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8 00:34: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实习工作评价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某某同学于某年某月陌路日起在我单位实习,实习期为一个月。实习期间,她的突出表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和肯定。
2、某某积极主动,态度端正。实习期间,她主动要求到各部门了解学习,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她先后去了财务管理科、招标办公室、计划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法律事务部、设备管理科、法制办公室等主要业务部门。通过学习书面材料和与各部室人员的交流,她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单位科室的主要职能和重点工作,还协助完成了一些她力所能及的行政事务工作。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各科室人员的一致好评。
3、某某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4、某某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工程计算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敬业,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执行公司指令坚决。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来源:文章屋网 )
本人为人开朗、诚信,为事坚定、负重,思维开阔,善于表达, 将近一个月的下单位实习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顾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表现,优中有不足,不但发现自己的长处,也改正了自己的不足。
从学校到社会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不同,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也遇到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在经理的帮助、教导下,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优点,逐渐的在社会能力上有了信心和希望。
做事心有时还显浮躁,偶尔还有粗心,这是我在日后须牢记心中,并不断努力改进和加强的地方。认识并融入这个团队,一直是这几个月对自己的要求。学习是融入团队的最好办法,学习行业学习知识,向前辈请教经验,向同事传授工作技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弱处和不足,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和魅力。没有团队精神就是社会的弱者,也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继续生存,所以我更要深刻的认识这种精神,努力做到最好。
将来的工作是对我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人生的挑战。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进步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
摘 要 本文对供方工作表现评价的实施方法进行了简析,目的是通过借此实现对供方的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关键词 供方 工作表现评价 实施
供方是企业的相关方之一,企业应管理好自己的供方。高质量的供方管理对于企业和供方都能起到正向作用,可以提升供方对企业质量安全的贡献水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达到提高企业利润的目的。对供方开展工作表现评价是供方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供方进行工作表现评价可以从企业的供方中遴选出优质供方,企业应对这类供方进行积极督促和培养,并与其开展长期合作。对供方进行工作表现评价同时也会发现一些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的供方,企业可以依据评价记录对这类供方采取相应措施,例如不再续签合同、主动停止其提供物项或服务等。高质量的供方工作表现评价实施方法则是我们实现高质量的供方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供方工作表现评价实施
供方工作表现评价的实施可以参考以下方法开展:
(一)确定评价组织部门
一般供方的接口部门都是企业的合同管理部门,并且合同管理部门的人员对于相关合同的进展最为清楚,也容易将供方工作表现评价的结果反馈给供方或者以合同考核的方式对供方产生一定的作用。因此,供方工作表现评价的组织部门应是合同管理部门。
(二)确定评价节点
在合同管理流程中,一般都会有对供方的履约评价环节,因此,对供方的工作表现评价最好与单个合同挂钩。可以在合同执行至支付最后一笔款项(质保金)前对该单个合同的执行情况开展工作表现评价。
(三)制定评价要素
工作表现评价的要素可以包括四个方面:质量保证能力、技术能力、商务状况、安全管理能力。其中质保能力是可选项,针对的是物项和服务重要性高的供方;安全管理能力也是可选项,主要针对的是进入企业内部提供服务的供方。另外,根据供方承担任务的特点,物项类供方和服务类供方的工作表现评价要素有所不同,例如服务类的可能会对人员配备情况及工作态度等做评价,物项类的可能会对物项性能在使用中的状况等做评价。当所评价供方为多个使用部门提供物项或服务时,技术能力则由多个部门共同评价,可以根据管理合同项目的多寡在权重设置上有所倾斜。
(四)成立供方工作表现评价组
根据评价要素的设置情况,评价组通常由安全监督部门、质量保证部门、使用部门、合同管理处室的处室负责人指派专人组成。评价组组长由合同管理部门的采购经理担任。
(五)评分标准
在各评价要素方面,应编制本要素的评价表,为尽量保证公正公平,最好设置标准评价表,每次开展工作表现评价时直接使用模板即可。胃鎏跄康钠婪稚柚5个等级,包括“优秀、良好、一般、需要改进、明显不足”。每个等级对应的得分分别是“5分,4分,3分,2分和1分”。
(六)结果分级
各评价要素(技术、商务、质保、安全等)得分=(实际得分/实际评分项目的总分)*100,如果有n个使用处室参与评价,技术部分的得分=(责任处室评价实际得分/实际评分项目的总分*100+使用处室评价实际得分/实际评分项目的总分*100)/n。总的得分为各领域得分的加权得分:总得分=技术得分*40%+商务得分*20%+质保得分*20%+安全得分*20%。按照评分结果对照分级表确定供方该年度工作表现的星级。
(七)生成评价报告
对供方的各要素评价完成后,由采购经理负责汇总各要素评价表,给出总体评价结果,并编制评价报告,经各评价人所在处室会签后由合同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生效。
(八)评价结果应用
1.五星级供方。五星级供方是优秀供方,企业应从业务流程整体优化的角度寻求与供方进一步合作的机会,通过业务流程的整合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消除不增值活动。对于被评为五星级的供方,可以在其合格供方资格到期后可以适当简化处理,用工作表现评价报告等效资格续评报告;可以优先与其签订中长期合同。
2.四星级供方。对于本级供方,各评价部门应针对供方的不足之处积极督促和培养,使其能够有所改进,成为五星级供方。合同管理处室可以考虑与四星级供方签订中长期合同。
3.三星级供方。对该类供方应加强采购过程控制和管理,并积极发展其他替代供方。如其中有具有技术独占性或垄断地位情况,各评价处室须针对该供方的不足之处,积极督促和培养,使其能够有所改进,级别有所提升。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s a complete evaluation system. In different stag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s, forms and its main contents are offen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national law,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ile, and also the one of the important feasibility bases that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service department assesses the project. Combining with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domestic,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ttention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which offers reference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ractice work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Keyword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公众参与的概念、由来及形式
1、公众参与的概念
公众参与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公共事物的共同维护和处理。环保公众参与特指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维护和参与程度。其内容具体表现为:积极参加环境建设;做好本职工作中的环境保护;监督破坏环境的行为;支持环境执法;对环境执法部门的监督;参与环境文化建设。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制约政府的自由裁量权,确保政府公正,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力。
2、公众参与的由来
环境影响评价的思想形成于20 世纪70 年代。从环保公众参与发展的整个大环境来看,是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产生的破坏、人类生存资源紧缺而引发的保护环境的自主需求,体现为由点及面的扩展、由个人带动群体的意识提高,和在这种需求下,而促成的由政府组织、协调,逐步形成从立法到执法一系列具有法律地位的公众参与。但是由于公众参与的相关法律、法规不能针对具体的某一类项目或某种具体情况而定,造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公众参与成为只是必要的程序和走形式的情况,没有达到强化社会和舆论监督的目的。
3、公众参与的形式
目前我国环评工作中,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结构内容上看,应包含三个要素: 一是“谁参与”; 二是“参与什么”; 三是“怎样参与”。在我国,公众参与时机界定缺乏规范公众参与主要有四种形式:媒体公布、社会调查及问卷调查、听证会和专家咨询。这四种形式意义层次各不相同,在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多的形式是社会调查及问卷调查。
二、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运用中的问题
1、参与时间和阶段
我国的公众参与以“末端参与”为主,主要发生在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后,属于“事后举报”、“受害者举报”的参与模式。在公众接受调查时,项目或者规划的方案已基本确定,公众所提意见难以撼动既成事实,对方案的决定意义不大。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技术评估部门审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公众参与的对象
公众参与的对象一般是可能受到建设项目或专项规划施工或者建成后的环境影响的单位,居民个人,居民代表或者居民委托的律师,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关注该项目所涉及的公众环境权益的单位和个人等。表现出的是参与对象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不同的调查对象对项目建设的态度会也很大的不同,所以,公众参与对象的选择直接影响调查结论及该项目可行性的结论。但是也会遇到不能规范选择公众参与对象的情况,建设单位为了增加项目的可行性,刻意选择对项目有利的参与对象的现象。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存在项目基本情况介绍重点不突出、项目污染特点及区域环境问题不突出、主要环境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不全甚至重大污染因素缺失、夸大污染防治措施效果、美化环评结论、有意回避项目的敏感问题和环境风险等现象。
3、公众参与的告知内容
信息公开,不仅是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前提条件,也是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前提。公众知情权是参与权的前提。要实现公众的知情权,相关机构就必须履行信息公开的义务。在进行调查中真实有效的调查问卷有利于公众意见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并能为项目的决策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公众支持。但由于我国环评中公众参与机制仍不够完善,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最大限度发挥公众参与在环评中的功能价值。
一般情况下,公众参与的告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要将建设项目或者专项规划的运行情况交代清楚;
(2)建设项目或者专项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环境要素和程度;
(3)拟上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4)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5)征求公众意见的形式和时间。
4、评估公众参与结论的真实性
在对公众参与的很多要求中,要求公众的调查结果保证一定的客观真实性无疑是最重要的,在进行项目评估时不能只按照公众参与的结果评估项目的可行性,首先要评估公众参与结论的真实性。对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单位也只是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征求公众的意见,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设计、环境影响后评估等阶段却没有公众的参与。
5、公众参与过程中的法律责任
目前公众参与结论真实性的法律责任也是靠着两条来约束,但是在公众参与的主体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出现编制单位、建设单位与环评单位互相推卸责任,随意修改调查结果的情况,没有明确的法律责任做前提,只依靠具体实施单位的自觉是不能保证真正达到社会监督的目的的。所以,要真正做到提高公众参与的水平,使公众参与成为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除了规范进行公众参与的过程、完善告知内容、全面考虑告知对象等技术手段外,还要加强公众参与工作的行政管理及法律建设。
三、公众参与在实际工作中的思路和方法
根据环评工作中公众参与过程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在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运用中,需要改进和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思路和方法。
1、掌握好公众参与进行的最佳时机,确保公众全面、准确了解项目建设所造成的影响,切实体现公众的意愿。有些环评机构往往凭经验或理论知识设计调查问卷,导致内容设置片面、语言单调、技术术语多、存在遗漏,使公众难以理解。形成对调查问卷质量的缺陷问题。还有项目特征不明显、信息缺失、信息诱导、一题多问等问题进而导致问卷思路混乱、问题顺序杂乱无章,使得被调查者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数据的收集。
2、公众参与报告应当通俗易懂,切实将项目的有关情况提交给公众,提交公众参阅的报告应采用公众较易理解的言辞、表述习惯,避免采用专业术语,影响公众对项目建设具体情况地了解。
3、正确对待公众的意见,重视公众参与,可以收集到多方面、多渠道的信息,反馈出一些环评单位有意无意忽略的问题,使环评结论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多方利益,兼顾平衡。
5、公众参与的实施有待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公众参与虽然在我国已随着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的需要而日趋成熟,但因现存法律中对其具体操作方法缺乏详细规定,使得公众参与在以往的实践操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国家环保总局已拟公布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将对环评中公众参与的实施细则作出明确的规定。实践证明,只有在环评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制度、程序、调查方式、参与时段、调查对象、样本数量等实施细则方面不断发展完善,公众参与才能真正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服务,真正体现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公众利益和权利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