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6 09:58: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形体学习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物理化学是化工、材料、制药、冶金、轻工业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本质、规律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物理化学历来是化工类专业中难教难学的一门课程,概念抽象、公式繁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容易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畏难情绪重;而且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高职高专类学生,底子薄弱,学习物理化学的难度就更大了。我在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多年,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兴趣谈几点体会。
1.根据专业需要,精选教学内容
自从教以来,物理化学的课程安排从两个学期减到一个学期,课时从140到现在64,现在采用的是由汤瑞湖、李莉主编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这本教村已经在教学内容上做了适当删减,但以现在学生的基础,要在64个学时完成全部内容的学习,有很大难度,因此根据专业需要精选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授课教师应和各专业负责人多沟通,了解授课班级的专业方向,明白本专业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功。现在我院已组织相关老师进行物理化学校本教材的编写,在教学章节及内容的取舍上进行广泛讨论,在2012级班级中开始试用。在教学中虽然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但还是看到了明显成效。
2.理顺知识体系,构建课程框架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是引导学生入门、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盲目糊涂,不知公式、定律的用途,不知引入新的函数的用意,对自己学习的任务和目的不明确。我们在讲绪论部分时,应向学生系统概述物理化学课程包含化学热力学、溶液、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等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任务,明确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在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并以此为主线构建学生的物理化学知识框架。如介绍化学热力学这部分时,要抓住热力学的主要任务是从能量和宏观的角度,研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这个核心,了解热力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明确既然是站在能量和宏观的角度研究,那么要进行能量衡算,研究的也都是宏观体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任务就是进行能量衡算,后续学习涉及的都是热、功、热力学能改变、焓变、吉布斯函数改变等能量相关计算。要判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当然要有判断的依据,也就是判据,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任务就是判据,所以引入新的状态函数熵、吉布斯函数和亥姆霍兹,后续学习涉及的就是适用不同条件下的熵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和亥姆霍兹函数判据及相关计算。这样改变过去知识凌乱的状况,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理论联系生产实际
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生产实际,突出物理化学课程的应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生产实际的例子很多,如在电化学基础这一章节,我们讲到法拉第定律的时候,可以联系生产中的电解电镀(有条件的话可以带学生去参观电镀车间),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镀镍槽中以I=600A的电流通电1.7小时,在表面积为6×10■cm■的零件上,镀金属镍层20微米。已知金属镍的密度为8.9g.cm■,计算:(1)实际镀金属镍的质量;(2)理论上应镀的金属镍的质量;(3)电流效率。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生产中的例子还有很多,授课老师可以在每年暑期下厂锻炼时多注意收集生产实例和素材,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
4.理论联系生活
在物理化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融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化学的学习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相平衡这一章节,当讲到单组分体系水的相图时,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高压锅带进课堂,讲解高压锅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算算高压锅工作的时候锅内水的温度可以达到多少,从而了解高压锅为什么比普通锅方便快捷及使用时要注意的事项。
5.理论联系时事
时事新闻有时候也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所以授课老师在物理化学教学中,以特有的时事新闻作为切入点进入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盐水体系相图的时候,水的冰点为0℃,但加入盐后,水的冰点下降。以2008年湖南特大冰灾为例:这个事件当时在电视新闻多有报道,电力中断,全国火车大面积晚点,旅客滞留,学生印象深刻。城市环卫工人为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清晨上街,在道路、桥梁抛撒大量工业用盐,其目的是防止道路桥梁结冰,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盐水体系相图、对水的冰点下降曲线等点线面的意义有更加感性的认识。
新的课程改革在我国已经推行十余年了。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在这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时时体现化学新课改理念。下面我就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如何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谈一下我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心理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持续产生兴趣时才会感到学习是轻松愉快的,才肯动脑筋去思考,对所学的知识内容也就容易记住;反之,当学生对学习对象缺乏兴趣时,则会感到学习空乏无味,成为负担,产生厌恶情绪,不愿动脑筋思考,也就不可能学好。如果一个学生对化学产生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那么他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笔者在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对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做了几点尝试。
1.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尽管从表面上看化学与生活联系没有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但是教师要善于挖掘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讨论和引导学生思索。例如,我在讲述一氧化碳的毒性时引用了这样一则案例:1998年3月15日,河南省许昌市发生了一起纵火案,几名歹徒因与许昌市胖东来烟酒购物中心的员工发生争执,为了报复,便于3月15日凌晨,往胖东来烟酒购物中心倾倒两壶汽油放火后而逃,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大火蔓延到与之相邻的望月楼宾馆,致使望月楼宾馆的8名员工丧生,事后法医鉴定,8名员工死于一氧化碳中毒。通过这个案例,学生明白了一氧化碳有剧毒。学好化学知识可以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在学习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这个知识点时,我引用了这样一则案例:一名小学生在一大楼后的化粪池的盖子附近玩火时,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化粪池的盖子被崩到5楼的一住户家,尽管没有造成人身伤亡,但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化粪池爆炸的原因是化粪池内有沼气,遇明火发生爆炸,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们明白了使用可燃性气体应该非常注意安全。通过这些案例,学生们也进一步明白了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百闻不如一见。化学上的一些学习内容,由于学生看不到,仅凭教师的讲解或者学生的自学或讨论是很难理解的。例如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有电子和质子构成,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但是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教师再讲学生就是不明白,如果教师能把核外电子的运动制成动画课件让学生观看,他们就很容易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便于学生学习知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用高尚的人格感召学生,用善良的心关注每一个学生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加强自身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一个道德典范,让学生觉得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实际上作为一名教师,你也应该做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学生只有接受了你,他们才愿意学习你所教授的课。由于我多年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知不觉,学生对我有一些好的看法。学生们的赞誉,让我激动,也进一步激发了我那颗善良的心,让我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善待学生,如何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学点知识。由于我的真心付出,全班每个学生一年下来都学到了一些化学知识,在历年的中招考试中,我教的学生的成绩在长葛市中招质量评估中多次名列第一。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广大教师追求的核心目标。而当前很多数学课堂要么表现为很华丽,要么表现为很抽象、很枯燥。究其原因都与其课堂设计的选题有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堂练习题的设计着手谈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策略。
一、明确目标,注重双基
强化课堂练习的目标意识,就是要求课堂练习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最大限度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提高课堂练习的目的性、有效性。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以及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设计的课堂练习能完成既定的教学
目标。
如,学习了《数据分析》的“中位数”概念后,可以设计如下的课堂练习,进行针对性巩固。
1.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 。
2.数据1、2、3、4、5、6的中位数是 。
3.如图为我市五月份连续7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图,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28 B.29 C.29.5 D.30
4.求1、-2、3、4、3、4、3、8的中位数。
5.一组数据23、27、20、18、x、12的中位数是21,求x的值。
6.某中学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求这个篮球队员年龄的中位数。
这六道题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都是基础题,面向中下层学生。
二、循序渐进,注重层次性
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呈梯度上升,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且每一类练习题中体现梯度,供不同层次学生选用。一般要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的练习一般指基础的带有模仿性的习题,第二层次的练习一般指带有综合性和灵活性的习题,第三层次的练习一般指增加思考性与创造性的习题。
例如,在学习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这节课后,设计了如下课堂练习:
A组:1.已知一次函数y=kx-2中,当x=1时y=2,则k= 。
2.已知一条直线的图象经过点M(0,2)和点N(1,3),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A组题是基础练习题,直接把条件代入所求的解析式,列出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k和b的值,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值。
B组:1.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交y轴于正半轴,y随x的增大而减少,请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一个解析式 。
2.已知一次函数y=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b的值可以是( )
A.-2 B.-1 C.0 D.2
B组题目有较强的开放性,一次函数y=kx+b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少的k值隐藏为负数,而图像交y轴于正半轴,隐藏着b的值为正数,这题的答案并不唯一,只有学生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判别k和b的符号,才能正确写出最佳答案。
C组:已知直线y=kx+b中,图象经过点M(-2,1)和点B,求此直线与x轴、y轴围成的三角形AOB的面积。
C组是一道拓展性题,面向优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要求AOB的面积,先求出OA和OB的长度,而OB的长度直接从图中获取,求OA的长则先求点A的坐标,要求点A的坐标,则先求直线AB的解析式。一些聪明的学生会发现根据题目的条件和图形信息易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接着引导学生得出一条规律:凡是直线与x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的值必为0,因此把y=0代入y=kx+b中,从而容易求出x的值,即为OA的长度。
三、联系实际,重视应用性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家就在自己身边,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看到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例如,学习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时,可以设计如下的练习题。某办公用品销售商店推出两种优惠方案:(1)购一个书包,送一支水性笔;(2)购书包和水性笔一律九折优惠,书包每个定价20元,水性笔每支定5元,某学校需要买书包和水性笔一批,请你设计怎样购买最便宜。
这是一道实际问题中的决策性应用题,主要考查列一次函数解析式的能力,同时综合运用不等式,此类题型是近几年来中考常见的方案设计题型。通过这类题的训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所以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知识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谈闻名世界的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其次,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来简化记忆。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烧的条件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片、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选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缺点,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或口头表达练习,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一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留给教师的空间很大,要求我们不仅能使用教材还要能驾驭教材、补充教材,开发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并且新教材内容减少了好多,如阿伏加德罗的推论,老版的是重点,可新版教材提都没提,虽也要给学生讲,但难度大大降低,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学生负担。老师也有更多时间给学生做实验,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参与设计。打破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上学生能积极回答问题。学生由原来的被迫接受,到现在的主动参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新课程的实施中更注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进步,在互动合作中获取知识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教会把学生置于集体之中,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学会合作学习。
二、加强实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在化学课堂上老师做演示实验时要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新课改第一章的第一节,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容的两个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给提取出来。这是萃取的概念,可很多学生读了许多遍都不明白。可当我把萃取碘水中的碘这一实验做完。学生竟然能把萃取剂选取条件给总结出来。我在做这个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学生亲自观察到这个反应的发生,记忆起来就容易,就深刻。做题时很难出错。
三、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常每一章结束时,我常采用男女生对抗赛。这个方法听起来很传统,可近几年来,学生在家长老师逼迫下学习,往往感到他们是为别人学习,所以现在这种填鸭式教学,尤其是做化学实验你在讲台上哇哇啦啦的讲,他们在下面只是好奇的看着实验的东西,你讲什么他们不知道。再讲原电池时,我把男女生分为两组,让他们自己组合成原电池。我先让他们自己预习新课,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设计实验。这样一来,学生非常兴奋。连电极材料为什么不能选相同的金属,电解质为什么不能选酒精等等,他们都分析的头头是道。最后我一总结。学生觉得这节课即好学,又有趣。所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消极、被动地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在高中化学实践中,灵活性原则的应用,需要以有效性为前提。所谓的有效性,教师经过自身的具体教学,学生的化学素质及其应用素质得到了明显的进步。这就需要明确到有效教学环节的主体,其主体针对的是学生,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主体。在有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到有效教学的关键,那就是多样化的教学,任务导向,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等,保证其学习成功率的提升,保证其所上课的真实性、充实性等。
有效性课堂的开展,需要具备多种应用条件,这里面包括课时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性,教师指导方法的有效性,能够针对班级整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能够进行教学手段的良好应用,保证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实现课程与课时的良好结合,保证其高效性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串联,按照实际的教学需要,进行不同教学环节的协调。高效性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教学内,对分析问题能力及其学习能力的掌握,保证其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提升。
2.在有效性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理念,保证其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性的备课,要从整体上对高中化学教材进行理解,联系观点的应用,对教材的积极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内容的透彻分析。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的掌握,对逻辑结构及其编排意图的分析,对全册教材的知识点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对其单位及其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等的确定。
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其备课的实效性,需要从学生的角度上进行设计,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的考虑,针对其个性特点及其已有知识水平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的考虑,保证课堂知识的教学步骤、程序等的结合,保证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更加的具体及其形象,这也需要实现教师的积极引导,做好与学生的相关互动,积极做好相关的评价工作。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备课的形式及其内容,要注意到与实践相结合,这就需要避免传统的备课形式的局限性。新型的备课形式的优化,保证其备课形式的丰富多样性,保证其课堂内容及其备课内容的结合,这就需要针对教师的上课特点进行分析,保证备课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工作,保证其丰富的教学信息量,保证其信息贴近生活,贴近实践,及对先进的教学方式的引进。
二、高中化学教学体系应用的细节化工作
1.在高中化学教学体系应用中,需要建立和谐化的师生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其积极性的提升。这就需要保证其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平等化、和谐化,进行有效性教学观念的应用,保证其有效教学的策略及其技术应用;进行有效教学方式的构建,保障其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益性。
教师要对课堂所需要完成化学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在有效的时间内进行教学最大效益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差异,对教学设计工作进行优化,对相关环节的妥善处理,保证其时间的合理分配,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相关情况,对预案进行调整,保证非有效性问题的提出,避免其重复性的讲解。
2.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化学教学的性质,其以实践教学为基础。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整体化学课堂有效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实验教学体系的健全,切实提升化学的教学质量,由于实验者方式的差异性,其实验结果也存在差异性。其需要针对实验现象进行现场研究,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实现学生整体思维的发展,保证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其实践能力的提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验者或实验材料的不同,可得到的实验结果也不相同。如对实验现象进行现场研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讲《原电池》一节时,我们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每组都有导线、电流表。比如,进行西红柿、菠萝、桔子、铜―铜电极等的应用,做好其他的分步探讨过程,让学生对原电池构成条件进行清晰分析,做好氧化及其还原反应等的分析工作,从而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这就需要对问题设计及其课堂提问技巧的优化,对提问方式的合理化的选择,保证问题设置难度的控制。对其思维价值的提升,要保证问题的具体化、清晰化,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实践,尽可能地去回答,不要急于进行评判。在提问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类学生的兼顾,针对学生的回答必须给予回馈,保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
为了保证有效性高中化学课堂的建立,教师必须应用灵活性原则,这需要做好悬念的设置工作。比如,在新旧工作的结合处进行问题设计,对学生的好奇心的激发,保证学生的求知欲的提升,要引导学生针对所遇问题的分析及其设计,保证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高中化学课堂的时效性及其有效性的结合,对简单化、效益化的课堂讲授方式的应用,实现课堂信息的有效交互及其传输。更好地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对直观性教学手段的更新,对事物的存在及其动态变化的展现,保证学生的化学应用能力的提升。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课后作业设计要新颖,富有启发性,让同学们通过独立练习,增强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对于有难度的题,可在课堂上进行适当讲解,再让学生进行练习。
参考文献:
一、认真上好绪言课,培养兴趣指向性
青少年充满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往往可以转化成为对事物的兴趣。要使学生学好化学知识,教师就必须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努力把学生的兴趣指向化学,努力使他们对化学具有新鲜感,对日常生活的化学现象充满新奇,觉得化学领域吸引人。因此,对绪言的教学,我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有趣问题。在学生盼解释时,我有意识地只解释其中个别简单的问题,给学生造成悬念,然后强调指出:要科学地解释以上问题,就要学习一门新学科――化学。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化学。紧接着,我特意安排了一节实验分析讨论课。师生共同做好了两个演示实验。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再联系实际、强化巩固,留待学生课后讨论、分析、思考。
启发教学知识要活,突出兴趣集中性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后,重要的问题就是使学生保持、巩固和稳定这种兴趣。因此,设计好、讲授好每堂课,突出学生兴趣的集中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就成为教学的关键。回顾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采用“引导自学、启发讨论、课堂训练、归纳小结、练习提高”五结合的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根据内容,面向大多数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而中肯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面向学生的实际智力水平,从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或他们的特长出发,组织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
对所教知识及时进行小结,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叙述概念的准确性。对学生在讨论中存在问题,要言简意赅地解释,切中要害,使学生心悦诚服。
二、精心组织实验,培养兴趣探求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探索化学知识的规律,巩固和验证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获得新知识。因此,对每一个演示实验要做好充分准备,实验中把握学生兴趣的分寸,因势利导,提出实验中的有关问题,让学生讨论,从而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每次都能根据学生智力、能力的差异,合理地编组。做实验前,就实验目的和要求、仪器、药品、操作步骤、现象、实验原理、结论、解释等几个方面刻印好表格,发给学生,组织各实验小组对实验的内容进行认真的讨论,实验中边观测实验现象、边记录、边填写,教师巡回指导,循循善诱,把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转化为对知识的探求。纵观历年来教学实践,学生在实验现象的诱导下,经过分析、推理、对比、类比、归纳和演绎,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深刻地理解了书本知识,激发了求知欲,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耐心诱导学困生,建立兴趣稳定性
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解决另一个认识问题,就是如何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片面追求升学率,智力低下,方法不得当,思想包袱沉重等。因此,我们一要亲近他们,不歧视,消除学困生在心理上自卑感,树立信心。二要因材施教,层层引进,步步深入,使他们乐意接近老师,做到不懂就问。三要耐心辅导,把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学困生的可接受性结合起来,设计辅导方式,稳定他们的学习情绪,使之经常处于兴奋状态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四要使学困生在学习中常有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他们才会对以后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四、精心设计试题,提高兴趣自觉性
一幅合适、精妙的简笔画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有良好的简笔画功底。比如,在学习“天气”时,笔者就用上了简笔画,把气象符号画在了黑板上。虽然不能说十分精妙,但学生马上有了参与的意识,引起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回忆。笔者边画边问:“What’s the weather?How’s the weather?”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争相表达,甚至边画边说。
二、有效利用手势、表情和体态语言,引起学生兴趣
课堂上对学生表现的一个鼓励、肯定的眼神,会让学生有成功感、满足感。学生出现状况时,一个挑眉的动作,升高的语调,拍一下他们的肩膀,无不传递着信息,让小插曲化为无形。如一位同学在笔者讲课时走神,低下头看别的,笔者没有大声喝斥,而是过去轻轻地拍了他一下,他马上不好意思地咧了咧嘴,端正地做好了。这样既纠正了他的错误,又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让他主动自我纠错。同时在介绍课文时,这些也用得上。比如,在介绍“现在进行”时,笔者摆出了游泳、唱歌、跳舞、打电话等动作,问学生:“What am I doing?”学生被笔者的动作吸引,争相回答:“You are swimming.You are singing.”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然后在训练时,学生也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边做动作边说话,兴趣盎然,既联系了句型,也更好地体会了进行时态的意义。
三、利用“名人效应”,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Who is your favourite star?”这些句型时,在学生互相提问的基础上,笔者又为他们设置了一些他们喜欢的名人,像周杰伦、成龙、林心如、姚明、刘翔、赵薇、科比等明星的出生地、日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句型,他们讨论得异常热烈,几乎每个人都热切地参加。同样在学习描述人的外貌时,“What does she/he look like?”这个句型,笔者同样列出了这些明星。He is tall and thin.She is medium build. She has long curly hair.对他们的偶像,学生观察得很仔细。因此作为教师,了解一些潮流,紧跟时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巧妙地运用一些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更学习他们的一些文化知识,而这些知识对中国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讲到“饮食”时,笔者给他们讲法国统治者为显示其与英国农民不同,给一种东西起了两个名字Pig-Pork,Cow-Beef。讲到“天气”时,笔者问学生“rain cats and dogs”是什么意思?告诉他们这和猫和狗没有关系,而是“下大雨”的意思。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力也格外集中。
五、联系学生实际,培养交际能力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而口头讨论一些与他们无关的事,他们会觉得无趣而不去参加讨论,因此平时教材安排的对话往往都与他们日常生活有关。同时,笔者还为他们设置一些话题。比如,讲到“现在进行时”,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night?What are you doing now?学生在讨论中加深了对两种时态的了解。
六、利用谚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有很多的古谚俗语,英语文化里同样有很多习语。在介绍单词时,若能有效地加入几个这样的句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加深他们对单词的理解。如讲到“study”时,词不离句,笔者告诉学生:“study,study, once more study.”(学习,学习,再学习。)讲到“success”时,笔者告诉学生:“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些学生熟识的句子用英语说出来,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掌握、识记。因此,教师多了解一些英语谚语并在课堂上穿插使用,不失为一种有趣的课堂点缀。
(1)化学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考查学生在实验中是否经常注意到实验仪器的大小规格;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规定的操作步骤,要求完成某项实验操作考查常见仪器的使用、正误操作的辨别。
(2)实验事故的正确处理。如考查学生有无安全意识及一旦出现问题,处理事故的基本能力等基本操作技能。
应试对策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对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托盘天平的感量,常见的烧杯、试管、烧瓶的规格,常用化学试剂(如浓硫酸、浓硝酸及浓盐酸等)浓度界限等,都应有基本的了解。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洗涤、试剂的取用、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验,以及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萃取、分液等),既需要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又能辨认错误的操作习惯,还要了解实验室试剂的分类、配制方法、存放方法以及实验室意外事故及其处理措施。
试题类编
1.少量下列化学药品应保存水里的是( )。
A.金属钾 B.白磷 c.硫磺 D.苯
2.下列溶液中,在空气中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分解,且可以用无色玻璃试剂瓶存放的是( )。
A.石炭酸 B.氢硫酸 c.氢氟酸 D.醋酸
3.下列关于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
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g
E.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4.准确量取25.00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50mL量筒 B.1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
D.50mL碱式滴定管
5. 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6.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苯酚农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
D.配制浓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7.下列叙述仪器“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
A.在量简的上端
B.在滴定管上端
C.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正中
D.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右边
8.实验室进行NaCI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
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玛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10.下列实验中用错试剂的是( )。
A.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镍铬丝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用稀硝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
D.用碱石灰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
11.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用含结晶水的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制甲烷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C.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
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12.双球洗气管是一种多用途仪器,常用于去除杂质、气体干燥、气体吸收(能防止例吸)等实验操作。下图是用水吸收下列某气体时的情形,根据下面附表判断由左方进人的被吸收气体是( )。
A.CI2
B.HCl
C.H2S
D.CO2
13.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14.(1)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溶点16.6℃)。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答案:――。
(2)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I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8g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NaOH固体,放人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15mol・LI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15.A-D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
(1)请从①-⑧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人最适宜的装置图A-C下的空格中(多选要倒扣分)。 ①酒精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②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④苯和溴的取代反应 ⑤石油分馏装置
⑥浓硫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
⑦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⑧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
(2)选用装置D做苯的硝化实验,D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
16.填空
(1)图I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2)图II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为。
A.amL B.(50-a)mL C.一定大于amL D.一定大于(50-a)mL
17.回答下面问题:
(1)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
(2)中学化学实验中,在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18.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下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19.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g。②装好实验装置。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⑤停止加热(如下图、导管出口高于液面)。⑥测量收集到气体的体积。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g。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请填写步骤代号)。
(3)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简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L(25℃、1.0×105Pa),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含a、b、c,不必化简):M(O2)=――。
20.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部分氧化,现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量ag样品,置于烧杯中;②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③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过量的BaCl溶液;④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⑤加热干燥沉淀物;⑥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⑦重复⑤、⑥操作直到合格,最后得到bg固体;
回答下面问题:(1)本实验中是否能用Ba(NO3)2代替BaCl2?――。其理由是:――。
(2)步骤③中加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的目的是:――。
(3)步骤⑦的“合格”标准是:――。
(4)实验测得样品中无水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金属钾能与水反应不能保存在水里,白磷是非极性分子,难溶于水但易氧化,因此可保存在水中。
2答案:D。解析:石炭酸、氢硫酸溶液在空气里易被氧化,氢氟酸因能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而不能用无色玻璃试剂瓶存放。
3答案:C、D。解析: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固体药品,不是潮湿或具吸湿性的物质也应放在适当的容器内或干净的纸(称为称量纸)上,而不得与天平托盘直接接触。故选项C是不对的。托盘天平只能用于很粗略的称量。按国内现有托盘天平的规格,其感量为:0.1g(称量为100g)、0.2g(称量为200g)和0.5g(称量为500g)。任何天平都不可能称准至0.01g。因此,选项D也不正确。
4答案:C。解析:一般实验室所用的量筒多是量出式的量筒,它只能粗略地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而滴定管的精度比量筒高得多。要准确量取25.00mL高锰酸钾溶液,只可选用50mL酸式滴定管而不能用50mL碱式滴定管。因为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
5答案:D。解析:选取500mL容量瓶配制0.1tml的硫酸铜溶液,经计算需要8.0g硫酸铜或12.5g胆矾溶于适量的水中,故选D。
6答案:A、B、C。解析:按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要求审视各选项,可得出D选项不符合题意。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仪器,不能用做配制溶液的容器,更何况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7答案:B。解析:量筒是无零刻度的计量仪器,其刻量计量自下而上逐渐增大;滴定管可以准确地量取流出液体的体积。滴定管的精度比量筒高得多,它是有零刻度的计量仪器,其刻度由上而下逐渐增大。而托盘天平的零刻度在刻度尺的左边,其刻量计量自左到右逐渐增大。
8答案:B。解析:安装装置一般是按“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原则进行。
9答案:C。解析: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要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10答案:B。解析:本题以四个实验操作过程为题材,主要考核学生对萃取过程中萃取选择的具体要求。酒精是有机溶剂,能溶解碘,但本身能溶于水,故不能做萃取剂。
11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有关实验操作细节的考查。制取甲烷必须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产生;溴苯需用铁屑、液溴和苯反应来制取;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产生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溶液中不会出现白色沉淀,只有将少量的苯酚溶液中滴入稀溴水中才能产生的三溴苯酚沉淀;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产生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2Cu+O2=2CuO,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uO+CH3CH2OHCu+CH3CHO+H2O,因此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12答案:B。解析:从附表数据可知,HCl极易溶于水,利用题给装置可防止例吸。
13答案:C。解析:对于液体混合物互不相溶的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互相混溶的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乙醇和丁醇互相混溶,采用蒸馏法;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相互混溶,溴单质可用有机溶剂加以萃取。
14答案:(1)可以把装有冰醋酸的试剂瓶放在温水中,使冰醋酸熔化后取用;(2)A、D。解析:(1)题目要求配制浓度约为2mol・NaOH溶液100mL,因此在准确度上要求不高,故可用A、D两种方法加以配制。值得注意的是,配制溶液时,不能在量筒、容量瓶中进行溶解。
15答案:(1)A:① B:③⑤ C:⑦;
(2)减少苯的挥发(或答起冷凝器的作用)。
解析:在第(1)问中列举了8个选项,其中实验A、B都采用蒸馏烧瓶,前者是用温度计测量反应液的温度,选项中只能是①;后者是用温度计测量蒸汽的温度,用于蒸馏出指定的组分,③和⑤都属于这类实验。装置c所测量的实验只有选项⑦可以采用,如果考生对于溶解度的概念清楚,就不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在第(2)问中所涉及的苯的硝化,是中学化学中见过的演示实验。由于苯的硝化反应要在50℃-60℃时进行,而且反应需持续一段时间,需对易挥发的苯进行冷凝回流,故本小题的答案应是减少苯的挥发(或答起冷凝作用)。
16答案:(1)3.2mL;(2)D。解析:使用量筒时,以与量取液体的凹液面最低点相切的刻度计量体积。图中的10mL量筒分度值是0.2mL,因此(1)的正确答案为3.2mL。从滴定管的最大标称容量刻度处至下端尖嘴处,这部分体积是不确定的。问题(2)中液面处读数是a,此时滴定管中液体体积除有刻度部分的体积(50-a)mL外,还须加上无刻度部分的体积,因此,最终结果一定大于(50-a)mL,即答案为D。
17答案:(1)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如果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2)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47-02
习题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师应该对习题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的需求入手,设计合理的习题,从而不断提高习题的有效性。
一、通过习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设计习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和沟通后,能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材中的一道习题:
根据132×26=3432,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13.2×26=
132×2.6=
132×0.26=
1.32×26=
设计这组习题,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变化因数小数点的位置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的规律。教师可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后再写出四个算式的结果。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写出对应的结果之后,教师再分析和评价,最后进行总结。有的学生可以迅速说出计算的结果,有的学生则需要拿纸笔进行计算……教师要求学生说出计算结果的同时还要说出依据,学生都能从四道算式中归纳出乘积的小数点数位和因数的小数点数位的关系。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完善后,学生就能完全掌握这个知识要点。
由此可见,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设置相关的习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猜想结果,还思考其中的规律,这样的过程就能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模式,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通过习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应尽量减少对学生计算技能的测试,多渗透计算原理以及方法,尽量减少烦琐的计算,避免学生浪费太多的精力到简单的数字和数据处理问题中,这样学生的参与度才会提高。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分层次、分类别的习题,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例如, “十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教师要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习题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可设计练习:
2+4=( ) 3+6=( )
2+7=( ) 6+5=( )
7+4=( ) 8+5=( )
3+4=( ) 6+9=( )
9+4=( ) 8+4=( )
7+3=( ) 8+7=( )
3+9=( ) 5+4=( )
5+6=( ) 8+5=( )
不仅要求学生做完这组习题,完成的时间也需要作出要求,这样学生才能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与此同时,可以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教学的内容。
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不能将计算技能的考查放在一个主要的位置,只有将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和计算原理的理解作为教学重点,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三、通过分层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
针对数学概念的习题是比较少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数学概念本身比较抽象。要想真正理解一个数学概念,需要对其相关的数量关系以及性质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够用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包括文字表述、图文表述以及符号表述等,这样,对概念的掌握才是全面的。
例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教师需要设计一定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概念知识。
1.分别写出1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
2.如果b分别等于1、2、3,那么3b+1是合数还是质数?请说出理由。
3.写出100以内的所有质数。
4.写出30以内的质数。
5.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1)除2之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2)所有合数至少都有3个约数。( )
6.填空:
(1)在自然数中,最小合数为( )。
(2)小于20的最大质数是( ),最大合数是( )。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习题进行练习。
可以发现,由于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分层次设计习题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他们是以具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此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只有设计一定量的有关数学概念的习题,才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掌握概念后更好地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四、习题需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出发,选择学生较为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学。所以,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应该凸显趣味性,从而吸引W生,使得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教学“乘法口诀表”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有趣的小任务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譬如让学生用绕口令背诵乘法口诀表,家长协助学生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在课堂上进行乘法口诀表背诵比赛。在学生都掌握乘法口诀后,给出与乘法口诀相关的习题,采取抢答或是“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得到很好的保证。
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的主要形式有同年级同学科备课,跨年级同学科备课(主要是阶段性对同学科教学的专业教研和教学衔接)和跨校际同学科备课(主要是学期始终对同学科的专题研究,考评研究)。其中同年级同学科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是指按既定教学计划在备课组长组织下,同年级同学科备课组老师,围绕课堂教学采取分工合作,互相学习的常态备课。在三种类型中同年级同学科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无论是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还是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提升,无论是合作的实用性还是学习的实效性,均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也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备课形式。
二、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的操作模式
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的实质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合作又学习,合作中渗透学习,学习中体现合作,合作促进学习,学习引领合作,合作是形式,学习是内容,内容需要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备课组长是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的组织者,示范者,引领者,参与者。负责制定备课组计划(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定评课议教、订反思交流)、备课制度、目标要求(合作目标、学习目标)和确立备课团队的远景目标。每个人的充分参与是保证集体备课质量的关键。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合作者、学习者,每个人都是中心发言人。就某部分而言,我是中心发言人,就另一部分而言,我又是积极的思考者、讨论者。中心发言人也要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非中心发言人,也不能列为局外,要通过参与体现主人翁意识,要通过研讨提高合作意识。否则,“集体备课”将陷于“一人忙,一言堂,大家都喝汤”的尴尬局面。
三、具体操作过程
在实施时我们主要通过4步线性操作流程,体现3个合作和实现4种学习即“434”操作模式进行落实。以初三化
学第五章集体备课为例分析如下:
(一)4步线性操作流程
第一是个体预备。预备是在备课组长统筹分工前提下由教师个体对教学单元每节内容进行预备,为集体共备做好铺垫。预备分为详备和简备。中心发言的内容为详备,参与的内容为简备。初三化学第五章有四节内容,在组长的统筹下我们六位老师进行备课分工,每人重点详备一节,作好中心发言准备,简备其他章节,做好参与准备。剩余一位老师作会议记录、并从网上下载信息。
第二是集体共备。即在备课组长组织下,大家在一起就某一教学内容共同讨论,用集体智慧设计优化其教学程序,生成通用教案即共案的互动合作过程。共备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每周周二、四下午进行共备。
首先是中心发言人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将预备设计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时教案进行说课。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例:
1.本节课课型:新授课。
2.教材分析及本节教学目的。
(1)本节在教材单元的地位及前后衔接。
(2)学好本节的重要性。
(3)本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3.本节教学三维目标要求及落实方法:
教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实验器材。
学法:学案导学法。
4.教学过程设计:
(1)本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突破的教学设计。
(2)教学流程设计: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实验比较和导学了解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投影教材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展示、并动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随堂小结,结合讲学案进行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设计:
从组织学生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引入新课启发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总结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装置组织学生分组动手制备二氧化碳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知识归纳和小结通过讲学案巩固检查反馈和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设计:
回忆讨论书写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方程式在教师启发下分析、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药品及装置动手操作制取二氧化碳讨论小结并听老师点拨结合讲学案巩固练习。
(3)本节课的课堂练习题、巩固练习题及作业的优选、确定使用的材料和补充练习的设计。
(4)板书设计:
其次,大家共同参与并研讨:如有教师就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多种设计建议做成动感课件,这样更能增加直观引起学生兴趣提高比较学习效果;有的教师建议选择一些网上相关信息热点习题;有的教师对课堂生成进行了预设等。中心发言人及时修改教案。
再次中心发言人上课,备课组教师听课评课,中心发言人继续修改完善教案,形成较为完善的案即共案。由中心发言人执笔书写,人手一份。或将电子稿发到个人邮箱。
第三是个体完备。即教师个体依据个体教学风格和学情通过整理、归纳、再发现;再整理,再归纳,对共案进行完善的备课,形成既有集体智慧,又有个性化的“临床”教案的过程。
第四是教后备。即教师课后写教后记。先进行个人教学反思,然后进行集体交流。经集体反思对单元教学进行总结和提升。为以后和下一届教学提供经验和范例。
(二)3个合作
分工合作:教师个人预备中的分工合作,命题中分工的合作,打印教案和实验准备中的分工合作。
交流合作:集体共备中的交流合作,评课议教中的交流合作,教学反思的交流合作。
互助合作:课件制作、教具制作中新老教师的互助合作。(新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老教师的教学艺术优势互补。)
(三)实现4种学习
准备性学习:教师预备时要进行相关教育理论和教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习时通过思考发现问题。
合作式学习:教师集体共备时合作互动式学习。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预备中和“临床”教学的预设问题。
批判性学习:个人完备时学习共案长处,融入个性特色。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己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以此作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等等。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