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6 16:07: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死亡医生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数字化对文学的触摸
走进21世纪的文学赶上的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却又受到来自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强烈狙击。
计算机及其网络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文明的面貌。现如今,从有形的物质世界到无形的精神世界的所有创造和成果,正越来越广泛地被压缩成0和1这两个数字让电脑以“比特 ”形式予以数码信息化处理,而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更是把电脑处理的比特信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一夜之间便把诺大一个世界尽收“网”中。电脑和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原子”到“比特”的飞跃更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方式,人类的理性“逻各斯”必将在这种数字化时代异变中出现种种形而上的变迁。这时候,栖息在人类精神家园中的文学,也被数字化触摸得躁动不安。
1、用比特再造文学“通天塔”
文学是在生存困境中与电脑网络邂逅并联姻的。传统的文学在走向成熟和老道的同时,它所扮演的精神审美的社会角色在现代社会却越来越受到自身两大痼疾的困扰:贵族化的存在方式和预设的传播壁垒。前者使文学远离了“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平民状态和“心之忧矣,我歌且谣”的本真形态,也淡化了“兴观群怨”(孔子)和“熏浸刺提”(梁启超)和美刺传统和寓教于乐、怡人情性的娱乐功能,日甚一日变成了操觚捉笔的文人雅士把玩书斋、挥洒才情的贵族书写,或者为文而造情的艺术实验场。后者则由于文学活动规则和文字的纸介质传播的局限,在创作与阅读、作者与欣赏者之间预设了诸多沟通的壁垒,如发表作品难、制作成本高、流通周期长、传播速度慢、消费环节阻滞、文本艰深不堪卒读等等,于是不得不把众多的文学钟情族挡在了文学围墙之外。当文学的心灵审美特性与社会公众的精神需求越来越远,文本的存在方式与文学的价值内涵一道疏离了人类的人文视线,而文学的平民快意式阅读又变成奢侈消费或犬儒主义苦旅的时候,文学就要变了,它要寻求新的表达形式,新的存在方式,新的传播载体和价值模式。
历史总要催生它的文化形态不断发展和蜕变,又总是在为这种存在形态的嬗变提供机遇,肇始于20世纪末叶的信息革命和全球化浪潮就给困境中的文学传递了一条“阿里阿尼彩线”。雅克·德里达是这样描述这个时代的:
一个划时代的文化变迁在加速,从书籍时代到超文本时代,我们已经被引入了一个可怕的生活空间。这个新的电子空间,充满了电视、电影、电话、录像、传真、电子邮件、超文本以及国际互联网,彻底改变了社会组织结构:自我的、家庭的、工厂的、大学的,还有民族国家的政治。 在这样一个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科技和全球化时代,文学得以选择的重要途径便是用比特来建造自己的艺术“通天塔”。
《圣经》中有故事说,诺亚的子孙准备在巴比城协力建造一座通往天堂的“巴比塔”。上帝闻知此事大光其火,担心人们今后不再有对天堂的向往和敬畏,将会一事无成,决定使这个狂妄的计划失败。于是,便创造了不同的语言,并把它们赋予不同的人。这一招果然奏效,人们终因语言的障碍而彼此无法交流和沟通,通天塔再也无法建成。如今,电子化的Internet已经把全世界联接了起来,意味深长的是,联接这个网络仍然是语言,人们用计算机通用语言“比特”,协力建造了一个新的通天塔。文学也理所当然地踏上了这辆“Internet快车”。
一、一、资料来源
本资料来自澄海区妇幼保健院孕产妇保健手册,该院设备条件较好,保健人员配备比较合适,有高年资副主任保健门诊,有专职妇女保健医生,孕产妇保健比较完善。
二、二、系统管理方法
在保健门诊进行对孕产妇实行保健,凡是检查有早孕实行建册指导,筛查高危因素,个案管理,定期产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倡住院分娩,早孕检查率96.5﹪,产前检查率100﹪,人均次数5.8 次,住院分娩率100﹪,产后访视率98.6﹪,人均次数 3.6次,42天检查率98.6﹪,系统管理率96.5﹪。
834例产妇分娩结果,产后出血 8例,出血0.96﹪率,新生儿窒息3.76﹪率,早期新生儿死亡2.39‰率,新生儿畸形检出2.39‰率。
从分娩结局来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说明在分娩过程中,注重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早期发现胎心音异常及时处理,在保健过程中注重胎位异常纠治及优生优育指导,从而降低产科并发症,畸形儿出生及围产儿死亡率。
834例产妇中,发现高危孕产妇202例,其中过期妊娠 65 例,胎位不正43例,胎儿宫内窘迫18例,头盆不称14例,骨盆异常、双胎21例,胎盘滞留5例,妊高征12例,不良产史20例,其他4例。
高危孕产妇经个案管理,重点监护、纠治有效结果,妊高征得到及时治疗护理论文,无发现子痫,有效率100﹪,过期妊娠得到及时处理,无发生产后大出血,双胎得到重点监护,母子平安。
202例产妇,顺产 135例,顺产率66.8﹪,难产67 例,难产率33.1﹪,新生儿窒息高,发生率5.87﹪,围产儿死亡率2.39‰,无死胎死产发生及孕产妇死亡。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必须严密观察产程论文提纲格式。新生儿死亡在臀位牵引,这也说明在保健过程中注重异常胎位纠治,从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讨论与建议:
1、孕产妇系统管理是指怀孕开始到产后42天对孕产妇和胎婴儿进行系统监护和保健,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及发病率的主要措施。从 834例产妇系统管理分娩结果分析来看,得到系统保健管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从而降低产科并发症及难产的发生,也控制了子痫的发生。使有高危孕产妇转向正常产妇,体现孕产妇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经过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3、从以上分析结果来看,为了达到孕产妇系统管理目标,特别是基层,各级卫生部门领导必须重视孕产妇系统管理,进行分级管理,明确责任,建立好网点,使孕产妇系统管理达到最佳预期效果。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据《扬子晚报》报道昨日,江苏省卫生厅和南京市卫生局召开新闻会,对医生“偷菜”致患儿死亡事件(本报昨日曾作报道)情况进行说明,表示经过调查,目前基本事实已清楚。医院存在对该患儿病情的凶险程度估计不足,当事医生已停职处理。但医生不存在玩游戏、发牢骚等情况。
南京市儿童医院黄松明副院长说,接触患儿的一共11名医护人员都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组了解,毛晓君医生网上种菜偷菜的行为并不存在,毛医生从未注册过开心网的账号。黄松明说,当晚毛医生是用自己的华硕笔记本电脑整理论文,并不是网上所说的玩游戏。而副主任办公室是一个狭长的结构,家属站在门口不可能看到医生上网的内容。
报道追踪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诊断及处理不当,能危及母子的生命安全。超声检查是一项有效的、简便的检查方法,其定位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1],此种检查操作便利、重复性好,可随诊动态观察。本文就我院临床医生根据超声检查诊断的前置胎盘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2 仪器 DP-9900超声诊断仪。检测探头频率为3.5MHz。 1.4 超声检查资料
1.4.1 确定前置胎盘的类型[1]
1.4.1.1 完全性前置胎盘 胎盘完全覆盖于宫颈内口,45例。 1.4.1.3 边缘性前置胎盘 胎盘下缘达子宫颈内口,但未遮盖宫颈内口,39例。
1.4.1.4 低置前置胎盘 胎盘的下缘附着在子宫下段,但未到子宫颈内口,即下缘距宫颈内口7cm以内59例。 2050例孕妇中超声检查诊断为前置胎盘194例,产后证实的有191例,占总数的98.45%。经产妇987例,其中前置胎盘132例,占前置胎盘68.04%。初产妇1063例,其中前置胎盘62例,占前置胎盘31.96%。单胎2016例,其中前置胎盘183例,占前置胎盘94.33%。多胎34例,其中前置胎盘11例,占前置胎盘5.67%。从以上结果可知:经产妇较初产妇前置胎盘发生率高;多胎较单胎前置胎盘发生率高。阴道流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发生阴道流血的情况为:完全性前置胎盘44例,部分性前置胎盘41例。边缘性前置胎盘27例。低置前置胎盘7例。由此可知发生率由高到低为: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低置性前置胎盘。产后临床证实:发生产后出血67例。置入性胎盘32例。产褥感染68例。羊水栓塞37例。早产66例。围生儿死亡21例。说明患有前置胎盘的孕妇可发生产后出血、置入性胎盘、产褥感染、羊水栓塞、早产及围生儿死亡。故尽早诊断及正确处理患有前置胎盘的孕妇是十分重要的。
3 讨论【参考文献】
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分为3个主要部分,即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部分。前置部分包括文题、作者及其单位、摘要、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临床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部分包括图表、照片和作者附言等。常见问题如下:
1.1来稿中常见题名过长、修饰词多、有副标题。例:“关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浅析及对策”、“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附50例资料分析)”。题名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其构成一般含研究对象、论文所解决的问题及其贡献所在,应简短精炼、准确得体。以20个字内为宜,尽可能少用副标题,多余的字词尽量删除。上例应改为:“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急性胰腺炎50例临床分析”。
1.2来稿中很多作者漏写关键词与前言,关键词是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单词或术语),是论文的信息点和检索点,一般从题目中选,若题内关键词不能充分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就要在摘要及文内选择,每篇论文中应专门列出3~8个。还有一些作者直接写临床资料而没有写前言,没有介绍疾病概况和收集资料的具体时间、地点及治疗例数。前言是论文的引子或开场白,是对正文主要内容的简要说明,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一般占全文的1/8~1/10。例:
尖锐湿疣(CA)是人类瘤病毒感染所致的增生性性传播疾病,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容易复发。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笔者在皮肤性病门诊收治110例CA患者,在应用激光去除疣体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局部外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3有些作者在写摘要时不按规范格式或盲目按格式堆砌资料数据,以致主题不明、层次不清。摘要是从论文中提炼出来的要点,扼要地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全文的高度浓缩,限200字内。医学期刊多要求以结构式摘要撰写,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例:
目的:探讨局部外用药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效果。方法:激光除疣后治疗组55例外涂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对照组55例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结果:治疗组复发率(14.2%)低于对照组(30.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涂,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疗效确切。
1.4在临床资料部分中,很多作者不交代病例选择标准、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不交代分组设计方法,结果部分常见数据罗列、整理方法不当,讨论(结论)部分没有结合其他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没有陈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作出相应结论。写作时应避免以上情况。
1.5参考文献的问题:①未按正规格式书写,缺年代、页码、或著者不全。②参考文献陈旧:常见十几年前的文献还被引用,应引用近5年的文献。③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序号未在正文中标出。在标注时要注意在论文题目、摘要、各层次标题尤其是一级标题上不能标注,因其是对整篇文章的概述;在结果、结论部分中也不能标注,因这是作者本人研究的成果和定论,不可能源于他人的研究;应在相应的分析讨论中引用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标出序号。④内部资料、论文汇编、预印本等未正式出版的、通常不易索取的资料要避免列出。
2.医学论文写作表述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
医学论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图表、数字、科学符号等来表达其内容,要求做到主题突出,论据充分,文字简洁,条理清晰。要写好医学论文,必须了解其特点,正确运用表达方式。
2.1数字及计量单位的使用
在医学论文中数字的使用频率很高,作者要了解数字使用的规则和要求,准确表达论文的内容,需注意以下几点:
2.1.1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例:20世纪80年代。
2.1.2年份要用全称,不能简写,如1998年不能写成98年。
2.1.3并列的阿拉伯数字、百分号、外文字母之间不应用顿号隔开,要用逗号。例:剂量分别为5,10,15mg/kg。百分比之间不能省略百分号,例:33%~56%。描述病变面积或体积时不能省略单位,例:2cm×3cm,6cm×6cm×8cm。
2.1.4数字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不用阿拉伯数字而用汉字,例:二倍体、三叶虫、十二指肠、三大作用。
2.1.5时间与时刻应用混乱,如将“第3天”写成“第3d”,“术后3d”写成“术后3天”。实际上,d,h,min,s为时间的计量单位符号,不能用来表示时刻,术后3d表示术后第4天。
2.2常用名词术语表达错误
医学论文要求语言平实、不修饰,常用名词术语较多,应注意行文简洁、用字规范。来稿中常见的错别字、词如下:烦躁误写成烦燥,繁琐误写成繁锁,妨碍误写成防碍,肺原性误写成肺源性,交代误写成交待,松弛误写成松驰,纵隔误写成纵膈,预后误写成予后,辐射误写成幅射,糜烂误写成靡烂,抗生素误写成抗菌素,剖宫产术误写成剖腹产术,心肌梗死误写成心肌梗塞,应激反应误写成应急反应,辨证论治误写成辩证论治。特别注意的是一些作者常将症、证、征混淆,将适应证误写成适应症,综合征误成综合症。症是指症状,一般指患者的主观不舒适、不正常的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痛、恶心、腹胀等;征指体征,指医生通过对患者的检查而得到的客观表现,如肺部罗音、肝脾肿大等;症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1],不应混淆。另外,文章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给予解释。
2.3不能正确使用表格
表格用以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在来稿中,统计表常见的问题是标题过于简略或繁琐,表内层次不清,线条过多,填写阿拉伯数字没有对位,保留小数的位数不一致。正确的统计表应该简单、明了,能够说明各统计量之间关系和差异。需注意:文章中的数据能用文字表达的尽量不用表格,若用表格请采用三线式统计表,并且将表格中的共同单位提出来标示于表格顶线右上方,不能把几种不同性质的统计量罗列到同一表格内。
2.4统计学处理问题
2.4.1统计方法的选用:一些作者经常混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是先将观察单位按性质或类别进行分组,然后清点各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如根据治疗结果计算出的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阳性率等。计量资料是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方法测定某项指标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如身高、体重、脉搏、血压、浓度、白细胞总数等。计数资料最常用的统计方法为χ2检验或U检验,计量资料最常用的统计方法为t检验或F检验。
这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突发急性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的老人由于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转危为安。
无论何时何地――吹一口气,医院就能马上收到报警信号,判断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情;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医院也能第一时间监测到其心脏状况,尽快赶到现场;甚至睡眠时发生呼吸暂停,也不用担心就此“一睡不醒”,医院会立刻收到报警信号……
以上的片段,并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也不是未来世界的产物,很可能在最近的几年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因为,有一个人已经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集合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联合了优秀的科学家,努力让这个“幻想”成真,并且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他领衔开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发明――基于手机的远程肺功能监测系统即将问世,以后还会陆续开发出监测心脏功能、睡眠呼吸暂停等的系统。
这个人就是去年荣登全球呼吸领域最大规模、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学术会议――美国胸科学会(ATS)名人录,被ATS称为“一位专注于发明创造的临床医生、科学家和导师”的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白春学教授。
专注于发明创造,无疑是对白春学教授目前状态非常精准的描述。他发明的基于RNA干扰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和实时荧光光纤血气分析仪,令他两度捧回上海市颁发的“发明金奖”。他已经获批的发明专利有4项,正在申请的专利有9项。难怪他的学生说他“有时候痴迷于发明创造中甚至忘乎所以”。
每项发明无不是为临床服务
白春学教授的每项发明无不是为临床服务,他对发明创造的痴迷也全因心中装满了患者的需要。
“创新性研究具有巨大的帮助患者的潜力,这是我研究的动力。”
以发明远程监测肺量计为例。白教授在管理患者时,即体会到远程监测的重要性,去年仅半年时间便联合计算机专家研制出样机,实现了不需经计算机上网即可“便捷、实时、远程”传送肺功能测定结果给有接收终端的医疗中心,医师可及时分析、判断结果,指导患者救治。疾病远程监测系统的开发,对现有的医疗模式弊端有着根本意义上的改变,主要优势如下:
减少就医次数远程医疗的出现,可以大大减少慢性病患者反复就医的次数,患者只要在家中,数据传到医院,便可由医生诊断开方。
扩大名医的服务效率一个医生再能干,一次门诊也只能看几十个患者。有了远程监测系统,一个名医一天甚至可以为数百个患者服务,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提高急救的效率有些患者突发急症,就算自己不会或者没有能力报警,医院也能迅速收到报警信号,就近派医生进行救助,可以大大减少急性突发疾病的死亡率。
简言之,疾病远程检测系统是结合IT、无线传感和物联网等技术,提出了物联网医学应用的易医,以达到:易防病、易诊断、易治疗、易与名医交流;易将健康风险降到最低;易将健康质量提升最高;易更好地享受人生和成就的“四易三效”目标。详见“易医”网站(省略)。
又比如,有些呼吸系统危重患者(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临床需要连续监测血管内的血液气体(简称血气),但是不可能每分钟都抽血,甚至每小时抽一次血都很难做到,而实时准确地掌握血气情况,对正确制定治疗方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白春学教授发明了实时荧光光纤血气分析仪,将一个无线荧光传感器放到血管里,使实时监测血气成为现实。
……
谈起研究之路,白教授的脸上有掩饰不住的自豪,“研无止境,但有捷径。这需要时刻带着有准备和高悟性的头脑。”
更是一位卓越的“导师”
白春学教授在临床医学发明上的光芒太盛,似乎盖住了他作为“导师”这个角色的卓越。事实上,他也是一名对学生要求严格、悉心指导的优秀导师。
他的博士研究生杨冬、张子强的论文在2009年欧洲呼吸学会(ERS)年会众多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论文银奖”。中国学者获此殊荣者甚少,一个科室同时有两名获奖者更是难得。杨冬博士的论文首次探讨了Peroxiredoxin6基因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深入研究了急性肺损伤的新机制;张子强博士的论文发现了水通道蛋白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新靶点。另两位博士生沈瑶和佘君获得支持,在亚太2009年会做论文报告四次,充分展现了中国实力。
白教授的学生们所做的创新性工作与白教授带领的团队重视对青年学生的培养密不可分。
白教授在学生的眼里,最打动人的不是他“有悟性”的头脑,也非他的要求严格,而是他自始至终的勤奋。
他的学生说:“白老师一般通过邮件给我们安排当天的工作,几乎每次的邮件发送时间都在凌晨5点左右。如果是前一天一定要发的邮件,大部分都是夜里12点左右发出。”“他不管多忙,我们写的材料或者文章,他都会仔细阅读、修改、提意见,每次拿到经他仔细修改的文章,心里都在想,肯定又是白老师熬夜做出来的。因为白天的他实在太忙了。”
做一个项目,他尽管已经有了全盘的思路,但仍会放手让学生去做,中途遇到困难或者以学生的能力达不到了,他再接着完成,这样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学习的机会。“每个人能力有限,我不强求你,但前提是,你尽力了。”
1典型案例
案例1:杨某,女,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某日从学校放学回家,饭后不久出现腹部疼痛、言语困难等症状,继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和意识丧失.杨某在当地卫生院抢救过程中死亡,医院根据死前症状考虑死者系“急性农药中毒死亡”.为明确死因、死亡性质及本例死亡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家属委托当地卫生部门以及某“司法鉴定中心”进行法医学尸体检验和司法鉴定,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完成医疗事故鉴定.尸体检验结果,法医学尸体检验和司法鉴定结论是“心肌组织和肺组织局灶性出血(镜下)”,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是“因资料不全,无法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家属对司法鉴定过程提出疑义,希望司法鉴定人员能够明确本例是否有“急性农药中毒死亡”的情况存在.家属从鉴定人员处得到的答案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是“因为死者胃内空虚无胃内容物,无法进行毒物检验与鉴定”.本案尸体检验和司法鉴定的最终结果是“死亡原因未能确定、死亡性质未能确定、死亡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未能确定”.至此为止,家属方已经花费相关费用3万余元,这对在农村以务农为生的农民家庭来说确实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未能明确本例死亡的相关问题,家属在杨某死亡并土葬2月余后决定聘请其他司法鉴定中心的鉴定专家对其尸体进行进一步的法医学检验.开棺验尸工作在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的协助下完成,尸体检验之日天气寒冷并阴雨绵绵.午夜12时许,司法鉴定人员在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的协助下开始开棺验尸.死者墓地在离村庄近3Km的后山上,墓地前立有墓碑.棺木外泥土松软潮湿,棺木完整,尸于棺内.棺内尸体由一条白底蓝花棉被包裹,棉被及衣着有多量褐色腐败血水浸染.尸体高度腐败,全身组织明显软化或呈液化状态,呈晦暗灰褐色.尸体检验结果,无法辨认个体容貌特征以及个体性别、发育状况、营养状况及其他身体特征;更无法辨别有无软组织损伤情况、机械性窒息情况或生前自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然疾病的尸体特征.毒物检验结果,除尸体高度腐败外,死者胃及胃内容物检材中检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呋喃丹的有效成分,考虑杨某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呋喃丹急性中毒死亡”.
由于其他相关问题无法明确,为此家属对原“司法鉴定中心”的鉴定工作产生了鉴定纠纷,最终到了面对公堂的地步.案例2:赵某,男,23岁,高校一年级学生.某日凌晨5时许,赵某在家起床小便后自感胸闷和呼吸困难,其父母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120”急救中心医生来到后给予患者“吸氧及心电图检查”,同时给予其他相关的抢救治疗,但终因抢救无效于半小时后死亡.由于死亡迅速,家属对其死亡原因的鉴定以及120抢救过程提出了质疑.经进一步了解,本例否认外伤史,否认杀鼠剂、安眠镇静剂及农药急性中毒情况.为明确死因,家属委托鉴定机构进行法医学尸体解剖检验与鉴定.
本例尸体解剖结果,赵某存在严重的肺胸疾患,表现为自发性气胸并双肺重度萎陷;肺大泡破裂;双肺多发性肺大泡形成并灶性肺出血;支气管扩张症;间质性肺炎伴急性肺淤血、肺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并慢性支气管周围炎;陈旧性胸膜炎伴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双肺上叶胸膜纤维性粘连.此外,本例还检见脑、心、肝、肾、脾等脏器的急性缺氧性改变、肾上腺的急性应激改变和慢性阑尾炎改变.本例死因分析,死者气胸所致的双肺萎陷程度严重,足以导致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死亡.本例未发现体表及内脏组织器官的中毒性改变以及暴力性因素致死改变和其他自然性疾病改变,因此本例的死亡原因应鉴定为“系在肺部疾患的基础上因肺大泡破裂导致自发性气胸以及由之所致的急性呼吸功能障碍而死亡”.
结果死者家属对鉴定结论有疑义,多次上书书面材料.由于家属对鉴定结论不服,本例最终也到了面对公堂的程度.案例3:张某,男,78岁,退休职工,死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家属与死者生前感情深厚,于是死者的尸体被存放于-8℃的冰柜中3月有余.又出于某些特殊原因,死者家属委托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员进行尸体检验,以明确尸体表面是否“存在有损伤”的情况.
第1次尸体检验后家属出现鉴定纠纷,原因在于家属认为“尸体检验时尸体衣服未能脱下,影响了鉴定结果”.第2次尸体检验后家属再次出现鉴定纠纷,原因在于家属认为“尸体检验时鉴定人员因违反鉴定程序导致死者肢体骨折”.
第3次尸体检验结果证实“肢体骨折情况存在”,家属要求高额赔偿.最终的鉴定纠纷结果,家属得到了一定额度的经济赔偿.尽管如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此,死者家属仍然不满足于目前的赔偿额度,本案例的鉴定纠纷仍在持续.
2分析讨论
2.1鉴定纠纷产生的常见原因近年来由于社会因素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与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相关的鉴定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如何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纠纷的产生,就成为了一个摆在每一位司法鉴定人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法医病理司法鉴定纠纷产生的常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因司法鉴定人自身的原因而引发鉴定纠纷;
第二,尸体解剖造成尸体毁损或由于固有的尸体现象的发生而引发纠纷;
第三,因法医病理学学科的局限性而引发鉴定纠纷;第四,因司法鉴定体制不完善或因鉴定专家学术观点不同而产生鉴定纠纷;
第五,在司法鉴定过程中因当事人利益受损而引发鉴定纠纷.笔者认为除上述原因之外,司法鉴定人员技术操作不规范和鉴定工作不细致,也是引发鉴定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尸体解剖和司法鉴定之前没有与家属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沟通和交流,也就是缺乏与家属之间完成“知情同意”工作,是引发鉴定纠纷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引发鉴定纠纷的常见原因分析如下.案例1的原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失误,最终导致鉴定纠纷的产生.
第一,尸体检验不规范,尸体检验过程中未提取相关的毒物检材进行毒化检验;本例所述“未提取毒物化验检材的原因是胃内空虚无物”,说明本例司法鉴定人员对法医学尸体检验与司法鉴定的手段和方法认识不足.
第二,对于这样一个死亡原因和死亡性质都不明确的案件来说,司法鉴定人员并没有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延误了公安机关立案侦察以明确死亡性质的最佳时机.本例死亡原因和死亡性质未能明确,而有关人员在完成尸体检验之后也没有考虑向公安机关报告,因而进一部延误了立案侦察和明确死亡性质的时机.第三,本例尸体检验的原始资料收集都不够全面.本例在医疗事故的鉴定过程中,因司法鉴定人员的法医学尸体检验和鉴定工作不够细致和熟练,他们在原始资料的收集过程中缺乏相关法医学专业的鉴定技能,导致本案死亡原因及死亡性质无法明确,最终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结果使死亡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也无法明确.第四,司法鉴定人员未能与死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没有完成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与司法鉴定工作中的“知情同意”,也未与公安机关进行可疑情况的汇报.上述原因种种,最终导致了司法鉴定纠纷的产生.案例2鉴定纠纷的主要原因在于,尸体解剖与司法鉴定之前没有与家属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沟通和交流,也就是缺乏“知情同意”工作,导致家属误认为“只要尸体解剖就必然会得到解决一切问题的鉴定结论”.可以理解的是,在法医学实践中涉及鉴定的各方通常都期望通过法医病理司法鉴定来完全明确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性质、致伤原因、死亡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的鉴定问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仅仅就死亡原因而言,即使是再高明的法医病理学家,通过尸体检验也只能明确大约70%案件的死亡原因.至于死亡时间推断、案件性质判定、致伤原因确定、死亡与医疗行为之间关系的确定等问题,即使是综合了案情调查、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实验室检验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后,有时也难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因此,因法医病理学学科的局限性造成鉴定结果达不到委托人预期目标时就会引发鉴定纠纷.案例3的鉴定纠纷主要原因在于,虽然本例有尸体冰冻时间过长和死者年迈骨质松脆等情况存在,但本例的确存在着鉴定工作不够规范的情况.超级秘书网
第一,司法鉴定人员在进行尸体检验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到长期冰冻尸体的检验难度,没有进行充分的尸体化冻就进行尸体检验,结果导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致对死者脱衣困难,所以尸体检验时未能为死者脱去衣衫,因而引起家属的疑问.第二,尸体检验时没有充分思考尸体检验的程序和规范,结果尸体检验用力过大,导致肢体折断.第三,本例自始至终没有很好地与家属进行尸体检验与司法鉴定的相关沟通和交流,是导致家属产生鉴定纠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2鉴定纠纷的防范意识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对尸体进行检验,结合案情调查、现场勘验、毒物检验、物证检验以及其他相关的检验结果,最终完成确定死亡原因、明确死亡性质、推断死亡时间、推断致伤物、明确死亡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等工作任务.由于目前存在的种种原因,当今司法鉴定纠纷的案例日趋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司法鉴定人员不仅需要总结经验和教训,还要不断地进行生命科学伦理学方面的专业学习,尽量减少和避免鉴定纠纷的产生.法医病理学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司法鉴定人员与死者家属、办案人员、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员进行紧密的工作联系.司法鉴定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上述各方面的充分注意,而法医学鉴定结论性答案的出具也十分引人注目.
因此在进行上述司法鉴定的过程中,司法鉴定人员无论是鉴定程序有误,或是鉴定业务不熟或对于某些事物的处理不当甚至只是言语使用的不当,都有可能引发鉴定纠纷.为此,法医司法鉴定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法医病理学专业知识,还必须懂得与法医学司法鉴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定相关的医学伦理学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司法鉴定人所应该具备的鉴定保护意识.目前文献资料结果显示[1-4],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关于医学伦理学的文献报导,但在国内尚缺乏法医病理学相关的医学伦理问题研究报道.笔者认为,司法鉴定人员应该对司法鉴定纠纷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积极将医学伦理学的理念引入到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的具体实践中来,更广泛深入地探讨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如知情同意问题.司法鉴定纠纷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对于保证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于保障鉴定人与委托人双方的合法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它对于今后司法鉴定纠纷的防范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桢,姜润生,AmnonCarmi.知情同意[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23-35
淡定、低调,思维敏捷、步履稳健,这是我对86岁高龄的王振义的第一印象。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它类型繁多,凶险无比,死亡率极高,素有“血癌”之称,而且,因为一直都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和死神角力的过程中,医生和患者总是失败的一方。王振义从事的就是白血病研究。
王振义,江苏省兴化人,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在医学上的最主要贡献是次利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在临床上极大地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2011年1月14日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可不是一般的风险,是人命啊!”
1985年的一天,在上海儿童医院,5岁小女孩小静,因发生高烧,口鼻流血,肛周脓肿,内脏多处感染,生命危在旦夕。她患的是令人胆寒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是“血癌”,是绝症,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白血病中最凶险的一种,发病急骤,死亡快。快到什么程度?从进医院到死亡,往往不超过1星期,甚至只有两三天。
那时候血液病专家王振义时任第二医学院院长,他的夫人谢竞雄是上海儿童医院的儿科血液病科医学顾问,白天与主治医生诊治了这个病孩,晚上,她回家与丈夫讨论怎么办。
王振义彻夜难眠,他提出了设想:给病孩口服“全反式维甲酸”。此时,唯有这种药有可能挽救小静的生命。
上海第六制药厂生产的“全反式维甲酸”,原本是用来治皮肤病的,但王振义团队包括研究生已做了多年实验:在显微镜下清晰看到,大量急性早幼粒细胞在这种药物的作用下,奇迹般地“改邪归正”,变成了正常发育的细胞。王振义提出,既然已束手无策,病孩必死无疑,为何不试一试这种药?
妻子疑虑重重:“你们的实验是在体外做的,进入人体后究竟会怎样?假如不起作用导致人死亡,我们能说得清吗?”
王振义沉吟片刻:“这我也想到了。可凡事总有第一次,第一次总会有风险,对吧?”
“正因为是人命,就更有必要、更值得去冒这个险了。假如成功,可以挽救多少人命?”
妻子深深地叹口气:“我何尝不想救人命。可要不成功呢?麻烦就大了!你能保证成功?”
王振义默然了。的确,他无法保证。
这天,妻子回到家眼圈是红的,她告诉丈夫:小静已气若游丝,每一分钟都面临死亡的威胁。
寂静中,王振义直视着妻子的眼睛,一字一顿的语速加重了每个字的分量:“竞雄,你我都是医生,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对吧?救人一命是天职――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
奇迹出现:服药3天,小静病情没有继续恶化;1星期后,原本烧得神志不清的病孩睁开了眼睛;1个月后,病情完全缓解……
24年后的今天,当年的病童已变成一位健康的青春丽人!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口服“全反式维甲酸”成功痊愈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
历史要改写了
有人认为,这一例也就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王振义却因为有了这第一例而变得更加勇气百倍。在他的安排下,研究生黄萌茸骑着自行车到全市各家医院去寻找,找什么?找病人!每找到一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人,就与该院的主治医生商量试用他的新疗法。就这样,王振义担着天大的风险,在该年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又陆续治疗了2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病情缓解率超过了90%。
王振义的一位部下回忆起当年的事情至今仍然“心有余悸”:“想想,这24人,个个都已被‘宣判’了‘死刑’――要不然家属肯让我们治疗吗?但其中哪怕只要有一个出了问题,就会前功尽弃,王老师那会已经是名医、教授、校长,弄不好名声也完了,前途也没了!”“而且,你不能想象当时的条件有多差!”
的确,当时王振义表现出了很大的勇气。没有人强迫他去承担这份风险,他也可以做十个八个见好就收,但他就像是穿上了“红舞鞋”欲罢不休,越治越坚定,越难治的病人越上劲。
他心里太明白了:从1个成功病例到24个成功病例――这意味着他们已在凶险莫测的白血病领域里,大海捞针般找到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正在神奇地打开一个人类医学史上从未开启过的“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与这种恶疾的残酷抗争中,人类败绩累累,但从此刻起历史要改写了。
其实,他是在等这一刻
作为医生的王振义,早在1959年就领教了白血病的凶险与恐怖。那一年,他曾喊出不切实际的口号“三年攻克白血病”,医院领导于是交给他一个白血病病房,希望他在短期内攻克这个不治之症。他以极大热情投入工作,可短短半年之内,便眼睁睁看着60个急性白血病患者一个接一个死去。因为化疗,他们濒临死亡时的面容是如此痛苦万分,使王振义的心如遭到电击般剧痛。这惨痛的经历,既使他对化疗的方法打了问号,也激励着他去深入研究白血病的致病机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打断了一切研究工作。1978年,大学恢复了秩序,王振义担任第二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主任。他从外文杂志中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以色列专家1972年在小鼠实验中证明,白血病细胞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逆转,分化成熟为正常细胞;由此,他们提出了对癌细胞“诱导分化”的大胆设想。王振义对笔者解释:“诱导分化”就是用某种药物,诱导癌细胞正常分化发育,不要疯长,不要到处乱窜破坏其他组织,使之“改邪归正”,变成正常细胞。
无疑,这是一条不同于化疗的创新思路!对于苦苦探索“突破口”的王振义来说,不啻是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他与血液科的孙关林等医生反复商量,把“诱导分化”的技术路线,确定为对白血病研究与治疗的主攻方向。而第一步,是要尽快找到一种会分辨“敌我”、并对“敌人”实施“诱导”的药物。
就像大海捞针,实验整整做了2年,一无收获。
1983年,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在美国一家杂志上:实验证明,新鲜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可在“13顺维甲酸”作用下,向正常细胞逆转。
既然美国人用“13顺维甲酸”有效,我们也来试呀。反复打听,国内的厂家只能合成出“全反式维甲酸”。那么能否从国外进口一些来做实验?行不通!据了解,上海另一家大医院已试着从美国买“13顺维甲酸”,2000美元一疗程!一疗程下来,效果为零!谁也不知道究竟要做多少个疗程才能见到效果?也许1年,也许3年、5年!
振义决定另辟蹊径。他想,“维甲酸”是维生素的衍生物,“13顺”与“全反式”均属于“维甲酸”的同分异构体。何不试试用“全反式维甲酸”来做实验?
日复一日地重复,无数次的失败。王振义殚精竭虑,不断调整实验方案。半年后曙光初现,1年后,“全反式维甲酸”对“早幼粒细胞”的“诱导分化”效果已确定无疑!
此时的王振义,就像一头瞪大了眼睛、屏声敛息等待猎物出现的雄狮。是的,他在凝神等待着一个宝贵的契机,一个可以把“全反式维甲酸”推向临床的契机。这个契机,就是小静的出现,就是那24名奄奄一息、愿意“死马当活马医”的白血病患者的出现。
他等到了这一刻!这24例成功的病例,是白血病临床医学上的首创:让癌细胞“改邪归正”。
国外著名机构证实了小药丸的奇效
在临床证明了“全反式维甲酸”的神奇效果后,王振义即刻着手第二件事:推广,以抢救更多命悬一线的患者。
推广最大的困难是药物供应不上。当时全国仅上海第六制药厂能生产“全反式维甲酸”粉剂,主要用于出口――外国人用它做化妆品。这种原始的粉剂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做成药丸,才能提供给病人服用。由于尚不能形成批量,厂家不愿生产。于是,医院特别开了个小车间制作药丸。后来药用量逐渐大了起来,不仅国内一些大医院来要,国外也来要――因为只有中国才能提供这种成药呀!国外多家著名血液研究机构也加入了临床试验的行列,同样证实了这些包装普通的小药丸所产生的令人震惊的奇效:1993年,法国Fenanx的5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完全缓解率达91%!1995年,美国Warrell的79例病例完全缓解率达86%。
1995年,美国《科学》杂志在报道该成果时指出,已有2000例以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受益。
为了尽快推广新疗法,王振义小组从1987年起撰写了一系列论文,论文的第一署名人是研究人黄萌茸及其他医生,最后一位署名人才是王振义――这是他一贯的作风:把合作者、特别是把年轻人推到前台。
“但在向国际一著名血液学期刊投稿时,论文两次被质疑。第一次说结果令人怀疑,学术上有问题;第二次说英文写作有问题。当时,一位著名的美国血液学教授正在上海访问,他看了研究结果后觉得很不公正,于是按美国人的英文标准将论文重写了一遍,并要求该期刊务必接受,这样论文才得以发表。后引起轰动,被誉为白血病治疗的‘中国革命’。”――这是现任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院士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生物医学专家时给中科院研究生讲述的一段故事。
国际大奖“从天而降”
1994年初春,一封邀请函飞越重洋来到了王振义的办公桌上,他打开信函愣住了:自己被授予本届“凯特林癌症医学奖,与法国同行劳伦•德古斯共享”,特邀请他亲往领奖。此奖被公认为世界肿瘤研究的“诺贝尔奖”。
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因为王振义并未申报过此奖,或者说从未奢望过获此殊荣。“这也说明了该世界顶尖研究机构的一种风格:实事求是。只要证明了你的科学成果是真实的、有价值的,他们就认可,就褒奖,就推广,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也不管你过去名气大小――而这一点,当时在国内的科技界是欠缺的。”王振义的语调依然淡定与平和。
领奖的地点是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大厅。1994年6月15日,富丽堂皇的主席台中央,并立三面国旗:美国旗、中国旗、法国旗,分别代表获奖者的祖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第一次有中国人登上这个领奖台。
当年,王振义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他又陆续荣获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奖、美国血液学会海姆瓦塞曼奖。
师生三人都成了院士
1986年,当“诱导分化”在白血病临床取得重大突破时,远在巴黎读博的一对年轻夫妇获消息后兴奋不已。这对夫妇就是陈竺与陈赛娟――“”后王振义最早收下的两个硕士生。
陈竺捧着导师来信对妻子说:“临床药物的成功,需要得到机理研究的支持,才能具有普遍意义。我认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高度来进一步阐明王老师的临床效果。我们回去,和王老师会师!”
这也正是王振义的殷切期望。他深深懂得:临床药物的成功,只是成功的一半;从分子与基因的高度,弄清白血病的致病机理,以及“全反式维甲酸”如何在人体中起作用――这,才是征服这种恶疾的最高层次的挑战。
正是出于这种前瞻性的远见,早在他担任病理生理教研室主任期间,就力荐了3位中青年医生去美国进修分子生物学。陈竺就是1984年到法国的,2年后陈赛娟也过去了,夫妇俩同在圣•路易医院血液中心实验室。当初委派他们出去时,有人说,国外条件优越,让他们出去恐怕会鸡飞蛋打,回不来了,但王振义不为所动,因为他太了解自己的学生了。
“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一个可造之材。”王振义在背后如此评价学生陈竺。在导师眼里,陈赛娟也不逊于陈竺:超常的勤奋、坚韧,并常能发现实验中一些容易被别人忽略的“蛛丝马迹”。1989年7月,双双获得博士学位的小夫妇俩,手握医学世界最前沿的新式“武器”分子生物学,怀抱着由法国同行赠送的价值10万美元的科研试剂,回到了瑞金医院下属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
初创的研究所条件之简陋超出了小夫妻的想象,由于连保存试剂的低温冰箱都没有,他们一路上小心翼翼带回来的10万美元试剂,一星期后竟全部报废!
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骑着自行车、带着瓶瓶罐罐到外边实验室“借做”实验,成了陈竺每日的“功课”,而王振义则开始了真正的“七十学艺”,戴着老花镜向自己的学生,刻苦学习分子生物学。而陈赛娟呢,则成了王振义老师和陈竺研究之间的桥梁。
这真是绝佳的黄金搭配!后来,这师生三人都成了中国的院士,成了身怀绝技、名扬国际医学界的医学大师!
1990年,研究小组找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特殊基因改变:即15号染色体与17号染色体各自发生臂断裂,然后互相交换,在结合点就出现一个新的融合基因,最终导致细胞癌变。这样,就从分子学高度揭示了该病的发病机理。
同年,研究小组又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殊亚种”――此类患者对“全反式维甲酸”毫无反应。他们进而克隆了导致癌细胞产生对维甲酸耐药性的新基因――这是我国生物医学领域中第一个克隆出来的新的人类疾病基因。之后在实验中证实了其致白血病的作用。
现在,美国、法国等同行遇到“特殊亚型”病例,都要专程送到中国,请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鉴定后才作定论。
让贤:王振义的抛物线理论
陈竺的每一个成绩,王振义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无比欣慰地认定:昔日的学生如今已超过了自己,该让位了。
瑞金医院院长接到王振义的辞职报告十分为难。不错,陈竺是非常优秀,但从某种意义上,上海血研所所长这个位置代表着中国血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王振义当之无愧,他刚荣获凯特林大奖又入选了院士,如日中天,虽然71岁了,但身体不错,有什么必要让位呢?
但王振义的理由让人感动也令人深思。他说,人生就像抛物线,人的体力、创造力达到某个高度后就不可避免地要进入下降趋势――这是自然规律。我主张,有能力时努力干,一旦进入“下降通道”,就要有自知之明,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干。
他说,陈竺年富力强,人品优秀,学术上势如破竹,现代医学发展很快,血研所要不断创新,“因此,请你们尊重我的意愿。我最乐意看到的,是血研所能不断挑战新的高度。至于我个人,退下来后也不会赋闲着,我会当好顾问,当好士兵。”
王振义坚请“让位”的事,在陈竺、陈赛娟心中激起了一阵阵热浪。在他们科研攻关的路上,始终有导师的相提相携。十几年后的今天,陈竺、陈赛娟早已双双成了院士,陈竺还成长为共和国的卫生部长,陈赛娟早已接过了上海血研所所长的担子。
更令王振义欣慰的是,所里的良好学术氛围代代相传。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的陈国强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我们研究所比作一棵四季常青的大树,王振义老师是树之“根”,陈竺、陈赛娟老师是树之“干”,而我们,就是旺盛繁茂的“青枝绿叶”。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是内科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所以及时的诊治和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2年来我科通过对1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5—76岁,均有严重的胸闷、持续性心前区疼痛30min,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所有病例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入院后立即给心电监护,绝对卧床休息,吸氧、镇痛、溶栓等处理后,8例在治疗数小时后心前区疼痛减轻或缓解,二周后心前区疼痛完全消失。2例3天后心前区疼痛减轻,3周后胸闷消失,心前区疼痛缓解。
2 护理
2.1 心电监护。患者一经确诊,应立即送入监护室进行24小时心电监护。观察床旁运态下心率及心律的变化,每15——30分钟观察记录和储存心电图的各种参数,发现异常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格式范文,及时向医生汇报。
2.2 密切观察生命征及胸痛的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并记录一次,如发现心前区疼痛加重且持续时间长,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输液时用药剂量准确无误,速度应慢,注意观察液体出入量,必要时建立两个通道,以便能及时准确用药。
2.3 卧床休息。第一周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活应有家属和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以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第二周可在床上进行四肢活动。第三周协助病人离床站立,第四周方可在室内做轻微活动,重者卧床时间延长。
2.4 吸氧。早期给高流量吸氧,3天后根据病情给间断低流量吸氧,吸氧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并保持氧管通畅。
2.5 溶栓治疗的预防与护理
2.5.1 出血。由于溶栓药物对循环血液纤溶系统有全面激活的作用,产生全身性抗凝疗效,所以应观察应用药物患者的出血情况,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紫斑、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变化,有无呕吐、有无消化道出血等,并观察病人的尿和分泌物的变化。
2.5.2 低血压。低血压可由心肌大面积梗死,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排出量减少所致,或频繁的呕吐,加之大量的出汗,使血容量不足而引起血压下降,因此,应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在溶栓治疗进行的30min内每10min测血压一次,溶栓后3h内每30min测血压一次,以后每小时测量血压一次,血压平稳后,根据病情延长测量时间。[1]
2.6 饮食护理。给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有营养的食物。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
2.7 保持二便通畅。禁止用力大小便,病情严重者应在床上排便,训练床上排便,避免过度用力,防止便秘,鼓励病人多吃水果蔬菜,饮蜂蜜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格式范文,必要时用缓泻剂,排便过程中加强心率及心律的监测。
2.8 心理护理。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病人可因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恐惧及家庭经济条件限制等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或恶化,同时对监护病房的陌生感,加上频繁的治疗及护理,造成紧急的快节奏气氛亦可加重病人的心理上负担。故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与病人多交谈,发现问题尽最大可能帮助病人解决,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重树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并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为治疗和护理打好基础,医护人员保持镇静而有序的抢救措施并做好家属工作保持安静心态,从而使患者急躁、紧张、恐惧情绪得到调整。
2.9 健康指导。做好卫生宣教,帮助病人戒烟酒。嘱其注意休息,勿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心理舒畅。按医嘱服药,定期到医院复诊,控制糖尿病、高血压、不良情绪等危险因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我只好回家。在当地医院,从西医看到中医,从国产药用到进口药,从补充能量到输血,经过一个疗程又一个疗程,都是摸索性治疗,没有谁说出我究竟得了什么病,而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有些医生已经建议我的家属准备后事了。
挨到2002年6月份,经人介绍,我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接待我的神经内科主任吴祖舜年近七旬了。他让我躺在床上,用小锤子敲敲,又用针轻微地触触,看了原来检查的资料,又问问有关情况,就非常肯定地对我说:“你这是因全胃切除,营养吸收功能差,时间长了,体内维生素B12严重缺乏,导致巨幼细胞贫血(无效造血),而贫血又致脊髓后侧束神经亚急性联合变性。你四肢麻木以及若干病症都是这一疾病引起的。”
我办了住院手续,当晚即进入治疗程序。医生用药主要是维生素B12针剂肌肉注射和口服叶酸片剂,结合静脉滴注营养神经药物和能量(因我过于消瘦)。我家属因我一年来求医一再碰壁,对医疗已丧失信心,所以很难相信吴主任一下子就能诊断准确。查了一年多查不出来的病,难道竟如此简单明了?以后,我到新华书店买了《内科学》、《神经内科学》、《内科辨症专方治疗学》等几本医学教材,打开一看,原来在《巨幼细胞贫血》、《脊髓疾病》等章节中,对我患的病的病症、病因、病理写得一清二楚,没有一点差异,这就是说,我患的这种病,不但不是什么绝症,而且也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我一方面庆幸自己来到二附院就医,遇到吴祖舜这样确有真才实学的医师,一方面也悔恨自己以前没看过这些医书,以致走了一年多弯路,差一点走进鬼门关!
住院二十多天,食欲基本正常,头脑也清醒了,平衡能力也好一点。征得医生同意,我出院回家,日常口服叶酸片和B族维生素片,定期注射维生素B12。两个月后,我丢掉了拐杖,能够独立行走了。但再恢复比较困难,主要是腰部以下束带感仍很重,走路像负重一样。医学书上说这主要是由于对症治病的时间被延误了―――如果在发病后的3个月内治疗,就不会有任何后遗症了。
这次死里逃生,使我想了很多。我热切企望:
―――改善医疗评估机制。评估一所医院乃至一个科室,不能只是根据它是什么级别、有多大规模、有多么先进设备、有多少高职称专家、发表多少论文来定优劣,评估一位临床科技人员,也不能惟学历、惟职称、惟论文,而应坚持以人为本,严格考查诊断的准确率、治疗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就诊者的满意度,并坚持动态考评,坚持透明度,做到奖优罚劣,准确导医。
―――打破专科僵化分割的临床体制,使专科临床范围从专职治病向指导预后延伸。如全胃切除,不但要把手术做好,而且应把术后返流、营养缺乏症等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必要的防治对策告诉患者,使患者能够有所准备,正确对待,少走或不走弯路。
我之所以选择先汇报职业道德是因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医生,首先要求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修养,一名医生可以技术上不高,但起码的职业道德必须具备。就像对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陈晓兰的评价“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三个方面的汇报我看重的也是职业道德。所以平时我认真学习邓小来理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学习做一名象华益慰、钟南山、陈晓兰一样的好医生。
二、业务水平
年疾控中心成立后,我就被分到传染病防制科工作,先后承担了疫情信息统计、传染病平台报病、传染病网络直报、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漏报调查、报告质量调查,出血热、布病监测工作,学校传染病防制等项工作。亲身经历了传染病实行直报的三个历程,从手工填卡报告到建立了大疫情报病平台到目前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大大提高。传染病报告方式的提高也印证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经过五年的工作磨练,我已经可以独立或者和其他科室人员配合的完成科室各方面工作。
三、工作成绩
1、在工作上,围绕中心的全盘工作思路,对照科室自己分管工作的相关标准,严以律己。独立或配合完成了自己分管的工作。
a、单独或配合完成传染病管理、漏报、报告质量、居民回顾性调查工作;
b、完成医院传染病监测工作;
c、布病监测工作;
d、出血热防制工作;
e、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
f、流感样病例监测工作;
2、利用六年来布病监测资料编写了布病疫情六年资料汇编。
从初级钳工到高级学者
1973年,渴望到工科院校深造的张运参加了大学考试,然而却被来自山东医学院的招生老师一厢情愿地领进了医学院的大门。虽然步入医学殿堂,但张运始终割舍不下他的“工科情结”:上人体解剖课,他会想起组装的机器零件;看到四肢骨骼,他会想起机床的曲轴……他那藏在近视镜片后的明澈的眸子,总是在不停地搜索,寻找“工学”与“医学”的结合点。
张运大概永远也不会忘记大学二年级的那堂生理学课。就在那堂课上,他第一次听到人体中有“电”,生物电。“这不就是我要找的东西吗?”生物电激发了张运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由此他又认识了人体与电的的结合物――心电图,并把能够找到的各种有关心电图的书籍全都买了下来。他像一只在沙漠中突然看到绿洲的羔羊,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营养。他立志要在当时被称为“为医治资产阶级老爷病服务”的心电图学领域,拓出一块属于自己的绿洲。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要想掌握本专业最新、最有价值的东西,必须要阅读大量的外文尤其是英语医学杂志、专著。当时大学里也有英语课,但教材只有薄薄的两册,而且都是最初级的内容。为了能系统地学习英语,张运悄悄找到了刚从“牛棚”里解放出来的英语教授胡玫。二人达成君子协议,胡教授偷偷地教,张运偷偷地学。当时学校校址在泰安,周围是一片茂密的玉米地,是个“偷艺”的好地方。于是,每天早晨、中午,张运就钻进玉米地悄悄学英语。功夫不负苦心人,大学毕业的时候,张运的英语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毕业不久就翻译了10多万字的英文资料。事实证明,良好的英语水平为张运后来的学习和研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他如虎添翼。
神秘心脏的“追新人”
1976年大学毕业后,张运来到聊城新医医院。在这所专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医院里,张运有了用武之地,他急切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一天,医院收住了一位病情特殊的心脏病患者,心跳每分钟300多次,按常规治疗,病情反而加重,生命垂危。医院和聊城地区的著名心脏病专家来了,可面对这一罕见病例都束手无策。初出茅庐的张运根据自己学到的丰富的心电图学知识,断定这是一例罕见的心律失常,并提出了对症治疗的方案,结果很快见效,3天后病人就转危为安。
短短2年的临床工作让张运进一步认识到,医学界对心脏这个神秘的“机器”还知之甚少,破译心脏“密码”,道阻且长,但他要在这条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1978年,张运以优异的成绩考回山东医学院,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高德恩教授攻读心内科学。在老师的指点下,张运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涌现出一个个新的构想。他的毕业论文《联合负荷试验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在国内首次证明了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时室壁运动异常早于心电图异常。从此,在张运研究神秘心脏的道路上,不断上演着新的追求、新的设想、新的论断、新的成果。
震动国际心脏病学界的“娃娃医生”
1983年,正当国际医学界对多普勒超声技术处于探索阶段的时候,张运被国家教育部选送到多普勒超声新技术的发源地――挪威去进修深造。那里的心脏病权威们根本瞧不起这个来自中国的只有31岁的医生,戏称他为“娃娃医生”,指派一个护士带他。张运被激怒了,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中国人的能力。当时,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量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尚未解决的难题,张运盯上了它。当他提出要进行这个课题研究时,导师大为震惊,因为这不仅需要丰富的心脏病学知识,而且还要有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学功底。望着老师怀疑的目光,那股爱国情、自尊心、不服输的性格汇聚成的力量在全身涌动,张运暗下决心:我必须完成!
为了攻克这一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张运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去。经过反复的标本剖析、超声技术观察以及数学公式推算,他终于发现用“椭圆形模式”代替以往的“圆形模式”去计算二尖瓣口的血流量,得出的数据与临床的金标准――心导管法测试的数据结构极为近似。不久,研究结果在欧洲最权威的《英国心脏杂志》全文发表。
这一惊人的发现立刻震动了挪威甚至国际心脏病学界,专家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了,主动提出让他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凭着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到1985年8月,他已在国际著名专业杂志上发表十几篇论文,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多种瓣膜性心脏病进行定量诊断的一系列新概念、新方法、新公式,受到国际心脏病学界的高度评价。1985年12月,张运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成为挪威历史上用2年时间完成5年博士研究工作的第一人。
造福中国心脏病患者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