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8: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计算机网络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2018年9月 制定本教研室工作计划,开第一次教研室会议督促大家上好第一堂课。检查本教研室老师的教学进度表、教案 。检查本教研室相关机房软件安装、设备能否正常使用。
2、2018年10月积极筹备院技能大赛,选拔学生,培训指导。
3、2018年11月 通知本教研室的老师准备资料,收集并检查材料,顺利通过院系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期中教学检查,在此期间随堂听课、陈瑜老师进行公开教学课。
4、2018年12月 本教研室成功地承办了院“尚能杯”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大赛和综合布线技能大赛。通过大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技能。并为省级计算机网络应用和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储备了人才。
其一,总公司办公楼计算机、打印机及其他办公机具维护管理,其二,全公司网络维护工作。
现对前期工作作如下总结和计划:
一、计算机及其网络维护管理方面的工作
工作内容:此项工作主要包括公司计算机硬件的维护、维修、管理,并保证公司计算机及相关网络产品的正常工作,公司计算机上软件的安装及维护,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防治机器及整个网络被病毒攻击,及公司内办公资源共享设置等。
完成情况:本年度此项工作的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一)、计算机的定期更换,新增配置和维护情况
公司计算机硬件整个年度总体来讲,因是定期更新机器所以出现问题频率较少,每台机器除了日常的简单故障维护之外,硬件方面很少出问题。
(二)、计算机系统及软件维护
公司计算机由于机器较多,日常出现故障的情况较为常见, 主要的计算机故障有:系统故障,网络故障,软件故障等,很多机器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系统中存在大量垃圾文件,系统文件也有部分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系统崩溃,重装系统,另外有一些属网络故障,线路问题等。其他软件问题主要包括杀毒软件的安装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等。
(三)、公司计算机病毒的维护与防范情况
目前网络计算机病毒较多,传播途径也较为广泛,可以通过浏览网页、下载程序、邮件传播,为了做好防范措施,公司每台机器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定期自动升级,对发现病毒的机器及时的进行处理。半年来,公司机器中毒情况较为严重的现象是机器杀毒软件被病毒攻击,防火墙无法配置,最后处理方法是每台机器断网进行杀毒,经过查杀病毒得到及时控制,病毒通过优盘及局域网传播,查杀后对所有杀毒软件行进升级,并保证后期正常使用。另外一种病毒中毒现象是exe文件被感染,运行速度缓慢,共享文件夹自动复制病毒文件,此种病毒经过晚上下班期间,对整个网络进行中断,后来每台机器查毒进行处理,才全面得到控制。并恢复网络的正常使用,保证日常工作的进展。后期病毒防范方面一定要加强职工的防范认识,经常升级杀毒软件,并对机器进行定期杀毒。
年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公司计算机及网络方面的管理情况较为混乱,这其中有部分属职责尚未明确方面的问题,另外,早期的计算机管理方面比较混乱,后来对公司所有计算机都进行了详细的配置登记,并把每台机器责任到人,对机器的选型也进行了一定的控制,从而对设备管理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2、公司目前软件使用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职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是网络管理规划中存在部分问题。
来年工作计划:
本岗位作为公司一个服务性岗位,来年工作重点可从两方面进行: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日益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到现阶段,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已经发展成一门系统的工程科学。所谓的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操作方式、维修方式、湿度、负载、温度及辐射等条件一定)和给定的时间内,计算机网络对于所需业务的完成能力。
1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含义
由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定义,可以得出,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内涵主要包括耐久性、容错性、可维护性三个方面。设备的耐久性是指其连续无故障运行的平均时间。耐久性衡量一切设备的重要指标,是整个网络连续无故障运行的平均时间。容错性是相对耐久性而言的,是指系统出现问题后其平均回复时间。至于计算机网络的可维护性则包括事前维修和事后维修两部分:事前维修是在故障发生以前,根据事先发出的警告通过改造网络结构或更换设备防止问题发生;事后维修则是在出现故障后检测故障发生点并加以维修使计算机网络恢复。以上三个指标都是衡量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2 影响计算网络可靠性的因素
2.1 设备因素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服务器终端在整个计算机网络中承载整个网络的功能,因此,服务终端的连接交互能力直接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通常,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日常维护就是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服务终端的正常运行。因此,服务器终端设备的可靠,对整个计算机网络流畅运转就起到关键的作用。
2.2 管理因素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系统。如何有效的管理这个庞大的系统对于减少故障频率、减少误码率、防止信息丢失、保证网络传输信息的完整性,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网络结构因素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发设计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拓补结构,设计过程应当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模、层次和应用领域。
3 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必须及时总结设计过程中的工作经验,使之更加科学、系统、调理。设计计算机网络时,一般会采用以下准则。
(1)采用容错技术和余度设计。具体到计算机网络设计当中,就是令各台相互连通的计算机互为后备机,当某台计算机发生故障时,其他计算机可代为完成故障机的任务,避免因某个节点发生故障导致整个网络瘫痪,提高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网络容错策略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任何一种设计能够完全避免网络故障,但容错系统的建立是当前条件下应对网络故障的最有效、最基本的策略。
通常,容错系统由多级容错技术来实现,这样,即使计算机网络系统出现较多故障,系统也能够正常运行。这就不仅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系统的维护周期和维护费用。容错技术发展到现在,容错级别一共分为七级。
一级容错:电缆容错。其主要方法是使用双线或对线容错网络收发器。二级容错:网络部件容错。网络系统采用智能模块化设计,并对关键模块设置备用模块,其原理与电缆容错相似。三级容错:网络单元容错。根据实际情况将网络单元设置为主从容错或平行容错,以实现多台设备容错。四级容错:通信线路容错。采用双通线路,设置只能网络接口。五级容错:网络服务器容错。通常是通过将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器的容错能力综合实现。六机关容错:网络管理容错。即使用网络管理软件对整个网络进行有效的监视和控制。七级容错:网络中心容错。在不同地点下建立主从或备用网络控制管理中心。
(2)综合考量新技术的应用。为确保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同时是计算机网络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充能力,在设计计算机网络时应当采用适度超前的技术和设备,同时又应该确保技术的合理继承性。
(3)追求最高性价比,降低系统全寿命周期费用。设计计算机网络时应当充分考虑系统造价和后期运行、维护费用。
(4)合理的选择网络产品。不仅要确保系统构建所选用的网络产品满足可靠性设计指标,同时还应确保其严格左手计算机网络的相关规范。
(5)定时对运行中的网络进行检查维护。避免系统因网络终端或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的系统瘫痪。调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应当定时对网络进行检查,具备快速的故障恢复措施。
4 总结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深刻的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是实现社会全面信息化的手段。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网络用户的效益与体验效果。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设计准则,对提高设计水平,避免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饱秋,刘君,张颖.遗传算法在计算机网络可靠度优化计尊中的应用[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6(03):189-191.
[2]刘永华,张峰庆,计算机组网与维护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张晓杰.提高计算机可靠性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05).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计算机网络能够始终如一地可靠工作,不受干扰和破坏,可靠性日益成为计算机网络不同使用层次用户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可靠性也成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求。探讨高可靠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准则,解决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设计和建设问题,确保计算机网络能够可靠地正常运行,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是通过数据通信系统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正在朝高可靠性和多综合业务的方向发展。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进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就是 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的计算机局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LAN)它使得一个或几个单位的个人计算机、工作站、数据和语音通信设备、控制设备和安全设备连接起来,互相共享资源和交换信息。1980 年 2 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组织颁布的 IEEE 802 系列标准,对局域网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可靠性的论述主要针对计算机局域网展开。
2 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设计准则
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曾指出:“在提供通信的英国天网系统的设计研制中,中心课题首先是可靠性”。计算机网络是应用系统的基础,实现了单位内部各部门间以及与外单位的信息联系,网络系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一故障,都能直接给上述应用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应用的好坏,解决好可靠性问题已成为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设计准则是对设计实施过程中的工程经验进行充分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成为计算机网络规范化设计和建设过程所必须遵循的要求和原则。
(1)提高计算机网络的任务可靠性通常采用余度设计和容错技术,具体表现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彼此互为后备机,一旦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故障机的任务便可由其它计算机代为处理,避免了单机无后备使用情况下,某台计算机故障导致网络系统瘫痪的现象,从而保证了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2)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要综合考量新技术的采用。既要考虑主干网络技术的发展,不至于在短时期内被淘汰,确保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又要实施合理的继承性,谨慎使用新技术,降低风险,使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具备良好的兼容和扩充能力,能够实现高可靠网络的平滑升级。
(3)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要求统筹考虑全寿命周期费用,尽可能地降低网络系统的造价,使后期的运行、维护费用降至最少,力求使系统达到最佳的性价比。计算机网络主要软、硬件设备应采用广泛应用且具有良好性能价格比的产品,充分考虑保护网络的建设投资。
(4)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应根据现有的实际条件,在设计中选择质量优秀、有良好声誉的网络产品,并且所用的网络产品都应满足可靠性设计指标要求,严格遵守计算机网络的相关规范,所有器件及子系统均需满足最新、最高的国内外标准。
(5)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还需要对运行中的网络进行定期人工/自动的检查维护。现代计算机网络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较高的异构程度,需要尽量避免由于网络线路中断以及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的网络系统瘫痪。但是发生故障又在所难免,所以只有及时发现计算机网络故障,具有方便的故障恢复措施、远程监控、配置的能力,才可以保证计算机网络时刻达到规定的可靠性指标,保证整个网络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优越的性能和工作任务可靠性,使计算机网络真正具有较高的系统可靠性。
3结束语
2贝叶斯网络脆弱性评估技术
所谓的贝叶斯网络脆弱性评估技术,是指能够将多元知识图解可视化的一种概率知识表达和推理模型。运用贝叶斯网络脆弱性评估技术来对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进行评估,主要是通过对网络节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判断出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贝叶斯网络脆弱性评估技术能够有效的将计算机网络中的攻击行为的路径和攻击行为成功的概率计算出来,再加以准确的计算机网络风险安全评估,能够将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准确的分析出来。贝叶斯网络脆弱性评估技术,不仅能够对计算机网络中的不确定性的攻击行为进行分析,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行为进行检测,是计算机网络脆弱性评估的有效技术。
3网络中心性的计算机网络脆弱性评估技术
网络中心性的计算机网络脆弱性评估技术,是指一种能够对计算机网络攻击者在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攻击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且在众多的评价结果中选择代价最小的攻击路径。网络中心性的计算机网络脆弱性评估技术也是基于对节点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对节点的关键程度进行全面的分析,能够将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且这一技术也逐渐成为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
4入侵路径的网络安全性评估技术
网络攻击者的网络入侵活动,必然要有入侵路径来作为突破口,这就需要找到计算机网络中最薄弱的环节以为网络攻击者提供入侵的途径,而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也正是体现于此,网络攻击者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逐步提高入侵的权限,最终达到控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目的。入侵路径的网络安全性评估技术,能够对网络攻击行为所需要消耗的代价值准确的计算出来,并且将网络拓扑结构因素充分的结合到评估体系之中,对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进行评估。但是,这种方法的实施是具有极大的难度的,还需要一定的实践来进一步检验。
5脆弱点依赖图的脆弱性评估技术
由于受到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脆弱性评估技术的不健全和不准确的影响,脆弱点依赖图的脆弱性评估技术应运而生。脆弱点依赖图的脆弱性评估技术,主要是将目标网络脆弱点依赖图同通用弱点评价体系二者相结合,并以此生成一种全新的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评估系统,能够对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进行更加准确、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不仅是由其内在要素构成的一定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也是与其他科学技术密切相联而构成的具有立体网络结构的有机整体。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首先应从其宏观层次的科学技术基础与其群体技术的网络结构来探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学技术基础的梳理和分析即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秩序意义上的技术建制进行的探讨。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内涵的界定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时空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其发展的主要构架和各结构间内在作用机理。即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子、发展趋势与过程的分析总结得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构状态轨迹的范式。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实践工具,旨在揭示计算机网络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成因。它形成于各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理念的探索和实践,立足于从哲学角度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现象的研究和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实质上提供了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的社会体制,它可以为未来计算机网络发展甚至为其它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样本和模式借鉴。
二、理论基础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可行性
布尔代数、包交换理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的重要理论准备和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安全、可靠和高效地在一种网状结构中传递计算机产生的数据信号,使不同计算机之间通过数据信号的传播而连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其中“数据信号”是相对于传统电信中的“话音信号”和传统广播电视中的“视频信号”等模拟信号而言。数字通信在与后来出现的包交换理论结合后便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信号的取值是离散的,幅值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使用的二进制码受到噪声影响小而且非常利于计算机网络终端的接受和使用。这个看起来简单的0和1对计算机网络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没有布尔定律就没有数字化信号就更不会产生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数字化信号最早的理论依据可以追溯至1854年,当时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发表的《思维规律研究》一文中,他设计了一套用以表示逻辑理论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符号,并建立了应用这些符号进行运算的法则,成功的把形式逻辑归结为一种代数演算,从而建立了逻辑代数(布尔代数)。他规定的一条特殊运算规则是 X2=X,其解只能取两个值:0和1。X=1,表示命题为真,X=2 表示命题为假。布尔代数提出近一百年后的20世纪中叶才运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这一理论系统从提出到实际运用经历的漫长的建制化过程,但并不妨碍布尔代数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基石。
在分组交换理论出现前的远程终端联机阶段还不能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那时人们将彼此独立的计算机用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计算机网络前身。20 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PAUL BARAN,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DONALD DAVIS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目前被称为分组交换的网络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分成若干个比较短的,标准化的“分组”进行交换和传输,每个分组由用户数据以及必要的地址和控制信息组成,从而保证网络能够将数据传递到目的地。这种思想完全不同于不适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电话网所采用的电路交换技术:电话网用户通话前先建立连接,独占资源。分组交换理论提出后,各国纷纷将其利用在了他们的第一代计算机实验网络。正是这一理论为今后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技术秩序。
从计算机网络的前身远程终端联机阶段开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没能离开科技理论的指导。从早期以数学、材料学、逻辑学、电磁学、微电子学、量子力学及控制论为基础,到现在逐渐将光学、生物学及人工智能的纳入自己的理论基础领域,说明科学技术理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
三、相关群体技术的进步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遵循连锁模式,这个单元技术与群体技术是一个系统整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它本身不仅是由内在要素构成的一定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而且它与其他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相关联而构成具有立体网络结构的有机整体。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发展到一定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便有了存在的土壤。例如,随着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的诞生和之后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才有了计算机对互相信息交流的需求,在计算机出现后不到十年的时间,计算机网络的前身远程终端联机系统应运而生。而远程终端联机阶段的数据通信技术便是直接由当时传统通信技术改进而来。
由于每一种特定单元技术都有自己固有的内在矛盾,因而随着客观技术 环境的变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会不断地更新自身原有的技术构成, 其中某项子技术的重大进步,都可能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提供可能性,包括如软件技术、芯片技术、光纤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等等。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这种变化,由于打破了原有群体技术的内在平衡,也势必会引起其他相关的单元技术产生适应性调节,以达到群体技术自身的新的平衡,这样又会引起其他单元技术乃至整个群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在这种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得到不断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32-138-01
1 计算机网络分析
21世纪是一个以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为基础,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网络已经进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人们常说的网络通常是指“三网”,也就是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其中,发展最快并起到核心作用的就是计算机网络。有了计算机网络,用户不再为大量的数据运算而发愁,他们只要通过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就会将所有数据传到互联网上,可以处理自己想要的任何信息与数据了。所以,计算机网络的连通性使得用户之间可以互相交换信息,让整个网络都畅通无阻;而计算机网络的共享性,也使得网络上的硬件和软件都得到了资源的共享。
计算机网络可以简单的说成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而计算机网络可根据不同的作用范围,将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以及个人区域网(PAN);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者将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由此可以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离不开网络。而它的最重要的两个功能就是连通性和共享性。所以,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让网络不得不进行优化。
2 对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质量进行分析
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因特网标准协议之一。由于网际协议IP是用来使互连起来的许多计算机网络能够进行通信,因此TCP/IP体系中的网络层常常成为网际层。在IP协议中,所采取的是先来先服务的工作方式。所以当作业较多时,会产生阻塞的现象,会使大部分作业都作为等待队列中的一员,这时就需要一种快速的方法来解决网络服务质量的问题。
为了能使计算机网络正常地运行,并能得到更高的服务效率,就必须对网络服务质量进行提高。而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就是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从不同的方面度量了网络的性能。它总要包括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以及利用率。速率是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带宽是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吞吐量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时延是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利用率是全网络信道被利用的比率。所以它们的优良都关系到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质量。那么如何对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进行提升,以至于达到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优化呢,下面就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3 对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的分析
3.1 对优化的目标和步骤进行分析
在计算机网络中,有两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用户们提供高效的服务和质量,使得用户间在网络上能进行数据的高效传输和资源的共享。所以,根据计算机网络不同方面的性能,我们可以总结出网络的服务质量在资源分配方面,必须要实行快速地分配和有效地执行,这样才能使整个网络运行得通畅;而如果在任务调度方面,就必须要对所有作业都平衡调度,以至于不出现作业阻塞的状态;而从网络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在整个网络中,所有的网络资源都应该合理地分配,才能使得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完善;而从参数的配置方面来分析,计算机网络采用的是蜂窝式结构,它的各种参数都会影响网络的服务质量,所以要对参数进行合理地配置才能使网络能不断优化。
3.2 对计算机网络模型优化的分析
根据网络中针对对象的性质不同,对网络模型的优化分为函数与变量类型和求解不同的类型。
在函数与变量的类型中,其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单个还是多个的优化、变量的连续或者是离散型的优化以及参数的确定性与随机性的优化等等这几方面。
在求解难易类型中,主要包含对问题求解方式的易解与难解,后者是问题的随机性与确定性两种算法的优化。对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优化不能就只从模型方面优化,还要有正确地优化方法,才能让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质量得到用户的认可。
3.3 对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优化方式进行分析
在对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进行优化时,根据不同的实施时间和实施位置要进行优化。
从实施位置出发,主要有集中式和分布式两方面进行优化。在集中式优化中,是要对任务进行集中运行,以节点交互的方式进行通信,而它的安全性非常弱,很容易就能受到攻击,运行速度也会很慢,而且还需要成本非常高的新设备。所以IT人员们在集中式优化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分布式优化。它对比集中式优化来说,运行速度非常快,而且节点间的通信量也非常大,使得信息的安全性也会很强,并且只用现有的设备就可以实现。
从实施时间角度出发,主要有静态优化和动态优化之分。在对计算机网络实施静态优化时,它的易解程度会非常简单,而且还能找到最优的结果,使得结论能得到优化,但它的真实度非常低,适应性也及其弱。但对于动态优化的实施方案来讲,它的易解难度虽然很复杂,优化结论也没有静态的好,但它的真实度会非常高,适应性也极强。
4 总结
对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质量进行优化,既要考虑计算机网路的性能、网络模型,还要考虑优化的实施时间和实施位置。同时,提高整个计算机网络的水平,让用户们通过网络可以进行搞数据的传输和更多资源的共享功能,才是对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进行优化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曹敏.基于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优化方法的探讨[J].煤炭技术,2012(09).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是通过数据通信系统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卯年代初产生的面向终端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它是以单台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产生子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分组交换网,即所谓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其典型代表是ARPAnet网。第三代基于开放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建立的Internet就是计算杌网络发展的辉煌成就。2l世纪初提出了综合数字业务的第4代计算机网络——三合一网络(计算机网、电信网和广电网)。近3年来,计算机网络正在朝高可靠性和多综合业务的方向发展。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进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就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计算机局域网络(localareanetwork,LAN),它使得一个或几个单位的个人计算机、工作站、数据和语音通信设备、控制设备和安全设备连接起来,互相共享资源和交换信息。1980年2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组织颁布的IEEE 802系列标准,对局域网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可靠性的论述主要针对计算机局域网展开。
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方法
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曾指出:“在提供通信的英国天网系统的设计研制中,中心课题首先是可靠性”。计算机网络是应用系统的基础,实现了单位内部各部门间以及与外单位的信息联系,网络系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任一故障,都能直接给上述应用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应用的好坏,解决好可靠性问题已成为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是指网络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设计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持系统正常运行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设计准则是对设计实施过程中的工程经验进行充分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成为计算机网络规范化设计和建设过程所必须遵循的要求和原则。
(1)提高计算机网络的任务可靠性通常采用余度设计和容错技术,具体表现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彼此互为后备机,一旦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故障机的任务便可由其它计算机代为处理,避免了单机无后备使用情况下,某台计算机故障导致网络系统瘫痪的现象,从而保证了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
(2)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要综合考量新技术的采用。既要考虑主干网络技术的发展,采取适度超前的技术和设备,使设计的网络能够适应现在和将来的技术发展趋势,不至于在短时期内被淘汰,确保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又要实施合理的继承性,谨慎使用新技术,降低风险,使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具备良好的兼容和扩充能力,能够实现高可靠网络的平滑升级。
(3)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要求统筹考虑全寿命周期费用,尽可能地降低网络系统的造价,使后期的运行、维护费用降至最少,力求使系统达到最佳的性价比。计算机网络主要软、硬件设备应采用广泛应用且具有良好性能价格比的产品,充分考虑保护网络的建设投资。
(4)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应根据现有的实际条件,在设计中选择质量优秀、有良好声誉的网络产品,并且所用的网络产品都应满足可靠性设计指标要求,严格遵守计算机网络的相关规范,所有器件及子系统均需满足最新、最高的国内外标准(例如1995年通过的国际标准;ISO/IEC 11801;欧洲标准:EN 50173:北美标准:ANSFEIA 568A;中国标准:GB50173.1993、GB/T 50311.2000等)。
(5)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还需要对运行中的网络进行定期人工/自动的检查维护。现代计算机网络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较高的异构程度,需要尽量邂免由于网络线路中断以及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的网络系统瘫痪。但是发生故障又在所难免,所以只有及时发现计算机网络故障,具有方便的故障恢复措施、远程监控、配置的能力,才可以保证计算机网络时刻达到规定的可靠性指标,保证整个网络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优越的性能和工作任务可靠性,使计算机网络真正具有较高的系统可靠性。
2现有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局限性
尽管各类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有着不同的功能,对于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技术或者是其他原因,现有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的。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对于现有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局限性进行了总结:第一,网络防火墙技术局限性。网络防火墙技术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主要是针对计算机互联网的内部网络,对于内网与外网之间的不同,网络防火墙技术很难分辨出来。因此,用户不可以仅仅依靠网络防火墙技术,保障计算机互联网的安全与稳定。第二,网络数据加密技术局限性。网络数据加密技术分为磁盘加密技术以及文档加密技术,无论是哪一种,都存在着加密不稳定的弊端,文件的保密属性无法得到有效判断,直接带来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第三,入侵检测系统局限性。入侵检测系统尽管作用极大,但是也存在着误报、漏报频率高的问题,加上缺乏精确的攻击位置以及攻击管理机制,使得计算机互联网的网络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3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速度是极快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迅速的同时,计算机网络还是存在着众多的安全问题,例如网络病毒日益肆虐,攻击手段越来越多,恶意软件真假难辨,这些都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各个国家都加大了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步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离不开安全技术,将来我国必将会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从而保证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我们应该研发更加合理和安全的系统,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来确保计算机网络朝着稳定、安全的方向发展,以此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增加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便利,丰富我们的生活。
1.本节课的授课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2.本节课教学目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
本节课既是全书的重点章节之一,又是本书的第六模块—网络基础的开局之篇。本节内容学习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后面的章节能否理解和顺利进行,所以学好它,将为本章后面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会给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带来很大方便。
本节课面向职业中学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生在以以前上过信息技术课程,也对接触过网络。但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没有基础,所以通过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过对本节课的内容学习,让学生对本章内同有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职业中专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情况(教学过程举例说明)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授法:讲授法、列举法、观察法、总结归纳法。展示法。
授课过程,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网:如鱼网、蜘蛛网,让学生脑海中有“网”的概念,形象。让学生总结出网的特点,纵横交错,引出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通过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然后通过找文中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概念。首先,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系统,她是有多个计算机、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组成,其中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点,功能独立的计算机,而他们三者不仅仅是连接起来,还要有网络软件支撑,最终能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分别给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机系统(Windows、Linux、)通信设备(路由器、集成器)通信线路(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无线网)列举日常生活中上不了网的可能性:网线未插、协议未配置、服务器等原因。通过对概念的升入解剖,让学生清楚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快记忆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最后再次总结定义,引导学生记住定义。
2.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指出计算机网络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1)按网络覆盖地理范围分类:分为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其中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中局局部的意思。特征为: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误码率低、结构简单,由单一组织拥有和使用。对应广域网(WideAreaNetwork)中广广阔的意思,因为覆盖地理广阔,所以数据传输速率低,成本高,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间的便是城域网(MAN)覆盖地理范围为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即大约一个城市内,如北京市城域网。这部分要求学生记住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的缩写,给出缩写能写出全称,然后举出任意网络让学生判别出属于具体哪个网(LAN、WAN、MAN),能举出局域网广域网的特征。
因为没有实物参照,比较抽象,所以把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拓扑机构总结成一个表,便于学生比较学习和记忆。
(2)按模式分为对等网模式和客户端/服务器模式,通过两张图,列出它们的区别、特征、功能。
3.讲述计算机的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这部分的内容让学生自主总结,提出网络的功能,老师归纳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指出重点。通过做练习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指出日常考点、考试形式。
三、职业中专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反思
1.职业中专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展示法效果明显
在讲解的过程中采用的实物展示法,其优点是直观明了,帮助学生更正确、更深刻、更牢固的掌握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使理论知识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展示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让学生更快、更容易的掌握新知识。不足之处在以我自己讲解的知识比较多,学生参与的比较少、并没有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有待提高。内容有些多,怕时间不够,导致讲得有些快,学生消化记忆的时间比较少。学校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认识不足,导致网络实验设施不齐备。没有专门的网络课程实验室,很多东西只能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能够看看,不能看到实物。现下流行的无线设备、XDSL等设备更是没有。
2.职业中专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要明确教学难点、重点,给学生明确清晰的思维路线图。
(1)教学难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信息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提高性能/价格比。
(2)教学重点总结
信息通信。信息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用来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信息的传送,使分散在不同地点的生产单位和业务部门可以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它包括程序共享、数据共享、文件共享、设备共享、处理器共享、进程共享等,用户能在自己的位置上部分或全部地使用网络中的资源。
(3)分布式处理
分布式处理,对于一些大型的综合性问题,通过一些算法分交给不同计算机进行处理,使用户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网络中的资源,快速地进行运算;分布式输出,将需要输出的大型任务,选择网络中的空闲输出设备进行输出,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分布式輸入,将大量的数据分散在多个计算机上进行输入,以解决数据输入的“瓶颈”问题。
(4)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可靠性表现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彼此互为后备机,一旦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故障机的任务就可由其他计算机代为处理,避免了单机无后备使用情况下,一台计算机故障导致系统瘫痪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提高计算机可用性是指当网络中一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网络可将新的任务转交给网中较空闲的计算机完成,这样就能均衡各台计算机的负载,提高了每台计算机的可用性。
(5)提高性能/价格比
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是联网的出发点之一,也是资源共享的结果。比如在一个网络中不必为每个计算机配备一台打印机,可通过打印机共享让多台计算机共用一台打印机,从而节省成本。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就计算机网络而言,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和管理是保障计算机网络高效、稳定运转的重要部分。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良好的维护可以确保计算机网络的稳定工作;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良好的管理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我国目前的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与管理处于初级阶段,多数工作人员缺乏相关技能和正确的维护管理方法,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网络的正常工作,所以我们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要充分重视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以保障计算机网络工作的正常运转。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简单的理解计算机网络即为:具有独立功能的不同地点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进行连接,结合计算机的其他外部设备,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管理软件等各个部分的管理和协调下,将网络信息进行传递并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和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1.可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网络维护工作主要由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和软件的维护共同组成,计算机网络通过网络监控达到对网络情况的掌控,进而为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保证。现代社会网络病毒层出不穷,只有有效的进行了网络维护才能更好的避免病毒对网络的破坏。
2.做好用户的保密共作。随着网络的普及化,生活中的各种业务也开始在网上办理,例如:网上银行、网购等,这些业务都涉及到人们的钱财,因此做好保密工作很重要,网络维护工作就是通过网络维护避免用户信息的泄漏。除此之外,计算机中存储的重要资料的保密等都要通过网络维护来实现,一旦重要资料被盗取,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三、计算机网络维护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涉及很多方面,因此要做好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首先就要熟悉计算机网络维护的内容。
1.熟悉设备。通过对网络设备的熟悉,深入了解相关设备的功能、作用、可能出现的故障以及处理方法。还有一定要熟悉光纤的各种接口,以防因连接不当导致计算机出现故障。并且了解如何对计算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这是作为网络管理者最基本的技能。
2. 熟悉网络的连接结构。网络覆盖性行,共享行强,这是网络的特点及优势,同时网络的这种共享性也常常给人们带来很多安全上的问题,病毒就是利用网络的这种共享性来达到对网络的破坏。所以,网络管理人员应该熟悉网络的连接结构,深入了解网络的结构,只有如此,当网络情况有变化时才能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3.了解网络的运行及网络可能发生的故障。网络的运行中可能出现很多问题,因此网络管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网络运营情况和网络的效率以及共享资源的情况。只有充分了解网络的运营情况,才会在网络发生情况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故障的原因,可明确我们需要采取的措施,例如:需要添加设备等。主要在网络运行时注意几个问题:网络传输都集中在哪里?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是否安全?来源何地?
4.了解网线故障和排除方法。对于大多数办公用以及家庭用计算机来说,目前绝大多数主要还是台式机,连接网络还主要依靠网线。因此要保证网络的安全稳定,网线问题不容忽视。网线的制作对网线的传输速度影响很大,如果网线不符合标准,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信息的传播速度。因此,网络管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网线的组成、可能出现的故障、诊断方法,以更好的维护网络的稳定。
四、计算机网络维护和管理策略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已经无处不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现代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日益庞大的网络也给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就是能够将各种信息最大程度的实现共享和传播,但随着信息量的增多,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工作就变得更加繁重。
1.提高计算机网络知识
扎实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储备是做好网络维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计算机网络维护部门要保证所有在职的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人员对维护手段和技术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灵活的运用,熟悉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高素质的维护团队是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必要途径,在日常工作中维护人员要善于总结维护经验,提高对常见问题处理的熟练程度,重点培养技术娴熟,基本功扎实的优秀人才,保证计算机维护管理人才资源的质量,建立合理科学的奖惩制度,鼓励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竞争,从而提高整个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质量。
2.集中安装管理软件
管理软件顾名思义,是具备管理功能的软件的集合,计算机网络高效运行离不开这些管理软件的有序安装,如果管理软件安装随意的话,就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效率,影响维护的质量。根据以往的维护经验来说,应该将管理软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安装,并强化其与计算机网络中的防御系统比如防火墙以及病毒检测系统等的联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防御能力,而防御能力的提高自然会提高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进度和效率。
3.建立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体系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是保障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所进行的工作,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建立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系统,来提高维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规范性。完善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体系能够提高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条理,为网络维护工作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参考。根据日常维护经验来说,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体系中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就是网络管理,再者就是网络事务管理,最后是网络服务管理。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体系应该基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构建,要以构建一个多层次多视角的网络环境为目标,为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标准,进一步明确维护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促进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有
条不紊的展开。
五、提高计算机网络维护效率策略
1.对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故障进行分类
提高计算机网络维护效率,首先要对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故障进行总结分类,可以按照故障发生的性质分类,比如分为物理故障和逻辑故障,所谓的物理故障是从网络系统的外观上发生的故障,如计算机线路出现故障或者是其他元器件受到损害等,最近几年又新增一种物理故障类型,即电磁干扰。逻辑故障意思就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出现的配置错误,比如计算机网络设备中的相关数据存在不匹配现象,最常见的就是用户路由器的端口参数设置错误,如掩码设置错误等。还可以根据故障发生的对象将故障分为路由器故障、主机故障或者是线路故障。其中跟路由器有关的故障是比较常见的故障类型。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故障进行分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利用日常工作经验来对故障发生产生的现象进行合理的排查,从而用最短的时间找出故障类型进行针对性的修复。
2. 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维护效率
网络管理人员维护工作开展的效率高低取决于其对故障类型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上,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维护效率,必须提高其对故障的分析能力,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对常见的故障或者是故常不常见但是危害较大的故障进行备案,换句话说就是建立处理方案备份。再者要及时的记录网络维护工作日志,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网络维护管理效率,建设高素质的维护团队。
结语
计算机网络维护的工作与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计算机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忍受住寂寞、耐得下心来,整个工作团队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意识,充分发挥我们职业的创造性精神。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虽然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方便与快捷,但同时也为我们计算机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我们要严格的规范自己的工作技巧,熟练掌握计算机维护的技能与技术,从容应对计算机网络出现的一切问题。
参考文献
在信息时代,网络的生命在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向用户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及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网络连接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网络入侵者带来了方便。因此,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应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抵御高智商的网络入侵者,使用户更加可靠、更加方便地拥有大量各式各样的个性化客户服务。
一、计算机可靠性模型研究
我们对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定义为:计算机网络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网络保持连通和满足通信要求的能力,称之为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它反映了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支持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问题可以模型化为图的可靠性问题。计算机网络模型采用概率图G(V,E)来表示,其中结点集合v表示计算机网络的用户终端,主机或服务器等,边集合E表示计算机网络的链路。
二、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设计原则
在计算机网络设计和建设的工程实践中,科研人员总结了不少具体的设计经验和原则,对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优化设计起到了较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在构建计算机网络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遵循国际标准,采用开放式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从而能支持异构系统和异种设备的有效互连,具有较强的扩展与升级能力。
先进性与成熟性、实用性、通用性相结合,选择先进而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选择实用和通用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要具有较强的互联能力,能够支持多种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要高,具有较强的冗余能力和容错能力。计算机网络的可管理性要强,应选择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和支持SNMP及CMIP的网络设备。应选择较好的计算机网络链路的介质,保证主干网具有足够的带宽,使整个网络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三、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主要优化设计方法分析
提高计算机网络相关部件的可靠性与附加相应的冗余部件是改善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两条主要途径。在满足计算机网络预期功能的前提下,采用冗余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局域片断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成本。由于每条计算机网络链路均有可靠性和成本,故计算机网络中的链路的数目越少,相应地,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就越高。下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计算机网络的容错性设计策略
计算机网络容错性设计的一般指导原则为:并行主干,双网络中心。计算机网络容错性设计的具体设计方案的原则,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采用并行计算机网络以及冗余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方法,将每个用户终端和服务器同时连到两个计算机网络中心上。数据链路、路由器在广域网范围内的互联。
计算机网络设计时,应采用具有模块化结构、热插热拨功能的网络设备。这不仅可以拥有灵活的组网方式,而且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能及时更换故障模块,以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长时间连续工作的能力,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容错能力。
网络服务器应采用新技术,如采用双机热备份、双机镜像和容错存储等技术来增强服务器的容错性、可靠性。
在进行网络管理软件容错设计时,应采用多处理器和特别设计的具有容错功能的网络操作系统来实现,提供以检查点为基本的故障恢复机能。
(二)计算机网络的双网络冗余设计策略
计算机网络的双网络冗余性设计是在单一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备用网络,形成双网络结构,以计算机网络的冗余来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容错。在计算机网络的双网络结构中,各个网络结点之间通过双网络相连。当某个结点需要向其它结点传送消息时,能够通过双网络中的一个网络发送过去在正常情况下,双网络可同时传送数据,也可以采用主备用的方式来作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备份。
(三)采用多层网络结构体系
计算机网络的多层网络结构能够最有效地利用网络第3层的业务功能,例如网络业务量的分段、负载分担、故障恢复、减少因配置不当或故障设备引起的一般网络问题。
接入层:计算机网络的接入层是最终用户被许可接入计算机网络的起点。接入层能够通过过滤或访问控制列表提供对用户流量的进一步控制。在局域网络环境中,接入层主要侧重于通过低成本,高端口密度的设备提供服务功能,接入层的主要功能如下:为最终网络用户提供计算机网络的接入端口;为计算机网络提供交换的带宽;提供计算机网络的第二层服务,如基于接口或Mac地址的Vlan成员资格和数据流过滤。
(四)核心层
计算机核心层是计算机网络的主干部分。核心层的主要功能是尽可能快速地交换数据。计算机网络的这个分层结构不应该被牵扯到费力的数据包操作或者任何减慢数据交换的处理。在划分计算机网络逻辑功能时,应该避免在核心层中使用像访问控制列表和数据包过滤这类的功能。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而言,核心层主要负责以下的工作:提供交换区块之间的连接;提供到其他区块(如服务器区块)的访问;尽可能快地交换数据帧或者数据包。
纵观未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对待网络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他们希望创造一个“点击到一切”的世界,尽管这个简单的想法让它成为现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美好的发展前景,凭借人类的智慧,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世界将由此得到它前所未有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