的小女孩沉浸在甜美的梦乡,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广告语“柔柔的风,甜甜的梦”将温馨、甜美、浓浓的爱意传递给目标受众。该广告的定位是核心家庭,针对年轻父母特别珍爱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将使用转页扇带给小孩的好处展示给父母,从而影响其购买取向。
二、广告创意与文化因素
广告定位是广告创意的前提,广告创意是广告定位的表现。广告要想成功,一定要有创意,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告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目标受众。从创意的源流来看,广告所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所生存环境之间的价值的实现问题。它具有特定的对象——居住在某一地区或属于某个民族的特定消费者。为了使广告在目标受众中引起好感,产生共鸣,广告创作者就必须了解目标受众的民族文化。在广告创意时,恰当运用民族文化有助于创作消费者喜欢并乐意接受的广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美学观念以及特有的文字,图案色彩,都能体现出跨国文化广告的鲜明个性,融合在广告创作中。某年的春节期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面向中国受众推出了一个迎合中国习俗与文化背景的电视广告。广告画面:红瓦红墙的中式建筑,穿中国传统服装的小男孩,从电车上跳下的回乡游子,一人用红笔在巨幅红布上书写一个巨大的“福”字,可乐在杯中泛着泡沫以及同时叠现的中国传统的贺新春的场面,最后是广告语“当团聚的时候,挡不住的感觉”。这则广告以中国红为主色,辅之以中国传统的庆祝春节的画面,把佳节思亲的情绪融入到可口可乐的广告主题“挡不住的感觉”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无论在讲英语的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与庆祝活动或喜庆的日子有关。在中国红色具有的象征意义比西方国家要更加强烈。凡是与吉祥、兴旺、热闹等有关的事物,在汉语中都喜欢用“红”来表示,如“红利”、“红火”、“红包”等。表示顺利和成功时,也用“红”表示,如“披红”、“开门红”、“满堂红”等等。这则广告的创作者就抓住了中国传统的这一特征,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民族文化情结。
由“全球化(Global)”广告转向“全球本土化(Glocal)”广告,要求广告创意中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因为“文化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万宝路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下面是1993年底万宝路为中国市场而创作的一则贺岁广告。背景: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的“边陲锁钥”——嘉峪关。马蹄声声,无数身穿中国民族服饰的骑手从各个城门涌入。震天锣鼓,响彻云霄。长城内外,身穿中国民族服饰的西部汉子,排着整齐的方阵,跳着庆祝丰收的锣鼓舞。随着鼓声嘎然而止,一声嘹亮、豪迈的长啸划破天空。一时间,无数鲜红的缎带从长城上倾泻而下,正契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鸿运高挂”之意。“万宝路恭贺各位新年进步”的广告语在一片喜气洋洋的场景烘托下,传到了我们耳边。万宝路广告形象及广告表现始终如一。在本土,它选择的人物形象是具有美国西部背景和原形的牛仔。因为美国提倡的是张扬个性、勇于探索、追求创新。当面对中国的受众时,万宝路广告则做了适当的修改,它选择的人物形象是具有中国西部背景的西部汉子,因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是以朴实、善良、勤劳、勇敢为美德。这样就将狂放不羁的万宝路精神融入了中华神州的文化氛围当中,易为中国的消费者接受。万宝路这一“国际品牌本土化表现”策略——地点、人物、表现手法的选用,令其品牌概念在文化层面上与中国消费者达成了沟通,深刻体现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外商所做的成功的广告,大都是根据受众的文化心理进行创意的。广告创作者要针对不同的受众来研究他们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只有在了解受众文化对广告受众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广告才能为受众理解和接受。否则,就无法赢得市场。
一则名为“恐惧斗室”的最新耐克篮球鞋广告片,男主角是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他进入一个五层高的建筑,与身着长袍的中国的老者“比拼”,并将老者击倒;詹姆斯扣碎篮板,身着中国服装的“飞天”随之粉碎;随后,篮板旁出现了两条中国龙的形象,二龙吐出烟雾和妖怪来阻碍詹姆斯的进攻。由于在这个广告片中,涉及到众多中国文化元素被广告片男主角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打败的画面,该广告违反了《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广播电视广告应当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尊重祖国传统文化”和第七条“不得含有……亵渎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的规定。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厅)和中央电视台发出《关于立即停止播放“恐惧斗室”广告片的通知》。
立邦漆一则名为“龙篇”广告作品画面:在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的两根立柱上各盘着一条巨龙,左立柱由于没有涂立邦漆,色彩黯淡,表面粗糙,巨龙仍得以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由于涂了立邦漆,色彩鲜艳,表面光滑,使得巨龙都滑落在地。广告要表达的是其高品质的产品,但是却忽视了目标受众的民族文化。众所周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我们中国人自豪的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龙”成了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华夏民族顶礼膜拜的神圣象征。这则广告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引起国人的愤怒。
广告创意想要吸引消费者,足够有趣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还要原创?直接模仿成功的创意不行吗?归根结底,广告创作要求新颖是为了区别于其它的商品和广告,让消费者留意并记忆,在消费者每天接触的广告中率先占下一席之地,也就是占领消费者心智。占领本身就包含了两个意思:首先是进入一个地盘,要能够进来;另一个才是指单独包揽,与众不同,不与其它分享。原创的作品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作品,比如卢沟桥的石狮子给丰田汽车下跪,这样史无前例的创意没有考虑到历史背景因素,让消费者抗拒,未能达到以原创来占领消费者心智的目的。而一些原创广告因为缺乏前文所述的解释步骤,让人看不懂,更别提让消费者记住并产生购买欲。比如益达系列广告中,最后一集是两个男人在吃东西,女主角送来益达,一个男子就倒出两粒,对另一个男子说:“两粒在一起才最好”,女主角隐隐露出不开心的表情。单看这一集会给人造成很大迷惑,其实这一集与系列广告中的前两集有剧情联系,连在一起看才能明白,而且结局也确实是出人意料。这样紧密联系的剧情和“铺垫-反转式结局”这样的系列广告在国内可以算作原创,但收效并不好,不如循规蹈矩地讲三个分开的故事。原创不一定产生吸引力,让消费者觉得新鲜才产生吸引力。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作品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要时刻想着什么样的创意才是消费者觉得新鲜的、乐于接受的,本文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重要,让人喜欢但流俗没关系,只顾创新却被消费者忽视或厌倦才更没有意义。
2、Impact+Repeat(震撼性+重复)
广告创意的震撼性越强,越容易促使消费者产生品牌好感或购买欲望,出于首因效应,这种好感或欲望不会轻易被改变,也就是说被记住的概率越大。不能因为要经历“重复”的磨砺就让“震撼性”让步,相反,应该考虑怎样重复才能最小程度地削弱消费者首因效应产生的好感或购买欲,同时加深印象,以便在外因触发下消费者能回想起曾经的购买欲望,从而产生购买行为。广告重复的频率、媒介的布置、针对的人群等等,应该根据消费者心理来合理安排这些因素。重复要做出的让步不止这些,它甚至要从主动进攻转为变动等待选择。上述的重复是广告人单方面发起的、带有强制性质的行为,而到了互联网,每个网民都是可以是自媒体。从广告的角度看,媒体都可以承载广告。社交网络的“病毒式营销”就是让网民成为“自觉转发”的广告自媒体,而自觉转发的条件之一,就是广告作品有足够的震撼性,值得分享与传播。“新百伦574三原色系列”的三部微电影广告《我的前任是极品》、《华生的逆袭》和《伤心料理》瞄准了青年人市场,用新奇的叙述手法讲述了三段爱情故事,获得社交网络的疯狂转发。574三原色系列跑鞋贯穿影片始终,却又不觉突兀。类似的“病毒式营销”广告作品对某个消费者来说是单次的,基本不会再重复的,带来一次性的震撼;同时又通过转发,将同样的震撼带给其他人。这样的重复是只保留了“扩大影响面”的功效,而绕开了“削弱新奇感”的弊端。虽然带来的情感冲击也是一次性的、会被淡忘,但在一定时间段内,强烈的情感震撼和购买欲还会以隐性的方式保留在记忆里,一旦外界因素触发便会转化为消费行为。所以善用新媒介,利用网民的自媒体性质与广告作品本身的震撼力结合,能产生传统媒体所达不到的效果,网络为广告作品震撼力发挥提供了平台,也提供了一种新的“重复”方式。广告创意的震撼性不是传播效果的保障,广告作品能够让消费者记住并产生购买欲望才是效果的保障。重复是广告作品产生效果的必要条件,但是要谨慎度量重复的各项因素,以免“削弱震撼性、产生厌倦感”的负效果大于“扩大受众面、强化印象感”的正效果。在这其中互联网与网民的自媒体性质可以充分加以利用,进行“趋利避害的重复”。而广告创作时不必担忧重复带来的边际效应递减,尽量发挥创造性,确保消费者第一次接触是就受到震撼、从而产生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