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双拥共建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7 11:11: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校双拥共建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学校双拥共建工作计划

篇1

(一)认真抓好各项优抚安置政策的落实。

1.认真贯彻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做好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增长、落实工作,做到抚恤定补款及时足额发放。

2.认真执行《__区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切实解决优抚对象“看病难”问题,做到优抚医疗专项经费调拨及时,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医疗费实报实销,其他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城乡基本医疗和优抚医疗双重保障。全面实施优抚医疗“一站式”及时结算服务,优抚对象市外就医的医药费单据收缴、报销及时,发放到人。

3.认真落实义务兵家属优待金财政筹集机制,确保优待金能够及时足额发放。持之以恒地开展好“爱心献功臣行动”,切实为优抚对象办实事。

4.认真落实好退伍军人安置政策。按时完成退伍军人安置工作,确保退伍军人一次性上岗就业,切实保障退伍军人的合法权益。继续妥善解决好涉军稳定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安定。

(二)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宣传党领导全国军民团结奋斗取得的辉煌成就,宣传军政军民团结对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军民融合式深度发展的新要求,引导各级牢固树立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拥护军队、爱护军人、保护军事设施的观念,增强履行国防义务、支持军队建设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深入开展以“热爱驻地、热爱__、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为主题的拥政爱民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部队官兵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三)广泛开展为驻区部队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活动。主要是“十个围绕”:围绕贯彻强军目标,解决部队训练演习、战备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和进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围绕部队重点工程建设,在场地、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围绕保护军事设施安全,大力整治驻军部队营区周围治安、卫生环境;围绕部队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地方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协助部队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开展技术革新和攻关;围绕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及时、依法解决军人及其家属涉诉、涉法问题;围绕影响军地军民关系的突出问题,着力排查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围绕军队保障社会化,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围绕活跃部队文化生活,深入部队开展慰问演出;围绕部队官兵存在的实际问题,主动帮助部队解决转业退伍军人安置、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的困难;围绕贯彻落实双拥政策法规,做好伤病残退役士兵移交安置、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发放、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等优抚安置工作。

(四)深入开展“强军优属办好九件实事”活动。

1.建立详实准确的现役官兵电子档案信息库。各街办先期进行调查统计,5月中旬前,将现役官兵和军属信息认真进行核对并报区人武部。5月底前,组织调查摸底,准确了解掌握本地籍现役官兵、军属基本情况,并进行数据汇总和上报。今后每年征兵工作结束后,各街办要及时上报新兵及军属基本信息。

2.定期到军(烈)属家中走访。每年利用“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对本地籍现役官兵军属进行登门走访,掌握军属实际困难、了解优抚政策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涉军维权矛盾问题、转达党和政府以及部队的关怀。

3.帮助特困军(烈)属率先进入小康排解后顾之忧。对特困军属进行调查摸底,搞清致贫原因、贫困程度、脱贫途径,按照“一户一策”原则制定帮扶方案,并协调督促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落实。建立帮扶岗位责任制,对每个成员单位都明确帮扶对象,保障军属家庭遇有困难能够随时找、随时帮,确保贫困军属率先脱贫,率先跨入小康行列。

4.征求官兵及所在部队意见。利用电话、书信、网络等方式,向本地籍现役官兵及所在部队征求对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武部,以及民政部门的意见建议。每季度收集汇总一次意见建议,及时了解掌握重要特殊情况,进一步做好改进和加强工作。

5.悬挂“光荣军属”荣誉牌。“光荣军属”荣誉牌由区民政局统一制作,结合送兵和走访慰问活动向本地籍现役官兵家属发放。对于农村、城镇居住的军属,都要发送悬挂到户;大力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

6.送好立功受奖喜报。区人武部协调本地籍现役官兵所在部队按规定邮寄喜报,由区委、区政府、区人武部和区民政局领导负责,亲自将喜报送到军属家中。对于在城镇社区居住的军属,各街办要在小区公共宣传专栏介绍立功情况、宣扬

先进事迹,增强军人和军属的自豪感、荣誉感。7.在区政府网站和部队政工网开辟“喜看家乡新变化,建功立业在军营”专栏,广泛动员本地籍部队官兵发表对家乡发展成就的感受。各街办要及时汇报本地现役官兵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事迹,宣扬本地籍官兵矢志报国、爱军习武的先进事迹。

8.评选模范军(烈)属。每年“八一”前,由区人武部牵头,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妇联组织评选表彰一次模范军属,并及时将评选情况报军分区政治部及市民政局、市双拥办,择优推选参加市上组织的“模范军属”评选表彰活动,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的浓厚氛围。

9.致慰问信。每年春节前夕,由区人武部和区民政局统一组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区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的名义向每位本地籍官兵送去慰问祝福,传递家乡发展形势,激励鼓舞斗志。

(五)驻区部队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积极参加抢险救灾、维护社会治安、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等任务。加强抗洪救灾、抢险救灾和处理突发性事件等各类演练,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组织部队和民兵参与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扶贫帮困、助学兴教、创建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帮扶敬老院等军民共建活动,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军民共建示范点。协同地方有关部门抓好国防教育,抓好学生军训,不断深化全民国防观念。

(一)安排部署阶段(5月上旬)。制定《__区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军地协调会,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制定措施,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工作落实阶段(5月中旬)。各街办、各有关部门、驻区部队分解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分头行动,抓好落实。

(三)迎检准备阶段(5月下旬)。组织开展双拥共建工作自查,完善相关档案材料,制定迎接省级检查考评工作方案。

(四)检查验收阶段(6月上旬)。“双拥创建”各项工作全部到位,接受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

全区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区工作由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实施,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具体如下:

区人武部:负责协调驻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

区双拥办:负责双拥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事务;加强与成员单位、各街办和驻区部队联系,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工作,推广典型;指导军民共建双拥模范区活动;组织开展大型双拥宣传教育活动;参与协调和解决军地军民纠纷;收集整理双拥创建工作资料。

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做好部队转业干部的接收安置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拥军优属工作;协助解决好企业中困难干部的生活;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和退役士兵两用人才的开发使用工作;做好部队退役军人培训、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等工作。

区委宣传部:把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宣传工作计划。协调有关新闻媒体开展国防教育,宣传双拥典型和先进经验,推动军民共建活动;大力弘扬爱国拥军的奉献精神,倡导关心、支持、爱护人民军队的社会风尚。

区民政局:组织开展为驻军部队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活动;督促落实拥军优属法规和政策,做好军人和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工作;做好烈士褒扬工作,做好退役士兵的接收安置工作;积极开发和使用军地两用人才;根据平战结合的要求,加强军供站正规化建设,搞好军事保障服务。

区发改局:将拥军优属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参与协调军队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协调驻军部队支援地方重点工程项目和社会公益事业。

区教育局: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内容,利用烈士陵园、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广大青少年的国防意识,帮助部队培养国防现代化人才;开展军队和学校共建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为驻军和优抚对象做好事、送温暖;积极解决军队干部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

区财政局:认真落实支持驻区部队所需的训练和建设经费;按照政策规定落实好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医疗补助和义务兵家庭优待金;落实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中的地方配套资金;保障双拥创建工作经费。

区公安分局:做好《军事设施保护法》及其相关法规的宣传教育,协助部队保护好军事设施;依法惩治破坏军事设施、侵害军人及家属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军警民联防联治;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转业干部、士官、复员退伍军人及随军、随迁家属户口迁移工作;依法妥善处理军地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组织干警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为优抚对象排优解难;协助征兵部门做好新征兵员的政审工作。

区住建局:协调解决优抚对象的住房

困难问题。 区交通运输局:做好国防战备公路的维修保养,确保军事运输畅通;组织开展军警民共建文明车站、文明运输活动,在车站开设军人优先售票窗口和休息室。

区农牧局:扶持农村贫困军属发展农业生产,脱贫致富。

区卫生局:支持军队卫生事业改革和建设,协调医院对军人和优抚对象实行挂牌优先服务,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工作,协助征兵部门做好新征兵员体检工作。

区粮食局:协助做好部队的粮油供应工作。

区文体局:帮助部队培训文化骨干,组织文艺团体创作演出歌颂人民军队、反映军民鱼水情谊的文艺节目,组织图书发行单位为部队文化中心建设提供支援和帮助;配合搞好节日期间的军民联欢活动。

区文物旅游局:落实关于政府文物园林、旅游景点向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免费开放的规定。

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要发挥好职工、团员、妇女的作用,建立烈属军属、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关爱、帮扶机制。

各街办负责组织辖区单位和村(社区)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协调辖区驻军和地方的关系,落实好各项优抚政策,开展为驻军部队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活动,为他们执行多样化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篇2

二、加强民主建设。工会在维权过程中,加大民主管理力度,配合党政开展校务公开工作,在校务公开活动中,坚持履行监督作用,规范中小学的校务公开工作。对基层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进行检查督促,使全县学校校务公开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版权所有

三、积极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如人事改革、职评改革及干部考核任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等敏感问题的讨论研究,突出工会的作用与地位。

四、加强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活动的领导。中小学党政共建领导组认真对照先进教工之家的验收标准,加强建家力度,常抓不懈,坚持建大家带小家活动,使小家建设走向正轨,建家工作得到党政领导的支持,经费投入正常。

五、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工会在配合党政开展送温暖活动中,坚持平时对患病、病灾住院及家庭突发事件造成经济困难的教师进行慰问,同时在教师节和两节期间对特困教职工进行送温暖。上半年为128位教师送去组织的关怀,与此同时积极鼓励支教同志安心工作,乐于奉献,并举行支教教师座谈会。

六、为教学服务,为农牧区教职工服务。积极安排基层工会组建职工食堂并从工会经费中给予适当的补助,使在边远农牧区学校工作的的教职工每天中午都能吃到一顿午餐。

七、加强师德建设。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学校大力开展了师德建设活动。

八、按时做好工会换届选举和教代会换届活动。于2006年3月开始基层工会召开了教(职)代会。

九、开展民主评议干部活动。利用教代会,对校级干部进行评议。

十、开展对教工小家的检查,规范小家建设。

十一、加强教职工岗位练兵工作。工会参与行政举行的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和各项业务培训及技术练兵活动有1686名教师参加了岗位大练兵。

十二、加强女工委工作。认真抓好女工委工作,做好女工委换届和女职工文明示范岗活动。把女工工作列为工会的重要工作。利用三八节、母亲节和县妇联一同举办了“争当合格小公民”、“我心中的母亲”、“增强荣辱观、共建和谐社会”的演讲比赛。

十三、加强工会干部培训、学习工作。工会主席、女工委主任积极参加县总工会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和业务学习。

十四、做好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坚持在经审委员会的监督下加强管理,合理开支,厉行节约,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为教职工服务。坚持每年教代会的经审报告制度。积极争取行政的经费支持,一年来行政拔款13000元支持工会和建家工作。

十五、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各工会小组利用节假日开展球类、棋类、文艺演出、“双拥”和“民族团结”等活动,各基层工会开展庆五一篮球比赛和书法比赛。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了工会工作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工人阶级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确定了工会工作的方针任务,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会肩负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下半年我们要努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1、及时了解、掌握职工思想、工作、生活动态。经常深入职工群众之中,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要坚持开展好职工生病访、婚丧访、离退休访承担起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把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实际困难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

2、努力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贯彻工会劳动保护条例,履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职责,坚持群防群治、依法监督的原则,加强劳动保护工作。要配合安监部门开展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的群众性安全活动,组织好职工的身体健康检查,协助做好职业病的检查和防治工作。

3、重视职工群众的来信来访。对职工提出的难点与热点问题,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尽量给职工一个满意的答复。

5、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促进工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的培训,提高工会干部素质,塑造工会干部的良好形象。工会干部要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要深入职工群众中,调查研究,了解反映情况,解决问题,更好地为职工服务,为安全生产服务。

6、加强女职工工作。积极开展女职工素质达标竞赛,采用各种形式,促进女职工自我进步与发展,在四个方面得到提高:一是提高女职工思想道德素质。要在女职工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引导女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方面做出成绩,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

7、要在女职工组织和女职工中开展“创优争先”活动,树立、表彰一批先进女职工组织、优秀女职工、“五好”文明家庭。一是举行一次弘扬女性“四自”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二是提高女职工文化技术素质。要鼓励和动员女职工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暑假期间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把女职工的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作为推进女职工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开展富有女职工特色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激励女职工在本职岗位奉献、在本职岗位成才。三是提高女职工创新能力。鼓励女职工在教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成果。

8、在女职工中开展保健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女职工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水平。坚持每年一次的妇科和乳腺普查,增强女职工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使女职工锻炼体魄,陶冶情操。

加强模范职工之家创建工作。开展创建模范职工小家的活动,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标准,严格考核,年终进行评比验收。

篇3

二、加强民主建设。工会在维权过程中,加大民主管理力度,配合党政开展校务公开工作,在校务公开活动中,坚持履行监督作用,规范中小学的校务公开工作。对基层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进行检查督促,使全县学校校务公开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版权所有

三、积极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如人事改革、职评改革及干部考核任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等敏感问题的讨论研究,突出工会的作用与地位。

四、加强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活动的领导。中小学党政共建领导组认真对照先进教工之家的验收标准,加强建家力度,常抓不懈,坚持建大家带小家活动,使小家建设走向正轨,建家工作得到党政领导的支持,经费投入正常。

五、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工会在配合党政开展送温暖活动中,坚持平时对患病、病灾住院及家庭突发事件造成经济困难的教师进行慰问,同时在教师节和两节期间对特困教职工进行送温暖。上半年为128位教师送去组织的关怀,与此同时积极鼓励支教同志安心工作,乐于奉献,并举行支教教师座谈会。

六、为教学服务,为农牧区教职工服务。积极安排基层工会组建职工食堂并从工会经费中给予适当的补助,使在边远农牧区学校工作的的教职工每天中午都能吃到一顿午餐。

七、加强师德建设。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学校大力开展了师德建设活动。

八、按时做好工会换届选举和教代会换届活动。于2006年3月开始基层工会召开了教(职)代会。

九、开展民主评议干部活动。利用教代会,对校级干部进行评议。

十、开展对教工小家的检查,规范小家建设。

十一、加强教职工岗位练兵工作。工会参与行政举行的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和各项业务培训及技术练兵活动有1686名教师参加了岗位大练兵。

十二、加强女工委工作。认真抓好女工委工作,做好女工委换届和女职工文明示范岗活动。把女工工作列为工会的重要工作。利用三八节、母亲节和县妇联一同举办了“争当合格小公民”、“我心中的母亲”、“增强荣辱观、共建和谐社会”的演讲比赛。

十三、加强工会干部培训、学习工作。工会主席、女工委主任积极参加县总工会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和业务学习。

十四、做好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坚持在经审委员会的监督下加强管理,合理开支,厉行节约,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为教职工服务。坚持每年教代会的经审报告制度。积极争取行政的经费支持,一年来行政拔款13000元支持工会和建家工作。

十五、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各工会小组利用节假日开展球类、棋类、文艺演出、“双拥”和“民族团结”等活动,各基层工会开展庆五一篮球比赛和书法比赛。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了工会工作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工人阶级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确定了工会工作的方针任务,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会肩负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下半年我们要努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1、及时了解、掌握职工思想、工作、生活动态。经常深入职工群众之中,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要坚持开展好职工生病访、婚丧访、离退休访承担起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把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实际困难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

2、努力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贯彻工会劳动保护条例,履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职责,坚持群防群治、依法监督的原则,加强劳动保护工作。要配合安监部门开展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的群众性安全活动,组织好职工的身体健康检查,协助做好职业病的检查和防治工作。

3、重视职工群众的来信来访。对职工提出的难点与热点问题,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尽量给职工一个满意的答复。

5、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促进工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的培训,提高工会干部素质,塑造工会干部的良好形象。工会干部要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要深入职工群众中,调查研究,了解反映情况,解决问题,更好地为职工服务,为安全生产服务。

6、加强女职工工作。积极开展女职工素质达标竞赛,采用各种形式,促进女职工自我进步与发展,在四个方面得到提高:一是提高女职工思想道德素质。要在女职工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引导女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方面做出成绩,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

7、要在女职工组织和女职工中开展“创优争先”活动,树立、表彰一批先进女职工组织、优秀女职工、“五好”文明家庭。一是举行一次弘扬女性“四自”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二是提高女职工文化技术素质。要鼓励和动员女职工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暑假期间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把女职工的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作为推进女职工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开展富有女职工特色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激励女职工在本职岗位奉献、在本职岗位成才。三是提高女职工创新能力。鼓励女职工在教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成果。

8、在女职工中开展保健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女职工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水平。坚持每年一次的妇科和乳腺普查,增强女职工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使女职工锻炼体魄,陶冶情操。

加强模范职工之家创建工作。开展创建模范职工小家的活动,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标准,严格考核,年终进行评比验收。

篇4

二、加强民主建设。工会在维权过程中,加大民主管理力度,配合党政开展校务公开工作,在校务公开活动中,坚持履行监督作用,规范中小学的校务公开工作。对基层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进行检查督促,使全县学校校务公开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三、积极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如人事改革、职评改革及干部考核任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等敏感问题的讨论研究,突出工会的作用与地位。

四、加强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活动的领导。中小学党政共建领导组认真对照先进教工之家的验收标准,加强建家力度,原创:常抓不懈,坚持建大家带小家活动,使小家建设走向正轨,建家工作得到党政领导的支持,经费投入正常。

五、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工会在配合党政开展送温暖活动中,坚持平时对患病、病灾住院及家庭突发事件造成经济困难的教师进行慰问,同时在教师节和两节期间对特困教职工进行送温暖。上半年为128位教师送去组织的关怀,与此同时积极鼓励支教同志安心工作,乐于奉献,并举行支教教师座谈会。

六、为教学服务,为农牧区教职工服务。积极安排基层工会组建职工食堂并从工会经费中给予适当的补助,使在边远农牧区学校工作的的教职工每天中午都能吃到一顿午餐。

七、加强师德建设。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学校大力开展了师德建设活动。

八、按时做好工会换届选举和教代会换届活动。于2006年3月开始基层工会召开了教(职)代会。

九、开展民主评议干部活动。利用教代会,对校级干部进行评议。

十、开展对教工小家的检查,规范小家建设。

十一、加强教职工岗位练兵工作。工会参与行政举行的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和各项业务培训及技术练兵活动有1686名教师参加了岗位大练兵。

十二、加强女工委工作。认真抓好女工委工作,做好女工委换届和女职工文明示范岗活动。把女工工作列为工会的重要工作。利用三八节、母亲节和县妇联一同举办了“争当合格小公民”、“我心中的母亲”、“增强荣辱观、共建和谐社会”的演讲比赛。

十三、加强工会干部培训、学习工作。工会主席、女工委主任积极参加县总工会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和业务学习。

十四、做好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坚持在经审委员会的监督下加强管理,合理开支,厉行节约,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为教职工服务。坚持每年教代会的经审报告制度。积极争取行政的经费支持,一年来行政拔款13000元支持工会和建家工作。

十五、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各工会小组利用节假日开展球类、棋类、文艺演出、“双拥”和“民族团结”等活动,各基层工会开展庆五一篮球比赛和书法比赛。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了工会工作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工人阶级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确定了工会工作的方针任务,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会肩负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下半年我们要努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1、及时了解、掌握职工思想、工作、生活动态。经常深入职工群众之中,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要坚持开展好职工生病访、婚丧访、离退休访承担起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把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实际困难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

2、努力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贯彻工会劳动保护条例,履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职责,坚持群防群治、依法监督的原则,加强劳动保护工作。要配合安监部门开展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的群众性安全活动,组织好职工的身体健康检查,协助做好职业病的检查和防治工作。

3、重视职工群众的来信来访。对职工提出的难点与热点问题,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尽量给职工一个满意的答复。

5、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促进工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的培训,提高工会干部素质,塑造工会干部的良好形象。工会干部要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要深入职工群众中,调查研究,了解反映情况,解决问题,更好地为职工服务,为安全生产服务。

6、加强女职工工作。积极开展女职工素质达标竞赛,采用各种形式,促进女职工自我进步与发展,在四个方面得到提高:一是提高女职工思想道德素质。要在女职工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引导女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方面做出成绩,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

7、要在女职工组织和女职工中开展“创优争先”活动,树立、表彰一批先进女职工组织、优秀女职工、“五好”文明家庭。一是举行一次弘扬女性“四自”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二是提高女职工文化技术素质。原创:要鼓励和动员女职工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暑假期间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把女职工的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作为推进女职工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开展富有女职工特色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激励女职工在本职岗位奉献、在本职岗位成才。三是提高女职工创新能力。鼓励女职工在教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成果。

8、在女职工中开展保健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女职工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水平。坚持每年一次的妇科和乳腺普查,增强女职工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使女职工锻炼体魄,陶冶情操。

篇5

一、发挥民政职能优势,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1、立足为民解困,开展了面对困难群体的各项社会救助。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机制健康运行。通过加强督查,科学指导,完善管理,发展副业,全市各敬老院管理规范有序,五保对象生活安稳幸福。目前,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生活费已达3020元/年。全市19所敬老院共落实生产用地85.3亩,生产蔬菜13.5万多斤,饲养生猪180头,大部分敬老院蔬菜、猪肉实现基本能够自给,并吸引自费托养老人50名。城乡低保及春夏荒救济落实到位。认真执行动态低保制度,目前城镇居民低保对象停保30户100人,农村低保对象停保396户933人。全市城乡低保对象共4817户8167人,其中:城镇居民低保户362户776人,农村低保户4455户7391人。累计发放低保金441.8万元,其中城镇居民低保金63.2万元,农村村民低保金378.6万元。审批减免1401名困难学生学费145.6万元。元旦、春节期间,拨出慰问金122万元;春夏荒期间,下拨救济款9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928户11000人,并及时做好了“5.4龙卷风”、“6.18”洪涝灾害救助工作。慈善救助有效实施。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募集慈善资金41.5万元。开展重病医疗、特困群众、特困学生救助活动,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36.8万元,受救助人员1100人次。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正式施行。制订并实施了《我市市医疗救助工作管理实施办法(暂行)》,发放救助金23.8万元,救助患病困难群众679人。接受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申请865人,实际救助729名,累计发放救助金3.6万元。更多经典尽在

2、立足基层稳定与发展,开展了村委换届选举和乡镇区划调整工作。在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注重发扬民主,规范操作,强化督查,选举工作顺利,成效较好。表现为选举成功率高,全市555个村,有552个已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另有3个村要实行缓选),其中538个村选成选足,成功率达97.5%,没有出现空白村;选民参选热情高,全市选民总数384413人,其中实际参选选民有367718人,参选率为95.7%;村委会成员素质良好,全市村委会成员数1392人,其中党员人数占总数62.4%。初中以文化程度占总数的93.10%。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行政成本、推进城镇化和发展要素集聚出发,深入开展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调研,精心拟定调整方案,做好上下级的衔接沟通,稳妥推进方案的实施。全市27个乡镇,调整为21个乡镇,包括2个街道、13个镇、6个乡,调整率22.2%。

3、立足争先创优,开展了争创双拥模范城和老龄工作先进市活动。围绕争创双拥活动,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圆满完成退伍安置任务。共安置2004年冬季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299人,共发放安置保障金126.9万元。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及时发放义务兵家属和重点优抚对象优待金220.9万元,制定出台《重点优抚对象优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暂行办法》,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的优抚标准与我市生活水平同步增长。据测算,实施自然增长机制后,全市优待金支出增加120多万元。做好了争创的各项准备工作,整个争创工作得到省、市检查组的充分肯定。我市被授予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围绕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活动,加快推进市、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三级老龄工作网络及活动场所建设,促进老龄工作深化发展。全面部署实施家庭协议养老工作,提高家庭赡养水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托老年电大、老年大学,扎实开展老年人文化教育,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目前,正在接受老年电大教育老年人达1837人,在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达600人。依托社区,广泛开展各类社区老人文体活动。全市10个社区,组建老年文艺团队11个。

二、加强财税征收管理,促进收入持续增长

1、大力组织收入。坚持“抓大不放小”的税收征管方针,开展漏征漏管户清理。进一步推进个体税收“三等九级”的征管办法。加强与金融系统的沟通,扩大网上申报和银行扣款范围,至9月底,90%的企业实现“网上申报”,“网上申报”企业和“双定”户实现了税款的银行扣缴。探索建立基金户的联网扣税模式,推进个体工商业户及自由职业者办卡扣缴养老、医保费扩面工作,真正实现纳税人从办理申报到缴纳税费全过程的电子化。推行稽查责任制,制订《案件处理、处罚集体审议及报批制度》、《税务检查时效管理办法》,提高稽查效率。完善国地税、工商、公安、金融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促进税收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努力做到应收尽收。1-9月,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5亿元,完成年计划79.3%,增长18.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亿元,完成年计划76.4%,增长23.5%。财政总支出完成42225万元,增长26.6%。预计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05亿元,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3.65亿元,增长17%。1-9月,地税部门完成各项收入30783万元,增长12.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2万元,增长7.9%。预计全年实现地方税收收入3亿元,增长14%。国税组织各项收入20084万元,增长17.3%。其中烟草公司分别上交国税691.7万元,地税969.3万元。

2、优化收支结构。正确分析今年水泥等传统支柱产业税收大幅下降的严峻形势,调整收入结构,强化税源监控。及时调整房地产行业税收政策;完善土地增值税管理办法,扩大土地增值税的预征范围;出台《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办法》;扩大印花税预征范围,开展客运行业纳税评估,规范客运企业税收管理;调整木材行业税收政策,进一步规范木材行业税收征管,加强社保费收入征管。对年纳地税额在1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税源监控,强化税收动态管理,确保税收的及时入库。严格支出安排。制定《我市市部门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我市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和《我市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预算编制标准、程序;坚持“保吃饭”与“搞建设”相结合。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收支平衡、不留缺口”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不编制赤字预算。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急需。财政支出向工业发展、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倾斜,其中企业贴息资金增长11.1%,农业支出增长67.5%,教育投入增长11.7%,公共卫生支出增长56%,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增长28.2%,公检法司支出增长16.7%。

3、积极培育财源。及时调整财税扶持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努力培植新兴财源。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技改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申报和管理,加大了技改贴息支持力度,安排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2600万元,推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担保中心的政府信用担保作用,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和其它各项省、市财税优惠政策,1-9月,地税对23户企业审批减免企业所得税金额4709万元,批准38户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1245万元,办理69户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认定;国税办理各类退税5509万元,其中出口退税1287万元,资源综合利用退税2684万元,民政福利企业退税1174万元,所得税汇算清缴多缴退税364万元,办理征前减免税收1104万元,为4100多户纳税人办理起征点见面手续。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国债资金。1-9月,向上引资额超亿元。加强财政性资金的调度和管理,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重点建设资金的需求。认真选择政府外债投向,积极主动与金融机构衔接,通过国有独资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2005年共融资1.1亿元。加强资产出租管理,努力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三、坚持发展稳健并重,促进金融地方共赢

1、加强窗口指导,优化信贷结构。定期召开金融形势分析会和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专题座谈会,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拓展业务范围,促进信贷总量平稳增长;认真抓好各项货币政策的落实工作,跟踪各项货币政策措施的实施效应;按照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的要求,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引导金融机构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调整信贷结构,增加信贷有效投放。加强与市外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举办了首届投融资项目洽谈会,向市外20多家金融机构推介项目50个,现场签约19个,协议融资11亿元,已到位资金亿元。全市存贷总量实现稳健增长,9月末,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73.2亿元,比年初增93468万元,增长14.65%,同比多增4546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6.3亿元,比年初增63345万元,增长12.67%,同比多增31849万元。余额存贷比77%,增量存贷比67.8%,超过XX市平均增幅24.3个百分点。引进市外信贷资金3.73亿元。

2、加强信用建设,改善金融环境。出台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把促进改善区域警容生态环境作为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倡导诚实守信的良好行为,组织开展“信贷守信企业评选”活动和重点支持企业的筛选活动,评选出信贷守信企业86家,2005年金融支持重点中小企业37家。深入开展信用村建设,共创建信用村214个,比年初增加39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9%;评出信用户82207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8%。9月末,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6795万元,余额23065万元。继续实施公务员信用证制度,完善出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信用证制度。

3、加强调查研究,指导科学信贷。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情况调查,提出了改革和完善金融机制,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有关建议。开展水泥行业经营现状调查,提出了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和优化传统产业等有关建议。开展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外贸出口、金融支持春耕生产、对金融重点支持的中小企业贷款发放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及办理票据贴现、农信社不良贷款清收和成本费用控制等情况调查,密切关注和掌握日趋活跃的民间借贷情况,加强金融政策宣传和指导,引导民间资金合法借贷,为金融进一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和加强金融机构内控建设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四、强化市场秩序整顿,促进经济社会安全

1、切实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成立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文明确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分段监管职责,理顺部门之间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加快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出台实施《我市市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实施方案》。目前以“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流通网建设全面铺开,其中连锁超市在乡镇的覆盖面已达70%以上,年内有望达到100%,创建放心店的行政村也已达到40%以上。在监管责任网方面,各级相互间签订了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了责任机制;实施《我市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拟定《我市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在群众监管网方面,按照“多网合一、一网多用、资源共享、网络共用”的原则,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全市食品安全监督机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市30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和教育系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站已挂牌运作,全市累计聘用各级食品安全监督员700多名。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制定实施了《我市市食品安全分段整治实施方案》、《2005年我市市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暨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工作计划》。加强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整治,建立了全市食品生产企业信息档案库,深入实施商品准入制度,加强了食品流通市场的整治。抓好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和零售药店GSP认证工作,加强了药械市场的专项整治。

2、积极开展流通市场和特种设备安全整治。坚持日常整治,重抓节日整治,加强联合整治,开展“打假保农业”、“打假保节日”、“打假保农业”、“打假保建设”等各项整治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消费安全。在整治中,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516个,涉案总金额达2698.5万元,罚没款总额达187.3万元。其中,查办各类大要案件137起。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查。专项整治学校锅炉和液化气超期钢瓶,开展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气体的生产经营单位等安全检查,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开展特种设备操作工岗位培训,提高了特种设备操作工的持证上岗率。

五、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

篇6

1、立足为民解困,开展了面对困难群体的各项社会救助。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机制健康运行。通过加强督查,科学指导,完善管理,发展副业,全市各敬老院管理规范有序,五保对象生活安稳幸福。目前,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生活费已达3020元/年。全市19所敬老院共落实生产用地85.3亩,生产蔬菜13.5万多斤,饲养生猪180头,大部分敬老院蔬菜、猪肉实现基本能够自给,并吸引自费托养老人50名。城乡低保及春夏荒救济落实到位。认真执行动态低保制度,目前城镇居民低保对象停保30户100人,农村低保对象停保396户933人。全市城乡低保对象共4817户8167人,其中:城镇居民低保户362户776人,农村低保户4455户7391人。累计发放低保金441.8万元,其中城镇居民低保金63.2万元,农村村民低保金378.6万元。审批减免1401名困难学生学费145.6万元。元旦、春节期间,拨出慰问金122万元;春夏荒期间,下拨救济款9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928户11000人,并及时做好了“5.4龙卷风”、“6.18”洪涝灾害救助工作。慈善救助有效实施。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募集慈善资金41.5万元。开展重病医疗、特困群众、特困学生救助活动,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36.8万元,受救助人员1100人次。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正式施行。制订并实施了《我市市医疗救助工作管理实施办法(暂行)》,发放救助金23.8万元,救助患病困难群众679人。接受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申请865人,实际救助729名,累计发放救助金3.6万元。

2、立足基层稳定与发展,开展了村委换届选举和乡镇区划调整工作。在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注重发扬民主,规范操作,强化督查,选举工作顺利,成效较好。表现为选举成功率高,全市555个村,有552个已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另有3个村要实行缓选),其中538个村选成选足,成功率达97.5%,没有出现空白村;选民参选热情高,全市选民总数384413人,其中实际参选选民有367718人,参选率为95.7%;村委会成员素质良好,全市村委会成员数1392人,其中党员人数占总数62.4%。初中以文化程度占总数的93.10%。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行政成本、推进城镇化和发展要素集聚出发,深入开展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调研,精心拟定调整方案,做好上下级的衔接沟通,稳妥推进方案的实施。全市27个乡镇,调整为21个乡镇,包括2个街道、13个镇、6个乡,调整率22.2%。

3、立足争先创优,开展了争创双拥模范城和老龄工作先进市活动。围绕争创双拥活动,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圆满完成退伍安置任务。共安置2004年冬季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299人,共发放安置保障金126.9万元。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及时发放义务兵家属和重点优抚对象优待金220.9万元,制定出台《重点优抚对象优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暂行办法》,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的优抚标准与我市生活水平同步增长。据测算,实施自然增长机制后,全市优待金支出增加120多万元。做好了争创的各项准备工作,整个争创工作得到省、市检查组的充分肯定。我市被授予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围绕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活动,加快推进市、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三级老龄工作网络及活动场所建设,促进老龄工作深化发展。全面部署实施家庭协议养老工作,提高家庭赡养水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托老年电大、老年大学,扎实开展老年人文化教育,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目前,正在接受老年电大教育老年人达1837人,在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达600人。依托社区,广泛开展各类社区老人文体活动。全市10个社区,组建老年文艺团队11个。

二、加强财税征收管理,促进收入持续增长

1、大力组织收入。坚持“抓大不放小”的税收征管方针,开展漏征漏管户清理。进一步推进个体税收“三等九级”的征管办法。加强与金融系统的沟通,扩大网上申报和银行扣款范围,至9月底,90%的企业实现“网上申报”,“网上申报”企业和“双定”户实现了税款的银行扣缴。探索建立基金户的联网扣税模式,推进个体工商业户及自由职业者办卡扣缴养老、医保费扩面工作,真正实现纳税人从办理申报到缴纳税费全过程的电子化。推行稽查责任制,制订《案件处理、处罚集体审议及报批制度》、《税务检查时效管理办法》,提高稽查效率。完善国地税、工商、公安、金融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促进税收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努力做到应收尽收。1-9月,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5亿元,完成年计划79.3%,增长18.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亿元,完成年计划76.4%,增长23.5%。财政总支出完成42225万元,增长26.6%。预计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05亿元,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3.65亿元,增长17%。1-9月,地税部门完成各项收入30783万元,增长12.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2万元,增长7.9%。预计全年实现地方税收收入3亿元,增长14%。国税组织各项收入20084万元,增长17.3%。其中烟草公司分别上交国税691.7万元,地税969.3万元。

2、优化收支结构。正确分析今年水泥等传统支柱产业税收大幅下降的严峻形势,调整收入结构,强化税源监控。及时调整房地产行业税收政策;完善土地增值税管理办法,扩大土地增值税的预征范围;出台《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办法》;扩大印花税预征范围,开展客运行业纳税评估,规范客运企业税收管理;调整木材行业税收政策,进一步规范木材行业税收征管,加强社保费收入征管。对年纳地税额在1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税源监控,强化税收动态管理,确保税收的及时入库。严格支出安排。制定《我市市部门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我市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和《我市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预算编制标准、程序;坚持“保吃饭”与“搞建设”相结合。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收支平衡、不留缺口”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不编制赤字预算。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急需。财政支出向工业发展、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倾斜,其中企业贴息资金增长11.1%,农业支出增长67.5%,教育投入增长11.7%,公共卫生支出增长56%,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增长28.2%,公检法司支出增长16.7%。

3、积极培育财源。及时调整财税扶持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努力培植新兴财源。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技改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申报和管理,加大了技改贴息支持力度,安排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2600万元,推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担保中心的政府信用担保作用,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和其它各项省、市财税优惠政策,1-9月,地税对23户企业审批减免企业所得税金额4709万元,批准38户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1245万元,办理69户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认定;国税办理各类退税5509万元,其中出口退税1287万元,资源综合利用退税2684万元,民政福利企业退税1174万元,所得税汇算清缴多缴退税364万元,办理征前减免税收1104万元,为4100多户纳税人办理起征点见面手续。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国债资金。1-9月,向上引资额超亿元。加强财政性资金的调度和管理,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重点建设资金的需求。认真选择政府外债投向,积极主动与金融机构衔接,通过国有独资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2005年共融资1.1亿元。加强资产出租管理,努力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三、坚持发展稳健并重,促进金融地方共赢

1、加强窗口指导,优化信贷结构。定期召开金融形势分析会和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专题座谈会,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拓展业务范围,促进信贷总量平稳增长;认真抓好各项货币政策的落实工作,跟踪各项货币政策措施的实施效应;按照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的要求,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引导金融机构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调整信贷结构,增加信贷有效投放。加强与市外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举办了首届投融资项目洽谈会,向市外20多家金融机构推介项目50个,现场签约19个,协议融资11亿元,已到位资金亿元。全市存贷总量实现稳健增长,9月末,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73.2亿元,比年初增93468万元,增长14.65%,同比多增4546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6.3亿元,比年初增63345万元,增长12.67%,同比多增31849万元。余额存贷比77%,增量存贷比67.8%,超过XX市平均增幅24.3个百分点。引进市外信贷资金3.73亿元。

2、加强信用建设,改善金融环境。出台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把促进改善区域警容生态环境作为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倡导诚实守信的良好行为,组织开展“信贷守信企业评选”活动和重点支持企业的筛选活动,评选出信贷守信企业86家,2005年金融支持重点中小企业37家。深入开展信用村建设,共创建信用村214个,比年初增加39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9%;评出信用户82207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8%。9月末,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6795万元,余额23065万元。继续实施公务员信用证制度,完善出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信用证制度。

3、加强调查研究,指导科学信贷。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情况调查,提出了改革和完善金融机制,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有关建议。开展水泥行业经营现状调查,提出了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和优化传统产业等有关建议。开展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外贸出口、金融支持春耕生产、对金融重点支持的中小企业贷款发放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及办理票据贴现、农信社不良贷款清收和成本费用控制等情况调查,密切关注和掌握日趋活跃的民间借贷情况,加强金融政策宣传和指导,引导民间资金合法借贷,为金融进一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和加强金融机构内控建设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四、强化市场秩序整顿,促进经济社会安全

1、切实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成立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文明确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分段监管职责,理顺部门之间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加快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出台实施《我市市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实施方案》。目前以“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流通网建设全面铺开,其中连锁超市在乡镇的覆盖面已达70%以上,年内有望达到100%,创建放心店的行政村也已达到40%以上。在监管责任网方面,各级相互间签订了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了责任机制;实施《我市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拟定《我市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在群众监管网方面,按照“多网合一、一网多用、资源共享、网络共用”的原则,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全市食品安全监督机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市30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和教育系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站已挂牌运作,全市累计聘用各级食品安全监督员700多名。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制定实施了《我市市食品安全分段整治实施方案》、《2005年我市市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暨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工作计划》。加强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整治,建立了全市食品生产企业信息档案库,深入实施商品准入制度,加强了食品流通市场的整治。抓好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和零售药店GSP认证工作,加强了药械市场的专项整治。

2、积极开展流通市场和特种设备安全整治。坚持日常整治,重抓节日整治,加强联合整治,开展“打假保农业”、“打假保节日”、“打假保农业”、“打假保建设”等各项整治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消费安全。在整治中,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516个,涉案总金额达2698.5万元,罚没款总额达187.3万元。其中,查办各类大要案件137起。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查。专项整治学校锅炉和液化气超期钢瓶,开展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气体的生产经营单位等安全检查,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开展特种设备操作工岗位培训,提高了特种设备操作工的持证上岗率。

五、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

篇7

2、立足基层稳定与发展,开展了村委换届选举和乡镇区划调整工作。在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注重发扬民主,规范操作,强化督查,选举工作顺利,成效较好。表现为选举成功率高,全市555个村,有552个已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另有3个村要实行缓选),其中538个村选成选足,成功率达97.5,没有出现空白村;选民参选热情高,全市选民总数384413人,其中实际参选选民有367718人,参选率为95.7;村委会成员素质良好,全市村委会成员数1392人,其中党员人数占总数62.4。初中以文化程度占总数的93.10。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行政成本、推进城镇化和发展要素集聚出发,深入开展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调研,精心拟定调整方案,做好上下级的衔接沟通,稳妥推进方案的实施。全市27个乡镇,调整为21个乡镇,包括2个街道、13个镇、6个乡,调整率22.2。

3、立足争先创优,开展了争创双拥模范城和老龄工作先进市活动。围绕争创双拥活动,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圆满完成退伍安置任务。共安置20__年冬季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299人,共发放安置保障金126.9万元。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及时发放义务兵家属和重点优抚对象优待金220.9万元,制定出台《重点优抚对象优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暂行办法》,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的优抚标准与我市生活水平同步增长。据测算,实施自然增长机制后,全市优待金支出增加120多万元。做好了争创的各项准备工作,整个争创工作得到省、市检查组的充分肯定。我市被授予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围绕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活动,加快推进市、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三级老龄工作网络及活动场所建设,促进老龄工作深化发展。全面部署实施家庭协议养老工作,提高家庭赡养水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依托老年电大、老年大学,扎实开展老年人文化教育,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目前,正在接受老年电大教育老年人达1837人,在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达600人。依托社区,广泛开展各类社区老人文体活动。全市10个社区,组建老年文艺团队11个。

二、加强财税征收管理,促进收入持续增长

1、大力组织收入。坚持“抓大不放小”的税收征管方针,开展漏征漏管户清理。进一步推进个体税收“三等九级”的征管办法。加强与金融系统的沟通,扩大网上申报和银行扣款范围,至9月底,90的企业实现“网上申报”,“网上申报”企业和“双定”户实现了税款的银行扣缴。探索建立基金户的联网扣税模式,推进个体工商业户及自由职业者办卡扣缴养老、医保费扩面工作,真正实现纳税人从办理申报到缴纳税费全过程的电子化。推行稽查责任制,制订《案件处理、处罚集体审议及报批制度》、《 税务检查时效管理办法》,提高稽查效率。完善国地税、工商、公安、金融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促进税收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努力做到应收尽收。1-9月,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4.5亿元,完成年计划79.3,增长18.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亿元,完成年计划76.4,增长23.5。财政总支出完成42225万元,增长26.6。预计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05亿元,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3.65亿元,增长17。1-9月,地税部门完成各项收入30783万元,增长12.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2万元,增长7.9。预计全年实现地方税收收入3亿元,增长14。国税组织各项收入20__4万元,增长17.3。其中烟草公司分别上交国税691.7万元,地税969.3万元。

2、优化收支结构。正确分析今年水泥等传统支柱产业税收大幅下降的严峻形势,调整收入结构,强化税源监控。及时调整房地产行业税收政策;完善土地增值税管理办法,扩大土地增值税的预征范围;出台《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办法》;扩大印花税预征范围,开展客运行业纳税评估,规范客运企业税收管理;调整木材行业税收政策,进一步规范木材行业税收征管,加强社保费收入征管。对年纳地税额在1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税源监控,强化税收动态管理,确保税收的及时入库。严格支出安排。制定《我市市部门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我市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和《我市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预算编制标准、程序;坚持“保吃饭”与“搞建设”相结合。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收支平衡、不留缺口”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不编制赤字预算。集中财力保重点、保急需。财政支出向工业发展、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倾斜,其中企业贴息资金增长11.1,农业支出增长67.5,教育投入增长11.7,公共卫生支出增长56,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增长28.2,公检法司支出增长16.7。

3、积极培育财源。及时调整财税扶持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努力培植新兴财源。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技改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申报和管理,加大了技改贴息支持力度,安排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2600万元,推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担保中心的政府信用担保作用,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和其它各项省、市财税优惠政策,1-9月,地税对23户企业审批减免企业所得税金额4709万元,批准38户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1245万元,办理69户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认定;国税办理各类退税5509万元,其中出口退税1287万元,资源综合利用退税2684万元,民政福利企业退税1174万元,所得税汇算清缴多缴退税364万元,办理征前减免税收1104万元,为4100多户纳税人办理起征点见面手续。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国债资金。1-9月,向上引资额超亿元。加强财政性资金的调度和管理,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重点建设资金的需求。认真选择政府外债投向,积极主动与金融机构衔接,通过国有独资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20__年共融资1.1亿元。加强资产出租管理,努力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三、坚持发展稳健并重,促进金融地方共赢

1、加强窗口指导,优化信贷结构。定期召开金融形势分析会和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专题座谈会,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拓展业务范围,促进信贷总量平稳增长;认真抓好各项货币政策的落实工作,跟踪各项货币政策措施的实施效应;按照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的要求,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引导金融机构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调整信贷结构,增加信贷有效投放。加强与市外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举办了首届投融资项目洽谈会,向市外20多家金融机构推介项目50个,现场签约19个,协议融资11亿元,已到位资金亿元。全市存贷总量实现稳健增长,9月末,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73.2亿元,比年初增93468万元,增长14.65,同比多增4546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6.3亿元,比年初增63345万元,增长12.67,同比多增31849万元。余额存贷比77,增量存贷比67.8,超过某市平均增幅24.3个百分点。引进市外信贷资金3.73亿元。

2、加强信用建设,改善金融环境。出台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把促进改善区域警容生态环境作为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倡导诚实守信的良好行为,组织开展“信贷守信企业评选”活动和重点支持企业的筛选活动,评选出信贷守信企业86家,20__年金融支持重点中小企业37家。深入开展信用村建设,共创建信用村214个,比年初增加39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9;评出信用户82207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8。9月末,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6795万元,余额23065万元。继续实施公务员信用证制度,完善出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信用证制度。

3、加强调查研究,指导科学信贷。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情况调查,提出了改革和完善金融机制,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有关建议。开展水泥行业经营现状调查,提出了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加快水[文秘站:]泥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升和优化传统产业等有关建议。开展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外贸出口、金融支持春耕生产、对金融重点支持的中小企业贷款发放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及办理票据贴现、农信社不良贷款清收和成本费用控制等情况调查,密切关注和掌握日趋活跃的民间借贷情况,加强金融政策宣传和指导,引导民间资金合法借贷,为金融进一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和加强金融机构内控建设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四、强化市场秩序整顿,促进经济社会安全

1、切实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成立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文明确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分段监管职责,理顺部门之间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加快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出台实施《我市市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实施方案》。目前以“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流通网建设全面铺开,其中连锁超市在乡镇的覆盖面已达70以上,年内有望达到100,创建放心店的行政村也已达到40以上。在监管责任网方面,各级相互间签订了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了责任机制;实施《我市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拟定《我市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在群众监管网方面,按照“多网合一、一网多用、资源共享、网络共用”的原则,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全市食品安全监督机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市30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和教育系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站已挂牌运作,全市累计聘用各级食品安全监督员700多名。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制定实施了《我市市食品安全分段整治实施方案》、《20__年我市市食品安全工作要点暨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工作计划》。加强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整治,建立了全市食品生产企业信息档案库,深入实施商品准入制度,加强了食品流通市场的整治。抓好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和零售药店G认证工作,加强了药械市场的专项整治。

2、积极开展流通市场和特种设备安全整治。坚持日常整治,重抓节日整治,加强联合整治,开展“打假保农业”、“打假保节日”、“打假保农业”、“打假保建设”等各项整治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消费安全。在整治中,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516个,涉案总金额达2698.5万元,罚没款总额达187.3万元。其中,查办各类大要案件137起。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查。专项整治学校锅炉和液化气超期钢瓶,开展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气体的生产经营单位等安全检查,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开展特种设备操作工岗位培训,提高了特种设备操作工的持证上岗率。

五、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

篇8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我市经受考验、逆势奋进、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整体经济稳中向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17.9亿元,增长7.3%,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1亿元,同口径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3050亿元,增长12%;几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区第一,实现了高基数上的平稳较快增长。

——发展后劲显著增强。蒙西至天津南、上海庙至山东两条特高压电力通道顺利推进,京东方二期等项目即将建成,中煤烯烃、伊泰精细化学品、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等26个项目正式投产,一批构筑多年、投资巨大、引领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市产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基础。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响沙湾莲花酒店、万家惠欢乐世界等一批特色文旅项目投入运营,国际创意文化大会、美丽乡村旅游节等一批品牌节庆活动成功举办,全市旅游人数首次突破千万人次,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天津港、天津物产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入驻,电子商务交易量成倍增长,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

——发展环境全面改善。康巴什区正式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呼包鄂动车开通运行,鄂尔多斯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国际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综合保税区申报取得重大进展,大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十个全覆盖”任务基本完成,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农村牧区面貌焕然一新,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地区。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将80%以上的可用财力用于民生保障,重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解决了一批社会保障、环境保护、食药安全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4%和7.3%,达到40221元和15480元,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殷实。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集中精力抓项目扩投资,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10项。创新投融资方式,对接设立产业基金15支,总规模近500亿元,新增社会融资703.8亿元。用改革的办法破解要素制约,置换黄河用水指标1.25亿立方米;59个项目开展排污权交易;17家企业参加京蒙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项目200项,总投资59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5亿美元,总量居全区第一。努力扩大消费和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贸易额增长80%,成为自治区唯一的全国外贸百强城市。

(二)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30万吨煤炭、108万吨水泥、25万吨电石产能退出任务。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化解存量商品房589.8万平方米,被住建部确定为房地产去库存试点城市。积极稳妥去杠杆,企业直接融资达到151.1亿元。出台了支持工商企业降本增效一系列政策措施,累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4.7亿元,减免税费59.8亿元,落实各类补贴1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9.3%。优化煤炭供给结构,成功注册“鄂尔多斯煤”商标,全年销售煤炭5.4亿吨。实施补短板系列工程,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明显增强。

(三)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工业结构。新增电力装机164万千瓦,煤化工产能540万吨,煤炭就地转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8.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增长19.9%和22.7%,成为国内旅游度假和休闲养生热点地区。存款余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稳步发展现代农牧业,粮食产量、牧业年度牲畜存栏量实现“十二连增”,农牧民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更加紧密。

(四)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全区率先编制并公布权责清单,率先推行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和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单一窗口”受理模式,企业和群众办事时间缩短80%以上,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增长1.5倍。建成了覆盖市、旗、乡、村四级的政务服务网络,获评全国优秀政务服务平台。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正式施行。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全面完成。出台了促进科技创新30条政策措施,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技术转移中心3个、自治区级以上众创空间15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申请专利数增长84.7%,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展开。

(五)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心城区一体化步伐加快。率先在公共交通、电力保障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运营。新建改造市政管网186.1公里、城镇道路102.9公里,新增城区绿地575万平方米。国家智慧城市、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扎实推进,进入全国智慧城市建设50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3%以上。全面改善农村牧区环境,735个行政村和较大自然村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健全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建成自治区级美丽宜居示范镇村8个,乌审旗无定河镇获评“中国最美乡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新增高等级公路186公里、农村牧区公路357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114公里。

(六)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完成林业建设145万亩、草原建设38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80.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0.2个百分点。深入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新标准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7天。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强化环保执法能力建设,建立污染防治区域部门联动机制,在全区率先建立网格化管理平台,环保重点企业实现在线监控全覆盖。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进展顺利,《鄂尔多斯市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出台。

(七)稳步提高民生保障能力。新增城镇就业2.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8%较低水平。回购各类保障性住房15392套。企业职工基础养老金人均提高167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64.4元和66元。更加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利益,在全区率先施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55所,学前教育入园率提高到96%。高考普通类本科上线率达到69.4%,位居全区第二。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推进,在全区率先推行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招标采购机制改革。两孩政策全面实施。“十个一”文化工程扎实推进,被文化部列为全国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八)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出台防控地方金融风险工作方案,帮扶95家重点困难企业化解兑付担保风险,企业转贷续贷306.6亿元,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实现“双下降”,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快金融纠纷案件处置,有力保障了群众合法利益。高度重视政府债务风险,争取政府债券置换资金641.8亿元,增长71.2%。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建成市、旗两级食品药品综合监管平台,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大矛盾排查化解力度,一批积案得到有效解决。刑事和治安案件下降16.8%和3.7%,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九)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提请人大审议制定地方性法规2部。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法律顾问制度全面推行。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作风建设有关规定,政府系统作风明显改善。狠抓决策执行和工作落实,出台了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实施意见,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严控行政支出,党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全面完成,“三公”经费下降7.6%。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积极成效。

此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族宗教、新闻广电、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地震、妇女儿童、老龄事业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的一年,困难前所未有,成绩弥足珍贵。这是中央、自治区坚强领导、关怀支持的结果,是市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鄂尔多斯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发展中还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产业规模还不大,层次低、链条短,竞争力不够强,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科技创新能力弱,对外开放程度低,资源环境和要素制约进一步加大,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农村牧区相对落后,城市治理水平仍有待提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维稳等领域风险隐患还很大,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亟待解决;政府自身建设和干部作风转变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7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新的形势,需要我们自加压力,主动担当,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响应号召,撸起袖子加油干,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跳起来摘桃子,抓住重点,攻克难点,聚焦热点,打造亮点,以新的思路、方法和举措,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矛盾、新问题,积极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守住发展、生态、民生底线,振兴实体经济,深化转型发展,大力促进“五化协同”,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和党的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左右。

今年,市政府将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供需两侧发力,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04项,形成新的项目建设热潮。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力争纳林河矿区、准格尔中部矿区等重大规划获批,北控煤制气等项目核准。建立重大项目动态储备、调整机制,制定项目滚动投资计划,确保项目建设连续性。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在煤化工产业延伸、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一体、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再引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力争引资规模达到600亿元以上。拓宽投融资渠道,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新增社会融资750亿元以上;继续做大产业基金规模,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切实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去产能方面,依法依规退出不合规、不达标产能,严格控制新增过剩产能。继续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引导退出煤炭落后产能90万吨。优化煤炭产品供给,分级分质对接市场需求,原煤洗选率提高到90%以上,进一步扩大我市优质煤炭市场占有率。去库存方面,把去库存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统筹解决好房屋产权登记、项目重组、兑换凭证互通互用等问题,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实施棚户区改造1.6万户,再消化房地产库存500万平方米左右,引导我市房地产市场回归健康发展轨道。去杠杆方面,继续强化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突出抓好金融风险防范,设立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风险企业帮扶和不良贷款化解专项行动,维护好广大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坚决不允许出现政府贷款违约现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降成本方面,打好政策“组合拳”,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和融资、人工、物流、用地、用能成本。引导企业通过强化管理和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补短板方面,围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民生改善等领域,组织实施补短板专项工程,全面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积极释放消费潜力。加快综合保税区、内陆港和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运营一批进口商品体验馆。推动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入驻,确保康巴什康镇、东胜铜川二手车交易市场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办好绒博会、煤博会等活动,聚集人气商气,促进节庆会展消费。加强苏木乡镇物流配送网点建设,挖掘农村牧区消费潜力。发扬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和“商标品牌培育年”活动。加快创建放心消费城市,严格市场监管和质量监管,严惩商业欺诈、制假售假等行为,全面改善地区消费环境。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把非公经济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认真落实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行业准入负面清单,鼓励非公经济通过PPP等模式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全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保护好企业家精神,进一步营造亲商、敬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民企在地区发展大潮中扛大梁、挑重担、作出更大贡献。

(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发展新突破。

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推动煤矿绿色生产,推广安全高效开采方式,煤矿采区回采率提高到80%以上,机械化开采程度提高到95%以上。加快清洁能源电力外送基地建设,抓好山东能源盛鲁电厂、国电双维电厂等电源点项目,确保蒙西至天津南、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电力通道建成。加快煤电铝一体化,积极推进鑫恒铝业产能置换,开工建设蒙泰一期45万吨铝板带项目。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推动伊泰200万吨煤制油、神华煤制油二三线、国电投烯烃等项目建设,确保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伊泰精细化学品、新能稳定轻烃等项目达产达效。稳步推进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常规天然气产能保持在300亿立方米左右。持续推进羊绒产业振兴计划,依靠科技创新提升陶瓷、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促进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层次。积极申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加强与以色列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引进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项目。加快国际航空口岸建设,培育发展航空器生产和航空培训、航空物流等新型业态。加快培育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把我市建成自治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争取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光伏发电基地启动建设。积极引进培育石墨烯、高纯氧化铝、碳纤维等新材料产业。力争非煤产业增加值占比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

促进现代服务业融合配套。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高起点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品牌线路、自驾车营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专项规划,加快国家旅游改革先行示范区建设,举办好鄂尔多斯旅游推介会暨世界旅游城市形象大使选拔赛、冰雪旅游节、库布其沙漠主题和红色旅游主题等重大活动,加紧实施黄河大峡谷、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集中打造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和50个乡村旅游特色农牧家乐,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旅游市场,提升鄂尔多斯旅游品牌影响力。年内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8%和15%以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深化与天津物产、天津港等大型物流企业合作,集中推进空港、棋盘井等现代物流集聚区建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办好国际创意文化大会、文博会等活动。发展壮大金融业,大力引进金融机构,积极筹建民营银行,深化农信社改革,推动市内大企业集团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拓展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内涵,加快仕博国际健康城等项目建设,打造健康产业集约发展示范区。

促进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优化农牧业产业布局,在两河流域、西部牧区、城郊区分别集中发展种养结合大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年内流转土地10万亩、草牧场160万亩以上,建成公司化养殖园区10处、养殖大户300家、家庭农牧场100家。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落实“粮改饲”及“稳羊增牛”战略,新打造100个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发展典型示范村。促进农牧业品牌化发展,建立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成市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10个年产值超亿元的农牧业产业链条,力争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完善农畜产品流通体系,新建网上农贸市场10家、冷链流通仓库5个、专业合作社100家,带动农牧户增收致富。

(三)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培育支撑发展新动能。

加快推进基础性关键性改革。突出抓好总书记指示自治区先行先试的三项重点改革任务,确保在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提高农牧民产业化经营收益率、扩大与俄蒙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权责清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做到审批信息互联互通、服务事项网上运行,真正实现“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简易注销登记。持续推进电力多边交易、碳排放权交易、水权交易等改革,破解发展要素制约。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推动土地草牧场“三权分置”和国有林场改革,完成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确权登记颁证任务。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设立科技创新基金,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加快市高新区发展步伐,吸引高端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积极推动与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合作设立创新中心。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自治区级研发机构3家以上。强化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着力攻克不同煤种气化、煤炭分级利用、高盐废水处理等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组建全市众创空间联盟,推动各类科研平台向社会开放,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建设创新之城、创业之城。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满足地区发展需求。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全面融入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加强产业协作,联合呼包二市申建内陆自贸区,合作共建西部装备制造基地、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呼包鄂中心城区1小时快速铁路圈和2小时公路圈。加强生态共建,建立环境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和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晋陕宁蒙等区域协作,主动参与呼包银榆经济区建设,积极承接发达地区高端、环保产业转移,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四)全面改善基础条件,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中心城区一体化进程。编制并实施中心城区道路、绿化、供水等一体化规划。推进东胜至机场轻轨、东胜吉劳庆川和康巴什环城水系景观等项目建设。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出台城市绿化、物业管理条例,深入开展住宅小区文明创建和城市精细化治理行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开展“生态宜居美丽县城”创建行动,培育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特色小镇。实施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改造农村牧区危房3000户以上,在全市150个行政村开展垃圾、污水集中收集和治理试点,全面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让农牧民共享城市公共服务。

推进基础设施网络互联互通。重点抓好“七网”建设。铁路网方面,全力推进包西铁路客运专线包榆段前期工作,力争“十三五”开工建设。加快蒙华、鄂前旗至上海庙铁路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沿河、准朔铁路等项目完工,呼准鄂改客专项目建成,新增铁路运营里程200公里。公路网方面,启动实施包茂高速包头至东胜改扩建工程、呼市至鄂尔多斯高速等项目,加快通史至靖边、龙口至大饭铺、敖镇至东道梁等出省通道建设,确保沿黄公路一级改高速、察汗淖至棋盘井一级改高速等项目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260公里,改建农村牧区公路500公里。航空网方面,优化航线网络布局和运力结构,增加通航城市和国际航线。启动建设鄂前旗、杭锦旗2个通用机场。市政网方面,加大对城市老旧管网改造力度,制定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在中心城区率先试点。水利网方面,实施黄河内蒙古段二期防洪工程、西北节水增效项目等重点水利工程,完成盟市水权转让一期和拦沙换水试点工程建设,增强区域水资源保障能力。能源网方面,加快陕京四线天然气管输工程建设,力争鄂安沧输气管道、蒙西煤制气外输管道获批开工。全面实施“气化鄂尔多斯”等工程,提高农村牧区清洁能源普及率。通信网方面,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鄂尔多斯至北京直通光缆建成运行。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加大信息化平台建设力度,基本完成“智慧鄂尔多斯”、“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任务。

(五)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

更大力度保护生态。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突出抓好沿黄河绿化风光带、环城区城镇绿化带、沿沙漠沙地绿化带和沿路沿线绿化带“四带工程”,完成林业建设120万亩、草原建设396万亩、水土流失治理180万亩。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力度,实施灌木林平茬工程,推进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清理整治。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及草畜平衡制度,严厉打击非法开垦、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行为,切实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更严措施治理环境。认真贯彻落实《鄂尔多斯市环境保护条例》,保护好鄂尔多斯的蓝天净土绿地。实施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工程,抓好煤化工和焦化行业脱硫升级改造、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等重点工作,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5%以上。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和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和露天煤矿复垦绿化。持续提升环保监管能力,建成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及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系统。强化重点环境问题集中整治,加快棋盘井蒙西地区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更高水平利用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力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居民低碳绿色出行。

(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社会发展新成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力度不减、措施不变、投入不降,聚焦脱贫人口和市低保线下贫困人口,继续落实好“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扶上马、再送一程”,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力争市低保线下贫困人口年收入增长20%以上。设立产业扶贫基金,全面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扶持脱贫人口发家致富,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推动充分就业创业。深入实施“创业鄂尔多斯”行动,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强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创业带动就业1万人以上。实施就业服务工程,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全面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成全民参保数据库,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城乡低保标准再提高6%,农村牧区特困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元和6852元。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促进社会福利、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红十字等慈善公益事业。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6所,推进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标准化,完成市三中新校区整体搬迁。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深化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城域网教育教学全覆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名师梯队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牧区教师生活条件。

建设健康鄂尔多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健康档案数据库,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逐步实现异地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开工建设市儿童医院项目,确保市中医院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加快蒙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设一批知名蒙中医药馆。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持续推进“十个一”文化工程,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开展好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活动。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弘扬红色文化,确保鄂前旗”1+6″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建成开放。扎实推进足球运动改革发展,建成自治区级足球训练基地。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引导全民重视健康、主动参与健身。

(七)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筑平安稳定新优势。

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天大地大,安全最大”。始终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明察暗访、专家巡查和第三方监管,坚决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建成国内领先的公共安全信息化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市内重点企业、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积极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市、旗、苏木乡镇三级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构建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监管格局。推进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争创国家食品安全试点城市。

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化“七五”普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鄂尔多斯。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巩固双拥共建成果,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营造干事创业新环境。

全力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能,坚决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组织实施政府协商计划,认真办理议案建议和提案。落实好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综合执法。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

全力建设效能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强化执行力建设,实行政府目标管理,建立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机制。强化行政问责和效能监察,严肃整治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等行为。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办有效的事,开务实的会,发管用的文。探索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鼓励干事,支持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全力建设责任政府。深入开展纠风行动和专项治理,坚决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建设,认真履行政府承诺。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发挥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作用,开展重大行政决策第三方评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三公”经费支出,集中更多财力用于民生改善、帮扶困难群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