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2-05-10 04:16: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隧道施工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隧道施工个人总结

篇1

能:积极参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教育改革思想。抓住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围绕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应用于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认真贯彻执行教学计划,每学期开学前,按照学校的布置认真学习、研究,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要求统一辅导内容、进度,并做好教学进度表,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进程;围绕如何提高专业课、文化课的课堂教学效益,如何加强文字教材和网络教材的内在统一,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果;加强班级管理,建立健全小组学习制度,并对小组学习进行跟踪;做好学生的考风考纪教育工作,强调加强考风考纪的作用和认真对待考试对完成课程学习的意义。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已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勤:勤勤恳恳开展处室工作,我毫无怨言;热情帮助同事做好工作,我乐在其中。全年出满勤,不迟到早退,班主任工作忙碌又烦琐,必需经常加班加点为学生服务。

绩:一年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履行好了全市教育管理专业责任教师职责,完成了全市教育管理专业实践性环节教学指导工作,参加了全市教育管理专业本科论文答辩;

2、上半年开设了“入学教育”、“机械设计”、“机电设备一体化”课程,下半年开设了“入学教育” 课程,指导学生完成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3、带领处室同志完成处室日常工作和学校布置的迎接省校教学检查、帮助招办清理核对招生信息、搞卫生等临时性工作;

4、完成理工文法部课表编排、报考统卷、资料信息上传下达工作;

5、亲手指导新生进行网上注册和选课,经常给学生传授网上学习方法,所带班级在读生注册率为100%; 6、督促学生在网上学习,并经常与他们进行交互、交流,督促学生平时抓紧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全面考核,收集学生的作业交任课教师批改; 7、打印开学报到程序单和课程表,聘请面授课辅导教师,组织面授辅导课教学; 8、每学期完成手工、电脑课程注册各2次,核对、修改课程注册信息3次;

9、每学期完成手工、电脑报考各3次,核对、修改报 考信息3次;

10、每学期核对考试安排单,调整重考科目考试时间,及时将考试安排单发放到每一位学员手中;

11、每学期3次核对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2次手工、电脑填报成绩核对表,本学 期追踪工作近3个月,为20多名学生修订了30多名课程的成绩;

12、完成本学期教材、辅导资料和作业的领取、发放、费用结算工作以及下学期的教材征订工作,因系统未理顺,效率低下,此项工作整个学期都在做;

13、组织7个班40多名学员到校拍摄毕业证用照片。为这些学员填涂了照相信息卡,督促每一位学员认真核对照相信息并签名,多次通知、提醒学员按时到校照相。为2个外省学员寄去照相信息卡,远程指导他们在当地摄相,并接收、存放好他们寄来的相片、光盘;

14、上学期完成5个班57名学员、本学期完成3个班42名学员的毕业生成绩审核、上报工作。每学期3次上报、核对并修改学员办证信息,及时理顺、呈送办证用照片,本学期追踪工作2个月为2名未通过审核的学员提供详细的学习成绩证明材料,使他们顺利通过了毕业审核,最终按时圆满地完成了毕业生办证工作;

15、毕业证办证时间长,到得晚,为此多次回复并耐心向学生解释,取得了学生的谅解。毕业证领到后,24小时内通知全部学生,因系统原因,学习成绩单不能随毕业证同时到达,毕业生档案我只能利用考试监考空隙清理、密封,目前正在发放中。

16、向补考学员逐个收取补考费,协助总务处清查学员缴费情况,确定下学期学生缴费金额,拟定下学期开学报到通知,并将通知发放给每一位学员;

17、按照学校要求多次统计上报新、老生报到缴费情况,与学生一道确定每学期开课科目;

18、正在完成本科班网考课程的网上报考工作;

19、主动承担04春、05秋录取的各1个刚来校就读的学生的班主任管理工作;

篇2

2013年10月,该同志参加了遂宁观音湖下穿隧道工程建设。在建设标准高、技术难度大、质量控制严、“四新”技术运用多的水下隧道施工中,在观音湖隧道项目1标担负1055m、投标价款21941.6241万元,施工图调整预计最终可计量金额27230.7229万元工程。作为项目部总工程师,他持续坚持以往“干中学,学中干”的岗位学习理念以及“尽职尽责、敢于担当”的工作态度,进行新工艺、新材料等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复核图纸、现场技术控制等,通过不懈的努力,查资料、看规范,多问多动手,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

在技术管理工作中,注重对年轻技术人员的培训及交流,并能及时对阶段性技术工作进行总结,使技术管理工作在不断创新中更加完善。为适应社会及项目管理的要求,在工作之余积极学习相关文件及读物,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同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特别是能熟练运用Word、Excel、Cad、Spa2000等办公软件,通过科技武装自身,提高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

作为遂宁项目的总工程师,主要负责遂宁观音湖下穿隧道技术管理和二次经营工作。为做好施工方案比选,搞好变更设计工作,从工地回来后又和技术人员精心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组织大伙儿一起认真学习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合同文件及设计文件,比较施工现状,提出合理、增效的设计变更。半年来,王总总结了四项新科技工法:水下隧道主体整体浇筑施工工法、水下隧道卵石地层旋挖桩施工工法、水下隧道卵石地层组合式SMW素搅拌桩施工工法和水下隧道围堰卵石层内压注泥浆抗渗施工工法。在进行水下隧道主体整体浇筑施工技术攻关时,他抓住“侧墙与底板整体浇筑质量控制、清水砼的施工质量控制、清水砼的防渗”等方面的重难点环节进行了重点攻关,他整天带着工程技术部的一帮小伙子顶着烈日扛着技术设备天天跑现场详细的做好施工调查、做好现场指导,常常一去就是一整天,他白天跑工地,晚上整理总结收集的资料,桌子上的图纸都堆得像座小山似的,经过一周的努力,难关得以顺利解决。王养锋的严谨、细致、责任心等优良品质为项目技术人员树立了一面旗帜,带出了一支能攻关敢攻关,实实在在能服务现场的技术队伍。

期间,在四川省遂宁市质检站、业主工程指挥部、监理等单位的日常检查和信用评价检查中,内业资料整理都受到了一致好评。

二、政治思想方面

该同志作为一名党员,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不兢兢业业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就对不起组织的培养和同志们的期望。在工作生活中,尽管日常工作很忙,还是抽时间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学习和实践,使该同志从以往多技术观点考虑问题逐渐改为从管理及其他领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不断适应了工作对自身提出的挑战。

三、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篇3

随着隧道工程建设和开发,现代隧道工程建设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工艺体系。笔者通过自身所熟悉的几种工程理论和隧道工程中施工工艺的结合,就隧道过程中结构、通风、排水、岩体等部分指出了几点问题,并对解决方法和技术提出了个人意见。

1 如何解决隧道建设时地质问题

1.1 围岩分级必要性

隧道工程的建设是在合理运用地质力学的基础上,根据施工地点地层的形态,开挖出一条可供交通运输的条形建筑。隧道工程受地质的影响较大,可施工的空间受限,所以如何做好隧道线路的设计和开挖的定点,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难度,同时影响到隧道的寿命。在开挖隧道前的勘探工作时,由于受到地理因素或者技术受限等问题,要想对隧道工程的整体地质进行详细的掌握,是难之又难。为此,从事隧道建设的技术人员,总结出了一套判定隧道围岩级别的技术,有助于隧道工程的安全施工。

围岩分级根据施工时隧道穿过的岩体的强度和完整程度可以划分成多个种类。技术人员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根据不断暴露出来的岩体情况对将要开挖的岩体状况做出分析和判定,可以对隧道建设做出有效的调整,实现施工过程的高效和安全作业。

1.2 判定围岩级别的方法

对于隧道施工中的围岩级别的判定主要是随着开挖的过程和对岩体的钻探取样获得岩质样本,并通过隧道墙体出来的土质情况对后续的岩体情况进行推测。这些方法运用在实际中的现场观察和提前预报等方面。

现代隧道工程建设中的围岩判断方法主要分为常规地质法,和物探法两种。其中,物探法对于技术和设施的要求较高,但是判断的结果更好,在使用物探法时,是通过仪器对未挖掘的土质进行探测,观察结果来源于实际的数据。而常规地质法对于技术人员的经验要求更高,围岩分析的结果是技术人员通过在施工过程中的观察和表面取样的方式,对岩体的走势和类别于自身经验进行对比所得。这使得常规地质法对于探测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更高,同时结果的判断于实际的出入更大。

1.3 在仪器设备不足时,做出可靠地围岩分析

受到工程条件的限制,很多隧道工程不具备完善的探测装备。为此,要准确地判断围岩情况,更多的是运用常规方法。

在这种时候,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常规方法的标准,对岩体做到充分的采样和实时分析,在进行推断时参考隧道岩体的断层情况、风化程度、岩体的种类。并根据相关的材料数据做出岩体性质的初步判断。

在确定了围岩级别时,还要对于围岩的状况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做出详细的地质记录,随时观察到地质情况的变化,保证工程的安全运作。

2 如何治理隧道过程中的水害问题

2.1 隧道工程中的水害情况同原因

在隧道工程中水害的主要形式是墙体的侧渗、流水、漏水。这其中还分为不同的引发原因。例如隧道的墙体浇筑工艺不合格,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者大量空隙,发生漏水状况。还有由于地基的施工工艺不合格,导致的地下水上涌,导致的侧渗。

当然这其中还可能是由于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引起的工程防水性能不足。但是总结下来,隧道的水害问题,除却因为隧道使用时地质变化所引起的隧道结构变化所导致的水害问题,大部分都是由于建设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或者是施工工艺不完善引起的。

2.2 治理水害的主要方法

在进行对水害原因的分析后,根据不同原因,对水害的治理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对于洞顶和墙体的渗水问题,首先要确定渗漏部位的建筑情况,很多漏水的情况并不严重,但是墙体结构的破坏程度很大,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隧道的支撑体系。所以要先判断建筑的损坏情况,对隧道进行加固,填补。并且清理衬砌的排水系统。

在治理水害问题中,堵不如疏。既要对隧道进行填补的加固,又要在漏水点铺设排水管道,将岩体中间的积水有效地排除出去。并且对于渗水部位进行防水处理。减少由于水害影响建筑寿命和建筑工程。

2.3 新奥法对防止水害有着出色作用

新奥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它的主要形式是喷锚支护。通过喷锚支护的方法,可以在隧道开挖的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对隧道围岩进行支护措施,减少施工原因对围岩整体的破坏,并有效地控制岩体形状。

新奥法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开挖后,出来的岩体松动和被渗水腐蚀。运用支护减少岩壁的受力,对于岩体的缝隙和裂痕进行粘合剂和填充物的填充。可以有效地保证隧道结构的完整。

同时由于粘合剂和喷锚支护的作用,减少了岩体之间的硬接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弹性支撑。可以有效地分散支撑的受力情况,减少支撑的消耗。

3 隧道工程中的其他部分

3.1 隧道工程的通风问题和防风措施

隧道工程进行的条形通道的建设,在隧道两端往往是大面积的山体阻挡,这使得隧道内容易形成强烈的空气对流。在工程设计的时候,应当提前对设计模型进行风洞测试,观察可能出现的严重风力问题。对隧道的弧度部分进行防风处理,在混凝土表面增加网洞,既可以减少隧道内的噪音情况,也可以吸收两侧的对流风,减轻风力的影响。

同时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保持隧道内的通风良好。可以在两侧的进出口出设置空气压缩机站,保证隧道中间的供氧充足。防止因为供氧不足或者空气流通状况不佳所引起的施工事故。

3.2 在不良地质中的保护措施

当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岩层断裂或者岩体风化问题时。为了保证安全施工,需要对整个隧道进行支护建筑。开挖方式采用对岩体影响减少的暗挖方式,在施工的同时对岩体进行处理。及时修复岩体的断层和风化问题。增加支撑的厚度,在受力不良的部位进行钢管加固。减少因为岩层状况对隧道整体的影响。

同时对于侧壁岩体在开挖过程中出现松散的状况,可以采用格栅钢架进行环向的支护结构。钢架安装前首先要对墙壁进行平整作业,并且在钢架完成后留有喷砼的厚度。在钢架安装完成后对钢架表面进行喷砼,在喷射的时候要注意降低隧道内的粉尘污染,建议使用湿喷法的工艺。在喷射过程中要注意喷管与受喷面之间的距离,并选择好二者之间的角度,喷砼中避免出现大量回弹和成片脱落,以保证喷砼的质量。

3.3 隧道施工中的钻孔和爆破

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岩体的开凿需要钻爆作业,而爆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度。在爆破时,不合理的爆破会导致围岩的损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

在选着钻孔位置时,要对爆破的强度和波及范围做出准确地计算,宁肯预留更多的安全面积,也不要出现过爆现象。对于每个钻孔点用油漆标示。技术人员在钻孔过程中还要控制钻孔时的钻杆上仰角度。为了在爆破的时候避免爆破时产生的巨大应力对隧道围岩产生严重的影响。在爆破之前还要对坑道周围的围岩进行围岩塑性化的控制,以支护建筑为主要措施。

3.4 混凝土的喷射工艺

喷射混凝土主要起到的是对围岩的保护作用。在完成初支的工序后,进行混凝土的喷射,对围岩表层的石块进行面积性的固定。同时形成一定程度的承载力承受面积,对于侧岩的受力情况进行改善,坚少围岩的形变。同时由于喷射所形成柔性面积,可以一定程度的释放岩石内部的应力。

混凝土的喷射会整合整个结构受力情况,将整个支撑体系建立起来,使隧道的整体受力均匀。

4 总结:

隧道的建设工程中还要考虑到完成以后,隧道受风化、渗水、岩体移动的影响所产生的变化。尤其是在每年雨季和冷热交替的季节中隧道内建筑的情况,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精确进行工程操作。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完善的监控手段,做到安全作业,和高效作业的结合。实现隧道在交通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为了完善公路隧道工程的相关技术,应当对隧道工程建设做出详细的记录和材料整理。对每个隧道工程的材料进行整合,不断提升隧道建设技术和体系的完善,减少施工难度,开发行的技术。

参考文献:

[1]王坤.三车道大断面高速公路隧道信息化施工[J].科技创新导报,2010,(6).

篇4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第八标段,标段场地起点位于广渠路北侧约400m的12#盾构始发井,沿五环路东侧穿越既有京哈线、广渠路桥、观音堂桥,至五方桥北侧约400m的13#盾构始发井,盾构施工行进方向由13#盾构井向12#盾构井进行,施工标段里程范围为:25+753.84~28+482.84,合计长度3580.9m。本标段主要工作内容为1条内径4600mm的钢筋混凝土圆涵(盾构双层衬砌结构),埋深在20~26m,最大埋深30m。主要的建筑结构物包括盾构隧洞、13#盾构始发兼接收井、23A#、23B#、24#、25#二衬施工竖井、36-39#排气阀井,其中23B#二衬竖井与36#排气阀井、24#二衬竖井与37#排气阀井、25#二衬竖井与38#排气阀井、13#盾构井与39#排气阀井结合设置。

二、一井定向施工方案

在工程施工中,盾构机从13#盾构始发井始发,13#盾构始发井长49.6m宽14m。在盾构始发之前、掘进100-150米处,分别进行一次包括隧道控制点在内的联系测量检测。本标段的地质情况上部为填土、粉土、细中砂,中部和下部主要为粉粘、细中砂。根据以上地质情况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并在已完成区段选取50个偏差较大的点进行研究和统计。依据资料中的记录,对影响轴线偏差的主要因素展开讨论,最终总结为以下5点:贯通测量精度、管片拼装质量、沿线地质情况、二次注浆控制和管片制作精度。

我们将整理出来的结果进行统计,见下表:

影响盾构施工轴线控制精度因素调查表

以上分析可见,“贯通测量精度”是影响盾构施工轴线精度的关键因素,因而要提高盾构施工轴线的控制精度,重点是提高贯通测量精度。

三、目标确定

本次活动的目标:保证本标段盾构隧道能够顺利贯通,同时保证隧道轴线偏差不超过允许值(±100mm),保证工程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实施。

确保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方面

工作人员在开展活动前,认真听取了设计、业主、施工等各方面对隧道盾构法施工轴线精度控制的一些经验和想法,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调查,同时小组内部也经常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和学习,为小组所制定的目标提供足够的技术保障。

(二)配合方面

成立盾构施工精度控制工作小组,并充分与六局专家组沟通,在进行贯通测量方案讨论期间,多次进行商讨预演,共同研究贯通测量方法。

(三)人员方面

工作组人员各展所长,充分发挥个人特点,利用组织管理措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四、原因分析

对影响贯通测量精度的原因分析进行分析如下:

(一)观测误差较大

1.观测是读数、记录出现一定的错误

2.观测点光线不足或附近有热源

(二)仪器误差较大

1.仪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产生的误差

2.仪器自身存在误差

(三)导线传递误差较大

1.导线点的精度因长度而递减

2.施工现场环境比较混乱

(四)联系测量误差较大

1、短边导线放长边

五、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主因,小组成员制定了相应对策:

六、对策实施

(一)尽量拉长导线边

1.定向和导入高程测量应在隧道掘进50m、100-150m时和距离贯通面150-200m 时分别进行一次,取三次测量成果的加权平均值指导隧道贯通。

2.贯通面一侧的隧道长度大于1800m时应提高测量精度,一般采取在距离贯通面约2/3处加测陀螺方位角的方法。

3.定向测量的地下定向边不应少于2条,传递高程的地下进井点不应少于2个,并应对地下定向边间和高程间的几何关系进行检核。

4.地面趋近导线应附和在精密导线点上。近井点应与精密导线点通视,并应使定向具有最有利的图形。

5.地面趋近导线全长不宜超过350m,平均边长60m,最短边长应大于30m。

6.趋近导线应采用严密平差,其近井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在±10mm之内。

(二)增加测回数

1.在始发井通过联系三角形定向测量把地面坐标和方位传递到洞内。由于竖井定向的精度直接决定了隧道的贯通精度,要保证隧道的贯通,需要在地面和洞内建立统一平面坐标系统。

2.保证两悬吊钢丝间距远大于10m,在钢丝静止后通过联系三角形定向把地面的坐标和方位导入井下,能够保证精度。

3.角度观测采用徕卡TCR1201型全站仪(测角精度±1″),用全圆测回法观测四测回,测角中误差在±2.5″之内。边长测量采用全站仪测量反射贴片的方法。每次独立测量二测回,各测回较差在地上小于0.5mm,在地下小于1.0mm。地上地下测量同一边的较差小2mm。

一井定向图如下:

1.高程传递测量包括地面趋近水准测量及竖井高程传递测量,地面趋近水准测量附和在地面相邻城市二等水准点上。其测量的精度技术要求满足城市二等水准测量。通过悬吊钢尺的方法进行高程传递测量,地上和地下安置两台水准仪同时度数,钢尺上悬吊与钢尺检定时相同质量的重锤。每次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动仪器高度,三测回测得地上和地下水准点的高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次高程传递的成果。

2.隧道的掘进逐渐向前延伸。先布设精度较低的、边长较短的(20~50m)的施工导线;当隧道掘进一定距离后布设边长为50~100m的基本导线;随隧道掘进延伸,应布设边长为150~800的主要导线。长边主导线的边长在直线段不短于200m,曲线不短于70m。

3.导线点埋设采用角钢和钢板为材料利用膨胀螺栓连接在管片上,在钢板上焊接强制归心标,导线点一般安装在高于人行道1.5m的位置便于观测。主导线的最后一点尽量靠近贯通面,以便于实测贯通误差。

4.洞内地下导线采用往返观测,支导线要重复观测进行检核。

5.每次建立新的导线点时,均从地面导线传递下来,将整条导线从测一次,最后一个导线点离工作面控制在50m左右。

6.控制导线按四等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测角中误差为2.5″,导线全长闭合差≤1/35000,左、右角各测4个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之差

7.由于地下导线长度较长,为限制测角误差的积累,加测陀螺方位角1~2个以便控制导线精度。

七、效果检查

通过此次检查总结,采取以上措施,同时也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有效地将隧道轴线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通过了监理验收,继而保证下一步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盾构推进13#井~24#井贯通后,对整个轴线的最大偏差进行了确认,最大偏差为57mm,合格率100%。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表

在推进过程中因对轴线精度控制较好,避免了盾构姿态因轴线偏差纠偏,而对周边的建筑物和管线造成破坏性影响,完全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满足工程使用功能,为后续工程的施工精度控制提供了借鉴资料。

结束语

盾构施工轴线控制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只有有效的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盾构施工轴线的精度,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其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