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评课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7 11:10: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讲评课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篇1

二、教学片断选摘

片断1:已知α、β为锐角,且tanα=12,cosβ=31010,则α+β=.

错解展示:由tanα=12可得sinα=55,cosα=255,又sinβ=1010,

所以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22.

又因为α,β为锐角,所以α+β∈(0,π), 所以α+β=

π4或3π4.

教师问1:你能发现上面的解法为什么错吗?

学生甲:上面的解法没有注意到角α、β的隐含范围.在锐角范围内,正切函数是增函数、余弦函数是减函数,0

教师问2:如果不挖掘角α、β的隐含范围,你能否得到正确的结果?

学生乙:可以计算cos(α+β),得cos(α+β)=cosαcosβ+cosαcosβ=22.因为α,β为锐角,所以α+β∈(0,π),所以α+β=π4.

学生丙:还可以计算tan(α+β),同样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教师问3:从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大家能否总结一下,如何避免求角问题的错误?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1.挖掘角的隐含范围;

2.选择恰当的三角函数.

片断2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若(a2+c2-b2)tanB=3ac,则角B的大小为

.

(教师把几位学生的练习在投影上进行了展示)

学生丁:由正弦定理边化角得

(sin2A+sin2C-sin2B)tanB=3sinAcosC.

… …(陷入沉思)

(学生丁把边化为角,但没能进展下去)

学生戊:对(a2+c2-b2)tanB=3ac变形得a2+c2-b22actanB=

32,

即cosB・tanB=32.所以sinB=32.因为0

所以B=π3或2π3.

(学生戊为什么会想到余弦定理的呢)

学生己:因为tanB=

sinBcosB=b2R・2aca2+c2-b2

当仅当n=2m时,等号成立

从某种意义上说,解数学题是一个从题目所列项目中不断地挖掘并利用其中的条件进行推理和运算的过程.一道题,如果由题目中明显给定的条件解决不了,而适用的隐含条件一时又难以找到,这就构成了所谓“难题”.问题的难度一般都与获得适合问题解决的隐含信息的艰难程度成正比.

有兴趣的同学可尝试(2010届江苏盐城高三第二次调研)设二次函数f(x)=ax2-4x+c的值域为[0,+∞),则u=ac2+4+ca2+4的最小值为 .

答案12.

(学生己采用把角化为边的方法,解决了问题)

教师问4:从刚才3位同学的分析,大家能否总结一下,此种类型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当用一种思路做不出时,可尝试另一种思路;

2.正弦值化边用正弦定理,余弦值化边用余弦定理;

3.一般情况下:等式两边都是一次式时,边化角用正弦定理,等式中含有边的二次多项式时,边化角用余弦定理.

教师给出巩固练习,学生练习:

1.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csinA=acosC,则角C=.

2.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sinA+csinC-2asinC=bsinB.求角B的大小.

3.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cosC,bcosB,ccosA成等差数列.求角B的大小.

参考答案:

1.45°; 2. 45°; 3.60°.

三、一点思考

数学测试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做好测试后讲评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知识能力水平情况,通过讲评能使学生发扬优点、纠正错误、弥补缺陷,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上好数学讲评课,提高教学效果,应遵循五原则:

1.及时性原则

数学测验是学生独立思考最强的数学实践,在此过程中学生有很多解题的念头和想法,即使是试卷上做错了甚至没有做的题,他们都曾有过若干思维的火花,若不及时交流这些火花就会熄灭.因此测试后应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讲评.

2.激励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机常表现为希望得到好的分数,不能落后于同伴,希望经常受到教师的赞扬等等.即具有好胜性和荣耀性等心理倾向.数学讲评应保持和强化这些心理动机,因此,表扬激励应贯穿于整个讲评始终.例如,点名道姓宣读最高成绩获得者,点名道姓表扬成绩提高幅度较大学生,特别是原来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应从试卷中捕捉其闪光点,对他们在卷面上反映出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新颖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应向全班同学推荐.当然,对一直较好学生要激励他们找差距,要他们更上一层楼.通过讲评,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等积极因素,激发勤奋好学的愿望,以期待在下一阶段有新的突破.

3.典型性原则

把试题逐一分析,时间上既不可能,从学生实际来说也无必要.因此,课堂上讲评、分析的题目必须有所选择.选题应遵循典型性原则,即要选择与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题.选择学生卷面上的独到见解的题,选择出错较多的题等等来进行讲评,切忌面面俱到,逐题讲评.

4.自主性原则

数学讲评课应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要给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得到相互启迪,使整个讲评过程学生情绪亢奋,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5.系统结构原则

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而数学认知结构是由数学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讲评过程要使学生形成系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这样有助于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保持.为此,讲评应将分散于各题中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适当归类评价,形成认知和方法的系统结构.

(二)明确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目的

1.纠正错误――纠正学生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

篇2

笔者于2015年参加了无锡市英语课程的“两课”评比活动,结合参赛经历,现谈谈英语教案的设计。以凤凰职教出版社《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第三部分为例,就这六个部分做探究。

一、熟悉教材及学生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职学生教材的选材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语言材料要有真实性与时代性,注重实用性,贴近学生生活和未来职业,能激发学习兴趣。以Unit 6 “Go Out and Enjoy Life”为例,从教材及学生两方面作分析。

(一)教材贴近生活。本单元以“Go Out and Enjoy Life”为主题,第三部分活动内容涉及音标、词汇、语法及一些对话、竞赛,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够学会如何问路和比较不同事物的优缺点。整部分教学内容贴近日常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为设计好一堂优秀的英语课,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本教材面向中职一年级学生,学生刚入校年龄相对较小,英语词汇量及基础相对薄弱。针对学生特点,可以多设计简单的口语对话、竞赛,插入形象的图片、视频等进行教学,同时把握好练习题的难易度。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强调“逐步提高学生在职业和生活情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重在对学生思想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基于上述课程目标要求,在教学设计时,主要从三方面确定教学目标,以第六单元为例。一是知识目标:(1)背诵该部分的新单词和词组短语;(2)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用法。二是技能目标:(1)学会如何使用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2)学会一些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发音。三是情感目标:(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通过小组活动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重在促进学生认知与体验相结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一节枯燥乏味的语法课变得生动有趣。例如第六单元的语言技巧部分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演示教学法。基于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在教授语法课时,首先采用演示教学法。如在学习/p/ /b/ /t/ /d/等音标发音时,展示一些口腔发音的图片,让学生模仿口型发音;同时通过不断跟读熟练掌握其发音规则。在教授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时,通过展示几组图片对比大小、快慢等,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变化规律,不断提高学结能力。

(二)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的设计遵循任务梯度原则,从简入繁,从易到难。因此,在本单元语法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从简到难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任务。如为了巩固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让学生模拟给出的对话,自己编造新对话并上台表演;此外,练习绕口令并小组比赛看谁读得越快越好等。

(三)练习教学法。为了加强和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课堂中适当穿插练习。如在教清辅音和浊辅音时设计一些辨音练习,让学生通过听、说、写更好地掌握发音规则;在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教学中,通过填表格、选词填空等练结变化规律,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

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要把握好其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笔者参赛时选取了第六单元第三部分“Language in Use”,总共两课时90分钟。大致教学过程分为导入、词汇、音标、语法、拓展练习五个步骤。在设计教学时,将词汇调整为第一块内容,未按教科书原先顺序教学,目的是更自然地导入新课。首先,通过两个问题“Where did you go this weekend?”和“How did you get there?”导入本节课主题“怎样到达某个地方”。接着,进入词汇环节,学会各种不同交通方式的短语和词组之后做一些练习巩固短语。此外,在最后环节设计了一个绕口令诵读,将一些比较级和最高级放入诵读内容,通过比赛激发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教学内容全部完成后,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以及教与学的预设与生成情况,包括本节课的优点、不足及改进措施三个方面,主要侧重于改进措施。就本次比赛课而言,我们发现老师的引导、鼓励至关重要,如同一堂课的支架;但同时反映出学生的英语表达及运用能力有待提高。为解决类似问题,在今后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多听,并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老师和学校也应多开展活动为其提供展示机会。

篇3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们平时对讲评课教学重视不够,是一个相对被忽略的环节。本文意在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探讨如何进行物理测试卷的讲评,指导教学实践,推进教学深度与广度,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物理;试卷分析;讲评

讲评课是物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课型。试卷讲评是对教学内容的最有力的补充和延伸,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过环节。一节成功的讲评课既是对试卷的分析又是对学情的分析,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次心理辅导。上讲评课的目的是纠正错误、分析得失,巩固知识,查漏补缺,并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讲评课应该引起广大物理教师足够的重视,笔者从备课、上课、反思三个环节对怎样上好初中物理讲评课进行探讨。

一、课前精心准备,写好讲评教案。

测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与

学的质量检验,测试结果可以及时反馈出大量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得与失。因此有必要对考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促进教师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从而找到下一个工作方向和改进措施,这就是要求写讲评课教案的真正目的所在。然而试卷讲评教案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重视不够,是一个的薄弱环节。

讲评课前必须认真阅卷评分,做好成绩分析,统计好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要弄清学生的得分情况和失分情况,了解他们的整体水平,分析普遍性错误和典型性错误,整理出错误的性质、类型,根据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来确定讲评的顺序、重点和方法;认真研读试题,弄清命题思路,知识点的考察角度,对试题作出简要分析评价;要找出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法方式上存在的缺陷。

经过对试卷进行透彻地分析后,确定讲评课的教学目标,抓住了重难点,并能改变授课策略,想出新办法来,突破难点。然后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同时设计一个与教案流程相配套的学案,及时让学生在课上动笔操练,在操练过程中让学生比较试卷上出错的原因,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案与学案有机的统一在一起,更好的体现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

二、讲评课教学过程中的策略。

1、落实物理课程三维目标。在讲评课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对物理课程三维目标的培养。物理课程三维目标要求物理教学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物理问题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讲评课教学时学生在相互启发和补充过程中丰富了认知结构,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讲评要及时准确,分析错例及原因。

测试是学生独立思考最强的实践,是学生创造性劳动的过程。笔者认为”有时候测试比讲课收到的效果更大。”测试后应做到及时讲评,讲评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评卷反馈信息的准确与否,因此讲评课要按课前所备的教案实施。笔者认为不可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而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教师讲评要建立在学生强烈求知的欲望上,建立在学生思维阻碍的基础上,集中了学生易错处和典型错例的分析,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注重学生心理,体现鼓励性和主体性。

在讲评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赞扬、肯定为主基调,表扬激励应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要善于挖掘学生答卷中的闪光点,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解法独特、最佳方法等优点给予肯定和推荐。教师应会欣赏学生,少一份指责多一份鼓励,会获得学生的尊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勇气和自信。

现代教学论的核心要素是”主体参与”。讲评课同样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忌教师一言堂,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要设计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板演,或设计为理解题意的小实验让学生操作,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凝练观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格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4、善于归类分析,总结发散和变化。

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是按照题号顺序讲评,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物理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考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具体可按三种方式归类:(1)按知识点归类。(2)按解题方法归类。(3)按答卷中错误类型归类。这样的归类有利于学生的总结提高。讲评中对于某个知识点要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对原题的提问方式进行改变,对原题的结论进行衍生和扩展。让学生感到别开生面,解题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思维被拓展起来。

三、讲评后注意反馈,矫正补偿。

讲评课后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给学生表达思维过程的机会,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允许学生对试题的”评价”作出”反评价”。讲评课后可抽检学生的答案订正情况,必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矫正补偿,是讲评课的延伸,也是保证讲评课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可要求学生将答错的题全部订正在试卷上,并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包括错解)收集在专用的笔记本《错题集》上,作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给出相应的正确解答。教师要及时依据反馈情况,再精心设计一份针对性的练习题,作为讲评后的矫正补偿练习,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达到矫正、巩固的目的。

总之,讲评课教学需教师潜心思考,精心设计,要杜绝公式化和套路化,每次讲评都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变化,更多的工作应做在讲评课的前后。这样必定能使初中物理教与学的效果呈螺旋式稳步上升。

篇4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们平时对讲评课教学重视不够,是一个相对被忽略的环节。本文意在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探讨如何进行物理测试卷的讲评,指导教学实践,推进教学深度与广度,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物理 ;试卷分析 ; 讲评

讲评课是物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课型。试卷讲评是对教学内容的最有力的补充和延伸,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过环节。一节成功的讲评课既是对试卷的分析又是对学情的分析,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次心理辅导。上讲评课的目的是纠正错误、分析得失,巩固知识,查漏补缺,并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讲评课应该引起广大物理教师足够的重视,笔者从备课、上课、反思三个环节对怎样上好初中物理讲评课进行探讨。

一、课前精心准备,写好讲评教案。

测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与

学的质量检验,测试结果可以及时反馈出大量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得与失。因此有必要对考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促进教师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从而找到下一个工作方向和改进措施,这就是要求写讲评课教案的真正目的所在。然而试卷讲评教案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重视不够,是一个的薄弱环节。

讲评课前必须认真阅卷评分,做好成绩分析,统计好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要弄清学生的得分情况和失分情况,了解他们的整体水平,分析普遍性错误和典型性错误,整理出错误的性质、类型,根据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来确定讲评的顺序、重点和方法;认真研读试题,弄清命题思路,知识点的考察角度,对试题作出简要分析评价;要找出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法方式上存在的缺陷。

经过对试卷进行透彻地分析后,确定讲评课的教学目标,抓住了重难点,并能改变授课策略,想出新办法来,突破难点。然后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同时设计一个与教案流程相配套的学案,及时让学生在课上动笔操练,在操练过程中让学生比较试卷上出错的原因,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案与学案有机的统一在一起,更好的体现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

二、讲评课教学过程中的策略。

1、落实物理课程三维目标。在讲评课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对物理课程三维目标的培养。物理课程三维目标要求物理教学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物理问题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讲评课教学时学生在相互启发和补充过程中丰富了认知结构,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讲评要及时准确,分析错例及原因。

测试是学生独立思考最强的实践,是学生创造性劳动的过程。笔者认为“有时候测试比讲课收到的效果更大。”测试后应做到及时讲评,讲评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评卷反馈信息的准确与否,因此讲评课要按课前所备的教案实施。笔者认为不可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而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教师讲评要建立在学生强烈求知的欲望上,建立在学生思维阻碍的基础上,集中了学生易错处和典型错例的分析,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注重学生心理,体现鼓励性和主体性。

在讲评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赞扬、肯定为主基调,表扬激励应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要善于挖掘学生答卷中的闪光点,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解法独特、最佳方法等优点给予肯定和推荐。教师应会欣赏学生,少一份指责多一份鼓励,会获得学生的尊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勇气和自信。

现代教学论的核心要素是“主体参与”。讲评课同样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忌教师一言堂,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要设计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板演,或设计为理解题意的小实验让学生操作,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凝练观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格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4、善于归类分析,总结发散和变化。

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是按照题号顺序讲评,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物理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考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具体可按三种方式归类:(1)按知识点归类。(2)按解题方法归类。(3)按答卷中错误类型归类。这样的归类有利于学生的总结提高。讲评中对于某个知识点要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对原题的提问方式进行改变,对原题的结论进行衍生和扩展。让学生感到别开生面,解题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思维被拓展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