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4 11:21: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微商培训课后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教学背景
作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首批品牌课程,电话营销申报为2016省教育厅MOOC项目。选用高职高专呼叫专业规划教材,结合行业标准、技能考证及大赛的相关要求,教材经二次开发,以电话营销中六个典型工作项目创新课程内容,本课选自项目5中的任务二 “处理客户异议”,内容为全景展现精准营销的企业应用,解决盲目电销导致异议频发的现实问题,两课时共90分钟。
授课对象是大二呼叫专业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呼叫坐席基础知识,善于运用网络资源,但在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缺乏沟通技巧、盲目推销等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其中建立用户分类属性标签是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匹配用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是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
1.信息化策略
为避免传统教学中“拖延”“搭便车”等现象,选择国内团队协作工具创导者Teambition团队协作平台,搭建“电话营销”在线共享教学资源库。教师通过Teambition下发、推动、帮助并监督学生团队定时完成课程任务,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页、桌面、移动端认领任务、既分工到人又协作共享,并辅以微课、微信、微动画、微游戏、微直播、微视频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其学习兴趣。
2.技术路线
为解决盲目推销导致成交率低的问题,课程团队挖掘中国移动后台用户消费数据,与学生共同建立分类属性标签细分用户群,实现精准产品匹配。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将课程岗位化,引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的(以下简称“我院”)VBSE虚拟商业社会实训平台和校企合作单位――中国移动战略合作伙伴合肥天骋电子商务公司的真实电话营销工作,课堂角色扮演、实训虚拟经营、实际操作顶岗实习三管齐下,实现教、学、做一体课岗对接。
三、教学过程
1.第一阶段:课前翻转
掌握异议处理的步骤和技巧。课前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醒学生登录Teambition认领课程任务单,翻转学习项目五种异议处理的微课视频,并在微信发起投票,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经常遇到的客户异议是什么。
2.第二阶段:课中实训
(1)第一步为预习检查10分钟,教师打开Teambition平台,检查课前翻转学习情况如下:2015呼叫班有两位学生没有认领任务。19位学生在分享区反映顶岗实习中虽运用了异议处理话术,但仍常遭遇拒绝。预习检查后教师结合微信投票、实训作业、顶岗实习业绩,总结出共性问题――盲目外呼是导致成交率低的主要原因。
(2)带着问题进入第二步:攻克难题25分钟,树立精准营销理念。教师首先播放Flash微动画,还原顶岗实习中移动增值产品电话营销微情境,将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引入课堂,实现课堂岗位无缝对接的开放发展理念。师生共同打开Teambition,为中国移动增值产品设计精准营销方案。通过识别产品标签以知己,再构建用户标签以知彼,进而实现精准营销匹配需求。接着通过案例视频中的微游戏巩固学习成果。
(3)第三步为技能操练25分钟,强化精准营销意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增值产品精准营销方案对“流量包”产品进行模拟实际操作训练,开展学生互评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点评,给出示范视频。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打破小组局限进行信息化头脑风暴,在Teambition分享区共享精准营销心得。教师将学生的分享心得总结成顺口溜便于大家记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课堂信息化沟通,提升学习效率。
(4)第四步为企业虚拟经营30分钟,以提升精视销能力。学生打开VBSE虚拟商业实训平台,查看宝乐童车采购部CRM软件招标公示,分角色模拟投标过程中的电销异议处理场景。学生分为微群组,做到举一反三,自选品牌作为CRM软件供应商,与宝乐童车方进行接洽,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自身产品特色进行精准营销微应用,用虚实结合法,实现精准营销理念可应用,可拓展,可复制。
教师通过映客直播,将学生模拟过程直播给行业专家。由专家在线点评,提出改进建议的同时,在直播呼叫中心工作现场,请优秀员工进行示范。至此,课上环节结束,学生细分客户精准得当,推荐产品精准有效,话术技巧贯穿其中,已具备呼叫坐席精准营销岗位技能。
3.第三阶段:课后实操
课后,学生登录Teambition认领课后实训任务。拍摄任务视频,上传至Teambition,分别由学生、教师、行业专家打分。课后一周内专家通过映客直播进行微访谈,从专业角度点评实训任务完成情况。直播过程中,学生通过评论提问,请专家现场解答。接着学以致用,进入校企合作单位――中国移动战略合作伙伴合肥天骋电子商务公司顶岗实习,由天骋公司销售主管进行现场指导。
顶岗实习中学生登录Teambition手机端秀出业绩,互相竞争。本周顶岗实习结束,移动增值产品销售业绩显示全班平均成交率上升15%,并由本周“销售之星”通过映客直播分享成功经验。此过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可帮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更授之以渔,使学生拥有应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迁移力,完成从呼叫中心坐席、主管到大客户经理的职业能力迁移。
课后,教学团队通过梳理顶岗实习录音、成交记录和后台数据,将移动增值产品精准营销方案整理拍摄成微视频,上传至Teambition和云课堂平台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中,践行共享发展理念,面向企业开放产教融合平台。
此外,课程考核成绩由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实战表现、课后实训作业和顶岗实习业绩共同组成,多元化过程性考核在Teambition平台上实时呈现。
四、特色创新
1.多元见“微”,升华学习体验
践行五大理念,挖掘信息化资源,将微平台、微课、微信、微动画、微情境、微游戏、微应用、微直播、微视频等碎片化资源加以整合,形成多维度交互课堂,升华学习体验。
2.递升知“著”,迁移职业能力
工作任务驱动、三大平台贯穿践行我院理实一体、素能本位的育人理念,课岗对接提升职业迁移力,校企联动打造生态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2-0075-04
一、引言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在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问题的教学研究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1]。问题教学始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教学法”,通过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及布鲁纳的“探究学习”得到了发展,最终繁荣于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随之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同于以教为主的传统知识教学,围绕问题开展的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强调知识的获得、学习发生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注重教学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教学活动质量的形成性评价,成为了国内绕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普遍认可的重要教学评价方式。
布鲁姆认为,形成性评价不是为学习者分等级,而是帮助学习者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学习上;然而,现阶段形成性评价方式与手段明显趋向于课后学习结果的等级评价,难以满足实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需求,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加大了继续课堂教学活动的难度甚至影响到有效学习。为此,构建一种课堂内问题教学信息反馈机制,为教学组织者(或教师)提供实时反馈并引导教学活动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大规模网络课程、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兴起,课堂教学趋向于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2]。微信公众平台(WeChat public platform,以下简称平台)在继承微信(WeChat)所有功能的基础上,其群发推送、自动回复、投票以及微信本身等功能为教学信息、师生互动、数据收集加工及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持,奠定了良好学习环境基础,为完善围绕问题开展教学的课堂评价打开了新思路。
二、课堂问题应答呼唤新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信息收集、处理过程可以将课堂的互动、活动以及教学评价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3]。教师设置的课堂问题一般具有导向性,旨在通过检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程度或诊断学习误区,进而决定下一步教学活动的重点;同时目前围绕问题开展的教学内容容量大、活动形式多等因素而产生耗时的现象,都对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准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评价方式不能满足教学信息反馈的要求,难以为学生课堂表现测评、课后反思提供支持的问题愈发突出并亟待解决。平台投票、数据追踪记录功能都为教学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其良好群众基础和用户体验也十分有利于平台无缝整合于课堂教学互动中。
1.课堂教学信息反馈过程不完善
(1)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缺乏实时性、准确性
教学信息准确、及时的反馈,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掌握学生学情的机会或节省时间进入下一个学习话题,也使得教师根据学生理解需求灵活改进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理解与其他同伴的不同,如果差距较大,会激发学习者更加努力的学习[4]。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课堂上不愿意“举手”反馈信息或主动回答,导致教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了解学生学情。此外,在“举手”回答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易受“权威”学生的选择影响,从而降低了反馈信息的准确性。有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参与教学活动人数的增加,反馈信息缺乏实时性、准确性表征的更加明显[4]。
(2)课堂过程无记录,测评困难
问题是通向理解之途,具有导向性、启发性[5]。师生通过对应答信息的总体判断,有利于教师诊断学生教学过程中的“病情”,从而调节教与学的活动;有利于学生更清楚认识到自己与学习目标的差距,为下一步学习活动指明努力方向。教学问答过程由于缺乏问题内容与学生学习思维的记录,而教师往往只能凭借主观印象评价学生,无法为每位学生的表现做出精准地评判,影响了教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意见与个性化的辅导。
(3)现有的形成性评价方式不支持信息实时反馈
围绕问题开展的课堂教学常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其中如何解决同伴互评中学生评价信度、专业水平等相关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网络课程教学一般采用学生学习路径跟踪、匿名同伴互评以及导师的抽检方式[6]。然而,反观这些教学评价方式与手段,教学参与者对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均发生于课堂教学后,偏重于学生成绩等级的评定;信息反馈的非实时性难以支持课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现阶段课堂问题应答过程,主要出现了教学反馈信息缺乏实时性、准确性,学生课堂难以测评等问题,难以满足课上及时调整教与学活动及策略、课后学生课堂表现等级评价以及复习反思。现有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并不能达到课堂对教学信息质量的要求以及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评价。本文在利用平台设计评价方式及活动以解决上述问题前,先对平台支持具有的教育评价功能进行分析。
2.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评价功能分析
顺应计算机技术的革新与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微信凭借实时通讯和良好的用户体验,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到广大学生群体生活与学习中,使得平台如何有效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赢得了生命力。笔者从中国知网搜集有关于平台教育领域(教育技术学专业)核心以上期刊文章14篇,发现基于平台开展的教育方面研究主要包括移动学习环境构建、移动学习空间搭建、学习活动与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及作为教学活动的信息、传递与处理工具创新应用,少有涉及教学评价的研究。平台及微信的实时通讯、自动回复、投票等功能不仅能丰富教学活动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为教学活动的新评价手段提供了可能。
(1)投票功能保证反馈信息实时、准确
平台投票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投票过程主要包括问题及选项设置、投票信息、选择投票、呈现投票结果。问题及其选项内容需要教师在课前录入平台投票管理项中,并设定投票状态为进行中;课上,学生向平台输入教师提供的关键字,得到投票信息界面;学生阅读投票(问题)说明,并选择答案选项;选票结束后,投票结果将会在学生微信端与平台用直方图的形式直观化显示(由于学生微信端只有投票后才能看到投票直方图,也就避免了其他学生选择的影响)。投票过程十分方便快捷,投票结果有直方图和投票人数百分比,使得问题反馈信息的信度显著提高,实现了信息反馈的实时性与精准性。投票过程如图1所示。
(2)记录教学交互数据促进评价
课堂问答记录对课后教学活动有导向作用。学生课堂问题应答过程会被学生微信端、教师管理端(平台不能显示投票人个人信息,活动需要做相应调整)全程追踪记录。通过分析记录数据,帮助教师了解每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为学生的课堂表现提供数据参考,同时总结教学过程问题、提出学生课后活动建议以及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课堂思维活动再现,反思课堂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课后活动学习目标,并为学生自我评价提供依据;加强了课前课后教学活动的联系性,有利于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改进教与学活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投票功能适宜课堂“提问-回答”活动开展,保证了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加强了课堂教学的管理,同时平台支持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传送的特点,支持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丰富教学问答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平台及微信记录的课堂问答过程为学生的课堂表现等级判定(教师评价、自我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完善课后学习目标的有效性,辅助师生课堂总结反思及学生阶段性复习等活动。
三、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问答评价导向设计
在传统环境下,由于数据收集、处理比较难,且反馈不及时等原因,形成性评价理念不能被广泛应用[8],但是随着网络技术革新与移动终端的普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打造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与教学环境,并且课堂教学实时反馈的需求有越来越旺盛的趋势,国内外构建了内容丰富的信息反馈机制,较具代表性的为课堂应答系统(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CRS)教学研究。
1.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实时信息反馈机制优势明显
CRS是允许学生从电子显示的多重选项中选择答案的移动遥控设备[8],学生选择的答案即教学反馈信息。Beatty等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CRS获取学生反馈信息,为学生理解的有效形成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10],从而利于教学活动的改进与优化,其帮助改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形成性评价发挥作用的过程[8]。国内外有研究表明学生对CRS持赞同的态度,其能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促进理解,以及提高课堂的出勤率[9-11]。
技术促进CRS发展形式多样,但功能及体验设计不太完善。CRS一般包括发送器、 接收器和软件三个部分,其中发送器与接收器负责信息的收集与传动,软件则统计与呈现信息。国内外基于三个部分功能为基础,利用Web、移动终端等软硬件、技术替代原有的功能单一、成本高的应答系统成为了趋势,并出现诸如以手机及其短信功能为信息收集的移动平台,学生移动端与教师端同时登录某Web平台类的课堂应答系统的实践研究,然而短信经常不能实时被平台接受、用户体验较差,移动终端登录网页耗电快、屏幕小以及学生端口无问题记录等问题都成为影响其教学普及的重要因素。
微信平台构建的信息反馈机制,在拥有CRS实时反馈信息机制的功能基础上,群众基础、功能技术以及成本方面优势明显,易于教学普及。群众基础方面,平台的实时通信和良好的使用体验使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使用率和黏着度[11],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微商的运转投票功能也已逐渐被师生所熟悉,节省了教师培训的时间,同时微信的良好用户体验都为教学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技术方面,平台设计的信息反馈机制以学生微信端作为教学信息收集接口,网络为信息传递通道,平台管理端为信息处理、加工系统,问题的提出与答复过程数据通过网络在学生端与管理端(教师端)记录、流通,支持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同时帮助学生总结反思、复习。成本方面,微信公众号申请完全免费(二次开发需收费),智能终端与笔记本均已普及,甚至可以上课不用投影,学生微信端口直接作为信息呈现工具。除了以上优势外,平台开源、自动回复等功能也为评价活动形式多样化带来可能。
2.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形成性评价及信息引导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收集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整理与反馈,从而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引导。尽管很多教师重视形成性评价,但是他们在整个班级讨论时经常遇到难以获得多数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及时、恰当的教学干预的难题[10]。本研究旨在利用微信平台构建的信息反馈机制,为课堂教学提供实习准确的信息反馈,同时师生端口记录的投票、文本等数据信息为学生课堂表现的教师评价及自我评价提供支持,并引导师生课后活动开展。
评价设计注重评价关键信息并能有效整合于教学活动的原则。也就是支持评价的数据应当含有影响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关键信息,并在不影响学生活动体验的方式下获得。基于平台及微信开展的问题应答数据,能实时、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学习误区,影响下一步教与学的活动决策,同时,这种信息化工具收集数据的手段,丰富了教学活动形式,增强课堂趣味性。为此,基于平台及微信开展活动获得的支持评价数据的手段,能有效地整合于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构建了基于课堂实时信息的评价导向流程图(如图2所示)。
由于平台及微信的功能限制,为了更好的获得评价关键数据,教学活动及学生行为需要做简单的调整。鉴于平台每天只能群发一次消息,学生获得问题是通过向平台输入关键字获得;投票管理后台不支持查看具体参与人员的微信号或昵称,教师也就不能查看学生个人课堂表现,投票结束后学生还需要向平台输入选择指定代码以方便教师评价;考虑音视频信息的查阅耗时长,建议只用于提交小组作品或个人阶段性作品。
问题问答过程、信息交互生成缺一不可。学生向平台输入教师提示的关键字后,对客、主观题进行判断,通过投票等活动传递回答信息或是输入文本、图像等载体形式信息,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制定下一步学习活动。平台问题内容信息后,学生查看问题内容并思考,生成个人答复信息,接着平台统计并呈现学生信息;由此可见,问题信息、个人投票信息以及平台呈现信息之间是顺成关系、缺一不可,但这些信息的引导作用却逐层增加:问题触发原有知识经验,投票选择过程引发知识运用及迁移,平台呈现统计的信息帮助师生发现教学问题与学生自我定位,从而完善教学活动。
分析问题问答过程帮助学生自我评价、总结反思和复习。学生微信端记录着自己课堂的问答过程,配合教师的思维点拨和课堂定位,评价自己的课堂表现。学生通常在课堂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知识理解目标,课后总结反思往往能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此时,课堂记录对学生课堂思维再现乃至反思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总结性评价在教学中的比重仍然较大,课堂问题一般体现着教学重点难点,这也为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提供了良好的复习基础。
课堂反馈信息辅助教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总结反思以及优化学生学习方式。通过活动调整,教师端拥有学生端相似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都显示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思维表现,从而教师通过分析这些信息为每位学生做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平台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点与学生认知水平,以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针对课堂上学生反馈的个人学习误区,对不同理解程度的学生提出个性化建议以及活动安排,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式并掌握知识。而且教师与学生课后发现新问题都可以通过微信与平台端口直接给对方留言,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现阶段,围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对课堂教学反馈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要求日益增加,同时问题过程难以评价的问题也使得传统课堂难以实现形成性评价。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移动终端的普及,微信已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本文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信息处理工具,构建了课堂教学信息实时反馈机制,重在提供课堂问题应答实时反馈,并为教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提供数据支持。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教师负担加重,课堂学生微信用途难以监控、平台存贮资源容量小等,都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胡小勇,祝智庭.问题化教学研究纵览:理论与流派[J].中国电化教育,2005(2):18-20.
[2]李宝,张文兰.智慧教育环境下学习资源推送服务模型的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5(3):41-48.
[3]李红美.教学应答系统应用研究个案分析――从研究方法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74-79.
[4]Duncan D. Clickers in the classroom : how to enhance science teaching using 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s[J]. Techtrends, 2005, 4(1):2-5.
[5]Grant Wiggins、Jay McTighe(著),么加利(译).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42-44.
[6]Tambouris E, Panopoulou E, Tarabanis K, et al. Enabling Problem Based Learning through Web 2.0 Technologies: PBL 2.0[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2012, 15(4):238-251.
[7]张生,何克抗,齐媛,丁楠. 网络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个案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7(10):82-87,90.
[8]Kay R, Knaack L. Exploring the Use of Audience Response Systems in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s[J].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 Technology, 2009,18(5):382-392.
[9]Beatty I D. Transforming student learning with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systems[J]. Educause Research Bulletin, 2005.
近几年,我们从最初的技术时代,迈入了“微时代”。微博、微电影、微商、微店等相继出现在生活中,遍布越来越广泛,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学习是人类获得生存技能的重要途径,农村职教学生在缺乏学习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微课教学模式成为时下人们热议的话题。
1.微课的基本特征
微课是指用一段短小的视频记录教师教授教学的过程,这个教学过程主要围绕一个知识点,或者是关于某个教学过程中一个环节。在微课中,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准备10到20分钟的讲课活动,然后录制好的视频传到网站上供学生更方便地、随时随地地浏览学习。微课具有以下特征:
1.1短小精炼。首先从视频的录制时间上看,一个微课视频的时间将普通的45分钟的教学课堂缩短为10到20分钟的时间,将本该花费更多时间的内容用更简短的时间表现出来,使得教学更精简。从内容上分析,微课视频的内容主要围绕一个知识点或者围绕一个教学环节,在学生学习时具有明确的指明性,而且由于内容简要,使得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教授学生更多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授时需要更具体精要自己的话语和教授内容。
1.2目标明确。由于微课的视频内容集中在某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教学环节上,更具有目的性,且针对性增强。由原本的一节课教授多个知识点变为集中的一个知识点,对于职教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点时更明确,更具有指导性,而且更方便学生深入学习。
1.3便于传播。微课的传播方式是通过互联网,这样更能充分利用信息化社会的渠道,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对于教师来说,这样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讲课,更实现了跨域时空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学生做到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地学习,更方便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和精力做更多的事情,学习更多的知识。对老师与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对教学方式也产生巨大的影响。
微课具有短小精炼,目标明确,便于传播等特点,农村高职学生通过运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更好地针对他们的专业需要,这样能使微课教学取得更大的成就。
2.微课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
2.1富有趣味性。由于高职学生性格较情绪化,较浮躁,注意力不集中,而且知识水平有限,在课堂上的表现力较差,采用普通的课堂教学很难稳定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知识的教授存在负面的影响,而微课则恰恰相反。老师在设计微课视频的录制时,更多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使得视频内容更具有趣味性,并且能够将深刻的知识点阐述得更简单、直观,使得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微课的设计特点更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主性学习。
2.2具有学习价值。高职院校的微课虽然内容简要,时间简短,但是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教师相机传授理论方面的知识,教授专业实践的直观性教学,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填补高职学生缺乏专业实践、缺乏动手能力的漏洞,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具体地体验动手实践的过程。学生能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感受到微小的价值,吸引学生更主动地打开视频学习。
2.3时间地点更自由。微课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各个教学的时段被引入,很多教师选择在课堂上直接使用微课资源,通过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在运用时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微课都能够适用课堂教学,而且微课的教学模式是不能代替整个课堂活动的,这样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其实,微课的特征使得它更适用于课前或课后,课前学生可以通过简短的视频预先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课后学生更可以通过微课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甚至解决课堂上遗留下来的问题,对自己不懂或者未掌握的地方进行深入的审视。
2.4拓展实践教学。高职学生主要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学习,需要为学生在短时间内打下就业的基础,方便日后的就职。就目前的传统教学模式看,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点,更多的是以理论为主,在实践上缺乏真正的指导,微课教学模式就很好地改变了这一劣势,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会以一个流程为切入点,通过器械边操作便讲解,这样使得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操作流程,即使没能参加实践的学生也能直观地学习,比起传统的理论知识的教授,微课更直观有效。
2.5脱离教师的影响。课下学习,学生能够脱离教师的控制,从被强迫变为主动地自愿地投入到学习中。高职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同龄人相比更突出,若一直处于老师的压迫下学习,不免出现反弹现象,而且缺乏学习主动性。微课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但是不是直面老师的压迫,并且更简单细化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只需要多花费一点时间就能很好地掌握。
3.微课的制作
由于微课具有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特点,在制作微课视频时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微课时间简短,并不像传统课堂有很多的时间,对于知识点的选取或者教学环节的选取需要有所考量,如果还涉及其他知识,就需要另外准备一节微课,进行说明,因为涉及的内容会占用原本的授课时间,使得教学说明不够详尽,降低微课内容质量,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在知识点的选取上一定要有价值不能只做表面功夫,这样会降低微课的整体水平。微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学到更重要的知识,在课程设计时,教师除了要做到趣味导入外,还需要层层推进,由浅层到深层,并且能够概括总结出所学的知识点。高职学生在使用时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要注意微课的结构、内容安排,需要在结尾时布置相关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微课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思考,留下深刻的印象。
4.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环境下的新教学模式,给传统的教育方式注入了新的能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阻碍,为学生提供了更方便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微课只是出于起步阶段,运用时还存在一些欠缺,亟待改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6-0074-05
“微课”或者称“微课程”,近年来在国外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的迅速走红而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它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微课主要是以5~10分钟的时间讲授某一个知识点或专题内容,并以在线视频为主要载体,其目的是能够让学习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利用移动终端更加灵活、更加自主地学习,满足大众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快餐式学习知识的需要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高职微课开发原则与现状
(一)高职微课开发原则
我国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微课开发也应该具有其独特特征。由于高职教育要对接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的职业岗位,所以,相较于其他教育层次的微课开发,高职微课开发更为复杂,应遵循以下原则。
1.职业性原则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性技术技能应用型教育,主要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和岗位群,以专用技术和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因此,高职微课开发也应突出职业性,注重实践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由于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着重于“做”的能力,也就是职业技能,微课的开发应满足企业的需求,遵循“教学做”一体原则,通过“实践驱动”、“项目驱动”引导高职微课的开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情境性原则
由于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受限制,无法实现1U1的实习岗位的完全对接。而高职院校要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在开发设置课程体系时,就应该完成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为了解决这种现实问题,高职微课开发应该运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应先让学生对自己所读专业的岗位群、岗位工作等有个全面的认知。所以,高职微课的开发应该结合情境化模式,将与实际岗位紧密联系的内容开发成微课资源,如医药营销专业的课程可将情境设置在医院或连锁药店等,通过身临其境,使学生主动地接受任务、分配任务和完成任务。
3.灵活互动原则
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的大热,其教学模式也由原来传统“教―学”的形式逐渐转变为以技术为支撑的“学―教”的形式,这种模式相继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最初都是为耽误了上课的学生和知识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的补习措施,均是在课后辅导过程中完成。因此,微课资源的学习也应该满足这一需求,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支持实现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微课并不意味着单纯地使用视频取代教师的位置,而是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手段。微课是帮助教师突破空间限制完成知识传授的工作,而知识内化也是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多地沟通和交流才能完成的。因此,微课的设计必须体现其高互动性和参与度的特点。微课在师生互动结构方面的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评估学生知识内化的情况。
(二)高职微课开发现状
目前,高职微课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微课开发、制作工作中,这对微课的发展具有良性推动作用。在如火如荼的微课开发制作中不难发现,已开发的高职微课并没有突显其职业特色,并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开发模式单一
微课建设大多处于关起门来自己建设自己用的状态,主要是利用学校现有的内部资源,从主题选定、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制作加工等一系列的开发环节都是由本校教师个人或团队完成的。因此,微课也就局限于教师用于课堂教学。
2.开发内容单一
从全国微课大赛和各省开展的微课大赛作品中可以发现,高职微课参赛作品仍然是以学科体系的理论知识点讲授为主,校企合作的理念还没有贯穿于高职微课资源开发过程中,高职微课开发忽视了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各方面的渗透力和作用力。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破解高职校企合作时空障碍
在校企合作中,由于企业受所处地域与时空的限制以及学校能力有限,无法使教师、学生随时进入企业进行见习、实训,企业专家更不可能为学生随时指导。所以,这种时空冲突总是导致校企合作无法深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明确提出了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
(二)有利于解决学校的课程设置滞后问题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发展空间受限,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脱节,主要体现为课程内容陈旧和课程设置滞后,因此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直接“零距离”上岗。校企合作实则是要让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让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因此,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设计的微课资源可以按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企业可以实时反馈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并可以按照人才规格开发微课,设计微课程中的教学知识。这样校企共建的微课资源可以不断地促进和调整课程设置,完成教学改革。
(三)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校企共建的高职微课资源不仅可以直接引入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而且可以将微课内容与企业的职业标准对接,与企业的文化融合,这样就可以实现高职毕业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为企业节省了新员工培训费用和员工招聘所需的支出。当然,校企共同开发和设计的微课也可以用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同时也可以将企业的培训委托给学校完成,这种合作都有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基于校企共建的微课资源需要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探讨,按照企业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素材和工作过程等信息资源,确保制作出来的微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能近距离接触企业的工作内容。微课资源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平台。同时,校企共建的微课资源能改变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的现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除了学习相应的微课内容,还需完成练习测试题,进入互动平台,完成学生反馈、教师和企业专家解答、评价的环节,这必然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开发模式及路径
2014年5月,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其中明确阐述了支持开发与专业课程相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显然,这一要求需要企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甚至需要企业与学校共同选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工作。因此,高职微课的开发不能也不应该使企业缺位。如图1所示,高职微课资源开发模式与路径是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实施完成的。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化,建成的微课资源才能体现“职教特色”,才能有利于课程标准符合职业标准、符合岗位需求。
(一)确立微课主题和内容
微课程(Micro-lecture)概念的提出者David Penrose认为,微课程的建设须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就是确立微课程的主题,主题应该体现出课堂教学中的核心概念。实际上,核心概念就是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中最具典型性的知识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重点、难点的知识点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更侧重于原理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开发模式应遵循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的原则确立知识点,微课主题和内容设计应突出技能性、实操性。因此,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应共同研究、制定职业岗位所需的微课内容。如营销师二级的标准,要求能够建立、管理和维护渠道系统,根据这一要求,可以将管理渠道系统中的激励渠道成员作为微课主题。通过理论型和实践型的系列微课,呈现激励渠道成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仍然以营销专业为例,一些学生毕业后将会成为销售代表,负责管理经销商的工作,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以激励渠道成员作为微课主题,通过微课的真实情境侧重于讲授如何激励不同级别的经销商。当微课主题确定好之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教师和企业专员在共同设计微课时,不仅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并重、注重职业素质的养成,同时要考虑以学生为中心,制作的微课应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校企共建的微课能发挥出真正的效果。一堂5~8分钟的微课程应包括导入、知识讲授和教学总结三个部分。在导入部分,可以采用图片、新闻、视频或热点等形式突出问题,从形式上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知识讲授是整个微课的重点,在制作过程中,应避免传统的理论讲解,注重打造“以情境体验为中心”的微课,结合企业、岗位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更加直观、更加感性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同时在知识讲授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留有足够的时间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一堂完整的微课,在其内容上必须包括教学总结。教学总结可以是教师对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也可以是教师对学习者学习任务的布置或是对学习问题的反思,进而能够激发学习者对下一次微课的兴趣。
(二)选择微课学习平台
微课移动学习平台的选择是多元化的,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应用条件,可以选择自建微课学习网站或选择现有的网络学习空间,如世界大学城,这两种平台都可以实现微课视频、学习资源上传、作业批改、交互留言等功能。然而,笔者认为,这两种平台模式对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开发模式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这两种学习平台都需要注册登录,进入网页页面,实际无形中增加了学习者和企业专家的进入难度;其次,网页的形式无法实现多人实时的互交功能,因此,对学习者疑难问题的解答无法体现及时性。所以,对于校企合作共建的高职微课而言,最佳的学习平台是选择当前最流行、覆盖面最广的微信平台,应有效地运用微信公众号服务于微课的移动学习,组建微信群,加强互交沟通,形成微学习社区。如图2所示,微信移动学习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移动化学习的需求,同时学习者可以经过碎片化的主动学习过程并通过微信群与教师和企业专家进行互动交流,增强知识的内化。
1.建立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由于微信公众号不仅可以传播文字、图片、音视频,还可以创建链接,因此教师可以随时通过微信服务器上传微课及各类多媒体学习资源。为了提升学习者在多样化学习资源中的体验效果,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对这些多媒体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同时应该考虑传播学习资源所需的数据流量,这样才能满足移动学习环境的需要,才能吸引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微信公众号的模块设计可以分为“我要问、我要看和我要学”三个方面。“我要问”模块主要是帮助学习者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和疑惑。学习者通过关键词的输入可获得自动回复解决问题。“我要看”模块主要是定期推送每个“微教学单元”基本知识点、技能演示、相关前沿信息和学习测评等内容。学习测评可以通过使用“阅读全文”的功能,转跳至测评网页,使学生完成测评任务,或者通过对微信学习平台的设计修改实现学生在平台内的学习测评。“我要学”模块主要是提供微课程视频。由于学生主要是利用手机或手持设备进入微信公众号选学微课,所以微课的时间应设计为5分钟左右为宜,学习目标突出,内容紧凑,同时制作的画面和音频应该更加清晰。
2.建立微信群,实现三方互动
校企合作共建的微课资源这一模式本质上可解决校企合作的时空障碍问题。由于双方共建的微课资源可实现将企业真实情境直接搬进课堂,企业专家可突破时间、空间障碍“现身课堂”给予高职学生技术技能指导,这本身就是对校企合作深化的促进。同时借助微信平台创建微信群,可使学习者和授课教师、企业专家“零距离”地进行互动。学习者在理论知识或技能操作方面的内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通过微信群向教师和企业专员进行咨询和求解。这种三方互动的模式更加有助于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开发制作
微课已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在组织微课大赛,相继将制作出的微课运用于教学之中。高职院校的微课开发应走产学研合作之路,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微课开发的途径,而且能开发出适合于高职特色的微课。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制作的微课应经过团队建设、共同选题、素材整合和校企共同审核四个环节。
首先,微课团队建设是微课开发制作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骤。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应采用合作式的开发模式。合作式开发模式意味着微课开发必须打破学校界限,以专业为导向,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开发,共同受益。因此,团队成员不仅应包括专业教师,还应包括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软件设计师、教育技术人员、美工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团队成员。其次,校企人员共同选题能确保微课开发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因为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完成的选题不仅只是从学科体系考虑知识点是否适宜于微课开发,更多地能从岗位需求的层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知识点开发微课。再次,素材整合应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实施完成:学校教师主要对文字、图片、音频等素材进行整合;企业人员主要负责企业工作流程或技术操作等实际情境的视频拍摄。根据不同学科的微课格式要求,软件设计师可采用Flash、3DMAX等制作成动画,或简单地用Powerpoint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添加后转换为视频格式,或采用录屏软件完成后期制作,录屏过程中应注意声像和文字的一致性。最后,微课必须是在校企人员的共同审核通过后方可。
(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教学应用
校企共同开发制作的微课可以在高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展开应用。针对理论类的知识点,可采用课前自主学习模式。首先,教师将微课及相关辅助资源上传至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线上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或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互动,实现翻转课堂的模式。其次,微课还可作为拓展的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如实训类、操作类的微课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Flas或其他形式更加形象、更加直观地完成知识的内化。在实训课堂上,即使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后,有些学生还是存在不敢操作、操作不当等诸多问题,而借助于实训类微课的运用,学生便可一边观看微课,一边在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训或操作,一边进行自我检验,真正实现“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课后的微课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对课堂中所学知识复习和巩固的过程,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之后,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记住、学会。因此,这类微课有助于学生在课后反复观看学习,甚至自主练习,这样才能够让高职学生消化吸收直至灵活运用知识点,具备相关职业技能。当然,不论微课运用于教学的哪个环节,教师都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每个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中学习测评的在线作业布置对学生进行考核,同时通过微信群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目标尚未达成的原因,并将最终的评价结果和反馈信息即时汇总,以不断促进微课内容的修改和微课质量的提高。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微课必然会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虽然高职教育微课在开发与运用方面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微课必将呈现大规模开发和运用的局面。高职微课不仅仅只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抬起头来学习,更多地应按需所设,要突出“高职特色”。因此,高职微课的开发设计必须走产学研合作之路,通过微课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化,通过微课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
[1]张志宏.微课: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3,7(20):50-51.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吴婵.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3(10):17-18.
[4]姜汉荣.基于中职教学方式创新的微课资源开发――以机电专业为例[J].课程与教学,2014(11C):35-37.
[5]周贤波.校企共建共享系列微课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5(6):55-58.
[6]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7]沈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移动学习平台探讨[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17(3):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