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5 23:34: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生物观课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为全面了解蒙语授课中小学生蒙文课外阅读现状,包括蒙语授课中小学学生的蒙文课外读物(纸质)的种类、数量;学生获得课外读物的渠道、方式;学生对蒙文课外读物的需要情况;教师对蒙文课外辅助学习的读物对学生学习成长的作用;《花蕾》等蒙文课外读物在当地学校的反映等方面的问题。
2.家庭环境与学生阅读的关系,其中包括家长的文化层次和学生阅读的关系等。
3.根据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4.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提供课外读物的措施。
二、调查时间和地点
2011年10月至12月,为了全面而深入地调查研究,本课题选择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和旗县的蒙语授课中小学校开展。
三、调查方法
1.实地走访调查。
2.问卷调查: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家长问卷。
3.开座谈会、个别访谈。
四、调查情况与分析
(一)样本的分布情况
1.东部地区受访学生共2148人,受访教师共293人。
兴安盟:
小学部:(1)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受访学生246名。其中,三年级学生57人,四年级学生54人,五年级学生68人,六年级学生67人;受访教师31人。(2)兴安盟巴彦呼舒一小受访学生共189名。其中,三年级41人,四年级学生49人,五年级学生48人,六年级学生51人;受访教师19人。
初中部:(1)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受访学生共201名。其中,七年级68人,八年级66人,九年级67人;受访教师30人。(2)兴安盟巴彦呼舒第六中学受访学生共199名。其中,七年级67人,八年级65人,九年级67人;受访教师28人。
通辽市:(1)通辽市蒙古族学校受访学生共487人。小学部:其中,三年级69人,四年级71人,五年级75人,六年级78人;受访老师33人;初中部:七年级59人,八年级63人,九年级72人;受访教师28人。(2)科左后旗蒙古族实验小学受访学生共221人。其中,三年级45人,四年级56人,五年级57人,六年级63人;受访教师35人。(3)科左后旗蒙古族中学受访学生共210人。其中,七年级72人,八年级68人,九年级70人;受访教师30人。(4)科左中旗蒙古族实验学校共395人。小学部:其中,三年级51人,四年级56人,五年级57人,六年级55人;受访教师30人;初中部:其中,七年级60人,八年级59人,九年级57人;受访教师29人。
2.西部地区受访学生共1043人,受访教师共65人。
呼和浩特市:(1)呼和浩特民族实验学校受访学生共427人。其中,四年级学生124人,五年级学生168人,六年级学生135人;受访教师17人。(2)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受访学生共284人。其中,四年级学生89人,五年级学生72人,六年级学生103人;受访教师19人。
鄂尔多斯市:蒙古族小学受访学生共287人。其中,三年级78人,四年级66人,五年级67人,六年级76人;受访教师18人。
包头市:蒙古族小学受访学生共45人。其中,四年级学生11人,五年级学生13人,六年级学生11人,七年级学生10人;受访教师11人。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方面:
教育体制的改革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在国家经济水平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结合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积极的改进,实现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又好又快发展。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对策。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时展严重脱离
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对课程的理念认知往往出现偏差。教师按照教授的方式,突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而忽略了生物的试验教学环节。部分教师认为当前生物的教学任务量大,知识点多,课时有限,授课知识占主要时间和精力,如果基础打不牢,更别谈拓展和实验。教师由于受到观念的限制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延伸,教学案例往往是年如一日,不改变,不修整,与时代脱节,加上部分老教师拒绝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得学生听课如同嚼蜡,教师上课,自说自话,理论与现实脱节,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的过程的偏颇,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
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偏科的现象
学生在教学中习惯处于被动的地位。高中生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生物科目在高考中所负的分值远远不及英语、数学和理化,因此,即便在综合考试的今天,生物课仍然没有一个合理的地位,生物学科在学生的意识中处于劣势,因此在态度上没有给予正确的认识,学生对生物课兴趣点低,没有投入过多的热情,再加上生物课本身知识点丰富,甚至有晦涩的地方,因此,学生的轻视使得生物课进入窘地。
3.实验教学比较落后
生物课的教学可操作性不强,教材的辅助及配套跟不上授课的需要,尤其是大量的实验是巩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课程的实验设备陈旧,甚至有的学校不配备实验教程和实验器材,大纲要求的必做的实验根本无法完成,部分学校长期存在黑板画实验,讲实验的现象,学校实验员缺乏,有的学校没有配备,学校实验环节全部由生物教师一人探究,创新能力差,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
二、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对策
1.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接收知识并应用知识的最终受益者。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点,在教师的引导下,注重把握学生的特点,牵引学生的思维,将生物的教学讲授变得生动化、生活化。比如在学习人体的时候,可以通过挂图、通过校医院的考察等多种元素的引进,让学生首先对身体感兴趣,再进一步讲授。再比如说,90后的学生对星座以及性格感兴趣,在生物课讲授基因知识时,在黄牛、花牛等牛的配对中进行解释外,可以将遗传和基因等知识同星座以及性格相结合,让学生在意识中认识生物知识就在身边。通过情景模拟,课堂论战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思考,由学生自主去探寻答案。当学生的兴趣点被挖掘出来,知识的大门自然而然就敞开了,学生原本对学科的偏见,也会随着他们的兴趣点而变淡,尤其是当他们知道所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工具,会让他们更加喜欢生物。甚至在高考志愿填写的时候,也会对该科目的继续深造产生强烈的愿望。因此,变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端正学习生物的态度,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重要环节。否则,即便在强调改革,学生不接受,不认可,也是枉然。
2.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宽松的教学氛围同严肃的高考对比是鲜明的。一个自然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氛围的培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不再一言堂,甚至独尊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地位,简单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和互动会影响教师讲授的情绪,当然师生间的互动有助于教学相长。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是以学习知识为目的,并应用知识。因此,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讲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允许学生和教师间,学生同学生间,甚至不同年级间的交流。大家在讨论中学习,在平等的地位上学习,有助于消除课堂的紧张气氛和学生读死书的行为。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散思维,敢于质疑的求学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注重氛围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学由理论和实验部分组成,这是构成学生思维能力体系的重要反映指标。在生物教学中,学生要根据知识的规律,从感性材料入手,通过实验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从认识――实践――认识的飞跃。学校应该对生物课程的建设加大力度,尤其是实验课的器材和实验室的提供,配备专门的实验员。由理论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共同配合,精心设计,在强调理论的同时,同步进行实验研究,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和探究,得出预计的或者是探求的结果,并将学生所得写成实验报告,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分类号:G633.91
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我们总是在学习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习情况,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培养创新性思维,高中生物教学也不例外。我国生物学起步晚,在教学方面经验不足,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料和经验有限,而生物也被纳入高考,所以生物教学应引起教师的关注,重视高中生物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已在很多学校实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推动创新性教学的发展,必须意识到生物教学问题的严重性,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一.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1教师教学案例老套,无新意
长期以来,学科中心教学观一直在教学中占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这种现象在生物教学中尤其明显,生物教科书中有很多知识都是需要实验教学,才能将知识讲解透彻,可现实情况与时代的需要有所脱节,教师还是直接灌输知识,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教学毫无新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1]
1.2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重视度不够
高中生面临着两座大山:高考的压力和学习任务重。一方面,高中生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下学习;教师每天也在重复同样的话,一切为了高考,只有高考,才能改变自身命运。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不想辜负老师的期待,学习心理和身上的负担加重,造成学习压力大。另一方面,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重,
需要学习的学科多,需要记忆的信息量庞大,而学生时间和精力有限,分身无术,大多数高中生将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语数英的学习上,忽略了生物学。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生物学习观,致使很多高中生认为学好生物难。
1.3学生的创新意识差
实验课是生物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巩固学生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可是,很多学校的实验室设备老化陈旧,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生物实验教学根本无法开展,只能在黑板上画实验,教师口头讲,学生凭空想象实验的内容。很多知识学生无法在生物实验中体会,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差,在遇到生物实验考试时,手足无措,手忙脚乱,无法正常发挥考试水平。
二.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2.1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
“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外部环境也很重要。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起积极作用,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学校应该为高中生物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生物学习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2极力地促进素质教育改革
现代全社会都在关注素质教育,各类学校也积极践行教育改革,实施新课改,推行素质教育。但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漫长,任重道远,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体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2]具体的,教师应努力改进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创新性教学、情境性教学和生活性教学都是教学效果比较好的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素质教育改革。
三.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模式的具体实践
3.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课本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指挥者,教师应配合学生的学习。高中生在学习心理各方面都已成熟,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中和月季的组织培养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让学生自学,教师疑难解惑。和月季都是常见的花,在学习前,安排学生按照书上的实验步骤自己操作,然后观察分析,写成书面的实验报告,课堂上难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
3.2采用民主教学和鼓励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很多生物教师在生物课堂上无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非常紧张。因此,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应有前车之鉴,吸收其他生物教师比较成功的教学案例与自身教学实际相结合,探索出适合自己,符合学生学习心理需求的教学模式。[3]每一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心,教师应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例如,《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有很多与生物有关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想,慢慢引导学生,泡菜和腐乳的制作等都是生物课本上的知识,课后学生也可以动手制作。制作后,可以带来学校和同学们分享心得和体会。
3.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生物学习也不例外。实验课是生物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巩固学生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之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和胡萝卜素的提取的学习可以采用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在实验室里操作,边操作边学习,对于实验过程中难懂不易操作的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研究。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的芳香,学生课后也可以自己动手萃取提炼芳香油和胡萝卜素,加强对知识的巩固,锻炼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不能停留在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上,而应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实验教学、情境教学和生活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为高中生物教学开辟一条新道路。
参考文献
生物学既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又是一门处于活跃发展时期的边缘学科,所以生物课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学习素质。通过实验了解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规律,是学习和了解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实验课是生物课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学好、学会生物学课程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高中生物学实验课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以往的高中生物实验课多是教师严格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地演示实验内容,学生则是被动地观看、重复整个实验,教师对学生的考察标准也多是一份实验报告。这样的实验课,学生真正学到的仅仅是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但真正需要培养和锻炼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却完全没有得到体现。针对这种情况,“新课改”提出要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高中生物实验课探索性教学方式逐渐得到推广应用。探索性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实验主题,收集整理各种思路和方案,自行设计和开展实验。这样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动手实践,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总体而言,高中生物实验课探索性教学的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真正学会探索
在生物学发展的过程中,每个发现和成就都经过了研究者开创性的设想、周密的实验设计、严谨认真的操作、细致的观察分析以及大量的推理和验证,正是这些研究孕育了生物学。作为初步系统接受生物学知识的高中生,除了要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生物学领域的好奇心外,还要培养踏实的学习态度和澜鞯难芯肯肮摺>咛宥言,教学中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结合科学家的事迹,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以孟德尔两个遗传基本规律的创立为例, 从大胆的设想到实验方案的确定,从材料和性状的选择,统计的方法到结论的推理验证,无论哪一环没有完善的考虑,那么这两个奠基经典遗传学的定律就无从谈起了。做学问就是如此,光有假说或猜想还不够,实验验证的方法和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照并学习科学家的思路,踊跃自由地思考、讨论,设计严谨的实验方案,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通过这这种方式的教学,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把科学思想和方法结合到授课中,启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还以孟德尔之的遗传学两大规律的发现为例,他在研究时,对复杂的杂交表型,只选取其中一对差异最明显的性状观察记录,大大简化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另外他首次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生物学的研究中,这些研究方法都是学生在自己设计实验时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二、创设或改良探索性实验,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高中生物课程中很多实验课内容都给学生留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将这些模拟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和动手的机会,将学生的实验操作由被动重复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举例说明: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各个时期这个实验的教学中,在完成教程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可做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自己做进一步探索性实验分析:实验材料为什么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其他植物的细胞是否可以?在选用材料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染色体和染色质区别在哪?染色的机理是什么?实验方法有没有可改进或简化的可能?在确定这些问题和实验目的后,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进而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学生的探究热情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课中,如果课堂时间充分,教师还可根据学生们的探索性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完整设计一个用其他植物细胞为材料,用其他染色剂染色的实验。
通过类似以上这样的实例可发现,学生得到主动在实验课中探索学习的条件时,是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探索性教学的思路,适当设计探究性实验,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学生在自己通过实验更好掌握了知识的同时,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增强,有利于其个性的发展。
三、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性实验时要适当给予指导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当尽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认真分析,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设计,但也要注意把握好尺度,毕竟高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比较系统地接受生物学知识,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都有限,完全放任而不做适当的指导极有可能会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遇挫或绕弯路,严重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上进行探索性教学时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适当指导,有效监督,适时鼓励,合理纠正,要兼顾教授知识和培养能力。
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时,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现象进行提问,比如在家包饺子时,妈妈经常会把白菜剁碎了放上盐,静止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以及自己的观察,可以得出会有水分渗出来的结论,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授课教师可以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水为什么会渗出?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学生自然会想到是植物细胞中有水分流了出来。然后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放盐后植物细胞会流出水?这一连串的问题刺激了学生们求知和思考愿望。
四、结语
总之,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主动思考问题,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探索性实验课教学比简单的模拟重复更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不仅可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S].2014.
教与学始终是教育工作者讨论的话题,也是整个教育关注的问题。新课程理念是指导各学科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其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物教学在新课程的理念中,需要适时调整教学,改变传统的脱离实践生活和主体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等积极地方式,既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终生学习的终极目标的体现。
1.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师知识更新慢,案例老套。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完全拖了后腿,尤其是农村,初中专业老师缺乏,生物教学成了空话。等到了高中,教师认为教学任务量大,知识点多,课时有限,授课知识占主要时间和精力,教师由于受到观念的限制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延伸,教学案例往往是年如一日,与时代脱节。
1.2 学生学科认同差,不予重视。
学生在教学中习惯处于被动的地位。高中生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生物科目在高考中占分最低。因此,即便在综合考试的今天,生物课仍然没有一个合理的地位。
1.3 实验条件过陈旧,创新力低。
生物课的教学可操作性不强,教材的辅助及配套跟不上授课的需要,甚至有的学校不配备实验教程和实验器材,大纲要求的必做的实验根本无法完成,部分学校实验员缺乏,有的学校没有配备,学校实验环节全部由生物教师一人探究,创新能力差,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
2.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科学主要来源于生活,而且具有服务于生活的特性。在基因工程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代生物技术在能源、化学、制造、冶金、环保等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样,对高中生物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实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改革,其中对于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作了大量的工作,每年的继续教育学习让教师的义务水平得到了提高。要大力实现高中生物的教学改革,并取得相应的成效,就应该:
2.1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接收知识并应用知识的最终受益者。教师应注重把握学生的特点,牵引学生的思维,将生物的教学讲授变得生动化、生活化。比如通过讲述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从而了解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再比如说,讲到微生物的作用时,当众制作果酸、果醋,让学生在意识中认识生物知识就在身边。当学生的兴趣点被挖掘出来,知识的大门自然而然就敞开了,学生原本对学科的偏见,也会随着他们的兴趣点而变淡,会让他们更加喜欢生物。甚至在高考志愿填写的时候,也会对该科目的继续深造产生强烈的愿望。
2.2 改变传统的思维,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且真正成为教育。”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观念,实现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的结合空间不断拓展。另外,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中,教师要选择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生活问题.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专业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一个自然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氛围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地位,师生间的互动有助于教学相长。
2.3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实验课程的教学。
在生物教学中,学生要根据知识的规律,从感性材料入手,通过实验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将学生所得写成实验报告,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成生物研究第二课堂将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感受自然,应用社会,引导学生学有所用。
关键词 高中课堂;生物实验教学;意义
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动手实验的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感知生物学的奥妙。
一、高中生物实验课堂的教学现状
高中生物的教材里每一章都对生物实验有所设置,并且在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中,几乎都对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有所涉及,这就要求生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生物课程实验时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来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并对所学生物知识进行深刻掌握。
当前,部分高中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关的教学目标来对学生进行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许多学校对于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因此在生物实验的课程安排上较不合理。许多学校一周内仅安排一节生物实验课,使得教材上的许多实验无法进行。同时,由于学校对生物实验的不够重视,使生物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态度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严重影响了生物课程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部分高中学校,对高中生物老师的聘用不合理,许多非生物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通过教师考试等途径进入高中,进行对生物课程的教学。这类生物老师的生物课程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再加上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根据高考的考查内容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严重影响了高中学生生物知识结构的完整构建。
最后,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许多高中学校,生物老师仍然在沿用多年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生物课程的教学只是按照教材的内容,原原本本的进行讲解,学生学到的只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对于神奇的生物实验只能够凭借老师的讲述进行想象。这样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卷面成绩来检测教学效果,只注重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严重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使其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严重受到影响。
二、高中课堂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增强实验的有效性
1.实验材料的选择
对于实验课程来说,实验材料的准备与选择工作非常重要。正确恰当的实验材料能够方便学生的观察与操作,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材料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季节的特点,根据季节来对实验材料做适当的调整。可以在进行实验课以前,鼓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增加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
2.实验程序的设置
在上实验课以前,老师要对实验程序进行精心设置,必须提前操作一遍,对实验程序不断完善,并做到非常熟练,对实验有充分的把握。另外,老师要有预见性,对实验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得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3.实验报告的准备
实验报告要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来设计,可以通过让学生填表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促进实验的准确性
进行实验时,老师要首先为学生做示范,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真实的实验现象。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发达,并且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技术的应用,为生物实验课程的科学进行提供了很好的保证。
三、高中课堂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有利于融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
生物实验课程的设置使得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加强了,使学生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中,对于知识的接受与掌握效果有效加强,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知识储备
积极设置高中生物实验课程,把生物实验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在实验的观察与动手实践中,对于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以丰富其自身的知识储备。
(三)有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程的设置是对生物理论知识的生动呈现,是对生物课堂内容的补充与延伸,对于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生物实验,或把实验内容融入到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得到较为直观的理解。
(四)有利于推动生物教学的完善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完成相关知识的教学任务,还要顾及到高考对于学生的要求。所以,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设置,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要满足高考应试教育的要求,对于两者的关系进行合理、科学的综合与平衡。高中生物实验课程的设置,一方面,丰富了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另一方面,达到了高考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教学的不断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结语:
对于生物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学校与老师都应该引起重视。作为高中生物老师,应该敢于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对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中的新思路、新方法进行努力探索,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索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相玲.浅谈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0)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生物课教师来讲,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提高生物探究教学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这不仅能够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高中生物开展课堂探究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1)探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对外部世界充满着强烈的新奇感和探究欲,探究教学正好适应他们个体发展的需要。这种探究性表现在所要探究问题的答案是未知的,非预定的,答案的获取也不是由教师传授,而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查资料,做实验,通过假设、论证,最终解决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以小组为单位,去查找资料、做出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来证明假设,真实地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来得出结果,再做出结论。这样的小组合作探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生物课堂探究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在通过生物探究性学习,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了切身体验,使他们对真正的科学探究产生互动。有效的生物探究课堂中,学生提出课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法、做出计划,通过相互交流,最终形成报告。这个过程学生进行探究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能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逐渐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的品质,并掌握探究的技能。
(3)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其实,只要课堂生动,学生是非常喜欢生物课程的,探究教学正是能够给生物课程带来崭新面貌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与重视。探究教学始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搜集资料、建立假设、实验验证、交流结果等活动,学生被探究过程深深吸引,从而热爱探究生物现象背后的原因。这种情况会改变过去学生讨厌学习生物的状况,大大提高高中生物课的效率。
二、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高效的探究性教学
(1)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高中生物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在探究式教学的课堂组织中,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那么如何在而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就成为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应以班级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业水平、性别、能力等差异为依据组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定期承担不同的任务和角色,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而且小组内的各个成员在努力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更要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与他们共同努力争取实现预期的合作学习的目标。这样合作小组通过互相鼓励和帮助形成团体精神,发展为一个整合的群体。事实上,不同的探究内容有不同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就有很大差异,所以就要求教师在面对不同的探究内容是对探究小组人员的构成进行灵活的调整,以使探究活动顺利展开。
(2)建立好的氛围,促进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探究式学习行为加以关注,还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来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实现知识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还有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和融会,进而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个氛围中教师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运用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逐渐形成以自己的方式看待问题的风格,来使他们自己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升华,使其创造力不断得到发展。所以说,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这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不可忽视的环节。
(3)巧设质疑,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优秀的生物课,必须重视新课的导入设计。探究性教学的导入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上对于一些较难回答的问题,要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例如,补充一些相关的问题,把大题作适当的剖析,化成小题,分步思考讨论,引导过渡,帮助学生克服思考难题中的障碍。这样定会使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生充满兴趣。
(4)开展探究性教学应把握的几个环节。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应掌握下面几个原则:①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式学习内容选择要把握好“度”,要有目的的探究。探究式学习要以学生的已有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生活常识为基础,不能超过学生的认知范围;探究的内容又不能过于简单,要有可探究性和趣味性,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否则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生命科学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的科学,一个好的探究内容,会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生物科学奥秘的欲望。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探究式学习内容的选择要具有可操作性,即探究的内容的范围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课时不够,学生负担过重等一系列问题。究竟选择何种内容进行探究,要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和教学实际。②高中生物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是一个“度”的问题。我们既不能过于开放,将所有的问题都交给学生去做,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能过于拘谨,自设樊篱,将学生限制在条条框框之内,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③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式学习的开展中,要注意探究的过程性,建构学生的探究式学习的重要观念。特别要注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做出假设的能力。④不能把生物学实验等同于探究式学习,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以高中生物实验为载体,适时适地的开展探究。
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传统书本教学远远不能够满足新课改的发展需要,更不能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传统书本教学远远不能够满足新课改的发展需要,更不能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实验基本操作中的问题处理
1、在实验中经常将滴管混用。如,在“酶的专一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要在不同的试管中分别注入2ml的新鲜唾液、盐酸、氢氧化钠、清水、1滴碘液。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学生不注意滴管的区别使用,造成对比实验失败;交叉污染药品导致试剂不纯,并且还会影响后面班级的实验。
2、量筒的使用常被忽略。在实验中,有许多试剂的用量都是1ml或2ml。使用量筒量取,要求操作者要细心有耐心。学生觉得使用量筒麻烦,常常凭感觉来估计试剂的使用量。这会造成学生所做实验中试剂的使用量差别很大:同一组实验不同试管内的试剂量相差太大、不同组间试剂用量差别更明显。这样就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使定理实验的结果失去真实性。
3、显微镜的操作有许多不妥之处。如,用显微镜观察固定切片时,镜臂可倾斜一定角度。在“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及“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等实验中,将新制成的装片固定在载物台上后,为了观察方便,不少学生将镜臂倾斜较大角度,以致装片中的液体往下面流,污染了显微镜,并造成实验失败。
4、分组实验中许多是验证性实验。有的学生先从书上找到结论,再做实验;有的不做实验,也有结论。定量实验不如实记录结果,凭空捏造数据,自圆其说,就失去做实验的意义。实验失败后,简单归结为没操作好,不会主动去质疑、分析,然后重做实验,找到问题所在。分组实验通常二人一组,但有些实验组自始至终由一人完成,另一人旁观,甚至实验报告也是后者抄前者的。
二、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生物意识
任何科目的教学都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注重学生学习意识、学习效果的探究。特别是在理科的科目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我们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研究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动手能力以及科目的学习意识,其实就是在帮助他们打好研究基础,而实验教学就刚好能够实现这个目的。生物科目的知识不仅仅是学生的文化课的教育,而且还有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往往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难。因此,生物实验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提问,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在平时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寻找解决困境的突破口
1、要使实验课实现多重教学目标,就必须改革、完善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课的管理、实验计划的制定。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了解、实验作用的理解,使学生变要我做实验为我要做实验,同时,在一系列参与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2、不应只重实验结果,更应看重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手、脑的结合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也得到态度、意识、能力的培养,即获得了综合性、协调性的发展。这是理论课替代不了的,也正因如此,我们应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环节。首先,时间上应确保这一环节的完成;同时,应鼓励学生自己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法或实验材料。当然,学生自己尝试可能得到不正确的结果,但靠自己获得“为什么”的道理要比接受现成的“是什么”更有意义。
探究教学是新课改的核心,以改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为中心,其理念是“掌握知识的构建比获得知识重要”。探究学习关键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知识的获得和接受转向知识的构建过程的探究,因此,让学生观察、记录、整理数据,设计实验、实验操作等,从而解决问题,最终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显然,探究教学的根源是任务的设计、活动的安排、问题的提出等,通过探讨教师提出的问题、参与所设计的活动、完成所提出的任务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体验、探究生物的学习,实现被动接受知识的根本转变。
二、精心设计问题,使探究有所指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探究的根源,没有问题作基础,探究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学习“分子与细胞”的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时,在课之初,创设事实情境:根据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报告为素材,让学生通过阅读调查报告,并根据调查报告并了解我国癌症死亡率越来越高的原因:人口老化、吸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缺乏体育锻炼。之后,以问题:练习自己身边的熟悉的事例,分析癌症患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这个问题与所给的材料和背景知识密切相关,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息息相关,因此,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情境创设,激发学生主人公意识
学习这一节时,可以先播放视频:一位13岁少女身患白血病,到了晚期,假设有奇迹发生,治好这种病一般要用50~60万。但对于一个以种地为生的她们来说,这50~60万犹如天文数字,对于小娇×的一直没走出山村的爸爸妈妈来说,听着也都感到害怕,支付这笔费用是想起来就害怕的,这就意味着13岁的少女将不治身亡。这对于小娇×、娇×的家等都是不公平的。后来,媒体曝光,社会各界捐助、医护人员尽力,但最终也没挽留住小娇×……
这样,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使其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启发学生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对生活、对社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有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对同学、对他人要有一颗同情心和爱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融德育于生物教学中。
四、设计活动,促其体验探究
活动法被各科老师所看好和使用。生物课堂更与语言学科不同,生物学科实验多、实践活动也不少,如果教学中,教师精心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既能实现课内外知识的整合,将课上所学拓展、延伸到课外,又为学生提供了体验、探究的机会。
如,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周末调查一下家庭成员中或家族史中是否有癌症患者病例,如果有,弄清楚患的是什么癌症?如何接受治疗的?治疗效果如何?从患病到去世一般经历了多久?这个活动重在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爱惜生命,认识到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
课后,也可以开展活动,以“关爱健康”为主题,制订宣传广告,介绍吊兰、芦荟等都是中草药,可以清除室内的醛味,以及吸烟是如何危害健康,积极锻炼身体的好处等等,这样的活动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每一位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加入讨论的行列,并加深自己的理解。
另外,实验法更能体现学生的探究学习。学习生物科学需要正确的方法,启发学生要像生物学家、科学家那样实验,培养他们通过实验,亲自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搜集实验数据并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学会科学地分析问题,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并用自己的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用自己所观察的现象和结果促进自己的学习。
探究式教学活动,重在探究,除了情境的创设、任务的设计、活动的安排。生物课堂上,通过生物实验也是促其体验、探究的主要方式,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教学可以构建“学生为中心”的生态课堂,打造高中生物精彩课堂。
在高中生物课中,有很多演示实验,这些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农村高中可以克服各个农村学校生物实验器材不足的缺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教育开始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生物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路上探索前行,怎样上好一节生物演示实验课是每个生物实验教师必须不断探讨的话题。现在就怎样上好高中生物演示实验课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生物教师要极度重视演示实验
高中生物教学不同于初中生物教学,已经摆脱了初中生物基础知识的范围更加重视专业知识。高中生物实验的极度专业性使我们的生物实验教学必须重视演示实验,在高中生物课程的设置上每个实践性的内容都对应着一个演示实验。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的高中生物教师想尽办法,不遗余力地开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的实验效果,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做演示实验,不能以学生看书代替实验,不能以教师讲解代替试验,否则,学生对生物学的许多知识就缺少感性认识。这样我们生物教师要明确每一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的准备要充足,实验步骤要清晰规范,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
二、细心设计演示实验
为了确保演示实验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实验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必要的准备工作。生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每一个实验的演示时间和演示时机,在物质准备上课前要准备完备,要善于机智地处理在实验演示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这样不至于出现问题乱了阵脚。
教师要在实验前做好精心准备。例如,准备好演示实验中所需的仪器、药品、材料等。要清洗干净在实验中要使用的仪器,并放在相应的仪器架上,要把实验中需要的药品准备齐全,实验中需要的试剂要事先配置好。此外实验前,教师还要自制些实验室没有但在实验中很有实用价值的仪器。如,加热中常用的挡风板。又如,观察关节的结构实验,可以购买好猪的关节并事先解剖好。为了保证达到实验的良好效果,在课前教师要在实验室试做一次,这样有利于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缩短演示实验的时间,利于演示实验的正常开展,达到实验的预期目的。
学生在实验前要充分预习,对实验中出现的仪器、药品名称、作用和操作方法有一定的认知,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这样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就有一定的方向性,避免无目的性地看热闹,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有正确的认识。
另外,开展演示实验还必须做好应急准备。一般来说,只有实验前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实验才会取得成功。为了保证实验的完满成功,教师还要准备好各种应急措施。比如,在用酒精灯隔水加热叶片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的试验中,如果因为教室的防风玻璃损坏,而影响酒精灯加热作用,这时如果事先带好一块自制的挡风板,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为学生提供生物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演示实验要想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认真观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要仔细地观察实验操作。这要求教师一定要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必要时也可以故意进行一些错误的操作,学生在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把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样做还可以为以后开展学生实验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做好准备。
学生更要认真地观察实验现象,实验中的火焰、气泡、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例如,在做鉴定骨的成分的实验时,用酒精灯煅烧骨时,骨的颜色就会慢慢发生变化,教师在颜色变化前要事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认真观察,才能通过看到的实验现象的变化情况丰富感性材料,从而提升为理性认识,为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提供了保障。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不仅要求学生发现实验现象,更重要的是分析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的原因,为归纳实验结论提供本质的依据。
对演示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分析原因,教师不要一包到底,对分析不正确的学生不应过多批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探究,体验自己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综合所学知识找到原因的那种成功的感觉,既巩固、强化、更新了所学知识,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欲望。
教师要结合实验的进展,及时做好点拨和启发,为学生提供与实验有关的知识,降低学生分析的难度。如,在做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实验中,教师要提供“淀粉遇碘显蓝色”的知识。
在实验现象的分析过程中,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探究问题,以问题的形式将学生的思维诱导到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原因的方向上,这样既为推动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减少阻力,又为学生在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的原因抓住要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师要引领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及时进行总结报告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就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生物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所以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生物创新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对学生以后的生活与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现有的高中生物课堂上,大部分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在目前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大部分课程的设置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生物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显然,原本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再加上大部分生物老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剥夺了学生进行生物实验的权利,导致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生物成绩不理想,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重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学校对生物课程的投入不足,落后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备,导致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生物老师的教学方法受到限制,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部分生物老师的创新意识淡薄,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对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目前的高中生的生物创新能力普遍较低。
二、提高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1.生物网络化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学科网等网络资源,在教学中打破生物学科的局限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学生在学习地过程中也能够在网络中广泛吸取知识,并不断创新,超越生物课本的局限,思维能够更加开阔。同时,在网络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也能使老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方法进行及时纠正,并对生物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
2.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生物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生物细胞图、模型等知识的教学,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通过教材中单调的图片获取知识,不仅不会取得显著地教学效果,还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枯燥、单调的课本知识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更加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将原本单调的生物知识变为有声音、视频的动态知识,既实现了生物的个性化教学,也可以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在生物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对原有的知识进行不断地创新,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重视生物教学方法的变革。原有的生物教学采取单纯的“老师演示,学生模仿”的实验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机械式的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生物实验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必须对现有的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进行变革。
首先,在平时的生物实验课上,老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生物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实验,不怕出错,并在具体操作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探究、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实验方法,不断增强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例如,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时,通常使用洋葱作为观察的对象,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对洋葱的不同部位进行观察。这时,就会发现有的学生对洋葱的芽尖进行观察,有的对洋葱外表皮进行观察,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时,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然后再告诉学生如何进行洋葱切片和观察,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氛围中进行实验,也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其次,在生物实验的教学中,可以大力开展设计性生物实验方法。进行设计性生物实验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生物实验上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因为设计性实验需要学生在实际的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够对已有的生物知识及生物实验能力灵活地应用。老师应鼓励学生在上课前进行预习,了解实验中所要用到的知识及大体步骤,并让学生在进行实验前进行课堂讨论,相互交流意见,避免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变换部分实验条件,并对实验进行重新的设定。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构想进行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实验,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与创新力。例如在进行“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设计,有的学生会提出“煮沸唾液”“将淀粉换为蛋清”等新的实验设想,对于学生的这些实验设计,老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能够在对淀粉酶的一系列对比实验中,找出淀粉酶的真正作用,激发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最后,生物老师要重视学生对实验报告的撰写,因为学生在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回顾。在回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实验中的假设、变量及注意事项进行充分的了解,还能明白整个实验的具体过程并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对实验进行及时更改。让学生对生物实验进行总结,这对学生以后独立地进行实验设计及实验具有重大的帮助,同时在实验报告撰写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生物实验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还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生物创新能力。
4.重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进行生物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生物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因为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学科,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及巩固,让学生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能够充分运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对相关的生物知识进行思考和创新。为了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就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相关生物知识,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间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使原有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更加简单,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还能帮助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在运用的过程中还能加深思考和创新,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在平时的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要认识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的教学中,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对现有的生物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借助先进的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使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创新能力在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最终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兰平.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学周刊(C).2013(12)
[2]夏军.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29).
高中生物教学紧随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符合新课改精神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据调查,目前的高中生物学案导学模式有“271教学模式”“杜郎口模式”“翻转课堂模式”“大合科教学模式”等。其中山东省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在高中教学改革方面做得最成功。
二、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特点
第一,目标导学。教师下发学案后,可运用导语、图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向学生展示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第二,定向自学。教师要对学生如何利用学案进行学习、探究做适当的指导和必要的强调,然后学生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探究方向,以学案为依据,在学案的引导下阅读教材,动手做实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精讲点拨。在学生定向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依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
第四,巩固训练。教师通过检测来检阅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检测。
第五,归纳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归纳总结,还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困难、问题等,指出其中原因所在及克服的方法。
三、学案导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以高中生物“人教版中低温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为例,讲述如何在实际教学利用学案导学方法开展教学。
首先,老师应根据实验设计导学案,导学案的内容应包括重难点解读、新知探究、学后反思等方面。例如:
1.重点、难点解读
(1)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理。
(2)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实验步骤。
2.新知探究
思考题1:进行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在______的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最终被__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思考题2:用低温处理植物组织细胞,使______受到抑制,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思考题3:除低温外,你还知道什么因素会引起染色体数量发生变化?
3.学后反思
老师将设计好的导学案复印件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书本内容进行导学,并在课时回收批阅,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备课,有针对性地解决导学案中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
课堂教学时,老师应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即通过观察洋葱的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过程了解染色体加倍的原理和机制。然后,老师可以先对实验进行简单引导性的示范操作并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