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2: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因式分解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新旧知识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验数学问题中的矛盾转化思想。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探究新知,从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应用因式分解进行多项式除法和解简单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应用因式分解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根据同学们前面所学的内容,请同学们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2)(3)(4)
(教师收起四位学生的答案,用投影显示,根据学生的练习,及时分析、评价。)
2、提出问题:怎样计算(2ab2-8a2b)÷(4a-b)
[设计意图]通过用练习引入,也就是对因式分解的提取公因式和公式法进行了复习,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旧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为下面解决多项式除法运算作铺垫,从而也就引出了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运用因式分解进行多项式除法
[例1]计算:(1)(2ab2-8a2b)÷(4a-b)(2)(4x2-9)÷(3-2x)
对于(1)也就是上面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教师从旁作这样的启发:观察2ab2-8a2b能否进行因式分解,其中是否含有一个因式与4a-b有关系。教师在启发时要突出这样的思想方法:通过因式分解并运用换元的思想,转化为单项式相除。如(2ab²-8a²b)÷(4a–b)=-2ab(4a-b)÷(4a-b)=-2ab,然后叫学生回答,教师再板书。利用上面的数学解题思路,再让学生尝试计算(2),由教师板书,最后由学生总结解题步骤。
[设计意图]为了突出本堂课的重点,使学生能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进行多项式的除法运算,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答案,使学生始终处于思考中,从而让我们知道用因式分解进行多项式的除法运算的一般步骤是先因式分解再约去公因式。
[课堂练习1]计算下列三式(教材:课内练习)
(1)(2)(3)
(叫三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巡视,针对学生的答案教师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此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2、合作学习
提问:你知道什么样的两位数相乘的积为零?
(1)讨论下列问题:
若A·B=0,下面两个结论对吗?
①A和B同时都为零,即A=0且B=0
②A和B中至少有一个为零,即A=0或B=0
以四人为一组讨论,教师逐步引导,让学生讲自己的想法及解题步骤,然后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运用因式分解的实际运用作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再一次提出问题:你能用上面的结论解方程(2x+3)(2x-3)=0吗?(叫学生回答并讲解)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以上问题讨论的结果,并为下面解方程作铺垫。
3、运用因式分解解简单的方程
[例2]解下列方程(1)(2)
<1>由教师讲解并板书;<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交流,再由教师作讲解,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解题的一般步骤:①移项,使方程一边变为零;②等式左边因式分解;③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其中教师作说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根,当方程的根多于一个时,常用带足标的字母表示,如x1,x2
等。
[设计意图]为了突出本堂课的重点内容以及突破难点,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如何运用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的方程。
[课堂练习2]解下列方程:(教材课内练习)
(1)(2)(叫两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同桌交换批改,针对学生的答案教师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用因式分解解方程的掌握情况。
(三)提高认识,力求创新
1、如图,现有正方形纸片3张,长方形纸片3张.请将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并运用面积之间的关系,将多项式因式分解.
2、已知a、b、c为三解形的三边,试判断a2-2ab+b2-c2是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前后同学可以讨论,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辅导,最后由教师给出答案。)
[设计意图]以上两个问题第一问题是为了更加突出因式分解的重要性,突出教材中利用图形面积的不同算法来说明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从“形”的角度去理解“数”的内容。第二个问题是属于知识的延伸,旨在挖掘学生潜能,提高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期达到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但可能会由于时间原因没有时间延伸。
(四)梳理知识,总结收获
先由学生谈一谈本堂课主要收获,然后再师生共同补充完成(投影显示知识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从方法、情感的角度加深对本节课的印象,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
(一)知识教学点:能灵活运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及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够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构特点,灵活择其简单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转化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教学疑点:对“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恰当”二字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方法,四种方法各有千秋,究竟选择什么方法最适当是本节课的目标.在熟练掌握各种方法的前提下,以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或者说是用简单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本节课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
一元二次方程是通过直接开平方法及因式分解法将方程进行转化,达到降次的目的.这种转化的思想方法是将高次方程低次化经常采取的.是解高次方程中的重要的思想方法.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平方根的概念为直接开平方法的引入奠定了基础,符合形如(ax+b)2=c(a,b,c常数,a≠0,c≥0)结构特点的方程均适合用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为配方法奠定了基础,利用配方法可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配方法和公式法都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后者较前者简单.但没有配方法就没有公式法.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因式分解的方法是独立的一种方法.它和前三种方法没有任何联系,但蕴含的基本思想和直接开平方法一样,即由高次向低次转化的一种基本思想方法.方程的左边易分解,而右边为零的题目,均用因式分解法较简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1)3x2=x+4;
(2)(2x+1)(4x-2)=(2x-1)2+2;
(3)(x+3)(x-4)=-6;
(4)(x+1)2-2(x-1)=6x-5.
此组练习尽量让学生眼看、心算、口答,使学生练习眼、心、口的配合.
(2)解一元二次方程都学过哪些方法?说明这几种方法的联系及其特点.
直接开平方法:适合于解形如(ax+b)2=c(a、b、c为常数,a≠0c≥0)的方程,是配方法的基础.
配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是公式法的基础,没有配方法就没有公式法.
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较配方法简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因式分解法:是最简单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但只适用于左边易分解而右边是零的一元二次方程.
直接开平方法与因式分解法都蕴含着由高次向低次转化的思想方法.
2.练习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1)(x-5)2=36;(2)(x-a)2=(a+b)2;
此组练习,学生板演、笔答、评价.切忌不要犯如下错误
①不是x-a=a+b而是x-a=±(a+b);
练习2.用配方法解方程.
(1)x2-10x-11=0;(2)ax2+bx+c=0(a≠0)
配方法是解决代数问题的一大方法,用此法解方程尽管有点麻烦,但由此法推导出的求根公式,则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通用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此练习的第2题注意以下两点:
(1)求解过程的严密性和严谨性.
(2)需分b2-4ac≥0及b2-4ac<0的两种情况的讨论.
此2题学生板演、练习、评价,教师引导,渗透.
练习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练习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x2-3x+2=0;(2)3x(x-1)+2x=2;
解(2)原方程可变形为3x(x-1)+2(x-1)=0,
(x-1)(3x+2)=0,
x-1=0或3x+2=0.
如果将括号展开,重新整理,再用因式分解法则比较麻烦.
练习5.x取什么数时,3x2+6x-8的值和2x2-1的值相等.
解:由题意得3x2+6x-8=2x2-1.
变形为x2+6x-7=0.
(x+7)(x-1)=0.
x+7=0或x-1=0.
即x1=-7,x2=1.
当x=-7,x=1时,3x2+6x-8的值和2x2-1的值相等.
学生笔答、板演、评价,教师引导,强调书写步骤.
练习6.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选择直接开平方法比较简单,但也可以选用因式分解法.
(2)选择因式分解法较简单.
学生笔答、板演、老师渗透,点拨.
(四)总结、扩展
(1)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公式法是最主要的,最通用的方法.因式分解法对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应据方程的结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
(2)直接开平方法与因式分解法中都蕴含着由二次方程向一次方程转化的思想方法.由高次方程向低次方程的转化是解高次方程的思想方法.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21中B1、2.
2.解关于x的方程.
(1)x2-2ax+a2-b2=0,
(2)x2+2(p-q)x-4pq=0.
4.(1)解方程
①(3x+2)2=3(x+2);
(2)方程(m2-3m+2)x2+(m-2)x+7=0,m为何值时①是一元二次方程;②是一元一次方程.
五、板书设计
12.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二)
四种方法练习1……练习2……
1.直接开平方法…………
2.配方法
3.公式法
4.因式分解法
六、作业参考答案
1.教材P.2B.1(1)x1=0,x2=;(2)x1=,x2=;
2:1秒
2.(1)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a+b)][x-(a-b)]=0.
x-(a+b)=0或x-(a-b)=0.
即x1=a+b,x2=a-b.
(2)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2p)(x-2q)=0.
x+2p=0或x-2q=0.
即x1=-2p,x2=2q.
原方程可化为5x2+54x-107=0.
(2)解①m2-3m+2≠0..
m1≠1,m2≠2.
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备课时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而正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起点。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高效的生成。
接下来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谈一谈如何在预设与生成中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
教学片段1(七上9.4整式)
介于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我通过对各国国家馆的建设费用、门票、参观人数、路程等等设计了一组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得到等式子。
教学实录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讨论这两组代数式各有什么特点?
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得到:
(1) 中的代数式是由数与字母的积或者字母与字母的积所组成的。
(2)中的代数式是(1)中这类代数式的和。
师:像(1)中的叫单项式,像(2)叫多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从而得到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单项式:强调最后的结果为积的形式,多项式是几个单项式的和,最后是和的运算。为了巩固这些概念,我安排了“擦亮双眼辨一辨”环节。
师:请同学们判别下列式子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哪些是整式?
(这环节中前4个题目学生都没什么异议,很快就大家一致通过,但在第5、6的辨别中学生出现了分歧)
生1: 都是单项式,因为是单独的一项。
生2: 是多项式,可以写成 同理可知 也是多项式。
生3: 是多项式,可以写成 但是
不是,因为分母上出现了字母。(这个只有一两个学生说到)。
在这里我尽情的让学生说,从他们的说中进一步理解巩固这些概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课堂上出现一种“群情振奋”的动人场景,甚至出现一点点“乱”的场面。正当学生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我适时的在幻灯片上出现 是多项式,可以写成 。但是
不是几个单项式的和,分母上有字母的不是整式。所以不是单项式也不是多项式。”这句话。此时再追问 是多项式吗?聪明的学生知道∏表示数,所以 是多项式。看到学生们那豁然开朗的表情,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
在辨析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难点被突破,以后只要看到此类题目,学生一定会记忆犹新课堂上的“争辩”,避免犯错。
1.正确把握教材
重视预设,要求教师深入地解读教材,因为教师理解教材时的体验、感悟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预设和生成的质量。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我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对于这几个特殊的代数式的概念辨析,都是在深入解读教材,和一定的教学经验下才能成功预设。
2、全面了解学生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现状、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一个预先推测。在上述片断中,我充分了解学生在掌握代数式概念后,对单项式、多项式的基本区分不成问题,但是对于形如 , , 这类特殊的代数式判定容易出现混淆。充分预设学生的错误,巧妙利用错误,对这些感念起到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全面了解学生一定要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会怎么做?我更需要了解什么?当学生出现异议时,我充分让学生“讲话”,并鼓励学生勇敢地“说”下去,适时抓住“生成的契机”。
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避免学生犯错。教师只有在课前预设各种生成可能,才能在课堂上做到临阵不乱,对症下药、游刃有余。
二、弹性预设,动态生成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标、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教师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做足预设,充分思考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让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
例如:教学片段2(七上,9.11平方差公式)
在上平方差公式时,我设置了下列过程来验证平方差公式:
如图,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
(1)请表示图1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2)小明将阴影部分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如图2),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积吗?
(3)比较(1)(2)的结果,你能验证平方差公式吗?
我让学生们动手操作一下,怎样才能拼成图2?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大家思考着,大多数学生能完成拼图,并得到结果。突然一个学生喊道:“老师,我有不同的拼法,也能够验证平方差公式。”
在备课时设计本题只是想通过拼图来验证平方差公式,使学生对此公式有个直观的认识,无需拓展。但这显然是一个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的好素材,错过太可惜了。于是急中生智,调节预设,便有了下面的精彩:
师:好吧,请你说说方法。
于是,先后有多名学生展示了不同拼法:他们先将阴影部分分成了两个梯形(如图3):
生1:拼成一个矩形(如图4),面积是(a+b)(a-b)
生2:拼成了一个梯形(如图5)、面积是 (2a+2b)(a-b),化简得(a+b)(a-b)
生3: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6),面积是(a+b)(a-b)
学生的拼法不同,可得到的结果相同a -b =(a+b)(a-b)。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学生。
尽管我在课前作了较多的预设,但学生的发现还是让我有意外惊喜。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丰富,课堂成为了师生共同进步的场所。
三、合作交流,开挖动态生成的源泉
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生命线。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一个和谐合作的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有些内容是在预设中被忽略了,以致课堂上出了点偏差,这些都是常见不过的事,我们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预想到了,要学会利用学生的资源,把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在交流倾听中调整思路,掌握方法。
比如:在公式法因式分解教学中,设置了两个因式分解:
解完式子(1),式子(2)一给出,我让学生自己寻找解题方法。受(1)解法的影响,马上有学生1回答:先提出公因式,再因式分解, 。
生2:先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再提公因式。
即
于是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板演。
师:你们两种方法都对,生1的的方法是先提公因式,再用公式。生2的方法是先用公式法再提公因式。但是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呢?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 A
脚手架是重要的建筑施工工具,是建筑施工技术措施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建设项目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对建设项目质量和施工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建筑脚手架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中的难题,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据统计,近年来,因脚手架、高支模体系“坍塌”所造成的较大、重大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建筑施工行业绩效。因此,必须重视建设项目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认真分析脚手架、高支模体系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构建相应的对策与预防措施,保障施工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一、建设项目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脚手架施工安全事故多发,一直是困扰我国建筑施工界的顽疾。为制止和减少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住建部多次出台文件,对施工坍塌、高处坠落等事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脚手架、高支模体系施工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据笔者统计,半年来(2012年10月-2013年3月)我国建筑行业脚手架、模板体系坍塌类较大、重大安全事故共计发生10起,占到同期所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20起)的50%。
二、建设项目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建设项目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受到施工方案设计、材料、施工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本文从实际出发,在文献查阅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原因归纳为:
1)施工技术方面
按照住建部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建设项目脚手架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前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但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单位仅仅凭经验进行支撑系统的布设,在脚手架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前并未进行脚手架设计与施工刚度验算,没有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方案;或者虽然编制了相应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但在施工单位自身技术水平不足、项目经理不重视、节约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质量低劣,达不到保证安全的作用。
2)材料方面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需采用小48 x 3. 5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或者小51 x3.0的焊接钢管(应用较少),扣件、连接件均应符合规范要求。但是,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脚手架构件生产与租赁市场管理混乱,生产和销售建筑用劣质钢管、扣件的现象较为突出,大量不合格的脚手架用钢管、扣件流入施工现场,给建设项目脚手架工程、高支模体系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3)施工管理方面
我国脚手架、高支模体系施工安全事故多发,一方面是由于脚手架材料、技术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脚手架设计、施工管理混乱所导致的技术方案不合理、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安全检查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也难持其咎。具体说来,一方面,我国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导致脚手架施工人员难以管理,易于发生安全事故。相关统计表明,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中2/3以上是农民工,其中50% -6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岗前培训或岗前培训的质量不能满足要求,不具备施工所需的相应基础和知识,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四。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检查和安全交底制度形同虚设,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环境恶劣,施工人员漠视安全风险,不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
三、提高建设项目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1)实行脚手架生产、销售和租赁企业的市场准入制
脚手架及其构件的质量严重影响建设项目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必须予以严格保证。在加强生产质量检查,完善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建立脚手架生产、销售和租赁企业的市场准入制,严格做到符合资质要求和具有相应实力的企业才能获得生产、销售和租赁脚手架的资格,是提高我国建筑施工行业脚手架质量的可行手段。
2)完善脚手架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施工程序
严格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 87号)有关要求,建立建设项目脚手架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核、施工交底、施工检查等施工程序。明确不同部门或者单位在建设项目脚手架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责任,提高脚手架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设计水平。
3)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有研究表明,脚手架工程现场施工人员一般会低估不安全行为的风险,且工作年限、年龄等因素对风险评估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增强架子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优化脚手架、高支模体系施工队伍,严格对各专业施工队伍的管理,减少违章作业。
4)加强施工单位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要提高脚手架、高支模体系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施工单位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首先,施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员专职负责本单位的安全检查、安全监控、险情排查以及安全教育等等基本的安全保障措施,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的安全检查,检查要有计划、有内容、有重点、有记录,通过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努力提高脚手架工程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做到优胜劣汰,杜绝因为操作不当、安全意识淡薄等等所引起的安全事故;最后,在行业内推行建筑意外伤害险,保障一线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
5)加强政府质量、安全监督。
严格脚手架、高支模体系施工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施工企业评价与施工管理人员执业评价相结合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评价制度;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与检查力度,做到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施工材料合格,施工过程安全文明;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积极利用行业协会、社会监督的力量促使行业持续改善。
四、给脚手架、模板工程几点建议
1、进一步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落实各级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建筑施工企业进一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安全生产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急救援制度及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切实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认真落实专家论证制度认真履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家论证制度,结合工程的特点编制安全技术措施,遇有模板支撑等特殊作业要编制单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按程序经专家论证审核批准实施。
3、严格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在施工中结合工程实际,一方面要按作业环境、作业部位及工作内容进行分部、分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并严格检查执行情况,另一方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组岗前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岗后安全总结等安全教育活动,使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到每一班组和每一工作环节。
总之,高处坠落、坍塌等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呈高发态势,加强建筑施工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和控制刻不容缓。只有构建了提高建设项目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体系。才能有助于我国建设项目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水平的提高。
教学不是照本宣科,备课不是机械重复,今年的备课抄去年的备课,有时会不自觉受到教学参考书的影响,失去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机会。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数学教材和学生进行综合分析,把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能产生哪些问题、指导什么、怎么指导作为备课的重点,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关注学生,备好学生,用学生的思路教学,在学生身上大做文章。备课基本要求:备课标,心中有准则;备教材,心中有课本;备学生,目中有人;备教法,心中有数:备学法,手中有法。教师备课时要常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些目标要做些什么事?用哪些措施能实现这些目标?有哪些步骤?上完课后还要反思,哪些措施落实到位了,哪些还没能实现,以后要怎样改进。
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集体备课时要做到一个确定三个追问:一个确定是:按照单元或章节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三个追问是:问一问我在集体备课时,单元或章节的教学要求落实了没有?问一问我采取了什么措施、设计了什么教学环节来落实的?问一问学生在这方面的素养和技能形成了没有?只有做到这三个追问,备课,上课才有实效。再者,教学要有预见性,备课后,按照备课的思路进行教学,想象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会遇到什么困惑?会出现怎样的情节?会经历怎样的过程?即使是作业,也要想象:这些作业会以怎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作业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是否存在作业作对了,但也有不理解的情况?然后结合实际教学验证自己的想法,思考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矫正?
例如教学线段垂直平分线后,很多学生不能走出全等的证题想法,难以放弃全等三角形的解题经验,因此,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如果遇到证明线段相等的问题时,既可以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也可以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让学生在新概念与原有经验的对比中感受新概念是基于原有经验的优化。又如笔者在教人教版九年级内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中的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时,按照教材来教感到不自然,查阅了许多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借助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经验:梯形中位线或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展开教学效果会更好。设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兴趣;问题要有实际意义,为今后学习莫基;问题解答要即时反馈,真正巩固。
问题2:您有一本教学心得吗?您经常写教学反思吗?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探寻学生的变化,关注学生是否理解,教学方式是否适应学生来进行反思。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很多人十分重视课前的备课却疏于课后的反思,认为只要把课堂教学组织好了,写不写反思无所谓。其实不然,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回顾与分析,可以使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经过多次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反思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缺少了反思,整个教学环节就会显得有始无终,大凡优秀的教师无一不写反思,他们在教学中能够灵活的驾驭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反思,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如果不及时做反思,对。自己的教学不加反思,就算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也只不过是对一年工作的重复,不会增添新的知识,对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没有多少帮助。
上完一节课后,教师应当抽出点时间,结合课前对自己教学思路的想象,对照实际教学,对本节课的教学认真反思,是否和课前想的一样?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记录下来,写出自己的成功之处,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分析学生的课堂反应,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作为今后教学中的借鉴。教学反思主要记成功的经验:记下长子的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手段措施等;记学生的创造:记下学生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见解等;记学生的问题:记下学生的疑问及产生问题的根源、然后给予解疑、答难;记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记下事件应变处理的案例;记教案的修改:记下教案的成功与不足,弄清须改进的地方;记教材教法的处理:新授课是否突破重难点,效果如何;练习课学生是否具有将知识灵活地转化为技能的能力;复习课是否理清知识系统,是否根据学生实际突出复习重点,是否在复习课中注意发展学生能力等。
常写反思,有助于加深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审视自己走过的足迹,倾听自己的心声,做到查漏补缺,扬长避短,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使教学设计更合理,教学效果更佳。课前反思会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地行为;课中反思会使教学活动高效率地完成;课后反思会使教学经验理性化。
问题3:您的学生有一本错题集吗?
学生的训练题、考试题,都是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因此要求对做错的题认真订正,查找原因,是属于知识漏洞,还是审题、分析、运算等能力的缺陷,根据错误根源进行查漏补缺。针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订正、整理错题只抓大题(计算题),而轻视小题(填空、选择题)的情况,提出要求,对小题目也要像大题一样,写出详细的分析过程,包括错解、错解原因分析、正确解法;错题的关键易错点:题目的变式训练等。对学生的错题集定期检查或面批,并给予评价或提出学习建议,还通过组织错题本展览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每到考试前,要求学生翻看自己整理的错题集作为考前复习的必修内容。为了检查学生的错题过关情况,经常对学生进行错题的二次训练。
问题4:您有一本收集学生的错题集吗?
比如把学生的所有错误收集起来,制定一个错误预防表,其中要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模糊认识:对相关知识的混乱逻辑;对数形特征的直观错觉;对严谨命题的以偏概全;对题设条件的断章取义;对隐含条件的大意疏忽;对推理运算的草率马虎;等等,最好的办法是再把此类的问题设计在练习与模拟题中,让学生在解题实践中获得教训和反思。在练习中感悟。
研究试题,建立错题档案。很多教师十分注重对经典试题的研究、积累,并把它们进行分类,总结出规律,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及时把试题补充进去,这对提高教学成绩是非常有益的。我们认为,除了研究、积累经典性的题目外,还应建立一本错题档案,即把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归类。因为研究试题、积累错题才能对症下药,更好的进行针对性教学。
错题档案不仅是出错率高的试题的记录,它还能反映出学生的解题思路,结合错题档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勤于归纳、善于整理、学会小结,使学生少走弯路。另外,建立错题档案时,最好按照教材内容的先后进行排序,或者按照知识块进行分类,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查找和更新。
问题5:您每道题目讲完之后,师生能共同探讨解题的启迪和感悟吗?为什么要讲这题?为什么要这样讲?换一种方法如何?
大部分的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往往只关心答案。有的教师的讲解或例题讲解,往往也是主要讲计算过程或答案。但是对整个解题思考过程,往往讲解的并不够清楚细致。只是让我们知道了计算过程,却不知道思考的过程而这才是解题最重要4的方面。记住:答案计算过程思考过程。解题教学不仅要获得答案,而且要从获得答案的过程中学会怎样解题,学会数学的思维,把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有弯路与曲折,因此,还应有解题困难的分析(知识因素、逻辑因素、策略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解题错误的分析(错误的内容、错误的性质和纠正错误的办法等),教师想方设法教会学生怎样从卡壳、无计可施的窘境中解脱出来显得十分重要,讲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是怎么想的。做完一道题后,还应提醒学生做以下工作:(1)检验与改进:①能否一眼看出答案的正确性?②能否检验这个解答?③考虑解的细节,对于较冗长的部分,能否使它尽可能的短些?④能否用别的方法解出这个结果?(2)总结与应用:①总结本题应用了哪些知识?通过此题的解答,你对所学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②总结本题的解题方法,找出其规律性和一般性,并试图应用于其他问题。③此题的结论能否应用于解决其它问题?(3)引申与拓展:①能否将此题的所求加以改变?②能否将此题的条件加以变更得出新的问题?③能否将此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重新组合,得到新的问题?
问题6:您经常问学生:你还有其他想法吗?您的学生经常向你提出问题吗?
这就是引导学生不迷信老师和书本的思考方式,引导学生不迷信教师的想法,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笔者在教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习题24。第6题:求证:圆内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时,引导学生从矩形的判定来思考问题,学生的想法却出奇的多,得到6种不同的证法。教育的作用不是改造而是发现,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的天分、自己的才能。成功的教育都有其共性,那就是鼓励学生提问、质疑、辩论。我们需要确立一种理念:凡是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绝不代替。例题的讲解怎样选择学生?根据例题的难度和学生的课堂反应,选择已理解、感悟的学生到台上讲解、展示,教者可与讲解的学生展开对话、交流,在对话、交流中巩固新知、公式求定理。讲解完成之后再安排1-2名理解的慢一些的学生复述思路、解法。
问题7:您经常找学生进行个别谈话鸣宁
关注学生,每一节课后找一两位学生谈谈课堂中的疑问,听取学生的意见;或针对学生作业、单元检测存在的问题,找1至2位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不但能使学生改正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也能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说明教师关心学生,教师的心目中有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不管学生以后学习如何,教师教给他的知识可能忘记,但是教师给了他哪些鼓励,给了他哪些正面、积极的影响,是学生一辈子不能忘记的事情。笔者曾经因为一句话改变一位中等生由不爱学习数学到爱学习数学,那仅是一次课堂提问,当笔者问一位学生问题时,她没有回答出来,就说不会,笔者走近她身边轻轻的说:不要说不会,应该说还没有想出来,坐下再好好的想一想?就这一句话,使她产生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以后的一次语文作文中写到了笔者,写到笔者的这句话给了她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的心里不仅装着知识,更要装着学生,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心态。
问题8:您经常与你的同事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吗?
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由于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相互听课、做课后分析等等。交流的话题包括:我觉得这堂课成功的地方是我觉得这堂课糟糕的地方是这个地方的处理不知道怎么样?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我本想在这里放一放学生,但怕收不回来,你觉得该怎么做?我最怕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但今天感觉处理得还可以,你觉得怎样?合作解决问题共同从事教学设计,从设计的依据、出发点,到教学重心、基本教学过程,甚至富有创意的素材或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设计要为其后的教学反思留下空间。要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听同行或专家的课,借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别人的教学机智、艺术常体现于令人叹服的教学细节处理技巧中,课后将自己听课中最重要的收获、看法梳理出来,从而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经验的知识。例如笔者参加县级课堂教学比赛前的试讲,同事们评课时真正做到了品头论足、各抒己见(说真话),包括每一个环节的处理,争取做到对课程标准的把握界定精准,重点突出;对教学内容的挖掘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对教学流程的设计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张弛有度,活泼有序;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体察入微,关怀备至;对学习效果的评测训练到位,达成有效。笔者感觉每参加一次课堂教学比赛,都是对自己教学的一次洗礼,真正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问题9:您告诉过学生,你的解题失败吗?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1一、本学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上,学习分式与分式方程的相关知识,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掌握二次根式的计算或化简,初步理解定义和定理的含义与证明,掌握理解相似图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条件,能够熟练应用,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二、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
把认真教学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2、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3、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5、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两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到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6、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2初三学年下学期的复习教学,是整合升华学科知识、培养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环节。复习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功与否。为保障毕业班复习教学取得良好成效,奠定今年中考胜利的基础,结合本年毕业班工作实际,对初三复习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复习课型模式研究,提高课堂效益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优生优培,中程生提高,困难生稳中求进;依纲据本,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薄弱环节;加强教情、学情研究,强化中考的研究,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促进初三复习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工作及要求、措施
1、提高认识,全力以赴,进入冲刺状态
首先,每位初三教师要充分认识复习教学的重要性,增强“责任重于泰山,质量压倒一切”的责任感,树立“认真就是水平,负责就是能力”的观念,发扬关键时刻冲得上豁得出的拼搏精神,全力以赴,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真真正正进入冲刺状态,苦战100天,用成绩说话,坚决夺取今年中考的全面胜利。
其次,全体教师要以毕业班工作的大局为重,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不管是级部的安排,还是各备课组的布置,都要扎扎实实贯彻执行,将落实进行到底。纪律严明,政令畅通,是工作胜利的保障。要彻底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不良作风。第三,全体教师要增强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实实在在搞好团结。团结出力量,团结出成绩。在初三这个集体内坚决反对那种意气用事,挑拨离间的行为。有意见、有矛盾当面说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有困难、有问题,大家齐帮助、共协商,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2、周密计划,科学安排
各学科现已完成教学进度,学期开始即转入总复习阶段。总体时间安排是3月上旬—4月中旬45天左右为第一轮复习,以课本知识的疏理、归纳、总结为主;4月下旬—5月中旬30天左右,以课外拓展为主,5月下旬—6月中考前,主要是整合升华阶段,训练应试能力与技巧。
三轮复习的具体思路是:
一轮复习本着全面、扎实、系统、灵活的指导思想,一是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坚持补弱纠偏,重在一轮;坚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率;坚持面向全体,实现大面积丰收。二是落实“四个为主”,即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主,以低中档题目的训练为主,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以小综合训练为主。三是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基础和能力的关系(强化基础,提升能力),扬长与补弱的关系,复习知识与做题的关系(做题的目的是回扣知识提升能力)。四是确保两项常规的落实,即教师的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的落实。
二轮复习本着“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指导思想,采取 “专题复习加综合训练”的复习模式,突出“五个强化”,即①强化时间观念;②强化研究:重点研究“两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两题”(综合题和能力题)、“两课”(复习课和讲评课)、“两生”(优生和困难生)、“两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两情”(教情和学情);③强化训练:立足“三个讲好”,增强“五个针对性”。“三个讲好”:讲好专题、讲好试卷、讲好练习;五个针对性:针对目标生讲、针对中考新模式指向讲、针对二轮复习能力要求讲、针对反馈的问题讲、针对典型题目讲;④强化应试技巧与规范化,最大限度降低非知识性丢分;⑤强化学生心理调控,加强心理辅导,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复习,以必胜的信念参加中考
三轮复习以“回扣、模拟、完善、调整”为指导思想。抓回扣做到“四化要求”,即:回扣教材提纲化、回扣基础系统化、回扣形式习题化、回扣时间具体化;抓模拟做到“四性要求”,即试题体现基础性,考试体现模拟性,答题体现规范性,讲解体现系统性。逐步达到完善知识体系,适应考试要求、调整教与学的方向、升华应试技能的目的。
3、细致研究教材、考试说明、中考试题,做到有的放矢
各任课教师要加强对初中学段本学科教材的通研。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依托,一方面要熟悉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系,编写体例、重点难点,另一方面又要熟悉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知识结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教法和学法等。要在通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重新划分若干个大单元,以利系统复习。
《考试说明》或学科新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基本依据。今年中考改革力度大,研究透彻《中考说明》及有关学科课程标准,是获取中考信息的捷径,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教师要明白并教学生明白中考内容的范围及试题结构,搞清“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中考试题有很强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加强往年中考试题的研究,有利于增强平日教学的针对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各科教师要在3月底研究好近3年的中考试题。要注重从以下两方面做好研究:第一中考试题与教材、《考试说明》及学科教改要求的吻合程度,中考试题的知识覆盖面;第二中考试题的难度分值比例和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的分值比例,题型比例和本学科各部分内容的分值比例。
密切注意中考动向,注重中考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保持与教研室、中考改革先进县区、兄弟学校的密切联系,提高应试指导的科学性、时效性。
4、组织好大型考试,搞好质量分析
级部组织的综合拉练、模拟考试,要做到考务严密,分析透彻,补漏措施具体,使每一次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加油站,教师教学的里程碑,教学质量的大会诊。开好三个会:
首先,级部开好质量分析会。级部要着重对考试暴露出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改进学科教学促进班级管理的意见和措施。各备课组、各班要认真贯彻执行。
其次,备课组开好科教导会。各教师要仔细研究学生试卷,针对试卷中暴露出的知识缺陷、应试技巧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定出补救措施,找出改进办法。
第三,各班开好班教导会。班主任要对本班的班级管理措施、考试的综合成绩、四类生(特优生、优秀生、中间生、困难生)的分布及变化等班级情况作详细的总结、分析。任课教师要对本学科教学作分析说明,同时提出对班级的意见和建议。班主任、任课教师要群策群力,掌握好学情、教情,搞好学生及班级管理。
5、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加强学法指导
全体教师要从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转移到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上来,特别应突出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激发、学习习惯与品质养成、理想教育与成功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和强化。各任课教师要系统有序地教给学生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并注意跟上个别指导。班主任要利用一定时间,如每次考试后安排2—3名学生现身说法,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对学生“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成 效。
6、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分层次教育
首先,切实贯彻“优生优培,中间生提高,困难生稳中求
进”的原则。全体教师要增强优生优培意识,调整优生优培策略,要特别关注各班第一名,将其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悉心培养。对本班前10名的学生要重点培养,增加升入重点高中的数量,提高本班优秀率。各科教师要注意“中程生”的各科平衡发展,尤其是加强中程生薄弱学科的特殊对待,在课堂提问、试卷批阅等环节要注意对中程生倾斜,使其尽快优化,以提高平均分,增加其升入高中的机会。对学习困难生,更要多一份耐心,要想方设法鼓舞其信心,利用复习的机会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提高平均分,顺利完成学业,以此提升平均分。
第二,竞赛辅导要加大力度,迎难而上,积极主动争取初赛平均分名次有大提高。数、理、化复赛要紧抓不放,力争有更多学生获奖。
第三,实行导师制,抓好巩固率。为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教育作用,有效弥补班主任工作的缺陷,任课教师(导师)要带相应数额的学生(具体学生由班主任分派),分层次进行思想教育,制定近期目标,指导学习方法。一周与学生谈话至少1次,掌握学生动态,做到导有目的,导出效果。引导学生控制三闲,静、专、思、主,聚精会神搞学习,全力以赴创优绩,使每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100%的巩固率。
第四,调动家长积极性,配合做好学生工作。班主任、任课教师要采取家访、约见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充分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课余(如周六、周日及晚上)学生的时间安排、学习习惯的养成、交往人员等。各班务于4月底将本班学生家访一遍,后有重点地家访。各班、各任课教师可根据需要自主安排小型家长会,以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如作业完成、志愿填报、中专生报名),发挥家长的教育、监督作用。
第五,继续做好分流工作。班主任要吃透分流工作精神、要求,摸清家长及学生的真
实想法,知难而进,反复做工作,力争使分流工作在中考前取得理想的成效。中考后的夏季分流工作要克服困难,以爱心为学生创造成才之路。
第六,做好中考报名工作。中考报名,必须慎重。志愿填报,首先要切合学生学习成绩的实际,班主任必须拿出主导意见,不能被家长及学生左右;其次可以考虑家长、学生的意愿。要保证每一个参加中考的学生,有最大的机会升上高一级学校,提高录取率。
7、落实备考的关键环节
一是要把好集体备课关。继续加大落实集体备课力度,要求备课组长分好工,每人重点备某一部分,选好该部分的练习题,然后主备人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主讲,其他教师补充,提出建议,最后确定教案。
二是要把好材料关。初三复习过程中学生所用的复习材料必须经过各备课组长以及各任课教师严格筛选,不经过集体研究的练习题决不发给学生。在选题时要按考点进行梳理,按中考能力的要求选题,题型、题量要尽量安排得全面、条理、有序,所选题目要尽量联系生活实际,贴近中考,体现新情景、新材料,便于训练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控制所选题目的难度,以中、低档难度题目为主,少选难题,杜绝偏题怪题。
三是要把好阅批统计关。凡定时作业、练习、测试,必须有布置、有检查,认真批改,有查必评,有错必纠。杜绝练习、试题不批阅、不统计,凭感觉讲评的现象。
四是要把好讲评关。根据批阅统计情况,有的放矢进行讲评,要讲学生所需,切忌面面俱到。要求学生多用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和方法。要做到讲一题会一类,举一反三,切忌就题论题。
五是要把握好学生落实关。学生是否能够复习好,落实是关键。要留给学生自我反思、整改、消化的时间,要求学生从第一次拉练起,建立错题本,查失分,写考情分析,确立新目标,老师要做到跟踪检查,让部分学生二次过关。
初三《代数》和《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 观。
本学年我担任初三年级107、110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其两班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基本情况是:大多数学生对初二学年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太差,很多知识只限于表面了解,机械记忆,忽视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与区别,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特别是少数学生对某些章节(如四边形、分式、二次根式等)或者是一问三不知,或者是张冠李戴。就班级整体而言,107班成绩大多处于中等偏下,110班成绩大多处于中等层次。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初二学年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坚持以课本为主,要求学行完成课本中的练习、习题(A组)、复习题(A组)和自我测验题,学生做完后教师讲解,少做或不做繁、难、偏的数学题目。
6、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7、利用各种综合试卷、模拟试卷和样卷考试训练,使学生逐步适应考试,最终适应中考并考出好成绩。
8、教学中在不放松36班的同时,狠抓35班的基础部分。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工作,现初步拟定如下学年教学进度表: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3一、加强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发展理论素养,更新观念,指导实践。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二、把握中考动向,调整复习策略
中考备考要做到:
①注重基础
②联系实际
③重视实验
④反映现代性
⑤加强学科基本观点教育。
要加强中考题型训练。
①单项选择题
②填充题
③识图作答题
④简答题。实验题分解在以上四种题型之中。
分析近几年来生物中考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热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环境保护、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在中考中的介入,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生命科学新成果及其使用价值、发展前景的关注,对生物学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很好地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和科技发展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命题思想。
2、新颖性、探究性和开放性
交相呼应,是近几年中考试题的一大亮点。
新颖性是指题目编制上的不断创新,表现之一是材料背景新。这类题常常提供给考生的是未曾感知过的新事物、新情景,试题的这一特点,将使得过去那种靠猜题、押题或通过 题海战术而决定高考的可能化为乌有。
其二是在考查学生能力的方式方法上出新招,在客观上是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绝佳途径。试想一下,要在同一大题的两个小题中,做出两个完全一致的答案,没有个性、缺乏自信心的人是很难做到的。而个性和自信正是创造性人才必备的素质。
试题的 开放性表现在新给材料信息上的开放性,试题答案的开放性(不唯一性)以及考生解题思路上的开放性(多样性)等方面。这样给考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留有很大的思维空间,考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提出个人见解。即使所给答案与标准答案有很大出入,但只要思路正确,答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均可得分,甚至是得满分。
三、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明确教学内容
知识范围微调:应仔细阅读考试说明,对照课本,明确中考不要求的内容,不但教师要明确,每一位学生也要清楚。力争教师不做无效功,尽可能减轻学生负担。试卷难题、中等难题、容易题的比例为2:4:4,应以把握基础知识和教材内容为主,在教学中要抓好学科内的综合内容。
四、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实现多方位专题复习
在复习中,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实现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转化的基矗
以上专题复习应有主次、轻重之分,当然各专题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不可截然分开。按知识体系复习,也会遇到实验、解题、热点问题。只是复习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专题复习要遵循以下原则:应以知识体系专题复习为主,带动其他专题复习、重视实验的复习。在最后冲刺阶段留有一些时间进行热点问题和题型分类复习,以提高这方面的应试能力。
五、要提高教学水平。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1、备课:教案要进一步突出规范化、实用性和科学性,要求环节齐全,内容充实,重点突出,难点处理较恰当,既体现教法,也体现学法,杜绝不备课上课的现象。
在备课方面,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进行集体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分解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分配课时,集体讨论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通过集体讨论,由一人先写教案,同备课组其他老师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实施的教案,做到同年级任课老师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例题作业和练习统一,测试内容统一。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进一步规范,在课堂上进一步减少水份,加大知识密度,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控制课堂讲授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及时检测,及时反溃在中考中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3、作业:作业做到当堂完成,不占用学生课外时间,在减轻学生负担方面做有益的尝试。
针对学校提出的要求,每节课都有检测作业,及时检测,有效回授,目标测试达成率高。
4、考试考查:考试命题能严格按照7:2:1的命题原则命题,试卷质量较高,覆盖面广,题型多样,方法灵活。
试卷阅卷严肃认真,严格把握标准,尽可能地进行流水作业,成绩统计及时准确。
5、辅导:能根据学校要求进行辅导,特别是对少数差生进行辅导.
6、深入开展了听课评课活动。
通过听课评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希望本学期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能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4一、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十二章 轴对称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十三章 实数本章通过对平方根、立方根的探究引出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而导出无理数的概念,从而把有理数扩展到实数。教学重点: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教学难点:平方根及其性质;有理数、无理数的区别。教学关键提示: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发现过程,从而理解并掌握实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本章主要学习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并从函数的观点出发再次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教学关键提示:应用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分析函数问题,建立运用函数的数学模型。
第十五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学习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以及因式分解。教学难点: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及其思路。教学关键提示: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理解因式分解,并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116分,不及格的学生仅有7人。总体来看,成绩还算不错。七年级尚未出现两极分化,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学习。本学期还要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大功夫。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探究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学设想
1、作好课前准备。
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
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阅卷分析。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写好课后小结。
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
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
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7、组织单元测试。
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
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六、培优辅差计划
优生辅导计划:加大难度,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班级取前10人,每周开展活动一次。
差生辅导计划:狠抓基础,立足课本,提高信心,激发兴趣。班级取最后10名,每周辅导一次(或二次,视章节难度)。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5一、教学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七章:
第22章:二次根式;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4章:图形的相似;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笫27章:二次函数;笫28章:圆。
四、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0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进行教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五、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及水平: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看书、看报,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使之更好的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断努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努力使教学更务实,方法更灵活,手段更先进。
六、提高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教师、学生、教材构成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本为教学依据。处理好这三者之间关系的最基本前提便是吃透教材。
吃透教材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课堂教学要想有较大的收获,必须深钻教材。只有在认真分析教材后,才能确定章、节、单元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才能找出重难点和关键,以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时教案和学案,准备好精选试题。
如果教材上说得明明白白的内容,教师可略讲、不讲或让学生自己阅读,做好引导,渗透洋思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那些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要抓住关键,充分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该拓展的绝不可一带而过。
二、认真进行数学教材分析上好数学课的关键
1.要分析数学学科的结构。
数学学科主要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问题、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组成的。
如:对九年级(上)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分析如下:
A、基本概念:一元二次方程(从三方面表述概念的内涵)。
B、基本问题:
(1)、解方程――已知方程的系数求根;
(2)、作方程――已知根,确定方程的系数。
C、基本原理: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D、基本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消元法、换元法、降幂法等。
F、基本应用:如增长问题、利息问题、航行问题等。
2.确定数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 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为实现这个要求,必须在章节、单元、课时教学中层层落实,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A、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知识点。应怎样讲清这些知识点,讲到什么深度,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必须心中有数。(我们可以利用好学科组学习这个优秀的平台。)
如: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应讲清全等三角形的要领,课本中是用“重合”一词来描述的,理解起来较容易,但学生往往重视不够,这可能影响“对应”概念的理解。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把“全等形”和“对应”两个概念相结合起来讲。讲解时,可多多举例加以说明。
B、基本技能。数学的基本技能包括运算、识图、绘图、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符号运算能力等。技能带有操作性,它是巩固基础,形成数学能力的中介。
如:通过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后,可归纳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这就是利用所学过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技能。
C、数学思维,它是学生智力结构的中心。因此数学教学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如:八年级(下)“尺规作图”的基本作图中,学生学会已知角的角平分线,可让学生思考作一个平角的角平分线,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会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再如:学生学会了作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后,让其思考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并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思考方法,及其证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D、思想教育,数学思维对学生的影响,不仅限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且还可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念、思维方式、态度和情感等。
如:数学中的推理意识,就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直、诚实不盲从的品质,养成尊重真理的科学态度。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
3.找出难点,求对策。
教师在弄清教材的知识体系后,还应注意知识的重难点。如何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又如何突破?我认为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去考虑。
A、明确主次关系。如:在平面几何的教学中,就图形的内在联系而言,三角形知识在生产实际中也经常用到。因此,三角形是平面几何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关键内容。
B、抓住关键。一节课的重点应从知识点,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C、突破难点。突破难点,一般采用下面两种方法。方法一:分散难点,即把难点设计成若干个台阶,让学生沿台阶一步步地爬上去。然后各个击破,从而达到目的。方法二:创造一个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使难点得以解决突破。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第一种方法见效快,但掩盖了解决难题的思维过程,第二种方法见效慢,但对思维能力培养却有很大好处。
4.分析习题。
教师在分析习题时,应对教材中的习题先演算一遍,从中找出规律,以免盲目出错。分析习题时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A、研究习题的层次。教材中的习题可分为练习题、习题、复习题、总复习题这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题应做不同的处理。如练习题、习题属于阶段性的习题,应随堂练。复习题、总复习题是综合性题,它涉今的知识面广,难度相对较大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按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选择不同层次的习题区别对待。
B、确定习题的解答方式。习题解答方式应形式多样。如可以考虑口答、板演、复习提问、书面作业、课后思考等方式,一般应根据习题难易程度来确定解答方式。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已经结束,我的教学工作已落下帷幕,这一学期我担任的是高一年数学的教学工作,由于是新课改年段,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回想学期的工作,感觉有成功也有不足,现本人就从政治思想方面、教育教学方面和工作考勤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 政治思想方面:
本学期,本人认真学习新课改的教育理论,认真钻研课标,不断学习和探索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本人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反思。 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教育的发展,时刻以做为一个优秀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来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更好。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把握住重要的课堂45分钟。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我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做到全面的备课
新课改使得原来简单的写写教案,列列知识点就算是备课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的要求了,所以我们的备课要认真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⑴、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吃透,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⑵、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⑶、备教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固然重要,但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努力做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注重层次。
3、注重抓好后进生转化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包括辅导学生课业和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本学期在对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先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争取准确的找出导致“差”的原因。并在情感上温暖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在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时,注意阳光语言的使用,使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或自身存在的缺点,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快的赶超其他同学
三、工作考勤方面:
本人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尽力将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得更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对尖子生的培养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我将在后面的工作中做得更好。
新课改的形式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多方面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素质,使自己成为新形式下学生喜爱、家长放心、学校肯定的合格教师。
高中数学教师个人期末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2两班的数学教学,完成了必修1 、 2的教学。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有: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等七个章节的内容。现将本学期高中数学必修1 、必修2进行教学总结。
一、教学方面
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对课改有所了解。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继承传统,更新教学观念。
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2.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
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3.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注意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
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的学,培养问题意识。
4.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后作业和反馈练习、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
5、分层次教学。
我所教的两个班,层次差别大,1班主要是落后面的学生,初中的基础差,高中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更增加了难度,而2班也是两极分化严重,前面16个学生的基础扎实,成绩在中等以上,而后面的30个学生的成绩却处于中下以下的水平,因此,不管是备课还是备练习,我都注重分层次教学,注意引导他们从基础做起,同时又不乏让他们可以开拓思维,积极动脑的提高性知识,让人人有的学,让人人学有获。
二、存在困惑
1.书本习题都较简单和基础,而我们的教辅题目偏难,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学生完成情况很不好。课时又不足,教学时间紧,没时间讲评这些练习题。
2.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更少巩固练习的时间。勉强按规定时间讲完,一些学生听得似懂非懂,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而且知识内容需要补充的内容有: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根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等知识。
3.虽然经常要求学生课后要去完成教辅上的精选的题目,但是,相当部分的同学还是没办法完成。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有的学生则是学习意识淡薄。
三、今后要注意的几点
1.要处理好课时紧张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