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6 15:36: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天上的街市》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于1921年10月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抒情诗。
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全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
(来源:文章屋网 )
卷帘凭窗望月,秋风瑟瑟若丝。
院里栽相思,生成满眼愁绪。
可怜!可怜!
有樽无酒亦醉。
对比悦读
李清照原作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百科名片《如梦令》,词牌名,李清照、苏轼、秦观、李存勖、严蕊、冯延巳等都写过此词牌的诗文。其后更有小说或流行歌曲以此为题,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
鸟鸣涧
佚名
伴花敲棋子,山静水有声。
风来访杨柳,飒飒满山中。
对对悦读
王维原作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百科名片《鸟鸣涧》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鸟鸣涧》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天上的街市
老裙
海面上的海鸥飞翔着,好像掠过的白云。
天空中的白云移动着,好像翱翔的海鸥。
我想那广袤的蓝天,定然有美丽的天使:
天使展开洁白的双翅,定然在守护人间的美景。
你看,那变幻的云朵,定然是天使们的霓裳。
我想那些穿梭在天堂的天使,定然羡慕人间的热闹与快乐。
对比悦读
郭沫若原作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这时,才刚入夜,天空突然显得那么遥远,呈现出一片祥和。在那深蓝的夜幕上长庚星显得更大更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反射着耀眼璀璨的光辉,宛如挂在幕帘上的明灯。
夜深了,黛色的天空中的颗颗星斗,被乌云遮住了,忽明忽暗,像一颗颗珍贵的宝石,又像一粒粒圆润的珍珠。这是多么奇异的夜晚,群星布满天际,多为鹅黄色、淡白色和鲜橙色,就像郭沫若先生《天上的街市》中所描写的一样,嵌在硕大无朋的黑宝石袍上,它们不霎眼,也不闪烁,是恬静安详的。远处的星,害羞似的一个个高挂着。它们散布在温和明媚的皎月边,光线也随之柔弱下来。在清朗的空中,如穿着湛蓝色的长裙。放眼望去,半明半昧的星光,像掺上了晶莹的露水,变得湿润柔和,轻轻地挂在树梢上,垂在房檐上,铺在乡间小路上,薄薄的一层,连我也被这星光覆盖了,我顿时感觉一切是那么雅致、幽静、安详……
夜悄然无声地来临了。仿佛就在一瞬间,天边美丽无比的夕阳已被巨大无比的黑色幕布遮挡住了。天空顿时一片漆黑,世界渐渐安静下来。此时的小区,没了白天的喧闹与嘈杂,更多的便是夜晚的寂静与安详。我站在窗前,欣赏这令人陶醉的夜色。
这时,才刚入夜,天空突然显得那么遥远,呈现出一片祥和。在那深蓝的夜幕上长庚星显得更大更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反射着耀眼璀璨的光辉,宛如挂在幕帘上的明灯。
夜深了,黛色的天空中的颗颗星斗,被乌云遮住了,忽明忽暗,像一颗颗珍贵的宝石,又像一粒粒圆润的珍珠。这是多么奇异的夜晚,群星布满天际,多为鹅黄色、淡白色和鲜橙色,就像郭沫若先生《天上的街市》中所描写的一样,嵌在硕大无朋的黑宝石袍上,它们不霎眼,也不闪烁,是恬静安详的。远处的星,害羞似的一个个高挂着。它们散布在温和明媚的皎月边,光线也随之柔弱下来。在清朗的空中,如穿着湛蓝色的长裙。放眼望去,半明半昧的星光,像掺上了晶莹的露水,变得湿润柔和,轻轻地挂在树梢上,垂在房檐上,铺在乡间小路上,薄薄的一层,连我也被这星光覆盖了,我顿时感觉一切是那么雅致、幽静、安详……
夜悄然无声地来临了。仿佛就在一瞬间,天边美丽无比的夕阳已被巨大无比的黑色幕布遮挡住了。天空顿时一片漆黑,世界渐渐安静下来。此时的小区,没了白天的喧闹与嘈杂,更多的便是夜晚的寂静与安详。我站在窗前,欣赏这令人陶醉的夜色。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走向生动活泼的“屏幕教学”。 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载体,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我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7课《天上的街市》为例,说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教学设计则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设计,要求语文老师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在备课时,除了单一的借助教材和教师用书外,还要通过网络资源撷取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以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上课的思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艺术。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设计,首先要进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然后进行巧妙构思和精心设计。《天上的街市》是一首较能代表郭沫若早期诗歌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诗作。全诗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的再创造,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图景,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而新诗的教学,初一的学生完全没有知识基础。有关现代诗歌的朗读节奏、重音、颤音、强调词和作者情感的抒发方式等还是个盲点,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也接触甚少,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领悟其特点和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天上的街市》我用故事导入法进行新课导入,从网上下载神话故事《牛郎织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将学生的注意力立刻吸引到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同时起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的作用。“故事的结局怎样?那今日我们要学习的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的结局是否一样呢?”老师的提问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朗读,启发想象
诗歌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具有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在《天上的街市》朗读教学中我首先是配乐《星空》钢琴曲,教师范读,让学生思考:《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然后学生自由轻声朗读,体会这首诗的语气、语调和理想世界的情态。再播放flash朗读视频,听读课文录音,同时要求学生①注意这首诗的语气、语调和语速,②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并用铅笔做上记号。最后又让学生齐读。
《天上的街市》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悉心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理解意向,把握情感。从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感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启发联想和想象去构建诗作的艺术世界。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天上的街市》的教学重点不仅要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及诗中所描绘的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更要通过领悟诗歌意境,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对自由、幸福、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现实生活的不满之情。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诗歌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在教学中,我运用flash软件制作好的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研讨、欣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诗歌中的意境,理解作品的主旨。在《天上的街市》的品味欣赏教学环节中,我设置了五个探究问题,同时还穿插播放该诗的写作背景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旨,体会作者对自由、幸福、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也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在品味欣赏中我还专门设计了两道与之相关的课内链接练笔和两道课外提高练笔作业,让学生充分体悟联想和想象的特点及其作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这首诗萦绕着凄美的光环,所以我情不自禁地给它配上了相同意境的音乐《天上的街市》和《星空》钢琴曲,让这种似真似幻的世界显得更加的缥缈,从而衬托出黑暗、贫困、悲苦的社会现实,传达诗人不满的心声,诗歌难点的突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天上的街市》是一曲清朗隽美的夜光曲。诗作意境优美,诗情深沉,画意含蓄。诗人憧憬天上的街市实际上就是憧憬自己幸福的理想境界。大胆的想象、奇特的构思,这正是诗人浪漫主义的才情。这首诗歌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特别是有flash课件辅助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紧跟上老师的步伐,表现出了十分浓厚的学习兴趣 ,整堂课气氛十分活跃。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认真思考,有些见解还很有创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实践证明,有现代教育技术加盟的语文教学活动,更能拓宽学生视野、更能依循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张弛及情感波澜,以灵动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步伐,使语文课堂教学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参考文献:
"青石板,石板青,青石板上钉铜钉……”漆黑的夜空中闪烁着一颗颗明亮的星星,闪呀闪,就像娃娃眨巴着眼睛。
你看,银河是一条长长的路,是嫦娥仙子去拜访王母娘娘常走的路吧!可是妈妈说,那是王母娘娘用银发钗划出的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银河上的星星就是大河上的波光粼粼。我觉得那不是波浪,是郭沫若先生笔下的天上的街灯,天上很美,每天都开联欢会,星星仙子们举着星星灯,在天上的街市上赶集。银河两岸,牛郎星和织女星遥遥相望。如果你不信,就请看那划过的流星,那是织女的眼泪,落到地球上,化作人们的许愿星。呀,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天际,我闭上眼睛赶紧许愿:“流星,愿你让好人一生平安,愿你给好人带去幸福!”
望着蓝宝石般的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我突然想起奶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走夜路的时候千万不要害怕,天上的星星灯在给你照明呢!做人要光明正大,千万不能做坏事,因为,天上有好多双眼睛在看着你呢!
(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下面我想谈一下教学灵感的形成过程:
灵感的碰撞 “红头绳”初现
刚毕业时我曾遇到一个老私塾先生,八十多岁了。他说:“孩子是教什么的?”我说:“教语文的。”他说:“教语文好,既是教孩子,也是教自己。生活中万物、万事都有道理,这道理就要语文老师来引导,孩子就是跟老师慢慢长大的。老师教一生,也收获一生。”这句话在我的心里点亮一盏灯,悟透一个真理:语文老师才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语文可以将读书与生活、人生、生命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个灵感就是我的“红头绳”。有了“红头绳”,我再看语文的文本、孩子、老师都是有灵魂的,语文课堂就是一个个灵魂的碰撞、沟通、升华的过程。
灵感的呈现 “红头绳”闪光
那是一次片公开课交流,一位老师上戏剧《杨白劳》,老教材里的课文。那位老师上的很出色:板书,结构,课堂气氛等都有很大的突破,可以说那一堂课就是一片文章。有一个细节就是他唱起“扯二尺红头绳给女儿扎起来”这一句,学生的表情很奇特,眼含泪光,这就是教学灵感,“红头绳”闪光。这是老师对作品的欣赏和评析,使学生产生了美的愉悦和心理共鸣。“红头绳”诱发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他们审美的能力。“红头绳”是爱的催化剂,是知识的载体,是悟性的突破口。“红头绳”点醒了我,思维象长了翅膀,文本能折射作者的审美情操,也能呈现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风貌,生活的点滴都能给人以启发。
灵感的积累 “红头绳”拾起
文本中到处都有“红头绳”,我们语文老师要会积累、会挖掘、会引导。下面我结合我的案例来分析。
案例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分四步来教学:
1.理序
理序就是课文情节及上课思路。老师能把上课内容及步骤说给学生听,学生能脱开课本复述课文的情节。学生也明白这堂课课文写什么,我怎么说,师生双方达到第一步和谐,“红头绳”分发到学生的手中。
例如《天上的街市》共几节?都写些什么?诗人想象的过程及想象的内容?由同学走向讲台复述给全班同学听。当学生能够大胆的用语言来表达文本的时候,灵感也就开始发芽了。
2.入理
入理就是走进文本,分析时代背景,分析作者的思路、文章的主题。“红头绳”是线,一头是老师,一头是学生。例如《天上的街市》首先老师给学生表演讲故事。故事发生在1921年,“五四”运动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的现实感到极大的愤怒和伤感,他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看着“远远的街灯明了”,诗人的灵感被眼前的景象激发了,他的思维长了翅膀,他的人格透过“街灯”“明星”传递了出来。
设计思考题:
(1)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学生答:街灯、明星、天河、流星等。
(2)作者所描述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学生答:迷人、繁华、富庶等。
(3)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写想表达什么?学生答: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师问生答,学生走上讲台谈自己的收获,也可以扮演郭沫若吟诗……灵感像小树苗一样长起来了。
3.入境
入境就是文章蕴含最深的,精神享受最高层面的人生内涵、启示等。老师要尽各种技巧来传授,学生也要用最佳的状态来接受,师生共同享受文本带来的精神愉悦。“红头绳”是桥,一头是文本,一头是生活。例如《天上的街市》诗人由人间的街灯很自然地联想到天上的明星、街市、牛郎织女故事等,这一系列的联想和想象,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折射出作者在特定时刻的情感,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走入文学作品的情境,从写作的角度设置思考题: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用散文的形式来描绘。可当堂配乐朗读学生的文章,评价收获。
(2)如何将感情移入物象?试举例来探究。可让学生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比如梅花、小草、雪、桥等。教师引导学生来分析。灵感是满树的苹果,你一个,我一个,大家一起分享。
4.激情
激情就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老师情感共鸣,又能走出文本,融进社会生活,有模仿欲望,有创作欲望。“红头绳”是鸟,时而停歇,时而飞翔。教师要教会学生抓住灵感,记录灵感。老师要向牧羊人一样,将“羊儿”带到水草肥美的地方让“羊儿”挑选自己最可口的青草咀嚼、回味。
如仿写《天上的街市》,运用类比联想和想象来描绘一个情境。给学生几分钟,让他们将心中想象的画面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1:池塘、青蛙、小鱼儿、小朋友
2:月亮、大榕树、小白兔、嫦娥
学生的思维象开闸的水,长了翅膀的天使,人人都有创作的欲望。总之,课堂处处是语文,只要我们大家树立正确的理念,充分挖掘教材中可利用资源,“红头绳”可随处拾起。
灵感的突破 “红头绳”飞扬
文本、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灵感,现今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变抽象为形象,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空间,使课堂教学前进一大步,学生的灵感呈爆发之态。下面我结合我的写作案例分析:
师:(多媒体出示图片3张,让学生观察)同学们,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桥。
生:还有雪、桥下的水、水上的船
生:还有天空飘飞的细雪。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冬的景象,可我相信同学们此时的感受,绝不会仅停留在画面的表面,我们还会想到什么呢?
直觉感知:水。雪化了,成为水;桥建在河上,桥下流淌着水。
抽象感知:沟通。雪沟通了天上和地下,沟通了冬天和春天;桥沟通了此岸与彼岸,沟通了封闭与开放,沟通了愚昧与文明。
诵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涵养学生的性情。虽然在今天看来,传统的诵读有一些弊端,如诵读方式单调、诵读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等,但从总体看,诵读在当时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独特的价值。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上,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
汉语是韵律感很强的语言,具有音乐性,适合诵读,诵读会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语言的能力。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教育名家历来高度重视诵读。朱自清就曾经说道“在语文的教学上,在文艺的发展上,朗读都占着重要的位置。从前私塾里教书,老师照例范读,学生循声朗诵。早年学校里教古文,也还是如此。”[1]语感能力的强弱是学生语言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而语感能力的培养只能在学生大量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其中,诵读是主要方式之一。在诵读中,学生切身品味语言、感受语言,全身心投入到语言学习中,通过感官的语言学习提升到理性认识语言,因为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都是名文佳篇,是学习语言的范文,特别是一些诗歌散文作品,在诵读训练上更是最佳的材料。如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就非常适合诵读。这首诗歌联想自然,想象丰富,语言隽美,选入人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本单元教学要求的一个重点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读、美读课文。如一位教师在设计《天上的街市》的教学方案时,教学环节的第一步即为“体味诗的音乐美”,在教师范读这一步骤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这首诗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进行诵读自然会强化对诗歌的感悟能力,经过长期这样的诵读训练,语感能力的形成就会成为可能。
(二)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于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和应用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体现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对诵读在培养学生语言的理解能力方面却不太关注。其实,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听说读写这四种语文能力,是互相渗透、紧密联系的;听读同属于理解的范畴,说写同属于表达的范畴,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读写能力的提高。”[2]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的诵读能力,语文能力的发展也离不开诵读能力,可见诵读能力与其他能力密切相关,共同构成学生的语文能力。诵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在诵读过程中,体味语言、理解内容、感受情感是诵读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反复的、动情的诵读,便能更深入体会文字的优美,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情感。如郭沫若的诗歌《静夜》,这首诗歌写得清幽、典雅,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这首诗歌是诗人五四以后的作品,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痛苦、苦闷。这些情感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但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诵读,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先体味诗句表现出来的情感,然后教师再结合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作一定的讲解。学生在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后,再反复诵读诗歌,通过诵读在想象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文字的美、意境的美、情感的美,这样,便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朗读是一种再创造,可以把有文字记录的语音符号,连同无法用文字记录的节律符号,通过语音补齐全部信息后,传递出去。这里所补全的信息,就是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和言外之意。”[3]
二、诵读对中学生语言流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流畅
“语言流”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还是一个空白,但有的作家已经在有意识地运用语言流进行创作,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著名诗人辛笛在论及卞之琳的体裁和风格时,就提出“语言流”的概念,在2005年第3期《文学自由谈》中,桑农的文章《谁先提出‘语言流’?》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该文对作家所主张的“语言流”进行了梳理归纳,认为作家在创作时“藉词语唤起和追踪瞬息变化的感受过程,必须遵循该语言的语法结构所提供的可能,否则语句便不堪卒读。能实现的无非是‘语言流’,‘意识流’只潜藏在‘语言流’之中。”[4]从这段话语中,我们知道,“语言流”要遵循语言的语法结构,它只是思维意识的一种表现,这也符合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一规律,而强化学生的语言流能力就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作家在“藉词语唤起和追踪瞬息变化的感受过程”时,语言的表达是一气呵成的,是淋漓酣畅的,有一种“流”的意味,这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流畅感。所以,学生语言流能力主要体现为学生语言思维的流畅能力,在诵读中,又体现在学生对语言的节奏感把握上。通过对诵读语言的节奏感把握,学生流畅地朗读语言,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促进语言流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
在诵读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流能力得到强化和发展,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辛笛认为“所谓‘语言流’写法,是指写作时,思绪和辞意随诗行的展开,时而隽永,时而飘逸,行云流水,一‘流’到底。”[5]这样的语言风格,对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学生用心诵读,全身心投入到所读的语言材料中,涵泳体味。正是因为语言流呈现的多样化语言风格,才使学生通过诵读锻炼自己的语言感悟力成为可能。学生语言感悟力包括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两个方面,感悟是指对语言表层的感受,理解是指对语言深层的认知,当学生在对语言的这两个层面都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和体会时,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才能形成。诵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创造性活动没有对语言的深层理解是不可能完成的。诵读通过读和悟的方式完成创造性阅读活动,语言流能力既包含了学生对语言的流畅朗读能力,也包含了在诵读过程中对风格多样的语言流的理解能力。
如郭沫若的《雷电颂》,其语言流特点表现很明显。这是郭沫若创作的著名历史剧《屈原》中主人公屈原的内心独白,是屈原在受诬陷、被囚禁时,内心悲愤而发出的呐喊。这段内心独白,剧作家写得行云流水,一“流”到底,借风、雷、电唤起和追踪主人公瞬息变化的内心感受过程。剧作家先写屈原对风的呼唤,“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了,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但面对严酷的黑暗现实,屈原是清醒的,他自知“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记·屈原列传》),所以,他又发出这样的期盼“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呵!”最后,剧作家让主人公的思绪飞扬,“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屈原的这段内心独白,是比较典型的语言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在引导学生诵读时,强化学生的感悟力。
(三)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诵读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直接和明显的,但诵读所体现的口语交际能力与语言流能力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语言流能力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之间存在一种密切的关系,“注重口语化,是‘语言流’的主要特征。在辛笛看来,关键是符合日常白话的习惯,平易、亲切、自然、纯熟,而我国的‘七言古风’中也有这样的传统,可以借鉴。”[6]这就是说,语言流突出的作品,在语言的表现上,注重语言的平易、亲切、自然、纯熟。其实,具有这样语言风格的作品往往能被读者接受和喜爱,鲁迅曾经阐述过这种语言的特点“采说书而去其油滑,听闲谈而去其散漫,博取民众的口语而存其比较的大家能懂的字句,成为四不像的白话。这白话得是活的,活的缘故,就因为有些是从活的民众的口头取来,有些是要从此注入活的民众里面去。”[7]这样的语言因其来自民众的口语而具有生命力,具有平易、亲切、自然的特点,注重口语化,这些都是语言流特点的体现。这样的语言风格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亲切、自然,学生诵读易于理解和体会诗歌的语言,诗歌第1节用生活化的语言抒写画面,“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这些语句都是日常白话,平易亲切,在诵读过程中,只要教师加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容易读出诗歌那种淡远的意境,并体味诗人借助幻想的形式表现出的美好理想世界。
诵读对中学生语言流能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诵读可以形成和强化学生的语言流能力,虽然语言流能力的构成及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还没有引起语言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但作家的创作实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语言流现象的存在,这对语文教学实践来说,就提供了探索通过诵读培养学生语言流能力的可能。
附记:本文为2011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课题“教材中的郭沫若作品评价研究——以大学现代文学史教材、中学语文教材为例”[课题编号:GY2011C0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在世界文学史上,诗歌是一种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文学体裁。在诗歌萌芽的原始时代,它是与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并不独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艺的进步,诗歌先与舞蹈分了家,后又与音乐分离了,逐渐演变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但是与其他的文学体裁相比,它与音乐、舞蹈的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
《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几句话简练地说明了诗歌是人们感情强烈冲动的产物,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说诗歌是运用精炼而富有节奏的语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强烈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
那么,要去解读诗歌,就要知道诗歌的一些基本特征。古诗词都有严格的字数限制,故诗人或词人在塑造形象,抒发感情时必须选择最典型的场景,截取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用最凝练的语言去塑造形象。那么,我们在解读诗歌时需抓住这个特点。如李商隐的爱情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诗歌意境概括了人类一种刻骨铭心的相思,痛催肝肠的离别,生死不渝的忠贞这样的一种共同的情感体验。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心灵的歌。”文学形象的创立离不开诗人澎湃的激情和丰富多彩的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造诗歌必不可少的。别林斯基说过:“谁懂得诗歌,谁就已富有诗情的灵魂;可是,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诗人,这还嫌不够;为达到这一点起见,必须天生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只有它才能构成诗人有别于非诗人的特长。”所以,在解读诗歌时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由暮色中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由人间的街市,幻想出一个天上的街市,天上人间在想象中联成一体;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个悲剧,却把他们想象成天上街市的幸福一对;由流星联想到牛郎织女手提的灯笼,从而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理想追求。
对于诗歌的解读要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上,去感悟,即情感体验,结合诗歌的表现内容、表达方式对诗歌进行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中的名句。天色已晚,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淌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下闪闪发光,这是多么幽清明净啊!这仅仅是大自然之美吗?不,这与他追求的高洁理想的境界完全一致。这是景,更是情,诗人在诗中已经把情和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可以运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进行体验,让他们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尽量地贴近,在景物的描写中去感悟、去体验。
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很多,如可以把相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深入感悟,把绘画引入课堂,让学生扮演诗中人物的角色等。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在不断的实验和总结中寻找适当的方法,那就一定能开创出古诗词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在文学领域,有的作品精心构思,刻意雕琢,语言华丽,感情炽烈;有的作品则崇尚自然,返朴归真,语言平实,感情淡雅。就美学来说,“浓妆”也是美,“淡抹”也是美,然而人们有时往往偏好于淡雅之美、自然之趣,喜欢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修饰”的情趣。因此,情真、意真、景真的自然美,常常受到人们的青睐。自然美在课本中随处可见。
请看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过故人庄》的“过”字,是过访、访问的意思。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到朋友村庄去做客的一首诗。这首五律用了简洁的语言,平平静静地叙述了这样一个普通题材,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兴奋的词语,已经到了自然“看不见诗”的程度了。那么这首五律诗中的佳作,其诗味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诗的头两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老朋友用鸡黍办了酒席,邀请我到他家去做客。这个开头似乎就像日记上的开头,叙述一件刚刚经历的极其平常的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树环抱在村子的四周,而青山斜在远处的城郭之外。“合”“斜”两字极为传神,但又像是信手拈来,用得极其自然。这个村庄坐落平野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恬淡幽静。正因“故人庄”有这样美好的自然环境,所以宾主临窗举杯,畅快痛饮。“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打开窗户,面对着场地和菜圃,摆开酒席,举起酒杯,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关于桑麻之类的农事。一个农家小院里,对面有打谷场和菜园,这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汇集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在自然优美的环境中,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遭到的挫折与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忧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绿树的顾盼、从他与朋友的对酒、从他与朋友的交谈,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情绪开朗多了。农家自然环境的美,在这里显示出了极大的征服力。“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待到”“还来”“就”,这一连串的动词,透露了作者重来的心情。恬静秀美的村庄,单纯秀美的田园生活,真挚热情的人情味融成一片,共同构出一个完美的意境,并衬托出一个与诗歌情调完全一致的 开朗的主人公形象。给人精神上一种滋润。
毫无疑问,"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体现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是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在阅读教学中守住"语文的根",就需要始终牢牢抓住"语言"这一核心,"在读中去理解语言的内涵,领会语言的韵味,体会语言的感情,感悟语言的哲理,揣摩语言的规律,从而学会用语言表情达意",而理解、领会、体会、感悟、揣摩语言,离不开对语言的吟咏咀嚼。因而,吟咏咀嚼语言是涵养语文的根的重要途径。下面以《天上的街市》课堂实录片断为例,作一次呈现,供参考。
吟咏咀嚼语言,理解词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师:很好,那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和幸福再次齐读作者这奇特的想象部分。
生:读
师:同学们,这样美好的生活能实现吗?从诗文哪些词可以看出?
生:定然
师:"定然"怎样理解?
生:一定,肯定
师:这说明作者?
生:说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美好生活一定能实现
师:我们在读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
生:坚定
师:一起读读,读出坚定
生:读
师:不信,请看那朵流星,这里流星为什么用"朵"而不用"颗"来形容?
生:"朵"是形容花的,作者是希望他所憧憬的生活能像花儿一样美好。
师:真好,那就让我们再次用声音来传达出这份美好吧
生;读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者紧密结合课文情境,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定然"、"朵",从而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
吟咏咀嚼语言,体悟自得
体悟就是熟读精思,潜心思考,引导学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揣摩、推敲、咀嚼课文语言,广闻博见,体验文本的情味感、意蕴感、审美感,所得无穷。
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美丽的图画展示给我们的呢?我们先去看看诗的第一小节。请位同学来读读,其他同学思考,作者为什么会由街灯想到明星?
生:(读)
生:我喜欢"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灯光与星光辉映的美景。
生:明星和街灯之间都亮--相似。
生:远远看去它们都很多。
师:明星与天之间呢?
生:明星在天上,距离--相近。
师:好了,由这种在特点上或位置上等方面直接有关的甲物想到乙物的思维过程,我们
叫它联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联想。你看图中的,你会联想到写什么?(出示图片)
生:我想到月饼
生:我想到月亮......
生:我还想到团圆,美好,幸福
师:你们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联想真让老师佩服。
师:也就是说诗歌的第一小节是什么方法在描绘?
生:联想
师:那诗歌的其它几小节也是联想吗?
生:是
师:是联想,那么也就是说这些内容是真实存在的,对吗?
生:它们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的想象。
师:对,这种想有什么特点?
生2:自由。
生3:创造。
师:很好,你很聪明。但这种创造是有基础的,想想看,这种基础又是什么呢?
生:(纷纷举手)前面联想的那些东西。
师:大家的思考很连贯,也很缜密。人们把一种或几种景物作为基础,然后在此之上创造出新的情景、故事的过程,我们叫它想象。好了,到此为止,大家明白郭沫若老先生是用什么方法给我们画天上的街市了吗?
生:(齐答)知道了,用想像
师:诗人说街市上陈列着人间没有的珍奇。那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到底天上都有哪些珍奇?
生:(纷纷说出自己想象中美好事物)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者将诗歌理解与"学生体悟"联系,学生对联想、想像原本不理解,教者巧妙地引导学生潜心体悟,专心咀嚼,有效地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挖掘出了生动而丰厚的内涵和意蕴。
吟咏咀嚼语言,把握文旨
把握文旨,是吟咏咀嚼语言的灵魂。吟咏咀嚼语言,应当紧扣文章主旨,利于深化对文章主旨的认识,或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或使情感体验更深刻,或使思维领域更宽广......
师:按照这个思路,让我们想象的翅膀越飞越高,想想牛郎织女除了闲游外,他们还会做些什么?
生:(思维再度活跃)
师:此时此刻,同学们,我们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你们所说的那样浪漫幸福吗?
生:没有
师:对此,你对诗文中的神话故事有疑问吗?
生:诗文跟传说有不同
师:告诉我哪些不同?
生:诗中的牛郎织女是自由来往,而传说中的则是一年一会,却被王母用金钗划的天河隔开。
师:知道作者为什么要改编传说故事?
生:(互相距交流讨论,整理后纷纷举手)
生1:作者故意。
生2:作者的愿望。
生3:作者的改造。
师:对,大家都说对了,这确实是作者有意地对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结局的一种大胆地改造与想象,也确实表达了作者愿意他们如此生活的一种愿望,而为什么会创造这样的结局呢?
生:当时,人民生活很苦。
师:不错,这位同学的思考很有深度,这个问题需要联系文章的背景了。谁来说一下。
生:郭沫若写这首诗的时候是1921年,当时中国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他想让人民过好生活,所以就想象天上的街市中的牛郎织女能够自由来往。让天河变浅变窄就表达了作者的希望。人民过好生活而战胜困难的信心大了是一种感情,当然,这种创造也是一种什么?
生:(齐答)想象。
再如,在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的教学中。我说:“我国神话当中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蛮横地拆散,隔河相望,显然是一出悲剧,但在郭沫若的笔下,一改原来神话的悲剧色彩,把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写得自由、幸福和美好,为什么要这样改写?”如果老师提出这个问题之后,直接让学生回答,就有一定的难度。我采取曲径通幽的办法,把这个大的问题分做几个小问题来处理:(1)作者所处的现实是怎样的?(2)现实与天上是怎样的关系?(3)作者为什么要来改造这个神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我给学生介绍了当时的写作背景(了解了当时的现实),理清了现实与天上的关系,然后,再让学生来回答第(3)个问题,学生就很容易地答出:“改造这个神话,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