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范文

时间:2023-02-23 08:11: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数学教师专业技术工作

篇1

1.概念工作过程导向具体来说指的是以实际的生产活动为基点,严格遵守实际工作过程进行操作,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尽快脱离学校这一环境,使其在毕业之后可以迅速地适应工作环境。而实训教学则指的是通过实际的技能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2.作用(1)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的知识只会停留在理论,实训的效果也不会很好,这与教学的初衷有很大的出入,学生的综合能力显然无法得到全面提高。而把工作过程作为导向的实训教学能够将机电专业的实训教学课程优化为目标的模式,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能够假设自己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并对以后处在工作中的任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这样学生就有一个目的性较强的实训,其专业素质以及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2)有助于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机电技术专业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训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课堂同职业的相互连接,同时还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还有利于他们被有关单位接收。其原因在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机电技术专业的实训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工作之前就适应工作岗位,这样用人单位就可以省下很大的成本来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生也能在上岗之后很快进入工作状态。(3)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机电专业实训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对工作流程的安排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并能够掌握工作过程的要点,以确保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就不会拘泥于课本,而是利用有效的时间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

篇2

一.用赤诚和奉献铸造师魂

1.  做人真诚,有良好的人格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良好的人格修养应是师魂的核心,而“真”字则是人格修养的基石。因为“善、美”也只有在“真”的基石上才能开出灿烂的花朵。我把“真”字视为我做人的准则。对领导,我说真话,哪怕逆耳;对同事,我讲真情,哪怕曾有隔阂;对学生,我授真知,若自己知识有限,我会虚心向他人请教。

2 .思想纯正,将教育事业视为个人的第二生命。

我生长在一个教育世家,父亲是一个解放初从私塾走出来的能激情吟诵“巍巍乎昆仑”的老先生。父亲为他挚爱的教书生涯奔波了一生,虽然父亲现在去世了,但他教育生命依然在我血液中流淌。我的弟弟是中学一名语文教师,如今我的女儿也走上了讲台。教育不仅是我个人的第二生命,也是我们这个教育世家的第二生命。作为一名党员,我对党忠诚;作为教师,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我思想纯正,从未参加过任何不良组织,从未干过任何违法乱纪的事。

3.追求卓越,有坚定的教育理想。

我所工作的学校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之处,十分偏僻。我的教育理想是改变农村落后的教育面貌。虽然这一理想的实现充满坎坷,甚至终其一生也许难以实现,但我坚定不移。我愿为此奋斗一生,奉献一生。

二.用勤奋和创新彰显能力。

1.勤奋学习以增长才干。

我是一名英语教师,为了给学生一碗水,我努力让自己拥有知识的河流。我自费订阅了《英语周报》等报刊,购买了李阳疯狂英语磁带,勤写读书笔记。在教学上,我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尝试各种教学改革,力求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且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在教学教研的同时,我十分注重从理论的高度审视个人的教学实践,研读教育理论,撰写教学论文。

我又是一名校长,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角色的转变催逼我要不断学习,尤其是学习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我一方面向书本请教,《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书籍从此摆上了我的案头;我一方面向同行求教,就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困惑寻求解决之道;我更是注重向教育专家学习,各种校长培训活动我总是积极参加。

2.创新工作以革新面貌。

人事制度改革——激发有限的教育资源

农村初中教师编制紧并且师资良莠不齐,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在我任职的学校大胆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全体教师实行竞争上岗,通过竞争然后上岗的教师再由班主任自由组阁,落岗的教师则由乡中心学校安排到小学任教。

管理思想改革——凝聚人心

一些学校是以刚性管理为主,教职工有抵触情绪。我在我任职的学校尝试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教职工关系十分融洽。像制度的制定与修改,一定让教师代表参加讨论,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像考勤工作,较之过去更为宽松;像教职工个人生病及家中婚丧之事,我都会去看望或慰问。

平面整治——创造育人环境

任职几年来,我带领我的团队先后兴建了学生食堂、学生厕所、排球及乒乓球运动场,扩建了连接教学区与生活区的石桥,水塘边栽种了垂柳。为彻底解决垃圾存放问题,我们购买了几十只垃圾桶,并与校外村民协议了垃圾运放一事,垃圾历史难题终于解决,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教育教学——凸显特色

德育工作突出以活动育人,改变过去以堵为主的管理模式;教学工作我强调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近年,我正在教师中推行“教学练”这一教学模式。

三.用执着和坚守感受辛勤

距离没有让懒惰成为理由。我现在所工作的学校距离我镇上的家有三十里地,我从未因这三十里地而迟过一次到,也从未缺勤过。我在中心学校工作期间,每天早晨七点半一定准时到岗,风雨无阻。担任中学校长之后,我把家搬到了学校,妻子也只得跟我一起从镇上迁下来过清苦的日子。在老人生病及去世的日子里,我让妻子去照料,为不耽误工作我只请假三天。

贫瘠没有让坚守成为虚言。我所工作的学校在物质条件方面不是很好,但我从未有过放弃与逃避的念头,虽然我有过多次能离开的选择,但我没有,因为让这片贫瘠的土地开出灿烂的教育之花是我的执着追求。

四.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业绩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所带的班级学生英语成绩总是名列年级前茅;个人在公开课比赛中屡获佳绩;撰写的论文也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在年度考核中我多次被评为优秀等级,XX年我被评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名校长,我带领全体教职工努力拼搏,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又上了一个台阶。三年间,考取三个黄高生,近六十个一中生。学校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绿化先进学校”,并破天荒获县中考进步奖。我个人也因成绩突出,先后获得“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共2页,当前第1页1

五.用清贫和无私诠释廉洁

当科任教师,我从未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更没有通过补课获其他方式收取学生费用等违纪行为。当校长后,我更是严于律己,从未通过职权谋取过一己私利。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我的原则。学校的大型建设,均通过县招投标中心运作,全程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学校财经,凡开支超过伍佰元即要三个以上的教师签字,学期结束后所有账务均经职代会审查,坚决杜绝不良开支。

篇3

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不是关在教室里的“填鸭式”教育,也不是关上门闭门造车,更多的是是课堂之外的延伸,是关注于知识的实际运用。在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无需将眼光和脚步固定在教室的小范围之内,可以更多到课堂之外去挖掘丰富的更富有趣味性的知识,尤其是在网络文化如此盛行的时代,能够独立有效地运用网络技术寻找提升自我的知识库也是新时代人才必备的素养之一。

1.2工作室模式的互动性

以往的教学模式过分单一,教师依据教材大纲授课,学生抄记知识点成为了最主要的模式,这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大大减少。工作室模式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旧时盛行的“师傅带徒弟”的授徒方式,更多的是手把手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自身经验的频率极大增加,也会不时有协作,相互之间的距离感大大缩减。在同一个项目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就更加频繁,课程不再是可以的一场脑力比拼,更多的是通力合作的一场煅炼。

1.3工作室模式的针对性

工作室模式的教学方式是围绕着项目展开,比起零散知识点的累积,明显更有针对性。虽然比起课堂教育,在系统性方面可能会有所欠缺。但是课堂教育涵盖过多的知识点,往往都是浅尝则止,学生在每个知识点上都没有深入的涉猎,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学习的兴趣。而工作室模式与之相反,虽然涉及的范围可能比较小,但是针对性非常强,了解更加深入,对项目涉及的知识点的学习会更加有明晰的概念和理解。

1.4工作室模式的实践性

教育归根结底是为学生踏入社会做铺垫,是让他们在融入社会前拥有更高的更符合社会需求的资本。在升学的压力之下,更多的教学模式失去了原本的教学意义,一味以高分为教学唯一目标,培养出了大批与社会需求脱轨的“高分人才”。工作室的教学模式突破这一困境。工作室的教学围绕项目展开,这些项目都是围绕着企业中实际会涉及到的内容,这等于提前为学生开了一道看外面社会的窗口,让他们提前了解踏入社会需要了解的问题,更全面地用实用的知识武装自己。

2工作室模式的实施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室是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大类之下,分化出定位更加精准的小类别项目小组,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加入不同的小组,由专业有权威的教师带领项目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研究。项目小组之间可以定期组织交流会议,交流各小组的项目进度和研究成果。在项目完成之后,举行项目成果的展示和评比活动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能让各小组的研究更有紧迫感和荣誉感,也能更深入了解彼此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更好地打开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工作室模式承接的项目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教师承接企业实际的项目后根据学生的意向挑选合适的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完成项目的开发。一种是每个教师提出自己的模拟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自行选组。在师资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可以得到最大化的考虑,学习方案更有个性和针对性。学习效果也会相应提升。

3工作室模式的效果

工作室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是十分明显的。固有的教学模式弱化了每个学生的个性,把他们当成统一的教材接收器在培养。学生也在被动学习中失去了对本专业的热情,按部就班的完成固定的学习任务,却失去了创新和探索的能力。当大部分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一部机器,这将是教育的一种失败,而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流失也会成为拖累未来社会前进的阻力。工作室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一开始就有按照兴趣选择项目的权利,这比“填鸭式”教育多了民主。在学习过程中也不是单一围绕课本,而是有实际的项目研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重拾学习的兴趣。比之按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工作室教育模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工作室教育模式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教授者,还是项目的负责人。需要将项目的完成与专业知识点更凝聚的融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也促进了教育界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作室教学模式中最关键的项目,一般都从实际的企业需求演化而来,甚至不少学校与相关企业开始了合作关系,将企业项目实际融入课堂,拉近学生与企业的距离,缩短学生步入社会的不适应期,也为企业提前打好人才基础,提前着手对口人才的培养。这对于企业和学校都是双赢的局面,企业可以更大程度的减少“供不和求”的局面,学校也可以大大增加就业率。

4工作室模式的困境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困境主要还是在投入上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是师资力量上,工作室教学模式需要更雄厚的师资力量投入,这种模式现在还比较前沿,在师资力量上也还没投入力量培养。二是工作室硬件和软件设备的投入还无法得到保证。三是管理体系还没完全建立。

篇4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53-0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理念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之间的共识,也已在机电类专业等很多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然而,软件技术专业存在一些特殊性:首先,绝大多数软件企业很难大批量接纳在校学生到企业开展短期岗位实践,即便是有幸被选拔到企业实习的少数学生,由于实习期短、企业技术保密等原因,也很难有机会真正参与核心开发工作;其次,对于很多软件企业而言,将在校生培养为企业员工的成本和风险使之更倾向于直接从人才市场招聘有能力和经验的员工,不愿意与学校开展深度的人才培养合作。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到企业、企业进校园、校企一体化等几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都不太适用于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一直是摆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软件技术专业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随着高职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工作室教学模式逐渐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艺术类、设计类专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软件行业而言,其工作的内容和产物是软件产品,是一种数字产品,这决定了其生产过程可以远程化,可以与企业空间分离。威客模式就是软件行业这一特点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它打破了地域、时间、工作方式的限制,通过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并让工作者获取报酬。软件行业生产过程可以远程化、可以与企业空间分离的特点,为软件技术专业在校生依托工作室参与企业项目、开展工学结合提供了可能。因此,基于工作室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活动,成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工作室是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也是一种开放的、具备企业基本特征的、无论是在环境布置上还是在硬件设备上都符合生产要素的一个场所。对学校老师和学生而言,它既是教学场所也是工作场所。工作室教学模式以工作室为依托,将教学内容与真实的实践项目融于一体,将传统的课堂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企业生产实践的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对学生实施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学生从校园学习到企业就业“零距离”对接的桥梁。

二、工作室的功能定位

社会上有很多软件工作室,一般规模不大,成员不多,通常运用工作室的灵活及低成本的优点,承接中小企业的软件项目外包,或面向市场自行开发一些软件产品,实现盈利是它们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项目和产品盈利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而对于学校而言,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人才培养才是工作室的核心功能,工作室盈利更多的是起到一种绩效激励机制的作用。产学关系中,产是过程,学是根本。项目承接和开发是工作室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既要为学生提供参与项目实战、学习提高的机会,又要按时、按要求完成客户交予的项目。产品开发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开发,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三、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一)工作室的设置

设置工作室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学校根据软件技术的专业方向设置工作室,如.NET工作室、Android工作室等,每个工作室只承接相应技术平台的软件项目;有的学校则建立专业工作室,由“双师型”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共同组成一个项目团队,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开展工作。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做法是提倡自由组合、自主申报创建工作室,鼓励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不同的专业特长来组成多个6~9人规模的工作室团队,每个工作室团队的人员构成包括UI设计、前端开发、移动开发、服务端开发、营销策划等不同角色、不同特长的学生,从而使工作室的团队结构尽可能向社会上的软件工作室看齐,更有利于开展工作。工作室成员都是在校学生,安排1~2名“双师型”教师作为指导老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发挥创造性。工作室没有限定只从事特定的技术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引导和鼓励每个工作室拓宽专业知识面,并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

(二)工作室的教学组织形式

篇5

三十二年来本人一直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并任班主任工作。有数学教学方面的技巧,也有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累积的经验。我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工作,得到了校领导的一致肯定。在教学工作之余,积极投身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以丰富自身教学和管理的技能,以便更好的投身到今后的教学改革之中。具体的工作表现如下:

一、面向全体,做好教育工作。

1、用心搞好班集体建设。

首先积极配合班科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班、队活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同时主动做好同其他学科的配合工作,为良好班风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班级的特殊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还让学生们学习、了解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知识,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同时,还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劳动和兴趣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并在活动中学到一些待人处世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良好品质;我所教过的班级班风正、学风好,是个团结温馨的班集体。

2、以爱为基础,真诚相待。

“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而爱的基础是给与、关心、责任感、尊重和理解,“亲其师才信其道”,作为班主任,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在我的工作中,注重用不同的方式去接近个性不一的学生,与他们真诚相待,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和班集体的爱,从而引导他们用同样的方式传输给他周围的人。

3、面向全体,平等相待。

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这也是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在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体会到对学生一定要平等公正,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多关心、多帮助和多鼓励。在工作中,我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处理偶发事件,防止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善于利用家校合力,通过家校联络方式,帮助特殊孩子逐步走入健康成长之路。我就是这样用爱心叩开每一位学生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用炽热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从而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健康向上、努力进取的整体。

二、认真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教学中,注重深钻教材和吃透大纲,并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和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悲观,让学有余力的优生不骄傲,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好成绩。

教学中,做好教师“六认真”,不断向年轻的教师学习,同时积极参加各级部门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积极地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地向同事和书本学习,让自己与时俱进,保证了每堂课40分钟的质量,从而达到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三、提高业务素质,适应现代教学需要。

为了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我利用休息时间,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杂志,并写了论文。还利用各种机会参加各类培训,并多次在校内做工作经验交流,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同。

篇6

【中图分类号】J50-4

引言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多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Y,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其特点是不断地创意和创新,随时代潮流变化而快速应变,材料的变化、工艺的变化、观念的变化等都会带来教学上的变化。从学生就业、创新创业的视角来审视当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特点及发展的需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目标,以工作室为平台,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将理论讲授与项目设计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1]该模式实行的项目教学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实践融为一体,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承接设计项目为主要任务,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能力的训练。[2]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而且要全面负责指导艺术项目设计与实践。就当前情况来看,教师个体素质和能力很难以满足“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教学的要求,因此,“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首当其冲成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的重要关注点。

1.专业教学团队及特征

教学团队分为学科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和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是跨学科、跨课程的教学团队,是为培养某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由明确分工,相互承担责任的相关学科或相关课程的教师个体组成的教学团队。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而言,专业教学团队是以教书育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艺术设计、工程领域职业所需专门人才和服务社会为直接目标,由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相关知识互补、技能互补的教师个体组成的团队。因此,它区别于一般的教学工作群体,更强调要完成需要共同努力的集体工作。在共性上具有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和双师素质的共性特征,在个性上具有符合人才培养水平标准维度与服务社会能力标准维度的二维性特征、持续发展的动态对接性特征、团队成员来源的二元性特征。这些特征对于构建专业教学团队有其重要的标准作用。

2.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就教学而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建设,教学的组织实施等都需要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团体合作,教师个人是难以完成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就教师素质与职业能力而言,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使自身在教师职业素质、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不断发展。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团队学习来实现教师的知识交流和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如若只重视“双师型”个体建设,忽略团队建设,会导致教师只顾自己教学,缺乏团队意识,造成专业教学内容的重复或矛盾,教学无积极性和创作性。因此,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整合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和手段。[3]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基本保障。

3.“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3.1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

在充分把握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模型”理论,结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行要求,明确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与重点,由院校主导、政府扶持、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带头人执行,组建一支由院领导和行业企业管理层组成的“双带头人+专任教学团队+兼职教学团队”的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的梯队结构。按照“双方联动、双岗交替、双向培养”思路,与行业企业合作,通过校企互动,专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以加强企业实践能力,兼职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培训以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共同打造一支具有决策力、执行力、创新力的管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兼备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3.2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策略

3.2.1以团队“素质模型”理论为指导,构建专业教学团队

素质模型是指达成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不同的素质要素的组合,他是用行为的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员工完成工作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自我概念素质族、态度意愿素质族、能力技巧素质族、团队管理素质族,每一个素质族又包涵了相应素质要素。这些素质族及素质要素也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学团队及教师个体在素质上的基本要求。因为团队的共同目标和相同的环境,对成员会提出相同的要求,如共通或相似的专业背景、职业、兴趣、价值观等。[4] 因此,以“素质模型”理论来指导“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教学团队构建是科学有效的。具体来说,对专业教学团队素质要求而言,需要具备自我概念素质族、态度意愿素质族、能力技巧素质族、团队管理素质族素质要素标准;对于专业教学团队教师个体而言,重点是对教师是否具有自我概念素质族、态度意愿素质族、能力技巧素质族、团队管理素质族四个素质族及要素的甄选。概言之,构建管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兼备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形成技能和素质之间良好的互补性,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与目标。

3.2.2政府要建立健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加大的经费投入,扶持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建立健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规章制度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但有宏观的国家发展政策,而且普遍有一整套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切实的保障。企业界和职业教育界,但凡遇到有必要进行解释的行为时,都能在《职业教育法》中找到依据。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教法》颁布与实施已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最关键的是需要地方政府要为扶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扶持与制度保障。因此,需要由地方政府出依据《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其他相关法规,从专业教学团队教师资格认定、甄选任用、职务聘任、进修培训、工资待遇、考核奖励、教师流动等一系列环节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此外,建立相关校企合作的协调委员会,引导校企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2)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团队培养体系

从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看,大多数国都建立了职教教师培养体系,注重教师的职业前培养,而在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仍然沿用普通师资的培养模式。仅通过职后培养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是不能满足专业教学团队素质要求的,因此,地方政府应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培养体系,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专门机构,对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3)加大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经费投入

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各国政府都在千方百计地增加投入,支持职业教育事业。如新西兰政府投入约占70% ,德国达到55%,澳大利亚达50%。可见增加资金投入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保证。因此政府要拓宽经费来源,改善拨款制度,设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项基金,促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3.2.3高职院校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并实施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与培训计划,建立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激励制度,主导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有针对性的制定并实施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与培训计划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与培训计划必须要有针对性,除了对现有的专业教学团队的现状,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外,还要对学院的专业及教师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依据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团队特征与应包括的四个素质族,确定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培训目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数量。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导向性、实践性、层次性、时代性与示范性,注重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注重新知识、新工艺的发展。在培训形式上采用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使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经常处于一种终身教育的氛围之中。

2)有效利用校外资源,引进和聘用兼职教师,充实专业教学团队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学历、职称层次、双师素质偏低,校内外培训见效较慢,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加强相互间的协作,除互相聘请高素质专业教师外,还需从社会艺术设计与工程行业企业中引进或聘用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设计师和管理人员充实到专业教学团队中来,改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提升团队素质,保证专业教学团队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实践经验。同时要建立健全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兼职教师人才信息库程,要保持兼职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3)要建立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激励制度

专业教学团队的质量提高,除了依靠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族要素、证书和资格等来规范和要求外,还必通过激励将提高专业教学团队教师质量水平转化为其本人的内在需求。我们应吸收和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奖励制度和优惠政策,保障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使专业教学团队教师职业真正成为受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

3.2.4行业企业要主动参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充分依靠行业和企业发展职业教育,要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和职业院校多种形式联合办学”。校企合作是教育与产业这两个相对独立部门之间的有机结合,是建立在双方内在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双向主动参与的结合。因此,行业企业应主动利用好国家政府的政策,主动支持合作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一是要派出行业专家和有经验的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教学任务,二是为已有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安排专业实践的机会,共同改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提升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素质。

3.2.5专业带头人要积极主持专业团队建设

专业带头人是站在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前沿,熟悉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技术改革的方向的领军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带头人应肩负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重任,应充分依据国家政府、学院政策、制度,利用好行业企业支持,结合专业培养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运行要求,专业教学团队特征及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族要求,本着先群体后个体的办法,改善专业教学团队的结构、提升素质。以适应“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运行要求,保障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结语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在充分把握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行要求,以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模型”为核心要素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需要政府扶持、学院主导、行业企业的主动支持与参与、专业带头人要积极主持。各层面各司其职,相互协调,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才能保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从而实现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秀珍.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 (5):176-178.

[2] 邸晓松.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7(2):73-74.

[3] 张光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08,(9):491-492.

[4] 彭剑锋,荆小娟.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分类号】J50-4

引言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大多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其特点是不断地创意和创新,随时代潮流变化而快速应变,材料的变化、工艺的变化、观念的变化等都会带来教学上的变化。从学生就业、创新创业的视角来审视当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特点及发展的需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目标,以工作室为平台,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将理论讲授与项目设计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1]该模式实行的项目教学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实践融为一体,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承接设计项目为主要任务,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能力的训练。[2]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而且要全面负责指导艺术项目设计与实践。

1.专业教学团队及特征

教学团队分为学科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和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团队是跨学科、跨课程的教学团队,是为培养某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由明确分工,相互承担责任的相关学科或相关课程的教师个体组成的教学团队。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而言,专业教学团队是以教书育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艺术设计、工程领域职业所需专门人才和服务社会为直接目耍由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相关知识互补、技能互补的教师个体组成的团队。

2.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就教学而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建设,教学的组织实施等都需要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团体合作,教师个人是难以完成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就教师素质与职业能力而言,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使自身在教师职业素质、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不断发展。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团队学习来实现教师的知识交流和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整合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和手段。[3]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基本保障。

3.“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3.1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

在充分把握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模型”理论,结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行要求,明确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与重点,由院校主导、政府扶持、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带头人执行,组建一支由院领导和行业企业管理层组成的“双带头人+专任教学团队+兼职教学团队”的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的梯队结构。

3.2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策略

3.2.1以团队“素质模型”理论为指导,构建专业教学团队

素质模型是指达成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不同的素质要素的组合,他是用行为的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员工完成工作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自我概念素质族、态度意愿素质族、能力技巧素质族、团队管理素质族,每一个素质族又包涵了相应素质要素。这些素质族及素质要素也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学团队及教师个体在素质上的基本要求。

3.2.2政府要建立健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加大的经费投入,扶持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建立健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规章制度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但有宏观的国家发展政策,而且普遍有一整套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切实的保障。企业界和职业教育界,但凡遇到有必要进行解释的行为时,都能在《职业教育法》中找到依据。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教法》颁布与实施已经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最关键的是需要地方政府要为扶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扶持与制度保障。

2)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团队培养体系

从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看,大多数国都建立了职教教师培养体系,注重教师的职业前培养,而在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仍然沿用普通师资的培养模式。仅通过职后培养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是不能满足专业教学团队素质要求的,因此,地方政府应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培养体系,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专门机构,对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3)加大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经费投入

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各国政府都在千方百计地增加投入,支持职业教育事业。如新西兰政府投入约占70% ,德国达到55%,澳大利亚达50%。可见增加资金投入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保证。因此政府要拓宽经费来源,改善拨款制度,设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项基金,促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结语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在充分把握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行要求,以专业教学团队“素质模型”为核心要素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需要政府扶持、学院主导、行业企业的主动支持与参与、专业带头人要积极主持。各层面各司其职,相互协调,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才能保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从而实现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秀珍.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 (5):176-178.

[2] 邸晓松. 浅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7(2):73-74.

[3] 张光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08,(9):491-492.

[4] 彭剑锋,荆小娟.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较以往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这种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常受到限制使其无法顺利的进行,因此有必要对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进行相应思考,探讨如何更为有效的发挥该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

一 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艺术设计专业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已形成并发展起来,现在国内艺术设计专业学校已经达到一百多个。艺术设计专业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基础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设计素质,以更好的融入社会。就现在教学状况来看,艺术设计专业已初步形成分班、分段的授课模式。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在长期实践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各课程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使各学科之间不能有效的联系在一起;不同教师模块式的授课形式,使得不同模块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衔接,科学性和条理性也得不到保证。这些年来,虽然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多次改革和创新,但仍无法全面提高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质量。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出现,在一定条件下解决了上述问题。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基础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参加社会实践。具体来说,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艺术类教学特点和过程为依据进行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工作室导师需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实践经验和良好思想品质融入教学中,并帮助学生确立专业计划和自身发展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知识、运用知识。这种模式使用的初期,便给艺术设计界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也出现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进行完善。

二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完善方法

2.1 完善艺术设计工作室课程体系

工作室课程体系,在设置过程中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院校仍保留着传统教育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初衷。这就需要在设置工作室课程体系过程中,以人为本,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合理制定工作室教学大纲。具体制定时可以适当的保留一些可塑性强的内容,而对于目标和制定方向而言则必须细化,对于教学内容、授课时间等,需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时的进行调整。因为工作室制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常会受内容、时间和环境的影响,而使教学无法顺利完成,一旦出现干扰工作室制教学进行的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以学校要求为基础,根据学生个性及其发展方向开展教学。

2.2 构建特色艺术设计工作室

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会受院校的限制而无法充分发挥其自,而且一些学校艺术设计专业考核标准仍以学生成绩为标准,使工作室制教育模式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时,必须结合本校、本专业的实际进行,构建特色的工作室制教育模式。在对构建过程进行管理时应该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区别开,实行院系领导下的自主管理模式,工作室负责人不仅要组织安排教学,也要负责常规管理,而工作室的成员也要对工作室负责,按时保质的完成工作室负责人交代的任务,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并对相应项目进行统筹规划。艺术设计专业学期考核标准不能仅仅以成绩为标准,还应以工作室教职员工教育业绩、工作室特色和学生的满意程度等指标为考核标准,真正的实现全面考核。

2.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来看,一些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育模式因教师缺乏工作室模式专业素质,并没有以培养学生创业能为主进行教学,仍存在重视学生理论知识而忽略实用性的倾向,使工作室教学的开展并未有起色。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和专业视野。为更好的拓展教师的视野,提高其实践能力,有必要组织教师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从实践中掌握较为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融汇成为实用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指导和引导学生向社会化人才方向发展。为了保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相关院校还有必要开设专项资金,为工作室制教学提供资金的支持,以用于工作室教学和教师培训。

三 结语

虽然现在的艺术设计专业采用了先进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也对这一模式进行了完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要求将会更高。在这种情况下,艺术设计专业院校应该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努力开发研究新的教育模式,以培养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使其毕业后能更好的参与到工作中。

参考文献

[1]付彧.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

[2]谭秋华. 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教育,2012,(06).

[3]苏韬.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J].教学改革与实践,2009,(01).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07-02

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是近些年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讨论的热门课题。实际上,工作室制教学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19世纪的法国,就流行着一种画家工作室教学模式,法文称“ateliers”。在当时,法国有很多杰出的画家和雕塑家都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设计史上一些著名的设计师就是通过工作室学习而有所成就的,比如格罗披乌斯、米斯和柯布西埃就都曾在贝伦斯的工作室学习过,他们后来都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现代建筑师和工业设计师。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校成立以后,把这种教学形式进一步发展,把原来艺术家或设计师的个人教学行为变成了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为,即在学校开展工作室制教学。当今,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下设各系专业设置就是通过系列的教授工作室体现的;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艺术专业大部分的课程也是以进入教授工作室来完成的。在国内,伴随着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深化,很多院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上至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下至各地的地方高校、职业院校都在尝试实行工作室形式开展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室制教学,是设计类专业开展专业教学活动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形式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将传统的以班为单位的统筹安排的封闭课堂式教学,转换为以教授导师工作室为教学单位的开放式教学。每个工作室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学生在专业基础教育完成之后,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自由选择进入相应的工作室进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直至在工作室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工作室教学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一般由1名导师负全责,由多名设计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工作室的教学工作。学生在工作室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生产设计课题的方式完成相应专业设计知识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工作室具有设计公司的一些基本特征,可以给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实践能力综合训练。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它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以整合的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承接设计项目为主要任务,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在参加承接和完成实际设计项目过程中接受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

工作室制的教学是灵活、开放的,在工作室内,教师和学生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导师是一个项目的具体负责人,领导着一个团队进行项目设计,学生是教师的员工,在具体的设计创作过程中,导师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有了好的想法和建议或学习问题,可以向导师主动提出,导师予以针对性的指导。

二、目前国内高校推行工作室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积累设计经验方面有着班级制课堂式教学不具有的优势。但由于国内各个高校管理方式、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素质多有不同,因此,工作室教学模式推行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难。

1.由于近年来国内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规模较大,师生比不合理,学生多、专业老师少。更主要的是,在导师资源上存在着严重不足,高素质和有丰富教学与设计实践经验的师资严重缺乏,承担专业教学任务的老师大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还有一些是从美术师资队伍中转过来的,在这样背景下建立起的工作室教学框架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2.由于工作室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开放,与其他专业冲突明显,增加了高校教学管理上的难度,对非传统类艺术设计院校来说推行起来比较困难。

3.实际设计项目不足,项目课程流于形式,工作室常面临无真实项目可做的困境。

4.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被一定程度压缩,专业知识学习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难以得到保障。

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由于学校实施统一管理的问题,严格意义上的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在一般综合性的工科院校推行存在一定的难度。2010年以来,我校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课外“工作室”形式开展实践教学。

(一)工作室组织形式

按照现有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组建了产品设计工作室、室内设计工作室、平面设计工作室、服装设计工作室、景观与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由一名设计理论知识、科研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为负责人,其余导师由2-3名具有研究生学历且设计实践经验相对较丰富的专业教师担任,共同组成工作室导师团队。每个工作室都有1-2个具体的设计研究方向,例如,产品设计工作室设置有交通工具设计研究方向、家用电器设计研究方向;服装设计工作室设置有服装造型艺术设计研究方向、服装材料与结构工艺研究方向等。工作室主要面向3、4年级同学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学生自愿参加工作室学习,学生进入哪个工作室由导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每个工作室人数一般控制在10-15人。

(二)工作室教学活动内容

我们所设置的工作室并非是打乱班级制课堂教学式的严格意义上的工作室,而是作为第二课堂存在的旨在强化设计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特长”而设置的课外工作室,学生在工作室内的学习主要为课余时间,是对第一课堂实践教学进行的有益补充。学生进入工作室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导师的纵向科研课题研究、横向生产项目设计,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参加国际、国内专业设计比赛等。通过这些内容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强化了第一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培养和提高了综合性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累实际设计经验,而且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做到了“学有专攻”,培养了“专业特长”,为将来毕业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学生在工作室内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导师将给出成绩评定,记录在学校规定的课外8学分中进行成绩管理。

工作室导师除进行专业设计实践指导外,还兼有其他指导任务。如指导学生制订每学期的个人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引导学生规划将来职业生涯,指导学生进行选修课选课,教导专业学习方法,引荐专业阅读书目,甚至指导学生考研学习等。

通过近几年课外“工作室”教学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弥补了第一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使学生有效地利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了设计创新能力,积累了设计经验。近几年,学生参加国际国内设计竞赛屡屡获奖,累计获奖人次达50多人次,其中不乏一些设计大奖,参赛获奖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课外“工作室”式的学习与设计实践活动也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艺术设计专业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楼玮,何征.初探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构建和现实意义[J].包装世界,2013(4):66-67.

篇10

一、教学模式的调整敦促工作室的广泛化

同以前的教学模式相比,工作室教学模式保留了对基础知识培养的根本,就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好基本功一样,基础知识的训练仍然是工作室教学最基础的。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工作室教学以实际项目为平台,使学到的基础知识更好地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巩固和发挥,不但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以设计结果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设计方案也才有可能进入市场,最终使学生的价值真正得到实现。

当前,很多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都采取了工作室模式教学,但是,不少工作室挑选学生的流程是在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学生中,挑选一部分成绩优异对工作室感兴趣的学生进入工作室,进行专业巩固和拓展。其它没进入工作室的学生则较少的接触工作室的实践工程,与日新月异的设计市场脱节,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应该给与更多的学生参与工作室的机会,在工作室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方式、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如果学生数量是工作室广泛化的横向思路,在纵向方面,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在学生挑选方面,甚至可以跨年级挑选。在工作室中学生类型架构上,学生能力层次的梯队性能对课程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并且一个课题是由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完成的,混搭的方式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如果一直是以教室为单位,将教学割裂开来,不仅学生的沟通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在一个学校里,学生直到毕业都不认识自己的学长或学弟,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二、教学模式的调整敦促工作室的个人化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客观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每个班级难免会出现一些迟到、矿课、拖交作业、作业质量不高等问题的学生。有时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也会矿课,他们多是想增加自己的活动时间,去课堂外进行专实践,这些问题的使得学校的教学成了个空骨架,教师的教学积极也不高。学校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实行了相对的管理措施,严格的教学检查和日常考勤是常用手法,但也给学生和教师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结果是学生的厌学情绪更加严重。

而工作室教学模式使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并参与到项目中去,这样在实际的环境方案设计中,学生不仅可以参与各个环节,而且在其中学生会逐渐了解到自己的特长,慢慢地在无形中锻炼自己的专业特长。教师指导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既互相合作,又互相帮助,不仅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也成为了朋友,所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多,更加个人化,就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和能力来对学生做专项技能的重点培养,从而学生也对自己产生了信心,就能够主动学习。教师专业的知识、高技术含量的技能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模式的调整敦促工作室的“专精化”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的组织者,其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师资状况的满意度并不高,部分学校甚至出现有些科目因专业教师紧缺而更改课程,或是由一些非设计类教师来执行设计教学。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极大的违背了设计教学基本原则,削弱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当今社会,设计人才的培养对设计专业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提高设计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篇11

“两难”话题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大热门话题。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找不到员工,结症在哪里?就软件技术专业来说,据统计,我国人才市场每年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缺口在五万以上,并且这个缺口还在逐渐增加,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却无人问津,很多学生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改行从事了其他专业的工作,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出现“两难”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图1是一调研机构2012年调研得到的就业难原因统计图示,从中可以看出,企业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所占比例最高,那么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实践问题,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问题。

1 教育教学现状

软件技术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采取课程授课的形式,学生入校之后,在大一阶段学习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程,大二学习专业课程,大三进行专业综合实训及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老师任课,一周开设多门课程,将知识点分散完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刚有所体会,又进入了下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往往是学着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很难将所学的知识连贯起来,最后进行的专业综合实训―― 项目开发,往往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能完成,很多同学学到最后对就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都不清楚,很难保证学生的对口就业。

2 工作室教学模式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一种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它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学习教室以及生产实践融为一体,打破了传统封闭压抑的教学模式。软件技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建立软件技术专业工作室,模拟软件技术人员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实际项目开发,将产学研相结合。学生通过在工作室的学习,了解项目开放流程,积累项目开发经验,实现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从而改善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使社会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

3 构建软件技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据调查,工作室教学模式目前在艺术设计、动漫制作、服装设计等专业应用比较广泛,在一些本科院校也有走的比较远的,采取的是以研究为导向的导师工作室的模式。在高职院校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在软件技术专业,目前大家都在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下图2为我院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思路。

3.1 工作室建设原则

通过对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方向、专业岗位定位的分析,建立与职业工作岗位对应的工作室。软件技术专业目前主要有.Net方向和Android方向,可以设置.Net工作室和Android工作室。

3.2 工作室师资队伍建设

工作室师资队伍的建设要考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除了校内专业老师外,还应该从企业聘请技术能手。软件行业技术发展迅速,企业往往掌握最先进的前沿技术,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学习企业成熟的项目经验;另一方面,企业也是工作室项目的来源。

3.3 工作室教学组织形式

(1)以项目为向导组织教学。工作室教学应以项目为导向组织教学,项目来源可以是教师自拟、比赛项目或企业项目,根据学生专业特长及所处学习阶段进行任务分配。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老师和学生一起工作学习,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对专业知识进行模块化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一周几门课程轮着上,多位老师轮流授课,课程之间缺少联系,知识连贯性较差。在工作室模式教学过程中,对专业知识进行分模块教学,对每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集中教学,阶段性授课,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知识点在项目中的应用达到让学生掌握的目的。

(3)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高职软件专业工作室是根据软件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建立的,在工作室中,老师可以将工作流程融入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岗位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学们通过在工作室中学习,掌握软件开发流程,体验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积累项目经验,进而达到与企业零对接。

4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意义

4.1 项目式的教学,淡化“课程”的概念,有利于创新突破

工作室教学模式目前主要采取的是项目化教学,教学实践性、互动性较强。工作室的教学内容是开放性的,不再依附于教材和教学大纲,项目一般涉及的专业面较广,综合性较强,不同课程知识相互交叉、渗透应用,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收集资料,深入学习、认真思考,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2 工作室教学模式有利于“双师”师资队伍的培养

高职软件专业工作室是根据软件专业不同研究方向建立的,工作室师资队伍组建采取的是校内外结合的方式。工作室的项目对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很多教师在实践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另外从企业聘请的教师将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和先进的前沿技术带进工作室的教学中来,不仅能丰富软件专业教师的知识面,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们的职业素质,从而使双师型教学团队得到极快的发展。

4.3 注重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篇12

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

1.教学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专业学科体系,艺术设计在教学理论上融合了建筑学、园林学以及艺术学等各方面的学科体系,同时,随着现当今设计理念的不断演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的范围也在不断延伸。这种延伸范围不断放大,使环境艺术专业课程难以与学校的教学体系相匹配,造成高校相关课程很难与时俱进,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受到一定的阻碍。

2.专业师资力量不够健全。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我国高校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起步还相对较晚,虽然得到了各方专业人才以及政府教育资金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专业师资力量的组建上依然比较薄弱。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引导者,担负着对教学进行组织、整合的重要作用,而教师师资力量以及专业素质的高低则直接影响整个教育教学的最终质量。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有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往往在教学上担任许多不同课程的教学活动,很难对一门专业课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而使得教育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更好的提升。

3.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实践性。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具有艺术性特点的专业课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赋予极强的自由度,然后,在我国目前高校中有关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式当中存在着一定的程序化问题以及理论教学相对较难的情况,从而使得整个教学活动难以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对于艺术设计课程的相关教学来说,其本质主要是以美术教学为其重要的教学基础,从而通过与社会以及市场进行联系,来满足社会实践所需要的教育教学活动,需要设置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辅助教学。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缺少专业性实践教育活动,导致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难以与市场相融合。

三、构建专业性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

1.建设完善的工作室课程教学体系。对于高校环境艺术教学来说,合理地构建工作室教学体系不仅包括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学习活动,而且还包括与企业之间搭建合理的学习活动,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更为全面地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市场需求进行考虑,从而搭建更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首先,在工作室模式进行课程改革,重点应当以对学生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为了进一步健全工作室教学模式,应当不断与社会各企业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对教学课程进行相应的优化;最后,在进行教育教学中,要将项目实践融入其中,通过案例分析以及实践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意设计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