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母亲范文

时间:2023-02-27 11:11: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父亲母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父亲母亲

篇1

父母当慎思:如何成为一名负责任的父母?在大部分父母的意识中,生了儿女只要能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衣食住用行,有求必应,条件优越,有病及时治疗,能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父母就尽到了责任。虽然这是一种漂渺、低层的责任意识,这只不过是尽到了生养儿女的必须,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而现实生活中,离异家庭的许多父母连这最漂渺、低层的责任都做不到。邻居家一对老两口,带着一个11岁的小孙子。儿子和媳妇离婚9年了,这孩子生下来就由爷爷奶奶带着,一直到今天。儿子和媳妇在外地又各自成家,谁也不管这个孩子。每当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他总是自己在楼下的角落里玩,跟其他的孩子很少接触,眼神里总有些忧郁。有一次孩子病的很重,孩子的爷爷找到爱人,求爱人开车拉孩子去医院。孩子住院后,医院的病房里,四个人的房间,有三个孩子是由父母陪伴在身边的,而邻居家的孩子只有老两口在轮流看护着孩子。我去医院看望的时候,看到另外三个孩子在父母身边的撒娇玩耍,是那样的快乐。再看邻居家的孩子,躺在床上,仿佛心里在想着什么,一言不发。看到这个孩子,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楚和恨。可怜这个有父母却没有父爱母爱的孩子,恨这个孩子父母的不负责任。

欧美国家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离婚高峰,促成了大量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出现。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由于快速增长的离婚率,使单亲家庭子女也随之多了起来。注意观察过这些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总有一种忧郁的眼神,在他们幼小应该充满快乐的眼睛里,看到的似乎是对父母双亲能一起领他们去一次公园时的期待。堂姐是离异女人,自己带着孩子。有一次我去她家,无意中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的她女儿的日记这样写道:“自从父母离婚,虽然母亲在物质生活等方面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我仍常常感到一种自卑、孤独和失落。我无法和别的同学一样,得到父亲那种强有力的鼓舞和支持,也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自豪地谈论有关爸爸的事情。因此,我总是感到自己是那么怯懦,是那么没有自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真的让我有了一种《野》歌中倾唱的孤独了:我知道父母双亲,就却再没看到她。雨落下时,从来都独自害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抚养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的责任。成语“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等哲言都是对父母责任的最好诠译。传宗接代不是简单的指生育,也包涵了教育的责任。针对现在离异家庭孩子的抚养和教育问题,有人说:现在社会就这样。社会是什么?我不知道该怎么定义“社会”,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一分子,我们不能事事都去埋怨社会。凡事从自身做起,是最主要的。任何事情的抱怨与怪罪,不如放正心态,凡事都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三字经》中写道:“子不教,父之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作为父母,对教育孩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先贤们早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也留下遗训给我们。生完孩子而置孩子于不顾的父母们,为什么“现在社会就这样”的说法你接受,而你当父母的责任却不能担当呢?如果仅仅把生儿育女当做一次人之常理的快乐享受,而放弃对孩子自觉主动的抚养和教育,不履行做父母的义务和责任,我不禁要问:这样的父母,与动物何异?

为人父母者的基本责任就是养和教。正如马克思所说: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父母的行业是培养和教育子女。父母不仅要让孩子学会走路,更应该让他们知道走路的意义。为人父母,对子女首先是养,没有养何来教?现在许多离异父母连最基本养都做不到,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有许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尤其是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的孩子,太多时候一年年看不到自己的父母。每当看到这样的孩子,我心里在想:同样的孩子,只因为父母的不同,让同样的孩子有了不一样的命运。父母不是生下了孩子就是父母了,你们既然做了父母,就要履行责任,肩负责任感。没有责任感就不应该做父母,不配做父母!

篇2

2013年9月6日,父亲突发心脏病被救护车送进了医院。当天下午,母亲因为高血压也住进了同一家医院的同一病房。父亲在医院醒来后第一句话就问母亲可好,然后就坚持要回家,医生说父亲还没有脱离危险不能出院。我们心里明白,父亲是不能离开母亲的,哪怕一个小时,一分钟。其实,母亲也离不开父亲,她知道父亲所剩时间不多了,她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每一秒钟。

结婚60年是金婚,父亲母亲已经结婚66周年了。

人们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句话真对。父亲从70岁得心脏病,到87岁去世,我们几乎记不得父亲有多少次被救护车送进医院抢救。只记得每次都是母亲在第一时间给父亲往嘴里塞救心丹,第一时间给儿女打电话叫救护车。所以,父亲常说,如果没有我母亲,他也许早就已经不在人世间了,是母亲给了他最后这十几年的生命。

父亲母亲是在河北省乐亭县的农村一起长大的,他们一起读书。1947年秋天,结婚第三天的父母又一起参加中国人民。那一年父亲20岁,母亲18岁。他们在一个部队行军打仗,参加了。1948年10月,又一起被部队送到冀热辽八路军卫生学校四分校,即承德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前身)读书深造。后来又一起转业到地方工作。

父亲脾气很暴躁,记忆中父亲常摔东西,常因为一些事情不如意而大声吼叫。母亲对父亲则百依百顺,在母亲眼里,父亲是世上最伟大的人,父亲聪明睿智,什么事都难不倒他,父亲永远是对的,无论他做什么说什么都对。

母亲一辈子都崇拜父亲,依赖父亲。她的手表是父亲为她上了一辈子的弦,母亲是大家闺秀,她的父亲是乡里的秀才,家里很富有,又只有母亲这一个女儿,母亲格外被宠爱,所以,母亲是全村唯一一个没有裹脚的女性,唯一一个带着书童上高中的女性。否则,她也不可能同父亲一起参军,更不可能同父亲一起被部队保送上大学。

母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勤劳、善良、沉默寡言。父亲离不开母亲,尽管年轻的时候,父亲对母亲也有不满,觉得母亲“笨”。他教母亲骑自行车一辈子也没学会,教母亲登缝纫机也一辈子没学会,但母亲做的红烧肉和糖醋鱼非常好吃。母亲不像别的女人那样能说会道,但爱哭,看个电视剧也能哭半天。父亲离不开母亲,原来我们的住处和父亲的单位只有一墙之隔。记得我们小时候,几乎每天晚上,父亲都带着我们去车站接母亲,母亲只要晚回来一会儿,父亲就会坐立不安。

尤其最后这两年,父亲对母亲格外依恋。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两个人都要握握手,唯恐第二天醒来时会有一个人突然不在了。白天一起晒太阳的时候,也要紧紧挨着,手握着手,邻居见到都说,这老两口可真亲热。

篇3

救下跳江女

母亲18岁那年失去了双亲,而父母去世前已为她订好亲事。对方是父亲老友家的儿子,两家可算世交。可等她处理完丧事辗转来到上海,未婚夫却不出面,只有他的姐姐出来,说遵父母之命,解除婚约。她蒙了,再三询问,对方说找人为她算过命,说她在家克父母,到婆家克公婆。

母亲出了未婚夫家的门,万念俱灰。徘徊在黄浦江边,她想一死了之。这时,父亲拄着根文明棍出现了。他正要过桥,却突然摸索着走到她身边,转头对她说:“能不能请你帮个忙?你愿意领我过桥吗?在别处我可以任意行走,唯独害怕过桥。”

父亲戴着墨镜,母亲看他一眼,叹了口气。她怎么能拒绝一个盲人的要求?默默地牵起他手里的文明棍,母亲把父亲送过了桥。父亲一路上不停地说话,说凭他的直觉,母亲一定是个漂亮的女孩子,这样的女孩,一定有一条垂到腰间的长辫子。母亲呆住了,问他怎么知道?父亲摇头,说他虽先天看不到东西,却有一双心眼。

“我在江对面的路边有家服装店,我很想找个留长辫子的女店员,你能去吗?每月五块大洋。”父亲说。

走过了桥,母亲也放弃了自尽的念头,因为她碰到了好心人——父亲。做个女店员,不仅可以留在上海,还可以自食其力。父亲带她进了成衣店,他对店里的老者说了几句什么,母亲就有了工作。可是,这工作却有附加条件,每天早晨八点钟,她得准时领着父亲过桥。

一个月后,父亲的俏皮话和文明棍打动了母亲的心。当父亲诚恳地向她求婚,母亲并没有嫌弃他是个盲人。他虽然看不见,可他的心肠多好啊!对一个陌生女孩尚且如此,对自己的家人该会有更多关爱吧?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订婚酒席摆了好几桌。就在那天早晨,父亲郑重其事地说要告诉母亲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母亲诧异,父亲先说坏消息:那家成衣店不是他的,他并没有那么富有。母亲的脸色微微变得苍白,问好消息呢?父亲摘下墨镜,大大的眼睛看着母亲,说他的眼睛好得可以当射击运动员。

“那天真是我最开心的日子。这好消息太突然了,足以令坏消息不足挂齿。并且,我知道,那家店之所以雇我,完全是因为父亲在支付工资。他是个多么仁慈的‘骗子’!”母亲说完之后笑了,脸上现出了少女的羞涩。

这件事,后来我从父亲口中听到另一个版本。父亲早在桥边看到母亲徘徊,他猜出她有心事,想轻生。父亲马上动了恻隐之心,想帮她。他想出的办法并不高明,后来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她那么淳朴,那条长辫子那么动人,他身不由己地动了心。

“我只放了一点儿饵,就钓到了世界上最美的美人鱼。”父亲笑眯眯地说。

乡村父亲

父亲有一次在山里运柴时不幸掉到深沟,摔断了肋骨。母亲急匆匆地去看他,他躺在简陋的卫生院,紧紧握着母亲的手,不无担心地说:“我摔伤了肋骨,并没有觉得疼。可我的伤,却把年轻医生吓坏了。他说从未见过我这样的伤。”

母亲大吃一惊,问是不是伤得太重?说着,她的眼泪都要掉下来。父亲摇摇头说:“你真傻。”说着,他抬起头,附到母亲耳边说:“你猜他们在我的肋骨上发现了什么?竟然看到了你的名字。你的名字把他们吓得面无人色。”

母亲愣了愣,随即狠狠地捶了一下父亲的腿,神色马上变得凶巴巴的。看着母亲凶狠的神色,父亲捂住嘴笑起来,说:“看看看看,又厉害了不是?”

父亲讲起在乡下的事,说到的却是另外的故事。在村子里,他认过一个干女儿,这个干女儿,比我大哥还大一岁。女孩7岁,长得矮小瘦弱,因为腿受过伤,走路一跛一跛的,总被伙伴嘲笑欺负。有一天,她坐在河边对父亲说:“我真想变成仙女。这样就不会再有人欺负我。你说,我能变成仙女吗?”

父亲悄悄将她拉到一边,神神秘秘地说:“你真的想变成仙女?我告诉你一个秘密,顺着这木桥往前走,一直走下去,走到尽头,你就会变成仙女。记住,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谁都不能告诉。”

女孩相信了。从那天起,她每天跛着脚走很远的路。可那条路,似乎永远都没有尽头。她不得不在半路就回去。按照父亲的指点,女孩走了整整一年。一年后,她终于沿着木桥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走到了尽头。可令她诧异的是,木桥上了山路,山路转下来,再走土路,顺着土路一直前行,竟然到了她的家。

女孩虽然没有变成仙女,但她健步如飞,再没人嘲笑她是跛子。她长高了,壮了,有一次和男生打架,居然把男生按到了地上,半天没让他爬起来。父亲再看到她,就对她说:“我眼里的仙女就像你这样的。”

当时我还没有出生,母亲知道父亲为她认下了一个干女儿,高兴得合不拢嘴。她守着四个男孩,对他们的调皮和吵闹早厌烦不堪。母亲带着几尺花布来看女儿,她牵着女儿的手,走很远很远的山路去看父亲,心里是满满的幸福。

服装店的故事

父母都退休后,闲着无事,父亲突发奇想,竟然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开了家服装店。还说这是夫妻店,叫母亲一定去帮他看店,收钱。

母亲劝他,说不如在家看孙子。父亲却不同意,说她得看着他,否则他万一一时糊涂跟着人走了怎么办?母亲知道拗不过父亲,只好同意。

就这样,老两口整天守在服装店。有一阵子,晚上也在店里,点着蜡烛,喝着稀豆粥,吃炖得酥烂的牛肉。他们有说有笑,父亲常常说的是:“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服装店,你终于当上了女店员。不能再说我骗你了吧?”

起初,我以为服装店不久就会关门。父亲母亲偌大年纪,一时兴起,还能因此发达了?但令我奇怪的是,不久,服装店竟然生意红火起来。

这天,下了班,我顺路去看他们。见父亲戴着墨镜站在店门口,正向人介绍店里的服装。在父亲的介绍中,有人动了心。父亲包好衣服塞进纸袋,纸袋下面,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漂亮钱夹或者一双袜子。顾客拎着袋子急匆匆出门,母亲总要疑惑地问父亲:“你眼神不好,不会把别的东西也包进袋子吧?我可只收了一件衣服的钱。”

父亲摇摇头,大声说哪里会错,他眼神不好,但衣服还不会包错。看着老两口唱双簧,我忍俊不禁。这样也能做生意?

无论如何,父亲的店价格公道,而买主卖主都是皆大欢喜。

打赌

父亲喜欢打赌,喜欢和人开玩笑,偶尔,还会捉弄一下老朋友。

这天,父亲和一个老朋友打赌,竟然赌赢了。朋友输了两瓶茅台,父亲乐滋滋地将酒抱回家,赶紧交给母亲,让她好好收起来。

过年了,我和几个哥哥回家吃团圆饭。父亲想起那两瓶茅台,急忙叫母亲拿出来。我要跟着母亲去,却被母亲制止了。母亲独自去了地下室,很久都没上来。我放下筷子,担心地下去找。地下室空荡荡的,哪儿有母亲的影子?我一下子慌了神儿,急忙跑出门,却见母亲正笑盈盈地抱着两瓶茅台回来。见我不解,母亲朝我眨眨眼睛。

茅台滋味自然不同寻常。已经很少喝酒的父亲破例喝了三杯,因为高兴,兴之所致,竟然打电话给老朋友致谢。父亲哈哈笑着说他的茅台味道好极了,这是他喝过的最好的茅台。

朋友大惊,结结巴巴地说:“可是,可是,我送你的茅台瓶里装的是极品铁观音啊!我,我只是想跟你开个玩笑!”

篇4

我的父亲母亲⑴有人说没有见过一辈子不吵架的夫妻。我见过。父亲母亲,一辈子没有吵架。

⑵父亲长母亲六岁,巧的是父母的生日竟是同一天。

⑶打记事起,常见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母亲每每笑脸相迎,端茶倒水伺候。

⑷那班男男女女有拉弦的、敲鼓的、打锣的,有唱花脸小生的、花旦青衣的、老生老旦的……有时一乐和就是一个下午,父亲还会热情留人吃晚饭。

⑸这边母亲似乎早就知道要吃饭,已擀好面条。但母亲通常一边擀面条一边小声唠叨:“好歹有个星期天,让你爸弄的乱七八糟,连个清静也没有。”

⑹曲终人散,父亲是陪人喝过酒的,脸红扑扑的,酒后的父亲愈和蔼可亲。母亲开始数落,大致是父亲不体谅她的辛苦,油瓶倒了也不扶,家里家外都是她操持云云。她经常这样威胁父亲:“你再领着些狐朋狗友回来闹腾,我就掀桌子,回娘家,倒地方给你!”

⑺父亲只是“嘿嘿”笑着,还会夸母亲今天的菜炒得好,面条擀得匀细。母亲的埋怨渐渐平息下来。

⑻母亲那时候每天要到生产队出工,父亲已是当地受人尊敬的中学校长。父亲体恤母亲体力不济,星期天和假期常替母亲出工。母亲在家也不会闲着,父亲总说:“让你歇息你比出工还劳累,生就的劳碌命。”母亲会一边嘴里抱怨着“我嫁到你们家没有过一天好日子”,一边手中忙着家务。

⑼父亲退休的时候身体不好,有胃病、气管炎、胸膜炎、颈椎病等等。母亲一心一意照料回家的父亲,那些疾病居然一点点离开了父亲。而母亲,老来患上了冠心病、高血压,曾经高挑的身材一年年下来,渐渐虚胖起来。

⑽我在城里买房后,父母每年都会来城里到我的家中住几个月。父亲每天早晨六点钟准时起床,给自己和母亲每人冲一碗蜂蜜水或豆奶喝下,然后带着母亲到公园晨练。有个下雪天,母亲看天气不好没有起来,父亲依然要出去。我怕路滑,阻拦。父亲说:“你妈那么胖,得的那些病都是缠人的。她哪天中风、偏瘫什么的,我得有个好身体伺候她啊。”顿时,我怔住了。

⑾父亲七十三岁那年春天,患胆管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一向病恹恹的母亲在父亲病后,每日拖着虚胖的身子,忙忙碌碌围着父亲转。父亲有时被病痛折磨得烦躁,冲母亲发脾气,母亲笑笑:“看你爸,老了长能耐了。”好像父亲发脾气也是宠爱她的另一种方式似的。

⑿父亲坚忍地活着,病后撑了两年又二个月,平静地走了。母亲没有大哭,她有条不紊地教给我们如何按着风俗送父亲。只是,母亲的双眼空洞着,让人不忍对视。

⒀我常和母亲通电话,母亲说着说着就会说起父亲,于是哭泣。母亲每每都是怨父亲,祥林嫂般地重复这几句:“你爸说话不算数,他说一辈子有他我就不会受半点委屈,他说要等着我不能动弹的时候照顾我,他说他要和我一起过一百岁的生日……”

⒁忽然间我泪眼模糊,心头跳出几个挥之不去的字——爱可以怨。想起父亲母亲。

1.从全文看,父亲母亲一辈子不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2.请用两个成语概括文中父亲母亲的感情。

(2分)

3.第③段中的“常见”、“每每”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4.本文围绕“我”的父亲母亲写了五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

(2分)

5.文中⑸⑺⑻⒀段分别写了母亲对父亲的“怨”,请将段落序号填入相应词语后的括号里。

(2分)

埋怨( ) 责怨( ) 悲怨( ) 抱怨( )

文章最后说“爱可以怨”,从全文看,应怎样理解?(2分)

6.父亲母亲每年都来城里“我”的家中住几个月,这说明了什么?父亲去世后,“我”除了常和母亲通电话外,你认为“我”还应该做些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父亲母亲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宽容。

(2分,意思相近即可)

2.:相敬如宾

相濡以沫 休戚与共等。(2分)

3.“常见”说明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中,不是一次,而是经常性的;

“每每”说明母亲对父亲带回家来的朋友们每一次都是笑脸相迎,热情款待。这两个词更加突出了父母关系的融洽。(2分)

4.①母亲热情招待父亲的朋友;

②父亲常替母亲出工;③母亲细心照料多病的父亲;④父亲照顾多病的母亲;⑤母亲细心照料病逝前的父亲。(2分,写对一件事给1分)

5.埋怨(

⑺ ) 责怨( ⑸ ) 悲怨( ⒀ ) 抱怨( ⑻ )

爱可以通过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填空2分,一个0.5分。第二问2分,意近即可)

篇5

1、《我的父亲母亲》是由刘惠宁执导,由陈小艺、辛柏青、冯远征、曾黎主演的电视剧。

2、该剧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知青陈志与农村姑娘张翠花的一段颇具代表性的“中国式婚姻”跨越近30年的坎坷历程,充满对爱情与婚姻的思考。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这就是我的父亲、母亲,我想:

目生父母是荒寂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辉,闻一下香沁心脾,心灵得到恬适不会孤独。

父母是黑暗中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

篇7

十岁出保育院,也是和大大两个人过日子,脖子上挂着钥匙吃食堂,那时已经“文化革命”,爷爷(即王朔自己的父亲,此书是王朔给女儿的信,故所有称呼都随女儿,下文也都称自己的父亲为爷爷

――编者注)经常晚下班,回来也是神不守舍,搬老段府之前就去了河南驻马店五七干校,一年回来一次,他的存在就是每个月寄回来的一百二十块钱的汇款单。奶奶去了一年门头沟医疗队,去了一年甘肃“六・二六”医疗队,平时在家也是晚上八点以后才到家,早上七点就走了,一星期值两次夜班。上到初中,爷爷才回来,大家住在一个家里,天天见面,老实说,我已经很不习惯家里有这么个人了,一下不自由了。他看我也别扭,在他看来我已经学坏了,我确实学坏了,跟着院里一帮孩子旷课、打架、抽烟、拍婆子――就是和女孩子说话并意图见识她身体。他要重新行使他的权威,通常伴随着暴力。

我对爷爷的第一印象是怕。现在也想不起来因为什么,可以说不是一个具体的怕,是总感觉上的望而生畏,在我还不能完全记住他的脸时就先有了这个印象。说来可悲,我十岁刚从保育院回到家最紧张每天忧心的是不能一下认出自己的父亲。早晨他一离开家,他的面容就模糊了,每天下班他回来,在都穿着军装的人群中这第一面,总像是突然冒出的一张脸,每次都吓我一跳,陌生大过熟悉。

我们必须及时发现父亲,小孩们一起玩时也互相帮着望,看见谁的父亲正往家走就提醒这孩子赶紧撤,最怕正玩得高兴,身后传来爷爷的吼声:王宇王朔!那喊声真能叫人全身血液凝固。爷爷是搞情报出身的,神出鬼没,我们在哪儿玩都能找到,冷丁现身大吼一声。上初中时有一次旷课和几个姑娘去王府井东风市场“湘蜀餐厅”吃饭,忽然听到厅堂内有人怒喊一声“王朔”,几乎昏过去,缓过来发现是一端盘子的喊另一个端盘子的“王师傅”,北京话吃字,王师傅仨字吼起来就变成“王缩”。后来我就听不得别人喊“王师傅”,听了就心头一凉,到现在,谁也不怕了,别人喊别人王师傅,我这厢还是头皮发紧。

我十五岁第一次从公安局出来,朋友们为了祝贺我出狱,在我们家窗户下放了一挂鞭炮,爷爷正在跟我谈话,一溜烟跑出去,想逮一个,没逮着,在院里破口大骂混蛋,很多人闻声出来站在门口看他。我觉得他真是失态,心里就算郁闷也用不着这样,从那以后我就对他不怎么尊敬了。

每回气完母亲,比她后悔

爷爷去世后我曾给自己定了个要求,不要再和奶奶吵架,也是想看看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很遗憾,又没做到,前几天又和奶奶大吵了一架,也是去扫墓,清明节。我穿了一件砂洗磨边军装样式的上衣,刚买的,伊拉克不是打仗吗,时髦。奶奶一见我就说,你怎么穿这么一件衣服,我不喜欢。我没理她,但已经不高兴了。她又说,你那边蹭上油了。我那衣摆上有一大块黑,油渍状,是装饰。我还忍着。接着她又说,你怎么连件新衣服都没有。我跟她急了,说你管得着我穿什么衣服吗,你管好你自己好不好。她又来那套,你是我儿子我说你几句怎么了,关心你。我大怒,说你少关心我,你怎么还这样,就不会尊重别人,一定要用贬低别人的口气说话,你难道不知道你使别人、一直使家里人都不舒服吗。在这里,我把话头扯开了,扯到你身上。我写信是不放心你,觉得我逃避责任,要他们对你宽一点,别老逼你写作业,主要是针对奶奶,要她不要给你的童年制造不愉快留下阴影像我一样。我大概是写了一些对她的看法,指她是恶化家里气氛的罪魁,写的时候挺动感情,还流了泪。奶奶回信大骂我忘恩负义,不忠不孝,她一番辛苦养了个白眼狼。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人已经不可理喻。

篇8

你懂得了什么叫做操劳。

我看见您慈祥的脸庞,

由青春靓丽变得干瘪枯黄。

您让我懂得了,

什么叫做人间大爱;

你让我懂得了,

什么叫做无私奉献;

您让我懂得了,

什么叫做坚强。

我爱您,母亲!

I Love you,mather!

这首诗送给您伟大的父亲。

您是一座山,刚劲伟岸,深沉稳重。

你爱我,

爱的粗狂,爱的扎实。

你是山,我是树。

朱自清忘不了父亲的背影,

我忘不了您流露出希翼的目光的眼睛。

您的眼睛,

让我从稚嫩变得成熟,

让我从软弱变得坚强。

篇9

他就是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者、民俗摄影家——老后。本名刘启后。湖南隆回县的一位退休职工。今年70岁。

我认识老后是最近的事。

以前看过他一些关于民俗民族风情的摄影作品,但未曾谋面。

前些日子,他拿来一摞山里老人的肖像摄影作品给我看,把我深深打动了。

他说,想在长沙举办一个展览。

我马上在他的策展方案上签了名,并表示十分愿意为他的展览出一份力。

因为当今社会需要这样的展览,需要有更多像老后这样挚爱传统文化的热心肠的人。

老后告诉我:1995年,他提前退了休,从此沉进偏远山乡,专门从事民间文化的收集、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又特别喜欢为那些大山里的老人拍照,听他们的故事。

好多年过去了,老后为2000多位大山深处的老人留下了原生态的影像资料和访问笔记。这次挑选了其中一小部分展出,只想引起社会对民间文化和大山深处留守老人的关注。

老后这些年,为挖掘、记录、整理、抢救和传播民间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0多来年,他先后300多次深入邵阳隆回偏远瑶寨考察调研,并把这里古朴、能歌善饮、特别爱美的瑶族部落誉之为“花瑶”,且不遗余力地向外推介,得到广泛认可。自此,这个几乎被民族史料和外界遗忘的古老宗支——花瑶,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

近年来,他又潜心研究古老诡秘的湖南梅山民间宗教文化,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老后,荣获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新闻人物” 和“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杰出人物”等殊荣。但老后还是原来的老后,仍拿着每月1100多块钱的退休工资,总是飘忽不定,在不停地追寻中……

老后的这个主题展如期在长沙举行了。

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先生为他题写展标:“我的父亲母亲——老后的大山情结”。

中国国家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文博界著名策展人姚安博士亲自策展, 湖南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吴友云先生全力筹划张罗展出。

展览很轰动。

我选择了一个人少的时间去看展览,老后和夫人陪着我。

细细品读这一帧帧肖像,我的心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了。

那一张张饱经岁月沧桑的脸庞,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瞬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在一幅满面皱纹的老妇人肖像前,我流泪了。

那刀刻斧凿般的皱纹,布满了岁月的风霜雨雪;那黝黑铮亮的肤色,写满了生活的艰辛与顽强。

这是大山深处父老乡亲真实生活的写真;

这是留给城里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坚实印记。

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看了这些图片后写下了这样的感言:“这些脸上藏着一部中国农民史”。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先生感叹:“这是最后一代饱经风霜、饱经社会磨砺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脸谱”。

篇10

那份震撼,只觉得让我们的信一起一伏地强烈地共鸣,只觉得每次重温,泪水就忍不住夺眶而出,这种感觉,偏偏在纸上是写不出的。这怕是应了村上春树的一句话:“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能装下的也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

确实是这样,知道很长一段时间的今天,我才恍然大悟,我感动的这份情,是世间上已不复存在的那份情感,可以让两人互相依赖支持一生,让人守着上一辈子的那份情,已经可以被称作为永恒了!

我永远感动与那份永恒!

我不再相信永恒了,就连席卷了无数人眼泪的Titanic,老Rose到头还不是照样放了手,把海洋之心扔入大海。可是我的“父亲母亲”,连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没有,对彼此唯一触动心弦的记忆也就是母亲倚靠在门框,笑盈盈地等待着父亲吃饭。他们的记忆,却持续到死,持续到死。

篇11

……

您说:“阳春三月,这是你出生的日子

那时清貧,生下了弱瘦的你。”

絮絮叨叨的您,倔强胆大调皮的我

在您的怀里,您总说:“孩子,生怕养活不了带不大你呀!”

抚摸着我的小脑瓜; “儿子,听话,不要惹事生非!”

抽打着我的身体,分明看見您含泪的眼睛

……

您总是寡言少语,目光严厉,一双厚实的手臂 ,矮小身影

教诲我吃苦,耐劳,做个实在坦诚的人

……

如今,华发已添银丝,却不見白发的您

为何,就在这个季节?

抚摸您----

坟冢枯艾草长,捧一捧厚土

春寒;父亲,母亲,孩儿给您盖被……

默默依偎您俩身边,凝視您

……

都是穷苦出生,贫老百姓;目不识丁的您,是诚实普通的工人。

还记得那年春天,哥哥不懂事将粮票换了蒸笼包子,当然也有我们的份;看着您焦急、含着泪花的眼睛;低下头,而我们只受了点责备;后来东揍西借,怎么也没让我们饿肚皮。

那年盛夏,带着哥哥姐姐妹妹调皮的我,在工作之余,去大河滩拣拾硅石子,以便多换取点工资;我分明感受着----火石炽烤,通红满面,热汗淋漓透湿青布补丁;而乌丝下的您,却闪烁着微笑的眼睛;是那么温良。

还有那年秋天,一家人;到几十公里外朋友韩叔叔家去砍伐木棒,就为了多搭建两间小屋子,以供我们有个吃饭学习的地儿;山路崎岖,大路凸凹泥泞,艰难推动着裁满木料的板板车,迈着蹒跚沉重步子;您汗流夹背的身影,您回头时的笑脸,让我感受阵阵微风,一股股暖流,心里充满酸楚滋味。

冬天了,大雪纷纷;本就工作辛苦的您,单薄的身子却頂着严寒,在开垦的自留地里收取白菜、萝卜,播下新的种子,锄上新的菜苗;雪花儿将您塑成了雪人;我眼眶已迷糊着泪,心里发誓一定让您俩过上好日子。

为了不让我们饿肚皮;为了给我们添件新衣;为了能让我们多读点书、多识点字,能上学;为了这个家,能不再那么拥挤;为了让我们成家立业,为了……

您的手很巧,常带着我们漫山遍野跑;割“葛马藤”,用以捆绑土碗的藤子;还有一种青藤,回家水煮去皮便成了光滑柔软的藤条,父亲您,再砍些竹子做骨架,编织藤椅;竹器;去集市换钱。母亲您,夜里用麻线与粗布给我们做布鞋,轧鞋垫。从此,您们的手结满了厚厚的肉茧。

您们对工作太认真,太老实,苦干;一年四季都工作在冰冷潮湿的水磨房;粉尘弥漫的碾碎车间;日日夜夜,没有吃好,没休息好;您们铁打的身子弄得一身的病:风湿、内风湿、关节炎、尘肺、肺气肿、肺心病……;终将頂不住岁月。

为了我们,拖着病痛,您将一生的心操碎。

终于长大成人;参加了工作,结婚生子,才真正知道了生活的艰辛,不容易 。

企业改制,地方国营,集体;停产,半停产,工厂有时几月发不了工资;日子艰难

……

就在这个季节,春天;一九九九年农历正月初九,这清冷的早晨。久病消瘦的父亲,己经好几天没进盐米,哥哥姐姐妹妹母亲,一大家人都守候在前屋。

父亲喜欢清静;斜躺在后屋的木椅上,我 依偎在父亲的身边,紧握着父亲的手,听着父亲喃喃叮咛,“孩子,你好,你有……”

对視着父亲失神微笑着的眼睛,无能为力的我,眼睁睁看着,父亲闭上眼睛 … …

下岗自谋生路,艰苦的日子终有好转,您也有了退休工资; 本想,母亲该享享清福,过上好日子了

……

这些年来,被病魔纠缠十几年的母亲,在药物与坚强的毅力下坚挺着;日夜听着母亲,愈加急促的咳嗽、喘息、疼痛的;

我知道她是放心不下我们,可我何尝又放心下母亲,心里那种痛苦滋味,是没人可以了解明白。

也 就在这个季节,春天;二00五年农历正月廿六,这清冷的早晨。前两天,夫人带着末满半周岁的孩子回了娘家,还没归来 ;已经卧床几天的母亲,精神显些好转。扶助母亲吃完黑芝麻粥,母亲说:“孩子,我今天好多了,你可以出去发货,去吧。”我迟疑地看着瘦弱母亲,说不出话来。“孩子,我知道你孝顺,你们都好,都很孝顺,是我拖累了你们……你好,你有,以后你什么都会有的…”听着母亲唠叨,我眼眶己潮湿,哽咽;“妈,您少说两句,好好休息吧。”“去吧,去发货,不用担心,我好多了,可以试着下床……晚上早点回来,我把饭给你蒸上。”这就是我最后一次跟母亲说话,早知道我就不会离开……

为何,就在这个季节?

这些年来,我恨这个季节,春天;这清冷的早晨;我更恨我自已。

今夜,含泪写下。

怀念您:我的父亲,母亲。

篇12

好多童年的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却依然恍若眼前,连一些细枝末节,都记得特别清楚。记得父亲为我买的第一支笛子,是1角2分钱;买的第一本《少年文艺》,是1角7分钱;买的第一把京胡,是2元2角钱……那时候,家里生活不富裕,一家五口全靠父亲微薄的薪水维持,为了给我买这些东西,父亲掏出这些钱来,是咬着牙的。因为那时买一斤棒子面才几分钱,花这么多钱买这些东西,特别是花两块多钱买一把胡琴,显得有些奢侈。

读初二的那一年,我爱上了读书,特别是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千家诗》之后,我对古诗更是着迷。渴望拥有自己的一本古诗集,是那时很长一段时间里潜藏在心底的一个愿望。

父亲说:“不是不让你买书,是不让你私自拿家里的钱。”

我的第一套书,和父亲相关。

那时候,我家住在前门,离大栅栏不远,大栅栏路北有一家挺大的新华书店,我常常在放学之后到那里看书。多次的翻看,从那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唐诗宋词里,我看中其中四本,最为心仪,总是爱不释手,拿起来,又放下,恋恋不舍。一本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编选的《李白诗选》,一本是冯至编选的《杜甫诗选》,一本是游国恩编选的《陆游诗选》,一本是胡云翼编选的《宋词选》。

每一次翻完这四本书后,总要忍不住看看书后面的定价,《李白诗选》定价是1元5分,《杜甫诗选》定价是7角5分,《陆游诗选》定价是8角,《宋词选》定价是1元3角。四本书加起来,总共要小5元钱呢。那时候的5元钱,正好是我上学在学校里的一个月午饭的饭费。每一次看完书后面的定价,心里都隐隐地叹口气,这么多钱,和父亲要,父亲不会答应的。所以,每次翻完书,心里都对自己说,算了,不买了,到学校借吧。可是,每次到新华书店里来,总忍不住还要踮着脚尖,把这四本书从架上拿下来,总忍不住翻完书后还要看看后面的定价,似乎希望这一次看到的定价,会比上一次看到的要便宜了似的。

那时候,姐姐为了帮助父亲分担家的负担,不到18岁就去了内蒙古包头,到正在新建的京包铁路线上工作,从她的工资里拿出大部分,开始每月给家里寄20元钱。那一天放学之后,母亲刚刚从邮局里取回姐姐寄来的20元钱,我清清楚楚地看见母亲把那4张5元钱的票子,放进了我家放“金银细软”的小牛皮箱子里。母亲出去之后,我立刻打开小箱子,从那4张票子里抽出一张,揣进衣兜,飞也似的跑出家门,跑到大栅栏,跑进新华书店,不由分说地,几乎是比售货员还要业务熟练地从书架上抽出那四本书,交到柜台上,然后从衣兜里掏出那张5元钱的票子,骄傲地买下了那四本书。终于,李白、杜甫和陆游,还有宋代那么多有名的词人,都属于我了,可以天天陪伴我一起吟风弄月,说山论河了。

回到家,我放下那四本书,心情非常高兴,就跑出去到胡同里和小伙伴们玩了。黄昏的时候,看见刚下班的父亲一脸铁青的向我走来,然后把我领回家,回到家,把我摁在床板上,用鞋底子打了屁股一顿。我没有反抗,没有哭,什么话也没有说,因为我一眼看到了床头上放着的那四本书,知道父亲一定知道了小箱子里少了一张5元钱的票子是干什么去了。我知道,是我错了,我不该心血来潮私自拿钱去买书,5元钱对于一个贫寒的家的日子来说是笔不小的数目。

挨完打后,我没有吃饭,拿着那四本书,跑回大栅栏的新华书店,好说歹说,求人家退了书。我把拿回来的钱放在父亲的面前,父亲抬头看了我一眼,什么话也没有说。

第二天晚上,父亲回来晚了,天完全黑了下来。母亲已经把饭菜盛好,放在桌子上,我们一家正等他吃饭。父亲坐在饭桌前,没有先端饭碗,而是从他的破提包里拿出了几本书,我一眼就看见,就是那四本书,《李白诗选》《杜甫诗选》《陆游诗选》和《宋词选》。父亲对我说:“爱看书是好事,我不是不让你买书,是不让你私自拿家里的钱。”

将近52年的光阴过去了,我还记得父亲讲过的这句话和讲这句话的样子。那四本书,跟随我从北京到北大荒,又从北大荒到北京,几经颠簸,几经搬家,一直都还在我的身旁。大栅栏里的那家新华书店,奇迹般的也还在那里。一切都好像还和童年时一样,只是父亲已经去世整整40年了。

母亲说:“买书的钱还给同学,我这儿有过日子的钱。”

我的第二套书,和母亲相关。

40年前的一个清晨,父亲在天安门前的花园里练太极拳,突然一个跟头跌倒在地,脑溢血,被送进同仁医院,没有抢救过来。那时候,我在北大荒,因为父亲的病逝,家中只剩下老母亲一个人,我办理困退,从北大荒回到北京,挨过了一段待业的日子,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每月42元半的工资,这是我拿到的第一份工资,以后每月都把工资如数交给母亲。我和母亲两人就要靠这每月42元半的工资过日子。那时候,姐姐特意从内蒙古通过铁路,托运一辆自行车给我,为了让我骑自行车上下班,节约下来乘坐公交车的月票钱,可以把每月这42元半的工资全部用在我和母亲的生活上。

这时候,我的一个同学在前门旧书店里看见有一套1956年版的十卷本《鲁迅全集》,20元钱。他知道我喜欢书,肯定想要这一套《鲁迅全集》,怕别人买走,便替我买了下来。现在来看,20元钱买一套《鲁迅全集》确实不贵,但以当时我家的生活水平来看,20元将近占了我一个月工资的一半,刚刚交给母亲的工资,我怎么好意思再要回将近一半的钱来买书呢?

我有些犹豫,心里却惦记着这套《鲁迅全集》。大概像所有孩子的心事都瞒不过母亲一样,妈妈看出了我的心事。问我怎么回事?我对她说没有什么事。可是,当晚,我的这位同学抱着厚厚一摞十卷本《鲁迅全集》,送到我家,聪明的母亲一下子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等同学走后,母亲指着放在床上(那时我家没有书柜,除了一张小饭桌,也没有书桌,鲁迅只好委屈地蜷缩在我的床上)的书,问我多少钱。我只好告诉她,她立刻从装钱的小箱子(就是当年我偷走姐姐寄来的5元钱的那个小牛皮箱)里,拿出了20元钱递给我,让我明天赶紧把买书的钱还给同学。然后,她拍拍那个小牛皮箱,对我说,你放心,我这儿有过日子的钱,你不用操心!

后来,我知道那是母亲从每月那可怜巴巴的42元半的工资里一点点节省下来的。

母亲把42元半经营得井井有条,沙场秋点兵一样,让这42元半每分钱都恰到好处地派上用场;让这个已经破败得千疮百孔的家,重新张起了有些生气的风帆。

那时,水果才几毛钱一斤,母亲从来不买,她只买几分钱一斤的处理水果,在我还没有到家的时候,把水果上那些烂掉的、坏掉的部分用刀子剜掉,用水洗得干干净净,摆在盘子里等我回来一起吃。

记得有一次,母亲洗好了、剜好了这样一盘新买来的小沙果,恰巧,我的几个学生找到我家来看我,我赶紧把这些小沙果拿进了里屋,我有些不好意思让学生看见我生活的寒酸。偏偏妈妈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她从里屋把沙果又端了出来,招待学生们吃。我觉得很伤我的自尊,心里很别扭。

等学生走后,我向母亲发脾气,赌气不吃那盘烂沙果。妈妈听着,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吃着那盘烂沙果。

事后,我有些后悔冲母亲发脾气。我虽然亲身经历着生活的艰难,但我并不真正懂得生活,我不懂得生活其实是一天接连一天的日子,不管每一天是苦是乐、是希望着还是失望着、是有人关心还是被人遗忘……都是要去过的,而要过的每一天物质需要最起码的要求,对于母亲而言,就是节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