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设计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7 11:08: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广告设计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广告设计教案

篇1

二、广告语的特点

简洁凝练、明白易懂、朗朗上口、新颖独特、富有情趣、主题突出

三、广告语的设计

1 、标题

标题是一则广告的灵魂,是诱惑读者的主要工具,经过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看标题的人平均是看广告全文的人的5倍。可见广告标题的重要。因此,本文论及的广告语取其狭义,即指广告标题用语。

2、实例分析

给出一则平面广告(王老吉)

请学生根据所给概念和之前所学内容,从其针对性,修辞手法,创意等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吸收前辈的优秀经验(师生共同点评)

从专业的需要导入,明确教学课题——广告语的设计

3、创意比赛

游戏:隔空猜物

(1)准备四个口袋,里面装有四样物品。请每组的创意总监

抽取自己组的口袋。以口袋内物品为产品创意广告语,以头脑风暴为基础,发扬发散思维,暂不评论,追求最多的广告语设计。(注意,物品内部交换,不要显露出来)(简洁易懂;抓住产品的特点;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形象生动,巧用修辞)

(2)、请学生自己说明推荐自己的广告语,并说明理由和发想原点,并由其他同学从听广告语来猜口袋里的物体是什么,(组与组之间互相评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老师总结性点评。)

4、广告语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通过之前的游戏,引出今天课题的重点 :广告语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广告语在广告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广告成败的关键。

(1)、头脑风暴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请学生总结)

①、准确

②、感染力

③、简洁

④、生动新颖

(2)、请学生根据亲身体验,说明对广告语的设计的体验

5、创意欣赏

请学生欣赏优秀的相对四个物品广告创意,并请学生将其与自身对比,说出自己和他的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修改的方向。

(1)耳机:倾听最真实的声音/日夜悄悄话只和你我说

(2)手电筒:用手“电”亮我们的生活

(3)护手霜: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

6、知识点拓展

在社会上,广告的发行和出街需要得到文化部门和广电总局的审核和批文,审查极其严格,这就需要我们的同学,在今后的广告创意工作中,广告语设计过程别注意:广告语和广告法的相互关系,以及基于广告法的两点最常见的问题。

篇2

中图分类号:U448.17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1概况

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位于合川东部,现为国家六部委确定的全国重点镇、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重庆市4个首批启动的中心镇。经济百强镇和合川区规划建设“第二城区”、商贸中心镇、优秀绿化小城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达2.1亿吨,石灰石分布32平方公里,富含硫铁矿、白云石;工业经济发达,有国有企业天府一矿、三矿和重煤五处、十处,规模以上企业15个。可见在渝广高速公路三汇段设置枢纽互通的重要性,三汇互通立交主要为解决合川区第一大镇三汇镇周边上下渝广高速而设置。本文依托于正在建设中的渝广三汇枢纽互通式立交设计案例,论述了地形复杂条件下的立交规划和方案设计要点。

2交通量预测

根据渝广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交通量预测结果,渝广高速公路三汇互通式立交的转向交通量在2034年为54496辆/d,其中,主流向为 广安—重庆城区方向,为26309辆/d,约占总转换流量的48%;其次为重庆城区—广安方向,为25710辆/d,约占总转换流量的47%。转向交通量分布见图1。

(1)2015年 (2)2034年

注:图中括号外数据为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括号内数据为小客车设计小时交通量。

图1转向交通量分布

3主要技术标准采用状况

3.1主线设计标准

互通式立交区段内的主线平、纵面线性符合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一般值的要求,受地形、地物等条件限制时,可采用极限值。

3.2匝道设计标准

3.2.1设计速度

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速度采用40~50km/h,环形匝道采用40km/h。

3.2.2平面线形设计

1)匝道的平面线形设计,应考虑地形和地物条件,并能适应车辆在匝道上行驶速度的变化,确保车辆连续、安全地运行。

2)圆曲线、缓和曲线和直线各段的最小长度应不小于以设计车速行使3s的距离,回旋线的长度还应同时满足超高过渡的要求。

3)最小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的最小参数应满足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规定。驶入匝道的分流鼻处应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

4)匝道与主线及匝道与匝道之间相互衔接时应预留50cm路缘带。

5)匝道平曲线超高应根据具置(如分、合流处,收费站)、纵坡大小,考虑实际行驶速度等灵活设计。

6)匝道平曲线加宽一般在行车道内侧,双车道匝道的加宽在内、外侧均等加宽,加宽缓和长度应与缓和曲线长度一致。

3.2.3纵断面线形设计

1)匝道的最大纵坡不宜大于表4的值。由于纵向排水的需要,挖方路段最小纵坡一般应不小于0.3%。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与纵坡的合成坡度不宜大于8%。

表1

2)竖曲线的最小半径与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应符合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一般值规定。匝道纵断面设计应满足平、纵组合设计一般原则。

3)楔形端部附近的匝道竖曲线应保证有足够的视距。分流鼻附近的竖曲线应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

4)匝道视距采用停车视距,当平曲线内有障碍影响视线时,为确保视距,必须将障碍物清除。

4方案布置

三汇互通立交主要为解决合川三汇周边上下渝广高速而设置,主流交通为三汇重庆方向,设计小时交通量为58pcu/h。结合本立交的地形和实际情况,本次设计在相同位置上设计了两个不同形式的立交方案进行同深度比较。

4.1方案1

采用半定向迂回型互通方案,匝道设计速度40km/h。互通范围主线最小圆曲线半径1600m,最大纵坡2%,匝道最小半径70m,最大纵坡5%,匝道全长2.882km。A、B、C、D匝道为8.5m 宽,E 匝道对向双车道为15.5m 宽。

图2方案1平面示意图图3方案2平面示意图

4.2方案2

采用B 型单喇叭方案,匝道设计速度40km/h。互通范围主线最小圆曲线半径1600m,最大纵坡2%,匝道最小半径50m,最大纵坡4.571%,匝道全长2.204km。A、B、C、D 匝道为8.5m 宽,E 匝道对向双车道为15.5m 宽。

5方案比选

互通式立交的方案比选和设计是一项多层次、多目标、 多因素的系统工作,一座互通式立交,始终没有最佳方案,但却总有更优方案。任何一种方案都是利弊共存,而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处理好“利”与“弊”的取舍与平衡。本互通式立交2个方案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6结语

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网的主要节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选型关系对路网功能作用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设计理念,合理选用技术标准,注重安全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最大的方便。渝广三汇枢纽互通式立交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工业化、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高速公路(重庆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重庆: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2011.

[2] 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篇3

从转变教学方式入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走出中职英语教学困境的一条必由之路。其中,教师备好课就是一个重要环节。中职教师备课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以传授初步技能为重点

中职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相比,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确实,在早几年的时候,一些公办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到单位后,几年内就可以走上领导岗位和重要的技术岗位。但从目前的教育发展形势来看,中职学校的立足点在于培养各行各业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初级人才。为此,“教师需要确立服务意识,并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教材的选编应该突出职教特色和专业特色,并注重普适性和专业性相结合”[1]。教师在备课中,要牢牢地抓住这个方向,做好教学定位,细化教学内容。如,在广告设计专业的备课中,教师不必准备设计原理之类的内容,重点在于如何将一个广告创意构思呈现在平面的报纸或海报上,其中的要点包括设计软件如何使用、色彩和光如何调配、线条如何布置等。又比如,在幼教专业的备课中,教师也不必在教案中大篇幅地分析幼儿的心理,而应当把重点放在教法上。通过这种方式教出来的中职学生,会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迅速地适应一线岗位的工作。这样,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相比,中职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与高职院校毕业生相比中,中职毕业生具备较强的一线适应能力。

二、力求生动、形象

近年来,中职“学生素质普遍下降、学习兴趣淡化,毕业生合格率越来越低”[2]。中职生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接受的是知识教育,对技能教育比较陌生,技能教育的形式也与知识教育有很大差异。中职老师要力求避免严肃、刻板,通过认真准备教案,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以形象的感性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增进对技能的掌握。比如,在幼教专业的音乐课备课中,充分准备声律等理论内容,必然会使课堂非常枯燥、乏味,但如果老师在备课时以一首儿歌导入,并配合以舞蹈,借以分析声律,课堂就会生动起来,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也就更形象,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又比如,在广告设计专业,要讲解各种设计要素如何通过软件生成平面的样稿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但是,如果老师把一些优秀的广告设计成稿展示给学生看,再从一个一个点分析广告样稿是如何生成的,就会容易得多。机械、电子、机床等看似枯燥的专业,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课堂就会变得生动、形象。

三、多种形式的备课相结合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中职教学备课与普通高中、高职有很大差别。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要有多种形式的备课。既要广义备课,又要狭义备课。比如,教师在上课前在教研组内对教学方法展开讨论也是一种广义的备课,观看一些优秀课堂CD也算是一种备课,这些都有益于狭义的备课。既要有学期备课,又要有课前备课。在每个学期的开学之初,教师要认真对本学期的教学进行准备,最好能按照教学规划设计出每节课的大致轮廓,然后课前根据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既要预设和生成,又要教学反思。每一次备课的教案在课堂上实施以后,都要在课后写出归纳总结,找出其中的不足,探索出改进的方法。台上一分钟,台下苦用功,只有加强备课环节,中职教师才能把课讲好。

四、结语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走出中职英语教学困境的一条必由之路,教师备好课就是一个重要环节。中职教师备课应以传授初步技能为重点,力求生动、形象,并把多种形式的备课结合起来。

篇4

如今迅速发展的国内广告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鉴于此,全国各院校纷纷开设设计专业。据资料显示,中国目前已有正规的设计学院教学机构700多所,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广告行业的繁荣对广告设计教育起推动作用是好事,但表面的繁荣与广告设计教育本身薄弱的根基形成了一种反差。

1.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不够

广告设计强调技术的学习本无可厚非,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只停留在了解,应该提高到实际应用能力的学习上,学生很多时候还是认为好设计就是好看的设计,要多实践才可以真正明白设计的内涵,想问题看问题的角度还是很单纯,必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才可以真正成长起来。

2.创意思维与商业设计结合不够

广告设计的目的是为商业服务的。广告的创新一定要和商业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课堂教学向商品市场过渡,应该重心放在广告作品本身的创意上,强调把创造思维和商业联系起来。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广告公司招聘设计人员主要还是看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把创意转化表现的能力,设计与市场需求的结合能力,而不是只看制作的效果。广告设计离不开大众的审美和时代的特点,更离不开消费者心理的需求。需要设计,设计需要。所以设计者不可能只按个人的喜好进行设计,应针对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结合市场状况等因素进行详细地考证与研究。

二、相应的教学对策

广告设计教学的目的是要用于“实战”,不能仅仅纸上谈兵。我们知道商场如战场,学生毕业后就要真刀真枪地干了,如何开阔思路勇于实践,让我们的“战士”能够在上战场之前受到“身临其境”的训练,这是对完善办学体系,提高思想意识和改进教学观念的新挑战。针对传统广告设计教育面临的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与师资结构

当前高等学校广告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安排不够完善,选修课范围的界定与考核方法不够合理。笔者认为与专业关系紧密的课程都应当设为考试课,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杜绝学生轻视这些课程,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广告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艺术设计、广告学、营销知识、大众传媒、电脑设计与制作、印刷、影视制作等知识都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但各高校恰恰分离了这些知识间的互相联系,认为营销、传媒应该是其他专业的范畴,讲解这些内容时一带而过。广告专业除了要开设广告设计课程的必修课外,还应开设与专业相关的文案写作、营销知识等其他选修课程,规定选修课必须要学够一定学分才能顺利毕业。

另外,在师资结构方面,师资来源多样化是一种可取的方式。笔者认为:除专职教师之外,也可面向社会,将企业的广告设计专家聘为兼职教师,同时也可聘请各大高校的学术专家、教授定期来讲座。这样的师资结构更利于资源的优化、知识的连续更新,同时也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广告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传统广告设计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高校要重视让学生平时参加各种比赛锻炼专业技能,同时给师生提供社会商业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广告理论知识的理解。学校把设计专业教师凝聚起来,组织开办广告设计工作室,与社会企业开展互利合作。企业提供课题与成功案例,设计工作室负责项目的设计制作与分析。这样既保证教师知识与技能的不断更新与提高,也可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利于他们开展自主学习与专业实践,提前接触与熟悉广告设计方案的制作流程和设计公司的经营方式,便于今后走上工作岗位。

3.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所以适合广告专业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应该作为平时教师科研的重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只有把与学生关系处理好,师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听课效率提高,教师也才会有教好学的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家长式”的教育方式,消除师生之间的鸿沟,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课堂上学生规规矩矩,面无表情的课堂气氛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火花。因此,我们要提倡“互动式”教学,设定一个有意义的主题,不强行规定学生的想法,不限制学生的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无限地发展下去,最大限度地创造一个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提供创造的空间和时间,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天地。

篇5

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基于鼠标和键盘的接触式

人和计算机交互模式,逐渐会被过渡到非接触式的体感交互模式。这种交互模式更接近人的日常行为,通过动作、手势、语音等来控制计算机的操作。在这种体感的交互模式中,kinect因不需要额外的穿戴电子传感器产品而可以直接完成人机交互而深受欢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座位上听,一堂课下来,将本来应该为主角的学生牢牢的捆绑在课桌上,而本来应该为配角的老师却往往唱独角戏,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Kinect技术的出现,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肢体动作,参与到课堂上来,特别广告设计类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kinect的设备与专门的装置进行互动,直接看到实际的设计效果,从而对广告设计的色彩、内容进行修改,对广告效果进行预测等。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Kinect是微软在2009年6月2日的E3大展上,正式公布的XBOX360体感周边外设。Kinect彻底颠覆了游戏的单一操作,使人机互动的理念更加彻底的展现出来。它能捕捉操作者全身的动作,用肢体来代替游戏操作工具,并且可以捕捉声音,全方位立体式的指挥系统运行。微软发明kinect的本意是用在游戏行业上,但是Kinect的应用显然不只是在游戏上,现在已经用到各个行业中。比如广告产业、教育教学行业等、试衣镜、运动捕捉等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Kinect不足之处

1.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比较高。因为Kinect产生的数据量比较大,所以占用资源比较多,普通低配的机器没办法及时处理这些数据。

2.有延时。相对于接触式交互模式来讲,Kinect技术有相当长的时延。

3.Kinect技术目前对动作的支持还十分有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距离方面,Kinect只能捕捉1.5-3米之间的动作,在这个范围之外,动作的信息误差比较大。二是动作幅度和旋转角度有限。

三、广告设计课程的特点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广告设计专业,因为在长期的生产、经营、销售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在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及功能等相关因素无太大区别的情况下,如何推广产品成了该产品在市场上能否取胜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正在由产品科技含量控制市场转向产品设计和广告设计及推广来控制市场。由于现代广告设计专业在我国目前还是比较新兴的学科,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设置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是目前先进的设备和广告设计专业结合不够,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科研的需要,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另外,目前的广告设计专业随意性比较大,轻理论重实践,大多仅局限于美学观点和表现方式的阐述,并不能真正从内涵上来表达效果。传统的广告设计属于平面设计的范畴,由于近年来传播媒介的发展,广告形式从以前以平面媒体为主要媒介的表现形式转化成多元形式的表现方式,特别是通过电视和网络广告媒体,不再是以前的平面设计为主的广告设计模式,这就给把Kinect引入广告设计的课堂带来了契机。

四、与Kinect结合及课程设计

Kinect技术的产生的本意是为游戏操作者提供方便,但是这项技术产生以来,其在数字媒体广告方面的应用远远超乎了微软的想象。在各大视频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型企业如:东风日产、银行、可口可乐、蒙牛等,运用体感技术制作的互动广告设计深入人心,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通过体感设备让消费者参与互动,消费者反应非常热烈,很好的达到了广告目的。如何将Kinect技术引入广告设计的课堂,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一门新的技术想要融入课堂教学,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做好课堂设计。在广告设计课程中采取任务驱动及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设计,对一门新的技术来讲,目前没有很成熟的教材和教案,甚至技术本身也不太成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布置任务的方式,结合多媒体及体感技术设备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感技术的教学涉及到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在软件的开发方面不是强项,我们将开发阶段分为教学软件制作、习题制作、广告设计作品制作等3个部分,在广告设计作品制作上主要以体感互动广告为主,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质量的广告设计作品。

五、教学系统架构

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课下的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体感知识技术的学习呢?这就要求课堂上给学生留出接口,让学生有机会在课下学习Kinect技术。我们借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学习内容表现在网站上,网站留有学生的入口,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终端设备在网站继续课堂的设计和制作工作,网站上即有老师的在线演示,也包含课堂内容和习题,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人机互动部分是体感技术参与课程的重点部分,主要是体感互动技术的系统设计,系统设计通过微软的VisualStudio开发环境进行架构,Kinect的程序集引用只能在VisualStudio2010以后的版本中才有。Loaded()和Window_Closed()函数。在Loaded()函数中声明KinectSensor对象并对其进行初始化设置。设备本实例用到了视频数据和骨骼追踪数据,其中骨骼追踪数据用来对演讲者进行姿态捕捉,而视频数据只是用来辅助测试姿势识别的结果。

添加kinectSensor_ColorFrameReadyC事件处理函数,用以显示Kinect捕捉的视频数据。Kinect技术进入课堂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增加课程容量,使学生能够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果。系统的视觉性、参与性的操作方式,可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结合Kinect互动体感,更能有效帮助学生运用更严谨的态度学习广告设计课程。

参考文献:

[1]缪祥锐浅析数宇化校园的建设[J].中国商界,2012(4).

[2]吴国斌,李斌,闰骥洲.Kinect人机交互开发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01.

篇6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平面广告设计》实训课程设计理念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任务并获得其工作成果所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对某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将职业分析、工作分析、生产过程分析、个人发展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结合起来进行整体化的分析,根据职业特征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始终贯穿“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科完整”的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

对于《平面广告设计》这门课程来说,以广告设计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设计类软件操作技能训练;创新教学内容体系,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的切合性。注重“工作过程的完整”,因此工作过程中的知识成为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在课程设计上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典型案例任务为载体,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并“平面广告设计工作流程分析——平面广告设计工作任务驱动分析——平面广告设计工作过程学习任务设计”工作步骤,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析及归纳,设计出其8大学情景,并对学习情境进一步进行学习性任务的划分和序化,划分为24项学习任务,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同时每个过程学习都已典型案例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理论与实践实施整合,以此来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改革内容设计

改模式 、 从传统学科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到就业导向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基于对平面广告设计师工作过程的分析,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可以设计为学习情境,包括了24项学习任务。

三、课程改革心得体会——课改中的三个转变

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因此新一轮的课革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求。为了响应课改的号召,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我已看了新的变化,且有了较深的体会。

1.教师地位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

2.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 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必须牢固地札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的必然要求。因为只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学生学习,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而今,通过课改,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方法也改变了,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变得爱学习了。

3.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

打破过去单一地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手段的一统天下,建立全方面、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往,不管是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以考试作为手段,从而形成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局面。

四、锐意进取,应对挑战

课程改革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机遇。那么,面对课改洪流,我们应如何迎接挑战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

1.更新观念,立志做“研究型与学习型”教师

新课程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发挥集体的力量,汇聚集体的智慧,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有许多新内容、新目标、新理念、新教法,同时它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政治、经济、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等其他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时空跨度大。这些都给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带来了挑战。

篇7

(一)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陈旧

在社会经济、信息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中,使中国当代广告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如今的广告已经不再只是以往传统的媒介传播载体与形式,成为融汇其他知识、数字媒介以及信息科学等领域进行交叉整合的大众传播。在这一巨大变革的趋势下,教育意识和观念是否也随之改变了呢?平面广告设计是广告学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融汇多学科知识和能力等多元化交叉的一门课程。所以,教师首先应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超前的意识,要与时俱进。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广告行业的发展。目前有很多所学校还在延用多年不变的课程大纲,教学观念落伍,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没有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更新课程大纲和教案,封闭式教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更谈不上意识的超前,不了解广告行业发展现状,脱离现实,缺少探索和实践,没有真正给予学生正确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差,就业后难以适应相关工作。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和改进教学模式成为当今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刻不容缓的义务和责任。

(二)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平面广告设计的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单一,一言堂讲授形式仍在沿袭,纸上谈兵,缺乏实战。课堂上只讲授书本知识,课堂缺少互动,下课前布置学生作业,导致学生不会思考,更不善于提出问题,沟通和实践能力弱。在教学内容上,没有设计思维方法训练的环节,更没有结合市场和企业实际设计项目训练学生,不做市场调研,导致学生闭门造车,形成了学生不懂市场规律,不了解产品和消费心理,产品定位和诉求不明确,没有广告策划和创意方案,只会盲目地上网寻找图形素材,再用电脑软件拼贴规定的广告版面上。前几年还有不少学生用绘图软件绘制图形和设计,现在学生直接上网下载现成的图形素材拼凑,作业就这样交差了。谁也看不明白这些广告作业在宣传什么主题,诉求什么商品,看起来像是一幅装饰画,因为这些图库内的素材图形不规范、更缺少艺术性和审美性,没有真正清晰地传达出广告的主题和有价值的信息。

二、明确目标定位势在必行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毕业难以适应社会,我们有没有反思教育出现了哪些问题,一定是培养目标方向出现了偏颇。那么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呢?他们需求的是具有创新思维、良好的心理素质、文化与专业素养、实际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独立决策能力、与人合作和社交沟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是否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和培养规格呢?本人结合社会需求和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之上,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积累中,归纳出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培养规格。1.教学目标:使学生能通过广告的基本理论和创意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学习,在市场背景下,经过调研、分析,策划,创造性的独立完成广告创意与设计。2.培养规格:注重专业能力、审美能力、沟通能力、策划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3.培养模式:注重互动式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和创新等多元化教学模式相结合。一是理论讲授与课堂实践密切融合,二是除了研究性课题外,结合社会、企业的项目课题进行实践训练,为学生积累就业经验。只有明确教学目标和定位,才会在课程大纲中具体体现其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核心和知识体系架构。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下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一)多元实践项目引入课堂

将企业项目引入课堂,学生通过以实际的企业的品牌为课题选项,走出教室对其进行市场调查、分析研究、广告策划与定位、创意方案设计等模拟训练环节。这些真实的项目来源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取调研信息,比如让学生可以从网上搜寻企业品牌的背景资料,也可以在商场或实体店获取一手相关的商品信息资料,还可以通过参与某些经老师认可的广告设计大赛,要求是这些大赛一定要具备真实完整的市场背景资料。项目式课题训练是一项实战性课程改革,是较为全面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多元化教学实践,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走上讲台模拟与广告主对话,阐释自己的策划和创意方案。不仅让学生在课题实战中了解商业广告产生的整个流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

(二)多元思维方法训练

大学教育宗旨应该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有很多大学生就业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感到知识已经透支了,很明显,这些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期间所接受的教育只是传授了一些基础专业知识,而没有传授给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知识是须要不断更新的,特别是学习广告设计,需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创作出优秀广告设计作品,而且,单一的思维模式难以应对复杂的设计现象,综合的思维才能满足设计对思维的要求。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高中羽教授在《启动自己》中提出:思维的重要功能是对头脑中保持的经验进行改造,按新样式组合起来,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机械性组合,参与到新关系中的个别思考发生着变化,同别的思考结合为新的伙伴关系,形成新思考,思想的新复合常常具有创造性意义。设计思维需要新观念、新组合,各种设计思维互为影响、互为交叉,呈现出动态的、多元的设计风格和样式。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多元思维方法,才是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由此可见,思维方法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学习环节。以平面广告设计课堂教学为例,将发散性思维方法结合广告创意主题进行训练:以广告创意主题(诉求点)为发散中心点进行放射性发散多个语义点,这些语义点可以文字表述也可以图形表达,一名学生可以在一节课内发散出几百个语义点,也可以图文并茂,绘制出一幅或多幅发散联想图,这个发散图就像是一颗茂盛的大果树,每一颗果实就是一个语义点,然后将这些语义点与广告主题相关联,就像嫁接果实一样,生长成一颗全新的果实,这个新的果实就是一个全新创意点,这就意味着一幅发散图可以产生无数个广告创意。这一训练方法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并可快速获取多个具有原创性的好点子,轻松掌握了广告的创意思维方法。

(三)构建多元知识体系

平面广告设计涉及多元学科知识,比如与社会学、文学、市场学、艺术学、设计学、消费心理学、信息传播学以及媒体技术等都有着密切关联。而该课程的课时量有限,不可能一一讲述这么多的知识内容,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将这些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在讲授内容中。比如广告中的文案撰写就与文学、市场学和消费心理学有直接的关联,广告的策划定位与上述八个学科都有关联,广告设计与传播更需要艺术、设计学、信息传播学以及媒体技术等学科知识的支撑。所以,该课程教学的理念既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8

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讲完广告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精彩案例(要有老师自己的实际案例)分析之后,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进行创作和相互交流讨论为主,老师的角色主要是对每一个同学的创作思路进行交流、引导,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更多的是做一个提问者,不断的对学生的创意进行考验,让学生在不断的提问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自己的创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对授课内容与进度作相应调整,打破以前按教案模板教学的形式,因为如果只是按照事先已经备好的教学内容来上课,那么在上课的过程中,有太多因素会导致学生无法与教师形成共鸣,因此适时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真正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课题的布置,在授课过程中不断与学生交流,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教学方法的讨论与课题设置中来。

二、教学方法二:因材施教,逐一辅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强调“以学生为本”,对每一个同学都会进行单独的辅导、交流,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创作主题和思路都不一样,教学的方式就必须跟着改变,对于基础好、思想敏捷的学生,主要以大方向大思路的引导为主,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资料的搜集与分析,独立进行思考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多欣赏一些国内外较为前沿的广告设计作品,并要求其能略为评点一二。通过这种方式,能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也能引起大家的共同兴趣。也使得“以学生为本”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实现。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主要进行软件的熟练操作和进行更多的广告技法讲解,帮助其能尽量的表达出创意。在课程结束之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在讲台上讲解自己的创意作品和学习心得,让学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同学们之间能相互加深了解。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学生在工作之后能更好的向设计主管或是客户表达出自己的创意构思。

三、教学方法三: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在备课和作业布置上,要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多做一些他们立即能感兴趣或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内容的练习,这样学生就干劲十足,发挥的余地也大,也能把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受表达出来,并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在广告设计作业的布置中,要求学生为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做一些海报设计,以学生自身最感兴趣的产品,如“饮料、运动品牌、数码品牌、游戏”等产品为主题进行海报创作。这样的主题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热情,因为这些产品都是他们最感兴趣且日常能接触到、使用到的,同学之间会有很多的心得可以交流。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一些与创作主题相关联的精彩广告作品,并教会学生怎样以专业的眼光去分析作品。

四、教学方法四:项目教学,以赛促教

篇9

现代广告的直接目的是“广而告之”,广告的作用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收到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信息,而更深层的意义则是通过广告这种传播与推广的有效方式树立企业或品牌的统一形象,增加商品的无形价值,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消费,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现代广告的传播载体新颖丰富,展示手段灵活多样,但从人类信息接受的途径来分类,广告的呈现主要集中在视听两大领域,曾经有人做过统计,人类信息总量的83%依靠视觉的方式进行传递,可见视觉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在现代系统的广告策划与设计中,广告策划、广告创意与广告的视觉表现等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它们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而其中广告策划的呈现,广告创意的表达,最终落脚点往往都会凝聚在视觉设计的表现领域,可以说视觉表现是广告创意的落脚点,是广告的视觉载体与视觉终端,直接体现广告创意的核心价值:另一个方面,广告作品的外在视觉部分往往直面广大受众,起到实现广告内在功能的外在公关作用,是广告主与广告受众进行信息交流的有效渠道和互动载体,正因为广告视觉设计作品必须与受众亲密接触,因此广告的视觉表现就必须接受广大受众严格的检验与挑剔的品评,它的有效性和视觉效果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广告的成败。可以说,不论广告前期的工作做得有多出色,如果广告最终的视觉效果表现不佳,则会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系统广告的质量与水平,也有可能令前期工作前功尽弃,付之东流。从某种程度而言,视觉表现是广告整体策划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视觉效果的好坏是衡量广告设计整体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现代广告策划与设计是严谨、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告人员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来实现,设计师必须严格按照广告策划与创意的要求,将视觉表现建立在理性客观的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之上,实现视觉表现与广告创意的完美契合。征现代广告设计中,广告策划与创意往往是站在整体宏观的视角进行考量的,而艺术设计则是立足于具体而微观的视觉表现环节,事实上,如果设计作品不能够做到对核心信息有效传递,那么所谓的纯粹美感是不存在的,如果艺术设计师在从事设计时忽略从市场营销的高度出发,从广告设计与策划的全局性角度进行思考,而完全以个人的感觉与喜好来开展工作,设计师就极容易钻入自娱自乐,自说白话的死胡同。由此可知,广告学相关知识对于设计师而言是极其重要的,而广告知识的贫乏必定会影响设计师对创意的理解与执行,制约他们创造性的设计工作,并最终反映到广告作品的视觉呈现上,因此目前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加强广告学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是极其必要与迫切的。

从学科发展的相互关系来讲,广告学是建立在传播学、营销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新兴学科,恰恰艺术设计学也是一门年轻的、边缘性的、交叉的学科,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同时在这两大学科间存在着一定的交集,在很多公共领域与共性问题中需要共同面对与解决,因此广告学与艺术设计学紧密联系。密不可分。从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主视角出发,根据目前各类学科大融合的现状和学科界限不断消解与模糊的趋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和审视艺术设计的发展,进而完善艺术设计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将广告学相关课程引入到艺术设计专业中来,必然能对艺术设计学科与专业的稳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在普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直接开设的广告学相关课程有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概论、广告文案、广告市场调查、广告效果评测、广告媒体选择与购买、广告心理学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不容乐观的是,在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中,广告学课程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课程的说教层面,纯粹从理论到理论的直线式讲述,终究逃不出理论的窠臼,课程僵化、单调、生硬,学生往往对知识只是一知半解,难以形成实际操作和执行能力:或是教学知识陈旧过时,零落分散,不够系统严谨,不能适合目前本专业的实际发展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并迅速适时地进行调整与校正,进而不断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广告类课程的教学。特别在目前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广告策划与设计日益专业化的背景下,广告教学的目的绝不是培养包办一切,包打天下的全能人才,而是培养具备团队合作的意识,一专多能的专门人才。事实上,从事广告某一个环节的专门人才也需要对广告系统知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与掌握,这些对于从事广告具体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建构系统的广告类课程教学体系

目前许多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对广告类课程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体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投入中,部分院校甚至没有清晰完整的广告类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再加之上课的教师前后更替,不同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由此不能形成持续有效的教学合力,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广告类课程课堂教学内容的混乱与无序,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对广告学课程总体设置务必建立在整体性、系统性与连贯性基础之上,注重课程的前后条理性与层次性,并且务必要重视整个广告类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的不断完善与细化,使得不同教师能够清晰有效地掌握课程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法。在具体广告学课程的开设,应该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我们需要严格遵循广告学课程学习的内在规律,在不同的年级中有目的、有规划、有次序的设置广告学课程,务必使众多的广告类课程有一个清晰的前后衔接与平缓的知识过渡,使得之前学习的知识能够成为后面课程学习的坚实基础,进而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广告学学科的自身的发展与更新很快,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就需要广告学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必须及时调整,以适应广告自身的发展。

二、强调实例教学和实战性教学

广告是实践性极强的行业,而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广告学课程在教学中则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这本身就是一个潜在的矛盾,在以往常规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过于停留在纸面上的讲述与评析上,纯理论的罗列与归类,过于抽象而笼统,学生往往感觉这些东西不着边际l难以理解与掌握,同时加上广告学实 践性极强,学科理论发展却严重滞后,且不够系统与严谨,广告学的理论知识更多是广告从业人员个人的经验总结,只是“器”的层面,还远远没有上升到“道”的境界,因而学科理论呈现多样化与无序化,各位专家各执一词,其中更多是个人的成功哲学,却较难形成权威而系统的知识体系,这就使学生较难理清脉络,只能一直处在迷茫观望的状态下。因此现阶段,实例性的教学在广告理论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通过市场检验,在市场成功的广告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教材,可以通过对具体可知可感的最新实例以及具体广告的分析,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并进而把握现代广告发展的时代脉搏。同时,以往的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课程作业过于注重艺术表达,或者更多只是纸上谈兵和自娱自乐式的练习,因此没有真正的作业标准与杠杆,没法去衡量作品的真实质量,因此这类课程作业往往失去专业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务必将实际课题引入到课程中来,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效结合,建立统一的课题标准。同时,将德国包豪斯教学中所提倡的“双轨制”引入广告教学中来,聘请第一线的广告设计师来校进行短期的实例教学,构建实战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虚无缥缈的抽象理论中走出来,进行实际操作,从而丰富与补充课堂理论教学的单一与局限。

三、在广告类课程中,重视数理分析的教学与指导

正如前面所说,艺术设计本身的专业特色使得它更多的关注微观视觉表现层面的内容,而忽略从广告策划的全局出发去驾驭和调整设计,从事艺术设计的学生最擅长的是感性表达和形象思维能力,而最薄弱和最欠缺的就是理性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而恰恰广告策划与设计的核心是广告市场的调查部分与广告效果的评估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建立在理性数理分析的基础之上,现代广告必须通过大量数据统计与逻辑评估,才能真正客观的了解与把握相关广告信息,并为广告的具体执行奠定基础,在学习中,这部分内容无疑是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最大的挑战,因此在广告学教学中各种数据、表格、统计图表、公式其实最需要我们去分类厘清的。重点强调,在具体教学中务必让每位学生对广告学相关公式与图表进行实例操作,通过切身的体认,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与认识,绝对不能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流于形式,只做引介性的讲述,学生将很难掌握这一核心知识,将会造成专业能力的极大缺陷。而只有真正掌握了这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借助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才能真正从逻辑和理性高度把握广告设计的内在核心,在随后的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实现广告设计的精确定位。

四、课后学术交流对课堂教学的积极补充

在课堂教学之余,积极开展广告学课后学术交流与讲座活动,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我们可以采用有别于课堂教学的方式,采用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来探讨广告学相关的知识,如请每位学生每期介绍一位广告大师的生平和理论建树,或每期介绍一个国际知名的广告公司及其作品案例,或对某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广告作品进行归纳与评析,大家围绕主题再进行集体讨论,在学术交流中教师应该起到数据导引和知识链接的作用,做更多的知识延展和深度推荐的工作,让学生们在课后的学习中迅速找到求知的方向,进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这些的灵活多样的学术交流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头脑风暴式的探讨必能使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并通过对广告历史的梳理与总结,使学生对广告设计有更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并从中获得更多有益的帮助。

五、建设广告类综合课程,进行全案式的教学与指导

篇10

PhotoShop(以下简称PS)基础及应用是美术平面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它可以把摄影图片、绘画、图案等现有的美术作品结合在一起,处理后产生绚丽甚至超越预想水平的艺术效果。中专生文化基础较弱,主要体现在数学、英语等课程较差,美术基础几乎为零。总理指出,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服务社会。针对中职学生学科水平参差不齐,个人兴趣、审美能力各异的现状,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充满兴趣地完成学习任务,掌握专业所必备的就业技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思考的问题。我现就PS的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谈几点做法。

一、时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要时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上好PS第一堂课十分重要。上第一节课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老师和历届学生的各类平面设计作品,如海报、广告、婚纱后期制作等,让他们了解各类平面设计作品的特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为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展示往届作品,能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还能使学生感到学完这门课后有能力做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增强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另外,展示历届优秀学生就业情况,能让新生感受到只要自己努力,也会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重教育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的兴趣上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学会学习,掌握新知。

二、精心设计教学案例,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

PS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将需讲授的内容化解到具体独立的实例制作中,对制作的实例进行剖析,不仅能使学生认知和掌握PS的各种功能,避免呆板的灌鸭式教授,而且能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独特风格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我应教学的需要从网上下载了80G13类别的案例库,弥补了教材中教学案例和图片库的不足,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同时我加大实训课程的比例,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以31的比值进行。

三、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随着数码家电产品的普及,许多家庭拥有了数码相机和拍照功能的手机。我围绕如何用PS更好地处理数码照片这一主题设计教学内容,如数码图片后期处理,个人写真、数码婚纱、艺术照片的后期制作,等等。从实践过程来看,学生觉得课程能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体验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同时掌握数码艺术设计这一平面设计的专业方向的技能和技巧。PS图像处理结合生活是比较成功的课程设计,它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四、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我根据PhotoShop平面设计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情况,以及广阔的就业前景,引导他们把知识点分类整理,设计项目如数码图片后期处理、个人写真、数码婚纱后期制作、DM宣传单设计、POP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出版物广告设计、包装和装帧设计等进行专项训练。我让学生熟悉艺术作品的设计全过程,解决学生将来在实际就业中可能存在的经验不足的问题,达到深化学习内容、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我运用激励、监督、评价机制进行实战训练,适用于实际的工作环境,练中学、学中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该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分阶段达标,逐步提高学生就业技能

学生学习PS需要经过三个基本阶段:一是入门阶段:认知软件;二是提高阶段:模仿创作;三是创意设计阶段:融通运用。

在入门阶段,我首先教会学生操作软件的基本方法,其中包括各种工具的使用、菜单命令的使用,图层、通道、路径、滤镜的使用等。本阶段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的具体用法,不过度要求复杂的综合案例的制作。

学生经过入门阶段后,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已经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方法,但就是做不出作品来。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创作思路,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模仿创作。在模仿学习初期,搜集经典的案例并辅以详细的步骤和参数说明让学生练习;此后继续让学生进行案例模仿,但只给出最终的效果图,提示主要工具和命令而不再有步骤和参数说明;当模仿学习达到一定的程度,学生看到广告、海报等,脑海中会自然地想到要完成这个作品的制作需要使用哪些工具、命令,应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并能够用PS将其模仿实现,进而能以多种不同的方法实现它。

模仿学习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变化,这时就进入了第三阶段,即创意设计阶段。学生通过模仿来学习、借鉴别人方法与思路,但最终还是要能自己设计作品,这是PS教学的最终目的。在该阶段,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分小组参加各种设计赛事,设计广告、海报、插画、LOGO等。这有三个好处:一是学生可以学习完整的设计制作流程,二是学生可以增进团队精神,三是学生可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研究,尽可能地减少定向思维,鼓励学生既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又要能单独思考,调整自己、提高创作水平,为他们毕业后找工作寻找经验和机会。

PS软件是世界上一流的图像设计与制作软件,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图像处理软件,其功能强大,内容丰富,工具繁多,图片效果丰富多彩。学生要熟悉PS的各种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做出有创意的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学生自己多学、多练、多想、多用,才能真正掌握好PS图像处理的各种技能。

参考文献:

[1]王丽.分阶段分层次教学方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高师理科学刊,2007.

篇11

(一)学校在培养中不注重创意,缺乏创新精神

学生只知道熟练运用工具。头脑中没有整体规划。一般中型广告公司,专注于专业设计,往往招聘一些专业上比较有创意,能给公司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的毕业大学生。需要大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性比赛,为企业本身应得一定的知名度。这种就要求毕业生必须有独特的思考与创意,但是目前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创意,但是执行起来却与实际脱节,无法达到对外传播。实践性不强,在大型广告公司里也有这样一种现象,许多高校毕业的设计类的毕业生,毕业后在企业真实运作情况下,常常不知所措。或者对自己的设计没有主见,没有设计理念,被客户牵着鼻子走,也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另外学习的知识与企业实地是有些相冲突的比如利益性,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学校的培养目标不会以利润为主的,而是注重塑造人的品格,策划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侧重电脑软件学习,忽略知识积累,知识结构单一

广告公司需要能帮助企业的市场营销实战型人才。广告公司是一个多单元的学科汇集,包括各种人才,在公司任职离不开交流与合作,应该对其他的知识有所涉及与了解。广告设计学科是交叉学科,涉及面较广。学生在校学习知识结构单一,广告设计专业往往偏重于平面设计,很少涉及企业文化,甚至对市场营销,传播学,消费者行为学,根本不涉及。企业凭牌涉及已经和社会脱节,对市场不敏锐,专业素质缺乏积累,限制择业发展的空间。高职毕业生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学习,认为只需学会基本的电脑技能,学会熟练运用phtoshop3dmax等作图工具就可,对公司理念甚至广告公司流程都搞不清,自己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与市场脱节,设计不出成功的作品,只能摆摆样子,没有实用性。企业经常感到人才难觅,而高校传统学习方式和课程设置,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困难。

二、高职学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以市场为需求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知识的整合性

“大学办学不从市场、商家和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就不可能办好学校教育,尤其是我们这样的高职院校,更应该首先考虑市场的需求”[1]市场经济下要求的广告人才是“有敏锐的观察力,不凡的陈述里,高度的抽象里,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活力,要具备这一些素质必须要有广泛的知识作为基础。”[2]广告专业是边缘性学科,与心理学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行为,传播学等都有一定的联系,高职院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目前很多学校都以教授素描、色彩、创作等技法课为主,有些倾向于师范类院校,企业形象创意,市场化区很少涉及。无法发挥学生创造力,在设计领略大展身手,学生就业工作时,在设计产品是无法把产品形象气质与企业联系到一起,不能跟进企业理念,商品发展趋势,设计出来的产品没有生命力更没有市场。在专业应多设置“广告策划”“广告学”“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广告运作”等课程专业。带领学生学习设计的流程,广告公司的经营以及广告部门的机构、运行机制、广告主体客体等来了解广告公司。对以后工作环境有一个大体认识。在课程设置上与市场挂钩,学习传播学知识,消费者心理学,便于以后与客户沟通。更好的洞察消费者心态。学习市场营销知识,了解产品生命周期,企业形象等知识。扩大读书面,了解民俗知识,地方风情,开阔眼界。

(二)改变知识传播方式加强高校教师角色转换,培养实用型人才

广告设计是一门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学科,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应由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独立的判断力,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可以自主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1.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要在专业上有一定建树,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理解和补充,把最先进得最前沿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一般采取,讲授全堂课的讲法,双方中只见教师在苦口婆心,滔滔不绝的讲授,学生被动的作笔记,这种交流,只是单向的传播。教育过程中信息的流向是双向的、互动的甚至有的老师传播知识时不注意更新,教案讲义数十年不变,缺乏知识的更新与补充,教学方法单一,很少使用新的教学手段,无法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广告专业,发展日新月异,如果缺乏对市场的敏锐,仅限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操作,这对日后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带来了隐患。就业单位要求学生上手快,但学生由于实践少,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社会,在学校中学习的根本派不上用场,在工作中手忙脚乱。有的学校设置工作室,在实践中接受广告业务,能够缩短学生与市场之间差距,更早的接触社会,了解广告公司的流程,反过来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作为高职院校,应偏重于技能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应用性,技术性教育,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实践教学。“不但学生需要实践,教师也需要实践。广告设计实践是老师深化理论并运用于教学的必要途径,只有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广告设计专业人才。”[3]

2.转变观念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环境,教师干巴巴的讲,学生听,没有互动性,像保姆,替学生干,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没有主动性,听老师从头到尾的满堂灌,没有思考的时间,学到最后还是书本上的知识,不联系实际,应适当的参加各种活动,一方面,增加知识,开阔眼界,认识一下同等院校,同等学力的学生水平,另一方面,对学生自身的荣誉的一种激励,大胆的发挥创造新思维。

3.作为教师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将先进的教育技术装备应尽教学农新的教学手段,现代化教育工具提高教学活动效果和水平”。[4]

(三)以市场为起点,校内外互动推动实践课

作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它更强调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了解市场,适应变化,才能在就业市场上有竞争力。

篇12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信息传播更加畅通。传播媒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广告的投放阵地由早期的纸质媒介转向新媒体,而大众传播媒介向自媒体时代的转变对广告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相应的,对于广告学课程的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高职院校的广告学培养目标在于使他们能够在适应传媒发展的新形势下,掌握广告策略,具备创意能力。

 

2 微课对《广告学原理》教学的意义

 

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时间简短,一般固定在十分钟以内,内容精炼简短是依据了人类注意力以前10分钟为最佳的认知规律。我们能够通过微课的由来及发展对其普遍的教学意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为了帮助身在异地的表妹能够更好的学习,将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制作成短小的视频方便表妹学习,而后,他将这些视频发到社交网站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强烈反响,这种灵活的学习模式广受追捧。如今,在网易公开课中单独设立的“可汗学院”一拦,可见这种教学模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应用。由此可见,微课的优势在于其不仅短小精悍,还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学习,并且这种学习具有可重复性,传播性广等特点,对于比较艰深晦涩的理论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其进行重点学习,而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实验型技能,学生则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和暂停模拟对某项技能进行一个直观、立体的学习。广告是广告主为了推销其商品、劳务或观念,在付费的基础上,通过传播媒体向特定的对象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广告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对广告环境、广告行业、广告受众和广告管理等理论基础充分掌握,并能进行广告策划、广告文案的撰写、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广告创意又是赋予这一行业生命力的核心,创意的灵感来源于对社会本质、宇宙生命的深度关切和把握。广告学这一学科的灵活性、生动性决定了其教学模式必须多样性,微课的灵活性正好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以网络平台为载体,视频播放为工具的微课可以多种形式进行知识呈现:包括以语言信息为主的讲授类,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演示类,以实际训练为主的实训类,以欣赏为主的表演类,以引导探究为主的互动类。在广告学课程教学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实例作品进行赏析,微课这一模式正好适于根据一两部广告作品就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度剖析。

 

3 微课在《广告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3.1 明确教学主题

 

主题的选择要小而精,每一个独立的微课应该针对某一具体的问题在纵向上延伸,这个主题的选择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加深与拓展,对课堂讲解中出现的疑难点、重要点进行提炼。例如在整合营销传播章节中,作为新的营销理念,4Cs理论是其中应重点把握的知识点,而学生往往对其中涉及到的消费者、成本、便利、沟通四个因素把握不到位,不知道该如何对其进行整合,进而形成体系。教师可据此作为一个知识点,就如何准确把握4Cs理论进行着重讲解。

 

3.2 设计教学方案

 

一部微课作品虽然时间不长,但它应当是具备完整性,对其教学方案的设计要做到对教学流程、教学策略、教学形式的细化考虑。教师首先应当考虑的是,针对所要阐述的知识点应该采取何种形式,此时我们应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如在讲解广告创意过程中,教师可选取经典广告案例进行实例讲解,对其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垂直思考法可由教师提出一个关键词,引导学生通过垂直思考法引申出创意想法,经典广告视频的播放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就充分体现出微课在教学上的丰富性与互动性优势。

 

3.3 撰写微课脚本与拍摄剪辑

 

很多教师忽视微课脚本撰写的重要性,认为根据一个知识点的教案进行常规讲解,再录制下来就可以完成一个微课的制作。这样的方法的确能达到完成微课制作的目的,但是缺少前期对脚本的细致规划,会大大减少微课的观赏性,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脚本的撰写涉及到对景别、技巧、场景、动作、时长甚至音效的细致编排,通过此种方法制作出的微课会更加流畅、美观,同时大大提高其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呈现的清晰度。视频录制好后,后期的剪辑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剪辑是将录制好的原始素材进行提炼、精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可通过剪辑来改变单个环节的呈现顺序,使用蒙太奇等手法使课程更加生动,让人印象深刻,加深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映像,帮助他们更好的记忆。

 

3.4 完善配套资料

 

人们将微课形容为碎片化,但其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却是具有系统性的,因此一个完整的微课还应包括相关知识点的资源连接,如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以及点评等项目。学生可根据个人需要就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扩展,相关练习可帮助他们在掌握课程内容后进行自主检测,自主练习。而微点评则帮助对应微课教师获得及时的信息反馈,以便于日后对微课的改进,并帮助他们了解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需求进而调整课堂教学策略。

 

4 高职院校应用微课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应当注意微课在本质上是提供一种一对一教学的情景模式,因此在制作微课时,应该强调其互动性,给学生营造一种面对面一对一教学的氛围,它不是简单的对某一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片段式截取,应当具备独立性、完整性。如果单纯的从课堂教学中选取一段5至10分钟的内容作为微课就完全失去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另外,微课虽然具有碎片化的特点,但当把它放到对应的专业领域中时,应当体现出它与其他知识点的连贯性,前面我们讲到,微课所选取的主题应该能够使知识点在纵向上得到延伸,那么在其专业领域中,就应当能够在横向上与相关的其他知识点贯通。

 

5 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