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8 12:55: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乡镇医院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护林员结构组成
全镇6个村共有护林员21人。具体分布:项金村1人,石溪村3人,白石村2人,边山村3人,柳西村7人,龙虎村5人。人员来自老林场员工,贫困户家庭政策照顾等,负责全镇范围所有山场。
2、护林员管理机制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医疗机构通过对散发个案病例信息的采集、汇总和上报,可以了解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为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提供技术支持。2020年各监测医疗机构病例上报情况如下:
1、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医院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工作指标:每年报告病例数≥50例。截至目前,市第一人民医院报告56例,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报告52例。
2、我市6家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任务量为:年上报病例数≥1例。截止目前,冶陶镇卫生院报告1例、阳邑中心卫生院报告6例、徘徊中心卫生院报告1例、康二城卫生院报告1例、大同中心卫生院报告1例、市社区服务中心报告1例。
二、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
年,我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一年来,我们在上级政府及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组织,积极采取可行措施,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达到377,505人,占实有农业人口的81%,共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1355.5万元,其中农民缴费377.5万元,中央财政补助499万元,省、市和县三级政府补助479万元。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保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县长担任,副主任由县政府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计、广电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备了8名专职工作人员。各乡镇也都成立了对口的工作机构,具体工作由各乡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承担。县领导小组成立后,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和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了以县政府牵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具体负责,卫生、财政、民政等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个环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深入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地制定实施方案
为了制定一套科学高效的合作医疗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我们开展了基础调查,深入研究《基线调查分析报告》和全县调查统计数据,对基金筹集、分配和使用、补偿比例、报销范围和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和反复测算,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根据我县农村实际,确定农民人均合作医疗基金30元分为四个部分,其中:门诊医疗基金5元,住院医疗基金20元,健康体检基金2元,风险储备基金3元。在制定政策的同时,还抓紧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合作医疗组织管理机构、筹资机制、补偿模式、支付方式、基金运转程序、基金核算体系、医疗服务等规定。今年11月30日,县政府常务会又对《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出台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若干意见》。
(三)广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我们针对农民的各种心态,本着群众自愿的原则,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宣传发动、教育引导上,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的节目网进行专题报道和滚动播放,利用农民通俗易懂的宣传单、宣传画、标语、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地社会宣传。实行了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和党员包农户的宣传工作机制,把政策讲解到户,宣传资料发放到户,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一年来,共播出新闻专题6期,宣传知识问答200余条,下发宣传单近30万张。
(四)确定报销办法,科学制定基金运行机制
我们采取设立个人帐户与大病统筹相结合,低门槛起付的办法,在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统一的农民住院医药费报销兑付点,补偿报销程序简捷、便民,做到了在哪看病,在哪报销,当天门诊(出院),当天报销。截止目前,共报销医药费380多万元,受益农民91843人,具体补助情况如下:一是门诊补助。乡镇级医院报销86406人,报销金额130万元。县级医院报销2212人,报销金额近3万元。二是住院补助。乡镇级医院报销960人,报销金额20万元;县级医院报销1860人,报销金额130万元;县级以上医院报销405人,报销金额94万元。三是大额补助。报销3000元以上的142人,报销金额78万元,。四是贫困家庭医疗补助。五保户和特困户报销人数32人,报销金额14万元。另外,我们还对16万农民进行了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工作。
(五)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基金运行监管
我们从社会上聘请了有威望的群众、各级干部代表、医护人员代表以及参保农民代表等56人担任义务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每月在县电视台公布合作医疗资金收支和受益补助情况,及时接受社会监督。每月25日由定点医疗机构提出报销申请,由县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审核汇总,报县财政局社保科复核,由财政局开具申请支付凭证,提交银行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直接将资金划入定点医疗机构的银行帐户。切实做到管帐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帐,资金封闭运行。
一年多来,我们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007年3月临沂市发生手足口病流行,共发生6138例,出现因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病例,引起了卫生部及各级政府的重视。疫情波及位于临沂市西部的费县,致使我县首次发生较大规模手足口病流行。在流行期间我县动员乡村干部、乡村医生、托幼教师等对全县所有5岁以下儿童进行摸底登记,每天巡回访查,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发现发热、皮疹的7岁以下儿童均转至定点医院费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县卫生防疫站及时派专业人员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卫生处理, 认真详细调查询问并填写调查表,发放手足口病防治宣传单及病家预防控制意见书,对各地报告的我县每个病例安排所属乡镇进行疫点卫生处理,将疫点处理通知书发给乡镇政府;针对一村1周内发生3例以上的由县卫生防疫站进行调查处理,并下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意见书,处理结束后按时上报疫点处理小结。
结 果
发病率:自2007年5月14日发现首例手足口病病例来,全年共报告179例,无死亡,发病率19.14/10万。病例分布于全县18个乡镇150个行政村。
时间分布:5月14日由临沂市胸科医院报告的首例手足口病病例,至5月31日报告92例,6月份报告27例,7月份报告34例,8月份报告11例,9月份报告5例,10月份报告3例,11月份报告4例,12月份报告3例,分别占报告总例数的51.40%、15.09%、19.00%、6.15%、2.80%、1.68%、2.24%、1.68%。5月份手足口病疫情,自5月14日开始出现病例,5月19日发病最多(16例),占5月份报告病例数的17.39%,以后每日逐渐降低;全年5~7月份最多,报告153例,占报告病例数的85.48%,以后每月呈下降趋势。见图1。
图1 费县手足口病按时间分布示意图
地区分布:疫情波及全县18个乡镇150个行政村,没有出现一村2例以上病例,报告病例前4位的乡镇是费城镇(43例),梁邱镇(19例),汪沟镇(13例),方城镇(11例),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4.03%、10.62%、7.27%、6.15%,以上4个乡镇占全县报告病例总数的48.05%。发病率占前4位的是费城镇(36.45/10万)、芍药山乡(31.65/10万)、大田庄乡(28.07/10万)、方城镇(25.83/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