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9 20:34: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居住空间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概况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节奏的加快,我国已成为了世界上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关数据显示,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将达到五亿,这是个极其庞大的数字,数字的背后显示出我国对这一“银色浪潮”的出现需要背负的压力和所要承担的责任都是无比庞大的。而传统被动式的“家庭型养老”模式在这一趋势下显露出了很多不足之处,怎样使得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以在晚年能够生活的更加愉悦和从容?在对这个问题深刻思考的同时,我们势必要通过剖析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重新审视老年人养老这一话题。
二、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听觉、视觉以及反应灵敏度等生理机能上会出现一系列的衰退,具体表现为(1)听觉上听觉神经萎缩,听力显著下降且对高频音和低频音敏感度变低。(2)视觉上眼部水晶体的弹性变低,同时晶状体会变硬变浑浊,视力降低、视线范围缩小,在较暗的地方不容易看清,对颜色的明暗度感知能力变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老花眼和白内障。(3)反应灵敏度上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退化导致老年人相关脑细胞减少,从而使得反应变得更加迟钝。而在其他方面上的表现为平衡感变低,有些时候不能很好掌控自己的行为;新陈代谢变缓慢,内分泌开始减少;对空气中湿度和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同时健康状况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生理机能衰退的同时心理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变化:(1)对新生事物的热情降低,求知欲下降;适应新生事物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思考能力变弱,思维逻辑性降低,辨别事物真假的能力也开始减弱。(2)孤独感和无助感剧增一方面需要更多的陪伴,想要和家人以及曾经的老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各项机能的下降,老年人普遍会对自己的变化有一种本能上的抵触,进而产生自卑感和无助感。
三、现阶段老年人普遍的养老模式
众所周知,老年人大部分时间呆在室内,室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养老质量的高低。目前国内出现了一种“同楼居”的家庭养老居住模式,成为一些地方养老模式的新趋势。“同楼居”指的是两代人亦或多代人居住在同一套单元楼内,老年人为了行动方便居住在户型较小的底层,而年轻的夫妇则居住在面积较大的较高楼层。这样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有分、有合、有联系且又保障了各自的隐私和生活习惯的关系。但是按照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方式仍未成为一种主流,现在大多数的养老模式仍是延续以前的“家庭式养老”的养老模式:多数情况是老年人仍居住在之前的居所和家人住在一起或者独居,延用以前的室内布局和功能,没有依照老年人实际所需做出变化,结果只能是室内环境与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相悖,不适合老年人养老。因此,依照老年人所需进行室内空间的再设计是很有必要也是迫在眉睫的。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怎样挑选老年人宜居的居住空间和怎么进行合理的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
四、老年人居住环境的设计与选择
首先,老年人在进行居住空间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住宅的1~3层,按照现在住宅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规定,楼层间应当都具有可供老年人活动出行的电梯、楼梯以及坡道。且由于老年人的空闲时间比较多而且易生孤独感,需要通过更多的人际交往来获取精神上的慰藉感,因而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时应当给他们创造更多的邻里交往的空间和场所,且该区域的空间不需要太大、太空旷,务必使老人身处其中可以产生领域感和安全感,例如室外的各种楼梯休息平台和过道的设计。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日趋减少,小区可谓是他们活动交际的主要场所。在设计时,应当按照居住区总人数的10%~30%的比例来作为老年人的入住数,按照人均10平方米~35平方米的面积建立管理和服务的相关配套设施。在靠近单元住宅的出入口应当有可供休息娱乐的桌椅和绿化带,并开辟出一些地带供老年人活动和锻炼并就近分布建立一些老年人活动器械。
五、老年人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的一些原则
在室内设计方面,由于老年人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室内空间将成为老年人主要的生活和活动场所。由于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因而室内空间不宜太大太空旷,同时也应当不过分拥挤,可满足老年人日常行为和轮椅的自由活动不感到狭小局促便可。室内整体布局上应当尽量简洁且最好靠墙布置,家具的陈列整齐有序,家具不宜太多,占室内面积的30%~40%为宜。室内地面应平整不宜有高度差,地面铺装材料应选用防滑好清理的材料。考虑到轮椅的进出,门的净宽应当大于80cm且不设门槛或者将门槛做成斜坡。门把手安装在90cm高度为最适宜。窗户做成凸窗较宜,并且为了不阻挡老年人的视线窗子高度不宜高于60cm。起居室是老年人在室内的主要活动场所,应当保证朝南且有足够的日照。起居室为了方便老年人的家人朋友前来探望和聚会,应当尽可能的大。老年人的居住空间中有一个敞亮的阳台是很必要的,在阳台上,老年人可以尽情享受阳光,种一些绿植和养一些花鸟,同时可观看小区和远处的景观、晾晒衣服,可见阳台是联系老年人和自然的一条很重要的纽带。在进行阳台设计时,应当设置可升降的晾衣架,升降的最低点必须是老年人可达到的范围。阳台地面宜选用防滑的材料,地面应有较缓和的坡度方便排水。卫生间的设计是很重要的一块,卫生间的马桶和浴盆以及淋浴间的周围应当安装有牢固的永久性安全抓杆(不止是卫生间,在居住空间适当位置都要为手脚不方便、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安装),某些情况下可安装长凳方便老人就坐淋浴。卧室面积要相对大一些,以15~20平米为适宜,方便其他人入住照顾老年人。且卧室内应安装紧急呼叫系统,方便老年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呼救。六、结论上述对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的一段浅析,要对老年人的居住空间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必须以对老年人的心理和身体变化及状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总结。这些,又从另外一方面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为老年人塑造一个良好的养老空间、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敬老氛围,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更多!
作者:张志敏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2居住空间中健康环保指标的构成
1)空气质量。空气在所有空间中扩散流动,是人们密切接触的生活要素。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节能减排要求的提出,建筑物密闭程度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面积相对较小,加上空调通过降低通风率来维持原供暖和制冷的做法,会导致室内与室外空气的交换量减少,使居住空间内一些污染物的浓度甚至高于室外。居住空间中的空气污染如今也像外环境污染一样,给人们带来许多健康危害。所以居住空间的空气质量是健康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2)通风量。通风量即从外界进入空间的总气流量。居住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建筑的围合空间,需要被输送一定量的新风以改善居住空间空气质量。保障通风量是改善居住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所以,将通风量引入居住空间的健康指标是很恰当的。保证居住空间中所需的通风量不仅可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及时的排出,引进新鲜空气,加强空气流动,而且,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期间也有一定新鲜空气的交换和补充。营造更加健康良好的高品质居住空间环境,有益于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3)采光量。采光量即空间所进入的光通量。居住空间的采光可以分为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白天大多来自自然采光。柔和的光线和充足的采光量使人从视觉和心理上切实地感受到居住空间的和谐与温馨。太阳光可以杀死居住空间空气中的微生物,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如今大量的装修设计随意封闭窗户或者减少开窗面积带走了明媚的阳光,居住空间中的采光并不能得到满足。所以居住空间中的采光量是衡量居住空间健康标准的重要组成元素。4)装修及装饰材料污染控制值。装修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居住空间内的空气质量。通常有毒有害的装修材料是居住空间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就当前充斥在中国市场的各个品牌的装修材料来说,很多都不能达到环保标准,污染物含量及物理性能等项目超标问题很普遍。目前市场状况并不乐观。要想真正还原健康的居住空间,就必须细化装修材料的控制标准并将其作为重要指标加入健康标准的界定中。这样不仅能在行业中提供有效的依据,并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材料生产上所忽视的问题。
3在设计中具体的实施要求
1)设计观念的转变。从居住空间的设计上来说,健康标准的界定不仅仅是对材料和施工方面的具体把控,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在设计开始实施阶段就把健康和环保理念作为出发点和目标运用到设计中去。因为节能、低碳、环保设计已经是现代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2)自然元素的还原。居住空间健康标准的界定还应该强调自然元素的还原。将人们所感受到的自然元素要最大程度地得到还原。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中可以考虑窗户的开启面积,经过不断的采集数据并将这一数据做到科学化、合理化,以保障日照采光及通风换气的基本要求。比如居住空间内的自然采光系数即室内全天光照度与室内距离采光窗中点地面1m高、1m远的采光天然光照度应不小于1%,居住空间的窗地比不应小于1/8等等。3)装修及装饰材料合理选择及使用。居住空间在入住前都要进行装修和装饰。而现今大多数人在此方面往往过度装修,只顾追求居住空间的奢华与美观,而很少考虑布局和材料应用的环保性能,致使一些危害人健康的装修材料像隐形杀手一样进入居住空间。不论是像花岗岩这样的自然材质,还是经过加工的合成材料,都有一定的危害性。比如,天然的大理石具有很强的放射性,运用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中会对人的健康有潜在的威胁。另外,在装修中常常被用到的三夹板、人造板等板材,甲醛是作为粘合剂的重要成分隐藏在板材的夹层中。随着室温的上升,甲醛释放到空气中的浓度就会增加。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对身体的损害都是致命的。设计师应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知识。在设计中推广绿色设计。把健康、安全的居住空间环境作为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优先选用有环保标志的绿色环保材料,并进行绿色施工,改革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4)施工过程中的检测与考核。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很多是在设计初期和施工前期就可以加以控制的。国外的一些小学在施工和设计中都非常重视过程中的材料考核与检测。在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团队制定一系列的环保健康标准来规范和考核。在居住空间中我们也可以适当合理的采纳这样的模式,依照具体完善的健康指标,将这一合理的数据真正的运用到居住空间的健康环境建设中。
[关键词]
畲族传统民居;当代居住空间设计;启示;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听多了北京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客家的土楼、蒙古的蒙古包等如雷贯耳的特色民居,畲族民居,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还十分陌生。但是这个深藏于浙江西南部山区的畲族特色传统民居建筑,其所蕴含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居住环境的思考,以及对当代居住空间设计的启迪丝毫不逊于其他著名的特色民居。
1. 畲族传统民居特点
全国唯一一个畲族自治县景宁位于浙江西南部,这里主要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经历了千年的迁徙与经营,畲族众人在这群山之间落地生根,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聚落模式。在漫长而幽静的岁月中,特有的本土文化、地理地貌与畲族固有的民风、民俗相互碰撞、融合,从而积淀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独具风情的畲族地域文化。而其中最能反映畲族民众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的载体就要数畲族传统民居了。它是畲族民众一日中逗留时间最长的场所,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畲族民居特有的建筑文化与思想智慧。
畲族的民居在畲语中被称为“寮”,多建在避风处的山坡上或山坳处,以尽量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寮依地势而建,背山面水,选用的建筑材料也以木、石、土、竹、草等当地常见的天然材料为主。寮的空间结构根据所在地域不同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出现有“一字形”、“H”形、“一颗印式”、“口”形、走马寮等布局结构。一字形寮向左右横向伸展,出现有九开间、十一开间的长屋,甚至有十三开间、十五开间。而另外的几种畲寮样式,则多在寮横向开间三间或五间的基础上,再向前后方向延展,形成形态各异的特色布局形式。寮的屋顶样式属于悬山顶,屋檐出檐深远,不仅挡风遮雨,减少阳光的直射,也大大扩展了檐下的可用空间。整个畲寮多分为上下两层,一层是人们日常活动的区域,正厅、卧室、厨房都设在这里,次间、梢间地面比正厅的高出二十公分,上铺木板,可起到防潮防虫的作用;二层由于较为干爽,多作存储之用。猪栏、牛栏则通常设在寮的旁边。
2. 畲族传统民居对当代居住空间设计的启示
2.1 畲族传统民居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处理对当代居住空间设计的启示
长久以来,“顺应自然”、“与自然无违”的思想在江浙一带深入民心,畲寮即是他们努力将建筑融入到大自然的有力代表,无论从规划选址还是环境布局,都极力淡化建筑自身的主体意识,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即使在当今仍然有着十分深刻的启示作用。
2.1.1规划选址要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虽然浙西南地处山地、丘陵地带,地势疏碎、零星,耕地较少,但是畲民在建寮选址时凭借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地理条件,选择靠近水源的向阳处,随山势而建,尽可能地减轻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同时又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今天,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似乎可以被无限放大,不再受环境的限制,自由地选择居住用地。而事实上,畲族传统民居在选址规划上所显露出来的生态化、人性化理念在“一切皆有可能”的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毕竟,真正理想的地形在现实中实在很难找到,而推山挖池,堆土成山,不仅不环保,也显得过于劳师动众。
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机器,它的选址必然要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这也是“顺应自然”的一种方式。畲族村落中,各种活动如:“崇宗祀祖”;办理婚丧寿喜事;商议族内事务;族人子弟上学等都是在村中的祠堂进行的,村中的畲民不需要走很远的路程,就可以到达。联想到现在的居民小区,虽然没有了如旧时祠堂般的场所,但是在选址时还是要考虑到小区与周围配套设施之间的联系,即:以小区为中心的一定距离内,能就近解决居民吃饭、购物、休闲、娱乐、上学等民生各方面问题的场所和服务。这样,既不会因为长距离的路程而为城市交通带来严重的负荷,也可以减少因能源消耗所引致的城市污染。
2.1.2 空间环境布局应顺应自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如今,为了追求土地价值最大化,带来了现代住房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诸多后遗症。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各种生存资源愈发紧张,并引发了的人们生活质量的恶化,甚至由此所导致了心理上的缺失。关于这一严峻问题,畲寮因地制宜的做法也许会使我们从中获得一些启示。畲寮讲求“顺应自然”,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想办法适应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不是单凭主观的需要盲目地改造自然。每个畲族村落规模一般不超过30户,降低了居民小区的人口密度。而且畲寮布局不讲求中心、轴线,仅随地势层叠错落,寮的周围还挖沟开渠、引水蓄塘、多植花木,以弥补地势所带来的日常生产生活上的不便,也将寮掩映在一片柳绿花红之间。这种朴素的自然-建筑观在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生态和环境特色的同时,不仅没有影响到人们的住宿和生活品质,反而因为对寮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巧妙处理,使得居住空间更加别具风味。
2.2畲族传统民居在人与居住空间之间关系的处理对当代居住空间设计的启示
随着乡土建筑的回归,从传统建筑汲取灵感,创作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空间设计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畲族传统民居虽因深锁高山之中,受外界影响较少而显示出建造风格和施工工艺的滞后性,却也因此造就了畲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独有风格,当中所显示出来的特有的建造形式、地域文化特色和传统构件样式为当代居住空间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素材。
2.2.1 引用畲族传统民居的空间结构组织方式,启迪当代设计的居住空间形式
任何民居都有其对周围空间环境和结构的独特理解,畲族民居当然也不例外,从中我们或许可以汲取一些对当代居住空间设计的启迪与思考。
(1)改善邻里关系。一幢畲族民居一般住两家人,甚至有时会将几个寮相连接,供许多户人家共同居住。寮前是相对较为平整的共享庭院,为家人、邻居之间的日常交往提供了一个方便交流的平台。充分体现千百年来沉淀于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亲情观、家庭观、邻里观,它们为改变今天这种“高楼林立,一门关尽”的冷漠居住形式提供可行性方案。
(2)灰空间的运用。畲族传统民居中对灰空间的利用已相当纯熟,许多地方都体现出对这种空间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如过渡室内与室外空间之间的檐廊;还有檐廊与正厅之间模糊的界线。这种半开敞的空间形式丰富了空间的层次,也使得庭院与房间之间的空间大小呈现出可伸缩的特性,衍生出多种功能和用途。联想到现代住宅,这种空间缓冲的理念亦有所植入。“入户花园”、“阳台”这样的灰空间设计已普遍存在,它们在居室与外界之间形成一个缓冲地带,进一步增加了居室的私密性,同时也营造出当代居室空间的“暧昧”氛围。
(3)丰富空间流线。畲族传统民居中的檐廊连接着进入居室的多个入口,可以选择穿过与前廊相连的正厅,从暖间或卧室进入室内;又或者直接从楼梯间处进入居室也可。甚至寮中每一间房间之间都是相互连通的,这意味着即使目的地相同,同时从畲寮中的两个不同地点出发,行动的流线也可以完全不发生重叠。这种多向的空间组织形式对当今居室设计颇有启发。例如对类似于畲寮檐廊作用的入户花园的引用,可以更好地实现流线的灵活性。此外,阳台和露台也得到升级,除了面积加大,也开始连通如客厅、卧室、书房等房间,进一步开辟新的路径通道。而这种神似畲族传统民居多流线设计的空间组织形式不仅加强了各房间之间的空间联系,也增添了家庭生活的趣味。
2.2.2 利用畲族民居传统建筑语言符号的变异和转化,体现空间设计民族性和地域性
面对“全球化”思维下的“千楼一面”、“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冰冷、乏味的“火柴盒”难以满足人们对于历史文脉的渴求和对本土建筑形式的认同感。而作为浙西南地区特有的畲寮,亦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与文脉。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对当代设计的某种启发。如畲寮中参差连绵,如百褶裙般的屋面,就可以运用多种手法,唤起人们对于畲族传统民居的熟悉记忆的同时,又能给人以新鲜感。例如:运用拆解、穿插、断裂、渗透、拓扑等方法使屋面产生变异;采用合金、玻璃等材料,重新诠释巨大曲面屋顶的形象;调整屋面原本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并通过抽象、转化、组合的方式改变空间形象等等。此外,畲族的图腾-盘瓠、以青、蓝为主的畲族色彩、竹篾编织的隔墙、以小竹片或芦苇杆编成篱笆围成的“千枝落地”墙体等畲族特色文化符号也都可以为当今居室空间设计提供大量创作的素材,通过多样的转译手法,搭建符合当代人口味的传统空间新形式。
3. 结束语
作为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畲族传统民居虽然已很难适应当代社会人们生活的方式与节奏,但是,其因地制宜、恰到好处的空间章法,及其所体现出的深入骨血中的传统思想文化观念依然对当代居住空间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与启示。畲寮是畲族人民千百年来生活的智慧结晶,是由畲族的历史文化和当地的地域环境共同作用形成的。尽管一度曾遭到漠视,但是对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依然有着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解读。因此,通过借鉴满载着畲族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民居设计手法和思想,并运用当代设计语言对其不断进行演绎与发展,相信一定能够创建出一个真正符合人们生理、心理需要的、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的,并且具有浙西南地域特色和畲族民族风情的现代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 程泰宁著. 程泰宁文集.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组编.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1
[2] 丁俊清,杨新平著. 浙江民居.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陆元鼎主编. 中国民居建筑年鉴(2008-201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
[4] 单德启著. 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8
[5] 朱良文著. 传统民居价值与传承.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
[6] 刘丽芳著. 中国民居文化. 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1
[7] 蓝法勤. 浙西南畲族传统民居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2):71-7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近些年来人们对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当物质层面的需求达到一定的层面之后,必然伴随着在精神层面上的深层次需求。
一、当代老年人居住需求现状
(一)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的转变
在中国,“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家庭养老是我国老年人主要养老方式。然而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夫妇开始选择和已婚子女分开居住,这样的社会现状促使中国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与家庭养存的方式发展。
(二)现代老年人居住空间的生活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老年人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在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设计上必然要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并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征。
目前,社会普遍对老年人存在一种错误认知,即老年人不能适应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因此在老年人居住空间没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实际上,随着我国国民普遍素质的提高,多数老年人不希望自己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他们在精神上也有一定的追求与需要,同时也有时间去学习、接受现代社会的新观念。许多老年人会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与技能,加强自身修养与文化素养。因此在住宅空间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与文化需求,不论是看电影、听广播、看报纸,还是在老年阶段学习书法、绘画、武术等,都应该在居住空间中提供相对应的学习空间。
老年居住空间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与时行的社会需求,积极地把时展带来的崭新的生活模式有效地运用于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设计中。
二、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要点
(一)居住空间色彩设计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如视力模糊、色彩辨别能力降低,因此在老年人居住空间的色彩设计上应提高色彩的明度和对比度,提高可识别性,适应老年人视觉能力下降的特点。在转角、标高等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采用不同装修材料或色彩进行分割,以达到容易识别的目的。
色彩在居室空间设计中占重要地位,影响人们的情绪。由于不同色彩给人带来不同的心里感受,在居室空间色彩设计中应结合老年人生活阅历,采用沉着、古朴、平和的室内装饰色彩。经数据统计,老年人更多的偏爱明亮、淡雅的暖色系,而相关专业人士肯定了温馨的暖色系能帮助老人缓解心里压力,有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
(二)居住空间灯光设计
在中国,很多老年人出于节约能源的考虑,大多数居住空间都只有简单的基础照明,使得房间光线偏暗。然而根据老年人生理角度进行分析,视力的衰退代表着对光线要求的提高,一般老年人对光线的明度比年轻人高2~3倍,而昏暗的灯光也容易使老人感到情绪低落,在心理上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设计灯光时应该考虑到局部照明的设置,如在窗户或者墙面上色设置照柔和明灯光,使居住者在晚上使用灯光时有一个柔和的缓冲过程。
根据老年人视力衰退特点,视觉适应力降低,应该避免光线亮度的突变,并采用多光源照明来提高整个空间的照度,便于老人观察明暗对比度较低的目标。
(三)居住空间装饰性设计
老年人身体机能相比以前会有所降低,行动较过去会相对缓慢、反应能力相对迟缓,而多数刚刚步入老年阶段的中年人在心理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老了,贸然使用无障碍设施会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抵触,因此在设计上应该采用一些隐晦的装饰语言,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悄然改变周围环境,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加强室内空间的审美性。
居住空间的陈设装饰装饰是渲染空间气氛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绿化植物作为室内装饰陈设的一部分,通过与室内环境的结合,可以营造自然地气氛,起到放松精神的作用,使老年人更加舒适的生活。家具的选用上应该结合老年人身体高度会略微降低的特点,在储藏室、衣柜的选择应低于常规尺寸,尽量选用圆滑没有棱角的家具,最大程度的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三、居住空间设计审美功能的艺术性
(一)居住空间的陈设。居住空间的陈设包括物品陈设、绿化陈设、织物陈设等方面。就物品陈设而言,它直接与家具的布置相关,家具的摆放确定了居住空间陈设的基调,并且它无形中又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因此,它成为陈设装饰艺术中主要的内容。其次,植物也是室内的装饰陈设物之一,将植物引入室内,就完成了室内外空间的和谐过渡。而且,由于室内绿化具有观赏性,植物可以巧妙而含蓄地调节居住空间内的色彩,柔化建筑内部的硬线条,放松人们的心情。而且植物特有的自然姿态和造型加上自然光照射所产生的美丽影像无形中会给室内空间平添几分宜人亲切之感。再次,就室内的织物陈设而言,它作为一种陈设物不仅可以从色彩上调节空间的韵律和节奏,而且它以柔软的质感、丰富的色泽成为空间当中自由的音符,使人在这个空间当中享受艺术与美。同时,它既可以吸声保持室内安静,又有利于创造舒适温馨的室内气氛,它所起的丰富空间的作用是十分有效的。
(二)居住空间设计与文化。文化一直与设计紧密相连,两者之间不可分割。居住空间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逐渐与文化结合起来;作为一种艺术的存在形式,它的内涵已超出美学范畴而成为了某种精神的象征。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而文化的中心是人,那么设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将人们的精神追求在造物中加以体现,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为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理性意味的独特形式。结合民族文化,也就结合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设计的灵魂。以这些为指导,设计师就能够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居住空间,并可以使地域文化精神得到延续与弘扬;同时,设计作品的感染力与设计师的情感关系紧密,强烈的创作欲望必将极大地调动起设计师的生活感悟和文化积淀,并在设计作品中体现出设计者对各种日常生活素材的收集,对各种文化素材的理解,对各国风土人情的领悟,以及对设计的倾注。标新立异的意境创造不仅要依靠设计者超凡的空间想象力,也要依靠设计者深厚广博的生活积累。因此设计者只有具备了理性的科学思维与开放的艺术修养才能设计出充分满足人们需求的居住空间环境。
当下的设计现状对设计师的个人品位、文化程度、审美标准,以及与业主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居住空间设计在本质上是艺术的创新,是设计者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与科学原理的完美结合,是设计师通过设计过程达到实用功能的科学性和审美功能的艺术性的完美的结合。当代的居住空间设计受信息网络及传媒影响,我们更应该努力挖掘、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保持自己的设计特色,并对外来的设计思潮兼收并蓄,完善自己。我们要勇敢面对未来的家居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进一步加深对居住空间设计的认识,完善居住空间的设计理念,积极探索。相信我们的设计队伍能够构造一个完美的蕴含中国人文化内涵和现代审美精神的绿色家园。
四、居住区环境艺术的创新
(一)回归自然的创新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追求也逐渐提高。在钢筋与混凝土构成的城市当中,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自然生态也越来越向往,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需求,也成为了居住空间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随着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居住环境已经与田园生活渐行渐远,人与人之间的居住环境的隔阂不断增大,居住环境也十分拥挤。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要对于人类回归自然的情感进行重视,并且对自然元素进行组合与设计,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将居住空间设计充分地融入到大自然生态环境之中,从而体现出自然生态之美。
(二)以人文本的创新
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要对于人文因素进行重视,并且以人们对于生活追求来开展设计的创作。居住空间环境是属于个人的生活空间,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地融入到居住空间设计之中,才可以更好的提高人与空间环境的协调,让居住者得到安全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审美享受。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室内建筑不断的涌现,各种设计风格也使得居住者更加眼花缭乱,居住空间设计逐渐的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将环境艺术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结合,将室内空间赋予深刻的人文内涵,从而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可以更好地将僵硬的混凝土结构转变为亲切的生活空间,借助不同的手段体现出居住空间设计的人性化。(三)个性的创新
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性化。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审美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统一的设计方式难以体现出设计者的个性化,使得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的体验下降。在开展居住空间设计中,对于环境艺术的设计需要融入个性的思想,通过个性的创新,将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统一性进行必要的个性创新和改变。在进行环境艺术创新中,要通过利用各种不同的设计风格、建筑材料以及技术手段,让室内空间具备更好的个性化,并且切实地满足居住者的个体化需求。
(四)实用性的创新
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中,需要重视居住空间设计的实用性,重视对于室内环境的保护。现代室内装修设计中,经常会由于不合格的装修材料所造成的室内污染,严重危害居住者的自身健康。在进行居住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在实现环境美学理念基础上,重视对于室内环境实用性的保证。要将环保理念与美观设计相结合,并且保证设计采用材料的环保性,通过对于居住空间设计的有效控制,达到提高室内环境的实用性。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居住空间设计上对于环境艺术的实现,也要结合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对于室内环境中的声音、颜色、光线等不同因素的搭配,提高室内空间的实用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年人的居住空间应该坚持健康、安全、适用等原则。针对目前的老年人居住空间仍然有很大的不足,设计师们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来加以完善,尤其要关注设计细节,尽最大的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