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11:09: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早期护理干预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早期护理干预论文

篇1

一、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住院及门诊确诊为COPD的病人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60~82岁,病程均在5年以上。入选病人均为临床平稳期,有严重心肺功能衰竭及语言沟通障碍者除外。

1.2方法在第1周举办2次集体讲座,系统讲解COPD的有关知识及护理干预的内容,并进行一对一指导。干预后采用电话联系、随访了解病人对护理干预内容的掌握与实施情况,嘱病人有困难随时来院,护理人员帮助指导并纠正缺陷。比较干预前后病人对生活的自我评价、主诉症状的改善、肺功能测定值。

1.3护理干预内容

1.3.1呼吸体操锻炼即将腹式呼吸和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在一起,每日2组。具体要领:平静呼吸4次~8次,立位吸气、前倾位呼气4次~8次,单举上臂吸气、双手压腹呼气4次~8次,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4次~8次,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4次~8次,抱头吸气、转体呼气4次~8次,立位上肢上举吸气、蹲位呼气4次~8次,腹式缩唇呼吸4次~8次,平静呼吸4次~8次。

1.3.2全身运动的耐力锻炼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步行、踏车、登梯、游泳等运动。此项锻炼应从低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适可而止,以免造成运动损伤。开始每次坚持5~10min,每日3次或4次,逐渐延长至每次20~30min,每日2次。锻炼时监测心率,最高心率指标为170减去年龄。

1.3.3氧疗的指导告知氧疗最终目的是延缓疾病的发展,延长病人的生存期,而不是仅用来改善症状。对那些认为吸氧越多越好或气促症状好转就减少吸氧时间者予以纠正,要求病人每日吸氧达1.5h、流量为1~2L/min。

1.3.4营养指导嘱病人掌握少食多餐、摄取适中能量的原则,并增加鱼类和水果摄取等。

二、结果

2.130例COPD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对生活质量的评价。

2.230例COPD患者干预前后主诉症状比较。

2.330例COPD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

三、讨论

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由于呼吸困难,往往引起运动受限,进而产生肌肉萎缩,体重减轻;由于活动减少,从而与社会脱离,产生孤独感与压抑感,这些改变相互关联,形成一种复杂的恶性循环,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COPD由于肺泡过度膨胀,加之气促呼吸频率快,呼吸肌常处于疲劳状态。呼吸操锻炼可增强膈肌、腹肌、下胸部肌肉的活动,改善其收缩功能,减少呼吸肌疲劳的发生,可使呼吸肌做功能力增强,用力呼气后肺泡内残存气量减少,肺泡膨胀程度减轻,从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腹式缩唇呼吸能有效提高气道内压力,防止呼气时气道过早塌陷,利于减轻二氧化碳潴留,改善通气功能。全身运动可以增加病人四肢肌肉力量,改善因慢性疾病引起的骨骼肌功能障碍,可以改善病人对体力活动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增强锻炼信心,增加运动耐力。长期氧疗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强氧弥散能力,提高动脉氧分压,增加组织供氧,改善心、脑、肺、肾的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呼吸困难,增加运动耐力。COPD病人食欲低下,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能量消耗进一步增加,导致体重下降,因此,合理的营养指导利于病人预后。

表130例病人接受护理干预后对生活质量的评价(略)

表230例病人干预前后主诉症状比较(略)

表330例病人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略)

通过对COPD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行为活动耐受、睡眠质量等生理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同时在人际交往、家庭支持方面也较干预前有所增加;咳嗽、咳痰症状明显改善(P均<0.01);第1秒用力呼出量、1秒率明显提高(P均<0.01)。与张建华报道的呼吸康复训练12个月后1秒率预计值较康复前差异有显著性,病人的肺功能逐渐得到改善相一致。由于病人在康复训练中受益,主观运动意识增强,同时家庭、朋友、社会对COPD病人给予了帮助和支持,从而促使病人能长期坚持康复锻炼,达到康复治疗的目标,即减轻症状、增强体力、积极投入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04-506.

篇2

所谓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简称DVT,指的是患者的血液在深静脉内发生非正常的凝结和阻塞的情况,血液的凝结和管腔的阻塞导致静脉回流存在障碍,这是一种ICU患者常见的急性病[1]。要防治下肢DVT,就要对ICU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在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一年内治疗的重症患者60例,其中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39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24岁,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意识清醒的患者有22例,意识模糊的患者有38例,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有8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有12例,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有13例。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值大于0.05,没有对比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如下所示:护士要向患者介绍下肢DVT形成的危害,在ICU患者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指导和协助ICU患者翻身,变化患者的卧床,翻身的频率为每2个小时翻身一次。加强ICU患者的静脉输液通路的疏通管理,防止患者出现静脉穿刺,保持患者输液通路的通畅。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模式如下所示:首先,观察组患者同对照组患者一样,进行上述常规ICU的护理,其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包括预防护理和治疗护理。

预防护理过程中,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术前评估,护士要对患者进行下肢DVT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和讲解,从而引起患者的重视,使患者主动积极配合ICU治疗护理。宣传ICU治疗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帮助和指导患者下肢进行活动,保证患者卧床时,抬高下肢,并与病床形成20到25度的角,保证下肢的温度,患者的室温保持在22摄氏度左右。保护患者的静脉血管,对患者的静脉血管进行干预护理,避免进行有刺激性药物的静脉注射,避免患者出现静脉穿刺,一旦出现穿刺情况,重新建立新的静脉通道。采用浓度为50%的硫酸镁对患者的下肢静脉进行局部的湿敷,红外线照射静脉血管局部出现硬结的患者,照射的频率为每日3次,每次照射的时间持续30分钟[2]。

治疗护理中,观察ICU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等基本的生命体征情况,对患者下肢在同一平面处进行每日至少2次的周径测量,观察患者的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情况。观察患者下肢静脉出现凝血的趋向,给予下肢深静脉出现凝血倾向的患者服用溶栓药物和抗凝血药物,检测患者凝血的时间,对进行了导管溶栓手术的患者,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观察患者在进行溶栓手术之后下肢的温度、颜色,测量下肢的周径[3]。

1.3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13.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并采用X2对所有的计数资料进行检验,统计学差异用p值表示,当p小于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上述常规护理和早期系统护理干预进行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形成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相比,观察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仅有2例,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观察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与对照组形成了明显的差异,p值小于0.05,统计学有意义。具体对比如表1所示。

3讨论

ICU,即重症监护室,在重症监护室诊治的患者,在治疗疾病和恢复的过程中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DVT疾病是ICU患者最常见的病发疾病之一,DVT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患者的下肢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疼痛、下肢皮肤温度升高等,DVT严重者会出现肢体苍白、发绀等情况,甚至是出现静脉性的肢体坏死[4]。

DVT的形成严重影响了ICU患者的病情的恢复,对ICU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要提高ICU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的恢复情况,就要预防好ICU患者下肢DVT,对ICU患者患者的护理就显得越发重要。

在治疗ICU患者下肢DVT的过程中,关键的一点在于及早发现患者的DVT病情,只有及早发现病情才能及早治疗。在ICU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的长期卧床,十分容易导致患者形成下肢DVT,出现下肢DVT疾病时,护理人员要给ICU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做好基础护理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早期系统护理干预,一方面,要做好DVT的预防,另一方面,也要做好DVT的相关治疗工作。护理干预在ICU患者的护理中,有效的防治了DVT,提高了ICU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静;段文超.术前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1,14(10):17-18

篇3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早期干预;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25-01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ET)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具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潜在致死性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常发生于骨科大手术后,约80%的深静脉血栓发病前期无症状,而肺血栓栓塞症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据文献统计高达70%以上的肺栓塞是在死亡后发现的,这是术后猝死的常见原因,也是外科手术致命的合并症之一。入院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是通过对骨科所有入院病人进行早期评估,筛查出关注对象,通过早期的干预治疗及护理减少或杜绝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笔者参考有关文献,与2010年1月设计了入院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应用于骨科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入院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的设计:

1.1眉栏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

1.2评估的内容包括凡是引起静脉血栓栓塞发生常见或可能因素,进行评估,对应给予相应的分值,通过评分将入院病人进行筛查,评出三种类型:得1―2分者属于需要关注的人群,做好宣教工作;得3―5分者属于高度关注及做好宣教和物理预防的人群;得6分或6分以上者属于重点关注的高危人群,必须同时做好宣教、物理预防及药物预防工作,接受辅助检查或进行DVT/PTE的风险评估。

1.3记录评估者的姓名,患者或家属确认签名,及评估时间,见样表.:

接上表

2.应用方法

2.1由责任护士接诊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筛查,根据分值,予以相对的宣教和指导工作。

2.2通过责任护士的评估筛查出需要重点和高度关注的患者,督促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关注,提高认识,做好早期干预工作。

2.3患者出院时予以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3.结果

笔者在本科室于2010年 1月至2011年6月对对入院患者3216例进行筛查,通过评分,让医、护、患高度重视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对存在风险的患者予以早期干预,无一例发生血栓栓塞,效果满意,并进一步在全院推广应用。

4.讨论

入院病人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表能直观的反映出患者是否存在或潜在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通过责任护士的评估,提高患者对静脉血栓栓塞的认知,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帮助医生在接诊患者过程中积极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生命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翟振国、王辰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防治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3)

篇4

 

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产后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是孕妇分娩后的常见病症之一,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发生在生产后的1个月~1年内。它不仅影响产妇及婴儿健康,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目前我国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7%。现将初产妇产后抑郁症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以及干预措施分析如下。

1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相同,其显著特征是产妇情绪低落,呈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的消极情绪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其主要表现为:(1)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2)自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协调;(3)创造性思维受损;(4)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表现为厌食、睡眠障碍、易疲倦;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于错乱或昏睡状态。

2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生理、心理、社会等三大因素密切相关。具体来说:(1)生理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内分泌因素的影响。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产后24 h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其次是遗传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病因,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2)心理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妊娠期因素。研究表明,孕期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产妇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越大:负性生活事件包括失业、生病、先兆流产等,是促发抑郁的重要诱因[1]。其次是畏惧母亲角色。大多数产妇都是第一次做母亲,对母亲角色缺乏认同,对自己的母亲角色产生冲突和适应不良,无法克服做母亲的压力。(3)社会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分娩结局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孕妇对不同的分娩方式存在不同的担忧,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相比较,剖宫产对心理影响较大。同时不良的分娩结局,如死胎、死产、畸形儿及产妇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等,是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其次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的传统习惯是在分娩后要在家中休养1个月,这1个月内不允许看书、看报、看电视,不允许出门,甚至不允许下床。这样产妇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生活范围一下子缩小,犹如被禁闭一样。这将使产妇产生厌烦、烦躁、易激惹的不良情绪反应,也易诱发产后抑郁。再次家庭氛围的影响。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来自丈夫和长辈的帮助,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3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措施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健康,对婴儿也有影响,所以对产后抑郁症应给予重视。针对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笔者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初产妇的保健护理工作。

3.1 应加强对孕妇围产期保健,帮助她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准备,使其安全渡过围生期研究表明,产妇对自身健康状态的认识及分娩知识的了解与产后抑郁症发生有关。在妊娠早期,护理人员可以向孕妇提供现阶段母儿的生理、生长发育的变化和相应保健措施;在妊娠晚期,可以向产妇提供与分娩有关的知识,帮助产妇了解分娩过程;在分娩期,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积极处理异常情况,分散产妇的注意力,设法减轻分娩的疼痛,消除不良的躯体和精神刺激。

3.2 适时实施心理护理 保证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积极开展孕产妇的心理卫生保健,了解孕产妇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既往病史,尤其是分娩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病因,增强自信心。同时,运用语言交流技巧,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可以运用暗示、引导、制造温馨气氛等技巧,增进夫妻、婆媳关系,促使家人尤其是丈夫经常关心安抚孕产妇,让孕产妇时刻感到家庭的温暖,消除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3.3 关注产褥早期产妇身心变化,及时处理先兆症状 产后1周是产后忧郁的高发期,产后6周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发期[2]。所以,应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而又温馨的产后休养环境。针对产妇产后心理脆弱、易受暗示影响和依赖性强的特点,医护人员要尊重产妇,态度和蔼热情,细心关怀,提高产妇喂养和照顾婴儿的自信心,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

总之,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婴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婚姻、家庭和社会,因此,对产妇产后抑郁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干预,全员动员关注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齐玉梅,王生锋;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5期

篇5

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体对其所在工作环境中各个方面的一种积极的、主观的评价,即个体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的程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的质量、人员的流失,甚至护理专业的发展。国外自1940年起就开始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早期,开始注意到护士的流失率,将流失率当作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一个衡量指标,70年代后,关于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多种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步深入。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也致力于具体环境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包括对急诊科护士、助产士、ICU护士、康复护士和社区护士等的研究。但对聘用制护士(俗称合同护士)的满意度则关注较少。

为了解我国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现状,笔者收集我国1997—2065年有关护士工作满意度研究的论文25篇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国内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对策,并提出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主要是根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期刊网和重庆维普科技期刊网3个光盘检索系统检索1997 2005年护士工作满意度研究论文。

1.2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研究论文就测量工具、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影响因素、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1997—2005年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工具:见表1

表1结果示,国内关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测量工具是根据基础理论或参考大量文献自行设计的问卷,且未经信、效度验证,而信、效度是衡量测验客观性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测验的客观性又是决定一个测验能否存在的必要条件,因此59.3%的研究结果是值得我们质疑的;而使用的标准化的量表也大多是引用国外的,有14.8%的研究论文是直接根据国外量表设计问卷的,由于国内、外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医疗保健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直接引用国外量表易导致问卷内容不符我国国情;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尚未研制出一套标准的、可被推广应用研究的护士工作满意度测量工具,这方面的研究急待拓展。

2.2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

2.2.1研究对象:76%是集中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24%是关于精神科、保健科及社区护士的研究,其中仅有2篇是关于保健科及社区护士的,说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管理者对社区护士工作满意度还不够重视;绝大多数针对女性护士,极少数针对男性护士,说明目前护士群体中仍以女性为主体,再者男性护士还没有广泛得到社会的认可,使得对男性护士的关注极少;仅有8%的研究是主要针对聘用制护士(即合同护士),92%的研究则主要针对在编护士,说明管理层还没有意识到合同护士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度对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影响;其他如年龄、职称、学历及工作年限等均是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各个层次。

2.2.2抽样方法:其中24%的论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选取研究对象,而76%的论文均未明确说明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说明绝大多数研究均未严格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因此所抽取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3统计分析方法

调查所得资料绝大多数均采用SPSS软件的不同版本进行分析处理。

4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工资及福利待遇;②个人及专业发展机会;③工作负荷及排班;④家庭/I作的平衡;⑤管理方式及工作自主权;⑥工作被称赞和认可;⑦社会、专业上交流交往机会;⑧与共事者(医生、护士、管理者)及患者的关系;⑨工作环境和条件;⑩工作/职业本身。其他如工作年限、年龄、学历、科室、班次及从事护理工作的目的等也会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统计结果见表2。

表2示,护士工作满意度水平最低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上四个方面,说明目前护士的工资及福利待遇还比较低而护士的工作量又比较大,尤其是合同护士,因此表现为付出与所得不成比例,心理严重不平衡,挫伤工作的积极性;护理职业的高风险性、经常担心出现差错事故及人身安全问题等工作/职业本身的特点也是导致护士工作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尤其对于急诊科及精神科护士,说明我国目前护理管理体制还很不完善,还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对护士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及满足她们低层次的需求;护士对个人及专业发展机会的满意度低,说明医院、护理学院及学术团体所提供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太少,晋升机会也不多,而且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紧、缺乏经济支持,护士也很少有机会参加护理科研工作和撰写护理科研文章。

此外,28%的研究认为管理方式与护士工作满意度之间是显著相关的,说明研究者已经意识到管理方式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的重要影响,提倡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应用现代管理理论,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5对策

篇6

中图分类号:R743.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0-0060-03

脑卒中患者中约有40%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抑郁的发生率也有21%~47%[2]。我们研究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接受的影响,从而排除不良因素,提高康复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1月-2012年7月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为样本源,选择10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平均年龄(65.88±3.25)岁,对照组平均年龄(63.26±4.68)岁。纳入标准:①首发脑卒中患者;②年龄在45~85岁;③仅有肢体障碍无认知障碍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有智力和认知障碍者;②有精神病家族史者;③失语失认及不能配合调查者。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实验组增加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和康复师对其进行心理指导和心理干预。第一步在患者首次入院时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评估,采用问卷方式掌握患者卒中后的主要心理问题,和有可能影响康复的潜在因素。第二步在每次康复的过程中纠正不良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绪,将患者心理向积极方向引导。

1.3 评估工具

两组患者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康复训练疗程结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进行评估。

1.3.1 心理状况评估

抑郁自评量表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SDS把20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到粗分(raw score),通过公式转换Y=int (1.25 X),即用粗分X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既得标准分(index score Y)。该量表的Pearson相关法相关系数为0.78,Spearman氏相关法相关系数为0.78,证明了SDS的临床有效性[3]。

1.3.2 生活能力评估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由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两部分组成,评分为1~4分4级,单项分1分为正常,2~4分为功能下降;14个项目得分范围是14~56分,14分为完全正常,>14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5~10分钟完成测试,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重测信度为0.87,敏感性81.80%,特异性74.50%[4]。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无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下降,但实验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无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但实验组评分降低更明显(表2)。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从急性期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有关研究表明康复的介入可以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5-6],其功能恢复是基于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的重组等可塑性原理,通过输入正常的运动模式,促进患者正常运动模式的形成,达到最大的功能恢复[7-8]。然而脑卒中带来的是身心方面的疾病,其发生和康复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心理因素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脑卒中患者,身体上受到巨大的创伤,精神上也有沉重的压力。脑部部分皮质紊乱,情绪释放不受高级神经系统控制表现出抑郁、焦虑、行为功能退化等。由于部分患者对康复的不了解会产生敷衍,反抗,抵制等情绪,使得康复收效甚微。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反应比其他疾病的心理反应更为严重,因为其它疾病造成肢体上的损害是有一定的过程的,但脑卒中的肢体障碍是突然发生的,缺乏一个适应的过程,突然地打击使患者很容易心理上的抑郁[9]。而心理状态和肢体功能的康复密切相关[10]。目前的心理护理已经把患者看成一个整体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与其交谈,降低患者的心理防御,从而积极配合,完成既定的康复方案。心理干预现已作为现代康复训练的重要的一部分,可使残疾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本研究面对面的进行心理护理,结对双向交流,个体化的进行心理干预,收到了效果。干预的重点是掌握患者心理问题,和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诱因。目前学界对心理因素在康复训练中的影响已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如何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康复护理研究还不多,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戢秋明, 谢良平, 程五福.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因素研究[J].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2006, 3(4): 333-335.

[2] 霍焱, 张莉琴, 张永文. 脑卒中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 2003, 18(12): 944-946.

[3] 王征宇, 迟玉芬. 焦虑自评量表(SAS)[J]. 上海精神医学, 1984, 2(1): 73.

[4] 陈冬青. 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J]. 中国康复, 2003, 18(1): 45-46.

[5] 钟琴书, 陈兰, 蔡伟良, 等. 早期功能锻炼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作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 15(10): 90-92.

[6] 蔡雁飞, 梁继娟. 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09, 8(5): 24-26, 30.

[7] 高聪, 蒲蜀湘, 仪.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1, 16(1): 27-29.

[8] 南登, 缪鸿石. 康复医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208-212.

篇7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医疗技术设备的推陈出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设施更加完善,新生儿急救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和存活率明显提高。一项早产儿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5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我国23个省市自治区,52家医院的早产儿出生率为9.90%[1]。另有报道早产儿存活者中留有不同伤残者占10%~20%[2],指出神经系统和肺损伤是早产儿远期后遗症的两个主要方面[3],可导致早产学龄儿学习困难。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专业的健康照护者面临的挑战,已从保证早产儿存活发展到使他们的发育和预后最优化。早产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使早产儿得到父母的全程照护,各方面均达到完善状态,对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和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早产儿实施FCC,国外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就早产儿实施FCC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早产儿生理发育特点及临床表现早产儿由于未足37周出生,其组织器官的成熟度和功能较足月儿差,特别是重要器官的功能发育不成熟,使早产儿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营养缺乏和生长发育迟缓等[4]。如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出现忽高忽低现象,不能维持稳定的正常体温,常因寒冷而导致寒冷损伤综合征;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容易使早产儿出现青紫发作、肺膨胀不良、缺氧、呼吸道梗阻、肺透明膜病等;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引起呕吐、腹胀、腹泻等;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导致脑室管膜下及脑室内出血,有时伴有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早产儿的第1年是生长速度最快、大脑发育的可塑性最强的阶段[5],脑发育早期是“易损性”与“可塑性”并存的时期,“可塑性”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特性,其结构和功能可随体内外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但未成熟脑存在高度可塑性的同时其“易损性”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发育异常和行为问题。因此,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常需要在NICU监护,住院时间延长。NICU环境与胎儿子宫内环境、健康新生儿的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别,致使早产儿宫外面临的环境有害因素多,如强光和噪音、作息时间不规律、缺乏规律的有益刺激、多疼痛刺激、高频率的非预期侵入性操作、不舒适、亲子分离等,这些刺激可单独或同时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包括未成熟的脑发育)产生直接或潜在的不良影响[6]。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核心概念家庭护理即为促进家庭系统及其家庭成员,以达到最佳的健康水平为目的而进行的护理实践活动,其服务的对象是整个家庭。FCC模式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一种形式,是以患者为中心护理工作的延伸,是适应当前医学模式转变的积极探索。其理念最早由Fond及Luciano提出,20世纪中后期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显然不足,患者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多数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患者与家庭关系紧密且相互影响,因此提出开展FCC模式。FCC模式不再把患儿当作单一的临床病例看待,而是意识到患儿属于一个家庭、一个社区和一种生命或文化的特殊形式[7],让家庭融入新生儿的出生、计划和健康服务的评估,发挥家庭在养育、护理、选择等方面的作用,更强调人是综合体,进一步强调家庭在患儿疾病治愈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它的核心概念是尊重患儿及家庭,传送健康信息,尊重患儿选择权,强调患儿、家庭及照顾者间的协作,给予力量及支持,有弹性,授权[8]。FCC护理理念已比较成熟,所总结出的8条基本原则[9]及在实践过程中拓展出的9项基本内容[10]都强调家庭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作用。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影响FCC的概念最早由范丽于2001年引入我国[11],引起了儿科、产科等护理界研究热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楼建华团队[12,13]调查的儿科护理工作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实施FCC模式,结果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家长可以和孩子在一起,患儿能得到很好地照顾。赵敏慧等[14]对比分析了读懂早产儿行为与个体化照护指导,对父母和早产儿互动行为认知及情绪的影响,发现上述做法能有效促进父母早产儿互动行为的认知和积极情绪的形成。该学者进一步研究了FCC对早产儿母亲情绪及早产儿生长发育水平的影响,结果也表明FCC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父母的抑郁情绪,且能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和智能发育,但这对护理人员是一大挑战[15],需要医护人员与家长保持长期的、良性的沟通。杨青丽等[16]评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母亲和早产儿的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及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反应性唾液皮质醇的水平无影响。当前国内大多数早产儿被收治在新生儿病房,父母不能参与照护,因此常会表现出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最终导致他们对早产儿的治疗及照护缺乏足够信心,有的甚至还会出现消极行为。而FCC填补了早产儿父母对早产儿照护知识的空白,可以很好满足其需求,减轻压力。

早产儿实施FCC措施及其效果父母与医疗人员共同参与早产儿的住院护理时,父母不仅获得了更多的护理知识,在促进孩子行动的能力及对早产儿的支持性均得到了加强[17]。措施包括:关注父母的文化背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医护人员与家长共同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建立早产儿个人档案;通过课堂培训、一对一操作示范、小册子及视频、网络电话咨询答疑等,对家长如何妥善照顾孩子进行科学指导;帮助父母认识早产儿的外表、行为和情况,指导父母读懂早产儿的行为暗示和促进生长发育;为母乳喂养、袋鼠式护理(kangroo care,KC)提供指导和硬件支持;并与父母共同制订个性化的出院计划;出院前提供单独的房间,练习照护技能,为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对其护理奠定基础,如怀抱与喂养,洗澡与日常护理,抚触与被动操,急救等,进而保证早产儿从病房向家庭护理转移的顺利完成。

实施FCC后,患儿出院回家,护士的角色有新的变化。在一些发达国家,早产儿出院后由社区护士做好持续的家庭访视,有利于促进父母的照护技能、社会支持质量及母乳喂养率,患儿生长发育良好,亲子互动增加。目前我国社区护士进行家庭护理较少,资雪梅等[18]将FCC作为理论基础,观察营养供给、信息刺激、亲子交流等干预措施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护理干预后,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明显优于干预前,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智能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王延荣等[19]探讨新生儿家庭护理的干预效果,对新生儿出院后 3 d 由专业护士上门通过现场示范、口头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等,给年轻父母普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帮助解决护理操作上的技巧和认识问题,结果显示产妇在新生儿护理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国外有报道建议在进行家访时,所有照顾者及决定家庭经济者均应在场,以确保护理人员的建议能得到接受并很好地实施。护理人员在随访过程中,应正确评价早产儿发育指标,监测其发育状况,早期发现其发育异常,有助于早期治疗,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人口素质[20]。张坤尧等探讨早期家庭干预对高危儿认知发育的影响,干预组采用家庭式干预模式对患儿进行早期干预,结果显示,6月龄始各年龄段患儿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未干预组,1岁时Gesell智能检查,五大功能区发育均先于未干预组,表明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家庭干预,系统管理,可促进其认知发育,减少伤残发生[21]。

综上所述,FCC护理模式是“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核心体现,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综合护理措施,通过指导家长参与照护,可以使早产儿及其家庭得到全面健康维护的服务,提高父母的育儿知识。早产儿出院后持续的家庭访视及积极、持续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但在护理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要实施FCC会增加更多的人力和精力。目前我国FCC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应端正医护人员对FCC的态度,优化护理人力资源和素质;通过各种途径使家属认识到FCC的优势,改善护理现状,促进其推广实施,以利于儿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燕.出生早产儿流行病学特征的前瞻性多中心调查[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李玉凤,刘世新.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促进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3):18111812.

[3]罗蓉,母得志.建立早产儿脑损伤的随访与早期干预体系[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4(2):265269.

[4]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895.

[5]李建萍.早产儿出院后的养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2):340341.

[6]臧少敏,绳宇.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发育支持护理措施及效果的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08,25(9B):3537.

[7]Gates LVS,MeGrath JM,Jorgensen KM.Family issues/professionalparent partnerships[M]//Keaner C,McGrnth J.Developmental care of newberns&Infants:a guide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USA:Elsevier,2004:288290.

[8]Cheryl L Hoying,Linda Workman,Susan Allen,等.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探讨及安全管理[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6):481484.

[9]谢立华.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C].2011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1:114117.

[10]夏蓓君.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3,27(10):873875.

[11]范丽.以色列“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7173.

[12]沈宁,何萍萍,楼建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现状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6566.

[13]何萍萍,徐丽华,沈 宁,等. 家长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认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885887.

[14]赵敏慧,姚莉莉,袁浩斌,等. 读懂早产儿行为与个体化照护指导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8,23(19):79.

[15]赵敏慧,王瑛,于慧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3537.

[16]杨青丽.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早产儿及其母亲的唾液皮质醇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6):111,113.

[17]申叶林,黄碟卿.加拿大多伦多Sunnybrook Health Sciences Centre NICU护理对我国的借鉴[J].护理学报,2008,15(2):261269.

[18]资雪梅,康锡秀.“以家庭为中心” 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家庭护理干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2(5):441443.

篇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11-02

脑梗塞是临床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008年,脑梗死的发病率高达200/100万,每年死于脑梗死的患者则高达130万[1]。存活者中,也有70%以上的患者存在各种残疾[2]。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脑梗塞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80%遗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3]。为降低病后致残率,必须保持良好的肢体功能位,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意味着在中枢神经损伤后修复过程发生的早期,就积极创造重建运动反射的条件,抓住早期可塑性强的特点,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不仅可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而且可缩短恢复时间,节约费用,同时避免再次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存在着脑梗塞患者及家属对肢体功能锻炼缺乏正确认知,因此不能很好地配合肢体功能锻炼,直接影响康复治疗效果。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提高生活质量[4]。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对脑梗塞患者及家属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能否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肢体功能。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2010年1月――2012年8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10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所有病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和(或)MRI证实,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均为神志清楚的脑梗塞患者,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且表示愿意参加本论文研究。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平均年龄60.5±11.6岁;对照组52例,男27例,女25例,平均年龄60.8±11.8岁。两组病例在性别、文化程度、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伴发疾病积分及既往史积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例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不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只做早期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接受早期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科学的认知行为干预。

1.2.1 干预方法

1.2.1.1 认知行为干预

1.2.1.1.1 认知干预 ①个体心理教育:首先取得患者的信任,倾听患者诉说其痛苦和委屈,了解患者在学习、工作、恋爱及婚姻家庭中的一些矛盾冲突、应对方式、情绪反应以及对本病的感受和认识,同患者一起讨论症状与自己认识之间的关系,让患者逐步找出自己错误的认知,并布置家庭作业,以强化认知概念,最终达到正确认知的重建。②团体心理教育:给患者讲解脑梗塞相关知识,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解释、说明、支持、同情、相互之间的理解来改变对方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行为等,让患者互相交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1.1.2 行为干预

1.2.1.1.2.1 肢体功能锻炼早期进行,以防发生废用性肌萎缩 脑梗塞患者若无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病变不再进展,则在发病后24h就开始进行肢体按摩和关节活动,病情严重者可选择在患者渡过危险期后的1周进行。①翻身、按摩:指导并督促患者家属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变换为仰卧位侧卧位半俯卧位,交替更换。在变动后,应及时将患者的肢体置于功能位上,同时用足托防止足下垂。并做好家属的交接班。给患侧上下轻柔而有节律的按摩使其放松,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及压疮。②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早期进行肢体被动运动,操作由护理人员帮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活动瘫痪肢体的肌肉,防止关节肌肉废用性萎缩。一般先活动大关节,后活动小关节,运动的幅度从小到大,由健侧到患侧,包括关节各个方向的被动运动,每日2次,每次30min。帮助患者做患肢肘关节屈伸旋转,肩关节外展内旋,踝关节内外旋,膝关节屈伸,髋关节伸展及内旋,注意动作强度,切忌粗暴,同时教患者将自己的健腿置于患腿之下,沿小腿往下滑至踝处,用健肢带动患肢上下活动。③在床上活动瘫痪肢体:训练患者在床上翻身,鼓励其锻炼患肢,如把手挪到胸前,用手擦脸,反复屈伸肘关节。用健身球练手指的屈伸关节,恢复手指的肌力、灵活度、协调性。反复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及活动足趾关节,逐渐达到能上抬瘫痪肢体等。

1.2.1.1.2.2 床旁肢体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由卧位坐位立位站立行走。①自我运动训练:指导患者健肢主动运动或协助患肢被动活动;患肢主动运动是用意志支配发生神经冲动,使瘫痪肌肉收缩,然后做助力运动,进而做主动运动:鼓励患者练习翻身及向上下左右移动身躯,翻身或移动身体时用健侧肢体抓住床边或床栏或在他人协助下练习起坐。②坐起训练:由于病人长期卧位全身状态不佳,突然坐起可发生面色苍白,眩晕等不适症状。为避免上述症状发生,可由护理人员协助坐起,一般用活动靠背进行训练,床头角度由30°开始,每天增加5°-10°到80°为止,每天坐起时间从5min增加至30min开始,每天坐起次数及坐起时间,需靠背坐起有一定耐力后,改为不用靠背独立坐起。③立位训练:先使患者在帮助下扶支撑物站立,并多次重复至最后徒手站立;由坐位自己起立时,起立时先俯身向前,然后挺直躯干;两下肢分开先健侧后患侧轮流支持体重,基本稳定后,即可转入步行训练。④行走训练:患腿肌力已达IV级时,可开始用步行辅助器训练步行,护理人员训练患者站立行走时要站在其的患侧,借助护理人员的内侧腿拖带患者患侧下肢向前行走,并可用绷带系于患者足部用健手将患肢前拉。

1.2.1.2 发放宣传资料 包括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及诱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治疗方法、肢体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手法、护理要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等内容。

1.2.1.3 家庭成员的教育 在康复治疗当中,我们要关注家庭的心理康复。患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接触是最多的。而家庭成员对患者的看法及行为则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及行为。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关心、理解,是帮助患者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主要要素。因此,家庭成员在患者的日常生活当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家人对患者要热情关心,多与他们交谈并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让患者尽情倾诉,暴露出心理矛盾和冲突,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患者痛苦和症状的所在,另一方面使患者体会到家人的关心,使其感觉每交流一次就多一个精神支柱。②家人对患者要适当给予帮助如洗脸、喂饭、洗澡、处理大小便等,在这些过程中不要有任何不耐烦的情感,不要说任何伤感情的话。使患者感到不孤单,有继续生活的勇气。③鼓励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避免养成患者依赖心理,重塑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并把有关知识传授于家属,使其帮助患者遵从教育计划,协助患者做好早期的康复训练。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取得配合,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

1.3 评价指标 ①神经功能缺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制定的评分方法。②肌力:每日观察记录患者的肌力并记录。肌力评定采用0-5六级肌力评定法。③功能独立性评定:功能独立分级标准为:108-126分为独立,54-107分为部分依赖,18-53分为完全依赖。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两组患者的肌力和功能独立性的比较采用行乘列联表的卡方检验方法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采用t检验的方式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 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干预组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24,标准差为8.01,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5.83,标准差为7.59,两组患者的比较情况,见表1。

3 讨 论

以往大多数教育只局限在对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指导,而忽略对患者认知和自我管理方面的教育,忽略了家庭成员在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患者在功能锻炼中存在的错误认知得不到及时纠正,因此就不能主动而有序地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影响康复效果。

3.1 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脑梗塞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态度,主动配合肢体功能锻炼 在日常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加强认知行为干预,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有关疾病知识的讲授使患者了解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护理人员的演示使患者知道如何进行康复训练、明确了康复训练目的,所以患者及家属能早期、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知识宣教使患者知道如何变换;行为演示与强化策略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正确率,即讲授后要求患者反复演示学到的康复训练的方法,并且不定时的进行检查,予以正性鼓励,不断强化,从而确保了患者康复训练的正确性,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帮助减轻患者由于缺乏信息而导致的自卑、自责和内疚等对待疾病的不良态度,主动配合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3.2 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认知行为干预能满足患者对病情的信息需求,消除患者对病情的不确定感,帮助减轻由于缺乏信息而导致的恐惧、焦虑和悲观情绪。通过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入手,进行“一对一”的干预,改变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使之充分认识到过度的恐惧、焦虑、悲观对患者的预后是没有帮助的,使患者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增强对疾病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脑梗塞患者的功能恢复主要发生在病后6个月内,尤其是头3个月内,实践证明,脑梗塞在发病的半年之内,是肢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切不可忽视,要重视合理的康复治疗,尽早进行。脑梗塞的肢体功能锻炼要根据病情越早越好。一般来说,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5]。康复治疗在脑梗塞发病后前3个月效果最显著,如不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肢体的运动可呈现异常行走模式,即误用综合征或废用综合征的形成,出院后再进行康复,常常事倍功半,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残疾对正常生活的影响。

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较好,肌力和功能独立性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唐佩琴.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9-10.

[2] 石丽.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5):84-85.

篇9

本组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3例脑出血患者,男39例,女44例;年龄33~87岁,平均60岁。本组病例均经头部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出血部位:基底节区41例,小脑8例,脑干5例,丘脑16例,脑叶10例,脑室3例。83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便秘(排便间隔时间>3d,粪便量少,排出困难,无其他肠道器质性病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顺利排便,无因排便加重病情病例发生。

1.2便秘的病因

一般病因: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②不良排便习惯;③滥用泻剂;④环境或排便改变;⑤妊娠;⑥老年、营养障碍;⑦结肠、直肠、盆底器质性病变及功能;⑧结、直肠外神经异常,本组38例意识障碍者均发生便秘,考虑与脑出血量大或存在颅内高压有关,以致影响自主神经调节中枢而诱发便秘;⑨精神或心理障碍医原性药物因素。

1.3脑出血

脑出血的早期死亡率很高,约有半数患者于发病数日内死亡,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次数、全身情况和并发症等有关。脑出血患者死于并发症或遗留后遗症。年龄越大,预后越差,60岁以下的病死率较低,约占30%;70岁以上的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大多数患者高血压病史较长,血压越高,预后越差,病情进展快,颅内高压症状明显、严重,视水肿。

2脑出血致便秘的原因

2.1环境因素

因为住院患者卧床,涉及个人隐私而不适应在床上排便,从精神上自我抑制,抵触排泄,从而减少了排便次数,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大部分水分被大肠反复吸收,粪便过分干燥,排出困难,导致便秘。脑出血患者一般入院需绝对卧床治疗3~4周,致使患者自身活动减少,长时间卧床会引起胃肠蠕动减慢,同样会出现便秘的情况。

2.2药物因素

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的治疗过程中,为了减轻因出血所造成的颅内压升高,避免形成脑疝,会大量使用脱水利尿药物,如甘露醇、呋塞米等。利尿剂的应用在减轻颅内压的同时也促使肠道内的水分过分吸收,以致便秘。

2.3饮食因素

术后患者早期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言语障碍以及异常咳嗽、呕吐或口腔分泌物堵塞气管,为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或坠积性肺炎而进行鼻饲,另外,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重点是保护胃黏膜,对患者食物要求比较严格,而家属挑选食物时过于精细,缺乏纤维素,饮水减少,易引起患者营养不均衡而导致便秘。

2.4护理因素

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告知家属和患者排便的意义,没有准确地了解情况和及时督促,以致患者便秘。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发生便秘对脑出血患者的严重影响、发生便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配合治疗,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排便时用力过大。要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做好有效遮挡,指导患者采用合适的排便姿势。

3.2饮食调节

给予患者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高纤维素饮食可促使肠蠕动,避免便秘的发生。鼻饲者可给予混合蔬菜、水果汁,鼓励患者多饮水(30ml/kg),每日保持饮水量为1200~1500ml,使大便充分软化,预防便秘。忌食辛辣食物,不吸烟,不饮酒。

3.3腹部按摩

每天早晚2次按摩腹部,患者取平卧位,按摩前要求手温尽量高于体温或相近,嘱患者放松腹肌,用手掌自右下腹开始顺时针方向按摩100~200次,手法由轻至重,按摩时注意动作轻柔,冬天要注意保暖。另外,患者自述腹痛或生命体征不稳时要停止按摩。

3.4适当活动

患者病情稳定、允许进行床上或下床活动时,可适当鼓励和指导患者活动,但早期应严格控制活动量,以患者不出汗、不气喘为宜;昏迷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被动活动肢体,以增加肠蠕动,提高排便肌群的收缩。

3.5药物治疗

建议可选用舒泰清,2袋/d(A剂:聚乙二醇400013.125g;B剂:碳酸氢钠0.1785g,氯化钠0.3507g,氯化钾0.0466g;A剂+B剂各1袋配制125ml标准等渗溶液),严重便秘者可先用大剂量(8袋/d,共3d)清除肠道内残留的粪便,逐渐减量至2袋/d,建议服用至形成规律性大便。每晚口服果导2片或肛塞开塞露1~2支、芦荟胶囊口服、番泻叶5~10g沸水浸泡代茶饮。对于患者来说,主要是康复性的治疗,一般可以进行中药调理和针灸。

4讨论

脑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寒冷季节发病较多。大多在活动状态时起病,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多有意识障碍,发病时血压较高,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与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有关。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发病后,患者很快进入昏迷状态,死亡率很高。在脑出血治疗过程中,脱水利尿剂的大量使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排便反射抑制、肠蠕动减弱或长期卧床等因素引起便秘,而便秘对脑出血患者预后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护理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大便通畅对脑出血患者的意义。首先要规律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生活规律,自然精神百倍,并做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早晨起床前,老年人还可以对腹部进行自我按摩。多吃些高纤维食物,如瓜、果、蔬菜和粗、杂粮等,多饮水,少吃刺激性及生、冷食物;其次,大便也要尽量规律,尽量做到1~2d排便1次;最后要把生活、心理安排到最佳状态,解除顾虑,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黄彦飞.49例脑出血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广西医学,2004,(11):1728-1729.

[2]吕式瑗.护理学基础[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122.

[3]冯晶军,武玉玲,李英.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05,(1):47-48.

[4]赵晓丽,李宣兰.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463.

[5]刘彦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辨证论治[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93,116.

篇10

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为2009年4月~200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骨折患者,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年龄20~55岁,小学文化有15人,初中文化有55人,高中及以上有50人。

2 背景及意义

根据国内外一些骨折病例,会发现关于一些因心理因素或饮食不当而造成患者会留下许多骨折后遗症,骨折后病人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会出现负氮平衡和钾、磷、钙丢失。尤其长期卧床的病人,此现象愈加明显,所以尽早对患者实施最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3文献回顾

3.1全身因素(1)年龄:小儿因其组织再生和塑形能力强,因此,骨折愈合速度较成人快,功能恢复好(2)全身情况: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重度:请记住我站域名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病人,则骨折愈合延迟。(3)个体差异:骨折愈合速度可有差异。

3.2局部因素(1)骨折类型:螺旋形和斜形骨折,因骨折断面接触大,有部分新生骨痂生长,所以骨折愈合快。横行骨折骨折断面接触小,虽有新生骨痂形成,但需要较多的成熟骨痂才能临床愈合,故愈合相对较慢。(2)骨折段血液供给情况:骨折端血液供应较好的,骨折愈合快;远折段血供差,骨折愈合慢 3)软组织损伤程度:损伤重,骨折愈合较慢。损伤较轻,骨折愈合较快4)软组织嵌入:若有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嵌入,不仅影响复位,还妨碍骨折端的对位,使骨折难以愈合或不愈合而发生骨不连。(5)感染的影响:开放性骨折发生感染,引起化脓性骨髓炎,或死骨形成,骨折断端充血脱钙,骨折愈合很慢。

3.3功能锻炼(1)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方法是使患肢肌肉作舒缩活动,但骨折部上下关节则不活动或轻微活动。下肢骨折时可作股四头肌舒缩训练或足趾活动。应循序渐进,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以不痛为原则,忌粗暴被动活动。(2)骨折中期伤后3~4周后,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舒缩外,在医务人员帮助下逐步活动骨折部的上下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动作缓慢,至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3)骨折后期骨折已临床愈合,以加强伤肢各关节的活动为重点,下肢着重负重训练。配合中药熏洗、按摩、推拿等手法。

3.4饮食 同健康人的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高营养、易消化吸收食物,忌辛辣品。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予软食,食物少渣,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切碎煮软,不宜油煎炸。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饮食原则。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

4 护理方法

首先将符合条件的120名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特殊饮食(实验组);二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具体情况如下:

4.1实验组每天起床后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进行上肢伸展运动;听轻音乐或患者喜欢的音乐;1个小时后回病房进行常规治疗并有家人陪伴聊天;每周一和周三14:00—16:00在病房进行心理干预,每次15—20人。内容包括:(1)医务人员进行集体健康宣教和用录像、图片、画册提供相关的医疗信息,让患者及家属掌握外伤骨折知识,持续20—30分钟;(2)患者或患者家属之间自由开放地谈论有关外伤骨折的问题,包括受伤经历、治疗过程的感受及担忧,请心理状态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成功的经验,持续30—40分钟;(3)医务人员就患者的问题给予指导,病区护士长做总结,持续10—20分钟;(4)集体放松、唱歌、读报、听音乐,持续5—10分钟;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均有营养师为其准备的合理营养套餐。

4.2 对照组每天只进行输液、功能锻炼等常规护理。八周后应用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进行X线片检查。

5 结果

篇11

得普利麻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布地奈德、西替利嗪、氟美松早期干预缓解支原体肺炎咳嗽症状临床对比分析

高张盐水与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血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微创入路手术效果分析

静脉麻醉下痛点封闭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护理干预

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治疗肥厚性鼻炎

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GDNF神经元保护机制研究

陆英的不同提取分离物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

早期干预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术的影响探讨

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300例临床观察与分析

一氧化氮与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关系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排便的影响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

腰硬复合麻醉法在妇产科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慢性肾脏疾病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研究

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效果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研究

中药所致慢性肾衰竭原因的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僵硬系数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

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ABO血型鉴定反定型在重度贫血导致疑难血型鉴定中的重要性

CR1、CR3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基层医院误诊为阑尾炎手术26例的回顾分析

脂肪肝发生与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调查

3种方案治疗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疗效研究

血清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配体(Ghrelin)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62例临床观察

慢性温和应激刺激对大鼠血压、心率的影响

重度低血钾23例临床治疗分析

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医院感染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压氏达治疗高血压68例临床分析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70-02

一、引言

攻击性分为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内隐攻击性是指个体在缺乏意识监控或在意识状态不明确的条件下,表现出攻击行为的内在可能性[1]。由于其具有间接性、无意识性、启动性[2],且普遍存在在每一个体身上,很有可能因受到外界刺激转变为外显攻击行为,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探索的方向,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也有很好的探索意义。

放松训练通常是作为临床的一种补充替代疗法,经过国内外的不断研究,放松训练已被证明了其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效果,如:减轻病人因应激、疾病和手术等引起的负性情绪以及促进康复和改善自我效能等[3]。在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中,放松训练也常被用做改善个体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段,用来减轻个体所体验到的负性情绪和生理反应。而内隐攻击性的形成与情绪状态及对各类刺激事件的反应息息相关,因此,能否⒎潘裳盗酚τ玫侥谝攻击性的改善上来,是本研究的重点。

二、方法

1.被试

选取信阳某高校的在校生作为本研究被试,所有被试知识水平相当,且自愿参加本实验。

2.测量

研究采用组词偏好测验。整个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选用放松训练对80名大学生进行内隐攻击性的短暂性干预,检验放松训练是否能够对内隐攻击性产生影响;第二阶段随机选取其中的40人,接受为期四周的放松干预训练。在干预前对其内隐攻击性水平进行前测(b),在放松干预2周和4周后,分别对其内隐攻击性再次进行测量(a1,a2),通过对内隐攻击性水平的比较,判断放松训练是否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

3.放松干预

本研究采用引导想象放松法,使用音频《寂静山林》。实验前对被试进行了放松效果的预评估,证实其可以作为本次干预的材料。

4.统计

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

三、结果

1.短暂性放松训练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2.不同干预时长对个体内隐攻击性水平的影响

排除掉未能坚持及未正确进行测试的被试后,最终得出30人的有效数据见表2。

四、讨论

1.短暂性的放松干预对个体内隐攻击性无显著影响

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在放松训练前后并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一次放松训练时间太短,效果不足以影响个体的内隐攻击性。周颖等人认为内隐攻击性是一种无意识结构,它是在过去经验积淀下产生的[4];Rudman研究发现:早期习得经验、情感体验、文化偏见、形成的认知模式等社会因素对于内隐态度的作用比外显态度更大[5],这说明内隐攻击性是个体长期社会化的结果,是由于受到了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才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内隐倾向。因此,一次的放松训练仅仅能够让被试的身心得到舒缓,对于内在攻击倾向的改变并没有什么效果。

2.放松干预训练两周后,个体总体攻击性有显著性降低,但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无显著变化

放松干预两周后,被试的内隐攻击性水平明显降低,但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却无显著变化。这表明持久性的放松训练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降低是有效果的,但这种效果是暂时的还是持久的,还需要继续用时间来证明。

3.放松干预四周后,个体的身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及总体攻击性均有显著性降低

在被试经过了四周的放松干预训练之后,个体的身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及总体攻击性均呈现了显著性降低(P

五、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放松干预训练的个体,由于其经常处于放松状态下,内隐攻击性确实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及降低。这个结果为学校和家庭对内隐攻击性的干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家长应尽量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个宣泄负性情绪和事件的渠道,保持平和积极的心态;而对于高校来说,若遇到的攻击倾向较强的个体,则可以尝试用放松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进一步丰富高校危机干预体系。

参考文献

[1]朱婵媚.不同攻击情境下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南师范大学,2007

[2]叶茂林,彭运石.内隐社会认知视野中的攻击性[J].心理学探新,2004,24(2):58-61

[3]胡湘敏.不同类型情绪对儿童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及放松干预[D].信阳师范学院,2013.

[4]张萍,王琛,余毅震.攻击性青少年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不同测试结果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8):906-911

[5]RudmanLA,KimberlyFairchild,etal.ReactionstoCounterstereotypicBehavior:TheRoleofBacklashinCulturalStereotypeMaintenac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4,87(2):157-17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