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核心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05 16:52: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艺术核心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艺术核心论文

篇1

(二)缺乏专业技能的培养虽然文化艺术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涉及多方面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但是也应该意识到,在你是一个杂家的同时你要先是一个专家。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要先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一门专业的技能能够给自己找到合适的定位;然后才能更好的进行全方面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艺术史、艺术欣赏等的熏陶也只是表面上的接触,怎么样去培养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某一技能,也是以后文化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缺乏理论建构一个学科的理论建构有多深厚就意味着这个学科能走多远,能给社会带来多大的价值。同时理论建构也是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基础和硬件。说到底还是发展时间短,着力于文化艺术管理的专业研究人才缺乏。不过随着社会的的发展,精神文明的提高,对于文化艺术的欣赏也越来越高,继而对于文化艺术管理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管理者,我们应该对文化艺术管理的前景看好。努力学好知识,为文化艺术管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没有针对性的招生学习文化艺术管理应该是有一定的艺术基础,热爱艺术事业的人,如果一个学习文化艺术管理的学生对艺术都不感兴趣怎么能够做好文化艺术的管理。所以文化艺术管理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招生,最好是招收艺术生并且热爱管理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艺术基础,而且热爱艺术,培养的时候也更容易实行针对性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塑造,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文化艺术管理者。他们会针对自己原有的艺术基础来定位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在的招生都是泛泛的招生,继而再进行艺术的学习和熏陶,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专业的迷茫。

二、塑造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找准自己的定位现在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分为文化产业、文化法、文化经纪人、艺术传播、对外文化交流管理、体育文化等方向,更加拓宽了学科领域。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做公务员、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还有的去做文化产业,从事各种文化的经营现象。那么,就需要学生在自己进行学习的时候,确定自己的方向,进而向自己的领域倾斜,着重打造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全方位的拓展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应该懂得艺术活动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应当有敏锐的洞察力了解与时俱进的文化艺术活动的基本态势及其前景;懂得各类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了解各类艺术的创作过程和发展历史,能够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分析鉴赏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具有深厚的人文与历史素质和修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了解艺术经济与市场的基本规律,以及艺术制作、传播与营销的运行方式;具有较强的组织与策划能力,懂得项目策划所应具有的规则与流程;懂得不同地域、民族人们特有的接受心理,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什么需求;还有就是要懂得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在专业技能稳定的情况下,对于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和收录,都将为核心竞争力的建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2

2010年10月,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拉开了序幕。本次展演活动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教育方针,以“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高校学生,立足于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为宗旨,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展演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艺术表演类、艺术作品类、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和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四类,对象涵盖了学生、教师、领导在内的学校各方面人群。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家正花更多的精力在高校全面推行艺术教育,原因在于艺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正确途径。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内外著名的大学都特别关注“校园文化”建设,正如北大的许智宏校长所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而校园文化正是高校办学精神的最好体现。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即在校园中达到人与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人与校园的和谐。只有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才能给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稳定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促进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无形推动力。所以,无论对学生、学校、社会各方面,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艺术是一种以审美为目的的高级精神活动。艺术教育则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正确引导,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念,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相互渗透,共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从而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高职作为我国高校殊的一员,由于多方面原因,艺术教育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直接导致了高职学生综合能力难以提高,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难以实现。这不仅制约了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还影响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甚至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不利因素。所以,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不完善的现状进行改革创新,以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

一、高职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和改革创新

(一)现状分析

1.学校重视不够。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有的院校认为高职就是应该以技术培训为主,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规程,以达到顺利就业的终极目标。而艺术教育似乎和技能训练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不学也罢;有的院校即使开设了艺术教育相关内容,也是为了应付上面教育部的相关检查,如蜻蜓点水,不全面不深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的院校只是在和艺术相关的专业课程中才开设艺术教育,并没有惠及全校每位学生,因而是局部的,不全面的。

2.学生自身重视不够。由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高学历才是有出息”一直是多数人的求学观,所以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高考失意生,分数因没能达到本科线而不得不选择的高职。这些学生对自己已经失去了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在艺术表现上自然也存在消极情绪。比如学生自愿参与的文艺活动规模相对较小,数量远不如本科院校多,实战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在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总是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认为只要熟练掌握电脑技能操作,顺利就业就行。殊不知熟练地技能操作只是短期发展效应,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缺乏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就会在社会中逐渐被淘汰,因此,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建立自信、自尊、自强的人生目标,学好一技之长,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才是高职学生的长期发展效应。

(二)改革创新

1.改变传统模式,创造更符合高职特色的艺术教育新模式。现在高校中的艺术教育依然脱离不了中规中矩课堂授课和节目晚会两根主线,忽视了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改革刻不容缓,创新势在必行。高职院校不仅要改革旧模式,更要创新出具有高职特色的艺术教育新模式。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以实用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高职艺术教育发展方向。首先通过开展不同规模(以院为单位、以系为单位、以班为单位)、不同类别(依据专业特点)、不同奖励(不仅是荣誉奖励,还可以作为奖学金、助学金、入党等评选条件)的文艺活动竞赛,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际交流能力,树立自信。其次把艺术教育内容分解到一些不同的专业领域使其更有针对性。比如对于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可以让他们欣赏并掌握一些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的相关信息和最基本的艺术设计原理;对于园林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可以让他们选修园林效果图绘制技法课程,了解人的审美规律和基本构图搭配;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文秘专业和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要掌握自身形象的设计,从着装、化妆、仪态到言行举止,都关系着今后就业的成败,需要学习艺术教育的内容比其他专业要高得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总之,高职特色艺术教育一定要突出实际价值,与学生今后的就业紧密联系,不仅提升了学生自身的审美修养和综合素质,更为踏入社会参与竞争增加砝码。

2.艺术教育需要走大众路线,亲生方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高职院校艺术教育首先要明确艺术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艺术家等专业艺术人才,更在于提升每个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在全国第三届艺术展演活动通知中也明确提出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由此可见高校艺术教育是针对所有学生的普及教育,不是对某些人的精英教育,所以高职艺术教育必需要走大众线路。可以通过增设学生较为感兴的选修内容,例如:优秀电影展播、陶艺课堂、小说戏剧欣赏及表演等,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方面增加学生的互动参与兴趣,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习效率。切实感受到大学生活的充实快乐。其次在艺术教育中如何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呢?即要遵循亲生方针。亲生方针指的是了解学生、贴近学生、融入学生。也就是说高职艺术教育要从高职学生本体出发,寻找符合学生特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接受的,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艺术教育方式方法。可以通过调查,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积极内容,比如:艺术体操、街舞、十字绣、摄影等贴近学生生活的艺术内容。采用不拘一格的展示平台,例如:操场、草地、橱窗、宿舍、教室等多种空间,形成道道校园风景,处处艺术之花。

3.依托高校文化,确立艺术教育的趋势。艺术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服务,还要为学校服务;不但要体现高职特色,而且要具有每所学校不同的鲜明特征。这样才会让学生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依托高校文化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每所院校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校徽、校训、校歌等是高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艺术教育可以与其相结合,可以通过举行唱响校歌、诠释校训等相关的艺术活动,让学校的办学宗旨牢牢印入每位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为学校而自豪。通过艺术教育多方面的努力,学校的形象在不断提升,品质在不断改善,而艺术教育在高校建设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二、高职艺术教育创新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具有高职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丰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在形式。“以实用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高职艺术教育模式,把传统艺术教育模式进行具体化、多元化处理,让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更接近于社会需求,提前使学生感受到相关就业信息,为顺利踏入工作岗位,参与市场竞争做好准备。同时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外在形式,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呈现出自己的鲜明特征:“与企业结合、与市场结合,更实用、更灵活”,更好地突出了高职院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

篇3

    早就拜读了李老师的《奉献研究 创新 境界》这篇文章,但是一直没有跟帖谈感受,总是觉得作为一个今年九月份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怕说错什么话贻笑大方。二是作为一个工科生已经很久没有写点什么了,总是“提笔”就不知道写什么,所以每次都是写一点就放弃了。我知道这些都是借口,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认识的不到位,反思的不够深刻。

    今年刚毕业的我很庆幸的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加入到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这个大家庭。在近四个月的执教岁月中,李老师的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给我这个新人很多启发也给我树立了榜样。李老师在她的文章中中让我看到的一个信息技术老师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照一下自己,自愧不如,作为一个年轻人在最应该奋斗的时候却在抱怨自己的事多,课多。在文章中我特别喜欢“不要吝啬自己的付出”随着时间的积累,你定会从你的付出中得到异想不到的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知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我记得在学校时老师这样跟我们说过“你想教给学生一杯水,你必须有一桶水,而且这一桶必须是活水。”特别是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他的时代感很强,瞬息万变。很感谢教科院曹老师在群里给我们分享的大量的教学观点与策略,让我有了很好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氛围。校际教研的机会也使我大开眼界,从执教老师和各位前辈的点评中学习到了很多上课的技巧,也见识到了一些如“微视频”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近一步认识到了自己课堂上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开学初我被一个问题困扰着李老师在文章中也提到过就是信息技术课在不被其他主科老师“抢走”的情况下每周一节课,学生上周学过的内容,这周忘,在新授课中我要花相当一段时间来复习。我从文中得知我问题的根源在于我的课堂中巩固环节的缺失,学生对于新授知识点当时是会的,但是由于掌握不牢或者说没有得到充分的练习导致“上周学,这周忘”情况的发生。此环节的缺失导致新授课的教学效果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低下。在此后的教学中我调整了教学环节,教学效果得到改善。

    这是我的一些反思和感想。我会用“奉献 研究 创新 境界”这八个字鞭策自己。

篇4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黑人的文学、音乐、戏剧和绘画等用以表达黑人历史、生活、情感和思想,并具有强烈的黑人民族文化色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黑人的存在,也体现了黑人文化的存在,是黑人心灵呐喊的最强音,也是黑人反抗种族歧视的有力武器。”[2]

二、对后辈的影响

复兴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其对后来的黑人作家和艺术家的开创性和奠基性影响。复兴时期的文学为后来的黑人作家打开了大门。在出版界,许多出版商开始乐意接受黑人作家的作品,黑人作者的书籍以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速度和数量印刷出版。有的杂志甚至主动向黑人作家约稿,如《当代诗歌》的编辑拉尔夫•切尼(RalphCheney)就曾写信向黑人诗人康帝•卡伦约稿。

[3]与复兴之前黑人作家对白人出版商的完全依赖相比,这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复兴并没有在文学领域消除种族歧视。尽管如此,哈莱姆文艺复兴的确使得后来的黑人作家出版作品变得容易了许多。

更为重要的是,复兴极大地鼓舞和影响了后来的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和勒洛伊•琼斯(LeRoiJones)称赞哈莱姆作家们,尤其是休斯,将黑人贫民区的现实在黑人文学作品中进行真实的展现。拉尔夫•埃利森(RalphEllison)回忆起他第一次接触黑人文学时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了解到了20年代的新黑人运动,了解到了兰斯顿•休斯、康蒂•卡伦、克劳德•麦凯(ClaudeMckay)、詹姆斯•威尔顿•约翰逊和其他人。他们激起了我的自豪感,让我更加认识了诗歌。我还阅读了他们的作品,并为他们诗歌中所体现的哈莱姆魅力而感到兴奋。”[4]复兴不仅鼓舞了美国黑人作家,同时,那些在非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作家也受到哈莱姆作家的深刻影响。来自南非的小说家彼得•阿伯拉罕姆斯(PeterAbrahams)就是其中之一。他很清楚地记得:“我阅读了书架上美国黑人文学的每一本书。是他们使得我模糊的创作欲望变得明确,是他们让我明白长远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5]复兴培养了第一代关注种族问题的、文化上觉醒的年轻画家和雕刻家,他们反过来又培育了一代代美国杰出黑人艺术家,其中以罗•比尔敦(RomareBearden)和雅各布•劳伦斯(JacobLawrence)为代表。

在复兴时期,劳伦斯还是一个小孩,但他在哈莱姆和奥古斯塔•萨维基(AugustaSavage)工作室的经历帮助他成为了20世纪最有名的美国黑人艺术家之一。

同劳伦斯一样,比尔敦,在复兴后期还是一个年轻人,从非洲、哈莱姆和其他途径获取灵感,最终成为了20世纪伟大的美国现代主义者之一,是一位典型的“复兴”人。

三、对复兴的评价

由于复兴这个特殊时期的特定情况,黑人文学和艺术的繁荣是短暂的。尽管,复兴却对后来的黑人作家和艺术家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在很多黑人作家、批评家和一些白人学者看来,哈莱姆文艺复兴就其创造的文学艺术作品本身而言,是失败的。一些人认为黑人作家和艺术家过于偏狭,过于关注他们种族的一些特定问题,从而无法创作出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无法去探索有关人类的一些普遍问题。历史学家纳森•哈金斯(NathanHuggins)则认为复兴时期的文学过度拘束于过去的文学,缺乏文学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哈金斯的言论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复兴时期的作家,除休斯和图默外,都没有将他们自身从对文学传统和白人评价的效仿和盲从中解脱出来。还有一些评论家认为,复兴时期的文学和艺术要么为白人赞助商所收买,要么就太过于关注白人读者。[6]

篇5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现在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教育部已于1999年底拟订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我省从2001年秋季开学的高一年级起,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必修课,并列入2002年的会考科目,这也是我省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标志着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谈几点认识。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合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的加以学习。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正如国外一些教育家所指出的,课程整合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的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和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合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

四、结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篇6

关键词锌指; 密度泛函活性理论; 金属键合专一性

The zinc finger, a ubiquitous protein-nucleic acid recognition motif invariantly conserved in eukaryote proteins, is a globular minidomain containing a tetrahedral metal-binding site coordinated by cysteine and histidine residues. Its geometry has been well studied by EXAFS[1], spectrophotometrics, NMR[2-4], and synthetic models[5-6]. Experimental evidence has unequivocally showed that specific nucleic acid binding activities of these proteins depend on the availability of zinc ions[7-10] .Removal of zinc with chelating agents could result in a complete loss of the specific DNA binding activity, while the addition of Zn2+, but not other similar divalent first-row transition metal ions such as Mn2+, Fe2+, Co2+, Ni2+, and Cu2+, would restore the reactivity. The reason behind is unknown. In this work, density functional reactivity theory (DFRT) reactivity indices, which are conceptually insightful and practically convenient in predicting chemical reactivity and regioselectivity of a molecule, are applied to elucidate the metal-binding specificity of zinc fingers.

Scheme 1

A three-layer ONIOM model for MS4 in subunit (a) and two truncated high layer models for MS3N and MS2N2 in subunits (b) and (c), respectively with a divalent transition metal ion in the center of each motif. Visualizations of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were rendered using GaussView 5.0. Color code: S, yellow; N, blue; C, gray; H, white.

The ONIOM (Our own N-layered Integrated molecular Orbital and molecular Mechanics) model was employed to make the calculations tractable for the geometry optimization with each of the systems in a higher spin state, followed by a harmonic vibrational frequency analysis to confirm that the structures obtained were indeed a minimum on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The semiempirical PM6 approach[27] was used for the middle layer; the molecular mechanics UFF (universal force field) method[28] was employed for the low layer, and the high layer, treated at the DFT B3LYP/6-31G(d) level of theory[29-31], consists of the divalent metal ion and the ligand atoms (S and N) from the His and Cys residues. All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s both for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GAUSSIAN-09 package[32] with tight self-consistent field (SCF) convergence criteria, ultrafine integration grids and without symmetry constraints.

Tables 1-3 summarize the results of DFRT indices for these three zinc-finger protein motif models, MS4, MS3N1, and MS2N2. In Tab. 1, εHOMO energy and electronegativity χ are negative in values, while other quantities, such as the lowest molecular orbital energy εLUMO, chemical potential μ, hardness η, softness S, electrophilicity ω, electrofugality ΔEe, and nucleofugality ΔEn are all positive in values. One of the key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that explains why our Nature favors zinc rather than other metal ions is hardness, which is the largest in Tab.1 among all the species studied in this work. It is known that the larger the hardness the more stable the system[33], indicating that the zinc-finger motif with the zinc cation binded to it possesses the best stability. This is the first side of this zinc-finger-motif coin, stability. Now, let us look at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in, reactivity. As shown by the electronegativity χ, electrophilicty ω, electrofugality ΔEe, and nucleofugality ΔEn indices in Tab.1, the species containing the Zn ion shows again the largest value in each of these quantities, suggesting that the zinc-finger motif with zinc cation in place exhibits the most reactivity in these categories of molecular reactivity. Put together, these results from the two sides of the coin show that when the zinc finger has the zinc ion in place, it possesses the most stability and at the meanwhile most reactivity. This seamless combination of often-contradictory properties of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ame place is the unique feature of the zinc-finger motif.

Next, let us take a look of another zinc finger protein motif model, MS3N1, whose DFRT results are shown in Tab.2. Are the trend and conclusion still the same? The answer is yes. In this case, hardness is still the largest for the zinc ion and electronegativity χ, electrophilicty ω, electrofugality ΔEe, and nucleofugality ΔEn indices are still the largest or second largest in values as well. These same trends confirm that for the second category of the zinc finger motif, both the most stability and best reactivity still remarkably coexist in the same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Finally, we switch our focus to the third zinc-finger motif model, MS2N2, as shown in Tab.3.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Table, the same trend and same conclusion is still valid for systems from this model, where hardness is still the largest for the species with the zinc ion in place whereas its reactivity indices such as electronegativity χ, electrophilicty ω, electrofugality ΔEe, and nucleofugality ΔEn are the largest or second largest. Again, these results verify the conclusion we drew earlier that the uniqueness of the zinc-finger motif is its spectacular combination of two contradictory properties of a molecular system,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Tab.2Shown here are 12 divalent metal ions,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HOMO) energy,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LUMO) energy, electronegativity (χ), chemical potential (μ), hardness (η), softness (S), electrophilicity (ω), electrofugality (ΔEe), and nucleofugality (ΔEn) for the zinc-finger protein motif MS3N1. Units in atomic units

In summary, our present work employing density functional reactivity theory indices unambiguously shows that the unique feature of the zinc-finger motif is its seamless combination of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This remarkable property of zinc-singer motifs explains nicely the metal-binding specificity of the zinc-finger proteins. As to how the reactivity is impacted and why this combination is essential, more studies are in need and still in progress, whose results will be published elsewhere.

References:

[1]DIAKUN G P, FAIRALL L, KLUG A. EXAFS study of the zinc-binding sites in the protein transcription factor ⅢA [J]. Nature, 1986,324(6098):698-699.

[2]FRANKEL A D, BERG J M, PABO C O. Metal-dependent folding of a single zinc finger from transcription factor ⅢA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7,84(14):4841-4845.

[3]PRRAGA G, HORVATH S J, EISEN A, et al. Zinc-dependent structure of a single-finger domain of yeast ADR1 [J]. Science, 1988,241(4872):1489-1492.

[4]HARPER L V, AMANN B T, VINSON V K, et al. NMR studies of a cobalt-substituted zinc finger peptide [J]. J Am Chem Soc, 1993,115(7):2577-2580.

[5]CORWIN D T JR, FIKAR R, KOCH S A. Four-and five-coordinate cobalt(II) thiolate complexes: models for the catalytic site of alcohol dehydrogenase [J]. Inorg Chem, 1987,26(19):3079-3080.

[6]CORWIN D T JR, GRUFF E S, KOCH S A. Zinc, cobalt, and cadmium thiolate complexes: models for the zinc (S-cys)2(his)2 centre in transcription factor ⅢA (cys=cysteine; his=histidine) [J].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7(13):966-967.

[7]HANAS J S, HARUDA D J, BOGENHAGEN D F, et al. Xenopus transcription factor A requires zinc for binding to the 5 S RNA gene [J]. J Biol Chem, 1983,258(23):14120-14125.

[8]KADONAGA J T, CARNER K R, MASIARZ F R, et al. Isolation of cDNA enco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Sp1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DNA binding domain [J]. Cell, 1987,51(6):1079-1090.

[9]NAGAI K, NAKASEKO Y, NASMYTH K, et al. Zinc-finger motifs expressed in E.coli and folded in vitro direct specific binding to DNA [J]. Nature, 1988,332(6161):284-286.

[10]EISEN A, TAYLOR W E, BLUMBERG H, et al. The yeast regulatory protein ADR1 binds in a zinc-dependent manner to the upstream activating sequence of ADH2 [J]. Mol Cell Biol, 1988,8(10):4552-4556.

[11]FENG X T, YU J G, LIU R Z, et al. Why iron? A spin-polarized conceptua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n metal-binding specificity of porphyrin [J]. J Phys Chem A, 2010,114(21):6342-6349.

[12]LIU S B, ESS D H, SCHAUER C K. Density functional reactivity theory characterizes charge separation propensity in proton-coupled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s [J]. J Phys Chem A, 2011,115(18):4738-4742.

[13]KUMAR N, LIU S B, KOZLOWSKI P M. Charge separation propensity of the coenzyme B12-tyrosine complex in adenosylcobalamin-dependent methylmalonyl-CoA mutase enzyme [J]. J Phys Chem Lett, 2012,3(8):1035-1038.

[14]HUANG Y, ZHONG A G, LIU S B. Predicting pKa values for singly and multiply substituted benzoic acids with density functional reactivity theory [J]. J Nat Sci Hunan Normal Univ, 2011,34(1):52-55.

[15]HUANG Y, LIU L H, LIU S B. Towards understanding proton affinity and gas-phase basicity with density functional reactivity theory [J]. Chem Phys Lett, 2012,527(0):73-78.

[16]PARR R G, YANG W.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of atoms and molecules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7]GEERLINGS P, DE PROFT F, LANGENAEKER W. Conceptua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J]. Chem Rev, 2003,103(5):1793-1874.

[18]CHATTARAJ P K, SARKAR U, ROY D R. Electrophilicity index [J]. Chem Rev, 2006,106(6):2065-2091.

[19]LIU S B. Conceptua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J]. Acta Phys Chim Sin, 2009,25(3):590-600.

[20]PARR R G, DONNELLY R A, LEVY M, et al. Electronegativity―the density functional viewpoint [J]. J Chem Phys, 1978,68(8):3801-3807.

[21]MULLIKEN R S. A new electroaffinity scale; together with data on valence states and on valence ionization potentials and electron affinities [J]. J Chem Phys, 1934,2(11):782.

[22]PARR R G, PEARSON R G. Absolute hardness: companion parameter to absolute electronegativity [J]. J Am Chem Soc, 1983,105(26):7512-7516.

[23]PARR R G, SZENTPLY L V, LIU S B. Electrophilicity index [J]. J Am Chem Soc, 1999,121(9):1922-1924.

[24]AYERS P W, ANDERSON J S M, RODRIGUEZ J I, et al. Indices for predicting the quality of leaving groups [J]. Phys Chem Chem Phys, 2005,7(9):1918-1925.

[25]AYERS P W, ANDERSON J S M, BARTOLOTTI L J. Perturb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chemical reaction prediction problem [J]. Int J Quantum Chem, 2005,101(5):520-534.

[26]RCSB Protein Data Bank[DB/OL].[2012-12-10].http:///pdb/home/home.do.

[27]STEWART J J P. Optimization of parameters for semiempirical methods. V. Modification of NDDO approximations and application to 70 elements [J]. J Mol Model, 2007,13(12):1173-1213.

[28]RAPP A K, CASEWIT C J, COLWELL K S, et al. UFF, a full periodic-table force-field for molecular mechanics and molecular-dynamics simulations [J]. J Am Chem Soc, 1992,114(25):10024-10035.

[29]BECKE A D. Density-functional exchange-energy approximation with correct asymptotic-behavior [J]. Phys Rev A, 1988,38(6):3098-3100.

[30]BECKE A D. Density-functional thermochemistry. Ⅲ. The role of exact exchange [J]. J Chem Phys, 1993,98(7):5648-5652.

[31]LEE C, YANG W, PARR R G.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Salvetti correlation energy formula into a functional of the electron density [J]. Phys Rev B, 1988,37(2):785-789.

篇7

在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朱晓军的《天使在作战》、何建明的《部长与国家》、党益民的《用胸膛行走》、王宏甲的《中国新教育风暴》和王树增的《》最后获奖。由于作家们对于题材对象的及时捕捉和深入开掘及激情的文学表现,使得这些作品都具备了一种现实、激情、厚重和动人的力量,读来使人情绪昂然、心灵震撼、见识扩大、深思绵绵,经历一次现实和历史社会生活的精神洗礼,对自己的人生会有一种新的理解与感受。优秀报告文学的品质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报告文学的力量也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纵观此次报告文学作品的获奖特点,评委李朝全认为,报告文学是一种不断行进中的文学样式,它的发展与时代变迁、社会生活及民族进步,与文学审美新变、受众阅读情趣口味变化等都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获奖作品基本上可以归入主旋律范畴。五部作品全都深深印刻着作家感时忧世、爱国爱民、人文关怀的情结,体现和贯彻着报告文学作为“文学轻骑兵”积极呼应时代、参与生活、干预现实的伟大禀性。作品情节细节丰富,生动好读,感人至深,具备小说等虚构文本所难以企及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谈到这5部获奖作品的各自特点时,评委会副主任李炳银说,这5部作品各有特点,朱晓军的《天使在作战》,用最热切的赞美和最犀利的笔墨对陈晓兰这位具有天使般美好心灵和勇敢扶助正义的人物,给予了发自内心的敬佩与赞美;同时,通过陈晓兰的真实打假反腐经历,表现了她惊心动魄的和医疗腐败行为作坚决斗争的情景,给予卫生医疗领域的丑陋腐败现象非常犀利的解剖和重击。作品在现实力量、战斗风格,担当精神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十分难得。何建明的《部长与国家》,是一部现实的历史报告,作品对独臂将军余秋里在国家能源危机的时候,被中央高层点将出任石油部部长,尔后即统帅石油大军征战不歇,最后经过艰难曲折成功开发大庆油田,为年轻的共和国注入生命活力,创造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壮丽业绩作了历史的表现和现实的解读。作家对于丰富纷繁的历史大事件的把握和对于人物情感的描绘,都十分成功,使人在感受历史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有一种现实的领悟。党益民的《用胸膛行走》,是作家在38次驻守和穿越之后,以自己真实的见闻感受和深刻的体验,对驻守在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沿线和整个地区的武警交通部队官兵长期护路生活的动情描绘和文学表现。作家用一个个真实的生死故事,具体地诉说了在这个“生的艰难,死是容易的”地方,官兵们无私高尚的精神,勇敢牺牲的行为和丰富激情的内在思想情感世界,读来动人肺腑,泪水难禁,被他们的精神感情和命运紧紧的牵绕。现实的动人生活内容被作家激情的文学描述所点燃,使《用胸膛行走》成为了照亮人们精神的火把。王宏甲的《中国新教育风暴》,是在 如今依然困惑着人们的教育体制改革及教育方式方法变革的时候,用心的、生动具体的通过认真的内外搜索和冷静的理性比较研究,对于中国正在发生发展的新教育风暴衍生和开进情形的报告。在大量的有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习惯等的信息呈现、研究基础上,作家用自己智慧的理解和感悟,提出了不少对中国教育改革有益的见识。作品对现实的关注力量使这部作品很有社会影响力。王树增的《》,是作家在结束60年后对的一次文学的穿越。作品对大量历史人物事件和细节的把握充分,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上对进行了个性的新的诠释,在理想精神的力量和生理抗拒自然力量的顽强等方面,给以更加开放和现实的理解,使这样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真正具有了奇迹的意义。这是作家的一次精神和历史文学的旅行,也是一次史诗的追求写作,是截至目前表现的最具历史现实意义和史诗品格的作品。

参加此次报告文学评奖的评委们一致认为,获奖作品较好地表现了这两年报告文学创作的水平。因为评奖篇目的限制,还有许多优秀作品未能入选。所以,通过这次评奖的检阅,在阅读了参评的125部作品之后,给人的感觉还是欣慰的。报告文学创作,尽管有很多缺陷和不足,有许多值得改进和发展的地方,但实际的情形,决不像有人惊呼的那样,真的到了需要“拯救”的地步,到了生死“沦落”的关头。很多人对于报告文学的认识是建立在粗糙的直观感觉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认真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所以,认识的偏差也就难免。在评选的过程中,不少长期研究小说的评论家、编辑,对于报告文学的评价都十分良好,认为报告文学所包含的社会信息和力量,是十分丰富和有力的,阅读报告文学的感动和思考时常让自己兴趣盎然,心身感动。

篇8

 

艺术真实是中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真实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在人们过多的关注西方文学艺术真实观的同时,笔者认为我们也应关注到中国艺术真实理论的变化发展。笔者对国内艺术真实论的专著、硕博论文及核心期刊这三大类文献进行了简要梳理。硕博论文类文献,以关键词“艺术真实”在知网搜寻硕博论文情况,截止2015年5月,共计279篇论文。由于艺术真实一直是关注的热点,期刊较多,根据本文研究的范围,所以只选取了文学理论核心期刊类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具体分析。其中《文艺研究》有12篇、《文艺理论与批评》有6篇,《文艺报》有5篇,《文学评论》有8篇,《外国文学研究》有4篇,《文艺理论研究》有26篇。

 

根据专著类书目的介绍及评述,笔者发现国内艺术真实论的专著多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本文主要列举的艺术真实论专著有: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萧殷论文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

 

再者,经过国内文献研究的整理,从古代文论中梳理出艺术真实理论线索的文献不多。笔者发现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艺术真实理论尚有挖掘的空间。在古代文论中,很难找到有关于艺术真实理论的专论,但是其中关联性的线索是有迹可循的。笔者的问题是,中古国代文论中能否通过这种源头性线索的梳理来建立起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的理论框架。笔者试从古代文论中梳理出相关线索以验证其探寻其可能性。

 

2.国内艺术真实论研究概况

 

笔者基于国内艺术真实理论专著、文艺学专业的硕博论文及核心期刊文献的综合分析,将国内艺术真实理论研究的问题及特点概括如下:一是艺术真实论的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二是艺术真实概念模糊不清;三是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四是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

 

2.1艺术真实论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80年代

 

围绕艺术真实论进行探讨的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艺术真实论专著主要有: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萧殷论文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这些著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受思想及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些艺术真实的观点主要围绕生活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艺术真实与生活的关系等。

 

陆贵山的《艺术真实论》首先在概述部分梳理了中西方艺术真实理论的历史发展。《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是萧殷收录的个人论文集子,主要论述了生活、艺术和真实的关系。此外,在文学写作实践方面也给年轻人指出了宝贵的意见。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一书首先梳理了西方艺术真实观的演变和中国艺术真实观的演变,并比较了中西方的艺术真实论,建构了艺术真实论的动态模型。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一书共分为五辑。在本书中,张炯指出“作家的职责在于暴露”,他认为作家应该“全面地辩证地反映生活真实的问题”,弄清楚“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问题”,并要“准确地描写人物和关键的关系问题。”

 

2.2艺术真实概念的模糊不清

 

艺术真实的概念含混不清首先则体现于用法的混乱。如“艺术的真实”、“文学真实”、“文学的真实性”等。理论家们在运用此术语时则呈现自说自话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其次,艺术真实的概念在文艺界的讨论中众说纷纭。众多理论家关于艺术真实的概念也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反而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与生活的关系中间接阐明观点。再者,艺术真实的概念界定也出现了变化,热衷于探讨艺术真实的性质,由以往的二元关系模式(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等)走入了多元动态的关系模式(如朱立元提出的艺术真实“创作—作品—鉴赏”的动态模型)。

 

2.3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

 

国内艺术真实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极强的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当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不能普及性的运用并解决问题时,研究者会开始审视理论的更新与发展。如赵炎秋在《“艺术真实”辨析》一文中通过三类教材艺术真实观的比较,他指出了艺术真实研究的局限。颜翔林在《艺术:“真实”与“真理”的缺席》一文中运用怀疑论美学质疑“艺术真实乃文学之生命”的命题叶茂康在《“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再认识》一文则主张推到“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命题;他将“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命题界定于现实主义范围之内。生琳,黄浩在《对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历史告别—新时期以来艺术真实问题讨论的基本思考与批判》一文中,结合网络文学,武侠,科幻小说以及网络统计数据,质疑已有的艺术真实论命题。

 

2.4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艺术这是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古代文论中梳理出的相关线索的文献较少。在此只列举部分文献,以咨参考。除了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见本书21-24页)和朱立元《真的感悟》中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真实理论的相关梳理外,还有以下文献做出了相应的梳理。如张新艳硕士论文《论艺术真实之维》、朱述超硕士论文《袁枚“性灵”美学思想研究》分析了袁枚的性灵论,指出其情感论与真实论的统一。此外,王汝梅《白居易的文学真实论——谈小说理论的萌芽》一文中论述了白居易的文学艺术真实论并指出“我国古典诗论,从诗的主客、形神、虚实、有无、真魇两方面的对立、融合关系探求艺术真实,大道了极其精妙的程度,表现了特有的民族风采。”蒋述卓在《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一文中,从古代文论“真幻”、“情真”等范畴分析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

 

3.小结

 

篇9

1、A4纸打印

2、页边距:上(2.5cm) 下(2.5cm) 左(2.7cm) 右(2.7cm)

3、行间距:28 磅

4、段前:1行

二、论文字体 字号

1、封皮(直接下载)

2、题目:黑体 小二(副标题:黑体三号)

2、摘要和关键词:(见下要求)

2、标题:(见下目录要求)

3、正文:宋体 小四

4、表题、图题:宋体 五号

5、引文注释:宋体 五号

6、参考文献:宋体 五号

三、论文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字数:音乐学系、艺术管理系不得低于8000字,其他系不得低于3000字。

2、绪论

引言、概述、前言。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提出,选题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等。用简短的文字进行概括,一般在300字左右。

3、本论

具体章节。本部分是论文作者研究的内容,是论文的核心。各章之间互相关联,符合逻辑顺序。

4、结论

是论文最终总体的结论,应明确、精练、完整、准确。着重阐述作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学术领域的作用、意义,也可以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三、论文目录

目录(黑体 三号)

引言(黑体 三号)………………………………………………………1

一、×××(黑体 三号)……………………………………………1

(一)×××(黑体 四号)……………………………………1

1.×××(黑体 四号)……………………………………1

2.×××(黑体 四号)……………………………………2

……

(二)×××(黑体 四号)……………………………………5

1.×××(黑体 四号)……………………………………5

2.×××(黑体 四号)……………………………………6

……

……

二、×××(黑体 三号)…………………………………………10

(一)×××(黑体 四号)…………………………………10

……

……

……

结语(黑体 三号)……………………………………………………20

四、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

【摘要】(黑体 四号)×××××××××××××××××××××××××××××××××××××××××××××××××××××××××××……。(宋体 四号)

【关键词】(黑体 四号)×××…… (宋体 四号)

【Abstract】×××××××××××××××××××××××××××××××××××××××××××××××××××××××××××……。(Times New Roman 四号)

【Key word】×××……(Times New Roman 四号)

五、论文的装订

第一部分 封面

第二部分 任务书;开题报告(音乐学、艺术管理)

第三部分 指导情况记录

第四部分 审阅表

第五部分 答辩记录

第六部分 论文题目页

第七部分 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

第八部分 目录

第九部分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

第十部分 参考文献

第十一部分 致谢

第十二部分 附录

篇10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257-943X

国内刊号:31-1140/J

邮发代号:4-24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261-01

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是崇德向善的基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学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和书法、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一道,共同构筑起学校美育的平台。

学生审美观的形成,审美能力的培养,创造美的能力都和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美育离不开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也离不开美育,两者在学校教育中相互渗透,相互支撑,最终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资源。我们只有加深对这些美育资源的认识,最大限度地加以发掘利用,才能上好语文课,完成语文教学的美育任务。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资源,主要存在于语文和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

一、语文中的美育资源,大致有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两类

1.文学作品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童话、寓言以及其他用文学形式表现的课文。它是语文教学中最直接的美育资源,也是语文教学中美育资源的主体。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任务主要靠它来写成。这些文学作品有的再现了自然美;有的反映了社会美;有的赞扬了人的外在美;有的歌颂了人的内在美;有的歌颂优柔美;有的歌颂了阳刚美……;还有一类作品,它把现实生活中的丑恶人物和现象,塑造成反面的艺术典型,使丑的内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赋予丑的典型形象及审美意义。这些文学作品,使学生情感上受到感染,逐步具备甄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形成“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2.非文学作品的美育资源,主要存在于议论文和说明文中。从形式上看,议论文和说明文都必须注意行文流畅、结构严谨、语言准确等特点。这些特点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从内容上看,教材中的议论文和说明文都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严密性。这些内载的和外在的规律对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有作直接和间接的教育作用。另外,议论文和说明文在表达方式上往往兼有描写、抒情、记叙等表达方式,带有一定艺术色彩,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但议论文和说明文的美育作用,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具体、直接,需要语文教师注重发掘,使用得当,才能收到良好的美育效果。

二、语文教学的其它方面也蕴藏着丰富的美育资源

1.语文说话和写作教学 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时,必然有美的要求。所谓“仪态大方”、“清楚简捷”、“语调和语态”、“礼貌称呼”、“敬语和谦语”,都是对“语言美”的一般要求。至于幽默、诙谐、风趣、机敏等,则是语言美的最高境界了。只要我们在听说训练时认真引导,学生对“语言美”的认识和实践,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包含两方面的美育意义。一是对美的认识和感受。写作前,学生要对自然和社会观察、感受,这是以美来认识美的过程。二是对美的再现和创造。学生把自己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所见所感写成文章,这是对美的再现和创造过程。因此,为达到说话和写作训练的美育目的,教师应尽多地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多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再现美和创造美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自己对美的看法、说法、做法来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谐美的正能量。

2.语文的修辞和书法教学 修辞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语言形式的完美。通过修辞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语言的对比美、对称美、均衡美、和谐美、参差美,以及多样性统一的美,从而追求美的理想修辞效果,逐步形成较为完美的语言风格,形成语言美。书法也是一门艺术,特别是汉字书法更能体现其特有魅力,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汉字是音、形、意的结合体,是其它任何文字都无法比拟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此加强对学生的汉字文化自信心教育。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从来就没有分家,画中有“书”、书中有“画”,相得益彰。汉字书法基本要求是笔画清秀、结构端庄、布局匀称、有形有神,是表现书写美的最初形式。至于出入、收放、偃仰、向背、避就等笔法的运用,挺拔、端庄、俊秀、遒劲、秀媚、形似、神似等风格的表现,则是对书法的深层次要求。通过汉字书法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掌握各种表现技巧,更好地表现汉字书法的艺术美,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独特魅力所在,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水平。

3.语文教学中观察和表现 在观察自然时,学生即可领略到山明水秀、月白风清、曲径小溪的优柔美(优美),又可领略到崇山峻岭、海阔天空、暴风骤雨、雷鸣电闪、惊涛骇浪、急流飞瀑的阳刚美(壮美)。在观察社会时,学生可欣赏窈窕俊俏的形貌,优雅潇洒的仪态,又可感受移山填海的劳动场面、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坚贞不屈的革命情操的壮美精神。从而让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美与人文精神的崇高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净化学生的心灵。

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有演讲和朗诵,停顿的长短、吐词的轻重、语调的升降、语速的快慢(抑扬顿挫),以及各种感彩的准确把握,都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艺术教育的基本构件。学生可通过演讲和朗读,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己的艺术能力,让听众感受到语言美的魅力所在,从而达到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目的。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要弃恶从善、弃伪存真、弃丑陋存文明,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美育是基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利用好美育资源,让学生去欣赏、感受、应用、创造美,让学生去发现大自然、人类社会的美,去感受美好的生活,去追求美好的未来,去传递美、善的正能量。

篇12

一、《美术大观》由辽宁美术出版社主办,省级期刊。美术大观立足东北、面向全国,强调群众性、知识性、学术性与时代精神。

二、《美术界》由广西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是综合性美术期刊,省级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美术界旨在贯彻,积极反映时代精神,提高艺术素质。

三、《中国美术》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是艺术类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美术强调公正性、专业性、权威性,点展示优秀美术作品和理论研究成果,反映美术动态,倡导创新、突出特色。

四、《新美术》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新美术学术性为特色,着重刊登中外美术理论研究论文,重视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思想的关系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