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2-12-24 16:47: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测量放线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测量放线实训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53-0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与现有的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在于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由此,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必然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并且要以创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和总纲,来带动专业的调整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的重构、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具备建筑工程测量技能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从事职业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之一。在“建筑工程测量”引入项目教学法,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建筑工程测量”阶梯式分段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把建筑工程测量理论和测量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建筑工程测量”阶梯式分段教学模式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阶梯式分段教学模式,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结合项目施工测量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达到了综合培养学生建筑工程测量的能力的目的。

1.1建筑工程测量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阶段

在建筑工程测量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阶段,采用项目教学法。每个项目均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六个基本步骤[1],模拟实际工程测量工作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表1列举了其中几个富有代表性的几个学习任务的具体安排[2]。

1.2综合测量实训阶段

第二阶段即本课程的综合测量实训,完全采用项目教学法完成,其任务目标是模拟一个较完整的测量项目,进行指定地面范围作控制测量,在此基础上进行场地的地形图测绘,在图上布置建筑物,并将其测设到实地上。在两周的时间中,只在实训开始前集中1-2个小时,布置工作任务和明确实训要求,其余时间主要由学生分组完成测量任务。

综合测量实训也是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六个基本步骤进行。学生首先要熟悉现场,熟悉相关规范和要求;小组讨论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和途径;据此制定工作计划,对每天的工作分工做好安排;然后实施具体的测量工作,在工作过程及最后阶段,均需注意观测成果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返工重测;任务完成后,通过实训态度、实训纪律与团结协作、仪器操作熟练程度、内业计算及成果、实训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个人成绩的评价。

整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布置任务,督促检查、适时指导、认真总结和评定成绩。学生的自主性很高,都能自觉地甚至你追我赶地完成实训,测量知识与操作技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在工作作风、人际交往和团结协作等方面也得到了煅炼。

1.3 测量放线强化实训阶段

第三阶段即测量放线强化实训阶段,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具体实训内容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真实施工测量实训:在校园内建立“真题实作”实验楼,即按1:1的比例反复建造一座建筑物,学生可以进行轴线测设和引测、基础放线测量、标高测设、轴线投测和二层楼面弹线等常用施工测量项目的训练,测量配合施工,流程和要求与真实工程相同,使学生体验真实的测量项目。二是组织、安排学生到工地现场学习测量技术,老师或工地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测量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三是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加测量实践活动。

通过第三阶段的强化实训,使学生掌握放样复杂建筑的测量能力,掌握快速放线的现代测量方法和技能,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中级测量放线工职业技能岗位标准”参加由广西建设技能鉴定总站组织的“中级测量放线工”的理论和操作考试。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建筑工程测量”阶梯式分段教学模式的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阶梯式分段教学模式,使学生较牢固地掌握测量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与使用,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毕业顶岗实训和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很快上手相关的测量工作。同时,各种不同对象、不同阶段和不同内容的任务训练,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量精度要符合规范要求以及测量过程中要进行各种检核以避免出错,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测量实训露天作业和工作艰苦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测量工作分组进行,配合良好才能按时按质地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以下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调查中几个方面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阶梯式分段教学模式”的评价:

(一)校外教育专家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阶梯式分段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强化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其它社会能力。

(二)行业企业专家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阶梯式分段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加强实际操作训练,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授课和操作之间相辅相成,针对性强。

(三)校内督导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阶梯式分段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讲授,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

(四)学生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阶梯式分段教学模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注意提高他们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3年对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阶梯式分段教学模式”讲授“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师都评价都是优。

3.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建筑工程测量”阶梯式分段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对于高职教育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107-02

建筑施工测量是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状况,进行本课程开发。本文首先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然后基于建筑施工现场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计,并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其次确定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为“全真模拟、任务驱动”;最后进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组织与实施。

1 建筑施工测量课程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通过对中建三局、武建集团、山河建设集团等主流建筑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到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是采用项目经理责任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处于管理层的施工员、测量员、质量员和安全员等岗位。专业教学团队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对其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明确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从事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项目组织、测量放线、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等方面实际业务能力,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为了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调查和岗位能力的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筑市场与招投标、施工图识读与绘制、建筑工程测量、基础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使用、建筑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2)拓展课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编制与实施、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编制与归档、建筑工程设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3 课程目标

从课程体系可看出,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本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3.1 知识目标

1)了解测量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坐标系统;

2)熟悉施工控制网的施测过程,竣工测量与竣工图编绘的方法,变形监测的内容及施测方法;

3)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场地平整测量的方法、施工测量的方法。

3.2 能力目标

1)具有操作测量仪器的能力;

2)具有建筑物施工控制测量的能力;

3)具有定位放线的能力;

4)具有竣工测量的能力;

5)具有变形监测的能力;

6)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3.3 素质目标

由于测量工作大多在野外进行,而且对测量的成果要求非常精确,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的精神与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4 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4.1 课程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为了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围绕施工员、测量员等职业岗位的典型测量工作任务,基于测量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课程组和建筑施工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

4.2 课程设计的思路

按照课程设计的理念,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首先分析归纳建筑工程测量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完成施工测量工作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确定课程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其次,采用全真模拟、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组织和实施;最后建立和企业接轨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5 教学内容的选取

5.1 教学内容的选取

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施工员、测量员岗位需求,结合学生现有知识、能力、素质状况,并参照住建部最新颁布的《中级测量放线工职业技能岗位标准》,导入最新《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等相关技术标准。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本课程共设计6个学习情境,14个测量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5.2 教学内容序化

根据施工过程的测量工作任务序化教学内容,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内容设计以仪器的操作为基础,以完成一个点到多个点的测量为主线,从而完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测量过程。整个任务的完成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其运用已掌握的测量技能,解决不同条件下的实际测量问题,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能力的提升,符合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

5.3 教学内容表现形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依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制定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并编写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教学课件等资料;选取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先进、适用的规划教材作为参考资料;建立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平台。

6 教学设计

6.1 教学模式

依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采用了“全真模拟、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以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工作任务展开,教师给学生提供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及施工控制点等资料,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施工测量工作任务。

每一个情境的学习,学生都要完成测量的内业准备工作、编制施工测量方案、外业熟悉测量仪器操作、完成施测过程、内业计算与资料整理及外业检核等工作,从而获得与工作任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循序渐进地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6.2 方法手段

课程组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不断摸索、总结、改进,形成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障碍排除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教学法、全真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

6.3 保障条件

1)教学团队。课程组教师均为省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其中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4人,专兼教师比例合理,学历结构合理。课程组非常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提高,一方面实施“导师制”,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通过“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实施“影子工程”,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提高技能水平。这样促进团队教师职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2)校内外实训条件。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拥有校内测量实训基地,国家建筑技术(全真模拟)实训基地,为本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场所。学院的普通测量仪器室和包括全站仪、GPS等先进仪器设备在内的精密测量仪器室,能满足测量教学和技能培训需要。

本课程组利用学校与34家建筑施工企业、咨询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董事会平台,建立6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打下基础。

3)自主学习平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成立测量协会,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互相学习,拓展知识面,提升测量技能。另外,学校举办“南方杯”测量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技能大比武的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7 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篇3

为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提升学历、提高技能,浙江省面向中职学生进行单考单招,因此广受学生欢迎,单职单考的竞争也日显激烈。

就建筑类单考单招而言,文化课语数英共计390分,专业课总分为300分,涉及四门学科,即《建筑制图》(90分)、《建筑力学》(90分)、《建筑材料》(60分)及《建筑工程测量》(60分)。鉴于中职生的实际情况,要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殊为不易。

笔者连续多年承担建筑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面对学生的升学压力,对专业课的复习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初期穿插技能实训,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中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要他们牢固掌握一个专业知识是很困难的。为了达到学生能充分理解所学知识,专业课教学不能离开技能实训。这使老师能基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浓缩精髓,促进学生形成综合的思维方法,增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

如在《建筑工程测量》中针对“角度测量”这一内容,考纲要求中有熟悉DJ6经纬仪的构造、熟练掌握经纬仪的使用、熟练掌握测回法测水平角的方法等内容。有的同学认为考试形式不是操作类的,只要把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就好了,但学生往往忽视实训操作的重要性。通过实训,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反过来学习书本知识就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且长时间都不会忘记,以此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轻松掌握经纬仪的应用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以考取测量放线工中级证书,可获得附加分10分。

2 中期“目录引导复习”,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目录就是纲要,每个章节名和课题名是本课程知识点高度浓缩与升华。通过目录引导复习法,要求学生逐章逐节地进行回忆复习,从第一章开始,回忆第一节讲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还模糊不清,对这部分内容,可以及时翻书查找,也可以先集中记下来,再专门解决。第一节完成后进入第二节,这样依次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可以这样操作:首先要求学生回顾,独立写出各单元的标题,接着小组讨论、组员补充标题;然后每组选出代表来汇报本组学习情况。最后教师利用单元之间的内在逻辑性或提示内容,要求学生根据目录顺序而逐一地说出各单元标题。因为学生学习态度、动机与认知水平的差异,加上一些学生总结归纳、自学能力不强,因而这看似简单的学习要求,对中职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样,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利用课本目录,要积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正确理解概念。如在《建筑工程测量》中针对掌握地面点位确定的要求,首先逐步引导学生画出知识网络图(如图1所示)。

学生形成这一网络图,将知识逐步联成“串”,通过横向对比、纵向联系,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逐步趋于系统和完整。

然后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测试,一般为十个小题,以填空或名词解释的形式进行。测试后及时批阅,并将结果及时与学生见面,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个别问题,教师要及时辅导解决;对于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要重点强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定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复习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3 后期强化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篇4

1 课程特点

“建筑工程测量”是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中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其理论与实践并重,且更加突出技能培养,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并且实践教学还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训。

由于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各种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设工程、特种精密建设工程等不断增多,使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为适应市场需求,许多高职院校新办建筑工程的积极性很高。其中大多数专业课实际上是以过去的工程测量学科为主,毕业后学生的去向也主要是到工程测量相关的单位。这也就是说“建筑工程测量”对于建筑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地位显得更加突出,“建筑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2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力量不足

我院自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开办以来,教师就严重不足,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建筑工程类专业不断增多、学生数量急剧增长,然而教师的数量十分有限,大部分的教师都得承担两门课程以上的授课任务,但学院又没有安排专职的实训指导老师,在此情况下,笔者必须同时承担理论课及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样对于课程实践教学的安排带来很大的麻烦。

2.2 实训条件不足

在工程测量教学中,实践教学占主导地位,实现实践教学目的的基本条件是要保证实训测量仪器的满足与实训场地的提供。

工程测量教学使用的测量仪器种类较多,除了常规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测距仪、全站仪外,还有许多专用的测量仪器,如测深仪、垂准仪、陀螺仪、扫平仪等,一般只在工程单位才有,而学校一般较少或没有。我院目前只有常规的测量仪器,并且数量上存在严重不足,像全站仪,只能安排15人共同使用一台仪器。

目前我院配备了专用的测量实训室,但其实只是存放器材的地方,并不是测量实训场地。在实践教学的综合实训中,实训只能采用“打游击”的方式在校内寻找实训场地,这种方式能满足最基本的实训要求,但是对于施工性较强的实训,比如测量放线、建筑抄平等实训,要有固定的、满足要求的场地才能实现。

2.3 教材不适用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历,目前的教材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材落后,二是各种教材介绍的仪器型号差别较大,难以选择。由于测量科技已经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目前通用的教材都明显落后于测量职业技能的发展要求,而且我院位于广东地区,教材介绍的仪器应是南方地区使用较统一的测量仪器及型号,根据笔者的调查,现在还没有能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教材。

2.4 考核方式单一

现在我院“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主要采用编写实习报告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课堂实训和综合实训的掌握,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而“建筑工程测量”着重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要求学生灵活地应用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而不需要背诵教材中的定义、公式,显然这种单一的考核与考试不能真正地反映学生的水平,需要进行改革。

3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思路

3.1 加强实训室的建设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重点在实践,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进行,必须要有足够的仪器设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实践。我院第一批购入的测量仪器已接近报废,上一年已经新增加一批三脚架、全站仪等等,但还是远远不够。应当继续加入投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再者,实训场地的建设应逐步建立起来,在校内应有专用的测量实训场地,比如增设建筑物定位与放线、抄平等的实训场地。另外,对于施工控制网的建立与观测、线路测设、贯通测量、建筑物变形监测等实训,可以建立专门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园内的实训基地进行模拟实训。

3.2 进行课程教材建设

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程测量的新理论、新方法、新仪器层出不穷,而教材作为过去工程测量的理论总结,往往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应积极开展教材建设工作。针对目前教材的市场情况,挑选适应市场发展的教材,将最新科研成果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较好地解决教材相对落后的问题,让学生了解目前最新的科技动态,开阔学生视野,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进行“建筑工程测量”教材建设工作,编写一套适合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的“建筑工程测量”教材。

3.3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测量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都由老师来决定,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但“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又缺乏施工经验,有些内容单纯由教师来讲授,并不能使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更谈不上有什么教学效果了,因而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的效果。

实物演示教学。通过实物讲解与演示,学生可以较为直观地对仪器的构造进行熟悉,通过教师简明正确的演示,能让学生掌握仪器的基本功能与操作要领。

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在实物演示教学的基础上,笔者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实例视频课件把课本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建筑工程测量的实践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更明确地了解每一种仪器的操作过程与步骤,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时间,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

自主式学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对测量都有浓厚的兴趣,也希望学好这一门课程并掌握相应的技能,由于受课时的限制,许多学生表达了课后加深学习这门课程的愿望,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对测量实训室进行开放式制度,制定一套课后实训计划,允许在教师的陪同下,对测量仪器进行借出,让学生于课后时间在实训场地继续对测量仪器进行加深学习。

3.4 改进考核方式

“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灵活地应用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而不需要背诵教材中的定义、公式。所以笔者认为采用开卷考查占50%、闭卷考试占50%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能更好地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所谓开卷考查是实行实践部分的考核,开卷上设置几个关于仪器操作的题目,在实训场地上由教师随机抽取其中的一个题目要求学生操作,根据学生操作的正确性与熟练程度来现场打分;闭卷考试则是考核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理沦和方法。开卷考查考核了学生解决具体的工程实践问题,闭卷可使学生认真复习,加深对所学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及掌握,这样两者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实践性很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把“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讲好讲精,采用演示教学、多媒体课件、自主式学习、半开卷半闭卷考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正确处理“建筑工程测量学”教学与实践的关系,突出“用”字,改革现有实训安排,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两年以来,笔者正着手于“建筑工程测量”的改革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