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4 01:10: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慈母情深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感悟品味,体会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二、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学法铺路。
今天上课前老师特地准备了一份礼物,想送给你们,好吗?
(让学生用右手在左手的掌心跟老师一起写“悟”)
(一首舒缓而深情的音乐,安抚了孩子们浮躁的心,更奠定了本节课的情感基调。精心设计的一份礼物:送“悟”,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点明了学习语文的不二法门。)
(一)直接导入,扣词质疑。
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好的问题设计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课上,老师让学生自己提问,最终由“深”归纳出一个辐射全篇的问题,诱使学生用心阅读文本,思索、感悟。)
(二)精读品味,感悟慈母情深。
1.静心默读,品味思考,在文中哪些能体现慈母情深的地方,能打动你的地方,用笔画下来,写上你的感受。
学生静心读书,思考。
2.汇报交流自己的感受、理解(预设)。
(1)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大屏幕出示这句话)
引导学生理解母亲工作的环境非常恶劣。母亲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很不容易。
①板书“震耳欲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当震耳欲聋的声音就在你的耳边响起来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联系语境,通过对比强化感受)你可以赶快离开,可以捂住耳朵,甚至可以调低音量,绕道而行,而母亲不能。
齐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②这震耳欲聋的噪声一刻也没有消失。你从哪里看出来?
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仍然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
齐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④归纳:学语文,不仅要了解作者写了什么,更要领悟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一问一答,一景一情,让学生在学文悟情中,不由自主地将思维聚焦语言的表达上,不仅得言、得意,而且得法。)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大屏幕出示这句话)
①仔细读一读,这段话特别在哪里?
再出示一段话,对比体会: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大屏幕出示:)
引导学生想象电影中的特殊镜头,入情入境,想象理解,激感。
②哪一句给你强烈的慢镜头的感觉?
随着镜头的慢慢推近,母亲的形象出来了,你仔细地看,慢慢地看,看到了母亲怎样的背?
③再看,转过身来了,你看到母亲怎样的一张脸?怎样的一双眼睛?
(想象对比)不对呀。不对呀。在我的印象中,我的母亲不是这样的。她的背是强而有力的。她的脸是红润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她的眼睛是那么明亮、清澈,炯炯有神。然而今天,就在这一刻,我突然发现母亲竟变成这个样子。我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信!什么也不要说,就让我们把这个特写镜头深深地刻在心里。(音乐)
④师生合作读、齐读。
⑤归纳:学语文,光理解句子的意思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体会、感悟这个特殊的句式带给我们别样的语言的味道。
(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比,让学生的目光在母亲的每一个神态上停留,再借助教师声情并茂地叙述,今昔对比,让震撼、心痛……刹那间在课堂上弥漫开来。音乐的渲染,师生激情朗读,更将情感不断向前推进。)
(3)如果说刚才的一段是典型的慢镜头的话,那么请从文中找出另外一段相对应的快镜头。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大屏幕出示)
这句话中哪个词给你一种强烈的快镜头的感觉?
①引导学生说出“立刻”的近义词,通过近义词的置换对比,感受四个“立刻”带给人一气呵成、刻不容缓的感觉,体会母亲工作的单调、重复、繁重。
②师生合作读这句话。
③归纳:母亲为了整个家,为了儿子,忘记了自己的疲惫,忘记了自己的憔悴,忘记了自己的苍老。这就是四个“立刻”让我们悟出的语言味道。
(抓住“立刻”,咀嚼品味,首先调取积累,寻找“立刻”的近义词,采取换词的方法,在读中进一步体会四个“立刻”这一特殊的排比句式带来的一气呵成、刻不容缓的气势,感受母亲挣钱的艰辛和不易。)
(4)“我”向母亲要多少钱?
①在作家梁晓声其他作品中,母亲辛辛苦苦、拼死拼活工作一个月30天,只能挣27元钱。这就意味着她一天只能挣9角钱。当你知道母亲挣钱这么辛苦时,你还忍心要钱吗?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大屏幕出示)
②如果说母亲的神态是慢镜头,母亲干活的动作是快镜头的话,那么此刻给钱的动作应该是个特写镜头。注视着这句话,你会把目光聚焦在母亲的哪一个动作上?
③体会动作“塞”字的后面母亲一颗爱儿子坚决的心。
④依据内容归纳:学语文,认真去品、去悟、去咬文嚼字是多么重要。
(紧扣“塞”,在老师和学生看似重复的对话中,伴随着步步紧逼地追问,达到理解“塞”,感悟“塞”的后面母亲一颗坚决的心。)
(三)回顾总结,深化理解。
1.此刻,关于母亲挣钱、给钱的镜头就一一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慈母情深就深在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里,深在母亲的神态里,深在母亲的一言一行里!(联系板书)让我们把这四个特写镜头放到课文当中,一起再来品读、回味。
师生合作,回顾课文……
2.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这一元五角钱,攥着母亲的血汗,攥着母亲的辛劳,攥着母亲对我的爱,对我的希望,攥着母爱的博大精深,跑了出去……一路上,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这似海深情,我何时才能报答得了啊!正所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生齐诵这句诗。(音乐)
相信这句诗一定让你想起一个人,你想起了谁?(自己的母亲)
4.其实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她们对孩子的爱,情深似海。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充满激情地、大声地把这句诗送给天下的每一个母亲。(全体起立,齐诵这句诗)
(课文内容的盘点回顾,好似一幅幅催人泪下的画卷在学生心中徐徐打开,古诗的激情吟诵,结尾舒缓深情的音乐,让学生积蓄的情感得以宣泄,使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一切皆水到渠成。)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感知文本的一种基本手段。朗读,特别是感情朗读,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更有着独特功能,它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音节、语调、语速乃至轻重缓急的节奏、韵律的感受,还让学生从思想感情进行转化,使文章增色。有效的感情朗读,不仅可以深刻理解文本含意,还可以激起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情动于中而行于外”的意境。
一、巧授方法,夯实感情朗读的基础
朗读是一种能力,而感情朗读更是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用自己富有感彩的诵读予以体现。既然是一种能力,在学生不能有效表达时,就可以给予巧妙的指导,因为学生还是需要教师必要的“授之以渔”。这样,既让学生通过朗读体验方法,又能运用该种方法更好地表达文本所要体现的思想情感。如一位教师教学《长城》时,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教师通过抓住重点词“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后,指名一学生有感情朗读,该生语速较快地朗读了这句话,教师微笑着说:“我感觉长城不过十里长,你能放慢语速,把长城读得再长些吗?”该生放慢了语速朗又读了这句话,教师肯定地说:“这次朗读中的长城长多了,不过还只有千里长,能再放慢语速试试吗?要读出长城的雄伟壮观。”该生第三次语速缓慢地、有感情地读“一万三千里长”一词,其他学生给予热烈掌声。最后教师让全班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特别对于“一万三千里长”一词,学生缓慢的语速,肯定的语调充分表达出长城雄伟壮观。
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在执教《慈母情深》时,对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这样巧妙设计的。在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一句,教师先指名学生朗读,并谈谈对这句话的感受。再齐读,找找这个句子的特别之处――“我的母亲”一词放在每个分句的后面。然后通过出示正确语序的句子“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通过对比,学生发现把“我的母亲”置后,更能强调母亲的辛劳与疲惫。对于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已深刻理解,但学生朗读时,语速较快,不能用感情朗读很好地表现出来,王老师是这样巧妙授之方法的:“看过电影中的慢镜头吗?哪句应该是慢镜头特写?”学生很快地一致地认为是“我的母亲”一词,王老师就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学生的朗读语速还是有些快)王老师仍不慌不忙地创设情境,“仔细地看,闭上眼,师深沉而缓慢地朗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然后,激动地问道:‘此时,你看到母亲的背是怎样的背?’(悲伤地)‘在我记忆中,母亲的背应该是……’学生发挥想象,畅谈感受后,继续逐句吟诵后面的句子,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想象,更深入感受母亲的辛劳与疲惫。”接着,王老师和学生分句朗读,王老师用低沉、略带凄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朗读“我的母亲”一次,最后,师生轮换,至此,学生对于这一词的朗读才读得有滋有味。正是教师针对不能很好地用感情朗读表达所体会思想感情的问题,巧授方法,才能让学生感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才会将自己的所体验到得情感真挚地释放出来,让感情朗读变得有情有味,让语文课堂变成一种享受。
二、品读悟情,深化感情朗读的作用
作者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对于不断发展、深化的情感,就可以借助于反复朗读,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感悟,深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作用。如王菘舟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在研读、了解了重点句“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后,王老师并没有满足驻步,而是让学生继续从文本中寻找反映“母亲工作地方噪声很大的句子”。一个学生找出“我大声说出母亲的名字。”教师追问:“为什么要大声说?”在学生述说噪声大的原因后,就是指着大屏幕,大声激动地说:“这就是我的母亲,她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拼命工作的。大声读――”学生也大声而动情朗读重点句――“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相继其他学生纷纷找出其它的句子,教师没有过多的话语,也无须累赘的话语,而是一次又一次,激动地指着的屏幕,让找出句子的学生朗读该重点句。虽然是一次又一次的朗读,学生朗读不但没有疲倦、单一,他们的朗读变得越来越情感投入,对母亲的辛劳与疲惫也愈来愈理解的深刻。
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通过朗读加深情感体验。这样,感情朗读不是枯燥、乏味的重现,而是逐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内涵以及思想感情的过程。
三、妙设情境,掀起感情朗读的波澜
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一个逐步感悟,逐步深入的过程。苍白的语言,单一的情境会将感情朗读陷入一潭死水,显得僵化、枯燥。这样的感情朗读怎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又怎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入与理解?感情朗读着重突出的是“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情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会碰撞与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要根据文本内容,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引人入胜的感情朗读情境,才能让感情朗读不断升华,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将内心感受融入感情朗读,激起激动不已的情感。如王自文老师教学《古诗二首――《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学生通过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感悟北方沦陷区老百姓悲惨、愤怒、绝望和南宋王朝的腐败无能,抓住《题临安邸》中的“醉”字,让学生发挥想象,感悟了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与腐败,导读出“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有没有注意到第二个句子是个什么句?
生:反问句。
师:谁问谁?
生:是作者在问南宋统治者。
师:如果你是作者,你怎么问他们?
……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这个昏庸的皇帝!
生:(齐声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
教师创设不同的质问情境,不仅能很好地将作者陆游强烈的愤怒之情理解与揣摩,而也越来越激起学生的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怒之情。因此,学生在感情朗读中情感变得越来越强烈,古诗的感情朗读也越变越慷慨激昂,自然掀起了感情朗读的。
四、围绕主旨,升华感情朗读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一般情感性较强的文章,都围绕一条主线展开。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教学时教师也常常围绕这条情感主线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作为能加深对文本理解的感情朗读,对于它的设计也应牢牢把握好这个主旨。这种感情朗读才不会游离于教学之外,相反,恰到好处的感情朗读,既加深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感悟,还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富有灵气。如王菘舟老师教学的《慈母情深》,整堂课都围绕“慈母情深”的情感主线,通过抓住重点句“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组织教学。王老师通过创设不同层次的情境进行朗读,并通过寻找反映“母亲工作地方噪声很大的句子”,让学生反复诵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让学生在朗读深刻感受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前面已陈述)。教师深情地表述着:“这仅仅是今天,昨天的母亲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的?明天的母亲又将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去年的母亲呢?(情绪越来越激动)明年的母亲又将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明年的明年呢?”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教师随之回归主题:“所有酸楚集中在一起,我怎能不鼻子一酸?”让学生再读重点句“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此时,学生深刻领悟到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难。
所谓殊途同归,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只有让学生掌握合理朗读方法,创设丰满、生动的情境,紧紧扣住情感变化的主线,感情朗读才会变得既富有感情,又有灵气和创新性。更好地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通过到位的感情朗读表达学生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才使感情朗读走得更远!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语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一、联系生活领悟
学生学习是以原有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引导、激活学生的生活库存,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触类旁通,具体感受学习材料的内涵。教学完《惊弓之鸟》一文后,学生对成语“惊弓之鸟”的意思大概了解了,但若要实际运用仍有困难,说明学生还是浅层次理解。此时,教师让学生回忆曾经受过惊恐、见到一点动静特别害怕的事例。学生纷纷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记忆。一位学生这样讲:有一次,我作业没做好,偷看电视,被妈妈狠狠打了一顿,以后我看电视总是战战兢兢的。又有一次和妈妈一起看电视,忽然有人敲门,我连忙站起来跑回卧室去写作业,我简直成了惊弓之鸟。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打上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烙印,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使学习材料更有现实感,学生更容易领会词句的意思,进而提高阅读效果。
二、展现形象顿悟
学生受知识水平、生活积累的限制,对比较抽象的学习材料难以理解;教师可借助直观事物、模拟情境、具体动作把学习材料内涵化作具体的形象。如教学《》“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句时,学生对“暖”和“寒”的内涵难以把握,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言语直观以及录像直观感受“暖”和“寒”的含义。从中感悟到了没有费一枪一弹,智取金沙江后的高兴心情,推测到“暖”字烘托出了巧渡金沙江的喜悦之情,然后播放了《飞夺泸定桥》的画面,学生看着画面上艰难地攀着铁链,桥上是敌人的枪林弹雨,桥下是惊涛骇浪,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向前推进真叫人胆战心惊,“寒”的内涵不解自明。教师提供了这些典型的感性材料,学生心中忽然开启感悟之门。
教师的引语用得好,语文教学的诸多因素就会朝着良性一面发展,产生诸多利处,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石。最突出的好处有以下两点:一是有利于教师提升专业素养。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的引语,促使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对引语反复“吹毛求疵”,在这样推敲琢磨的过程中,教师的表达能力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与教学智慧得以不断提升,专业成长之路也能走得更加畅快。二是有利于学生提高习文兴趣。小学生的情绪易于波动,他们身上具有活泼天真的一面,渴望求知的一面,需要教师去激发,去引导。好的引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d趣盎然地走进语文的殿堂。
二、管理引语之实施:行政推动+自觉求进
行政推动能体现学校抓课堂教学改革的决心,占领引语研究的制高点。其目的不在于给语文教师套上枷锁,而在于将管理引语做成一种文化,让语文教师从心理上重视对课堂引语的研究,化被动为主动,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行政推动与教师个人追求进步的意愿相结合,将促进课堂教学引语的研究与强化。
一是建立制度。将加强语文课引语研究、规范课堂引语写进学校的工作计划,列入学校的管理章程,定时与不定时地进行督导检查。检查上可以结合“推门听课”或“教案检查”等多种方式,并把督查结果与教师的业绩或绩效相挂钩,使之成为推动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一个抓手。
二是竞赛激励。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按学期或学年开展“语文教师课堂引导语设计”竞赛,以竞赛的形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钻研的热情,也构建一个供教师展示风采的舞台。竞赛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如片段教学、引导语设计等主题鲜明的竞赛,也可以结合教学设计评比、教学比武等渗透进行。
三是成果展示。学校应针对引语管理活动的推进进程,适时出台相应的成果展示方案。初级阶段的成果展示可以开展“教师优秀引语设计展览活动”,开辟网上引语设计专栏……活动开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时,可以出版教师“引语”设计论文专集,教师“引语”设计案例集锦等,以成果的形式肯定教师的成长。
三、引语研究之导向:评价建构,关注“语用”
要推进“语用”教学背景下引语之研究,必须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引导引语研究向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引语”设计有章可循,走上科学有效之路。笔者认为,对“引语”研究的评价必须关注“语用”方向,可试从以下几方面建构。
1. 引导后有生成。课堂生成是千变万化的,有效的引语能够引导课堂向良性的一面发展,能让课堂更加精彩,生成更加自然,更加切合学生。引语可以指向预设的生成。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慈母情深》一课中有一处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用到四个“立刻”,这四个“立刻”其实就是一串连续动作。在品味这一段言词时,如果不急于抛出问题、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画出这四个“立刻”,让他们体会,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其中蕴含的“时间之短、母亲之忙、母爱之深”等几层含义,这种生成就更令学生难忘,学生的收获也更有深度。引语还可以指向偶然的生成。“引语”之引导生成,包括有效地化解课堂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甚至借机创造出更美丽的“生成”。
2. 引导后有质疑。学贵有疑,古人说,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好的“引语”能构建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师生能够平等对话。学生在教师的“引语”引导下,能够不断地思考,获取知识,产生疑问,学习的激情在不断地追问中得到点燃,又得到释放。例如名师薛法根执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课堂伊始,教者以诙谐却又睿智的引语不断启发学生学会质疑,之后的课堂精彩不断,令人记忆深刻。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精彩的课堂引导语动人之处。“引语”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质疑的能力、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引导后有反刍。课堂中,常常需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复地追忆、回味、反刍,所谓的温故而知新是也。在这样的时候,教师的引语设计就必须有所讲究。如《慈母情深》中有这样一句话:“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龟裂”意指像龟甲纹状的不规则裂缝,教学完词的意思之后,可以让学生说说“龟裂”的手指是什么样的。然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情节,让学生闭眼静听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紧接着教师追问:“你看到那一卷皱皱的毛票了吗?你看到母亲那‘龟裂’的手指了吗?再看看母亲,你还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对这句话不断地进行品味、反刍,从而感受母亲之苦、之累、之艰辛。指向反刍的引语设计必须意图明确,让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体会得到升华,并且让学生的领悟建立在自己的独特感受之上,珍视学生的体验。
本次的暑期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涉及了教学的许许多多方面。一天两次的古诗抽背和即兴演讲,是对新教师基本功的严格考验;每天导师们精心准备的各类讲座,或从新课程的理念阐述,或从课堂教学的设计指导等多方面丰富了我们的教学理论知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互相学习,思想上的碰撞,使我在看到了自身不足的同时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天的作业也都是导师针对我们的上课内容进行的精心设计,是我们对所学内容的即时检测。
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升是本次培训的重心之一。回忆起开班初,每天一个的导师讲座,涉及了许多理论方面的内容。有**老师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有**老师的《备课,游刃于“厚”“薄”之间》,有**老师的《科学观课,促进发展》,有**老师的《议课的标准引领和分析指向》等等。每个讲座或从课标的学习方面,或从备课的指导方面,或从观课的指向方面,都再一次全面而又科学的丰富了我们的教学理念,让我们在教学的理论学习方面有了一个更深的提高与体悟。
如今,许多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几乎所有的课堂上都在使用多媒体。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和使用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呢?我个人认为如果把语文课堂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语文课堂的“营养食品”,作为特殊的营养食品自然有着营养食品的一些特点。
一、“营养食品”选对受益无穷
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有利于达到我们教学效果的课件,那不断变换的大屏幕,制作精美的图片或动画,形象直观的展示或对比,丰富生动的信息,比起黑板上的粉笔字是要生动的多,在情感上也更容易感染学生。王崧舟老师执教《慈母情深》一文时,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他使用多媒体播放了一组关于母亲的图片并配了一首满文军的《懂你》。一曲结束,不仅学生被感动了,就连许多听课的老师眼睛都湿润了。课件中那每一张照片都会让人想到在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伴随图片播放满文军的这首赞美母亲的歌,真是让人眼睛,耳朵和心灵都被深深的触动了。此时不再需要任何语言,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明白了文章的内涵,都明白了母亲的伟大和母爱的无私。整节课多媒体的使用并不多,但就这一处足够达到情感的交流,灵魂的对视。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出来了。
二、“营养食品”,过犹不及
无论是吃的还是用的,都应有个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快的掌握知识。是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和达到我们所要的教学效果而服务的。然而时下一些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却很盲目,为了使用而使用,弄不清使用的目的,以至于语文课上的没有语文味。变了味自然也就不能称之是语文课,至少不是成功的语文课。一次校内公开课,一位老师在执教《月球之谜》一文时,过多的使用多媒体,大量的月球图片在这节课上被展示出来,并出示了许多关于月球的资料。结果一节课下来,让人感觉不是听了一节语文课,倒像是听了一节科学课。失去了语文味。还有一次在教坛新星选拔赛时,一个老师在教学中分别使用多媒体出示了词语和重要的自然段,这本来是很好的事,可是就在他出示的每一个页面中都在页面的拐角处设计了一盆带有动画效果的花,整个过程中,那花盆里的花在不停的长着开着落着,然后再长着开着落着,反复这样。可能那位老师觉得这样整个页面很美,不那么单调。但他却不知道他是在画蛇添足。或者是他根本不不明白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做的好看有趣也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如果和教学内容没有关系,再好看也不必要。这样一来,就连听课的老师都在观察那盆有趣的花,学生的注意力在哪就可想而知了。还谈何教学效果呢?
三、“营养食品”适合特定人群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要想很好的使用它,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即使不会制作,也一定要会使用,只有这样的老师才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相山区的一次赛课。一个老师的课件做的很漂亮,可是这位老师在使用了一个环节后,她想继续下一个环节时,却把课件给关掉了。结果她又不会打开了,十分着急,还好当时跟着的有计算机老师,上去帮她打开了。可是就在要进行再下一个环节时她又关上不会打开了,而且这样的情况她之后又出现了一次。想想吧,一节课四十分钟,课件被关掉三次,还不会打开,这节课能上成什么样呢?所以如果一点计算机知识都没有的老师,如果想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定要下点功夫,不可照搬别人的课件,一是不一定和自己的教学设计吻合;二是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浪费时间,以至于完成不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时间艺术”指的是引导的时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诱导的契机,该诱导时及时诱导,不失时机地伸出援手,为学生穿针引线、搭桥铺路,引领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迈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的佳境。
1.导在冷场时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准备不足或知识、能力的差异,学生回答问题时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冷场”,不少教师选择让学生直接坐下,另找别的学生回答。这种“放而不导”的做法无疑违背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此刻,教师应该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及时伸出援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如果是学生没有理解教师的问题,我们就换个更容易理解的提法;如果是学生一时没有头绪,我们就提示学生相关的句段或关键字词。这样润物无声的引导,不仅可以使“卡壳”的学生学有所得,还可以在引导的过程中使其他的学生也得到启发,踊跃参与课堂。
2.导在出错时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谁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但是纵观我们的课堂,很多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的流畅。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我们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或是一味迁就,或是一概棒杀。其实,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犯错本身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因此,当学生在对话文本过程中出现障碍时,教师要冷静地分析原由,发现并利用好这些契机,进行巧妙的诱导,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桎梏,使这些差错成为学生品悟文本的新起点,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获取新知、提升能力、发展思维。
3.导在肤浅时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个性差异与认知的局限,学生往往对文本的内容、语言的表达形式等理解浮于表面,泛泛而谈。这时候,教师要及时找出学生浅读的原因,找准点拨的切入点,通过反复阅读重点段和关键语句,灵活运用想象、比较、换词、转换角色等教学方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深入对话文本。这样,在生本、生生与师生的不断对话中,使学生深化感悟、体验情感、领悟表达。
二、把握“空间艺术”
“空间艺术”指的是引导的尺度。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度引导。“导”得过多,就变成了包办代替,扼杀了学生创造的灵性;“导”得过少,会使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语文课堂要求教师能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抓住时机恰到好处地精心点拨。
1.先学后导——有的放矢
“先学”主要指“预习”。每篇课文具体预习什么、怎么预习,需要我们教师事先要认真研读教材,切实把握好教材重难点知识,根据具体学情,给学生制定自学指导方案,使学生通过自学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理解,为“后导”铺平道路。在“后导”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课前先学的成果,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及时梳理问题,采取不同策略(如读书、思考、同桌互助、小组讨论)加以解决;同时,把少量的重点、难点问题纳入教学设计中,通过师生对话、交流讨论,逐一解决,有效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2.顺学而导——水到渠成
不论我们在备课中考虑得多么周密,都只是预设。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做到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就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个性的问题,通过启发、引导和点拨等与学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3.以学代导——学导相长
我们时刻不能忘记语文的课堂是学生的,“教师滔滔地讲,学生默默地听”不是学导课堂。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的学习时间、实践时间势必少了。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了一个没有个性、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创新精神的个体。因此,我们的导应做到:一不能全盘授予,而是相机引领;二不能处处引领,而是在关键处指导。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精讲,把时间节省下来交给学生,使学生通过独立学习活动增长知识、提升学习的能力。
三、善用“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指的是引导的策略。当学生学习遇到障碍时,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审时度势,巧妙点拨,通过不同的导学方法,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点燃思维的火花,为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点亮一路绿灯。
1.引导质疑
学启于思,思生于疑。“疑”是学习的需要 ,是思维的开端。有疑,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质疑,并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找准解读文本的突破口,进而推进文本的深度解读和言语的习得。请看《慈母情深》的教学片段。
师:老师非常想把《慈母情深》拍成一部微电影,让课文中的文字变成一幅幅感人的画面。现在请你当导演兼摄像师,你准备选取哪些镜头?想想为什么。
生:我选择“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一段。“褐色的口罩”让我感受到了母亲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眼神疲惫”让我体会到母亲的劳累,从中可以看出母亲赚钱的不容易。
师:是啊!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学生读课文)
师:读完后,大家在语言上有没有新的发现呢?
生1:为什么每一句的后面都要写上“我的母亲”,这样不是重复了吗?
生2:我们平常写话都是“谁怎么样”,这一段中为什么每一句都要先写母亲的动作,再写“我的母亲”?
师:老师读到这儿的时候,也很纳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我读的时候,感觉这些动作有点像电影中的慢镜头,说明母亲长时间趴在缝纫机上工作,背都累弯了,身体都僵硬了,所以每个动作都做得很吃力,母亲太辛苦啦!
师:说得真好,这里作者通过巧妙地改变句式,进一步突出母亲的慈母形象和作者内心的深深感激之情,真是一组感人至深的镜头。
……
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通过自读基本上感知了文本想要表达的含义,理解了母亲工作的辛苦、赚钱的不易,但是并没有深入理解作者在语言上是如何表情达意的。因此,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质疑,并通过质疑再次深入地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特殊性,由言索意,一步步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争论
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有效争论,有其积极意义。争论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它只是一种推进学生思维活动、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其真正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倾听不同意见和各抒己见的过程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同时,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请看《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片段。
师:今天,老师想残酷地改变故事的结局。
(大屏幕出示)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刚走开不久,只听得“嘭”一声巨响,爆炸真的发生了,这位父亲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其他孩子也失去了生还的希望。
师:这样的结局有可能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有可能,一位救火队长曾经阻拦过过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
师:如果事情是这样的结局,你们还坚持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吗?不要急于说,先静静地思考一分钟。
(学生静静地思考)
师:有改变主意的同学吗?
(有6位学生陆续站到台上)
师:现在你们的意见不一致,请你们各自结合课文辩论。
(正方)
生:这位父亲我看有点失去理智了,如果他不坚持挖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丧命。
……
(反方)
生1:这位父亲是非常爱孩子的,这份爱足以说明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
……
师:同学们争论的很激烈,现在老师也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这位父亲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过于悲痛,以至于精神和行为异于常人,这都是缘于他对孩子深沉的强烈的爱。我想,同学们都能理解这位父亲。但是其他的父亲,保持着一点点理智的父亲,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
课堂争论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好胜心理。正是这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争论,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提升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同时营造出热烈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本教例中,教师就是通过改变故事的结局引导学生展开激烈争论,让学生的解读和认识在争论中相互碰撞、相互激荡,从而达到深层意义上的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3.引导反思
阅读反思是对阅读过程中的再思考,是对过去的阅读历程、阅读效果的一种重审,是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比较、质疑、参阅、对照等阅读反思行为,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理解的不足,匡正学习中的谬误,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与步骤,有效地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请看《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段。
师:读了最后一个小节,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的内心充满了惋惜和仇恨,这帮畜生把圆明园中的各种珍贵的物品抢掠一空,更为可恶的是为了销毁罪证,竟然一把火把圆明园给彻底地烧毁了。
师:这把火能销毁罪证吗?
生:(顿悟)我觉得放火烧园不仅不能烧毁罪证,反而在他们犯下的罪证中又重重地加上一条。
师:是啊,你说得太好啦!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窗外寒风袭面,室内暖意融融,寒冬阻挡不了我们为明天为梦想一往无前的坚定步伐。很高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实小,共同研讨小学语文常态课堂中的有效教学。今天,光临我们活动现场的有市教研室邓主任,园林教育分局的潘局长、胡科长,市实验小学的尹校长,以及各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欢迎你们的到来!
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园林片区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正式开始,首先,请实验小学尹强校长致欢迎词。
谢谢尹校长热情洋溢的讲话!
十年课改,转变的是观念,积累的是经验,沉淀的是思想。当我们从注重形式步入关注内容、关注实效时,我们的课堂已经实现了更深意义的本质回归,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成为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常态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我们一直在努力探寻一条既秉承传统精粹又体现崭新理念的课改之路。今天我们将围绕这个专题展开研讨,相信通过今天的研讨,我们的理论与实践会有进一步的提升。本次研讨活动分课堂观摩、互动评课、辅导讲座三个环节进行。
下面进行第一个环节课堂观摩,为我们做课的是我校的杨艳老师,杨艳老师是我校青研教研组组长,市小语学会会员,市骨干教师,20XX年,她执教《丰碑》获省现场教学比武一等奖。今天,她执教的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慈母情深》,大家掌声欢迎她和她的孩子们。
现场观课完毕,请大家稍作休息,9:20分,我们再进行后面的活动议程。
老师们,短暂的休息后,我们继续进行后面的议程, 刚才杨老师很用心地给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课,我提议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对杨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下面,请杨老师谈谈她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后反思。
听了杨老师精彩的演绎和讲说,相信在坐各位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下面就进入评课互动环节,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这样吧,有请市学科带头人我校的贾蓉主席先抛砖引玉,谈谈你对这堂课的看法吧。
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参加活动的老师都是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行家里手,希望各位就自己的观课谈谈感受,为我们的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今天希望各位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八校逐一发言)
老师们的点评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时间关系,大家的评课先暂告一段落。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市教研室的邓主任,接下来邓主任将对杨老师的的课作精彩点评,并为我们做专题辅导讲座,大家掌声欢迎。
邓主任是我市中小学语文的掌门人,您的令旗指向哪边,我们一线教师就奔向哪方,您今天的指导发言,高屋建瓴,具体生动,启示深刻,我们将按照您的指引去积极探索。谢谢您!
关键词 :人文教育 小学语文 教学实践 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一种重要的交流交际工具,是我们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特点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一体性。”人文性体现了一种理念,囊括了人类的文化、感情、思想的塑造;人文性还蕴含了文化所肯定的人性;人文性的本质是一种人文精神。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非一日之功,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中利用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熏陶。
一、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突出人文主题
1、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材是学生的精神与态度形成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启发学生对生命、社会进行深入地思索。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在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传统目标加以关注的同时,应该真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突出位置。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中,教师应该在讲授课文前,让学生自主阅读古今中外关于祖国、民族的文章,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伟人和名人的爱国故事,体会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树立对中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树立为国家繁荣与民族振兴奋斗的远大志向。课堂上学生再阅读这篇《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时,情感与价值取向都自然勃发,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素质教育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我国的审美教育与西方比相对落后。美育能促进人的感性思维活跃,使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更加活跃。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捕捉教材中蕴含的情感,能通过调动教材中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教学双边活动中的学生的审美体验。首先要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即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欣赏语文学科的语言艺术,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山川秀美、社会和谐之美、人类心灵与创造之美,等等。其次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灵魂去感受美、接受美、创造美,即能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去概括和分析教材中表达的意境和思想,能自己书写和表达美好的事物,进行文学创作,用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诠释和实现美的价值。例如人教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中,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美的行为?
3、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小学语文教材还呈现了多姿多彩的人格教育素材,为我们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搭建了平台。例如小学五年级《钓鱼的启示》《落花生》等文章,教师应该在语文训练和讲授各环节中,进行良好人格的潜移默化教育,让学生在心灵的震撼和启迪中,学会更好地做人、做事,能更加诚实、进取,主动学习高尚的精神和思想,成为有独立和健全人格的新一代人才。
4、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语文教材以其丰富、广博的题材,成为人性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最重要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能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好、兴趣、性格等,能辩证分析学生的个性,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自己。例如有的学生爱好写作,有的学生善于朗诵,有的学生阅读广泛,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有利于在备课时做合理安排。教师应该多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和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锻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个性化的教育目标。
二、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人文精神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①感悟教材单元渗透的人文元素。小学语文教学以组为主题,收录了相关文章,对学生进行抒情、写景、叙事等描写。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组安排了《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四篇文章,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探讨了生命的美好、坚韧、尊严、意义、价值,让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更加热爱和珍惜生命,懂得对社会与他人的付出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在这一组的《语文园地》中,教材安排了对生命的感悟与非典中的感人故事,对小学生的生命体验进行升华,增强小学生对生命与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教师必须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中蕴含的一切人文因素,才能在教学中体现文化的厚度。②感悟教材人物体现的人文精神。对小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不能靠讲大道理,应该利用教材中的人物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行人文精神体验。《慈母情深》是四年级语文课文,“母亲”为作者买书的形象塑造,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作者为母亲买罐头的细节,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和心疼,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慈母的情深与儿子的懂事。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细节的分析,引领学生从母亲的外貌、动作、神态等进行品读,联系父亲已经过世的背景,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教师应该进一步对学生展开启发:你的母亲是如何为你的成长付出的?学生会将自己母亲日常的关爱与母子之间的爱心故事回忆起来,进行母爱的体会和表达,从而实现了情感教育的升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你将如何做,才能回报母亲的一片深情呢?学生会展开思考与探讨,进行心灵的对话与自我拷问,从而达到了人文教育的目的,使语文课堂充满了人性美与人文情怀。
2、打造人文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儿童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更善于在形象、直观的场景中进行情感的抒发与思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学习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充分利用情境化教学,打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将学生带到与教材适合的特定情境中去,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进行人文精神的自然渗透。情境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音乐渲染、表演、语言描述情境、多媒体影片、游戏,等等。例如诗歌都可以用音乐作为背景,《开国大典》《》《老人与海》等可以用电影创设情境。教师要注意让教学手段围绕教学的人文目标实现有效互动,避免为了热闹而活动,应注重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三、在回归生活中体现人文关怀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素质教育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我国的审美教育与西方比相对落后。美育能促进人的感性思维活跃,使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更加活跃。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捕捉教材中蕴含的情感,能通过调动教材中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教学双边活动中的学生的审美体验。首先要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即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欣赏语文学科的语言艺术,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山川秀美、社会和谐之美、人类心灵与创造之美,等等。其次要培养学生深层次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灵魂去感受美、接受美、创造美,即能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去概括和分析教材中表达的意境和思想,能自己书写和表达美好的事物,进行文学创作,用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诠释和实现美的价值。例如人教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中,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美的行为?
3、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小学语文教材还呈现了多姿多彩的人格教育素材,为我们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搭建了平台。例如小学五年级《钓鱼的启示》《落花生》等文章,教师应该在语文训练和讲授各环节中,进行良好人格的潜移默化教育,让学生在心灵的震撼和启迪中,学会更好地做人、做事,能更加诚实、进取,主动学习高尚的精神和思想,成为有独立和健全人格的新一代人才。
4、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语文教材以其丰富、广博的题材,成为人性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最重要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能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好、兴趣、性格等,能辩证分析学生的个性,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自己。例如有的学生爱好写作,有的学生善于朗诵,有的学生阅读广泛,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有利于在备课时做合理安排。教师应该多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和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锻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个性化的教育目标。
二、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人文精神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①感悟教材单元渗透的人文元素。小学语文教学以组为主题,收录了相关文章,对学生进行抒情、写景、叙事等描写。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组安排了《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四篇文章,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探讨了生命的美好、坚韧、尊严、意义、价值,让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更加热爱和珍惜生命,懂得对社会与他人的付出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在这一组的《语文园地》中,教材安排了对生命的感悟与非典中的感人故事,对小学生的生命体验进行升华,增强小学生对生命与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教师必须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中蕴含的一切人文因素,才能在教学中体现文化的厚度。②感悟教材人物体现的人文精神。对小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不能靠讲大道理,应该利用教材中的人物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行人文精神体验。《慈母情深》是四年级语文课文,“母亲”为作者买书的形象塑造,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作者为母亲买罐头的细节,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和心疼,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慈母的情深与儿子的懂事。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细节的分析,引领学生从母亲的外貌、动作、神态等进行品读,联系父亲已经过世的背景,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教师应该进一步对学生展开启发:你的母亲是如何为你的成长付出的?学生会将自己母亲日常的关爱与母子之间的爱心故事回忆起来,进行母爱的体会和表达,从而实现了情感教育的升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你将如何做,才能回报母亲的一片深情呢?学生会展开思考与探讨,进行心灵的对话与自我拷问,从而达到了人文教育的目的,使语文课堂充满了人性美与人文情怀。
2、打造人文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儿童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更善于在形象、直观的场景中进行情感的抒发与思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学习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充分利用情境化教学,打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将学生带到与教材适合的特定情境中去,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进行人文精神的自然渗透。情境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音乐渲染、表演、语言描述情境、多媒体影片、游戏,等等。例如诗歌都可以用音乐作为背景,《开国大典》《》《老人与海》等可以用电影创设情境。教师要注意让教学手段围绕教学的人文目标实现有效互动,避免为了热闹而活动,应注重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一、自读 质疑
首先,教师要指导好"自读"这个环节。要求:(1)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遇到困难看注释、看图或自己思考或查资料、问同桌、问老师。(2)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3)勾画圈点批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在自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疏理问题,浅显的问题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问题,由老师作出恰当的解释,剩下的就作为学习课文的目标。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要点上,教师要进一步启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少讲多议,激发好奇心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议"可以说是合作交流,可以说是探讨,从自身来看是自身思维争辩的一个过程,从班级的角度看也是课堂讨论,不管怎么说"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思,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鲜活的课堂。
"议"中明"义"。如"青翠欲滴"一词,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借助图片体现翠绿明亮的叶子上一滴水珠似滴非滴,透明的水珠中折射出浓淡的变换的色彩。引导学生看图、读词、想象,读出这衣服美丽景色的一个瞬间。
"议"中激"奇"。“出奇不穷、出奇划策、出奇取胜、出奇无穷、出奇制胜、出奇致胜、出奇不意、争奇斗妍”无不与“奇” 挂钩,无不与“思维独特”、另辟蹊径挂钩,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争议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激发求异思维。小学一二年级识字教学识字方法很多,除了教师可以帮学生归纳诸如加一加、谜语识字、象形识字等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谈谈识字方法,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方法出现,如结合名字、结合地理位置,自编顺口溜等。
二、巧用多媒体"保健食品",让你感动于语文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出现,多媒体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追捧。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快的掌握知识。是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和达到我们所要的教学效果而服务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有利于达到我们教学效果的课件,那不断变换的大屏幕,制作精美的图片或动画,形象直观的展示或对比,丰富生动的信息,比起黑板上的粉笔字是要生动的多,在情感上也更容易感染学生。王崧舟老师执教《慈母情深》一文时,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他使用多媒体播放了一组关于母亲的图片并配了一首满文军的《懂你》。一曲结束,不仅学生被感动了,就连许多听课的老师眼睛都湿润了。课件中那每一张照片都会让人想到在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伴随图片播放满文军的这首赞美母亲的歌,真是让人眼睛,耳朵和心灵都被深深的触动了。此时不再需要任何语言,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明白了文章的内涵,都明白了母亲的伟大和母爱的无私。整节课多媒体的使用并不多,但就这一处足够达到情感的交流,灵魂的对视。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出来了。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与其他的教学手段一样,都是为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如果一节课老师没有激情,教学设计不合理,做出再漂亮的多媒体课件也不可能会出现好的教学效果。食用保健食品是为了补充身体所缺某种营养,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同样,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也是为了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我们应该正确理性的去使用,绝不能盲目。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儿童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创造力仅仅是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那么,只有当它与创造性人格相结合时,才能使创造性的发展成为现实。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1)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心理学研究发现,好奇心与创造性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仅对儿童,就是对科学家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好奇心既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又是创造性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教学中,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能促使他们对语文课拥有浓厚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进行。(2)解除怕犯错误的心理。儿童怕犯错误是阻碍独创性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往往会因为怕犯错误而不去尝试,从而失去发挥其创造性见解的机会,因此在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解除他们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努力进行尝试。(3)鼓励学生向有创造性的人学习。中年级的学生模仿尝试的欲望极强,让学生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或讲一些爱迪生、居里夫人、达尔文等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染。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慈母情深》时,可以撷取其中的精彩字词,让学生细细地咀嚼、推敲,体会文字中的精妙之处、精彩之笔,挖掘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温度,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一句中的关键词“皱皱的、龟裂、酸、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钞票为什么是皱皱的?妈妈龟裂的手是什么样子?我的鼻子为什么一酸?我们从这个字词中能够体悟出什么呢?”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推敲字词,想象母亲工作的艰辛,挣钱不易,体会慈母的无私与伟大,伴随着小作者的情感跌宕起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文字来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使语文课上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
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媒介。语文课堂首先就是要强化语文的专业性,以语文课本为中心来教学,把语文课堂变成语文的天地。课本,就是上课之底本。我们的语文教材编写是很严谨的,不管是精读文本还是略读文本,各个年级的教材都有着科学的、完整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梯级难度循序渐进。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说过:文本阅读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这里的徜徉就是散步的意思,但是徜徉比散步要更显得高贵、更显雅致、来得富有诗意。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材知识的传授者,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喜爱,挖掘课文自身的文学因子,从文学的角度观照课文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成为一种必要。文本的文学性首先表现在想象性,不仅文本本身是想象的产物,而且作为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在解读文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功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将学生引入文本、并使之沉浸文本,用心感悟文本的精妙之处,不但品味、学习文本的典范语言,而且努力体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情感与思想。而要达到这一境界,不是靠一些热闹花哨的外在形式,而是依赖于文本本身所蕴含的魅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刘勰这里讲的是创作,那我们的文本解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教师带领学生在文本中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实现时空的“穿越”,拓展了文本的内涵,体会文本的意象与情感。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语文》中说道:“文本诗意,就是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言语秘妙。它可能是某种言语表现形式,也可能是动人的情感、独特的思想、深刻的哲理、重要的信息,或者形式与内容两者兼得,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存身于‘不朽的文字’中。”中国文学上素有“言不尽意”的传统,而“象”则在“意”和“言”之间搭起了一架沟通的桥梁。而文字的背后也承载着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洞悉和感悟。最近许多语文教学专家呼吁:我们不要一味地关注文本“写了什么”,而要更多地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
比如在教学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时,我们要抓住这首作品“诗中有画”的特点,凭借文本将“诗”与“画”结合起来,直观地再现古诗的画意,鼓励学生去驰骋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体会出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既富有自然的情景,又蕴含了生活的哲理。为了让他们深刻体会这首诗歌的寓意,可让孩子们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亲手画一画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两三枝透过竹林的桃花,昭示着春天的来临,嬉戏于江水的鸭子自由自在,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小河岸边水草丰茂、密密匝匝,嫩绿色的芦芽尖悄悄地钻出头来,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溢于画面。学生把文字变成了活生生的一草一木,对诗中的意境感受逐步加深,从而陶冶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情操。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引导学生多走进文本,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这也带领着语文教师返朴归真,让我们的语文课回归生活本源。
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外延十分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必须从人文精神积淀和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去把握,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与感染,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试想 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如果缺少民族文化的视角,那么他的语文课堂底色肯定是苍白的。比如外国人学习汉语,尽管他们认识了“小桥流水人家”,会读也会写,但是短时间内他很难体会出其中丰富的内涵和韵味,而同样的方块字,在中国人的眼中,就是一幅幅生动的江南烟雨水墨山水般的图画,它们蕴含的无穷美感与诗情,唯有具备这种文化基因的中国人方能真正地体会到。语文教学只有真正帮助孩子把民族文化之根植入心灵的深处,才能让他们体悟出这些方块字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真正润泽炎黄子孙的心灵家园。比如古代神话就是我们祖先们古代生产生活中的产物,是人类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解释人与自然的矛盾的一种畅想,它反映了人们一种“创生、创造”的思想。课文《开天辟地》这篇深化就潜意识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天地间一切都被神灵安排得井井有条,中国神话中的“神”都生活在“上界”,人格上、道德上都是“美”的化身。教学设计之前,我想教师在文本解读上,除了文本表面的探究和挖掘,还需要对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对于教学内容才会有更清醒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