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1: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化工企业质量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选好系统管理员。因为系统管理员要负责整个基础设置工作,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部门、项目、个人往来、客户、供应商等辅助核算设置,会计账簿设置,操作人员及其权限分配,财务报表设置等,这些都是影响电算化核算管理的主要方面。所以,系统管理员既要通晓计算机知识,又要熟悉本单位的财务核算程序,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同时还应具备开拓、创造能力,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企业财务从手工账到电算化的过渡工作,并保证其合理、安全和完整。
(二)合理进行基础设置。所谓合理是指基础设置既要满足现有的核算要求,又要力求简洁明晰。
1、部门不能设置过多。有人认为,既然财务软件有部门核算的功能,那么以前统计部门考核费用的繁复工作可以用财务软件来完成,应该将所有考核部门都设置上。这种思路是好的,但实际上单位只有几个部门还可以,如果多达十几个、几十个,那就会为以后凭证的录入、账簿打印和归档工作造成很多麻烦,尤其是账簿的查询和打印工作。因为账簿是按凭证分科目、分部门进行登记的,一笔平常的费用凭证就要分为几十个记录,就得打印几十张的凭证和账簿,不要说进行分析查询,就只是看也让人无所适从。所以,部门一般只需设置到单独进行核算的部门或品种上,再细化考核下设部门的考核费用,如果不是频繁发生,就可以用手工备查账或利用EXCEL表格等形式进行统计。不要认为用了财务软件,就将所有工作全推给财务软件,而忽略了手工备查账等其他方式的作用。
2、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参照财务报表的填制项目作为参考基础,最好能与报表项目相对应,这样便于报表公式的设置,容易取数,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和效率。
3、账簿的设置应根据需要而定,但账簿种类、次序应尽量与手工账保持一致,以保证财务账簿的连续性,便于查询和对账。
4、如果本单位核算简单、业务量较少,则可以不设辅助账,通过增设下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如果核算点多,业务量大,则在设置辅助核算时应先做好整理分类工作,再录入客户、供应商、个人等档案。因为软件为了保持辅助核算档案信息的连续性,一旦录入,就不能删除,连年累积就容易造成档案信息拥塞,为查询和打印造成麻烦。如果能先根据会计年度分类,再根据省内外等地域信息进行二级分类,就可以根据业务开始发生年度进行查询。一般情况下,先发生的先清理,比较而言还是查询当年年度的次数较多,避免了查询一个供应商业务,在数年度几百个信息中筛选,这样就可以提高效率。
有的单位在基础设置之初,往往赶时间,认为只要软件能正常运行就行了,没有必要在基础设置上费用心思搞设计。其实不然,如果基础设置选择不当,会给以后的会计核算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不但影响工作质量,而且不能弥补。所以,系统管理员在搞基础设置时要多想一层、多走一步、统筹规划,就能去繁就简,事半功倍,达到预想的管理效果。
一、企业设备检修的重要性和意义
机器设备在日常使用和运转过程中,由于外部负荷、内部应力、磨损、腐蚀和自然侵蚀等因素的影响,使其个别部位或整体改变尺寸、形状、机械性能等,使设备的生产能力降低,原料和动力消耗增高,产品质量下降,甚至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并且在当前社会的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大的状况下,企业设备经常会处于长时间的连续工作状态,从而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摩损与腐蚀,对设备的工作性能与质量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这是所有设备都避免不了的技术性劣化的客观规律。因此,为了使机器设备能够正常的发挥生产性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必须要对设备进行适度的检修与日常维护工作,从而才能保证设备能够更多、更好、更快的完成或者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二、开展设备检维修计划管理的必要性
设备工作性能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开展有效的检维修工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掘生产设备的潜能,使其在寿命范围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根据多年经验分析,设备功能与时间变化具有以下几点规律:首先,设备在运行较长时间后,会出现功能下降的问题,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维修手段,才能够恢复其性能,但是这种通过维修手段的恢复功能是有限的,在超过一定的时间限度后,会由于设备主体或者大部分部件老化,即使再维修也无法在达到设备的原有性能;其次,如果将设备运行与检修看作是循环运动,这个运动将以螺旋的形式下降,其半径会越来越小,从而形成一个倒圆锥,而半径的缩小速率与使用的规范性、维护与检修的质量密切相关。
三、化工企业设备检维修制度种类分析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其与其他的机械化工厂有所不同,化工企业的设备复杂程度高、封闭性好,并且,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制定检维修计划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以下是几种化工企业常见的检维修制度,仅供⒖肌
(一)日常维护与保养。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是计划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维护、保养方式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经济投入,及时发现企业生产设备中存在的故障与安全隐患,有利于排除影响设备性能,造成产品质量下降问题的影响因素。
(二)事后修理制。事后修理是在机器设备由于腐蚀或磨损,已不能再继续使用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随坏随修的修理制度。它的特点是修理工作计划性较差,难以保证修理工作的质量,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妨碍生产的正常进行。如设备的故障多,将使停机次数增加,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增高。因此,对于结构简单、数量多可替换,容易修理、故障少的设备可以采用这种修理制度。
(三)检查后修理制。检查后修理制的实质是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检修项目和编制检修计划。对于企业中丙类设备占设备总数的比例很大的工厂,这种修理制度应用比较普遍。检查后修理制虽然比事后修理制好一些,但也不能较早的制定检修计划和事先做好设备的检修准备工作。
(四)计划预检修制。计划预检修制的计划,是根据设备的运行间隔期制定的,所以能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就进行检修,恢复其性能,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检修前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编制计划、审定检修内容、材料及人力、机具的平衡等),来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和配合生产计划安排检修计划。
四、提高检维修计划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安排检维修时间。在开展检维修工作之前,需要对生产车间进行工艺分析,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合理安排检修时间,应尽可能的避开生产高峰期,在不影响正常生产活动的时间段,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出现故障或者磨损的部件进行维修与更换,从而能够提高设备的工作性能,为后期的生产活动提供更加稳定与安全的设备,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水平。
(二)提高检维修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检维修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检维修计划管理的质量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开展检维修计划管理工作之前,要对承担检维修工作的施工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保证检维修人员能够按照计划进行工作,还要充分落实技术的交底工作,制定有效的项目施工方案,配备需要的施工机具,以及检维修工序安排等等,都需要落实到计划管理规程中,以此保证检维修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对于停工大检修项目,还应有检修工作领导机构、联系人制度、定期碰头会议、检修进度通报等相关内容。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工作有衔接、有配合、有检查、有监督、有效的、科学的检维修计划能够降低检维修费的支出,也可以提高检维修质量,从而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石油化工装置检维修作业中的计划管理工作,是保证化工企业生产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措施,因此,只有深入抓好检维修作业计划管理工作,才能进一步完善企业生产规范,严格按计划开展检维修工作,为石油企业的设备维修提供巨大的推动力,从而为企业生产提供性能更优的设备。
1.化工行业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对生产的连续性和工艺流程要求较高,各生产环节的联系比较紧密,要求控制信息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及时性。同时,由于行业的特点,化工企业与终端市场或顾客的联系比较少,很少针对顾客的需求推行有针对性的市场服务,这就使得化工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较慢,新产品、新市场的开发时间较长,大大增加了管理者开展快速、高效市场营销活动的难度。这时,市场管理者更需要制定详细可靠的市场开展计划,确保各项市场营销管理措施的贯彻与执行。
2.化工行业具有初始投资大、投资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潜在竞争者快速参与市场竞争的可能性,但是这也限制了化工企业参与新产品开发的积极性。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快,国家政策与技术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化工行业也大大增加了重复建设的可能性,导致的产能过剩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情况的出现,这就使得化工企业必须更加重视市场营销工作,积极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管理模式的变革,加强对新产品或新市场开发项目的战略选择,增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3.化工行业多是生产中间产品。客户主要是生产企业,采购决策较理性,采购周期较规律,一般对供应商的选择就较严格,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都较高。筛选严密,但一旦选定供应商轻易不会更改。而且由于化工行业的生产和销售服务专业性都很强,客户与供应商的匹配性突出,故包括大的直接用户和各级分销商、商的大客户群是化工企业营销的重点对象。
4.化工行业市场营销的对象或产品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针对性比较强,这就要求市场营销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化工行业产品的连续性较强,副产品和关联产品较多,这就要求企业或管理者在开展市场营销管理工作时,要加强系列产品之间的联系,这就对企业的营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营销人员具体很高的团队意识,多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与协作。
二、项目管理在化工行业市场营销中的运用策略
化工行业要想真正提高市场营销管理的质量和水平,除做好基本的市场工作外,还可以结合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目标,借助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活动,这有利于市场营销目标的贯彻与实现。具体说来,化工行业市场营销管理的项目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营销项目目标的确定
化工行业的营销项目,不论营销管理规模的大小,还是预期要实现怎样的目的,都要首先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将目标进行分解和落实,以确定阶段目标和分目标,以更好的指导营销项目的贯彻与执行,增强营销管理活动的针对性。
2.营销项目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在确立化工营销项目的基本目标后,企业要根据化工产品的基本情况,对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进行调研分析,其涉及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化工行业的宏观市场分析和微观市场分析,如行业竞争分析、市场需求分析、竞争企业与产品分析、潜在收益分析等。在此基础上,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就营销项目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营销部门与职责,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营销对策。
3.项目营销管理队伍的建立与培训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市场营销管理活动的需要,建设有针对性的项目营销管理队伍,确保项目团队在结构上的合理性、科学性。同时,由于化工行业营销项目涉及到的专业性较强,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许多环节和部门,因此还要对化工项目团队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与培训,进而保证项目团队的专业意识、安全意识和营销能力,为开展高质量的项目营销管理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4.任务分解与工作计划
在前面三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化工企业要将项目营销的任务进行分解和落实,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项目实施计划。进一步讲,就是要将项目实施目标落实到各个阶段和各个部门,明确规定每个营销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将工作计划进行明确,使营销团队在工作过程中做到责任到人、权责明确。
5.营销项目的实施、管理
在营销项目实施阶段,管理者一定要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保证营销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对于营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一定要加强分析和控制,对于营销项目在实施阶段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或调整意见,确保营销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6.营销项目终结
营销项目以完成所有的工作分解任务为前提条件。项目经理须收集全部的市场营销信息并在项目结束时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同时,项目参与人员须共同回顾项目实施的进程,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
三、项目管理在化工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具体应用
为更好的阐述项目管理思想在化工行业的具体应用,现结合某企业在开拓华东市场中推广塑料添加剂的实践,对项目管理在化工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为明确该产品市场开发项目的目标、项目细节的执行和整个项目的按期完成,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做好项目规划,及时配备相关人员和资源,确保市场营销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1.项目准备与资源配备
1.1立项时间:2010年2月
1.2项目名称:添加剂华东市场推广
1.3市场开发目标:调查塑料添加剂市场竞争情况,如产品性能、特点和供应价格等,然后对排名前三位的市场竞争者进行比较分析,采集市场潜在目标客户对该类产品的基本需求和市场预期;对该企业在华东市场上的潜力进行SWOT分析;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竞争对手状况、企业生产进度等对华东区域的塑料添加剂市场开发给予准确的市场定位,制定科学的市场定价策略;对企业在华东市场进行开拓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评估,分析迅速占领市场的可能性,在三个月内作出详细的市场评估报告。
1.4项目团队建设:由项目经理在项目内部搭建2~3个高素质的营销团队,团队人数可根据公司的人员情况和销售目标灵活选择,以10人左右为宜,在加强内部竞争的基础上,积累更多的营销管理经验。同时,营销队伍的搭建不仅包含市场经理等营销人员的选择上,还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系统培训,只有让员工真正了解市场状况,了解潜在市场上的产品“卖点”,增强自身的营销能力,才能更好的传递市场价值和产品价值
2.项目的组织与计划
企业通过召开项目启动会议,由全体项目组成员共同讨论项目实施的计划、项目潜在的市场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2.1在确定基本的市场目标后可以先后按照以下7个阶段进行实施:① .市场情况初步调查,如华东区域塑料添加剂的市场容量,市场竞争者情况,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等;② 竞争产品性能的比较分析;③ 选取意向比较大的客户进行试用,并对企业产品的综合性能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④市场定位,即对该类产品的市场潜力、市场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项目投入等情况进行科学的定价;⑤市场推广的财务审核,项目经理要估算该推广项目的相关市场营销投入,结合预估的销售额,推算公司利润,根据利润情况决定是否正式在华东区域进行大范围的市场推广;⑥如果决定推广,则准备市场推广业务计划书,估计出产品生命周期,期间每年的目标销售额,拟出期间营销计划预算,配上当年的推广方案预算;⑦提交市场评估报告
2.2项目小组沟通方式的确定
为更好的加强项目组内部的沟通与协调,提高组织内部沟通的质量,决定以电子邮件为最基本的沟通手段,项目相关邮件必须抄送全项目组,以便信息共享;紧急情况要通过手机进行及时联系。同时,要由项目经理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召开项目进度与总结会议,对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此外,通过项目会议的召开,还有及时决定相关事宜,如项目任务指标的分解与落实等,
3.项目的风险管理与财务控制
任何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将存在一定的风险,最重要的是对其进行科学的预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规避措施。塑料添加剂华东市场推广项目也对潜在的风险进行了预测与管理。
3.1人员风险:项目实施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生病等突发事件,因而会影响到项目进度的实施与工作任务的落实,这将对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对可能发生的人员风险进行了预测,配备了专门的后备人才。如王经理为项目经理的后备人选等。
3.2项目进程风险
考虑到一系列的不可预知因素,如天气影响出差、客户计划临时变动,样品无法准时送到等因素,需要对项目的进程风险进行预测,并预留出一周左右的空闲工作时间作为补偿。
3.3财务风险与控制
如何保证项目在市场推广过程中的效果,有效控制预算费用,降低营销成本,财务部门还必须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差旅费用、公共费用、试样费用等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项目周期的收益大于支出,提高产品的市场回报率。
4.项目实施及项目结束
该项目在项目组成员各司其职和项目经理的统一协调跟进下,按计划进程顺利实施。经过实践证明,在项目管理理念的运用下,该添加剂产品在华东市场上的推广达到了预期的成果,并在市场推广效率和营销成本的节约方面成果显著。因此,将市场营销活动项目化能够带来明显的效益,值得在化工行业进行宣传和推广。
四、化工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项目化带来的积极变化
1.有助于企业树立现代化的营销观念
通过项目管理思想在化工行业的具体运用,不仅使得市场营销部门的工作职责、目标、流程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调动了市场营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加强整个企业在内部的协调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市场营销活动的项目化,强调的是公司所有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如企业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及其人员都需要对市场营销活动的项目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使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认识到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个人的职责,有助于企业及其每个员工树立现代化的营销观念。
2.通过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有助于企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化工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项目化,从项目成立到项目终结,中间涉及到很多部门和人员,需要企业每个部门和人员都积极付出个人的努力,多加强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无形中对企业团队建设和企业内部凝聚力的增强是非常有帮助的。新的项目组织的成立,打破了企业传统固有的组织结构和观念,有助于企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优秀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这对企业形成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3.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营销项目化在化工行业的实施,将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的组织管理更加扁平化和高效,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多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在有效利用公司资源的基础上,减少市场营销活动中的成本。因此,项目管理在化工行业市场营销中的运行,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五、结束语
总之,将项目管理的相关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化工行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中,是化工企业对传统营销模式的发展和创新,通过项目管理理念和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促进企业更好的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企业营销活动的盲目性,对企业加快市场开发速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必将发挥十分有效的作用,进而有利于企业市场营销目标的实现和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文挺. 顾问式销售:化工产品营销新趋势[J]. 发展, 2008,(06) .
[2]封荔,张超凤. 从市场营销视角谈项目管理创新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3) .
中图分类号:TU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217-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水平的大幅攀升,企业技改投入的逐步加大,对设备的技术含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企业化工设备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修工人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设备的完好率直接影响该企业产品的成本,一个健康的、发展良好的企业必须做好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正常的生产秩序,才能为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化工企业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普遍具有生产连续性强,高压、高温、有毒、易燃、易爆、强腐蚀等特点。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工艺停产、人身伤亡、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严重事故。因此,对于一个化工企业来说,加强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已成为当务之急,它是提高经济效益、确保生产高效运行的保障。
1 化工设备日常维护与检修的重要性
化工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是预防设备磨损的重要手段,是搞好设备维修工作的基础。与其他企业相比,化工企业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具有抢修频繁、技术性强、危险性大、复杂多样等特点。其设备紧凑,每个岗位管理数台机器,在正常生产中操作人员通常要通过值班室内的控制系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调节,除非开车、停车,才需要操作人员到设备现场进行操作。我们通过监控系统看到的场景并不能直接反映现场的设备状况,而是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巡回检查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及时修复,防止设备过早磨损,弥补监控上的不足,防患于未然,只有通过日常的维护与检修才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化工企业生产设备与设备之间,一般都需要通过管道相连接。这与化工产品的生产介质具有流动性有关,生产原料从设备的一端投入,另一端产出,中间没有间断、停留与机械运输,这种特殊的生产工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协同、同步检修的方法。如果一台设备突然出现了故障,这时我们就需要采取对该单元、或子系统或总系统的设备进行同步、协同检修,因为突发事故往往会促使一个操作单元、或者一个子系统乃至整个总系统停车。化工设备检修按检修的工作量可分为:大修、中修和小修;按检修时机可分为:临时停车检修和停产大修。因此化工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修在化工企业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加强化工设备维护与检修的措施
2.1 改变传统设备维修管理方式 随着设备自动化体系的逐步完善、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设备维修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更先进、更科学、更能为现代化工企业服务的设备维修管理方式。目前企业中采用的最新的维修理念是提倡以预防为主,由定期维修方式转为预防性维修方式。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防患于未然,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2 把维护与检修工作落到实处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设备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这就迫使我们在打破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把设备的日常维护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实处,需要经常维护保养设备,使维护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展开。首先,加强化工设备的巡回检查。采用巡回检查是由化工设备与岗位的布局方式所确定的。其可分为三种检查方式,即现场管理人员的巡回检查、操作人员的巡回检查和片区维护检修人员的巡回检查。在巡回检查时,一般巡回人员要在现场通过“闻、听、摸、比、看”,检查设备是否有漏水、漏气、漏油、漏液等现象。其次,做到合理保养、有计划进行检修。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是预防设备磨损的重要手段,是搞好设备维修工作的基础。计划检修时我们要考虑到设备自身的运行条件和状况,以及操作和维护检修水平上的差异,决策出一种相对科学、合理、完善的检修方案。第三,企业要推行预防维修。现代化工企业的设备往往技术含量较高、精密度较强,因此对维修及检测要求就会很高。这就迫使企业要舍得投入资金,购置先进的维修检测仪器和保养设备。还需要采用预防维修,利用先进检测仪器对易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跟踪检测与记录,随时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抓住维修的最佳时机,把化工设备管理从被动向主动,由静态向动态转变。
3 提高技术人员个人素质
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生产的不断发展,现代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涉及诸多新的技术。首先,必须提高设备管理者与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出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具备实践能力的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这样才能管理好、维护好现代化企业设备。设备维护良好,生产的产品数量才能增加、质量才能保障,才能完成预期的利润目标。其次,注意人才的选拔。通过各种渠道招贤纳士,从而壮大自己的设备维修团队;要筛选优秀的技术人员作为管理人员,其应具备一定的学历,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培训、调研、自学,使之成为专业管理人员,使其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处理问题的能力。邀请技术水平高的专家、学者讲课,重点讲解当今前沿技术,有针对性地把各项培训工作列入设备管理工作计划中。通过系统的学习,提高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素质,使其具备合理使用,正确维护保养以及预防和排除设备常见故障的能力。
化工设备是一个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其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兴衰。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由于在超载荷、磨损、腐蚀等因素的作用下,使其功能和精确度逐步降低。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效能,必须对设备进行科学的维护与检修,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因此,化工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在整个设备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葆文.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ERP系统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一、石油化工企业ERP系统应用背景
(一)赢得市场竞争
我国石油化工市场需求增长强劲,装置产能持续扩张。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同类企业建设快速增加,到2014年世界500强前10位有5家是石油化工企业。随着国内外企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网络建设加快、加入WTO后投资便利化,加剧了市场竞争。在生产技术工艺几近趋同的情况下,价格战日趋激烈,成本成为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不断挖掘成本潜力,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改进传统成本管理
传统的成本管理存在数据滞后、效率低下、控制单一等诸多弊端,对短期内的成本变化缺乏敏感性。随着市场竞争对低成本战略要求的提高,成本控制向精细化、深层次发展,传统成本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精细化、高效盈利的需要。因此,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施低成本战略。
(三)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国内石油化工企业旨在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型企业集团,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必须以成本优势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很多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已采用ERP系统管理,通过过年实践应用,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进而提升竞争力。
二、ERP系统在降低成本方面主要作用
(一)决策环节
1.高效整合信息
通过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收集渠道,及时收集原油期货、化工原辅料、各类产品、相关经济政策等信息;销售环节、生产环节与用户加强沟通,获取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信息;技术层面则紧密结合市场情况,通过产销研机制建立,获取产品改进及发展趋势的信息。各环节、各层面将基础数据录入决策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归类,作为企业决策的参考。
2.规范成本核算流程
一是数据采集。将成本项目进行分类,确定数据源和数据采集点,尽最大可能通过自动采集方式,按照规定编码原则录入ERP系统,满足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的需要。二是数据审核。财务部门、生产技术部门要联合对ERP系统内的数据信息进行严格审核,保障数据信息的及时准确性。三是数据运算。通过系统对各类成本数据进行运算,编制相应的分析图表。四是数据分析,这也最关键流程。从石油化工企业角度出发,主要分三个级别对成本项目进行分析,公司级主要有成本结构、产品品种、原辅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等项目;生产装置级主要有包装物、辅助材料、修理费、物料消耗等项目;班组级主要有装置产量、物料消耗、能源动力等项目。每级成本分析对应不同的成本中心和控制项目,按照实时数据,找出成本项目异常变动点,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同时,加强对历史累计数据和预算数据作为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及时衡量本期的成本管理水平,查找差距,挖掘潜力,及时调整管理方法。
(二)采购环节
1.规范运作,控制采购行为
建立规范的采购流程,把分解后的环节固化在采购控制模块中,实现采购与询比价监督、采购与付款相分离的严格管控,彻底杜绝传统采购管理中物资采购自主决策等现象。具体由物资采购员作采购申请,管理层审批采购计划,初步确定采购数量和单价等;之后按照制定的采购流程进行运作,如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实现每个环节都有审批、都有痕迹。同时,纪律检查部门加强采购效能监察工作。物资采购信息数据维护也是重要环节,要及时将采购物资的名称、单价、供应商、采购员、库址等录入ERP系统,建立大数据库,以便维护回顾。
2.经济订购,减少采购支出
对于原辅料、包装物、备品备件等物资,ERP系统通过统计运算,计算出满足计划生产所需各时段物料需求量,再与实际调整情况结合,预设定好订购点、经济订购量及安全存量等数据,录入ERP系统中。如当某物料总库存量加上在途量小于订购量时,ERP系统自动生成并发出数量为经济订购量采购申请,提醒物资采购人员及时根据库存情况,结合采购物资订单、供应商情况做好补量测算,做出合理处置,避免装置非计划停车和采购过剩的现象,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3.改善管理,降低人力投入
依托ERP管理整合物料业务流程,实现全流程系统操作,把纸质票据传递变为信息流传递,手工处理变为系统自动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物料领用过程中生产车间根据ERP库存管理模块提供的物料库存状况查询功能,可以快速、及时地在线了解物料的库存状况,结合产品生产需求下达生产领料单,实现省时、快捷、准确领料。盘库过程中所有物料均在系统内有固定编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库区、库位等,通过ERP系统进行物料库存盘点,核对库存账实差异,确保物料账物相符。同时,提高物资存储精度,分类管理各类物资最大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失效期、最长存储期等科目,提供超储、短缺、积压、失效告警等功能,进一步减少认为频繁统计等重复工作,提升物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三)生产环节
1.提高工作效率
应用ERP系统把涉及生产效率的产量、开工率、投入产出等指标进行采集分析,动态监控。ERP系统根据生产出产品自动生成数字条码信息,记录产品原料、生产工艺、物化性质、质量状况等内容,作为销售环节的基础信息;装置启停机、负荷变化都通过SMES系统实时采集录入,经过系统统计计算,与前期和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差异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使装置实时可控。装置原辅材料投入,以及各阶段的半成品、产成品、残次料等数据信息都纳入系统,结合能耗物耗分析,不断优化装置运行,在生产各环节降低成本。
2.改进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优质率,少出残次品,是降低制造成本的重要方面。在物资进场时,对原辅料、包装物、备品备件等各项关键控制指标进行严格检验,发现异常立即退货换货,保证物资质量;检验环节对半成品、产成品进行各性能指标检测,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同时做好产品仓储环节抽检,准确掌握产品状态。在此基础上,系统对质量信息统计、分析,提供质量分析报告,找出生产制造的异常,降低不合格率,进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3.控制装置能耗
水、电、蒸汽公用工程等能耗成本占成品吨成本较大比重,是降低产制造成本的有效途径。在完善关键生产设备计量设备基础上,通过现场SMES系统自动采集到的数据录入ERP系统,指导节能降耗工作。针对外网电价“峰谷”差异,控制倒电负荷,加大谷时倒电量,在ERP中设定监控程序,节约倒电成本。针对技术管理部门在能源管理模块中发现水消耗数据异常现象,立即进行排查,及时堵塞了地下水管渗漏的隐患。根据系统单位能耗情况,装置维修时,将一些大功率设备及时停止,开机前在最合理的时间进行加热等,有效地降低能耗。优化装置蒸汽利用,完善各等级蒸汽输送、使用措施,充分利用低温热,减少热损失。
4.减少设备故障
针对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维修费高的现象,利用ERP建立设备故障专家诊断系统。将平时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现象、处理措施、使用备件、处理人等信息都汇总到ERP中,形成专家数据库。维护人员可按照不同时间段对故障部位、故障原因、维修方法进行检索,为故障处理提供预案。同时,系统自动统计汇总各部分设备的损坏次数、维修时间、损坏备件的种类等数据,自动形成相关的设备保养计划、检修计划,实现设备主动维修、精确保养,减少设备事故,降低维护费用。
(四)物流环节
1.提高库存周转率
依托库存定额管理模块,实现库存管理控制信息化。根据模块内的历史数据和当前存货信息,科学合理制定物资储备定额,设置上限和下限,作为存货控制标准。当库存超过储备定额上限或者下限时,系统自动报警,提醒把握采购和销售时机,减少库存积压和滞留,降低库存持有成本和资金占用,提高存货周转率。
2.缩短产品发货时间
销售环节在ERP系统可实现接到客户订单时可在线实时查阅产品库存是否足够等情况,针对库存不足的订单,系统可将需要生产的产品信息自动转入生产管理模块;对库存充足的订单,系统将按照指令自动生成产品调拨单至物流部门,物流部门根据调拨单进行产品理货、发货工作,同时在系统内直接打印标有客户编号的产品发货单和出库码单,便于客户对账。
(五)管理环节
1.优化机构流程,提升ERP运转效率
为满足ERP管理简单高效的特点,进行组织机构改革,变多部门、多层级的机构设置为扁平化组织架构,公司实现一级管理,效率大幅提高。在此基础上,按照业务运转的需要,重新优化各类流程,并固化到ERP中,分模块、分层级、分职能,梳理各类业务主流程、子流程,进一步完善制度和岗位职责,用规范的流程控制采购、生产、储运、销售等环节,降低成本。
2.完善制度体系,加强ERP精细维护
每天ERP系统需要录入多条数据和信息,信息录入规范准确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为此,要建立相应制度体系,对ERP管理系统各模块的采集、录入、维护等建立标准化的操作规则,杜绝数据漏采、错采、漏录、错录以及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系统故障。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对不按标准规程操作的行为进行严考核。
3.创新“三基”管理,增强ERP配套设施
为使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与ERP相配套,提升整体管理层次,持续强化“三基”管理水平。一是实施看板管理,在生产现场设立管理看板,把每天的工作计划、指令、状况、问题解决、事件进度等过程要素体现在看板上,实现制度上墙,促进现场管理有序进行。二是实行辅助业务社会化外包。打破石油化工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馍式,将产品运输、产品包装及装卸外包,有效节约企业管理资源,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三是推行标准化管理。通过强化培训、考核,达到现场规整有序,设备保养、定置化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四是定期盘查库存状况,看是否有滞存物资;定期清理制度文件,开展“我为制度做诊断活动”;通过不断照镜子,讲一步挖掘了资源潜力,提高了办公效率。
三、结语
通过ERP系统,进一步实现石油化工企业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效集成,把人力资源开发、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控制、财务运行、成本分析等全部纳入进来,使成本制度信息化,决策信息及时化,成本管控透明化,生产经营精细化,成本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刘芳.ERP系统在化工企业中的实施及效益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5):299-300.
[2]方志军.成本效益分析法在聚丙烯装置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10,(16):30-33.
[3]邝健斌.石油化工行业的成本管理[J].辽宁化工,2006,35(7):432-434.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石化、化工生产设备处理的物料多数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特性,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条件苛刻,检修作业中存在燃烧、爆炸、灼烫和中毒窒息等危险;石化生产设备又具有规模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的特点,每次检修都是在时间紧、任务重、危险性大的情况下进行,一旦发生事故,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将严重污染环境。
二、化工设备检修安全要求
1、化工设备检修的分类与特点
(1)化工设备检修的分类。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腐蚀陛强等特点,因而化工设备,管道、阀件、仪表等在运行中易于受到腐蚀和磨损。为了维持正常生产,必须加强对它们的维护、保养、检测和维修。化工设备的检修,主要可分为计划内检修和计划外检修。计划内检修。计划内检修是指企业根据设备管理、使用的经验以及设备状况,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有组织、有准备、有安排的检修。计划内检修又可分为大修、中修、小修;计划外检修。计划外检修是指因突发性的故障或事故而造成设备或装置临时性停车进行的抢修。计划外检修事先无法预料,无法安排计划,而且要求检修时间短,检修质量高,检修的环境及工况复杂,故难度较大。
2、化工设备检修的特点
化工设备检修具有频繁性、复杂性,危险性的特点。
(1)化工设备检修的频繁性。所谓频繁性是指计划内检修、计划外检修的次数多,化工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化工设备及管道的故障和事故的频繁性,因而也决定了检修的复杂。
(2)化工设备检修的复杂性。由于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化工设备、机械、仪表、管道、阀门等,种类多,数量大,结构和性能各异,这就要求从事检修的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术,熟悉和掌握不同设备的结构、性能和特点。检修中由于受到环境、气候、场地的限制,有些需要在露天作业,有些需要在设备内作业,有些需要在地坑或井下作业,有时还需要上,中、下立体交叉作业,所有这些都给化工检修增加了复杂性。
(3)化工设备检修的危险性。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决定了化工检修的危险性。化工设备和管道中有很多残存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质,而化工检修又离不开动火、进罐作业,稍有疏忽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化学灼伤等事故。统计资料表明,化工企业发生的事故中,停车检修作业或在运行中抢修作业中发生的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三、化工企业设备检修中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1、检修工作缺乏计划性
化工企业的设备检修工作主要是针对动火设备以及入罐设备进行检查修理,检查之前应当做好充足和安全准备工作,及时将设备内的剩余化学品残渣清理干净,以免检修中引起事故发生。但是有的企业对设备检修工作不够重视,也没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工作计划,缺少设备清理检查这一基础步骤,在停产之后不经任何清理工作就展开检修,这是非常危险的,严重的就会引发恶性事故。
2、违规执行检修工作
对于化工企业设备检修工作应当按照原化学工业部颁布的《动火作业六大禁令》和《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来进行安全操作,但实践中仍然有很多企业在进行动火和入罐设备检查时没有按照规定执行,这是引起事故的重大安全隐患。所以对设备提前清理置换,对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进行检测分析之后方可进行设备检修,才是安全生产的题中之义。
3、检修人员对设备安全性不了解
由于检修工作的专业性强,有的化工企业在需要对大型设备进行检修时会从社会聘请专业的人员和团队进行检修,但是外来的检修人员对该企业的设备运行状况和化学物质安全性并不了解,而企业在聘请后往往又全权的委托外来团队进行,对安全状况也没有详细介绍,这样极易在检修中不慎引起事故发生。
四、化工企业设备检修安全对策分析
1、做好安全检修准备,制定计划方案
化工企业设备检修应当有步骤有规律的进行,在实际检修之前应当制定严格的检修计划和检修方案,详细说明检修的设备、检修采取的安全措施、检修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名单以及突发紧急事故的应急方案等。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查核准,获批后及时对设备内剩余化工品残渣进行清理、置换,为检修工作提供一个安全环境。
2、将检修设备与生产系统进行可靠隔绝
设备检修最重要的就是将动火和入罐设备与生产系统有效隔绝开,这是安全保障的需要,隔绝要有效必须拆除与生产连接的管道或线路,也可以用盲板进行隔绝,来阻止设备内未清理干净的化学品在检修中扩散引起事故发生,在盲板的选取上一定要符合检修要求的材质和规格,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技术材料,保证盲板能够承受管道工作压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3、置换设备内的易燃有毒气体
置换设备内的易燃有毒气体是在对设备进行清理之前,利用惰性物质如二氧化碳或水等,根据置换与被置换介质的具体比重进行排进和排出的过程。如果使用氮气置换时,氮气从设备上方入口进入,从下方出口排出,且要求置换气体的用量在体积上要超出被置换气体的3倍;如果用水进行置换则需要水从设备底部入口进入,从设备顶部排出。
4、认真清洗设备内的化学物质残留
化工企业的设备经过生产设备上有很多的化学物质残留在设备内部,在检修之前一定要对设备进行认真的清理,防止在检修工作中由于温度和压力影响使得这些物质挥发扩散,引起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在清洗时要做到彻底,适当采用物理冲洗、化学清洗等各种方法,通过高温蒸汽等祛除设备内顽固残留化学物质。
5、清洗置换后进行安全分析
在完成置换和清洗工作后要对设备内易燃有毒物质进行检测,这就需要进行安全分析这一重要步骤。安全分析是有时间性和取样点要求的,检测分析应当在动火入罐作业前0.5h,在检修过程中每隔1h也要进行检测分析,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在检修中防范事故,如有检测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停止检修工作,待再次清洗置换安全后再进入检修。安全分析的取样要选择代表性区域,严格进行分析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对于大型设备要选取上中下多点进行采样。
6、办理相关安全审批手续
化工企业作为特殊的行业在进行设备检修时需要办理审批手续,来确保安全的完成任务。审批时要对检修项目、检修人员以及时间、安全措施等情况一一核实,不能只听信检修负责人的报告,要经过严格审查后才能发放相关许可证明。
7、检修前对现场进行专门的安全检查
检修审批手续完成后检修工作即将实施,但是在进入现场工作之前一定要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防范和相关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及时进行纠正。安全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源是否切断并标有警示标志;灯具是否更换为防爆低压灯,要详细到灯的照明瓦数和电压伏数都要符合检修的环境要求;检修人员所使用的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这一项内容的检查要列为重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检修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落实值班人员安排,查看每个岗位是否有人员值守,尤其是预警岗位的人员要坚持到岗,为安全检修工作做好安全保障。
四、结束语
石化设备检修作业中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只有在检修前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并做好安全交底工作,在检修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才可以确保检修人员的安全,完成设备检修作业。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安全包括安全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和消防管理,其管理的法律依据是《安全生产法》《职业卫生防治法》《消防法》及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等,化工企业必须依据国家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建章立制,形成企业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章必究。企业建章立制后必须同步制订相关执行标准、奖惩制度、检查程序、检查标准等,最终要形成有制度、有奖惩、有标准、有清单,确保不漏项,执行到位。
2强化“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的投入是创造价值的”两个意识
化工企业员工对两种意识理念的认可程度不一:一是“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理念,很多员工都有这种想法:“我们发生的一些事故是天灾人祸、是外部原因等不可抗的因素造成的”。实际来看,我们审视每一起事故的时候都能发现自身管理的不足。很多阀门泄漏等事故,都归结为设备原因,但细分析还是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很大关系,大部分的事故都是工作中的粗心大意造成的。如果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好做细,严格按标准执行,事故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化工企业的员工在巡检的时候,发现精馏塔顶有泄漏,然后及时排除与治理,避免了一起严重的事故发生。员工认识不到位与企业文化有关系,与各级管理人员的理念引导有关系。领导者可以把历史事故案例拿出来分析,给员工讲清楚,可以有效避免事故,来加强员工安全预防的观念[1]。第二,对“安全的投入是创造价值的”这一安全理念的理解。安全管理是一项很好的战略投资,近年来,国家对安全管理的投入监督执行情况很严。在日常工作中,安全管理工作占用大量的时间,看起来是只投入而没有收获。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安全管理的稳步提升带来的隐性收入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化工行业。如果因为事故、提前检修造成一次停工,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现在很多化工企业开展卓越大修,也就是由每年大修到两年一修或三年一修,节省大量的资金,这就是持续进行安全投入获益的一个典型案例。据悉,不少化工企业因为安全投入不足导致无法开工的情况,对比一下就能知道安全投入是否有价值。下一步,化工企业要继续加大安全投入,助力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只有认识到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安全是可以创造价值的,才能提升化工企业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2]。
3明确责任,全员行动
安全管理必须依靠全员行动,任何环节的疏漏麻痹都会全盘皆失。因此在明确责任上必须实现全员齐抓共管,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环”,把责任明确到具体部门具体岗位,确保各司其责,环环相扣,不留死角。
4源头防控,本质保障
安全管理核心是实现本质安全,重在源头控制,关键是抓实“三同时”工作,尤其注意专业管理过程的安全问题,如:工艺方案的选择、设备的选型、工程质量的控制等。如果存在隐患,将会给后期运行过程造成安全问题。因此必须注重项目前期规划管理,必须对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工程质量等环节严格把控,才能实现本质安全。
5过程监管,防控风险
安全过程监管重点是施工作业过程和操作作业过程监管,监管重点是风险识别与防控、防控措施落实与检查、实施过程监管与奖惩三个环节。对施工过程可能涉及的22项施工作业安全规范进行全员培训,确保全员能识别风险,能落实防控措施、能监管预防偏差,实现全员都是安全员,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操作作业重点是操作者技能培训持证上岗、安全行为监督和对现场机物料安全状态评估防控,严格检查考核和安全业绩评价,以“零容忍”对待“三违”行为。过程监管重点要实现事前评估、事中监护、事后总结,重点是强化风险识别和安全措施落实,确保风险识别到位、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安全行为控制到位,从而确保安全受控[3]。
6各级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做好四个要求
6.1领导抓安全工作要更务实与落地
化工企业的部分领导在做安全治理工作的时候往往走过场,流于形式,实际抓工作时要有所侧重,比如:在高层应该抓好导向、政策制度制定的问题。做有感领导并在安全检查时,发现问题时要去分析在管理上的疏漏,及时弥补;在发生事故后,领导要及时对事故进行回顾,及时采取措施去弥补与防治。这是高层领导的关注重点,要更落地、更落实。
6.2专业人员需要更具有专业化水平
化工企业部分专业人员在使用管理工具方法时仍然不专业,比如工艺专业人员在审图的过程中不专业,导致装置建成之后才发现设计上出问题。只有专业人员更专业了,才能有效避免现场事故的发生,如齐鲁石化动火作业的事故。专业人员更专业,我们才能上升到更高的水平。达到高水平的安全管理与专业人员的专业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专业人员需要提升能力。
6.3各级管理者在检查工作中要更细心、专注
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化工企业目前大量的问题、事故都出在粗心大意上。因此,化工生产工作必须要细心,比如部分化工企业为什么要对巡检发现漏点的员工进行重奖,是因为他在检查工作中发现了漏点,及时避免了一起事故。细心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对巡检、交接班、工具应用、检查等各项工作来说,细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6.4执行人在标准执行时要坚决与严格
化工企业所有制定的标准与流程是各级人员多年的实践经验,化工企业为什么要制定这么多的标准就是要杜绝一切的隐患与事故。从国家角度来说,我们以前非常自豪的是中国速度,现在加上了中国标准。化工企业的发展也一样,速度很重要但不能放弃各项管理要求与执行标准[4]。
7做好“安全工作要与现场工作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174-01
本文总结了我国化工企业设备现场管理的特性及现场管理的难点,并从体制、制度建设、现场管理、考核及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层面提出了设备现场管理的优化方案。
1 化工设备现场的问题和特点
对化工企业而言,设备是实现企业生产的中枢纽带,因此,设备现场管理的优化完整性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设备现场管理的一般特点和问题如下。
(1)技术性要求强,涉及范围广泛。
(2)信息量大具有动态性。
(3)易受管理基础与技术因素影响。
(4)易受管理体制与人为因素影响。
一般设备现场问题包括:设备的利用和综合效率低;设备故障频繁,现场混乱无序;跑冒滴漏等情况不能根治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工作人员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效率低;企业没有明确的管理理念等,这些都是影响企业发展和生产的严重问题所在。
2 优化设备现场管理策略
就针对目前的化工企业设备现场问题而言,可以看出,设备现场管理优化是一个复杂条件下的多维求解问题。其管理优化的模式可以有多种,但其中以下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1)应实施闭环管理流程来落实制度执行与问题整改。
(2)根据各部门及岗位的职责范围,为了控制规范业务流程、管理权限、人员行为及工作计划,制定标准严谨的管理制度,现场设备管理包括操作、点检、监测、检查、保养、维护技术标准与规程等主要内容。
(3)要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管理机制体系,进行维护和生产协调体系,确保生产效率的平稳推进,合理开展各项设备维护工作内容,与生产目标协调共进,提高现场设备管理工作的成效。
(4)管理指标动态化,开展工作和业绩考核项目。
就优化管理本身而言,一些基本管理方法的采用,对有序高效的开展各项生产工作非常重要。目前被普遍采用的主要有四种,即5S活动、定置管理、目视管理和管理看板。但是,其实现的前提必须是依附在另外几个重要的技术与管理基础之上:第一,工艺需要优化设备配置支持。第二,标准化体系角度,需要规程的加强及标准体系建立为依托。第三、明确管理思想成就管理角度。第四,工作质量机制控制,左右工作管理角度。
(5)优化现场设备配置。
良好的现场管理效果要以优化设备配置为基础。
近年以来,化工企业装备水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随之增高,主要矛盾成为企业设备优化配置方面的设备和装置的配套强度。因此,如何增高效率,提高节能环保、安全卫生等综合指标成为焦点问题。
(6)增强管理规程制度,提高管理标准水平。
现场优化管理的重要实现方法之一就是将实施制度标准化。而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标准,技术、工作、工时标准及消耗定额、统计等管理基础工作,来达到管理标准化的要求,是有序开展现场工作的重要保证。
(7)确立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的明确,能够使企业长期发展的重点工作突显,并帮助解决出现的难点问题;
才能使生产和管理要素条理清晰化,更好实现发展目标;才能让现场工作和长久有效地管理,更好地支持企业质量、环保、安全卫生的稳定和良好发展。
(8)实行设备现场“定置管理”。
所谓定置管理就是要对生产现场、仓库料场、办公现场等定置的全过程进行诊断设计、实施、调整消除,使对其管理能够达到科学规范化及标准化。
(9)建立和完善工作质量控制机制。
建立对A类设备、车间、分厂、生产线、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分析与管理体系,以支持企业对设备资产进行绩效管理切。
(10)现场管理可视化。
管理看板是实现管理可视化的一种最佳表现形式,即对现场出现的问题状况等一目了然地体现,主要是对于管理项目、特别是情报进行的透明化管理活动。
①管理看板:按照主管责任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公司管理层看板、部门车间管理层看板、班组管理层看板三类。
②设备状态看板:这是一项计算机技术,将设备的运行、维护状况直接反映到各级设备管理与作业人员面前。
管理看板是优秀的现场管理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之一,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简要手段。是有效直观发现并解决问题的非常的手段。
(11)多层次专责管理。
多层次的设备现场专职管理是一个可以综合各种管理管理方法的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具有如下特点:职责明确,重视现场,考核定量,管理闭环。这一管理体系可以结合“精益生产”、“点检定修”、“TPM”、“TQC”、“5S”、“无泄漏工厂”等管理思想,形成突出企业管理要求和重点的现场管理体系。
(12)做好生产民主工作。
现场管理需要领导重视与职工参与来实现。职工的参与性至关重要。企业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的亲职活动,以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生产先进个人员及班组进行相应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其创造性发挥提供平台及空间,加强对其进行现代管理技术的学习培训,力求培养一支觉悟高、技术硬、纪律严的员工队伍,搞好班组建设与民主管理。
3 结语
总之,化工设备现场管理系统工程相对复杂,不仅涉及到企业的工艺与设备配置层面,而且涉及到企业的整体组织架构、管理思想、管理要求层面;不仅涉及到设备技术管理,而且涉及到设备工作管理;不仅与设备要素本身有关,而且与生产、供应等其他要素有关。设备现场管理要以专业标准化、人本长效化为目标,使现场管理由无序向有序管理转变,实现突击性管理向常规化管理转变、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努力用制度和机制来优化设备现场管理,确保现场管理式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 卜家繁.工业工程在优化现场管理中的应用[J].铁道运营技术,2003,9(3):38~40.
[2] 冯胜利,牟英.积极探索设备现场质量监督的新途径[J].中国设备工程,2006,4:12~13.
[3] 曾明星.目视方法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07,9:14~16.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严格安全许可条件
1.合理规划产业安全发展布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制定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按照“产业集聚”与“集约用地”的原则,确定化工集中区域或化工园区,明确产业定位,完善水电气风、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2009年底前,完成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确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专门区域。从2010年起,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必须在依法规划的专门区域内建设,负责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不再受理没有划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专门区域的地区提出的立项申请和安全审查申请。要通过财政、税收、差别水电价等经济手段,引导和推动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新的化工建设项目必须进入产业集中区或化工园区,逐步推动现有化工企业进区入园。
2.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许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发证机关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核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条件。对首次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申请经营许可证且带有储存设施的企业,许可证发证机关要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审核,符合条件的,方可颁发许可证。申请延期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一级或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许可证发证机关可直接为其办理延期换证手续,并提出该企业下次换证时的安全生产条件。要把涉及硝化、氧化、磺化、氯化、氟化或重氮化反应等危险工艺(以下统称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实现自动控制,纳入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指导和督促企业开展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自动化改造工作,在2010年底前必须完成,否则一律不予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要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人员从业条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本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人员从业条件,提高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从2009年起,安全监管部门要把从业人员是否达到从业条件纳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行政许可条件。
3.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投资管理部门要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纳入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程序,建立由投资管理部门牵头、安全监管等部门参加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会审制度。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安全审查通过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批准。
要从严审批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合成氨和涉及危险工艺的建设项目,严格限制涉及光气的建设项目。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时,要严格审查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使用危险工艺的新建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集散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的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紧急停车系统;进行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时,要认真了解试生产装置生产准备和应急措施等情况,必要时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生产方案进行审查;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安全设施投入使用情况与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安装投入使用情况。
4.继续关闭工艺落后、设备设施简陋、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监管部门检查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或在规定期限内未进行整改的,应依法吊销许可证并提请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对使用淘汰工艺和设备、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提请同级或县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有关人民政府要组织限期予以关闭。
二、加强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5.完善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保障安全投入,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6.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企业要加强建设项目特别是改扩建项目的安全管理,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采用安全、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确保建设项目工艺可靠、安全设施齐全有效、自动化控制水平满足安全生产需要。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设计、施工、监理。建设项目试生产前,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三查四定”(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查工程隐患,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整改措施),制定试车方案,严格按试车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组织试生产。操作人员经上岗考核合格,方可参加试生产操作。工程项目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安全设施。
7.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相结合,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涉及危险工艺的企业(以下称重点企业)要在2010年底前,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面达标。
8.建立规范化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定期隐患排查制度,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根据生产特点和季节变化,组织开展综合性检查、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节假日检查以及操作工和生产班组的日常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采取防范措施,限期解决。
9.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做好危险化学品普查工作,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危险化学品登记机构提交登记材料,办理登记手续,取得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在2009年底前完成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必须向用户提供危险化学品“一书一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10.提高事故应急能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要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适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中小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应与当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救援机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建立联系机制,通过签订应急服务协议,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1.建立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每年第一季度,重点企业要向当地县级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报告上年度安全生产情况,有关中央企业要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报告上年度安全生产情况,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现场核查。企业发生伤亡事故时,要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受县级人民政府委托组织一般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的企业,调查工作结束后要向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监管、行业主管部门报送事故调查报告。
1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按照《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局令第20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的要求,健全并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行全员培训,严格持证上岗。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安全意识、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技能、事故案例、应急管理、职业危害与防护、遵章守纪、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教育培训活动。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安全培训考核,考核成绩记入员工教育培训档案。
三、加大安全投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13.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安全投入保障制度,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保证用于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和有效实施,通过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4.改造提升现有企业,逐步提高安全技术水平。重点企业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装置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工艺技术自动控制水平低的重点企业要制定技术改造计划,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在2010年底前,完成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通过装备集散控制和紧急停车系统,提高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必须在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
新建的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装置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选用安全可靠的仪表、联锁控制系统,配备必要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提高装置安全可靠性。
15.加强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定期开展危险源识别、检查、评估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按照有关规定或要求做好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重大危险源涉及的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要有远传和连续记录,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要设置紧急切断装置。要建立并严格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责任制,定期检大危险源压力容器及附件、应急预案修订及演练、应急器材准备等情况。
16.积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工作。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有关企业开发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使用安全技术。在危险化学品槽车充装环节,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代替充装软管,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指导有关中央企业开展风险评估,提高事故风险控制管理水平;组织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应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HAZOP),提高化工生产装置潜在风险辨识能力。
四、深化专项整治,完善法规标准
17.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各地区要继续开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整治工作,通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采取鼓励转产、关闭、搬迁、部门托管或企业兼并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淘汰不符合产业规划、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能耗高、污染重和安全生产没有保障的化工企业。化工企业搬迁任务重的地区要研究制定化工企业搬迁政策,对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和在城区的化工企业搬迁给予政策扶持。
18.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控和协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并在2009年6月底前完成本地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控平台建设工作,保证监控覆盖范围,减少监管盲点,共享监控资源,实时动态监控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运行安全状况。在2009年底前,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都要安装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车载监控终端。
推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联合执法和协查机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本地区公安、交通、环保、质监、安全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工作制度,形成合力,提高监督检查效果。要针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活动跨行政区的特点,建立地区间有关部门的协查机制,认真查处危险化学品违法违规运输活动和道路运输事故。要在危险化学品主要运输道路沿线建立重点危险化学品超载车辆卸载基地。
19.推进危险化学品经营市场专业化。贸易管理、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推广建立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推进集仓储、配送、物流、销售和商品展示为一体的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建设,指导企业完善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统一管理、指定储存、专业配送、信息服务。
20.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即将施行为契机,积极通过地方立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提高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完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有法可依。
21.加快制修订安全技术标准。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组织研究、规划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优先制定和修订当前亟需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标准。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制定工作计划,组织修订现行的化工行业与石油、石化行业建设标准,提高新建化工装置安全设防水平。
五、落实监管责任,提高执法能力
22.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规范执法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实际,制定年度执法检查工作计划,明确检查频次、程序、内容、标准、要求。要重点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并监督执行的情况,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费用提取与有效使用、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等情况。
安全生产执法机构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要提高执法检查的能力,保证执法检查的客观性,严格规范执法检查工作,提高执法的权威性。要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的作用,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参与安全监管、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执法检查工作。要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处罚的力度,推动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3.严格执行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加强对事故调查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查清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严格责任追究,开展警示教育。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受县级人民政府委托组织的一般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监督,检查防范措施和责任人处理意见落实情况。
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要在每年3月底以前,向上一级安全监管部门报送本地区上年度危险化学品死亡事故的调查报告、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复文件(复印件);省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将一次死亡6人以上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报告、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复文件(复印件)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24.加强事故统计分析,及时通报典型事故。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工作,按时逐级上报统计数据;同时收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及其他行业、领域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定期分析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指导安全监管工作。安全监管、行业主管等部门对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要及时向相关企业和部门发出事故通报,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止发生同类事故。
25.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监管队伍建设,重点地区要在安全监管部门设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专门负责本行政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结合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装备;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
26.进一步发挥中介组织和专家作用。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指导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咨询服务,帮助指导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成立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为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咨询服务。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家数据库,为专家参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创造条件;建立重大问题研究和重要制度、措施实施前的专家咨询制度;鼓励和督促中小化工企业聘请专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指导,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六、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7.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的高度,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发挥政府监督管理作用,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定期研究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让人们意识到安全是第一生产力,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安全出发是一切生产活动都要遵循的重点原则来看,化工机械有利于人们扩大生产、提高效率,但是其安全事故的出现也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化工机械所加工的化工物质多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化工机械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而且对环境也会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化工机械的安全操作是关系到社会安全发展、人们生命安全与自然环境协调的重要问题。
一、化工机械事故发生的原因 1、化工机械本身因素
1.1化工机械设备的质量问题 质量是安全的第一保证,化工机械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化工机械本身质量不合格所引起的。化工机械设计缺乏科学性、安全性,存在设计缺陷,质量难以保证,导致生产活动达不到安全要求。如化工机械设备的外观设计不科学、制作材料选用不合理、设计精度不够精确、强度的计算不准确、操作部分设置不当、无功能部件较多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机械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严重影响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
1.2化工机械设备的制造与安装问题
在化工生产设备的制造与安装中出现的问题,也会导致化工事故。如制造工艺存在不合理因素、零件漏装甚至错装、热处理的硬度与强度不达标、加工制造的精度未能达标、机械内部遗留有零件和工具等问题都会使化工机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1.3化工机械设备生产条件与维修的问题
一方面有些化工设备在执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生产条件不好、工作环境不安全,如作业空间狭小、通风状况差、照明不足、湿度过大、温度过高,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如催化剂、物料、抑制剂的摆放与分组管理不规范,这些都会引发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化工机械设备投入生产后,超负荷超时作业,而且缺乏保养与维护整修,导致设备带病作业。而且化工产品腐蚀性较强,机械在进行生产时会逐渐受到化学物料的侵蚀损害,设备受到损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而且由于生产周期一般历时较长,在实地的生产活动中,生产者过分关注经济利益,对化工机械保养维护工作不重视,形成巨大安全隐患,极易引发化工机械事故。2.操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 一方面我国化工企业众多,有些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缺少对化工设备安全生产的足够认识。许多的机械操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而且没有经过培训直接上岗,导致操作行为不规范,引发化工机械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不足,安全防护能力也低。在使用化工机械进行生产活动时,忽略学习对机械进行正常操作与及时保养维护,造成不合理的机械操作,而且存在操作机械时注意力不集中问题,这都为安全生产埋下了事故隐患。
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对生产的安全管理师是一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化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是化工机械事故控制中的关键要素,也是化工企业正常运用机械进行生产的保证。我国如今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化工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许多发展中的中小型化工企业,一般利用小型化工作坊进行生产,管理方式理念落后、管理方法不当、管理水平低,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生产制度,而且对现有的安全管理计划的执行不到位。这些导致了操作人员工作安全意识不足、操作不规范、操作不认真的问题。因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不到位,会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二、化工机械事故的控制措施 1.加强对设备的控制与管理
要真正保证安全化工生产,控制化工机械事故,就要加强对化工机械设备的控制与管理。 在化工机械设计方面要从机械的设计制造开始着手,保证设备的设计、建造与投入生产都处在安全状态。在机械设计时,设计出的机械要保证达到要求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安全性,要针对使用时间和设备的运行环境的预期情况来加强设备的刚度与强度。严格依据设计图纸,依照设计要求来生产和安装设备,保证设备符合预期使用时间、负荷标准、运行环境以及频率与材料的安全要求。在设计化工机械设备时,还应注意选用合适的材料,尽量避免使用毒性大、腐蚀性强、易老化以及有污染危害的材料。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可以通过设备的安全控制系统进行提示或自动化规范操作,警示操作人员,而且设备出现故障时,也要具有自动切断电源或降低危险的功能。 安装设备时,为了保证安装程序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与规范来安装设备,如在安装大型罐时,零件要符合同轴度要求,调整好齿轮口的契合度。在设备的使用中,还应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与保护,依据国家安全标准执行制作,进行机械维护与安全检测,确保机械的安全状态。定期对化工机械进行安全监测,及时排除设备存在的问题、排除安全隐患。同时,还应保证设备处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之中,对现场的材料分类归置保持设备工作环境的整洁有序,注意控制温度与湿度、保证通风条件的良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该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应该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为把安全生产的意识落实到实际生产中去,要严守操作要求,确保安全生产。企业要保证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使用化工机械进行生产活动时,要求工人在机械生产中注重对机械进行维护与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企业应制定安全检查工作计划,避免机械出现带病运行的情况。只有配备了严格的安全制度并有效落实贯彻,才能强化安全意识,达到控制机械事故的效果。在发现设备运行故障与安全隐患时,务必及时进行处理解决,减小化工机械事故出现的概率,保障生产的安全进行。
1.合理规划产业安全发展布局。要制定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按照“产业集聚”与“集约用地”的原则,确定化工集中区域或化工园区,明确产业定位,完善水电气风、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配套和安全保障设施。去年底前,完成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确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专门区域。从今年起,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必须在依法规划的专门区域内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不再受理没有划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专门区域的地区提出的立项申请和安全审查申请。要通过财政、税收、差别水电价等经济手段,引导和推动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新的化工建设项目必须进入产业集中区或化工园区,逐步推动现有化工企业进区入园。
2.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许可。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核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条件。对首次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申请经营许可证且带有储存设施的企业,经上级安全监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审核,符合条件的颁发许可证。申请延期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一级或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由上级安全监管部门直接为其办理延期换证手续,并提出该企业下次换证时的安全生产条件。涉及硝化、氧化、磺化、氯化、氟化或重氮化反应等危险工艺(以下统称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要实现自动控制,纳入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指导和督促企业开展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自动化改造工作,在今年底前必须完成,否则一律不予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进一步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人员从业条件。要研究制定我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人员从业条件,提高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从去年起,要把从业人员是否达到从业条件纳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行政许可条件。
3.严格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投资管理部门要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纳入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程序,建立由投资管理部门牵头、安全监管等部门参加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会审制度。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安全审查通过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批准。要从严审批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合成氨和涉及危险工艺的建设项目,严格限制涉及光气的建设项目。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时,要严格审查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使用危险工艺的新建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集散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的化工装置是否设计装备紧急停车系统;进行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时,要认真了解试生产装置生产准备和应急措施等情况,必要时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生产方案进行审查;组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安全设施投入使用情况与装置自动控制系统安装投入使用情况。
4.关闭工艺落后、设备设施简陋、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监管部门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或在规定期限内未进行整改的,应依法吊销许可证,有关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依法予以关闭。对使用淘汰工艺和设备、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由政府依法限期予以关闭。
二、加强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5.完善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保障安全投入,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6.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企业要加强建设项目特别是改扩建项目的安全管理,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采用安全、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确保建设项目工艺可靠、安全设施齐全有效、自动化控制水平满足安全生产需要。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设计、施工、监理。建设项目试生产前,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三查四定”(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查工程隐患,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整改措施),制定试车方案,严格按试车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组织试生产。操作人员经上岗考核合格,方可参加试生产操作。工程项目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安全设施。
7.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按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相结合,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双基”工作,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生产企业和涉及危险工艺的企业(以下称重点企业)要在今年底前,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面达标。
8.建立规范化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定期隐患排查制度,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要根据生产特点和季节变化,组织开展综合性检查、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节假日检查以及操作工和生产班组的日常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采取防范措施,限期解决。
9.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做好危险化学品普查工作,向上级有关危险化学品登记机构提交登记材料,办理登记手续,取得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书,在去年底前完成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必须向用户提供危险化学品“一书一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10.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要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适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市应急管理部门与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建立联系机制,通过指导和帮助,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1.建立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每年第一季度,各化工企业要向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报告上年度安全生产情况,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现场核查。企业发生伤亡事故时,要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受委托组织一般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的企业,调查工作结束后要向市政府及安全监管、行业主管部门报送事故调查报告。
1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按照《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的要求,健全并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行全员培训,严格持证上岗。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安全意识、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技能、事故案例、应急管理、职业危害与防护、遵章守纪、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教育培训活动。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安全培训考核,考核成绩记入员工教育培训档案。
三、加大安全投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13.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安全投入保障制度,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保证用于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和有效实施,通过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4.改造提升现有企业,逐步提高安全技术水平。重点企业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装置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工艺技术自动控制水平低的重点企业要制定技术改造计划,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在今年底前,完成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通过装备集散控制和紧急停车系统,提高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必须在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新建的涉及危险工艺的化工装置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选用安全可靠的仪表、联锁控制系统,配备必要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提高装置安全可靠性。
15.加强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定期开展危险源识别、检查、评估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按照有关规定或要求做好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重大危险源涉及的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要有远传和连续记录,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要设置紧急切断装置。要建立并严格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责任制,定期检大危险源压力容器及附件、应急预案修订及演练、应急器材准备等情况。
16.积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鼓励和支持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有关开发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使用安全技术合作。在危险化学品槽车充装环节,推广使用万向充装管道系统代替充装软管,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
四、深化专项整治
17.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开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整治工作,通过部门联合执法,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采取鼓励转产、关闭、搬迁、部门托管或企业兼并等多种措施,进一步淘汰不符合产业规划、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及能耗高、污染重和安全生产没有保障的化工企业。化工企业搬迁任务重的地方要研究制定化工企业搬迁政策,对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和在城区的化工企业搬迁给予政策扶持。
18.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控和协查。交通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并在去年6月底前完成我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控平台建设工作,保证监控覆盖范围,减少监管盲点,共享监控资源,实时动态监控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运行安全状况。在去年底前,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车辆都要安装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的车载监控终端。
推进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联合执法和协查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安、交通、环保、质监、安全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工作制度,形成合力,提高监管效果。要针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活动跨行政区的特点,建立地区间有关部门的协查机制,认真查处危险化学品违法违规运输活动和道路运输事故。要在危险化学品主要运输道路沿线建立重点危险化学品超载车辆卸载基地。
19.推进危险化学品经营市场专业化。商贸、安全监管等部门要积极推广建立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推进集仓储、配送、物流、销售和商品展示为一体的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建设,指导企业完善危险化学品集中交易、统一管理、指定储存、专业配送、信息服务。
五、落实监管责任,提高执法能力
20.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执法工作。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我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实际,制定年度执法检查工作计划,明确检查频次、程序、内容、标准、要求。要重点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并监督执行的情况,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费用提取与有效使用、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等情况。
安全生产执法机构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要提高执法检查的能力,保证执法检查的客观性,严格规范执法检查工作,提高执法的权威性。要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的作用,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并参与安全监管、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执法检查工作。要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处罚的力度,推动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1.严格执行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加强对事故调查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查清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严格责任追究,开展警示教育。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企业一般危险化学品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监督,检查防范措施和责任人处理意见落实情况。
22.加强事故统计分析,及时通报典型事故。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工作,按时逐级上报统计数据,同时收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及其他行业、领域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定期分析我市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指导安全监管工作。安全监管、行业主管等部门对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要及时向相关企业和部门发出事故通报,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止发生同类事故。
23.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要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监管队伍建设,结合我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装备。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
24.进一步发挥中介组织和专家作用。安全监管部门要指导危化协会、中介组织积极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咨询服务,帮助指导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家数据库,为专家参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创造条件。建立重大问题研究和重要制度、措施实施前的专家咨询制度,鼓励和督促中小化工企业聘请专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
六、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5.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的高度,积极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定期研究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一、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clearer production)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二、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化学工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以较快速度增长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清洁生产审计有助于企业分折污染源产生的原因,找出物料流失的环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措施,使企业的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满足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企业结构的小而散。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专业化水平低,规模效益差,因而竞争力弱,污染治理能力也差。在化工系统各个行业中,仅纯碱行业以经济规模企业为主(大型企业的生产能力占70%以上),其他行业均以非经济规模企业为主。
2.产品结构不合理
我国化工产品结构的实际现状是以低中技术产品为主,以农用化学品、基础原材料为主;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档次高的产品所占比例低,精细化工比重偏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产品比重偏高;产品加工深度浅,产品结构升级缓慢。即我国低档化工产品和低附加值化工产品多,生产过剩,高新技术化工产品和专用化工产品少,主要依靠进口解决。
3.创新能力差
化学工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从原料消耗到产品质量、能源消耗,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考虑都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我国化学工业的创新能力不强,行业平均的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5%~1.0%,有的行业甚至更低,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10%。因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少,一些重要的化工产品技术主要依靠国外。
4.管理方式落后
管理落后这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各种认识问题的干扰和过分强调投资和技术,使企业看不到或不愿看到由于管理落后造成的巨大浪费和污染。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效率高、消耗低,而全国大部分化工企业的现状恰恰是效率低、消耗高,损失浪费巨大,从而更加重了污染负荷的排放。管理方式落后造成能耗高、原料利用率低、浪费大,劳动生产率低,废物循环利用率低,污染严重。
三、清洁生产与化工行业
1.清洁生产的意义
a)开展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b)开展清洁生产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
c)开展清洁生产可大大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
d)开展清洁生产是提高组织市场竞争的最佳途径。
2.化工行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每个企业都存在着许多清洁生产机会,只是以前忽略或是发现了但没有去做。然而,化工企业清洁生产的机会和潜力随处可见,大到整个工艺流程,小到一个阀门。这需要企业从最高决策者到每一位员工认识和参与清洁生产。
四、如何协调清洁生产和化工行业
1.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新思路
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的源头削减和生产全过程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能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同时污染物的发生量明显减少。
2.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表四-2
序号阶段步骤
1筹划和组织1.取得领导支持2.组建审核小组3.制定工作计划4.开展宣传教育
2预评估1.组织现状调研2.进行现场考察3.评价产污排污状况4.确定审核重点5.设置清洁生产目标6.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3评估1.准备审核重点资料2.实测输入输出物流3.建立物料平衡4.分析废物产生原因5.提出和实施无低费方案
4方案产生和筛选1.产生方案2.分类汇总方案3.筛选方案4.研制方案5.继续实施无低费方案6.核定并汇总无低费方案实施效果7.编写清洁生产中期审核报告
5可行性分析1.进行市场调查2.进行技术评估3.进行环境评估4.进行经济评估5.推荐可实施方案
6方案实施1.组织方案实施2.汇总已实施的无低费方案的成果3.验证已实施的中高费方案的成果4.分析总结已实施方案对组织的影响
7持续清洁生产1.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组织2.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3.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4.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1)组织和策划阶段
2)预评估阶段
现状调研内容1、企业概况2、企业的生产情况3、企业环境保护状况
――主要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
――主要污染源的治理现状
――“三废”的循环/综合利用情况
――涉及的有关环保法规与要求
4、企业的管理状况
3)评估阶段
4)方案产生和筛选
5)方案可行性分析
6)方案实施的要求
*90%以上的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要实施
*至少实施1项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
*贯彻边审核边实施的原则,每个阶段都要实施已经形成的成熟的清洁生产方案
*每个方案都要确定明确的实施部门和实施进度以及验证机制,确保方案实施到位
*重视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绩效的评估
7)持续清洁生产
五、结语:
清洁生产不仅仅只是一项措施,更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和谐。从根本上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必然要依仗清洁生产的力量。工业企业是清洁生产的主体,而此项政策在我国正式施行必须解决其中矛盾的一些问题,才能达到两厢和谐。
参考文献:
强调源头控制工业清洁生产将发力.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2012-09-11
清洁生产.河南门户,2013-03-22
陈润霞、白雪、秦海莉,化工行业清洁生产研究,内蒙古环境保护,第11卷,第3期,1999年9月
顾宗勤.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趋势.化工技术经济,2005,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