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09: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美术兴趣小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兴趣小组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某一学科领域组成的活动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它是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美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学生非常乐意参加。要办好美术兴趣小组,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重视教学质量,善于调动学生的极积性,使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成为学生学习艺术的乐园。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健全组织是有效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保障
参加的成员由学生凭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学校和指导教师不能硬性规定和强迫,也不宜用择优录取的办法。某些学生因好奇而选择了美术兴趣小组,可能与他自己个人的素质、性格和能力不相符,这往往是由于这些学生对该小组的内容和特点不了解而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兴趣爱好而随意选择的。对于这些学生,则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对该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
二、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是有效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动力
在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内容里,要安排国画、纸艺、版画等课程,单一的画画训练,不能满足兴趣小组学生的要求。不同的画种所带来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国画、高丽宣装饰画能让学生了解中国本土艺术,了解纸、墨、笔、砚;纸艺、版画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及动手能力。涉及更多的画种、积累更多的创作经验对学生的艺术发展是有好处的。
三、选择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基础
在兴趣小组的教学上,我们可以参照或遵循课堂教学的很多模式,但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在兴趣小组里,学生和教师关系融洽,才能在教学内容上激起共同的兴趣。
要充分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大胆去实践,动手去制作,让他们在这个实践活动过程中接受实际锻炼,培养和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聪明才智。指导教师只是组织者,只在知识和技术上起指导作用。
1、通过开展美术合作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参加美术组活动的人数与其它门类的组员人数相比可以说是比较多的,所以要分几个班进行教学,相同水平、相同进度的美术组员为一个组。但是他们的辅导老师却不相同,绘画的方法与风格也不相似。为了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绘画的方法,提高绘画的水平,我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可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美术合作交流活动。
2、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技巧。如果采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就会与美术课堂教学相近,教师先讲,然后学生练习,整个教学过程缺少美术活动应有的趣味性、活动性。所以我们依据《美术教学大纲》,在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中将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与比较专业的美术技能训练相结合,将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美术教学活动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气氛,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充满了乐趣。
3、通过各种形式的美术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如每学期期末的美术展览、每次活动的作品展览、现场的书画表演等,通过这些展示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各种美术活动要尽量做到形式多样、内容各异,并且要缩短活动的周期,多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4、通过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社会,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认识社会的经验。比如,我们组织的田野风景写生与爱家乡教育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写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达到了更加热爱自己家乡的教育目的。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与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一、创新美术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在我国,大部分学校对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不够重视,美术教学的意识也比较淡薄,这都给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带来了困难,同时也难以真正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因此,创新美术教学观念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在创新美术教学观念方面,初中美术老师应该从如何让学生对美术课堂感兴趣入手,重视美术教育,将美术课程的艺术魅力真正发挥到实处。美术老师需要以愉悦的心情,热情的教学态度以及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投入到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也感受到美术课程学习的轻松愉悦性,从而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从繁重的初中物理数学教学中解脱出来,享受美术课程的学习。通过创新教学观念,美术老师还可以利用示范、游戏等多种方式营造美术教学的情境,利用学生的评价欣赏等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向往和想学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美术老师可以通过自身的教学艺术,人格魅力等美化课堂教学。例如:在人物肖像图的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有趣的“鼻子眼睛贴”等游戏方式,在空白纸张上贴出眉毛、眼睛等五官,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氛围中掌握和了解人物面部五官的具置、比例关系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快速地学习和掌握美术课程的技巧,并且真正了解美术学习的意义,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二、鼓励集体创作精神,倡导合作学习
在美术课程的学习方面,有些绘画技巧的掌握对许多初中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可以通过倡导合作学习,鼓励集体创作的方式来完成相关美术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弥补不同学生美术方面的缺憾,消除学生的畏难思想,从而让每个学生的美术特质都激发出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另外,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训练,再加上初中学生年级的不同,教学的方式和内容也需要做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例如:初一的学生主要学习线条、造型等的模仿、练习,通过简单上手的教学内容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喜爱和热衷美术课程的学习。而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实物绘图等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例如,在进行花草等实物的绘图教学中,老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去欣赏学校的花草,感受其中的美丽与自然的气息,并且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实物描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享受美术课程的乐趣。
三、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拓宽学生美术思维能力
二、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拓宽学生美术思维能力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深入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成为重中之重,美术教学应当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将课外空间有效运用起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本文将对此作简要论述。
一、正确认识课外活动的积极意义
开展初中美术课外活动,首先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将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统筹安排到教学活动之中。
1.课外活动是美术课堂的有效延伸
美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学目标任务并不一定能够在课堂上全面实现,将课外活动作为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较好地拉长美术课堂,让一些重点、难点内容在课外进行巩固和提升,对补充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课外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许多初中生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应当积极开辟阵地对学生进行更多美术方面的教育。课外活动正是这一背景下最为有效的载体,可以灵活机动地安排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能够根据学生的美术兴趣爱好开展活动。
3.课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美术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以及动手创造能力等方面的任务。除了在课堂上开展教学引导,教师还可借助课外活动的空间和资源,强化对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将课外活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
二、立足学科和W生特点,科学高效开展美术课外活动
设计、组织和开展好美术课外活动,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广大初中美术教师应当立足美术学科的特点,充分研究学生思想、能力等方面的状况,有效地发挥好这一活动的作用。
1.设计环节统筹兼顾,将课外活动纳入美术整体教学体系
为了更好地发挥好课外活动对美术教学的促进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从课外活动的内容、目标以及时间等方面都进行了统筹考虑,使活动内容与教学进度一致,和学生的美术能力基础吻合,在时间安排上兼顾到在校作息时间,在目标要求上主要服从于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将课外活动与美术整体教学融合起来,可以为课外活动发挥导向作用,保证课外活动不偏离学生培养这一主要目标,避免出现娱乐化的倾向。
2.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在课外的有效巩固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不仅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还要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这些方面都是教学的难点。笔者向学生提供了各种类型美术作品的图像资料,带领学生从造型、色彩、主题等不同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实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美术课外活动的组织要和美术教材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认为的重点、难点作为活动的重点,通过课外活动帮助学生突破这些方面,能够对美术课堂教学起到较好的补充和巩固作用。
3.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热爱美术学习
初中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兴趣爱好要充分保护。教师在课外活动方面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服务,既可以通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爱好,也可以组织专题研究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先后组织了篆刻、素描、国画、设计等兴趣小组,教给学生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更加兴趣盎然。笔者还鼓励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进行实践操作,如模仿蔡伦造纸的程序自己尝试造纸等,这样,可以体现美术学科的趣味性。
4.量身定做培养计划,为美术特长学生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初中生当中有许多美术天赋较好,教师要善于发掘,将学生的专业特长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笔者在发现这类学生之后,为他们量身定做专门的培养计划,对有志于未来从事美术专业的学生,联合家庭以及校外专业机构对学生进行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对其他学生有意识地提高美术学习的要求,让他们奠定扎实的美术功底。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外活动的作用,精心设计和组织,将其对学生美术综合素养提升的促进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龚嗣炎.中小学怎样开展课外美术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36-01
在初中美术课堂上,课堂教学效率是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应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更感兴趣,要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创造出更加全面、多层次的美术课堂。
一、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部分初中生对美术接触较少,这也造成了他们的审美、鉴赏、绘画和造型能力较弱,在美术课堂上就会出现“画不好”的现象,这也容易形成学生的自卑以及畏难心理,不利于美术教学的开展。美术教师要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创新教学环境,为学生设计充满色彩与情感的教学情境以优化课堂教学。如,在进行美术线条教学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对比白描人物、速写人物,并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线条,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由此引出线条的绘画教学,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减轻学生对陌生知识的畏惧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美术作品欣赏,陶冶学生情操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中并不适用,无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认知。如果学生对于艺术作品和自然的欣赏只有统一的理解,那就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泯灭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审美情趣。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美术教师需要加强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学生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进一步提升其鉴赏能力。特别是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分辨能力还不强,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是美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要通过欣赏课向学生展示真正优秀与健康的艺术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观念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遵循审美规律,通过比较、讨论、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让学生在思考、鉴别、判断和体验中主动感悟与认知。
三、有效的技法指导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当地指导学生。教师对学生进行美术技法指导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适时指导。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指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在学生“愤”“悱”的时候进行指导,启发学生。因为这时候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求知欲望很强,教师在此时就行点拨、启发,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适度指导。教师在进行美术技法指导时,技法的难度要适中,技法过难,学生学不会,技法过简,学生没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难度适中的技法进行指导。第三,适当指导。技法指导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占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而喧宾夺主。如果教师指导得过多、过细,会局限学生的思维,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第四,灵活指导。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一定非要让学生刻意求新,创造与众不同的全新作品,也可以指导学生对一些作品进行改创,如将暖色改为冷色,将点改成线,将线改成面等,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也是一种创作。这样,学生就有章可循,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第五,指导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技法指导的时候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指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动手获得感性认识、学会技法。
四、紧密联系生活
美术源于生活,美术离不开生活。美术作品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可以记录有特定内涵的生活景物、特定时间的典型瞬间,也可以通过反映特定情境来渲染生活气息、表现时代脉搏。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术的魅力。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到自然中感受美术、学习美术,激发学习美术的热情和进行美术创作的灵感。过去的美术课上,教师总是凭空讲解如何选景、构图,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闭门造车,教学的效果不高。艺术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带到自然中, 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并尝试用色彩来展现自己所看、所听、所感,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作品内容更多样,想象更丰富,形象也更生动了。
五、开展美术活动
1、成立美术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美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对提高学生审美情操,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品质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开展美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目的不是培养未来的画家、美术设计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操及人格魅力,使他们在充实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接受审美教育。使他们对学习、对生活充满激情,充满无限向往和追求的动力。
2、定期举办美术作品展览。举办美术作品展览是展示学生美术创作成果的常见形式和最佳平台。在具体操作上,教师要因地制宜地把握展览的规模和形式,因生而异,把握作品的质量,使作品展成为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观摩的平台。
3、适时举办美术知识讲座。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模式,争取在形式各异的美术知识交流中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听取讲座, 让学生形成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在审美知识涵养层面达到较高的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的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其中,美术教育在学生艺术素养提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美术学习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增强学生智力水平,陶冶艺术情操起到积极作用。在过去的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陈旧观念与单一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实现教学目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寻求全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发挥美术课的教学价值。
一、设置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趣味性情境,带领学生融入课堂学习氛围中,起到艺术熏陶的作用。例如,某节课的主题是绘制卡通人物,这与初中生所处年龄段的兴趣爱好恰好相符,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学生在课下精心准备作品,并在上课时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教师则让学生在课堂谈一谈选择了哪个动漫人物,人物特征是什么,绘画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对卡通漫画知识产生了初步认识,知道绘制卡通动漫时应用到夸张、拟人等方法,再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归纳总结动漫人物绘画的要点,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获得了知识。
二、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过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重视美术课学习,大多美术课堂教学采取灌输式方法,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纸上模仿,学生只要简单交上美术作业就完成了任务,忽略对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培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应付完成美术作品,缺少创造力和审美力,与美术教学的初衷相背离。根据这一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学的重视,认真备课,精心准备学生感兴趣的教学主题;另一方面,要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应注重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创作,与学生共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绘画的乐趣,进而增强美术学习的动力。
三、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
美术学科有其本身特征,不应将美术教学局限在理论学习层面,更要注重动手实践环节。首先,教师起到模范性作用,在课堂为学生提供作品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握笔方法、色彩搭配、美术技巧等,对美术作品产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其次,美术技能的提升离不开刻苦练习,既要让学生在课堂内尝试动笔,也要预留课后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美术作品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再次,每节课要集中讲评学生作业并在班级内展览优秀作品,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增强学生认识美、追求美的动力。最后,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成立美术兴趣小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加写生活动,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
在一次参加艺术展演活动时,我安排了几个美术特长生画绘画创作,主题是:阳光下成长。过了几天,几个同学交绘画作品了,有一个同学画了一组四联动漫,主题是美术特长生的健康成长,我的心里一动,问她:“你们的校园生活那么丰富,为什么画我们特长生专业训练时的情景?”“我觉得在特长生辅导班时是我最阳光的时刻,我特别怀念!”说着,我发现她的眼睛一亮,有一抹最纯真的东西一闪而过。
是呀,我也非常怀念我们在一起共同成长的日子。他们初中即将毕业,升入更高的学校生活、学习。初中生活给他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美好的时刻,而在她的心里,我们在一起学习专业时,是她最值得怀念和表现的地方,我作为他们的专业辅导老师,感到欣慰。
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十几年,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毕业班特长生的专业辅导工作,我发现初中生对于美术课的兴趣有这样的规律,初一学生带着对初中生活与美术课的好奇,兴趣较高,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也较多,学生的作品种类也很多,有儿童画、国画、布贴画、素描等。到了初二后,开始有学生不准备材料,不带书本,教师组织课堂颇费心思,同室的教师经常因课堂上,有个别学生捣乱而无法将课堂进行到底,还生了一肚子的气,回到办公室发牢骚。到了初三,有些学校则取消美术课,即使是开齐课程是学校美术课在学生看来,它无异于是一节自由课,没有了任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意愿性,使教师很难驾驭课堂教学,这一问题说到家,还是我们的美术教育及素质教育中有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家长对素质教育的排斥对学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升入初中后,家长对孩子努力学习文化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家长认为,爱好、兴趣诸如音体美之流,在小学阶段就应该画上句号了。参加美术、音乐等爱好特长班的学生,是小学生干的事,升入初中后,要以学习为主,什么素质教育,全部丢到十万八千里,与我们孩子无关。在专业教师的动员下,许多好苗子在初一时还能勉强参与,但等到升入初二,就怎么也不参加了,到了初三,就更不可能了,专业教师舍不得,几次动员,学生都以:“家长不同意,怕耽误学习!”而委婉拒绝,致使很多有美术潜能的学生得不到进一步提高发展,专业老师无可奈何,只有暗暗遗憾。在这种情况下,美术课堂教学也由此可想,会出现什么状态,教师在努力的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一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但也有一部分明目张胆的做其他科的作业,专业教师找他谈心,人家学生开口就说:“我又不学美术”。
美术是一门融合了情感、美感、思想以及道德教育等诸多方面的艺术文化课程,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向学生们传授基础美术知识以及绘画的基本技巧,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坚强的意志能力,但是初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语数外等主科教学轻美术教学的现象。
1.当前初中美术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1.1对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视度不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对低下
艺术教育能激发个人的内在潜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成长。美术教育可启发人的爱美、乐善以及求知的本能,健全人格,提高道德素质。初中美术教育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对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视度并不是很高。很多学生对待初中美术教育的态度都是敷衍了事,平时仍然以语数外等学习为主,甚至有的学生会将美术课作为娱乐课,这样自然会导致初中美术教学效率低下。
1.2教学模式比较落后,缺乏教学资源
规范、科学的美学教学是顺利开展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基础保障,在课程上加强师生间交流和互动也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的重要措施。但是因为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资源缺乏以及教学信息闭塞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只讲解基础的美术知识点以及一些绘画技巧,并没有注重师生互动。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空间想象力,也不利于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部分初中美术教师的教学视野比较狭窄,平时并没有引导学生将美术和生活、自然有机结合起来,导致美术教学课堂死气沉沉。
2.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的对策
2.1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对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视度
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美术文化修养水平以及审美水平会有直接的影响。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国家以及学校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考核体系,将美术教育也纳入考试考核模块,比如可以添加“美术基本能力测验”,进而提高教师、家长及学生对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视度。同时,教师应该从社会人才需求以及素质教育本质等方面向学生以及家长大力宣传美术教育对于提高人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以及综合素质等各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美术的兴趣。
2.2积极开展新型的初中美术教育模式,丰富教学资源
美术教育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课程,初中美术教育过程应该不断丰富美术教学资源从而提高美术教育的含金量。教师平时应该以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为主要目标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有效提高美术课程教学的层次性以及趣味性,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美术课程内容设置,采用一种层次性、全面性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比如,欣赏《父亲》这幅油画之后,很多学生可能会被油画中描绘的这种真实、独特以及细腻的画面感到震撼。使我们感到这是一个饱经沧桑,却又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期待,有着乐观精神和坚韧的奋斗力的普通老农民。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为自己的父亲画一幅画像,可以采用漫画、速写、水墨、素描以及水彩等多种绘画技巧,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通过图画的方式展现自己父亲的形象与内在精神。这种美术教育形式可以引导学生将美术学习和日常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绘画技巧。教师平时也可以通过杂志、网络、图像、报纸以及视频等多种途径整理出更多新颖、灵活的美术教学资源,将美术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能够和生活实践以及社会实践真正联合起来,有效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实用性、灵活性以及真实性。
2.3实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采用“梯度化”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美术学习需求,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每位学生的能力。比如,对美术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可以指导进行简单的临摹或者模仿绘画,布置一些绘画难度相对低的美术作业。对美术能力优秀的学生,可以给某个题材进行美术创作,适时给予一些表达形式、创作方向以及绘画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其次,组织学生们成立美术兴趣小组,到野外写生,定期设计“黑板报”,从而吸引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3.结语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模式下,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基础的艺术文化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初中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皮维.浅议当前中考背景下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文化与教育,2012(11):196-198
新时期的初中美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充满感情,积极开展工作,享受工作中的点滴快乐,将教育教学工作当做自己的一项事业去奋斗,而不是当做养家糊口的工具。这一点对于青年美术教师来说更重要,受社会拜金、恋权等不良思潮的侵蚀,许多青年美术教师并不是抱着为教育事业奉献这样的思想投身于教育行业,而是为了端上一个相对稳定的饭碗,被动地选择教育行业和教学岗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美术教师的爱岗敬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美术教师的职业操守教育,通过组织集中学习、观看先进典型专题片、组织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广大初中美术教师端正择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其次,学校应当强化帮带工作,将年轻教师与中年教师结对,将敬业精神强的教师与其他教师结对,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促使初中美术教师树立敬业精神与奉献意识。广大初中美术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工作与岗位充满感情,才能够为美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底是做好美术教学工作的业务功底
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业务性较强,尤其是对教师的艺术鉴赏力水平、字画和其他操作技能等方面要求较高。对于初中学校而言,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科班出身的美术教师相对较为匮乏,无法完全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初中美术教师属于半路出家的类型,提高广大美术教师的业务基本功是当前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前提。初中美术教师不管是专业科班出身还是半路出家,都需要在日常工作之余强化基本功训练。首先,思想上要树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思想理念,将美术基本功训练作为日常工作与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有时间就进行相关的训练,保证适应美术课堂需要的要求。其次,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往常交流相探讨问题。可利用教研组活动、业务沙龙等载体,交流自己在美术基本功训练方面的心得体会,并相互指点有待改进之处,通过这样的方式打好基本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美术基本功,才能够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胜任初中美术教学工作。
三、谦虚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做好美术教学工作的重要动力
学无止境,对于美术教学工作而言,广大美术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获取教学改革最前沿的信息,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为美术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和提供强劲动力。首先,初中美术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阅读美术教学教研类书籍,从中汲取对自己美术教学工作有利的知识,理论结合实践,提高教学能力。教师要学会从网络中汲取教改经验,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要善于做有心人,经常上网浏览,获取有价值的教育信息为己所用。其次,初中美术教师要善于从观摩、研讨中提高自己,对于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美术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及各类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要积极参加并认真学习借鉴,从中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与精湛的教学技巧,对于自身教学能力提高帮助较大。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回顾与总结,和其他成功的教学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其中的差距,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提高自身教学工作能力。
四、精湛的教育引导技巧是做好美术教学工作的必备能力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教育教学工作难度较大,尤其是教育方式不当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效果不佳。对于初中美术教学工作而言,由于不是中考应试学科,学生学习兴趣相对不浓,教师更需要掌握精湛的教育引导技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全面熟悉青春期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缓解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心理紧张,提高美术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对于学生在美术鉴赏和技能训练中涌现出来的进步之处,要不遗余力地进行表扬鼓励,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情感基础。另外,教师在美术教学工作中要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定期听取意见或者建议,听取学生正确的观点,对美术教学中不完善之处进行优化改进,提高美术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和实效性。
五、充分的资源整合技能是做好美术教学工作的创新要求
处处皆有学问。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善于整合资源,发掘利用有利于美术教学的资源,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首先,教师要善于发挥兴趣组织活动的作用,组织乐于学习美术的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给予必要的指导,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提高美术教学工作的拓展性。其次,教师要善于发挥展示载体的作用,班级橱窗、美术角等阵地可以定期展示学生优秀的美术作品,营造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教师可以发挥竞赛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另外,教师还要注重美术特长生的培养,对于天赋较好的学生,应当采取针对性的培养措施,并与校外专门机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专业训练与培养工作,为学生未来的成长拓展空间。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更好地胜任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必零.对初中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10).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学好美术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赞同。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美术情趣
1.注重走进学生心灵。在美术教学的进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兴趣特长、心理状况,正确的进行引导激励,培养学生对美术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作、应用能力。教学实践中,我注重走进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创作的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先画自己喜欢的,对他们在学习、探究、创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2.注重融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眼与眼的感动,加强师生情感方面的沟通交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美术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由“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才能给美术教学带来新的生机。
3.注重营造教学情景。以兴趣为引导,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活跃的思维、新颖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通过组织美术兴趣小组开展课外写生、作品展览、相互评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创作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使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水平。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使人们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并产生探索求知欲望。对于学生而言,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优化教学质量,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相当重要。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美术本身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1.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现如今课堂不单纯只是教师拿着课本讲授内容,课堂上也加入了一些辅助设备。最适应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的则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手段更直接,生动形象、省时省力,而且信息内容多。比如,在教学生“近大远小,近低远高”这个理念的时候完全可以用多媒体动画立体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不再单纯抽象地表述这个概念。教科书中虽然有图片,或者是教师找来课外书中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但图片大小有限,很难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
2.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现在的美术在表现手法上受到外界传媒、视觉研究、信息技术以及各式艺术材料的影响,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师要改变过去单纯教授学生绘画技巧的教学模式,要用发展的眼光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研究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时候,可以借助丰富的美术材料,改变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利用美术知识美化自己生活,让学习与学生生活本身产生联系,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三、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法国哲学家蒙田曾说:“孩子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情的激发。”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激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美术灵感。而良好课堂氛围是基础,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精心营造。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随之产生,有利于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学生会积极地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展现自己的美术构思。这种轻松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吸引学生注意力。因为与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这会是一个好的开端。课堂教学中,产生好的课堂效果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要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要在双方共同合作下才能实现。有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同样是对教师的一种肯定,教师的工作热情会更加高涨。在课堂中最重要的一点,教师要明确学生是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创造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放下所有顾虑,积极投入到美术学习中。
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
美术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很重要。尤其是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教师更要给予学生鼓励,适时地对学生课堂表现以及学生作品给予评价,进行分析以及鼓励。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可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观摩其他同学作品的同时参与到课堂互动教学中。比如说,设定美术主题,将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再将各组作品放到黑板上进行展示。学生会很积极主动地去做,也会去观摩其他组同学的作品。此时,教师要及时将各组作品对比评价,讲出优缺点,给出鼓励。首先,课堂上可以转换角色,让学生上台“讲课”,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走上讲台讲课,讲出自己的见解,创作技巧,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其次,学生评价代替教师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交给学生来进行点评,互相点评,还可以自评,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到知识,最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点评。
激励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发学生创作能力,尤其是对部分美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学尤为重要。教师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增强学生自信,克服心理障碍,大胆表现自己。这种方法首先会加深学生对自身的信心,其次会加深对美术学习的热爱。
关键词 创新;初中美术;新课程
初中美术教师应重视美术教学的意义,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切勿得过且过,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转变思想的同时更要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在快乐、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全面发展,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笔者从事美术教育多年,通过探究与尝试,对推进美术教学成效提出以下看法。
一、创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还是得不到认可,许多学生甚至有些教师也对美术教学缺乏了解,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学生觉得在当前的应试教学中和之后所从事的求学求职活动中,美术都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学生对学习美术兴趣缺失;更有个别教师也从思想上觉得美术不如其他学科来得重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也以应付的思想为主,缺乏自信,在这样的前提下,美术教学工作如何开展?教学成效如何提升?因此,要突破这一困局,必须先端正教学思想,创新教学理念。首先,教师不仅要端正“教”的思想,重视美术教学的促进作用,也需要学生建立“学”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到,学习不只是应付应试,美术学科做为初中教育的组成部分,可以提升学生的感知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是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的。同时,通过美术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快速发展,让学生能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初中美术教学内容复杂,由欣赏课、工艺设计课、专科知识课、技能训练和创作课等等组成,所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兼顾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的差异性,采用相对的教学模式,重点还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欣赏课中,通过对美术常识的介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作品后,学生们相互讨论和探究,教师则应为此创设情境氛围、通过对学生有效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能全面综合地评述相关事物。在工艺设计课中,教师可以通过简要的讲解和示范操作,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指导并激发学生参与和设计的欲望。在专科知识课和美术技能训练方面,教师首先应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再通过引导分析和启发增强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通过讲述、示范等方式,与学生展开双边合作,指导学生加强美术技能的训练。在创作课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展开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美术教学的促进作用。
三、转变教学手段,科学引入信息技术
现代科技日益发达,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美术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再墨守成规,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影视、录像、音乐等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升美术教学成效。例如在教学“关注你、我、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一定的工具和材料来熟悉人体成长的比例关系,再辅以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将人体各个成长时期的比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帮助学生快速、熟练地掌握表现人物的技巧和手法。再如教学“外国肖像画赏析”时,教师可提前从网络中下载大量的相关信息,通过图片、投影等手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在观察外国肖像画的过程中,相互讨论,学习氛围浓厚,整个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填补了以往美术鉴赏教学内容的空洞,促进了美术教学成效的提升。
四、掌握练习原则,兼顾学生差异变化
美术练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练习环节,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有利于开展和调整下一步教学工作。为了强化练习效果,教师需要遵循三个原则:①激励性原则: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有强烈的表现欲。所以教师的肯定和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在学生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赞许,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逐步提升。②自主性原则:在布置美术作业时,教师应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潜力,在兼顾教材要求的同时,给予学生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强化思维,勇于创新。③差异性原则:十根手指有长短,同样的,在同一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存在着差异的,所以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身心发展,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求,尽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五、拓宽教学空间,鼓励学生参与锻炼
美术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拓宽教学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有美术天分的学生,教师可重点培养,结合教学进度,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等活动;对于有美术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加入美术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一步地开展探究和学习活动;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有关美术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等方面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或是带领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行“发现美、感受美、展现美”,在提升美术素养的同时,也得到了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的引导下,教师与学生都应重视美术教学,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模式下,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实现初中美术教学成效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美术这一学科在初中阶段并未受到良好的重视,不少学生把中考当做平时学习的指挥棒,中考考哪一学科,就认真学习哪一门学科,反之,则丢在一旁。这一做法是错误的。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认真学习美术,还可以开阔自身的视野,减轻学习负担。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使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如果美术教学中没有人文教育的内容,那么学生就不会从中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当然也不会对生活产生无限热爱。如果美术作品中不具备人文因素,那么这幅作品就不会具有生命力,也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美术教育中必须融合人文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绘画的能力,更要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一、初中美术教育现状
1.学生不重视美术教育,学习没有兴趣和动力。
不少初中生对美术的态度一直是不冷不热的,认为美术没有多大作用,反正也不考试。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看法,是极端错误的想法,是由当前的美术课不正规造成的。很多学校虽然配有美术教师,但是很多美术教师却忽视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也不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上课时就随便找一幅图挂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模仿来画。只要学生下课前按照老师的要求画一幅画就算完成任务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上美术课,也不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绘画作业。
2.美术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当前,初中美术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与现实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少美术教师忽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也不考虑学生在课上的反应,这种教学方法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另外,美术教师的人文素养偏低,不利于学生对美术形成正确的理解。如果学生在刚刚开始接触美术的时候没有受到本应该有的教育,将会影响学生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不会形成审美能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
很多中学只注重学校的升学率,忽视美术教育,因而也不愿意为美术教学提供更多的资金。这就使正常的美术教学常常因为教学设施或者教学资源不充足的原因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美术教学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具体策略
1.美术教学环境要人文化。
美术教学要着力为学生提供人文化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美术中获得更多的对美好生活的感悟。比如,教师教授学生用纸张折叠各种物品的时候,可以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教师要求学生用纸张折叠出各种造型,但是每一个小组成员之间的作品都不能重复。这样,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大,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折叠,也会饶有兴趣地观察同学的折叠步骤,最后还能积极评判同学的作品好坏。可以说,这样的美术课是比较成功的,因为学生通过这节课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锻炼了观察能力,丰富了想象力[1]。
2.学生的美术学习要自主化。
学生学习要主动,这样才能收到不错的学习效果,美术学习也不例外。学生要积极思考,深入理解,努力使自己获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比如,教师曾经布置任务要求学生用笔描绘自己眼中的校园,绘画方法不受限制。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灵活选用恰当的绘画方法了。学生绘画的角度也不受任何的约束,目的是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有的学生主要描绘学校的建筑,有的学生主要描绘学校的花花草草,等等。总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情描绘自己眼中的校园。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好坏并不作过多的评判,关键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绘画,鼓励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个性[2]。学生在这样的美术课堂中,既提高了绘画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他们创造美好事物的能力及热爱学校的感情。
3.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渗透时,教师一定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主动向学生请教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或建议,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教师的评价方式要人文化。
教师要用人文观念来影响自己,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体现人文化。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美得感悟,能够发现美,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因此,教师采用人文化评价时尤其不能使学生陷入分数评判的漩涡。如当面对美术资质稍差的学生时,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在指出绘画作品的不足的同时,肯定学生的虚心求教。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不仅要指出作品的优缺点,还要谈一谈自己对美术的感悟。
总之,越来越多的教师树立人文教育观念,并努力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相信只要教师刻苦钻研,积极探索,一定会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也一定会增强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