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7 11:09: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抗生素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5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99-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扬州市江都区滨江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病房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68例其中男96例,女72例,年龄14-83岁。原发病主要包括肺炎78例、慢性支气管炎53例,其余47例肺心病、肺气肿、流感等。应用的抗生素类别包括: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苷类、大环内酯类等。

12方法调查内容: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名、过敏史、应用抗生素情况(包括名称、给药方法、用药起止时问、联合用药情况)。通过以上调查内容回顾性总结抗生素应用的情况,评价其合理性。

2结果

21抗生素应用情况本组抗生索使用率为100%(168/168),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占625%(105/168),喹诺酮类抗生素占22%(37/168),氨基苷类抗生素占9%(15/168),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占65%(11/168)。

22联合应用情况本组抗生素联合使用92例,占548%(92/168)。其中二联用药占674%(62/92),三联用药占293%(27/92),四联用药占33%(3/92)。

23合理应用情况符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指导原则》的在合理应用范围内的有120例(714%),不合理应用原因中以应用时间过长或用量过大为主。

3讨论

以抗生素为代表的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成为我国医疗行业十分突出的问题[4]。作为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目前在我国抗生素临床应用中β内酰胺类、氨基苷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为目前应用较广的几类抗感染药物[5-6]。本组资料显示,抗生素使用率为100%,抗生素应用比例为:β内酰胺类占625%,喹诺酮类占22%,氨基苷类占9%,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占65%,可见抗生素临床地位之重要。

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为了增强抗生素的疗效,缩短病程,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常常把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联合起来使用,即抗生素的联合应用[7]。但是,部分医生们误以为联合使用抗生素就是越多越好,这是不对的。对于联合使用抗生素,我们应该权衡利弊,从正反两个方面、一分为二地正确看待。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凡使用一种抗生素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时,不要使用第二种或第三种。只有这样,才符合有效、简便、经济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原则。只有对那些感染特别严重、估计有两种以上细菌合并感染或估计使用一种抗生素难以控制的感染时,才考虑联合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本组抗生素联合使用92例,占548%(92/168)。其中二联用药占674%(62/92),三联用药占293%(27/92),四联用药占33%(3/92),可见,呼吸科住院患者的抗生素联合应用比率比较高,存在安全隐患[8]。

目前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现状和问题主要有:指征不明确而滥用抗生素;盲目首选昂贵的和新的广谱抗生索,忽视或弃用廉价有效的抗生素[9];外科手术用药抗感染不规范,要么用药过早,要么停药过晚;应用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用法混乱,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不当;频繁更换抗生素品种;忽视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不询问过敏史,甚至不做皮试。本组资料符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指导原则》的、在合理应用范围内的有120例(714%),不合理应用原因中以应用时间过长或用量过大为主。

参考文献

[1]张艳秋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4(13):123-125

[2]兰雅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及细菌耐药性检测[J]航空航天医学,2010,5(21):81-83

[3]宋凌菁,李冬英53例呼吸机相荚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l,12(4):9-10

[4]赵文静,刘霞抗菌药物的滥用与危害[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78-81

[5]谢悦旭,杨玉玲,蔡蕤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3:10-10

[6]张玉芳抗生素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11,9(6):76-77

篇2

患者体内的耐药细菌,仅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噻肟及万古霉素敏感。但遗憾的是,这名患者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最后,只能使用抗生素的最后杀手锏——万古霉素,才将细菌消灭掉。而目前,就连万古霉素这道抗生素的最后防线,也已经产生了耐药的菌株。

产生抗药性的细菌,使本应很简单的救护工作,变得危机重重。

公众对抗生素认识不足

抗生素1929年由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它几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为提高全人类的寿命和生活质量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这项伟大成就最无懈可击的岁月仅仅维持了几十年。

随着人们大量使用抗生素,细菌渐渐进化出了与之相抗衡的耐药性。细菌也是自然界内的一个生命,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教授谢英说,就像我们人体一样,当有细菌等入侵时会抵抗,而细菌在不断的抵抗后获得了耐药性,这是细菌的一种进化策略。

抗生素的滥用,使细菌不断进化,变得更加强大,而这些超级细菌,已经实实在在地威胁到了人们的生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良兰在2012年“全国安全用药月”的启动仪式上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23.9%的居民选择感冒之后马上使用抗生素,还有8.9%的居民选择在腹泻之后马上使用抗生素。而且在报告的线上调查当中,发现甚至有61.4%的居民家中常备抗生素药品。

“通过上面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公众对抗生素的认识上还存在不足,以及对抗生素的使用习惯上还存在一些隐患。”王良兰说。

滥用抗生素危害大

“而抗生素滥用的可怕之处,就是人们无法在抗生素滥用的大潮中独善其身。”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主任药师周筱青说,目前“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的自我药疗方式已被很多人接受,但随之而来的是不合理的用药现象,这其中包括耐药性菌种数量迅速增加的问题。

“有人说只要自己不滥用抗生素,耐药菌就不会形成,然而事实远比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要残酷得多,即使从来没有使用抗生素的人,同样也可以成为受害者。”

周筱青说,滥用抗生素的人,会使体内的细菌产生抗药性,虽然别人可能没有用,但是产生抗药性的细菌,可以通过如飞沫、空气、水等很多方式把这种抗药的能力传播到其他能引起疾病的细菌当中,并逐渐扩散开来。

比如在一个案例中,曾发现一个刚出生两周的小女孩右眼分泌物较多,而且眼皮有一点红肿,经过医师检查诊断为急性结膜炎。起初,医生并没在意,开了一些抗生素药膏给孩子治疗。没想到,三四天后情况非但没有好转,而且变得更为严重。后来再次检查,发现婴儿感染的是一种抗药的细菌。而这种抗药的细菌,就是别人滥用抗生素后产生的,这个刚出生的婴儿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使用抗生素应坚持“四不”原则

有些悲观的观点认为,一旦细菌在这场战斗中胜利,人类将重新回到没有抗生素产生的年代。人们面对各种炎症、感染将再无药可用。所以正确使用抗生素,也是人们挽救自己的一剂良方。

谢英说,首先,抗生素是处方药,只有血常规检查发现细菌数目达到一定数量了,医生才会指导使用抗生素,自行使用是万万不可的。

篇3

51.07%不知新生儿须慎用氯霉素等抗生素药物

【提醒】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全,大剂量服用氯霉素类药物,易在体内蓄积,引发致命的毒性反应。2005年春晚《千手观音》的21位演员中,18人是因在2岁前使用抗生素过敏,致药物中毒性耳聋。

孕妇用抗生素或致畸胎

50.32% 不知孕妇是否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提醒】 孕期随意用药或坚决不用都可能危及母婴,正确做法是研读说明书或寻求医生指导。如四环素易致胎儿畸形,切勿使用;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毒性低,对胎儿相对安全,可遵医嘱使用,但仍须关注过敏反应。

酒后服药严重可致死亡

58.88% 不了解酒精会对服用药物产生极大影响

【提醒】 不少抗生素药物与酒精同时进入身体后,有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轻者头晕、恶心,重者可致休克、甚至死亡。安眠药(安定)与酒精类饮料同服,极易加重嗜睡、昏睡,严重的会造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减肥药物过量可致昏迷

51.31% 认为服用二甲双胍减肥安全有效

【提醒】 二甲双胍属于降血糖药物,降低血糖的同时确实有减轻体重的效果,但正常人过量服用有可能导致乳酸酸中毒,轻者出现乏力、恶心、头昏等症状,重者可致意识障碍、深度昏迷,损害身体。

服药后卧床易发食道溃疡

50.43% 不知睡前服药的正确方法

【提醒】 服药后立即卧床,药物可能滞留食道,引起食道溃疡。此外,50.27%的人误以为“顿服”即为每顿饭时服药。其实,“顿服”是指将一天用药量一次服下;空腹服药是指清晨或饭前1小时服,或饭后2小时服。

药物开封后保质期变化

50.39% 认为药物开封后保质期不会变

【提醒】 中老年人常备的“救命药”硝酸甘油易潮解,一旦开封有效期就不再是1年或2年了,而是3~6个月,否则药效会打折扣。同样,眼药水无菌要求高,30天内用不完最好弃用,同时还要注意在2~8℃的冷藏条件下保存。

牛奶服药阻碍人体吸收

50.94% 认为可用牛奶冲服药物

【提醒】 某些药物(如土霉素、四环素)不可与牛奶或乳制品同服,否则将与牛奶或乳制品中的钙离子结合,严重影响药物吸收。

篇4

随着抗生素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作为最广泛的抗感染用药,抗生素不仅对抗菌有效,还在抗病毒、抗肿瘤以及抑制某种特异性酶有一定的疗效。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用药[1]。由于呼吸内科中,各种疾病存在不同性质的感染,总体感染率高达80%~95%,需要大量使用抗生素。

首先我们了解目前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现状。中国不仅是抗生素生产大国,更是抗生素使用大国。在卫生部对细菌耐药物检测结果中显示,我国各大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居全球第一,我国大规模使用抗生素这个现象一直延续至今。就全国呼吸内科的抗生素用药来看,其是占据医院各科室抗生素用药量的首位[2]。从对抗生素耐药性方面来看,当前青霉素的耐药性已经接近100%。

资料与方法

现结合500例呼吸内科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如下分析并总结。

病例选择:随机抽查呼吸内科患者200例,男96例,年龄30~50岁;女104例,年龄28~55岁。

调查方法:在对200例病例调查前,首先根据患者的首程病史记录进行了解,按照用药史、用药量、看病用药间隔时间等数据差距不明显的患者配伍[3],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间、住院天数、出院时间、医疗用药等登记。使用的抗生素名称、剂量、规格、服药症状、停药时间、用药量以及是否联用抗生素等进行记录[4]。就整理出来的数据按照以下进行分析统计登记:①是否存在超越权限用药;②用药量及疗程是否在预期内;③用药间隔时间是否按时;④是否采用联用药品;⑤是否存在滥用抗生素。

评价方式:参考卫生部指定出来的抗菌药物应用与应用标准来评定抗生素用药是否标准。

结 果

抗生素使用率:从200例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总共有185名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92.5%(185/200)。

抗生素使用品种:在185例抗菌药物的使用中,抗生素的品种44种,使用最多的品种依次为头孢他啶45例、阿莫西林33例、克拉维酸钾31例、青霉素钠23例、环丙沙星21例、头孢曲松钠18例、头孢呋辛14例。

联用抗生素情况:在185例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总共有80例使用联用抗生素。具体情况:一联用药25例,二联用药30例,三联用药25例,抗生素单联使用时间3~15天。联合交替使用抗生素的时间19~25天[4]。

发现存在问题:从以上对200例呼吸内科患者抗生素用药的分析结果来看,该组抗菌药的使用存在着滥用情况、未进行药敏检测、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过多、时间过长、联用抗菌药不合理等情况。

讨 论

抗生素使用认识误区:针对抗生素被滥用的情况,在于人们对抗生素的使用存有如下几个误区:第一,认为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第二,认为价格高的抗生素比价格低的抗生素好;第三,认为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

提高抗生素临床应用疗效的建议总结:①注重抗生素的耐药性: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是临床医生的首要任务。一般情况下,都要对患者进行敏感试验,如果来不及或者无条件进行敏感试验的,需检查患者抗生素使用的耐药性[5]。应当根据患者引起病症的致病菌、感染的部位来选用正确的适宜的抗生素,这是提高抗生素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②抗生素的使用要合理科学:要按照抗生素的理化性质、药学药力,配置研发抗生素的药液。为患者制定的给药方案要切实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用稳定性较强的药液。目前,仍有临床医生为获取额外收益,以各种理由为患者滥开药物,政府应该对此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③注意抗生素用药范围:如果患者确诊为病毒性感染或是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时,一般不给予使用抗生素。而病情较严重以及无法排除病毒性感染的患者均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如果没有确诊为非细菌性感染者,则要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抗生素损害人体健康。一般,要确诊患者是否受到细菌感染,应该在使用抗生素前,对患者做标本细菌的培养。

总之,在呼吸内科使用抗生素方面,要合理按照临床治疗疗程来使用,不可以无根据地乱用抗生素,特别是联用抗生素方面,尽量少采用此种用药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红光.呼吸内科抗生素用药分析[J].中外医疗,2011,2.

2 顾彦琪.提高抗生素临床疗效的儿个实际问题[J].药学,1988,5.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