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1 14:21: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木兰诗原文及翻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词语替换法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在翻译时,最好选用现代汉语中能与之对等的词语来替换,也可以在单音节的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上字,使它成为双音节的词或短语,这样就解决了译文上的难度。
如《伤仲永》中“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中“收”可解释为“聚”,这就可以用“团结”一词来替代;“养”加上“赡”字,组成双音节词“赡养”就比较通俗易解了。
三、词义解释法
在理解古诗文名句中,要把握关键性词语予以解释。如《观潮》中“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岳阳楼记》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观”字,就可以结合原文解释为“景象”,可翻译为“钱塘江的涨潮,是天下壮伟的景象”、“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这种词语,如不解其意,翻译就无法进行。
四、省略添补法
文言文中,句子或短语中的某些成分及介词常常省略,数词后面不带量词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为了使翻译的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句式的规范,在翻译时,一般应根据添补完全之后的内容来翻译,即凡是省略的词、成分,都要添补上去。
如《桃花源记》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翻译时要补上“桃花源中的人”和“渔人”。再如《口技》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译时要补上被省略的量词,译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五、句式调序法
在文言句式中,一些特殊句式往往与现代汉语的句式结构不同,如:状语后置及宾语前置等倒装句式,在学习翻译这类特殊句式时,要根据现代表述的习惯,处理好句式中的语序关系。如《记承天寺夜游》中“相与步于中庭”,动词的限制成份“于中庭”在翻译时应从动词后面调整到动词前面,译为:(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再如《陋室铭》的结句“何陋之有”,译时就要将宾语“何陋”调到谓语“有”的后面,这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六、删除虚词法
文言语句中,有些表示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虚词,如助词“之”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时(如“何陋之有”),或作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标志时(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意义,翻译时就可以删略不译。
七、词语瞄准法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翻译,只要根据上下文仔细推敲,瞄准句中的重要词,重点突破,就基本上能保证句子翻译的准确性。如《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此句中的“及”只有理解为“到……的时候”才算正确。
八、“互文”理解法
古诗文中,常常会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在翻译这类诗句时,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中的“互文”现象,充分感悟其上下句的内容互相渗透交错、互为补充的特点。
如《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不能翻译为“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而应翻译成“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次的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这样,就会避免对古文内容产生误解的现象。
又如《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译成“不因外物(好坏)或喜,不因为自己的(得失)或悲”,就曲解其意了,应译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才符合文意。
再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句,应该理解为“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角弓,都觉得铁衣太冷,难以穿上身”。
诗歌作为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瑰宝,从古到今对人的精神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翻译家应该肩负起再现原作的形式与精神以及原作的意象的重任,使讲英语的国家的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欣赏汉语诗歌的实质。互文性理论的引入能拓宽人们的思维来理解原文,并且能更好地翻译原文。
法国的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莉亚・克里斯蒂娃于1969年在《符号学:符义解析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概念。互文性是指任一文本与其他文本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克里斯蒂娃认为任一文本的构成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在这一构成中,某文本与其他相关的多种文本相互参照,彼此连结,形成一个蕴含丰富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的过去现在及将来的意旨,实践着语言符号在文本间的化合过程。
翻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项活动,而是一种语言文化在互文性质上的转换活动。原文与译文之间本身就是一种互文,因为这一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对原文本的阐释和对目的语文本的创作,这些都需要与其他文本相联系。互文性为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和翻译视角。下面就在互文性理论指导下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一、互文性与诗歌的声音传递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已经家喻户晓,无需细细琢磨,单从开头七组叠字的运用就能感受到一种孤苦悲凉的意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音词由七个均等的音部造成一种缓慢的节奏,由平声字“寻寻”起音,并和短促音的“觅觅”构成一个音群,通过“觅觅”的发音在声调高处形成一种自然的停顿,然后用“冷冷清清”在略高的音调上经过过渡接着便连用了三组叠音词,这样的语音组合不禁使人陷入一种凄苦情境。这种高超的作词艺术也让众多译者挠腮。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翻译家是如何通过互文性来传递诗歌声音的。原词引用如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译文一: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林语堂,1961)
译文中用了与原文相同数量的词来表达,并且译文中也是用的复合词。原文七组词,译文重复用了七次“so”,并且这个词在两个词之间重复出现。除此之外与“so”这个词搭配在一起翻译的词都是以辅音d/开头的,而这一辅音的发音是抑音,且这种低沉的发音不断回应,这就更有利于表达原词那种凄惨悲凉的意境美。这种翻译方法就利用的是通过声音上的互文来传达原词的意境。
译文二:
Search. Search. Seek. Seek.
Cold. Cold. Clear. Clear.
Sorow. Sorow. Pain. Pain. (王红公,1979)
译文中,王红公选用了“search,seek,cold,sorrow,pain”这几个词来表达原词的无限悲伤的情调。在译文的第一行,所有的词都是以辅音字母“s”开头。第二行都是辅音字母“c”开头的,最后一行用了两个辅音字母“s”和“p”来开启首字母。并且与原文一样都是使用的叠字,这样不仅保持了原文的形美,还传达了原文的音美。
译文三:
Seeking
Seeking
Searching
Searching
Over ond Over
Lonely and forlorn
Sighing;
grieving
sighing
in the same round(Kwock & MaHugh, 1980)
此译文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格式,无停顿,用语简洁正符合中诗的特点,并且运用了首韵、尾韵等形式把整个情境编织在一起。起始句不断使用“seeks and searches”,组后又陷入一种“sighing and grieving”的境界。看到这段译文我们不禁回忆起Love is Cruel,这首诗。虽然这两首诗要表达的感情不同,但是这种内心的情绪是相似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存在着互文性。
从以上三个不同译本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采用声音意象的方式来传达原词的音美。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着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一个对话。为了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美感,这些译者都发挥了各自的长处通过互文性来传递原词的音美。
二、互文性与诗歌意象的传递
在诗歌中,意象内涵丰富,是语句中的关键词汇。读者读到意象会产生词语联想,联想到词所指本身,也会联想到这个物象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存在意义。但是中西意象的传递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许多翻译家都绞尽脑汁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克服这一困难,而互文性理论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忠实的理解是翻译的第一步。以《一剪梅》为例,原文:“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译文:
I loosen my clothes/ Boarding the skiff alone (tr. by Julie Landau)
Softly I unfasten my silk cloak, and enter the boat alone.(tr. by Robert Payne)
Gently taking off the silk coat/ Lonesomely embarking the orchid boat.(tr. by Wang Jiwen)
I unloose my skirt; alone, I take a boat. (tr. by Xu Zhongjie)
Gently loosening his silk robe, he mounts alone the magnolia boat.
(tr. by Liu Wuji)
My silk robe doffed, I float alone in orchid boat. (tr. by Xu Yuanzhong)
在《唐宋词新话》中,谢陶方指出,“兰舟指榻”。王忠文认为,“兰舟”就是木兰舟。对于这个词,由于不同译者的不同理解,他们都采用了不同的词来翻译。在第一和第四个译文中都用了“skiff”来译。第二个译文直接用了“boat”来译。在第三和第六个译文中都用了“orchid boat”来译。第五个译文中用了“magnolia boat”。第五个译文用“magnolia boat”来翻译“兰舟”,这里指的是“木兰舟”。这可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这个词显示出了年轻女子想念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意思。此外,看到“orchid boat”,我们不禁想到一本书的名字Women Poets of China.在第三和第六个译文中用“orchid boat”来译更使译文富有诗意。以上可以看出,译者通过互文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然后忠实地展现在译文中,因此,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就存在着对话。
三、互文性与诗歌典故的传递
典故的文字简练,内涵丰富,是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熟悉典故来源和它所存在的文化语境才能很好地理解典故的内涵。如果译者不熟悉典故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典故的涵义就会感到茫然,也就不可能译出好的译文,这就需要译者不仅要熟练运用两种语言,更要熟悉两种文化。只有掌握丰富的互文知识,才能在目的语中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原文:东篱把酒黄昏后
译文:
At dusk I drink before chrysanthemums in bloom.( Tr. by Xu Yuanzhong)
By the east fence,holding a cup of wine after dusk fell.(Tr. by Gong Jinghao)
“东篱”与陶潜《饮酒》诗第五首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关。一般认为陶潜的诗是写实,因而“东篱”指“东面的篱笆”是正确的。陶潜是有名的隐居田园诗人,他一生淡泊名利,人品高尚,酷爱。从一开始“东篱”就与“菊”有不解之缘,因而在日后不断被借用而感染上“”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被借用范围的扩大,它的含义也在随之扩大。
在许先生的译文中,译者尽量保持原文“东篱”的文化意象而把它译为“chrysanthemums in bloom”,“chrysanthemums”与“东篱”相联系,当读者读到这个词时不禁会运用互文知识产生丰富联想。而在龚景浩的译文中,译者直接译为了“east fence”。这种译法也是忠实于原文,是一种字对字的翻译。相比之下,本作者认为许先生的译文会更好一点。“东篱”与它的前文、后文互为互文,同时原作与译作之间本身又是一种互文,可见其互文的重要作用。
互文性为诗歌翻译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使译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深刻内涵从而更好地传达给译文读者。本文从声音、意象和典故三个既难又典型的方面为切入点,对本文加以了论证,以期互文性在今后的翻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婷.论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J].国外文学,2001,(4):
9-14.
[2]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6:682.
[3] LinYutang,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Heinemann, London: Melbourne Toronto,1961:143.
[4] Kenneth Rexroth and Ling Chung, Li Ch’ing-chao: complete poem,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79: 112.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文言文木兰诗翻译: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pèi〕头 鸣溅溅〔jiān〕 金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 hán〕 贴:军帖〔tiě〕;贴〔tiē〕黄花;字帖〔tiè〕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粘贴。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骏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愿:a愿意,eg愿为市鞍马;b希望,eg愿驰千里足
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孙子兵法·军争》上说:“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意为以迂回进军的方式实现更快到达预定战场的目的,把看似不利的条件变为有利的条件。在教授《木兰诗》一文释题之时,笔者紧扣题眼这一个“诗”字问学生:这诗是我们以前常见的那种绝句、律诗吗?(不是)那它又是什么?(北朝民歌)离现今有一千多年了。既然是民歌就说明它是能唱出来的?你能唱吗?(不能)那想不想听听是怎样唱的?(很想)笔者不直接把结论抛给学生,而是通过迂回战术,步步紧逼,唤起学生的好奇与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乐学情绪。笔者认为这对学习相对枯燥的文言文而言还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有兴趣才有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当然这一气氛的成功营造得归功于兵法中“迂直”这一战术的合理运用。在上课伊始让学生听一听《木兰诗》的民歌唱法也是造势之举,兵法有言“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是说善战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士兵。这里的造势也就是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不去强制学生怎样怎样,而是通过营造氛围,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的心思从课外笼络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心理铺垫。通过听唱感知也为下一个朗读环节作好铺垫。
《孙子兵法·谋攻》上说:“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求领导者要充分放权,不要对被领导者不放心,要敢于放手。这一思想运用于语文教学就是:敢于让学生自主发展——学生能讲的就免开尊口,学生能做的就不代劳,教师没有必要指手画脚,更不必横加干涉。斯宾塞曾经说过:“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所以,应该相信学生,他们完全有能力干好自己的事。在组织翻译课文时,笔者不是逐句逐字报译让学生记下来,而是让同学们根据课下合作完成,如在翻译过程中有什么疑惑或发现再提交全班讨论,这样省时高效,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这其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预设与生成这一组关系,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一下会出现什么问题。《九变》中讲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教师不能大意于学生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来,备课时要兼备学生那一头,把课备细、备深,以不变来应万变,否则难堪的只会是教师自己。
《孙子兵法·始计》上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先迷惑欺骗敌人,诱敌为我所用,并最终战胜敌人,这是用于军事目的的一种策略。教学中,教师也可在表达、演示时有意出现漏洞、错误等,“能而示之不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纠正错误,培养学生不盲从、不迷信的品格。这种手段,能高效刺激主体心理,引发学生高程度、大范围地认知冲突,符合人的逆反心理规律。如《木兰诗》教学中为讲清互文这一知识点,笔者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请问同学们该如何翻译?然后笔者在学生思考之际,再虚晃一枪给出字面翻译“将军们经过一百次的战斗都死了,壮士们经过十年的征战都回来了”,这一译文明显不符合日常逻辑,学生一听也就纷纷质疑,否定了笔者的翻译。至此,笔者将计就计,让同学们合作讨论该如何翻译才恰当。通过交流,同学们给出了一个较为恰切的译文:“将军和壮士们经过十年的征战有的牺牲了,有的胜利回来了”。从摸索翻译中学生也归纳出这样一个特点:对于这种句子,得把前后两句合起来、相互补充着翻译。到此笔者顺势利导,水到渠成地告诉学生们这就叫“互文”,文中还有几处这样的句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到全文中去搜索,反应快一点的学生很快找到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等句子。通过相互启发他们也明白了对待这些句子不能孤立解释,在译文中体会了什么叫互文,而不仅仅是记住互文这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且通过语句也初步感知了北朝民歌的叙事特点,领略了它的复沓、排比等语言表达效果。在文言文教学中,兵法所述的这种方式方便可行,运用直观。教师可在提问中主观杜撰,来个“无中生有”,也可在辨析中故作正经,来点幽默,更可出示错误屡现令人捧腹的原文译释……这常常能带来空前活跃的课堂氛围,让教师出奇制胜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所谓:假痴不癫装“糊涂”,有意示错反难错。
《孙子兵法》中讲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悬权而动”,也就是说不可墨守成规,应根据形式随机应变,通权达变。这也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动态生成资源灵活转变教学策略,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敢于大胆取舍原先备的死的教案,不要被框子束缚住。在《木兰诗》教学中,笔者请同学们举手示意有没有会背的,原本打算让几位同学一人背一段的,结果只有两位女生很胆怯地举了一下手,如果笔者再让她们站起来背的话,背的肯定不顺畅,并且下面的课堂教学时间将无法保证,同时也留给了她们难堪,对其他同学也起不到积极的教育作用,所以笔者临时调整了一下策略,请这两位同学站起来说说她们是如何记住的,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她们的经验,通过她们的述说顺势理清全文的思路也不错,这也算是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