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概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11:11: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石油化工概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石油化工概论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280-02

一、课程设置问题的基础性研究

(一)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国有近三百所高等学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从专业开设基础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普通高校在实施教育部1997年撤并部分本科专业过程中,把原来与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相关如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技术经济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进行重新组合,设立了工程管理专业;二是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原来专业如投资经济、建筑经济等专业的基础上,改设为工程管理专业;再之,就是一些少数高校在学科和教师基础不完全具备的条件下,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看好,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增加,也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学界认为目前工程管理人才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如下看法: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结构和中国的经济发展脱节;专业目录和课程体系设计比较落后,且缺乏学科交叉;三百所高等学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领域广泛等。中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工程管理人才,要积极推进工程管理教育,应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的学科地位,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和组织体系,对工程管理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研究。

(二)建设部的课程设置建议

对于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建设部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给出的方案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性 [1],其把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性课程三部分,其一,公共课程共1 200学时;其二,专业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性课程共1 000学时,专业平台课程包括技术、经济、管理、法律4个基础平台,特别强调技术类的专业平台课程,该类课程总计850学时(其中50%用于技术类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性课程占150学时;其三,安排300学时,学校可根据其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实际情况自行使用。

该方案的特点是突出专业平台课程,特别是突出技术类专业平台课程。方案适用于有专业工程背景的院校,开设技术类专业平台课程,对于有专业工程背景的院校,是强项和优势,但对无专业工程背景的院校,却是其弱项和劣势。

(三)教育部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另一个更具有权威指导性的文件就是教育部1998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的各专业主要核心课程 [2],其中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专业编号110104)给出的主要核心课程如下:(1)管理学;(2)经济学;(3)应用统计学;(4)运筹学:(5)会计学;(6)财务管理;(7)工程经济学;(8)组织行为学;(9)市场学;(10)计算机应用;(11)经济法;(12)工程项目管理;(13)工程估价;(14)合同管理;(15)房地产开发与经营;(16)工程项目融资;(17)土木工程概论;(18)工程力学;(19)工程结构。

以上课程包括了经济管理类主要的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构成经济管理知识体系平台;同时还有八门工程管理与工程技术方面的主干课程,构成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的基本构架,是各个高校在制订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计划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依据。在此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设置专业方向的其他课程,因此该课程方案更适合于一般性质院校,即无论有无专业背景的院校,为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该核心课程体系建立的知识平台是充分的。

二、石油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思路

(一)石油类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石油类院校的人才培养,要和石油石化企业的人才需求相结合,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结合油田企业和石油化工企业在油田地面建设、建筑安装、石化设备安装和工程项目管理等生产活动,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因此该专业应该以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建筑工程学科相互交叉为特点,依托石油、石化企业,突出油田地面建设、建筑工程安装、工程造价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等培养方向,体现“既懂管理又熟悉工程”的特色,培养学生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建筑、安装工程技术知识;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

(二)石油类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要求

石油院校的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悉建筑、安装工程技术知识;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应该了解石油行业的相关知识,对石油石化行业的生产环节、建设需求、管理特点都要有一定的了解;石油石化行业主要包括石油勘探开发,油田建设,石油储运,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生产等,学生在掌握一般的工程管理相关基本理论和培养各种能力的过程中,也要能做到专业学习和石油生产相结合,突出行业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三、石油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1.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按照学科大类科学制订培养计划。依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依照拓宽专业口径的思路按学科大类构建学科基础课程,依照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路以及体现学校教育特色的思路设置专业课程。

2.在保证通识课程教育的前提下,把专业基础课程如“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制图”等前移,让学生尽早接触到专业课程,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在进入校门之初就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3.注意传承石油类院校的办学历史与服务面向,在专业培养中体现石油特色,开设“石油工业概论”、“油田地面建设工程”、“钻井工程概论”、“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等课程。

4.鉴于学生在“大四”学习中出现的考研、求职等“大四现象”,建议第七学期只开设选修课程,不开设必修课程,第八学期设置“毕业设计/论文”及专题报告等项教学活动。

在这些关于课程设置的思路之下,结合笔者所在院校的教学研究结果和教学经验,建议石油类院校可有如下表的课程基本设置:

四、小结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从整体性探索石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培育学校专业品牌与办学特色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培养新模式是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如何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项长期工作重大课题。建设石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科学的课程体系的两点思路:一要有准确的专业定位,结合石油特色方向,推进多模块培养目标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二要注重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思考,课程设置的研究至关重要;此外,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分层实践体系构架、实践教学大纲制定、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也都是高等教育者应该重视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立国.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8,(2):4-7.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175-02

我国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传统的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并学以致用;教师经常布置的多是以书面形式完成的“小作业”,而很少布置一些通过讨论、合作等途径完成的“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也很少有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讨论的条件和途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因而,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围绕化工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石油化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立足“卓越计划”的“油类”课程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课题。构建“油类”课程群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开展接受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自主教学模式、协同教学模式、自动教学式等多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油类课程群的构建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技术。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围绕同一专业或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完善相应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将相应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重新规划、整合构建而成的有机的课程系统。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组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从能力培养目标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

在深入对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的“油类”课程进行调研和分析基础上,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适应技术进步,以“知识层、目标培养”为基准,以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为重点,以课程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主要内容,通过梳理各课程内容和课程间的关联性,在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的基础上,组织校企专业课程建设委员会对“油类”课程群的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研讨,最后选择满足“卓越计划”培养目标要求的《石油炼制工程》(含专业实验)、《石油化工概论》、《石油化工工艺学》、《石油储运基础》等4门课程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油类”课程群。

“油类”课程群平台为克服传统学习模式的不足提供了途径,为网络环境下多元学习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二、探索课程群平台下的多元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多元教学模式是以课程群网络平台为条件,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学习模式。该学习模式体现了学生和教师、理论和实践、虚拟和现实、远程和现场等的和谐统一,创造了不同学力的个体都能学习的环境。使每个不同个体的学生都成为成功的、有效的学习者。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教学条件及资源日趋紧张,学时、师生比、场地都显出劣势(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利用网络教学可在一定程度缓解这些问题。

1.接受教学模式。老师通过课程群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学生在网上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网上即时作业和复习任务,并可进行网上自测,通过反复的练习和答案解析来巩固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摆脱了师生面对面的教与学的模式,可不受场地、不受时间限制。对于大众化教育,有很好的适应性。尤其对全校公选课,在学时少、上课场地紧张的情况下,体现了独特优势。

2.探究教学模式。美国《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教与学的指南(NRC,2000)明确提出,基于探究的教与学的活动需要营造相应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使学生能够面对新的问题,深化他们的认识以及学会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思考周围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问题为主导,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展开阅读、思考、操作,继而分析、交流,寻求结论。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教学模式是指以网络为交流平台、资源平台和认知工具,以主题为学习活动的目标,学习者通过自主探究或协作探究方式来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学生独立地对所确定的主题(老师给出或自己提炼)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课程群平台提供的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甚至还有虚拟仿真的内容进行主动的选择,整理、分析的学习方式;协作探究――在网络环境下以讨论的形式开展小组内或班级内的协作与交流,借助多种方式与老师和同学互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提高――学生经过自主探究或协作探究后,形成的成果要在课程群平台上进行,后教师可通过网站进行评价,其他学生也可以进行互评。学生通过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等形式,了解教师对自己学习情况的点评,继而进行阶段性学习的自我评价与反思,对当前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且与同学就学习效果进行相互评价。探究教学模式既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探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文字又可以是语音、视频、PPT等。

3.自主教学模式。自主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的教学过程。这种模式强调结合学生内心世界的强大力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兴趣性、创造性和研究性。有效地实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转变成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形式。基于网络下的自主教学模式与课堂上的自主教学模式相比更具优势。如资源共享,互动方便,环境开放,自我检测等,课程群平台赋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更大自由,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主动性得到增强,教学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为方便和充分。网络评分系统和测试系统,则为自主学习方式下的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评估提供了途径。学生可根据上网学习记录、自主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网上交流互动的情况和网上测试记录等多个维度综合评定网络自主学习成绩,了解和反省自己学习的过程,对当前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4.协同教学模式。学习是一个社会过程,要通过在社会情境中与他人的交流而获得。协同教学模式是基于课程群平台的一种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分成小组或团队,由老师或学生自己确定主题,各组组长负责分配成员任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探讨、生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形成论文,制成PPT。然后由组内选出代表,在课堂展示PPT,教师和全体学生可在现场提出意见。课后再根据课堂上的PPT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的成果分享到课程群平台,通过平台生生互评,评为最佳制作、最佳风采、最佳团队等。这种将学生分成小组或团队,基于网络的协同教学模式是通过有着明确责任分工的合作学习方式来完成共同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课程群平台进行如竞赛式、讨论式等各类形式的协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与人沟通等综合素质。

三、小结

1.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2.教师在课程群平台上要扮演领路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创设符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宜的教学内容和资源。

3.根据不同培养目标层次,研究探索与不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有效应用网络教学模式。如对于专业必修层次可采用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对于通识选修层次可采用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自主学习为主的网络教学模式等。

4.课程群平台是一款良好的“辅助剂”,能够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在课堂上没来得及消化的“营养”,是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思峰,方志耕,党耀国.定量方法(模型、预测、决策)精品课程群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32-34.

[2]龙春阳.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39-141.

篇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09-02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伴随着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接受来华留学生的数量的增长速度也是不断加快。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拉动我国高校向国际化迈进的重要因素。为此,许多高校审时度势纷纷涉足来华留学生教育这一领域。2014年起,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分别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石油炼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收69名尼日利亚留学生,这也是我校创校以来招收的第一批留学生。目前这批留学生已经进校一年,我校首次接受留学生来校学习,在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虽初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笔者根据我校情况,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目前我校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状进行探讨。

一、留学生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我校目前共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留学生专业,并在留学生进学校之前制定了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领域课”、“实践教学”、“专业技能”五个模块。具体课程设置详见表1、表2。

从上表1、表2得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公共基础课”所占学分比例分别是33.74%和21.57%,“实践教学”部分所占总学分比例在27.7%和13.73%左右,由此可见我校“公共基础课”所占学分偏多,且“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未设置选修课程,必修课中社科类课程只有《中国文化概论》,缺乏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部分课程(如汉语精读等)学时学分设置较多,日常行课时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为保证能够正常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安排假期行课,加重学生学习任务。

从课程设置情况来看,为保证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笔者认为学校应对现行课程进行评估及筛选,适当控制部分课程的学分学时以减轻学习任务,增设受留学生欢迎的课程。应考虑在“公共基础课”模块中增加“公共选修课”模块,开设一些具有特色的人文社科类、艺术体育类等课程以丰富留学生学习内容。此外,学校还应定期安排留学生外出活动,如外出旅游,参观博物馆、组织观看戏曲、武术、杂技表演等,使他们对中国文化有比较直观的了解。[1]

表1显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领域”课程设置中缺少选修环节,缺乏社科类课程。表2表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岁增设“专业领域”选修课模块,但课程类型及课程门数不多,“专业领域选修课”中虽有《博弈论》、《领导科学》等社科类课程,其他仍属专业课。可见我校留学生课程体系设置在存片面性,倾向“知识本位”弱化了“兴趣本位”。

二、留学生教学语言现状研究

我国留学生教学语言主要分为强调“教育国际化”以及强调“教育本土化”两种。“教育国际化”即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主要使用英语授课,包括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均采用英文,旨在促进我国留学生教育与发达国家教育接轨,这种方式针对英语为官方语言的留学生而言可以降低其学习难度;“教育本土化”指主要采用汉语授课,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统一采用汉语,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深入了解和学习,“教育本土化”有利于突出中国留学生教育特色。[2]

我校69名尼日利亚留学生在进校学习之前,已有52名已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学习过一年的汉语,具有有一定的汉语基础。但另外17名留学生没有汉语基础,为此我校利用假期时间对另外17名学生进行汉语技能集训,并在正式上课之前对这批留学生进行汉语技能测试,发现这批留学生汉语水平较高,除个别学生外几乎全部通过测试。为保证留学生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我校留学生教学语言主要采用中英结合的模式,对于专业性不强、课程难度相对较低的“公共基础课”采用中文进行授课;考虑到英语为尼日利亚官方语言。对于“学科基础课”、“专业领域课”中部分专业知识性较强的课程则采用全英文授课方式,以降低留学生学习难度。这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的形式一方面保证了我校培养的留学生具有中国教育特色,另一方面也确保了培养的留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国际竞争力。为更好地提高我校留学生汉语水平,笔者建议学校应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加强汉语实践环节。如由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牵头,定期组织留学生汉语技能大赛、中尼大学生歌唱比赛、中尼大学生朗诵比赛等活动等。此外,还应鼓励我校留学生参加HSK(汉语水平考试),以便快速提高其语言能力。

三、留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目前我校留学生管理分为学籍管理、签证及居留证管理、生活管理三个方面,由学校相应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学籍管理由教务处负责,签证及居留证管理由国际交流合作处负责,生活管理由学生处、团委负责。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目前我校留学生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如各类相关管理制度制定滞后,针对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开通,留学生奖励机制尚未开始构建。为进一步增强我校国际化竞争力,更好地对留学生进行管理,笔者认为应实现外事交流、留学生教学、日常管理及住宿等后勤管理的“一体化”,具体表现在:(1)相关部门应健全各项留学生相关管理规定及办法,如制定“留学生在校学习的有关规定”、“留学生奖学金年度评审制度”、“留学生校外住宿的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详细的规章制度;(2)为保证留学生人生安全,学校应加强与茂名市公安局外事部门沟通,定期邀请外事部门专家来校宣讲我国政策法规,使法制教育落到了实处;(3)由国际交流合作处和教务处牵头,找专人研发“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使我校留学生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3]

当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历来偏向留学生介重管理与约束,服务意识比较浅薄。笔者认为学校在完善“刚性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柔性管理”,树立“服务意识”,具体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留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应及时了解,并给出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当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生活出现不适应甚至显示有心理问题时,负责管理留学生的辅导员及班主任应及时干预并给予正确疏导;总之,在留学生管理工作应做到“刚柔并济”,更好地为留学生服务,使之轻松愉快地度过美好的留学生活。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8-0089-03

[作者简介] 高秀艳,沈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王海波,沈阳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辽宁 沈阳 110041)

一、国内外大都市经济圈的理论与实践

1.国外大都市经济圈相关理论回顾

关于大都市经济圈,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概念。人们往往联想到大都市带、城市群、城市带、都市连绵区等概念。一般认为,大都市经济圈是由核心城市及其周边腹地组成的、内部合理分工又有机联系的、高度一体化的城市地域。最早注意到该现象并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1942年,他在美国东北部考察时, 发现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许多大城市发展迅速,并不断向地区扩展延伸。1957 年,他故地重游时, 以往相间布局的大城市已经聚合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城市地域。为形象地描述这一特殊的地域空间组织,戈特曼借用古希腊传说中的“Megalopolis”来命名这个巨型的城市群体。

日本对都市圈的研究最为深入。1951 年,木内信藏在对日本城市发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地带学说”,成为日本都市圈研究的开端。最初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由单个中心城市及其周围腹地所构成的具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地域,如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和大阪都市圈等。其研究核心思想被应用到日本政府1960 年提出的“大都市圈”概念之中。“大都市圈”由若干个都市圈构成,并且中心城市为中央指定市或人口规模在100 万人以上且邻近有5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人口不低于本身人口的15 % ,都市圈之间的货物运输量不得超过总运输量的25 % 。

1987 年,加拿大学者麦吉(MeGee T G) 在东南亚国家进行考察时,发现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核心区域出现类似西方大都市带的新型城市空间结构,他先后提出“Desakota”和“MegaurbanRegion”概念来描述这种现象。另外,在1988 年美国夏威夷召开的以麦吉的论文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上,各国学者根据对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与都市圈近似的概念, 如扩展大都市区( Extended Metropolitan , EM) 、分散大都市区( Dis-persed Metropolis , DM) 、都市连绵区(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 MIR) 等。不过, 目前国际上谈及都市圈, Metropolitan 一词更为常用。

2.国内大都市经济圈相关理论探讨

1983 年,于洪俊等人在《城市地理概论》一书中首次以“巨大都市带”的译名介绍了戈特曼的思想, 此后关于都市圈的研究才逐步开展起来。1986 年,周一星提出与Megalopolis 对应的中国概念――都市连绵区,即以都市区为基本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围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其后, 姚士谋等从区域空间布局的角度出发,提出城市群的概念,并将其内涵表述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二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在此基础上,陈立人等对城市群体演进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指出城市密集带与大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群体向高级化发展的二个不同阶段,并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处于这二个阶段的过渡时期,尚属准都市连绵区,最终将迈向大都市连绵区阶段。宗传宏认为大都市圈和大都市带是二个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概念,大都市圈是单个特大城市集聚作用的结果,大都市带则是若干个大都市圈相互扩散、对接、重叠、整合作用的结果。徐琴认为城市带主要强调城市密度及空间组合,可以由若干中小城市组合而成,并不一定有特别突出的中心城市,可视作都市圈发展的早期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内都市圈研究进一步走向微观与实证,“一小时经济圈”的概念浮出水面,即在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到地1小时车程、100 km 左右地理半径的地域范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西安经济圈、南京都市圈、兰州大城市圈等。

3.国内外都市圈的实践

荷兰的兰塔斯德地区是都市圈建设成功的范例之一。1960 年,荷兰为了解决大城市的拥挤问题,开始了新城建设运动,他们先后规划了15 座新城,其中13 座分布在著名的兰塔斯德地区。兰塔斯德地区最终形成了一个大中小城市体系健全、城市间具备有机的分工和协作的都市圈。但是,新城的成功建设也使核心城市开始衰落,到1970 年末,荷兰几个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共流失了大约50 万人口,丧失了10 万个就业机会,大片的旧城和老工业区被废弃。此外,东京都市圈和汉城都市圈也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尽管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但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人口和城市密集地区,已经或正在形成一些都市连绵区。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大陆有12个城市密集地区已经具备或即将成长为比较典型的都市连绵区, 它们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辽中南地区、山东半岛、闽东南沿海、四川盆地、江汉平原、湘中地区、中原地区、关中地区、松嫩平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已经非常清晰地出现了都市连绵区的基本特征。

综上,大都市经济圈的概念虽然尚无统一定论,但是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以及国内外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实践,笔者认为,大都市经济圈可以理解为以大城市为中心,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

二、“同城化”问题的提出与界定

1.“同城化”问题的提出

我国未来有不少城市群可望发展成为大都市圈,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都市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都市圈、京津唐地区的大都市圈、胶东半岛的大都市圈、沈(阳)大(连)大都市圈等。在中国,具有“重心区”和“增长极”意义的大都市经济圈,通常认为有三个,即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环渤海都市经济圈。然而,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以致都市圈内因利益导向而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融合。为此,在经济圈建设过程中,众多城市提出了“同城化”或相近的概念。如“深港同城”等。

2.“同城化”问题的界定

“同城化”实际上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战略。包括:第一、发挥城市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把城市规划纳入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旨在整合城市之间的资源和市场,发挥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带动作用,建立大都市经济圈,促进区域产业优势的形成。第二、借鉴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经验,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区位特点、产业优势,提出长期发展战略。第三、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促进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科技服务一体化,以实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第四、逐步形成区域自主创新机制和自主创新生态,确立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三、大都市经济圈建设与“同城化”问题分析

基于以上对大都市经济圈与“同城化”的认识,笔者主要以沈阳、抚顺、铁岭和本溪四城市的“同城化”进程,以及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大都市经济圈)为对象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1.“同城化”建设是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性起步阶段

大都市圈的开发建设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具有人为开发建设和阶梯自然形成的两重性,即人为的“点”的开发建设和“面”的自然扩散的突出特征。以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为例,沈阳不仅是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和商业中心,是辽宁省省会,而且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城市和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它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沈阳周围还聚集着粮煤之城铁岭、煤炭之城抚顺等城市,沈阳、抚顺、铁岭、本溪、营口、辽阳、鞍山等城市共同构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经济联系紧密、市场容量巨大、发展前途广阔的辽宁中部城市群体。辽宁在发展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战略构想基础上提出了“同城化”的设想,沈抚两市计划重点建设“沈抚同城南部合作区”,即以抚顺经济区和沈阳浑南新区、汪家组团为支撑,建设专业园区,发展新型工业,建设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现代物流产业,建设“沈阳工业经济带”。沈阳和抚顺同城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将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2.“同城化”建设有利于主次分明、循序渐进地开发建设大都市经济圈

在辽宁中部城市群中,抚顺、铁岭与沈阳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更高于其它城市,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大都市经济圈,必须首先实现沈阳、抚顺和铁岭的经济一体化。沈阳、抚顺两市山同脉、水同源,边界相邻。两市中心区相距仅45公里,抚顺经济开发区与沈阳浑南新区仅一水之隔。两市虽然同是老工业基地的重工业城市,但产业结构有较大差别,具备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基础条件。抚顺石化工业有较雄厚的基础,已确定并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精深加工”,集“油、化、纤、塑、洗”为一体的产业格局,在围绕催化剂、表面活性剂等重点产品向生物化工、医药和医药中间体等延伸做长石化产业链的同时,也可为沈阳提供数量可观的成品油和化工原料。沈阳既稳定对抚顺的原油供应,又可借助其石化产业延伸下游产业链。抚顺可以在电力、煤、煤气、钢材、铝材等能源原材料方面做沈阳的供应基地,沈阳则可以在这些方面向抚顺投资,以扩大向沈阳的供气规模。沈阳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可以充分利用抚顺机械工业的基础条件向抚顺进行产业转移,抚顺在石油机械、工程机械、高压电瓷、压力容器等方面则可以补充沈阳的空白,并在其他机械加工方面与沈阳装备制造业配套发展,在沈抚区域内形成庞大的机械加工企业群,形成集聚效应。铁岭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藏,且有“辽北粮仓”之称,它可以为几个城市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原料支持,并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复苏。可见,沈抚铁同城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将推动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的进程。

3.“同城化”建设中的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是开发建设大都市经济圈的前提和保障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促进同城化的建设,而同城化不断发展又必然推动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沈阳与抚顺、沈阳与铁岭在年内将开通城际公交;沈抚、沈本(溪)城际铁路建设今年启动,根据中远期规划,到2010年,沈阳与铁岭、辽阳、鞍山、营口也将开通城际铁路;今年还将实施桃仙机场高速公路改建扩建工程,并建设3条高速连接线,使辽宁中部城市进入沈阳桃仙机场更方便快捷等。沈阳棋盘山开发区和抚顺高湾经济区将作为同城化起步区,到2008年,“沈抚同城起步区”将重点建设西起沈阳三环路、东至高湾开发区东部边界、北起集锡高速公路、南至浑河这一区域。该区域面积约为65平方公里,重点打造浑河景观带、滨河景观地产带、文化创意生态科技产业带、区域服务中心,建设“高端生态新城”。到今年9月份,9.3公里的沈通路将改造完毕,路宽23米、双向6车道。这条路将与城市轻轨、高速公路、铁路、水路等共同构建沈抚“半小时交通圈”。据规划,2015年至2025年,辽宁省将形成沈铁、沈本经济带,与沈抚共同完成“四城市同城化”。上述目标的实现,将成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的良好前提和保障。

参考文献:

[1]Gottmann J . Megal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J].Economic Geog rap hy1957 , 33:189 ―220.

[2]张京祥,邹军,吴启焰,等.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J ]. 城市规划,2001, (5).

[3]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0.

[4]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5]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6]陈立人,王海斌.长江三角洲地区准都市连绵区刍议[J].城市规划汇刊,1997, (3).

[7]宗传宏.大都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方向[J].城市问题,2001,(3).

[8]徐琴.从世界都市圈的发展经验谈中国的都市圈建设[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9]郭诚.构建大西安经济圈 加快陕西经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10]徐惠蓉.南京都市圈的构思[J].南京社会科学,2002,(5).

[11]牛叔文,祁永安.兰州大城市圈建设构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3,(6).

篇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under Complete Credit System

WANG Raofe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rigin of the credit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complete credit system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eachers. Further, considering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eaching under the complete credit syste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re proposed to adapt the complete credit system.

Key words complete credit system;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teaching reformation

0 引言

集散控制系统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目前国内外工程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计算机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与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电力等过程控制行业。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掌握集散控制系统的相关的基础理论、概念、结构、设计及评估的方法等。该课程实践性非常强,涉及到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组态、实时监测及操作、控制策略的设计等。这就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应当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应用。而在完全学分制的平台下,如何在坚持本课程系统性、新颖性的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本课程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第二部分将介绍学分制的起源和发展,第三部分将阐述完全学分制的优点及完全学分制带来的挑战,第四部分提出完全学分制下对本门课程的改革方向,第五部分进行总结。

1 学分制的创立和发展

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用来计量学生的学习分量,用来衡量学生的学业完成状况和学习质量。学分制中学生自主选课,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并获取学位的准则。

学分制起源于选课制,选课制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及课程,是一种为发挥学生潜质和个性而创立的教学制度,由德国的教育厅长于1810年在柏林大学创立,随着选课制的发展、完善和普及,学分制逐渐发展起来。

到1869年,哈佛大学的埃利奥特针对选课制的问题,提出了“智力适者生存”的理论,大学应该满足学生在能力、智力上的差异,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1872年,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学分制在哈佛大学诞生,并在美国逐渐推广。

学分制在创立之初制度不够完善,存在较多的缺陷。全开放式的自由选课制度一度造成了教学的混乱,学生在选课时很少考虑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造成知识体系混乱,影响了学习的质量。因此哈佛大学的历任校长对学分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集中和分配”的理论。将学生的选修课分为主修和辅修领域,规定了主修领域的最低学分数。从而保证学生接受的是系统的教育。(2)引入“导师制”。大学新生对学校的知识结构、课程所属学科、课程的内容,以及是否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都非常陌生,要独立地为自己选择专业方向和合适的知识结构会非常困难,因此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修指导。(3)荣誉学位制。本专业内成绩优异的优等生可申请荣誉学位,获此荣誉的学生可免修最后一年的课程,该措施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气。(4)积点制。将学生的成绩转换为积点,积点制度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强化通识教育。开设一般知识概论性课程,主要是文理教育,如人文、社会、自然科学领域的相关课程,以此类课程为本科教育的基础。(6)建立核心课程体系。除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意外,还应设立核心课程,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清晰和重要的思想方法。

随着学分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学分制逐渐趋于成熟。采用学分制后学生可自由选择课程内容,可灵活安排学习时限,有专业教师指导培养过程,学业成绩考查精确,学分制在培养创新人才上的优越性使其被多国多校采纳实施。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积极引入学分制,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完全学分制改革也表明了学分制在中国的生命力。建立与完善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学分制,使其能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将是一个逐步深化、渐进的过程。

2 完全学分制的优点及挑战

学分制发展到如今,有多种的实际操作形式,包括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和加权学分制。本校将于2014年下半年正式推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中每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数,确定课程的学分,设置少量的必修课和大量的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和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

完全学分制的优点在于:(1)这一制度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选择权利,学生在规定的学籍时间内,可自主选择有兴趣的课程和对应的教师,完成规定的必修课、修满足够学分的选修课、完成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达到毕业的总学分要求即可毕业。学生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能够自行构建特定的知识体系,能激发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该制度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调动和培养学生对科研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杰出人才。(2)该制度有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生对课程的偏好能够反映对其课程尤其是教师教学的评价,从而将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3)学分互认有利于充分、合理、高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弹性学制也便于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更具有灵活性。

完全学分制具有多种优势,学生的自由选课、学时的自由选择等等,给了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比较多,给教师的授课带来新的挑战。

首先,授课真正成为了双向选择,教师是否开设某门课程不再由自己或院系领导决定,而是取决于学生的选择。教师处于被学生挑选的状态,最终可能出现有些教师课堂爆满,而某些教师的课堂门可罗雀的情况。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自身素养、专业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面临开设大量课程。为真正做到使学生能够自主选课,要求开设大量的选修课,同时所有课程在每一学期都能并行开出,在教师数量不够多的情况下,每位老师都将承担数门课程的教学。对教师而言,必须改变过去知识面单一,主讲几门课程的现象,掌握新的知识、承担新课程的教学,重新定位自己的岗位。

另外,全员导师制度带来的挑战。初入大学的学生对完全学分制、将来的发展方向可能一片茫然。对课程的选择可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师的指导,在此情况下,导师既要做到熟悉本专业乃至本校其它专业的课程体系,又要能够兼顾各位学生的个性、兴趣,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这对导师而言,是一项负有极大责任的任务,给教师的专业水平带来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完全学分制带来的挑战,本作者将对所授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后文将以集散控制系统课程为例,提出改革的方法和方向。

3 集散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1)更新教学内容,保持先进性与前沿性。集散控制系统是在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CRT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随着这些技术的高速发展,集散控制系统也在经历不断的发展、推陈出新的过程。本课程的实用性非常强,随着新产品、新知识的不断涌现,课程教学内容也必须不断更新。在授课之前,应多方面搜集相关资料,总结、归纳集散控制系统发展中的主要成果和前沿方向。在基础理论之余,应增加网络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等新类型的集散控制系统的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沿性。同时,应结合课题组成员的实践和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大纲,编写既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又具有先进性的教学大纲,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改进案例教学方式,将课程的教学转化为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创新能力。以往的教学中虽然设计了案例教学,给学生讲授了如Honeywell的Experion PKS等新型DCS产品的组成、结构、软硬件组态等知识,让学生更贴近实际工程。但这些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实际产品的认识和运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不高。本课程的教学应针对实际的生产过程,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将相关知识、理论、案例有机结合,再融合相关学科的知识,达到真正的案例教学的效果。一方面,可安排学生去相关的过程控制厂家参观实践,更深入地了解集散控制系统。另一方面,可将学生分成5~7人一组,针对实际案例设计出合理的控制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查阅资料、自己动手组态,通过将所学化为所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应用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

(3)优化考核方法。改进以往由理论考试来确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采取理论成绩、平时成绩、专题小论文的方法。由学生自选某一型号集散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应用,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演讲并撰写专题小论文。这一考核方式即可评定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亦可考核学生化理论为实际,分析实际课题并综合应用的能力。

4 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教育改革上与美、英等国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更趋向于完全学分制。完全学分制以调动学生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为理念,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推行完全学分制的同时,教师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学分制的发展、完全学分制的优点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集散控制系统课程改革的方向。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实践,立志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6-05

作者简介:李祗辉(1968-),女,河南兰考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韩真洙(1961-),男,韩国人,韩国庆熙大学酒店与观光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3BJY144。

一、引言

信息化时代企业网站作为企业战略工具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网站内容(contents)的重要性。旅行社网站可以为游客提供有价值的旅游信息、刺激游客需求,已成为旅行社进行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中韩两国地理相邻,文化相近,两国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国与目的地,因此,关于中韩两国旅行社网站内容的比较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和目的-价值视角下的分析指标对中国与韩国旅行社网站内容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两国旅行社网站内容的异同,了解旅行社网站内容特点,为旅行社市场营销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相关理论与文献

(一)网站内容与旅行社网站的作用

Smith(1997)对网站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指出网站内容由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信息(information)、对客服务(customer service)三部分构成。Nielsen等(1996)强调了用户界面的重要性,研究发现,人们利用电脑屏幕阅读电子文档的速度要比阅读纸质文字速度慢约25%,因此放到网上的信息形态一定要与印刷在纸张上的不同,网站用户界面一定要有差异。Bethon等(1996)认为网站信息应考虑实用性、适合性、复杂性等三方面内容。Nielsen(1999)认为网站在提供基本服务基础上,应能提供附加服务,以刺激上网者需求,引导上网者再访。

对于旅游产业来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提供、搜集与使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下操作,更多地向线上转变。通过互联网,游客可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多信息。从营销传播视角来看,与一般媒介相比较,网站提供的信息更详尽。旅行社网站对企业品牌、商品、顾客对企业认知等会发挥积极的影响(Leong,et al,1998)。

(二)关于评价网站内容的“目的-价值矩阵”

Ho(1997)提出的评价网站内容的“目的-价值矩阵”是由3个目的性项目和4个价值性项目组成的3×4矩阵,参见表1。Ho认为评价网站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从网站经营者视角考虑的目的性方面,即网站内容一定要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二是从网站使用者视角考虑的价值性方面,即网站内容一定要有助于网站使用者获得更大的价值。网站目的性项目包括信息提供目的、宣传与促销目的和交易处理目的等三项;价值性项目包括一般流通价值、基于时间的价值、基于顾客的价值和基于感动的价值等四项。分析这个矩阵,从左至右,即从网站的目的性方面来看,按照信息提供、宣传与促销、交易目的的顺序,或从上到下,即从网站的价值性方面来看,按照一般流通、基于时间、基于顾客、感动的顺序,越是往右或越是向下,说明该网站内容越好,将更加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商业目标,同时也会为网站使用者创造更大的价值。上述项目可以通过β指数进行数据化处理,因此可以用于行业间、地区间的比较研究。

(三)国内外基于旅游网站内容进行的相关研究

Weber and Roehl(1999)对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购买旅行商品的游客特性进行了研究。Chang 等(1997)为了测量网站信息的质量,提炼出内容与信息量、利用程度、内容的效度、内容的多样性等指标。Fodness等(1997)研究认为,旅游信息的生产、搜集、处理、应用与交换等互联网的使用将对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Dragulanescu(2002)通过22项指标对网站质量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站的质量标准应由准确性、权威性、范围性、最新性、内容比重、交互性、客观性、快速性等因素构成。

国内有4篇文献利用内容分析法对旅游网站内容进行了研究。王丽丽等(2008)利用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网站利用网站沟通的能力和差异。肖亮、赵黎明(2009)基于两岸相关网站的内容分析,对互联网传播的台湾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了研究。周永广、江一帆(2008)对基于游客体验的在线交付模型进行了研究。陈才、孙洪娇、刘艳华(2011)以中国具有独立官方网站的5A 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描述旅游景区网页中所呈现的资讯内容,分析其所包含的营销策略。

总体来看,国内对于旅游网站内容研究,特别是比较研究成果不多。

三、研究设计

(一)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起源于对传媒学领域问题的研究,但在其他学科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研究表明,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营养学等诸多领域都包含着内容分析的案例。内容分析法是将文献资料信息进行量化从而得出研究结果的一种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由于定量方法(如问卷调查方法)和定性方法均有各自的局限性,许多研究者认为由于内容分析法采用了量化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定性研究的缺陷(丹尼尔・里夫等,2010)。

在旅游研究领域,总体来看,内容分析法的运用大量集中在通过对旅游学术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来了解旅游研究动态及旅游业发展现状等,应用该法来研究特定主题的成果并不多。

(二)分析指标及β指数

本研究将基于Ho(1997)“目的-价值矩阵”,通过Ho的β指数进行中韩两国旅行社网站内容的比较研究。

Ho指出,由于“目的-价值矩阵”是为适应各类企业网站内容而研究的通用矩阵,因此,并非完全适用于特定企业类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Rachman(1999)在Ho的“目的-价值矩阵”基础上,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旅行社网站内容应包含的59项指标,作为评价旅行社网站内容指标广泛使用。

韩国学者崔炳吉(2004)基于Rachman(1999)的59项指标对韩国旅行社网站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9项指标中的少数指标不符合韩国旅行社的实际情况,建议在进行旅行社网站内容分析时应结合所在地区旅行社实际情况对59项指标进行适度调整。

考虑到中韩两国旅行社网站内容的实际情况,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选取59项中的45项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参见表2。

上述项目可以通过β指数进行数据化处理,用于行业间、地区间的比较研究。Ho的β指数即指评价网站的实际所含项目与对应于“目的-价值”3×4矩阵的12项中的每一项目的比率之和。β指数最大值为12。

(三)资料收集

为了对中国与韩国旅行社网站内容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选取中国代表性旅行社――全国百强旅行社中前30位旅行社与韩国代表性旅行社――韩国经营出境游业务的前30位旅行社作为研究对象。为保证研究的一致性,资料收集工作于2012年10月10日至30日进行。

中国国家旅游局根据全国旅行社业务年检结果,每年评出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百强旅行社集中了旅游行业中一批经营业绩优良、诚信守法经营的企业,成为行业经营服务和发展的标杆。2011年度全国百强旅行社中前30位旅行社名单及网址见表3。

韩国观光协会中央会以月或年为单位定期公布韩国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的经营业绩。2011年度统计数据显示,韩国排名前30位旅行社的经营业绩占全部旅行社经营业绩的96%,在韩国出境旅游市场上发挥着主导作用。2011年度韩国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前30位旅行社名单及网址见表4。

研究中发现,韩国聚焦旅行(http://focustour.co.kr/)网站在修复中,无法进行内容分析,因此,最终选择了30家中国旅行社和29家韩国旅行社网站进行研究。

四、研究结果

按照45项分析指标对每个旅行社网站进行内容分析。分析结果通过SPSS17.0 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见表5。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旅行社和韩国旅行社网站Ho的β指数分别为70919和83089,中国旅行社和韩国旅行社网站Ho的β指数均大于6(最大值为12),意味着从网站内容方面来看,中韩两国代表性旅行社网站已处于较高水平。其中韩国旅行社的β指数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说明从目的―价值层面来看,韩国旅行社网站为旅游者提供的内容更详尽,实现价值更高。

Ho的“目的-价值”矩阵是一种立体化的测量方法。一方面考量网站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考量网站的价值。因此,“目的-价值”3×4矩阵当中的每一分项数值都具有特定意义,可以用来进行比较研究。

从网站经营者视角考虑的目的性方面来看,网站目的项包括信息提供目的、宣传与促销目的和交易处理目的等三项,每个目的项的最大值应为4。中国旅行社的信息提供项的数值是14774、宣传与促销项数值是32445、交易处理项数值是237,韩国旅行社的相应数值分别是18985、35893、28211。从数值上可以看出,中韩两国信息提供项数值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14774和18985,且都小于2,说明虽然韩国旅行社通过网站提供的信息比中国旅行社较为丰富,但两国旅行社网站在信息提供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在基于顾客的信息提供方面两国旅行社网站的分项数值都偏低,分别是013和0(最大值为1),在基于感动的信息提供方面的数值分别是01和039,表明两国旅行社在这些项目的表现都不好,旅行社网站今后应强化这些功能。中韩旅行社的宣传与促销项数值无显著差异(32445、35893),均较高,接近4,说明中韩旅行社都非常重视通过网站宣传和促销本企业及企业产品,网站较好地实现了企业的宣传与促销目的。中韩两国交易处理项数值无显著差异(23700、28211),均超过2,说明中韩旅行社网站基本实现了交易处理功能,其中基于感动的交易处理项目的数值偏低,分别是037和033(最大值为1),表明两国旅行社网站今后应更加重视对顾客的激励措施,应加大网上竞赛、抽奖力度,给顾客以惊喜和感动。

从网站使用者视角考虑的价值性方面来看,价值项目包括一般流通价值、基于时间的价值、基于顾客的价值和基于感动的价值等四项。每个价值项的最大值应为3。中国旅行社的一般流通价值项目的数值是24927、基于时间的价值是19381、基于顾客的价值是16133、基于感动的价值是10478,韩国旅行社的相应数值分别是26161、24311、18750、13867。从数值上可以看出,中韩旅行社的一般流通价值项目的数值无显著差异(24927、26161),均较高,接近3,表明中韩旅行社网站较好地帮助网站使用者获得了一般流通价值,即网站较好地实现了为使用者创造一般流通价值的目标。中韩两国基于时间价值项目的数值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19381和24311,且都大于15,表明两国旅行社网站在为使用者创造基于时间价值方面做得都不错,但韩国旅行社网站更好。中韩两国基于顾客的价值项数值无显著差异(16133、18750),且都大于15,表明中韩旅行社网站较好地帮助使用者获得了基于顾客的价值。中韩两国基于感动的价值项数值无显著差异(10478、13867),且都小于15,两国旅行社在为顾客创造基于感动的价值方面尚存在不足。

五、结论与讨论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信息对于旅游活动来说至关重要。在众多媒介形式的旅游信息供给体系中,旅行社网站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渠道。旅行社网站提供的信息包括各种旅游服务产品、功能信息等,其中一个重要的企业信息服务体系就是交易方式及其包括预订、支付和确认等的信息技术体系(吴必虎、宋子千,2009)。

通过对中韩两国旅行社网站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从信息提供目的、宣传与促销目的、交易处理目的等三项网站经营者视角考虑的目的性方面来看,首先,虽然韩国旅行社网站提供的信息比中国旅行社较为丰富,但两国旅行社网站在信息提供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两国旅行社网站在基于顾客的信息提供方面和在基于感动的信息提供方面表现都不好,今后应强化这些功能;其次,中韩旅行社都非常重视通过网站宣传和促销本企业及企业产品,网站较好地实现了企业宣传与促销目的;最后,中韩旅行社网站基本实现了交易处理功能,其中基于感动的交易处理项目的数值偏低,表明两国旅行社网站今后应更加重视对顾客的激励措施,应加大网上竞赛、抽奖力度,给顾客以惊喜和感动。

从一般流通价值、基于时间的价值、基于顾客的价值和基于感动的价值等四项网站使用者视角考虑的价值性方面来看,首先,中韩旅行社网站较好地帮助网站使用者获得了一般流通价值,即网站较好地实现了为使用者创造一般流通价值的目标;其次,两国旅行社网站在为使用者创造基于时间价值方面做得都不错,但韩国旅行社网站更好;第三,中韩旅行社网站较好地帮助使用者获得了基于顾客的价值;最后,两国旅行社网站在为顾客创造基于感动价值方面尚存在不足。

Ho曾于1996年对美国代表性的25家旅行社网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时美国旅行社网站β指数为408(Ho,1997)。从1996年至2013年,经过17年时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旅行社网站在不断完善优化。从本次研究来看,中国旅行社和韩国旅行社网站β指数分别为70919和83089,均大于6,表明中韩两国代表性的旅行社网站内容已处于较高水平。其中韩国旅行社网站β指数较高,说明韩国旅行社网站为旅游者提供的内容更详尽、实现价值更高,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Smith A G. Testing the surf: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internet information resources[J].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 1997,8(3):5-23.

[2] Nielsen J, Wagner A. User interface design for the WWW[C].The 1996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96, Vancouver, BC, Can, 13-18 Apr. 1996.

[3] Berthon P, Pitt L F, Watson R T. The World Wide Web as an advertising medium: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conversion efficiency[J].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96,36(1):43-54.

[4] Nielsen J. Designing web usability: The practice of simplicity[M].Indianapolis: New Riders Publishing, 1999.

[5] Leong E K F., Xue L H, Stanners P J.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eb Site with traditional media[J].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98,38(5):44-49.

[6] Ho J. Evaluating the World Wide Web: A global study of commercial sites[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97,3(1):70-92.

[7] 丹尼尔・里夫, 斯蒂文・赖斯,弗雷德里克・G.菲克.内容分析法:媒介信息量化研究技巧(第二版)[M].嵇美云,译.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8] Rachman Z M. Effective tourism websites: a web based survey and tourism websites review[M].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 1999.

[9] 崔炳吉. 旅游网站内容分析[J].观光经营研究, 2004,8(1): 357-37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