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19:11: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病理学课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44-02
课程建设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作为一所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独立院校,我院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此不失时机地加快学科建设步伐。近几年,我院努力打造一批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组建核心课程群。学院核心课程群建设项目之一的《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作为桥梁课,《病理学》要求学生不仅能对前期课程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生化等有良好的专业基础,还要大量涉及从未接触过的各类临床问题,其学科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跨度均很大,确实有点儿令人生畏。加上近年来医学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对各种疾病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使新一代的医学生在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多、更广、更深,在校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和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鉴于此,我们在理论和实验教学中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以适应新形势下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我院修读《病理学》课程的有三个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和药学。专业需求不同,学分有所差异,首要的工作是要优化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减少不必要的相关课程间的重复,提高工作效率。教学内容的教学大纲是关键,它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学生自学、复习的指导纲要。依据卫生部统编的最新版教材,结合专业需求完成教学大纲的修订,针对在校学生的特点,如学习科目多,任务重,时间紧张,加上修读该课程的学生将来大多要进入临床,而不是深入进行基础医学研究,我们对大纲中已列入的教学内容进行侧重筛选,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授课时,教师针对与临床关系不大的纯病理形态内容少讲,与疾病临床表现和结局关系密切的病变多讲;非规律性的东西少讲,规律性的东西多讲,使病理学真正为临床课程打基础。具体做法是:加强总论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扎实地掌握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疾病的基本病变和病变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学生学习结束后,基本具备自学个论内容的能力,以典型临床病例带动个论的教学,在分析和讨论案例的过程中学习。
二、更新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
教学理念是课程的灵魂,主宰课程教学的运行模式、教学效果及发展趋势等重大问题。修读《病理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高年级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而且具备运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随着医学知识的积累和临床的逐步接触,他们的学习兴趣浓厚,渴求获得更多的知识。然而,作为一门传统的医学课程,长期以来《病理学》采用的是传教型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呈现“满堂灌”和“一言堂”的局面,学生被动地成为单纯听讲、不停记笔记的角色,严重影响其创造力的发挥和自主探索新知的本能。
鉴于此,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进行多元化教学和逐步开展主导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以计算机多媒体为平台,在制作PPT课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归纳式、比较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逐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问题式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PBL教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近20年来源于当前信息社会和知识爆炸,PBL成为医学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采用PBL穿插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血栓形成这个章节前,先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简单的病例:患者半月前因车祸脾脏破裂,两下肢严重损伤,紧急手术抢救,术中情况好转,昨日下床突感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试分析该患者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的原因。要求学生在查阅教材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通过讨论,多数学生能找到正确答案:血栓栓子导致的肺动脉栓塞。栓子的来源就是卧床休息之后体内静脉血流缓慢,在血管内皮受损、血液凝固性增加的基础上形成深部静脉血栓,而下床的动作、肌肉收缩的结果促发血栓的脱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动脉相应分支。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需要提供诊断依据,让学生在问题指引下自主地寻求可能的答案,直至最后确定答案。他们是学习的主导者,而教师仅仅是引导者。如有些学生提出可能是脂肪栓塞导致的呼吸困难,“那脂肪栓塞的发生条件、临床表现如何?该情况下的患者是否具备此条件?”这些提示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此种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高涨,而且教学效果良好,使得学生在主动学习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此外,对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我们通过“中国大学MOOC”网络平台在线学习和观摩其教学环节,亦逐步尝试在《病理学》个论中采用该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增加师生互动、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学习等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总之,以多媒体技术为平台,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课程建设中值得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
三、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促进基础和临床的紧密结合
《病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形态学课程之一,实验教学在整个学科教学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观察大体病理标本、病理切片,进行临床病例讨论分析(Clinic-Pathology Conference,CPC)均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购建的显微数码互动系统,为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提供良好平台。借助该系统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扩充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师讲解与实时观察相结合,使教师的讲解形象而直观。CPC将医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将枯燥、呆板的书本内容融入生动、变化的生活情境,对初步接触临床知识的医学生大有帮助,是《病理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教学过程包括学生的分析讨论、讲解和教师点评总结两大环节。我们鼓励学生多看、多问、多讲述,以学生分析讨论为主,教师启发总结为辅,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沟通表达及临床思维的能力。此外,基于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我们尝试增加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例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章节学习完后,进行家兔急性空气栓塞实验,观察记录家兔的活动状态、呼吸频率、嘴唇颜色和瞳孔大小,直至家兔死亡,尤其注意观察气体栓塞的临床表现(如出现呼吸困难、口鼻出现粉红泡沫液体等)并记录。之后,解剖动物,观察气体栓塞后主要脏器病理变化,如打开胸腔肉眼看到肺体积变大、切面粉红泡沫状液体流出,心腔打开后大量血气泡充塞其中等现象。然后,切取部分标本进行简单冰冻切片的制作和HE染色,最后进行气体栓塞脏器镜下病变特点的观察。通过此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加深对栓塞相关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通过上述实验环节,实现大体联系镜下、形态联系功能、病变联系临床、局部联系整体的统一,进一步促进病理与临床的紧密结合,为学生下一步的临床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四、依托校园网BB平台,创建病理学第二课堂――网络教学
依托校园网整理和开放教学资源,是开拓《病理学》第二课堂、进行《病理学》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病理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大体标本图库、病理切片图库、典型病例等多项内容放入学院BB教学平台,不仅为学生自学、巩固知识以及课外知识扩展提供方便,还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宽教学信息的传播渠道。
五、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二者相得益彰。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对一些学有余力者,我们积极引导他们在课外查阅文献,申报主持大学生科研项目。如,每年择优选取临床医学专业数位学生参加研究课题,不仅让学生从中学到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而且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激发学习医学的浓厚兴趣。此外,我们计划逐步开展国外病案CPC,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为双语教学的进行创造条件;在实验教学中继续减少一些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创新型项目,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总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系统工程,必须立足现实,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多层次、多领域的教学改革为突破点,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把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多媒体技术是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的处理,有效整合在一起,并和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技术。该技术可在短时间内把大量教学信息带给学生,从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脑、眼、耳并用,克服了板书和语言的局限性,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解决了教学内容过多与时间不足的矛盾[1]。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不但使学生耳目一新,能及时、清楚、具体地看到各种病理形态的改变,同时也提高了病理学的教学质量。
2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使病理学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分析教学效果时发现,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后也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发现少数班级应用多媒体后的教学效果还不如传统教学效果好。主要原因是:(1)过多应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处于视听觉的严重疲劳状态;(2)多媒体课件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成为配角;(3)应用多媒体教学减少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4)应用多媒体教学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被多媒体技术本身吸引[2]。此外,不同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同,也造成了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预期效果不能很好地发挥。凡此种种,造成了多媒体技术没有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使一部分教师开始怀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
3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多媒体技术固然存在不足,但如果能善加利用,扬长避短,还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多媒体教学出现问题,可能是由于教师在对新技术欣赏、崇拜和应用的同时,没有很好同教育本身及学生心理相结合,没有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应用到多媒体教学中。要解决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广泛探索造成问题的原因,科学设计教学课件,探索合理的多媒体教学策略和方法,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优势。
3.1端正教师思想,把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要正确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认真编写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设计艺术。不能完全照搬其他教师的课件,也不能用文字和图片简单堆砌多媒体课件,这样会严重削弱多媒体课件的多样性,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3.2结合病理学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病理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病理形态的改变和发病机制,这些内容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形象讲述,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选择典型的图片、制作形象的动画结合文字说明及教师的适当讲解,达到前所未有的效果。而对于一些病因及结局的讲解,就不一定要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传统的板书和讲述达到教学目的。如果一律用多媒体教学,会导致重点不突出,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最好能够结合病理学理论,应用多媒体技术,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动画,丰富课件内容。
3.3合理控制多媒体教学的节奏及进度,加强师生互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节约了教学时间和空间,在短时间内为学生带来了海量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好教学节奏及课程进度。尽量做到信息量大且重点突出,节奏适中以使学生能跟上教师讲课的进度,而不是让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这就要求病理学教师在授课时能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授课进度,适时插入板书和提问,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时刻集中精力,主动接受授课内容并有时间短暂思考。
3.4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扩展多媒体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1)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临床医学专业解剖学教材模式,只是简单压缩或章节位置调整;
(2)针对性较差,缺乏鲜明的专业特色,其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未能结合和充分反映护理专业特点;
(3)专业不适用的内容偏多,在有限的学时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4)大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形态与功能内容没有有机结合;
(5)与教材配套的实验室建设滞后。因此应选择针对护理专业编写的解剖学教材进行教学。
2医学基础各学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解剖学和病理学同属于形态学课程,解剖学是以后学习病理学的基础,由形态结构决定了功能,解剖学同时也是生理学学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立体滚动式教学法,即将人体解剖学、组胚、病理学三个课程融为一体进行教学,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消化系统一章时,我们先用多媒体课件深入地讲消化系统的组成、各种组织和各个器官的解剖学形态结构和相互毗邻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胃溃疡、肝炎等临床疾病的组织病理学基础。我们认为同时也应结合生理学进行教学,如在讲胃时依以下顺次进行:胃的结构肉眼、镜下——主细胞、壁细胞——胃酸、胃蛋白酶——胃溃疡肉眼镜下——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及胃镜所见等。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程的兴趣,而且能使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
3应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作物病害的种类和数量随之变化,许多新病害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多种先进、便捷、快速的植物病害研究方法也应运而生,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不再适应“实用型”人才的要求。创新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潜质,开发这种潜质应当是教育本身必须担负的功能。因此在实验课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的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与学生共建课堂,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培养“实用型”人才,适应于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在此,笔者曾针对耕作学试验指导书中的部分章节实验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
一、探索方法
我们选择了同年级的两个班为实验对象,以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为实验内容。对照班级按传统方式组织教学,实验班级教学重点按以下程序进行。
1.课前预习在每次实验课的前一天,将实验内容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明确实验课的目标,提前预习从理论上掌握要领,初步熟悉切片制作的具体过程,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实验中的盲目性。
2.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参与下自己准备实验,操作之前让学生按要求陈述实验方法及操作要领,然后让同学们进行必要的补充和纠正,同时也达到了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以便及时给予辅导,师生双方积极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样的形式使上台讲解的学生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其他学生听得认真,讲台上下距离拉近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达标教学以2~3人为一实验小组,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实验。如同一实验题目用不同方法徒手切片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然后进行比较;或两个实验小组为一单位,每一组使用一种条件进行切片制作,互找缺点,纠正错误,既加强了学生们互助合作精神,又加深了学生们的感性认识来达到技能目标。
4.完善考核利用抽样考核的方法检验达标情况,每一章实验完结,利用一次课进行抽样考核。根据实验操作的重点、难点和操作要领,拟定评分标准,将标准向全班学生公布,抽部分同学参加考核,其它同学进行评分,进一步强化了规范操作,达到技能目标。
二、结果
以考评分和抽查实验报告为依据,每章节的实验课完毕,每班抽4个实验小组参加考核,全班同学根据考核评分标准给他们评分,取其平均值;实验报告取全班平均值,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加以比较。
三、体会
1.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讲解实验方法及其要领,充分发挥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意识。同学们互教互学的形式,使他们在听讲的过程中必须分析、考虑对方讲得是否正确,这样增强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扩大了知识面,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知识的“探索者”。
2.在考核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同学们都说:“自己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不觉得,看别人做时总有不正确的地方……”说明通过考核,使同学之间能以“照镜子”的形式观察别人看自己,强化了规范操作训练。同时实验班的同学们在考核中,不是以紧张的心情来参加考核,而是主动要操作,通过这样的形式增加了同学们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归纳出解决问题方法、规律。
3.自主探索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探索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从事探索活动的机会,力争使我们的学生具有适应新时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品质。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增加实践性教学、师生互动教学,转变教师独讲为学生自主探究阶段,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归纳出解决问题方法、规律。让学生运用自己找到的方法、规律加以应用而强化了知识的落实。在实验教学中,要逐步消除过去教学工作中的种种弊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我们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大胆改革创新,不断地进行深入实践、研究、探索,要在一堂实验课中让学生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王斌,但红侠,朱天生,等.《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22(1):118-120.
[2]司淑梅.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园艺植物病理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如何有效增强该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1]。笔者作为长江大学植物病理教研室《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之一,负责该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以下就近几年来对该门课程教学的心得与体会作总结,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改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习惯性“满堂灌”,寄希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往往忽略台下学生的反应,一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十分疲劳,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局面。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重难点、有争议性问题及最新研究进展为主,给学生预留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题目。
笔者已尝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跟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汇报。每次上课之前由两个小组汇报,其余同学可以提问讨论。通过开展该项活动,发现学生的参与性很高,课外查阅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不断增强,课堂上很少有学生逃课,经常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与创新性的问题。
二、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才能相结合的过程,能培养学生敏锐的知觉、创造性的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2]。《园艺植物病理学》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根据岗位所需的素质与能力有针对性地调整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大实践课程学时比重,将原来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2∶1调整为1.5∶1,原来固定的实验课时间调整为根据生长季节期间作物发病情况安排实验。另外,增加与调整教学实习时间,根据田间作物病害的发生情况,组织学生亲临现场进行病害的识别与诊断。通过上述调整,提高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加深了学生们对植物病害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验证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相结合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即教师提前告诉学生作物病害名称,学生只需通过病害症状及病原菌形态观察认识病害。由于许多作物病害症状及病原形态十分相似,学生普遍感觉乏味,容易混淆,不能实质性地掌握。基于此,在实验内容中适当增加了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在室内实验课上,给出病害症状明显的豇豆材料,叶片变色,局部坏死,上面布满许多锈状物,但不提前告诉学生病害名称,学生通过病害症状观察、显微镜镜检、资料查阅等诊断为豇豆锈病,并在实验报告上绘制病原菌冬孢子形态图。
在室外实习中,将学生带到梨锈病发生的梨园中,同样不提前告诉病害名称,让学生观察症状,采集症状明显的梨锈病叶片并带回实验室镜检。学生很轻松地诊断出梨锈病,并将梨锈病与豇豆锈病的冬孢子进行比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差别。接着让学生思考与讨论与梨锈病发生相关的所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四、开放性实验室管理
鼓励与引导本科生提前走进实验室,培养科研素质与能力。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部分学生还可以申请到一些大学生创新项目,在指导老师或研究生的带领下开展科学研究。这样学生既能提高科研动手能力,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又能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多年来,本教研室一直接收和培养优秀的在校本科生,有些从大二开始就进入实验室。通过学习与指导,每年都有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多篇,毕业时部分学生成功考取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重点农业研究院所。
五、完善课程考核体系
考试是促进学生对课程全面系统再学习的一个好方法,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的重要手段[3]。《园艺植物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一体化,该课程在培养方案中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实验教学为20学时,另外还有一周的实践教学,足以看出实验和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因此,要求在课程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相应增加实践考核环节,建立客观地评价学生成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考核体系。
笔者改革后的考核体系将闭卷成绩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80%减少到60%,增加小组讨论汇报成绩和课程试验设计成绩两项新的考核指标,即课程总成绩由原来的课堂出勤率、提问成绩、实验课程成绩及结业考试成绩4项,增加到6项。通过上述考核体系的调整,学生由原来考前的机械式记忆备考,逐渐转向注意平时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例如,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鉴定、病原形态图的绘制与描述、小组课件的制作与汇报等。
《园艺植物病理学》是一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技能的骨干课程,该课程的深化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4]。在新形势下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是全面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的具体表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5]。今后,教师还应调整知识结构,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进展,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精心准备每堂课,言传身教,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作刚,王建明,高俊明.《园艺植物病理学》的教学与体会[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3-4.
[2]袁红旭,朱红,于莉等.课程—实践—网络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4,9:55-56.
[3]朱丽梅.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5,21(2):98-100.
关键词: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实习;实践教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以下简称“普病”)是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和植物检疫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1],是学习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病研究法、植物病原学、植物检疫学、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等专业课的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普病”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2,3],该课程广泛应用和服务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物安全生产、环境有害生物治理等各项事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科学。而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培养[4]。课程教学实习是植物病理学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热情、综合素质、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5]。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普病”的教学实习,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笔者通过连续几年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完善了华南农业大学“普病”课程的系列教学,以期真正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植保人才,顺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对新型植保人才的要求。
一、高等农业院校“普病”教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普病”教学实习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第一:思想观念上不够重视。在教学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意义认识不足,把“普病”教学课程的实习只是作为理论课教学中的一部分,有的学校只是在实验课中安排半周的田间病害调查。第二,教学实习的体系不够规范。由于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足,一些大学没有将“普病”教学实习单独列为一门课程,既没有教学大纲,也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的学校只是在实验课中安排1~2个综合性实验———田间病害诊断与鉴定,共4~6学时。而“普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少数几个学时的实习,难以巩固近50学时的理论教学,如果实践的机会偏少,那么对理论的掌握、理解和记忆就不深入和不牢固。第三,实习课程的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国内一些农业院校的“普病”教学现有专职实践教学人员数量相对不足,部分年轻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有待提高,高水平教师参与实践性教学不够。第四,实习经费投入不足。目前一些地方性高等农业院校校内实习场所大多设施陈旧,规模有限,起不到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则更少,因此,无法满足实习课程的教学任务。第五,实习课程的考核和管理有待完善。在实习教学体系中,考核环节历来较为薄弱。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习教学具有环节多、形式多样等特点,因而对实习课程的考核,其要求和标准也应不一样。目前,我国农业院校尚未有“普病”实习课程统一的考核标准,各校要求不一,标准各异,大部分学校的实习教学考核力度普遍低于理论教学的考核力度,不利于引导学生对加强实践环节和增强自身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措施与实践效果
(一)将教学实习单独列为一门课程,以强化实践教学
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华南农业大学在全国率先将“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单独列为一门课程(40学时),为期2周,其目的是为了更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以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深化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有位同学的实结中写道“刻骨铭心的两周实习生活结束了,一路走来,有汗水,有劳累,也有欢笑,惊喜。在劳累之余带给我更多的是对植物病理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强调师资团队力量,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源,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国内不少农业大学“普病”教学只由1~2个老师包揽全部教学任务,但由于任课教师的知识往往局限在某个研究领域,且学科发展速度很快,使其很难将课程内容讲深讲透[6]。华南农业大学植病系的“普病”教学,安排由12个老师组成的课程组共同完成“普病”的理论和实践性教学,这些老师分别讲授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致病性、抗病性、病害流行和防治等不同章节的内容,由于这些主讲教师长期从事上述某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该领域中具有专长,不仅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且了解该学科发展动态,因而讲课内容既新颖具体,又兼具广度和深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甚至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课程同样也是由不同病原及研究方向的老师共同承担。近年来我校植保专业学生每年160人左右,分成5~6个班,配备教学实习的有近20位指导老师,另外还有校外实习指导老师5~8人,这样,平均每位老师指导5~6个学生。在这些老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占75%以上,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并且承担了许多重大的科研项目,其中有国家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行业专项首席科学家。这么雄厚的师资力量来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在国内农业院校中实属罕见。此外,不少老师结合科研材料、科研成果来丰富教学内容,这种师资力量的配置,以科研促进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更重要的是,学生还能通过教学,了解不同老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对学生今后的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
(三)集体制定实纲,以保证教学顺利实施和完成
教学大纲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目前国内一些农业高校因为没有将“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单独列为一门课程,因此没有完善和统一的实纲,个别大学的“普病”实纲有些内容不适宜于我们。因为不同地域作物种类不同、病害发生情况不同、实习的时间不同,而“普病”实习必须要深入田间地头,从教室走向大田,进行病害调查、病害诊断和病害标本的采集,根据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必须制定适宜本地作物特点的实纲。本课程组老师,共同讨论,重新制定了华南农业大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大纲,该大纲明确规定了该课程的性质、目的要求、实习的重点与难点、实习方法与手段、具体实习内容、以及考核评价标准等。同时,为方便同学独立完成实习任务,我们还编写了“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指导书,该指导书既能为本课程的实习提供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又能作为参考书和资料查阅,深受同学和老师欢迎。实纲和指导书的制定,充分保证了本课程各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和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聘请校外实习指导老师,以提高师生实践技能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长期工作在农业科技、科研和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工作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处理和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能力强,效率高。本课程首次聘请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先后聘请了来自广东省农业厅、广州市白云区农业局、中山港口镇农业局、佛山高明区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近10名校外指导老师,共同协助实习任务的完成。这些校外指导老师大多数具有高级农艺师职称,他们对本地区农业生产上作物病害问题很熟悉。学生外出不同地点实习,由当地实习指导老师统一安排,校内指导老师参与协助,这项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方面弥补了校内指导教师人员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校外指导老师熟悉本地情况,使得田间实习少走弯路,工作安排井井有条,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实习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校外指导老师实践经验丰富,实习期间与课程组的老师在田间交流,这对进一步提高“普病”任课老师的实践能力非常有帮助。例如,我们聘请广州市白云区农业局植保站原站长、高级农艺师周伯扬为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多年,每年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他都亲自下田指导,在田间向同学和老师传授生产上的农作物病害问题,师生们受益匪浅。该项改革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实践技能和“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五)完善实习交流和建立实习成果档案,以丰富教育教学资源
总结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也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通过总结,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通过交流能更好地沟通,加深了解和感情,也能够全面获取知识。本课程改革实结和相互之间的交流,其目的是全面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巩固实习成果。以往由于这部分没有单独计算成绩,往往流于形式,完成任务。本课程改革将总结交流纳入考核成绩中,学生必须重视和努力完成,以电子版作业考核,作为实习成果保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5~6人/组)做好PPT,每组汇报时间10~15分钟,重点汇报本组的实习成果,收获体会,存在问题以及意见和建议等。汇报完后,由其他同学和实习指导老师提问,该小组同学回答,指导老师进行综合点评。通过不断的提问和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实习印象。此外,以往实习结束后,不注意保存实习成果,如一些标本当垃圾丢掉,一些学生拍摄的漂亮病害照片、病原照片由于没有要求上交,老师和实验室没有保存。本课程改革后,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成果全部收集,并制作成光盘,为以后学生实习提供图片和影像资料。通过这项改革,我们保存了近几届学生实习成果的资料,其中,植物病害照片400多张,病原照片300多张,植物病害腊叶标本150幅,这些实习成果,丰富了以后的教学资源,一些病害标本已在“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
(六)改革成绩评定办法,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以往“普病”教学实习,成绩评定以实结报告为标准,但存在相互之间结果抄袭现象,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反映不出学生的真实情况。本课程改革打破以实结报告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考核办法,采用每项实习内容由不同指导老师单独打分,该课程的成绩组成主要有:学习态度、纪律性、行为品德和考勤情况,占实成绩的10%;腊叶标本制作,占总成绩的5%;玻片标本制作,占总成绩的10%;病原真菌、细菌和线虫分离,占总成绩的15%;实习交流情况,占总成绩的10%;实结报告,占实成绩的50%,每位同学单独完成的实结报告必需体现以下内容:实习目的与意义、实习内容与方法、实习结果与分析、收获与体会、问题与建议,其中的重要内容在于病原物的鉴定和病害调查。由于每项实习内容都是单独打分,有田间调查,也有实验室工作,一次不成功,需要两次、3次甚至10次,同学不能马虎。这种实习成绩考核的细化和具体化改革,效果很明显,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014届有位同学在实结中写道:“意志、耐性、细腻,每一天的外出和每一天的实验都是对我们意志的考验,采集病害标本的路不可能永远都是好走的,实验不可能永远都是成功的”。“在室内的病原鉴定与标本制作中,大家一丝不苟地观察病原物的形态,认真地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三、结束语
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对高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农业院校要想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7]。通过“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的改革与实践,不仅能整合办学资源,节约经费支出,而且能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构架,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实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然而,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更好的培养现代农业高素质的植保人才,课程的教学和实习仍然还需要不断地改革、实践、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春青,刘振宇,刘爱新.提高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探讨[J].实验室科学与技术,2009,7(4):111-151.
[2]景岚,周洪友,胡俊,等.植物病理学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与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6(11):158-161.
[3]王海光,马占鸿.对《植物病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措施[J].农业教育研究,2008,9(3):69-71.
[4]孔俊英,卜国辉,卢国中.加强农科实践教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1):11-13.
[5]丁晓帆,刘晓妹,张荣意,等.“热带植物病理学”系列课程教学实习改革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5(6):148-149.
病理学通过揭示疾病的本质,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临床上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理论基础,同时病理学又是临床医学实践中诊断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之一。病理学实验又是获取病理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但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也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紧密的与临床病理联系在一起,病理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医学生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为此我校通过采取如下措施来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保证病理学教学质量:改革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考核办法、注重教学信息反馈等。
我校正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灌输型教学模式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以符合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理念要求,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
回顾几年来我校的实验课教学情况,发现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我校存在的诸多实验教学问题,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我校采取的解决方法作简要阐述:
一、重理论而轻实践、实验不考核、实验课不努力、动手能力极差、高分低能、实验报告抄袭问题。
原因分析:
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课的教学地位比较显赫,实验课仅起辅助作用,理论课的考试成绩即是衡量此门课程掌握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教学模式明显忽略了实验课教学在学生学习知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认为实验课不重要,多采取应付态度,动手能力极差,实验报告抄袭严重,最后致使学生高分低能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病理学的教学质量。
改革考核办法:
实验课严格考核,评分计入总成绩。初步设定(以后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实验课考核成绩占20%,理论课考核成绩占80%,二者相加等于实验课总成绩。实课成绩分配:平时成绩占5%,操作成绩占15%。平时成绩包括:学生是否预习实验、实验课的纪律、各种表现。操作成绩包括:学生仪器操作是否正确、熟练,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报告书写情况。通过此项措施基本解决了学生重理论而轻实践、实验课不努力、动手能力极差、高分低能、实验报告抄袭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二、实验课:理论课之比为7:1,实验课时严重不足、实验课内容多、学生吃力、实验课成了辅助教学问题。
原因分析:
以往学校对实验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课程体系框架不够合理,课时与内容不相匹配,实验课项目开出不够。
改革办法:
加大实验室建设,申报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实验课比例,积极增设实验项目,调整实验课内容。通过以上措施,实验课教学有所改善,但是实验课比例相对于国内其他医学院校还是差距很大,这也是我们科室在以后工作中努力的重点。
三、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差,只会背死书、不能运用于实践,所学知识不能融会贯通(总论与各论知识不能联系起来、病理与解剖、组胚等相关知识不能联系起来),不能分辨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差异。
原因分析:
学习方法不对,动脑及动手能力极差,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缺点,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改革办法:
(1)实验课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并把此项计入实验考核成绩中。
(2)以教师讲授式转变为引导式教学,让学生自己观察标本,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标本再现出来。
(3)总论与各论知识整合教学、病理与密切学科整合教学。以总论指导各论、各论体现总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将所学的两部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将引导学生与解剖、组胚、生理等密切学科串联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目的。
(4)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整合教学。使学生更准确、直观地观察正常与异常的区别,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鉴别能力与观察能力。如正常肾组织与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肾组织的比较;正常肾结构与压迫性肾萎缩的肾结构比较等。
四、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学生认为实验课与临床实践没关系,不来上课。
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手段存在缺失,学生对实验课的认识不够,学生对实验课与临床实践关系认识不够。
改革办法:
(1)强调实验课的重要性,说明实验课与临床实践的关系,深化学生对实验课的认识。
(2)改革教学方法、手段,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鼓励学生爱动脑筋提问题、勤动口答问题、善于动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联想式教学。多与相关课程联系教学,特别是与后续临床课程联系教学,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主要联系各类疾病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知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47-0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近年颁布了新的高等医学教育学科体系目录,其中在基础医学学科体系中,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被调整为一门新的二级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这也是与欧美等西方国家医学教育体系接轨的重要举措[1]。我校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适应学科重组和课程建设的要求,加强医学生对疾病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有机联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优化重组为一门学科,即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都是基础医学的重要主干课程,都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机体在患病过程中形态、功能和代谢的变化,从而为认识疾病的本质和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但两门学科的教学过程是相对独立的,这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临床思维的形成,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综合知识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在护理学专业本科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将形态与机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并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1.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是关键
打破学科之间界限,加强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按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完整性确定教学大纲,重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围绕护理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按照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将原有两门课程的章节重新交叉编排,在一个具体章节内,以器官、系统为单元,将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内容相互穿插融为一体,既有病理形态学的内容,又有病理生理学的内容,同时减少各学科的重复内容,合理利用学时[2]。
2.教材建设是核心
本着实用性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人才质量的原则编写“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新教材《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材。在教材结构上,每章设章节概要,使教师和学生明确本章知识结构。章后附有病例分析,使学生将理论和临床知识相结合,更适合教学需要。
3.改革教学方法是推动力
课程内容的改革势必需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运用启发、设问、PBL、案例、易位、情景模拟、讨论等多种交互式方法进行教学;大力推广综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绘图时间,又可以最大限度的扩充信息量,使教学内容生动、直观[3]。同时着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有利于创新型医疗人才的培养,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同时,我们还组织编写了《病理学同步练习题集》,有利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对理论内容的复习。
4.教学效果是目标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将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启发、PBL、案例等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为主动思考,增加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提高了学习效果;其次,增加了学生对课程性质的认识,初步培养了学生对临床的感性认识,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4]。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学生期末成绩的提高,提示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整合后的课程比较满意,提示我们对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进行改革是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友生,柳君泽.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49-50.
[2]王舰,史俊岩等.病原生物学课程整合的探索[J].微生物学杂志,2005,25(6):110-112.
[3]乔远东,穆敬雯,张金波.培养应用型医学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79-80.
[4]陈季强,夏强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6年总结[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73-75.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48-02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培养。[1] [2]课程教学实习是“热带植物病理学”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热情、综合素质、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热带植物病理学”系列课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关系密切:独立体现在作物种类间各不相同,关系密切体现在各种植物之间病害诊断和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共性,所以实习期间势必出现实习内容、路线、地点、方案等部分重叠现象,使学生逐渐失去参与实习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实习效果。笔者就海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近几年来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实习的既定目标,真正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植保人才,以顺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对新型植保人才的要求。[3]
一、“热带植物病理学”系列课程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
海南大学是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和原海南大学在2007年8月合并组建而成的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由于办学需要于2011年8月全部完成从儋州校区到海甸校区的搬迁,但海甸校区因为土地资源有限,植保、农学、园艺三个农科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占地面积仅100亩,无法满足农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所以近几年来每个学期均安排农科学生到儋州校区完成相应的课程实习。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各门课程之间存在实习内容、地点、路线等部分重复现象。比如在每年的12月底,热带作物橡胶树白粉病和热带果树白粉病在症状识别和诊断上就存在内容相似等重复现象;又如不同实习指导教师带队都去植保学院实习基地,虽然观察的对象和学习的内容不同,但存在实习地点重复去的客观现实,势必导致学生在开展实习过程中逐渐丧失新鲜感,缺乏耐心和动力。为了高效利用实习时间,优化整合实习资源,突出热带特色,节省不必要的经费开支,减少资源浪费,应对“热带植物病理学”系列课程教学实习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二、“热带植物病理学”系列课程教学实习的改革措施
(一)开展系列课程联合教学实习
实践教学的整合与优化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对高等学校的要求,同时也是规范农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4]“热带植物病理学”的主干课程:普病、农病、热病和果病一般被分设在两个连续的学期,可以结合专业必修、选修课程如标本采集与制作综合实习、热带花卉病理学等,利用每个学期期末统一时间,整合各门课程的实习时间,统一安排学生到儋州校区开展实习,按班级配备相应的专业指导教师,统一讲解单季不同作物间相同的病害,既能减少实习路线的重复次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避免实习内容的重叠,同时也减少学生往返海口儋州两地的经费开支。
(二)增强实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
为了避免教学实习出现走过场、应付了事、流于形式等现象,在实习内容设置上要确实体现专业特色,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传统的教学实习形式比较单一,多以“走马观花式”跟随指导教师走一趟为主,且由于实习场地有限、学生人数过多,师生均容易出现应付了事的心理,不免使实习流于形式。为了培养学生参与教学实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建议在原有病害诊断的基础上扩充实习内容:1.标本的采集与诊断:通过田间采集病害标本、手眼直接感受病害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病情调查与统计分析:指定某一成片规模生产的作物,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病情调查与统计分析,了解病害流行规律,进一步理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3.防治方案的拟订与论证实施:经过病情调查和统计分析,拟定综合治理措施并开展辩论环节,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样,从基础入手,提高要求,可以使学生能真正独立完成植物病害的诊断到防控,系统掌握植保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达到融会贯通使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三)推行冬、夏两季教学实习模式
由于海南地处热带,多数植物病害的病原物不需要进行越冬或越夏,作物和病原物均存在世代重叠的现象。在海南,冬季温暖阴湿的气候有利于白粉病、霜霉病、锈病、白锈病、黑腐病等的发生流行;夏季高温高湿或高温干旱的气候有利于炭疽病、疫病、青枯病、溃疡病、软腐病、病毒病等的发生流行。所以,对于植保专业高年级的学生至少要安排两次儋州实习,冬季、夏季各一次,使学生在海南两个不同的生产季,看到不同的作物种类,了解不同的耕种模式,采集和认识不同的病害种类,学习系统的植物病害诊断和防控技能。对于毕业前的综合实习,建议取消第3次前往儋州校区实习的计划,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各种科研院所、农资企业、生产基地等,不仅为学生学习兴趣保鲜,更关键的是使学生了解专业前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就业、踏入社会做准备。
(四)野外实习实行分组小班制
由于近几年扩增招生,海南大学植保专业由原来的2个自然班60人左右增加到现在的6个自然班近180人,整个年级一起外出不仅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更为关键的是学生普遍反映“队伍过长,后面学生根本听不清指导教师在前面讲什么”的问题难以解决,有时限于实习环境的客观原因,大队人马无法同时进入农民狭小的生产自留地,以致大部分学生不能紧跟指导教师的步伐参与病害标本的采集、诊断,失去了深入了解生产模式、病害诊断和防控方法的机会。这样,实习就变成了一部分人参与、一部分人看热闹的“游玩”活动,根本达不到教学实习的设置初衷。因此建议按自然班分组,增设相应的实习指导教师带队,协调教学实习内容、地点和路线,并通过小组指导教师的轮换得以实现全面覆盖但又不重复,保证每位学生拥有均等的学习机会。
(五)完善教学实习评价机制
1.教评学。教评学要客观反映学生的实习效果,体现公平、公正的评分标准,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有利于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要把评分点放在整个实习过程中。[5]教评学评分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①考勤,占10%。外出实习和实验室出勤纳入实,采用随机点名的方式或自然班班长汇报出勤率,强调集体活动的纪律性和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②标本采集、诊断数量及电子标本图片的质量,占40%。每位学生除了以组为单位完成标本采集和诊断外,还要进行单独的实物标本口试,回答指导教师随机指定的5份病害标本相关问题,并完成病原物的临时玻片制备、镜检及绘图。③病害调查统计分析、诊断防控方案论证互评,占50%。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某一病害调查后,撰写病害调查分析报告并拟定相应的防控方案,然后开展年级汇报会,通过小组间的提问与辩论、修改并完善防控方案,以达到相互学习和监督评分标准的目的。
2.学评教。学评教主要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指导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的方式实施。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在实习报告中大胆对教师的指导态度、答疑解惑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并针对相应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建议。这种学评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指导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更新实习理念和方法,掌握学科发展前沿,从而提升指导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
三、结语
通过“热带植物病理学”系列课程联合教学实习的运行,不仅能整合办学资源,节约经费支出,而且能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构架,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实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完善的评价机制体现教学相长的优势,不仅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更促进指导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海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热带植物病理学”系列课程教学实习改革方法中,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今后将在教学实习中不断总结和提高,以期能更好的培养新形势下现代农业高素质植保人才。
[ 注 释 ]
[1] 孔俊英,卜国辉,卢国中.加强农科实践教学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1):11-13.
[2] 郑小波.构建广适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思考――新世纪植物生产类宽口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3(1):1-3.
[3] 青玲,孙现超.浅谈新形势下植物病理学专业素质教育的困境及应对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2):238-241.
[4] 姚永生,冯宏祖,王兰,等. 《农业昆虫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联合教学实习模式的探索[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1):93-97.
[5] 孙江,黄风立,胡红生.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之实践教学改革及探索――以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42-44.
1 师资队伍建设
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教师年龄结构的合理性关系着课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则直接影响到课程建设的水平和教学效果。课程建设过程也是教师梯队的建设过程,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思想性将直接影响教师梯队的素质。我们认为,积极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有利于优化梯队的整体水平。这些年来,我们教研室逐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与提高,加强并完善传帮带制度,明确责任,严格考核,争取每年都选派一名教学效果良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教师外出学习,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能够承担病理学方向的有关课程的部分实验教学;鼓励年轻教师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外出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知识面;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有计划地培养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主讲教师争取参加省内及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加强与临床病理科室的联系,逐步建立临床病理实践基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积极申请教研和科研立项;使师资队伍逐步趋向于合理化。
2 教学内容改革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以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原则,以讲清概念、突出实用为重点,不讲或少讲对实际工作用处不大的内容。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抓住“病理学”的核心知识点“病理变化”,借助多媒体技术根据病变发展的过程,突出讲解病理变化,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基本知识。
病理学中有些概念非常抽象,完全不具有形态学上的直观性,把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之病理形态学观察(尤其是镜下病变的观察)只是抽取病变中的一个阶段和一个局部,因而学生观察时会有孤立、静止、僵化的感觉。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让学生对陌生、抽象的内容形成具体的表象。为此,我们通过拍摄扫描照片、查找文献资料、制作三维动画等方式,收集大量的病理原始素材,再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静态的病变动态化,制作出病理学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认清病理反应的实质。在学习成绩较好的专业中开展双语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在临床医学、影像、护理、心理、管理、预防、检验、病理学方向等各专业上充分体现各专业教学重点与难点及专业特色,进一步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注重与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宏观与微观的整合及应用。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还增加了患者讨论和分析的内容,特别强调局部与整体、理论与实验内容的联系。如看到大体标本就能想到镜下改变,看到形态改变就能想到功能改变,看到病理特点就能想到临床表现等等。
3 教学文件的制定和整理
3.1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及重要进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临床课程,参加临床实践、防病治病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我们定期修订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
3.2 教材 为了提高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在自编《病理学实验教程》的基础上,对现用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自行研制了与实验课内容相符合的病理照片,以帮助学生便于记忆。
3.3 授课计划 病理学授课计划中,理论及实验教学做到“必需、够用、提高”。
3.4 试题 (卷) 库 我们在现有基础上,更新试题内容,增加题库试题数量,提高试题质量,真正做到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教学、考试资源,保证教研室、教务部门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科学评价课程教学质量,我们计划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继续完善原有的试卷库,建立智能型电子试题库。
此外,也要规范整理课程介绍、实验作业的书写及批改、考核办法、教学参考书等相关文件资料。
4 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依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构建以网络为平台、面向学生的授课系统。现在病理学所有教案、教学大纲、教学习题集等教学资源均已上网,为学生提供了第二课堂;我们还制作了课程中、英文多媒体课件,提供直观、生动、形象的动态和静态画面,并摄制了部分章节的讲授录像,用于网络课程教学。我们已经在校园网上建立“病理学答疑系统”栏目。学生可以在网上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后查阅资料进行探讨。
5 课程考核方面
在考核内容上,除了传统的“三基”内容外,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核方式上,理论考试成绩、实验考试成绩、实验报告成绩等,都按一定的比例纳入课程总成绩;在考核管理上,严格考题把关、考场纪律和评分标准。
1 更新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科学思维才能的一代新人,能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具备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现代高等高职院校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如何将这种教育理念贯彻到护理专业《病因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思维的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基础学科的教学历来被认为是枯燥,单调,乏味和抽象。学生不愿学,老师不好教。我们通过教学改革,采用了大量丰富的图像和视频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逐步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分析概括形成逻辑思维,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我们从过去单纯的知识型授课模式,转变为现在应用现代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应用了3个结合:一是教学与教研相结合,将教研的思路和设计引入教学中,贯穿教学中,启迪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教学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将所学的知识用于临床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病因病理学是衔接正常人体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临床护理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病因病理学知识作为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能将病因病理学知识和今后临床护理知识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怎样运用所学的病因病理学知识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三是教学与未解决的难题相结合。在病因病理学领域中,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未知数(如肿瘤的原因和机理等),我们通过教学告诉学生,激励他们将来去研究和探讨,让学生通过我们课程的学习,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创新性意识。
2 突出课程的特色
针对病因病理学的学科桥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学习、研究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教材,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还要求指导学生复习与本学科教学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生物学知识,同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预习相关临床护理学知识。不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就没有办法体现学科的桥梁特点,课堂教和学都不可能得心应手。为了更好地将病因病理学课程真正成为护理专业临床与基础医学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在课程的实施中,还贯彻了“一纵”、“二横”、“三框架”的课程教学特色。“一纵”指的是知识的纵向联系。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介绍单一孤立的知识,而且把所讲授内容的来龙去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如我们在讲授病因病理学各论之前,总是引导学生先专门复习已经学过的病因病理学总论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二横”指的是知识的横向联系,我们在教学中,抓住带有横向联系的内容如肿瘤、炎症等章节的教学,以共性特点为中心,层层展开,把总论的教学和各论的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三框架”指的是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将病因病理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医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超出教材本身的局限,构建学生整体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概念。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便于学生把所学的零碎知识和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也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3 改革实验教学
以校园网为依托,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备,组建以部门局域网络系统为依托、以网络控制室和课件制作室为中心,以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实验室为主体的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各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实验室既可通过大体标本、投影仪、数码显微镜、投影仪等显示设备,自主安排各种形式的病因病理学实验活动(如:显微视频摄像示教、电脑幻灯教学、网络教学等),也可在网络控制室统一协调下,开展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活动,从而建立开放性、多媒体、立体性教学空间的新型病因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病因病理学较为单一、抽象和封闭的实习教学模式,增进了整个病因病理学实验教学系统的效能,促进了现代病因病理学实验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转变。在实施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对该新型实验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和成绩进行研究分析,对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教学思想加以总结,形成教学理论。新型实验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讨论、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建立对疾病正确诊断的科学思维方式;有利于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有利于扩展学生实验范围,我们在实验课中,将学生带入形态学技术室,让他们了解实验所观察的病理学切片的制作过程,观察临床外科病理标本的制作程序,包括组织的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和封固等实际操作过程,给他们介绍每一步程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使他们提前了解临床病理工作,扩展知识范围。
4 培养课外兴趣
1研究对象,方法及评价指标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个为期五年的教学模式,课改班级班内有30名学生,180名普通班。从平均入学率来看,两个班级之间没有显着差异。病理生理学课程整合上,我们将该课程整合分别在第1,2,3,4,5学习开课,总课时为101学时,理论课为68小时,实验课为33小时,多学科整合为27小时,自学为18小时。在第四学期结束时,七个科目的成绩将根据执业医师的考试章程的要求完成。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总分为200。分析结果,教师评价,我们选择学生进行信息获取,综合能力,言语导向,综合能力等指标的分析。在学生问卷调查中,学生主要包括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的兴趣,知识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器官系统模式中病理生理学教学实践
将病理生理学整合到综合课程中,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教育的主要课程。它是连接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药理学等知识,病理生理学可以根据器官系统进行分割,分为一般理论和各种器官系统两部分,最后整合到各种介绍和系统模块中。将基础医学与生物医学融合。根据人体结构,功能,病理等逻辑,设计以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模块,包括人体的基本单元,基本构成,对物质和能量代谢,疾病病理学,病理变化和病原生物学的七个介绍为后来的学习系统模块提供了基础。我们以人体功能系统为线索,实现系统模块,包括血液循环,免疫,呼吸,消化等,每个系统都可以遵循生理结构,病理学,临床关系,教学大纲和内容模块的组织,并可以整合到相关临床学科的理论中。
3课程整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