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7 11:11: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

篇1

(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1.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地位——其表现有二:一、 .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二、 .

2.国有经济是主导作用——其表现有二:一、对 的控制力上,如金融、通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冶 金、化工等. 第二:国有经济要 ,引导和影响 并在 .

3.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家庭承包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十六大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观点:

(1)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2)发展规模经营;(3)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1、一切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2、这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决定的.3、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

(三)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的经济形式或组成部分).

注意一个易错的说法: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重要经济形式.

(四)我国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即所有制结构)

1.这项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客观必要性.

从根本上说是,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发展也不平衡,生产力呈现多层次性)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综合国力……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

2.十六大提出了两个必须: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一政治一经济制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高一政治经济常识专题知识点归纳

2.高一必修1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篇2

1、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期

2、比较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的异同点?储蓄存款作为投资方式有什么优缺点?

异同点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优点随时存取,流动性强,灵活方便利率较高,收益高

缺点利率低,收益低存期限定,流动性差

相同点(为投资方式的优缺点)储蓄存款是一种便捷的投资方式,比较安全,风险较低。存在因通货膨胀而贬值及定期存款因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3、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

投资方式有:(1)存款储蓄:便捷的投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收益高于同期储蓄存款但低于股票,风险高于定期储蓄存款低于股票。(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

注意:(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2)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跟多的投资机会。(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4、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主要业务?

(1)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2)主要业务: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商业银行开展其他业务的基础。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③结算业务。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投资的选择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1.高中政治有关投资理财的选择的必背知识点总结

2.高一政治必修一投资的选择知识点

3.高一必修1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4.政治必修1投资理财的选择必背知识点

篇3

“多彩的消费”作为《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的内容,即是对第一单元的一个出发点也是一个归宿点。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中心――消费,两条线索――消费的基本认识和怎样消费来组织教学的。各种消费观和怎样消费是本课的重点,其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综合探究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消费观点,充分认知和了解艰苦奋斗精神,深化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就这个知识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作为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可支配收入”的分析与讲解

在讲到影响消费的因素时涉及“居民收入”,而“可支配收入”是居民收入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就其外延理解,可支配收入,有三个理解维度,即:国家、地区和居民个体;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来分析,可支配收入又可分为“国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从宏观核算来说,国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要素净收入+经常性转移净收入(其中,生产要素收入=劳动者报酬收入+各项财产性收入;经常性转移收入=补贴收入+赠予收入+无偿移转收入);从微观统计角度来说,国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高一政治“多彩的消费”教材内容中的可支配收入不是从国家和地区的维度来理解、分析的,而是以居民个体的角度来分析的,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其范畴指的是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在此需要关注的是居民总收入和可支配收入两个概念,而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则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可支配收入在道理上是一样的。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将这些内容进行渗透、讲解,同时将工资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放在一起进行区别、分析,拓展学生学习的范畴,强化学生对经济知识的认知和了解。

二、“恩格尔系数”的分析与讲解

恩格尔系数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结合统计材料对销售结构变化总结得出的规律,即: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延伸、拓展其范畴,将这个规律以一个国家来分析:一个国家越穷,那么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就越大,反之,国家越富,购买食物支出的比例就会越小。加强学生对经济知识的运用。笔者在这个基础上,灵活变化恩格尔系数,分析、总结其系数指标的时代性与条件性,即: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与总支出金额是成正比的;同样其他条件相同的状况下,恩格尔系数高与低分别代表着国家的富裕和穷困。在分析、观察、统计恩格尔系数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时间越长恩格尔系数就越明显、越准确,其年份中恩格尔系数的波动也属于正常现象;第二,在进行国际分析时,需要注意的是其可比口径,如:在中国,其住房、医疗、交通等有着补贴的现象,所以,在进行比较分析时,应适当地进行调整;第三,趋区域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不同,其恩格尔的系数也就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中应提醒学生注意恩格尔系数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误差。

三、“做理智的消费者”的分析与讲解

就这部分知识,高一政治教材是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的,清楚几方面的关系,即: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关系;个人行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消费与创造、享受与积累的关系。笔者在教学中也是着重从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讲解的。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度地进行消费,借以处理好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消费,不要盲目从众,以个人实际需求出发,尽量避免情绪影响消费,保持冷静,实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双赢。同时,笔者认为在讲解此内容时还应渗透一定的绿色消费观念,保护环境,诸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购物、物品多次使用、废品循环再生使用等等,让学生深入明白个人行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这基础之上,有意识地渗透艰苦奋斗精神,让学生深刻了解到艰苦奋斗不仅仅是过去时代所需要的,更是我们今天不变的精神追求,诸如:强化学生自主分析、总结消费与创造、享受与积累等之间的关系,最终,通过身边的实际生活来约束自我的行为,力争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中,作为政治教师应明确让学生了解到政治知识的实用性。对于一些政治知识点,教师不能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延伸、拓展知识范畴,强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观念。

篇4

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与作用,以下,笔者仅以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例,就部分新课标理念带给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有益变化进行初步的分析、总结与归纳。旨在于以此引发更多教学同仁的关注与重视,进而在切实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的运行与普及。

一、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据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其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等过程的基础上实现富有个性的发展与进步。”

这就要求我们高一思想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以此实现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更深刻认识与理解。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严格践行了新课标的这一指示。例如,在学习了高一上册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后,我特意为学生布置了“讨论开发方案可行性”的研究性学习任务:

1.全班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当地的相关经济资料;

2.学生小组甲以旅游开发商的身份从旅游市场开发的角度出发对当地的社会人文、自然风景等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并提出符合其身份的开发方案;

3.学生小组乙以环境保护志愿者的身份对开发方案有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

4.学生小组丙则担任政府官员的角色,并从政府应促进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开发方案进行综合、全面的考量。

如此一来,就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度较高的研究性学习空间,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巩固之前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明确了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深刻理解了我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等,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还使得他们真正经历了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有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为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与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将讲解完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点视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标准,而更应该侧重学生是否从理论知识的学习中真正得到了收获及发展,其社会实践能力又是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与进步。与此相适应,《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实践环节的强化,要求教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全面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同样,以我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例,在学习了“多变的价格”这节内容之后,我带领全班学生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商品价格”社会调查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1.调查并记录市场上鸡蛋、牛奶、瓜果蔬菜等日常食用品价格的变动情况;

2.从劳动生产率、供求关系、国家政策等方面对日常食用品价格起伏变化不定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与验证;

3.总结、整理一些商品价格变动的真实生活实例,以此说明商品价格变动带给人们生产、生活的积极、负面两个方面的影响。

如此,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不仅将教学场所由课堂扩展、延伸到了社会领域,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充了学生的视野范围,与此同时,还真正做到了将课程知识点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有利于在积极参与、主动投入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水平与能力。

总之,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将新课标理念灵活运用在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因为,这既是顺应新课改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更是契合素质教育理念、进而切实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篇5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辩证思维能力就是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长期的训练、培养才能获得。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习惯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就此,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借助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故事情节,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有效增强教学效果。高一学生面临着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变,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少年,有时简单而枯燥的说教并不能使他们信服。一个故事,一个寓言就能化解一谜团,解开一个困惑,指明一个方向。比如高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抓不住重点,手忙脚乱的情形,笔者通过《赌饼输家》的故事,让学生懂得了要学会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针对学生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之以恒的状况,笔者用《愚人吃饼》的故事引导他们要注意量的积累。

二、赏析漫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政治试题中无论是高二的学业水平测试还是高考,总会有选择题涉及漫画。通过漫画题的测试,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洞察时事的敏感度和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比如高一学生在接人待物上往往不成熟,评价人和事往往有失偏颇,好走极端。由此笔者展示了一幅漫画:一个人因为树上有几个小虫,他决定将这棵树砍了。学生纷纷议论:怎么能因小失大呢?笔者乘机引导:对啊,同学之间能不能因为一点小矛盾就大打出手呢?看人看事能不能绝对呢?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向学生渗透的是辨证的否定观,防止学生形成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三、设置论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真理越辩越明。为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辩论模式,即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好论题,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辩论。对抗辩论的形式就是让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在辩论的过程中竭力维护自己的观点,批驳对方的观点。这种形式表面是要求学生片面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意图相悖,而实际上正是在与对手的激烈对抗中意识到双方观点都有合理的因素,又都有不合理的因素,从而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达到辩证地看问题的目的。比如在讲解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正方,辩题是“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一组是反方,辩题是“人民币升值弊大于利”。先让学生预习,到图书馆搜集资料,上网搜索相关知识,并整理成点。学生在搜集整理材料的过程中,锻炼了归纳分析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及关注时事热点的兴趣。辩论的结果让学生明白了人民币升值有利也有弊,如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要根据国际货币市场行情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确定,通常要在均衡水平上合理变动,以维持其币值的相对稳定。

四、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学习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简单学习,按照“理解、记忆、训练”的过程来学习,这是我们学习单一知识点的基本过程。二是系统学习,通过归纳、总结、整理把众多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我们的大脑里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图。

篇6

高一历史的学习方法有哪些要理解记忆

高中历史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背下来的,要理解着去记忆,要把课本完全吃透,吃透的意思是指你要熟悉全部的历史知识,在记住历史知识点的基础上理解性的做题,通过一个历史事件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他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这些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打高分的,你要理解记忆。

要学会做历史题

我们说了那么多学习方法也没有什么用,最主要的还是做历史题,然后全部答对,才能打高分,毕竟我们还是以分数定胜负的,那历史如何打高分呢?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技巧。大家要记住,“根本原因找经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问这件事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你脑袋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的事件,间接原因就要多拐几个弯的了。

要学会复习

要针对性的复习,你要看你哪个方面比较弱。高中历史是由历史文化、历史政治、历史军事以及历史经济组成的。你看你哪个方面比较薄弱,加强复习,不懂得就要问老师。对历史知识点要不断完善和总结,这样才有可能使历史得到高分。

高中历史该如何复习理解记忆

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但是碰到新的情境和材料就无从下手,因此强调理解性的记忆。

把握教材

提高理解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历史材料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将教材中的句号变成问号。

如对于“两税法”这个知识点,我们不仅要记住具体内容,还要理解为何称“两税法”?与以前的赋税制度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寻找规律

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掌握历史单元特征和发展趋势,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些知识点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如要理解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的原因时,主要是“生产技术的提高”、“经济政策的调整”、“社会秩序的安定”、“民族融合的加强”、“中外经济的交流”、“人民辛勤劳动”等;讲经济发展的表现,主要是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中外经济交流几个方面去总结。

获取和运用信息

首先要学会解读和获取“设问”信息,在这个基础上然后再去解读并获取试题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材料或“情境”信息,不要将这个顺序颠倒。其次要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才能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再者,要将试题中材料与所学知识建立起正确有效的联系。最后,对设问的信息进行解读时,有的可以直接用所学知识回答,有的可以将材料中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还有的则要运用相关的史学观点进行阐释。

高一历史学习有什么好方法一、观念转变

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中考在去年才考历史,而且作为综合科来考,初中课时安排少,许多学校又缺乏专业教师,历史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初上高中后,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属新编教材,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缘于此,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课时少,进度紧和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渐扎实的情况下,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学好新教材,是摆在每一个高一新生面前一道难解的方程式。

二、讲究方法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因此,高一新生接触《中国近代现代史》时较为头疼,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高考形势的要求。具体来讲:①要培养自学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②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首先,高中历史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诸如“革命”、“改革”、“改良”等,必须结合政治常识方能理解。在目前各类历史试题中,理解性的题目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好,做选择题时,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做材料题和问答题时则容易答非所问。其次,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平时,在学习中应注重多分析、多比较,找出其异同处,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③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高考实行“大综合”的趋势,要求各科加强渗透。学生在平时应关注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去研究、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7

高一思想政治课课本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形式多样,除了教材正楷字的文本编写外,还配有许多教学资源:有图片、图表、结构图、名言、“议一议”、“想一想”、“忆一忆”、“算一算”等栏目,还有资料卡和相关的《阅读与思考》材料等资源。这些丰富而多样的教学资源已成为教师教学的不可缺少的“佐料”,这些教学资源的运用有利于教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教学的实效水平。现谈谈本人是如何利用这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的。

一、选择性使用

在一些框题中,编者所配有的教学资源较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性一一采用,面面俱到,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更重要的是要注意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把握,所以,在使用教学资源上就有所选择、有所偏移和倾斜。另外,还得根据学生情况、班级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灵感,还得对一些教学资源“添枝加叶”。为此,教学资源不能仅限于课本,还得“向外延伸”,即“外面收来课上用”。这样教学才富有生机和活力,课堂教学才能引人入胜。如在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这个框题内容中,就有三幅图片,有“议一议”“查一查”“说一说”三个问题栏目,有名言和不正当竞争的资料卡,如果把这些资源全部用上,课堂时间就很仓促,从而会影响本节课重点知识的讲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情况,有的放矢,应选择性的使用这些资源

二、移用

有些教学资源除了可以用在该设置的地方,用来说明该框题的内容外,还可以成为“再生资源”,可“二次使用”在其它框题内容中,这种“移用”可称为教学资源的“再生利用”,或“异地使用”。只要能说明问题,只要能提高教学实效,就可利用。得来全不费工夫,何须另外求索呢?如高一上册政治课本P43的三幅图片在该框题中意在说明我国的生产力状态呈多层次性,地区差异较大,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但在讲“我国的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均比较低”这个知识点时,又可以把P43的下面两幅图片进行再次利用,结合这两幅图片,分析我国当前的农业现状,特别是我国西部农村的农业生产特点。这种教学资源的“二次利用”具有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的功效,使学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同时,又可以减轻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收到课堂实效。

三、重点使用

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上,应有轻重之分。有些教学资源无足轻重,可用可不用;而有的教学资源,不能不用。对“那些最能说明问题、能最大限度地说明该框知识点、最能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资源应重点使用,决不能偏废。否则,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如:高一上册政治课本P74的设问: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有何异同?教师讲解了这两种公司的有关知识点后,为了对该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应必须使用这一设问栏目,通过两类公司的比较得出有何异同。通过对这一教学资源的使用,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理解能力。因为该设问具有总结和引导学生思考的功能,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丢弃。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又如高一政治课本为P80页的名言:“我读书越多,书籍越使我和世界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也要重点使用。原因之一:读书涉及到购买图书、送子女入学等问题,是属于精神消费的重要内容。这种精神消费能开发人的智力,发展人的潜能,洗涤人的心灵,充实人的内心世界,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有助于个人和家庭未来的发展,提高家庭的生存适应能力。强调读书也就体现了强调精神消费的重要性。原因之二:从对学生的教育性来说,目前一部分学生好吃好穿、爱慕虚荣,向父母索要高档手机、名牌衣服。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认为只要父母有钱,今后高中毕业了,照常可以做生意开公司。对读书毫无兴趣;另外,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每年都有相当一大部分学生找不到工作,就业无去向。于是,很多学生产生了读书无望的想法,所以,对这一名言的使用有利于使学生改变错误的认识观念,从而激励学生上进,对学生有相当大的教育意义。

四、变化着用

为了需要,教师可以对一些教学资源进行修补、翻新、变花样来使用。只要能适合学生的学习口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是非常必要的。如:高一政治课本下册P28页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可用“线段表示法”。见下图:

观察分析:从百分比、级数和最上方的所交纳的税款数字上看,个人收入每提高一级,税率就要增加五个百分点,所交纳的税款就越多。由此看来,级数越高,税率就越高,所以,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是: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实例计算:现通过举例用上述“线段表示法”来计算个人应缴的税款:

假定一位工程师的月收入是7800元,他每月应缴多少税款?

第一步:个人纳税起征点是2000元,意思是这位工程师的月收入除去2000元后,只有剩下的5800元应该按相应的税率纳税。

第二步:按数字找级数,对照上表,5800元属于应缴税款的第四级。

第三步:分级数计算税款。

①5800元中有500元按5%的税率应缴纳25元的税款。

②5800元中有1500元按10%的税率应缴纳150元的税款。

③5800元中有3000元按15%的税率应缴纳450元的税款。

篇8

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反思范文一高一期中考试虽已过去有一段时间了,但它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启迪,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试题分析

此次期中考试之后因为要召开家长会,所以我校高一政治考试试题采用的是高一政治备课组自主命题的试题。试题满分为100分,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共30题,60分;主观题为3题共40分。

试题的特点:

1、试题形式多样:有时政背景材料、名人格言、漫画等各种形式命题,灵活多样。

2、试题关注时事:试题的背景材料涉及到的背景材料有:诸如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2007年网络大案“熊猫烧香病毒”的破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储备金、2009年广东省高考实行了“阳光工程”、2008年6月湖南省开通了政府热线投诉热线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3、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凸显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新方向,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考查,与高考接轨。

4、试题考查的内容做到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为主与覆盖考点全面的统一。

其中考题涉及到政治生 活第一课和第二课的知识点共16个(这两课知识点共22个),重点考查人民当家做主的本质、公民的权利就和义务、民主选举与监督、政府的职能及责任、政府如何行使好权力、监督政府的内外机构有哪些等。

5、当然试题的客观试题的数量过多,主观题设置量及分值较少,这是本卷一个不合理之处。

二、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参加考试学生1590人,学生最高分为89分,及格人数614人(以60分为标准),特优班及格率48.8%,实验班及格率34%,普通班28.5%,基本上达到了期望值。

我们的学生已明显有成绩分化的迹象,而且是阶梯式的分化,高低成绩差异很大,且文理分化很严重,打算将来学理科的同学在政治课堂和平时考试复习过程中明显对自己有所放松。同时差距明显,但亦说明学生的努力的程度的不同,以及现在的学生怕吃苦懒惰使得该记的没有记下,这也是造成成绩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阅卷和数据统计,我发现了学生在前一个阶段出现的问题:

1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出现对知识理解不深的情况。

2 学生的能力有待提高,如审题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分析能力等等。

3 学生的答题方法、做题技巧缺失。

4 核心问题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不够准确,记忆能力有待提高

三、应对的措施

1.加大学生的练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2.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审题能力的锻炼,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3.强化学生的记忆,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记忆每一课的知识点以及课课之间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记忆能力,最终达到能力的目标。

总之,从本次期中考试前后来看,学生的成绩已明显高于2009年寒假的期末考试成绩,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已基本适应高一的学习,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以学校的教改为契机,以练为主线,以考带练,加强学生的练习的强度,争取在2010年7月的期末考试中,再创佳绩,让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反思范文二紧张的期中考试结束了回顾前两月的教学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1、解题思路、答题技巧

2、课节多在五、六节加上枯燥无味,学生不易接受

3、教学中应注重基础,但也应为文科班培养几个尖子

4、练习册的使用,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后教学应抓好以下工作

1、学生思维方式尚未思变

2、复习的较充分,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件的定性问题。

问答题不会分析,抓不着点,应使学生学会答题方法( 励志天下 lizhi123.net )

3、帮助学生学会良好的记忆方法,对记忆成果要加大检查力度

4、作业、练习册的使用要充分

5、复习过程中多下功夫,分成小组、互相提问,题比较基础,给学生以充分的信心

6、备课、对教材不熟,多看勤问,备教材、备学生,增强学生的兴趣

7、学生懒惰,值得注意多督促,认真检查,多练,为迎接会考做准备。

8、提高自身素质为业务考试做好准备。

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反思范文三本周期中考试结束了,为了能够查找教学中的不足,更好地做好下一步的教学工作,现就期中考试试题特点、学生答题情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案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以正确认识自我,总结经验教训,为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学作好准备。

这次试卷整体来看比较容易,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测试,形式灵活,从考试情况看,班与班之间、同一个班的学生之间都有一定的差距。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出现了比较灵活的实际问题,学生们不能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尤其是非选择题,学生们不会审题,找不到答题的方法,归根到底还是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篇9

高考学生复习计划一

第一轮是全面撒网式的复习。把高中课本按顺序过一遍(语文除外)。该背的东西在这一轮复习要基本搞定,数学要把不同的章节中的基础知识巩固一遍,能把内容跨度较小的题目基本解决(如果你的要求比较高的话),英语要把高一到高三的知识点重过一遍,这个过程应该有一套比较好的题量比较大的资料。文综跟着老师的复习过程走就可以,重点还是要把基础知识巩固背熟。语文要多注意积累,字音、字形等方面需要注意,该背的古文等要背熟。这一时期大概从高二暑假到高三上学期结束(不同的地方在具体时间安排上可能不同),文科生应该把更多的重点放在语数外上。

第二阶段是属于专题性质的复习。这一阶段在跟着老师的步骤走之外,自己再找一些适合自己的专题性质的资料。语文除了前面的基础知识之外,要对阅读题和作文加以适当注意。具体方法是多做一些试卷。可以是历年的考题综合,也可以是最新的高考快递题目等。数学要集中力量解决后面的综合型题目和一些难题,对于要运用的原理不要有疏漏。英语应该保持大量做题,碰到新的题目要注意总结,要注意听力和阅读。文综应该市场上有很多专题复习的资料,可以选择一些。比如说政治需要看一些时事材料,可以对这些材料中可能牵涉的问题加以总结。历史可以分成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加以复习。地理主要是把书上易考的重点当专题来复习,还要注意三科结合的题目。这一段时间大概要到高考前一两个月,重点是多做题,多总结。要适当加强对文综科目的重视。

第三阶段是冲刺阶段。主要是做综合试卷和模拟题。虽然不一定在高考中能碰到,但做一些综合试卷是对高考的一种模拟。无论从内容还是心理上。记住做完卷子之后要注意归纳自己做这套卷子的收获。在做卷子之余可以把以前背过的文综基础知识翻一翻,熟悉熟悉。

高考学生复习计划二

1.多看积累知识

高考前的中词复习计划及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看一些平常积累的知识点。在平日里,老师在讲解了一些知识后,还有自己平日里积累的知识点都是可以作为高考时候冲刺复习的方法,所以进入高中之后就要对所有科目的知识点进行累积,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死角,要相信,平时的一个小小知识点都可能是在高考中被作为一盒考点,成为一个分数提高的方面。这对与高考的人来说很有帮助。

2.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都说人生不打无胜的仗,对于在高考冲刺复习计划及方法的制定,那么既要制定详细而且非常周全的复习计划。每日计划或者每周计划,再或者是每月计划等都需要很好详细的做好计划,而不是走到哪里算哪里,在很多人看来,根据计划有计划的进行,对于高考来说才能顺利的进行。假如自己的每天的生活过得很混乱,那么也不要想着能够在高考中考出很好的成绩,因此计划很重要。所以高三网小编建议有一个周全的高考冲刺复习,是一件不可缺的事情,希望大家认真对待高考这件事。

3.攻弱点强化难点

高考冲刺复习计划及方法中,还有一件事情千万不能忘记,那就是把自己你的弱点给攻下来,什么为高考弱点?那就是在自己的弱势题型上做好功课准备,让自己的弱势题型进一步的得到很好的发挥。而对于难点则更需要加强强化,而不是把难点放在一边不管,这样的做法很明显是不正确的。在高考中需要全方面的了解自己现有的状态,而不是只看到小小的一面而已。

学霸:高考中,文综相当能拉分,尤其对于比较拔尖的同学,此时提高成绩文综是突破口,即历史、政治、地理三科的综合复习很关键。

历史:想拿高分就一个窍门:背课本(仅从高考应试的角度来说)。另外对重要的知识点要准确记忆,比如欧洲启蒙运动中各个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应该老老实实尊重课本去记去背。

在看历史书时要细心,时间地点人物要记准确,书上的小字部分也不应该放过。

政治:政治想拿高分,还是要讲究一些策略。比如选择题,做题不要钻牛角尖,一般的技巧是先排除两个,剩下两个后,再看看哪个更扣题,哪个更显而易见,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哲学部分,复习时,可以拿出完整一天的时间,把两本书认真看一遍,边看边把书上提及的原理和方-摘抄下来。其实,两本厚厚的书也就是6面A4的纸,复习哲学时只要看这些笔记,会发现条理很清晰,记得牢,答题时很好调动思路。

政治出题比较依赖热点,所以后期复习至少要选一份比较完整的热点资料来看。好好研究一下它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些热点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时政术语的表达。

地理:要想拿高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定位,一个是牢记地理规律和区域特点。

准确定位就要求非常熟悉地图,可通过画图来加深记忆。还有就是区域特点,以世界地理为例,13个分区,每个区把它分成自然和人文两个部分。自然部分再分面积、气候、植被、水文、矿产等,人文部分还可分成人口、语言、区域文化、旅游、工业、农业等等。这样经过整理的知识点会比较清晰,方便记忆复习。

高考学生复习计划三

夯实基础

高三学生将原来的物理基础知识结构、基本概念规律强化温习、理顺成纲.原来在高一和高二期间的学习是对零碎知识的堆积,现在是把头脑中零碎的堆积转化为图书馆藏书式的条目结构,即第一轮复习要达到的目的.一轮复习要对教材进一步地熟悉,对基本内容进一步加深认识,只有熟记于心,才能熟能生巧.

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对物理基础好的同学而言这是一个加强和加深的过程,对物理基础弱的同学则是一个迎头赶上的良好机会.可以说,这一阶段是高三学生的黄金时段,这一阶段是弥补以前学习中知识上的缺陷和能力中的不足的机会.

注意养成良好、有效的思维习惯

篇10

一: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注重研究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位新老教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以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中学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学科知识。还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二、加强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课堂知识的简单罗列和堆砌,以及单纯地以机械记忆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本人积极探索减轻学生记忆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能接受的角度和立场设计教法,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思维,调动眼、耳、口、手等器官,让他们随课堂流程做到眼看、耳听、嘴说、手写。对一些记忆烦琐的内容,先让学生找到关键词,然后找关联词,认清段落层次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性、有效性。

三、正确处理好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辨证关系。在教学中,本人严格要求学生在记住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要结合同步训练题,抓好基础知识的深入掌握与落实查漏补缺。本人深知学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经常苦口婆心地劝导学生要认真、独立完成每节课的优化训练,课前检查预习情况,课中通过检测反馈学情,定期抽查听写基础和重点知识并及时批阅,督促学生温故而知新。

四、注重学习,加强积累,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近几年来,教材本身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高考命题的模式与测量标准不断发生着极大的变化。所以作为教师要配合对新教材的把握,跟上教材与测试发展的步伐,要自我激励,自我加压,勤于学习,勤于积累,不断充实与更新知识结构,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为此本人经常性地阅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学政史地》、《中学政治历史教学》杂志等,在这些刊物中汲取别人教学中对教材的分析与挖掘,教法的设计,知识的训练,以及对各种考试的研究,学习中作了大量的业务进修笔记,成为教学的辅助资料。

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本人每节课都力求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以和蔼的面孔,舒缓的语气,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感染学生。同时注意以德为本,用先进人物的高尚人格和品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在课下主动接近学生,关注他们的思想行为动向,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拉近师生距离。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后进生,利用课间经常与不同层次的学生交谈,教育优等生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教育中等生端正学习态度寻找学习规律与科学方法;鼓励后进生积极面对人生,学有所获。通过现实生活中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人在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留下了许多遗憾和不足。

1、高一是学生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教学要使学生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但由于许多学生偏科,忽视政治课学习,学习激情还不尽如人意。

篇11

受政治科目高考对能力要求凸显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对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是一种考验。传统的思维模式认为,高一、高二打基础,在高三阶段大搞题海战术,试图通过大量的集中训练获得能力的提升,但往往与预期的结果相差甚远。能力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其形成和提高需要一个渐进的量的积累过程,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结合高中政治这一学科与时事结合紧密的特点,政治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还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结果是非但圣贤书没读明白,窗外事也一无所知,学生视野狭窄,能力低下可想而知。因此,笔者认为,从高一开始就把时政教育引入日常的教学中来,通过日积月累的积淀,逐渐培养学生分析提取材料信息、综合归纳的能力,不失为一个有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方法。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放矢地引入时政材料;与教材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兴趣;课堂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师主导,有的放矢引入时政

政治课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讲大道理、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纵然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但更多的是我们政治课自身教学不成功的原因。传统的政治授课模式要么是就知识点讲知识点,要么是就考点讲知识点,结果是学生成了学习机器,毫无兴趣可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政治教学严重违背了新课程改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要使学生学有所获,知行统一,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有目的地引入时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在备课本的同时也要充分备学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精练的语言准确讲解理论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课本上的探究材料,同时恰当引入时政。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为确保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兼顾趣味性,教师就要综合利用各种媒介广泛摄取有效信息,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都是选材的常用信息渠道。材料的选取应遵循准确、热点的原则,最好是学生熟知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感动中国、经济半小时、本市日报等都是不错的选材途径。通过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再现书本上的“枯燥”理论,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觉得原来学习这些理论是有用的,从而增强求知的欲望。

二、与教材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核心在于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时政教育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是活的国情教育。把它和教材有机结合,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时政教育是教材知识的丰富和补充。进行时政教育时,必须以教材中阐述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对基本原理正确理解的程度,又加深了对所结合的时政问题本质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书本出发探索多彩的世界带给学生的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充分体现了我们教材“三贴近”的原则。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倡导“诱思”教学理念的今天,仍不乏传统的“一言堂”的课堂模式,原因是缺乏新鲜元素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感到乏味和无趣,不愿意过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而是选择做被动的听众,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教学目标自然难以完成。如何构建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则显得尤为重要。课前的成果分享、课后的知识迁移,适时引入相关的时政材料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1.课前的成果分享

课前成果分享是通过课前布置预习作业的形式来实现。每节课前,针对将要讲授的新知识点进行提问,然后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也就是结合近期时政热点问题对新知识点给予分析论证,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最后给予总结。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课题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课后的知识迁移

课堂上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基本已经掌握,再适时地布置一些与时政有关的课外作业,既可以达到及时巩固基本知识的目的,又可以提升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比如,针对某天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可以把材料抛给学生,让学生针对这个事件发表观点。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撰写时事评论、时事小论文、时事辩论赛等等都是不错的形式。关键是在学好基础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也给枯燥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注入了一些新鲜的血液。

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课内、课外生活,使学生对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政治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拓宽了视野,发展了能力,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素质教育的普及,“诱思”教学理念的推广,这些都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具有灵活性和多变性。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及时进行知识更新,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探索有效提高教学目标的途径,充分发挥时政教育在提升学生能力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俊峰.浅析时事政策教育[J].教苑荟萃,2009(25).

[2]莫日根.谈中学时事政治教育模式[J].新科教,2009(3).

篇12

首先,教学内容有着本质的不同。初中政治课又叫思想品德课,初中生在社会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还处于似是而非的阶段,因此以思想品德引导为主,加上初中生的身心特征、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教材内容更多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中心,案例的选择、问题的设置、知识的拓展,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而高中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高中生虽然对“三观”有一定认识,但不系统,因此高中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思想政治观点统领知识点,知识点的选择始终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教材更侧重于对理论的学习。

其次,教学方法不同。思想品德课内容相对简单,教学目标也是以德育为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多采用情境法、故事案例法、讨论法。这些教学方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故事多于理论,叙述多于分析,甚至有时候,教师“演”的成分大于“讲”的成分,“讲”的成分大于“析”的成分。而高中政治课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个维度展开,每个章节内容编排的基本方式是“从生活现象”到“理论依据”。学生在学习时要完成一个这样的思维流程:认识生活现象―总结其中规律―利用相关规律解析生活现象。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更侧重于引导学生分析事例,再总结规律,总结规律之后再学会分析事例,重在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最后,对学生而言,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同。初中生上政治课,主要以听故事为主,讨论完后有点感悟即可,加上初中阶段的考试压力较小,中考时常是开卷考,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是太高,大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完成老师交代的记忆、理解等学科任务,很少主动运用政治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高中生则不同,政治作为高考科目,有着严格的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在背诵、理解的基础上,懂得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初、高中教学衔接

这里讲的衔接主要是在高中政治课中,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整,从而使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一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的教学内容。具体注意点如下。

1.教师要钻研教材,使教学内容衔接起来。

虽然教材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但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高明的教师总是要仔细研读初、高中教材,了解初、高中政治课的不同,明确知识点重复的地方,在教学时懂得取舍,懂得如何比较,懂得如何进行衔接教学。

2.教师要运用教法,使思维浪花跳跃起来。

教师应采取启发式、合作探究等多元化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考问题。具体在教学素材的搜集上,教师要与时俱进,适当引入流行元素,体现时代感。例如,讲到有关民族团结话题内容的时候,可以选取叙利亚难民危机作为案例,通过展示当地儿童悲惨的命运,分析国内民族宗教乱象,进而反观我国和谐的民族关系,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师生互动上,应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外,在教学语言上,政治学科作为文科性质的学科,教师的语言要尽可能诙谐幽默,生动有趣,这样,不仅会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