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5 07:54: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副高专业技术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出国培训
今年计划安排高校教师出国培训250人,具体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师200人,其中数控35人、机电43人、电子39人、软件(动漫)40人、商贸(财经)43人;管理干部50人,其中高职高专院校院(校)长30人、高校人事处处长20人。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师培训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事业心强,工作踏实;(2)创新意识较强,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实际动手能力;(3)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一般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熟练的外语听说能力。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青年教师,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管理干部培训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事业心强,工作踏实;(2)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3)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有关高校出国培训名额以及各培训团组派往国家和派出时间见附件1。为确保出国培训的顺利进行,培训学员所在学校应与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签订培训协议,培训学员按协议要求参加培训。因今年出国培训全部要求办理因公护照,请各校务必于4月15日前将《2009年高校教师出国培训学员推荐表》、《2009年高校教师出国培训推荐人选汇总表》和《*省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国际合作培训项目协议书》报我厅师资处,联系电话:025-83335527,电子邮箱:fuzhy@。
其他未尽事宜按《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010年教师国际合作培训工作的通知》(苏教师〔20*〕3号)执行。
二、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训
1.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组建由院士领衔、著名专家学者参与的培训团队,举办6个左右学科前沿和专业知识研修班,计划培训400人。培训对象以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为主,培训内容侧重拓宽专业领域知识,和专家面对面研讨。
2.青年教师培训。通过进修班、单科培训等形式,计划培训500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培训内容侧重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兼顾学术研究。继续做好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和访问学者工作,组织并资助部分教师参加国家精品课程培训。
3.“双师型”教师培训。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高校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计划培训200人。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的通知》(苏教师〔20*〕15号)要求,继续开展访问工程师培训,组织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合作研发。
以上项目由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
三、五年制高师教师和管理者培训
1.骨干教师研修。在高等师范学校中遴选一批学科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骨干教师,采取高校访学、专家指导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
2.管理者研修。培训对象为高等师范学校校级领导和部分中层干部,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研修、实践考察、课题研究和成果交流等。
以上项目由*教育学院分院管理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
四、培训工作要求
一、调整基本养老金的人员范围和执行时间
凡**年12月31日前按规定已办理退休(退职,下同)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列入本次调整基本养老金范围,调整基本养老金从**年1月1日起执行。
企业离休人员和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参照机关同类人员的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基本养老金的标准
1、**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55元。
2、按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工龄,下同)每满一年另增加1.5元,累计缴费年限尾数不足一年的按一年发给。
3、**年12月31日前已经办理退休手续,且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退休人员,再另行增加养老金:
(1)退休前获得副高专业技术职称或国家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每人每月另增加基本养老金60元;退休前获得正高专业技术职称或按照《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退休问题的补充规定》(国发[1986]26号)享受全薪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另增加基本养老金70元。
(2)1953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另增加基本养老金40元。
(3)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原工商业者,每人每月另增加基本养老金30元。
(4)**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人员到达70周岁的,每人每月另增加基本养老金30元,到达80周岁的每人每月另增加基本养老金20元。但在2006年、**年调整养老金时,已经享受过另增加30元至50元养老金的女性退休人员,不再按本条规定另增加基本养老金。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327-02
基层科技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基层渔牧业技术服务质量,为了解决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针对田林县地域基本情况,结合田林县渔牧业技术人员现状及地域限制等实际,提出了建议性的对策,以供参考。
1 田林县地域基本情况
田林县总面积5 577 km2,县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处东经105°27′~106°15′,北纬23°8′~24°41′,北回归线以北。以山地为主,由土山和石山2类组成,海拔多在800 m以上,最高海拔为1 900 m。全县设10个乡4个镇,辖168个村民委。
2 基层渔牧业专业技术人员现状
2015年,田林县渔牧系统机构总数20个,其中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14个,局职能机构1个,局直二层机构5个。总编制数为118人,从业人员10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9人,占农业系统总人数的81.7%。全县设置机关单位1个,事业单位16个,其中县级事业单位2个,在职人数23人(专业技术人员20人),乡镇事业单位14个,在职42人(技术人员36人);参公单位3个,在职人数44人(专业持术人员33人)。
2.1 学历
大学以上学历2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1.5%;大专学历4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5.1%;中专以下学历12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3.5%。
2.2 年龄
35岁以下2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数的25.8%;35~40岁2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7.0%;40岁以上4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7.2%。
2.3 职称
中级职称26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9.2%;初级职称32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6.0%;管理岗工作人员31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4.8%。
2.4 技术服务
田林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总数为15个,即田林县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及14个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技术服务人员除县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有专业的推广人员外,乡(镇)站的技术人员均为兼职人员,既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又从事动物疫病防治、食品安全生产、兽药监督管理、畜禽产品检验检疫等工作,工作种类繁多,内容复杂。
3 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技术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
受田林县基层渔牧业推广技术人员工作环境、条件、待遇及编制等条件限制,新招聘人员少,技术人员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老龄化现象严重,35岁以下2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数的25.8%;35~40岁2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7.0%;40岁以上4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7.2%。由于老龄技术人员所占比重高,受体力、思维等因素的影响,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不强。
3.2 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推广工作能力不强
一是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除县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为专业技术人员外,乡(镇)站的人员受编制限制,技术人员均为兼职人员,工作种类多,内容复杂,缺乏系统实践经验。二是2000年实行公开招聘以来,由于田林县工作条件差,待遇低,高学历人员不愿意报考,专业技术人员理论技术知识水平不高。三是由于工作环境的影响,全日制大学生、大专生不愿意报考,且在公开招聘的条件中没有限制学历必须为全日制在校学历,考试科目没有专业知识考试,2000年后入编的技术人员大部分为函授第二学历人员,得不到足够的培养和锻炼,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四是受工作经费及工作时间的限制,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技术培训的机会少,由于长期缺乏专业新技术系统培训,导致一些先进的现代渔牧业新技术是农民先掌握后才被渔牧业技术部门总结推广。由于基层专业技术对当前现代渔牧业急需的新知识掌握不够,所以他们解决不了农民急需的生产方面的问题。五是渔牧业专业技术人员及新型职业农民等渔牧业人才队伍较小,致使辐射带动面积没有完全覆盖,导致现代渔牧业新技术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极大地制约了田林县渔牧业转型升级速度。
3.3 科技人员上进心不强,技术职称等级偏低
田林县渔牧业科技人员由于工作环境、科技成果等硬件条件的影响,没有形成相互追赶、相互进步的竞争氛围,对申报职称的积极性不高,至今无副高级以上的技术人员;中级职称也只有26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29.2%;初级职称32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6.0%;管理岗工作人员31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4.8%。
3.4 科技人员待遇不高,技术指导服务动力不足
渔牧业技人员在基层工作往往会带来学习、生活上的不便,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享受方面都会出现影响,出现慵、懒、散、浮、拖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三农”的效率,降低工作热情。
3.5 缺乏创业型人才,更新科技知识迟缓
对新技术培训绝大部分都是课堂理论培训,实用技术操作相当欠缺。县级在职科技人员由于缺乏现代渔牧业技术系统培训,只有少部分自求上进、善于学习进取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掌握一些较为先进的知识。同时,基层渔牧业科技有偿服务相关方面的政策不明确,2012年以来,虽然有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资助,但在专业技术人员下乡补助方面限制使用的数量太少,下乡补助费每人年均只有700元,对于地广人稀的田林县技术人员来说,还需自己贴补下乡指导费用2 000元左右。同时,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和作用的发挥。乡镇大部分渔牧业技术人员不仅要做好本行业的专业技术工作,还要兼顾乡(镇)各种中心工作,工作种类繁多,技术人员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认真开展专业技术指导,也是导致现代渔牧业技术与当前渔牧业生产实际严重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1-2]。
3.6 自然条件艰苦,技术普及覆盖率低
田林县土地面积5 577 km2,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县份,离县城所在地最远的乡107.8 km,最近的乡23 km,养殖场分散在各个乡镇,受田林县地域、交通、信息网络条件的限制,技术普及覆盖率低。
4 发展对策
4.1 加大技术人员招聘力度
田林县渔牧业系统总编制数118人,在编人数99人,空编19人。建议在技术人员公开招聘方面加大录入力度,将19个空编用好用实,在录用方面,限制参加考试人员的户籍为田林县户籍,使人才招进来、留下来。
4.2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
一是提高招聘人员准入条件,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招聘对象为在校全日制中专以上畜牧、兽医或畜牧兽医、动物医学(科学)专业学历,减少或淘汰函授学历考生。从源头上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水平。二是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与高校联合举办技术人员异地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理论水平。三是让农技人员担任企业技术指导员,参与企业的养殖管理,提高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四是利用网络科技书屋平台,发动技术人员参与网络书屋使用竞赛活动,以此更新技术人员的技术知识。五是鼓励农民去服务平台,提高养殖业主自身的技术水平[3-4]。
4.3 建立健全职称申报奖励机制
针对田林县渔牧业申报职称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探索建立以工作实绩为导向的职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职称申报制度,对有意向申报职称的技术人员,在考试时间上给予适当的照顾。对申报获得中级以上职称资格的给予一定的物资鼓励。
4.4 提高基层技术人员待遇
一是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住宿条件,配备完善站房水、电、卫等基本设施。二是适当给予进村入户燃油补贴。三是配备必要的办公经费。四是协调好各项工作时间安排,让基层技术人员也能享受到应有的节假日休息待遇。
4.5 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新科技更新速度
一是对适应新常态,热爱本职工作的技术人员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二是对创新能力强的技术人员给予评先评优优先照顾。三是将有创新能力的饲养人员优先推荐为养殖科技能手。四是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养殖场,在申报项目时给予优先照顾。五是对上进心强、努力更新知识技术的技术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
4.6 提高技术普及覆盖率
创建村级技术服务体系,扩大技术服务队伍。充分利用村里的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或村级动物卫生防治员、养殖能人等人员资源作为村级的技术联络员,县、乡级的技术人员作为导师,对村级技术联络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让联络员对各养殖场进行指导服务,以全面提高技术普及覆盖率。
5 参考文献
[1] 高士云,苗全,齐亚春.浅谈农业推广技术咨询服务[J].吉林农业,2013(2):23.
中图分类号:D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繁荣种畜场归属垦区时,管理人员超过300人,干部队伍老龄化趋势严重,工作激情衰退、缺乏创造性,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结构与农场的快速发展存在很大差距,严重影响工作质量和农场发展的速度。所以,引进大学生,改变人才结构,既是打造农场人才高地的捷径,也是农场尽快跟上垦区步伐,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场深入实施“人才强场、科教兴场”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力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整体层次、水平逐渐提高,在全场初步建立了一支数量比较充足、门类齐全、结构趋于合理的干部人才队伍。
(一)人才总量情况。到目前,拥有各类人才365人,占全场人口总数的 3.6 %,高级人才6 名,占人才总量的2 %;其中党政人才45 人,专业技术人才 188人,企业管理人才85 人。
(二)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党政人才队伍年龄结构逐渐年轻化,全场 3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中,35岁以下的有15人,45岁以下的有12人,分别占副科级以上干部总数的46%和37%;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4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125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66%。
(三)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类人才的专业学历在岗位上利用有了明显变化,到目前,全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达到135人,本科学历的52人,专科学历的 83人;专业技术人才结构得到改善,全场具有高级职称人数6人,中级职称79人,初级职称103人。
(四)人才作用发挥情况。在场党委的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人才吸引、培养、使用的环境不断优化,各类人才的智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各项事业的进步,促进了农场经济稳步发展。
二、引进和使用人才的主要做法
近几年来,场党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紧紧围绕“经济强场、打造中心小城镇”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场战略,较好地发挥了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为发挥人才作用提供方便
场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总结党政人才工作新经验、新做法,全面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是深化党政干部公开选拔机制,用好的制度选人。本着群众公认的原则,拓宽群众参与的范围,实行干部工作公示制度、差额推荐、考察制度、干部试用期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了科学、民主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几年来,面向场内外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6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5名。二是引入岗位竞争机制。在场机关、管理区中层干部中实行竞争上岗制度,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全场有5名年轻干部通过竞争走上机关中层领导岗位。三是实行机关进人考录制度。坚持公开、竞争、择优的进人原则,扩大选人视野,通过严格的考试和层层选拔,有4名本科毕业,35岁以下的干部进场机关工作。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努力改进人才培训方法、渠道和机制,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一是多渠道培养和锻炼党政人才。充分发挥党校培训基地作用,每年坚持有计划地组织党政领导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参加各类专题培训和短期轮训;注重培训层次和档次的提高,2012年以来,邀请各类专家为全场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农业、畜牧专业知识讲座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授课;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先后组织党政领导干部到先进农牧场参观学习,促进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取得较好效果。农场从2009年以来,党委开始探索选派年轻干部到管理区、基层任职的做法,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先后选派了8名机关干部到基层单位任职,使一大批年轻干部在基层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二是以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以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目的,不断创造条件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机会,鼓励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到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学习、培训。20011年以来,先后选送了6名同志到各种院校进修,有3人参加了研究生班学习,有10人通过进修取得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现在全场共有6人取得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79人评定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三是不断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着眼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整体水平,通过参观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企业管理人才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的培训,使企业管理人才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尽快与市场经济接轨,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三)健全人才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本着先进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实地考核与综合评议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通过群众测评、考核目标量化、考核项目审计的形式,每年对全场党政领导干部德、能、勤、绩、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全面了解掌握党政人才队伍的工作实绩,依据工作实绩奖惩和使用干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实行领导干部接待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对干部工作的意见;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运用审计结果监督领导干部。三是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评聘制度改革。加速推进职称改革工作进程,在全场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制,实行“科学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任,聘约管理”的管理办法,保证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有效地改变了“人员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的用人制度,建立了合同聘用、竞争上岗、科学评价、严格考核的用人机制。
(四)优化人才使用环境
近几年来,场党委按照“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的要求,不断探索人才使用机制,努力为人才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一是突出抓好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作用的发挥。把一批拔尖专业人才,通过制定和落实优惠的政策吸引进来。二是靠创建良好的环境吸引人才。通过大力宣传我场近年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促进我场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吸引了大批人才参与我场的经济建设。人事部门打开“通道”,完善了人才引进管理、交纳养老保险、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服务。经统计,近五年来,我场先后吸收引进农业、畜牧、农机方面人才6人。
三、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看,我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人才机制逐步健全,人才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为全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按照我场经济快速发展要求,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队伍要不断扩大。从学历上看,我场目前本科以上学历的52人,仅占人才总量的15%,从专业水平看,具有正高级职称的6人,副高级职称的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仅占人才总量的8%;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缺乏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先进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复合、外向型人才,高素质、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明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