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的重大意义范文

时间:2023-02-27 11:09: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扶贫攻坚的重大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扶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篇1

扶贫六治是指:治懒、治酒、治彩、治奢、治毒、治赌,这6项工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

扶贫是保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市场。临时工基本待遇,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对贫困农村实施规划,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5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以下统称贫困县)和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多数西部省份的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区贫困发生率达12.1%。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二、结对帮扶指导工程。制定新一轮“十三五”贫困村市领导、市直单位、驻市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计划,建立健全扶贫开发结对帮扶与同步小康驻村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发挥驻村帮扶干部作用,推进驻村帮扶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度融合、驻村帮扶与新农村建设深度融合,切实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的问题。

篇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重点就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问题。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对所有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该精准到户的务必精准到户,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才能实现扶真贫、真扶贫。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加快形成中央统筹、地方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才能实现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协调运转、协同发力。

篇4

一、加大涉农领域线索摸排力度

积极利用网络开展涉农领域内矛盾纠纷排查,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项目建设和农业产业扶贫领域为重点,开展排查摸底,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原则,全面排查扰乱农业生产秩序的黑恶势力线索,认真开展集中整治,经调查不存在涉黑现象。

二、加大宣传,大造舆论

积极利用网络宣传《种子法》、《农业法》、《农机安全法律法规》等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促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广泛宣传发动,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扫黑除恶”的专项行动中来。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按照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要求,以彻底扫黑除恶为目标,以百姓安居乐业为目的,扎扎实实做好此项工作,确保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场攻坚战。

二是加大宣传氛围。加大宣传载体运用的广泛程度,充分利用车辆年审、执法检查、“一家亲”、两个全覆盖、开展活动时向农机手和住户广泛宣传扫黑除恶相关法律法规、扫黑的目的和意义,坚持打早打小,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无乱强基。坚持情报先行,精准摸排。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篇5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是对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应对,又为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基本内涵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党坚持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要实现共享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目前我国还有为数不少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任务,为此要完善脱贫工作的体制。按照精准到村到户的要求,精准摸底从而科学制定精准扶贫攻坚规划。按照精准帮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社会扶贫和专项扶贫的力度。还要加大行业扶贫工作力度,如大力实施交通、水利、医疗、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扶贫,全面落实行业扶贫的职责。同时要落实精准扶贫攻坚责任,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精准扶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加大精准扶贫资金投入以及强化精准扶贫队伍建设。加强动态管理,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机制,努力做到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责任到位、工作落实到位。落实全社会共同责任,凝心聚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

二、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也期待获得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明确政府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责,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应与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既能让全体人民受益于更多更公平的发展成果,又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明确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内容。在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第三,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改革创新公共资源配置的方式。第四,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变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引入市场化、社会化机制。同时建立系统规范的公共服务管理及评价体系。第五,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要积极推进法治化。制定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规范来约束政府履行职责。依法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普遍、公平的公共服务的权利,同时确保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开透明。

三、加快有利于公平正义的具体制度的建构与完善

坚持共享发展,关键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这就需要逐步完善各项社会制度,以确保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公平正义的制度是共享发展坚实的根基。通过完善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将进一步巩固,从而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首先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的各级领导机构要领导各级政府在制定各级各类规划时,要提出明确反映共享发展理念的指标及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同时各级政府要明确分工和责任,责任到人,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其次要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督促检查,通过自查、抽查、督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严格抓好落实。强化党内、民主、法律及舆论监督。加强群众对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舆论监督,推动制度落实。最后还要完善评价机制,形成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规范党和政府主导的监测、评价机构建设,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评价共享发展理念。

篇6

扶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的关键时刻。上午召开的县委七届七次全会,下达了宣战贫困、决胜小康的战斗号令。下午这个会,集结了77个市级部门和29个县级部门,这既是攻坚力量的一次"集结点验",也是大战之前的誓师动员。"千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是全市的统一部署,市委、市政府希望我们在扶贫攻坚中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夺取胜利。大家在接受XX书记的军礼的同时,也接受了市委、市政府传导的责任和压力。在此,我们热烈欢迎77个市级驻村帮扶工作组加入我县扶贫攻坚的战斗序列。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即将奔赴X区扶贫"主战场"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出征前,我想讲"五句话",与同志们共勉。

第一句话:"胸怀全局".贫困是小康的敌人。集中力量扶贫攻坚,是落实"四个全面"、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迫切需要,是背水一战形势下必须打赢、没有退路的攻坚战。XX有贫困村XX个,贫困户XX户3XXXX人,贫困面积全市最大、贫困发生率全省最高、农民收入全省最低,因学、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问题突出。我们通过精准识别摸清家底、对接省市争取政策、制定方案增添措施、干部联户精准帮扶、量身定做发展产业,已经全面铺开了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战线,同志们就是在这个关键时期投入战斗的主力军。我们要胸怀全局,既要牢牢把握扶贫攻坚对全面小康的重大意义,又要清醒认识扶贫攻坚对XX转型升级、美丽发展的深远影响;既要看到XX贫困的严峻形势,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也要紧紧抓住借力发展、加快发展的大好有利时机,坚定信心、鼓舞干劲;只要我们胸怀全局、瞄准目标、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一步一步踏石留痕,就一定能够取得扶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第二句话:"饱含深情".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要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驻村联户帮扶工作,在驻村联户帮扶工作中与贫困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带着感情,就是要真真切切深入XX区、了解XX区、热爱XX区,听得懂一些XX话、唱得会几首XX歌,喝得了几口泡水酒,啃得动荞面粑,吃得下坨坨肉。带着感情,就是要真真正正进村入户,走近贫困群众,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同坐一根凳子、同吃一桌饭菜,摸清贫困的实情、分析致贫的原因、了解群众的需求、找准脱贫的潜力,思想感情上和贫困群众融为一体。带着感情,就是要实实在在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和群众一起想、一起干,努力添措施、补短板,破解群众的住房难、增收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带着感情,就是要真心实意突出群众主体,尊重群众意愿,时刻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激发群众自我发展、主动脱贫的意愿和力量。

第三句话:"选准路子".干部驻村联户帮扶,首要的任务是帮助贫困村找到发展的路子,帮助贫困户找到脱贫的办法。贫困的现状大同小异,但致贫的原因千差万别;脱贫的目标只有一个,但脱贫的办法需"量身定做".要带着科学的方法驻村帮扶,在驻村联户帮扶中找到精准扶贫的科学方法和路子。同志们来自市县各行业、各系统,各自有不同的行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发展路子,要把这些优势和路子融合到驻村联户帮扶中,发挥好牵引作用。要结合贫困村村情实际找路子,分析群众致贫原因找路子,立足群众脱贫需求找路子,运用自身行业优势找路子,着眼XX区长效脱贫找路子。要"因人施策"、"因村施策",谋划一个又一个项目,培育一个又一个产业;要找到具体的门路,脱贫一个又一个家庭,带富一个又一个村子。无论工作组驻村,还是干部联户,总是会有期限的,我们真心希望,在驻村联户帮扶中找准路子、建好机制,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全面小康不返贫。

篇7

第一句话:“胸怀全局”。贫困是小康的敌人。集中力量扶贫攻坚,是落实“四个全面”、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迫切需要,是背水一战形势下必须打赢、没有退路的攻坚战。某有贫困村某个,贫困户某户某人,贫困面积全市最大、贫困发生率全省最高、农民收入全省最低,因学、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问题突出。我们通过精准识别摸清家底、对接省市争取政策、制定方案增添措施、干部联户精准帮扶、量身定做发展产业,已经全面铺开了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战线,同志们就是在这个关键时期投入战斗的主力军。我们要胸怀全局,既要牢牢把握扶贫攻坚对全面小康的重大意义,又要清醒认识扶贫攻坚对某转型升级、美丽发展的深远影响;既要看到某贫困的严峻形势,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也要紧紧抓住借力发展、加快发展的大好有利时机,坚定信心、鼓舞干劲;只要我们胸怀全局、瞄准目标、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一步一步踏石留痕,就一定能够取得扶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第二句话:“饱含深情”。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要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驻村联户帮扶工作,在驻村联户帮扶工作中与贫困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带着感情,就是要真真切切深入某区、了解某区、热爱某区,听得懂一些某话、唱得会几首某歌,喝得了几口泡水酒,啃得动荞面粑,吃得下坨坨肉。带着感情,就是要真真正正进村入户,走近贫困群众,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同坐一根凳子、同吃一桌饭菜,摸清贫困的实情、分析致贫的原因、了解群众的需求、找准脱贫的潜力,思想感情上和贫困群众融为一体。带着感情,就是要实实在在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和群众一起想、一起干,努力添措施、补短板,破解群众的住房难、增收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带着感情,就是要真心实意突出群众主体,尊重群众意愿,时刻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激发群众自我发展、主动脱贫的意愿和力量。

第三句话:“选准路子”。干部驻村联户帮扶,首要的任务是帮助贫困村找到发展的路子,帮助贫困户找到脱贫的办法。贫困的现状大同小异,但致贫的原因千差万别;脱贫的目标只有一个,但脱贫的办法需“量身定做”。要带着科学的方法驻村帮扶,在驻村联户帮扶中找到精准扶贫的科学方法和路子。同志们来自市县各行业、各系统,各自有不同的行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发展路子,要把这些优势和路子融合到驻村联户帮扶中,发挥好牵引作用。要结合贫困村村情实际找路子,分析群众致贫原因找路子,立足群众脱贫需求找路子,运用自身行业优势找路子,着眼某区长效脱贫找路子。要“因人施策”、“因村施策”,谋划一个又一个项目,培育一个又一个产业;要找到具体的门路,脱贫一个又一个家庭,带富一个又一个村子。无论工作组驻村,还是干部联户,总是会有期限的,我们真心希望,在驻村联户帮扶中找准路子、建好机制,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全面小康不返贫。

篇8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029-01

1 农村金融的相关理论

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的前提是:农村居民由于收入低下所对应的储蓄能力低下,农村发展缺少必要的内部资金。加之农业生产具有生产周期长、收益不确定、收益率较低的特点,使得农业也很难成为以逐利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放贷融资对象。农业信贷补贴理论认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通过政府的介入,建立相关政策性银行,从外部寄予资金支持,建立非盈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的分配。由于农业相较于其他产业的收益率较低,所以还主张国家对农业的融资利率必须低于其他产业。除此之外,由于农村高利率的非正式金融机构的存在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要积极倡导商业银行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并且加快建立农村信用社等金融组织,促进低利率的资金进入农村来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其假设前提:①农民存在储蓄能力,当利率水平足够高时内部资金可以满足农村发展。②如果实行低利率政策将会人为降低农村居民的储蓄意愿,不利于聚集充足的资金。③政府对农村进行信贷补贴将造成农村过度依赖政府资金,从而造成其还款意愿降低资金回收率下降。基于这些前提,并通过市场自动调节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未达到设想效果,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在实际的应用中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和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都存在着自身的缺陷。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低效率,政府就需要介入市场。但这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存在本质上的矛盾,因此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中政府应充当调节者,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予以调节。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具有较强实践性,为解决农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2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

2.1 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主导,各种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形式已基本形成。 另外,随着2015年“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金融+农业”的方式也逐步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商金融发展迅速,农业供应链金融、大数据金融、农业众筹下乡等多种形式的发展活跃了农村金融市场,极大丰富了农村金融的形式。

2.2 农村金融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03年国务院正式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经过改革农村信用社支农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加大货币信贷政策的支持力度,探索对涉农机构实行差别化监管。通过综合运用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等政策工具和设立扶贫再贷款的方式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

3 农村金融发展对精准扶贫的促进效果

关于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效促进农村脱贫。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来刻画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利用农村贫困状况(贫困人口)来表现农村的脱贫效果,用农村存款余额和农业贷款余额来说明农村金融的发展。数据来源于《2015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其中贫困人口数是按照2010年新确定的农村扶贫标准来计算的,具体统计数据可见表1。通过表中数据计算发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907,农村贫困状况(贫困人口)与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84有着极大的相关性。由此可以看出农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减少贫困人口,发展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农村金融的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对我国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需要我们继续坚持发展农村金融,增强金融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深入发展新时期下的金融扶贫。

篇9

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是贵州健康扶贫战略的重要举措。对贵州而言,“实施健康扶贫,既要突出精准性,又要体现普惠性,既要精准到现有493万贫困人口,也要预防493万以外的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以全民健康保障脱贫攻坚、助推同步小康。”

在11月14日举行的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指出,要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落细落小医疗扶贫政策,织密织牢“三重医疗保障”网,用足用好医疗对口帮扶力量,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切实减少和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精准实施“三重医疗保障”

10月底,贵州已确认386.22万名医疗救助保障对象,占全省贫困人口的78.3%。

作为贫困发生的一大重要因素,贵州省有三成以上贫困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493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就有87万多人。健康扶贫任务繁重,必须“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从2015年开始,贵州省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等重点人群,实施医疗救助,率先在全国建立完善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体系。

“第一重”即统一实行“门诊统筹补偿+住院补偿+重大疾病补偿”模式。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等11类人群,在门诊和住院政策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提高不低于5个百分点,同时经转诊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再设置起付线。

“第二重”即实施年度累加和分档赔付,降低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有效减少贫困人口大病费用个人实际支出。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大病保险再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的报销比例。

“第三重”即在落实前两种报销政策后,仍无力支付剩余医疗费用的,实行民政医疗救助、计生医疗扶助、扶贫专项救助、慈善救助等政策。

据贵州省卫计委提供的数据,2015年6月―2016年11月,全省“三重医疗保障” 体系累计惠及151.37万人次,补偿费用19.37亿元,为贫困群众多报销医疗费用约4.34亿元。

通过“三重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确保11类人群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90%以上,其中的重大疾病患者、特困供养人T、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长期保障户、80岁以上老人等重点人群的报销比例达到100%。

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

“补齐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短板’,不在‘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掉队,主要靠我们自身努力,也离不开国家卫计委和东部发达省市的倾力支持帮助。”副省长何力说。

对于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的重大意义,何力认为,其“直接关系贵州省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的程度,直接影响贵州省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就医秩序的成败”。

贵州省66个贫困县,是全省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空间很大、责任很重、任务很艰巨,东部地区74个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结对帮扶贵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贵州医疗卫生事业“汲取经验、快速提升能力水平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贵州健康扶贫事业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国家卫计委给予特殊关注、特殊支持,仅“十二五”期间,投入超过470亿元支持贵州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并专门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贵州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

2016年以来,国家卫计委为贵州量身定制了“黔医人才计划”,帮助协调组建了“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在贵州开展乡村两级医疗卫生人才综合培养国家试点和生育健康全程服务试点。

东部发达省市是贵州健康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自2009年以来,浙江省已对贵州开展三轮对口帮扶,先后三次与贵州省签订浙黔两省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协议。

7年来,浙江省共选派113家(次)省、市级医院和三甲医院,对贵州84家县级医院进行全方位帮扶,投入帮扶经费、捐赠设备物资共计2.14亿元,派出专家2647人次,帮助培训医疗卫生人员2701人。

浙江省相关医疗机构将继续对口帮扶贵州29个贫困县医院,另有37个贫困县医院日前起得到上海、大连、青岛、广州、苏州、杭州、宁波7个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至此,贵州贫困县医疗卫生事业实现对口帮扶全覆盖。

贵州省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忠说,“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是贵州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缩小与全国差距的一项标志性、引领性工作,“为贵州人民蕴育和送上一个健康的春天”。

难点在基层 重点在基层

目前,贵州基本医保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20元。“先诊疗后付费”以及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五个全覆盖”、 医疗保险与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等措施,广泛惠及贫困人群。

客观上,贵州卫生与健康事业历史欠账比较多。比如在财政投入上,全省人均医疗卫生公共财政支出虽然逐年增加,但目前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卫生服务供给方面,卫生与健康服务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比较突出;从疾病谱变化看,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依然易发多发;从体制机制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还不够深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医疗人才供给问题突出。数据显示,在县级医院,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占36.82%、乡镇卫生院占9.68%;70%左右的乡镇卫生人员无专业技术职称。在全省基层卫生机构在岗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48.4%,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仅占8.7%,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医仅占总数的4.1%,全科、儿科、妇产科等专业技术人员缺失严重。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一、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贵州、重庆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国土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既是连接三省一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纽带,也是衔接我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腹地,占据着我国中西部地区十分重要的经济区位。片区内有土家族、苗族、伺族、布依族等等多个世居少数民族聚集,2010年末总人口为3220.9万。武陵山片区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人文资源特色鲜明,经过长期建设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取得了稳定的进步,但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仍然较为落后:根据2010年数据测算,武陵山片区国土面积为全国的1.6%,人口约占全国的1.32%,片区生产总值3663.5亿元,仅为全国的0.49%;人均生产总值11058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7.2%;财政总收入231.89亿元,仅为全国的0.27%;人均财政收入1312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53%;城镇化率约为3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3%。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扶贫地区之一,并且与罗霄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一道,成为今后十年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作为全国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试点,推进武陵山片区的城镇化建设既是加快推进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等聚居主体的武陵山老、少、边、贫地区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实施西部发大开发和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和社会和谐以及为新阶段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提供示范,实现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建设的投融资瓶颈

从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发展现状来看,目前片区城镇化率只有三成左右且各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加速武陵山片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非农转移,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是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生产方式、优化武陵山片区经济结构以促进武陵山片区经济高速、高效发展的重要手段。城镇化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除有限的财政投入之外,还需要广泛吸纳其他渠道的投资,融资问题成为制约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建设的瓶颈性因素。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中小企业融资、新农村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各个融资主体自身存在较多的限制。另一方面,从融资的供给方来看,武陵山片区投资结构欠合理,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尚未建立起来,且城乡金融二元结构明显,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缺陷。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积极寻求有效的融资模式。

三、设立城镇化建设基金推进片区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基金,是指立足国家推进城镇化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现状,以未来城镇化建设中的重点项目融资为对象,利用资本市场手段将基金、银行、证券、信托、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结合成金融服务团和融资担保联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持续稳定资金,保障与推动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新型融资模式。与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建设融资模式不同,城镇化建设基金具有鲜明的市场化特征,同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为推进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建设,我们可以借鉴城镇化建设基金运作模式,首先,在深入理解城镇化战略及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测算“十二五”期间武陵山片区城镇化资金供需规模与融资缺口,并从全局的角度对融资项目的时序与空间安排进行系统、科学地规划。其次,针对武陵山片区内的城镇化开发建设项目、产业配套升级项目、现代示范农业项目及企业股权投资项目等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类,建立一个包含营利性、还款来源等在内的多维项目分类标准,并以此对融资项目进行细致、科学地分类;在此基础上,由政府统筹安排,科学设计,将各类项目合理搭配,形成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运作的项目包。

第三,测算地方政府资金供需规模与融资缺口、政府财政潜在规模和政府合理债务规模,结合现有融资模式及金融监管约束,积极创新融资方式与融资工具,优化政府筹资用资结构,谋求在培养政府稳定财源基础上为政府寻求长期持续稳定的建设资金,保障与推动小城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平稳顺利进行。最后,应重点研究城镇化建设基金运作模式和改革融资体制机制,如市场机制、信用机制、金融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内容。同时,加大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金融体制的完善等支持性政策的制订及组织管理模式改革,从制度层面保障城镇化建设融资方案的实施成效。

参考文献:

篇11

一、竞争性扶贫的内涵

竞争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互动形式,指个人、群体或组织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德国法学家罗伯认为,竞争是各方通过一定的活动来施展自己的能力,为达到各方共同的目的而各自所作的努力。竞争具有三要素:一是竞争主体,指追求一个相同目标的两个以上的个人、群体或组织。二是竞争目标,指对竞争主体具有吸引力或符合竞争主体利益的物质或精神,相对于竞争主体而言具有稀缺性。三是竞争规则(或评判标准),指各个竞争主体开展竞争应共同遵循的规范或评判竞争胜败的准则。

所谓“竞争性扶贫”,是指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途径,让贫困对象通过竞争方式获取项目、资金、技术、岗位等外在扶持机会,并通过自身努力,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竞争性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一种,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在扶贫工作中,广大贫困对象都有脱贫致富的愿望,都渴望争取脱贫致富的机会,众多的项目也都有争取扶贫资金的动力,他们是竞争的主体;扶贫资金及其创造的脱贫岗位和就业机会是竞争的目标。

“竞争性扶贫”共有三层含义。

一是在项目确定上提倡“扶贫项目谁做主,帮扶实效说了算”。将项目的选择与带动2500元以下贫困对象脱贫相挂钩,让各个项目公平竞争,哪个项目带动的贫困对象多、效益好,就对哪个项目给予扶持。

二是在帮扶对象的选择上提倡“脱贫有先后,扶勤不扶懒”。激活内生发展动力是搞好扶贫开发、改变经济薄弱地区面貌的决定因素。[1]在贫困对象之间引入竞争,就是让他们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脱贫岗位,突出扶持与扶志相结合,更好地激发贫困对象的脱贫愿望和致富的内生动力。这与世界银行《概念框架》报告的精神相一致,即赋予贫困者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利,把他们作为主要的资源和合作伙伴;通过挖掘他们的知识、技能、警觉性和积极性来摆脱贫困。[2]

三是在帮扶措施的落实上做到“县乡村三级督查,合同约定跟踪保障”。所有扶贫项目和被帮扶贫困对象由县有关部门备案,乡、村两级有专人监督检查,并采用合同的形式,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对扶贫资金的权属作了明确的约定,既确保贫困对象按期脱贫,同时又防止扶贫资金被大户无偿占有。

二、竞争性扶贫的四种模式

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我们已初步摸索出四种竞争性扶贫的模式。

一是产业带动型。即依托泗阳县轻纺、鞋帽、精深木业、电光源四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组织和引导贫困劳动力竞争上岗,实现就业转移,增加贫困对象的工资性收入,达到增收脱贫的目的。

二是设施租赁型。即由各类帮扶资金建设种植大棚和养殖棚舍,低偿甚至无偿提供给贫困对象使用,发展高效农业,提高贫困对象的务农收入。如三庄乡的蔬菜大棚项目,由政府配套支农资金、扶贫资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信贷资金建设,将建好的大棚无偿租给贫困户使用。扶贫资金投入部分产权归村委会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竞争择优承租,租赁期不超过两年,贫困户实现脱贫后,转交给下一个贫困户租赁。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在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疫病防治、产品销售等方面为贫困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

三是购买岗位型。即由帮扶资金购买一定的工作岗位,为贫困对象创造就业机会,实行竞争上岗。如张家圩镇的种猪养殖项目,通过竞争获得了扶贫资金支持,为该镇贫困劳动力提供了25个就业岗位,项目方与扶贫队签订了协议,确保该25名贫困农户年内脱贫。

四是项目合作型。即依托大户发展特种养殖,由贫困对象竞争养殖份额,实行分散经营,帮扶资金给予贫困对象补贴,大户负责技术指导和卫生防疫,并以不低于同期市场价格的保护价收购产物,以降低贫困对象的技术和市场风险,确保收入稳定,如爱园镇的养鹅项目等。

目前,泗阳县已重点实施的23个脱贫产业项目和近300个帮扶项目全部按照竞争性扶贫的方式进行,既有单一型,也有混合型。上述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广大贫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008年预计可带动6.8万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

三、竞争性扶贫的作用和效果

(一)在维护公平的基础上提升效率

扶贫工作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扶贫工作可以只讲公平,不求效率。在不同的扶贫工作方式中,“输血”性质的救济式扶贫能够确保公平,贫困对象平均分配扶贫资金带来的利益,但此种方式明显缺乏效率,有限的扶贫资金一旦用尽,贫困户将难免返贫。扶持大户的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效率,但大户往往从追求利润最大化考虑,带动的贫困户十分有限,且扶贫资金投入后,权属较为模糊,此种方式难以体现扶贫资金的公益性,效率有余而公平不足。采取“造血”性质的竞争性扶贫,把竞争引入扶贫开发工作全过程,同样的扶持看谁更有信心,同样的政策看谁更有决心,同样的项目看谁更有效果,能够有效调动各方面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实现让先富帮后进,增强企业、大户带动脱贫的社会责任,扩大贫困对象的受益范围,做到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

(二)激发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阿马蒂亚·森提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虽然表现为收入低,但是其根本原因是获得收入的能力受到剥夺和机会的丧失。[3]纳列什·辛格和乔纳森·吉尔曼在《让生计可持续》一文中指出:“消除贫困的大目标在于发展个体、家庭和社区改善生计系统的能力。”[4]竞争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激发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效率,促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使人们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增强贫困对象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意识和机遇意识,重塑他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和信心,强化他们脱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贫困对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并能使他们认识到,只要自身肯努力就一定能够脱离贫困,只要抢先抓住机遇就一定能率先脱贫。

(三)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在扶贫开发中引入竞争,能够使扶贫资金的覆盖面和发挥作用的时间实现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益。一方面,在扶贫资金的分配环节上,能够激励企业或大户尽可能多地提供扶贫岗位,吸纳更多的贫困对象参与到项目中来,降低人均脱贫成本。如张家圩镇的种猪养殖项目,该项目通过竞争获得了4万元的扶贫资金,共带动了25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可帮助25个贫困家庭、共100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对象人均脱贫成本仅400元。另一方面,在扶贫资金建设的种养设施的使用上,可以长期为贫困对象提供就业、创业机会,极大地延长扶贫资金发挥效益的年限。如三庄乡的蔬菜大棚项目,该种钢架大棚的使用寿命超过十年,实施脱贫攻坚的五年内共可带动3批贫困对象脱贫,五年后仍可继续为所在村创造价值。

篇12

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既通俗易懂,又立意高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一是全面理解“三严三实”丰富内涵,充分领会重大意义,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准则和目标追求,作为检验党性修养和言行举止的一把尺子、一面镜子。二是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生必修课,融入灵魂、见之于行。始终忠诚党的事业,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并把这种坚定性自觉体现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本职、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上。三是从严从实,自觉做到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权力,始终坚守个人干净的底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防止“贪欲缠身”陷阱、“人情腐败”陷阱、“权力寻租”陷阱和“温水煮青蛙”陷阱。四是牢固树立干事创业的意识,始终把工作岗位当成学习的岗位、锻炼的岗位、奉献的岗位,扎扎实实地提高素质、锤炼品格、砥砺成才,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二、深化认识、明晰方

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提出了践行“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全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一是全局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转变,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必须高度重视问题,自觉警醒起来,在专题教育中认真加以解决,按照“严”和“实”的要求,深入分析查找“不严不实”的问题,要认真梳理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推动作风建设新要求落地生根,全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二是当前,我市扶贫移民工作进入了攻坚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考验,要实现2020贫困县全部退出,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关键在全局领导班子、在全市扶贫移民系统干部职工。为此,要切实把开展专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开创新局面,从而完成好上级交予的各项任务。三是要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在巩固、拓展、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下功夫,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始终保持清醒认识,保持坚定自觉,以锲而不舍、弛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良好势头保持下去,使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实现工作态度明显转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工作纪律明显加强。

三、认真落实、抓住关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