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0: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西方文化概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西方文化概论”在国内高校中大多被列为文科,尤其是历史、中文、哲学等学科门类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这门课程内容庞杂,涉及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西方文化,无论是授课还是听课都有相当难度。为了避免通史性以及梳理性的授课思路,笔者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中具有显著特色的部分作为代表来讲解,通过以小见大的案例分析方式,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把握。“西方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作为选修课,根据课程学时的安排,共分为12个主题,分别是绪论、古希腊文化与神话故事、罗马文化与罗马道路、罗马文化与罗马法、希腊罗马的婚姻与家庭、典雅爱情、黑死病的文化影响、美第奇家族与文艺复兴运动、图像与历史、美国电影与美国文化、欧美国家的慈善事业与基督教文化、结语。在国内的很多高校中,这门课程的授课工作大多是由文学、哲学学科背景出身的教师来承担。由于笔者是史学背景出身,同时授课对象是历史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因此希望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史学色彩,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论著及论文等史料的引入,在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展的同时提高历史学专业学生对史料的重视程度以及史料应用水平。同时,通过研读这些材料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一、课程中文献资料的引入
文献资料向来是史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大量引入当时人的著述及法典等文献资料,可以令学生正确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发展以及不同时期的特点等内容。尤其在了解西方古代及中世纪文化过程中,文献资料的应用尤为重要。在进行“绪论”“古希腊文化与神话故事”专题的讲解过程中,笔者尝试引入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文献。在“绪论”中,引用了一段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的描述,“印度以东的全部地区是一片砂砾地带;在我们多少确实知道的所有亚细亚民族当中,住在日出的方向,住在最东面的民族就是印度人,因为由印度再向东便是一片沙漠而荒漠无人了”[1]239。由此,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何为西方”。通过希罗多德的描述,让学生了解到最早划分出东方与西方的是其著作中所描绘的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在“罗马文化与罗马道路”“罗马文化与罗马法”这两大专题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大量引入了《塞奥多西法典》《查士丁尼法典》的条文。在讲授罗马法之时,笔者引入了《塞奥多西法典》中两段有关女性地位及财产的条文,“如果任何人与一个女孩订立婚约并且未能在两年内实现这一婚约的话,并且如果女孩在这一时间已经过去后改而嫁给其他人的话,不应由于加速她的婚姻而归罪于她诈骗,并且也不能允许她的婚姻誓言归于无效”[2]67。“如果一个女儿从其家父处接受了一笔嫁资并随后结婚的话,如果其家父未立遗嘱而去世的话,如果她希望与其兄弟一同继承的话,她应被要求将其嫁资与其家父的田产合并,然后她就能成为共同继承人与其兄弟分割遗产。”[2]82通过这两段法典条文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到罗马法对于女性权益较为保护,同时也较为强调对本家族遗产的保护。在“典雅爱情”“黑死病的文化影响”等专题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则引入了但丁的《新生》、薄伽丘的《痴情的菲亚美达》《爱情十三问》《十日谈》。笔者在讲到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者的典雅爱情观念的时候,引入了薄伽丘作品中的一段话:“夫人啊,您是我唯一的欢乐与幸福!如果说这话不中我的下怀,那我准是在说谎。如此自猜自想真令人心花怒放,我不由得从内心发出一声甜美的:您是属于我的。”[3]9这段话隐喻了作者第一次看到菲亚美达的情景。从《痴情的菲亚美达》的内容来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骑士”对于心爱的贵妇人的爱,一种平等的、女性稍占主导地位的,并且具备婚外恋性质的单恋,一种与中世纪骑士精神中的典雅爱情一脉相承的爱情观。我们发现,但丁、薄伽丘等文学巨匠笔下的女神是理想女性的化身,也是激发诗意灵感的源泉,通过巨匠的名作化为不朽。引入这些相关的重要文献资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准确且深入地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西方文化所体现的特征,同时对于历史学本科学生而言,有利于提高其运用史料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中论著及论文的引入
对于很多古代、中世纪以及近现代的文献资料,高校历史学本科学生把握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除了文献的引入外,笔者还引用了大量的近现代国内外学者的对相关主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尤以论著和论文为主,将它们作为补充。如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布林顿的《西洋文化史》、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朱伟奇的《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彭小瑜的《中古西欧骑士文学和教会法里的爱情婚姻观》、李化成的《黑死病期间的英国社会初揭(1348—1350年)》等。以“典雅爱情”专题的讲授为例,笔者引入了布林顿在其著作《西洋文化史》中关于典雅爱情的定义:“衰退中的骑士精神培养出‘罗曼蒂克的爱情’,对一个理想的女人所产生的爱,一种做不到、非尘世的和精神上的爱。这个理想的女人是可以使崇拜者高贵起来……骑士精神也将的冲动升华作精神上的爱慕。”[4]186并且分析了这一定义中的两个重要词语“衰退”“高贵”。“衰退”指出了雅典爱情出现的时间,是在中世纪中后期;“使崇拜者高贵”是典雅爱情的作用。此外,笔者还引入了威尔•杜兰的一段话:“有两种影响力缓和骑士的野蛮作风———女人和基督教。女性的德行再度被发扬,以遏止英武男人好战的血气之勇。”[5]452同时,分析了威尔•杜兰这段话所指出的贵妇人在骑士精神特征转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样的引入和分析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了解到中世纪存在于贵妇人和骑士之间这一神秘爱情的基本情况。在“黑死病的文化影响”中,在讲述黑死病来源的不同说法时,笔者引用了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一书中的看法:“在1252年蒙古军队从远征云南—缅甸的行动中撤回不久,鼠疫杆菌就侵入到蒙古的野生啮齿动物群落,并逐渐转化成地方病。随后几年,随着受感染的老鼠、跳蚤和人无意识地把杆菌传播到新的啮齿群落,而向西沿着大草原扩张。”[6]97通过这样的引入,让学生体会到从古至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都有交集,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传播和交流。通过引入相关学者的论著及论文作为补充,为学生提供更多不同的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内容的视角,同时,也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三、小结
除文献资料以及近现代学者的论著和论文外,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笔者还引入了部分考古证据、影像资料、印章等史料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支撑。在授课对象主要为历史学本科学生的课程中,进行大量史料的引用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事实上,在这门课程结束之后,从学生所提交的读书报告和小论文的情况看,这门课程所选择的十二个专题不仅激起了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同时他们也努力在对相关史料的研读与分析中,试图就其中的某个感兴趣的论题进行独立的分析并撰写论文。
参考文献:
[1]希罗多德.历史(上册)[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ClydePharr.TheTheodosianCodeandNovelsandTheSirmondianConstitutions[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52.
[3]薄伽丘.痴情的菲亚美达[M].陈才宇,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4]赵林.神旨的召唤———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一、转变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改变学习方式,合作探究进课堂。
新课程理念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合作学习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新课程的实施中更注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进步,在互动合作中获取知识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教会把学生置于集体之中,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学会合作学习。
2、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参与设计。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节教学中,讲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性质时,先把盐酸滴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又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让学生去分析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后,学生通过猜想与假设,收集资料,设计实验,交流讨论等环节,最终得出了科学结论。这样就成功地把书上的演示实验转变成了探究性实验,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式向互动探究式的转变。
二、培养和强化兴趣,激发求知欲。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教师在给学生开始上化学课时,以实验首先展示化学的奥秘世界:(1)?把一张已用酚酞溶液写好“化学”晾干的挂在黑板上,再用装有3%的氢氨化钠的小喷雾器喷射在白纸上,立即呈现“化学”二字。(2)?水中生火(将一小粒白磷投入盛装沸水的烧杯中,用小气筒通入空气)。(3)?清水变牛奶,白酒变汽酒。等上述实验使学生情绪高涨,渴望知道其中奥秘,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这些奇特现象的奥秘,将在初中化学中一一学习。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三、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发化学课程资源。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留给教师的空间很大,要求我们不仅能使用教材还要能驾驭教材、补充教材,开发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日常生活就可以成为化学学习资源;只有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设计成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从熟悉的周围事物中学习,理解知识,感受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我们的教学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上,还要更多地在“如何做”上下功夫,贴近学生的个体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职业技能教学任务。如何全面掌握专业技能,更好满足就业需要,家长期望厚重,学生孜孜以求。相比较而言,对于语文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少数学生甚至认为只要认识常用汉字,会说话能看报就可以了。客观的说,职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主观上的欠重视、欠努力,这就将职中语文教学推人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笔者认为,职中语文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坚持优选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式并举,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所悟,学用相长。
(一)强化课堂讲学、内容少而精、突出艺术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通常会把所有知识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教育界一直争议颇多。实际上,让职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静听老师“满堂灌”,这本身就是一件难事。笔者认为,教学中应提倡讲授内容少而精当的方法,反对平板的、烦琐的、公式化的讲授。大力提倡讲授的艺术性,增强教学吸引力,使课堂具有说服力、感染力。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只有短短四十五分钟,如果老师大包大揽,就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教学课堂。
在实践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状况和接受水平,选取教材中历代名篇佳作作为精讲的主要内容,给予适当的课时和精力倾斜。优选时,不贪多而求代表性、经典性;精讲时,避免泛而求讲深、求讲透。以老师少而精当的讲解,使他们课课学有所得,篇篇学有所获。因此,哪怕一堂课学生只掌握一个知识点,也比泛泛而谈、毫无重点、毫无特色的全面分析有用。
讲课时老师要讲究艺术性,要能够适时地点拨、提示、点化、引导,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要通过精心准备,使讲授成为一根“导火索”,引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一贴“催化剂”,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成为一把“金钥匙”,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要紧紧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去体验、去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被他们视为可上可不上的语文课堂上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人,一点点地让他们得到感染、受到熏陶,沉人到优秀的中国文化中来。
(二)强化诵读训练、积累语言、形成语感
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得多了,学生参与的就少了。要让学生参与,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而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或交头接耳,或托腮沉思,要想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沉人书本,使得他们眼到、口到、心到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朗读训练。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繁琐地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来感受课文内容。”宋学家朱熹也说过:“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实践证明,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以眼获取信息,用心体味信息,以声传达信息。学生在朗读时,一字一字地看,一句一句地读,能有效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人到文中去。一次次地反复朗读,学生的音长音短、音高音低以及语调的变化,实际上是对文章的反复推敲、分析综合。每朗读一遍,理解也就深人一层。这也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
朗读不仅帮助学生感受课文内容,一定量的诵读,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古人早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作家巴金能背诵200篇的《古文观止》,茅盾能背诵全本的《红楼梦》。这也正是他们具有超凡语言能力的重要原因。可见,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特别是说写能力,是在一定量的吟诵、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语言积累而形成的。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每篇课文都会划出一部分内容作为课内或课外诵读的材料,且把检查背诵情况计人平时成绩。学生通过背诵,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那文句、那意境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就积淀成一种语感,对写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强化语文应用、拓展视野、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老师还要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
《临床医学的诞生》读书报告
全球医患关系研究现状分析
医师职业精神:聚焦真正的问题
关于医学专业精神的几个问题
医学人文的复兴与职业信仰的重建
医学人文精神及医学心理学的作用
患者视角:医师应该告知医疗差错吗
创伤与真实:中国文学中的疯癫形象
抗生素滥用致盲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透过安然事件看当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伊里扎洛夫技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简史
暑期社会实践——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美国、英国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新趋势
艾滋病流行概况及抗病毒治疗防控应用进展
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现状,关爱身边老人
灵魂的超越——读史铁生《病隙碎笔》有感
一步一字——《大国卫生之论》读书报告
医学也是“人学”——漫谈“鲁迅与医学”
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峰会声明
绽开一朵人文的浪花——医学与文学的汇流
从传统医德到现代医师职业精神,我们还有多远
医患关系的本质:医学的专业视角及其伦理意蕴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与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提升
影视欣赏与人文情怀——西方文化与影视欣赏课介绍
欢乐背后的忧郁——肺结核对华托绘画风格的影响
社会支持、自尊与高中生抑郁、焦虑情绪关系的研究
健活,对话胡大一——一个临床专家的健康传播史
人文化的医学——论文化的互动性与跨学科的互动建构
人道原则和行善原则在“肖志军拒签手术”案中的缺位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公民权利的法律研究热点及对策
中国医学社会学30年:研究现状、结构困境与发展前瞻
美国医师如何看待医师职业精神:几项全国性调查的综述
永生的苦楚——《格列佛游记》对长寿渴求的反世俗建构
《个性化健康管理:人类“第三大计划”中国进行时》读书报告
“疯狂”的影像解读——当代中国电影中的精神失常因素
新加坡和中国原地健康老龄化中的家庭参与和社会支持对比研究
“人文学科是荷尔蒙”——探索中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人文与健康中心
过街:文学与医学的“摆渡”——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的西方视角
医者:道德麻痹与宣泄——医生作家笔下的德行异化医生与治疗者
现代文学与描述生命伦理学——兼论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生命伦理意识
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总结
轻松而严谨,自导而创新——“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感想
金苹果:食之有味,得之不易——“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心得
三分课堂,三分实践,四分读书——“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心得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31-02
在全球一体化形势下,西方文化单边主义和“西方中心论”甚嚣尘上,在此情形下,作为拥有悠久雄厚、博大深邃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国,更应坚守民族文化阵地,充分保持民族文化自觉,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资源向世界推广,为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态贡献智慧与力量。高校通识教育本就肩负着人文精神濡养的神圣使命,在此境遇下,更应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庄严责任,培育具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全球视野、民族情怀的复合人才。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生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至世界各地,特别是20世纪以降,全球化到来之际,西方文化以更加强劲的态势席卷全球,在此进程中许多弱小国家甚至失却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加入西方文化运程中。[1]
我国具有悠久雄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即便在强势冲击之下,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文化身份,然而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觑。当下,特别是青年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举例而言,街市中随处可见牛仔裤和露脐装,为数不少的青年人对阿迪达斯、耐克、LV、GUCCI等国外大牌趋之若鹜,看电影务求美国大片,手机非iphone不用,餐饮追慕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旅行非欧美不行。过度追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遇事先问“有什么用”“给多少钱”,若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成效,得不到随手即得的收益要么干脆不做,做了也是百般不情愿。言必称“民主”、行必追“自由”的大有人在,一些青年人不顾观点是否正确,必须争取发言权,不管师长的要求是否合理,必须追求绝对的自由。这些现象固然不是发生在全体青年人身上,但绝不应该视而不见。而提及原因,究其根本,不能不说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一些人对民族文化的评价是“土”“僵化”“过时”,而这些评价并不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而准确的了解之上的,更谈不上深入研究和分析。
西方世界希求全球一体西方化,这种企图既不合理,也不科W,世界文化本就应该百花争艳,丰富多彩,若单一推行一种文化,势必导致文化生态失衡。在此情境下,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唤醒民族文化记忆,传承、弘扬和推广民族文化优势资源,推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促进全球文化生态的和谐稳健发展。
二、全球化语境下高校通识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首先,唤起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
青年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喜欢刺激,爱冒险,很容易被陌生而新鲜的异国文化吸引,并不加区分地加以模仿,形成追求物欲、注重实利、逾越长幼界限、盲目追求自由等不良品行。当前,高校通识课程的着眼点应落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上。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发现传统文化经典的仁、智、和、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传统经典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唤起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鼓舞学生深入阅读和品鉴作品,并阐明全球一体化的利与弊,定能达到培养学生捍卫民族文化尊严、树立文化自觉的效果。
第二, 着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从本质上讲,很多学生之所以追捧异国文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一旦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了热情,有了深入了解,便会主动地捍卫民族文化尊严,坚守民族文化自觉。高校通识课程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通过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源流脉络,结合品读和鉴赏经典作品,学生自然会领悟到民族文化的智慧、仁爱与美,伴随着理解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精神与人格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濡染,民族文化素养日积月累间得以形成。
第三, 兼顾世界文化,培养胸怀天下、匡世济民的健全人格。
坚定了文化自觉,丰富了民族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还应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通识课程中开设世界文化经典赏析,带领学生了解和接触异国文化,进行古典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观照,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科学意识和人文情怀[2],还有助于形成匡正天下的广阔胸襟和豪迈情怀。
第四,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
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讲解心理学、哲学、美学、阐释学、读者接受理论等知识和原理,引入历代学问家对同一问题的相似和不同看法,带动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做出判断,从同一角度对不同事物做出比较和鉴别,启发学生增强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辨识能力,形成正确而独立的思考习惯,加强批判思考能力。
三、当前高校通识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因应对策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统整性安排,在传承民族经典文化的同时,兼顾其他东、西方文化经典,帮助学生铸成心系民族、胸怀天下、匡世济民、胸襟豁达、旨趣高远的健全人格。[3]中国文化经典类课程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渊源流脉的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前秦时期儒、释、道、名、法、墨各家经典作品,阅读各朝代诗词曲赋经典作品,其他东方国家文化经典课程可以有选择地安排埃及、波斯、犹太、印度、阿拉伯、日本、印度思想文化和经典作品讲析,西方文化经典类课程可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生发展,指导学生阅读古希腊神话、哲学经典,阅读西方各国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时期、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典型代表作品。
〖JP〗
第二,课程内容采取“典”、线、面结合。[4]“典”即经典作品,线即时间脉络,面即空间线索。以往国内高校通识教育往往以概论课形式为主,即侧重关注“线”的脉络,而忽视了对作品原典的关注及同时期各国作品的横向比较,极易造成学生对经典作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只知其一,不闻其余的缺憾。实践证明,了解线、面的同时,对经典作品展开真正的阅读,才能切实体会经典的魅力,深切理解作品的内涵,并起到潜移默化的濡染作用。
第三,教学模式方面,以往国内高校以课堂教学居多,导致任务繁重的通识课程在极为有限的课堂教学时g里很难达成教学目标,最终不得不直接采用概论法或碎片法完成教学,效果往往不容乐观。当前,我们不妨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将不足以在课堂呈现的内容以网络授课或视频教学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样既增强了授课的容量又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更为关键的是,通过采用网络在线学习的方式,也可以实现在线讨论、线上答疑、专题研讨等交流互动,同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泛在学习能力。另外,基于通识课程传授的内容,可以组织相关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读书汇报活动等赛事活动,以赛带学,以赛促学。
第四,教学评价方面,宜采用重过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改变“一张考卷定全局”的局面,将平时考核比例提高至70%-80%,平时考核由考勤、作业、演讲、读书质与量、阅读创见、品读深刻程度、小组合作情况、参加活动
情况等部分构成,期末成绩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采取论文、音视频、创意作品等方式。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在授课之初将学生分组,小组的任务是互相辅助、监督、合作完成既定任务。考核形式包含教师打分和小组成员互评、自评三部分。这种动态的重过程考核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能力。
综上所述,全球化格局下,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世界化”进程,面对西方霸权文化企图单边世界文化的严峻态势,肩负着人文精神培养的高校通识教育更应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以中国经验和中国元素建构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理念和生命价值观[5],培养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有本有源的新时代知识分子生力军[6],为创建和谐稳健的世界文化生态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岳川.“中国形象”在全球“国家形象”的地位[J].资治文摘,2012(6):24-25.
[2] [3]周景辉,聂英杰. 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比较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42-546.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于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现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本文拟从语言教学、真实语境、交际实践三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英语跨文化教育。
一、引言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份强调语音、语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语言中体现的西方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现象的传授,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不强。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也是为了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二、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
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是由文化的差异引起的,在教学中,要使学习者关注语言的运用上体现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之处,把文化差异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文化的洞察力和跨文化意识。
(一)词汇的文化差异
1、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字面差异
龙在汉语中为图腾与吉利的象征,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却是罪恶、邪恶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中作为智慧的象征的owl与汉语中视为坏兆头的猫头鹰。汉语中农民无贬义,而Peasant则是没有教养,社会地位低的人。红在汉语中常与喜庆相关,red则有多样化含义。red letter day 为“喜庆日子或纪念日”,To see red 为“使人生气”,wave a red flag为“做惹别人生气的事”,one’s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为“红光满面”。to cast pearls before the swine则为汉语中的“对牛弹琴”。
2、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联想意义
涉及到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人物或事件的词汇,意义深远,要越过字面意义去了解联想意义。英语中Shylock是《威尼斯商人》中的角色,意为惟利是图、心肠歹毒的小人。童话中灰姑娘Cinderella指贫穷、善良的最终获得幸福的女孩子。willow是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奥菲莉、黛丝泰蒙娜的悲惨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成为悲伤命运的象征,“杨柳”形容离别与女子情感以及妓院等。林黛玉代表指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形象。
(二)语用上的文化差异
语言总是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关注这些差异,有助于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汉语习惯以询问别人到哪里去作为寒喧语,西方则是对于天气的评论和预测。年龄、婚姻、收入等是西方禁忌的话题,属个人隐私,美国人对于称赞语一般坦然接受并回以“Thankyou!”,中国人则谦虚地加以否定。再如对某个场所的表达。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的房间,即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并非汉语中的“休息室”。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
利用教材、多媒体、原版材料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方位感受语言,达到语言与文化的整合。
(一)挖掘教材、充分使用多媒体
以教材为核心,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和故事传说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同时利用多媒体营造视觉、听力的真实语言场景,把教学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主动对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探询,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表达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选择原版材料进行补充
选择适量能反映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的视听材料,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下英语的运用情况,加深对中西文化内涵的理解,积累相关的材料。如体现了社会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介绍当前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的报刊,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和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的节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基础选择部分国外英语电视电台节目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更是展现了英语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语言,这些材料既煅炼了阅读与听力能力,又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品味和体验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如定期开设中西方文化知识讲座,用媒介语或英语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社会风俗等;以某个西方文化元素为主题开展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选择教材中故事性较强、情景性突出的文章进行情景剧表演等等;扩展交际空间,与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创造机会参与涉外工作的翻译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一、引言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份强调语音、语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语言中体现的西方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现象的传授,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不强。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也是为了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二、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
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是由文化的差异引起的,在教学中,要使学习者关注语言的运用上体现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之处,把文化差异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文化的洞察力和跨文化意识。
(一)词汇的文化差异
1、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字面差异
龙在汉语中为图腾与吉利的象征,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却是罪恶、邪恶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中作为智慧的象征的owl与汉语中视为坏兆头的猫头鹰。汉语中农民无贬义,而peasant则是没有教养,社会地位低的人。红在汉语中常与喜庆相关,red则有多样化含义。red letter day 为“喜庆日子或纪念日”,to see red 为“使人生气”,wave a red flag为“做惹别人生气的事”,one’s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为“红光满面”。to cast pearls before the swine则为汉语中的“对牛弹琴”。
2、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联想意义
涉及到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人物或事件的词汇,意义深远,要越过字面意义去了解联想意义。英语中shylock是《威尼斯商人》中的角色,意为惟利是图、心肠歹毒的小人。童话中灰姑娘cinderella指贫穷、善良的最终获得幸福的女孩子。willow是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奥菲莉、黛丝泰蒙娜的悲惨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成为悲伤命运的象征,“杨柳”形容离别与女子情感以及妓院等。林黛玉代表指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形象。
(二)语用上的文化差异
语言总是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关注这些差异,有助于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汉语习惯以询问别人到哪里去作为寒喧语,西方则是对于天气的评论和预测。年龄、婚姻、收入等是西方禁忌的话题,属个人隐私,美国人对于称赞语一般坦然接受并回以“thankyou!”,中国人则谦虚地加以否定。再如对某个场所的表达。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的房间,即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并非汉语中的“休息室”。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
利用教材、多媒体、原版材料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方位感受语言,达到语言与文化的整合。
(一)挖掘教材、充分使用多媒体
以教材为核心,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和故事传说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同时利用多媒体营造视觉、听力的真实语言场景,把教学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主动对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探询,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表达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选择原版材料进行补充
选择适量能反映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的视听材料,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下英语的运用情况,加深对中西文化内涵的理解,积累相关的材料。如体现了社会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介绍当前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的报刊,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和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的节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基础选择部分国外英语电视电台节目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更是展现了英语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语言,这些材料既煅炼了阅读与听力能力,又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品味和体验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如定期开设中西方文化知识讲座,用媒介语或英语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社会风俗等;以某个西方文化元素为主题开展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选择教材中故事性较强、情景性突出的文章进行情景剧表演等等;扩展交际空间,与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创造机会参与涉外工作的翻译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一、前言
差异无出不在,它们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差异从民族诞生起就已经出现了。二十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将所有的民族变成了“全球村”。全球化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不但但是金钱和商品--而是世界人民的不断融合。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摩擦和障碍出现的时候,问题也就呈现了,等待我们去解决。文化会影响人们看对和理解世界的眼光,毋庸置疑,不同的民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不同的中西方思维。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更加注重直觉感官——这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发文化影响的结果,中国人常常看重直觉,倚重学习过程、经验和感觉,以及在交流中通过直觉“以己度人”。为了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毋庸置疑,这需要我们深入的探讨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从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技巧,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摩擦。
二、思维差异的根源及表现
1.差异的根源。美国学者David Brown认为,“文化是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的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文化差异是思维差异的原因,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文化系统是两种独立的系统。东方文化的根源主要来自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文化均发源于河流。在中国,母亲河是黄河,而在印度母亲河是印度河。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的唐朝,中国文化逐渐传播到日本,融入到日本社会,甚至重塑了日本文化。虽然和中国文化属于不同的国度,却仍然属于同一系统。两条母亲河诞生了东方的文化,而另外一种文化却诞生于波希米亚平原,这一文化发展成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这两种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基础。就像东方文化,欧洲文化穿越了河流。由于地域等原因,中西方文化在最近的几个世纪很少交流,所以它们仍然属于不同的体系,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思维差异的表现。西方文化基于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例如,在美国,你同样可以谈论个人的权利,而非将社会凌驾于自己。在中国有明显的不同,社会和家庭凌驾于自己之上。西方文化是以冒险和探索精神为基础的。西方人喜欢发现新事物,发明和拓展。例如,蹦极在西方文化被认为是普遍的行为,但是在中国你将很可能发想没有人做这样一件事。西方文化以科学为基础,这种文化尝试着解决人民和自然的关系。西方世界使用法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中国的近代却很难发现中国适合的法律,两千年来,中国是一个以人情为基础的国度而非法律。西方用上帝和宗教来解决人类和思想领域的问题。一旦问题发生,首先做的可能是向上帝祷告。
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中国人将国家和家庭置于自己之上,中国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为了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人一直努力做到天人合一,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主张中庸之道,为了解决人和思想的问题,中国人强调修身养性。中国人擅长平衡和中庸,即人们通常不主张走极端,平和的心态总是被强调,中国人对天地有一种敬畏之情,即敬仰天地,思乡怀土。
价值是关于什么是对错,什么是正常与非正常的,什么是正确与错误的。价值通常被一系列的因素所影响,例如家庭,媒体,学校,宗教,民族等。中西方文化之间世俗的差异导致了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则侧重个人主义长达数世纪。西方人给出的个人主义的定义与中国人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完全不同。换言之,中西方用截然相反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主义。
三、跨文化交际中冲突解决方法
交流是相互的,所以影响也是相互的。他们能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化吗?它们的回答能表达他们的思想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给我们交流一些提示。挑战在于全球化的浪潮下,误解常常发生,尤其是当不同的文化差异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误解导致冲突,而冲突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西方在是一个地理差异,同样也是一个文化概念的差异,所谓的思维模式意味着人们自觉不自觉的运用特定的方式来思维,并解决问题。思维模式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思维差异在某种程度来说起源于国家的思维差异。
1.深刻了解中西方思维差异的方式。我们不能否认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也只有先通过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及特征才能逐步了解这个国家。所以我们不能说这种文化是好的或者坏的。平等与互相尊重对于每种文化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学会协调对于同一种事情的不同思维甚至是同一人,同一个世界。我们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每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来往往。当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同一片临近地区,思维差异都越来越明显,我们应该尽力避免冲突的发生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关于其他文化的基础知识,从而不至于误解他人的行为和习惯,虽然在文化领域中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却有更先进或者更适合的区分。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接受另一种文化。甚至文化对于地球的历史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去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来完善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能够更了解双方的文化,从而让交流顺利进行。
2.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的差异,通常我们为了减少交流的误解首要做的事情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虽然文化和交流模式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共同点不应该被忽略,因为能用共同点来融化差异,消除摩擦。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加入到跨文化交际异常重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利用现行教材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例如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文化概论,外国文学史等书籍,通读这些教材可以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这为我们了解中外文化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料。
四、结语
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性文化,注重人本身和正义,重感性轻理性,喜欢附和他人,强调处事做人中庸;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重物质轻精神,重分析轻感性,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学习一门外语并不单指学习语言本身,还包括文化、思想、习惯和价值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两国的文化及思维差异,扫清障碍,让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晓凌,汪北华.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2]袁春梅.论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在跨文化交流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早已引起国内教学者的关注,在英语教学中阐释文化和语言的关系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研究引导课题。众所周知,语言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语言承载着文化,由此可见,英语教学的进行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还应更加注重在语言这个载体上文化的传递。这其中的文化既要包括英语语言文化,同时也要涵盖汉语语言文化。
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现状
作为国际交往中使用频率最多、最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英语的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共识。但是这样的大环境总会给人错误的引导,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点——认为英语比汉语还要重要,人们在不自觉中忽视了对汉语尤其是汉文化的学习。新加坡学者研究发现,在新加坡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造成社会凝聚力低的主要诱因便是母语教育的不完善,而现在中国正面临着同样的危机。
纵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课程在设置上大多都是突出英语和英美文化。英美文化固然值得学习,但是教材中不可缺少汉文化的渗透,学生只有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才能对自身环境有正确的认识,进而提升自身的修养。不单单是知识这么简单,文化底蕴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对于英语学习者,尤其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首要目的是通过英语这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对于汉文化的认识。然而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知识为了通过四六级,《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在英语中该怎样翻译。现今的局面就是,在我国各个阶段中英语教学大纲的目的都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但是这似乎只是落实在口头上。英语教学,是一个学习者通向西方文化的窗口,也是未来学习者向外输出中国文化的一个潜在的通道。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习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阔视野,走出去,再寻根思源,看回来。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让他们在世界文化的长河里找到中国的位置,窥视文化的根源。这往往比单纯的讲授知识更加有意义,知识只有在文化的背景下才能散发出引导之光。
二、英语学习者的对自身的认识
每个英语学习者在面对外国人时都充当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你的一言一行和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都会影响或改变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国的看法。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我们每个英语学习者都应该深刻的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传承是自身的任务和使命。英语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文化的媒介,通过它可以表达我们的文化,而其中的基础便是对汉文化很好的认识与感悟,作为中国人,应该理解汉文化独特的魅力,以及用何种手段传播自己的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林雪在谈到外交官的素质时说:“我认为,第一是要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有了这种信念就有了动力,在这种动力下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为外交工作很有挑战性。第二就是广博的知识。一个外交官要认识到在今天这个时代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一定要了解中国,了解外国,然后找出两者之间的结合点,这样做起来自己也会感到高兴,这种喜悦是高层次的享受。”
三、注重教师的文化意识与教学方法
最近几年,中国英语教材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前行的全球一体化浪潮处于不断更新发展中。教材内容渐渐充实,但却极少看到中国文化的经典。我们过多的关注于对学生进行异国文化的教育,却忽视了自己本土文化的渗透教育,这是英语教育中的硬伤。中国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首要职责就是要坚定文化立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并欣赏祖国灿烂的文化,应包容地为学习者介绍中西方文化。这样才能结合把祖国文化和外语教学结合来。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要求学以致用,胸怀宽广,教书育人,要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面对文化。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化发展,文化事业尤其显得更加昌盛繁荣,所以外语教学中对于文化的渗透愈发重要。简单的英语语言教学已无法适应多变的文化环境。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者能够站在文化的立场上纵览本民族文化,站在东西方文化比较的高度上,诠释英语教学,如若达到这一高度,英语教学定会向更深更广的境界发展。
总之,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输入与输出行为。英语教学的任务不只是介绍外来文化,同时也肩负着对祖国文化的输出使命。教师在教学教师应该更加注重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与借鉴,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对受教者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渗透教学,让我们的英语学习者成为全面的、合格的文化传承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11-13
在跨文化交流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早已引起国内教学者的关注,在英语教学中阐释文化和语言的关系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研究引导课题。众所周知,语言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语言承载着文化,由此可见,英语教学的进行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还应更加注重在语言这个载体上文化的传递。这其中的文化既要包括英语语言文化,同时也要涵盖汉语语言文化。
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现状
作为国际交往中使用频率最多、最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英语的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共识。但是这样的大环境总会给人错误的引导,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点——认为英语比汉语还要重要,人们在不自觉中忽视了对汉语尤其是汉文化的学习。新加坡学者研究发现,在新加坡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造成社会凝聚力低的主要诱因便是母语教育的不完善,而现在中国正面临着同样的危机。
纵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课程在设置上大多都是突出英语和英美文化。英美文化固然值得学习,但是教材中不可缺少汉文化的渗透,学生只有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才能对自身环境有正确的认识,进而提升自身的修养。不单单是知识这么简单,文化底蕴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对于英语学习者,尤其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首要目的是通过英语这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对于汉文化的认识。然而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知识为了通过四六级,《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在英语中该怎样翻译。现今的局面就是,在我国各个阶段中英语教学大纲的目的都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但是这似乎只是落实在口头上。英语教学,是一个学习者通向西方文化的窗口,也是未来学习者向外输出中国文化的一个潜在的通道。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习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阔视野,走出去,再寻根思源,看回来。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让他们在世界文化的长河里找到中国的位置,窥视文化的根源。这往往比单纯的讲授知识更加有意义,知识只有在文化的背景下才能散发出引导之光。
二、英语学习者的对自身的认识
每个英语学习者在面对外国人时都充当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你的一言一行和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都会影响或改变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国的看法。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我们每个英语学习者都应该深刻的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传承是自身的任务和使命。英语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文化的媒介,通过它可以表达我们的文化,而其中的基础便是对汉文化很好的认识与感悟,作为中国人,应该理解汉文化独特的魅力,以及用何种手段传播自己的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林雪在谈到外交官的素质时说:“我认为,第一是要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有了这种信念就有了动力,在这种动力下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为外交工作很有挑战性。第二就是广博的知识。一个外交官要认识到在今天这个时代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一定要了解中国,了解外国,然后找出两者之间的结合点,这样做起来自己也会感到高兴,这种喜悦是高层次的享受。”
三、注重教师的文化意识与教学方法
最近几年,中国英语教材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前行的全球一体化浪潮处于不断更新发展中。教材内容渐渐充实,但却极少看到中国文化的经典。我们过多的关注于对学生进行异国文化的教育,却忽视了自己本土文化的渗透教育,这是英语教育中的硬伤。中国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首要职责就是要坚定文化立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并欣赏祖国灿烂的文化,应包容地为学习者介绍中西方文化。这样才能结合把祖国文化和外语教学结合来。 转贴于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要求学以致用,胸怀宽广,教书育人,要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面对文化。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化发展,文化事业尤其显得更加昌盛繁荣,所以外语教学中对于文化的渗透愈发重要。简单的英语语言教学已无法适应多变的文化环境。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者能够站在文化的立场上纵览本民族文化,站在东西方文化比较的高度上,诠释英语教学,如若达到这一高度,英语教学定会向更深更广的境界发展。
总之,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输入与输出行为。英语教学的任务不只是介绍外来文化,同时也肩负着对祖国文化的输出使命。教师在教学教师应该更加注重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与借鉴,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对受教者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渗透教学,让我们的英语学习者成为全面的、合格的文化传承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11-13
比较文学;形成与发展;积极倡导者;创新研究
中国的比较文学从开始出现到成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现代普遍发展,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1978年至今可看作是比较文学的新时期。新时期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学科理论、学科历程与体制构成的研究上。平行研究突破了影响研究只讨论渊源、影响、原因、结果的樊篱,将比较文学从只强调“事实联系”的狭窄领域引导到超越事实,甚至跨越学科的广阔世界,从一个角度看,这应该是其一大功绩,然而从另一角度看,这又未尝不是其一大弊病。当今比较文学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向比较文化的方向发展,比较学者动辄跨文化,甚至跨文明,更遑论跨学科,他们关心的已经不再是文学问题,而是漫无边际的文化问题,比较文学因此丧失了其文学研究的本质特征。造成这样的后果,我想,平行研究标举“跨学科”研究是不能辞其咎的。然而,对平行研究这种双刃剑的性质,在20年前我撰写《比较文学概论》时是缺乏认识的。后来,我逐渐悟出了其中的问题,在一些文章中,明确主张将比较文学限定在文学本体的范围内,反对比较文学的泛文化化。后现代主义本身就是有这深层次的哲学根源的,约瑟夫·海勒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之一,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后现代哲学的体现。海勒的作品传到中国之后,引发了一场文学界的风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后现代文学作品都是以海勒的作品为标杆。许多的先锋作家在对海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开始模仿他的写作方式以及写作风格,然而有一种东西是很难模仿的,那就是写作者本身的哲学出发点。诚然,后现代主义对我国的哲学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是这一影响并没有很快的反映到先锋作家的写作中去,这就造成我国的先锋作家的作品与海勒的作品,形似而神不似。当然,海勒和中国先锋作家本身所处的文化环境的不同以及现实环境的差异,也是导致他们在哲学层面上存有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形成及发展
比较文学是一门从西方旅行到中国的一门学科。在方法论上,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沿袭了法国学派的严谨缜密的事实验证方法,考察中西文学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析,同时也汲取了美国学派平行研究方法(重视文学现象的审美分析)的长处。在学术研究上,它跨越了学科的界限,已经渗透到了世界文学和文学理论的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不断发展并日臻成熟:
首先,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萌芽时就已经出版了数以百计的专著和论文,那些用英、法、德、俄、日等语言翻译的国外专著也频频出版,在某个时期中国出版界首选的学术论题之一就是比较文学,产生较大学术影响的同时,也有着众多的读者。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在上海创刊,比较文学逐渐成型。
其次,1985年在深圳成立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与此同时此学会也成为了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的团体会员。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全国性比较文学研究的体制化,这也就标志着这一学科具有国际性这一特征。
第三,当代中国,有许多高校开设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面的课程。自1994年以来,在中国就已经有七所高校先后建立了独立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此外还有二十多所高校建立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第四,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频繁地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原创性的论文,以便在国际论坛发出中国人文学者的声音。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多次举行年会,并在每一次的年会邀请大部分的国际知名学者前来进行文学交流。近年来,在西方高校受过教育的比较文学学者也开始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原创性的文学论文,在国际学术界中国文学者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这就是中国的比较文学如何从无到有,如何从一种引进的研究方法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过程。
二、学科身份的过去与现在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这一概念所蕴含的理论的自觉意识最早出现的时间大约是20世纪70年代。回首这三十多年,我们大致可以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发展脉络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7)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开创与奠基的阶段。第二阶段(1988-1997)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方法体系的建构阶段。第三阶段(1998至今)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研究继续向前推进发展的阶段。
中国比较文学切切实实推进了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中国学派开拓了新的领域;成为全球新时期比较文学的积极倡导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王宁作为我国最早从事文化研究的学者之一,在国内文学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在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同时应用了一些西方的文学和理论,也指出了西方文学理论的不符之处,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西方文学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对西方学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98年,在《后现代主义之后》这部专著中,王宁首次将后现代主义放在一个全球化的广阔语境下进行考察研究,试图通过自己的批评和研究实践,将中国的文化与文学放在一个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下研究,在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及其研究关系之间协调,最终达到比较文学的超越和跨文化视野的实现。认为后现代主义已经走出了西方世界,成为了一股国际性的理论大潮。
王向远认为:“现在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在接受、借鉴、消化外来理论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一套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他研究并发表的《比较文学学科新论》足以启发人们重新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自己的比较文学,以及比较文学的定位,和向何去的问题。
孟昭毅主张在世界范围文化多元共存中找到东方的本位,要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突出“东方”学者的声音。强调不仅要对过去西方的中心论作质疑与突破,也要有意识的去避免一定程度上新的东方中心论,根本目的是要作超越前人理论框架模式的探索,建立一种宏观而广阔的视阈。他认为在文化、文学交流中,势能落差在所难免,应该努力缩小和消解边缘和中心之间的差异,摸清东方文化和文学的基本规律。并对文化和文学各种现象之间的事实联系展开特有的关注,超越文化与文学的学术界限,尽力从一定程度上超越交流空间、时间和人为的思维界限。其早期代表作《比较文学探索》较好地体现了他的这些学术主张,他在强调和阐释了比较文学的“可比性”问题的同时更深入地从“文学关系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和伊朗、越南、印度等国的文学关系。
当前我国高校为提升办学综合水平和改进教育体制,一方面在国际上参与双边或多边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另一方面积极做好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到校任教的引智工作,外事工作在高校全面及高层次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外事工作涉及内容不断拓宽领域,参与人群范围不断扩大,涉外交流活动能够得以顺利有益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是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恰当运用。在高校中目前有四类人群与外国文教专家或者外宾有较多跨交化交际,即外事管理干部、院校领导、学校教师和学生,而根据各类人群自身特点以及涉外活动重点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涉外礼仪也有所区别。
一、外事管理干部全面培养涉外交往能力
作为学校的对外窗口和桥梁,高校外事工作要坚持以内事带外事,外事促内事,真正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做好服务。鉴于外事的特殊性和服务性,高校外事工作一般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或者外事办公室负责,而具体的外事工作都是由外事管理干部及工作人员来开展,他们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外事工作的成效。外事无小事,外事工作的任何一个部分或者细节都应注意行为礼仪得当,因为这不仅代表着个人形象,更体现着学校乃至国家的尊严。
1、在思想政治立场坚定前提下,以得体的涉外礼仪进行外事工作。
外事管理干部与外专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非常频繁且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在交流过程中必须做到有礼有节,切忌发生文化冲突。但是做到有礼有节并不意味着一味顺从或迁就,正如总理对外事管理工作提出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十六字方针政策,首先要做到立场坚定,原则性强,因为所有的国际关系都是以本国国家利益为基础,所有涉外活动也只有在不危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行。因此外事管理干部必须在相对开放的工作环境中,在不同思潮的影响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国家和学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外国专家不合理的要求和与其身份不符合的行为,一定要用得体礼貌的涉外礼仪,态度明确地予以回应,指出外专要求和行为的不合理性,即便看似小事也决不能糊涂或动摇,自觉维护国家和学校的利益和形象。
2、对外国专家进行适度人文关怀,注重东西方文化差异前提下的涉外交往。
外国专家离乡背井来到我国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外事管理干部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应主动关心外国专家,做好适度的人文关怀工作,以诚相待,让外国专家能安心舒适地在学校生活和工作,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首先应遵守涉外交往的基本准则,例如提前预约准则、信守约定准则、尊重隐私准则等;在外专生病不舒适时应主动关心和提供帮助;在西方节日和外专生日时应表示祝贺并共同庆祝;在日常交流中可表达对他们为学校贡献的肯定与谢意。与此同时要注意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价值观的不同,把握好涉外交流的度与分寸。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性格形成的基础,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每一种文化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崇尚谦虚有礼,面对别人的赞美都会以自贬来表现谦逊,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会说“thanks”来接受别人的称赞,或者还会称赞对方的优点以回敬;我国推崇中庸之道,重视集体的力量和团队合作,而西方观念中更崇尚个体思维和个人价值的实现,重视个人独立行为的能力,因此外事管理干部对外国专家的关心和帮助不能过度,不可包办代替任何细小的事情,那样外专会认为你怀疑其自身的行为能力。例如新到校外国专家在了解学校附近环境后想外出购物,可询问是否需要陪伴,如果外专表示不需陪护,一人前往即可,就不要坚持认为外专是客气或者不好意思,坚持要陪同购物,这样外专就会认为不够尊重他/她的意见,甚至以为你不相信他/她的能力。同时也应留意倾听外专话语的言外之音,尽管外专有时很委婉地说:“I am not complaining, but I think…”, but后的内容实则为需要改进或者表明其想法的重点,不能只听前半句,对其意见置之不理。
二、学校领导增强涉外交往意识
随着目前高校对外开放的力度日益增强,学校领导作为高校形象的首要代表必须具备涉外交往的正确意识,熟练掌握涉外礼仪,做到言行得体、举止优雅,从而塑造自身和所在院校的良好形象。尤其要注意以下涉外场合的交往礼仪:
1.会谈会晤:首先应将双方会见、会谈的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及其他注意事项及早通知对方,以便做好准备。出席涉外会晤应注重着装打扮,因为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对来宾的尊重之意,因此一般以正装出席或按约定俗成的较正式的套装或西装出席。会谈过程中内容实事求是,态度不卑不亢,仪态彬彬有礼,展现自身气质与风范。同时在会晤的公共场合不可吸烟,说话不宜太过大声,响亮清晰即可。
2.宴请用餐:中华民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在宴请宾客时认为美味佳肴多多益善,以此表示慷慨大方与热情好客。但西方人习惯事先确定用餐人数,按量准备,避免造成浪费。宴请外国来宾应先确定用餐人数、餐饮形式、用餐场所等,做好充分准备。在用餐过程中,学校领导应表达对来宾的欢迎之意致祝酒辞,并积极与来宾交谈,营造用餐和谐舒适氛围。但应避免在参会上打嗝吐痰,或大声说话,这些都是不雅的行为;也不要为表示热情,夹菜到外宾碗里或不停地劝酒,在很多西方人眼里不仅不是热情好客表现,反而会觉得是不卫生的饮食习惯或者不尊重对方意愿的强硬行为。
三、学校教师整体提高涉外交往基本素质
学校的所有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都是外国文教专家的同事甚至朋友,也是涉及涉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职员工的行为举止都直接影响到外国文教专家以及外宾对学校的印象,因此也需要注重涉外交往的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交往等方面的不同,整体提高交往的基本素质,对涉外交往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为宜。
教职员工应明白以下几个中西方文化差异:1、中国人在交往中注重谦逊有礼,讲求“卑己尊人”,可是在与外国文教专家相处过程中不用太过谦虚或自贬以表有礼,那样会令他们很尴尬与不解,认为对方太过虚伪,因为大多西方人会愉悦地接受称赞并表示感谢。2、在计划行事方面中西方习惯也有不同:西方人做事喜欢事先做好一份较详尽的计划,或者提前预约,但是中国人常常会临时行事,通常不会预约会见某人或提前拟定出行计划。3、在低碳环保做事方面,西方人大多有着很鲜明的环保意识,节省资源,爱护环境。而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或行动力不够。4、西方人看重自身个人价值,发表个人看法,认为讨论争执是很有效的交流方式;而中国人看重以和为贵,不愿很坚定发表意见,因此有时会附和他人或人云亦云。在了解以上中西差异后,教师在与外国文教专家或者来宾相处时就能,拿捏好分寸,更好做到交往的平衡与和谐。
四、学生应接受外事教育,具备涉外交往常识
大学生作为积极参与涉外活动的重要群体,有着数量巨大、朝气热忱、接受事物高效等特点,因此必须在参与涉外活动前接受正式的外事教育,具备基本的涉外交往常识,确保在与外国文教专家或外国友人交流过程中做到得体,展现当代青年的风采。尤其在外事教育中须教导学生具备中外有别的基本意识,例如不宜谈论的话题不要提及,不能参观的机要场所不应携同外教前往,日常交流中不随意开不雅或过度的玩笑,不在外留宿也不宜随意留宿外国友人等。不要对外国专家的形象穿着等评头论足,例如在遇到一位肤色较黑的外教时,不可武断判断或直接询问外教是否为黑人,尤其不能随便使用negro一词,这个词语对于美国外教来说几近一种侮辱。另外在英语授课中或交流中,也许会遇到没听清或不明白外国专家的意思的情况,切记不要因为害羞或者不好意思询问清楚而造成误解其意,或自作聪明地答非所问。
无论是从外国文教专家作为高校特殊且重要的人力资源方面考虑,还是从高校作为积极发展涉外交流及发展的重要阵地出发,高校中的各类人群均是直接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群体。因此不断规范涉外礼仪交际行为,提升师生员工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涉外礼仪风貌,正是促进高校与外国专家之间的合作更加有效愉快,同时有利于进行涉外交流从而使不断扩展高校的涉外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现代外交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刘玉学,刘振强.涉外礼俗知识必读[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