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2-09-03 05:43: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现代工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现代工业论文

篇1

(1)重量轻,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容重一般为400~800kg/m3,普通粘土砖的容重为2500~2800kg/m3,对比可以发现,加气混凝土砌块重量仅为普通粘土砖的1/3~1/5。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不仅节能,而且可以减轻建筑主体结构的重量,节约结构和基础造价,可以降低基础和结构的投入,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建筑物的建设成本;

(2)保温隔热性能好,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导热系数仅为0.15W/mK,只有黏土砖的1/5、普通混凝土的1/10,因而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3)吸音隔声性能好,加气混凝土砌块由于具有球状密闭多孔结构,因而具有一定的吸音和隔声性能,吸音系数为0.23~0.3,隔声量为58dB。完全可以满足各类墙体的隔声要求。

2.贴膜玻璃及热反射玻璃

玻璃是门窗中难以替代的最重要材料,能否做好外墙窗户的节能措施直接影响建筑能耗。对于有空调车间,本项目在满足采光和通风要求的前提下,采取了减少窗户尺寸等措施,采用了节能镀膜玻璃,即利用节能玻璃本身所具有的反射、透射、散射以及聚光特性,对室内光线的均匀分布、避免阳光眩光、防止热辐射将起重大作用。在南方地区,建筑外墙及窗户西晒,会对有空调车间的能耗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为降低能耗,在有西晒的墙面窗户采用贴膜玻璃。建筑玻璃有机薄膜是由聚酯薄膜经表面金属化处理后,与另一层聚酯薄膜复合。将复合膜贴到玻璃表面后,可有效增强玻璃安全性能,并具有降低太阳辐射热量和阻隔紫外线等阳光控制特性能。采用加贴具节能性能的玻璃有机薄膜,是目前提高建筑玻璃安全性和改善建筑物节能效果的较为可行的技术手段,能较好的进行阳光控制、节能、阻挡眩光、阻隔紫外线及玻璃表面保护,有效的降低了有空调的车间的能耗。

3.挤塑聚苯板隔热屋面

屋面是建筑节能中又一主要部分,建筑物内热量有很大部分是通过屋面扩散的。为解决屋面的保温隔热功能,本项目采用保温屋面,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屋面板、防水层、滤水层、保温层、保护层。屋面板厚度为120mm,屋面板坡度采用结构起坡3%。防水层采用焦油聚氨酯防水涂膜,防水层厚度为2.0mm。保温层采用挤塑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板,保温层厚度为20mm。保温层采用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的挤塑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具有有抗高压、防潮、不透气、不吸水、耐腐蚀、导热系数低、轻质、使用寿命长等优质性能,挤塑聚苯板隔热屋面具有构造简单,防水效果好、节能保温的特点。而其他保温板材料,如发泡聚氨酯板等无论是隔热性能、吸水性能还是抗压强度等方面特点都无法达到挤塑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的效果。

二、装配车间中央空调节能技术——水蓄冷空调系统

因本项目中装配车间为4层空调车间,车间建筑面积约20000平米。为节约能耗,本车间制冷系统采用了水蓄冷中央空调技术,水蓄冷中央空调系统是用水为介质,将夜间电网多余的谷段电力(低电价)与水的显热相结合来蓄冷,以低温冷冻水的形式储存冷量,并在用电高峰时段(高电价)使用储存的低温冷冻水来作为冷源的新型空调系统。该项技术是利用国家峰谷电价政策,在谷段(夜晚)电价较低时采用冷冻机冻水进行蓄能,在峰段电价较高时将储存的冷量从介质中释放出来供空调系统进行制冷的新型技术。采用该技术,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中央空调电费,还可以缓解国家的电网压力,减少电力投资和浪费。实施水蓄冷的基本条件:以冷冻水为冷源的电制冷空调系统,低电价时有空余的制冷机组作蓄冷用;有可执行的峰谷电价政策或对蓄能优惠的电价政策;建筑物中或周围有可利用的消防水池或可建蓄水池的空间。本项目将独立的消防水池增加外墙保温及内部进行改造后使防水池同时具备消防系统供水要求,在增加少量建设成本的情况下,使消防水池具备水蓄冷空调系统蓄水的功能,且地面蓄能塔外观与周边建筑物协调。采用蓄冷水系统后,在低谷时段用电,用一度电的费用可使用三度电,节省电费50~70%以上。采用水蓄冷的效益分析:采用蓄冷系统过渡季节不开或少开主机,可减少相应的电力设备投资30~50%,停电时可利用自备电力启动水泵供冷/供热,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节省率为:60%节省电费为:3131元/天。采用水蓄冷时运行电费为:2113元/天,不采用水蓄冷时运行电费为:5244元/天,蓄冷水塔容积为:2000立方米,蓄冷水塔功率为:2110千瓦时(600冷吨),由于夜间已蓄能,白天在突然停电时,只需很少的电力驱动水泵,即可维持空调系统供冷。全年节省电费为:3131元/天×365天=114万元,整个系统正常运营5年时间,所节约费用即可收回投资。

篇2

二、工业设计之产品美学元素

产品的形态、材料、工艺、声、光、色等要素构成其所特有的系统———符号系统。它是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设计师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这一系统的“描绘”,能够表达出产品的实际功能,说明产品的特征,突出设计师的思想,表现产品的美。产品的美反映的是使用者与产品之间融洽的内在关系,由产品作用于使用者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使其得到最高的心理与生理享受。

篇3

聊城地区技术创新落后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比薄弱,科技创新投资相对短缺,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2010年聊城市R&D经费内部支出是243876万元,远远落后于青岛市R&D经费内部支出的1244725万元。科技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短缺。2010年聊城市R&D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为10524人,青岛市R&D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为46106人,济南市R&D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为44348人。2012年聊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303.8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9.55%,仅高于枣庄、莱芜和日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56个百分点。青岛、济南以及烟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以上,其中青岛达到5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6000多亿元。

1.2工业经济结构性问题严重。

经济结构在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林毅夫认为经济结构内生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这决定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的落后性,主要表现在技术结构上工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组织结构上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具有市场活力的小企业、行业结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等。[8]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问题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低效率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锁定”。如聊城轴承加工业、冶金板材加工业、畜禽加工产业、钢管加工产业、钎具产业五大民营经济特色产业存在传统制造业偏多,缺少新兴产业和国际竞争力企业集团的成长,区域布局不协调以及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等结构性问题。

1.3工业园区建设有待加快转型升级。

工业园区是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工业园区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绝对性优势。但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资金缺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建设明显不足。如,聊城工业园区多数处于园区成长过程中的第二阶段,园区以单一企业主体,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式发展,相关配套工业产业发展明显不足。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无法推动园区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因此,欠发达地区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赶超,需要加快推进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

1.4两化融合建设需要加快推进。

两化融合的发展演进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其高级阶段是信息化完全渗透于工业产业体系中,成为工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构成。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到信息化进程缓慢、缺乏资金保障以及信息化公共服务落后等原因致使两化融合水平落后发达地区。聊城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建设水平还远没有达到完全融合渗透的高级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力度和运用广度都有待进一步提升。聊城市规模上企业仅56.2%实现了联网管理,仅65.6%建有企业网站,企业网上采购与企业网上销售占总销售量的比重仅分别为7.52%和3.35%。信息技术为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

2、聊城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对策

2.1延伸和接通产业链,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尽快成为支撑现代工业发展的战略支柱,迫切需要延伸和接通产业链,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占据高产业价值链位势,向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发展、产品高精端以及扩大市场占有的经济优势发展。如,聊城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打造铝产业链、铜产业链、精细化工产业链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四大产业链。聊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如:聊城源汽车产业链以时风汽车产业园和中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依托,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形成千亿元的集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销售、零部件配套、原材料开采于一体的绿色、低碳和生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带动区域有色金属、化工、冶金、铸、热、锻、焊等机械基础的发展以及汽车金融、租赁、保险、维修、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物流等生产业的发展。

2.2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支撑现代工业产业快速发展。

欠发达地区要以市场为推动力和以城镇化为契机加大工业园区的发展步伐,打造国家级工业园区,形成对产业和项目的强大吸引力,带动工业集聚、集群和规模,如,聊城的祥光生态工业园区、信发与泉林循环经济产业园等要实施工业园区产业新城化战略。产业新城是聚集了生活、学习、科研、工作和娱乐为一体以及执行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新态微型城市体,是新兴工业产业体系构建和布局科技产业的重要载体。为此要全面提升和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打造成现代产业新城。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企业为依托,推动科技产业集中发展,形成大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成为科技产业新城;二要进一步促进人才、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和高效配置。工业园区的发展关键是要具备人才、技术、资金,实现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三要积极开发“工业旅游”新产业模式。工业旅游是带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也是企业产生社会广泛影响和社会公众对企业认知的重要契机;四是合理规划园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拉开框架,紧跟城市及市场趋势建“开放工业园区”;培育特色现代工业产业群,建设“现代工贸园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加强发展环境改善,建设“魅力园区”;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打造“名牌聚集园区”。

2.3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现代创新工业产业体系。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战略是实现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确保区域经济把握未来经济竞争优势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工业产业升级演变和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关键。一是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加大对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铝、铜、新能源汽车和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支持力度;二是打造创新驱动战略的三大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快建设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的技术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平台、科技基础服务平台,使创新基础设施达到较高的先进水平;三是组建产业技术创新合作联盟。鼓励和扶持发展由企业主导、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研究开发合作;四是要锻造更加强烈的创新意识。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对于技术创新具有重大的作用,欠发达地区应该把培育强烈的创新意识作为推动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抓手。

2.4推动结构全面升级,提速工业产业跨越发展。

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的持续跨越发展,必须推动经济结构全面升级,优化配置资源要素,提速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技术结构上实现工业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组织结构上创建包含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具有市场活力的小企业、布局结构上实现协调集约科学发展、行业结构上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合理构成。一是要创建灵活的发展机制。比如:要进一步营造开放准入的发展环境,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和拓展准入领域、创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融资平台以及构建网络审批平台等发展机制的创新促使民营工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聊城工业经济发展的创业激情和氛围,是推动聊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引导科技创业、新兴产业创业等,促使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三是培育更强的发展适应性意识。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绿色、低碳和生态,培育更强的发展适应性意识,推动工业结构全面升级,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绩效以及打破路径锁定。

篇4

如今社会,物欲横飞,人们在满足富裕物质的同时,一些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生理心理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人性化设计、低碳绿色设计、和谐化设计等新概念的提出,要求设计的产品不仅能更好地实现人文关怀,而且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发展方向与需求,这些也是“和”这一设计理念在现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体现。

人性化设计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使设计师和企业把更多的目光从产品转移到使用者。以人为本正是中国“和”文化“美”与“善”的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美”首先体现在产品的结构和造型上,以人机关系作为理论基础,通过产品结构的改良让使用者更省力、舒适,通过产品造型的创新使产品更具趣味性,满足人们轻松、幽默的心理;其次体现在材料和色彩上的选择与人的认知相一致,给人舒适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善”反映在人性化设计引导人们合理、适度的消费,倡导人们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人性化设计体现的是一种大爱,这种大爱也正是中国“和”文化“美”与“善”的本质所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生针对眼药瓶设计了一款带有弹性的硅胶罩(如图1所示),使用者在用时可以翻过来,罩在眼上,可避免误操作带来的伤害,同时也提升产品使用的精准性,用完后可把硅胶罩翻下来,方便携带和包装。折叠自行车,是人性化设计的典型代表之一,它质量轻,折叠后体积很小,可轻松的提起,便于携带,是外出郊游的最佳选择(如图2所示)。人性化设计对于工业设计师和企业而言,不仅在设计技术层面上的要求更高了,而且要求工业设计师和企业对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和变革,利用科学技术,使产品转化为以人为本的生活产品,转化为有生命、有灵魂的生活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