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答题技巧范文

时间:2023-02-27 11:12: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高考文综答题技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考文综答题技巧

篇1

一、综合题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审题是正确解答综合题的关键。部分考生往往没有看清楚题目要求就直接作答,所答内容与题目要求相差很大。例如“分析R(长江)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问题问的是多沙洲的自然原因,有的学生却答成人为原因,即“中上游由于过度开垦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就是典型的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可见审题不清,导致答非所问是综合题答题中的一个问题,由此失分是非常可惜的。

2.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规律掌握不牢。

地理基础知识是正确解答综合题的基础,它包括基本知识及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部分学生对基础性的地理知识概念把握不准确,在很多基础地理知识方面都容易出错,在这种情况下,对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进行分析,得分率低。例如“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学生对海岸线、岛屿基本不会做答。可见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不牢会导致综合题答题出现偏差。

3.读图表能力差,信息获取能力弱。

地理图表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会图表分析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地理基本技能,也是高考中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重要手段。地图类型多样,如果没有准确的读图程序(图名—图例、比例尺、注记—图表中的具体内容),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另外,有些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比较差,即使获取了图表中的信息,也不会转换成地理语言,而是照抄材料。

4.语言表达不规范,答案表述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

这主要表现在文字表述不准确,条理不清楚,逻辑混乱,没有应用专业术语,字迹潦草,要点重复,阐述不完整。

5.知识迁移能力差。

主要表现为思维不活跃,知识提取、重组、应用能力差等。在答题过程中不善于归纳总结,而是就事论事,或只是罗列知识,没有分析,或分析很少。例如“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考生不懂迁移工业区位因子或即使懂得迁移工业区位因子,也不会分析新兴服务业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二、综合题答题的技巧与方法

1.做好题干的审查。

题干信息一般由文字和各种图表构成,所反映出来的信息表现出很强的综合性。

(1)图表材料的解读

一般37题以叠加图和统计图为主。

叠加图一般为“区域+等值线图”或“区域+示意图”等。主要方法:①底图一般要判断“具体区域”即“背景条件”。②读图名、读图例。③等值线一般读法:等值线的走向及趋势;局部“闭合区”的大小;局部“弯曲区”的变化情况;非常规等值线的“等值线名”含义。

统计图表一般以饼状图、表格为主,主要读法:确定主要的统计要素及分组,并理解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关系的条件;比较主要要素的数据及变化,分析其含义。

(2)文字材料的解读

文字中包含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如地点、时间、事件等要素,这些信息都隐藏在文字中,所以阅读的时候,必须逐句总结其意思,分析其用意及可能的用途,然后将所有能用的条件进行归纳。如通过对2012年福建卷第37题的文字材料解读,不难得出有国家政策支持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及新兴服务业的特点。

2.做好试题设问的审查。

非选择题题目的设问中会有这样几方面的关键词: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定词、内容回答词、解答方式词等。题目中心词是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或答案的性质等,内容回答词为该题目必须回答的内容,解答方式词则为回答问题的方式要求。例如2012年福建卷37题第(2)题“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解答方式词是“分析”,条件限定词是“R河河口地段”,题目中心词是“多沙洲的自然原因”,内容回答词是“自然原因”。

3.列模板或建构思维导图。

列模板和建立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准确而快速地找到答题的方向,并且能要点化,顺序合理,富有逻辑性,书写工整,格式整齐等。

例如37(1)“描述图示区城地形的主要特点”,地形特征描述包括:①主要地形及平原分布;②地势特点:大区域:地势变化(X高Y低),小区域:地表起伏大小;③海岸线、岛屿的特点;④典型的地貌类型,就不难得出答案:“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例如37(3)“据表4归纳的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认真对比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就可以用思维导图(建模)来完成,如:

篇2

高考文综历史考试把以前新课改前考查学生专一或者某一方面的能力转变为了考查学生的整体综合思维分析能力。在高考中频频出现这种考查方式的题目越来越多,随着出题人的熟练化亦有越来越灵活的趋势。

一、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失分原因举隅

1.材料审题不仔细。审题不仔细是任何考试中每场考试学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高考考场,部分考生在分析题目时没有理清题目的意思或者题目没有全部看完就开始作答,如“根本原因”“基本原因”“主要原因”等。

2.教材内容不熟悉。教材内容不熟悉也是学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考生肚子中没有熟悉的教材内容在高考文综考试中注定会惨败。例如,“五四”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无产阶级的壮大、十月革命等因素,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3.材料归纳信息不全。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是由历史文献资料、表格图形数据、历史地图等组成的综合题目。这些综合信息让一个涉世未深的高中生去分析、整理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类材料分析题综合了语言逻辑知识、数据统计知识、识图读图知识等,多数考生在分析这些题目时会顾此失彼、因小失大,造成历史内容的误判,从而影响最终的答案。

4.答题不规范。近年来随着高考阅卷的规范化,考生的答题也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由于考生在答题时着急下笔,经常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答案或者语病百出的答案;还有部分考生答题错项或写在非答题区域,后来考生发现也已经晚了,出现打箭头或者涂涂改改的卷面。

二、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什么能力

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到底考查学生什么能力?笔者以2013年高考文综第48题材料题为例进行说明。

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飨宴挺。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挺”。南宋建炎处,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好社稷,起源实出安石”。于是,“摆安石陪飨神宗庙挺”。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意义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就上题两则材料而言,试卷出题人无非就想考查考生以下能力。

1.教材知识把握能力。材料分析题的考查首先不能脱离教材的知识。作为备考复习的考生,一定要重视教材知识把握能力,把高一到高三的所有教材知识融会贯通,利用时间轴、专题式等方式记忆知识。

2.信息接收整合能力。由于考试的选拔功能性,在高考出题时要考虑到难易度。为此,命题人会利用各种错综复杂的各类历史信息来混淆考生,让考生在错综复杂的各类信息中找出考试需要的信息。高考文综历史就是考查考生的信息接收整合能力,要多从多种历史学观、多重历史学领域去分析整合,有些历史问题不能偏激地理解,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分析,因为只有这样才会符合最终的答题要点。

3.整体综合思维能力。在高考文综历史考试中,考生在分析与答题中还要具备一种整体综合思维能力。考生具备了上面两个能力后,具体落到实处的还是在答题如何规范、答题分点如何细化、答题要点如何不遗漏、答题字体如何工整等这些能力。

三、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高分策略

1.回归教材知识。教材是根本,高考历史考试离不开教材。教师在平时教学与高考复习中一定要强调学生回归课本,“万变不离其宗”,所有考题在教材中都能体现。

2.理清材料内涵。对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一定要理清各类材料的内涵,理解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了解各类材料的信息,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语言分析逻辑能力。因为材料分析正确与否会影响对教材知识点的判定,从而影响答题的方向。

篇3

其实文综你记住知识点却拿不到分,关键就在于你没有掌握答题上的一些技巧。那文综到底应该怎样答题才能保证自己不丢分呢?

篇4

提示一:注意高考试卷结构

从试卷结构和分值来看,文科综合试卷通常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由35个小题组成且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由6道必做综合题和地理、历史选做题(各选做一道题),共8道大题,共计160分。根据考查需要,在每道综合题内部多设计为简答题(文字题)。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从题量来看,基本是地理科目为11个单项选择题,即1—11题;政治科目12个单项选择题,即12—23题;历史科目12个单项选择题,即24—35题。地理、政治、历史科目均设制了两道必答综合题,同时地理还设制了三道选做题,做其中一题;历史设制了四道选做题,做其中一题。从考试的知识面看,试题突出考查了考生对三门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把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量方面看,试题多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

应对高考策略:练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平常练习和考试一定要把握时间尺度,平时要注意典型错题的收集整理,要注意总结平时的模拟考试演练,熟悉题型、题量,掌握时间分配,学会答题技巧,理清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探求解题的途径和规律,强化思维训练。

提示二:注意高考高频考点和主干知识

2012年的高考文综考试大纲和考试命题仍然坚持以能力立意为指导思想,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悉事物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从考试内容方面来看,考试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体现学科的科学体系,注重各学科的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从能力方面来看,考查知识的再现能力及对新材料、新情境的处理能力;从综合方面来看,考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知识的能力、临场的心理素质。

应对高考策略:熟悉各科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因此,在高考文综二轮复习阶段必须按要求掌握各科主干知识和高频考点,并能运用知识,将考试内容系统化、网络化,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推理、判断,达到灵活解题的目标。

提示三: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命题趋势

综观近几年来的文科综合高考试题,有如下的命题趋势:

1.从命题情境来看,试题多从现实材料入手,创造新的命题情境,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2.从命题的立意看,突出能力立意,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试题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内容、方法和原理广泛串联起来,突出了对解决问题思路的宏观整体认识和把握。

3.从命题趋势看:A.试题稳定性高,结构、题型、难易度比例、题量都比较稳定;充分联系生活和生产,更加注意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坚决抛弃死记硬背,对一些历史事件、地理事物重在理解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过程。B.试题信息图表数据化,不仅是地理科、历史科,政治科近年来图表数据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大。C.时代感强,紧扣时代脉搏,不回避热点焦点,但也不过分追求热点焦点,试题关注人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回顾近3年高考,这一趋势愈显突出。

高考应对策略:知识能力准备好,答题方法准备好,心理状态调整好,相信自己。

提示四:高考文综考场答题技巧

答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思维过程。当你进入考场拿到试题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先不要急于解答,要将整个试卷先大致看一遍,先用一二分钟大体看一下试卷有哪几个大题目、若干小题目,共有几张试卷,通观全卷,做到心中有数。要了解全卷的试题类型,大体有哪些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恰当、合理地把握答题的时间。

2.开始答题时,要认真仔细地领会每一道大、小题目的要求,比较有把握才开始下笔。审题要做到:一不看错题;二不遗漏题;三要看全题;四要审准题。

3.答题前要明确考题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给的条件有哪些,在心中打好腹稿,安排好答题要点的先后顺序。

4.要根据各种题型,有针对性地回答。如读图填充题要求简明、扼要;简答题和综合题则要求内容充实、要点精确。

友情链接