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14:11: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1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2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一) 自然条件
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 主要作物
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 自然灾害
1、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2、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3“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位置、气候、地形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
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
,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
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4、中国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4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
4、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
(1) 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 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
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3、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一、文明的摇篮
1.称谓:文明的摇篮
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6、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一课的设置,就是对“学习”“生活”“生长”理念的最佳诠释。有关社会生活的内容,不同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都有提及,只是内容的表述、取材的角度、插图的运用、活动的设计都不尽相同。下面就以这节活动课为例,谈谈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设置。
初中历史教材既要给学生提供必需的历史知识,又要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特点,还要兼顾不同地区、不同生源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我国地域广大,东部与西部、内地与沿海、城市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教材必须在统一课标的指导下实现多样化、多层次,既满足共同知识需求,也兼顾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需要。
二
对比不同版本教材,不难发现,每个版本教材,从指导思想到内容选择,从体例安排到文字表述,从插图选用到活动设置,都颇有新意,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究其原因,也是考虑到使用该版本教材的学生的生活环境。
1.人教版教材的使用范围是最广的,既有经济发达的城市,也有信息闭塞的农村,所以人教版教材的编写体例基本沿袭编年体通史体例,讲究时序性和整体性,在语言的表述上相对平和,重视概念和史实的阐述。插图的选择没有地区概念,活动的设计有选择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图片选择了富裕农村的住宅小区和高速公路,“活动与探究”有收集票证和访问长辈“二选一”,活动课安排为“家庭的照片”展示,这样的活动安排无论何时何地,都方便学生开展,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
2.北师大版教材的使用范围仅次于人教版,绝大部分是在城镇,所以北师大版教材的编写体例相对灵活,既有时序性的编排,也有专题史的呈现,语言表述尤其是课题和子目的表述非常优美新颖。很多材料的补充是原文(包括文言文、英文、原始文件等)和翻译同时并存,既考虑到历史材料的真实性,也考虑到不同程度学生的认知水平。八年级下册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通过活动课的安排来落实课标的内容标准,以不同方式的展示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活动对城镇的学生很有吸引力。
3.川教版教材的使用范围主要是四川和一些西部地区,兼顾内地,所以川教版的教材在编排体例、语言表述上跟人教版教材比较接近。但是,川教版教材插图的选用则体现了明显的地方特色,并且引用大量数据说明问题,在几个版本教材中,这一点颇具特色。比如,八年级下次第20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一共引用了30多组数字来说明城乡居民改革开放前后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变化,并且选用了“摩托车进入普通牧民家”、“四川德阳市农民为孩子买回钢琴”、“山区农民在县城使用IC卡电话”等图片,这些都与四川和西部地区的生活有关。
4.华师大版教材的使用范围并不广,但是该教材的特点却是最鲜明的。上海地区的学生相对内地学生,眼界开阔、知识丰富、思想新颖,所以华师大版教材也充分认识和考虑到这一点,在语言的表述上更讲究史料原文,更注重时代特征。插图的选用丰富全面,甚至是巨幅插图导入新课,气势磅礴,无不显示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龙头的气概。比如,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共选用了14幅图片来说明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巨大变化,这在所有版本的教材中插图使用量是最多的。最后一幅合宁高速公路的图片占了整整一个版面,这在其他版本教材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华师大版活动的设计相对其他版本难度稍大。比如八年级下册第23课《“票证时代”的结束》,在人教版中是作为课后活动安排的,在北师大版中它是活动的一个方面,在川教版中只有少量文字提及,但是华师大版却将其作为一节活动课去处理,这样的活动安排显现的大气。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许多课文的旁栏都有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一些思考题(即旁栏中“想一想”、“议一议”、“谈一谈”、“说一说”等带“?”的内容),内容丰富新颖,通常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运用能力为主题,从多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因为时间关系,往往会省略这部分内容,这种做法,虽然节省了时间,却也失去了一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资源。我觉得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问题框,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作更广、更深的探究,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利用问题框深化课程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
有些问题框与所授课的内容紧密联系,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合理利用之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利用这一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对照,被毁前圆明园建筑华美,有“万园之园”的美誉,被毁后一片废墟,帮助学生理解侵略者的和强盗嘴脸,以及清王朝甘愿受辱、腐败无能的表现,这正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又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问题之一:为什么会失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是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从而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顺理成章地突破了本课难点。
2.利用问题框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有些问题框是对课本内容的归纳总结,这类思考题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及有待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结构化,同时也成为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及教师调整与修正教学设计的有力工具。如九年级下册第10课《“冷战”与“热战”》,问:美苏“冷战”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利用这一思考题引发学生思考,美苏“冷战”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包括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等,通过这一问题既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整理了本课的知识结构,因为此问题概括了本课的重点内容,也为学生理解二战后美苏错综复杂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这类思考题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必要的知识网络。
3.利用问题框拓展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些问题框是对讲授知识的拓展,答案是开放性的,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如七年级下册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思考题“唐末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学生大胆想象,认真分析、思考,分组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结束后,师生再作一简短评价,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科学判断错误性,教师要及时加以指正,对于学生大胆的设想及正确的分析则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分析和表达能力。再如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问:开国大典上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很多学生对数字特别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增加关于中外历史上重要庆典使用的礼炮规格标准史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问题又迎刃而解。还有一些问题框,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节,问:“你知道端午节、七夕节等节日的来历吗?”《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中,问:“14世纪的中国劳动妇女黄道婆手中能同时纺出几根纱?”等也属于这类既可以丰富学生见识,又培养其学史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开放性有效提问。
4.利用问题框联系实际生活,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分析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充分保证和拓宽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思维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而要他们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便会觉得自己的聪明才智似乎一下子消失了,对遇到的问题无从下手。教材中某些问题框,恰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枢纽作用,此类思考题可引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如九年级下册第19课《机遇与挑战》中:“如何解决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共同问题?”七年级下册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中:“你知道我国的印刷术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吗?”通过这类贴近生活的思考题,学生不仅可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还可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长课外知识,进一步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5.利用问题框实施学科间的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有些问题框知识涉及面广,不同学科间相互渗透,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则可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如八年级下册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中: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有哪些差异?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经济特色,进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文明,这里不仅有历史学知识的运用,而且有地理知识的运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好时机。再如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中: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这一问题涉及历史、生物学、环保等方面知识,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及通过查阅和听教师讲解等得到的知识,分析得出答案,并加以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锻炼综合分析能力。
6.利用问题框引导学生感悟总结,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
1、人教版和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的习题设计在内容上都表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几方面音乐教学内容:
1)感受与鉴赏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强学生音乐感受力和音乐知识的必要途径。在感受与鉴赏的教学内容中涉及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风格与流派、音乐体裁与形式四个方面的教学要点与知识。人教版与人音版的习题设计中都包含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将分别进行陈述。
①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内容的习题设计
音乐表现要素包括音色、力度、速度、节奏、旋律、结构等音乐构成的组成部分,这些要素是形成音乐不同风格、情绪、特点的重要依据。对音乐的鉴赏需要对音乐各种表现要素的熟悉了解,也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必要手段。
a.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反映音乐表现要素——音色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第23页欣赏《丰收锣鼓》,习题为:“按照乐曲中主奏乐器出现的顺序填写序号”。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天山之春》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中第二题为:“判断下面两首乐曲片段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这类习题的设计目的都是为培养学生对音色的听辨能力,增加学生对不同乐器音乐的熟悉和了解,积累音乐语言。
b.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反映音乐表现要素——力度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第9页欣赏《飞来的花瓣》习题为:“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强弱对比非常鲜明,你听出来了吗?请你找出乐谱中的力度记号。”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缤纷舞曲》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中第三题为:“聆听《波莱罗》舞曲,感受、体验乐曲的力度变化,说说它在力度变化方面的特征。”
这类习题的设计目的都是通过感受、体验作品中力度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c.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反映音乐表现要素——速度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青春的旋律》第4页唱歌《青春舞曲》习题为:“请你用中等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月光》课后习题第四题为:“聆听刘天华作曲的二胡独奏曲《月夜》,比较第一、二段极慢板与第三段快板在音乐表现上有何不同?”
这类习题的设计目的都是通过对音乐作品中速度变化的体会,使学生感知速度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进一步在实践中感受速度在音乐作品中的使用特点。
d.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反映音乐表现要素——节奏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州大地——锦绣山川》第28页欣赏《太行颂》习题为:“这首歌曲中有许多地方使用了附点、切分节奏,欣赏时注意体会它们表情达意的作用。”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轻歌曼舞》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四题为:“伴随下面的旋律,敲击两种探戈节奏,体验它们的音乐风格。”
这类习题的设计目的是通过欣赏、实践,让学生体会不同节奏的律动特点、音乐表现特点,进而加深对不同节奏的认识。
e.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反映音乐表现要素——旋律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颂歌》第14页欣赏《祖国颂》习题为:“以谱例第一个音作为横线所在位置,按音高变化画出旋律线。”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荧屏乐声》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二题为:“聆听电影插曲《冰山上的雪莲》,依照图形谱随着音乐唱一唱,试着分析在哪里?为什么旋律越唱越高,然后急转直下结束在底音“6”上?它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类习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旋律进行的特点,进而了解旋律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和重要地位。
f.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反映音乐表现要素——结构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第6页习题为:
这首歌的音乐结构是:A AB ABA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西北放歌》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三题为:“聆听《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判断音乐是由几部分组成的?请用图形谱画出它的结构及音乐特征。”
这类习题都是针对音乐作品结构而设计的。通过类似习题让学生掌握音乐作品的不同结构和结构划分方式,了解结构对理解音乐作品的作用。
②对音乐情绪与情感教学内容的习题设计
不同的音乐作品会表现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能够正确分辨音乐作品表达的情绪,用语言描绘音乐作品的情感是感受与鉴赏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针对作品情绪和情感的辨别、体会和实践做出了相应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单元《歌剧之夜》第1 6页欣赏《猎人进行曲》课后习题为:“请你说一说这首歌曲是用什么情绪演唱的,表现怎样的情景?”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梨园金曲》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一题为:“分小组、按角色,用赞颂、自豪的情绪演唱《唱脸谱》。”
这类习题的设计多是通过欣赏作品,感受音乐作品传达的情绪和情感,进而了解音乐作品在表达不同情绪和情感时的方式和手段,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③对音乐体裁和形式教学内容的习题设计
音乐作品具有丰富的体裁和表现形式,音乐体裁包括进行曲、夜曲、艺术歌曲、交响曲等,音乐形式包括独唱、合唱、独奏、齐奏等,对不同音乐体裁和形式进行介绍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不同的习题方式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的音乐体裁和形式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积累。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针对音乐体裁和音乐形式分别设计了习题。
a.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针对音乐体载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9页欣赏《月夜》的习题设计为:“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与人声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你能结合欣赏这首歌曲,说说钢琴伴奏的作用吗?”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难忘岁月》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三题为:“倾听《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及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体会抗日军民誓死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坚强决心和英雄气概。”
这类习题的设计目的都是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体裁,并认识不同体裁的音乐特点。
b.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针对音乐形式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北美掠影》第42页欣赏《红河谷》,习题为:“试将《红河谷》的齐唱与合唱形式作一比较,谈谈他们给你带来的不同感受。”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西南情韵》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三题为:“《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是一首混声合唱曲。它包括了、 、 和 四个声部。此外还有 参与其中。
这类习题都是针对作品的音乐形式设计的,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对不同音乐形式知识的积累,并认识到不同音乐形式具有不同的音乐表现力,进而了解到音乐的多样性。
④对音乐风格和流派教学内容的习题设计
对风格与流派的了解是欣赏与鉴赏内容的重要部分,音乐风格和流派代表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音乐的特点及发展,增加学生对风格和流派知识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如对西方维也纳古典乐派进行学习,将有利于学生理解音乐体载奏鸣曲、交响曲以及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音乐作品内涵。
a.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针对音乐风格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第31页: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情的黑土地》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五题为:“聆听音乐片段,将具有东北风格的歌(乐)曲选出来,并在其序号后面的括号里打钩。”
这类习题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听赏让学生分辨不同的音乐风格,对作品音乐风格形成感性认识。
b.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针对音乐流派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西洋乐话》第31页: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月光》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六题为:“搜集有关印象主义(印象派)的绘画、诗歌、音乐,了解它产生的时代以及艺术上的价值。”
这类习题是围绕音乐流派进行设计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音乐特点有所认识,增加学生的音乐素养。
2)表现
表现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性内容,是充分体现音乐实践性的重要途径。通过表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增加学生的自信。音乐教学中的表现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这些教学内容都需要通过练习来提出要求和加深认识,也是课后习题设计的重要针对性内容。在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表现方面的习题设计内容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a.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针对演唱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唱歌《送别》的习题为:“背唱《送别》,从中体会歌曲的抒情意境。”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瑰丽的电声》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一题为:“学唱《大海啊,故乡》。试一试将歌曲中的主导节奏用‘强强弱’的方法演唱,体会一下大海波涛起伏荡漾的感觉。比较一下第一、三、五、七句中的。大海啊。每次演唱时有何不同?哪一句像在低吟轻叹,哪一句像在动情地呼喊?以你喜欢的方式演唱。”
这类习题都是对唱歌教学提出的要求,通过类似习题设计让学生学习唱歌的知识、技巧,并熟悉一部分歌曲,进而表现歌曲表达的情感和内容。
b.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针对演奏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第9页竖笛教学: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雪域高原》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四题为:“自己选择乐器,练习演奏《翻身农奴把歌唱》。”
这类习题都是对演奏教学提出要求,增加学生对乐器的认识,并提高演奏能力。
c.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针对综合性艺术表演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北美掠影》第43页音乐活动:“为《红河谷》配上简单的动作,边唱边表演。”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梨园金曲》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三题为:“聆听《智斗》,判断三个角色各属于哪个行当?试着分角色做表演。”
这类习题多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综合性表演,是对学生表现力、创造力的一种锻炼,也是增加学生音乐实践的机会。
3)创造
创造在音乐教学中的体现包括两个方面:即兴创作和用音乐材料进行创作,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锻炼。在创造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对音乐创作材料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初中阶段,学生对音乐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也就对创造的难度有了新的要求,人教版和人音版初中阶段教材针对初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即兴创作和运用音乐材料与手段进行音乐创作设计了相应的习题。
a.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针对即兴创作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冬之旅》第49页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习题:“以小组为单位,为第一段歌词创编动作,并勇敢地在大家面前表演。”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一题为:“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美丽的村庄》,根据歌曲的意境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活动。”
这类习题多强调即兴性,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临场发挥,是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应力、观察力和对临时事件的控制力。
b.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针对运用音乐材料与手段进行创作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狂欢节》第11页习题:“请你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乐海泛舟》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四题,“用你喜欢的变奏方式,为下面的旋律写两个小变奏。”
这类习题是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创作的手法和技巧,利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是对音乐创作知识的积累。通过练习,锻炼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4)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教学是以增加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为目的的。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作品与相关文化内容的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看待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审美能力。音乐与相关文化在教材中的体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及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这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整体认识。在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的习题设计中表现如下:
a.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针对音乐与社会生活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第49页音乐情景剧习题:“请你谈谈自己保护动物的经历以及保护动物的意义”。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绿色家园》课后习题第五题为:“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地方被列入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试用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介绍给大家。”
这类习题通过音乐与人类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加学生对音乐社会属性的认识。
b.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针对音乐与姊妹艺术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第44页习题为:“说说你喜欢哪些影视音乐作品。为什么?”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难忘岁月》课后习题第四题为:“了解《四渡赤水出奇兵》《保卫黄河》《游击队歌》各表现了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情景?看看相关的歌舞、绘画、雕塑、书籍、电影、电视等资料,介绍给老师和同学们。”
这类习题通过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增加对音乐作品内涵的了解,并了解同一题材在不同艺术领域中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增加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c.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针对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第25页习题为:“同学们,请你创作一首赞美秋天的小诗,并为它选配背景音乐。”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雪域高原》课后习题第六题为:“在中国地图中,把自治区用色笔勾画出来。你听过、收集过哪些藏族歌曲?把这些歌的名字写出来,唱给同学们听听。”
这类习题是借助音乐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的关系,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地理、人文风貌,对加深学生对音乐作为一门人文艺术学科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
2、人教版和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的课后习题都要以文字的方式形成,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拓展和实践练习。文字介入的方式根据语气表达不同主要分为两种形式:提问式和叙述式。提问式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展开联想,完成对音乐知识、作品结构及音乐实践等方面的学习。叙述式是通过陈述提出要求,完成对音乐知识、作品结构及音乐实践等方面的学习。无论是提问式,还是叙述式,在问题提出的角度和达成结果方面都可以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主观题是针对具体内容提出明确要求或问题,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对问题形成准确地认识或得到明确的指令,增加学生对音乐知识性内容的了解。客观题是为锻炼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想象力而设立,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提问式主观题举例如下:
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三单元《边寨飞歌》第30页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习题为:“你能听出为这首歌曲伴奏的特色乐器吗?”
此处针对欣赏作品《月光下的凤尾竹》提出问题:你能听出这首歌曲伴奏的特色乐器吗?并给出两个答案进行选择。问题提出的目的十分明确,答案也十分明确,目的是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到《月光下凤尾竹》的伴奏乐器是葫芦丝,并认识这种乐器。答案具有唯一性和针对性。
提问式客观题举例如下:
人音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第1 7页中“实践与创造”第五题:“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议论一下在现代音乐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非洲音乐的影响?你印象最深的非洲地区音乐有哪些?介绍给老师和同学们。”这道习题为拓展学生对非洲音乐的多方面了解而设,每个学生的理解和回答都是不一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学生对音乐多方面的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答案具有多样性和发散性。
叙述式主观题举例如下:
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电子空间站》第48页:
这道习题是为训练学生对音高的认知能力而设计的,题目中明确提出了需要学生完成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录音写出正确的答案。
叙述式客观题举例如下:
人音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9页中“实践与创造”第一题:“用满怀深情的歌声唱好《让世界充满爱》(全曲的第二部分)。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学其他段落,并在集体活动中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唱。”这道习题用叙述的方式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提出要求,目的是锻炼学生识谱能力和自学能力,“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唱”是对学生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习题虽也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提出要求,但着重点与主观题不同,结果没有统一性,而是对学生客观能力的一种认识与提高。
3、人教版和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课后习题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填空式、问答式、判断式、选择式、论述式。
1)填空式
填空式是采用填空的方式进行习题设计,目的是通过填空增加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并学习用文字的方式解释音乐。例题如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边寨飞歌》第33页欣赏《母女夜话》习题: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西南情韵》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三题为:“《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是一首混声合唱曲。它包括了 、 、 和 四个声部。此外还有
参与其中。
2)问答式
问答式是采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习题设计,目的是通过问答有针对性的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掌握要学习的音乐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分析力,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题如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狂欢节》第13页欣赏《百鸟朝凤》习题为:“你能想象出唢呐模拟了哪些动物吗?”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经典交响》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二题为:“聆听《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比较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有何不同?《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的音乐情绪与第一乐章有什么不同?形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判断式
判断式是采用听音乐做判断或根据给出的音乐知识点进行判断的方式进行习题设计,目的是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分辨不同类型的音乐和掌握不同的音乐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例题如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说唱天地》第21页音乐活动:
人音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情的黑土地》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五题为:“聆听音乐片段,将具有东北风格的歌(乐)曲选出来,并在其序号后面的括号里打钩”。
4)选择式
选择式是采用根据教材中给出的习题内容进行选择,得出正确结论的方式进行习题设计。目的在于通过选择让学生对音乐的不同风格、流派、表现情绪等有正确的判断,并积累音乐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州大地——锦绣山川》第34页习题: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四题为:
聆听三首进行曲片段,将它适宜的演出场合填入()内。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手( )
A婚礼仪式 B葬礼仪式 C迎宾仪式
D博览会开幕式 E学校运动会开幕式 F国家庆典活动
5)论述式
论述式是让学生收集资料或对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论述的习题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学生对音乐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并能够用语言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第44页习题为:“说说你喜欢哪些影视音乐作品。为什么?”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瑰丽的电声》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五题为:“听电子合成器或电脑多媒体演示音色与节奏变化,讨论并预测电子音乐可否取代人的歌声和各类中外乐器的演奏?”
二、不同点:
1、呈现方式不同。
人教版和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的习题呈现方式上存在着差异,主要体现为:
1)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的习题分散在每单元中,多显示在教学内容的下面。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第7页。
2)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的习题集中在每个单元的后面,统一在一个栏目“实践与创造”中。在这个栏目中,设计了与每单元教学内容相关的习题,包括对教学要求和音乐实践性的练习等。如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歌剧世界》的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
2、语言表达方式不同。
人教版和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的习题虽然都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但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1)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在习题语言的表达方式上比较直接、简单明了,多是针对教材中的音乐作品明确提出问题或教学要求,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狂欢节》第13页欣赏《蜻蜒点水》的习题为:“乐曲部分在情绪、速度等方面都有一些变化,你听出来了吗?”
2)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在习题语言的表达方式上比较婉转,提示性和暗示性较多,如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属一个世界》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三题为:“音乐能表现光明、美好的事物,也能表现黑暗和残暴现象。聆听乐曲《祭献之舞》,你能否通过音乐感受以少女祭祀大地仪式的野蛮、怪诞?你认为在这首音乐中旋律和节奏谁属于更重要的地位?你是否喜欢这种音乐,为什么?”
3、习题设计角度不同
人教版和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的习题在设计角度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的习题设计多针对教材内容提出一方面的教学要求,问题多比较简明;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的习题设计往往针对一个作品提出几方面的教学要求,综合性比较强。举例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第33页欣赏《万马奔腾》习题为“这首乐曲描绘了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你听出来了吗?”
这道题是针对《万马奔腾》音乐作品提出的问题,问题的直观性很强。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属一个世界》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第二题为:“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和《手拉手》片段,了解这两首歌曲的创作演出背景。试着随音乐唱一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B段和《手拉手》合唱部分,体验其节奏及演唱的特点。说一说这两首歌曲表达了人类哪些共同愿望”。
这道题也是针对欣赏教学提出问题,但问题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样。
2)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除在每单元设计了针对音乐教材内容的习题外,在七年级上册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单元《旋转舞台》,目的在于使学生对七年级上学期学过的音乐知识进行回顾,通过习题的方式让学生对一些乐器的音色、音乐表演形式、音乐体裁等加深印象,实际上也包含着对小学阶段音乐知识的一种复习。
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除设计了每单元的课后习题外,在每册教材的后面增加了“音乐是我的好朋友”栏目,通过习题的方式进行自我测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每册学习过的音乐知识,拓展教学内容。
4、主客观题比例不同。
人教版和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在问题设计的主、客观倾向上有所不同。根据统计,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采用提问表述方式设计的习题共有82道,采用叙述表述方式设计的习题共有111道,习题总数为193道,其中主观题为51%,客观题为49%。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采用提问表述方式设计的习题共有72道,采用叙述表述方式设计的习题共有97道,习题总数为169道,其中主观题为26%,客观题为74%。人教版教材习题中主、客观题的比例基本持平,人音版教材习题则以客观题为多。
三、综述
通过对人教版和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课后习题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人教版和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在习题设计方面各有优劣:
1、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习题设计分散在单元教学内容中,与音乐作品结合紧密,直观性、操作性较强;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习题设计统一在每单元的后面,从教材体例上看比较规整,但学生学习时缺少直观性。
2、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习题设计针对性强,问题简单明了,有利于学生理解。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习题设计综合性强,问题角度比较多样、拓展性强,但教学中存在材料上的难度,操作性容易受到影响。
一是深入钻研课标与教科书。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依据课标反复阅读教科书,读出教科书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科书的精髓和难点,把教科书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
二是通过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教师不但要对课标与教科书做深入细致的研究,而且要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以增加教科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三是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教师要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深刻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特点,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式呈现教科书内容。
做好了合理使用与再度开发的前提准备,在教科书习题合理使用与再度开发的实施阶段,我们要坚持的策略是“四度”。
一、处理要有坡度
所谓合理使用,就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有选择地使用教科书上的习题。我们知道,人的发展有两个水平,一个叫现有发展水平。具体到处理上,就是要对习题进行分类筛选,对那些背景材料相对陈旧、题目难度较小、探究价值不大的习题,通过学生预习或教师授课解决就行。另一个叫最近发展水平。对一些受限于知识和能力单凭学生自身难以解决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应运用课堂集体讨论或课外探究的方法予以完成。合理使用教科书习题的重点,是有针对性地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学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把学生不会的变成学生会的,把学生力所不及的转化为力所能及的。
例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56页习题第2题――“说出表格中的世界之最及其所在的大洲”,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而第3题――“让学生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特征”的解答,则需要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利用地图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一个地方的位置可以通过经纬度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描述;气候特征可以从温度与降水两方面描述,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这种有坡度的处理,能使学生通过解答题目突破现有发展区,提升能力,获得智慧,促进发展。
二、调用要有热度
由于种种原因,教科书中的习题所引用的材料滞后于实际,不可能是最新的。 教科书为全国统编,也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所有学生。因此,在立足于教科书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入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有效地挖掘教书“习题”的价值。具体应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和不同教学阶段要求,对教科书习题进行二度开发甚至三度开发,使之更适合当时当地教学的需要。在教改研究中,教师可以从适当增删相关背景材料方面进行尝试,通过对教科书习题中的背景材料的删减,使习题更切合教科书内容,时效性更强,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积极性和关注社会的热情,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专题探究”中的许多背景材料过于陈旧,“环境亮起黄牌”中选用的白色污染材料是1996年北京动物园长颈鹿生病的事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选用的是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重建我们的家园”中选用了1998年北京市区空气质量数据;“看不见的手”中选用的是2006年底陕西某地芹菜菜农自毁菜地的内容;等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撷取更新颖、更典型的时政材料予以替换。如“环境亮起黄牌”,可选用2012年2月国务院的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细颗粒物监测指标这一内容作为补充材料,以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达成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教学目标。
三、重组要有跨度
一些教师过分遵循教科书本身的编写顺序,对习题处理机械、呆板。虽然现行教科书选用的背景材料具长期效应,但有些问题的设置不够新颖、比较简单,与辅助习题的梯度与深度难以匹配。例如,从教科书的结构化功能角度来分析,现代教科书的信息组织不可能是“散落式”或“百科全书式”的,而要体现一定基本思路的结构化体系,以帮助学生建构和梳理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的有关内容时要求学生当堂归纳、整理并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史学观点的习题。学生不仅参与的热情高,而且重组习题的质量也不错,现撷取几例。
(1)你是怎样理解雅典的民主制的。(《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52内容)
(2)礼乐制度有什么用处或害处?(《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71内容)
(3)谈谈你对“焚书坑儒”的看法。它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造成了哪些影响?(《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80内容)
(4)谈谈你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看法。(《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84内容)
(5)三国鼎立是历史的退步还是历史发展的进步。(《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89内容)
(6)谈谈你对开凿京杭大运河的看法。(《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103内容)
(7)在你看来,“澶渊之盟”是一个怎样的盟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P106内容)
(8)为什么富兰克林和印第安人都认为自己的文化是完美的,而对方的文化是野蛮的?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些不同的文化呢?(《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P22内容)
(9)联系新航路开辟后的相关史实,说一说为什么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P24内容)
实践证明,教师在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传授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实现习题的重组,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探究动力,使他们在宽松的思维时空中思索、辨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完成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实现认知的重组和思维的创新。为此,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界新观点,更新观念,吸纳学术界的新观点、新成果,通过对已过时材料的舍弃、提法不妥材料的改编、增添,实现习题有意义的重组。
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对内容的改革,更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的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根据《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根据我进行课改的经验,美术课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把时间机会留给学生
《标准》提出美术课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求异同;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彻底地改变以前注入式的满堂灌程式。例如,在欣赏《步辇图》(中国画-唐代-阎立本,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P.5)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有关唐代的历史背景和文成公主进藏联姻的历史事实,使同学们在“贞观之治”的社会环境中感悟人物形象的美。
二、设置情景,诱导创新
美术课教学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与感情;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绘画的实践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在学习《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时,我以电视剧《滇西往事》中有关惠通桥的故事情节发展,来让学生感悟桥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增强文化含量,树立文化价值观
《标准》中提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已从早期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景,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社会作用的认识。因此,根据这一要求,在讲授《心灵的关爱》(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这一课时,我以刚刚发生在汶川的“5.12”地震为事例,让学生通过“我为灾区献爱心”为主题的招贴画制作活动,使学生关爱生命,关注民生,培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转变观念,让学生唱主角
在教学中既要注重教师的教,更要注重学生的学,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彻底的转变观念,加强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双边关系,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如,在学习《远古的呼唤》(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时,我积极参与学生分组而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活动中,用“滑稽”的动作,巧妙的“对白”,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又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寓教于乐的气氛中轻松愉悦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
美术学科是一门庞大的学科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的学习,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加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与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能力。如:在欣赏《山村小店》(油画-朱毅勇-现代,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P.3)时,首先让学生通过了解“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一段特有的历史背景,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及人们的生活环境等知识点问题,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同学们来欣赏不同的“背影”姿态,从而感悟那“过去的日子”中所表现出人物形象的精神美和作者情感的“再现”美。
六、“请进来”
这里的“请进来”,并不是真正地把教育家、艺术家请进学校,请进课堂。而是学生通过观看名家的“光盘”,观看名家绘画的全过程,从而增强了学生对造型的感受能力和绘画水平,鼓舞的学生大胆尝试的精神,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观能动性。
七、“走出去”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让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描绘、感受与体验、造型与表现的一系列手段,加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和表现欲,如:在学习《光影的交响》《多彩的风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8课)时,我依王家山冬季来的比较早这一特点,及时调换课时安排而提前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对校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学生对学校的爱。
八、运用地方课程,丰富课堂内容
运用比较法能较快地找到诗歌学习的切入口。学习诗歌关键在于找到理解诗的切入口,找到了切入口就好像找到了诗歌学习的钥匙。这样,教师指导来顺手,学生学起来也投入,诗歌学习中的一切疑点、难点就会迎刃而解,课堂的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切入口可以是诗中的情感、结构、诗眼等。
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五首》中的《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时,笔者先引导学生朗读、美读两诗,要求学生比较两诗找出诗的共同点。很快,学生找出了两诗的共同点:都是写“乡愁”。接着,笔者引导学生以“乡愁”为切入口来分析诗歌,推进课堂学习,让学生进行了如下比较:“这两首诗既然都是写乡愁的,那么两首诗所表现的愁绪的程度一样吗?”学生分析后认为,“两诗都写‘乡愁’,但各有异同,相同的是都写游子思乡,不同的是前一首色彩很明丽,后一首色彩很苍凉。”在找到了学习的切入口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通过两首诗写景特点,“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这一学习难点也得到了突破。
又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时,笔者是通过引导学生抓住两首诗的结构作为切入口进行学习的。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发现了两首诗的共同点:都是反映乡村生活的田园山水诗,题目都是动宾结构,且都是律诗。重庆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王君的《两课时教》的成功课例,就是通过比较法找到五首诗的共同点“愁”作为突破口进行指导学生学习的。这说明,比较法是更易于找到学习切入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用比较法有利于整合教材,优化课堂学习
在学习实践中,笔者常运用比较法去研究教材,整合教材。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通过比较法求同求异,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学个性,进行有效学习。
1.整合单元内的教材,进行比较学习
备课要有单元整合意识。把握同一单元中的所有诗歌,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合理的整合设计,形成对教材的个性化分析。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共有五首诗:《杂诗》、《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传统的教法是逐篇突破,当笔者从比较整合的角度看这几首诗时,发现这五个作者都是唐朝诗人,而且《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夜雨寄北》是酬赠诗。于是,笔者灵活地整合了教材,让学生比较阅读,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2.整合不同学段的教材,进行比较学习
为了让学生学习的内容达到最优化,使学习教材的顺序更科学合理,在授课的过程中,笔者把教材中的诗歌进行了整合。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二十五课中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同时出示七年级下册三十课中杜甫的《春望》,让学生比较学习,大家在比一比,想一想后知道,杜甫的诗多抒忧国忧民之情,其诗风多沉郁顿挫。
在教授九年级上册二十九课中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时,让学生回忆他们己学过八年级下册二十四课《清平乐・村居》和七年级下册三十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并将这三首诗比较学习,让学生既能领会辛弃疾作为一个豪放派爱国诗人的诗风,也能了解他闲居农村后所写的反映农村风俗的诗词。通过比较整合,学生对辛弃疾的生平及诗歌风格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3.整合教材内外的诗歌,进行比较学习
为了充实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进而归纳出鉴赏规律。在进行诗歌学习时,常引进一些课外的诗歌与课内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将触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又使学生从教师的引导中初步获得课外阅读的方向,达到拓宽知识面、增强积累的效果。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可是近些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例如清明、端午、中秋等的过节气氛日趋淡漠,而各种洋节却红红火火,年轻一代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认识也越来越模糊,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情越来越淡漠。这种文化的错位是发人深省的。因此,本文针对反映出来的传统节日观的失落现象,从文化和教育的视角透析原因,并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情况
笔者从以下两方面具体进行阐发:
第一,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现状。本次研究对南京市八所中学的初一到初三的972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市直属学校一所、主城区的学校两所、新城区的学校一所、近郊的学校两所、农村的学校两所,每所学校的初一到初三的每个年级各选取一个班级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972份,回收问卷969份,回收有效问卷958份。其中初一发放问卷318份,回收有效问卷313份;初二发放问卷329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初三发放问卷325份,回收有效问卷321份。通过这次对部分初中学生传统节日观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文化多元的今天,年轻一代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认识越来越模糊,那份融化在骨子里的感情越来越冷淡。而诸如圣诞节等各种洋节却红红火火,日趋受到初中生的喜爱与追捧。但不管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把握还是对西方节日的风俗了解,绝大多数同学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深入文化内部层面的还很少。
第二,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淡漠的原因分析。造成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淡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社会转型的影响。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的淡化,其根本在于它是与农业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农业文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业节日文明中的因素,如以温饱型的吃为主、交往的血缘关系属性、祭祀的家族色彩及其低参与度和娱乐性逐渐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2.洋节和人造节日的冲击。洋节(诸如圣诞节、万圣节等)的引入丰富了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娱乐休闲,但它在中国的升温和流行分流了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热情,加剧了人们对过传统节日意识的淡化。此外中国一些商家和旅游景点又不断推出层出不穷的人造节日,如“羽绒节”、“龙虾节”、“草莓节”等,使得人们审美疲劳,渐渐淡漠了过节的热情与期盼。3.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缺失。初中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缺失确实比较严重。我们的现行教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不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中,少有介绍传统节日的诗歌文章,即便有了,往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偏重于对字词句、语段及篇章的理解、体会,无法实现对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系统学习,更谈不上对民族节日文化的体验和传承了。加上我们很多一线的语文老师,自身文化素养有待不断学习提高,在没有教材依托的情况下,对传统节日文化又知之甚少,上课时如果碰到相关内容,尽量一笔带过。这样的教育现状,又如何让学生亲近、喜爱甚至是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呢?
二、传统节日文化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笔者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传统节日文化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第一,传统节日文化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三点内容:1.开拓课程资源的途径。古往今来,中国就是一个多节日的国度。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沉淀了无数智慧的文化瑰宝,传统节日民俗就是其中之一。每一个节日民俗都蕴涵着无数美丽动人的历史传说与故事,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其中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色彩斑斓。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我们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2.解读语文课程的钥匙。语文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挖掘传统民俗背后丰富的意蕴,就能深层次地理解作品的匠心独运,从而帮助学生解读那些看似简单却内涵深厚的文学作品。3.深挖教材文本的把手。有些作家“善于选取和征用一些饱含人文意义又相对静态和独立的时间刻度,如节日等,将之糅合到小说的文本当中,从而使文本的人文厚度历时显著加浓、加深”。[1]P110我们教材中的有些小说也将人物的性格、命运置身于着独特的时间刻度之中,增加了小说的深厚之感。如: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小说在具体回忆孔乙己的后半部分,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一共有八个时间节点:①有一天,即大约中秋前的两三天;②中秋过后,即将近初冬的一天的下半天;③自此以后;④到了年关;⑤到第二年端午;⑥到中秋;⑦再到年关;⑧到现在。随着情节的发展,越向后时间节点出现越多,拉的跨时加长,节奏加快。使矛盾急转直下,加速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的发展。这样把一个穷困落魄的封建文人的命运和富有浓厚文化意味的“端午”、“中秋”、“年关”等传统节日联系起来,直到人们渐渐淡忘了他,大约的确是死了,更见其悲剧色彩。
第二,传统节日文化融铸了语文课程文化。包括三点内容:1.涵养学生的文化精神。语文学科有着宽广的文化情怀,学习过程也充满了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入鲜活的传统节日文化,启发学生的思维,必能充分发挥语文的文化唤醒功能,丰富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的文化精神。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传统节日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能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范围,开阔语文学习的视野,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语文的意识与方法。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目前“文化类试题”在各种语文试卷中不断出现,有关节日文化习俗的考题也层出不穷,在充分发挥语文人文性教育功能的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品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综合培养。3.促进学生的文化创新。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是对生活的感悟,对智慧的学习。它引导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传承文明”,启发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开拓创新”。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借助传统节日文化这一有效载体,充分挖掘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意蕴,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文化创新。
三、语文课程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建设
笔者从以下四方面来具体阐述:
第一,重视课堂教学。笔者主要是以现行的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中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岁时民俗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按时间顺序分类的方法进行梳理,有常见的节日也有已经淡出历史舞台的传统节日,意在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节日文化学习的平台:1.元旦、新年:如八年级上册的《故宫博物院》、《阿长与〈山海经〉》有涉及。2.元宵节:如八年级上册的《夜宿卢沟》:“在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中,我感到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相宜日子,莫过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了。”3.春社日:如八年级上册的《游山西村》:“萧鼓追随春社近。”4.花朝节:如八年级下册的《满井游记》:“花朝节,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5.上巳节:八年级上册的《欣赏王羲之书法》有涉及。6.清明节:七年级上册的《山塘棹歌》:“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7.端午节:八年级下册的《端午的鸭蛋》,介绍了家乡端午的各种风俗。8.七夕节:七年级上册的《天上的街市》、八年级上册的《秋夕》等文有涉及。9.中秋节:八年级下册的《月》、八年级下册的《明月几时有》等文有涉及。10.重阳节:七年级上册的《过故人庄》、九年级上册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文有涉及。11.腊月忙节:八年级上册的《游山西村》、《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下册的《我的母亲》等文有涉及。
第二,进行综合性学习。语文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个依托的载体,能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性学习,进而全方位的学习语文。现行的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中也有一些与传统节日文化有关系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探索月球奥秘·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怎样搜集材料·中秋节》等有所涉及。以《怎样搜集材料·中秋节》为例,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现在,请你以中秋节为主题,围绕着中秋节的起源,各地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古今诗文作品中的中秋节等来搜集资料。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可以先查书名索引,查一查中国传统节日、各地民俗风情,以及文化史、风物志、地理等方面的书目。还可以翻翻工具书、索引、书目提要之类的书。根据这些线索,借阅有关的图书。发现有用的资料,可以摘录、作札记,有的还可以复印。也可以到阅览室浏览有关民俗风情的报纸杂志,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把搜集到的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加以整理,说给老师和同学听。尽量说得简洁、生动。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节日来做搜集资料的训练,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
第三,关注作文训练。要建立习作训练体系,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把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写作资源进行开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不失为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理由如下:1.传统节日里蕴涵了无限的写作资源,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写作活动,不仅能有效的开拓学生作文的题材,挖掘作文的主题,还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他自身的写作素养与文化涵养。2.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拓展作文教学的内容,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同时还能促进文章品味的提升。3.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写作资源开发的策略,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节日体验,让学生在享受到传统节日文化润泽的同时,积极表达出心中的感悟。同时教师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记录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最后根据传统节日主题的不同,精选优秀作品进行不同层面的分享,可以进行橱窗展示、校刊发表,甚至投稿到报社发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第四,依托考试强化。依托考试强化,在当前的形势下仍然是考查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掌握到何种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许多省市的中考试卷中,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命题就层出不穷。大多是以诗词积累、综合性学习和现代文阅读的形式出现的,试题以活动为载体,既考查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又让学生更加了解到中华民族富有生命力的传统节日文化,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卷第7题:今天是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10分)具体包括了走近端午、情系节日、弘扬传统三个环节。此外,还可以通过诗词积累、对联赏析、按例仿写、材料探究或现代文阅读等形式来强化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掌握程度。
四、利用语文课程与传统节日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
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语文课程与学生的文化创新。如一些学者所言,中国传统教育具有明显的“后喻型”文化倾向,“由于强调稳定、贬抑变化,于是,忽视反思、批判与创新。人们只是‘身’存于‘现在’而生活于‘过去’”。[2]P96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编制者更多地是把对传统节日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上,而较少创新意识的激发与批判思维的启迪。多是从搜集资料、节日探源这样的角度设计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多‘积累型’,少‘发现型’,多‘继承型’,少‘创造型’”。[3]P97如果只是以对节日文化传统的积累、继承与保存为宗旨,那么学生将永远作为一个滞后者的角色而存在,一味地重复过去,谈不上与时俱进,更不能引领文化的创造与发展。
第二,怎样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笔者通过三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1.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积极挖掘两大形式下生机盎然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重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例如在今年寒假前,我班同学响应校少先队“雏鹰小队”活动的号召,积极参加“充满?摇?摇 ?摇?摇的除夕”的征文活动,很多同学关注的不仅仅是吃了多少美味佳肴、穿了什么新衣新帽、拿了多少压岁红包,更多的是挖掘出了除夕团圆的深层文化体验。2.促进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传统节日之所以被冠以“传统”的名称,就表明它的身上有历史的烙印,有传统的底蕴。但是,传统的底蕴绝对不是凭借一成不变的节庆习俗来表现的,而是依靠万古常新的文化精神来体现的。传统节日文化的不断推陈出新,不管在当今还是未来都是必然的趋势。如:有“秦淮灯火甲天下”美誉的秦淮灯会是广泛流传于南京地区的大众文化活动,历史悠久。2011年的秦淮灯会的新观法就是先“上墙”后“下河”再“进庙”。先在中华门登临城墙看灯展,而后在东水关下城墙乘坐画舫欣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最后在夫子庙上岸,进大成殿观灯。这样一来,既创新了老南京“爬城头走百病”的习俗,又拓展了人们的欣赏视角与欣赏范围。3.开拓本土课程资源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底蕴,蕴含着无穷的文化教育资源。古都深厚的内涵是我们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教育的源泉。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活动内容较少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忽视了传统节日活动的优势,造成学生对传统节日认识的空白和本土意识情感的缺乏。我们应该立足本土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其中丰富的文化底蕴。如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课上,有学生就对南京的中秋节、七夕节等民俗进行了深度的研究,还有的结合《红楼梦》里的节日庆典研究南京的元宵花灯、清明放风筝、中秋赏月等节日习俗,还有人把书中的端午斗百草和九年级上册学习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中的“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结合起来,共同挖掘老南京的民风民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培养学生满怀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振兴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我们应努力开拓本土课程资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从而实现文化创新。
综上,笔者从丰富语文课程资源和融铸语文课程文化两方面入手,将传统节日文化对于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做出了细致的剖析。并从重视课堂教学、进行综合性学习、关注作文训练、依托考试强化四方面就语文课程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并有大量实践的案例辅助说明。在此基础上,还就如何利用语文课程与传统节日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希望能从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开拓本土课程资源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因笔者自身水平和能力有限,仅以此文作抛砖引玉之效。
参考文献:
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科学技术的成就》教学为例,在学习袁隆平研究“籼型杂交水稻”时,一位同学将“籼”(xiān)字误读为càn(“灿”),有同学立即提醒“这不是‘火山’而是‘米山’呢……”我灵机一动,顺着他们的思路,拆字说文:先将“籼”和“灿”,拆开比较,辨别易写错的偏旁;再围绕“籼”字的构成,理解籼型杂交水稻“为农业增产提供了新途径,提高了水稻产量,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
教室就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但学生没有无缘无故的错,只有教师未曾的预见。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师更需要在错误之中发现学生潜在的理解软肋。面对错误,先否定,即指出错误的原因;再肯定,即发挥错误史实或正确史实的潜在价值,助推学生的正确理解,矫正和完善学生的历史思维。
二、珍惜疑点,在肯定之肯定中“柳暗花明又一村”
仍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科学技术的成就》教学为例,当看到课文中“卫星上不断地播放《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嘹亮”时,有一位同学怯怯地质疑:“太空(真空)怎么能传播声音呢?”小小的质疑声立即得到其他同学的附和:“是啊,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是无法传声的”,还有同学好奇地追问“现在音乐还在响吗?”……显然同学们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历史课上来了,然而对于这一细节常识,我在备课时的确没有准备,但此刻它已成为所有学生的关注点。我首先表扬了他们将物理知识与历史知识有机融合和积极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这个问题,我们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你们猜想当时科学家可能是怎样解决的呢?”不需要任何指令,学生早已经七嘴八舌地展开了小组讨论,终于有同学勇敢地举手:“我估计当时卫星在太空中播放的可能不是声波,而是用一种电波传递信息的……”有不少同学点头赞许,有热情的同学及时提醒我:“他就是物理科代表呢”,那一刻我看到他脸上写满了自信与自豪。我趁热打铁:“物理科代表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课后继续探讨,但就这个问题本身,即使在今天对我们来说都是个难题,可见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多么了不起,他们凭着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取得了这些科技成就……”水到渠成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习科学家的研究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下课后,我立即与物理老师探讨并查找资料,得到的答案果然是:卫星播放的是将声波信号转换成的无线电波,地球上接收到无线电波后将其转换为声波,就可以听到了。
学生的质疑是课堂上最稀有的声音,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深层的思考。教师面对质疑,先肯定,即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将其转化为现场资源,升华其人文价值;再肯定,即点拨思维的方向和方法,找到正确答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1—0081—01
随着历史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对历史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加之初中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该如何做,才能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让初中历史教学“活”起来呢?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初中生的历史学习以好奇心为驱动力,兴趣是他们求知的诱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或设置悬念,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这节课时,我采用了情境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北京人的身份来介绍自己的生活和生产状况。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身处地地介绍了自己生活的一天,这不仅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北京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又如,在讲“秦王扫六合”这节课时,对于秦始皇功绩的评价,我引导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开展了采访“秦始皇”的活动,通过新颖的问题设计激活学生的思维。采访内容如下:你是如何完成统一六国大业的?你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你如何看待“焚书坑儒”这一事件?你认为后人会对你的统治作出何种评价?学生通过小组的互动交流,对问题的思考讨论,语言的组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运用多媒体,复“活”史实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节课时,我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开国大典》的视频。通过历史场景生动鲜活的再现,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当时全国人民的喜悦心情,进而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出发,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来展示相关历史视频、音频、图片等,再现历史,能够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历史教学“活”起来。
三、合作探究,用“活”知识
2.利用谜语导入的形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激发他们去努力思考,积极探讨知识是一个好办法。比如,在讲到八年级上学期Module 4 Unit 1时,我就导入了交通工具飞机、火车、自行车、公共汽车、 轮船等的英语谜语。That is a big bird in the sky.Some peple in that can fly east and fly west.What is that? (a plane)
It has two wheels,and it dosen?蒺t need oil . It’s more convenient than going on foot. What is it? (a bike)
It looks like a long dragon It doesn’t have any legs or feet,but it goes very fast on rails. What is it?(a train)
It looks like a moving house on the street, people gets on and off when it stops. What is it?(a bus)
It can sail on the river,lake and sea. What is it?
(a ship)学生们很感兴趣,很快把这些单词连同谜语全都记住了。
3.利用新闻导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引出学生最为关心的话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学习Module 3 Unit 1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火星的情况,我就导入了有关的新闻如下:北京时间2003年6月11日1点58分,美国的“勇气”号(Spirit)火星探测器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德尔塔2型”火箭发射上天。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2004年1月4日中午12时35分,“勇气”号成功地在美丽而充满未知的火星表面登陆。火星与地球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则超过4亿公里。两者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大约每15年出现一次。这个导入使学生们了解了火星之旅,很容易地掌握了课文的对话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神秘的火星的探索的兴趣。
在九年级上册Module 8 Sports life中谈到了篮球比赛,大家都很喜欢这个话题。鉴于学生们都羡慕美国篮球巨星科比,我就给学生们导入了科比的666魔鬼训练法。每周6天,每天6个小时,每次6个阶段的魔鬼训练。以下是6个阶段: 投篮中距离+三分 共6000次!跳箱6000次!100米冲刺训练 6000次!举杠铃 600!600深蹲600俯卧撑每天投篮练习:投中!3000个跳投。记住是投中。5组仰卧起坐,每组200次,3组杠铃弯举,每组15次2组杠铃卧推,每组15次,再来折返跑20次,20米,休息投中300个擦板跳投,四组弓步挺举,每组15次四组三头肌推举,每组10次2次800米疲劳后再来5次四百米3组小腿腓肠肌训练,每组12次 休息 10组深蹲,每组2次,4组反身腹部训练,每组10次 3组抢篮板接跳投训练 再来10次100米跑紧接着要投中100个罚球 休息四组肩部推举,每组8次5组韧带拉伸,每组12次4组器械下拉,每组10次4组低位划船训练,每组10次 3组俯卧腿弯举,每组10次再来3组17米折返跑 休息,反复观看比赛录象最后3组自杀式训。学生们看完都惊呆了,没想到科比的训练是如此的超辛苦、高强度,明白了心目中的天才也并非天生的奇才,无非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超常刻苦训练的结果,从此好多学习英语劲头不足的学生都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了。
4.启发性的问题导入是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机智巧妙地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可以是口头回答的,也可以是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积极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 造成悬念,从而引入新课。我在八年级下册Module 6 Hobbies就是由问题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们能结合自己的爱好,进行畅所欲言积极讨论,从而自然过渡到新课,学生们学习效果很好。还可以导入学生不假思索便容易答错的英语习题,如
(1)He _____(not do ) his homework yesterday.
(2)Tom read this book, ____he?(反义疑问句)
(3)He has used to _____(get) up early.
以上类似的问题,经过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点拨,学生们觉得很有趣,很喜欢老师出这样不能不假思索、掉以轻心的问题。
5.通过介绍背景导入新课也是很好的方法。如果课文是某个著名作家写,介绍作者生平就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如果课文就某个故事的简写或片断,那么介绍这个故事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内容,就能激发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整个故事和作家的详细资料。我在八年级上册Module 5就是利用介绍作家老舍的生平、以及老舍的作品主题及风格来导入Laoshe Teahouse, 使得学生对作家老舍和小说《茶馆》都很感兴趣,学得津津有味,并且急切想了解老舍的所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