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1 20:29: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项目技术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项目技术总结

篇1

这一年来,我从XXX项目部到XXX,我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经历上半年的XXX赶工和下半年的XXX高架项目,使我愈发感到能力和经验上的不足。

1、知识匮乏

XXX项目2019年迎来砌体结构和部分装饰装修的施工,同时对前期施工遗留的种种问题进行处理,特别是与机电管线方面的配合,明显感觉到知识和经验的匮乏。收尾的工作细微琐碎,处理不好又会影响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产生的种种问题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深深感到自己工作的不细致。在大河路项目的几个月工作中,学习兄弟公司的技术工作模式,也使我感到自身差距较大,深感需提高的地方太多太多。年底的审计反过来又说明前期方案、资料上工作的不足。总之,2019年是深感工作需要细致入微和急需提高的一年。

2、展望未来。

通过这一年时间的工作,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很多缺点与不足。在处理事情上的方法不够成熟,经验不够丰富,做不到统筹规划。展望2020,最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做好以下工作:

篇2

现将近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2008年刚入职,我就参与了缅甸轮胎厂及合肥大陆马牌轮胎厂两个涉外项目的厂房设计。由于刚毕业经验不足,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就积极向有经验的工程师前辈们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带下,我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在较短时间里都有了很大进步。

2010年3月,我被派到合肥,从事大陆马牌轮胎厂项目施工管理工作,负责协调解决给水排水专业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是我入职以来的第一个现场设计代表工作。在这将近一年的工地生活工作期间,我学习到了原来不曾学到的新知识:一、设计应该为施工服务,在保证遵循国家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应尽量方便施工,减少施工所带来的附加成本;二、做为总包方或者设计代表方,与现场各方的沟通都很重要,相互沟通的能力也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2011年2月,我被派到重庆参加重庆韩泰轮胎有限公司中国第三工厂项目现场设计工作。独立完成了子午胎车间等十余个单项的施工图设计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每天都要工作10余个小时,这就更加要求我们有个清晰的思路及对设计方案的把握。设计是件非常严谨的工作,工程师的一点疏忽,就可能给工程造成巨大损失。好在现场设计,各专业设计人员集中在一起,便于及时沟通,不仅加快了设计进度,更很好的减少了各专业在设计中可能出现的管道碰撞问题。经过近3个月紧张有序的设计,我们很好地完成了工作。

同年底,我又参与了普利司通(沈阳)轮胎厂项目的现场设计,这个项目的车间及仓库自动喷水系统不同于以往的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的是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这次的设计让我深刻意识到了必须进行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学习,特别是在建筑消防给水越来越为给水排水设计人员所重视的今天,更要熟悉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技术规范、规程、法规、条例,对于给排水整体相关行业的新规范、新标准、新理论、新工艺和新技术,均做到及时了解并学习,不断提高协调各专业技术难题的能力,并应用于实际的工程建设中。

在这期间,我还参与了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年产2000万条子午线轮胎一期项目、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500万条半钢子午胎项目、广州丰力橡胶轮胎有限公司扩建年产400万条载重子午线轮胎首期200万条项目、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万条全钢载重子午胎平移项目、大同煤矿通泰橡胶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平方米高强力系列输送带项目等。

篇3

一、项目实施情况

(一)选择项目区:设置试验田项目区的选择按照玉米种植面积结合当地群众基础好,易于接受,便于推广的原则,我们将试验地点选在三卡乡、呼玛镇、北疆乡种植玉米面积比较多的乡镇,土壤多为棕壤土,属浅山坡耕地。

在三卡乡三卡村,依托瑞和种植业合作社,建设300亩示范田,在呼玛镇西山口村,依托科振农机合作社,建设示范田180亩。在北疆乡象山村,依托象山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试验田480亩。

(二)试验模式设置:玉米保护性耕作试验田与传统耕作对比田采取三种作业模式进行对比。

1、在三卡乡三卡村瑞和合作社试验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春季除机械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土壤耕作,直接使用迪尔1204拖拉机牵引吉林康达2BMZF-6免耕播种机在有秸秆残茬覆盖的地表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复式作业,减少机械进地次数,降低作业成本。种植品种为德美亚2号--播后喷施灭草剂—田间管理中耕追肥—收获。

技术要点:①免耕播种,株距为17cm,亩保苗6000株,播深为3cm。②机械施肥深度为10cm,亩施肥量为50kg。③高效喷药技术,利用合作社的北京丰茂3W-500型液体喷药机,采用咽嘧销草酮2000ml+莠去津1000ml,对植株进行高效高精度喷雾灭草。④当玉米7-8片约40公分左右时,用播种机的施肥铲深趟垄沟,追肥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侧距10-12厘米为宜,赶雨前追施尿素10公斤/亩。

2、在呼玛镇科振农机合作社示范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模式,建设面积为180亩。

技术路线:秋季进行玉米机化收秸秆粉碎还田---用1204东方红拖拉机配套1LF-435型黑山翻转式双向深松浅翻犁深松30cm以上---冬季休闲---春季用马斯奇奥MT-6型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品种为德美亚2号---播后喷施灭草药--田间综合管理。

技术要点: ①深松技术,大马力拖拉机配套深松机进行浅翻深松,深松深度30cm,打破犁底层,且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重不漏,到头到边。②气吸式精密免耕播种,株距为17cm,亩保苗6000株,播深为3cm。③机械施肥深度为10cm,亩施肥量为50kg。④高效喷药技术,利用合作社的3wm-1500型液体喷药机,采用咽嘧销草酮2000ml+莠去津1000ml,对植株进行高效高精度喷雾灭草。

3、深松重耙精密播种模式。建设面积480亩.技术路线:深松重耙起垄待播状态春季精密播种药剂灭草田间管理收获。种植品种为鑫科育1号和利和16。

技术要点:①深松重耙整地起垄技术,用迪尔JD2204拖拉机配套沃尔1DSL-3600松耙联合整地机进行作业,深松深度32cm以上,然后用道依茨2104拖拉机配套佳农北方1BYZP-6.2型56片耙进行碎茬碎土作业。②精密播种深施肥技术,用道依茨2104拖拉机配套沃尔2BQD-12型免耕播种机进行气吸式精密播种深施肥,株距为17cm,播深为4cm,垄间行距为65cm,亩保苗株为6000株。施肥量为57.5公斤,施肥深度为10cm。

(三)作业机具及技术要求:玉米秋收后留高茬(25cm)过冬,采用免耕播播机进行播种,播量为2.0kg,播深3-6cm;除草方式为化学除草,采用咽嘧销草酮2000ml+莠去津1000ml。时间为6月20日-7月5日。机械深松放在苗期,每年苗间深松一次,深松深度为20-30cm,时间为6月20日-7月5日。全方位深松的地块,每2-3年,在秋季,进行深松一次。

(四)试验三种保护性耕作模式:在同等水、肥条件下,种植同一作物、品种,同时播种,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对比测试、分析。

(五)试验监测的内容及方法:主要包括低温测试、土壤含水率测定、作物生育期观测、化学除草及病虫害防治、土壤有机质测定、作物产量测定、地表覆盖测定、生产成本核算、配套机具性能考核。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建立健全机构,加强实施工作的领导

我们向县政府主管领导进行了详细汇报,召开相关部门领导会议,研究部署我县保护性耕作实施工作。首先成立了由县政府副县长吴志忠同志任组长,农机局局长任副组长,由财政局、农业局和实施区各乡镇长等十多家单位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实施工作的领导,并且成立了由县农机推广站站长任组长,有5名技术骨干参加的技术小组,具体负责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工作。同时我们还聘请东北农大工学院周福君副院长、县农技推广中心丁济文等5人担当技术顾问,组成专家顾问组,协助解决实施工作中的技术难题。在组织机构健全之后,领导小组精心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编制分月工作规划,制定工作职责,分解任务,使得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人管、有人抓,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二)围绕农时季节,加大宣传及培训力度

在推广宣传工作中,把技术宣传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首先是组织实施区乡(镇)、村干部,合作社社员和种植大户,召开“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实施动员会”,发动群众,澄清各种思想顾虑和障碍,放心大胆地应用保护性耕作这门新兴技术。其次是组织编印了2000余份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资料,及时发放到实施区农户手中。再次是组织农机技术人员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大讲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内容、目的和好处,效益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逐步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在技术培训方面,我们紧紧抓住机收玉米留高茬、机械深松、杂草防控、免耕施肥播种四大技术环节。以召开机具演示会,现场培训会的形式,培训农民。5月11日在北疆乡象山村召开“玉米免耕播种现场会”,8月12日在呼玛镇西山口村召开“保护性耕作高架植保机及植保无人机现场演示会”,9月27日在三卡乡沿江村召开“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播种观摩会”,宣传和讲解免耕播种作业的优势和好处,实地参观示范田玉米长势。

(三)量化工作指标,落实目标管理责任

我们项目实施方案的工作进度安排,分解工作指标,细化、量化实施工作的环节及任务,制定分月工作计划表,使得实施工作有条不紊,有效展开。我们还按照分月工作计划中的作业环节,落实具体负责人,实行“一抓到底”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即每个工作环节都有人主抓,每块示范田都有县站技术干部包抓,把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保障保护性耕作项目任务的顺利实施。

(四)严格项目管理,规范资金使用管理

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工作,建立技术档案,形成技术总结报告,逐步建立适合本地区的耕作模式。建立现代农机合作社牵头,农机大户参与的农机服务网络。提高机械利用率,确保各项技术措施高标准完成。主动接受省站专家组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考评。

加强资金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账专户,专款专用”。认真执行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确保专人严管项目资金,在财政局监管下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坚决杜绝挪用、挤占

等现象发生。

三、取得成效

(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约成本效果明显。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省去了传统的燃烧秸秆、旋耕灭茬、破垄夹肥、镇压等多道单独作业环节,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工序,有效减少农业生产环节3—5次,节约用工40—50%,每亩节约生产费用40-70元。

2、抗旱保墒能力增强。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农田实行深松,打破犁底层,增加了土壤通透性,建立了土壤涵养水库,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墒情。同时,由于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了阳光对土壤的直射,有效降低了水分蒸发,提高了蓄水保墒能力。

3、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实施保护性耕作,由于采用秸秆还田覆盖技术,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实施保护性耕作,土壤年增加有机质0.065%,如果连续实施保护性耕作三年以上,土壤中有机质开始富集,地表土层开始松软。

4、增产效果明显。10月20日我们邀请县统计局、推广中心对示范田进行了测产,保护性耕作示范田平均亩产为599公斤,对比田亩产为564公斤,全县平均玉米亩产553公斤。经调查统计,较对比田产量增产6.2%。按玉米现价2.0元/公斤计算,亩增收可达70.4元,加之亩节约生产成本平均45元,农民每亩增收节支约115元。

(二)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1、地温变化。播前:免耕播种项目田留高茬试验田各层平均地温与传统耕作对比田地温分别低0.2℃-2℃,其原因是项目田地表覆盖物多而减缓地温升高。玉米留高茬深松试验田深松后比对比田各层平均地温高0.1℃-1.3℃,其原因是深松后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大,提高了土壤的透气性,使土壤更多地接纳热能。

2、提高了土壤含水率。播种前:由于示范田地表覆盖好于对比田。冬春季存雪量大,存雪时间长、蒸发量少,因此留高茬示范田对比田0-30cm土壤含水率平均高0.5%。对比田含水率低也是因为翻耕后容易跑墒。雨后24小时:由于玉米秸秆腐烂分解,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变的疏松,孔隙度增加,这样就增加了土壤贮水量;同时地表覆盖物还可以减缓雨水径流,延长雨水存留时间和入渗时间也增加了土壤贮水量。经测定:示范田0-30cm土壤含水率比对比田高1.5%左右。苗期深松的耕地雨后3天测定的数据看,0-30cm土层水分比对比田同层高0.8%-1.5%。其原因是苗期深松可以打破犁底层,活化了土壤,相对增加了土层厚度,有效地减缓地表径流,提高了土壤接纳降水的能力。作物生长期、封冻前:经测定,这两个时期0-30cm土壤平均含水率比对比田分别高0.7%-1.6%。

3、作物生育期观测:经测定项目田比对比田出苗早3-5天,苗全早6天。其原因是选用先进的指夹式播种机,播种深度一致,覆土厚度一致而且比对比田覆土薄,因此出苗早、出苗齐。三叶期早3-5一碱叶期株高也明显好于对比田,作物成熟期比对比田早5-7天。在播种前考虑由于地表残茬过多,影响播种质量,造成出苗率降低,所以采用半株距播种,即株距为13-15cm左右,保证项目田的出苗率为90%以上,补充因残茬和秸秆影响出现的缺苗断条现象。

4、化学除草及病虫害防治:化学除草的时间放在苗后作物生长期,这样除净率高,效果好,成本低。玉米选择吉林市吉丰农药,除草施药方法:每亩用药量4500-5625克/公顷(300-375克/亩)按规定每公顷用药量兑水600-900千克(每亩用药量兑水40-60千克)。

5、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秸秆还田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腐烂,使土壤变的疏松,增加了土壤活性,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土壤有机质增加,有利于作物生长。

6、提高了作物产量,增产原因是项目田土壤含水率、土壤肥力均好于对比田,因此随着项目的进一步实施,产量增加也是必然。

7、减少了风蚀,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项目田地表覆盖率比对比田提高,覆盖量增加,同时项目田在冬春大风季节采用根茬固土,播种又尽量减少动土,因此可以大大地减少风蚀。

(三)取得的成绩。第一总结确立了适宜本地区垄作特点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工艺。第二取得了大量的监测数据。第三逐步提高了领导和群众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第四积累了实践经验,锻炼了队伍,具备了大面积实施的条件。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测试仪器落后,测试结果不精确。测试风蚀、水蚀、土壤容重等指标的测量未能完成,土壤有机质质量的测定不方便,测试手段落后,缺乏比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项目实施期短,我县属高寒地区,气候寒冷、空气相对干燥,作物秸秆根茬的腐烂时间长,在短期内土壤有机质增加效果不明显。

3、虽然我们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引导,但是由于的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深蒂固,加之农民看重短期经济效益,影响了此项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进度。

4、保护性耕作机具价位高,补贴资金少,推广难度大。连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田间杂草发生量大,纯免耕播种存在拖堆断条影响播种质量。

(二)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增加深松补助金额,对保护性耕作给予一定作业补助。

2、保护性耕作技术属于长期的系统工程,建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延长示范推广年限,巩固提高示范推广成果。

3、进一步提高保护性耕作机具购置补贴额度,优化机具结构和性能,增强机具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4、坚持行政推动和宣传、引导示范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示范推广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而广之。

五、提升和改善农机推广体系建设

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与项目实施同步推进,充实农机推广技术人员,指导示范区开展机具质量跟踪调查、标准制定和机具选型,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宣传、信息咨询、检查评估和接受考核验收等工作。开展知识更新工程,选派1名同志参加农业部培训班,组织10名农机推广技术人员赴齐齐哈尔农机校参加基层农技人员(重点班)培训。推进技术交流与研究,组织赴泰来县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改善推广工作条件,投资15万元新购吉林康达免耕播种机、灭茬机、中耕深松施肥机。购置大型复印机、照相机,购买测水仪、烘干箱等检测设备。保证农机推广具备必要的办公场所、仪器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提升农机推广站的公共服务能力。

六、下一步打算

1、计划利用冬闲时间召集农民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

2、召开保护性耕作研讨会,创新发展互联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农机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制定明年工作方案。

篇4

该项目共有过水涵洞共33道,其中直径1m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涵20道合239.108m,C25片石混凝土盖板涵2道合44.9m,C30钢筋混凝土箱涵11道合181.49m。工程量总计钢筋工程135.8吨,浇筑C30钢筋混凝土855.9m3,C20素混凝土480.7m3,C25片石混凝土548.7m3,M7.5浆砌片石1188m3,挖方7256m3,台背回填4589m3。

2.总体施工安排及进度情况

自项目2012年4月底正式开工以来,为配合从K7向前起点方向开始的路基土方施工能顺利一次到位,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前期先后抽调安排了4组人员从K7向起点方向顺次开展涵洞施工,到2012年9月底共完成前10km范围内16道预制圆管涵、2道片石混凝土盖板涵、8道钢筋混凝土箱涵。2012年12月底,随着项目进程的继续,两组人员被安排突击剩余涵洞,至2013年2月底,项目33道涵洞包括附洞口铺砌全部完成。

3.施工经验总结

3.1钢筋混凝土箱涵

箱涵基础共两层,第一层为20cm厚的砂粒垫层,第二层为10cm厚的C20素混凝土垫层。涵身为C30钢筋混凝土,翼墙身、翼墙基础、洞外铺砌和跌水井均为M7.5的浆砌片石,跌水井基础为10cm厚的沙砾垫层。出口5m内铺砌40cm厚M7.5的浆砌片石。

箱涵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①基坑开挖。涵洞基坑采用机械开挖,开挖时严格按照图纸设计的几何尺寸及高程进行开挖,为避免超挖,快挖至设计标高时预留10-20cm进行人工清理基底并平整。

②涵身施工。在平整的垫层上面精确放样箱涵的平面位置并弹出墨线,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沉降缝的设置,沉降缝每6m设置一道,并在地基明显变化处及涵身与洞口衔接处设置。

③钢筋工程。钢筋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及试验报告单,进场时应首先进行钢材的外观验收,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取样,分别对钢筋的性能和焊接进行取样试验,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使用。钢筋进场后应按其规格和品种分类堆存并设立识别标志,同时做好防雨、防潮措施,防止钢材被污染和锈蚀。

④模板施工。箱涵墙身及顶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模板安装时应与钢筋安装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待钢筋安装完毕后进行。模板安装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同一品种的脱模剂。墙身内模板利用10号对拉螺杆固定,对拉螺杆按水平60cm,纵向80cm间距均匀设置。墙身模板外侧利用钢管配合方木及斜撑加固,内测利用圆木剪刀撑及对撑加固。箱涵顶板用圆木及方木组合支架支撑设置,支架上铺设方木后进行模板安装。端头模板利用组合钢模或木板以方木支撑加固。

⑤箱涵砼浇筑。箱涵所使用混凝土使用搅拌机现场拌制。箱涵分二次浇筑砼,第一次浇筑砼至底板内壁以上30cm处,然后进行剩余部分的钢筋和模板安装,第二次浇筑时注意施工缝处的粗糙和干净,并注意砼的接茬振捣,以保证拆模后砼的外观质量良好。

3.2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盖板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涵身采用C25砼片石砼,基础为10cm厚的沙砾垫层,帽石采用C30砼。洞口铺砌和砖墙采用M10浆砌片石。

盖板涵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①盖板涵钢筋主筋采用二级螺纹钢,直径为25(K5+299.0)、20、12。

②由于修建预制场以及采用预制盖板并达到设计强度需要时间较长,并且运输及吊装盖板工序复杂,需要很多施工机械配合,因此,本项目拟采用现浇盖板。

一次现浇成型整体性好,而且外表美观。板与板之间不会出现纵向错台、间隙较大,板与涵台不会出现因涵台平整度达不到而使盖板无法安装的情况。施工时应注意正确设置沉降缝,平均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

③盖板浇筑完毕后须用M7.5水泥砂浆充填台背与盖板间的空隙,当其强度达到标准值的80%后,方能台后填土。

④台背填土必须在涵底铺砌施工结束后且台身混凝土达到强度标准值80%以上后进行。填土时,应在两个台背同时对称分层夯填,使其压实度达到95%,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筑高一次压实法。台背填土应选择最佳含水的砂砾土,保证内摩擦角不小于35°,所用的砂砾土的大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⑤盖板上填土时,第一层的最小摊铺及碾压厚度分别不得小于30厘米和20厘米。盖板上路基填土厚度不足0.5m时严禁重型车辆通过,以防止盖板产生裂缝。

⑥涵洞的洞身及基础应根据地基土情况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变形缝),缝宽1~2厘米。基底填挖交界处和地质情况变化处必须设置沉降缝(变形缝),洞口建筑与台墙应设缝隔开。沉降缝(变形缝)应用沥青麻絮或专业防水胶等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防止漏水。

3.3圆管涵

圆管涵内径均为1m,壁厚12cm,基础为20cm厚的砂粒垫层。圆管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涵身底部为30cm厚的c20素混凝土,周围为50cm宽、60cm高的C20素混凝土握裹。

圆管涵采用人工在专门的预制场地预制,预制每节正管节长为1.22m,无调整管节,所有端部斜管节及调整管节均在施工现场支模现浇。圆管主筋螺旋筋采用二级钢筋,直径为10mm,分布筋采用一级直径为8mm钢筋。

圆管涵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①管节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强度以后,才能脱摸、堆放和运输并且严禁碰撞,以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脱摸后应在管壁上注明浇筑日期及使用里程。

②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端墙的准确位置。斜交管涵由两端各一斜管节和若干个正管节组成。

③涵洞顶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对称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6%。

④施工过程中,当管节顶路基填土厚度不足0.5m时严禁重型车辆通过,以防止管节产生裂缝。

⑤填土施工时应注意观察圆管涵洞的变形和裂缝情况。

⑥圆管涵洞身及基础应根据地基土情况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变形缝),缝宽1~2厘米。基底填挖交界处和地质情况变化处必须设置沉降缝(变形缝),洞口建筑与台墙应设缝隔开。

⑦管节接头用沥青麻絮填塞,外用满涂热沥青的油毛毡圈裹两道。

⑧对于洞口要顺接自然沟渠的,应对洞口外进行土工整理,使水流顺畅,不得阻水浸泡涵洞及路基。

结束语

公路涵洞的设计与施工是一项复杂多变的综合工程,合理运用施工技术对涵洞进行选型以及确定孔洞对于提高公路涵洞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公路的涵洞施工,应在施工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本文根据涵洞类型的不同对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进行了探究和总结,能够有效提高公路涵洞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