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5 08:08: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13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能够在步入社会之后时刻约束自己,识别真、善、美,能够在自己工作岗位积极奉献等。因此,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对于大学生的素质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与区别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指那些在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指导人们为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而努力的价值理念。
(三)二者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存在一定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从根本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二者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追求,是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基础。但是,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具体的、有明确规定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基本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比较具体全面的内容,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比较抽象的内容概括。因此,我们不能够将二者完全同一。但是二者是一个相辅相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部分。
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其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内容,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等。这一价值观是科学合理的,主要是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发展,积极引导大学生为自身、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努力。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核心性特点
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多方面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是,核心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广泛影响作用的价值观念,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做人、成才、立业是大学生上大学的基本目的。爱党爱国,是大学生做人的前提;勤学善思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条件;历练本领是大学生立业的条件。这些体现了大学生价值观最重要的方面,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性特点。
(二)普遍性特点
树立核心价值观并不是针对某些大学生而言的,而是对全部大学生而言的。每一大学生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以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构建核心价值观是大学阶段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任何大学生都必须构建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为自身、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一致性特点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相一致,与个体价值具有一致性。勤学善思、历练本领等价值观是大学生个体价值的体现,大学生在校园中的目的就是努力学习,学习技能,以使自己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自身发展。因此,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紧密联系,在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也是实现自我需要的价值,因此,具有一致性的特点。
三、如何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一)知识传播途径
课堂是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各大高校要在课堂上通过正确的知识传播来构建核心价值观。高校要重视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教师在课上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模范人物形象宣传来加深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同时,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各种爱国教育活动如知识技能大赛等,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逐渐形成核心价值理念。
(二)深入社会途径
大学生在校园中只是学到理论知识,只是知道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但是对于其在社会中的应用以及作用等没有太深的理解,这样不利于真正的核心价值的构建。因此,各大高校要重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培养核心价值观。高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去西柏坡、延安、白洋淀等革命圣地进行参观,进行爱党教育,鼓励学生向革命人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革命者的爱国精神。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去一些工厂、中小学校等地方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自身能力得到锻炼。高校要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情感锤炼途径
情感途径是大学生构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思想教育类影片等方式来拓展情感传播的途径,让学生在真实的故事中感受到爱国的情感,进而逐渐建立核心价值观。同时,现在网络、媒体的宣传力量日渐重要,社会各方面要重视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做好网络、电视、媒体等宣传工作,以使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途径及时观看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能够被先进人物的故事所感动,能够从真实发生的故事中学到什么是核心价值观,能够对自身的思想、言行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调节规范途径
在宣传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一些价值观可能会与大学生自身形成的一些价值观相冲突,比如对于某些先进模范人物进行评价时,有些大学生可能会有自身不同的看法,可能与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相冲突。这时,应注重对其进行思想调节,要营造公平、民主的氛围,包容学生的各种思想,通过正确的指引途径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认识,达成思想的共识。因此,学校要重视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调节和规范,对于不同的价值观念要通过平等的协调途径来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四、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创新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升其教育的德育地位
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解,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到位。教学模式单一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其不感兴趣,不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因此,高校要积极改革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许多政治内容一成不变,一些已经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脱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引进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观念,学生对其比较模糊,不能正确理解。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切勿单纯片面讲解,只会让学生更失去耐心。
(三)注意多元化的文化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化文化的不断融合与冲击,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或者思想感到新奇,容易受到其他不良文化的影响。因此,高校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对于价值观的判断。对于不同元素的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的利与弊。对于核心价值观保持自身正确的观念,能够减轻或避免不良文化的影响。
总之,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学校要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帮助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
[ 参 考 文 献 ]
[1] 吴洪艳.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
[2] 张远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成效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要扎实有效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必须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现状的“十个不够”,必须“在抓紧、抓严、抓实、抓准、抓长、抓细”上下功夫。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个不够”;“六抓”
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曾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
一、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的“十个不够”
目前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上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众多影响因素的存在,培育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十个不够。
(一)“三个意识”工作上强化不够
这里讲的“三个意识”是“政治意识、服务意识、精准意识”。政治意识是指把握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的意识。政治意识强化不够,导致有些学生缺乏精神钙质;服务意识是指自觉主动为大学生提供服务的一种观念和愿望,一些领导教师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的服务意识,不能做到以人为本,而是用“主导者”代替“服务者”的角色,使学生在此过程中疲于应付,践行效果甚微;精准意识就是找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突破口以及产生各种问题根源的精细准确的意识,一些高校在培育工作上大而化之,没有针对问题的症结所在做文章、出实招,从而产生一系列矛盾。所以,只有强化这三大意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三性”工作上求实不够
这里讲的“三性”,主要是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与实效性”。在主动性上,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高亢的工作热情,疲于被动应付,工作能拖就拖,不能打好主动仗;在针对性上,缺乏具体明晰的举措,工作方式单一笼统,忽视个体情况、具体问题、工作环境及项目特点的要求,没有对症下药,停留于一般层面;在实效性上,不注重实效,仅仅满足于“工作做了”、“活动开展了”,使得工作开展情况与实效不符,从而实效性不明显。
(三)“三度”工作上保障不够
这里讲的“三度”主要是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的“支持度、持久度与投入度”。支持度不够主要指高校内部还没有真正形成合力,有些学院、相关部门和领导教师对这一工作的支持还不够,把这项培育与践行工作与其它工作完全割裂开来,出现了“两张皮”现象,顾此失彼;持久度不够主要指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长效机制,没有把培育与践行工作当作一个持续跟进、常抓常新的工作,而把它当作一种运动来抓,当作一项阶段性的工作来做,没有认识到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的特点,因而培育、强化、再培育、再强化等环节的跟进工作持续时间不够;投入度不够主要指人力、财力与物力的投入不够,把这项工作当作很虚的工作去对待,无须在行动上有较多的投入,其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工作,需要一系列的培育与践行活动和一批实践基地来保障,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参与与指导等等,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三度”工作保障不够使问题的出现在所难免。
(四)“三力”工作上给力不够
这里讲的“三力”主要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中的说服力、吸引力与引导力。在说服力上,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还不能使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必要性、科学性等产生正确的认识,还不能完全阻止他们对错误价值观的认知与接受,其产生的说服作用还不明显;在吸引力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不能像磁石一样对当代大学生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一些大学生甚至教师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和自信缺乏认知与认同;在引导力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面旗帜,其引导与凝聚作用在有些大学生身上还未体现出来,不能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和正确作为。
(五)“三进”工作上覆盖不够
这里讲的“三进”主要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工作“进课堂、进校园、进网络”。“进课堂”就是要大力进入思政课课堂,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若进得不够或效果不好,定会使整个工作实效大打折扣;“进校园”就是利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开展培育与践行工作,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板报宣传栏、食堂LED显示屏、新生入学手册等途径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并将校报、团报深入学生宿舍;“进网络”主要是指通过网站、QQ、微信、微博等途径加大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目前高校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而这些网络媒体正是当代大学生接受各类信息的主要途径。由于“三进”工作做得不够,缺乏全覆盖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渗透与教育,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身上难以入脑入心。
(六)“三责”工作上落实不够
意识形态工作是学校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党委应该切实担负起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这里讲的“三责”就是“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在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工作上,“党政同责”就是负责党务工作与行政工作的领导具有同等责任,“一岗双责”就是一个领导岗位既有抓本职工作的职责,又有抓立德树人工作的职责,“失职追责”就是履职尽责不到位就要受到追究。由于高校在这“三责”问题上,职责规定不明,追究责任不严,出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致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工作雷声大雨点小,所以,要强化高校党委的政治责任与领导责任,形成职责明确、追究责任的倒逼机制,才能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七)“三权”工作上加强不够
这里讲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三权”就是“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强调,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工作,存在着不尽如意的方面,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存在薄弱环节是相关的。有些高校的课堂、网络和讲坛等阵地,由于教师忙于科研工作,疏于用主导的意识形态去领导、管理和教育,致使一些非与反思潮的东西得以传播,如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民主等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八)“三个地带”工作上严管不够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网络舆论场的“三个地带”即“红色地带要加强,黑色地带要反对,灰色地带要转化”。高校也存在着疏于管理和监管不严、管理不到位及管理不及时等情形,致使有些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从网络空间、社会舆论、个别教师、同学朋友等渠道获取一些负面信息等杂音噪音,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帮助,形成了校园舆论的负面地带及黑色地带,冲击了正在强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的东西,使得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价值观在部分学生的言行中得以体现出来。
(九)“三个结合”工作上创新不够
这里讲的“三个结合”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知与行的结合、当前与长远的结合”。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理论灌输多了,结合社会热点、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有关部门着力解决的难点问题少了,不能很好地把理论讲授与社会热点实际结合起来,不是在解决社会热点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渗透到学生心灵之中,使学生没有与热点做到面对面;在知与行的结合上,在“知”上做文章多了些,在“行”上做文章少了点,使培育与践行相脱节,缺乏把“知”转化为“行”、在“行”中强化“知”的措施与方法;在当前与长远的结合上,注重当前工作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大学生长远道德品质的养成,缺乏战略眼光与战略思维,不善于从长远去谋划,只善于着眼当前。之所以不能够很好地去实现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就是因为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找不到把它们有机联合起来的具体中介,结果是旧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最终使培育工作流于形式。
(十)“三个弊端”工作上破解不够
这里讲的“三个弊端”是“理念、载体、机制”三个方面的弊端。正确的理念是指导培育和践行工作开展的思想基础,表现在有些高校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观念不牢固;载体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很多高校都把课堂打造成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性”教育的主要阵地,而忽视了大众传媒、家庭教育以及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隐性”教育载体的宣传引导作用;机制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的制度保障,而一些高校在教育渗透机制、测评奖惩机制、管理监控机制建立等方面还不到位,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培育和践行工作的实效。
二、破解“十个不够”的“六抓”
举措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不能够盲目乱抓,而应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只有坚持正确科学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法才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才能在培育过程中看到成效,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抓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工作。
(一)抓紧
同志说过:“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2]1442为了有效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错误观念的侵蚀,准确把握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尺,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做到未雨绸缪,一定要树立一种“不抓则已、抓必抓紧,一抓到底、抓必见效”的精神和风格,从培育和践行工作的实际出发,把各学院、各部门的工作细化、量化、具体化,紧紧抓在手里、抓出实效,确保培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
(二)抓严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从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真正把高标准树立起来,把严要求落实下去。经验证明,标准和要求不高,往往看不到弊端所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发现弊端甚至重大隐患。我们要把认真精神贯穿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始终,用严的标准把好质量关,用严的要求把好责任关,用严的机制把好长效关,不折不扣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把培育与践行工作扎实开展好。
(三)抓实
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抓实就是要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地工作,不能搞形式主义、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高校的实际情况、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的科学性统一起来综合考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只有坚持去掉华而不实的“虚”功,扫除弄虚作假的“浮”名,坚决清除掉掩耳盗铃的“假”动作,育人工作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评判。
(四)抓准
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为了补齐短板与做强长板,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找准与大学生思想的共鸣点、利益的交汇点,做到接地气,抓准问题的根源和矛盾的焦点,凝聚各方力量挖掘解决矛盾的途径与措施。只有通过找出短板并补齐短板,在薄弱环节上下足功夫,破解影响培育工作的主要问题,才能增强培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抓长
抓长就是要反复抓,持之以恒地抓,绝对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指出,做工作最忌“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工作应“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同样需要做好“长”的文章,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步步为营,不断优化培育工作运行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使培育工作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培育工作是打持久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力求久久为功,坚决防止临时抱佛脚、热一阵冷一阵的现象,不仅要有方式方法的创新,更要有思想的提纯和升华。只有力度不减、温度不降、常抓不懈,才能破解培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弊端,只有一如既往,经常抓、回头看,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培育成果。
(六)抓细
抓细是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的方案要细致,任务要细化,责任要细分,时间要细排,成效要细核,而不能敷衍塞责,抓大放小,要从培育主体、培育客体、培育环境的每一个细节入手,大大提高培育和践行工作的效率和实效性。强调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3]因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遵循,从而打造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高地。
参考文献:
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为了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助力“中国梦”的最终实现,需要在“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和祖国的未来,始终肩负着国家振兴和民族昌盛的时代使命,只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断汲取中外文明体系的核心要素,才能为我国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同样需要大学生群体站在“文化强国”的高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思想和行动的指南,这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与“文化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代大学生在文化多元化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思想和行为。文章以文化强国为视角,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缺位及成因进行了研究,并建议借助多种途径培育或重构其价值体系。
一、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缺位
(一)价值取向与诚信意识缺位。互联网的普及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人们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不断冲破道德约束。越来越多的人将市场经济的“投入一产出”理论内化于心,在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理所当然”的要求社会和他人为此给予必要的尊重或者同等的回报,以便实现贡献和索取之间的平衡。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大学生作为最敏感的社会人群之一,对自我价值的关注也不断提升,其价值取向更加直接,并逐渐趋向于“一元化”。一些大学生出于对自我价值的保护,会有意无意地把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分离开来,甚至在谋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违背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这种缺乏为大众谋利益的意识和缺乏诚信的行为,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上的缺失。
(二)公众意识与社会责任缺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向不同社会领域的持续深入,各种利益主体对利益的诉求也表现得越来越强烈,全面深化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显得十分紧迫。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作为主要的利益主体,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会极大地漠视公众意识和社会责任,这种集体主义的缺位反映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一些大学生会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采取极具功利性的行为,比如:有选择地进行人际交往,通过牺牲他人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只对特定课程给予关注,甚至对社会发展范式形成错误判断而主动放弃学习机会。这种损害他人利益、忽视专业学习、漠视实践本领的做法,不但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也阻碍了集体事业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三)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缺位。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国民经济的进步并未保证精神文化事业的同步进行,一些西方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等,借助现实和虚拟的通道,涌入我国社会,使处于“半社会化”或者“准社会化”的大学生群体受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冲击。由于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心智发展和道德可塑的阶段,在外界强大文化力量的影响下,开始主动追求或者被动接受以自我价值和个人本位为核心的价值观,个人利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此外,社会转型也使得经济矛盾不断突出,一些大学生在对待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出现了失衡的状况――过分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注重自我个性,忽视集体诉求。这样一来,大学生便会出现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缺位的现象,这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都提出了艰巨的挑战。
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缺位的成因分析
(一)高等教育机制弱化了大学生人格取向。自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已逐渐转向了大众教育,除了一些在学术和教学方面极为突出的院校之外,更多的高校在办学机制方面都表现出了向市场倾斜的意愿――高等教育的“人格”正在失落,大学生的人格取向也被逐渐削弱。虽然,在现行的高等教育框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一直没有放松,属于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但即便如此,在以就业率、考研率等为重要指标的办学理念下,一些高校不断压缩甚至取消与政治理论课相关课程的学习时间,即便将这些课程完整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所取得的效果也十分有限。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加剧了高校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完善,对其高尚道德情操和价值观的形成十分不利。
(二)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促使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它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但另一方面它也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比如,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激发了人们对金钱的关注和看重,甚至有些人会为了获得财富而淡化情感、漠视道德。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将大学生与社会风气能够有意的割裂开来,但是“社会对大学的渗透”确实已经改变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不但校园文化会受到很大的破坏,对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也造成了重重困难。
(三)多元文化稀释了传统价值体系。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也进入到了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各种思想、观念、主张等文化符号充斥在人们周围,其中的一些负面信息同正能量一道,共同影响着人们对社会发展和客观事物的判断。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对事物和社会发展中一些事件的正确理解,其思想价值观正发生着巨大的化。此外,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高校教育体系的限制下,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和谐思想、爱国精神、道德观念等价值内涵,越来越被淡化,而传统文化的匮乏势必要导致对传统道德的不以为然,最终会导致他们主动放弃了传统价值体系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道德评判标准,甚至有意在实践中对其加以稀释和消解。在各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鉴别能力不断削弱,尤其是那些自控能力较差、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更是未能辨别是非,从而在丑恶现象面前做出错误的判断。
四、文化强国战略下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构路径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的纲领性规范,在以“文化强国”为指导,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需要不断突出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比如,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认知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社会实践的锤炼,强化其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真切感受核心价值观理念的重要性。同时,高校还应拓宽渠道,主动将大学生引向社会,使其更多的接触现实、了解社会。比如,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支教扶贫、勤工助学和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以此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实践。
一、创业价值观的内涵及特征
(一)创业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观点。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本质上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而创业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一种,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发挥着引领性的作用,而国内对于这个方面的研究较少涉及。通过对创业价值观的研究能够了解当下大学生创业中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创业精神以及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时采取的手段方法,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宝贵的经验,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数据资料,从而有效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早提出创业价值观定义的张进辅(2006)认为,创业价值观是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创业目标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在创业时采取的行为方式的判断和选择的标准,它指导和调节着人们的创业目标和创业行为[2]。在一个大学生的创业过程中,作为意识形态的创业价值观对他的创业行为起着调节和指导作用。他的创业目标、创业手段、创业的过程都受到了创业价值观的影响。因此,笔者对创业价值观的定义是创业者以自己需要为基础,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在创业者进行创业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对创业者的创业目标和创业行为进行指导。
(二)创业价值观的特征
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既有一般价值观的特点,又有其独特的内涵。笔者认为创业价值观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自主性。创业价值观的形成是指创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创业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就体现出了自主性的特点。创业价值观的自主性是指创业价值观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创业者的特点相联系,创业价值观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创业者主体的内容。因此,创业价值观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而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
二是社会历史性。作为创业主体的人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因此决定了作为人的意识形态层次的创业价值观具有历史性的特点。马克思说:“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的满足和享受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他们的物品去衡量的。”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主体的教育需要归根结底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而创业也只有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才能实现。所以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职业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创业价值观是不同的。创业价值观的社会历史性要求我们用社会和历史的眼光来思考创业现象,在研究创业价值观时,必须紧密联系人们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而不能孤立地去看。
三是可塑性。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创业价值观不是一层不变,而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体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个人作为创业价值观的直接承担者,在个人或由个人构成的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他的创业价值观也必然不断更新和变化。因此创业价值观教育作为创业者本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创业价值观教育不仅满足了个体接受创业思想理念、创业道德规范和创业知识的需要,而且还能使主体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从而不断地发展更新。
二、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现状分析
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对他们的创业价值取向、创业精神和创业手段都起着引导作用。因此,创业价值观的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创业者能否成功创业,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活力和未来。通过对上海师范大学278名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问卷调查,同时又对8名成功创业的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结合我们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目前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现实状况。
(一)创业价值取向分析
创业价值目标是人们思考、确定并追求的对创业有重要意义的目标,它涉及“为什么”创业的问题,是个体创业行为的动因,是创业价值观的核心。从创业价值目标的定位看,青年??业者的创业价值目标有以下几种价值取向:一是对社会、对国家做出贡献;二是积累财富;三是挑战现状;四是谋求个人发展;在对社会、国家贡献方面。在调查中发现有85%的被调查学生希望对社会、对国家做出贡献,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并想要建功立业。在对于“希望积累财富”的回答中,被调查者选择完全符合和符合的比例很高占87%,不好说的占13%,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无人填答。此项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希望积累财富,说明创造财富已经成为新一代大学生的人生主要追求目标之一。再对“是否乐于挑战现状”的答题中,2/3的大学生乐于挑战自我,反映了我国在转型期的整个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大部分人期待改变自身现状,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51%的学生认同创业是“谋求个人发展的一个途径”。在对创业打算的主要动机方面,选择解决就业的学生只占填答者的19%,追求自我实现占43%,多一种人生体验的占34%。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并非如有些媒体所评论的缺乏责任感,以自我观念为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可以说是越来越成熟的,虽然大部分学生创业是希望积累财富,但绝大多数也同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创造财富。这与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的全面发展并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谋而合的。
(二)创业精神分析
大学生普遍认为坚定创业的信念是影响创业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说明大学生意志力强,热情丰富。在调查中显示有80%左右的大学生选择“自己乐于面对并努力克服实践中的困难”,不符合的比例小于5%。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主流仍然是积极向上的,能乐于面对困难并迎难而上,并没有所谓的“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吃苦精神”。但是通过对已创业的大学生的深度访谈中发现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当下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书本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成了他们的软肋,很难立马胜任管理者的角色。因此,每个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初期都要经历一个较为痛苦的时期,其中的挫折和失败犹如家常便饭,而新创业的大学生一旦遇到预期与现实造成强烈的反差,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往往容易选择放弃创业。因此,在创业教育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大学生确立积极的创业精神和生活态度。
(三)创业手段分析
创业价值手段是人们为了达到创业价值目标而采取的途径和方法,它涉及“怎样进行创业”的问题,它是创业价值目标的实现[3]。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诸如资金、财务管理、组织运营等各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创业者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方式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通过这些方式方法能够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创业者的某种价值取向。例如: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在对“自己了解公司注册流程”的回答中,完全符合的仅占4%,较符合的占17%,不好说的占25%,较不符合的占33%,完全不符合的占21%。可见创业教育还需要加强学生创业手段方面的培训,使其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此外,通过深度访谈,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创业中普遍存在着自我观念为主,市场意识淡薄的倾向。不少大学生创业者很乐于向投资人展示自己的创业计划书,大谈自己技术的领先和独特,但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和产品有多大的市场空间。谈到市场,也多半只是计划如何做广告,对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等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甚至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会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来进行推广。同时,有少数大学生创业手段合法性低,是法制观念薄弱的表现。
三、以核心价值观推进创业价值观教育的实施策略
在我国社会的重大转型期,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在高校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在新形势下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际需要。同时,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精炼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基础上共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这与当下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融入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思想教育中去,以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学生的创业价值取向,以社会主义理想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以社会主义法律道德规范学生的创业行为,培养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业能力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具有现实意义。但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采取合适的手段和方法,如果以直白的政治性语言或口号进行教育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潜移默化地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影响力。
(一)借鉴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宣传形式
主流价值观的宣传一般采取主流文化的方式。“主流文化”主要是指由政府推动和主导的一种主流价值观,旨在凝聚国民共识并为国家发展提供可靠精神动力。而大众文化以其活泼的表现方式、工业化的制作手段以及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很快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流行音乐、电视电影、广告等大众传媒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尤其是当下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的出现更加速了文化的多元化?M程。如果借助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以流行的符号赋予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新的表现形式,以现代的技术手段给予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新的时代气息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学生创业教育中,通过《创业合伙人》《首席执行官》等创业励志电影教育、创设情景教育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格化、形象化、具体化的角色和情景中,让学生在欢笑和泪水中增强核心价值感的认同。
(二)淡化显性的意识形态宣传,采取隐性传播方式
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大学生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反映出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在这样的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活动、文化活动、价值取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都在不断的增强。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就是要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培养自己的良好品质,为立身做人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即使道德修养的内容非常丰富,但集中起来,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而这,是我们大学生应当追求并践行的。
大学生要学习。坚持,是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前提。大学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遇到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所以你,只有学习和坚持,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面前不迷失方向,为丰富多彩的人生实践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着现实社会中的文化多样性、价值多元化,必须在认真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努力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和模范。对大学生而言,此时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重要阶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38
民族高校大学生具有多民族、多文化、多信仰等特殊性,其中难免出现偏移主流价值观、道德观念模糊淡化等现象。②然而,目前关于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的研究尚少。因此,探讨研究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的特点更有助于为民族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效方法。
1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践行现状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探究了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状况。该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容认知程度与践行效果等核心内容进行调查。通过对400名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近60%的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然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内涵、基本原则及践行路径难的理解与认知显得不够准确与深刻。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理解最深刻的三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发现,频次较集中在8项价值观:爱国、自由、平等、和谐、诚信、富强、民主、文明;其中关于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内容的认知情况调查显示,对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以及个人层面的爱国、诚信有更广泛和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在对民族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研发现,民族大学生对对教育方式的认同度偏低,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在日常行为以及价值取向上仅仅停留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表面层次上,并没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本次调研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16个班级紧紧围绕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开展了辩论赛、模拟法庭、知识竞赛、民族运动会、我和国旗合个影等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活动,通过形式新颖、全员参与、亲身体会的活动,民族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普遍反映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了更大积极性与主动性。
2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认知与践行的原因
2.1内部因素
当今,民族高校大学生与其他95后大学生一样普遍以利益至上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准,由此产生了自大自我、追名逐利的思想意识,甚至出现道德缺失的行为举止,③从而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同时,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经历由直接利益层面的认同逐渐发展到理想信念层面认同的这样一个过程,④一方面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随着民族高校大学生知识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不断加强;另一方面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缺乏统一性,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方面的内容的认知程度不同,他们对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内容更为熟悉和了解,而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和个人利益关系不太大的内容较为生疏甚至不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不断地将认知转变为践行,大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由于民族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价值观及行为习惯的影响,部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实际行动往往与他们的价值观缺乏统一性,即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只是停留在意识认知的层面而没有有效地践行于行动之上。
2.2外部因素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新事物的广泛传播以及新媒体的迅速崛起,这些在给民族高校大学生带来了广阔眼界和创新思维,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目前,各个民族高校通过纸质媒体、平面媒体以及网页媒体等各种途径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是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民族高校大学生经常浏览的论坛、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载体上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教育内容相对较少,同时,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互动性缺乏,忽视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忽视了新媒体在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在民族高校中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工作,缺乏宣传教育其应有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缺乏宣传教育其应有的舆论主阵地和教育新平台,这是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主动认知与践行的重要原因。
3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践行的新思路
3.1重视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系统学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民族高校大学生各方面、全过程学习抓起,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学习的第一课堂教育工作及教学成效,同时将教育工作从第一课堂扩散到民族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覆盖到所有受教育者的每个成长环节。从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出发,建立符合学校教育环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研团队,进而通过一批教育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育团队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一系列相关讲座、报告等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践行于学习和工作中。
3.2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
加强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民族理论及民族政策”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了解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及民族法律法规等,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和认知各个民族;通过讲座、讨论学习、主题班会等形式积极学习中央少数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民委相关会议精神,提高民族高校大学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水平;充分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的平台,开展民族知识竞赛、民族舞蹈大赛、民族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同时组织学生结合专业优势围绕民族地区发展开展学术科技活动,将校园民族团结教育延伸到社会民族团结事业的各个方面。同时,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手段,使民族观、“三个离不开”思想、“四个认同”和“五个维护”入脑、入心、入耳。
3.3创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
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通过传统的课堂教育、讲座教育加强学生理论素养的学习,还要不断探索并丰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增强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包括了民族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要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以及学生思想动态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落脚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真正吸引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让宣传教育工作其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更具时效性和普及性。此外,在注重施教的同时,更要通过丰富的“三个倡导”主题实践活动以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变单一的宣传教育为灵活多样的体验教育,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而潜移默化地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起初只是家庭关系和血缘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往范围的扩大,人进入一定的地缘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之中。在这些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下,人慢慢掌握一定的社会文化,学会参与社会生活,逐步由自然人转变为扮演多种社会角色的社会人。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人的本质形成和丰富的过程。因此,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存在物,每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也是接受社会影响、教化的过程,同时人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塑造自己。“社会与人的这种不可分性决定了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只能是先接受社会中已有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从事独立的社会生活实践,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由此可见,价值观教育无时无刻不渗透于人的活动之中,对人的价值观发生作用。”[2]因此,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与社会不可分离,而价值观教育渗透在人与社会的互动与交往之中。社会对人所具有的先在性特征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得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可能性。
(二)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看价值观培育
列宁的灌输理论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从经济斗争范围外面”向工人灌输他们原来不了解和不掌握的先进意识、政治意识;二是指“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灌输给工人”阶级意识,使工人认识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明确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列宁的灌输理论实际上是强调科学、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通过自发的方式产生,而只能通过学习、宣传、培育等自觉的方式才能掌握。尽管列宁的灌输理论是在当时俄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工人文化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是灌输理论并没有过时。对于无产阶级的每一个成员来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自会的,同样需要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育才能确立起来。但不能将灌输理论简单地与教育的具体方法等同起来,认为灌输就是填鸭式、生硬说教。任何时代的科学的价值观都是那个时代真正的时代精神,这种价值观也不是自发的、自然的演进过程,要使之成为普遍的社会意识,为社会成员所接受,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教育。因此,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也需要经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才能形成。
(三)从中西方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看价值观培育
古今中外的价值观培育实践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视价值观的培育,儒家文化的奠基人孔子提出了“仁”和“礼”的思想,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克己复礼为仁”,把恢复周礼作为“仁”的目的,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德政。这些思想成为儒家政治文化“三纲五常”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儒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逐步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还提出了一些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在家庭教育上,以“孝”为核心,讲究孝亲。在此基础上由家庭到家族再到国家,形成完整的“道之以德”的教民方法。在个人修养上,以修身为本,强调克己和内省。为了培育封建统治阶级的核心价值观,统治者极力推崇《诗》《书》《礼》《易》《论语》《孟子》等经书。为了使经书的内容深入民心,为广大群众接受,历代统治者还进行了核心价值的大众化工作,编写了《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通俗易懂的书籍,传播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西方,经过启蒙思想家的理论探索和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成为西方政治和道德的内在价值和基本原则。许多西方国家一方面通过立法确立核心价值观的不可侵犯,另一方面通过国民教育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普及和强化。在美国,道德教育经历了从主张道德相对主义到提倡核心价值观的转变,这反映出西方学者对学校教育的反思和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认识。在英国,从2002年8月起,国家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式成为中学阶段的法定必修课。英国剑桥大学戴维哈格里夫指出:“所有学校都应开设一种专为多元文化社会制订的共同公民教育课。这种社会需要一些基本的共同价值观以产生国家内聚力所必需的粘合剂。”[4]英国执行官员尼克塔特在《课程中的精神与道德》中指出:“道德相对主义应该被另一种观点所取代,即我们认为社会中存在道德事实,一些道德事实是具有普遍性的,它们组成我们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这些核心价值应该传授给青少年。”[5]在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方法上,许多西方国家都认识到以简单机械的道德灌输、知识学习的方式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较差,西方教育学的一些流派如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道德两难判断等将多种教育方法与品格教育结合起来,以增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中心课程观”和“知识中心课程观”的消极影响
很长一段时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社会中心课程观”和“知识中心课程观”的消极影响,过分注重社会因素和知识的作用,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发展。“社会中心课程论”重社会整体,轻个体。离开独立的大学生个体抽象地谈论社会,难免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而“知识中心课程观”以知识为重要支柱,片面强调思想政治理论间接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总之,无论是“社会中心课程观”还是“知识中心课程观”,都从根本上忽视了人的发展,落后于时展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从这种片面的课程观中走出来,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需要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观的指导。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存在缺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育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的具体体现。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角度审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价值观的关注程度不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中,有四个是涉及世界观方面的目标,对价值观的关注程度不够,这种课程目标不利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第二,缺少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相关价值观目标。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人类已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容易被忽视,这一缺陷很显然是与时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第三,缺乏审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随着物质的丰富多彩,大学生对审美价值观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一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不够。第四,缺乏对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缺少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关注和国际合作精神的培育,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大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一方面的缺乏对中国来说是不利的。
(三)课程内容忽视差异,存在偏差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是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制定的,它体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但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角度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不难发现存在下列问题。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观培育方面忽视了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比较大,但国家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忽视了各地区、各省市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不强。第二,课程内容比较注重课程自身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比较注重从理论层面阐释问题,而在结合改革开放出现的新情况和在回应大学生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上,课程内容缺乏说服力和针对性。第三,从本科所开设的四门课程来看,部分课程内容有重复的现象。如《中国近现代史》与高中历史就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同时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也有不少重复。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四)课程设计不够科学,课时不够课程设计就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和目标,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的各种要素和各种成分,形成课程标准和课程教材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国家层面进行课程设计的,总体来看,这种课程设计的规格高、科学性强。但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视角看当前的课程设计,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处理好大学与中学阶段的衔接。在课程设计上,高中历史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有重复,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也不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第二,课程设置与学时的分布不够合理。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教育课程设置了三门,为11学分,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一门,为3学分。课程之间的课时分配也不合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百多年的历史,只安排了2个学分,完成教学内容的难度很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由原来的两门课程合并的,但只有3个学分,完成教学的难度也偏大。最后,教材内容理论性的知识过多,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有很多对理论的理解,但是在大专根本就没有开设《基本原理概论》,学生对的理解不深,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育人为本的课程观强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品德的养成作为课程的中心。当前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改革创新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号角,时代呼唤着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和创造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树立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考虑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主动加强核心价值观的修养,提升思想道德品质。
(二)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建设
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求我们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的误区中走出来,以育人为本的课程观为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课程目标建设:制定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目标;设定人与自然关系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审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引导大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同时还要在课程中设定人与世界关系方面的目标,引导大学生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内容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学者们应该充分研究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足和缺陷,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构成。针对当前存在的重视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世界观、人生观等,而道德教育、政治实践、价值观教育相对较弱,教材内容重复的现状,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建设。而在教育过程中,教材内容出现的重复,更是需要联合多个部分协同解决。
(四)增强课程设计的科学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切实把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逻辑起点,提出了“三个倡导”,为我国当今时代进一步凝聚价值共识指明了方向。
在当代中国大众化的系统工程中,不断地深入宣传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已经成为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问题,为此一些学者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本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被人们接受的基础上才能起到引领人们价值观念发展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意义,如何确定其教育原则等基本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新热点。
首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的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张丁杰,曾贤贵从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论述了其内涵。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将大学生培养成符合国家、社会需要的人,这样的人不仅有才而且要有德。而井阳军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阐述了其内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理论依据和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要有具体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其次就其教育意义的研究。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意识很强,但欠缺辨别是非的能力,外界的各种因素会影响到他们。从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紧迫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当前学界主要从大学生、国家和学校三个角度说明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首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其次对于国家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国家拥有有才有德的高素质人才,可以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井阳军就指出,“只有大学生构建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才能保证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最后,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可以促进良好校园环境的建设,且通过教育可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再次,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原则的研究。关于这一内容学界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方面从大学生本身来说,认为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要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另一方面从教育本身来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张志祥等认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确立要具备方向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二、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困境研究
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学界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第一是当前大学生信仰不坚定,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不够。表现在对理论信仰不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够坚定等。第二是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对很多問题看法不同、理解不同,没有固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容易受新观点、新理念、新思潮的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存在明显的价值观多元化倾向。第三是高校教育存在弊端,没有将教育和实践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只重知识技能培育、忽略心理心智培育在高校盛行。第四是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各国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更加紧密。而作为80、90后这一代的大学生,他们是从小看着美国大片和日本漫画、吃着肯德基和麦当劳的薯片、玩的是美国的网络游戏,这些都滋长了实用主义、存在主义、享乐主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成了困难。经济全球化使爱国主义精神弱化,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紊乱。对于上述提到的困境,需要有具体的途径进行解决。
三、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路径研究
能否运用合适的途径开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学界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第一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普及,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第二是制度建设,只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制度化、体系化,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法可依、有制可依。第三是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是一个载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校园文化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的好坏。陈必华和王鹏还特别指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承担了塑造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职责,而且是社会道德的构成要色和支撑杠杆,是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的重要途径。”
作者:蔚吉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083-02
1 引言
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对大学生坚定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成分、社会形态日益多样化,对青年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三观”“三热爱”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价值观形成提供了指导思想,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刻意义。
2 研究意义
大学生是我国的宝贵资源。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当代的大学生,但整体素质不是很高,需要更多的关怀,特别是思想上的关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国家合格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三观”“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陶冶着大学生的情操,让他们感受祖国文化的文化精萃[1]。
3 高职大学生思想现状
个人利益至上,轻理想追求 经过调查,当前高校中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在国家大事面前能够奋勇向前、自觉担当,他们是值得信赖、大有希望的一代。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在学习生活中,一些人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上课迷糊的比清醒的多,玩手机的比迷糊的多,不努力学习,缺乏指导前进动力的指导思想;由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膨胀,渴望成功,但希望走捷径,没有为社会付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价值观形成产生困惑和焦虑,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个人利益至上,不关心集体,缺乏社会责任感,不能真正理解国家强大了,人民生活才能富裕的道理。
注重技术能力的学习,轻道德素养教育 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将来在社会上事业的成功,主要依靠学校学习的技能知识及培养的人际关系,而与个人的道德素养无关,因此,社会上出现“有文化没素质”的倾向。一些大学生专业知识优秀,技术能力突出,但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讲社会公德,处处谋求自己的小圈子。长此以往,个人思想上出现滑坡,失去道德标准,甚至损害集体利益,触犯法律。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需要的是真君子。
看重个人享受,拒绝艰苦奋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社会发展的自由化,各种思想影响着当前社会的每一个人,更影响着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受到社会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其中,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加之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及思想教育的缺陷,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在大学生中占有很大比例,他们追求高水平消费,期望不劳而获,走捷径获得成功,拒绝劳动、艰苦奋斗,有的大学生因此而走上堕落犯罪的道路。因此,大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实现理想,更好地成为社会的可用之才。
4 “三观”“三热爱”教育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
把“三观”“三热爱”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全过程 价值观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其决定人的理想信念,决定人的发展,关系人们的价值判断。充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三观”“三热爱”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在大学教育中,通过“三观”“三热爱”教育活动的开展,树立爱国思想,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从而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把国家建设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中 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循循善诱,鼓舞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职大学生理论学习一般,实践动手能力很强,学校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实训教学,培养他们爱学习、积极进步的思想,多跟同学沟通,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针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协助他们解决好,如将来的就业方向、生活中的一些不公平事件、宿舍内同学和谐相处等,使广大学生明白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自觉遵守法律、校规、社会公德,积极向上,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加以践行,自觉认识到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
树立优秀大学生典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组织大学生参加学校党、团和社团组织活动,通过科技社团活动提高技能水平,通过党团活动净化心灵、熏陶思想、提高觉悟。邀请道德讲堂专家、学生素质研究专家,以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和鼓舞学生;引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精神,运用先进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并大力宣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激励他们学习先进。如学院的海风兄弟打工团,自己家庭不富裕,但还是通过打工,资助贫困小学生,对学生思想影响很大。通过大量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确立价值观的人生指导地位,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排除各种落后思想及消极腐化思想的影响。
以良好的校园风气引领学生价值观形成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在学校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进取协作精神;开展名人道德讲堂活动,学习党的廉洁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形成崇尚科学真理、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形成积极的正能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学到先进知识,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思想道德水平也不断提高,得到全面发展;教师以身作则,身正为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育人意识,为学生做出榜样,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开展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5 结束语
总之,“三观”“三热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党的十精神上来,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积极为社会发展、学校建设献计献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刻意义,也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2.激发并坚定大学生的情感归属情感归属问题在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是一个突出又普遍的问题。大学生情感炽热、饱满,但缺点是容易冲动和丧失理智。如果处理不好情感归属问题,将会对其个人甚至是社会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我们希望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发他们的精神力量,形成饱满的热情和坚强的信念,从而推动他们对认知的践行。具体到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可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也可以培养他们向往自由、平等,唤起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次情感。
3.接受并帮助形成大学生的价值共鸣“人们能接受某种意识形态而不是其他意识形态,并不是随心所欲或者是随机偶然的,而是因为这种意识形态正好能够表达人们心目中的价值期盼,并且给予人们的价值企盼合法性或者合理性论证。这就使人们很自然地接受这种思想观念和社会主张。”⑤这就表明,任何一种意识形态要想获得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就必须立足于符合大学生心目中的价值期盼这一目标。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发展阶段,并不具备成熟稳定的价值观,接受并帮助对大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共鸣,要切实考虑到这一问题。只有充分反映大学生群体的意志,才能激发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共鸣,进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外化于行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自觉
1.协调课外实践与课堂实践多样统一目前高校的实践模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课外实践模式,主要包括参加社会兼职、校园社团、勤工俭学岗位等活动形式;一种是课堂实践形式,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专题辩论、学生自主授课等形式。这两种形式各有千秋,都表现出一定的优缺点。大学生课外实践的目的相对来说比较倾向于赚取一定的劳动报酬,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优点是自主性强、独立自由,缺点在于花费时间太长,随意性大。课堂实践则需要在老师主导下,鼓励学生参与,优点是不受时空、经费、人数等条件限制,缺点在于学生参与度低,甚至被动参与、主动性不够。二者各有优缺点,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课外实践,学校可以适当地加强参与度,配合学生,并为其量身打造能够提升其价值观认同的实践机会。不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仍然停留在自发的实践活动这一层面,没有站在教育意义上去理解。我们要改变这种固有的观点,以实践课程规律为指导,尽可能科学详尽地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建立适合大学自身特点的实践方式。重要的是,学校要对实践基地的创设和选择做出指导,可以与政府、学校等单位合作,提供带薪实践,在吃苦耐劳中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高敬业、诚信、友善等思想品德水平。对于课堂实践,学校要重点增强课堂内容的吸引力,并辅之以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师生互动。在内容的选择上,最好选择与大学生生活贴近的一些话题。例如,之前的中央电视台举行的“家风”讨论,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消防安全事故,都可以作为与学生互动的话题,学生在参与中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对我国爱国观念和法制观念的了解,也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教师可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例如提问或讨论,学生自主授课,研究性教学等等。
2.平衡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有侧重职业能力素质拓展是近年来迫于就业压力而备受大学生欢迎的项目。各个高校也鼓励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的就业提前做好准备。但是,如果学校的鼓励过于强烈的话,则会给大学生“就业比学习重要,考证比学习重要”的错觉。同时,还会助长实用主义、金钱主义等不良作风,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大学生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要各有侧重,不应过分偏颇。在职业教育中,不能只教授大学生职业技能,还要给予他们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适当引导。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敬业”的职业道德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作为重点,通过个人层面价值观的培养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约束大学生的道德行为。2)在专业教育中,也不能只是以专业课教育为主,要适当地辅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将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课教育将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指导和践行目标,去指导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同时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也要注意认真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践行。
二、高校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情况
1.理论认知
在“您是否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调查中,91.7%的大学生党员能够完全或基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且98.6%都认识到倡导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并希望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同时,在这一问题中,非党员同学的调查结果要低于党员同学5.3%,说明党员同学的理论认知水平略高于非党员同学,但差距不是特别大。数据显示无论是党员还是非党员对核心价值观还是有一定的了解,说明高校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有很大成效。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渠道上,大学生党员主要从报刊杂志、电脑手机途径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非党员主要从课堂上和文化活动中了解的,从中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党员自身对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积极性,能主动从思想上去学习,相比于非党员则是被动地接受。
2.情感认知
94.9%大学生党员认为任何社会和国家都应有它自身的核心价值观,98.6%认为有必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95.9%对继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肯定意见,数据表明了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烈认同,希望通过更进一步的学习来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就“您对当前中国人的价值观现状满意吗?”问题中,有20.8%党员不太满意,相比于非党员的17.9%可看出,大学生党员对自身和社会的要求比较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谈及核心价值观带给自己的感觉时,51.4%的同学感觉很近,46.3%感觉离自己有些距离。说明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消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党员之间的距离感,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3.行为认知
调查显示,有97.5%的大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中会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针对医学生提出“作为一名医学生是否有必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7.0%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8.1%的大学生则认为基本有必要,这也可以看出核心价值观对于医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体现了大学生党员对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感。在困难面前,98.6%的大学生愿意成为一名志愿者,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可看出他们在道德水平上力争高尚,且97.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身边的非党员同学有着积极影响,以此帮助和带动大学生群体积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和谐校园风气。虽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能够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正误做出准确判断,但对于一些不文明行为,只是在心中谴责,而不会主动上前制止。或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如诚信考试,大多数还是在内心纠结过,但值得庆幸的是多数同学还是坚守自己的原则。从中可看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逐步走向成熟但又尚未成熟,思想容易波动,这正是培育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佳时期。
三、高三、校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问题
1.支部组织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党支部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入党之前对学生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入党以后,便缺少相应的制度监督,使得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不能很好的提高。此外,大学生党员受到年龄、心理发展和实际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在价值观形成方面很容易发生偏离,所以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或者虽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必备会议,但大都守旧陈规,只是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未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其中,无法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给自己的影响。
2.虎头蛇尾现象严重
据调查显示,78.2%的大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这对他们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历练,但有时候过多的忙于工作,在自身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或者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往往导致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另外,在问卷中出现少部分大学生党员对核心价值观学习的积极性还不如非党员,其根本是缺少对党员的再教育,使党员逐渐对自身松懈。而非党员则恰恰相反,为了使自己能够早日得到党的认可和接纳而不断努力,更注重加强自身修养。由此可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再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应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年终考核及进行自我评议、支部评议等,从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评,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奖罚。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三观教育
DOI:10.15938/ki.iper.2016.06.004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6-0013-04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各高校以各种形式展开并不断发展,但与“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之间仍有差距。[1]这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机融合的现状,对大学生实际思想诉求了解的欠缺、教育工作中长效机制和有效途径的缺失。以修身教育作为途径,帮助学生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树立与构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健康的人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思想教育中的概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多元价值观,是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理念,支配与主导着其他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价值观的不同体现,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经济基础与建设实践,处于价值观中的指导性地位,是人民群众办事、想问题的指导标准。作为人们衡量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尺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于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两个方面。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到实践满足人需求的程度高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对其判断的标尺,主导人们的价值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评价性区别于知识性认识。知识性认识是指从学习、经验中积累获得的对事物状态、性质、客观规律等的存在认识,而评价性认识是客体满足主体需求的主观反应,为选择提供理论依据。[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的重视与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它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价值观发展的必经之路。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思想教育中的界定
在大学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思想教育中的界定可从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三个方面来理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对象,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受各种环境因素影响而不稳定的重要阶段,自身辨别能力和对价值观的随波逐流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冲击下产生的自身变化、对社会负面事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质疑甚至抗拒。但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力量,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直接影响着中社会未来的发展与建设。在教育内容层面,高校德育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要求必须体现价值层面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用以指导大学生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态度与目标。教学目的是通过多种教育载体与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在实践中深化了解,进而形成或指导自身价值尺度的构建与完善,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加强对不同意识形态的辨别,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身价值体系的构建。[3]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思想教育中的研究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优势的发挥
在大学思想教育过程中,课堂作为学生接收知识信息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理论课致力于构建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研究表明,大学生发展因素关系着大学生的择业效能,即正确的价值观能有效提升其效能感,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体现。[4]在现今多元化的社会信息获取渠道中,对社会的辨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局限使大学生在面对新思潮与社会热点事件时缺乏合理性的判断与看法,而课堂能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不断完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能指导学生正确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与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理论灌输原则的坚持
灌输理论在思想教育课堂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当代教育中也有其重要地位与意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理解,为提升学生接纳与践行的效率,灌输式是行而有效的重点手段。在现阶段的大学生教育中,教师的理论讲解以其内容上的完整与系统、详细、贴近生活而使学生对其理论知识有全方位的了解与掌握。不仅如此,在灌输理论的过程中,应注意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特点,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效果。理论灌输原则并非过时的教学模式,只有不断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才能不断发展、发挥其真正的效用。
3.实践对价值观巩固作用的重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不断面临冲击与挑战,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自身的构建,这就需要校方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加以重视。例如: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的参观、志愿服务活动、勤工俭学、社区挂职活动等,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阅历,更能对学生独立自主、风险务实等品格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对公共道德准则与社会一般性规范的体会中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得以完成、巩固、发展。[5]
4.在校园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环境不能决定人,但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重要的与人功能。与家庭和社会环境相比,校园环境是大学生花费最多时间的场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6]科学合理的校园设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融合,都是能够影响学生陶冶性情、培养自信与自觉的地方。同时,校内软环境的构建也尤为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宣传栏主体内容、积极向上的学生组织与社团、学术或思想讲座等,都能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贯彻落实。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不够
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与教育产业化观念的不断深入,使一些高校出现了单纯重视专业建设与提升硬件质量,而忽略了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的教育建设,忽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性地位。虽然当前的教育改革过程中,高校将人文素质教育列为重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执行主义倾向的做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教育效果不甚明显。这种做法的长期执行使校园管理形成趋于功利性的思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教育的装饰品和附属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是理论知识的讲解,更包括实际行为中的贯彻落实。一般来说,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所了解,但在行动的过程中却滞后于其认知水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课业成绩中的一项,无法发挥其真正的育人效果。从教育模式到考核手段等的模式化,都是导致教学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原因。例如在对待诚信的价值观上,超过八成的学生认为诚信重要,但其中超过六成认同抄袭现象;在对待规则的态度上,超过九成的学生认为规则重要,但近七成的学生不会去看《学生手册》。[7]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行为之间的脱节,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三观构建的效果与作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其更新发展存在结合不够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建设者们对国家发展和建设提出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抽象性极高的价值取向,在教育落实中,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和与当今时代的教学实际充分结合来完善教学内容,弥补教材在时间与现实上的缺陷与不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发展与教材资源的不断编写、审核、印刷都是长期有序进行的过程,因此教材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使教学内容显得陈旧空洞,教育者对其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存在部分脱节,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联系国内外时事实际,使学生缺乏了解与掌握的热情。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手段与方法简单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各个高校在教学手段上都有新的尝试。如武汉理工大学的“问题教学法”、华中师范大学的“三三结合制”等,更有一些高校将多媒体平台引入教学。[8]但这些教学方法的改进是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收效慢、现阶段普遍认同度低。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是教学对现阶段科技的充分重视、理解与运用,但当前社会上的运用却仅仅停留在起始阶段,收效甚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教育中,教学手段的更新与完善迫在眉睫。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不够丰富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在理论了解与系统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不断对真理进行检验与完善的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以认识促实践,以实践发展认识”是价值观教育中的规律之一。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移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完成。[9]好的教育活动不仅得不到校方充分的重视,在设计上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更在实施中缺乏应有的力度与长久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教育不能让学生深入领会其真正内涵。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育目标与结果有出入
在高校教育中,对德育的重视、在实践中不断形成信仰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虽然属于信仰教育,但却富有独特的知识色彩,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差的重点原因。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于政治公共课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育”的功效,形成学生自身的价值取向,对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2.校园精神氛围受到各种复杂因素影响
面对各种思潮的不断冲击,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进和不断深入,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校校园的精神氛围的构建,如:大学生学费的承担,使其对国家、社会的感恩之心淡化的同时弱化了社会责任感;大学的扩招降低了学生价值,使学生将个人利益的考量优先化等。另外,教育工作者队伍中出现一些负面新闻,使校园负面精神氛围更加深化,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此外,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高等院校将专业素质的硬性提升作为首要教育教学重点,一切教育活动服务于就业需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被不断边缘化。这些负面精神氛围的不断加深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教育。[10]
3.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不够全面
大学生群体在他们所处时代有其不同的时代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只有在充分了解了这一群体在当今时代下的特点,才能相应对出有实效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才能真正达到统一认知与行动的真正衔接与连贯,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这种不了解主要体现在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不了解、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态度的不了解与对学生价值多元状况的不了解。
4.教育队伍专业性有待提高
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高校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识和专业素养的局限性、师德上的局限性是影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业性的重要因素。专业领域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使各教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自身专业,越来越专越来越细的发展虽然对专业知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不利于进行有说服力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学识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现阶段教师队伍的与时俱进能力日益弱化,导致教育思维僵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停滞不前。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思想教育中的提升
1.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不断向前稳步发展,这是当前社会对教学更新的新考验。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发展充分融合,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发展。以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教育生活化的教育过程、结合了整合意识的教学设计来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
2.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得以体现,具有较长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在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把握其植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性作用、坚持“三个倡导”的培育导向性作用与时效性,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三个倡导”是指: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使命意识;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培育秩序信念;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进行品格养成。只有充分融合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要求,注重大学生价值观特点,保证其教材的时代性,对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才嫩真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落实。
3.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全方位的驮咏逃,不仅需要本专业教师、其他专业教师和校外宣传力量合力而为,更需要从理论和情感方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进行不断整合,提升效用。在其中,高校应充分发挥作为教育权威机构的主导作用,不断挖掘专业课教师的榜样作用、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团力量对当前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4.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元载体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与希望。在新载体对传统载体的不断冲击过程中,合理整合现有资源,使其为教育所用,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点教学研究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可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媒体平台的不断构建与完善、大众传媒宣传的不断推广与扩散、实践体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校园活动的生动多彩与优雅教学环境的构建来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作为帮助大学生构建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途径,应充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人才培养的规律、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规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现实诉求、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进行思想道德上的隐性教育。高校应从教育、宣传、实践、学习、评价、反馈和激励的长效机制的构建,不断完善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机融合,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与践行的长效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12:13-15.
[2]刘桂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4:35-36.
[3]陈发英.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3-4.
[4]王公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4:23-24.
[5]王中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11-12.
[6]鲍硕来,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28-131.
[7]郑楠.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