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念家乡的诗范文

时间:2023-02-27 11:09: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关于思念家乡的诗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于思念家乡的诗

篇1

3、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4、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篇2

城市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是指把青少年教育放到社会发展与社会教育大背景中去进行,并研究青少年社会发展、社会志趣、社会价值、社会规范以及社会倾向等问题。它注重各种社团组织与青少年接触,让青少年理解社区的经济、文化、民俗、乡情、历史、地理、人物、法制等,造就“乡土建设者”,“社区建设者”,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青少年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使青少年文明社区教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就加强城市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作一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一、加强城市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创建,民政部于1986年开始引进“社区”概念,在各城市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基础上,开始营造社区,并在区、街道和居委会等不同层次建立起社区服务中心。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社区已成为中国基层民主的三大支柱。广大城市居民(当然也包括大量青少年)在参与社区建设过程中,了解了社区,逐步接受了社区。

社区已经来到中国,人们生活在社区中,正在逐步熟悉社区。社区是社会生活的最基层组织。面对现实,面对生活,是青少年最好的教育方式。因此,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加强城市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

具体说来,加强城市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具有以下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加强城市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是服务都市青少年,实现青少年自我教育的迫切需要。

社会转型的标志之一是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由“单位人”、“新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在这种转变过程中,不同状况,不同领域的青少年的多元化需求在社区汇集,社区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工作和娱乐的主要场所,他们希望在“单位体制”之外通过社区获得更多的生活、学习、工作、就业、娱乐以及交友等机会。与此同时,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成长和成才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尽早成为一个品德优良,对社会有贡献也能获得相应的社会回报的“社会人”,即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人们常说:从娃娃抓起。从娃娃抓起,就是从家庭抓起,从社区抓起。社区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学习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品质、是修养。如江西省南昌市1997年曾提出过市民“十不”规范,广大市民的修养是否就因此提高了呢?没有良好的养成,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如果“十不”规范首先在各社区中起步、普及了,出了社区,守“十不”的自觉性也就有了保证。社区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第一着防线”。如果绝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对良好的社区环境接受了,适应了,第一道防线就抵建立起来了,各类社会病就难传染给青少年。所以,一定要加强城市社区青少年教育,为他们提供一个坚强的阵地。通过加强社区青少年教育,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社区创建,既能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要,在创造社区财富,树立社区形象,传播社区文化,弘扬社区精神等活动中,逐步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实现自我教育。

(二)加强城市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是两个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社区在广大群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一方面,社区既是人们完成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基本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发展及变迁过程相伴而生的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大都以社区为日常的滋生与聚集地。社区是政府的助手、桥梁和缓冲地带。领导与被领导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十分突出的方面。社区应该成为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社区带头执行政府的政策,政府的政策就会在社区转化成物质力量。没有了社区,如果在政府与人民之间有了矛盾,政府就会处于第一的位置,有了社区,社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化解矛盾,变大矛盾为小矛盾,变对抗性矛盾为非对抗性矛盾,变矛盾为和谐。因此,不断加强社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要职责。社区青少年工作既是开展内容广泛的群众性文明活动,创建文明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广大青少年参与党和政府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空间。加强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目标,就在于既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又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风尚。此外,青少年作为社区成员中最具活力及变革精神的组成部分,其参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在“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展较早的一些大城市,如广州、天津、上海、深圳等地,广大青年在中国共青团组织的号召下,从自发到自觉,成为参与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以培养和教育青少年为己任的团组织,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纳入社区文明建设的理念之中,就是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党的工作大局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城市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是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会治安好转的重要环节。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窗口,是“第一道防线”。社会治安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的治安情况。社区聚集了各类青少年,由于成员构成复杂,青少年社会问题在社区日益增多,如青少年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受社会转型的负效应影响,社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的侵袭,部分青少年也难免受其祸害,致使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成为影响社区稳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因此,加强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迫切希望加强青少年的教育,用法律手段、道德手段来规范青少年的行为,同时也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学法用法来保护自已的正当合法权益,有效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研究表明,在违法犯罪问题上,青少年与成人之间的一大差别,就是团伙性。他们一般都活跃于有一定“人气”,有潜在作案机会,交通较为便利,尤其是外来经商和打工人员的聚居区及城郊结合地带,因为这些地区的社会控制力往往相对薄弱。如果能将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早期发现和整治工作,作为社区综合治理的“前沿”,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堵绝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空间。

二、加强城市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逐步建立多样化的社区活动阵地。

这是开展社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托。大致可以包括三种主要形式:一是大力加强共青团组织独立创办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力度。此项活动经费由共青团组织自筹,场地自选、设备自置、管理自主、责权自负,如“手拉手辅导中心”、“青少年法律援助处”、“青少年维权岗”等。二是共青团组织与其他部门联合创办青少年活动阵地,有钱出钱,有场地出场地,有设备出设备,由共青团组织出面进行管理,联办单位共同组织人员开展功能活动,实现“大家建、团管理、共同利用、共同受益”。近年建设的区、街、居委会青少年社区服务中心(站)已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初步尝试。三是充分利用驻区、驻街所在的大企业、大集团在场地、设备、资金方面的优势,把原来企业的活动中心、职工之家等建成青少年活动的阵地,打破企业集团对外封闭现状,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二)逐步建立地域化的组织网络。

这是开展城市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前提。从理论上说,成熟的社区中应该建有比较完善的社区工作整体领导机构,青年组织可成为其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但当前大多数城市街区还不具备这一条件。因此,地域化的组织网络,大体包含三个层次的管理体系:一是创建社区青少年工作指导委员会,可以由各级党政领导、相关部门的领导成员组成,以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完善街道共青团工作委员会,包括街道团组织、驻街单位团组织,以整合社区工作资源;三是加强居民区团支部建设,把闲散的青年团员组成起来,从而加强社区的组织力量。

(三)逐步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项目。

这是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根本所在。因为谁赢得青年,谁就能赢得未来。同样,谁服务青年,青年就会服务谁。按照青少年所思所想所需的原则和思路,突出青少年特点,开展符合青少年思想要求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可以帮助青少年在社区这一环境完成成长成才的过程。比如,社区维权、社区帮教、帮困助学、社区咨询辅导等方面的服务就能够非常好地体现广大青少年的需求。

(四)逐步建立社会化的经费筹集渠道。

这是开展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保障。社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经费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积极争取将共青团社区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专项拨款;二是积极争取社会资助;三是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活动,如民政部、公安部等;四是利用青少年社区服务阵地,开展有偿服务。

篇3

何为突发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指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辩证的角度看,一方面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是对人类社会的极大破坏,是对人类生存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又是一本难得的人生教科书,是一个最好的道德训练场,它以独特的“代价”功能为未成年人上了深刻的一课。

1.1 突发事件给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想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1)心理压力。突发事件刚发生的时期,未成年人会因为认识不清而产生迷、焦虑和恐慌等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疾病。(2)信任危机。突发事件发生后,短时间内会出现对事件的解决持怀疑态度,对社会和国家缺乏足够的信任和信心。(3)理想信念的动摇。突发事件还会影响到未成年人的生存观念,改变他们固有的理想信念和生活态度。进而影响到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突发事件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加了积极的因素

首先,突发事件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时机。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①实践证明,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虽然遵循着“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其发展并不是平衡的过程,更不是机械论的、直线性的过程,而是存在许多“节点”和“机遇”。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已经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质的突破做好了量的准备,而突发事件就是“节点”、就是“机遇”。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看,社会突发事件使未成年人处于最佳教育情景之中。这时候,教育者容易成功的向未成年人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未成年人对于教育者传达的教育信息也最容易接受并信服。因此,教育者要不失时机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对于这些“节点”、“机遇”的处理即思想品德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将直接决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和走向。

其次,突发事件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示了发展的道路。突发事件是一个个偶然性的事件,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和必然性可以把握,但突发事件偶然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恩格斯认为,“偶然性质是相互依存性的一极,它的另一极叫做必然性……越是超出人们的自觉地控制,越是超出他们支配的范围,越是受纯粹的偶然性的摆布。它所固有的内在规律就越是以自然的必然性在这种偶然性中去实现自己。”②探究三鹿奶粉事件我们发现,在事件的背后隐藏着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泛滥和中华传统的集体主义精神的缺失,从而不择手段地以牺牲集体和他人利益来换取个人利益的必然性。由此可以得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加强集体主义精神建设的重要性。所以,探求突发事件中的必然联系,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辟了新的道路。

最后,突发事件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纵观突发事件可以发现,在社会常态下难以调和的矛盾,会在非常态的社会状态中很容易得到解决。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国家利益、名族利益、大局利益就会凸显出来,人们在“大爱”的视角下,会倾向于选择抛弃“小我”,实现“大我”之人生。

2 抓住突发事件,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因此,抓住一切机会,切实加强和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确保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从突发事件中,增强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精神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爱国是首要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要激发起未成年人的爱国热情,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从突发事件中,增强未成年人的理想信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理想信念,是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核心;是人们发自内心地对某种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真诚信仰;是深刻的认识、强烈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的有机统一。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的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出现只是发展中的问题,而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和道路是正确。因此,教育者在对未成年人的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中,不仅要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更要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3)从突发事件中,增强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教育者应以“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不仅要帮助未成年人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旗帜鲜明的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进而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校风、学风,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4)从突发事件中,提高未成年人基本素质,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由于突发事件大多数是人为事件,所以教育者应该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去遏制有可能避免的突发事件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以及动手能力、自主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将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应对挑战,加强薄弱环节,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篇4

当前,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要从提高青少年辨别是非荣辱的能力和意识入手,大力加强荣辱观教育。学校是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讲授知识上,而是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感化、熏陶等各种途径,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念和行为。因此,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通过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同时,还要通过各种课内、课外的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信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