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班子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7 11:09: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村班子考察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村班子考察报告

篇1

全镇以片为单位,建立6个考察组,分别负责本片区所属各村的考察工作。考察组由挂片领导任组长,片长任副组长,镇分工干部为组员。考察工作在党委的领导下进行,由各考察组具体实施。

二、时间安排

2016年8月22日至28日。

三、考察对象

各村“两委”班子及其成员。

四、考察程序

1、全面总结。各村“两委”班子对2013年以来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形成书面报告,报告内容侧重于本届以来班子建设运转、经济社会取得成绩及存在问题与不足。所有现职村干部撰写好个人书面述职报告。

2、听取报告。考察组主持召开由村“两委”班子成员、老党员、老干部、村民议事代表等参加的会议。由村党(总)支部书记代表村“两委”班子作工作报告。全体村干部逐一简要报告个人工作情况,特别是近年来的工作实绩。

3、测评推荐。由参加会议的对象根据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情况及其成员的现实表现,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填写《村“两委”班子民主测评表》(附件1)、《村“两委”班子成员民主测评表》(附件2),填写《村后备干部推荐表》,民主测评表、推荐表由各考察组收回,统一汇总统计。

篇2

2002年元旦,我到河北省正定县北孙村,同先期到达的京津地区几个高校的20位老师同学一起考察村民自治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当天下午,我所在的小组访谈了一户农民,一位私营企业家和他的养殖场以及冷库,另一位私营企业家和他的粘胶厂,以及村里最贫困的一户人家;晚上七点到九点,全体师生与村长、村支部副书记座谈;晚饭后,大家交流讨论访谈结果,直到晚上11点半;第二天上午,与村支部书记、村会计、村计划生育专干座谈,到集市访谈,发放宣传材料,为一家私人诊所提供法律咨询。

我在北孙村的时间不到24小时,再加上我们所在的时间没有超常规的故事发生,所以,我们所能了解到的信息是有限的。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省级村民自治模范村,一个村民异口同声夸自己的当家人清廉正直的矛盾缓和秩序良好的村庄,24小时的了解已经能够得出一个大概的印象。

北孙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干净整洁的街道全部铺成了水泥路面;村委会大院秩序井然的办公室里挂满墙壁的锦旗匾额写满了荣誉:市级模范村,省级村民自治模范村,卫生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等等等;各种规章制度连同马恩列斯毛等人的画像一应俱全,规规矩矩地挂在墙上。

这些荣誉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现任村支部书记,村民们谈起自己的书记大都表示尊敬,除了有人对经济发展状况不满和个别人认为不公正之外,整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满意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书记为首的领导班子廉洁,确实在为群众办事情。比如,书记带领村民劳动,从外面聘请技术人员和租用机械,铺通全村的水泥路面只花了40多万元。村里的村务公开做的很好,所有的村财务、计划生育指标等村民关心的问题都在村务公开栏里公布,村民们也普遍认为,那是认真的,可信的。

书记40多岁,一眼看上去就是那种憨厚老实而又精干的人,与我们交谈时还有些局促。他俨然已经把北孙村当成自己的小天地了,村子在他的治理下井井有条。说到集体经济发展,他说相信自己的管理能力,但市场不好把握,前两次投资都失败了,所以不得不谨慎些。他所说的自己的管理能力,从他所讲的一个故事中能够看出到底是什么——村里建三栋商品化的楼房,进的每一批建材都是书记拍板选定的,大小事情都是书记亲手管,这样才保证了村级政府的清廉。

书记虽然年龄不算大,但思想深处刻下了时代集体主义的烙印,他爱在大喇叭里放革命歌曲,村委会里他几乎是说一不二,谈到华西村和,他在情感上更倾向于,因为那里的百姓更平等,集体更有权威。他其实很羡慕那些成功的有名的村支部书记的,但由于他本人能力不够或者胆子不够大,没能发展起来集体经济,这是他的遗憾。

北孙村公共权力机关组织机构是:支部书记一人,村委会主任一人,副支书兼民兵连长兼组织宣传委员一人,村委会秘书兼会计一人,妇联主任一人,治保主任一人,其中除了治保主任以外,其他五人又都是村支部委员,村支部与村委会一共六个人,相互兼职。与书记相比,村委会主任谈不上权威,仅仅是"班子里的一员"而已。村委会与村支部两块牌子一帮人马,实际上就是书记一个人说了算。但就是这样一个集权的行政村被评为省级村民自治模范村,显然,这与流行的村民自治的概念是冲突的,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一些人的意识形态,还是这个村子的治理方式?

在我们讨论北孙村的治理模式的时候,我们首先把村公共权力机构简单化处理——把村委会与村支部合并简化为村级政府——其实,这只是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头脑里的概念简单化处理,现实中的北孙村两块牌子本来就是一体的。接下来的问题是,村政府应当干什么,它都干了些什么?

我们谈到村政府,或者其他任何一级政府职能的时候,应然性的基础在于每一个个体的需求。我们假定每一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那么,这个社会上所有的人,无论处在什么位置,农民也好,政府官员也好,都在完成和别人完成某种交易。对于村政府来讲,它的公职人员一方面村民完成村民与其他各级政府的交易,一方面自己代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换取村民的给付的工资和其他回报。

首先,村政府应该村民完成与其他各级政府进行的交易,或者叫做与国家进行的交易。国家提供国防、秩序、司法、可持续发展等各种服务,村民要为此付费,或者尽义务,正在进行的税费改革是把所有的税收和费用折合一起,以田地数量为标准收取,北孙村每亩地交税89元。村政府要协助上级政府收税,尽义务,这算是完成国家任务。北孙村显然做得很不错,没有拖欠税收的,计划生育也很好,没有超生的,甚至有的独生子女户自愿放弃准生二胎的机会。由于村里有中学,北孙村的教育水平也普遍比较高。

其次,村政府在完成其自身与村民的交易的时候得到村民的认可。村委会成员尽管理服务调解等职能,由此换取税收的一部分和威望作为回报。北孙村每年上缴27万元农业税收,返回4万多元,村里收割机等农用机械每年收入十几万元,加上出让宅基地收入、沿公路土地出租费用、村个体企业收费等等,村集体一年收入六七十万元,这些收入一部分提供公共服务,一部分作为村干部的工资。村政府为村里提供了很好的街道、卫生、良好的秩序等公共物品,能够很好地解决纠纷,满足了村民对公道——保护弱者的权利——的需求。应该说,村民们需要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这里基本上做得不错。

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村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很多人怀着乐观的期望,以华西村或者其他集体经济发达的村庄为榜样,期望村政府,尤其是民主选举的村政府能够带领大家致富,以为有了民主就能够很快促进经济发展。那天晚上我们讨论的主要也是这个问题。也有相当一部分村民持这种看法。例如,村里最富的拥有一个冷库和一个养殖场民营企业主就认为,村干部廉洁没说的,但能力不够,干不成大企业,所以经济水平还如一些邻近的村庄。

我们和包括支书村长在内的村干部都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自己也认为应该带领大家致富,但每一次上项目的失败他们都要承担很大责任。只能说,他们缺少经营能力。但是,仔细想一想,我们能指望他们必须具备经营能力吗?能指望每一个村子里都有出色的经营人才吗?更进一步,即使有了出色的经营人才,他们一定愿意从事公共服务事业吗?换句话说,我们能指望每一个村子里都出一个吴仁宝式的人物吗?

很多人期望着村民主选举能选出一个能人,期望着选举能地来大的变化,且不说民选的村委会也不得不完成国家尤其是乡政府强加的任务以至于有的地方本来大家公认的好人一当选就变成了"孬种",这种对贤能之士的期望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一个村庄里未必能找到经营天才,即使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他也可能到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里寻求报偿,而不一定非要从村子里的政治交易中分一杯羹。所以,对民主过高的期望在很多地方注定是失望的。民主选举如果能够带来村民认可的秩序,又能够保护弱者利益也就够了,至于经济能否迅速发展,这要看运气了。

而且,我们也应该看到,江浙一代很多集体企业正在不得不私有化,集体财产要付出很高的监督成本,从成本考虑,公有经济注定只能限于公共产品的提供,政府过多介入市场经济带来了很多弊端,虽然能够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集中力量利用了短缺经济的空间获得了大的发展,但终究不能形成真正强大的市场主体,最后不得不改制。至于华西村,那个例子太特殊了,吴仁宝太强了,不具有可复制性。唯一可复制的,也是最可靠的,是制度。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孙村政府没有带领大家发展起来集体经济,这并不应当强求的。所以,总的来说,北孙村政府还是不错的。

那么,北孙村是否就不需要民主选举的村民自治了呢?到底怎样理解民主和村民自治?北孙村是一个典型的靠个人魅力统治的村庄,从现实状况来看,有了这么一个能干的公正的廉洁的人,似乎不需要村委会选举。但问题在于,这样的状况能否一直持续下去。这是一个古老的人治与法治的命题了。不是简单地说哪个好哪个坏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个人能力可能超越群体,人治也能带来巨大好处,但是,人治必然会破坏法治,法治却未必能阻止人治的产生——当社会强烈需要人治的时候。因此,人治是不需要建立的,而法治需要花很大力气建立。就北孙村而言,现任书记的人治是靠个人魅力自然建立的,当他的魅力消失的时候或者他本人消失不需要人治的时候,法治就要起到作用。而要想让法治及时起作用,就需要法治经常性的运作。

篇3

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全市安监系统办公室更好地适应当前和今后全市安全新形势和全市工作大局的迫切需要,部署新形势下安监系统办公室的工作,这对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安监系统办公室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市安全生产获得历史最好水平,成绩可点可圈

刚刚过去的20*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20*年,全市发生安全事故20*起,死亡2381人,同比减少278起、少死亡378人,分别下降12.2%和13.7%。事故死亡人数降幅比全国平均下降11.2%多下降2.5个百分点,比西部其他10个省市平均下降9.9%多下降3.8个百分点。

20*年,全市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3起,死亡56人,同比减少2起,少死亡35人,分别下降40%和38.5%,特大事故次数为直辖以来最低,比1997年—20*年年均9.8次减少6.8次,下降69.4%。并连续20个月杜绝了煤矿特大事故(1997—20*年年均2次),连续42个月杜绝了水上特大事故(1997—2003年年均2.14次)。特大以上事故次数降幅比全国平均下降30.1%多下降9.9个百分点。

实现了自20*年以来,事故逐年下降,扭转了直辖以来逐年上升势头。(1997年事故死亡2749人,2003年上升到3613人,20*年回落到2381人。20*年死亡人数比2003年减少1232人,累计下降34.1%)。

本届政府以来,特大事故每年分别为:2003年8次、20*年5次、20*年5次、20*年3次,平均每年5.25次,比直辖后1997—20*年每年平均11.67次下降55%,取得了直辖以来最好的成绩,实现了安全事故处于可控状态的目标。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全市各级安监系统的领导是构建平安重庆、取得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这一雄壮话剧的总导演,或者说是主角主演的话,那么全市安监系统办公室的同志就是这出话剧的灯光、舞美、音响、场记等等。这几年我们唱好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的“大戏”,没有导演、没有主要演员固然是不行的,但是没有你们这些默默无闻在幕后工作的灯光、场记等同志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向长期以来为唱好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这台“大戏”做出积极贡献的安监系统办公室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安监系统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我也曾经给局其他班子成员讲过,没有大家的配合,没有大家的努力,全市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就是一句空话。过去的几年,我的脑子里就像计算机一样存储着全市的安全形势图像和资料,这些图像和资料像演电影一样,时时刻刻浮现在脑海中。直辖以来重庆市安全形势一直十分严峻,被列为国家重点监控的全国重灾区。20*年发生特大事故14起,事故起数位列全国第2位;2003年特大事故8起,事故起数位列全国第4位。先后发生石柱“9.25”、开县“12.23”、涪陵“6.19”、天原“4.16”、合川“7.20”、沙坪坝“10.1”,因此,一直深感责任重大,工作压力大。主要原因是,安全基础呈“倒三角形”,人们安全意识普遍淡薄,安全法制不健全,体制不顺,投入不足,救援体系未建立,安全隐患普遍,安全事故不断,具体表现在:

高危隐患——危机四伏

道路:防护栏不防乡村道;全市20万公里公路、乡道1.5万公里、危险路段7500公里、村道17.67万公里、农用车3.5万公里、122万驾驶人员。

水运:救生衣不救生;39个区县通航,有900艘运输船,渔业、农用船1万艘,2003—20*年都有40人以上事故。

煤矿:带血的煤炭屡禁不绝;35个产煤区县、15*个矿,实际生产能力4000万砘,产量为全国1.5%。2003年死亡446人,死亡率15%,为全国的4.5倍,平均每天死亡1.2人。

非煤矿山:遍山的陷阱。

消防:全市共有公共场所21784个(娱乐51*个、13714所学校、医院1465个、20层以上写字楼46个),60%通道不通,45%防火门不防火,60%消防设备不全。

危化:城区的毒气弹;全市共有3536家(生产182家、储存60家、经营2641家、运输377家、废物处置3家、使用273家);重庆化医17家;液化罐91万个。

烟花爆竹和民爆:防不胜防,群死群伤;全市共有烟花爆竹74家、民爆43家;炸药3.7万砘,雷管7000万枚;从业1.2万人。

学校:学生无班车,危房难改造;在校生900万人,住校生400万人,没有学生往返班车。

水库:洪水猛兽,非法小船;病险982座,占2765座的1/3。

地质灾害:险象环生,全国第一;隐患存在4000多处(重大2000处,库区1500处)。

下水道:毒气、燃气长龙。

建筑:无序竞争,设备缺陷;全市建筑企业共有3300家,从业170万人,建筑工程1万个。

化粪池:6000定时炸弹。

三个重点——三大隐患

中央在渝企业:监管失控、事故频发

市属重点企业:职责不清、瞒报漏报

进城农民工:培训空白、肇事受害

重庆11个行业(领域):即道路、水运、煤矿、非煤矿山、消防、危化、烟花爆竹和民爆、学校安全、病险水库、地质灾害、建筑都存在着不安全的现状。为了改变全市安全生产的滞后和不利形势,这几年我们知难而上,确定了一个目标:打造平安重庆。

2007年:稳定好转,基本遏制重特大,初步建成“平安重庆”,西部前列。

2010年:明显好转,有效遏制重特大,死人大幅下降,全国前列。

2*0年:根本好转,全国先进水平,全面实现“平安重庆”。

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具体任务、措施、办法:

明确一个目标,建立考核体系;围绕三大主体,狠抓两个基础;遏制重特大事故,落实三个专项整治;采取典型引路,实施“113”示范试点工程;建立长效机制,实施8大监控体系(即:道路、水运、煤矿、危化、消防、建筑、下水道、气象);建立九大保障体系(即:法制保障体系、目标考核体系、监管执法体系、信息科技体系、监控预警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培训宣教体系、投资融资体系、安保互动体系);实施标本兼治,采取8大治本措施(即:建设“生命工程”,科学调配动力,以桥代渡,监测监控体系,壁式开采、金属支护,阻隔防爆,科技改造,预警预案)。

为实现这些目标措施,这几年,我们安监系统的广大干部累得不轻,有些同志说我是工作狂,说我有点铁石心肠,的确,为了全市安全生产的持续好转,与同志们来不及很细致的谈心、关心,照顾不够,但是回过头来看这几年我是很感动的。我们安监系统的同志可以欣慰地说,我们没有虚度这段时光,我们安监系统办公室工作的同志的努力也没有白废,全国这么多省市、这么多城市都在大抓安全,有的抓起来了,有的没有抓起来,我们重庆抓起来了,实现了持续好转,并使安全生产形势首次处于可控状态。全市安监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的确发扬了愚工移山的精神,与事故斗、与不安全隐患斗、与死神斗,把重庆不安全的形势改了一个面貌。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各区县(自治县、市)的安监干部职工都没有闲着,没有消极,大家都在努力去压事故、保安全,这一点帮了市局的忙,无数小的成就集合起来,就是我们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所以,我觉得大家都没有虚度这段时光,虽然身体累一点,脑子紧张一点,但精神是富足的。

二、进一步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几点希望

加快构建和谐平安重庆,关键要靠全体同志的努力。安监系统办公室付出的努力主要体现在服务、辅助、决策、参谋、协调、为宗旨等方面,在这里我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办公室工作对工作要极端热忱、极端负责,每个人的岗位不同、职责不同,都要兢兢业业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把工作做好,同时要心胸广阔,增进团结,大是大非讲原则,小是小非不纠缠,多谈心,多沟通,多合作、协作,不要互相拆台。

第二,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办公室工作在领导同志身边,工作的要求很高,压力很大,任务很重,经常加班加点,我常说“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如果没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是完不成的。

一个人的生命过得是很快的,人真正干活的高峰就是30年,一晃就过去,我深有体会。虽然这些年大家都很累、很忙,但是忙也是一个机遇,过了这几年,想忙也没有机会了,所以说有活干也是幸运,大家一定要抓住大好时机,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这几年安监系统办公室的同志们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虽然累,能够集中在为领导服务上、干正事上、干事业上,而且为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取得了成效。记得我当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时候,在看电影看到五、六十年代的劳动者,像王进喜等条件非常艰苦,但是精神非常好,精神上非常开朗、幸福,一个人必须把自己和一种伟大的事业连在一起,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做点事,心里才踏实,所以我觉得精神的力量应该放在第一位。

第三,要有正派廉洁的作风

办公室工作权力不大,也不小,尤其是接触的都是领导同志,所以要特别注意廉洁自律问题,同时还要做到公道正派,要会审时度势,创新思想,思维、观念、理念。既要做到全局在胸,又要能处理、协调好上、下、左、右、对内、对外的关系,找到平衡点和最佳结合点,在工作上做到“全局在胸,典型在手”,以点推面,超前预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注意吃透上情,吃透下情,领会领导的思想意图,找准工作结合点,要做到大事不能糊涂。

第四,要有规范高效的工作

办公室工作一定要讲求规范和高效,规范是高效的手段,高效是规范的目的,办公室是“司令部”、“参谋部”,工作上要做到少出问题,不出问题,并且能够高效有序的运转,而不是“拖、拖、拖”。规范、高效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市上下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教育活动,我们在服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往往跟工作不够规范有很大关系,导致了运转的效率或者运转的环节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办公室必须高度重视工作的规范和高效问题。

第五,一定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在办公室工作随时面临新的形势,一定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做到开卷有益,终身学习。同时,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方面我深有体会。今年,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全市各厅局的干部到沿海考察,书记亲自布置了作业,考察结束后要求每人都写考察报告,后来我写的考察报告得到了书记的高度重视和称赞,并亲笔批示转发全市各级干部参阅,批示在《重庆日报》上发表。所以,我希望你们一定要勤奋学习,终身学习,熟练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掌握熟练的写作方法,这是从事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工,这项基本工的提高无捷径,只有苦练,练能就熟,熟能生巧,巧能成精,精能成神,神能自如。

篇4

坚持将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凝聚全市力量,强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加速追赶跨越、振兴崛起步伐。一是千方百计抓招商上项目。我多次带领相关部门深入到*等重点招商区域,通过组织推介会、敲门招商等方式,积极招引企业考察投资。组织开展了百日招商会战与项目签约仪式等大型招商活动,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9亿元,增长37%。全市在建千万元以上项目达到1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0个。加大对企业、项目包扶力度,促进战略型大项目加速建设。二是千方百计建平台聚产业。坚持把有限财力投入到新城建设中去。投资9000万元完成核心区整地,投资7000余万元建设大道和河治理等配套工程。组织完成了新城垃圾处理场与供热站项目规划设计,推动净水厂完成一期水源地建设。在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打造优势特色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在大力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注重先试先行发展新兴产业,建设新兴产业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千方百计抓财源促增收。主体财源不断扩大。坚持把壮大骨干企业群体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加大了对企业实时监测与帮扶力度,组织各部门努力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难题。继续推进扩权强镇战略,引导乡镇发展房地产业和特色农业,使乡镇级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全市12个乡镇中有已有9个乡镇收入超千万元。推动金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解决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的难题。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密切了与国内外友好城市往来。进一步扩大了外贸企业群体,实现了外贸易稳定增长,进出口总额实现3.5亿美元,增长61.4%。四是千方百计抓特色建新村。坚持走特色产业之路。

二、树立民本理念,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始终把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摆在首位,在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同时,我与政府班子成员共同努力,下大力气改善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住房、医疗、卫生、教育等条件。一是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市政重点工程,投资千万元完成和4条主次干道改造,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在全市开展了树木认建认养和庭院绿化活动,城区新增庭院绿化面积9000平方米,新栽树木34670株。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使用,使城市宜居功能进一步完善。提出实施人口集聚的大城战略,鼓励棚户区居民向楼上转移,加快了棚户区改造进程,开工面积达15万平方米,等一批新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在动拆迁。关注城乡弱势群体居住条件,惠民家园廉租房建设全面完成,600户贫困家庭陆续入住。二是努力办好利民实事。深入实施民生改善办实事工程,把有限财力向民生倾斜。继续调增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标准,在市率先达到省调线标准,让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推进城乡医保扩面,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4%。将城镇“三无”人员和70岁以上重病重残老人补差额分别提高到463元和239元。投入177万元实现了民政对象医疗保险全覆盖。全面兑现了高龄老人津贴。组织全市各部门对300户特困户开展“一帮一”扶贫解困送温暖活动。免费为50户农村贫困残疾对象改造危房,为各类残疾人减免康复费用80余万元。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660个。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高标准通过省政府教育“督政评估”检查;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定;引资百万元完善了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努力打造全省县级一流医院。三是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不动摇,进一步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多次组织开展全市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并带头深入到矿井检查,确保将各领域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使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坚持依法处理问题,经常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交办、督办,有效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民的满意率、群众的安全感普遍上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