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0: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文初中知识点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一、研课标,明过渡
新的课程标准是九年一贯制,更注重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它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将其列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一以贯之的目标。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就要仔细研究小学和初中在这三个维度上的要求有何具体不同。例如:在阅读方法上,由小学高年级的“学会默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到初中“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理解和分析评价层面,由小学语文的“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到初中语文的“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老师只有真正细细研读课标的这些变化,做到对课标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找到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能渗透下一阶段学习目标的好方法。
二、 研教材,明目标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犹如飞驰的火车,我们的语文教材明显体现了这种变化。于是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大学语文教材等就像这列火车上的一节节车厢,如何使孩子们能与火车头一起向前奔,我们就要细细研究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该如何过渡,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具体到小学高年级语文来说,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在处理课文内容时,首先要适度加深、适度渗透一些七年级语文的学习目标。小学高年级在教师研读教材后,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着眼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小学教小学,缺乏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关照,因而不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因此,我们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更要做好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关注一些与初中知识关联性强的知识增长点,确定好既适应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又能体现初中语文教学要求的目标,让孩子们跳一跳也能够得到,帮孩子在这些知识增长点上“飞一飞”。这样,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这两节车厢的联系就更紧密了,衔接的效果会好得多。
三、研过程,明方法
因老师们个人的理解不同并鉴于孩子们的成长经历的差异,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易沿袭中年级的一些做法,具体表现为,在对知识点的理解上,小学老师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从朗读声音的轻重中去体会。而且小学的教学过程易限于课文内容,在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而孩子们进入初中后则需跳出课文内容,关注社会现象,从特殊的例子中,推断出一般的用词规律,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小学高年级老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初中学习方法的渗透。具体到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来说,我们可以在创设情境、通过朗读训练去感悟这一知识点后,将理解程度适当延伸、总结提高,从“一个词”扩展到“一类词”,进行初中学法的渗透,进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大自然的文字》中有这样一段话:“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用心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生动之后,进一步拓展延伸,帮孩子们整理出这一类词的共性――采用了拟人手法,进而引导孩子们认识说明事物的文章里,这一类词语能够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有趣,这样就顺利实现了初中语文学法的渗透。有了这样的渗透与铺垫,将来孩子们在初中再学习这类知识点时,就会因为这个跳板的存在而水到渠成。
四、研学生,促过渡
从小学升到初中,是对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一次重大考验。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小学低年级依恋老师到初中阶段自主意识增强的过渡期,在对老师有明显依恋的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正在不断萌发。作为小学高年级老师,就一定不能错过这样一个抓好过渡、促进衔接的黄金期。我们应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半扶半放,给孩子一定的自,帮孩子们制订学习计划,优化学习方式,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孩子适应初中学习的能力。具体到语文学科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形成熟练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养成及时总结、进行思维拓展的习惯。养成了好习惯,孩子们进入初中后就能很快适应初中生活。
五、研试卷,主导向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它是巩固、消化与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在短短的45分钟内多讲些知识点,往往忽视了课堂作业,侧重于布置课外作业。语文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知识点的积累,如字、词、句的运用,课外作业固然能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但效率没有课堂作业高,效果也不甚理想,所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密切与作业之间的联系,用多样化、多元化的课堂作业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作业功能,实现素质教育。
一、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多年来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初中语文教育理念偏向“分数至上”,轻视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表现在作业上就是偏重阅读应试训练,轻视写作能力培养,形式上偏重于重复抄默,轻视朗读书写实效,而且作业布置过于笼统,层次不清,根本发挥不了作业功能。目前国内关于初中语文作业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一定体系,使得作业设计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盲点”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鼓励学生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认知“语文”学科,也很少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以至于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来往,根本体现不了作业本质,更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作业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是常规教学环节之一,教师不应回避它或忽视其设计,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样只会降低作业功能。所以,语文教师要注意作业设计的多元化和多样化,以有效性为前提,以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为基础,结合知识生成过程和思维活动过程来设计作业,力求使作业过程成为学生消除困惑、满足需要和创新知识的有效形式,真正发挥作业功能。同时使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课内知识的外延,帮助学生巩固、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
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多元化(以课堂口语交际训练为例)
教学领域中的多元化可以理解为思维多元化、方法多元化、形式多元化,而作业设计多元化就是从多个角度或系统地设计作业。初中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小学语文相比,其囊括知识体系、能力培养、情感熏陶等一系列内容,不再是读与写的简单结合,加之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业设计也应采用新理念,形式要更多元化和多样化。对于初中生而言,作业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要载体,是他们获取与处理知识的重要形式,为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体现作业本质、发挥作业功能,初中语文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充满情趣和色彩丰富的多元复合体。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理解分析、写作能力训练,以及学生创新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前两项是作业设计主要内容。以课文理解分析为例,教师一般先分析课文,让学生从内容上理解课文主旨,那么对于这一部分,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元化方式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主旨,整理成一个观点,然后提出正面论据以支持提出的观点,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拓展思维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至于写作能力训练,除了课后作业练习之外,在课堂上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同样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与掌控能力。口语交际训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命题小短文,二是开放性题目。命题小短文:教师给出一个词语,或一个成语,或一个谚语故事,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讲述相关知识。在设计这样的课堂作业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训练要求、注意事项等要求,必要的话可为学生做示范。例如,以“校园风景”为题,学生既可以将现在所处校园,也可以是以前的校园,也可以是自己去过的,也可以是父母的……只要不脱离话题就可以。开放性题目:教师给出口语交际要求、注意事项,不给出题目,学生随意讲述任何一个话题,学生主体的自主性更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用言语为学生勾勒出一个虚幻的情境。如,“在我小时候,父亲有着世界上最伟岸的肩膀,我经常骑在他的肩膀上玩耍,看到的世界更远、更广,而现在的父亲……”让学生接着这段话继续往下说,要求主旨明确、语言简化。这样的训练根本没有提任何口语交际技巧、语言运用要求等,注重个人经验和知识积累,侧重于感性思维,技法指导相对较少,却真正起到了锻炼学生口语交际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
以上关于写作能力训练的作业设计,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其主旨都是为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业形式的多元化并没有影响作业本质功能,反而使作业变得愈加丰富多彩,利于拓展学生思维、语言运用能力的增强,同时也密切了作业与课堂教学活动间的联系,通过有效的设计将作业有机融入了课堂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讲解与巩固的重要手段。作业融入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及时帮助学生理解与消化知识点,有着课后作业无法比拟的即时性和有效性。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增添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新鲜性,同时要精,抓住重点、难点,并不是越多越好,高质量作业才能真正发挥作业功能。
总之,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多元化的课堂作业设计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语文素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作业的融入,如口语交际练习、阅读理解分析练习,并注重练习形式的多元化,以期充分发挥课堂作业功能,达到作业设计目的。
课程难度加大 要培养课前预习习惯
有的孩子小学阶段很优秀,但到了初中就成绩不理想,有的孩子到了初中就开始跟父母顶嘴,甚至还在自己房间的门上贴上“请勿打扰”……这些都是孩子在应对初中学习准备不足造成的。如何帮助孩子做好中小学衔接,帮助孩子度过适应期,使孩子尽快适应中学生活,这是家长面临的新课题。
与小学相比,初中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小学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学科的学习。中学阶段信息量成倍增加,多出了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几大学科,初二初三又多了物理、化学学科,初一一年的信息量几乎相当于小学六年的信息量。
同时,教材变化大,难度增加。此外,知识系统性增强。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
小学老师讲完例题后,都会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模仿解答方法。而中学老师着重讲概念,练习题跟例题不完全一样,要求学生在掌握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学习方法从模仿到理解,需要学生提前衔接。而且考试、考查变得频繁。在小学时,学生们一学期只有一两次考试。到了初中,考试就变得频繁,几乎每一学科每一单元后,都会有一次总结性的检测。在七中几乎天天有小测验,周周有大测验。
同时,初中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要求变了。相对于小学阶段以纯粹记忆为主的教学内容,初中阶段学习对于推理、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初中不再是小学的“多读、多背、多记、多默写”,而采取多理解、多分析、多思考的方式。
以具体科目为例,初中数学渐渐转为代数、几何学习。小学是具体数字的加减乘除法的运算,进入初中后,函数、几何画图等抽象的概念需要大量的逻辑思维过程。比如,小学《科学》课堂上涉及“重型载重汽车装有较多轮子,菜刀的刀口很薄”这些常见物理现象,仅仅要求学生能够记住就可以,而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学生不仅要记住,还需要用相应的物理原理进行解释。
初中生易“叛逆” 家长不能搞“大棒政策”
变化跟小学相比,初中生的情感起伏变大、初中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应对家长首先要想到跟孩子好好商量,给他们发言的权利,不能搞“大棒政策”,而是要循循善诱,以引导为主。
孩子进入初中后,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叛逆心理,与家长的想法时常相悖。家庭教育陷入僵局,是当下家长最常见也是最困惑的问题。
一般家长可能认为,孩子一旦进了中学,一定会更加懂事,会渐渐变成学习好的孩子,可现实却往往与预想不一样。一位家长抱怨孩子自进入初中,放学后对他们不理不睬,多问他几句话,就说烦,讲他几句,就顶撞家长,还用电脑打了几个字“请勿打扰”贴在自己房间的门上面。
我们说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家长不必因为而惊慌。
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也是情感的狂风暴雨期,心理学专家称这段时期为“心理上的断乳期”,这是青少年心理发展逐步向成熟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过渡。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很大的变化。生理上,孩子的身体发育进入了第二个生长高峰,各方面迅速生长。
作为家长要注意理解、尊重和正确引导,成长的困惑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这一时期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充分的尊重,有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
遇到什么事,家长首先要想到跟孩子好好商量,给他们发言的权利,对于一些日常行为习惯,对的旗帜鲜明地支持,不对的不能搞“大棒政策”,而是要循循善诱,以引导为主,这样,孩子自然不会站在家长的对立面,关系处理起来也很融洽。
做标记梳理知识点 学会主动式听课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家长可以利用这几个月的时间督促孩子坚持完成有益处的行为动作重复,让孩子多形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大家更关心的,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要注意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预习做标记
对于初中生来说,预习显得非常重要。初中课程知识量增大,预习可以提前把握重点,避免学习中知识点的遗漏。同时,预习也应该讲究方法,应掌握三个要点:首先,头一天把次日要学习的内容“过”一遍,即提前熟悉课程内容;第二个就是“做标记”,在熟悉课程内容过程中,将不理解的知识点予以标记,以便在课堂上重点关注;最后可以尝试性地做课后习题。
关键词二:主动式听课
初中生课堂上的学习更应该追求主动式的听课方式,把握分清主次和做好笔记两个原则。初中教材中知识点较多,而且分有层次,学生要学会靠自己分清哪些是重点,做到有所侧重。同时,做笔记也有技巧,记住老师反复强调和课堂上不能立即掌握的内容,以便课后请教或自我突破。照本宣科地将所有东西一股脑记下来不可取,这样既没有突出重点,学生也会感觉很累。
关键词三:搭框架梳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也在随之变革。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的教学一直是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由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数字化环境,为语文教学的展开提供了崭新的舞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够让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从被迫到主动的学习方式。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是发展的趋势。
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定义与特点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以算机及网络环境为媒介,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可以在多媒体环境下运行的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可大致分为数字化的化幻灯、多媒体课件、投影、音频、视频、网上教学资源等。
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将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教学资源相融合,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直观、形式多样。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可操作性、多样性、直观性,这些对于传统教学资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2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结合的优势
2.1改变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多依托于文字,且越接近学生生活的文本越容易被学生接收,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但是一些远离学生生活的,没有被接触感受过的文本知识就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难以被学生接收和理解,比如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的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的特性创造出的情境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通过改变传统依托于文字的教学方式,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体会。
2.2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数字化教学资源从多角度、多方位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化教学资源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生动、真实的的教学情境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发展创新,提高教学效率。
2.3情境引入,提高教学效率
声音和图片再配以深情诵读,音画结合自由想象,再现情境,语言描述深入理解情境。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再创情境,使学生感同身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3初中语文《沁园春・雪》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分析
3.1概要设计
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数字化环境是教学发展的趋势。将数字化教学资源运用到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率。笔者以行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悦趣化学习(又称游戏式学习)、协作学习作为理论依据,以苏教版七年级课本的《沁园春・雪》为例,设计出了以课前―课中―课后为主线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整体的框架如图1所示。
在整个框架图的基础上,课前部分主要是学生预习新课,导入新课。采取微课的形式是因为微课具有短小精悍,表现力强的特点,相对于枯燥的课本来说,学生更倾向于表现多样的视频式的学习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观能动性。
讲课中部分只要是在教师的协助下,播放课件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讲授课文知识点。本课件主要是有storyline开发设计的,并且利用其他的辅助工具,如ps(图片合成),word(文字编辑)来编辑课件中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课件简单易操作,包括的模块为导入,介绍,课文学习,测试和拓展几个部分,其中导入时用于情景创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包含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即课文学习的基础;课文学习包括字词段,文章总结和情感,内容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易于学生掌握;情感包括本文情感和他文情感,本文情感总结了本文作者写作时的豪迈壮志的爱国情感,他文情感的目的是与其他文章进行对比,促进学生体会诗文情感的能力;测试为当堂测试,包括课文中的知识点、理解性的问题,又包括迁移发挥题,巩固学生本堂课学习的内容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协作表达能力;拓展部分主要是拓展学生的只是面,包括词文今译、模仿学做和资源链接三个部分,学生学习完成之后可以通过拓展模块提升自己文章鉴赏、写作表达以的能力,同时获得一些课文中锁没有的一些课外知识。
课后部分主要是以百度云里的内容作为课下阅读和拓展,同时课后不忘做关于本课的经典题型的测试,在拓展课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
3.2详细设计
3.2.1课前部分
课前部分主要是以微课为学习资源,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微课具体内容分为:导入、写作背景动画、思考三个部分,在这三个部分中导入是用图片形式来展现,写作背景是是flas来实现。思考部分主要是提供给学生几个开放性的但是与课文息息相关的思考内容,例如:
假如你是,(1)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什么样的情感要表达?(2)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学生通过微课进行学习,大致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带动学生进入了作者写作的情境中去,为学生高效的进行课文学习提供了基础。
3.2.2课中部分
课中部分主要是基于storyline开发的课件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学习的,教师通过播放课件,展现学习内容,组织学生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storyline开发的课件能够实现交互操作,简单易操作。
课中部分分为导入、介绍、课文学习、测试和拓展五个模块,每个模块功能如下:
(1)导入模块:情景创设:利用雪景和的动画图片来导入学习,激发学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介绍模块:作者介绍:作者生平动画:小时候―青年―中年―晚年。
背景介绍:写作背景流程图(文字+图片)。
(3)课文学习模块:课文学习模块分为字词段学习、文章总结和情感学习三个模块,其中字词段学习部分是针对词的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进行解释;文章总结是词的上下阕的内容的总结以及中心思想的总结;情感部分是本文情感和他文情感,通过学习本文情感和总结他文情感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度和促进学生体会诗文情感的能力;测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正误题,这些题均是课文中的固定知识点以及理解性的题目,并且有完成情况的反馈,方便学生了解自己哪部分还没有掌握好,回到课文中即使复习,另外有一道迁移发挥题:“假如你进入初中便努力学习,但成绩一直不理想,受人嘲笑,但期末考试成为一匹黑马名列前茅,大家对你刮目相看。假期父母带你去爬长城,站在长城上,你感慨万千,你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及如何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部分展部分主要是拓展学生的只是面,包括词文今译、模仿学做和资源链接三个部分,学生学习完成之后可以通过拓展模块提升自己文章鉴赏、写作表达以的能力,同时获得一些课文中锁没有的一些课外知识。
(4)测试模块:在课文学习结束后需要进行测试,评估一下学生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进行修改教学方案。测试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发挥创造题。前三种题型主要是以课文中知识性的问题和理解性的问题,发挥题主要是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5)拓展模块:主要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开拓学生视野。主要包括:词文今译、相似诗词欣赏、学生自己模仿发挥。网络资源分享等。
3.2.3课后部分
主要是以百度云为平台,分享内容供学生课下学习,分享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上课时课件、课后拓展资料、学生作品分享。其中课后拓展部分又分为四个部分:作者的古诗词作品以及讲解、与课文主题类似的诗词和讲解、关于本课的朗诵或节目的视频、历年中考或经典测试的测试题。课下部分的功能主要是巩固课上的知识、拓展课外的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
4总结与展望
本教学资源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模块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以行为主义、建构主义、悦趣学习和协作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全程竞争计分的模式来展开《沁园春・雪》的学习,突破了传统课堂课中学习,忽略了课前和课后的学习的不足,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本教学资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受任课教师的影响比较大,不可控因素较多和资源设计仍较为传统等,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优化本类教学资源,以期对初中语文古诗的教学模式做一个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高兴,虞沧,刘芳.数字化资源共享新方式――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0):10.
当今社会的学生,由于课业压力,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走入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一味地注重数学问题的解决情况,往往对于生活中的数学不闻不问.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占有重要地位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是不会留心观察的,反而只会埋头于教师布置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完全脱离实际,致使一些学生会出现对学习数学必要性的怀疑.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用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轴对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轴对称图形.如利用多媒体演示蝴蝶煽动翅膀的动态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发现了什么,教师进行总结.然后,要求学生说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演示,会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学生的发现肯定会有不足,如椅子,只有在正面和背面看时才是轴对称,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同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评价.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出示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片,如中国结、倒影、蝴蝶、宫殿等.教师还可将数学的轴对称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如语文中的诗句“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或对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一舟二橹四人摇过八仙桥”等,都是抽象的却又生动的轴对称.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不脱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促进了知识点的形象记忆,还数学本来的面目.
二、引导学生解决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
在练习题和考试中,偶尔会出现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前提下,更多地接触这类习题,让答案变得一目了然.
例如,同学们都知道“羊”字是一个轴对称的字,那么,图1所示含有“羊”字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对于初中生来说,在简单的观察练习后,便要适当加深难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类试题,将数形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心中有“数”,脑中有“形”.
再如,要在讲台边缘这条直线a上放置一根冰淇淋,那么这个冰淇淋放在a的何处,A、B两个同学距冰淇淋的距离和最短?(如图2)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这三维目标很难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以学习简单的语文知识为主,并没有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教学。到了高中,由于语文所学知识更具系统化理论化,其学习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目标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更注重学习的方法及学习情感的培养,这样的反差对教师与学生都是极大的挑战,这时教师如果没有采取很好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使高中语文知识很难达到新课改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二)教师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初中升入高中学生面临的是教师的变换,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有所差异,一些教师对于初中的语文教材了解不透彻,采用的教学方法会与初中的教师有很大的差异,没有很好的处理初高中教学方法的衔接,在语文教学上直接开展高中式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来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压力,学习高中语文知识出现一定的困难,给学生带来一定的不适应,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师教学态度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低,而且在升学中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而高中则不同,语文作文三大主科之一,语文成绩直接关系着是否可以考入一所高等院校,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会比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态度上有很大的转变,会加大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对学生的要求也会随之有所提高,这样的教师态度转变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压力,这并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四)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依然会沿袭以前的学习方法,对很多知识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显然不能很好的理解高中的知识。在高中学习上,自学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对学生的自制力要求更高,而继续以初中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显然已不能很好的適应高中学习,这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的自信心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出现心理问题。
二、新课改下初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衔接的措施
(一)加强初高中语文内容结构的衔接
1.采用“织网式”对知识点进行补充。
在初高中语文知识中,主要是以点进行发散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知识逐渐积累。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能力,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上如果遇到初中知识,而这些知识并未学习过,那么就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做好内容的衔接,以便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2.采用“阶梯式”来调整教学的难易程度。
随着义务教育“给学生减负”政策的实施,初中语文知识的难度大大的降低了,而学生所需学习内容并未减少,而这些知识大部分就会积攒到高中,这便会加大高中语文知识的难度,在新课改要求下,学生既要掌握知识也要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这便更加大了教学难度,给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螺旋式”“阶梯式”的教学方式,知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加强教学方法的衔接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多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阶段,大多数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进入高中应当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同时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高中语文的实际教学中,应当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在学习新知识时,启发学生去回忆与新知识想关联的旧知识,以达到以旧知识为基础探索新知识的目的,同时应当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我预习,在课上进行小组讨论或是学生自己进行讲解,进而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加强教师态度的衔接
初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态度与重视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好的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做好态度的衔接,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在教学上教师必须摆正教学态度,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态度,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的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并进行及时的总结,针对每类学生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要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耐心的讲解,在实验中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与尊重,使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四)加强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
初中升入高中后,由于学习知识难度的增加,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许多学生会对这些都不能很好的适应,一些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极易引起学习困难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若是学习方法问题就应当及时的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若是无法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应当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防止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在教学中应当针对学生具体的需求来进行引导,进而切实做好初高中的有效衔接,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性,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在语文教学上,高中语文的难度与要求均有所提升,教学上语文的教学方法也出现了一定的差异,这样一来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若不及时进行积极引导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下降,因此,应当逐渐加强对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52-01
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其目的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有效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除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外,还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著名的法国教育家、哲学家、生理学家笛卡儿说过"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是实现探究学习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一、抓一点
对文本的探究可以是任何一个有疑惑或兴趣的点,如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修辞、一种表达方式、一个人物、一个情节等等,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对象,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思考,以求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当然这个点可大可小,角度可以是美点赏析,也可以是疑点剖析,可以是误点辨析,也可以是争议点分析等等。如《愚公移山》一文中有一个情节“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也就是说,愚公移山,除了愚公全家人以外还有一个孀妻之“遗男”。一般人认为,“遗男”参加愚公移山的行动,说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但是如果再进一步探究,那么我们就会想,既然愚公移山的行动受到了众人的拥护,为什么全村的成人却没有一个参加愚公的行动呢?一个不懂事的小孩“跳往助之”是不是说明愚公的移山行动是天真之举呢?愚公移山如果不仅仅是为了一家人的利益,为什么不动员全村的人一起参与呢?常言说的好“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由此可见,愚公移山没有村里的成人参加,是说明愚公移山不得人心,还是说明人们对愚公移山的行动不理解呢?如果学生能这样有理有据地探究下去,学生的思维一定会出现灵活、开放、创新的态势并从中得到收获。
二、归一类
以课文的某一知识点为发端,引发搜索,连类相归,将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归结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板块,使之有一个较大的覆盖面,从中得出一种规律、一种方法或一种理论,并把这种规律、方法和理论再运用于实践,形成能力,以解决语文实践中的相关问题,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就是 “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如有关环境描写的归类。
《孔乙己》的环境描写“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作用是衬托悲凉气氛。
《我的叔叔于勒》的环境描写“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阴暗的景物衬托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七根火柴》的环绕描写“草地的气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霎时把天空遮得严严的,接着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会遮没了…”作用:展示人物活动背景,衬托人物的高尚精神,为人物的英雄行为作铺垫。
通过以上资料的收集,从中总结出环境描写的作用:衬托人物的某种心情;渲染某种气氛;展示人物活动背景,为人物活动作铺垫等。实践运用:某市某年中考题文章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陡的山道间尽是些的石子。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新,偶尔几声鸟叫,让人好不惬意”一一为后文这位父亲挑担子的艰难作铺垫,渲染愉快、和谐的气氛。
从归纳一个规律的角度去收集资料,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知识性、全面性,收集的过程不仅仅是让人拥有一组一组的专题资料,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搜集能力、分析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优秀的集纳往往就是极为实用的研究成果,并用以指导学生实践。在拥有一组一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进行抽象,归纳出这一组材料所表现出的规律;它完成了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飞跃,所总结的规律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温故知新”——从理论上引导,形成知识系统。
“知识定位”—— 让零散写作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知识点的整合归类。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交流,使学生头脑中所拥有的,理出知识的序列,明确训练的重点。
“概念识别”——从课文中提出典型例子,形成感性认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
“技巧探航”—— 自主梳理,从理论上升到实践的实际应用的过程,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地掌握,加深理解,对学生智力的形成和自主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范文引路”—— 以例文为例,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解决作文内容的问题。作文,首先要有东西可写,然后才是怎样写,由内容决定表达的形式,内容的摄取来自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
“变种类聚” 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段的写作练习。
“拓展实践”, 明确训练到位,在训练中摸索规律,运用规律和方法去实践。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写作引导的生成与实践要注意问题:
一、“层递性”——由易到难递进
写作引导的生成要体现内容的从易到难,从浅入深的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结构而言,写作引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温故知新”,是指学生对有关本节的知识点进行概念性填空;“知识定位”,是指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在整个写作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概念识别”,是指对知识点内容的区分界定;“技巧探航”,是指通过举例进行分析归纳写作的小技法;“变种类聚”,是指本节中知识内容的灵法变用的归类;“拓展实践”,是指进行大作文写作;当然,在设计的最后还要附设“范文欣赏”以供学生赏析。
这个过程,从理论引导到理解运用,从填词的短语练习到片断练习,再到成篇写作运用。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化解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增添学生的写作信心,内化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小点性”——以小见大
“小”是指切入点要“小”,设计的步骤要“细”,教学中充分体现“品”字先行,实践跟后。例如:就“自然环境描写”这一内容,我们分成多个切入点进行教学,例如‘妙笔生花绘美景”中我们学会写景的方法有修辞语、五味语、准确用语 ;“一枝一叶传深情”中学会为了衬托人物的情感可通过景物描写的正衬和反衬;“绕梁三日诉衷情”,就是让结构“回环反复”在文章的若干处地方不断重复,并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踏雪归来马蹄香”学会正衬:即从正面衬托,利用与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烘云托月月更明,也叫做“水涨船高”。反衬:即从反面衬托,就是利用与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也叫做“水落石出”。
这样细致的分类,一般要求一课时完成一点,课后完成大作文写作。在这样细致的分点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把知识点学得更透,更扎实,可以内化成学生真正的能力,从而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
三、可操作性——说和写结合
写作引导,重点还在于实践,只有可操作的引导,才是有效的引导。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写作引导都以一课题为标准,一课时要完成的内容最少要到片段写作的完成为标准,大作文写作可以留作课后作业完成。但是,写作引导模块较多,上课的难度较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说话表达,再写作表达”的方法设计。“因此,这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引导时要深入考虑练习的“精”与“活”,“量”与“度”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本质上符合“可操作”的要求。
四、高效性——教与学结合
课改之前初中英语是学生正式接触英语课程的开始,随着课改的开展,小学已经开设英语课程,对一些基础英语知识进行了学习,并且学生已经具备一定量的单词储备,为初中英语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初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每个学校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都有一定的差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不齐,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差距很大,初中教学模式同小学教学模式存在差别,这些都为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一、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1.学生水平层次不齐。刚进入初中,每位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不相同,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和教材内容开展教学,那么很容易打消成绩较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成绩不好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师授课成果的质量,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容易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接受过程中就相对比较困难,单一的教学手段并不用于所有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掌握学生的英语基础,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帮助所有学生提高英语成绩。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英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他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英语单词,学生掌握语法再扎实,没有英语单词的储备也没有任何意义。在这种枯燥的记忆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对英语学习失去耐心,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不适应新教学模式。初中课程相对比教学课程要更加的充实、紧凑,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课堂上很难为学生留出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一般初中的英语课程平均每周有七节课左右,英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而其他课程对于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很难拿出大量的时间用于英语学习。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因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低,在授课过程中讲解的都非常细致,因为课程时间充足,大多数都会照顾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小学的教学模式比较容易接受,学生不需要太多的自主学习就能够掌握知识。
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措施
1.掌握学生学习基础,因材施教。教师为了能够根据学生的状态选择最适应的教学方式,就需要教师在开学初期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可以采取考试、课堂提问、交流等形式进行,全面掌握每一名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状态,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归纳整理,针对每种类型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加以融合,做到课堂教学能够照顾到所有的学生。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就算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往往取得的效果都不是很好。教师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的主体,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同语文教学有很大相似之处,之所以语文受到大多数学生的喜欢,主要是因为学生汉语基础都比较扎实,每天都在汉语交流的环境下,对掌握语文知识都有很大帮助,且语文学习过程中涉猎十分广泛,会让学生学会很多新知识。英语教学可以借鉴语文教学的方式,尤其是做阅读题型或者翻译句子的时候,教师要精心选择题型内容,尽量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能让学生增长知识的内容,使学生学习起来十分轻松,且对英语知识产生浓郁的兴趣。
3.帮助学生适应初中教学模式。初中教学模式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帮助十分有限,且初中教师的教学任务都很重,一名教师都带很多个班级,课程安排都很满。这就要求初中生必须尽快学会自主学习,能够自己合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将初中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全部会学。而英语课程的特点决定着学生必须拿出大量的时间记忆大量的英语单词,提高自身的词汇量,才能够更好的学习英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教学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英语。例如,要求学生制作单词便易卡片,可以方便学生随身携带,让学生在等车、走路等一些可以利用的零散时间记忆单词,提高英语水平。
三、总结
初中英语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阶段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必须要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其在后期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同时,英语教师还应该不断提供自身英语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初中英语课程。
参考文献:
弟弟对学习一直都不感兴趣,为了能让他能对学习提起点兴趣,我决定从弟弟比较喜欢的数学教起。我看了看爸爸给他买的那本成人高考数学书,书上把知识点和重点都总结的挺全,于是我决定按照这本书的内容给弟弟授课。首先我给他讲基础知识,一些公式让他背过,然后,给他讲一些例题,最后让他做一些比较简单的题,以检测一下他,也好知道他那里没掌握,那里没记住,另外,也可以知道他是否真的认真听讲了,他总是没懂还一直点头应声,这是对教学最不利的一点儿了。我给弟弟一个晚上大约上三个小时的课,进度很慢,时间少,他对新知识的接受又慢,每次上课到十点钟时他的困意就上来了,我得使出浑身解数让他不至于合上眼皮,哎,难呀。已经学习与教学有关的课程两年了,可是在此时却想不到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提高我的教学效率。我只能根据我的感觉,用我的亲身学习经历,让弟弟尽快掌握重点知识,尽管知道这样会降低弟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也许题型一变他就不知道怎么做了,因为他对知识点还没理解透,为了让他能在我开学前对高中知识在脑中有个整体印象,我只能在整本书的知识点都讲完了之后,在对弟弟一直困惑的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另外,为了让弟弟能记牢讲过的知识点,我会在下一次上课时,给弟弟出一些题,让他复习一下已经讲过的知识点,刚开始的题会简单一点,当他掌握的比较好时,会给他出一些有点难度的题,如果发现他有失落感产生时,便取消出难题,毕竟保持他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是最关键的。
尽管,我认为我对弟弟的要求已经降到最低了,他还是做不好,讲过的题不会做,完全运用公式的题也做不出来,我刚开始急的对弟弟发脾气,灰心丧气到了极点,弟弟也因此变得更加不听话,可是我在晚上睡觉时想了想,我认为简单的东西,对他来说也许真的很难,毕竟他是头一次接触,而我却学习了三年呢,我是不能以我的标准来要求他的,我应该全面考虑一下他的能力和状态。于是,我再上课时,也就不对弟弟发脾气了,讲过的知识如果做不出来,我就一点点儿的提醒他,或者让他到书上去找知识点,实在不行再给他讲,但绝不会在发脾气,我要用我的耐心让他对学习更用心,同时,我会不是说一些鼓励的话,以防止他对学习的惧怕感加重。后来,我发现弟弟在做题时似乎很心不在焉,听课时也是这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决定用刺激-强化的方法,他一到十点多就打瞌睡,他最渴望的就是能早点睡觉,于是,每次做题时,我答应他,如果他能作对一半以上的题就可以是点半睡觉,否则,十一点半睡觉。没想到这着还真管用,再让弟弟做题时,他很认真,以前做题让他写步骤,他就是不写,现在他已经挺自觉地写步骤了,弟弟的变化让我对这次教学提高了不少信心。
当然,就算弟弟认真配合我的教学,他最后也未必能学多好,这种速成地方法,真是没法保证质量,我学了三年呀,我才给他讲三十多天而已。弟弟白天还得上班,晚上还得学习,教学效率当然不会很高,他是挺累的,有时看见他那么疲惫,还真是不忍心让他学习到太晚。
语文的教学,我主要采用让他自己看的方法,我知道文言文部分他学会的可能行不太大了,也就不强迫他去看文言文的知识。
尽管,我认为我对弟弟的要求已经降到最低了,他还是做不好,讲过的题不会做,完全运用公式的题也做不出来,我刚开始急的对弟弟发脾气,灰心丧气到了极点,弟弟也因此变得更加不听话,可是我在晚上睡觉时想了想,我认为简单的东西,对他来说也许真的很难,毕竟他是头一次接触,而我却学习了三年呢,我是不能以我的标准来要求他的,我应该全面考虑一下他的能力和状态。于是,我再上课时,也就不对弟弟发脾气了,讲过的知识如果做不出来,我就一点点儿的提醒他,或者让他到书上去找知识点,实在不行再给他讲,但绝不会在发脾气,我要用我的耐心让他对学习更用心,同时,我会不是说一些鼓励的话,以防止他对学习的惧怕感加重。后来,我发现弟弟在做题时似乎很心不在焉,听课时也是这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决定用刺激-强化的方法,他一到十点多就打瞌睡,他最渴望的就是能早点睡觉,于是,每次做题时,我答应他,如果他能作对一半以上的题就可以是点半睡觉,否则,十一点半睡觉。没想到这着还真管用,再让弟弟做题时,他很认真,以前做题让他写步骤,他就是不写,现在他已经挺自觉地写步骤了,弟弟的变化让我对这次教学提高了不少信心。
当然,就算弟弟认真配合我的教学,他最后也未必能学多好,这种速成地方法,真是没法保证质量,我学了三年呀,我才给他讲三十多天而已。弟弟白天还得上班,晚上还得学习,教学效率当然不会很高,他是挺累的,有时看见他那么疲惫,还真是不忍心让他学习到太晚。
语文的教学,我主要采用让他自己看的方法,我知道文言文部分他学会的可能行不太大了,也就不强迫他去看文言文的知识。
英语是最让我头疼的一科,因为英语对弟弟来说就如同天书,在初中时,他的英语成绩就没及格过。就连最基本的人称代词都不知道,哎,我真要愁白了头了,英语单词是做英语题的前提,我要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他记住那么多单词,要是他对英语有兴趣,情况也许会好些,可偏偏他视英语如同敌人,还要让他做高中的英语题,这真是比登天还难呀。但是,总不能放弃这一科呀,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或许,还是有作用的,作对一道是一道的。我首先教给他发***音,弟弟的表现让我挺欣慰的,他很快就能自己看着音标读了,这是我没想到的,真是个惊喜,我对教英语的恐惧也减少了几分。当他学会发音后,接下来,便是背单词的任务,不知道单词,是没法做题的,为了让他对背单词更有信心,我给他画了一些比较短,但是比较常用的单词,我要求他在背单词时,要一边读一遍写,虽然,效果没有我预期的好,但是也已经非常不错了,至少他肯认真的背单词了,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敷衍,也没有背着背着就偷着睡觉,是真的在用心背。也许到最后弟弟也做不好高中的英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