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1: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论文班主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建立充满爱心、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尊重、欣赏学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出发点,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懂事早,敏感且有较强的自尊心,需要老师、家长细致的关心和尊重。班主任首先得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才能充满爱心,另外还不能仅仅把他们当作孩子看待,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自己犯错误也要勇敢地承认。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不能因为成绩好就给予过分的关注,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就苛刻求全。而要平等地对待全体同学,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能都感受到被尊重、关心。学生感受你尊重、爱护他们,就会自然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才能保障班主任顺利开展各项德育工作。
三、教师要提高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典范
德育工作不同于文化知识的教育,有其特殊性,不是一蹴而就、拔苗助长式的过程,班主任的作用非常关键,除了作为教师传授学生知识以外,还担当着班级管理的责任,是学生学校生活的组织、指导者。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学习。课余时间要进行继续再教育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素质,钻研业务,对教材重点、难点知识把握得当,对相关课外知识更要广泛了解。总之,班主任教师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一定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质等方面都要加强学习,才能够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典范、表率,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楷模。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求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后再谈以德治教,以德育人,近年披露的虐待、猥亵小学生案件,都一再说明无德无以为师,对学生的伤害比其他人更大、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巨大。老师必须严格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忠诚教育事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工作中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严格遵守,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合格的班主任。
四、掌握恰当的批评教育方式
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针对不同的对象,说出恰当的话。同样班主任在管理中,教育学生时也要注意时间、地点,事情的轻重缓急,运用恰当的方法教育学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批评学生时要遵循先抑后扬,适度、得当的原则。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班级的管理更是如此,在批评中要注意语言的技巧性,采用恰当的言辞,先表扬,后批评,通过婉转、温和的语气等。批评本身就是一种人的思想行为的否定,尽量不用消极的、过激的语言,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否则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但是对于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举止,要果断采取措施,决不姑息。对不遵守校规校纪的学生,轻微的错误,班主任可对学生进行量化的管理,适度批评,可以对其进行单独谈心,肯定其优点,让学生在和善的氛围下,用针对性的语言,举出具体事例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让学生主动承认错误,认识到错误,进行反省,让学生心悦诚服,避免了在全体同学面前对其批评,造成学生自卑,同时会对老师有抵触情绪,难以真正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只有这样才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效果。对于严重违纪的行为,也要保持冷静,控制情绪,不能说出有损师德的话。还有就是个别学生反复犯错,犯了错误能够承认,也能改正,但是过后还犯,极大地考验着教师的忍耐力,对这种行为,要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要求班主任老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沟通时要心平气和,耐心细致,认识到小学生心理的不稳定性,要有循序渐进的心理准备,要理解这种反复性,对小学生急于求成是不行的。
想要管理好班级,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就必须深入到学生的群体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除了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和各学科的成绩表现外,还要包括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兴趣特长、性格个性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班级里的各项管理实务有条不紊地实施和保证班主任工作有序进行。
2.贴近学生,主动沟通交流
不少班主任已经习惯了“太拿自己当回事儿”,喜欢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进行说教或者批评。由于初中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且不能很好地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纪律,粗暴的教育管理方式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即使改了,也是临时性的,没有做到根本性的纠正。韩愈在《师说》里这样描述教师的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班主任,要想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笔者认为,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必不可少。如笔者当前任职的一个班级,是本校所有班主任都不愿意接手的班级,因为这个班级中有一群成绩不好、行为习惯又不良的青少年。何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促进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呢?笔者利于多年的班主任经验进行了实践:
(1)个别谈话。单独的个别谈话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持续性不久,很快会将之前的约定就抛之脑后了,此方法用于本版无效。
(2)主题班会。以班会的形式进行,会打击后进生的自信心。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自尊心特强,不喜欢在大众面前让更多同学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这样的方式也不可以让那些学生“痛改前非”“重头再来”。
(3)小班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与研究,最后笔者组合了以5~8位有共同不足的学生为一小团体,用小班会的形式与他们进行沟通,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缺点,可以很快得到他们的认可与接受,每周一次的小短会、小总结,谈自己最近几天的不足,谈自己这几天的改进,谈自己变化后的想法……一段时间后,他们的共同不足逐渐淡化和消失,不仅消除了身上的不足,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各自的表达、沟通能力,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纯洁友谊。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沟通后,他们认识到教师是站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与他们商量、沟通,而不是颐指气使地批评他们哪里做得不对,那么做是错误的……在这种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也就很乐意与教师沟通,主动与教师分享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思维的各种变化,就这样我们彼此走进了对方的心灵世界,实现情感上的碰撞,为促进学生日后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铺平了康庄大道。对待学生,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并真心诚意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敢于自我批评,敢于面对和接受学生的批评,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才能在学生面前取得信任。
一、采用赏识教育转化差生
大多数班集体,都有几个不听话、好捣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许多班主任教育他们时,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并威胁如果没有改正,将报告家长、送校长教育等等.有的在教育过程中更是夹杂着“白痴”、“笨蛋”等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这些班主任想用自己的威严来下退学生,使他们变得温存驯良.但事实证明,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许多学生依然“死不悔改”。在教育无效之际,个别班主任甚至做出体罚学生的不当行为。
转化差生可以采用赏识教育。主要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赏识差生的开始一一寻找闪光点
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入乎,为差生重树自信,使他们不致于“玻罐子破摔”.因此,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不急于把差生抓来教育一番,而是细心观察他们寻找他们的优点、缺点,为转化他们寻找突破口。
2.赏识差生的重要手段一一谈心
采用赏识教育与差生谈心,可以从其闪光点入手以此作为谈话激励的中心,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从而端正其纪律、学习态度.
3.赏识差生的目的一一为差生重塑形象
要让差生顺利地以新形象展现在同学面前,班主任必须在班中对他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进行公开表扬并要求同学们关心、支持,给他们以改正的机会。二,采用赏识教育激发班干部的工作热情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激发这部分同学的工作热情,注意培养并发挥其作用,是树立良好班风的关键,我的具体做法是:
1.民主推选班干——因为优秀才当选
在学生相互熟悉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民主推举方式,让学生提名心目中的带头人。然后让被提名者进行“竞选演说”一一说出自己的优点及准备如何当好班干。最后投票表决,当场宣布结果。(班主任 )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班干部的自信心:因为我优秀,同学们才选我为班干部。
2.定期召开班干会一一鼓励和指导的良机
新班委产生后,我便定期召开班干会,鼓励他们:你们是班中最为优秀的同学,所以一定能起好带头作用.对班干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不是严厉批评,而是从正面指导其应该怎样做,使班干的工作能力逐渐提高,并保持对工作的积极、热情。
3.为班干树立威信一一增进信任和团结
如果班干部工作出现差错,班主任即在同学面前对其大加批评,将会大大挫伤班干部的自信心,也降低他在同学中的威信。所以,批评班干应私下。而对于班干的工作成果,班主任在班中要大加表扬,这有助于树立班干的威信。如获得流动红旗时,我便大力表扬班干对班级纪律、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告诉同学们:夺得红旗,班干们功不可没。当同学们信任班干时,他们便会团结在班干周围,服从班干的管理。
三、采用赏识教育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有些班主任上班会课时,喜欢指出班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而对于班中存在的好形象却轻描淡写或者只字不提。他们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学生的行为就会越完善。我却认为:只有集体有了凝聚力,学生热爱集体,能为集体着想,其行为就会规范.
2在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中,班主任是“辅导员”
大多数中职生是由于没能考进高中才选择来中职学校读书的,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起来深感费力。进入中职学校后,学生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困难,容易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影响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帮助其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当好学生的“辅导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给学生切实的帮助和辅导,从而使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通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其文化素质的提高。
3在纪律习惯养成教育中,班主任是“大法官”
一部分中职生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睡觉、聊天、玩手机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遇到学生违纪时,班主任应担当班级的“大法官”,对学生的言行进行公正评判,提出明确的改正要求。这时的班主任应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教育出现问题的学生,并且给予其必要的“惩处”。
4在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中,班主任是“保洁员”
有的中职生喜欢吃零食,然后将包装袋、果皮、瓜子皮等随手乱扔;有的乱写、乱画、乱踩,有的不把垃圾倒在垃圾箱内,有的不勤洗衣服等。有人曾生动地阐释教育,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班主任要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甚至担当“保洁员”角色。
5在思想品德养成教育中,班主任是“领头雁”
有的中职生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易冲动、不理智且不计后果;有的撒谎、不讲信用、偷窃;有的任性、自私;有的不注重塑造自身形象,不懂得基本的礼仪常识,不使用礼貌用语;有的崇尚“另类”,穿奇装异服,标新立异,理怪发型、染发装酷,男生戴耳环、纹身刺青、穿拖鞋上课,女生戴首饰、染指甲、染发、烫发、涂脂抹粉、穿高跟鞋等。在班级这个团队中,班主任就是这个团队的“领头雁”。班主任要为团队成员树立明确的、共同的目标,引领团队所有成员围绕这个目标前进,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感,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良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6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是“心灵培育师”
绝大多数中职生在中学阶段是“问题学生”,不愿意学习或不喜欢学习,且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很容易盲从。比如,讲究“哥们”义气,好结帮斗殴;觉得抽烟很酷,就模仿抽烟;觉得喝酒才像“爷们”,就拼命喝酒;看到别人谈“恋爱”,自己也不甘落后;本来在教师和家长的鼓励下还有“雄心壮志”,要好好学习,可是当看到别的同学不学,自己也就不学了。这时班主任的任务是做学生“心灵的培育师”,培育学生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成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具有深入学生精神世界的本领,他说:“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他还告诫说“:别让任何一次心灵震荡不知不觉地从身边掠过。教师要成为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者,心灵创伤的医治者。”
7在安全习惯养成教育中,班主任是“110”
有的逃课、跳窗、越墙外出上网;有的携带或藏匿管制性器械、刀具,或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勾结进行敲诈勒索等;有的易冲动,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的极端行为等,这些都是中职校园的安全隐患。当学生的财物或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班主任要挺身而出,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同时还要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此时,班主任就是保护学生的“110”。
8在劳动习惯养成教育中,班主任是“战斗员”
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劳动意识不强,劳动技能差,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责怪学生的同时,教师应该进行思考。许多教师在教育学生时,经常以劳动作为惩戒学生的手段。这种惩罚性的劳动往往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对劳动产生厌恶感。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对劳动光荣的传统美德产生质疑。另外教师没有教会学生怎样使用劳动工具,没有为学生正确示范、做出榜样。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正是强调“身教”的重要性。此时,班主任承担的是“战斗员”的角色,班主任和学生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要带领学生进行劳动,教会学生如何劳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9在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班主任是“领路人”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经济变革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不能体察时代变异和环境变迁的人往往手忙脚乱,不知何去何从,结果不仅一事无成,身心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中职生应及早开展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班主任要引领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己,并在开发自身潜能上不断探索,正确掌握人生方向,创造成功的人生。
我们教师大部分都是做过班主任的,班主任的工作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小集体,然而管理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有绪,集体就会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那么怎么样发挥办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呢?
一、言传身教,身教更重于言教
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青少年最大的行为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很容易接受教师的言行举止,这样就产生了“严师出高徒”的佳话。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高等学府都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修身养德,泽被后人”等等名言佳句来熏陶规范全校师生的原因。表现在家里也就有了所谓的“将门出虎子” 、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上梁不正下梁歪”等等说法。由此可见,我们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率先垂范,不论学识、气质、品质和职业道德,都要做学生的楷模;教育他们要学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要严格要求自己,该做的必须去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
二、充分利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造就人
不同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若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若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若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若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若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工作中,要多注重给予赏识教育,要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去感化他们。当然要把溺爱与关爱区别开来,学生犯了错误总是要酌情处理和批评教育的。 三、要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多关爱他们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以树立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班主任,一吐为快,借以寻求寄托和答案。所以当你主动去帮助他或者跟他推心置腹交心时,他一定会很感激;当你给他一个不经意的鼓励和微笑时,他一定很高兴;当同学们要托你办事,你一时又办不成,但能主动解释为什么帮不了忙时,他就会对你有好感。所以,经常帮助别人将能使别人懂得你的存在对他的价值,作为投桃报李的结果,必然是“爱人者人恒爱之” 。
怎样才能使同学都喜欢你呢?
古语说:“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为了能使你周围的同学都喜欢你,你必须要做到:1、服饰整洁美观;2、善于面含微笑。因为笑脸迎人,就会给人以一种温暖亲切之感。呆板的表情是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它就象一块挂在路口的木牌,告诉人们此路不通。别人会有意回避你,有话少说,无话不说。可见,笑是一种交际手段。3.注意言谈,避免粗言秽语,跷二郎腿, 过于倨傲、目中无人、唯我独尊,都会引起同学对你的反感。4.生活中需要幽默,严肃的课堂也需要幽默。一天上课,叫起一名学生回答问题,他回答后学生发出一阵笑声,为何?他上课没认真听,连讲到哪儿都不知道,当然牛头不对马嘴。我笑了,不过是微笑,并幽默地说:“你辛苦了,快洗个脸吧!”学生都笑了,那个同学也笑了,剩下的时间里,他听讲得很认真。
2增强德育方法的直观性和感染性
德育教育往往存在着强制性的弊端,所以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班主任的德育方法就要增强其直观性和感染性。班主任可以通过品德实践法、情感陶冶法和榜样示范法等方法增强教育的直观性。所谓感染性,就是教育工作者要以自己的真实形象以身作则,展现自己真实、真诚和挤满全的人格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生活中的琼浆玉液,它能滋润人们的心田,也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和,激发人们奋发进取[2]。教育是要用爱的付出,没有爱的付出教育就不会有感情,不会成功。因此,班主任要以严慈相济为人师,情理交融为英才为教育宗旨,严到当严处,爱到细微处,用自己真挚的情感来感化受教育者的品德。为了增强德育工作的感染性与直观性,班主任可以以受教育者的年龄阶段,在校内开展文化活动在校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校内外的活动相结合。在班上可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强化学生对教育的尊重。例如,叙述这样一个故事:韩国的官员黄喜在一次外出游玩中偶遇一位耕地农民,问道:“你的两头牛哪头最卖力?”农民看着黄喜不说话。但是等到了牛在一边去吃草的时候农民才悄悄说道:“左边的那头更好一些。”在这位农民的眼中,牛的感情是和人一样的,大声的评论彼此的好坏,那头努力却没达到目标的牛也会难过的,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动物都需要尊重,何况是人呢。班主任通过讲此类故事可以到达增强教育的感染性的目的。
3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的德育内容
选择贴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保证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班主任要将纲要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选择内容,正确处理相互关系,再次要符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需要符合自身实际的德育内容,这是对他们以后人生实践生存中急需引导的,但学校在这一方面并不完善。所以,本文认为,学校在德育内容的选择方面应当根据社会的德育教育目标以及学生品德的发展、年龄阶段选择选择基本系统的内容进行德育教育,保证开展的德育内容的完整稳定。与此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需要,使德育内容与学生品德发展吻合达到最大值,也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可发展性的德育。班主任也应在德育中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的内容,对学生的生活、社会交际、消费、自身权利利益的保护等,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因此,德育内容的选择要在现实的基础上适当的超越。
二、德育教育中班主任管理的应用
(一)全面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学生心理和生发育尚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弱,外加,社会、家庭也会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这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程度和复杂性,也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然而,作为班主任应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复杂性,正确引导社会、家庭对德育教学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冲击。虽然网络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认知空间,但同样也会给学生带来大量的不健康信息,这些信息会对学生道德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这使得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营造良好班风
一个班级的班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而正确的舆论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保障,这主要是因为,舆论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能够约束、感染和鼓励班级成员。因此,若想营造良好班风,则一定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舆论。在形成新班级之前,应让学生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与规范,并尽量将内容详细化、情景化,潜移默化中会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义务和权利,尤其要凸显对班级应履行的义务和权利,例如,保持班级卫生清洁、爱护公务、为班级争光等。如果班级中发生冲突事件,应营造一种学生勇于讲真话的氛围,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制约消极舆论的形成。
(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切身感受到师生关系在日常管理中的重要性。班主任应以饱满的热情与爱心为学生指路引航,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尽量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抽出更多的时间,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班主任在关心学生的同时,也应注意教育感化,尊重每一名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会管理自己,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四)注重心理教育
1.学生的情绪波动起伏会比较大
其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一旦情绪低落,学习积极性则不高,与人相处交往时因为一些小问题会出现摩擦,有些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情绪高涨时,学习积极性则较高,能够与别人和谐相处。
2.意志方面
自制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学生无法正确看待自己和控制自己,一旦受到外界的诱惑或者干扰,摇摆不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就会表现出烦躁不安、躲避退缩。
班主任应在新学期到来之前做好打算:本学期应使本班在各个方面达到怎样的目标,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辅助实践,班集体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与教育的终极目标相一致,与学校的总体要求相一致。单个班级组织活动,要考虑到学校的整体要求和影响。怎样与全体教师形成合力,保持教学目的一致性等等。只有具有全局思想,才能创造宽广的教育空间。
二、平等意识
平等意识表现在班主任应该让学生有尽情而舒畅地表现自我、创造自我的时间和空间。班主任在班集体中应该是班级中的一员,应该是参与者、指导者、评价者、引领者,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要坚决抛弃“司令者”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有平等、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才能让学生在团结、向上、愉快的空间里充分发展个性,挖掘潜能。
三、整合意识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的教学、思想教育、劳动、文体主要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必须掌握有效的管理理论,不断去整合课任教师的资源,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用。首先,要建立定期的会晤机制,及时与课任教师交流班务中的建议和意见,尊重课任老师的不同建议或意见,并择优采纳,这样能激发课任老师关心班级工作的热情,消除顾虑,从而达到互相配合,同舟共济。其次,要主动协助任课老师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协助课任老师解决这些问题。再次,帮助课任老师建立威信,正确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老师,积极主动宣传课任老师的长处和劳动成果,使学生对他们产生敬佩之情。总之,班主任不能简单地把其看做是一个人的事,与所有课任老师处理好关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民主意识
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社会进步的表现,班内的重大事情,需要通过民主解决,班干部的选拔、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班费开支等都由老师提出来,同学们投票通过,正常情况下,一个月就班内学习生活情况问卷调查一次,老师根据反馈上来的情报,针对出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加以解决。民主使学生真正成了班级的主人,民主也使班主任远离许多是非旋涡,不再成为同学们矛盾的一个方面。许多时候可以把自己要干的事情,变成学生想干的事情,变“要”为“我要干”。
五、赏识意识
威廉·汤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赏识,赏识是一束温情的阳光,可以照亮任何一个人心灵,其实班级中并不缺少赏识的资源,缺少的是老师睿智的发现。赏识不是简单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如果对学生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他就会时时体验到被赏识的感觉,并从这种快乐的感觉中获得不竭的学习动力。
六、互动意识
影响班级管理的诸因素包括学生状况、家庭教育、制度管理、情感诱导、榜样示范、知识传授等。作为班主任要充分重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共生共长,使之有机搭配形成合力。具体做好以下几个互动,即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互访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互动、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互动、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互动。做到以上几点互动,就会保持班级管理模式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突出班级管理模式的针对性,避免管理模式的机械性,彰显管理模式的情感性,讲究管理模式的效用性,真正使班级管理中诸因素良性互动,收到最佳管理效果。
七、文化意识
学生整天埋头苦读,个性和独特性受到压抑和忽视,为改变这一现实,班主任应给学生构建一个充满爱心、团结协作、自由快乐、积极向上的家园,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创设班级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来熏陶和培育学生的文化人格,努力营造一汪沐浴心灵的文化深潭。让学生沉醉其中,舒展心灵,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改善和创建优良的班级文化,提供自主创新人格发展的氛围。
八、楷模意识
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作为班主任担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而又艰巨的使命,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的教育,更是人格的影响。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作风,都会因为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给学生在思想意识、道德情感方面产生相当的影响,甚至效仿、信仰。班主任应该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上注意与学生沟通,主动接近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时空距离,用自己的品行去感化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九、责任意识
作为班主任,无论何时,你都必须关注着你的学生,对你的学生充满期待!只有当你对学生充满了希望的时候,学生才会充满希望地成长;只有当你在集体中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的时候,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才会获得成长与发展的动力。要将爱的甘露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让爱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不偏爱优秀生,不忽视中等生,不歧视后进生,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细心去了解学生,用耐心去等待学生。明确了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就会积极地深入学生,做到脑勤、眼勤、手勤、口勤,从而使学生在和谐、健康的班级育人氛围中快速成长。
一、新课改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理念分析
新课改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有新的变化。下面是对新理念的分析。第一,不能动摇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班主任德育工作并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与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质量、道德水平等息息相关。因为这些都影响着学生的心态,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使得学生在过早的接触到社会上纷杂的事物,这些事物却不分好坏。因此,从这一点上出发,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二,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态度。我们的德育工作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班主任的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学校的教育观念也要本着以教书育人为基础,再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第三,不仅仅是班主任还有学校都要坚持德育工作,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班主任的一次教育或者一次活动就有效的。同时,在进行德育工作的同时,也要提高其效率。
二、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探究
我们所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高中德育工作开展是指班主任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用情感去感动学生。以下提到的几点就是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如何开展的方法。第一,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交流。任课教师能够站在另外一个角度了解学生,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也是可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状态的。而对于班主任来说,班主任在和各科老师进行交流时要了解的不仅仅是学习,还要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第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方式需要多样化。我们上面已经分析过,高中学业负担重,避免浪费时间,多数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都是在班会课上进行的,这样的方式过于单一,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可以开展一些德育活动,比如敬老院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品格。这种德育活动就是教师用情感来撞击学生的心理,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角度开展活动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第三,从班主任的日常教育活动来说,学生犯错不能一味的责骂,而是要用开导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犯错的严重性。德育工作是学校的教育工作重点之一,班主任又是德育工作基层的工作者。但是我们通过现状分析发现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状况并不是很乐观。为此,我们提出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通过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各种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用开导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做好德育工作。
作者:池柳萍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南星中学
成人学历教育在全日制学校里普遍不受重视,被认为是附带的工作,甚至有沦落为创收工具的现象发生。学校认为函授学生来源于社会,最主要的身份是社会人、职业人,弱化了他们学生的身份,因此,从总体上学校对函授学生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片面地认为只要按计划为学生开课,组织完教学就算完成了对函授学生的培养。
2.函授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不健全
函授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主要力量是班主任。调查发现,许多学校从事成教工作时,一人身兼数职,从招生、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班主任工作等一抓到底,管理机构职能不健全。当函授学生数到达一定规模时,已力不从心,无法针对学生个性特征更好地开展工作;还有一些学校配备班主任时,一名班主任同时带数个班级,管理人数超百人,经过两年半时间在校学习,班主任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名字和学生本人对不上的现象时有发生。
3.函授学生德育工作缺位
函授班学生管理工作目标是维护函授教育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促使学员顺利完成学业。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学校对函授学生德育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函授学生平时不在校,不存在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学生德育工作缺位。特别是在函授学生思想出现波动的情况下,班主任如能与之沟通,了解学生困难,在学校政策允许条件下尽可能帮助学生,就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4.函授学生管理工作不够细致深入,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函授学生大多数时间在自己的本职岗位工作,每学期到校时间有限,而函授班主任也是校内教师兼任。他们大部分精力放在自身本职工作上,函授班主任工作仅为附带,没有精力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再加上所带班级学生人数多,根本无法掌握函授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加强函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函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函授班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实现“三全管理”,即全程管理、全面管理、全员管理。
1.全程管理
所谓全程管理,即从学员入学开始,全过程跟踪管理至毕业。函授教育的毕业率、学位取得率、统考合格率等数据,体现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函授班主任队伍建设,可以从学员入学开始,由班主任跟踪管理每一位函授生,工作做细做实,直至学生顺利毕业。全程管理,还有助于降低学生的流失率,尽可能使每一位函授学生都能完成学业。
2.全面管理
所谓全面管理,即从入学开始,不仅督促学生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同时要对函授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全方位的教育,实现全面管理。提倡将“导师制”纳入到函授教育管理中,适应目前新形势的需要。真正体现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函授教育学生管理体系之中,引导函授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3.全员管理
所谓全员管理,即学校每位教职员工都是管理主力军。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函授学生管理工作,了解函授教育规律,方便函授学生平时到校办理相关事宜能更加顺利。执行函授班主任管理负责制后,要避免走向工作相互推诿的极端,不能出现学生到校找不到班主任就不能办成事。学校要体谅学生请假不易,因此,加强班主任管理团队力量后,人人皆是管理者,相互帮助,协助学生完成到校应完成的事项。
三、加强函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对策
1.选聘一批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函授班主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了培养人才的重任。尤其是在面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情况下,必须优先聘用责任心强、思想觉悟高、热心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来担当此任。教师必须以全心全意付出的态度来面对,才能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2.注重函授班主任岗前培训
每位新担任函授班班主任的教师,在班主任工作开始前,应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岗位培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习。
(1)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作为班主任,与学生打交道,必须要掌握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去管理学生,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提高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可信度,产生向心力,真正成为班级的核心,有助于顺利安排和布置学校的各项任务。
(2)培养和锻炼班主任的组织能力。
函授教育,是学生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提高的方式。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岗工作,只有在面授、考试期间才集中到校,而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活动却是始终贯穿,因此,要努力培养好函授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使函授学生树立班集体意识,让函授生有心理归属感,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实现目标。
(3)学习成教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意识。
每项管理工作一定要有章可循。在担任函授班主任工作前,一定要认真学习有关函授教育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依章办事。同时,树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意识,灵活处理突发事件,不死搬硬套,不教条主义。
(4)学习成教教育教学规律,明确工作流程。
担任函授班主任,必须掌握函授教育教学规律,明确各项工作流程。了解函授教育过程中一些重大事件的时间结点和操作流程。函授班主任不仅是上传下达的传声筒,而是要全程参与教学管理。班主任工作的到位,可以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3.定期开展学生管理经验交流,加强班主任管理理论研究
学校在培养建设函授班主任队伍过程中,应定期开展一些经验交流会,请经验丰富的函授班主任针对重点工作,传授经验;同时,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创新工作做法,使各位班主任得以有效地借鉴。学校要鼓励函授班主任开展学生管理理论研究,邀请其他高校从事函授教育管理的资深专家、教授来校指导;或带领班主任团队,走出校门,去学习优秀经验,拓宽视野。
4.引入全程导师制,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函授教育也应引入全程导师制,更有针对性地面向每个函授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工作性质、学习能力,甚至于可以根据函授生的学习困难,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方案,确保顺利完成学业。如此,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有效度,使得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5.学习先进信息技术,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实施有效管理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在运用QQ群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上,腾讯公司进一步为教育教学开发群视频等远程教学功能,为教师在线辅导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推动,微课、慕课等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开发,为函授生自学提供了更有效的条件,实施“翻转课堂”,更符合函授教育特点,面授时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导”,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点,梳理课程知识主线,帮助学生理解和构建专业知识链。
第二,任何一位中职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班主任应该用全新的眼光去了解和认识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的闪光点,重拾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比如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但热爱文体活动并积极参加。只要仔细挖掘和发现,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当发现学生的优点或者是某种积极表现后,班主任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鼓励,让学生重拾自信,进而带动其它方面的全面进步。让学生在团体活动过程中自己总结优点,然后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对于被大家公认的优点,学生会有自我满足感;对于潜在优点,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表现,并在今后的团体活动中进行发掘和检验。努力坚持下去,学生自身会有很大进步,会越来越有自信心,拥有自己的发展动力。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学习增强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方法。班主任应主动了解每个中职生的家庭特点,对症下药,通过沟通、辅导,对比成功人士的职业生涯进行教育,使其克服自卑心理。
第三,中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中的优秀品质,对其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对于与人相处好的学生榜样要加以表扬。针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或者是主题班会等方式让其演讲,增强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感受及协调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克服其心理障碍。班主任要正确地认识及对待学生的偏激、逆反心理,并适当地进行帮助和疏导。由于所处的年龄阶段等因素,中职生表现出的偏激、专横、叛逆实属正常,与学生的品质无直接关系,并不意味着对老师的不尊敬和对同学的不友善。对这类中职生的教育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可在自然的氛围中,选取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
(1)要相互信任
班主任要想真正理解学生,必须信任学生,以诚相待,虚心听取学生意见,收集学生反映,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用坦诚架设理解的桥梁。班主任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不失自信心理,正确评价自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从而加强自身思想品德、能力等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
(2)要主动接触
在细心观察中求理解,班主任要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条件,扩大与学生的接触面,在细心观察中了解学生所想、从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增进双方理解。在做学生的德育工作时,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
(3)要充分尊重
在平等相待中求理解,只有做到和学生相互尊重,互相平等,学生才能有话敢讲,有言敢发。班主任必须放下架子,平易近人,将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缩小与学生间的心理差距,才能求得真诚的理解。此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思想活,对人生、思想、前途、事业、社会等都有所思考。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错误、问题和不足,教师既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一味认同,而应实事求是,予以恰当合理的评价,并提出修正意见,督其改正。引导学生实事求是,正确地看待自我,使学生能够及时修正自己的蓝图,改正自己的行为,努力适应社会的现实要求。在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能力。建议的做法是:第一,积极组织课外活动,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第二,用模范事例教育学生,使学生用模范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保证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提高整体素质,满足教学要求。第三,在对学生进行品行评价时,更注重学生的实际行动,而不是单一地看他懂得了什么道理。这些做法都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品德能力,实现了知行的统一。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德育课的实效
(1)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改进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关键所在。只有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并根据德育的实际需要做好教学模式创新和选择,才能更好地满足德育课堂教学需要,为提高德育课堂教学质量而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德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实效性以满足实际需要。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德育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也有效解决德育课堂的教学问题。基于这一认识,认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策略之一,我们应重视这种关系的建立。
(3)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在教学方法中,探究式学习对提高学习效果十分必要。考虑到德育课堂教学实际,以及学生提高品德素质的现实需求,只有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努力学习德育知识,才能保证德育课堂教学取得实效。因此,鼓励学生积极探究是满足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方式。
(4)加强实践教学
教师要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或是从现实社会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道德水平实际出发,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法制问题、经济问题、心理问题等应当充分运用学生看得见、听得到的鲜活事例作为教学内容,努力让学生增强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
(5)建立德育实践基地
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校外德育资源,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激发感情,锻炼意志,提高觉悟,端正行为,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活动中升华学生的理想信念。
(6)以身立教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以自身作为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肯定要做到,这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教师的行为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只有教师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学生才能从教师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道德常识。因此,我们应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道德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三、循循善诱,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对于一些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于他们,班主任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教育学生时,要注意运用正确的德育方法,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如在学习上紧张、焦虑乃至恐惧;在人际关系上怀疑、孤僻、嫉妒;在社会关系上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等。针对这些现象,班主任可通过开展主题的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可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实践行为,使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中,保证学生能够在心态、知识和综合能力上有较快的提高。要多运用鼓励的手段,“鼓励”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有效,不管成绩好坏,多表扬、鼓励学生,比较容易激发其勇气和上进心,从而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班主任要密切注视学生的一举一动,对他们的合作表示肯定,对他们的积极态度表示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