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0: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就业导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业界可谓风起云涌,从百度到雅虎中国与阿里巴巴的并购,从淘宝的热卖到1号店的横空出世,就连佛门清净之地少林寺开始了网店,电子商务在中国一片红火。各普通高校纷纷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目前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达数十万人,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极低的就业率,现就读的电子商务专业大部分学生提出,不知道自己将来可以从事哪些工作,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一片迷惘,找不到在电子商务行业自己喜欢的方向,在中职毕业生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因中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任职资格模型”等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但很多中职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相关条件,中职生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择业态度等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偏差。中职生缺乏提升就业能力的主动意识,依靠政府和学校解决就业问题的思想较为严重;同时中职生在学习期间社会实践偏少,缺乏对职业发展的了解,不懂得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较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思想,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体就业目标的实现。
针对中职生的具体情况而言,加强学生的职业岗位培训能力和就业能力尤为重要。但是,电子商务行业对岗位还没有进行过认真的细分,只是对人才进行了区分,一般来说,电子商务人才分为技术型人才、商务型人才和综合管理型人才。而现在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一个误区是:技术和商务想两头都占,一谈培养的人才,就是既掌握信息技术,又懂商务的复合人才。而针对中职生本身的定位,可取其一,难取其二。因此,在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时,实训课程的必要性强之又强,学生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实训课程更为实在。在学生必要之际就能成为企业“即拿即用”型电子商务人才,是中职院校,甚至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培养的目标。结合目前就业情况及学生实际情况,在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过程中,不可忽略以下几个问题。
1 学校专业培养方向模糊
当前对电子商务主要存在不同的认识:①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简单的“现代通讯技术+商务活动”,以为只要把商务活动和现代通讯技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就可以了,而不追求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学生在校短短的几年中什么都学,现代通讯技术学一点,商务活动知识学一点,但又什么都不精,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失败的;②电子商务本质仍是商务,与现代通讯技术毫无关联,因此电子商务的教学应该就是讲授商务知识,把电子商务的教学等同于经济管理专业中传统商务的教学;③高度重视各种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忽略了商务知识的教学,由此电子商务专业也就基本等同于信息技术专业。以上三种模式以第一种最为常见,因为这种模式表面上看非常全面,并且对于学校来说最容易组织和实施:有现成的教材、现成的师资、现成的讲义,运作起来十分简便,需要变化的只是将信息技术专业和商务专业多个方面的资源揉合在一起就行了,很容易形成批量教育,但这种“万金油”式的人才是不能支撑中国电子商务未来的天空的。
2 技能训练在学生学习中所占比例较低
目前电子商务教学主要是“教师说,学生听”,而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尽管近年职业院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建立了电子商务实验系统,可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与实际的商业环境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有不少软件已落后于现有的应用。学生的技能训练大都在虚拟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另外,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务实际运作管理,课程的案例来源、实习指导、创业指导都受到了极大限制。
3 毕业生就业方向模糊
由于在课程学习中未将就业导向与课程相联系,到时电商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掌握好相关的技能,且不能准确定位应聘的行业与职位,因此没有一技专业之长的人才不能吸引用人企业,电商毕业生往往得不到聘用的机会。另一方面,即使获得聘用机会,由于对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的了解不清楚,由于缺乏工作方法、经验和热情,使他们也很通过聘用试用期。
电子商务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电子商务专业领域的技术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中、高级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学生在实践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工作中的逻辑思维;在课程体系上,根据工作流程编排,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业务流程所要求的知识点、技能点相对应;内容的选取上,针对电子商务职业领域内工作环境、岗位的工作内容、职业活动的技能要求。因此,从宏观上看,电子商务实践课程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组织起来的,以电子商务职业通用能与专用能力形成为目标的课程的统称,是实践教学走进电子商务工作现场的现实需要。从微观上看,是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和电子商务职业资格标准相近、共通的基点上,兼顾学历教育的职业发展性和职业岗位培训的职业实用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特殊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针对电子商务实践课程的教学,探讨在教学过程中以解决完成学校部门工作任务的案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认识岗位职责开始进行需求分析确定任务,通过指导学生围绕所确定的任务循序渐进的做最终完成任务,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完整任务的能力。
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模式,开始转向不同途径。这其实与艺术类高校的教学目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艺术类高校不仅要培养专业的艺术类人才,还要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1]。艺术类高校常常开设的专业有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传媒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对艺术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导向就业下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行阐述,从而为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出新的思路。
一、艺术类大学生进行创新性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艺术类学生的就业形式也变得越来越严峻。这就更加要求学生重视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社会实践是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开拓创新、提高专业知识的大好时机,是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训练的绝佳时期。艺术类大学生常常在大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年进行社会实践,这个时候他们往往已经完成了全部的理论学习,即将步入社会,处于或者已经找到了工作或者正在寻找工作的阶段。社会实践对于找到工作的学生来说,是对今后工作的一个熟悉了解的过程,这时创新实践就表现得更为具体、明确,在这一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甚至能为将来的工作解决某些方面的难题。而对于那些正在找工作的学生来说,加强社会实践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同时也能提高这些同学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加强他们求职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从而能够在面试过程中脱颖而出。在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到“解放学生的脑,让他们思考;解放学生的手,让他们操作;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提问;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尽情的发挥”,那么,这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不仅如此,创新社会实践还是综合考验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一个途径,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创新思维和强化社会意识等方面具有独到的效果。
二、以就业为目的的创新型社会实践
人们对于不同途径所获得的认知理解是有很大区别的,而根据记忆曲线的原理可知,人们通过体验的方式所获得的认知程度是最深的,记忆也是最牢固的。这是因为在平时课堂上的学习过程中,很多概念和意境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出来,往往需要学生自己去理解体会,这恰巧就是社会实践最直观的效果。社会实践不仅可以与课堂所学内容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其具体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仅要学习音乐知识,还要多接触跟音乐相关的乐器、舞蹈等内容。在实践过程中,或者通过自弹自唱,或者通过创作演奏曲目来实践自己的音乐理论,对其进行充分的应用。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适合的曲目来设计与之适应的舞蹈动作,来加深对知识的运用。通过这些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等着老师进行讲解的角色中脱离出来,体会作者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感情,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将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课堂所学内容结合起来[3]。这对于艺术类的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的又一次升华,还给将来的就业积累了经验和灵感,更加深刻的理解艺术的内涵,让自己成为学习和工作的主人。
三、借助现代化通讯手段来增加社会实践的形式
如通过微博、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随着移动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和3G/4G业务技术的不断成熟,电脑、手机等通讯设备凭借其便携性、移动性、多媒体融合性以及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中,微博、微信等均是时下非常流行的即时信息通讯技术平台,它通过手机和网络用户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等方式传递信息。借助微博、微信等现代化通讯手段拓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颇受广大教师和同学的好评。艺术鉴赏主要是欣赏艺术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情感表达,从而达到人与艺术的共鸣合一。如我们鉴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可以深刻感受到梁祝二人真挚的感情,体会爱情的真谛。而通过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或方式去欣赏艺术博大精深,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大学课堂上。例如,印度尼西亚的加美兰音乐、蒙古国的长调、美国的乡村音乐、以及富于变化和多声部配合的非洲黑人音乐,都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瑰宝,而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很难有接触的机会,运用各种通讯设备欣赏了解,深刻体会其中蕴藏的艺术理念,并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相联系,激发艺术创作的灵感。
学生作为我们祖国发展的强大后备力量,是多元化培养的重中之重。而社会实践作为联接学生学习和就业的一条纽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对学生将来立足社会、发展自身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对艺术类学生更是如此。因此,艺术类高校应继续在创新大学生实践的方式方法上大胆革新,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颖. 社会实践教育的育人功能与有效形式探讨――以艺术类院校为例[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12
[2]周宝松、李齐建、朱蕾. 艺术类院校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方法研究[J]. 艺术教育,2012,01
作为一位中专学校的教师,我深刻了解到“就业”对学生的重要性。如果说高中是大学生的“摇篮”,那么中职院校就是技能操作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我国的中职教育历经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虽然每次改革的主题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要提高学生的技能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那么我们中专学校现在的实际情况如何呢?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是否真的做到了以就业为导向呢?以下我就以一位“商贸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师来谈谈我的看法和观点。
首先,我想在这里探讨一下课程的设置问题。如果想要找到好工作,专业知识应该精确无误,而这与我们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有着很大关系。我发现很多学校似乎过分注重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就是知识点的设置和分布,却忽略了各个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相互作用。拿“国际商务专业”来举例,“国际商务英文”这一课程的位置就非常地微妙,很多学校都把他它放在专业课程的第一学期。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国际贸易中所使用到的英文很多,而且很多都是专业术语。如果学生能在开始专业课程学习前就将这些单词和词组记住,那么之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将会轻松不少。想法的确很好,可是落实后的学生实际的掌握情况如何呢? “国际商务英文”中会出现很多的专业术语,这些术语并不可都能得到任课教师的详细讲解。有很多时候教师仅仅是直接将专业词汇翻译成中文给学生。结果很多学生不但没有学到应该学习到的知识点反而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而这会影响他们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又如将“国际贸易流程”放在第一个学期进行教学。学生很难在专业学习之初就掌握如此具有全局性的课程,而如此多的概念会让学生无从下手,导致他们对于该课程甚至该专业失去兴趣或信心。如果在课程设置时将“国际贸易概论”或“外销员实务”这样前后关联性相对较弱且含有较多基础性知识点的课程放在整个专业学习的开始,我想学习效果会更好。
其次,我想谈谈专业课程中知识点的设置。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重点掌握”和“基本了解”的区别,而这里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呢?熟悉“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师应该知道,在所有的专业课程中有很多的知识点是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这些反复出现的知识点并不是偶然出现在不同的教学书本中的,他们之所以反复地出现是因为他们是各类技能证书、岗位证书考核的重点。譬如说“报价术语”。除了最常见的“FOB、CFR、CIF”之外,我们还会教学生“FCA、CPT、CIP”等较为少见的报价术语,并要求学生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除了加深学生对于报价术语的认识外,还对学生的记忆力和比较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但这些报价术语真的很实用吗?在从事教育工作前,我曾有过一段在外贸公司的工作经历,据我所知在买卖双方已经形成合作关系的情况下,报价方式很少会发生太大变化的。而且只有很少的业务会使用到除“FOB、CFR、CIF”以外的报价术语。那么我们去要求学生强记这些使用机会极少又非常难以辨析的报价术语的目的何在呢?花大量时间在这些知识点上对于学生就业有任何帮助吗?我认为通过日常教学,让学生掌握“FOB、CFR、CIF”这三种常用报价术语就足够了,其他的报价术语只需做个简单介绍。提高就业水平专业知识是必要的,但重点知识点应该是那些能更好服务于学生就业的知识,而不是“教育界”认为的所谓“重点”。
最后,我要说的是课程的地位,每个专业都会有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其中专业必修课程对于学生的技能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实际就业的时候却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专业课程成绩较好的学生被前来招聘的单位冷落,而一些基础课程较好的同学反倒是招聘单位重点挑选对象。这让我们教师感到奇怪,在与企业招聘人员的交流中我们得到了一条被忽略很久的信息。招聘单位来中专院校招聘一般都是希望能将学生带入企业从头培养起来,虽然学校的专业课程内容丰富且实用性强,但对于招聘单位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员工所的必要条件。招聘单位看中更多的不是专业课程知识,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甚者直接提出:“成绩不是问题,学习不是距离,人品才是关键”的应聘广告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从我国乳制品业巨头“蒙牛”的招聘广告:“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也不难看出当下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我的看法并不是说基础课程的地位一定高于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但我们必须看到学校的本质是“教学生做人”,而不仅仅是教授专业性知识和从业技能。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符合招聘企业对于员工的素质要求,那么即使我们学生的技能性再强也很难受到招聘单位的青睐。我认为我们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中应该添加一定的德育教育成分,譬如说在上“海关报关实务”这门专业性强、技能点多的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报关员”的特殊身份对学生进行关于诚信、工作不马虎等方面的教育。在完成专业课程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该工种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德育素质。
就业是我们中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我们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开展的,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课程中重点知识点的设置以及德育教育都与学生最后的就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我们都来思考如何通过改善我们的课程设置、重点知识分布和日常教学工作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Web应用开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一直受到是否有工作经验和实战经验的困扰,无法真正与软件公司实际需求接轨。实训教学就是建立一套项目实战课程体系,让学生参加整个软件项目的标准开发流程,从而拉近与企业用人需求的距离。截至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软件学院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实训课程的尝试,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教师队伍项目实战经验不足,很多教师都是硕博士毕业直接进高校,没真正参加过实际项目的开发:二是三本院校学生素质相比二本院校有一定差距,学生主观能动性较差,实训效果不尽人意:三是实训对所有学生展开,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跟上实训进度,只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完成实训要求。而二本院校开展IT实训教学的为数不多,大多采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偏重理论知识、实践环节重视不够,教学过程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完整性,这种学术型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普通高校本科生教育对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针对目前三本院校实训教学的不足和民族院校对IT实训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研究较少的情况,本文提出就业导向的IT实训教学方法。“就业导向”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就业能力,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参加软件公司实际项目开发训练的全过程,即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软件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系统集成到测试的全部工作,完成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合作开发的训练。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动手能力、表达交流和沟通能力,做到未雨绸缪,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使学生达到企业用人的要求。我校2009年6月组织了专业教师到大型软件公司实训,并对2006级毕业生进行了第一次Java Web实训试点尝试。本文对本次实训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方案。
1 实训实施方案
实训教学是对日常教学的补充,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在过程中掌握企业级项目开发的方法、流程及技术,在项目开发中将所学知识点融会贯通,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协同工作技能。实训的特点是以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为主,通过对技术的实际应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实训,可以加强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锻炼团队协同工作的能力。我校的实训试点实施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1.1 实施过程
实训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学员选拔、基础知识串讲、框架开发知识串讲和项目实战。其中:
(1)学员选拔。通过上机测试,选拔出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员进行实训。班级规模在30-40人左右,保证培训教师对学员进行有效的辅导。实训的对象不是所有大四学生,而是有选择的进行。经过选拔的学员基本可以顺利完成整个实训过程,达到实训的目的。
(2)基础知识串讲。主要通过带领学生复习基础知识,掌握其中的重点、难点;同时给学生建立宏观体系,明确各部分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理解各部分知识在体系中的作用。
(3)框架开发知识串讲。使学生熟悉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实际开发一个小型的项目,充分锻炼技术能力,掌握基于框架的开发方法。
(4)项目实战。使学生熟悉项目开发流程,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理念,学会需求分析及系统设计方法,提高技术的使用熟练度,充分锻炼团队开发的协作能力,理解测试过程及Bug跟踪的流程,从而积累真实的项目开发经验。
1.2 教学内容
Java Web开发实训教学涉及知识面较广,可用图1的知识体系图概括。
主要的教学内容围绕该知识体系展开,分为如下三部分:
(1)基础知识巩固及开发工具使用。复习项目开发常用知识,重点讲解Java企业级开发中所涉及到的技术难点、重点以及技术间相互的关系,在开发中用到的位置等。通过实例,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把这些基础知识回忆起来,并形成体系。每部分配有相关开发环境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熟悉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之后要求学生使用基础知识包含的页面技术、Java、J2EE、Oracle知识完成一个简单实例,通过对实例的开发与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开发方法,熟悉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
(2)开发框架讲解与训练。使用一个简单实例讲解开发框架的使用,让学生尽快了解在框架下如何开发。使学生对整个项目开发用到的技术和规范有整体把握,了解框架下各层实现的技术和方法。开发框架编程训练可让学生在两三个项目中任意挑选一个来完成,首先根据需求文档进行开发,在开发的不同阶段,PM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情况,提供给学生标准完整的源代码供对比参考及模仿学习。通过小型个人项目的练习,增强学生对开发框架的感性认识,掌握基本的框架开发方法。
(3)项目实战。参照软件公司标准开发流程进行,包括:
①需求获取及需求分析:通过划分项目小组,组织学生讨论需求并形成需求文档概要,学生根据需求分档概要进行理解,对不清楚的问题进行调研,获取系统的最终需求,从而根据这个需求完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②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根据完成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系统设计,把系统设计的任务分配到个人,每个人根据系统设计完成本人所负责部分的详细设计,最后形成详细设计说明书。 ③系统实现:采用JSP技术及Struts、Spring、Hibernate等框架实现系统,根据系统的详细设计文档,由项目组长分工,各自完成所负责部分的功能。
④系统集成:采用项目组组长负责、项目组成员参与的方式,把各个组员完成的系统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⑤系统测试及总结:以小组为单位对系统进行测试,并进行总结答辩,同时完成系统说明书,提交最终测试报告、源代码、系统说明书等。
1.3 教学手段
实训期间,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出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力求还原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以期达到实训的真正目的。实训过程注重职业素质训练、专业基础理论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和工作实践训练,围绕职业素质、软件基础、外语、软件工程、工程实践等能力展开。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路径、企业实际用人标准,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的经验, 设计全面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和教学方法,开发出快速提升实践能力的多种技术方向的课程。在工作实践的训练过程中,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管理,在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实用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提升,使学生成为全面和系统的专业人才。
采用案例、项目或设计制作的教学方案。前期是以讲课形式对基础知识和框架技术进行串讲,后期按照企业开发项目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分为不同的开发团队,按照正规的开发流程,协作完成项目的开发。课堂教学使用专用机房,使学生客户端与教师服务端课件同步、操作同步,实现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的过程,即现场演示一个功能点的实现,随后要求学生亲自体验编写一个功能点(开始时可以模仿为主),使学生及时领会知识点,最后能够自己独立动手完成,并利用BB平台提供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课件,以便学生课后复习和演练。
2 实训教学的优势与改进方案
实训教学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大考察,与理论教学环节和课程设计环节有很大的区别,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目标明确。实训的目的是教给学生一技之长,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能够顺利就业。因此IT实训方法必须面向市场、主动适应,实训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必须不断转变,不断创新完善,紧紧围绕“就业目标”进行。
(2)突出民族高校分层次教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要求学生记笔记;要求学生利用空余及晚上时间学习网上视频课件:强调学生参加实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每天都适当的鼓励基础较差的同学,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适当放慢讲解速度,增加辅导时间;同时鼓励基础较好的同学以自学为主,取得更大的进步。
(3)注重与软件公司接轨。着重点体现在团队合作、题目选取、技术实现和文档书写。即裁剪软件公司已完成项目使之适合实训教学,或选取与软件公司项目类似的类型和内容,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方式完成较大型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的工作,使学生了解企业内部软件开发的流程,掌握在主流框架下进行开发所需具备的技术和工具,书写规范的软件开发文档,拉近与企业用人需求的距离。
(4)注重教师队伍培养。打破传统高校教师一成不变的吃老本的思想,要求指导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web开发的最新知识,跟上时代潮流,使师资队伍保持知识的先进性和创新性。鼓励教师参加软件公司培训课程,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给学生提供最强有力的辅导和支持。参与培训的主讲教师必须有开发中等规模软件的实践经验或是公司培训后合作完成教学平台的开发。
(5)注重以人为本理念。在提高学生就业素质与能力的同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减轻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就业,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就业的挑战。
(6)改革考核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即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加大平时成绩和专业技能考核的比重。教学过程考核的内容包括出勤、作业、课堂提问、学习态度、纪律、阶段考核、技能考核等,采取多元化开放式的评价方法,突出过程考核,注重学生平时成绩的记录积累。
德育工作一直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专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如今企业的用人标准是“有德有才优先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而社会上很多中专和技校毕业生都存在缺乏敬业、奉献精神,诚信意识淡薄,追逐功利等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对于在校的中专生来说,一方面受着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方面又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其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极易发生倾斜,而中专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能较好地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因此,在德育课上加强对中专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为加强中专生职业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联系课文内容,使学生从理论上把握职业道德理论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的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帮助在校的中专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可以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专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在授课时, 我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网络手段等方式精心创设道德情境,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首先,我向学生们介绍了当今社会存在的“技工荒”现象和2011年3月1日《光明日报》上刊登的《如何破解“技工荒”》一文,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发达国家“发达”的秘密,让学生们感觉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将来一样大有作为。其次,我又让学生们利用自己目前所知道的知识来谈谈各专业、各职业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学生们的兴致很高,探讨的八九不离十,比如:文秘需要对同事尊重、对领导服从、对下级关心、对访客耐心;财会人员需要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等,进而让学生更具体详细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殊职业道德要求。课前,我还把从我校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卓有成效的毕业生事迹制作成了“从脚下走出来的成才之路”的专辑,在课上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或者邀请一些毕业生回来做报告等。学习完相关内容后,我又让学生观看电影《法官妈妈》,并思考从影片中所看到的职业道德作为课后作业。通过采用学生们喜闻乐见、通俗直观的教学方式,摆脱“高、大、空、远”式的说教,让学生很自然地懂得并接受职业道德规范。
二、职业道德教育需要注入时代活水
目前中专学校对学生更多的是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而且,中专德育课的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虽然掌握了系统的职业道德知识,但职业道德教育内化的效果不够理想。有的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滋生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想倾向,从而淡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导致高不成、低不就;还有的学生一遇挫折就畏缩不前、迷失方向等。面对这些形形的学生,我们教师只有把握好时机,努力使职业道德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例如,我在讲授《职业理想》这一章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工农二万五千里的动力是什么?孔子授徒三千,开创儒家学派,其精神来源是什么?让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体会职业理想的精髓。课后,我又根据中专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人物和话题,让学生搜集周杰伦自强不息的成材经历,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靠的就是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信念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同时,我还带领学生进工厂实地参观实习,让学生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组织学生去农村参加劳动实践,下工地体验生活,扩展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把职业道德教育从封闭的校园搬到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让学生走入社会的大课堂体验百味人生,让生活成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最好、最有力的老师。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道德情感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而目前的中专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一般职业道德”教育。而且,长期以来的德育课教学,是一种封闭、鼓励的模式,也影响到中专德育课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参加工作后所表现出的职业道德修养很难适应社会的实际。因此,我在德育课教学中,以社会实践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激发道德情感。比如,组织学生参加面对市场、面对企业的社会调查,参加团市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进社区活动”,或参加校内外一些健康有益的团体活动,到工厂体验专业实践等,不仅训练专业技能,而且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状,明白自己该学什么、该具备什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因此,教师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要积极提供实践的条件,或模拟真实的情景,进行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这些学生职业道德最生动的一堂课。学生走上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职业道德规范渗透到自己的思想中,变成一种习惯而内化为职业修养,继而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才能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论有现实的体验和真实的理解。
四、结语
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是21世纪职业劳动的主力军,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军。我们中专德育教师一定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各门学科、各个领域,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也能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抓住机遇,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占据了半壁江山,获得了快速发展,是与经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的一种教育。而专业设置是教育与经济的接口,是高职院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和发展,甚至关系到学校的兴衰与存亡。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之举。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中指出,教育部将采取一系列重点措施对高职院校进行改革,重点措施中第一条是“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结构,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整合全国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招生就业以及各地、各行业劳动力市场供需等方面信息,引导各地政府和院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如何才能培养出适销、畅销的高质量人才,成为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最迫切问题之一。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专业设置。
一、当前高职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的设置与退出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
一方面,新专业的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行业领域的出现,各高职院校确实需要开设新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然而,新专业的开设具有盲目跟风现象,即发现哪个专业热门,各高校纷纷争抢开设。同时,新专业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包括前期的调研分析、师资的引进、设备投入等。而目前高职院校开设新专业的过程往往不够科学严谨,跟风开设新专业的倾向严重,导致专业建设滞后、教学质量不佳。另一方面,在专业退出方面也存在盲目性。例如有很多专业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需要急剧减少,然而却因为开办时间长,或者该专业是重点专业等,即使其就业率低,学校也很难将其撤掉。还有种情况则是传统农林类专业或新开设不久的专业,由于招生生源、就业形势均不理想,学校不能及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造和调整,就匆忙将其撤销,短期行为明显。总的来说,专业设置与退出的盲目性都增加了学生就业的难度,不利于学生就业。
(二)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大量趋同,专业特色不明显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适应能力强的各种专业人才,专业的设置要与地方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但是目前而言,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大量趋同,低投入成本的专业开设过多。财经、电子信息和文化教育大类的数量及比例都远远超过其他大类专业规模。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这些专业开设的硬件条件都比较低,开设成本小,并且被人们认为是“热门专业”。同时,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对接度不高,匹配度有待加强。按照专业结构要与产业机构相适应的理论,各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结构及其比例应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相适应。依照目前实际情况来说,这仍然是各高职院校的努力方向。另外,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不明显,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建设有待加强。产业的高集聚性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既要求与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相对应,还要求所设置的专业必须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但是,高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求多求全,都希望把学校办成“综合型”院校,特色专业较少,品牌优势不明显,各学校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大同小异,学校间竞争优势不明显,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在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区域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设置特色性、前瞻性强的专业。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思路
(一)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的,适应社会需求,就是既要适应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需要,也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对产业调整的要求。专业设置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还应根据地方经济的调整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专业设置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招生和就业。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紧密结合的纽带和桥梁,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时,要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高职院校可聘请本地区企业界的专家或经济理论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或社会调查委员会,了解本地区现有岗位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并对这些数据、情况进行分析论证,预测未来几年所需要人才的层次、规格和数量,然后再决定专业的取向和专业的设置。加强专业建设不仅是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要确保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只有适应社会需求,各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实现良好的就业,专业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专业设置要符合地方经济的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紧贴地方经济,面向地方支柱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经济的需要。贴近市场办学、依托区域经济,才能培养出大批可就业、深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才会有稳定的生源和较强的声誉,才能稳定地成长和健康地发展。要根据地方的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专业,使得所设置的专业能服务于三大产业,并使得专业结构能与三大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不断提高。只有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结构,密切关注地方产业机构的发展和走向,根据此来设置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才有才能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于三大产业的人才,实现良好就业。
(三)专业设置要注重职业需求和兼顾教育资源
各高职院校设置专业,除了注重社会需求外,还要考虑求学者的职业需求,从而满足求学者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未来的劳动者服务。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仅要满足当地企业的需要,还要满足接受教育者的需要,即满足求学者的职业需求。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吸引大量生源,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得以持续、稳定发展。高职院校还必须考虑其可能性和自身条件,即学校教育资源情况是否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专业设置的根本动力和主要依据是社会需求,专业设置的重要基础是教育资源,它决定了社会需求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从高职教育中得到满足。科学的专业设置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以产生最大的办学效率,避免教育资源的闲置浪费。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管理建议
(一)根据岗位群设置专业,宽窄并存,以宽为主,拓展学生的就业面
为了加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拓宽就业去向,学校一般应当设置面向大区域的宽口径专业,以有限的专业覆盖尽可能多的职业岗位。同时注意内容的综合性,以及相近专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联系和沟通。对于就业需求量大、职业岗位针对性强、就业岗位相对比较稳定的专业,可以根据岗位设置专业,突出专业性和深度;反之,则应注重专业的宽广性。专业面窄适应性比较差,既不利于毕业生第一次就业的选择,也不利于用人单位“一人多岗”的需要,更不利于毕业生今后的转岗和再就业。另外,专业知识面窄的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少,专业的稳定性差,难以持续发展,会导致办学效益不高。因此,学校应实施“宽窄并存,以宽为主”的策略。简言之,学校应该以“宽口径、多方向” 的专业设置模式应对职业岗位群中具体岗位的人才需求的变化。
(二)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人才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专业
以“地方性、应用性”为导向,稳步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专业。对学校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调查,搞清楚哪些是主要产业,哪些是支柱产业,哪些是新兴产业;弄清楚当地人才分布的现状与需求情况,做好人才预测。从而设置符合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专业,培养出服务区域经济的人才。
(三)根据就业状况动态调整专业
学校根据各专业的就业状况动态调整、控制各专业的发展规模。现在很多学校都委托第三方机构如麦可思公司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根据此调查中的就业竞争力、专业对口率等指标所反映出来的各专业就业质量,可以调控专业的招生规模,对连续几年就业率、就业竞争力比较靠后的专业停办或者转成其他相关或者相近专业;同时也能以此来督促各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
(四)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
首先,专业要融入相关的行业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了解行业的前沿需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不断提升专业的内涵建设,方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行业岗位的人才要求。其次,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教学改革等都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合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改革等都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各专业都需要从这几方面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强调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总之,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专业知识面,突出行业专业特色,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同度。
【参考文献】
[1]杨红玉.对高职专业设置重要性的探讨.职教论坛,2011(23).
[2]郑宝仁.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思考.教育探索,2010(8).
一、引言
在我国,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政府、雇主和劳动者个人共同筹资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由政府负责管理失业保险基金,对非本人意愿遭遇失业风险而失去工资性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的物质帮助及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从失业保险制度产生的基本逻辑来看,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功能有二:一是给予失业人员一定金额的生活津贴,保障其基本生活;二是给予失业者就业帮助(比如,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和介绍等)以促进失业者尽快再就业,从而抑制失业。从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趋势来看,强调保障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三位一体功能协同发挥的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是目前西方国家失业保险制度主流形式。借鉴他国经验做法,结合我国实际,近年来我国失业保险功能在实践中经历过三次扩展性尝试,一是2006年1月由国务院批准发起、东部7省(市)开展的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工作,试点一致延续至今;二是2009年和2010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出台了多个稳定就业的政策,其中涉及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的措施;三是近几年针对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富余人员,政府出台了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的系列政策性文件,以帮助企业解决涉及职工再就业与安置问题。可以肯定,顺应失业保险制度发展演变规律,借鉴西方国家经验以及总结试点省市经验,对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构建保障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三位一体”功能的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不仅仅要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中直接用于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比例增大,而且,用于保障基本生活的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的设计(包括:失业保险金标准、计发基数、计发比例、给付期、领取失业保险金资格条件等)也应体现就业激励的导向。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基于失业保险的就业导向,在对现行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建议。本研究结论将对正在修订中的失业保险条例相关条款的设计,尤其是对河北省失业保险条例或办法的相关条款设计提供借鉴。
二、失业保险金制度对劳动者就业积极性的影响
失业保险金制度的主要功能即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进而使得失业者能够比较从容地去接受再就业的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培训以及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所以,失业保险金制度保障生活功能的发挥,除了对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稳定社会有积极作用外,也有助于促进失业者高质量地再就业、防止失业者再就业后再失业。但是,失业保险金制度还可能对劳动者就业积极性带来负向影响。上述情形可以通过劳动经济学的工作闲暇模型得到合理解释。对于效用最大化主体的失业者而言,不工作即闲暇给失业者带来直接效用,失业期间领取失业保险金即非劳动收入带来间接效用。首先,失业保险金的获得,因其纯收入效用,失业者会延长闲暇时间而减少工作时间,即对失业者的劳动供给产生负激励影响;第二,在既定的工时制度下,失业保险金给付水平过高(包括每个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数额即失业保险金标准太高、失业保险金领取时间即给付期太长),会抬高失业者再就业的保留工资,导致失业者再就业的动力不足,形成对失业保险金的依赖,产生“养懒汉”现象。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美国在1976年停止实行失业保险福利计划,失业者当年的失业时间从4.3个月下降到2.8个月,而失业保险金对工资的替代率(失业保险金与失业者失业前原工资的比值)每上升10个百分点,失业时间会增加一周左右。如果失业保险金水平过高,一方面,因使得一定时期有限的失业保险基金用于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比例相对减少,弱化失业保险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功能;另一方面,因“养懒汉”问题的出现,使得失业群体规模和失业率指标难以降低,从而加大了再就业工作难度,失业保险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然而,过分强调失业保险金对失业者劳动积极性可能带来的负向作用,过分压低失业保险基金用于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支出,违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初衷,也违背保险的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忘记了已尽缴费义务的失业者的失业保险金与以合法公民但贫困为享受资格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区别。所以,失业保险金月标准额不应该等于,更不应该小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我国《社会保险法》第47条规定,“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理论上讲,恰当的失业保险金水平、给付方式和严格的领取资格条件,并与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多项举措相结合,可以在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同时,防止失业者对失业保险金的依赖并激励失业者积极主动地谋求再就业,还可以预防在业者失业,实现保障生活功能对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功能发挥的积极推动。据美国学界研究,在美国,失业保险金按周计发,当工资替代率为65%时,失业保险金领取人寻找工作的积极性最高;如果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有限,最佳替代率的值应在60%以上;如果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时间无限延长,最佳替代率的值可以仅为24%。对于该问题,国内学界所做的实证研究还很不足。
三、基于就业导向对现行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评价
一个失业者的失业保险金水平包括月失业保险金标准(有的国家是按周领取失业金)和可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总量两个方面。前者决定于计发基数与计发比例;后者决定于月计发标准与给付期。公式1:失业保险金月标准=月计发基数×月计发比例公式2:失业者可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总量=失业保险金月标准额×给付期可以推知,不仅失业保险金月标准,而且失业保险金的计发基数、月计发比例、给付期,因为影响着失业保险金的水平,从而也对失业者的劳动参与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失业保险金计发办法设计不周,均会对失业者劳动供给带来负向激励。下面结合河北省的相关情况对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和相关政策进行评价。
1.关于失业保险金月标准和计发基数
失业保险金月标准以及计发基数和计发比例的不同设计对参保人劳动参与的激励程度是有差别的。目前,国内各省市失业保险金月标准,是依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设计。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多数省市,失业保险金月标准以失业保险统筹区的最低工资为计发基数;个别省市以失业人员失业前一定时期的工资为计发基数,例如,江苏省。失业保险金计发基数的选择对失业者再就业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相对于按照不同参保人统一的计发基数(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言,实行与失业者失业前的工资直接挂钩的计发方法,体现了失业保险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对参保者收入补偿以保障失业者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而且也体现了失业保险制度的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对失业者再就业更有激励作用。根据劳动经济学的工作闲暇模型,失业者考虑到自己的就业和缴费经历将直接影响到日后失业时的待遇水平,提高了闲暇(失业期间)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提高了就业及其劳动报酬对失业者的价值,进而会提高失业者再就业积极性。国际上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中,70%是按照失业者失业前缴费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失业保险金,仅有6.5%国家参照最低工资计发。不过,关于失业前的工资如何界定,需要结合本国实际进行设计。目前,国际上有四种定义:一是失业前的最后一个月工资;二是失业前一定时期内的最高月工资;三是失业前一定时期的平均工资;四是整个参保期内的平均工资。以失业者失业前参保期内平均工资为计发基数的方法为较多国家采用。本人认为,与我国现行的当年的失业保险缴费以参保者上一年平均工资为基数相一致,失业保险金月标准的计发基数也应与失业者失业前上一年平均缴费工资基数一致。关于计发比例确定的因素,目前,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国内大多数省市,失业保险金月标准的计发比例主要与失业者累计缴费年限直接相关,缴费时间越长失业保险金计发比例越高,从而月标准越高(参见表1),但同时还设定了最高领取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失业保险的权利义务对待原则同时注意避免可领取时间长对失业保险金的依赖;个别省市除了考虑累计缴费年限外,还考虑年龄因素,比如上海,同样的缴费年限,年长者,计发比例比年幼者高,还体现着失业保险的保障性、公平性原则。本人认为:前一P.182种计发比例的方法对劳动者的就业更有激励性,而对于年龄因素,因为在公共就业优惠政策中有体现,不应重复考虑。关于具体的计发比例,以河北省为例,2005年3月1日《河北省失业保险实施办法》施行之前,失业保险金月标准为当地最低工资的75%与85%之间;该办法施行之后,失业保险金计发比例规定各年有变化,2015年失业保险金月标准的计发比例为54%与63%之间。目前,发达国家失业保险金的月标准,一般为本人失业前工资的50%~60%,发展中国家一般在失业前本人工资的40%~50%。其原则是维持失业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考虑到:一方面,目前河北省最低工资水平较低,不到社会平均工资的40%(比如,2014年12月1日至今,河北省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最高1480元,占2014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853.25元的38.41%),低于国际公认的最低工资应该占社会平均工资40%~60%标准;同时,按目前河北省的规定,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为参保者上年平均工资,如果参保者上年平均工资低于上年统筹区社会平均工资60%,则以统筹区上年社会平均工资60%为缴费基数,所以,即使是领取最低工资的参保者,其缴费工资基数实际上大于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断言,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河北省失业保险金月标准是比较低的,失业保险金月标准所可能带来的“养懒汉”问题,在河北省目前是不存在的。不仅如此,在经济下行、失业人员增加的情况下,发放失业保险金的数额占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比例还不到40%(2013年为39.32%、2014年为38.51%),说明河北省失业保险金的月标准有过低之嫌。综上关于失业保险金月标准的讨论,本人建议,河北省失业保险金的计发基数调整为失业人员失业前上一年月平均失业保险缴费基数,计发比例与缴费年限正向相关,在40%和50%之间,这一计发比例也与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做法一致。
2.关于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资格
防止失业保险金“养懒汉”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配套办法即是相关法规中明确规定体现就业激励导向的失业保险金领取资格条件。我国《社会保险法》第45条中提到“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是失业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一个必备条件;第51条中提到了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情形,尤其是提到“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训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河北省失业保险实施办法》第13条规定:“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无正当理由三次拒不接受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介绍的工作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这些约束条件的主要目的之一即是通过将由于失业者自己原因造成的失业排除在失业保险制度提供保障之外,防止参保的劳动者自愿失业和促进其失业后尽快再就业。这些规定符合国际惯例,是积极有效的,应该继续执行。不过,随着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完善,为了激励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者尽快再就业,借鉴其他国家经验,还可以再附加一些限制性条件。比如,加拿大、欧盟国家等在失业保险金给付上增加了如下条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要制定个人寻找工作行动计划,包括培训计划等。制定行动计划时,要求先向职业顾问或就业咨询人员进行咨询。再就业行动计划一旦制定,公共就业机构还要定期进行审查并帮助其实施。按照规定,失业者一旦就业就失去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资格。从工作闲暇模型可知,在失业保险金月标准既定的情况下,如果制度不能保证失业者放弃失业保险金和闲暇而选择再就业获得劳动报酬所带来的效用水平远远大于失业期间失业保险金和闲暇给其带来的总效用水平,则失业者会选择继续失业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享受闲暇。因而,在失业保险金月标准既定的情况下,失业保险金给付期的长短以及失业者再就业后其剩余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如何处理直接影响着失业者再就业的积极性,详见接下来的讨论。
3.关于失业保险金给付期
《社会保险法》第42条给出了与不同缴费时间直接挂钩的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并明确,在给付期限内提前就业者,其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期限,在再次失业时合并计算。目前各省给付期的规定是对《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的细化。表1展示了河北省的相关规定,失业保险金的最长给付期与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直接挂钩,缴费时间越长,可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时间越长,由最低的3个月到24个月不等,实行统一规定。这一规定体现着社会保险的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对比其他国家标准,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最长给付期明显偏长,给付期确定所考虑的因素较为单一。目前,世界各国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大多在3至12个月之间。给付期确定的影响因素,最主要的是参保缴费期限;有的国家还考虑失业者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有的国家,还要考虑地区失业率因素,如美国联邦统一规定,一般的给付期限为26周,但失业率相对较高的州可以再增加13周。考虑到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本质区别,结合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多个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以及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不仅失业保险金月标准,而且给付期的确定,也不宜更多地考虑参保者年龄、家庭状况,而应继续主要考虑参保缴费期限这一因素。但是,美国考虑地区失业率指标确定给付期的方法值得借鉴。综上关于给付期问题的讨论,本人建议河北省失业保险给付期的计发方法为:(1)仍然主要以参保者累计缴费期限为决定因素,失业保险金给付期应该缩短,一般年份为1年并细化与不同缴费年限相对应的给付期时间;(2)当经济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如2008年金融危机或者政策性的经济结构转型如当前化解过剩产能等,导致国家、省(直辖市)或失业保险统筹区范围内失业率超过某一警戒线时,可以通过特殊规定适当延长。如美国2009年规定,全国总的失业率超过6.5%时,各州可自动顺延失业金给付期限13周,超过8.0%顺延20周。
4.关于失业保险金剩余给付期以及给付期内不同的失业保险金标准
失业保险金最长给付期并是失业者真实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理论上讲,失业者一旦再就业,就应该失去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资格,但是,如果是这样,必然诱导失业者一旦失业便会尽力推迟再就业直到其法定可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期满,以避免因提前就业而损失自己的利益。遵循保险的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以及出于再就业激励的考虑,在法定享受失业保险给付期限内提前再就业的失业者,其剩余失业保险金期限应该足额补助给提前就业者。具体方法:(1)如果失业者创业的,可以将其没有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一次性支付,使其有更多资金投入创业;(2)如果失业者受雇于他人再就业的,可以保留其没有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累计到下次失业时继续使用,而且,只要失业者主张本期领取,也应该满足其要求。在失业保险金给付期内,失业者所领取的失业保险金计发标准不同,对失业者再就业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与失业保险金给付期内统一的计发标准相比,失业期越长、失业保险金的标准越低,亦即建立失业保险金递减机制,对失业者再就业产生的正向激励作用要大些。目前,河北省失业保险金计发标准在这方面不仅体现不明显(参见表1),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具有随着领取时间延长月领取标准略显增加的趋势,过多地关注了缴费年限长短的影响,有调整的必要。
四、结论
就业导向型的失业保险金给付制度设计的目标在于在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同时,减少在业者自愿失业,防止失业者对失业保险金的依赖并激励失业者尽快实现再就业。运用劳动经济学的劳动闲暇模型,理论上可以找到一个恰当的失业保险金水平和计发方法并与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相关做法配套实施,来实现上述目标。从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构建和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功能需要强化角度出发,现行的失业保险给付制度中,在失业保险金月标准和计发基数、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资格条件、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给付期内提前就业者剩余期限失业保险金的支付以及给付期内失业保险金月标准等多个方面均需要调整。以河北省为例,失业保险金月计发基数由现在的最低工资调整为失业者失业前的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基数、计发比例为40%~50%;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资格条件需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进行细化并附加相关资格条件;随缴费时间不同而不同的给付期长短应该细化,最长给付期一般年份应该缩短为1年,当失业率超过某一警戒线时,可以通过特殊规定适当延长;给付期内失业保险金的月标准岁领取时间的延长应递减,失业保险金月标准在最初领取时段内应适度增加;将给付期内提前就业者的剩余期限的失业保险金补足给提前就业者。
综合失业保险给付制度的各个方面,我们仍然需要发问:基于就业导向型的失业保险制度,究竟失业保险金是多少(包括了单位时间的失业保险金标准、给付期等)?怎么才能既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又不减弱甚至还会增强其再就业的积极性?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是本文的不足,也是作者拟意中的研究课题。
作者:时金芝 苏志霞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郑秉文,和春雷.社会保障分析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侯立平.美国失业保险:特点、绩效与问题[J].上海保险,2007(2)
[3]吕学静.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4]宫春子,秦悦.国外失业保险的启示与思考[J].辽东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
1、有利于学生从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即学会做事,学会从业,能够就业。为了强化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必须以从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整合职业群的知识和技能,既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娴熟,又注意新时期“操作、监控、维护”集成化对技术工人心智技能的训练。在让学生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时,重视对学生在“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四个环节上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在今后职业实践中具备在职业岗位上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从业能力。因此,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从业。
2、有利于学生生存。通过学生的心理训练,既强调智力因素的开发,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通过团队活动、情景训练、挫折模拟等形式,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增强承担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和集体合作的能力、正确处理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以及主动适应和承担风险的能力。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岗位的相互替代性、新型劳动组织和管理机制的出现,都会使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进而要求从业者以稳定的心理适应职业的变迁。
3、有利于学生创新。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造就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的必然要求。职业能力培养的着眼点,就在于结合实际的生产环境和过程,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从业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运用技能、知识与经验的能力,进而使其具备善于将专业人员的设计思想或设计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创新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构成要素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这种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在掌握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生产现场或实际生活中熟练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知识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因此,高职生的职业能力构成有其独特性。
关于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大部分。基本职业能力就是劳动者成功地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必备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有可能从事该职业的社会实践活动。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它是根据职业岗位的共同特点及要求所体现的共同的职业能力要求,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它高于基本能力,是基本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但离开了基本能力,综合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这种能力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很多学者又把它称为“关键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职业能力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能知识无直接联系,是一种可迁徙的跨岗位、跨职业的工作能力。专业能力是劳动者的基本生存能力。这一能力在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同时,还包括对新技术的接受和理解力、职业的适应能力、质量意识、经济观念等职业能力。方法能力指人们收集信息、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制定计划、决策、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方法能力要求科学的思维模式,它是人的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取的重要手段,也是职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教育的具体表现。社会能力指人们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也是培养受教育者情商的重要手段。这种观点强调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对职业能力的层次重视不够。
本文尝试着克服以上观念的不足,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方向定位,给出职业能力两层三要素结构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教育保障体系
职业能力教育始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职业能力的性质和形成规律,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当地的社会资源优势,努力构建职业能力教育保障体系,以确保职业能力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182-02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
近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究其原因是他们的敬业精神较强、可塑性大,能把所学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对工资待遇要求不高,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然而,根据笔者对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情况的追踪调查数据显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隐藏着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很低,一次就业专业对口的不到30%;二是就业稳定性差,因为专业不对口,频繁“跳槽”的很多;三是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的挤压现象愈来愈重。因此,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改革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增强社会竞争力是当前中职学校领导和计算机专业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革措施
1. 加强教材建设,整合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更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表明,学生不必掌握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理论,而应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组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对计算机教材进行反复研究,将原有教材按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的要求进行筛选、浓缩,结合我校实训场所的现状,编写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计算机教学及考核以各门课程相应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以强化基础、拓展学生特长、突出学生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组织实训教学。
2. 革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最关键环节,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技巧的必须手段,教学过程直接关系着教育工作的成效。教师的专业水准和师德素养对教学过程有直接影响,因而应对教师的专业提出严格要求,并加强培训和考核,使教师能够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进而有能力就教育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筹划和实施,具体说来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准备:一是要转变教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教学导向,贯彻国家发展战略思想和新课程改革之精要,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专业的深入学习能力和综合性应用能力。同时,将教学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建立自由、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保障教学效果;二是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突出对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实际操作规划好时间,保障理论教学和操作练习的有效间插;并选择合适的教学设备、拓展教学内容,努力让学生多接触先进的计算机理论,保障教学的时代性。
3. 更新教学设备、方法和手段。
(1)计算机实训设备的更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办好职业教育的前提是必要的实训设备,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之快让许多中职学校难以更上节奏,面对一个被淘汰的计算机机房,专业知识再强、教学方法再好、教学手段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打击,久而久之,实训课自然而然地变为游戏聊天实训课了。因此,及时更新计算机实训设备,确保专业课程的有效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和各种操作技能的必要保障。
(2)教学方法的更新。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应以主体身份出现,应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督促者或引导者。教学方法也要因此而变,多开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在不断加速,知识获取、传播的方式也在更新。教师、教材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的普及给学生多了选择的途径。因此,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校园网络平台发挥计算机教师的专业优势,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教育技术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地实施教学活动,是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4. 夯实专业基础,拓展学生特长。用人单位要求计算机专业的培养口径尽可能宽,这是学生毕业就业的客观要求。为此,将学生在校的两年时间划分为“合格+特长”,即“夯实专业基础”和“拓展学生特长”两个培养阶段进行。
夯实专业基础阶段主要解决“厚基础,宽口径”的问题,教学时间为一年级。在教学安排上,应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精选教学内容,严格按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实训教学,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要求尽可能选修一至两门专业选修课程。
拓展学生特长阶段主要为了解决“针对性、适应性”问题,教学时间是二年级,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教学课程中,以就业优先为主导思想,根据计算机行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培养学生适应某个岗位群的工作能力为目的,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特长,开设一定的特色选修课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建计算机专业各种团体小组进行学生特长发展的活动,灵活设置弹性专业模块,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专业特长,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5. 建设教师队伍。首先,对教师素质严格把关,在教师录用环节,采取开诚布公、广泛录取的形式,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应聘教师进行综合对比考核,优先录取受教育程度高者,或是通过科学的答辩考核,选用能力强的教师。对于录用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深化培训,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广泛开展教育心得交流会等,还可聘请专业水平较高、在教师行业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来校进行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要关心教师、尊重教师,鼓励教师进行深入学习,参加更高等级的认证考核等;其次,要求教师发挥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创新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任务,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专业能力,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去总结和完善。教师是教育创新改革的主力军,肩负着传递教学内容,收集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的重任。加强教师团队精神建设,可以使教师之间的心得交流更密切,信息反馈更及时、真实。
总之,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模式,同时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不断完善和发展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万晓冬.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0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182-02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
近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究其原因是他们的敬业精神较强、可塑性大,能把所学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对工资待遇要求不高,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然而,根据笔者对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情况的追踪调查数据显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隐藏着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很低,一次就业专业对口的不到30%;二是就业稳定性差,因为专业不对口,频繁“跳槽”的很多;三是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的挤压现象愈来愈重。因此,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改革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增强社会竞争力是当前中职学校领导和计算机专业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改革措施
1. 加强教材建设,整合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更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表明,学生不必掌握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理论,而应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组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对计算机教材进行反复研究,将原有教材按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的要求进行筛选、浓缩,结合我校实训场所的现状,编写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计算机教学及考核以各门课程相应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以强化基础、拓展学生特长、突出学生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组织实训教学。
2. 革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最关键环节,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技巧的必须手段,教学过程直接关系着教育工作的成效。教师的专业水准和师德素养对教学过程有直接影响,因而应对教师的专业提出严格要求,并加强培训和考核,使教师能够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进而有能力就教育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筹划和实施,具体说来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准备:一是要转变教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教学导向,贯彻国家发展战略思想和新课程改革之精要,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专业的深入学习能力和综合性应用能力。同时,将教学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建立自由、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保障教学效果;二是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突出对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实际操作规划好时间,保障理论教学和操作练习的有效间插;并选择合适的教学设备、拓展教学内容,努力让学生多接触先进的计算机理论,保障教学的时代性。
3. 更新教学设备、方法和手段。
(1)计算机实训设备的更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办好职业教育的前提是必要的实训设备,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之快让许多中职学校难以更上节奏,面对一个被淘汰的计算机机房,专业知识再强、教学方法再好、教学手段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打击,久而久之,实训课自然而然地变为游戏聊天实训课了。因此,及时更新计算机实训设备,确保专业课程的有效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和各种操作技能的必要保障。
(2)教学方法的更新。建构主义学习观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应以主体身份出现,应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督促者或引导者。教学方法也要因此而变,多开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在不断加速,知识获取、传播的方式也在更新。教师、教材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的普及给学生多了选择的途径。因此,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校园网络平台发挥计算机教师的专业优势,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教育技术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地实施教学活动,是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4. 夯实专业基础,拓展学生特长。用人单位要求计算机专业的培养口径尽可能宽,这是学生毕业就业的客观要求。为此,将学生在校的两年时间划分为“合格+特长”,即“夯实专业基础”和“拓展学生特长”两个培养阶段进行。
夯实专业基础阶段主要解决“厚基础,宽口径”的问题,教学时间为一年级。在教学安排上,应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精选教学内容,严格按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实训教学,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要求尽可能选修一至两门专业选修课程。
拓展学生特长阶段主要为了解决“针对性、适应性”问题,教学时间是二年级,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教学课程中,以就业优先为主导思想,根据计算机行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培养学生适应某个岗位群的工作能力为目的,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特长,开设一定的特色选修课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建计算机专业各种团体小组进行学生特长发展的活动,灵活设置弹性专业模块,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专业特长,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5. 建设教师队伍。首先,对教师素质严格把关,在教师录用环节,采取开诚布公、广泛录取的形式,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应聘教师进行综合对比考核,优先录取受教育程度高者,或是通过科学的答辩考核,选用能力强的教师。对于录用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深化培训,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广泛开展教育心得交流会等,还可聘请专业水平较高、在教师行业中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来校进行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要关心教师、尊重教师,鼓励教师进行深入学习,参加更高等级的认证考核等;其次,要求教师发挥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创新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任务,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专业能力,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去总结和完善。教师是教育创新改革的主力军,肩负着传递教学内容,收集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的重任。加强教师团队精神建设,可以使教师之间的心得交流更密切,信息反馈更及时、真实。
总之,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模式,同时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不断完善和发展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万晓冬.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02).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
就业指导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就业提供培训、就业心理辅导、就业信息咨询、传授就业经验的一种教育课程,是指导学生就业发展的全过程。就业指导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具有重大意义。学生通过就业指导教育一方面了解到目前社会就业情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另一方面学生参加就业培训提高技能,增加社会经验,在就业过程中充满自信,提高就业成功率。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的问题
(一)不以就业为导向
许多高职院校都将就业指导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学生也是为了考试不得不学习。指导教育主要是将书本内容传授给学生,没有考虑到现实就业形势严峻,不会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一些院校领导比较重视学生学成绩和就业指导教学质量,忽略就业指导教育对就业产生的实际作用,教学目标偏离。
(二)就业指导教育方式落后
就业指导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教学目标不是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而是让学生实际体验就业形式,成功就业。就业指导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从实际出发。但目前就业指导教育方式落后,手段单一。就业指导教学还是采用书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只学习书本就业知识,不能实际体验就业形势,理论没有联系实际。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大多考虑是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很少站在现实角度进行教学[2]。
(三)就业指导教师水平不
现在的就业指导专职教师数量有限,有的高职院校为了节省教师资源,将不是本专业的教师拿来为学生讲课,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敷衍了事,没有认真考虑高职学生就业情况。许多教师忙于学生毕业工作,无暇深入研究现实就业形式,不能全方位对学生就业进行指导教育。高职学生即使学习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无法运用到现实就业当中,在应聘岗位时候比较茫然,严重影响学生就业情况。
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方法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就业。因此就有指导教育要从就业实际出发。学校应转变就业指导教学方式,不要一味理论知识教学传授,教学时站在就业角度,从实际中帮助学生就业。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岗位,了解不同学生就业要求。学校还要与正规企业进行沟通,让学生在正规单位就业。
(二)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学机制
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学是将学生专业能力与就业情况联系在一起,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教学体系。高等院校就业指导教学要划分许多教学内容。课程上教学生如何树立正确择业观、如何准确收集就业信息,如何面试等等。在教学以外期间,还要定期举行招聘会,为高职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1、从心理上表现出的自尊和成就动机。这一点反应的主要是求职者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肯定,是他们在面对工作挑战时,表现出的敢于面对竞争、敢于追求成功的愿望,这被很多用人单位作为评价大学毕业生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选拔者或通过心理量表测试,或通过情景模拟测试来考查,在自尊和成就动机上表现不佳的大学生,常会使用人单位失去对他其他能力继续进行考查的兴趣。
2、对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这一点主要反映了大学生在受教育期间,对学校传授的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一些共性的基本技能主要表现为在工作中获得高绩效的人员必须具备的阅读、写作、计算、听、说、计算机应用等能力,而且这些技能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在有的行业,还会涉及到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特殊职业所需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完成某项工作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在这一点上,缺乏实力的大学生往往使用人单位对其完成工作的能力产生怀疑,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注定处于劣势。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一份展示毕业生具备多种能力的履历表,有助于毕业生从选拔者那里获得最初的良好印象。
3、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思考能力反映的主要是一个人建立在智力和知识水平基础上但绝不仅仅限于智力的智慧程度,它包括提取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包括分析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用人单位往往通过笔试、面试、评价中心技术、心理测量等多种科学的方法予以衡量,测查出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结构和水平。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今天,对学习能力的考查变得非常受重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包括能否采用适当的方式和手段开展学习,还包括是否能正确评估自身学习需要,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追求。
4、人际交往技能,主要包括人际理解力,表现在聆听及理解他人说话的能力,以及对他人未充分说明或部分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关注点的领悟能力;团队精神,表现在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谈判能力,表现为通过交流和沟通,采取妥协、调整或与他人合作等方式解决争端的能力。在对应聘者的考查中,人际交往技能还包括合理展现自我的能力,即学生是否能够按照某一组织认可的成功标准,塑造自我形象,使用组织文化认可的语言,并予以适度表现。
二、高校如何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
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开发,成为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的高校在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就业能力的开发与提升不单单是就业指导部门的事情,更涉及到学生培养的整个系统。因此,在高校校园内开发就业能力方面,既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并任命高级管理者,就全校范围内具有战略意义、全局性的就业能力开发事宜承担起领导、协调和管理的责任,起到牵头抓总的作用,又要推动各个院系和教学、学生管理等部门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通力协作,共同开发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努力建构系统的就业能力开发系统。对学生入学、学习、实习、毕业等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教育与指导,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不同情况的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的能力开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