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1: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日常业务处理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键词】
联合实训;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
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能力。我国职业教育界一直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高职会计专业培养面向中小企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具有企业会计相关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进行了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程联合实训教学改革。
一、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已经全面普及,既熟悉传统手工账务处理又掌握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技能成为了对会计人员上岗的必然要求,但在目前的学校会计教学中,较多进行的是单独的手工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训练,较少将二者联合起来进行实训。这种相互独立的实训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偏见,或认为只要熟练掌握手工账务处理方法就行,电算化知识进行简单培训就可上岗;或认为已经全面采用计算机处理,传统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已无学习必要。通过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实训中充分体会并认识到对于会计岗位来讲,两门课程是同等重要的,缺了哪一个都不能很好满足岗位要求,做不好会计工作。开展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二者一体化实训教学很有必要。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虽然在处理对象、方法与要求有一致的地方,但在数据处理的起点、记账规则、存储介质、内部控制方式、操作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要实现使学生充分有效地体验与掌握二者在会计业务处理、操作技能及要求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只有将两门课程的实训教学联合进行才能达到。这是因为,单科实训教学一般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难以与职业岗位对接。开展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既可以训练学生运用财务软件综合处理企业会计业务的能力,又能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与理解手工会计处理与电算化会计处理的异同,为他们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开展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二者一体化实训教学也是可行的。第一,手工与电算化账务处理的对象是完全相同的,处理要求上均遵循同样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第二,处理流程上虽不完全相同,但大体是一致的。
二、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的组织实施
为使学生更好地体验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程同样的业务和理论前提,在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我们使用了同一套实习资料,即模拟公司基本情况与当月业务资料。这是二者联合实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分组分工前提下进行操作,既单独完成所有的工作任务,又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进行分工与合作。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的组织实施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财务会计手工实训
为了保证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对实习资料进行了精心编制,既要注意到业务的全面性,也要体现电算化处理的具体要求。我们的模拟公司主要生产建筑用脚手架,公司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产品有四种,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主要业务有:各种资产的增加、减少的核算,材料采购入库、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款项收付的核算,权益增减的核算以及收入、成本费用的计算、结转,利润分配以及税金缴纳等基本业务。当月经济业务资料全部以仿真原始凭证的形式呈现。在财务会计手工实训环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分为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出纳和成本会计等基本岗位,配备账表、印章、票据打印机、装订机等设备及模拟公司全套业务资料。该实训环节学生需要完成审核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登记总账与明细账、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等工作任务。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
到了电算化实训环节,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但相应岗位变成了账套主管、各模块操作员和出纳。由于业务处理环境与设施的变化,学生需要进行业务资料的信息化处理、岗位调整与业务处理流程调整。该环节的实训包括以下步骤:
1.手工业务资料的电算化整理
在进行电算化业务处理前,学生需要运用手工环节的业务资料,在老师指导下对模拟公司相关资料进行初始化整理,具体包括账套基本信息、核算类型、分类编码方案、会计科目及初始余额、部门档案、人员档案、客户分类与档案、供应商分类与档案、结算方式、凭证类别等内容,使之适合电算化处理。这是一个既艰难但又非常重要的实训环节,因为它是会计业务从手工处理过渡到电算化处理的关键环节。虽然是同一套业务资料,但由于处理手段不一样,当学生利用该套资料完成财务会计手工实训后,并不能直接将其用于电算化实训中,还需要进行资料的调整和信息化处理,使之适合进行电算化操作。学生完成财务会计实训环节并不太难,难的是根据手工资料整理出适合电算化业务处理要求的初始化信息与档案资料。由于在单项实训项目中,学生已了解并熟悉了初始化过程中要求的基础信息档案有哪些,需要什么样的数据结构等,学生基本能够对照教材和指导资料,运用手工业务资料整理出账套信息和基础档案信息,不完善之处经过老师点拨,大部分同学能够进一步完善资料,直到全部完成手工资料的信息化处理。学生只有通过该环节的实务操作,才能在后面的电算化业务处理中深度理解信息标准化和完善相应业务处理规则的意义与重要性。
2.电算化系统初始设置
经过对手工业务资料的初始化整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行电算化初始设置。由于商品化软件具有通用性特点,为使通用软件适合各单位的业务性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个性化要求,需要进行系统初始化。系统初始化工作就是将第一步完成的企业基础信息、岗位分工、编码方案、档案资料、处理规则等信息录入系统,为后面的日常业务处理作好基础准备。当学生从手工实训转入电算化实训环节,很快就发现了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这就是系统初始化设置需要完成的任务。如科目体系必须完整而规范,需要使用的会计科目不能再像手工环境下可以随时增加和使用,而必须在初始化时就进行设置,尤其是需要进行辅助核算的科目;初次使用总账模块,必须将科目的初始余额录入后才能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凭证编制时使用的科目必须是最明细级科目,部门、人员及存货等档案资料也需要代码化处理等。学生只有正确完成该步骤的工作任务,才能在其后的日常业务处理中得心应手。如果初始化设置未设置到位或设置有误,将会给相关模块与相应业务的处理带来障碍。例如,未进行客户档案设置就会在使用有“客户往来”辅助核算要求的科目时找不到具体客户,不指定出纳科目就无法进行出纳签字等。很多学生在实训后的总结中均提到了系统初始化不到位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3.日常、期末业务处理和会计报表编制
在财务会计实训环节,我们在模拟企业的当月业务资料中设计了约90多项经济业务,要求学生掌握较全面的会计实务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这一环节进行凭证编制、账簿登记和报表编制,完成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在电算化实训环节,重新对该企业的当月业务运用财务软件各模块进行电算化处理,完成单据与业务处理、凭证填制、凭证审核、出纳签字、记账、账簿查询、银行对账到会计报表编制的全过程。由于在电算化处理中启用了总账、固定资产、职工薪酬管理、供应链模块等子系统,学生需要熟悉系统集成使用时的业务处理流程。如采购入库业务,如果已收到采购发票而未付款,其业务处理流程如下:(1)在采购模块填制与审核采购专用发票;(2)在采购模块填制采购入库单;(3)在库存模块审核采购入库单;(4)在采购模块对已审核采购专用发票和采购入库单进行采购结算,确认入库单成本;(5)在核算模块对采购入库单进行单据记账,再次确认入库成本;(6)在核算模块进行供应商往来制单(发票制单),生成应付凭证;(7)在核算模块进行购销单据制单,生成入库凭证。这样的业务处理流程与手工业务处理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学生必须既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基本原理又熟悉电算化业务处理规则与操作流程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电算化日常与期末业务的处理。
(三)实训总结
前两个环节的实训任务完成后,学生进入实训总结阶段。及时进行总结,是实训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很多同学一开始对写作实训总结非常抵触,觉得无话可说。但经过老师辅导与提示,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总结与反思整个实训过程的收获、不足、经验、教训等,有些同学还对今后怎么办进行了思考。经验和教训是人生的宝贵财富,通过及时总结,既能巩固学习效果,又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更高层次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钻研精神。
三、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总结
(一)实训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在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改革中,我们使用的是同一套业务资料,保证了实训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财务会计实训环节重点训练学生各类经济业务的手工账务处理能力和会计报表编制技能,而到了会计电算化实训环节,学生就必须适应从手工环境到电算化环境的转变,经历甩账过程,即指从手工会计数据处理方式正式转为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方式,该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业务处理的能力。这样的联合实训,使学生全程参与会计业务两种处理手段的对接过程,深度理解处理手段和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的处理方式的变化与要求,直观体验手工业务处理与电算化业务处理的联系与区别。如电算化处理要求操作员、会计科目、客户与供应商等必须代码化,初始化设置的准确与完整是开展日常业务处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凭证的修改不能再使用划线更正法等。另外,有些业务的处理顺序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在使用固定资产模块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必须先在该模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才能进行固定资产减少业务的处理,而且学生很自然就明白了会计业务要实现电算化处理,必须对手工资料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代码化处理才能顺利进行。这样,既能训练学生各种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能力,又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技巧。而像以前两门课程使用不同的资料进行单独实习,就达不到如此的教学效果,因为对不同企业资料进行独立的手工与电算化处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现得不充分,实训内容也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生不容易对二者之异同产生具体而深刻的认识,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联合实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基本原理和业务处理方法,又必须非常熟悉财务软件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会计电算化其实质是以财务软件来处理会计业务,在业务上与手工会计处理并没有实质的不同。如果教师不熟悉手工业务处理方法,自然无法透彻理解电算化相关理论与实务,也就不能深刻认识二者的异同。在电算化业务处理实训环节,学生可能会犯各种各样的操作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错误能够了然于心,并能及时予以解答与提示。如果教师对财务软件原理与操作技巧掌握不到位就很难保证联合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由于会计准则和财务软件均会不断更新,教师必须随时更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对新准则和新版本财务软件首先进行学习,做一个常态的专业领跑者。通过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改革,同学们普遍感觉得到了一次非常有益的专业技能训练,对以前所学知识是一次全面的梳理与应用。虽然将手工会计处理和电算化处理进行联合实训教学既需要占用更多的时间,也需要教师们的密切配合和精心准备,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改革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与认可,学生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操作技能方面均获得了提升,这样的改革实践对于培养勇于创新、善于总结、长于应用的技能型人才有着积极而长远的意义。
作者:李霞林 张晓红 王国清 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覃志伟.会计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重要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2):78-79.
[2]曹献雨.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探析[J].商业会计,2012,(17):124-125.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0- 0093- 03
2012年教育部首次将“高职会计技能大赛”列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项目,技能竞赛就像一个“指挥棒”,指引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通过技能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发展”的目的”。会计技能大赛分为“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和“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环节”,赛题均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业务内容。会计技能大赛的形式和内容的要求完全与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财政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编)中会计专业的教学标准相契合,特别是充分体现了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具体为,在会计专业中需分别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择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最后一门课程是“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主要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相关经济业务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讲授财务报告编制等内容。通过本课程中的手工操作与财务软件操作训练,学生能够掌握会计业务流程全过程的知识与技能”。为了达到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并且在会计技能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全面推动财经职业教育稳步健康发展,则应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完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等。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课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趋动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而在我国的教学中,上课往往都是依据教材的内容开展,没有一本得心应手的教材,则会给课程的实施带来诸多的不便,甚至无法实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想。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及教材编写的实践,特别是在完成了“会计综合实训”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视频精品课程及资源库的建设之后,认为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应分别满足会计技能大赛中的会计手工和信息化处理的能力要求,并且全部的业务内容应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呈现。因此,在会计技能大赛的引领下,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必须在完善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完善教学改革。
1 教材建设
会计综合实训教材应为主教材加教学课件的立体化结构。主教材的内容包括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管理规定、企业的财务业务的初始数据及日常业务;教学课件部分既包括教师用课件又包括学生用课件,既包括实训指导又包括教师用教学文件,还包括教学用不同阶段的案例数据及操作视频等。实现主辅教材相辅相成的立体化架构,分别满足手工方式和信息化方式进行会计综合实训的需要。
1.1 先手工方式再信息化方式综合实训
按照会计专业的课程标准和全国会计技能大赛的要求,在会计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则应分别满足手工综合实训和电算化综合实训的需要。使学生一方面充分感受从手工到电算化过度的强化训练,另一方面充分感受手工和电算化的异同,为参加会计技能大赛和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笔者认为应最好在一个学期中先进行手工实训再进行电算化实训。在一本教材中,可以以一个模型企业的案例资料先进行手工方式再进行信息化方式实训。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手工方式的实训,学生完成从建账、到日常业务中对原始单据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到记账再到年末业务的处理,直到编制会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的全过程,把前面所学习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内容在这个综合实训课程中连接起来,对会计课程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在这种情况下再进行电算化方式的实训,无疑会使学生对企业所发生的各种业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加之处理手段的改变,势必使我们的学生大大提高会计业务处理的综合实力。
1.2 业务出自企业两个月的典型经济业务
如果分别要进行手工和电算化的综合实训,那么案例中的业务内容和时间是需要特别地考虑的问题。一种方式是设计一套案例,分别进行手工和电算化方式操作。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手工和电算化的处理,分别体会同一业务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段的不同点,并且在完成业务处理后对两种不同方式的处理结果进行核对。而其缺点在于,一本教材中一个案例只有一套原始凭证,当手工处理时需要把凭证附在记账凭证之后并进行最后的装订等,而当用电算化方式进行业务处理时,案例很难有完整的内容。另外,如果用一套案例,学生所能处理的业务就会较少,也不能体会企业持续经营的特性,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有,会计手工方式业务处理和电算化方式业务处理的流程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利于学生对不同处理方式的把握。笔者认为,可以分别设置两个月的案例内容,其中第一个月的业务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处理,而第二个月的业务采用电算化方式进行处理,并且为了让学生对前面所学习的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可以把手工实训的业务时间设置为年末,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复习和巩固手工业务中从建账到日常业务处理再到期末业务处理,还能够全面地进行年末业务的处理,对企业的全部会计业务有一个总体的综合的处理能力;电算化实训的业务时间设置为第二年的年初,以一个企业的典型业务为主线,前后连贯呼应,脉络清晰,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贴近企业的实际。因为,在企业中通常把财务管理软件的使用时间安排在年初,这样就可以方便地在系统中处理全年的经济业务,一方面对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从年末的手工业务转向电算化处理的方法也会尽在掌握之中。
1.3 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业务内容
目前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对原始凭证的认知都是薄弱环节,看似已经开设了基础会计实务、财务会计实务等课程,可是一遇到需要通过原始凭证进行业务处理时,都会觉得没有把握。而在企业中所有的日常业务都是以原始凭证形式出现的,企业的财务及业务人员都会根据原始凭证来判断业务的来龙去脉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在目前所能看到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基本上都是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业务的内容的,而在每笔业务发生时,是只列示原始凭证,还是在除了列示原始凭证之外还有一个文字的说明,每本教材的做法是有所不同的。在会计技能大赛赛题中,目前还是会对每笔业务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目地是让学生能够很容易地弄清该笔业务的来龙去脉,很容易地对业务进行正确的判断。笔者认为,如果一笔业务是当下发生的,则不用做太多的说明,而该业务与前面的业务有联系,特别是与以前月份的业务有联系,只单从原始凭证中又看不出来,则应该做简要的说明。比如,在案例中分别列示了一份采购合同(合同中列明,合同在签订之日生效,三日内发货并开具发票,购买方收到货物后次日付款),一张采购专用发票,一张转账支票的票根。对于这笔业务,文字的说明就是“采购材料”。而如果在案例中只列示了一张采购专用发票,一张转账支票的票根,没有合同或采购订单。对于这笔业务,如果不是本月份的连续业务,而文字的说明若只是采购材料,学生就无法判断这笔业务有无全部验收入库,是采购的哪笔业务的发票等,这种情况下,题目上就要有收到的是哪笔业务的发票的说明了。
1.4 理实一体任务趋动
教材中从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到企业的日常业务全部均以任务的形式列示。学生可以在任务的完成中一边做,一边学习知识要点,知晓应该注意的问题,一边进行业务处理,不知不觉中学习手工和电算化的会计业务处理的解决方案。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应强化会计基础能力、核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会计业务分别在手方式和电算化方式下处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学到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和内部控制要求,以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从而完成从理论转向实践、从单项技能向综合技能的过渡。教材中可以以一个小型制造企业两个会计期间的正常生产经营发生的业务为实验资料,以理实一体任务趋动方式,真正地培养手工和计算机结合的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全书可以设置两个项目和两个附录,每个项目各包括三个任务。具体是“项目一 会计业务手工实训”中的“任务1 了解企业基本情况” 、“任务2 处理经济业务”及“任务3 编制财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项目二 会计业务电算化实训”中的“任务1 系统初始化”、“任务2 处理经济业务”及“任务3 编制财务报表” 另外的两个附录分别是“附录1:全国会计技能大赛(高职)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模拟试题、附录2:全国会计技能大赛(中职)会计电算化理模拟试题。
1.5 适用的教学课件
教材毕竟不是一门课程,教学课件不会像课程资源库那样,手段先进,面面俱到,但是,教材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的,那么教材中的课件就应该想教师和学生之所想急教师和学生之所急。教师为了讲授这门课程,除了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之外,还应在课前备课,课中上课,课后辅导;为了保证学生能学习好这门课程,就要满足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需要。为了满足教师备课的需要,教材中要提供完整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电子教案;为了满足教师上课的需要要提供电子课件(教学用PPT),特别是分阶段上课用的账套(数据)备份,可以随时调用、查看等;为了满足教师不断学习和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教材中还应提供来自于企业实践的教师用书,从中查看综合实训课的准备和建议、手工和电算化方式操作的要点和答案等,查找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软件应用的技巧等;为了随时和教师们进行交流,并分享教学经验等,还应建立QQ群及答疑邮箱等,实现无障碍互联。为了满足学生课前预习的需要,教材中可以针对案例内容设置相应的知识链接,使学生在上课前能够对将要处理的业务有一个事先的认识并进行有效的复习和预习,对上课用案例中较复杂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指导,让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进行查看,对课后的复习部分,可以设计综合实验,让学生不仅有一套案例的处理能力,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2 教学设计
根据会计综合实训的教学标准和会国会计技能大赛的竞赛规程内容要求,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和要达到此目标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以及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采用的具体方法手段,最后对该课程进行考核与评价。
2.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综合运用会计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按照实际会计岗位分工,对企业完整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系统地会计处理、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主要培养学生:在企业复杂的经济活动中的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内控制度要求下的业务协同处理能力;在企业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在真实企业环境下的应变能力。
2.2 教学任务
2.2.1 认知企业与会计工作
按照教材内容了解企业概况,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及人员分工,产品及生产基本流程,市场与客户;熟悉会计岗位与工作流程:包括岗位设置依据,会计主管、出纳、会计及业务人员的岗位,会计基本工作流程;了解内部会计制度 包括会计工作组织。货币资金核算制度,采购与付款核算制度,销售与收款核算制度,职工薪酬核算制度,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存货核算核算制度,无形资产核算制度,成本与费用核算制度,税金及附加核算制度等。
2.2.2 建账
根据教材中的企业内部会计业务管理规定进行手工建账和计算机建账,手工建账包括建立总分类账、建立日记账、建立明细账、建立备查簿。计算机建账包括建立会计账套、财务分工、设置系统业务参数、建立基本档案信息、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辅助账、设置凭证类型、设置结算方式、输入期初余额等。
2.2.3 日常业务处理
日常费用核算、缴纳税款核算、销售与收款核算(一般销售、预收货款销售、现金折扣核算、销售退回、核算坏账核算)、采购与付款(一般采购、预付货款采购、采购退回)、收发存货、固定资产采购、无形资产购进核算、融资核算、对外捐款核算等。
2.2.4 成本核算
水电费、修理费、计提折旧核算、职工薪酬核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核算,计算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和已销售产品成本核算。
2.2.5 期末会计事项处理
费用与坏账准备计提。税费计算与账务处理,利润计算,利润分配、期末对账,期末结账,会计档案管理(装订凭证、账簿、报表、文件归档)。
2.2.6 会计报表编制与财务分析
用于手工方法、Excel表和财务管理软件中的报表模板三种方法,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财务指标计算、图表分析、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2.3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分组和角色扮演,按照实际会计工作要求,开展项目实施。
2.3.1 组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
在上课时首先进行分组。建议每4-6人一组,组成一个模拟公司的财务部和业务部,假定一个模拟公司的财务部设置会计主管、出纳、会计、采购员、销售员和库存管理员。这4-6个人分别承担相应会计岗位和业务岗位的工作任务,小组共同完成公司的一套综合性会计业务处理,可以进行各岗位的轮换,以便学会每个会计岗位的技能。
2.3.2 每一次课的学习过程
(1) 课程导入:回顾上次课实训的内容并导出本次课的实训内容。
(2) 工作准备(业务分析):做好工作准备,分析经济业务概要。
(3) 任务部署:为学生下发任务单并强调任务要求(在教材的课件中列示任务单)。
(4) 编制计划:根据业务描述和任务要求,编制小组详细工作计划(在教材的课件中列示工作计划表)。
(5) 任务实施与过程控制:首先教师讲解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流程(在教材的中列示典型业务处理流程图),强调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6) 提交成果与学生评价:学生提交完成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相互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在教材的课件中列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表)。
(7) 课堂小结: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本次课进行总结。
(8) 布置课后任务:一方面对本次实训课内容进行复习,另一方面为下一次实训课进行预习。
2.4 教学资源
2.4.1 实训设施
(1) 办公工位与岗位工牌,每小组按工位放置岗位工牌。
(2) 计算机及财务软件。每个小组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并组成局域网络,安装财务管理软件。
(3) 会计办公用品。每个实训小组一套,主要包括印台一盒、黑色记账专用笔、红色记账专用笔、文件夹、资料夹等。
(4) 印章。每小组一套。包括企业的公章、财务专用章、会计的人名章等。
(5) 会计档案保管柜。
2.4.2 学习资料
(1) 教材。
(2) 空白证账表。银行支票、税务发票、记账凭证、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账、总分类账、会计报表和各种纳税申报表等。
(3)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4) 会计准则及会计准则指南。
2.5 考评方法
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该方法采用百分制,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其中过程考核占60%、结果考核占40%.
2.5.1 过程考核
按学习单元或学习任务进行评价,并填写成绩表。构成成绩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质量、考勤情况、沟通协作情况、态度及效率等。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为指导,贯彻“教学做一体化,教研产一条龙”的教改总目标。
《会计电算化》课程遵循总体设计理念,课程具体设计过程中,深入企业进行岗位调研,明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确定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然后构建教学单元和教学情景框架,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转换行动领域至学习领域,设定学习情境。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合理序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按步骤、分任务地进行学习。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综合考虑学生规模和特点、单元内容、教学条件等因素,尝试多种适合高职电算化课程的现代教学方法。为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建立多主体、多形式、开放性、职业性,突出过程化考核的教学评价方式。保证课程教学条件要求并合理高效的利用、开发多种教学资源,通过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资源高度共享。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文献或信息资料。实现学业和就业的零距离,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这一教学模式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
1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灵魂和核心就是总账日常业务处理流程,而流程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业务类型企业也有不同的处理流程,如何设置更合理、企业更适用的业务流程来指导教学很关键。所以我们应该以近三年人才市场、企业、毕业生回访等不同调查形式,掌握了企业实际工作的内容、流程,并以此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顺序,将割裂的各种类型的企业,融于实际工作需求中,既突出了知识的应用性,同时,让学生对企业实际应用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2以实际工作内容设置项目、单元、任务
课程内容的选取是依据工作流程和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出纳和总账会计、报表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即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报表业务处理的工作任务和流程,来确定总账和报表模块内容的学习项目和学习性工作任务。
根据企业调研,一些企业对会计核算岗位还需一些其他核算要求,所以应该开设工资系统等功能模块。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款系统和应付款系统的内容是依据各岗位工作任务和业务操作流程选取的。各业务模块工作流程图如下:
3以工学结合为原则组织教学
为突出课程实践操作性较强的特点,努力提高课程实践的亲历性,力求教学实践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实现工学结合。应该安排如下实训环节:
(1)社会调查:社会调查贯穿于课程始终,从开设课程初始的教学内容、岗位职责、工作过程的整体调查,到每个项目的个别调查,再到最后的成果调查,教师和学生走进企业,感知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和氛围,提高学习针对性。
(2)项目实训:在对每个项目社会调查后,均安排对应项目的校内实训,实训案例来自学生整理的社会调查的企业真实资料,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完成企业工作,是学生也是企业员工。
(3)阶段性实习:几个项目教学结束后,应该安排学生真正深入校外实训基地企业,进行为期一周的阶段性实习,真实的感受企业工作过程。
(4)综合实训、顶岗实习:课程结束后,在第六学期应该安排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任务,成为一名真正意义的企业员工。
(5)课外教学:不定期邀请外聘兼职教师和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人员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行业动态讲座,时刻明确为了适应企业需求,现在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6)教材的选择:采用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
4教、学、做一体化、教、研、产一条龙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应以老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导向式教学,在开始每次任务之前,均布置给学生社会调查该任务企业应用情况的工作,让学生根据自我调查流程结果,分组讨论,选出最优化的流程,并说明原因,然后根据选出的优化流程利用软件操作完成案例业务处理任务,对于很多企业经常出现的疑难问题,也就是我们的知识要点和难点,巧妙设定陷阱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实训操作自行总结,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力。从而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突出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特点。
此外,任课教师在完成基本授课任务之余,均应走进企业调研、项目实施,并适时把调研实施结果撰写相关论文,进行课题研究,提高了授课效果的同时,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
5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对企业多方面调研后,总结出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和能力要求。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岗位专用能力的培养,把企业能力、素质需求明细划分到本课程每个项目、单元、任务,进行细化培养、考核。
6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服务区域经济
一、课程属性
(一)课程地位
《财务会计》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是高等院校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进行企业日常会计实务处理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与管理会计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同时,本课程是参加国家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基础,利于学生实现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
(二)课程性质
《财务会计》是应用型本科会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详细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企业常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使其成为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与课程群的联系
本课程与《基础会计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财务管理》、《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高级财务会计》、《审计》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复习巩固已学课程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前修课程:《基础会计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本课程起着良好的知识结构支撑作用。
后续课程:《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审计》、《管理会计》、《税法》、《会计电算化》、《经济法》、《高级财务会计》等,这些课程对本课程起着巩固和深化的作用,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汇贯通,为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财务会计》作为会计专业核心课,其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社会对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使其成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逐步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充分考虑国家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对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验、实训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提高学生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扩充知识和收集信息,提升知识、技能迁移等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将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在成绩考核上,采取过程性考核,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企业常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用系统地、全局地、联系地思维去分析、解决会计实务。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计量属性等,能够解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所涵盖的经济业务核算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就业创业能力,成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该具备下列能力:
1.专业能力:(1)能够正确编制、填写日常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2)能够正确的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3)具备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能力;(4)能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在附注中披露相关的信息。
2.方法能力:(1)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新知识;(2)以全局地、系统地、发展地眼光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
3.社会能力:(1)具备会计职业道德,遵守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2)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拥有较好的心里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感。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结构目标
(1)?币资金、存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2)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会计处理
(3)收入和利润的核算
(4)财务报告的编制
(5)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变更、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
2.职业能力目标
(1)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
能根据企业日常经济业务资料,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进行货币资金、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处理。
(2)完整编制财务报表的能力
能根据企业业务资料,完整地编制财务报表,并且可以运用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分析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3)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模拟实训中,不限于固定的思维模式,能充分打开思路,学会运用创新思维,用新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检索和运用文献资料能力
能通过专业网站、领域内的学术期刊、杂志等渠道检索文献,关注领域的相关理论最新进展,及时地吸收新的知识,不?喔?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3.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很强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具有爱岗敬业、团队合作的精神。
(2)自主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的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思想意识。
(3)培养透过现象看出事实本质的能力。在每个会计期末,会计团队需要分析大量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企业在过去一期内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可以在下一期内发挥优势,避免劣势,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内容标准
(一)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课程目标实现的三方面,掌握财务会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进行企业日常账务会计处理,期末编制完整的财务报表。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充分理解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掌握日常经济业务会计分录的编制,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财务报表的编制。另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本课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侧重于在实训模拟中,将会计基本理论知识融合应用于具体的案例实践中。理论知识讲授课时与实训课时比例为5:5,主要目的为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动手能力、创新创业思想的培养。在理论内容方面,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六大会计要素的会计处理原则、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会计调整的处理原则等知识。在模拟实训方面,主要包括通过具体的分解案例,培养六大会计要素会计处理能力,通过综合案例,锻炼编制财务报告能力、会计调整能力等。
在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入会计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通过生动形象地案例解说会计基本准则中的最新变化,以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施建议与要求
(一)师资条件
具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熟悉国家相关财经法规知识和企业会计工作流程;课程组具备“双师双能”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师资结构合理;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担任实训老师、创新创业授课老师。
(二)教学资料
选用的教材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教材内容既要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配有相关的实训内容,并且尽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
1.使用教材
刘永泽,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主要教学参考书
(1)王华,石本仁.中级财务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
(2)林钢.中级财务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9.
(3)J?戴维?斯派斯兰德.中级财务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
(4)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4.
3.主要参考期刊、杂志
《财会月刊》、《会计之友》、《财会学习》、《会计师》、《商业会计》、《中国会计年鉴》以及各类学报等。
4.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1)东奥会计在线
(http://dongao.com/)
(2)中华会计网校
(http://chinaacc.com/)
(3)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
(http://kzp.mof.gov.cn/)
(4)财会月刊网
(http://ckyk.cn/)
(三)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由教研室主任负总责,课程组组长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基本流程包括:①成立课程组;②教学准备;③课程教学;④辅导答疑;⑤课程考核;⑥总结反馈。建议该课程在教授每个完整的知识点后,即可进行模拟实训练习。
(四)教学方法
1.扩大小班化教学。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关注到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2.代入角色法。在进行相关知识点模拟实训中,引导学生自我代入相关角色中,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思考,扩大自身的思维视野。
3.探究式教学。通过创设生成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探究活动,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
4.广泛开展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实行激励教学。在课堂中,应激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其与老师直接的互动。比如平时基准分为70分,若在模拟实训课上,学生能很好地融入均色,并且能充分发散思维,则予以平时分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