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0: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五年级科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创新教学手段,精心安排课堂教学活动
传统的物理教学注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因此,教师大多采取单纯的教材内容的传授方式,将物理知识作为书面化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当代物理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学”的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探索学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索获取知识,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或者进行探究性试验的方式。物理学习的探究活动作为新课程改的一项新的教学理念,要充分体现出新教材基础上物理教学课堂上的应用价值,物理教师应当以探究为教学出发点,以实验活动为中心,让学生从实验活动过程当中体验物理的基础原理和规律性,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的具体产生过程,进而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探究性试验学习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习物理进行动态性的构建,以便使学生在探究实验当中完善对于物理知识的构建和真正掌握。
三、增加在教学实践当中的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自我动手的能力
物理实验室人类获取知识且开始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活动,是科学探究工作的基础。探究实验教学活动是新课标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探究实验教学的目标是以新课标物理教学的理念为理论依据,以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兴趣为目的,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实验和知识获取的严谨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在探究实验的具体设计过程中,体现出物理科学的核心指导思想。因此,对于实验本身的有效性的传达和引导,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标要求的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自主探索和动手实验的的良好物理学习的习惯。
四、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在新课改过程中对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得教师由班级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方向的引导者。但是,无论教师角色怎样的进行转变,学科教学对于每位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要求都是没有放松的,这也凸显出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的必要性。(1)增加对物理学科的专业书籍的阅读量。教师在选取书籍时,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学习交流,对教学当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谈论和研究,这样可以充分的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对于专业书籍的不断阅读和学习不仅教师自身可以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提升教师个人的职业素养。(2)课后进行教学内容的梳理和对教学过程的重新评估。新课改在改革过程中提出教师在课后要多进行教学反思,多记录课堂教学当中的遗漏和灵感或者学生提出的代表性的创新意见,这些都可以促进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请款,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是为教师日后的教学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3)加强对探究实验的操作与演示能力的学习。在实际探究实验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总是存在不同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在试验开始之前设立引入环节,以便增强学生对于实验过程的印象,从而提升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生体验探究实验的直观感受,以便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从xxxx年我调入江南实验学校以来,我始终本着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综合素养的目标,在课内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实验、数据整理、总结分析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基本研究方法,掌握科学知识。同时,为了扩大学生的科学知识面,更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丰富学生的科学见识,我不仅在课内添加多种课外元素,课外利用“快四”做学科报告、周末带领学生进行科学人物访谈、各类场馆参观,假期带领学生和家长野外考察实践等多种方式,点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激情,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正确引导家长和孩子处理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之间的关系,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鼓励学生在家里建立家庭实验室,在学校里建立植物研究小组、模型制作小组、化学研究小组、天文观测小组,地质考察小组等多个兴趣小组,努力唤醒孩子孩子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鼓励和支持他们寻找研究事物的方法,为他们的在解决科学问题提供必要帮助,促使他们在科学探究中获得成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艰苦和喜悦。
在xxxx年国际天文年的活动中,我作为滨江区唯一的小学教师,参加了由省教研室组织的天文培训,回来后我又精心准备,给滨江区的小学科学教师做天文科普培训,在学校我利用各种空余时间给全体学生进行日全食观测培训,组织近400多人的家长和学生,一起在学校见证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在我和沈颉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目的明确:有观测日全食期间温度变化的,有观测动物行为是否异常的,也有观测太阳花等植物的变化,还有学生组成小队调查社区内天文科普知识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严密的组织和各方面的配合,学生撰写的科学论文达到150余篇、拍摄的日全食照片、视频容量多达2g。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还专门对学生作品进行了筛选和修改,添加了家长感言等内容,编写成《江南.天文专刊》,受到了家长们的极大欢迎和赞赏,其它兄弟学校也纷纷赞叹我们的效率之高和活动开展出色。在省教研室组织的国际天文年的各项活动评比中,我们在各个项目中都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小学部和初中部同时获得了优秀组织奖,而我本人也获得了省优秀指导教师。同时,我还带领了先后带领车模队、航模队、天文社团参加了XX年杭州市科技节的各项比赛,也获得了多个一、二、三等奖。在我的努力下,五年级有10人入选了学校第一批学校少科院院士。
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方面,我始终努力做到高效高质,作业量少而精,特别着重引导孩子建立科学学习的兴趣。我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不同,引导学生向多方面发展。比如,八班金书琪同学喜欢化学,对化学中各种元素非常感兴趣,我在肯定的同时给予鼓励和方法上的引导。从此,他对化学更加痴迷了,不仅会记忆元素周期表中的全部元素名称和写法,而且还逐渐了解了大部分元素的性质特点。接着,利用课间优秀时间,在实验室罗老师和我的指导下,学会了操作各种化学实验仪器,并且动手操作了不少化学实验。不仅如此,在我的建议下,他还逐渐购买了烧杯、试管、显微镜等仪器,在家里办起了家庭实验室,在班内倡导起背诵元素周期表的风气,使得八班很多孩子都已经记住了元素周期表前20位元素。在此基础上,我也趁热打铁,不仅给学生推荐了《在课堂上听不到的化学传奇》等书籍外,还利用各种空余时间,给学生观看不少化学实验视频,大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胃口和好奇心,很多孩子都跃跃欲试,想要探索的兴趣异常浓厚。在这种氛围的作用下,我所教授的四年级八个班279名学生中,优秀率分别达到了82%、71%。合格率均为10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那么如何引领小学科学有效探究呢?课改以来,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准备有效的探究材料或经验,让探究活动有备而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探究就无从下手,更谈不上有效探究,因此,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有结构的材料或安排前置性的体验是有效探究的保证。
1.材料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
来自学生身边的材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也会给学生一种启示: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熟悉的事物中,只要你留心观察和思考。比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的时候,我没有马上向学生提供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先让学生自行准备生活中的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气球、皮筋、矿泉水瓶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操作简单学生又乐于探究。
2.注重材料的结构性。
所谓材料的结构性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有结构的材料能明确指出实验目的,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和暗示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研究“改变物体的浮沉”实验的时候,我准备了橡皮泥、玻璃瓶、胡萝卜等几种典型材料,把它们放入水中有沉有浮,改变它们浮沉的办法也很多,有的可以借助其它材料,有的可以改变它的重量,有的可以改变它的形状,有的可以增加水的密度,当然有的也可以几种方法并用。学生利用这些典型材料,依据自己的意愿去实验,在操作中验证假设,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感受快乐,提高了课堂探究的效率。
3.做好前置性的经验准备。
良好的、恰当的前置性研究是进行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交流、学生自主探索科学问题的前提。如三年级下册《种子发芽》一课,在研究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时,为了增加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感性认识,获得必要的经验,我就提前安排学生回家种植种子。结果有的学生把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里,有的把种子种在松散的沙子里,有的把种子直接浸在水里。一段时间以后,种子萌发的情况各不相同。通过动手做,学生产生了许多问题:为什么种子在沙土里会长得更好?种子萌发什么温度最合适?种子萌发一定要加肥料吗?……这样为课堂进一步的研究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创设有效的探究情境,让探究活动充满快乐。
创设有效的探究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能够促进探究欲望,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比如在教学《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狼追小兔子,小兔子跑到一条小河边,抱起一块木头跳入河中,浮在水面上。狼抱起一块大石头也跳进河里,结果沉入了水中。当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这段情境动画时,学生先是哈哈大笑,继而产生了许多关于浮沉的问题和猜测。这节课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弯下腰来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在教学活动中担任主角,教师则乐意融入其中,与孩子一起探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土壤里有什么》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课前收集的土壤,引导学生分析土壤里有什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来研究,在探究之前先让学生讨论如何设计探究方案、如何操作实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交流后留给学生二十分钟的时间动手做,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则加入到其中几组去共同探究,并给予及时的指导。最后再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其余的学生认真倾听并互相评价,对于有分歧的观点组织争辩式的讨论。在整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体会到了和谐的欢愉,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
三、实施有效的引导,让探究活动扎实深入。
一个个探究活动是科学课堂的载体,而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有赖于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
1.引导学生猜想。
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他们可以根据这些积累对某个实验的结果进行猜想和预测,因此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猜测。比如教学《凝结》一课,在两个相同的杯中倒入同样多、温度相同的热水,分别盖上冷、热玻璃片,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在实验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猜想:你认为哪块玻璃上会有水珠?为什么?有的学生认为热玻璃片上有小水珠,理由是热玻璃温度高,水蒸发快,水蒸气多,会出现小水珠。有的学生认为冷玻璃上有小水珠,理由是冰淇淋的外壳是冷的,而且有小水珠。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不等同于把实验器材放在学生面前,愿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如果是这样,学生表面上是在做实验,实质上很难达到实验目的与活动目标。因此教师对于实验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见性,才能做到有效引导。只有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使实验设计更完善、更科学,才能把科学探究活动深入下去,使探究实验进入更理想的境界。比如在教学《水流产生力量吗》一课中,对于“什么情况下水流产生的力量大”这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很多猜想。有的同学认为:把水放得高一些,水流产生的力量就会大,小水轮肯定转得快。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呢?小组通过讨论制定了一个实验方案:把两个杯子放在不同的高度,用杯中的水来冲击小水轮,比较两个小水轮的转动速度,谁的速度快就是谁的力量大。“你觉得他们的验证方法有没有不严密的地方?”教师一句话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应该用同样的杯子,并且两个杯中的水要一样多;杯子倾斜的角度要一样,这样才能保证水流一样大;要冲击水轮的相同位置……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对比实验的实验方法,了解了对比实验的基本特征,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四、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让探究活动科学有序。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是对评价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与他人比较,而是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语言激励。
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是最快捷、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评价方式。“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你观察得非常仔细!”“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你分析得非常有道理!”“能设计出这么完美的实验方案,真了不起!”……这些话语不但激励着讲话者,也鼓舞着其他同学,能够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投入地进行探究活动。
2.作业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专题作业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情况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
在教学《春季星空》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观星箱对北极星和北斗七星进行中长期的观察。然后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从作品的质量、学生的思考、投入的程度、运用资料的能力、独立作业的能力、合作与交流情况等方面进行评析。一次专题作业,是对学生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一次较全面的考验。
3.引入“成长记录袋”。
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我们将“成长记录袋”引入了科学素质评价中。学生收集到的许多伟大的天文学家和科学家的小故事、科学探索的名言警句、奇妙的小实验、观察日记、科学小论文、生活摄影、研究性学习成果等都记录了学生科学成长的历程。
五、整合多种科学资源,让探究活动有效延伸。
科学探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室之中,应开放学习时空,让探究活动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学生可以求知的每一个角落。探究不仅仅是让学生得出结论,更应该引导学生把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有一个更广阔的探究空间。
1.校园实践活动。
在学习了《春天里的动植物》和《秋天里的动植物》两课后,我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对校园里的动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他们采集标本、拍照、做记录、互相交流,回家后通过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制作植物名片,了解各种动植物的名称、特点和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熟悉了科学实践活动的方法,也增长了知识,激发了他们研究动植物的兴趣。
2.家庭实践活动。
在学习《水在哪里》一课的最后,我建议学生课后搞一个“家庭节水情况小调查”活动,有的同学就发现很多家庭将厨房洗菜、淘米后可以再利用的水储存在水盆里,或倒进事先准备的桶里,有些麻烦。于是他们就反复研究,查阅大量的资料,经过多次改进终于发明了家庭厨房节水用具――新式节水菜盆,菜盆下安装了污水净化装置、储水箱及脚踏式压力泵,让节水变得科学、轻松又方便。这项发明荣获了山东省青少年劳动技术小发明二等奖。
3.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研究与实践》中《考察家乡的水域》一课时,指导学生对石岛的永安河进行考察。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实地考察、搜集资料等方式,对永安河流域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研究。通过考察,学生们意识到永安河流域已经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并且已经给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对附近海域形成了一定的污染,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其中一个小组所撰写的《永安河流域考察报告》还获得了第十七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论文二等奖。
总之,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深化科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科学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久的、棘手的又必须关注、必须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广大科学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做好合理适时的引导、评价,才能让科学探究真正做到有效,才能让科学教学真正的“科学”。
一节科学课,科学结论也许仅三言二语就能获取,但要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中思考科学问题,体验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知识却需要长长的过程,那么如何在课堂40分钟及课外无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科学探究呢?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到底需要教师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呢?在学生探究时教师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获取科学知识呢?
一、多层次了解学生,不上“一厢情愿”之课
通常我会在上一个单元课之前做好二样事:请孩子们事先把知道的和不知道的知识以问卷表的形式提供给老师,这样能让我在整理每个小组的问卷表的过程中把课备得有声有色,有根有据:事先让孩子们列出本单元比较完整的一张实验器材清单,让每个小组商量着作好相关的实验准备,根据孩子们可以或可能提供的实验材料,教师仅需要补充准备好一些欠缺的材料即可。这样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因为很多孩子在了解和准备实验材料的同时往往会在课前提前进行一些小实验,这样就为他们的科学探究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不知不觉中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更为他们精彩高效的课堂探索埋下了良好的伏笔。这样的科学课,多了孩子们的强烈体验,多了孩子们的高度参与,真正做到不为教学而探究,而为探究而探究。
二、多角度开放学生,不入“标准划一”之列
学生的创造性是无限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当我们敢于放手的同时我们就会由衷地发现学生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学生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令我不胜感慨:我在教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课前了解到学生很乐意研究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于是在教师准备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带来自己想研究的物体,结果学生们带来了很多富有意义的材料:有大海螺等“稀有”材料,有重重的小碟子,有茭白、苹果、马铃薯等不同沉浮的食品等。这些材料充满了结构性,在印证重量、体积与沉浮的关系上具有意想不到的说服力,比我“精心”准备的材料要合理得多,也极大地“吊”起了他们探索的“胃口”!所以当我宣布请各小组自由找5样东西由重到轻、由大到小排好顺序,再猜测、实验、比较、思考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是那么高昂,他们的发现又是那么新颖和科学,他们发现小碟子很重,却不会沉,放满水后又会沉下去了;他们还发现,牙签有是时是沉,有时又浮了,具体要看牙签有没有浸透水,浸透了,就会沉。就这样,当我们在开放材料的同时,我们也开放了孩子们的“大脑”!同样,对教科书上现成的实验结论和方法我们也可来个开放式思考:“沉浮”单元中一个活动采用了挤压瓶子让“潜艇”沉到瓶底,学生探索时觉得挤压太困难,太麻烦,继而想出了只要倒转瓶子,让笔帽内充满水,它自然下沉,而下沉的原理与压缩空气后让水进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多方面接受学生,不做“指手划脚”之事
探究过程中应多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不多干预他们的探究活动,不强求他们获取很多的科学结论,让学生能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因为科学课注重让学生获得体验,科学探究在需要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比如沉浮单元上下来,虽然学生没有直接指向重量与浮力之间的差异引起了沉浮的改变这一重要的结论,但每一次的活动都让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远比让他们接受一个结论显得富有意义。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而这些不属于陈述性的知识,而是程序性知识,或称为经验知识或默认知识。这类目标不可能通过教师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的讲述来达成,也不能够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记忆模仿去学会,而是通过亲历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内化才能习得的。因此,科学探究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各种体验,让学生在宽松平和的环境中提高科学素养。
如土壤教学中,论知识,很简单。但是这些知识的获得却需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先谈谈你对土壤知道些什么?预测土壤里会有些什么?再让学生采集土壤,在采集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物质,再回到教室里用各自的研究方法进行有特色的观察。无论是用哪一种方法,只要孩子们能够按他们自己的思路判断出土壤是一种混和物,教师都应表示赞赏,或许某个小组的研究不够全面,或许某个小组的方法不够科学,但,通过全班观察后的描述交流一定也能得出“土壤是含有沙与黏土、动植物及其遗体、人为垃圾的混合物”这一结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各小组有特色的观察活动和补充式的讨论交流,孩子们会觉得自己的研究别具一格,会觉得别人的研究值得借鉴,这样不但能在比较中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更能在比较中促成他们的探究欲望,这比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让学生按部就班的观察要有意义得多。
四、多元化评价学生,不求“十全十美”之人
在新课程提出的有关学生质量的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评价强调对教学的全过程参与,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有过程性评价。科学学习中进行连续评测的指标,包括科学概念理解、探究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同学、家长和学生自己。评价方法可以是传统的测验和考试,还可以是科学研究报告、科学作品和科学论文等。评价结果可以采用等级、评语、量表和图示等各种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实现多元化,评价的目的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潜能。多年来,我对学生的评价基本采用了过程型评价,让孩子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采用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和小组间互评等多种方式。这样,从个体差异出发,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价他们所付出的丝丝努力,所取得的点点进步。学生在一种友好的、充满激励的氛围中逐步改善着他们的科学态度,提高着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多渠道改变学生,不走“循规蹈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